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天上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株枯木,一围玉带:是什么字?+ 猴子身轻站树梢:是什么字?+ 贾政灯谜:谜底是印?还是砚台?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



贾环说的朱明玉玺,也不能是孤证,且看下面贾母贾政的灯谜。

贾母:“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猴子立枝上,所以是荔枝,这个正面谜底太牵强,作者也提醒了荔枝是“故意乱猜”。却为读者猜真正谜底提供了线索:在木上,猴子立枝。其实不止正面给的谜底是故意错的,谜面“打一果名”也是故意这样写的,这其实是个字谜。

猜这灯谜之前,先看一个著名的图画之谜:

第五回游幻境,宝玉看十二钗正册的头一页那幅图,“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其后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诗。在“宝玉看了仍不解”处,有甲戌本脂批:“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此回悉借其法……真奇想奇笔。”

我不赞成拿批语作证据,因为一个作品其原著应能充分表达作者思想,应能独立存在,批语只是附加的评论、提示等,不能喧宾夺主。但批语可作为启发、线索,把读者没想到的重点提醒出来,供读者多一个思考,尤其是甲戌本的脂批,看得出来脂砚斋跟作者是同一个创作团队,知根知底。就像这里,如果没这个脂批,我不知道此处图画配谶语的写作方式,是借《推背图》之法,所以是个很有用的提醒。看了《推背图》我才知道,此处不只是借其法,简直是抄了一张图:






谶曰

惟且和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日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对《推背图》,我们不用管它是预言还是伪造,红楼作者和我们面对的这个图谶,都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朱明立国之事进行“预言”。

此图树上挂了个曲尺,即“木”上挂“∟”,合为“朱”字。

图中的两个圆代表日、月,合为“明”字,即湘云说的李白诗句“双悬日月照乾坤”,就是“明”字。

红楼作者显然是模拟了这幅图,把一棵树改为两株枯木,把曲尺改为玉带,玉带挂在木上,还是个“∟”状,所以还是个“朱”字。

林黛玉是朱!而薛家是夷,薛宝钗是金,金玉配就是争宝玉,夺朱明江山。

看,红楼梦的主旨这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另外,两株枯木可表示“林”,而“玉带林中挂”还能作为林黛玉结局的谶语,“玉带林”就是林黛玉反过来念,“挂”就是在树上吊死了。别人是一石二鸟,红楼作者往往是一石多鸟,这也是红楼梦的特色。

回到贾母的灯谜,猴子立枝在木上,又是稍作变化,把曲尺、玉带变成了“猴子立枝”,就是个出头的曲尺形状,还是个“朱”字。

会不会我们想多了,这里并没有《推背图》朱明立国那幅图的意思?一是“在木上,猴子立枝”和“两株枯木,挂个玉带”如出一辙。二是作者特意提醒,“打一果名”的“果”:“木”上两个“日”,不就是下面这图吗?


“木”上两个“日”:果
红楼作者的用字,和一石多鸟之巧妙,把汉字的多音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你细读十遍之后,自然五体投地,无需多言。

贾母这个灯谜也是一石多鸟,还有几个“鸟”我们在解读孙悟空、喝猴尿时一并说,此时路未铺好。

再看贾政的灯谜: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表面给的谜底是砚台,也没错,但是个假谜底。注意看:

贾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

所以真正的谜底就是悄悄告诉贾母的“宝玉”,印,玉玺。贾政悄悄说,宝玉又悄悄告诉贾母,是作者悄悄告诉读者,读者要意会。

贾母贾政的灯谜是一来一往,连起来就是:朱明玉玺。

跟前面贾环的“大哥二哥”谜语,谜底正好一样,可相互验证。有这么巧吗?只能说明是作者有意设计的结果,也说明我们没有乱解。

明玉的例子还有,比如刘姥姥讲的故事:雪下抽柴的那位小姐,名叫茗玉,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后来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茗玉谐音就是明玉,在崇祯十七年而亡,所以宝玉记挂抽柴,黛玉提醒抽柴。第二天“宝玉”让“茗烟”去找这“茗玉”小姐的庙,看看这三人的名字,更是挑明了,而庙字还有一个含义是“朝廷”,比如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点击下一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隐满、明 + 宝钗为什么姓薛?黛玉为什么姓林?+ 木石前盟是前明,怀金悼玉是归金 + 蘅芜君是满清君,皇太极咏太极图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7:2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学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有玉没有?+ 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林黛玉比王明君,莫怨东风当自嗟 + 和云伴月不分明,谜底是胧是月龙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



1.3.2.2 林黛玉是朱明君
林黛玉是朱明君,显而易见。前文已讨论过“玉带林中挂”的图谶,其图按推背图解为“朱”,其谶表示林黛玉在树上吊死的结局。月明林下美人来,林黛玉是“明”的代表。又跟宝玉谈情说爱,准确说是宝玉的心上人,当然是皇帝。明清之际,树上吊死的朱明皇帝,基本可认出崇祯。黛玉的小性儿、多疑,简直就是照崇祯刻画的。

书中第一次写到黛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绛珠草一株”,绛是朱,珠又是朱,一株还是一朱。真是巧合?

黛玉第一次见宝玉,宝玉问黛玉有玉没有?注意此处“众人不解其语”,作者是警告读者也在众人中,作者惯用此法。黛玉说没有,宝玉摔玉、大哭,其实以我们目前对宝玉是朱明玉玺或皇权的理解,此处的宝玉大哭就心知肚明了,甚至作者写这段话时之泪我们也看到了。再看贾母怎么说的?你这妹妹原有玉,因殉葬,带了去了。殉字,不仅说玉,也指黛玉,此人原有玉,后来亡玉、殉国,也符合崇祯。

崇祯死后“披发遮面”,这点在多个史书中都有记载。

19回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前,“黛玉也倒下,用手帕子盖上脸”。

26回,黛玉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宝玉在窗外听到,问“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然后下面说了一大堆似乎很啰嗦的话:

宝玉才走上来,要扳他的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却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刚说着,黛玉便翻身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那两三个婆子见黛玉起来,便笑道:“我们只当姑娘睡着了。”说着,便叫紫鹃,说:“姑娘醒了,进来伺候。”一面说,一面都去了。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

作者当然有用意,在这段话里找关键字,一个字:睡!

“每日價情思睡昏昏”是《西厢记》中莺莺小姐的唱词,此处故意重复,而且两次写错字,是红楼梦中惯用手法:用错误提醒读者。

注意宝玉问话“你才说什么?”宝玉一直问读者“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看“睡”之前是什么字?思,崇祯庙号“思宗”。

您要说这样读书合适吗?我们分析一下:

在写错的“家”字,和强调的“睡”字之间,是两个字:情思。

林黛玉自觉忘情:作者让忘“情”,剩一个字“思”。

那段很啰嗦的话,作者一直告诉我们:妹妹睡、谁睡、姑娘睡、人家睡,我觉得作者都要把心呕出来了,您还要作者怎么告诉我们?黛玉睡是“思”睡!

