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母+】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贾母只是表面慈爱, 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她狠毒至极!
where5
2021-09-25   |  10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是本千古奇书,衣食住行都精细的反应了古代权贵的生活日常,更让人赞叹的是,书里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可以仔细考究并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都说成功源于细节,但是从细节之中也能看出一个家族的命运。  

  《红楼梦》中女眷偏多,手不能抗肩不能提富贵小姐长期不运动必然会导致身体不通畅,所以药不能停的。纵观《红楼梦》,里边的药物出现了不少,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个贵族家庭的药物与整个家族的衰败有哪些联系?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写道:一时众姐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饭来,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就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罢。”


  这味药堪称最残忍的一味药了,残忍度堪比生吃猴脑。具体怎么做呢?根据《齐民要术·饮食篇》当中记载,就是要为怀胎的母羊做人流手术,将养胎取出。摘净羊胎上的乳毛,放置盆中用冷活水冲泡2个小时,拔净血水,去掉粘液。将羊胎浸烫至羊胎皮绷起时,再用冷开水洗净,沥干水分后用盐、茅台酒、胡椒粉将羊胎里外擦匀备用。用一紫砂锅,放入鸡汤、鲜奶、盐、鸡精、葱姜、银耳和羊胎,用棉纸封住砂锅口,入笼蒸烂,上席时拣去葱姜即成。

  看完这些,你就会不禁感叹到原来贾府之兴亡完全在意料当中了。贾母每日享清福也就算了,原来那套慈悲之术都是装出来的。心口不一,但凡有慈悲之心,怎么会吃这么残忍的一味药。贾府之衰落,在统治者的表现上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贾赦的荒淫无度,贾政的迂腐不堪,王夫人的内心毒辣。加上这么一个残忍的小细节,贾府中的大家长实在是堕落不堪。

  接下来,咱们再了解一下其他几味药:

  冷香丸:“可巧”的机缘,人间的甘苦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写道:宝钗笑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这方儿,真把人琐碎死了?东西药料一概却都有限,最难得是'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周瑞家的笑道:“嗳呀,这么说就得三年的工夫呢。倘或雨水这日不下雨,可又怎么着呢?”宝钗笑道:“所以了!那里有这么可巧的雨?也只好再等罢了。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的时候儿,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脂砚斋评说,白花之蕊:白,纯也,蕊,花之精髓也。这里是比喻癞僧、跛道所代表的纯洁、高贵的出世精神。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又分别对映了春、夏、秋、冬四季。蜂蜜、白糖是个“甘”的、“黄柏煎汤”是“苦”的,比喻要想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不仅要阅尽世态炎凉,更需遍尝人间甘苦。


  “可巧”二字,既是指一种机缘,更是指一种慧根。只有在精神本质上能够超越尘俗欲念的女性,才能具有这种慧根,获得这种机缘。在小说的诸多女性形象中,惟有宝钗本质上能够超越尘俗。而黛玉与凤姐,如前所述,在小说中则分别带有了儒家与法家,对于入世的执著欲念。故而,她们的病终不可治。即使得了“冷香丸”的配方,也遇不上如此“可巧”的机缘。于是,宝钗在钗黛二人的关系构架当中,也就自然而地成为了作者理想人格和“出世”高情的寄托!

  人参养荣丸:对于林黛玉是毒药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当中写道原著写道: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现在中医认为人参养荣丸中的人参是滋补的药材,贾母服用可以,但林妹妹服用不太妥当。林黛玉的病像是肺结核,阴虚内热,症状主要是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人参是一味补气的要药,贾母作为老人,气血俱衰,人参养荣丸以人参为主药,辅以其他补气之药,补气补血,自然对症。然而,此药虽性味中和却属温性,温热药久服则伤阴,会口舌干燥,渴饮烦躁,与黛玉的病机有悖。林黛玉先天不足体质薄弱,阴体虚弱,阳气本就虚亢,加之性格多疑忧虑多思,生命的能量太过释放,阳气收藏不够,这叫阴虚火旺,应该滋阴降火。人参补气,气有余便是火,这时的火,又称壮火,属病理之火。壮火食气,会使人机能亢奋,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得多。如果服用人参,等于火上浇油,更加虚耗阴气。因此,人们平常说的,人参太热,补多了上火,也就是这个道理。林黛玉的离去,意味着自由爱情不被认同,预示着贾府必将衰落。

  贾宝玉所配之药:“俗药”亦有隐喻,与冷香丸相对应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七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次吃饭时,王夫人问起林黛玉吃的药,宝玉认为黛玉体弱,所以平常还是吃丸药好。宝玉说:“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

  这药正好配给了林黛玉,不说药性,只这药方就太俗。作者似乎有意用它和冷香丸了一种对应:一冷一热,一雅一俗。“冷香丸”的象征性似乎更明显一点。《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往往是并列的两面。有人说,如果把两人合一,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子了;也可能人物原型只有一个,作者把一人的不同方面写成了两个人。脂批说:“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所以,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之妹,她“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名字就叫“兼美”。对于药,作者也一人配一副,形成对应。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隐藏着惊天秘密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写到张太医给秦可卿开的药方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贾蓉看了药方,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如此高明的药方,被刘心武解读出皇室夺嫡的密秘。现在来看一看大家是如何翻译这张药方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圣谕汤)  


  第五十七回:慧紫娟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写道:晚间宝玉稍安,贾母王夫人等方回房去。一夜还遣人来问讯几次。李奶母带领宋嬷嬷等几个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鹃,袭人,晴雯等日夜相伴。有时宝玉睡去,必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黛玉已去,便是有人来接。每一惊时,必得紫鹃安慰一番方罢。彼时贾母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次日又服了王太医药,渐次好起来。宝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鹃回去,故有时或作佯狂之态。

  其实,宝玉的病明明是紫鹃试探出来的,可见宝黛二人感情不一般,而最后治好宝玉的病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之类的药物,而是紫鹃的一番解说。宝玉是心病,心病当然心药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红楼梦解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石破天惊,《红楼梦》的真实作者是冒辟疆?
下一篇: 红楼梦:难怪元春会被封妃,看贾宝玉与北静王暗中做了什么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宝玉真喜欢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这不过是一块遮羞布
where5
2021-10-05   |  12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导语:贾府之中,也不知是谁这么聪明有创意,竟能把宝玉喜欢搂住女孩子亲嘴的行为,说得那么清新脱俗,文艺范儿十足。竟然说成是“喜欢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听上去很接近行为艺术啊!

图片

那么,贾宝玉到底是喜欢吃“胭脂”,还是只喜欢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呢?他在史湘云面前的一个举动,彻底暴露了真相。

1、贾宝玉喜欢吃胭脂,却因人而异
贾宝玉曾经像“扭股糖”似地缠着鸳鸯要胭脂吃。嘴巴里喊着“好姐姐,把你嘴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吧。”也曾无数次地跟金钏儿要胭脂吃,以至于金钏儿都习以为常了,甚至还主动挑逗:“我今儿嘴上新浸的胭脂,你还吃不吃了?”根据金钏儿的这番话不难看出,宝玉已经不止一次与金钏儿做这种“喂胭脂吃”的举动了。

图片

虽然宝玉很喜欢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却从没有跟宝钗、黛玉、史湘云提过类似的要求。这就表明:在宝玉的潜意识里,是知道这种行为不雅的,属于一种轻薄放荡、不尊重人的行为。

所以,他要胭脂吃的那部分群体只限于丫头们。在他的意识当中,这些丫头们都是他的玩物、他的奴才,他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要求她们跟自己做任何事的,包括与袭人“暗行云雨情”。

图片

倘若真喜欢吃“胭脂”,那还不简单,以他在贾府的地位和被贾母宠爱的程度,只要一声令下,小厮们四处淘换,准保把宝玉吃腻了。反正里面又不含农药化肥、不含各种激素,那就论顿吃呗。鸡鸭鱼肉、蔬菜水果什么的都靠后挪,以胭脂为主食,直到吃腻了为止。

贾府就算再怎么入不敷出,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采购胭脂的实力还是有的。实在不行就裁员嘛,用节省下来的工钱专门为宝玉购买胭脂。

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胭脂的事,而是宝玉到了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需要有一个发泄渠道。

图片

贾政却嫌他年纪小,唯恐耽误他读书,不肯为他娶妻纳妾,他也只能从这些丫头们身上找点慰藉了。

实际上,贾宝玉的“真面目”还是他自己在史湘云面前暴露的,若不仔细读名著,还真品不出来。

有一回,史湘云来荣国府小住,夜晚跟黛玉宿在一处,第二天早上,贾宝玉便过来了,洗漱完毕,非要让史湘云帮他梳头。史湘云拒绝不过,只得替他梳头。

图片

贾宝玉“假装”喜欢吃胭脂的真相,就是在这里暴露的。

2、下意识的举动暴露人心
咱们先看看原著原文里是怎么描述的,然后再分析一下贾宝玉当时的心理活动。原文如下:

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捡了去,倒便宜他。”

图片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贾宝玉丢了一颗珍珠,暗示将来会“丢掉袭人”,因为袭人之前的名字就叫“珍珠”。最后被戏子蒋玉函给娶了去。恰如史湘云说的,“倒便宜了他。”也正如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谶语:“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

黛玉说得也没错,袭人这颗“珍珠”,也确实是贾宝玉亲手赠给蒋玉函的,还为他们彼此交换了定情信物——“汗巾子”呢。当然,这是后话。原文继续:

图片

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里送,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

这个动作很有意思,贾宝玉拿了胭脂,不是“本能的”往嘴里送,而是坐等被史湘云“发现”,然后被“打落”。从这个反应迟钝的动作来看,贾宝玉喜欢吃胭脂是假,喜欢与女孩子亲嘴才是真。单纯的胭脂,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难以抗拒的“吸引力”。那不过是他喜欢与女孩子接吻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图片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极其喜欢吃炸鸡腿,拿到鸡腿的第一个动作就应该是先咬一口尝尝,狂风暴雨都挡不住他要吃鸡腿的欲望和动作,哪还有功夫“犹豫”?口水都在唇边探头探脑的了——再不进口就要诱发一场“口水海啸”了!此时还能顾及到身边人怎么想吗?这是本能的欲望驱使呀!所以说,贾宝玉喜欢吃的根本就不是胭脂,而是女孩子的“嘴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秦可卿生病时为什么频繁换衣服】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秦可卿生病时为什么频繁换衣服?
少读红楼 2021-07-26   |  4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本文音频:秦可卿生病时为什么频繁换衣服?

