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香丸配方细思“恐怖”?薛宝钗哪里是吃药,分明在吃“林黛玉”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8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宝钗一来贾府就对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说她有“病”,需要吃冷香丸治病。

这多少与林黛玉初来贾府被人问“吃什么药”时回说吃“人参养荣丸”相似。

不同之处,薛宝钗是主动宣扬,而林黛玉则是被动告知。

两者的差别在于主动宣扬必有目的,被动告知却是陈述事实。


如果结合“金玉良姻”之说,薛宝钗的金锁是和尚给的吉利话,让找有玉的姻缘。而冷香丸的药方则是和尚给的“海上方”,又给了一团异香异气的药引子,就会发现薛宝钗真是天神眷顾,保佑平安的福寿之命。

反观林黛玉,同样有先天之病,同样有和尚到来,却不但不给药救命,反而因不让和尚度化出家,告诉她“再好不了,不能见外人,不许哭……”

薛宝钗是“天选之子”,林黛玉是“天厌之人”,古人崇尚迷信,显然薛宝钗的情况就是针对林黛玉的问题一一“照方抓药”。

冷香丸越是神奇,越显得金玉良姻神奇,越证明薛宝钗是个有福寿的命。

冷香丸、金锁和和尚,就成了薛宝钗最好的包装和宣传。至于冷香丸本身,有效没效重要么?显然不重要。甚至薛宝钗有没有病,也都不知道。

和尚和金锁,是不是真实出现过,更不重要。不就是宣传和变作么。


只可惜林黛玉分明被薛宝钗处处比了下去,“和尚”不救她的病,岂不是没有命之人,如何成为贾府的媳妇?

这里的事,一环套一环,全都是有的放矢的。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当然,冷香丸的作用,刨除神话之说确实要如此去看待。但《红楼梦》也确实有着神话的成分。

如果从薛宝钗的前世今生去看,就会发现冷香丸的真正秘密。这与现实意义是两码事,也并不冲突。读书人还是要分的清。

现实中,冷香丸显然是薛家包装薛宝钗,针对贾母支持的宝黛姻缘而发起的舆论战的重要宣传“物料”。

神话里,薛宝钗之所以会出生既有热毒,源于她的前世本身,而她食用的冷香丸并不神奇,神奇的是那团药引子。导致别人没法用,用了也没有效,只属于她。


下面将要讲一个故事,还原“冷香丸”的真相。至于是不是那么回事,见仁见智,还请介意的就此划过。

话说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因是渡过彼岸之人斩断尘世最终情缘之处,经年累月那些被斩断的情缘积蓄的“血泪”,便凝结生成一株绛珠草。

因赤瑕宫神瑛使者非常喜爱这株绛珠草,知道其不能久延岁月,便去求了观音大士羊脂玉净瓶中的甘露灌溉绛珠草。

甘露乃是草木之属的绝世妙品,连被孙悟空打坏的人参果树都能复活,又何况是滋养绛珠草?

得了甘露灌溉滋养的绛珠草,不但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一个女体,就是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离开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去到了放春山灌愁海遣香洞中的太虚幻境。心中对神瑛侍者生出了缠绵不尽之意。


神瑛侍者因绛珠草沾染了情孽因果,不得已要与唐僧前世金蝉子一样下凡历劫,了却这段因果。于是便有了女娲补天石上记录的“转世”故事。

神瑛侍者既然下凡,绛珠仙子便也要随之下凡报恩。

(第一回)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仙子下凡是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但同时也要了结自身的因果关系。

虽然绛珠仙子的本体是绛珠草,但绛珠仙子实际却是甘露与绛珠草的结合。

绛珠草感恩神瑛侍者的灌溉,要还泪以报答。那么甘露的滋养之恩如何报答?

绛珠草与甘露合二为一为绛珠仙子,但依旧存有因果。

绛珠草既受惠于神瑛侍者的灌溉,也受惠于甘露的滋养。

绛珠仙子想出来酬报甘露的方法也非常简单:

既然前世甘露滋养了绛珠草,转世后让绛珠草再反哺给甘露就好了。


于是,与神瑛侍者和通灵宝玉合二为一转世为贾宝玉不同,绛珠仙子则一分为二,绛珠草转世为林黛玉,用眼泪偿还灌溉之恩。甘露转世为薛宝钗,绛珠草则抽取自身的大量草木精华为药引子,合成冷香丸“反哺”薛宝钗。

正因为绛珠草原本就弱,又被抽取了大量的草木精华,成为异香异气的冷香丸药引子,林黛玉才会先天禀赋不足,并且无药可治,只因精神缺失太多。

而薛宝钗会先天火力壮,有胎毒,源于她本就是甘露转世,身具大滋养的功效,如何不有火毒?

冷香丸用绛珠草的草木精华配制,薛宝钗吃后,相当于绛珠草反哺甘露。

而冷香丸的药方,透露出更有意思的一层秘密。

(第七回)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冷香丸这药方看似麻烦琐碎,但对商铺遍天下的薛家来说并不难配。但问题关键并不在难不难,而在于除了药引子之外,这冷香丸就是个“水蜜丸”,可见它的功效还在药引子上。


药引子就是绛珠草的草木之精。

雨露霜雪不神奇,既代表一年四季,也代表天地灵气。

四季花蕊也不神奇,不就是天地精华凝结之物?

“雨露霜雪”加上“四季花蕊”,再和以绛珠草的草木精华调配冷香丸,再给薛宝钗这个“甘露”服下……岂不就又是绛珠草受了甘露灌溉后,久延岁月,又“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合二为一修成绛珠仙子的过程一样?

甚至就连“久延岁月”都用了“旧磁坛”来表达。

绛珠仙子形成五要素:绛珠草、甘露、久延岁月,天地精华、雨露滋养。

冷香丸形成五要素:绛珠草精华药引,甘露转世薛宝钗,旧磁坛代表久延岁月,四季花蕊代表天地精华,雨露霜雪代表雨露滋养。

最终,随着林黛玉死去,薛宝钗把冷香丸吃完,绛珠仙子就有一次合二为一,她既还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又报了甘露的滋养之情,从此因果分明各不相欠。

脂砚斋批语曾提示“钗黛合一”,尽管不是曹雪芹原文,却非常符合原文的设定。


林黛玉和薛宝钗不但同用一首判词,更与贾宝玉一挚爱一妻子,共享[终身误]曲子,足以证明钗黛平等的地位。

根据香菱与冯渊有三日婚约,却被薛蟠打死冯渊后抢走为妾后死去,预示林黛玉与贾宝玉先有婚约,后被帝王抢走为潇湘妃子后死去。

林黛玉的姻缘伏笔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典出昭君出塞故事,也是林黛玉嫁为帝王妃后死去的铁证。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的梨香院藕官、菂官和蕊官的续弦说法,更是影射了黛死钗嫁的真相:林黛玉死去后,贾宝玉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

如此便能证明:林黛玉和贾宝玉肯定有过婚约,却像香菱一样出现意外被抢亲,结果黛玉远嫁而死。贾宝玉续弦娶了薛宝钗。

贾宝玉认定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他的妻子,一个原配一个续弦,同样重要。


事实上宝黛钗三人的故事,明显典出于《孔雀东南飞》和陆游唐婉的《钗头凤》典故。

焦仲卿母亲逼迫他休了刘兰芝后取东邻罗敷女。刘兰芝被休后再嫁后死去。

陆游母亲逼迫他休了唐婉后续弦王氏。唐婉再嫁因《钗头凤》死去。

王夫人始终不同意宝黛姻缘,但贾母和贾政支持,八十回后肯定为二人订婚。不想贾宝玉出现《一捧雪》中莫怀古一样的意外,被小人贾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坑害。