在文字上做功夫,是红楼梦这本书的特点!否则怎么写反面事?

对宝玉此问,林黛玉的回答是:拿袖子遮了脸,装睡!

用手帕子盖上脸、拿袖子遮了脸:书中只有黛玉有遮脸之举,而且不止一次,符合思宗朱由检的“遮面”形象。

以作者怡红院石头的身份,“怡红”即“遗朱”,对崇祯的感情不言而喻,所以从来不惜笔墨对黛玉赞美,甚至夸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位绝代佳人。

1.3.2.2.1 莫怨东风当自嗟
黛玉占花名抽到“莫怨东风当自嗟”的签,此诗原创是欧阳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但红楼梦中是“东风”,不是“春风”!

元曲作家高明有: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一看就是从欧阳修的诗化来的。还有一些攒诗的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莫怨东风当自嗟。 (宋代:赵顺孙)
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 (明代:朱朴)
此句都是从欧阳修的诗化来的。

所以我们还是以欧阳修为王昭君写的这句诗为源头。黛玉不是怨春风,而是怨东风,东夷、清风,表明了黛玉的立场,或者说作者故意不用“春风”而用“东风”。书中多处写黛玉怕风,也是指此东风、清风,暗指满清。看,找对方向了,很多地方的理解会迎刃而解,毫不牵强。

王昭君,因西晋避讳司马昭,改为王明君,也称明妃。“明君”是作者用王昭君比黛玉的原因之一,明朝皇帝。

晋朝为避司马昭讳,还改了一个著名的苦命女人的名字,蔡昭姬,改为蔡文姬。

避讳由来已久,连神仙都不能幸免,比如姮娥,避讳汉文帝改名嫦娥。观音菩萨也不能幸免,为避讳李世民,把观世音改为观音,名将李世勣改为李勣,民部改为户部。本来吏部、民部机构名称很清楚,顾名即可思义,一个管官,一个管民,改为户部就不如民部明白了。这个线索先记着,在解密李纨的“观音没有世家传”时会用到。

黛玉的菊花诗“和云伴月不分明”,是个字谜,谜底是“胧”,云从龙。后面的“惊回故故恼蛩鸣”,明显用岳飞的《小重山》典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月胧明”也是对“和云伴月不分明”这个字谜的解答和注解。

胧:是“月龙”,月是明,龙是帝,即明朝皇帝。



点击下一个:潇湘馆竹,有匪君子!有凤来仪,凤皇来仪?箫韶九成,百兽率舞 + 为什么黛玉住大观园主位?为什么黛玉雅号潇湘妃子?为什么黛玉占花名是芙蓉?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5
「真诚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气袭人知昼暖”为什么写错?+ 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日暖玉生烟:月明珠有泪:一把辛酸泪:明朱泪!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1】



从两首诗,走近红楼。

第二首:

1.3.3 蓝田日暖玉生烟
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为什么错写成“花气袭人知昼暖”?

贾政问:“袭人是何人?”宝玉答:“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

19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说:

“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宝玉说他化成烟,是“玉生烟”,而且强调化成飞灰还不好,要化成烟。宝玉这话是对花袭人说的,“花气袭人知昼暖”,因为“袭人知昼暖”,即:日暖!与宝玉说的话连起来,就是:“日暖玉生烟”。

看李义山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日暖玉生烟”对应的上句是:“月明珠有泪”!---- 明朱泪!

看到“月明珠有泪”,就看出了作者的一把辛酸泪:明朱泪!

作者还用了多个线索提醒读者:

一是回目中用“静日玉生香”提醒“日暖玉生烟”。且“玉生香”与化烟也容易看出“玉生烟”。

二是回目中“花解语”的提醒,从“花袭人”可解语,容易想到“花气袭人知昼暖”的错字:昼暖。

三是宝玉、茗烟、袭人三人名字的提醒:玉、烟、昼暖。

这么多的线索,再次证明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处心积虑!

沧海: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明林下美人来,月明之后是林黛玉,月明之前的沧海呢?林黛玉之父叫什么?林海,字如海,两个“海”。

蓝田:蓝田日暖玉生烟,湘云的海棠诗“种得蓝田玉一盆”。

绝非巧合!

所以黛玉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从反面读不是不喜欢,是强调!

红楼梦中大量用射覆手法。宝玉生日时,玩过射覆游戏。简单说,射覆,就是我拿个盆,下面覆个东西,让你猜下面是什么?古人真无聊!像汉武帝覆个壁虎,让东方朔猜。真够黑的!后来文人雅士改成了文字游戏,不用拿盆覆真东西了,从诗文中猜字。比如行令时我看到酒杯,想到杜甫的诗句“瓢弃尊无绿”,我的目标是“尊”,酒杯,就覆“瓢”字,让你猜。你猜到以后,也不能直接说目标“尊”字,而是射“绿”字,作为回敬,也是让我再猜一下的意思,这样才公平好玩嘛。因为我举了个极简单的例子,瓢、尊、绿都在一句诗文上,是李纨、岫烟的射覆例子。按游戏规则,你射时,可找任何一句含目标“尊”字的诗文,只要说个与“尊”相关的字作为回敬,比如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射“江”字、“月”字都可。我也要猜你射的字对不对,如果我没猜到,也会被罚酒,中国古人玩的真雅真高!不像现在酒桌上的露骨直白!所以我覆、你射,两人都不说目标字,却能相互意会,心照不宣,这是古时文人射覆游戏的规则。

射覆和猜谜语一样,也有让读者猜的过程,红楼作者用此可隐藏目标,让读者去猜真正目标,也是躲文字狱的好方法。

此处就是作者覆“日暖玉生烟”,让读者射中目标“月明珠有泪”,遵从射覆规则,目标都不说出,双方心照不宣。这手段真高明!

宝玉的首席小厮茗烟,名字显然出自这两句诗,明和烟,也是一直提醒读者“明朱泪”、“玉成烟”,是被“清风”吹散了。

望帝春心托杜鹃:可知黛玉的首席丫鬟紫鹃,名字也出自这里,而且是“朱”的杜鹃,紫、红、赤、绛等红色系的字,都是指“朱”。

那么望帝是谁?显然不是紫鹃,只能是黛玉。黛玉是帝,这又是一个验证。

望帝是黛玉,那么丛帝是谁?



点击下一个:宝玉的四颗珠子,怎么少了一个?+ 宝玉看庄子,黛玉续庄子 + 庄子因和南华经,《明史·本纪·庄烈帝》+ 庄生晓梦迷蝴蝶:宝钗扑蝶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湘云醉眠=海棠春睡?是牡丹盛开,还是芍药缤纷?+ 宝玉生日占花名,第一个花是牡丹?+ 只恐夜深花睡去,沉香亭之木芍药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6】



如果湘云眠芍药错了,那应该眠什么花才对?