红楼梦里,关于秦可卿的情节不算多,但留下的谜题却不少。先不说她出身和死亡之谜,单说她生病时的一个动作,就被后世许多红迷猜疑。

秦可卿生病时,有个细节,很是耐人寻味,她一天要换四五遍衣服,这是为何?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正常一天换一次衣服,甚至秋冬季节,两三天才换一次衣服,秦可卿不就生个病吗,为什么要那么频繁地更换衣服?

后世的推断大致有这么几种。

一种跟秦可卿得的病有关,有说她得了下红之症的,有说她的病症会导致不断出汗,无论是下红之症,还是日间盗汗,都需要频繁更换衣服才行。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可卿换衣服是一种隐喻,与曹雪芹删去的“遗簪、更衣”诸文有关,是曹公在删改秦可卿情节时,留给读者的一处“伏笔”。

也有人认为,秦可卿频繁更衣,是因为她与贾珍之事暴露,是欲掩盖之意。这个就有些扯了,只能说世人想太多。

这些推断看上去都有几分道理,尤其秦可卿日间盗汗导致频繁更衣的分析,但我们知道,秦可卿根本就没病,她的病完全是曹公后来删改红楼时无中生有出来的。



而且秦可卿也不是病逝,根据其判词可知,她最终是自缢于天香楼的,如果秦可卿病的都下不了床,她又如何能走得上天香楼,甚至白绫横梁,自缢而亡呢?

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根据秦可卿的病症,去分析她频繁更衣这件事,其实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由于今人对古人礼仪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进而越发使得秦可卿之事扑朔迷离。


关于秦可卿频繁更衣之事,是从贾珍和尤氏对话中写出来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尤氏答道:“……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贾珍说道:“可是。这孩子也糊涂,何必脱脱换换的,倘再着了凉,更添一层病,那还了得。……”

秦可卿换衣服的原因,其实就在这段话里。她频繁更换衣服,完全是因为要见客,是因为每天有三四个医生轮流着四五遍来看脉。



有人会说,医生来看病就来看呗,为什么非要换衣服呢?这当然跟我们今天去医院看病不一样。古人对于礼节的重视,很多时候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相信大家对后文元春省亲一事还有印象,元春省亲也是多次更衣的。元春刚到家,就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更衣好了之后,才“复出上舆进园。”元春游园之后见家人之前,又是“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秦可卿频繁换衣服与元春更衣基本是一个道理,并不是这里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就是贾府的规矩和礼仪使然,也是古代大户人家最常见的一种礼仪。因此,我们读古代名著或典籍,常见“更衣”二字。

当然,古代的更衣,不单指换衣服,很多时候,都是方便或小恭之意。秦可卿这里的换衣服,很明显是她注重个人仪表仪容,也是格外看重自己身份的一种表现。



当然,秦可卿是带病之身,正如贾珍所说,虽说是礼仪规矩,是自重身份,但这时候她卧病在床,其实可以不必如此讲究,脱脱换换的,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

但正如后文张太医看了秦可卿之病后,对她的评价: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也就是说,秦可卿是非常在意自己的风评的。她宁可麻烦些,甚至拖着病体,也不会蓬头垢面见人。


她原本就出身于小宦之家,与王熙凤等人高贵的出身不能相提并论,所以秦可卿嫁入贾府之后,又做了宁国府的蓉大奶奶,她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唯恐有一丝疏漏,唯恐落人话柄。

