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万五道宗天地会
海底礁石 2011-01-04 | 795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国内学界早期曾有郑成功创会之说,但因论者并未提供足够的史证,况且郑成功段于康熙元年(1662),与广为流传的康熙十三年甲寅,雍正十二年甲寅或乾隆年间创会说均不合,故其说为后起的研究者所不取.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人们在闽南漳州地区找到了不少天地会的遗迹,而一部《香花僧秘典》的重现于世,更使人对天地会的起源时间及创会初期的情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遗迹和民间文献,固不能证明郑成功是天地会的创始人,却足以说明以郑成功为首的明郑集团与天地会确有密切的关系.一,《香花僧秘典》的性质及其重要史料价值香花僧是流传在闽南,粤东讲闽南话,客家话,潮州话3个地区,以做佛事超度亡灵,祝福吉庆维持生计的一个特殊的民间佛教派别,为了能够吸引群众,争取到更多的佛事交由他们来做,他们对传统的法事仪规做了许多重大的改革,不同于正统的丛林(即禅宗寺院)佛事活动,形式上更加热闹,丰富多彩,内容上顺应民间多种信仰的现实,吸收道教和民间宗教中能够影响群众的有效成分,并且特别突出了儒家忠孝仁义等最具影响力的伦理道德观念,因而成为深深扎根于闽南,闽西和粤东群众之中的佛教宗派.古代香花僧必须出家,如今则可以不必出家,其行事如吃荤,尊奉观音,衣服,鞋帽等都和丛林不一样.现在漳州南部的东山,诏安,平和,云霄及粤东的饶平,大埔等县都还有这种香花僧.谁家死了人,他们就去做佛事,超度亡灵,成了不出家的民间和尚.①
东山县塔屿东明寺住持道裕法师原来就是一位香花僧.道裕法师的师傅拱清是东山县铜陵镇古来寺的一位香花僧,1993年以76岁高龄去世,去世前道裕法师与东山县天地会研究会会长林友辉曾从他那儿看到一本古老的《古来寺赞集》,内中记述了很多有关香花僧和天地会秘密的事情,可惜未及抄录或复印,拱清师傅就去世了,那本古老的《古来寺赞集》也不知去向.后来,道裕得知另一位香花僧后裔周炳辉(家住铜陵镇下田58号,祖父原是一位香花僧,与道裕法师的香花僧师傅是师兄弟)家中保存着一本同样的《古来寺赞集》,从不示人,是他祖父,父亲代代相传下来的.道裕法师过去常常帮助周炳辉,周炳辉对他怀有感激之情.在道裕法师的动员下,经过拜神,掷圣安,获得神的准许后,周炳辉让道裕法师复印了这本《古来寺赞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绍得知此事,在道裕法师的陪同下,访问了周炳辉一家,亲眼看见了原件,拍了照.罗绍与漳州市文物局原文物科长曾五岳等人深人钻研了这本《古来寺赞集》,以之与《贵县修志局本》,<姚大羔本》,《守先阁本》等众所周知的天地会会簿及闽南一带的天地会遗物,遗迹相对照,并从多角度多渠道对之进行证实和证伪考辨,认为这是一本早期香花僧的重要宗教文件,内中隐含着香花僧和天地会的许多秘密,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罗烟同志将它取名为《香花僧秘典》.②