当晚占花名,湘云抽到的是“海棠”,题着“香梦沉酣”,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引用苏轼的《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泛崇光:本是春风、春光,泛字写出了浓浓春意。但因东风袅袅借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典故,所以说东风、秋风在此处引用指东夷的清风。

香雾空蒙月转廊:花香弥漫,月亮已转过回廊,照不到海棠了。所以后句故烧高烛照。月照不到海棠,引用比喻明朝遗民,用在湘云身上,是遗朱。后句照红妆,照的就是这个遗朱。注意:“廊”,太子名朱慈烺。

夜深花睡去、红妆:是用海棠春睡典故,以美女比海棠。

海棠春睡典故,据《冷斋夜话》记载:一日,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此处是用海棠比美女湘云,海棠是湘云,那么睡的正是海棠。

黛玉特意提醒:“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都知是指白天湘云醉卧的事,所以湘云醉卧是海棠春睡。海棠三月开花,也符合此时节,而且海棠春睡的“春”,也是在春天。

海棠比湘云,在怡红院早写了。怡红院的红香、绿玉,红香即海棠,贾政说是“女儿棠”,丝垂翠缕,“翠缕”也是湘云丫鬟的名字。当时题字,有人说:“‘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现在就知道此妙:是湘云抽签的这个《海棠》诗“泛崇光”的伏笔。还有元春让宝玉作诗时,宝玉写的“红妆夜未眠”,明显出自此海棠诗。所以怡红院的红香、海棠显然指湘云。绿玉表面看是芭蕉,还有一个含义是竹,“【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竹,即朱。还指黛玉,竹是黛玉潇湘馆的特征。

我们发现湘云醉眠是海棠春睡,但我们的问题是“湘云醉眠芍药”错了,能说“湘云醉眠海棠”就对了吗?显然不对,逻辑错误:海棠就是湘云,湘云眠=海棠眠。问题是:湘云或者海棠眠时,“芍药花飞了一身”,那个芍药花错了,那么正确的应该是什么花?有个科学家说过“准确地描述问题,你就快找到答案了”,我们在软件工程中,经常要对问题做非常清晰的定义,有时进展不利,往往发现是问题没搞清楚。

香菱提醒了杨贵妃石榴裙的典故,这里的杨贵妃典故“海棠春睡”是找到答案的钥匙。77回,晴雯被赶出,宝玉伤心,跟袭人的对话:宝玉说“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又说草木关系人,用孔子庙、诸葛祠、岳飞坟前的松柏等举例,然后说“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红楼作者给出答案了:木芍药就是牡丹。

前面解过,“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用了“杨贵妃海棠春睡”的典故。湘云抽到的花签: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隐了杨太真;题着“香梦沉酣”,“香、沉”二字,指出“沉香亭”!

黛玉打趣“夜深”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这话是作者明告诉读者:此处说的就是“湘云醉卧”,黛玉用“夜深花睡去”说的就是杨太真海棠春睡,“香梦沉酣”的“香、沉”二字,说的就是“沉香亭”,则“湘云醉卧”的谜底,就是木芍药、牡丹!

如果您看书足够细心,就会注意到:宝玉让丫头分头请众人时,“果然宝钗说夜深了”。宝钗说什么?“夜深”!宝玉曾拿宝钗比杨妃!跟黛玉打趣“夜深”、湘云醉眠芍药这些串起来看,不得不由衷感叹:红楼作者,简直妙笔生花!



沉香亭遗迹,目前在西安兴庆宫还能看到:


西安人提到沉香亭,便会想到盛开的牡丹花,倾国倾城的杨贵妃,风流天子李隆基,和李白、李龟年这些才华横溢的古人,如数家珍。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李龟年带乐队助兴,但玄宗意犹未尽,坐拥天下、美人、名花、音乐、美景、美酒,但缺少一样:诗啊!于是请来李白,李白宿醉尚未清醒,借酒挥毫,赋诗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家伙果然是醉了!
可怜飞燕倚新妆:把美女都认错了!
名花倾国两相欢:已经分不清花和人了!
这三首诗已脍炙人口,尤其是末首“名花倾国两相欢”,把牡丹、贵妃、君王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人间有花,花间隐人,时隔千年,仍能感受到美人如花,倾国倾城,君王带笑,春光无限。

如果要问世间有什么能历经千年而不朽?不是皇帝,也不是美女、名花,而是诗!是好文章,像红楼梦。

我有时感慨:这个红楼作者一定是个作诗的码猴!不仅有诗人的才情文笔,其思路之清晰,逻辑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比如此处:硬是把牡丹写成芍药,还射覆给读者猜“芍”,不断提醒“杨贵妃”,却从不写“杨贵妃”三个字,过了十五回才很自然又似乎很不经意地告诉读者:木芍药是牡丹。这脑子,放到现在,绝对是个一流程序猿!找抽型的。

作者这种写法,我们读过多遍后应该习惯:把一个事件的信息,从不一次交待完整,就像一个包袱里的完整物件,他在这儿抖落一点,在那儿抖落一点,让读者去寻宝。后面解那些大谜时我们更会看到,他把一个包袱里的信息,洒的几十回里都是,却又留下完整的线索链,甚至多次苦口婆心地告诉读者,让读者能自行拼凑出一条“大鱼”。但作者从不直接给你一条整鱼,所以我们要逐渐掌握这种“渔”。

我们现在知道:飞了一身的芍药花,正确应该是木芍药。书中不写牡丹,而故意错写成芍药、木芍药:“芍”前面解读过了,是莲子。“木”就更好懂了,黛玉是“木石前盟”之“木”。黛玉还说自己是“草木之人”,这是个字谜,“草木人”组成“茶”字,就是“明”。而且,“朱”本是一种树,有说赤心木,有说赤皮木。所以“木芍”正是黛玉之子,崇祯之子。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要如此隐晦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揭示了宝玉生日、贾敬宾天,是在牡丹盛开之时!准确说是三月十八、三月十九,是大明存亡的重要日期,更要隐藏。作者故意模糊宝玉生日的时间,以致很多读者看不出是在三月,都是为了躲文字狱,故意隐真事。

如果说占花名时湘云抽到海棠,是提醒海棠春睡;黛玉抽到芙蓉,是提醒莲花;则宝钗第一个抽到牡丹,几乎是告诉我们白天的答案了。因为宝玉生日,白天湘云醉眠芍药,芍药有问题,然后晚上占花名,占到的第一个花,便是:牡丹!