所以像请医问药这样的细节,哪怕换衣服很麻烦,但因为礼节和规矩,病中的她依然不肯将就,依然要遵循往常的礼仪,该换的衣服是一定要换的。

从秦可卿频繁更换衣服里,我们也能看出她的内心,因为出身的关系,她是敏感而又好强的。大抵出身低微,心性高强的人都会有如此表现吧。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9: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探春真的很爱王夫人吗?古代庶女活下来有多难,认贼为母的辛酸谁懂? where5  2024-01-04 发表于四川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里众多千金,谁的成长过程最艰难?
或许你选林黛玉,因为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人会选邢岫烟,因为她家境最贫寒。
每个女孩都很不易。而要我选,我选贾探春。
如果,你的亲生母亲如牛马一般,被全家任意辱骂,你不但不能帮助她,反而要赞美、拥护、巴结那些欺负她的人,这是什么感受?
有人向你母亲吐口水,你必须有样学样,也跟着吐上几口。有人向你母亲挥舞鞭子,你必须上去再补几鞭子。这些都是什么经历?
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黛玉的寄人篱下,不妨碍她得到千娇百宠,过着掌上明珠的生活;岫烟的家境贫寒,不妨碍她师从高人,享受闲云野鹤的岁月。
没有谁会像探春这样,心被撕裂成几片,每天都被烙上新的伤痕,在血淋淋的残酷里成长。
01 庶女的悲哀
探春为什么鄙视赵姨娘?
有人说她太冷血;有人说她是坚定的儒家教徒,守卫宗法制;还有人说她太心机。
无论怎样众说纷纭,其实事实只有一个:
探春如果不跟生母划清界限,就没有立足之地。
这就是古代庶女的命运,不是她一个人的,是一切庶女的命运。
古代大家族实行男女隔离,女性生活的区域叫做“内帏”。内帏就像个封闭小王国,这里的国王是主母。
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话、女子不能出门的时代,毫不夸张的说,主母掌握着内帏每个人的生死大权!
衣食住行都靠主母给你分配。只要主母不爽,分分钟让你吃猪食。尤二姐不就是例子吗?
生病了,只有主母能第一时间给你安排医生。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婚嫁大事全靠主母出面社交。
电视剧《知否》对妾的地位,有很多胡编乱造的抬高。但有一点倒是演对了:婚嫁时主母的作用极其重要。
古代贵族的社交圈只认主母,没有她出面,什么事都办不成。很多时候,男主人反而有心无力。
中国有句老话:“男主外女主内。” 这话不是白说的,具有法律效力啊。
男性世界里有朝堂,有皇帝。女性世界就有内帏,有主母。他们不是简单意义的老板,是手握你小命的老板。
什么叫做层层压迫,什么叫做无路可逃?现在明白了吧。
宝玉、贾环都是贾政的儿子,但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云泥之别。因为他们得到的配置,完全不同。
庶子女在主母眼中,就像捡来的狗,剩菜剩饭打发一点就得了,不饿死他们便是大恩大德。若非为名声考虑,这点恩德也不给。
得不到嫡母欢心的庶女,会是什么样?
很简单,看迎春啊。
世人嘲笑迎春木讷无能,有谁知道,那已经是最佳、最佳的状态了!换了你,恐怕不及她万分之一。
身为庶女,如果不能像探春这般力争上游,就必然活成迎春那样任人欺凌!
那根本不是无能的问题,而是生存的客观写照。
02 探春的成长条件
迎春、贾环这些人,就是用来给探春做对比的。
作者想让世人知道:探春活成当下这个样子,有多不容易!
在悬崖边的石头夹缝里,开出世间最美的雪莲花。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没有哪个女性角色能比肩探春!她的胸襟、抱负和勇敢无畏,足以担得起“空前绝后”四个字。
雪莲出现的几率超低。下面诸多条件缺一不可:
1、贾母把孙女弄在一起,亲自抚养,这是探春摆脱卑贱,走向高贵的决定性前提。
因为这意味着,没有嫡庶之分了。
还意味着,探春彻底撕下赵姨娘的标签。谁养大的,孩子算谁的,就贴上谁的标签,这个原则,看过《知否》的朋友应该明白。
(插句题外话:后世很多人编造贾母厌弃黛玉、贾母讲故事讽刺黛玉,这蠢的还能救吗?)
2、黛玉来了后,三春搬到王夫人处。虽然离开了贾母,但形式没变。三姐妹同吃同住,只不过监护人变成王夫人。
此时探春身上既有贾母的标签,也有王夫人的标签。而且她是唯一一个住在自家的,具有优势。这是她生出自信和勇气的前提。
请注意,所有这些都是贾母给予的!
若非贾母发话,王夫人绝对没兴趣照顾她们。书上从未写过王夫人与三春互动,也从未有过母慈女孝的画面,这就是明证!
3、贾家女孩历来优秀。金尊玉贵的贾敏何其完美,与之类似的女孩一定不少。
元春入宫成了贵妃,光耀门楣。外来的女孩黛玉湘云,个个都是神仙级人物。
所有这些人都激励着探春。如果自己掉队,那才真是证死了庶出。只有比她们更优秀,才能为自己正名。
4、王夫人苛待妾室,极端践踏妾室,其行为方式影响了幼小的探春。
探春早期对生母的确抱有鄙视,她说赵姨娘“阴微鄙贱”,这四个字很重。这是谁教的?
试想,迎春会不会这样评价生母?不会。
为什么?
因为邢夫人善待妾室啊。
贾赦的妾素质就高吗?不!秋桐那般撒野,邢夫人也看不到错,反而全力呵护。
邢夫人常常训孩子,却不训妾室,她嘴里反而全是妾室的优点。一张口就是:“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
有这样的主母,迎春干嘛鄙视生母?有什么必要划清界限?又有什么必要说“阴微鄙贱”?
现在你明白了吧!作者不明写王夫人如何欺压赵姨娘。通过王熙凤嚣张的咒骂,和探春无缘无故的憎恶,把一切都告诉你。
贱妾是奴才。奴才什么状态完全取决于主人。奴才不好,本质问题是主人不行。
全书看下来,为什么赵姨娘最不省事、最低劣可笑?因为王夫人最愚昧,最暴力统治啊!
为什么只有赵姨娘铤而走险,生出杀心?为什么别人家的妾,和正妻其乐融融呢?
王夫人一向拿自己的错去惩罚别人,就像抄检大观园。赵姨娘就活在恶性循环里。
幼小的探春看不到权力的本质,更不懂统治的丑恶。她既然被王夫人抚养,贴上了王夫人的标签,接受其思想、模仿其行为,都在所难免。
03 没长成元春
红楼梦曾用名风月宝鉴,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
不仅有两面照的问题,还有谁是主、谁是影的问题。
你是否想过: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说出阴微鄙贱那么狠的话,正常吗?没人教会这样?
对自己丫鬟尚且拼命保护,不许任何人欺负她们,何况是血脉至亲?正常吗?如此反人性的局面怎么形成的?
探春是影子,真正冷血的是王夫人。
探春每次指责赵姨娘,都是拿箭射向自己。一次又一次自我割裂,在巨痛中佯装自我救赎。
不这样又能怎样?有别的出路吗?
她痛恨“庶出”这个词,因为她深知,王夫人痛恨贱妾。她强行只认嫡母,是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不加入王夫人这边,她将毫无归属感。
可是她终究没有长成元春,这是为什么?
元春甘心情愿做王氏集团的棋子,为之牺牲自我,阉割自我。而探春却保留了独立的良知、独立的思维。
她努力摆脱“庶出”,努力维护“体统”,不是为了跪舔谁,也不是要服务谁的私利,而是为了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
这就是她和元春最大的不同。
04 关系前两步
与王夫人的关系,是探春一生最大的课题!她做的一切事情,都围着这个关系打转。
这段关系经历过好几个过程。
第一步是试探期。
自从搬到王夫人那里,王夫人就恩威并用,硕大的阴影笼罩着探春。
这个时期,探春看上去完全臣服,极尽努力的讨好王夫人。与宝钗交好、给宝玉做鞋,都是其中的一环。
王夫人对她似乎也不错,但【面子上淡淡的】,说明不完全信任她,还在考验她。
第二步是蜜月期。
搬进大观园,探春有了自己的领地,开始展现才能。最典型的标志是创建诗社。
在诗社里她不遗余力地捧高宝钗,示好的信号太强烈了。
到了贾母臭骂王夫人时,探春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这冒了多大的风险啊!要知道,贾母就是想借题发挥,就是想骂人出气的。
肯为王夫人当面顶撞贾母,全家只有探春一人。
如果这还不能打动王夫人,还有什么?能力超群,还一心投诚,为什么不试用她一下呢?
于是,就有了探、纨、钗三人共同管家的局面。
其实三人里只有李纨名正言顺。宝钗加进来纯属搞笑,但她是王夫人的心腹。探春能加入,是对她解围的奖励,也是对她的进一步考验。
05 矛盾期
探春深知管家权来之不易,也深知王夫人的用意。她和赵姨娘吵架时说: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太太满心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
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
从这些话足以看出,探春感激知遇之恩。
可是她的感激法,不是变成无脑走狗,而是想为家族增创节流,除奸正本,干一番事业。
从未走入社会的小姑娘终究单纯!她以为,道貌岸然的主母,终究想把家管好。
她学习的能力是【创造】,是让世界变的更好。她哪里知道,有些人要的能力只是【破坏】。
创造这桩事原本并不难,问题是不符合私利啊。
在探春改革期间,作者写了很多奴才集团,写了很多很多的奴才内斗和纠葛。为什么?
不管他们是否是王夫人亲信,终究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是王夫人管理下的产物。
探春的改革冲击了很多人的利益。宝玉这种顶级大宝贝都受冲击,其他人可想而知。
宝玉、黛玉思想开明,称之为“大好事”。其他人呢?都能做到吗?
王夫人对改革怎么想?书上没有透露。
正是这个不透露,才可怕!
改革持续了那么久,最高管理者竟然没表态,这正常吗?
红楼梦只写明,不写暗。如果王夫人如宝、黛、凤一样,作者必然让她出镜发言。不写就糟了,说明她在生胖气!
凤姐但凡提出管理谏言,都会被否决。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她摆出理由时会掉眼泪,世人就以为她多慈悲,说她是天下无双的好主母。my god!知不知道鳄鱼吃人时,也有眼泪?
还有人认为:王夫人不喜欢改革,是不愿意接受贾府下坠的事实,想让大家多享受几年。
呵呵,国人替统治者抹粉的本领,早就深入骨髓。
谁手中握着最高权力,谁就应该对一切现象负责。如此简单的道理,承认它就这么难吗?
贾母不管具体事务,彻底放权,这是作者对她的免责。一切管理上的乱象,问题根源都在王夫人。
探春怀抱一腔热血入职,却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
在管家中她看到了太多丑恶和黑暗,看到了她不愿接受的真相:原来每个蛹蛆奴才,都不是凭空而来,背后的苍蝇王是王夫人。
06 决裂期
王夫人要的人才,是走狗。探春要的领袖,是明君。
矛盾既然无法调和,只能走向彻底破裂!
王夫人之所以抄检大观园,其一是对贾母宣战(这部分已经解析过)
其二也是对探春、李纨秋后算账。
为什么呢?
1、探、纨力推改革(宝钗原本不同意),抄家无疑是彻底否定她们。等于告示大众:她们搞砸了,天下大乱了。
2、管理者反被怀疑是贼,这种侮辱太逆天了。不抄宝钗,只抄探、纨,想想这滋味吧。
探春管教丫鬟一向严厉,规则极其严明。越是如此,越无法忍受如此羞辱。
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将众人视为犯罪嫌疑人,无目标的搜查私人物品,在探春看来是极端的丑态。
在名声大过天的古代,这就是宣布一切女孩的死刑。家里有一个不干净的,就门风尽丧啊!
之前管家,已经寒透了探春的心。这次抄家,则践踏她生命的底线。
她费尽心血追求的体统轰然坍塌。她从小以为嫡母等于“尊严”,信念被扒了个精光。
那个夜晚,别人都做选择沉默。只有探春率众秉烛而待,坚决拒绝被抄检,视死如归一般的说:
“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置,我自去领”。
因为她痛了一生,直到此刻才知道痛的来源。与其说恨眼前这帮人,不如说更恨自己。
她曾经那般鄙视自甘堕落,到此刻方知:无论神仙还是烂泥,在权力面前都是狗。世间只有这一项平等。
“这样的大族之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如此沉痛苍凉的话,难道不是管家过程中看到了更多?难道不是直指王夫人折腾作死?
探春怒骂王善保家的,是针对邢夫人吗?
她句句都在痛斥抄家,邢夫人何曾要求抄家了?抄家的主导者到底是谁?
标题是《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奸谗,就是反派啊。惑,只不过是遮羞布。
抄检大观园蠢到无以复加,下作到无以复加,竟然还有大量读者为之叫好。
三观之颠倒,民心之愚蠢,无以言表。
07 小结
探春和王夫人的故事,到此还没结束。后面还有一个报复期。
肯定有人不解:谁报复谁啊?我怎么没见书上写?
不是书上没写,是你看不出来。红楼梦不是用眼看的,需要用心看。
最丑恶的人,作者会把她掩盖的很好,胸前还挂着仁义道德的大招牌。
最丑恶的事,作者偏偏轻描淡写,让你看到的只是无心之失。
整个80回里,探春的点点滴滴全是反照王夫人。每一个反人性,每一次冲突,每一滴眼泪.........全是因为王夫人。你能想到吗?
王夫人的台词甚少,出场甚少。但全书一切悲剧都源于她,你能想到吗?
探春这一生,都在演绎晋谒者。作者要借用她,写尽权贵者的无耻卑鄙。
(参看探春的花签,文后链接3)
当你能看懂这一切时,一定是你看懂了人生,看透了社会。
(囿于篇幅,报复期的故事另文解析,敬请期待)
[/ur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url=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17837]where5 > 《卓语红楼》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红楼梦顶级羞辱:薛宝钗惨遭驱赶,满园姐妹视而不见,这就是八面玲珑的结局?

下一篇: 雪天见贫富:黛玉一件狐裘,买断宝钗全部身家,谁是真富贵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长子贾琏被称“二爷”,背后大有玄机:原来他和宝玉的命运互为影射
where5
2023-12-19 发表于四川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图片

01 关于“琏二爷”的谬论
贾琏明明是贾赦家的大儿子,但在书里却始终被称为“琏二爷”,这是怎么回事呢?

后世读者对这个问题有五花八门的解释。总结一下的话,形成了几种方向:

1、乱伦秘史

比如说,贾赦原本是宁国府生的,所以贾琏需要和贾珍放在一起排序。

再比如说........哦,我懒得复述了,你们自己去网上找吧。

简而言之就是全家都有乱伦关系!谁跟谁,都能编排出来关系,只差让贾母和贾兰共同生个儿子了。

图片

2、地方方言

有人说:这是我们天津人的方言,叫人“大爷'”是骂人,尊称得叫“二爷”。

马上就有人来反驳:得了吧,这是我们山东的习俗。

地域自信让他们个个言之凿凿,以至于好像眼盲了似的,全然看不到书里也有“珍大爷”、“珠大爷”、“小蓉大爷”等等。

图片

02 真相在不经意中
对以上这些观点,卓语当然都不同意。

想要解开贾琏的出身之谜并不困难,其实就在冷子兴的原话中潜藏着。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红楼梦很重要的一章。它的价值在于:并不仅仅让你认几个人名、了解贾府的基本情况,它还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家族秘密。

正反两面看的红楼梦,真相往往藏在不经意中。可惜常人只能看到那肤浅的一面,最表层的东西。

有人说我爱咬文嚼字。哈哈,是滴,暗语就是要靠咬文嚼字来破解。中国文字,每个字都可以成为暗号啊!

卓语之前解读过:王夫人是续弦,贾珍是庶子,这些惊天秘密,都藏在冷子兴的演说中。

本文是续篇,请务必先看前文:《实锤!王夫人是续弦,贾珍是庶子!一切机密都藏在冷子兴的演说中》

图片

03 两家互为影射
雨村道:“正是,方才说这政公,已有衔玉之儿,又有长子所遗一个弱孙。这赦老竟无一个不成?”