(香花僧秘典》内载<源头曲词)一首,注明"录自长林五祖曲词".联系到各种版本的天地会会簿中,都有"达宗公和尚塔,受职长林寺,开山第一枝"的记载,这"长林五祖"应即达宗,"源头曲词"应出自达宗之手.曲词内容是:"散为大公,人在其中,三才并立,一理皆同.崖本威风,万水朝宗,伸头露脚,一心尽忠.会人曾僧,名山慧灯,十八口日,一片利人."文中"青气","坐"分别是"天","地"二字的别体字,这类字在香花僧和天地会内部普遍使用,看来是这些秘密团体内部自创的.类似的字还有不少,如I气—地,I月—清,等等.曲词中所谓"伸头露脚",是说三段话的开头和结尾都藏着一个特别的字,开头分别是"天",地","会"三个字,结尾分别是"同","忠","人"三个字,以藏头藏尾的形式,把"天地会"的名称和"同忠人"的实质揭示了出来.意即古来寺的来源与天地会密切相关,参加天地会的人都是忠于共同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的人.另外,曲词的第三段"会人曾僧,名山慧灯,十八口日,一片利人",则用组字的方法("人"字头在上,曾字在下,组合成繁体的合字;人字偏旁在左,曾字在右,组合成僧字).揭示了会与僧的关系,即天地会最初的会众是香花僧僧人,也就是那些在名山伴着慧灯修行的僧人;又用拆字(把繁体字的舍字拆成"十","八","口","日"四个字)的方法,说明立会的宗旨是"一片利人".把(香花僧秘典)''源头曲词"的三段话与其他天地会会簿,如所谓的"高溪约五本"或"七本"比"观,就可以明白,各本会簿中的"身(伸)头露脚"或"龙头凤脚",原来是指用"头","脚"藏字的方法隐含天地会的名称和宗旨.但后出各会簿将曲词的第三段删除,发展为五段或七段,在增添的各段中加进许多与现实政治有关的内容,形式也由四字一句变为五字一句,致使其"头","脚"所藏的字变了样,不能揭示天地会的名称和宗旨了.这些变化既反映出天地会从以僧人为核心演变成以社会大众为主的发展过程,也说明<香花僧秘典》反映的有关天地会的内容,是早期天地会的原始形态,比现有各本天地会会簿的记载更为原始而可靠.
二,南明时期夭地会已在漳南一带活动
《香花僧秘典》有<木杨城曲词》一首,文日:"说木杨来讲木杨,说起木杨根本长.遇(周)围四百八十里,深有十里零三分.本邑有座高溪庙,西山有座古林池.左边有对桃李树,右边有对松柏林.庙前有座三仙塔,庙后有个古林泉.专意虔诚到此地,特来拜见五祖宗.兄弟来到木杨城,指引树下同结拜.五色彩旗金鼓振,十面埋伏在东桥.替天行道神共鉴,诛灭清魔转太平."这首《木杨城曲词》见载于多种天地会会簿,它隐含着天地会早期活动的重要秘密,这是天地会研究者们的共识.但木杨城所指为何 如果木杨城确实是一座城池,它又在何地 过去对这个问题歧义多端,疑而不明.受《香花僧秘典》出自东山县之启发,罗绍和曾五岳等人在东山县各地多方勘查,基本上认定该县康美乡的万礼土城就是天地会的木杨城.对这座土城,民国《东山县志》卷十《名迹志》"城堡 康美土堡"条有如下记载:"明郑成功部将万礼建,故址今存."实地踏勘的结果,土城的许多特征都与《木杨城曲词》所述合若符节.如城南门相两边的方石上,左刻一匹配鞍战马,马的上方是一棵桃树,马后立着一个猴子;右刻一只虎,虎的上方是一棵松树和一只鹰.正与《曲词)之"左边有对桃李树,右边有对松柏林"及各种天地会会簿共有的《三滴水赞》之"苍松上立洪鹰叫"相应;而北门上的图案,一边刻一只麒.麒的上方是一轮太阳;另一边刻一只麟,麟的上方是云遮月的图案.麒麟使人联想到汉代的麒麟阁,上画霍光,苏武等功臣像,由此麒麟阁成为建功立业的象征;日(太阳)与月合起来正是"明"字,含有"复明"的寓意,暗合天地会诗篇中'新造木杨城,反清又复明"的宗旨.因此,康美土城应即《木杨城曲词》描述的木杨城,它实际上是万礼的一座军营.③万礼还有一座军营,在诏安县官破镇乌山深山里.据当地"拐子晚"张子可(万礼被官肢人收养,张子可与他结拜为兄弟;另一说:万礼是张子可检来的,是张子可的养子)的后裔讲述,这座军营周围有茂盛的桃李和松柏林,军营后面有一座庙,庙里的和尚是万礼的军师,会看天象,算命.军营里用竹筒埋在地下,从庙后面山上引水,地上看不见.