再看宝钗抽到的牡丹诗,来源是罗隐的“任是无情亦动人”,我们现在看此诗的后两句,“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则很容易理解:芙蓉是黛玉,要避宝钗之锋芒;芍药为近侍,湘云、香菱都和宝钗住。长平公主是因住在陷落的京城,那湘云为什么也跟宝钗住呢?因太子当时隐居之地,显然已为满清占领,相当于住宝钗之所。“芍药与君为近侍”再次证明:湘云、香菱是“芍药”,即:莲子。


点击下一个:宝玉生日为什么吃丫头饭?藏了什么玄机?+ 为什么妙玉送字帖?+ 落霞与孤鹜齐飞,榛子非关隔院砧 + 湘云名字的由来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胎儿龟蛋!+ 多铎满语胎儿,四月二十六日:扬州屠城!+“为君”的药是什么?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1】



4.9 千年松根茯苓胆
27回,四月二十六日,黛玉葬花,28回,王夫人问黛玉的药,说有个丸药有“金刚”两个字的。宝玉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也自然有菩萨散了。”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注意多次重复“金刚”和“丸”,庚辰本把“菩萨散”写作“菩萨丸”。

在65回,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给尤二姐尤三姐说:“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做大菩萨。”

“金”的代表是宝钗,“金刚”无疑指宝钗。“丸”按前文分析,是芄兰贾兰。

所以宝钗接茬,宝钗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补心丹。”王夫人笑道:“是这个名儿。如今我也糊涂了。”宝玉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

糊涂:胡虏。金刚、丸、菩萨,宝钗、贾兰、李纨:都是胡虏。

宝玉说:“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给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宝玉笑道:“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

头胎紫河车:胎。

人形带叶参:儿。

龟大何首乌:龟。

千年松根茯苓胆:蛋。

这个药合起来是:胎儿龟蛋!

茯苓:福临,顺治。也骂顺治:千年乌龟王八蛋!

胎儿尚未出娘胎,什么坏事都没干,为何要受此诅咒?

多铎这个名字,满语意思是:胎儿。

多尔衮,满语意思是狗獾。往下再看多尔衮被掘墓:

宝玉说:“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吓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撒谎说不知道。显然薛蟠是为宝钗皇太极配这“为君”的药,而且宝玉说“配成了”。

凤姐又特意从里间出来(知道内情)澄清:说薛蟠“亲自和我来寻珍珠”,薛蟠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

宝玉又道:“正紧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妆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偷坟掘墓,所以只要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

“为君”的药是什么?珍珠,即“朱”。宝玉说的更明白:珍珠宝石,古坟里的,富贵人家。“珍珠宝石”,即朱家宝玉,指玉玺江山,当时古坟里的最富贵人家,当然也是朱家。

所以薛蟠为宝钗皇太极配“为君”的药,是夺取朱明的江山,据宝玉说成功了。因此薛蟠无疑就是那个带领清兵入关、占据京城的多尔衮,精明之极,心思缜密,在红楼梦中被丑化得表面看不出来了,当然主要是为伪装、隐真事。多铎领兵南下,屠扬州,取南京。这两人对满清征服华夏,居功至高,对红楼作者来说,就是乌龟王八蛋了。

看宝玉和王夫人说的偷坟掘墓、翻尸盗骨,是一石二鸟,其偷盗是指多尔衮偷盗“珍珠宝石”,即朱明江山。其掘墓翻尸,是指多尔衮死后被毁墓掘尸:多尔衮死后不久,便被揭发大逆之罪,顺治正式宣布多尔衮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直到乾隆晚年,才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

所以薛蟠配“为君”的药,后来被掘墓翻尸,都与历史细节吻合。

多铎的胎儿龟蛋,和多尔衮的掘墓翻尸,加之前面的:金刚、丸、菩萨,这段是把多铎、多尔衮、皇太极、顺治、孝庄都骂了。

为什么要骂这些人?看清楚这天的“黛玉葬花”是什么历史事件!骂,是最轻的,若按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的人类社会法则,这些人杀千刀都不够,每人应该杀十万刀,一刀一命。别说作者一把辛酸泪,写到这里,我的热泪早已夺眶而出。人类多劫难,总有恶魔蹂躏生灵!



点击下一个:《白蛇记》是什么故事?为什么贾珍说是汉高祖斩蛇?+ 《白蛇传》是蛇精吃人,还是浪漫爱情故事?+ 唐宋版本《博异志》里的白蛇记 - 知乎 (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蛇争龙玉!+ 黛玉和三春住在大鱼身上,宝钗李纨住在山坳,蛇鼠一窝 + 为什么从不写大观园里具体方位?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58】



把这个大观园图,横过来看: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鱼,跃出了水面,鱼头便是大门口的屏障山,正要跃过大门。中国人都知道“鲤鱼跃龙门”的神话,过而为龙!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蛇,从蘅芜苑到怡红院北边的山顶,便是大主山山顶之路。本应画为白色,但背景是白色,故用显眼的金色表示。

大蛇似与鱼斗,在争鱼头下的一颗玉。

中国古代神话就有大鱼化龙的美丽传说,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宋代《埤雅·释鱼》中也有:“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古人认为草化萤、鱼化龙,大鱼便是龙。为什么不直接画个龙?因鱼的辨识度更高,鱼形线条简单,鱼图更为大众熟悉,年画、图画等也常见。而龙图形复杂,龙头、脚爪不好在大观园中安排,而且在辨识不清时还容易与蛇混淆。

此鱼半出水面,只需一凸一凹,加个菱角尾巴,便可看出是鱼。作者构思之精巧,令人倾倒!也方才领悟76回黛玉湘云说凹凸的微言大义,而且凸凹二字入了回目,作为回目两句第一字,提醒读者。

看到画出的大观园图,就一下子明白了:

为什么老太太让画大观园图?

为什么黛玉一改往日之风,领头大顽大笑,强调画园子人物?

为什么宝钗重复强调照着慢慢画,回想有滋味,而且细说画法?

为什么红楼作者从不说每个地点的具体方位,甚至连方向都不说,却给了读者足够的线索能够按图索骥?

因为不能说!大观园中暗藏龙蛇、龙蛇争玉,是此书所隐真事,不能明着写,逃不过满清文字狱。红楼作者只能让读者自己画图来看,一窥惊天之秘,双方心照不宣。

看画出的大观园图,会发现两组共性:一是黛玉和三春位于鱼身,以黛玉为首;二是宝钗和李纨,都处于大主山怀抱之中。给稻香村的用词是“山怀”。对蘅芜苑,贾珍说法是“东北山坳里”,本是说花溆洞口水流分支处,可蘅芜苑便在此山坳里。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原话是“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山坳是两山之间的平地,凹晶馆左右两边都是大主山,右边是大主山延伸向大观楼的余脉,所以“山坳”这个用词很精确。但凹晶馆已经位于山坳的出口,蘅芜苑还在此山坳里,此山坳,同贾珍说的山坳,是同一个山坳。

站在怡红院北边的山顶,整个大观园尽收眼底。大主山山顶之路,像一条长蛇从蘅芜苑蜿蜒而来,这条大蛇像是从蘅芜苑的洞口出来的。蘅芜苑、稻香村后面山之凹处,像两个洞口,很明显。宝钗是白蛇,李纨是耗子,这两个洞口,一个是蛇出入的洞口,一个是鼠出入的洞口。作者把蘅芜苑、稻香村安排在山坳、山怀的洞口,应是表达蛇鼠一窝!是真正的一个窝:两个洞口进去,在大主山里面是相通的。

49回,一夜大雪,宝玉一大早先去芦雪广,顺着山脚刚转过去,闻得寒香,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红梅。宝玉立住,细细的赏顽一回方走。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原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宝玉来至芦雪广……

李纨派人去找凤姐,却走蜂腰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故意露了馅儿。蜂腰桥在蘅芜苑门外,李纨派人找凤姐,只能向南走沁芳桥出南边角门。走蜂腰桥只有一种解释:此人出的是蘅芜苑这个洞口!正面完全解释不通,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直到自己画出大观园图,鱼龙、蛇鼠一目了然,才知作者是骂宝钗李纨蛇鼠一窝!两个洞口,里面是通的,在人看不见的山里面是相通的一个窝。作者用大观园图告诉我们:蛇鼠确实是一窝!