子兴道:“政公既有玉儿之后,其妾又生了一个,【甲侧:带出贾环。】倒不知其好歹。只眼前现有二子一孙,却不知将来如何。

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蒙侧:本家族谱记不清者甚多,偏是旁人说来,一丝不乱。】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

请注意,请特别注意:贾政的子嗣情况,与贾赦的子嗣情况,是融合在一起说的。

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两者的内在联系,总以为各家是各家的事。

这么想就大错特错!其实两者紧密相连。

资深红迷都知道,曹公历来爱用对比法和影射法。貌似不相干却连在一起的情节,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内在关系。

同理,连在一起的“话”,也有内在关系。

图片

贾政家啥情况?嫡长子挂了。剩下嫡次子加上一个庶子,构成他的二个儿子。

贾赦家同样。所以叫做【也有二子】。

【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这里说的【长】,是指目前剩下的子嗣里,他为长。

宝玉被称为宝二爷,因为他有个已去世的哥哥贾珠。那个才是珠大爷。

贾琏被称为琏二爷,他也一定有个早早去世的哥哥。

只不过冷子兴的介绍,以贾政家为核心。况且,贾琏哥哥没有娶妻生子。没给家族留下啥痕迹的人,当然就被忽略介绍。

贾珠不仅留下了妻子、儿子,而且他在世时非常优秀,是贾政的骄傲,甚至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但是即便如此,贾家人没事绝不提他。

李纨偶尔酒后伤感,提到珠大爷,大家顿时做鸟兽散,竟然没人接招。

可见在古代,夭折或者早亡的子嗣是家族的忌讳。人们尽量避免谈起他们,以防气场不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整部书看下来,无人提到贾琏哥哥,也无人透露这位嫡长子的姓名。

图片

04 贾琮之谜
我们来具体分析下贾赦的两儿子,看看是不是与贾政两儿子出身一样。

先来看贾琮。

冷子兴介绍:“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压根不提次子之名,对他的轻视可见一斑。

到了第二十四回有这样一段:

邢夫人拉他(宝玉)上炕坐了,方问别人好,又命人倒茶来。一钟茶未吃完,只见那贾琮来问宝玉好。邢夫人道:“那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乌嘴的,那里象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这是贾琮首次登场。一上来就挨了一顿狗屁呲。

邢夫人有多么不待见他,又有多瞧不起他。从这态度里,基本可以判定贾琮是庶出。

出身低微,才被鄙视,才被随便辱骂,这就是封建家族的特色。贾环就是这么长大的。

到了第五十三回: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

此处贾琮与贾琏一起献帛,与贾珍、贾琏、宝玉都是贾府玉字辈的代表。

这证明他的确是贾琏的弟弟,身份非旁支可比。

但是,贾环此时却没上场。由此可见贾琮地位高于贾环,起码他的年纪肯定大于贾环。

贾环是贱妾所生,地位最低下。贾琮很有可能是良妾所生。

图片

贾琮生母在哪儿不得而知,大概率是去世了。因为邢夫人不提他生母,只说“你奶妈子都死绝了”。这句话也有影射意义。

可见贾琮和迎春类似,也是个没有亲妈疼的苦孩子啊。

到了第六十回:

正值贾环贾琮二人来问候宝玉,也才进去。............芳官出来,春燕方悄悄的说与他蕊官之事,并与了他硝。宝玉并无与琮环可谈之语,因笑问芳官手里是什么。

到了第七十五回:

贾赦、贾政听见这般(指贾珍邀世家弟子较射事),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贾琮这几次出场,都与贾环并列或同行,这不就是暗示吗?

尤其是第六十回写得太明显了,“宝玉并无与琮、环可谈之语”,不是一路人啊!

总而言之,贾琮庶出的身份可以坐实了。而且其人品、生活经历、性格为人,都与贾环如出一辙。

图片

05 贾琏之谜
理清楚了贾琮,剩下贾琏就很容易分析。

贾琮对应了贾环,贾琏就对应了贾宝玉。

贾宝玉是贾政的嫡次子,但人物出众,是家里的娇宝贝。

贾琏亦然。他虽然有点好色,但本性善良,颇具公平意识,这在当时社会里真是万里挑一。

整个荣国府里,能干活、能跑腿、能管家的男性,就只有一个贾琏。即便不完美,也是少见的优秀分子了。

贾琏的成长过程,和宝玉一定是相似的。

如果你细细品味过贾母和贾琏的对话,就会发现:贾母对他的呵护和偏爱,丝毫不亚于宝玉。贾琏也是妥妥的大娇宝贝。

贾琏和父亲的相处模式,果然也跟贾政家如出一辙。

图片

06 管家之谜
贾琏是贾赦的嫡次子,这个事实,也关系到书中很多人的年龄。

宝玉13岁那年,王夫人说自己是快50岁的人。此时的贾政,至少50了吧(王夫人也是续弦啊)。那么,贾赦就应该是奔60岁的人。

这一年贾琏多大呢?26岁左右,反正不超过30岁。

按照古人的生育年龄,贾赦不会三四十岁才有第一子。而贾琏如果是嫡次子,则顺理成章。

邢夫人没有生育,贾琏的生母当然是贾赦的原配前妻。这位夫人至少生育了两子(说不定还有夭折的女儿),其婚姻继存时间不算短。

邢夫人年龄并不大,和贾赦年龄相差很多。她作为续弦嫁进贾府时,贾琏都老大不小了。

因为书中写过,邢夫人兄妹四个,她的二妹还没出阁。请注意,都是同胞姊妹哦。

如此看来,邢夫人撑死不过三十来岁。

从这个角度,才能正确解释,荣国府为何由王夫人管家。

王夫人比邢夫人大了多少?简直是两辈人。

邢夫人年纪轻、资历浅,当然不适合管家。即便贾母让她管,府里的老资格婆姨们能服吗?!

年龄和资历,才是最最合理,也是最最官方的理由。

如今红迷都说,王夫人管家源于家世好,源于什么“四大家族”。这是从一个人的无知,普及成了满天下的指鹿为马。

图片

07 神奇的命运影射
贾琏是贾赦的嫡次子,贾琮是贾赦庶出子。全书未曾明说,但处处都有暗示。

或许有人会说,嫡长也好、嫡次也好,有什么区别啊?搞清楚这个有啥用?

有用。

其一,你会发现贾府的二爷特别多。你需要思考作者如此设定,背后有什么样的思想。

(参看文后链接1)

其二,贾琏和宝玉互为影射,这一点对理解红楼梦很有帮助。

贾琏娶了王熙凤,宝玉娶了薛宝钗,全都是王氏集团的女人啊!

在解读凤姐时,我就指出过:琏凤的联姻,百分之百是王夫人撺掇促成的。看看她怎样撺掇金玉良缘,就知道她怎样处心积虑的搞成琏凤联姻。

这些侄女、外甥女,都是王夫人的棋子,都为她“一统天下”的事业出力。

正因为邢夫人年轻,没有扶养过贾琏,在家族里根基不稳。当贾琏婚配时,才会让老资格的王夫人占了便宜。

贾琏一度也曾迷恋凤姐,宝玉不也在青春开蒙期里,迷恋过宝钗那圆滚滚的肉体吗?

图片

可是事实证明,贾琏和凤姐终究不是一路人,他俩渐行渐远,最后仇目相对。

最终贾琏休了凤姐。而宝玉出家,不也等于休了宝钗?(其实这招比休妻更狠,原因以后另文解读)

不过,宝玉并非婚后才逐渐厌弃宝钗,他兄弟俩的影射,竟然是同期同步的!

当宝玉渴望摸摸宝钗的胖手腕时,贾琏正和凤姐蜜里调油,甚至能白日宣淫。

当贾琏抱怨自己命犯夜叉星那个时期,宝玉对宝钗甩出了绝世名言:“好好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

到了尤二姐去世,贾琏深恨凤姐之时,你还见过宝玉跟宝钗有啥互动吗?不仅如此,他会劝说黛玉不要吃宝钗的燕窝,也就是把宝钗当敌人防备。

绝不绝啊!

图片

你肯定不解:宝玉都那么讨厌宝钗了,干嘛还娶她?

当然是被逼迫的!宝玉结婚和贾琏休妻,必然是同时期的,是互相影射的。

也就是说,宝玉结婚前就万念俱灰,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如果他对宝钗尚有一丝怜悯,反而不会娶她。给不了她爱,为什么要娶?

除非,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根本不配得到爱,只配得到坟墓。既然她执意要这个坟墓,自己就成全她吧。

贾琏和宝玉这对兄弟,命运有神奇的同步性。你参透这一点,能一通百通。

贾琏就是宝玉的世俗版。

图片

按照古代观念,休妻七出之条凤姐全占,她甚至害的贾琏差点断子绝孙。宝钗一样!没有她,宝玉怎么会抛家弃父,怎么会悬崖撒手?

凤姐管家期间胆大妄为、人命累累,连官府她都敢胡乱指使,为家族埋下的祸根不计其数。这也是影射薛宝钗!

宝钗貌似不声不响,其实她的破坏力更大。她在代管家时,就已经把荣国府搞得遍地娼优盗匪。到真正成了宝二奶奶,执掌大权时,还不把贾家变成梁山泊吗?

现代男人不都说,娶妻当娶薛宝钗吗?嗯嗯,很好,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姜是老的辣:贾母不接六安茶,意在言外一箭三雕,妙玉当了个受气包
where5
2024-02-27 发表于四川  |  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第41回妙玉向贾母献茶,贾母说自己不喝六安茶。这段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贾母为啥不吃六安茶呢?老君眉好在哪里?妙玉又是怎么知道贾母喜好的?

围绕这些问题,说法五花八门,甚至连妙玉身世都扯出来了。

实际上,像妙玉这个级别的出家人,茶道是必修课。懂茶不过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足以印证其出身。

那么,作者写这场茶局究竟意欲何为?



01 贾母的种种“无理”
这段故事真正的焦点,不在于哪种茶好,而在于贾母奇怪的行为方式。

1、意外登临陇翠庵

曹公笔下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都极不正常,只有细品,才解个中深意。

拜访陇翠庵这事就特别突兀、特别奇怪。

以陇翠庵的性质和妙玉的身份,进出这里,只有以下情况算合理的:

1)皇家祈福活动

2)提前告知的宗教活动,比如贾母想来拜佛,应该肃整衣冠,遵循宗教礼仪。

3)基于谈经讲道目的的个人拜访,前提是跟妙玉投缘,她例外接待。如邢岫烟。

(陇翠庵的性质,前文已经解读,参看文后链接1)

世人以为带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必经陇翠庵,这想法完全是错觉。

作为资深贵族,贾母很懂得进退之道,怎么会在酒足饭饱后,跑进佛寺醒酒呢?大违常理!

为什么偏要带上最不相宜的刘姥姥,来品妙玉的茶呢?



2、奇特的打交道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作者详细描写精美高级的茶杯、茶盘,是要突出妙玉的重视程度。

【亲自捧了】这几个字,证明妙玉平时绝不伺候人。

【捧与贾母】是很恭敬的动作,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礼仪。

很多人讨厌妙玉过分清高,谁懂其中的冤枉啊!其实人家最初的态度殷勤着呢!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

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注意到妙玉态度的了吗?【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多传神的字啊!

明明这行人一身酒气,妙玉也克制了自己的不愉快,很殷勤的接待。为啥?不就是看着老祖宗的面子吗?

就连最高禁地禅堂,都笑着往里让。还有点原则吗?天啊!这还不够卑微吗?