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与贾宝玉劳燕分飞,很快客死他乡。

而贾宝玉随后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则应了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具体不再展开。


薛宝钗与林黛玉都是潇湘妃子转世,一人是甘露,一人是绛珠草。冷香丸实际就是绛珠草的草木精华再反哺甘露合二为一成绛珠仙子的过程。

故事看似神奇,实际却并不复杂。冷香丸的配方分明就是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化为绛珠仙子的过程重演。

所以,冷香丸不是能不能治病,或者配制难不难的问题,而是别人吃了根本无用,只有薛宝钗能吃!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09 10:31・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09: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掰谎记:假的绝代佳人是宝钗还是黛玉?800个心眼子,太精彩

安阳源易缘

2024-08-26 08:39河南

贾母掰谎记:假的绝代佳人是宝钗还是黛玉?800个心眼子,太精彩

从宝钗进荣府开始,金玉派和木石派的斗争就没停过。

但两方开始明牌互斗,是从贾母掰谎记开始。

钗粉认为,贾母掰谎记,是贾母公开批评黛玉是假千金,不检点。

事实果真如此吗?

掰谎记有多精彩?甄嬛传的宫斗伎俩,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女先儿、李婶、李纨、薛姨妈……各人蠢蠢欲动,800个心眼子都不够使。

金玉派明牌

第54回,是贾府过元宵节。本该团圆的日子,贾母其实并不高兴。上来,就对袭人发了一通火。

“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出来。”
大宅门里的生存法则是什么,你知道吗?

——你是谁的人!

袭人是谁的人?她是贾母十大丫头之一,是贾母的人。

贾母的人,就代表贾母,丫头不轨,就是打主人的脸。

按照常理,即便袭人杀人放火,贾母也不该在元宵节这样的正式场合发飙,那是给自己难堪。


但贾母偏偏在这个当口发了怒,就代表袭人的事,不是木石派的内部矛盾,也不是友帮能解决的,而是事涉敌方阵营——金玉派。

袭人犯了什么事呢?

第51回,王夫人让袭人回娘家奔丧兼省亲,以宝玉姨娘的身份。

按照古代律法,袭人是贾母买来的,卖身契还在贾母手里,不仅她的婚姻,连她的生死,都归贾母管。

如今王夫人私自抬袭人为姨娘,那不仅是对贾母的大不敬,而且是犯法!

袭人省亲没有公开,贾母装糊涂,不管金玉派的小动作就算了。

如今元宵节这样的全族活动,袭人竟然没有以丫头的身份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金玉派明牌对贾母挑衅了,要造成既定事实了。

金玉派的胆子有多大?你能想象吗?践踏尊卑,践踏法律。如果贾母不加以恫吓,第54回就全剧终了。


贾母最终以让鸳鸯去找袭人作伴,轻轻放过了袭人。鸳鸯是丫头,她去找袭人作伴,实际是再度把袭人的身份扳回贾母丫头序列。

黛玉轻狂的真相

掰谎记前,还发生了一件事——黛玉罕见轻狂。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酒)。至黛玉前,偏她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
黛玉一向守礼,即便在潇湘馆和宝玉独处,都要时时提醒宝玉保持距离,为啥这时这么主动?

一个女生端着酒杯喂酒,男人一饮而尽,你敢信是发生在国公府千金身上?这是青楼做派吧!

黛玉喂酒,是她一生的黑历史,是钗粉攻击她私德有亏的最大黑料。


黛玉为啥一改常态,轻狂至此?

俗话说: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换句话说,黛玉是故意的,她就是挑全族聚餐的日子,给宝玉喂酒。

这是木石派的反击!是策略!

黛玉就是借这个出格的举动,向贾家宣告,自己和宝玉是有婚约的。宝玉名花有主,别人不要妄想!

这是正宫的宣言!

明牌回击

为啥不早不晚,木石派挑这个时候反击?

因为袭人姨娘身份明牌后,紧接着就是宝钗以同样的方式,避开贾母,成为宝玉的嫡妻!

袭人明牌,只是一个试探,如果贾母松一口气,金玉良缘就成功了。

这是宝黛姻缘存亡的关键时刻,黛玉必将全力以赴。

看似家长里短,其实每次都是踩在刀尖上的斗法!

扳倒黛玉

袭人的身份,被贾母强力弹压下去了。这场危机就偃旗息鼓了吗?

没有!

金玉派显然是有备而来,她们安排了两个女先儿来说书。


女先儿的故事:金陵王家的公子进京赶考,路遇大雨,住到李家避雨,李家恰好和王家是世交,也有一位独生女雏鸾小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说书人故事中的李小姐,是不是高仿林黛玉?

1、贾政和林如海是世交,李老爷和王家也是世交;

2、李小姐是独生女,黛玉也是;

3、黛玉未婚住进贾家,王公子未婚住进李家;

4、李小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黛玉的才艺怎么样?

贾家四春的丫头,分别是抱琴、司琪、侍书、入画,四春各占一艺。但黛玉,四艺俱全。

在贾家的环境中,是个人都知道,女先儿说的雏鸾小姐,就是影射黛玉!

金玉派在贾家聚餐时说这个故事,就是要用妇德的箭,刺穿黛玉。

雏鸾

古代夫妻和合,常用鸾凤呈祥。

但那是明媒正娶的夫妻,黛玉和宝玉还未成婚,是以兄妹的关系长大的。


如今面对金玉派的攻击,黛玉亮明准嫡妻的身份,是于理不合。

所以黛玉不是鸾,而是雏鸾(小鸾),雏鸾是对黛玉极大的讽刺。

黛玉号称诗书簪缨之族的小姐,却干出如此逆反妇德的事,还是“礼”家的小姐吗?简直是青楼做派。

这样的女子,配和宝玉成婚吗?

这,才是金玉派的险恶用心。是公开指责黛玉嫡妻的身份。

这,才是贾母掰谎的前提。掰谎掰谎,有谎才需要掰。没谎掰什么?

谁是假佳人?

打耳一听,女先儿就是金玉派找来的臭脚助攻,如果让其一路说下去,结果只会泼黛玉一头屎。

所以贾母连忙截断了:

“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
一个“忙”字,是急着截断女先儿,不用她们说了,接下来该我说。

哼,这就是上位者的权力!我在这,还轮得到你们下蛆?


“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
这里的女儿是谁?当然是受了冤屈的黛玉了!

贾母这是给黛玉正名:黛玉很好,编书人太坏……

谁是编书人?女先儿!

女先儿是谁请来的?不是王夫人就是王熙凤,反正你们姓王的!

黛玉不是不守礼的小姐,谁是呢?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女如珍;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理,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是佳人……上手既说是仕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大家子的人口不少,奶母、丫嬛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
这个假的佳人,就是宝钗啊!

1、宝钗的出身,就是父亲爱女如珍,喜读书,通文识理;


2、宝钗就是见了宝玉就想起终身大事来了,既没有媒妁之言,又无父母之命,整个一个生扑姐;

3、如果你还不相信贾母说的是宝钗,再看第三条,

【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大观园里,哪个小姐不是独身,就是只带着一个丫鬟到处乱窜?

宝钗啊!

她为啥不带着奶母、丫嬛一大群?因为薛家根本没有啊!