在随后几节,我们看作者是怎么苦口婆心地一直告诉读者龙蛇。从一九顽童闹学堂时,就在说“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一直到九九还在说。

68回,凤姐告诉尤二姐:“少不得我去拆开这鱼头,大家才好。”

69回,凤姐对尤二姐说:“我反弄了个鱼头来拆。”

拆鱼头,表面是处理麻烦事,反面是作者在提醒读者“鱼头”。

70回放风筝,宝玉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说个笑话儿:孔子老婆生了个大胖儿子,孔子乐坏了,说:“给儿子取名叫孔龙,可好?”他老婆听了大怒:“我生的宝宝虽然丑了点,你也不能叫恐龙啊!怪不得人家说你二,你看人家谁把娃叫恐龙?恐龙又丑又难听,将来都没女孩子愿意约会。”孔子一听,恍然大悟,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下子找到了答案:“原来恐龙是这么灭绝的呀,没女朋友,可不绝种了嘛。”正好国君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大喜,说:“那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可好?”他老婆问:“什么意思?”孔子说:“就是大鱼。”他老婆听了高兴道:“大鱼好啊,年年有鱼!”孔子一听吓坏了,心想“我还想周游列国,出去玩一圈儿,这年年有鱼哪受得了哇!”于是正色曰:“食不语,寝不言。肉虽多,不及乱,不宿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虽是笑话,但最末几句,全是《论语》中的原话,只换了下场景,意思全变了。红楼梦中经常用这种手段,把典故拿来,用在自己的场景中,变成了别的意思。我们下面看几个别有用意的典故。



点击下一个: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鱼玄机:玄机,是鱼!+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破山寺:鱼山,龙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绣春囊事件:鸳鸯看见司棋的首尾,是什么头尾?+ 鸳鸯为什么说凤丫头、虎丫头?龙头!+ 鸳鸯遇到司棋偷情,在哪里?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60】



5.6 绣春囊案件
案件回放:

71回,贾母过八十大寿。贾母八十岁生日是错误,反面有原因,另文再说。贾母留下族中的喜姐儿和四姐儿,在园里顽耍,让人传话,不能小看了他们,要和家里的姑娘们一样对待。这么一件不是事儿的小事,而且是传个话,自有平日为贾母传话之人去办,本应不用鸳鸯亲自跑一趟,否则鸳鸯一天就光跑腿儿了。可作者偏偏安排鸳鸯去,我们就要注意了,鸳鸯脱离服侍贾母的重任,为一件小事去传话,这属于我们前文总结的“不正常”情况,错误和异常,往往是作者要告诉读者重要信息。

鸳鸯先到了稻香村,说都在三姑娘那里,又到了探春的秋爽斋。鸳鸯传话,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注意:“头儿”,唤了一个来。

鸳鸯道:“罢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

凤丫头、虎丫头:凤、虎,在汉语中、对联中对应的字,是同一个,无疑是“龙”字,再重复两个“头”字,明显指“龙头”!

所以贾母特意传话,让“大家照看经心些”、“不能小看”的是:龙头。

探春笑道:“糊涂人多!”还是说读者,没看出来的糊涂人多。

然后看鸳鸯碰到了什么奇葩事?

且说鸳鸯一迳回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

偏生偏要小便,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

参见大观园图:从秋爽斋出来最近的角门,便是大门和门口山西边的角门。鸳鸯此时所在位置,便是图上标H处,已能看到角门虚掩。H处应在山石、大树后,前文说过,绿化、园林这些元素,在大观园图上都没有画、没有标注。所以有山石、大树遮挡,鸳鸯在此处小解倒没问题,不会露出屁股给人看到。说女孩子不能斯文点吗?对鸳鸯这样的汉奸,我没骂已经很有涵养了,你看作者对汉奸都是掌打脚踢,比如宝玉对袭人直接拿脚踹,王夫人对金钏儿直接打嘴巴。先介绍完贾府人物,再揭这些汉奸的画皮,用旋风扫叶腿、穿心连环脚、虎爪绝户手、九阴白骨爪、千手如来掌、化骨绵掌、催心掌、少林拳、太极拳、金刚拳、一阳指、生死符、腐尸毒,暴捶汉奸。看来我老人家武功搁置太久了,打汉奸要出这么多招!

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看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

原来是司棋在这里偷情。“衣衫响”,说明两人正在动作,不是拥抱亲吻拉手之类的情人课题研究。“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这不合常理,要是吹吹风拉拉手说说情话,找个山石、大树后就可以;要是衣衫响的大动作,就要找个人轻易不到的地方,不是怕被人打扰,是怕打扰别人。此处是大观园门口屏障山的山脚下,往山里钻几步,便可放心动作了,为什么要见人来了,才往石后树丛藏躲?作者是要暴露自己没干过这种事没经验吗?

看大观园图标H处,给人第一反应就是,司棋在这里偷情?有没搞错?这也是我在画图标注时问自己的问题,对前后文又多次核对,确实是这里。这个地点,在园门口、路边上,谁都看出不适合偷情!

鸳鸯叫司棋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且素日鸳鸯又和自己亲厚,不比别人。便从树后跑出来,一把拉住鸳鸯,便双膝跪下,只说:“好姐姐,千万别嚷!”

司棋复跪下道:“是我姑舅兄弟。”鸳鸯啐了一口道:“要死,要死!”司棋又回头悄道:“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鸳鸯忙要回身,司棋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鸳鸯道:“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人就是了。”

作者把事件揭秘者鸳鸯作为读者的替身,在贾母、鸳鸯、探春等的提醒下,来发现一个重大隐秘事件:“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首尾,就是头尾,又说“头”,还说“尾”。看大观园图:这里是大鱼之“头”,迎春所居的紫菱洲是大鱼之“尾”!所以作者安排迎春的首席丫鬟司棋来这里偷情!司棋偷偷摸摸的当然不是男女之情,是隐情!作者之心,昭然若揭!您还觉得大观园图上画的大鱼画错了吗?

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

“好姐姐,千万别嚷。”

“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

“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

作者把“已看见”的读者叫“好姐姐”,求“千万别嚷”!求“姐姐超生”!因为“我们的性命”,是很多人的性命!