(在这问题上,影视表演是错误的,山门前妙玉一脸严肃。其实原著里她一直在赔笑。)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幸好贾母还有点底线,才避免大型翻车。

但她的行为依旧异常:妙玉没让时,她自顾自的往禅堂走;等妙玉礼让,她又不进了。

接下来她说“我们来坐坐”,意思是不搞宗教活动,就是来耍的。

然后极不客气的要茶,还必须是【好茶】。妙玉赶紧张罗。

转折点发生在贾母那句话:“我不吃六安茶。”

这可是赤裸裸的拒绝啊!在古代,拒绝别人的献茶,等同于打脸。

假如真是口味问题,至少会先问问“这是什么茶”吧?连问都不问,直接来个“我不喝.....”,不是故意的吗?

妙玉顿时懵圈了:您老人家带人来,不为拜佛求神,就为来吃茶。可是等茶端来了,您又拒绝。这是什么个意思啊?



02 贾母来找茬?
从种种现象来看,贾母根本不为喝茶,而是来找茬的!

可是,她和妙玉无冤无仇,干嘛找她的茬呢?

要解析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背后是个庞大的话题:

贾母与王夫人不同的宗教态度。

贾府供养着一大堆僧、道、尼、婆。除妙玉之外,没一个好东西,全是魔鬼。而且全是王夫人的杰作。

比如水月庵,原本是贾家祖上盖的家庙。按理说,主持净虚应该跟贾母渊源更深些。但事实却是:

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

这句话证明王夫人之前经常干这事。其实就是合谋些伤天害理之事。



一旦发觉凤姐王夫人都不管,净虚就【打去妄想】,可见她从没打过贾母的主意。

这证明:贾母与宗教人士的相处模式,跟王夫人截然不同。

或许有人疑惑:她曾去清虚观打醮,也曾答应马道婆供海灯,看上去与王夫人没啥两样嘛。

这就是红楼梦的难懂之处,永远真假参半。有些事是碍于人情、受限于环境,有些事才是角色的真实人格。你需要学会分辨。

和妙玉过招,是贾母自发的行为,亦是贾母的名场面,只有这里才体现她的真实态度。



03 机锋之行
书中众多角色,跟宗教人士交往的方式,大体分这么几类:

第一种是愚迷信仰。就是磕头啊,烧香啊,求保佑啊,本质是跟佛祖搞交易。

另一种打着佛祖招牌为非作歹。如马道婆和赵姨娘;王夫人和净虚、智通、圆信等。

宝玉和妙玉的交往,是雅士之交,不谈利益,不涉世俗,只谈文化和风雅。

或许你不知道:还有比雅交更高一层的,那就是机峰之交。



神会是慧能大师的得意弟子,是南宗禅极为重要的传承人。当年他从南阳千里迢迢来到曹溪,拜见慧能大师,一见面就上演了非常精彩的机锋公案。

神会见到慧能,劈头就问:“和尚坐禅时,见亦不见?”

慧能大师更不客气,竟然打了神会三下,问道:“吾打汝,痛亦不痛?”

若以儒家礼教来看,两人都是疯子,只有禅宗高手懂得其中三昧。

贾母进陇翠庵就是一次机锋之行。表面上像是找茬,实际上是在考验妙玉。



04 陇翠庵里全是禅机
或许,这个结论不容易接受。因为很多人印象里的贾母,是个天天傻乐的老太太,似乎没那么高的心智,也没那个兴趣。

殊不知,宗教文化是红楼梦里最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男主宝玉最终要出家的!

从开篇的幻形入世、癞僧跛道、甄士隐彻悟,到宝玉参禅、黛玉悟心、湘云论阴阳.....书中到处充斥着这些元素。

宝黛都是贾母养大的,若说贾母没这兴趣,他们的文化基因从何而来?

真正的高手藏而不露。贾母高度圆融的生活作风,就是禅的高级境界,远胜过嘴皮上的功夫。



妙玉以出家人的身份,竟然被列入十二钗,何其重要啊!她出场若不搞点机锋,能对不起这身份吗?

曹公费劲塑造个高规格出家人,若不用上灿若明星的禅宗文化,对的起自己写书吗?

明白了吧,陇翠庵里发生的一切,每句话、每个器物,每个点滴其实都是禅机!

即便刘姥姥这个乡下人,随口说句:“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那也是禅机!那就是她对妙玉的评价:修行功夫不到家。



05 因何考验妙玉
或许你会问:妙玉跟贾母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要考验她?

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

1、为后代负责

妙玉居住在大观园,跟净虚那些人不同,她对青少年一代有影响力,宝、黛等人跟她皆有交往。

贾母那么疼爱孙女,而妙玉却并非由她把关、由她请来的人。出于对孩子们负责,很有必要来考验一下。

2、证明妙玉是块好料

贾母福慧俱全,不会以践踏别人为乐。她若不按常理出牌,一定事出有因。

不是块料,她哪里会来考验你?

大家应该听过张良圯上遇黄石公的故事吧。

汉初名相张良,青年落魄时,在沂水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多次故意刁难他,表现的十分无礼,而张良却表现的谦逊好学。最终老者很欣慰,授以他失传的奇谋兵书。

老者原来是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与鬼谷子齐名的大家,代表作《黄石公三略》。

以贾母的人生智慧,在红楼梦里不就是黄石公吗?跟妙玉对机锋,其实是对她的认可。毕竟,谁都能看出来,她不同于净虚那种混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俗世作用,那就是敲打王夫人。

别忘了,这天是全家行动,贾母背后跟着一堆人呢。

妙玉是王夫人请来的,专为省亲而设,是为元春祈福的。即便她从不涉及贾府内斗,也被视为王夫人的势力。

贾母对妙玉不客气,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看,是很严重的敲打。

清朝全民信教,贾母平时对混子出家人尚且礼遇有加。忽然反其道行之,这是用妙玉类比黛玉,自己类比王夫人。让刚刚拒绝黛玉献茶的王夫人,好好品品滋味。

我曾解析过贾母接待刘姥姥的目的,也是多层面的。与之完全类似。(详见文后链接2)



06 小结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古典文学的高峰,因为集华夏文明之精髓于一身。如果你佩服其对人性的挖掘,那你更应该佩服他对文化的呈现。

陇翠庵里的故事,是文化含量最高的部分。

也难怪人们对妙玉深恶痛绝,能看懂的部分实在寥寥。

人只了解自己的世界。俗人最怕被瞧不起,玻璃心时刻作祟,当然只关注【妙玉嫌隙茶碗】,其他的就像是天书。

文化高一点的,研究六安茶和老君眉,扒拉扒拉它们的历史、产地、茶性、功能.......哇塞,看上去很专业很高深了。



但事实上,什么茶都无所谓,不过是贾母用来斗机锋的,意在言外!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看到没?进陇翠庵前大家都已吃过茶的。你当真以为,她稀罕吃什么茶?

哈哈哈,服了吧,曹公明打明的耍大家!

只有你洞悉最高层面的文化,一切不合理现象才得以解释,也才能正确认识妙玉。

你以为她清高,其实她很会低姿态;你以为她刻板,其实她是个憨憨;你以为她盛气凌人,其实她是个受气包。

红楼梦比人们以为的更难懂,但也更有趣。



或许有人不解:卓语你上一篇文还赞美妙玉清高呢,怎么又变成这结论了?

哈哈,这就是站在不同的层面,给不同的人解说。红楼梦里任何角色都是丰满的、立体的,而不是一张固定形象的画皮。

清高,本就是用在被侵犯时。若未被侵犯就对人爱搭不理,那还会被誉为【无暇美玉】的吗?

可见,要表现妙玉的清高,还必须让贾母唱一出黑脸戏才行。

反过来说,她的一切情绪都有因有果。可笑世人看不到因,却偏要妄议果。

那么,贾母和妙玉究竟打了什么机锋?谁赢谁输呢?其中又藏着什么影射和伏笔呢?卓语会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最狠的逻辑,来自红楼梦的王夫人:我毁了你,还要你“认命”
where5
2022-12-03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27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图片

01 迎春的最大克星
卓语前文解析了迎春的婚姻悲剧。贾府政治危机只是个背景,抄检大观园令她名节尽丧,才是直接原因。

也就是说,王夫人毁了迎春的人生,毁了贾家一切姑娘的前途。

解析这个,并非说迎春的悲剧只怪她。孙绍祖人渣、贾赦昏庸、迎春无能、贾府衰落,这些都是读者已知的。

但王夫人这因素,却是读者不知的。

正是这个大家不知的因素,才是悲剧的核心枢纽。若非名节问题,孙绍祖对迎春何来恨意绵绵?

无论多人渣,他也是贵族出身。贵族娶的是主母,事实上是个合作伙伴,是家族的门面,贬低她就是贬低自己。无论喜不喜欢,都无须如此。跟一无所有的贱民,靠打老婆来体会下当王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

书里渣男人很多,如贾珍、贾蓉,他风流他的,有谁去虐待老婆呢?就连薛蟠,本人坏到无以复加,老婆糟到无以复加,他顶多躲开罢了。


但如果名节出问题,就不配做主母了。下人不服、妯娌排挤、外人笑话他头上一片绿......总之这媳妇白娶了,唯一的作用是玷污门楣。

孙家原本对这桩婚姻报以很高的期望值,当期望落空时,难免不疯狂报复。

对古代女人而言,名节比生命更重要。名节一旦被毁,绝少有能活下去的。

图片

名节是女人的绝对雷区,王夫人一把年龄,阅历无数,太清楚这个了。她当初拿着绣春囊找到凤姐时说:

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性命】放在最前面啊!即便是凤姐,已经是贾府大管家,还有强硬的政治后台,名节受污的话,照样有性命之忧。

如果你想不通,抄检大观园与名节尽丧有何关系,请参看文后链接1、2。若没看过文后两篇链接,请莫留言,拒绝乱拍砖。

总之,你需要知道:王夫人毁掉众千金的名节,是故意的!

图片

02 强烈反讽
王夫人如此恶毒,迎春知道吗?如果知道,她回家哭诉,为什么偏偏对着王夫人哭呢?