这些情况,都与《木杨城曲词》描述的木杨城"本邑有座高溪庙……左边有对桃李树,右边有对松柏林 ,一庙后有个古林泉"等特征相符,应是原始形态的木杨城.④按万礼于永历三年(即顺治六年,1649)投人郑成功军,此后虽有几次奉命到诏安筹粮,时间都很短,不可能有建庙之举.再说,从官破长林山子园军营的形制看,更像是"草寇"的山寨,不象正规军的军营,故可推断诏安官破的这座长林军营应是永历三年之前万礼"率众踞二都(诏安二都现分为官破,秀篆,霞葛,太平四乡镇)"时所建.又据《台湾外记》,万礼死于顺治十五年(1658)六月郑成功攻江南之役,故他以郑成功部将的身份建东山康美土堡,亦当在永历三年(顺治六年)之后,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之前.这段时间恰是郑成功领导闽粤军民进行反清复明斗争的南明时期.由万礼的两座军营与木杨城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天地会的兴起可能与明清之际漳州南部结万为姓集团有密切的关系.对此,在其他传世文献中亦有线索可寻.南明士绅卢若腾有《赠达宗上人》诗云:
君家两俊杰,异道却相谋.
以尔津梁法,为人帷握筹.
心惟存选佛,骨不羡封侯.
军旅喧阂处,长林未改幽.
诗前小序曰:"达宗上人,建安伯春宇万公之弟,原住长林寺.春宇万公即万礼,原姓张名耍,平和小溪人.崇祯间,乡绅肆虐,百姓苦之,众谋结同心,以万为姓,推耍为首,率众距二都.至永历三年,归郑国姓,永历封为建安伯.)
江日异《台湾外记》也提到万礼这位当和尚的兄弟万五,但记其法号却是道宗.其卷五"顺治十八年五月条"记述万礼结万为姓,万礼为大兄的情况,原书按语曰:"按:大兄即万礼.前礼等同盟,以万人同心,以万为姓.万礼即张礼,死南京.成功回厦,建忠臣庙享诸死者,以甘辉为首,次张万礼.后有人怨礼,言其非战死,是逃履水,忙不及去甲溺死,岂可与阵亡将士齿 成功信之,遂撤去.")
又记蔡禄劝郭义叛郑成功投黄梧,郭义犹豫不决,道宗代为决断,促成其投清行动之事,曰:"禄一时无以答.其兄万五(礼小功弟,即长林寺僧道宗也)击榻日:'君臣不可相疑,疑则必离.今者藩令来召,是疑之渐也.况台湾新辟,荒凉之地,去者多不服水土,此决不可去;若召而不往,非臣子之礼,势难两立.七弟所见甚高,宜从之.'义意尚踌躇,道宗复迫之曰:'自古英雄弃暗投明,若当断不断,乃妇人之仁也.'义方决."
比较卢若腾诗,序和江日异之记,虽然一记为达宗,一记为道宗,但都与万礼等结万为姓,都是万礼之弟,都是长林寺僧,且都是多谋善断运筹帷握的高人,则达宗即为道宗,两者同人而异名的情况是很分明的.实际上不但达宗,道宗是同人而异名,在许多天地会会簿中提到的"万云龙","万提起","万提喜"也是同人而异名,都是从不同角度指称洪门祖师爷道宗禅师.对于这个问题,台湾翁同文教授早在1975年就已提出,⑤近年曾五岳在翁同文先生的基础上,根据《香花僧秘典》提供的新资料,论定天地会的创始人确是东山县铜山九仙岩长林寺和诏安县官欧乌山长林寺的主持僧,道宗是其自称的法号,万云龙是其绰号,形容其像驾御风云的蛟龙,达宗则是其寓居金门时,方外友人卢若腾对他的称呼,含有保护他不暴露他的真实身份的意思.闭其说证据比较充分,大都可以成立.⑥
卢若腾的这首诗和序,反映了达宗与万礼等人结万为姓,共谋大事的史实.而达宗作为天地会创会祖师,长林寺作为天地会的策源地,在多种天地会会簿里收录的"十六字碑记"中都得到反映,该碑记日:"受职长林寺达宗公墓向塔,开山第一枝"(这十六字都带三点水).十六个字都带三点水,共为四十八点,这正是天地会的重要暗号"四十八点为记',.⑦因此,从万礼与道宗等异道相谋,结万为姓,继而创建长林寺和天地会的史实,可以推断天地会在南明永历年间(约当清顺治年间)业已兴起.