看到作者“磕头如捣蒜”,我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心如鞭抽,想手执长剑砍天剁地,这是个什么狗屁世道!以红楼作者的绝世才华,要对一帮庸庸碌碌的瓜众磕头相求!!!否则很多人性命不保!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任泪水滂沱……人世屈辱,莫过于此!

但愿这种文化灾难,不要在这个星球上再出现!

“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人就是了。”作者希望已看见“首尾”的读者保证:不告诉一人。

想告慰红楼作者:

江山依旧,当年仇寇,真成姊妹。

国泰民安,盛世无饥,飞龙在天!

红楼众英灵,可泯血长笑,安然瞑目了。



点击下一个:绣春囊事件:为什么司棋跑到园门口偷情?为什么凤姐说“拆鱼头”?+ 贾母为什么查头家?为什么迎春乳母是头家? - 知乎 (zhihu.com)

(绣春囊事件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怡红夜宴座位图 + 黛玉为什么叫颦儿?任是无情也动人,谁记当年翠黛颦?是罗隐唐诗,还是秦观宋词?+《赏花时》出处,与原文差异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4】



6.5 怡红夜宴
怡红夜宴占花名,出场人物包括:

怡红院八个丫鬟:

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

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

所请主客八人:

宝玉、黛玉、探春、李纨、宝琴、宝钗、湘云、香菱。

没请迎春、惜春,三春中只有三姑娘探春出场。

共十六人,围坐占花名,根据先后掷骰子的点数,画出座位图:


芳官和麝月之间坐的秋纹、碧痕、小燕、四儿,属于群众演员,既没掷骰子,也没占到花名,所以此四人位置的顺序不明确,没关系。

八个丫鬟中,占到花名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耗子。

主客八人中,宝玉、宝琴没占到花名,两人正好是当日的寿星。

注意坐主位的是宝钗、李纨,而且是男左女右,符合皇太极、孝庄夫妇二人,占了优势,喧宾夺主。黛玉、探春两个,在大观园住所为主要位置的两人,被挤到了两边。

从黛玉掷个二十点,能看出共4个骰子。游戏次序跟打麻将一样,左手为上家,右手是下家。我们看这次占花名游戏的精彩纷呈:

1、宝钗:

晴雯掷五点,数至宝钗。

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贯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贯……”

艳贯群芳、群芳之贯:两次把“冠”错写为“贯”,是错误提醒“牡丹”,表面看是牡丹花,反面是指牡丹江。前文在射覆游戏中,与宝琴的“鸭绿江”解过,是建州女真的发源地,牡丹江流域。

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我们看罗隐的《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唐诗与“任是无情也动人”差异一个字:亦。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秦观的词,《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秦观此句,是套用罗隐唐诗,因是画中美人,不是真人,所以无情,同罗隐描写的牡丹花一样,没有人的感情。可以说,这句唐诗很经典,但此宋词青出于蓝胜于蓝。

红楼作者说是唐诗,却引用的是宋词,我们再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便知作者之意:是有意把罗隐的诗、秦观的词都置于读者眼前了。

先看引用此唐诗之意:

东、风:都是满清关键字。

倾国:倾人之国;清国。这才是引用这句唐诗的目的。

芍药为近侍,芙蓉避芳尘:前文在解读“芍”时讨论过,是芙蓉黛玉要避宝钗锋芒,而芙蓉之子、莲子湘云和香菱处于满清地盘。

再看引用此宋词之意:

红楼作者借秦观词中的这幅美人图画,也刻画了一个美人,谁?“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此人是东邻、窥玉、无情的皇太极。

当年翠黛颦,已成往事,谁还记得那个黛、颦?黛玉,颦儿!

所以黛玉的名字出处在此,宝玉送黛玉的表字“颦颦”也出于此。

这个黛颦,被此窥玉的无情东邻倾了国,是红楼作者一直告诉读者的历史观,作者不认为真正给崇祯带来灭顶之灾的是李自成,而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十几年来持续给崇祯造成致命打击的皇太极。举个例子,1639年,洪承畴大败李自成,李自成仅余十八骑逃入商洛的秦岭山中,几乎被灭。但明清前线战事吃紧,皇太极围攻锦州,崇祯调洪承畴任蓟辽总督,后来败给皇太极,被俘降清。洪承畴没能继续追杀李自成,给了李自成喘息之机,才又死灰复燃。所以在红楼梦中,作者把黛玉真正的对手,设定为宝钗,而非其他人。

宝钗让芳官唱一支我们听,芳官便唱:“寿筵开处风光好——”众人都道:“快打回去。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这是告诉读者:其实这不是寿筵,今天也不是宝玉的生日,而是大明的最后一天。

《赏花时》:

芳官只得细细的唱了一枝《赏花时》。

《赏花时》出自汤显祖的《邯郸记》第三出《度世》。

这是何仙姑的唱词。当时,何仙姑正送吕洞宾下凡度人,以便接替她的扫花差役,她才能去赴蟠桃宴。

《邯郸记》中《赏花时》曲词原文,全文如下: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呀)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庚辰本:

“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霞,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看那一风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己卯本:

“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霞,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可见红楼梦中对原曲词做了改动,而庚辰本和己卯本也有差异,那我们重点看两个版本一致的改动之处。

差异1: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

差异2:风起玉尘砂;一风起玉尘沙。

差异3:那一层云下;那一层云霞。

差异4:错教人留恨碧桃花;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两个“再休”都说的是吕洞宾往事,何仙姑叮嘱吕洞宾不要莽撞、不可贪杯,以免误事。两个版本不同,暂权当无差异。



点击下一个:怡红夜宴掷骰子:为什么三个十九?+ 为什么唱《赏花时》?别牡丹,别京华!+ 谁闲为仙人扫落花?眼向云霞 + 为什么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 知乎 (zhihu.com)



(怡红夜宴未完待续,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2: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怡红夜宴掷骰子:为什么三个十九?+ 为什么唱《赏花时》?别牡丹,别京华!+ 谁闲为仙人扫落花?眼向云霞 + 为什么错教人唱?恨碧桃花?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75】



在分析唱词之前,先把多个线索前后联系起来:

元春点戏中的《仙缘》,度卢生升天,要接替何仙姑当扫花人。演绎的是红楼梦中的小生宝玉,最终梦醒,去作为何仙姑的接替者。《仙缘》演绎宝玉,像《乞巧》演绎宝钗、《离魂》演绎黛玉一样。

前文说过红楼梦中的何仙姑指林黛玉,黛玉占芙蓉,是荷花,而且被警幻仙姑处的众仙姑称为绛珠妹子,也是仙姑。贾母指正旦芳官给宝玉,指小生藕官给黛玉,一是贾母指定黛玉配宝玉,明白无误,二是正旦芳官代指黛玉、小生藕官代指宝玉。