第48回薛蟠出差,曝光了薛家的家底:

“薛姨妈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
古代的仆人,成过家的,一般不能服侍未婚小姐。

所以薛家的四五房,女眷也不会跟着宝钗,只有小丫头、老嬷嬷才有资格跟着小姐。

而宝钗呢,压根连老嬷嬷都没有,薛姨妈早就说明了:

“文杏又小,道三不知着两;莺儿一个人不够服侍的。”
平时跟宝钗的人,就是一个莺儿,还有一个小丫头文杏,其他没有了……

而黛玉呢?她的仆人配置,除了和迎春姊妹一样外,还有紫鹃、雪雁、奶母等从林家带来的人,她是贾家仆人最多的小姐。

贾母反问仆人是干什么的?仆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隔离异性,看管小姐的贞洁!

所以,黛玉的贞洁,绝无问题,只有宝钗才是那个假佳人,青楼风满满的女子哦!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学名叫什么?会不会像薛蟠薛蝌,名字里也有个“虫”?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薛宝钗的名字很符合薛家商贾的出身,透着那么样的富贵。薛家给儿女取的名字,大多也都是类似意思

比如薛蟠字文龙,作为长房嫡长子成龙,是对他的期待。

曹雪芹则借以反讽,望子成龙结果成虫。薛蟠的这个虫,不是龙而是蛇的意思,指长虫。


比如薛蝌,不是蛤蟆而是招财的金蟾。预示薛蝌的蜕变才是薛家未来的希望。

薛宝琴和薛宝钗的意思差不多,富贵女儿如珍宝。

(第四回)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薛宝钗的名字是乳名。出生时父母所取,算是昵称。

类似的还有甄英莲也是乳名,林黛玉、史湘云都是乳名。

那一回史湘云定亲后来贾家,问“宝玉哥哥不在家么?”贾宝玉来后也唤她“云妹妹来了”,贾母就说“如今你们年纪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正确说法应该是史湘云叫贾宝玉二表哥,贾宝玉要唤史湘云“史大妹妹”才对。

乳名在长大后要被“消失”。皆因那个时代的女儿在出嫁后都要从夫姓。

比如薛宝钗后来嫁给贾宝玉,她要自称贾薛氏,外人非官方的称呼她为薛氏,舍弃掉乳名,也包括学名。

乳名是小时候的名字,女儿十五岁及笄之年后,最晚到婚前基本就不用了。

所以,当贾宝玉在梦中喊“可卿”,秦可卿听到后才疑惑她的小名婆家无人知道,贾宝玉是如何得知的。

那么,薛宝钗是乳名,她的学名又是什么呢?


经常会看到有些读书朋友评论交流,说宝钗的学名应该和薛蟠、薛蝌一样,名字是一个带“虫”字边的字。

这就很可怕了,很难想象薛宝钗一个女儿的名字,是以“虫”字为旁。不美观,似乎也很难找到雅致又符合薛家商贾身份的名字。

其实薛宝钗名字的这种说法过于较真了。因为女儿的学名在当时有三种情况。

一,女孩子大多并没有学名。

像秦可卿、尤氏、邢夫人、王夫人,没听说她们的学名叫什么。

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也都是小名,没有大名。


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代的女儿大多数都没有学名。也没必要,毕竟嫁人后都随夫姓。要舍弃娘家名字。

还有一个原因,宝钗、黛玉和湘云三人的父亲都去世较早,家庭境况也都复杂,没有来得及给女儿取学名。

学名又叫大名,唯有父亲和祖父家族能取。父亲过世早没取学名,一直用乳名到结婚。很常见。

二,与兄弟做大排行。

比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就与家中兄弟姐妹大排行,名字都取“文”字偏旁的字。

贾敬、贾赦、贾政、贾敏,都是父亲所取。

江南甄家也是类似情况。

薛家儿子用“虫”旁,女儿就算取学名,也未必与儿子一样。


三,女儿自行取名

女儿不与儿子同排行的情况,更多!

古代男尊女卑。只有豪门大族的女儿,才会不那么计较男女,实行儿女同排行。更多家族的儿子女儿取名并不相同。

比如,贾家第四代的贾元春,就与贾珠等兄弟不同。

元春因为生日特殊,出生那天既是正月初一,又正好立春,就叫元春。

姐妹们便都跟着元春排行,为迎春、探春和惜春。很可能她们是学名。

类似还有王熙凤,取个男孩的学名,更是少见。但与哥哥王仁也不同。

更正式的是李纨,字宫裁。有名有字的女儿,也只有李守中这国子监祭酒的文化家庭,才有的追求。

李纹、李绮同样也都是学名。

说回薛宝钗,她就算真有学名,也不太可能与兄弟们一样,取个“虫”字旁的名字。

所以,薛宝钗更可能和林黛玉、史湘云一样,父亲并没有给她取学名就死了。便一直沿用乳名叫宝钗。


“宝钗”出自李商隐《残花》诗中的名句“宝钗何日不生尘”。

结合薛宝钗的人生,隐喻她日后婚姻不幸。

贾宝玉走后,薛宝钗孤寂的余生,就像那被灰尘掩盖的金钗,没有了装饰的意义和生气。

而且,薛宝钗的钗为双股。但判词则是“金簪雪里埋”,是单股。也预示金玉良姻最后结局是薛宝钗形单影只苦守余生。

综上,薛宝钗十有八九并没有大名,宝钗就是她的名字。等到出嫁后则称贾薛氏,个人名字反而舍弃无用了。

那个时代的女人大体都是如此。李纨字宫裁一样成为李氏,贾李氏。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28 10:36・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香丸药方细思恐怖:宝钗吃的不是药而是黛玉,她要成为绛珠仙子【锦囊收艳骨//白花蕊+】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贾宝玉衔玉而生,就是神瑛侍者携带女娲补天石化身的通灵宝玉下凡转世。

金玉良姻,也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前世缘分注定。

那么,薛宝钗的前世是谁,能够与贾宝玉有这么大的姻缘缘分?冷香丸背后又关联了哪些神话线索?

我认为“冷香丸”不但是现实中揭开金玉良姻实际本质的重要线索,更是延续神话揭开薛宝钗前世以及钗黛合一的关键线索。下面就换个角度去看看薛宝钗的这个“冷香丸”真正的神奇之处。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梳理薛宝钗口中的冷香丸,会发现有这么几个重点是缺一不可的关键要素:

一,药引:异香异气的药末子。

二,药料:四季花蕊,雨露霜雪。

三,药引、药料“中和”而成“冷香丸”。

四,“旧磁坛”,就是旧瓷坛。

五,埋在花根下。实际埋在“梨树”下。

六,十二分黄柏煎汤送服。

“冷香丸”的这些重点,每一个都符合曹雪芹行文的一贯隐喻笔法。想要理解也并不难。

药引的特点是“药末”,既然是异香异气,虽没明写是“草木”。但由中药以草木为主的药料来看,应不是“金石”,否则外观可辨,也难产生异香异气。


“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花蕊,白芙蓉花蕊,白梅花蕊”,实际恰关联了《红楼梦》最主要的四人象征:牡丹花签的薛宝钗,芙蓉花签的林黛玉,梅花签的李纨,以及以“莲”为谶的甄英莲“香菱”。冷香丸既然以薛宝钗为主,就要优先考量“牡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牡丹乃天地之精,群花之首,能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冷香丸以白牡丹花蕊治薛宝钗的“热毒”是有扎实的药理为基础,并不是曹雪芹随便杜撰。