另外,据罗绍在福建诏安县霞葛镇,广东潮阳县谷饶镇石壁村的调查,霞葛镇龙庵以前挂着一块"精忠洪门"匾,是明清之际在诏安山区一支抗清武装的领袖黄调阳于永历年间(即清顺治年间)所立.黄调阳又名调九,朝阳,曾带一百多乡丁参加黄道周的抗清斗争,后回家乡,在犁壁石与乡绅沈起津,许柞昌及来自平和的张耍等人一同起义,被南明永历政权授予总督之职,顺治十七年被敌对的宗族武装勾结清军杀害,严见洪门的名称和组织在黄调阳于顺治十七年(1660)被害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这就进一步证实,南明时期天地会在漳州南部山区已有频繁的活动.
三,天地会与明郑重要官员的关系
漳州南部平和,云霄,诏安,东山等县的天地会遗迹和遗存文物,不但说明了天地会的兴起不迟于顺治年间,还提供了明郑重要官员与天地会存在密切关系的确证.例如,在诏安官胺长林寺遗址前土坪上,横卧一块残缺的石碑,上端横刻"皇明',二字,第一行刻有碑题"长林寺记",碑文略日:"长林宝刹口口弟五和尚道宗创造也,地在于诏万山深处","佛天锤灵,机缘凑巧,得大植她落府拓其基,缘首永安伯黄暨列勋镇诸公奠其成.经始T癸巳年(1653)口月,竣事于甲午年((1654)夏月."", 一建立精舍,吾云有小隐,铜陵有九仙,随地喜舍,到处生莲,……基自长林也.'仲计开:缘主张子可舍寺地并田种六五石……开山主自置田种三石""助缘列勋镇爷:黄山,张进,甘辉,Ti礼,苏茂,林胜,*新 一洪旭……""甲午年腊月八日兄发僧士良思元甫顿首拜书.".碑文所列"缘首永安伯黄"是指郑成功魔下大将黄廷,小'助缘列勋镇爷黄山,张进,甘辉,万礼,苏茂,林胜,余新……洪旭"等也都是郑成功军中著名大将,那么,名列缘首和众助缘列勋镇爷之前,为此寺拓基的"大檀榔藩府"指的是郑成功,因为只有郑成功受永历政权封王建藩而且在顺治年间实际控制着闽南,粤东地区..类似的情况,又见于东山县铜凌镇水寨大山一座寺院的建设,有山上的摩崖石刻《仙娇纪言》记其事,《纪言》略日:"秦精钻石,仙籍纷纶.九鲤始于莆,衍于铜.时庚申寨主何九翁鼎建,延宝持禅师挂锡其上.嗣则完公先兄读书娇颠,构亦增壮.戊子桂玉以食,瓦木散芜.然幸忠振伯洪公捐金募建,暨长林开士道宗,恩波开士戒珍互判精辟.亩延灯善信若干名,佃住若干名.如指上螺,兴少室而昌条叶,功德弘深. …藩前勋镇暨信士洪旭,张进,黄廷,万礼,甘辉,余宽,卢若腾,黄兴,陈尧策,陈熙,陈六御,张魁,口口口,黄元,沈明,黄大振,萧拱辰,郑擎柱,黄梧,黄钦,黄志高,董廷,翁求多,林义,昊赐,朱振,口口口,林胜,沈奇,许德,庄忠,杨榜,李润,林文架,郑玉,张英,陈魁,范进,余新,陈引,陈瑛,游绍绪,刘望旦.以上共乐助缘金三百两,重建费用厂 …时永历壬辰岁端月谷旦.学佛里人刘廷金拜撰,金浦陈天利书."从文中"忠振伯洪公捐金募建,暨长林开士道宗,恩波开士戒珍互判精辟',.的文字来看,这显然是一篇关于某寺院募建缘起的碑文.捐钱助建的是以洪旭为首的郑成功磨下官将,共有40多人,比助建官破长林寺的人数多得多;住持建寺的庙方主要人物则还是道宗,他的身份是"长林开士".按官破长林寺建成于"甲午年"(1654),《仙娇纪言》记述的这座寺院建于"永历壬辰岁"(1652),比官破长林寺早两年,而此时道宗已有"长林开士"之称,说明先于官破长林寺已另有一所长林寺存在.据考证,这座更早的长林寺,就是坐落在水寨大山上,由洪旭等郑成功磨下宫将捐资建成,号称"兴少室而昌条叶',的寺院.长林寺是天地会的策源地,已知两座长林寺的开山祖师都是道宗,而郑成功魔下的众多文官武将一再出钱出力帮助兴建;对于官破长林寺,甚至连郑成功也出面"拓其基",加之作为天地会原始会簿之一的《香花僧秘典》中,有一首花会歌,又称"化莲堂名称歌",也罗列了大量的郑成功部将的化名及对应的真实姓名,其中不少人就是列名两座长林寺助缘名簿者,这些事实,说明郑成功及其部属与天地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材料能够揭示郑成功及其部属与天地会的千丝万缕联系.