《赏花时》是何仙姑的唱词,由正旦芳官所唱,即为黛玉之声。

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与原曲词比较,“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少“扎”字,加“竹”头,强调“朱”。与前面解为黛玉、黛玉是朱都相符。黛玉此朱不能踏天门、只能为仙人扫落花,那么仙人便是司春之神,主管春天百花盛开。落花是落华,扫落花也即黛玉葬花,是葬华。不能再“踏天门”的原因也很明显,因为落华、葬华。

这句被作为曹寅孙子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铁证,在前文讨论过。即便曹寅的孙子真叫曹雪芹,那么这孙子能引用,杜岕的文友们更能引用,可用来表达为春神扫落花,意思也更贴切。

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与原曲词比较,“风起玉尘砂”,强调一风,把“玉尘砂”石改水,很明显。风、水都是满清关键字。

猛可的那一层云霞:与原曲词比较,是把“云下”改“云霞”,霞是湘云,云霞是故意改作湘云,与后面的“眼向云霞”,形成重复强调,强调湘云。

您与俺眼向云霞,接下来是:您得了人。眼望着湘云说得了人,意为吕洞宾度的人,接替何仙姑扫花的人,是湘云。而《仙缘》演绎的是宝玉成为接替者,宝玉是玉玺,实际上并非人,前后这两个线索串接起来:湘云+宝玉,才应该是真正的接替者。也符合湘云是太子、丛帝,本该是望帝黛玉的皇权接替者。湘云是太子、宝玉指皇权等,多个线索也都能相互验证。

错教人唱恨碧桃花:与原曲词比较,是把“留”字改“唱”字。但改了这一个字,意思一下全变了:作者故意教人唱错,恨碧桃花!作者故意教芳官唱错太明显了,那为什么恨碧桃花呢?后面会讲到,此碧桃花为袭人所占,碧是绿方,这个汉奸与满清内外勾结,巧偷了朱明江山,使华夏大好江山沦于腥膻!对应前面的“一风起玉尘沙”。使太子接替皇权的何仙姑安排,没有一点机会,湘云最终没法成为黛玉的接替者。与湘云说的猴子谜语“后事终难继”一样,只有宝玉猜出此谜,因为宝玉就是此难继之皇权、江山。

所以此处,也是宝玉特意提醒读者,宝钗、芳官、湘云三人:

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提醒宝钗,牡丹,倾国,清国,东邻。

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提醒正旦芳官。

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提醒湘云、宝钗。

而且注意,此曲是在宝钗占到牡丹时所唱,其他人占到花名时,都没有插入类似《赏花时》这么一大段内容。

看唐诗,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令狐相公,即令狐楚,改任东都留守、离别京师长安时,作《赴东都别牡丹》:“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当时京国牡丹盛,每暮春三月游士如狂,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

春明门:唐长安城东门。

刘禹锡诗里的门外即天涯、别牡丹,实指:别京国。

那么红楼梦中,在占到牡丹之时,门外即天涯,也指:别京国,是何仙姑、正旦芳官隐喻的黛玉别京国。为什么黛玉别京国?因为第二天,三月十九,崇祯殉国,所以书里说“老爷宾天了”。

2、探春:

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说明探春是宝钗上家。

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注意:给探春的,就是红字,朱。

诗云:

“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预演探春远走,骨肉分离。

我们看高蟾的唐诗《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当然不能按高蟾诗的原意去理解,作者既然特意引用此诗,就要放到作者的语境中来看。四句诗,有四个关键词:碧桃、红杏、芙蓉、东风,在这段占花名游戏中总体来看,指代了四个人,所以引用此诗不只说探春之事。

碧桃:袭人占到桃花。注意芳官刚唱“恨碧桃花”。

红杏:探春。日边、倚云:高且远,指探春后来的高位和不归。

芙蓉、东风两句:是对黛玉占到芙蓉,和“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补充,东风是东夷清风,代表人物是宝钗,芙蓉黛玉生在金秋、水中,受困于满清,是生不逢时。

因探春、袭人身份未解,所以桃花、杏花的话题不便深入,只点到为止:一是红方、绿方颜色上泾渭分明,二是杏花开在桃花之前。

瑶池:神话传说,天庭别府,极南之尽,别有洞天。杏花与瑶池本无关系,此处用瑶池,是对探春反面人物的提醒,差不多说明了。

然后,下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错误,欲盖弥彰:

湘云拿着他的手强掷了个九点出来,便该李氏掣。

庚辰本的这个“九”点:明显错!故意错!

因主客八人坐在炕上,晴雯、袭人等八个丫鬟,是在炕沿下一溜相陪。所以不管探春坐在主客八人中任何一个位置,九点都数到八个丫鬟中了,不可能数到李纨。

从其他人掷骰子的次序和点数综合来算,此处只能是“十九”点。

己卯本:是在“九”字右上,加了个“十”字,改作“十九”。

所以很多版本改为“十九”,校对“正确”了,但是,也把作者留给读者的错误提醒改没了。

为什么作者要把“十九”写作“九”?我们先看全:

再一次:李纨时,下家黛玉掷骰子,十八点,是湘云。从李纨算,是第二个“十九”,作者为什么不直写“十九”,却变相为十八呢?

第三次:麝月掷骰子,十九点,是香菱。

“三”个“十九”!第二日老爷宾天了,便是“三月十九”。

作者用“三”个“十九”,在提醒“三月十九”这个明亡之日!却留下明显的错误痕迹和刻意痕迹,让读者一眼能看出,欲盖弥彰。

对这个九点、十九点的错误,作者甚至还用了个明显错误来提醒:湘云拿着探春的手掷骰子。湘云和探春之间隔着宝钗、李纨、黛玉三个人,隔着两个桌子,怎么够得着“拿着探春的手”?明显错误!

作者用这个明显错误,提醒读者“九”点不对。那么,几点才对?读者按次序来回一算,十九点!故意隐,却又留下隐的痕迹。为什么隐“十九”?因为三月十九是明亡之日。这就是红楼作者的套路,对不用心的读者,粗略一看,不仔细算,没发现问题,就过去了;对处处留心的读者,会发现错误、异常,进而得到真事隐的关键字,经过分析思考,便可发现所隐真事。所以,《红楼梦》不是泛泛读的书。

现在还觉得前面算的宝玉生日三月十八、老爷宾天三月十九算错了吗?还认为这两天发生的事跟明亡没关系吗?