咋看这场戏,感觉迎春很信赖王夫人。王夫人作为唯一出面安慰迎春的长辈,令人顿生好感。

可以这样说:一向冷冰冰的王夫人,十几年间都没啥台词、跟谁都不互动的王夫人,这次倒真像个长辈,像个主母了。简直令人惊喜啊!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整部书里迎春都在打酱油,这场哭诉是她最重要的戏份。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一切都是曹公精心安排,让王夫人说“这都是你的命”,才具有最强烈的讽刺效果。

本文就来解析这段故事。

图片

03 准备回娘家
(宝玉)这日与王夫人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孙绍祖甚属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泪的,只要接了来家散诞两日”。王夫人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庚夹:草蛇灰线,后文方不见突然。】所以就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庚夹:补明。】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

请看这段,让我们来梳理下时间顺序。

1、宝玉前儿去了孙家,回来后,求王夫人接迎春。

2、过了几天,迎春奶娘也回贾府了。找到王夫人,再求她去接迎春。

3、王夫人说:宝玉给我说过了,我本来要接,事多,又忘了。好吧,明天是个好日子,接吧。

这样梳理完毕,大家看懂些什么?

1、迎春这趟回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盘算已久

并非她随意诉苦,王夫人恰好来听。NO!宝玉和她奶娘,三番两次地来求王夫人接她。

2、虽然王夫人管理着荣国府,但毕竟长幼二房分居。迎春是长房的,按理说她找娘家人,应该找邢夫人。

哪怕邢夫人再来委托王夫人,那都可以。但她直接找王夫人,肯定不合情理,把邢夫人放哪儿啊?

从这奇怪的行为来看,说明迎春走投无路。大约什么都顾不得了,拼了命的来求王夫人。

也就是说,找王夫人诉苦,才是迎春回家的根本目的。

图片

3、宝玉既然去过孙家,跟迎春或奶娘,应该商议过对策。求告王夫人,应该是唯一可行之路(原因后面解说)。

4、王夫人没把这事放心上,或者根本就不想管,转头忘了。

5、好容易同意了,最后却来了一句【明日是个好日子】。

吼吼,讽刺味道不要太强啊!

很多求神拜佛的,都爱用这句口头禅。万事都先看看日子,求个好意头。可是,如果内心毫无善良,这不沦为反讽了吗?只是体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罢了。

迎春那边是性命垂危,王夫人这边还在挑黄道吉日。

图片

04 直奔王夫人
那时迎春已来家好半日,孙家的婆娘媳妇等人已待过晚饭,打发回家去了。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

迎春回娘家,不是想回就回,也不能自个回。而是由孙家婆娘媳妇一大堆人陪同。贾家要招待她们一整天。吃过晚饭,孙家人回去,迎春才算自由了。

这就是贵族间的交往礼仪。隐约之间,显示出孙家很要面子,也显示出对妇女的严格管束。

一堆婆娘媳妇陪同,这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为隔绝外界。未婚姑娘带一堆嬷嬷出行,也是为隔绝外界,男人勿近,并不只为摆架子。

这不就涉及名节问题了吗?

单论故事性,没必要写这一笔。写了这一笔,必有目的。貌似写孙家的派头,但暗含着对迎春的管控,也隐含了孙绍祖的三观。

迎春这次回娘家,回的是贾政家。原著后面有交代,她在贾政家(大观园)住了几天,才回贾赦家。回贾赦家前,大家还集体为她送行,跟诀别似的。


由此能清晰的看出,长幼二房分居分治,互不掺和。所以说,迎春求王夫人接她,绝非车马问题,而是一再邀约:我要回贾政家,我要找您说说话。

也就是说,迎春提出请求时,就注定有下面这场哭诉。并非邢夫人、贾母等人不理她,而是她直奔王夫人而来。

图片

05 迎春哭诉
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庚夹:奇文奇骂。为迎春一哭。恨薛蟠何等刚霸,偏不能以此语及金桂,使人忿忿。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料。】

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

迎春哭诉时,众姊妹也在场,请注意这个细节。87版改编了这里,没让姊妹出镜,却让凤姐出镜。

这个细节有什么用呢?

1、正常情况下,夫妻纠纷不可以说给未婚女孩听,贵族家庭特别讲究这个。

莫说熬糟事,就算是欢喜事,只要是专属夫妻、婆媳间的话题,都会屏蔽女孩。书上写过,遇到不合适的话题,会有人把姑娘们带走。

而这次的话题如此劲爆,如此血淋淋,却没屏蔽姑娘们,很反常。

王夫人出于什么心理,我们不得而知。但迎春的心态很明显,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了!这是崩溃到了什么地步啊?

如果不是性命攸关,自尊体系怎么会全面坍塌?

此时的迎春,就像马上要溺水而亡似的,抓住什么都是救命稻草。姊妹们是她最信任的人,得到点她们的安慰,也是好的。

2、既然姊妹们在场,迎春就只能诉表面的委屈,背后原因无法说透。

她总不能说:孙绍祖骂我不要脸,还骂咱家女孩全是标子(音译)。因为咱家抄检大观园,搞出的破事他全知道了。

可她诉说的种种非人待遇,事实昭然若揭。孙绍祖就是把她当青楼女子,当贱民。

放心,王夫人听得懂,众姊妹也听得懂。

图片

06 为何求助王夫人
看到这里,大家最不解的问题是:迎春为何非要求助王夫人呢?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政治。

王夫人能在贾家横着走路,还不是因为有王子腾做后台?按书中所写,王子腾位列一品,掌管禁军,他可是军中的头号人物啊!

书上给大家看到的是迎春求助王夫人,但不代表她没求助过其他人。

也许她能求助的,都求过了。贾赦自知理亏,又没有弹压孙家的实力,又不愿告官令家丑外扬,能怎么办?

迎春求助无果,留给她唯一的希望,只有王夫人了。

王夫人只要愿意帮她,办法是现成的。王子腾给孙家打个招呼就行了,孙家恰好就在军队里混。

甚至,王子腾不必出面,只要王夫人表现出要管这事,表现出跟长房和睦,孙绍祖都要掂量掂量了。

迎春有贵妃之妹的光环,跟王子腾也是拐着弯的亲戚,如果荣国府长幼二房和睦的话,孙绍祖怎敢如此造次?

说不定,孙绍祖虐待迎春,其中还有一层原因:本来想拐着弯攀上王子腾,谁知不但无用,贾赦还是王家(王夫人)的敌人。既然如此,还不跟着踩上一脚?

正因为迎春寄希望于王夫人,才不能明说抄检后遗症。说出这个,等于当面打脸王夫人,还想办什么事?

图片

07王夫人的回应
王夫人只得用言语解劝说:“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想当日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不叫作这门亲的。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

好多人看这段,以为王夫人很同情迎春,在落泪,在叹息。

现在呢?当你了解了一切前因后果,再看这段话,是不是发觉王夫人毫无心肝?!

她在贾府耀武扬威、为所欲为,把贾家祖坟都掘了,到了她的权势该发挥点积极作用时,却成了缩头鳖!

一句【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貌似多关心似的,可惜我爱莫能助啊。

一句【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全部甩锅给贾赦,跟自己毫无关系。

一句【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更是推得一干二净。迎春,你就认命吧。

说白了吧,就是大写的两字:拒绝!

孙绍祖为什么欺负迎春,他的气由何而来,贾家哪里得罪了他,怎么没人问?一个【不晓事】,就解释了一切?

到底是孙绍祖不晓事,还是王夫人自己不晓事?简直可笑,敷衍的也太明显了。

即便没有我的解读,仅从表面文字看,只要你细品,也能发觉她在避重就轻,不想解决问题,只想推诿搪塞。过去的很多红学研究者,都持这一观点。

长幼二房矛盾由来已久,但大家谁都不会说出来,这才是中国人独有的特色。整部书里,你看不到她们对对方有何评价,这里是唯一的一次。

不要把它看成拉家常,其实这叫做【石破天惊】,其中必有你想不到的曲折。

世人都把王夫人的话,当作贾赦昏庸的证据,完全反了!!曹公是在刻画一种毒蛇逻辑:我害死你,还要扣给你个罪名,你太笨了,认命吧。

图片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王夫人一面解劝,一面问他随意要在那里安歇。迎春道:“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不过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

迎春依旧心有不甘,再一次苦苦哀求。

既然王夫人说到了命,迎春就诉说自己命不好。从小就是没娘疼的孩子,希望借此唤起她一点点同情心。

【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这是典型的求人式吹捧。

就在不久前,才被抄检过大观园,被泼了一身脏水,她却偏说【心净日子】。呵呵,呵呵......

不然怎么说呢?人在屋檐下,焉能不低头?

这部书里写了很多求人办事的场面,如大家熟知的刘姥姥、贾芸,每个看着都令人心酸,但还远远比不过迎春。

图片

虽然这句吹捧平平淡淡,没甚特色,可是有谁知道,这是救命的恳求啊!

如果你不信,再看下面,迎春直接说出了命不久矣的谶语:【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王夫人已经厌烦了,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喝命【快休乱说】。

快被虐待死了,到她嘴里变成了【年轻夫妻闲牙斗齿、万万人之常事】,哦,人类驾驭语言的能力多强啊,你不得不佩服吧。

如此善于大事化小,那干嘛抄检大观园呢?

图片

08 迎春最后的时光
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宝玉唯唯的听命。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一连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那边去。

这段写了什么呢?

1、描写王夫人对贾母封锁消息

王夫人能封锁住贾母吗?能!想想晴雯事件就明白了,直到晴雯去世,贾母都不知道。

王夫人在贾府苦心经营多年,架空贾母,那是手到擒来。否则她如何能横着走路,如何发动了抄检呢?

迎春这事,王夫人特意嘱咐宝玉不许对贾母说。那就是嘱咐一切人,可不仅仅是宝玉哦。

迎春本来就有求于王夫人,怎敢违逆她的命令呢?

2、描写迎春在贾府的最后时光

迎春回到大观园的紫菱洲居住,姊妹们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她。

【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看得人无限心酸!

多少回忆,多少美好,多少深情,全都在这句话里了!

迎春抱着诀别的心态回家探亲。她苦求的是王夫人,而真正牵肠挂肚、难分难舍的是姊妹们。

因为,只有姊妹们彼此真的相爱相助。纯纯粹粹,不杂一丝染污。

这是一群最美年华的女子,一群人间的珍宝,同时也是一群社会最弱势的人。她们全是待宰的羔羊,谁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图片

09 反思
明明被王夫人毁了,还要去低三下四地求她。这里藏着怎样的酸楚,怎样的反讽,你看懂了吗?

可是,即便低三下四求告,最终还是被冷酷地拒绝,这里又藏着什么人间真相?从中你能悟到什么哲理?

迎春的内心,对王夫人究竟是什么看法,看得透还是看不透?

迎春的一生,到底在演绎什么,她的惨剧背后揭示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男女不平等吗?亦或者还有更为深刻的东西?