例如卢若腾,同安金门人,明末进士,在南明政权中宫至尚书,是一位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但他却与祟祯间即已率众造反的草莽英雄万礼关系密切,曾在顺治五年(1648)十一月与万礼联合进攻漳浦县城,又在前引《赠达宗上人》诗中称赞万礼和道宗是"两俊杰";对于道宗,彼此的交契更深,形之于诗文的,除了《赠达宗上人》外,文集中还有一首<次韵答达宗上人》:
忆昔相逢嗅味亲,谁分德士宰官身
遭时翁景苍天醉,老我繁霜白发新.
丧乱伤心空有泪,凄凉说法向何人
开篇喜接旧朋侣,渴语传来字字真.
从诗题来看,是道宗先有诗赠卢若腾,卢若腾步原韵奉和.他们早已结识,虽然一个是方外之人,一个是朝廷的高官,但因为气味相投,志同道合,便一见如故,忘记了彼此身份的悬隔;睽离之时,互相思念,并克服种种困难互通音问.联系到他们的身世,一个是天地会的开山祖师,一个是坚持反清复明的明代遗民;再联系到卢若腾或卢若腾之弟卢若骥⑧列名于"化莲堂名称歌"中的事实,可以想见他们之间友谊的基础定然是反清复明的共同信念和理想.当时卢若腾蛰居金门,道宗驰书而来,也可能是传达了天地会的秘密行动信息.故使卢若腾又惊又喜,感到"褐语传来字字真".以此看来,卢若腾要么是天地会的一员,要么是对天地会十分了解,并在其中起了某种特殊重要的作用.再如洪旭,在东山水寨大山的《仙娇纪言》,诏安官破的《长林寺记》和《香花僧秘典》的"化莲堂名称歌"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在郑成功军中曾任户官,兵官,封忠振伯,长期主管后勤,也担任过思明州(即厦门)留守事,位高权重,与海上船运贸易有密切的关系,而海上船运领域正是天地会的重要势力范围,洪旭参加天地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据《台湾外记》记载,郑成功信谗撤掉以万为姓集团的老大万礼在忠臣庙的牌位时,郑成功的部将,以万为姓集团的老二郭义,老七蔡禄与郑成功之间彼此猜疑,郑成功密谕洪旭传令留守东山的郭义,蔡禄二镇带全师过台湾,不料郭义,蔡禄和道宗预先知道了郑成功的用意,遂决策叛郑降清.摆诸情理,把郑成功的用意透露给道宗和郭,蔡等人的只能是接受密谕的洪旭,似亦可证洪旭与天地会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还有一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研判洪旭与天地会的关系.那就是民间秘密社会流传的"五方五云"传说.按照东山县香花僧道裕法师的说法,这五方五云分别代表秘密社会的五种派别:"香花僧是紫云,清门派,东方;红云是洪门,南方;白云是白莲教,就是罗教,西方;黑云是江湖派,下九流,北方;黄云是道教,属中央."又说五云还有五句诗,其中一句是"红云遮九日".据有的老香花僧说,这句话"里面藏着一个祖师的名字".对此,罗绍提出了如下的猜测:九日合起来是个"旭"字,所谓"里面藏着一个祖师的名字",应该是洪旭..我们认为,这样的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从种迹象看,洪旭的确是洪门(即天地会)中的重要人物.又如沈明,是诏安三都人,万礼,道宗"以万为姓"结义十八兄弟之一,在《化莲堂名称歌》和《仙娇纪言》都榜上有名.显然是天地会的早期成员.其人同时也是郑成功的一员部将,曾在顺治九年冬随万礼等到诏安,平和等地略地筹粮..总之,在郑成功的部将中,万礼及以他为首的万姓结义兄弟是早期天地会的核心力量(这批万姓兄弟大部分投靠了郑成功),其他部将如洪旭,陈六御,郑擎柱等一批捐助大小长林寺的人物,以及以卢若腾为代表的一批投依郑成功退隐金门的原南明政权高官,也参加了天地会的活动,有的还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郑成功与天地会关系的实质