而《本草纲目》记载牡丹为“天地之精”,其实世间一切生灵都可看作是天地精华凝结,花是最直观的代表。所以,四季花蕊可代表“天地精华”之意。

“雨露霜雪”,是上天所降滋养万物之“甘霖”。可作“雨露滋养”之说。


冷香丸将药引和药料调配融合,一如人“食五谷,饮泉水”而长的道理,符合吸收天地精华,雨露滋养的岐黄“养生”理论。

而将冷香丸装在“旧磁坛”,取“旧”的久延岁月之意。

再“埋在梨树下”,便仿佛将“冷香丸”种在地下。“梨”通“离”,代表离别苦。却要结合“十二分黄柏煎汤送服”,以苦送药隐喻的世间之苦去综合理解。脂砚斋“甲戌双行夹批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归总以上线索,不免让人莫名熟悉。我当初展卷至此,苦思良久才豁然开朗,有了一个大胆想法后,不禁拍手叫绝:原来如此!下面请跟我反过来看一下“冷香丸”:

将世间之苦(黄柏)割离(梨)后,待其凝结生发(埋入花根底下),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四季花蕊),得雨露滋养(雨露霜雪)……这不就是当初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受到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后,化成女体绛珠仙子的全过程么?而所有的线索中,只缺失了两个重要环节,就是甘露和绛珠草。


薛宝钗只提到用“旧磁坛”代表久延岁月的意思,但久延岁月的最大功臣是“甘露”没提。甘露也肯定不是雨露霜雪中的自然之“露”,它是谁?

冷香丸埋在梨树下,挖出来用黄柏水送服。梨为离别,黄柏为苦,“离别苦”既是《红楼梦》宝黛钗三人之苦,也似西方灵河“彼岸”三生石畔,被渡过彼岸者“抛弃”的世间之情。绛珠草的出生,就源于三生石畔那些被抛下的情苦凝结。

梳理了冷香丸中所有线索,就会发现与绛珠草前世化人的经历极为契合。也可得出一个结论:林黛玉前世是绛珠草,薛宝钗前世是甘露,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当初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三个“因果”当事者集齐,才有今生的情缘纠葛。

而林黛玉的弱,薛宝钗的壮,则因绛珠草转世前,抽取大量草木之精作“药引”交给茫茫大士,导致转世后先天禀赋不足,无法后天弥补。薛宝钗本体甘露具有滋养神奇功效,当是大热滋补之物,以冷香丸中和均衡,病自然就“好”了。

前世绛珠草吸收甘露得以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化为绛珠仙子。今生绛珠草为药引,加入天地精华的四季花蕊和雨露霜雪做成冷香丸,给“甘露”薛宝钗服下,二者合一又成绛珠仙子。此说也能圆满薛宝钗说药方时独缺“甘露”的原因,只因她就是甘露!


绛珠草欠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同样也欠甘露的滋养之恩。以“草木之精”为药引做成冷香丸反哺,才是最终历劫的圆满。

曹雪芹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出一首判词和“终身误”曲子,便源于二者合一为绛珠仙子,也是脂砚斋“钗黛合一”说法的出处。

林黛玉的前世绛珠草,是草木属性不能久延岁月,却并不“弱”。就算转世也不至于少年夭亡。她今生的弱,实际是抽取大量草木之精,成冷香丸药引所致。这个推测依据以上诸多线索,便说得通。

绛珠草转世为林黛玉,为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情,注定“有缘无分”。

甘露转世为薛宝钗,为了神瑛侍者前世所有之缘,才会“姻缘结合”。

而林黛玉“死”,相当于绛珠草又与甘露合二为绛珠仙子,注定与神瑛侍者不得结果。这便是“终身误”的结局收场,注定各归其位。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28 10:35・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面对贾母二十两银子的羞辱,薛宝钗的反击诠释了年轻气盛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第二十一回,史湘云在元春省亲后来到贾家,注意这个时间点是她挑选过的。之前贾府操办贵妃省亲大事,不能分身待客。湘云便不能来“打搅”,符合古往今来中国人恪守的为客礼仪。

史湘云的姗姗来迟,要对比薛宝钗的迟迟不去,就非常直观和扎眼。贾府操办省亲那么大事,薛家竟全程没有告辞离去,不免有失为客之道。薛家初来贾府肯定欢迎,会以客礼待之。如今薛家滞留两三年,便有“不速之客”的嫌疑,既是不请自来,又不遵客礼离去。


《说文》解释:“客,寄也。”暂时投寄,尽速离去为“客”。

古人对“宾与客”是分而解之,意思并不相同。主人盛情邀请者为“宾”,比如林黛玉和妙玉,是贾府主动接来或下帖子请来,是为“宾”。不请自来者称“客”。薛家进京虽有消息,事先并没得到贾府邀请而突然到访,就是“客”。

客人一般不会久留,且不会对主人造成影响和危害。否则就是反客为主,做成恶客导致主客生嫌隙,像武松与柴进那样主客不融洽。而主人家再好客,客人也不宜久居,以免久则生厌。《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年时故事:“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说韩信长期赖在人家蹭吃蹭喝引主人厌恶。

如今薛家在贾府不去,尽管贾家富贵,他们又自己负责日常开销,可家中始终有一家“客人”,天长日久不免疲于应对而心生厌烦。难免对薛家有看法。而薛家更有两次必须要离开的时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第一次是贾府操办元春省亲,这样大事操持费心费力,他们应该请辞。最晚也要在贾府将小戏子安排住进梨香院,将他们挪出另行安置时,就要告辞。主人给客人“换房”,实际便有一些催客去之意。但他们没走。

第二次是史湘云来住几天后告辞要离去,贾母留她再住几天给薛宝钗过十五岁的生日后再去。史湘云来做客,几天后告辞离去,贾母挽留再住几天,这是主客之道。薛家直到女儿十五岁及笄之年还不去,分明太过失礼。

前文讲过,古代女儿十五岁要行“笄礼”算成年。家中便开始准备嫁妆,请媒婆寻合适的人家定亲出嫁,民间也有“找婆家”的说法。薛宝钗既已到及笄之年,薛姨妈应该带女儿回家准备嫁妆找媒婆说亲,不可恋栈贾府不去。此时贾母出资二十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就很值得咀嚼品味。


就像薛姨妈一来贾府就宣扬“金玉良姻”舆论造势一样,贾母替薛宝钗操办及笄之年生日,也相当于将宝钗已成年公之于众。是否有暗示薛家应该离去之意,就看当事人和旁观者如何理解。所以,生日当天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戏,就是明确的回应。

《红楼梦》里引用了不少《水浒传》的典故,既耳熟能详又便于理解。比如“张金哥退婚案”,她在善才庵受李衙内骚扰背后的复杂因果,明显有《水浒传》林冲妻一段故事的影子。如今提到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也正是薛宝钗当时的处境写照。


鲁智深受金翠莲丈夫赵员外引荐,出家在五台山文殊院。不想他不守寺中清规戒律,喝酒吃肉遭寺庙僧众不容,要将他逐出寺去。他心知肚明便借酒撒疯将山门打破,大闹一场后,不得不离开五台山,被引荐去了东京汴梁大相国寺。

薛宝钗有意点这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不同于其他伏笔是作者有意设譬。分明是她对贾母替她张罗生日的“撵逐”之意了然于胸,便借戏回应。说得粗一点,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薛宝钗到底太年轻气盛,她此时还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能像史湘云那样来去自由。她将要继续滞留在贾府,做那个“人多厌之”的“韩信”或“鲁智深”。

当然,《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曹雪芹肯定“夹带私货”还有深层隐喻。贾宝玉对薛宝钗提到的那首《寄生草》的触动极大,进而有了禅悟之意,当为日后离开宝钗出家之谶。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28 10:34・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2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文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熏。