卓语将在下文为你解析,带你领略最深度的红楼哲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迎春被任意欺凌,只为五千两银子?不!是被抄检搞的名节尽丧
下一篇: 迎春糊涂的一生:至死看不透王夫人,向仇人求救,遭仇人嘲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芸影射李自成+贾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芸认父大有深意:作宝玉的分身,替宝玉承担俗世责任
where5
2022-08-07 发表于布基纳法索  |  12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图片

红楼梦作为一部悲剧文学,幻灭是永恒的主题。整部书充斥了劣币驱良币的故事,深刻地映现出制度和文化的腐朽。

社会就像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但网再大,也网不住大海的每个角落。总有些机敏如梭的漏网之鱼,演绎出迥异的命运。

不是所有的良币都缴械投降,有少数几个能逆风翻盘,能在黑暗里踏浪前行,能保持着自己的良善,笑看人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红和贾芸。没错,就是这对情侣,他俩都是本书的励志担当,恰恰也成了一对。果然是志同道合,互相吸引。

卓语之前已经深度解析过小红,本文说说贾芸。

图片

01 贾芸之名
脂砚斋批曰:【芸,可以死而复生。】

这说法不是他自造的。西汉有一部哲学名著《淮南子》,是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它说“芸草可以死复生”,意为有神奇功效,可使死者复生。

后来《说文解字》解释【芸】字,就引用了这个说法。

大家都知道,贾家第五代男丁,名字都用草字头。其实这是作者给的谶语,寓意这一代要“落草为寇”。

贾芸正是第五代,天命已定,人力不可挽回。他的名字无可避免必须带草。但有意思的是,他的草长在云上,这种奇怪的组合,注定他不会成为真正的草。

他有草的韧性,能适应各种环境,有很多接地气的本领。但他的心灵里却没有填满草,而是飘荡着云。

云是天上物,不受大地的限制,不受物质的束缚,象征了精神世界里的高贵、高远和高洁。

又云又草,那就是说文来文斗,武来武打。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不畏这世界的浊恶。

他的存在,虽然是良善仅存的力量,但却是最有韧性的力量。如同不灭的神火,必有起死回生之能。

图片

可见曹公在给他起名时,就埋下了深刻的寓意。因为这个角色大有用处。

脂批曾说,后半部有【芸哥仗义探庵事】,并说【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根据这些批注,以及清朝其他书评者的说法,贾府被抄家后,大部分人是自由的,但贾政和宝玉却被羁押于家庙。因为他父子俩分别跟王薛联姻,被视为王薛集团同党,受到两家的牵连。而贾琏提前休了王熙凤,不在此列。

此时的贾芸不顾危险,设法去探望宝玉,并受宝玉之托,前往北静王处求救。经过多方奔走,疏通各路关节,才使他们转危为安。

注:四大家族覆灭是王薛两家引起的,被整得最惨得也是他两家,并非贾家。参看文后链接1

前80回里,书中塑造有勇有谋的男性,只有一个,就是贾芸;仗义疏财的个例,也只有一个,是倪二,正是贾芸的朋友。所谓朋友者,必有共性。

所有这些,都不是白写的,都在为后面营救宝玉作准备。

图片

02 励志版宝玉
至于宝玉认了贾芸做儿子,就更不白写了!

要知道,君臣、父子关系对于古人而言,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啊。爹和儿子,是白认的么?

看书上写的故事,好似是个玩笑。宝玉就那么随口一说,贾芸随口一应,俩人没办手续、没写文书、没入族谱,甚至过后也没太多交往。

但这些都是曹公惯用的手法,惊雷深藏无声处。

红楼梦里太多随口一说的话,后来都一语成谶。太多貌似不紧密的关系,实则是命运共同体。

小红原名林红玉,跟林黛玉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高度相似?因为她是低配版的黛玉、励志版的黛玉。(这个问题此前解读过,详见文后链接2)

图片

贾芸为什么必须认宝玉为父?因为他是低配版的宝玉、励志版的宝玉。

到了后期,他不仅要营救宝玉,还要力挽狂澜,成为贾家的中流砥柱,为很多家族子弟撑起保护伞。

这个问题需要解释下:不要误会,不是指当官重振家业,而是指平民阶层里中流砥柱。

根据曹家的历史实况,被抄家后全家迁回北京居住。刚回北京时,尚有崇文门外菜市口老宅房屋十七间半,家仆三对,聊以度日 。但为了偿还所欠银两,以及填补家用,不得已卖地。此时就有家奴趁机作乱,更有贼寇入室盗窃。

图片

也就是说,成为平民后需要应对的事情太多了,危难时方见真功夫。贾芸将成为平民贾家的主心骨,应对各种困境。

某种意义上,贾芸可以算是宝玉的影子(分身)。高配版的与浊世不容,他心系绛珠仙子,魂归世外,必须出家;而低配版的将留在尘世,代替宝玉,完成他的俗世责任。

古人对子嗣传承,有强烈的执念。任你理由多高级,哪怕立地成佛呢,只要是男人不留子嗣,那就是大不孝。然而红楼梦明明是批判文学,如果让宝玉留下子嗣,那就是对金玉良缘的妥协,是恶俗的胜利。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续书者高鹗深感头痛,于是他就让宝玉先留子嗣再出家,搞什么兰桂齐芳,自以为两全其美。

其实,他是两全其丑,臭不可闻!

他哪里知道,曹公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宝玉于玩笑之间就有了儿子,他的儿子不叫贾桂,叫贾芸!

图片

03 贾芸出场
理解了曹公的良苦用心,再看贾芸的故事,你才能看出门道。

(贾琏)正下马,二人对面,彼此问了两句话。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庚侧:芸哥此处一现,后文不见突然。】“请宝叔安”。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那一房的,【庚侧:大族人众,毕真,有是理。】叫什么名字。

这是贾芸的出场。

贾琏在下马的那一刻,贾芸忽然现身。这个细节有深意。因为贾琏是荣国府爵位继承者,代表荣府一族。这暗示了当家族下马之时,贾芸会挺身而出,那时候才是他的正本。

【容长脸,长挑身材】相貌里也有伏笔。因为在红楼梦里,所有能干之人,皆是长挑身材,或者是瘦版身材。

关于清朝人对清瘦的偏爱,之前的文章多次介绍过,不再累述。你以为宝钗是个胖美人,但曹公却是用胖来代表【蠢坏】。

【生得着实斯文清秀】相由心生,贾芸虽然比不上宝玉那般丰神俊朗,但能得到【清秀】二字,已是难道的人才。

【年纪只好十八九岁】这句很重要。贾芸比宝玉大四五岁,此时贾芸十八岁,宝玉十三岁。这是认定宝玉年龄的一个证据。

更重要的是,由于贾芸对宝玉有影射作用,十八九岁,将成为宝玉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图片

贾芸这时候开始找工作,走向社会见识人情冷暖。而宝玉也是在十八九岁时,因为失去黛玉、失去贾母,从此打破了美梦,真正见识到尘世的残酷。

莫看宝玉被千娇百宠,其实都是假的。他心灵的家只有黛玉能给,他物质的家只有贾母能给。失去了她们,就如同被扔进丛林。

本书第80回时,宝玉已经18岁,黛玉下线就在眼前。

04 父子情缘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庚侧:何尝是十二三岁小孩语。】倒象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

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庚侧:虽是随机而应,伶俐人之语,余却伤心。】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世人印象里的黛玉,是体弱多病、敏感多疑、哭唧唧。除吟诗作对之外,再无长项。

这些全是误读,浮于表象,不见实质。其实黛玉是一众女子中最有志向、最有能力的一个,只不过被环境所迫、身份所限,无法发挥而已。

正因为如此,作者又创作了林红玉,让大家看到黛玉的另一种面貌。

宝玉也是如此。世人看宝玉,只看到他成长期的困惑,又或者,只听到金玉派抱怨,就认定他无能、纨绔。

有谁会深入到灵魂里去认识角色呢?有谁知道,曹公无数次暗示,宝玉是四海八荒第一美男子,古今第一才子?

肯定有人嘲笑我,说我抄仙侠剧的作文。NO,你们错了,是仙侠剧抄红楼梦的作文。我所总结的每句话,都来自书里,都是曹公官宣的,可惜大家睁着眼看不到。

具体证据太多,无法详论。长期关注卓语的粉丝,自然深有所感。

曹公创作贾芸,是对宝玉的补充。如果宝玉成长于患难之中,将会是贾芸这样:聪敏能干、能屈能伸、有情有义的大丈夫。

对于贾芸认父,有些读者并不认可,觉得他有很重的攀附意识。

不错,他的确有意识地攀附宝玉、凤姐、贾琏等人,但却情有可原。

图片

红楼梦里除了贾府核心统治者,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攀附之嫌。上至各路亲戚、千金小姐,下至走卒贩夫、农妇、仆役。不是攀附,就是沾光。如此来说,这书就没法看了。

刘姥姥明打明地来打秋风,结果不也得到了大众认可?没人质疑她道德问题。

由此可见曹公的慈悲。虽然他推崇君子之风,但并不一刀切,只以君子为标杆来批判世间现实。

贾芸是贾家旁支后代,父亲早亡,寡母替人浆衣缝补,挣些散碎银子,以此维持家用。母子俩日子过得很艰难。

没背景,没靠山,没产业,母衰子弱。起点如此之低,在落魄之中,他尝遍人世辛酸。

他是宝玉的晚辈,恰好死了父亲,孤苦无依。而宝玉是贾府最完美的公子爷,与他亲近自然受益匪浅。曹公为他设定的刚刚好,一切都是为贾芸量身定做的。

宝玉笑道:“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庚侧:何其堂皇正大之语。】这会子我不得闲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

请看这句话,才刚认亲,宝玉就嘱咐他说【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他们是谁呢?当然是贾芸平日交往之人,这就突显出圈子的不同、阶级的差异。

这是从侧面告诉你,贾芸认父的必要性。

很多人只关注年龄,觉得贾芸比宝玉大,认他做爹很掉价。殊不知,贾芸已经说出原因【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

宝玉年小,但见识、学问并不小,足以教导他(贾芸没怎么上过学)。尤其是宝玉身上的贵族气息,更是一般人想学都没地儿学的。

图片

世上每一种现象里,都有千百种发心。有人攀附是吸血,是猎取,是不劳而获,甚至吸完了血还想毁灭人家;而有人是为了取经学习。

作为贵族,帮扶后进,惠利平民,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责任。他们并不排斥人来攀附,只要你秉承一颗良善之心,互通有无,有何不可?

