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3-4 14: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衍圣公孔继宗的历史原型指向明末思想家曹宗璠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原文:
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 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铜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
祠堂,又称作宗祠或家庙,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家族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记录家族传统与辉煌的圣殿。宗祠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化的根,既蕴含着质朴的传统内容,又埋藏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家族供奉祭祀祖先属于相当严肃的场合,外人是不能参加本族祖宗祭祀的,可是薛家的姑娘宝琴却在一旁,这算咋回事?其实宝琴是正宗的贾府千金,王夫人的孙女,贾母的重孙女,如假包换的,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还特别的提到一个“衍圣公孔继宗”。有必要对衍圣公解释一番,孔子及其儒学一直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利用孔子之道、儒家学说巩固自身统治,都对孔子表示格外尊崇,衍圣公就是历朝历代对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衍圣公作为圣裔后代有着传承儒脉,传续"道统"之重责,由此被统治者作为尊"道统"的重要着力点,衍圣公起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86),衍圣公这一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前后沿续了八百多年。自明朝开始孔氏族谱的辈分是按皇帝钦赐的字进行排序,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五十六世至六十五世辈分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到了崇祯二年(1629年),六十五世衍圣公孔胤植奏请崇祯皇帝恩准,又赐六十六世至七十五世辈分字:“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明代共有十位孔子嫡裔承袭衍圣公爵位且实际任职。朝廷对衍圣公爵位袭封的重视表达了政统对道统的依赖,以及对孔子嫡裔的褒崇与优待之意。明代首位衍圣公的承袭沿袭元代故事,其后之子孙承袭皆遵嫡长子继承制。现今山东博物馆还藏有衍圣公专用的赤纱朝服,上衣身长118厘米、直领、大襟右衽、腰宽62厘米,长阔袖,袖通长250厘米、袖宽73厘米。以赤色绞纱组织为地。领、襟、袖、摆处缘以四寸宽的青纱边。下裳为裙式,身长89厘米、桔黄色围腰,宽129厘米。裙分为两大片,每片以三幅料拼缝而成,每幅左右相向各作四褶。裳同为赤色绞纱地,施青纱缘边。据文献所记,明代朝服材质为罗,而现存的衍圣公朝服的质地实为纱,可补文献之阙。
红楼梦里,衍圣公的题额在“先皇”御笔之前富有深意。所谓的朝代可以更替,皇帝可以轮做,但是汉族皇帝对儒家思想的尊崇是不可改变的。有的红学研究者根据衍圣公孔继宗的名字辈分来推断《红楼梦》的创作时代,"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其中"继"字辈的衍圣公仅出现于雍正十三年。有人由此推理红楼梦成书只能出现在乾隆时代,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品读衍圣公孔继宗所书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还有“先皇”的两幅对联:“星辉辅弼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慎终追远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日月合起来是大明的明,荣宁合起来就是贾府,这位“先皇”绝对是明朝的皇帝,因为满清皇帝在贾府祭祀的时候还在关外,即使再关内也绝不会用“勋业有光昭日月”这样的词句赞颂汉族的皇亲国戚。当然“衍圣公孔继宗”也不是作者虚构的人物,红楼梦据实写作,这里的衍圣公的题额和先皇并列,如果他的题额是虚构的,你也敢说先皇的题额是虚构的不成?但是衍圣公的爵位是孔家独有的,衍圣公的爵位是对孔子后裔的封号。可是查遍历代衍圣公根本就没有叫孔继宗的,这里就要仔细分析了,走着在这里显然还是运用了隐写手法,显隐文本和表里有寓的衍圣公孔继宗还是按照百家姓的手法来掩盖真实人物的。百家姓里朱秦尤许,孔曹严华,显然这里的显文本的孔继宗的名字隐文本是一个姓曹的重要人物。那么这个姓曹的人物是谁?
从红楼梦开始就有好多不寻常的描写,比如从开场到结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都贯穿始终,累计出场有数十次,他们如此高频率呈现,显然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癞头和尚属于佛教,跛足道人属于道教,按说二人不该一起出现的,可是在红楼梦里偏偏出现了,红楼梦第一回里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里的描述也是奇怪的,一个道人改换门庭最后成了情僧了。还有贾瑞和风月宝鉴那一回里,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这里贾瑞居然称跛足道人为“菩萨”,再中国传统宗教里“菩萨”可是佛教称呼,而跛足道人是道教的。文本里关于佛与道互混的地方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这些描写都是在讲述一个学术现象--庄佛互释。庄佛互释是一种古老的学术现象,历代佛道学者均对这一路学术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其学融贯儒释道三家。《庄子内篇注》作为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具有浓烈的三教合一色彩。《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述。其时战乱频发和社会动荡,时人对“命”的思考日益增多,贯穿《庄子》元典的思想主题就是关于“命”的探讨。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中国传统道教思想及制度也深受其影响,表现错综复杂。在三教合一思想体系之下,憨山大师用以佛解庄的方法对《庄子》内七篇进行了解读,这使得庄子之学佛学化了。明末清初还有一位学者夜延续了这种古老的手法。他以《华严经》为宗解释《南华经》,用《华严》"三界唯心"说在本体层面连通了佛学与庄子,并超越"色心不二"的见性境界,提出欲改造"世界",根本在于把个人的觉悟与众生的因果结合起来,从而深刻揭示出佛道两家"无用之用"的化世大用。他著有著名的《南华泚笔》一书,红楼梦文本里的贾宝玉曾经依据此书做了续书,惹来林黛玉的讥讽和取笑。这位思想家就是曹宗璠,百家姓里孔姓掩盖曹姓,衍圣公孔继宗的名字里有宗字,属于典型的显隐文本,这里的衍圣公孔继宗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曹宗璠。
曹宗璠,字汝珍,崇祯四年进士,崇祯七年任职封丘县令。南华泚笔是曹宗璠一部杂著体庄学著作,他发现了南华经和金刚经及华严经的内在联系,于是发挥了三界唯心的思想,对庄子重新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