五典、三坟:相传为远古之书。 白接:古代毡巾名。晋代山涛醉后巾帽欹斜。古诗云:“山公斜著白接□(罒+离)。” 五岳箓:道教符箓。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翮翮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燕许:唐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均以文章显,时人号为燕许大手笔。 韩柳:唐韩愈、柳宗元,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二家。 周南仲:《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笺》:“王使南仲为将率往,筑城于朔方。”又《何承天表》:“有周之盛,南仲出车……” 晋右军: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 苏子:战国时苏秦劝和六国。 郭公: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恢复两京,立下大功。 贾谊:西汉大臣、政论家。其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刘蕡:唐刘蕡,对策直言,不第。李邰曰:“刘蕡不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上书以己所受授之。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羊羵:春秋时季相子穿井得一土缶,中有一羊,以问孔子,孔子曰:“土之怪,羵羊也。” 书裙:晋羊欣年十三,右军爱其才,昼卧,右军书其白练裙,书法遂大进。 汤事葛:《史记·殷本记》“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集解》:《孟子》曰:“汤居毫,与葛伯为邻。” 说兴殷:殷商时宰相傅说,善治国政。 青鸟使:《汉武外传》载,西王母用青鸟为传信使。 黑鸦军:后唐李克用守塞军,皆着黑衣,号乌鸦军。 文武成康:《书·君车》:“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 三分:汉代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 邀曲客: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曲客,酒友。 薰风:舜作《南薰之歌》。 桐君:古琴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为什么叫牡丹
‌牡丹的名字来源于其花朵的颜色和繁殖方式。‌根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解释,牡丹之所以被称为“牡丹”,是因为它的花朵颜色为红色,因此称为“丹”;而“牡”字的含义是指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即根上生苗的方式进行繁殖,因此称为“牡”。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牡丹在植物学上的特征和其在药用及观赏方面的价值。‌12

牡丹的别名包括鼠姑、鹿韭、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这些名称反映了牡丹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和文化象征意义。例如,“鼠姑”和“鹿韭”源于其在药理上的应用,而“木芍药”则是因为在唐代之前,牡丹和芍药常被混淆,直到唐代才被明确区分。‌3

牡丹不仅因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而深受人们喜爱,还因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和花朵颜色而被赋予特定的名称。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牡丹的生物学特性,还反映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闲话大明后妃,崇祯帝之周皇后,内心宁和强大的末代皇后
2021-05-31 15:33
大明“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周氏,明思宗朱由检之原配皇后,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媳,明朝末代皇后。

宫廷人物 剧照



我们对晚明的动荡投入了太多的关注,叹崇祯的刚愎自用,看闯王的高歌猛进,悲朝臣的自私自利,观清军的势如破竹,哀百姓的民不聊生,却很容易忽视王朝覆灭之际后宫女眷的苦乐离合。

如果抛开国破家亡,我倒是认为周氏是一个活得很有层次的女人。出生微寒,却品味高洁;性情柔软,却暗藏坚毅;能以细末之处而俭德,亦不缺家国天下之胸怀。如果仅仅以纯粹的夫妻来看,周氏的精神世界要比崇祯来得更加充实而强大。

周氏于万历三十九年出生在北京大兴,祖籍苏州。父亲周奎算是一个落魄文人,在街头靠着算卦测字,代写书信补贴家用。家世是足够清白,但也过得着实清贫。

没有养尊处优的家境,周氏很小便操持起了家务。与历史上很多皇后都会伴随的传奇故事相似,幼年的周氏也有这么一则奇遇。

孝节周皇后 像



说一位文士早年在周家见过周氏之后,惊为天人,断言周氏日后必定富贵无比,便主动要求成为周氏的老师,教授周氏经史子集。其实这个故事比起什么梦中见到神龙入腹,出生时身带金光要接地气很多,我个人是认为这件事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因为从后来周氏成为王妃,皇后的事迹来看,周氏的见识是远远高于普通的平民子弟的。而以周奎那点少得可怜的收入,周家是万万请不起私塾老师的,更何况当时的主流观点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周氏应该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启蒙教育,起码养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天启六年,明熹宗朱由校要为自己的同父异母弟,信王朱由检选妃,遂下令礼部着手办理。亲王选妃毕竟不是皇帝选后,所以在人数和区域上,规模要小很多。周家占了地利的便宜,周氏被送去海选。

仕女图



周氏长得怎么样?我对比了一下熹宗的皇后张嫣,发现周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皮肤白。正所谓“一白遮千丑”,再加上周氏自有一股书卷气,所以气质上是非常突出的。但也可能因为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营养没跟上,与张嫣相比,周氏明显瘦弱一些。

熹宗的张皇后当时是信王朱由检的长嫂,自然也是其选妃的主要话事人,所以一开始对于周氏成为信王妃,张嫣是不怎么赞同的。因为张嫣体态丰腴啊,“艳后”之称可不是浪得虚名,自然对体弱的周氏不感冒。

但架不住另一个主事者,奶奶辈的刘太妃喜欢啊。刘太妃的理由是,周氏年纪还小,身子会慢慢长开的。这个场景和当年张嫣自己入宫选后何其相似。

天启六年十一月,周氏正式被册封为信王妃。这一年,周氏16岁。

张嫣 像



其实做一个亲王的王妃,远远要比当皇后要舒服。当时的信王朱由检,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能当皇帝,也没有那么多家国之事需要费心。大婚之后的夫妻二人,小日子其实是过得很甜蜜的,只要关起门来,外面的纷乱便再难袭扰这一室春暖。

但历史就是历史,绝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天启七年,游湖落水的熹宗一病不起,不久便驾崩了。明思宗朱由检兄终弟及,登基继位,改年崇祯。

周氏也从王妃升格为了皇后,母仪天下。

宫廷生活的复杂与繁琐,自然不是王府可比。但周氏这个皇后,做得游刃有余。

明代皇后亲自在宫里浣纱织布的,并且真的做了成衣穿在身上的,据我所知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也就只有周氏了吧。这一前一后,倒也呼应上了。

马皇后 像



史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氏冬天只穿棉鞋,不穿缎靴。夏天的时候,就罩了一件白纱,不施粉黛,一身素雅。崇祯有时候见到周氏,便笑称周氏是白衣大士。很多人说这是周氏节俭的表现。

节俭这点我承认,因为周氏一入主后宫,就大幅度地缩减了宫廷的开销,十七年皇后生涯只看过两场戏。但上面这个例子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周氏是一个有情趣有品位的女人。

大夏天的,一个体态妍长,肤色凝白的美女,就罩了一层薄薄的白纱,除了素雅,广大的男性同胞们难道就不觉这很勾人吗?因为这样更显身段,更托气质。事实上后来宫中女子在夏天都学周氏的这种穿法,并在里面配上大红色的亵衣,红白相衬,自是一番春色无边。

仕女图



再说这个穿鞋的习惯。以当时的制鞋技术,棉鞋的舒适性肯定是大大地高于其他材质的靴子。说周氏在冬天穿这个,其实我是说的笼统了,因为在很多重大节庆典礼上,周氏也这么穿。

周氏身为皇后,不过分追求外表的奢华,而注重自身的体验,可想其内心的平和与自信。平和来源于以往的才学与认知,自信得益于恩爱的夫妻感情。

是的,即便朱由检做了皇帝,依旧和周氏保持着和谐的夫妻关系。关于周氏的生育状况,我们能够明确是其所出的共有三子一女。崇祯二年生长子和长平公主,崇祯三年生二子,崇祯五年生三子,从儿子的数量看已接近崇祯生子数的一半。