郑成功的许多部属与天地会有着既深且广的关系,郑成功本人与天地会的关系如何呢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上一节引证的材料来看,郑成功亲自参与捐建诏安长林寺,作为该寺的大檀秘,为之拓基,提示他与天地会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然而郑成功对于自己部属参加天地会的情况又不完全了解,当他与天地会核心骨于郭义,蔡禄等人发生矛盾之时,竟然委托天地会的重要成员洪旭传令处置郭,蔡,导致走漏机密消息,酿成道宗与郭,蔡密谋发动铜山之变的大患,由此看来,郑成功不但不是天地会的创始人,实际上连天地会的组织也未曾加人.那么,郑成功与天地会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从郑成功与天地会的共同政治目标方面去探索.我们知道,郑成功是反清复明的主要领袖,而早期天地会也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根本宗旨的民间秘密组织.在反清复明的旗帜下,南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和处于社会底层的流民草寇,贩夫走卒可以结合起来,方外之士也可以和造反领袖"异道相谋"共同缔造了天地会;同样的,也是由于反清复明的共同目标和利益,郑成功和天地会一度结成了政治同盟关系,具体表现在郑成功收编了天地会领袖万礼的造反队伍,并优礼天地会另一领袖道宗,一度让他发挥了军师或参谋的作用,.同时容许部下参加各种天地会活动,如捐资兴建天地会大本营长林寺,甚至自己出面充当诏安长林寺的大檀秘等等.从天地会方面说,则甘愿把队伍投人郑成功军中,为之效力捐躯.不过,郑成功与天地会的政治目标和路线也不完全相同.郑成功的意图是在反清复明的旗帜下建立自己的政权,天地会则希望建立一个以某一朱姓后裔为皇帝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政权;在是否去台湾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也很明显,郑成功力主去台湾开辟新的天地,为日后卷土重来作准备,天地会的多数成员害怕台湾的荒僻和瘴病,主张留在大陆徐图发展.由于这些重大的原则分歧,双方没能做到合二而一,只是同路人的关系而已
注释:
①罗MA天地会探源),《中华工商时报》自1994年10月19日起分139期连载)之520
②罗绍,(天地会探源》连载之52,
③罗招,《天地会探谭》连载之85,
④罗绍,《夭地会探源》连载之860
⑤见(康熙初叶.以万为姓"集团余党建立天地会》一文,南洋大学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1975年12月