点击下一个:开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是三春的终结者?+ 香菱:为什么愿教青帝常为主?+ 李纨:为什么下家掷骰?真有趣!+ 为什么湘云强掷九点? - 知乎 (zhihu.com)



(怡红夜宴未完待续,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2:55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学
红楼梦(小说)
诗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把玉托于掌上时:白骨如山忘姓氏 + 细谙女娲补天:天为什么塌了?水神造反,水神火神大战 + 金陵十二钗的黛玉、妙玉,为什么是苏州人?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1】



第一回写甄士隐,地处姑苏,是苏州的古称。在三月十五大火处,有甲戌本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前面地图我们看过,苏州属于南直,“南直召祸”众说纷纭,我们先不管这是此地区的什么祸,只看南直,便知是明朝的南直隶,这是个特定时代的特定地名,不容但凭己意胡解乱说,看看主流红学是怎么解释的: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在《红楼探源》里写道:“大火无疑是一历史事实,可能发生在南京的某织造厂,也可能是江宁织造官邸起火。但曹的继位者隋赫德在奏报曹氏家产的摺子中,没有提及财物被焚等情况。曹寅的藏书也安然运到北京,看来这场火不像起于官邸。也许曹頫革职的直接原因是这场大火。”

红学泰斗周汝昌在《江宁织造与曹家》中写道:“所谓‘南直招祸’就是指曹雪芹父辈曹頫在万寿庵里为雍正政敌胤禟藏镀金狮子而招祸之事,从而使我们窥探到《红楼梦》是以作者家世中‘南直招祸’作为原型开卷的。”

我们看到了,红楼梦就是被这么“解”的!让我等如何追随?!吴先生至少还“可能”、“也许”一下,而周先生直接说“就是指”,对不清楚的事,却如此言之凿凿!

第二回的回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有无问题?从二人谈话知,说的是宁荣两府,回目却只提荣国府,那宁国府呢?作者隐宁国府,是否要读者注意到所隐的宁国府?

宁国府:在南宋孝宗时,便升宣州为宁国府。蒙元改为路,明太祖复改为宁国府,清朝仍称宁国府,直到1912年民国才废宁国府。

明朝是双京制,宁国府属南京直隶。贾雨村见了冷子兴先问:“都中可有新闻没有?”两人谈话地点便在金陵,谈的可是“都中”之事,在谈论贾府、宝玉时,贾雨村却提到“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冷子兴说“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显然这个甄贾是指真假,真真假假之意,说的是两个,一个在金陵,一个在都中。贾府又分了荣国府、宁国府两个,而宁国府偏偏和金陵的宁国府用了同一个名字,仅仅是巧合吗?还是真真假假的双京制?这是红楼作者留给读者的作业,需要我们自己思考判断:甄府、贾府,宁府、荣府,与金陵、都中,南京、北京之间的联系。

把问题反过来问一下:金陵十二钗的黛玉、妙玉,为何祖籍苏州?

除了苏杭人间天堂等表面涵义外,金陵历史上是汉族的复兴之地,是明朝开国的京师,也是迁都后的留都。作者巧用了“金陵”的多义,作为地区,金陵包括苏州府、凤阳府等;作为城市,从苏州到金陵城,反方向再看,便是凤阳,朱元璋的老家,所以说祖籍金陵地区,完全符合历史。不能直接写凤阳,谁都知道明朝皇帝的老家在凤阳,凤阳太露了,需要真事隐,红楼梦中经常用反,比如把哭的场景写作笑。书中用贾府之一“宁国府”,提醒读者:宁国府、凤阳府、苏州府都属金陵,而金陵城是南边的京师之地,这也是“宁公居长”的原因。甄府在金陵,贾府在都中,即北京,也是真为假、假作真,用真真假假的两府,暗合明朝的双京。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便写道:“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在说此书来历,用“女娲补天”这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神话开篇,根由需要细谙。“女娲补天”的神话也有多个版本,从“娲皇”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可知是这个版本:

女娲造人后,登基为皇,后来水神共工不服,兴风作浪,娲皇即令火神祝融迎战。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将擎天柱撞折了,天塌了个大窟窿。导致洪水泛滥,大火蔓延,天下万物陷入灾难之中。

女娲在天台山炼了一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之前那块共36501块。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0块。

女娲再用东海神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腿短些,故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说法。

女娲补天后,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欢迎娲皇归朝,女娲看到人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

在这个神话版本中,女娲为皇,水神共工是一个造反者的形象,火神祝融出战水神系娲皇所派。此版本中的12丈、24丈、36500块等都与红楼梦中相符,但对多出的那块五色石,神话中压根儿没再提。

对“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红楼梦中也有对应: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诗后,“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开始写甄士隐,即真事隐。

女娲用东海神龟的四腿做擎天柱,红楼梦中也有对应:50回,芦雪广联诗,宝钗道:“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限”,注意把“陷”错写成“限”,应是错误提醒,提醒开篇的“女娲补天”。鳌为何愁地陷?腿会被女娲砍,用来做擎天柱。谁家箫?女娲补天后,吹起了笙箫。

细谙根由:

女娲补天的根由,是水神共工造反,水神火神大战,水神把天撞塌了,女娲才炼石补天。

关于红楼梦中的女娲炼石补天、水神火神大战,网上的文章很多,我也不用再啰嗦,只把这个神话背景说明清楚,读者自己足可判断。

我们用关键字,则不难看清楚:

女娲是娲皇,华夏始祖,大地之母,造人补天,造福万民,显然是华夏正统。

水:是满清关键字。火:是朱明关键字。

水神造反,即满清造反。水神火神大战,是满清与朱明的战争。水神把天撞塌了,天是华夏的天、朱明的天,朱明的天塌了。这是此书开篇即说明的来历,要读者细谙的根由,使阅者了然不惑。

所以,朱明的天塌地陷,罪魁祸首是水神满清。

再看宝钗的诗句:“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限”,就很清楚了,是宝钗为代表的满清把天撞塌了,鳌才愁腿会被砍,用做擎天柱。

再看“女娲”重复出现,是在第8回,第一次写宝玉探宝钗之时:

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又是宝钗!

前文多次证明,重复就是强调,在重复强调“女娲炼石”,注意是在什么时机?在第一次写宝钗手握宝玉之时!天塌了。还是指宝钗为代表的满清,把天撞塌了,女娲才炼石补天。

此诗末联: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在宝钗把玉托于掌上的时候,却写白骨如山!是战争?或天灾?忘姓氏:江山丢了,被殖民了,成了亡国奴,异族做了君父、父母官,才会“忘姓氏”,天灾不会“忘姓氏”。

请曹家沟的信徒们解释一下:曹寅家里就是被抄了个家,怎么就“白骨如山”了?怎么还“忘姓氏”了?给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曹頫被革职抄家,并未杀他家人,第二年全家迁回北京,蒙雍正恩谕,一家人住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在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曹頫被赦罪,尚未赔偿完的银两也被朝廷宽免。这甚至可以说皇恩浩荡了,对雍正有什么天大仇恨?要冒着全家被灭族的风险,写一本书来和雍正、朝廷作对!并把仇恨扩大到姓金的、胡虏、骚达子?这是满清包衣、皇家奴才干的事儿吗?

明显不通!只要有正常的逻辑和独立的思考,不迷信专家权威,就得不到曹寅家的结论。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宝玉(皇权、江山)与朱!多简单多自然的解释,合情合理。



点击下一个:明末小冰河期,天灾有多严重?+ 为什么农民起义从陕北爆发?明末旱灾,千年一遇!+ 北方游牧民族情况如何?怎样渡过饥荒?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9:59 , Processed in 0.0648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