而崇祯本身并不是沉迷女色之人,他的后宫有册封的高阶妃嫔并不多,甚至对于一些被临幸过的宫女,崇祯会令其服药防孕。

宫廷人物 剧照



我的理解是崇祯是为了防止后宫妃嫔过多,而出现复杂混乱的局面。毕竟生了孩子,就要册封母亲。儿子多了,人心就易散。但皇帝搞计划生育这套,崇祯也算独树一帜了。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这对夫妻感情的和睦。

有一次周氏正在梳妆打扮,崇祯皇帝轻手轻脚地来到周氏身后,拨弄她的头发。周氏习惯性地一个反手后甩,堪堪避过了皇帝的脸颊。这一幕正好被进来的一个小黄门看见。周氏显得非常不自然,崇祯却一笑而过。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孝宗和张皇后之间,是正常的。但当事人可是崇祯皇帝啊。崇祯是谁?那个要面子要到骨子里去的男人。自己皇后差点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光,还被小宦官看到了,这要是传出去,皇帝的威严何在?但崇祯就是没发作,反而心情愉悦。

崇祯帝 像



你再看周氏这个反手一甩的动作,明显已经养成了习惯。宫女和宦官不可能做这么无礼的事情,那么就说明崇祯之前经常和周氏开这样的小玩笑。

周氏还时常会教一些小黄门识字。有时候小黄门学得慢,周氏便会不快,埋怨几句。崇祯撞见之后,便会笑着为小黄门解围,这个时候周氏便会假装生气,对着皇帝一顿撒娇。

怎么样,周氏和崇祯之间,是不是满满的生活情趣?这和我们印象中在朝堂之上,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性情无常的崇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周氏带给崇祯的生活体验,此间乐趣不足为外人而道。

但这些事例并不代表周氏和皇帝之间就一直顺风顺水,周氏能够和人好好说话也不代表周氏真的就是很好说话的人。我们可以看看周氏治理后宫的手腕。

故宫



崇祯有一个宠妃田氏,典型的江南女子。田氏很牛,文能琴棋书画,武能骑射蹴鞠,在女红,园艺上也造诣不俗。据说身带异香,从不流汗。这么一个女子,外表看起来又很冷,非常内向,平时寡言少语,这种奇特的气质让崇祯对她非常迷恋。

渐渐地田氏恃宠而骄,在周氏面前也有些放肆无礼。周氏怎么做?公事公办。过年的时候,后宫妃嫔们都要到皇后这请安。别的妃嫔在门口行个礼,周氏就热情地招呼进来,偏偏田氏请安的时候,周氏就是不做声,一直让田氏在外面候着。这冰天雪地的,滋味肯定酸爽。

田氏后来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崇祯怒气冲冲地找周氏要说法。周氏不冷不热地细数田氏的无礼之举。崇祯默然不语,之后责令田氏偏居冷殿,三个月不召见。

仕女图



如果你以为这个时候的周氏会摆足皇后的架子,以胜利者姿态耀武扬威那就大错特错了。周氏后来的举动才是其真正的手腕。

之后的一天,周氏和崇祯在花园赏花。周氏趁着皇帝高兴,说要不把田氏喊来一起赏花吧。崇祯嘴里嘟囔着说,喊她过来作甚。周氏轻轻一笑,还是让人把田氏接过来,加入了赏花的队伍。

周氏深知自己夫君对田氏的迷恋,三个月的冷落已经给足了自己皇后的面子。崇祯自己虽然不开口,但是周氏知道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主动给了梯子,能让崇祯下得来台。

同时,对于田氏先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糖吃,一软一硬,使得田氏日后对周氏尊礼有加。

宫廷人物 剧照



周氏和崇祯同样也有争吵。有时候崇祯火气上来,有些不管不顾,这个时候周氏便会称呼皇帝为“信王”。这其实有点洪武年间太子朱标随身携带马皇后画像的举动,每当朱元璋要发火,朱标便掏出母亲画像保命。

周氏喊崇祯“信王”,是想让皇帝恢复冷静,告诉皇帝:我是你的“糟糠之妻”,你要念旧情。

当然,这招也有不灵的时候,有一次怒火中烧的崇祯和周氏有了肢体接触,周氏被推倒在地。之后周氏数日卧床不起,还闹起了绝食,言语中有轻生之念。崇祯估计后来也后悔了,让人赏赐给周氏一些物件。这等同于变相的道歉。周氏见好就收,逐渐恢复如初。能硬能软,收放自如,这就是周氏。

明代皇后凤冠



周氏于朝局并无甚多影响。

一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二来,崇祯一上台就清算了阉党,剩下的事情就是各种拆东墙补西墙,周氏插不上话;三来,毕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在政务上见解总是欠缺一些。

这点周氏做的就要比自己的皇嫂张嫣好。张嫣是典型的听风是雨,不懂还要硬插一手。当然换句话说,崇祯的权力欲又比自己的哥哥熹宗要强上不知几倍了。

崇祯末年,朝廷哪哪都缺钱。周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压缩宫廷开支,再拿出一些自己的私房钱给丈夫,算是皇后为国家的一份心意。后来缺口实在太大,崇祯就让朝臣和外戚捐款。

明代官员



当时北京最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王公贵族,高官重臣的宅子,都挂出了急售的牌子。干什么?卖房子给皇帝凑钱啊。其实就是做给皇帝看的,就一句话:陛下,我两袖清风,穷得叮当响,但为了国家,我把房子卖了,您容我缓缓慢慢凑。

这批人中间自然就包括了周氏的父亲周奎。也许是以前苦日子过得太刻骨铭心了,发达之后的周奎是出了名的守财奴。周氏把父亲召进宫狠狠教育了一通,逼父亲拿出五千两白银。后来又变卖自己的首饰,凑了五千两让父亲以周奎的名义再捐一次。周奎扣了两千两,交了三千两。当然,最后在大顺军用鞭子把周奎抽得半死的时候,周奎还是把所有的银子交给了农民军。

我们忽略周奎的视财如命和自私自利,周氏作为一个皇后能够有如此思想觉悟,也确实没给明代的几位前辈祖先抹黑,维护了大明多贤后的美名。

农民军入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下给周氏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自缢殉国。周氏领命赴死,最后留给崇祯的是几句埋怨:这么多年了,你何曾听过我一句话。

看似不涉朝政的周氏,原来心中一直有一杆秤。看似怡然充实的生活,挂念的依旧是万里山河。

崇祯十七年,周氏在和孩子们道别后,悬梁自尽,站完了大明皇后的最后一班岗,年仅32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1
阅读 (1414)

内容举报
大家都在看

吕凉:一路好好走,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王志文对他赞不绝口
广告
吃几十年海参,到底补什么?你真的知道吗?

贾玲“复胖”近照,彻底戳穿她的真实处境,徐峥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咏梅:陪了陈道明8年,但凡他求1次婚,我都不会嫁给王菲初恋栾树!

陈雅婷她曾是清纯玉女,因名气不高风格大变,龚玥菲 柳岩都没她敢穿!

谁才是“国乒第一美女”?陈梦身材饱满,钱天一颜值出众楚楚动人


柬埔寨运河工地,齐聚几千辆中国国产挖机+渣土车,双向对挖!