⑥但也有值得推敲处,如对建坛赞渴"明儒释道宗,的解释,曾五岳理解为明朝儒士"释道宗",是误解.此句上下文是:"恭维主合三千大教,明儒释道宗,皎皎端严,昭昭悬空惫日",所赞颂的"主'是一个"合三千大教"的人物,所谓"明儒释道宗,,,应是说三千大教分属于儒释道三大教,而"主"对于"儒释道"三教的宗旨都了如指掌,造诣甚深.因此,笔者认为,"明儒释道宗"之"明"是一个词,儒,释,道是三个并列的名词,一起作中心词,'宗"的修饰词. 又如对于木杨城曲词"中"本邑有座高溪庙"一句的解释,曾五岳以为,铜山以西以南的大片土地,当时属于诏安县五都,而(古来寺赞集》是嘉庆戊寅年(1818)僧泽安书于诏安风山寺,因此断定天地会会薄通常所指的高溪庙和红花亭"肯定是在诏安县境内而不在云霄县之高澳村",这也是值得商榷的.按僧泽安书于诏安风山寺之"书"是"书写",而不是撰写.'古来寺赞集》中内容大多是原有的,像"木杨城曲词"应早在嘉庆之前已作成.而云霄在嘉庆时尚未设县,高溪村或高溪堡与古来寺所在的铜山同属诏安县.因此,"本邑有座高溪庙',云云,并不能排除高澳庙在如今云霄县高澳村或高溪堡的可能性.
⑦有人认为四十八点暗离一个"洪,.字,因为洪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共"字可以拆成"十'一和"六"两个字,十六个三点水就是四十八点,所以"四十八点为记"就是以"洪"为记,这是洪门的内部暗号.见罗招《天地会探源》连载之〔133) a
⑧见诏安霞葛,官肢等地(黄氏族谱》.
⑨参见罗绍,(天地会探a)连载之(101)至(130) a
⑩罗m.《天地会探源》连载之(25)至(26) 0
⑧永历十一年((1657)九月,永历帝册封郑成功部下将官有功者爵位,黄廷受封为永安伯,见江日升(台湾外记》卷四,页139,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⑩从碑文的行款来看,立碑者为了表示对.大檀枯"的尊敬,碑文特别在上一行尚未写足半行的情况下,至'大植抛"处便空行,把"大植秘藩府"提至下一行顶格,可见这位"大植秘落府"是"助缘列勋镇爷"的上司,且其地位远远高于列勋镇爷,其人非郑成功莫属.
⑩录文据罗绍《夭地会探源》连载之(30),据称,录文中'.兴少室而昌条叶',之"叶",被红漆涂成'.兼"字,经仔细辨认,认为应是萦体的"叶,.字,"卢若腾"之腾"字,可能是"吸"字,但被红漆描成"腾',字,不能完全确认是"孩"字,故仍录为"腾"字.罗烟,《天地会探源》连载之(31)0
⑩在"化莲堂名称歌"中,"卢若"之后一字字迹模糊,有人识读为"腾..,有人识读为"玻".
⑩罗绍,《天地会探源》连载之(135) 0
⑥综见杨英《先王实录》,诏安霞葛康熙年间手写本《江氏族谱)o
⑩蔡禄,郭义得知郑成功怀疑他们传令调他们率部赴台湾的信息后与道宗密谋,决策叛郑降清,遂围攻铜山城,铜山守将张进死难,郭,蔡全军离铜山由八尺门降清,史称"铜山之变'.见江日升《台湾外记》卷五,页161-1630心关于道宗在郑成功军中的军师或参谋作用,参见赫治清《天地会起源研究》第四章《天地会的诞生地与创始人》之第三节:"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四"抗清中的特殊运筹帷握人物",页267-27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2月.
参考文献:
Ill卢若腾.留庵诗文集(金门丛书之三):卷上"五言律',
[M].金门县文献委员会编印,1970
[2]江日9台湾外记[M].陈碧笙点校'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3]天地会创始人道宗禅师新考U]一东南文化,1994(6).
[4]沈定均.光绪漳浦县志:卷47[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