新疆发现“剧毒金属”矿,储量高达200万吨,对我国到底有什么用
广告

我来说两句
1人参与, 1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登录并发表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最新评论

聪明的小可爱y1
周皇后可怜 不仅要为自己父亲背锅 死了还被康熙甩锅 朱慈焕明明死在康熙四十七年,明史偏偏要诬赖,说朱慈焕死在崇祯年,被周后害死,这不是天大的冤枉! 而且崇祯对周后不是一般的爱 临死还能担心她会不会受欺负
08月27日 08:26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皇后:嫁崇祯18年,陛下不听一句劝!亡国皇后,仍是女子典范
2021-03-25 23:13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病重,这位“木匠皇帝”自感时日无多,因为无子,他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在御榻前,明熹宗拉着弟弟的手说了一句:

“吾弟,当为尧舜!”
两日后,明熹宗驾崩,其弟朱由检登基,是为崇祯帝。这是明朝的第16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不包括南明)。



有意思的是,当初朱由检被病重的哥哥召入皇宫的时候,心中满是恐惧,他不是担心哥哥,而是担心大宦官魏忠贤会对自己不利。为了避免魏忠贤在宫中给朱由检的饭菜里下毒,朱由检的妻子、信王妃周氏亲自烙了两个麦饼,让丈夫揣到怀里,到宫中果腹。

作为一个皇储,不敢吃宫中的饭菜,而偷偷吃烙饼,纵观史册,非常罕见。而朱由检的这位妻子周氏,后来被称为孝节烈周皇后,她虽然是亡国皇后,但仍不失为古代女子的典范。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孝节烈周皇后的一生,从亡国皇后身上,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一、周家有女,生而为贵
明朝天启六年,信王朱由检16岁,明熹宗打算为弟弟选妃。由于朱由检的生母早逝,长嫂为母,明熹宗便让懿安皇后(明熹宗之妻)帮弟弟挑选。

自明仁宗之后,明朝给皇子选妃,一般都挑选家境普通,且没有背景的小吏之女。朱由检也没有例外,当时,候选的女子有三个,懿安皇后看到一位女子身材瘦小,认为她弱不禁风,便想把她淘汰掉。不料,刘太妃(万历帝的昭妃、朱由检的祖母辈)却说,这个女子身量虽小,只是尚未长大(15岁),她面有贵气,是最佳人选。懿安皇后听信太妃之言,便定她为弟媳,把她嫁给了朱由检。这位瘦小的女子,就是后来的周皇后。



周皇后的父亲周奎,最初只是微末小吏,她的母亲是父亲的续弦。有一日,明朝大儒陈仁锡到周奎家做客,偶然见到年幼的周皇后,便对周奎说:

“君女天下贵人!”
于是,陈仁锡抽空教周皇后经史之书,并给她讲解《资治通鉴》。周皇后长大后,知书达理,落落大方。因母亲多病,周皇后自幼便操持家务,代母主持中馈。

事实证明,刘太妃的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周皇后出身一般,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后来她贵为皇后,仍然保持平民本色。

周皇后在后宫之中,常常不穿锦缎,她吃素食,穿布衣,经常纺线织布,就连崇祯帝的贴身衣物,她都要亲手缝制。不仅如此,周皇后还抽空亲自下厨烧饭,俨然把自己当做农妇。所以,文学家张岱认为:

自古贤后居多,但能够缝衣做饭,纺纱织布,而且经常如此的皇后,的确罕见。
周皇后十分节俭,崇祯年间,外忧内患不断,国库入不敷出,周皇后刚入主中宫,把自己的陪嫁全部捐做军费,还下令裁撤后宫用度。

崇祯登基之前,宫中每逢喜庆之日,便会请戏班唱戏,周皇后当了17年皇后,紫禁城一共只唱过两次戏。第一次发生在崇祯五年,周皇后过生辰,崇祯帝瞒着周皇后请来戏班演了一场《西厢记》,想给周皇后一个惊喜。另一次发生在崇祯十四年,宫中演了一出《玉簪记》。史载,这两次,后宫之内万人空巷。其实,《西厢记》和《玉簪记》都是常见的戏文,因为后宫之人平时没机会看,所以稀罕。史载:

后性慎,每裁抑外家恩泽。宫中礼数,加严于旧。定位数年矣,赐黄乃敢服
周皇后治理后宫非常严格,赏罚分明,后宫嫔妃无人不服。她为人谨慎,崇祯每次要封赏她娘家人,都被她阻止。

崇祯十七年,明朝即将灭亡时,崇祯对大臣们说:

“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为亡国之臣!”
崇祯帝虽然不是昏君,但他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在笔者看来,周皇后最起码不是“亡国之臣”。



二、帝王夫妻,琴瑟和鸣
《石匮书》曾评价崇祯:

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唯崇祯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
崇祯帝是一位特殊的皇帝,他继位时,接手的是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东林党和阉党已经斗了许多年,再加上明朝赶上了罕见的“小冰河时期”,灾害瘟疫频发,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宵衣旰食,可也未能力挽狂澜。

和其他亡国之君不同的是,崇祯帝没有沉迷于酒色,也没有骄奢淫逸,笔者在以往的文章中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明朝灭亡,虽然崇祯帝有责任,但若换做其他人来做皇帝,也很难避免亡国的命运。

据《烈皇帝遗事》介绍;

崇祯帝深感国事日非,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几无宴乐之事……
崇祯帝是一位勤政的帝王,然而,他面临的问题太多,常常使他陷入困境。这时,周皇后的存在,是崇祯最大的慰藉。



周皇后知书达理,早在潜邸为王妃时,就深得崇祯之心,后来崇祯登基,周皇后母仪天下,她仍然把为丈夫解忧作为第一要务。史载,崇祯和皇后感情甚笃,崇祯每有难色,周皇后总想办法劝解。

崇祯在位17年,一共发过7次罪己诏,崇祯十七年正月,因凤阳皇陵被农民军挖掘,崇祯帝下诏罪己,他数月不食荤腥,表示和天下将士共苦,可身体到底支撑不住,周皇后苦劝无果,非常心疼。为了劝崇祯养好身体,周皇后谎称自己梦见了孝纯太后(崇祯帝生母),《明史》云:

曰:“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毋过苦。’”
崇祯帝听完,对着母亲的画像泪流不止,然后决定好好吃饭。周皇后亲自服侍,“泪盈盈沾案”,眼泪都滴到了桌案上。



某一年夏天,周皇后起床后正在梳头,崇祯帝偷偷走到妻子身后,撩她的头发,皇后不知是谁,大惊失色,袖子一甩,正好打在崇祯帝的脸上。这一幕,正好被宫女看见,皇后大窘,崇祯帝却坦然一笑,可见,对这位皇后,崇祯内心还是十分疼爱的。

还有一次,周皇后教坤宁宫的一位小太监识字,过了两个时辰,太监竟然全部忘记了,周皇后很生气,罚太监跪在台阶上。正好被崇祯帝看见,他便开玩笑说:“我替他(太监)向先生求个情,先生给不给面子?”

周皇后听完后,脸红地对崇祯嗔道:“坏了我的规矩!”崇祯见状,哈哈大笑。

笔者认为,如果崇祯不是帝王,如果周皇后不是皇后,如果他们生在平常人家,这样的夫妻,或许让人羡慕。

夫妻之间,当然也有闹矛盾的时候,有一次,崇祯和周皇后起了争执,崇祯大骂周皇后,甩袖而去,周皇后掩面而泣,哭着喊“信王”,崇祯一听,心中五味杂陈,连忙回来拉起皇后,一阵安慰。

周皇后刚嫁给崇祯时,崇祯便是“信王”,崇祯听见皇后喊他潜邸时的称呼,夫妻恩情顿时战胜了怒火,二人和好如初。

其实,周皇后之所以能深得崇祯器重,就是因为他始终把崇祯当成丈夫,而不是皇帝,这是古代皇后很难做到的。

在封建思想中,总要求女子要宽容,不能做一个“妒妇”,周皇后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崇祯的田妃因故惹怒了崇祯,崇祯把田妃幽闭在启祥宫思过,三个月不得出。周皇后见崇祯不肯和田妃和解,便邀请崇祯赏花,故意接田妃出来相见。

周皇后此人,俨然像一个大家长,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



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明朝的皇帝,各具特色,有熟女控,有道士,有木匠,但有明16朝,大多皇后都非常贤明。周皇后作为明朝末代皇后,她的个人品质是一流的。如果她不是亡国皇后,她或许会被明朝臣子誉为“一代贤后”。

三、大厦将倾,赐死红颜
天启七年,崇祯帝刚继位时,大臣们曾为崇祯准备了4个年号,其中一个是“兴福”,崇祯觉得不好,因为他怕自己当不好“中兴之主”。最终,他选择了“崇祯”。

其实,崇祯帝虽然怕自己当不好“中兴之主”,但他从登基后,一心都在“中兴”二字上。崇祯帝继位3个月后,他站稳脚跟,立即铲除“阉党”。当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崇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裁撤机构,节省开支,不料情况越来越糟。再加上女真在关外虎视眈眈,农民军星火燎原,崇祯帝殚精竭虑,一心要挽回败局,但无力回天。

崇祯十七年,帝国到了危急关头,有大臣建议迁都南京,被崇祯拒绝,“天子守国门”,崇祯拒绝迁都,更拒绝将太子送往南京,此时的他,打算“君王死社稷”。



《明史·后妃传》记载,周皇后当了17年的国母,她从来不干涉朝政,但在帝国的最后时刻,周皇后曾委婉地提过南迁。《明史·后妃传》云:

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

意思是说,周皇后平时谨言慎行,从来不干预国事。当时情况紧急,周皇后轻声说:“我家在南面还有一处房子。”崇祯一听,连忙追问她是何意,可能怕被怪罪,周皇后没有继续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军攻到北京城下,满朝文武闻风而逃,崇祯帝派去守城的太监也趁机反水,投降了李自成。那些满口忠义的东林人士,在改朝换代之际,迅速抛弃了旧主,投向了李自成的怀抱。

崇祯帝听闻城门已破,知大势已去,他来到后宫,见到周皇后,痛哭起来,崇祯说:“你是一国之母,绝对不能被贼人所辱,速速自尽吧。”

自古以来,当男人无法保护女人的时候,就要求女人守住贞洁,自我了结,这是那个时代的通病。

周皇后得到“圣旨”后,抱着三个孩子哭了一会,然后对崇祯说:

“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出自《明史·列传第二》)
周皇后的意思是说:我嫁给你,前后有18年之久,我相夫教子,力争做一个贤德的皇后,但这么多年,陛下从未听我一句劝,才有今天这样的结局!



说罢,周皇后毅然转身,反锁房门,不一会,屋内宫女哭着冲出来,大声嚷道:“皇后已经领旨悬梁自尽了!”崇祯听完后,18年的回忆涌上心头,他悲痛欲绝,泪流不止。

崇祯的事情还没做完,他先求皇嫂(明熹宗的懿安皇后)自尽,皇嫂向崇祯跪拜后,上吊自杀。崇祯又逼袁贵妃自缢,因为绳子断了,崇祯便提剑将她杀死。崇祯要做亡国之君,但他还要保全女人的名节,看着6岁的昭仁公主,崇祯挥剑刺去。15岁的长平公主,被父亲砍断手臂。

夜半三更,崇祯送走了三个儿子,然后带着太监王承恩,来到煤山的歪脖树下,用和周皇后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崇祯死的时候,不知道还会不会想起哥哥当年的那句“吾弟,当为尧舜”的话。

时光荏苒,歪脖树还在,但王朝坍塌,覆水难收。

四、生同衾、死同穴
崇祯死了,李自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后山找到了崇祯帝的尸体。李自成给崇祯留了几许尊严,他让人准备好柳木棺材,将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入殓。

那些个明朝旧臣,例如翰林院庶吉士周钟,曾经是崇祯的爱臣,当他路过崇祯和周皇后的灵柩前时,他扬长而去,没有祭拜,没有默哀,甚至没有看一眼,一位他要去效忠大顺王朝的新主子去了。



因为崇祯生前没有给自己修陵,李自成决定将他葬在崇祯已经故去的爱妃田妃墓中。半个月后,崇祯帝和周皇后安葬,他们夫妻二人和田妃一起,挤在了同一个墓穴中,这就形成了帝国的另一个风景——明十三陵的思陵。

后人认为,崇祯帝虽然勤政、宵衣旰食,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这一点,笔者是认同的。

关于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恐怕一万字也说不完,但对于周皇后,后世对她的评价多为正面。

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曾评价说:

“崇祯之亡,天数已定。彼时纵有良臣,也济不得事。”
笔者认为,周皇后,或许就是崇祯的“良臣”吧。她勤俭持家、胸怀宽广、贤良淑德,是一位合格的皇后。



笔者认为,周皇后虽然值得尊敬,但她毕竟是封建社会的陪葬者,古代帝王希望女子贤良大度,不问政事,在特定的标准下,周皇后俨然是古代女子的典范。

笔者时常在想,若周皇后这样的女子,没有嫁到帝王之家,她或许会一辈子相夫教子,或许史书上不会有她的名字,但至少,她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人们在痛骂崇祯亡国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独立地看待他后宫中的某一个女子?历史是辩证的,也是残酷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2: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崇祯帝时的周皇后是谁?
mlz8713142013.03.07浏览365次历史话题分享举报
1个回答
znyyyyla123
2013.03.08
满意答案
周皇后(?—1644年),崇祯帝皇后。生有三子。死于甲申国变之中。与崇祯帝葬于一处。
  相关史料
  《明史 列传第二》
  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
  昭妃摄太后宝,宫中之政悉禀成于熹宗张皇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
  人陪;中选,则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纳
  淑女袖,侑以银币遣还。懿安疑后弱,昭妃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
  信王妃。帝即位,立为皇后。
  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
  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
  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
  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闻而大恨,向帝泣。帝尝在交泰殿与后
  语不合,推后仆地,后愤不食。帝悔,使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起居。妃寻以过
  斥居启祥宫,三月不召。一日,后侍帝于永和门看花,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
  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帝以寇乱茹蔬。后见帝容体日瘁,具馔将进,而瀛国夫
  人奏适至,曰:“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毋过
  苦。’”帝持奏入宫,后适进馔。帝追念孝纯,且感后意,因出奏示后,再拜举
  匕箸,相向而泣,泪盈盈沾案。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
  “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乃抚太子、二王恸哭,遣之出
  宫。帝令后自裁。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后遂先帝崩。帝
  又命袁贵妃自缢,系绝,久之苏。帝拔剑斫其肩,又斫所御妃嫔数人,袁妃卒不
  殊。世祖章皇帝定鼎,谥后曰庄烈愍皇后,与帝同葬田贵妃寝园,名曰思陵。下
  所司给袁妃居宅,赡养终其身。
  有宫人魏氏者,当贼入宫,大呼曰:“我辈必遭贼污,有志者早为计。”遂
  跃入御河死,顷间从死者一二百人。宫人费氏,年十六,自投眢井中。贼钩出,
  见其姿容,争夺之。费氏绐曰:“我长公主也。”群贼不敢逼,拥见李自成。自
  成命中官审视之,非是,以赏部校罗某者。费氏复绐罗曰:“我实天潢,义难苟
  合,将军宜择吉成礼。”罗喜,置酒极欢。费氏怀利刃,俟罗醉,断其喉立死。
  因自诧曰:“我一弱女子,杀一贼帅足矣。”遂自刎死。自成闻大惊,令收葬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7:20 , Processed in 1.8605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