宝玉认为贾芸像自己,并非故意调戏,事实上是表达对贾芸的欣赏。

当然,更深一层说,是神瑛侍者自知命运,他要为自己的俗世责任做出安排。所以脂砚斋批语说【庚侧:何尝是十二三岁小孩语。】

05 宝玉的镜子
贾芸从出场开始,经历的每件事,都跟宝玉有共性,都在影射宝玉的命运。

比如说,宝玉遇到贾芸时,正准备去给大老爷贾赦请安。而贾芸接着干嘛呢?去了舅舅家。是不是都是晚辈见长辈的戏份?

宝玉见贾赦夫妇时,礼仪严整,规则严明,充分彰显出贵族范。脂砚斋反复赞叹,批注说【庚侧:好层次,好礼法,谁家故事?】而贾芸见卜世仁,双方没什么礼数可言,直奔主题,且刀刀见血。

邢夫人对宝玉爱不释手,卜世仁对贾芸嫌弃至极。

贾芸在长辈面前,说尽好话,苦苦恳求;宝玉在长辈面前受尽宠爱,无需动口,一切现成。

图片

图片

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画面,两个家庭两种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但请注意,对比里还有伏笔!当宝玉落魄后,也会遭遇贾芸的窘态,贾芸今日的命运,就是宝玉日后的命运。

贾芸有个舅舅,叫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巧姐有个舅舅,叫王仁。名字都一样,奸坏也一样,这俩舅舅都是一类货色。

问题是宝玉也有舅舅啊,就是未来要给贾家带来灭顶之灾的王子腾。贾芸之舅,终究是为了影射宝玉之舅。

再比如说,贾芸隔天来找宝玉,【来至绮霰斋打听宝玉,谁知宝玉一早便往北静王府里去了】这又是父子同样的戏份。

北静王是宝玉的贵人,宝玉亦是贾芸的贵人。宝玉和贾芸,都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前进着。

如果说贾芸攀附宝玉,那宝玉是不是也在攀附北静王?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向更好更优秀的人靠近,没错。只不过,每个人于其中有几分真诚,几分谄媚,那就是各自的修行课题了。修好了可以成佛,修不好就成魔。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贾芸的任何戏份都不孤立,都是一面镜子,照射出这个家族里隐藏的真相。

要知道,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他来此尘世是做护花使者的。而贾芸正是大观园里种花护花的负责人。这可是子承父业了吧!

从贾芸得到种花差事时,从他踏入大观园那一刻起(男生不能进大观园),就注定他和宝玉有同样的使命。只有他俩是贾府美好景象的守卫者。

宝玉早期的住处叫做绛芸轩,那里见证了宝黛两小无猜的深情厚意。而小红和贾芸,合在一起便是红芸cp。红芸不就是绛芸吗?多么神奇啊!

红芸cp虽然是小人物,却是贾府的希望之光,甚至是救赎贾府的力量。而宝钗偏偏用最恶毒的词【奸淫狗盗】来定性他俩,这说明什么?

是啊,对贾府有利的人,她当然看不顺眼,毫无疑问都是【奸淫狗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王家的历史隐秘:明明有爵位,因何与商户联姻?看看两家祖上在干什么,你就懂了
下一篇: 小红为何格外精彩?因为她是入世版林黛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金麒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金麒麟是何神器?避灾躲祸,成就神仙眷侣,全书第一幸运符
where5
2022-02-14   |  28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Image

作为宝玉三个表姊妹之一,史湘云是红楼梦里很重要的角色。她的戏份不算少,可惜的是,大多数时候,只为黛钗之争服务。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很多时候看似她在发言,其实是受了宝钗袭人的蛊惑,替她俩发言。还有些时候,看似写史家,写湘云,其实是假的。

因为湘云早已沦为拉战队的筹码,所以写来写去,都是描写黛钗之争。这些问题,前文中已有提及。

总之,真正属于湘云的篇章,单为塑造她而有的,少之又少。

三十一回是例外!湘云在大观园拾到一只金麒麟,沿途路上只有她和翠缕主仆两人。这段故事完全摆脱了黛钗,甚至摆脱了荣府每个人。是湘云最为独立的篇章,也是一段格外静谧美好的篇章。

这一回的回目叫做《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晴雯撕扇,是青春灵动的极致;湘云花下论阴阳,纯是一派岁月静好。

晴雯和湘云两人,都是天真浪漫的代表性人物。由她俩人共同构成的这一回,可谓妙趣横生、相映成辉。

本文就来解析这段故事。

01 麒麟含义
拾麒麟既然是湘云最经典的名片。那么,麒麟对湘云的意义太重大了。

很多人以为贵族小姐人人都带项链,非也!尽管金饰物都买得起,但小姐的饰物多在腰间裙边,不会随意在胸前佩戴什么。

宝钗有个金锁,但资深粉都知道,那是薛家故意造的,目的是宣扬金玉良缘。但即便如此,也是藏在内衣里,并非大摇大摆挂外面。不要受87版电视的误导!


其实,书中一切女子都没有颈上饰物。只有湘云一人而已!(凤姐带过璎珞,那是串珠饰品,不是某个具体的吉祥物)

麒麟从何而来,书里没有交代。但这个饰物绝对有历史故事,也绝对能象征湘云的人生。

锁,是死结,也是锁链。宝钗造了个金锁,她的人生就被锁死了,蒙上了深深的晦气。

而麒麟是中国传统的瑞兽。《礼记》将龙、凤、麟、龟,称为四灵。它的吉祥寓意有多么深厚,不用我介绍了。历代的宫殿庙宇,都将麒麟与龙凤并用装饰。

Image

麒麟还有很强的政治寓意,象征高官和功臣。

汉武帝因获麟而更改年号,作《白麟歌》。他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图绘功臣图像,并赐诸侯白金。宋太宗时得麟,宰相群臣来贺,空前隆重。

《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清朝沿用了这个规定,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

宝玉,曾多次被贾府人称为活龙;黛玉住在有凤来仪,她落泪能使群鸟缄默。可见,宝黛便是龙凤,湘云是麒麟。她们都是曹雪芹深爱之角色。

但宝黛没有直接的标志物,湘云却有。足见曹公偏爱了。

Image
为什么给湘云独有的标识?当然是为了影射!湘云从小到大都挂着麒麟,此挂件毫无疑问来自史家。它至少有以下含义:
1、影射史家政治情况好。身居高位,是社稷功臣。(前文已经论证过)
2、影射史家是幸运儿。会成为四大家族唯一的幸存者,免于被抄家。
书里只要跟幸运寓意挂钩的,最终都会幸免于难,如娇杏的名字、稻香村的杏花。麒麟是史家的幸运符号,此符号能量强于前者。
3、影射史家后继有人。因为麒麟代表才子、聪明子孙、文化,这些含义都很符合史家。
4、影射湘云是颗幸运星
在红楼梦里,凭表面建立的印象全是错的。很多人误解了判词,又受宝钗的误导,把湘云定位成可怜孩子。一旦定位错误,再看一切都出偏差。
有德与无德,不要凭某人评说,要凭行为。可怜不可怜,也是如此。
纵观全书故事,湘云其实从未受过委屈。
她没替谁背过黑锅,没被任何人误解过,没看过任何人的脸色。只此三点,简直绝绝子,如神一般的存在!
Image
要知道,宝黛是真神下凡啊!那又怎样,还不是背尽了黑锅,受尽了风刀霜剑?
宝玉贵为特号娇宝贝,却多次命垂一线,不是被厌咒,就是被暴揍,不是火烧,就是蜡烫。尤其是处处被人误解,被金玉良缘困扰,被权力的斗争来回拉拽。那种磋磨感,就像他自己说的:
“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说着不觉滴下泪来。
宝黛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说了,哪个不做背锅侠?(之前解读过很多)
也许有人会说:湘云不是常住人口,偶尔来,当然不会卷入是非。
原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如此刻画。在他笔下,湘云从不沾倒霉事。
岫烟被人怀疑偷盗;喜鸾、四姐被富贵眼瞧不起;宝琴千里追嫁,还被退婚;李绮李纹住进稻香村,被宾住了不能玩.......凡此种种,湘云都不必经历。
凡湘云出场的地方,不是宴会就是party,不是联诗就是醉酒。一到此时,湘云必成主角,必然贡献出最多的内容。
若遇到熬糟事,她就成了最不起眼的那个。
可见,这里大有玄机啊!曹雪芹给她的定位是无敌幸运星。
Image
咋看上去,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这个团宠,当的好憋气。真正的无忧团宠,是湘云。
仍然要重复那句老话:红楼梦里凡是明写的,往往要反衬某个不被明写的。
凤姐能舌灿莲花,但每次跟李纨对口舌,都会败北。凤姐被明写,李纨被暗写。
湘云的幸运体质,不仅体现在前期团宠,更有后期的避难。书中明确交代的幸运儿,有李纨、探春、娇杏等,但她们只算小幸运,真正的大幸运星是湘云!
这个结论,也许你现在还接受不了,没关系,卓语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解析。
理解了以上这些,再看31回,才能看出味道。
Image
02 进大观园
众奶娘丫头跟着,到了凤姐那里,说笑了一回,出来便往大观园来,见过了李宫裁,少坐片时,便往怡红院来找袭人。因回头说道:“你们不必跟着,只管瞧你们的朋友亲戚去,留下翠缕伏侍就是了。”众人听了,自去寻姑觅嫂,早剩下湘云翠缕两个人。
湘云身边一群奶娘丫头,这个细节很有用:
1、呼应贾母掰谎记
贾母掰谎的主要观点是:贵族之家仆人众多,身边随时有嬷嬷一大群,根本不可能行不法之事。
贾家、史家都是如此,这个片段证明贾母所言不虚。
2、证明史家经济正常
3、证明史家对湘云保护的很好,根本不存在虐待。
4、透露贾史两家历史渊源深厚。湘云的下人,在贾府里都有亲戚。
Image
03 花开富贵
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翠缕道:“这也和咱们家池子里的一样,也是楼子花?”湘云道:“他们这个还不如咱们的。”
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
楼子花,并非花名,是指花冠重叠,呈复瓣的花。这里出现的荷花和石榴花,都是复瓣的。
俗话说:富贵花常开。植物最能呼应风水,颓败之家养不出好花,也难有花匠去用心打理。
史家的花,开比贾家的更好。这就是隐写,它告诉我们,史家的政治经济不仅正常,而且比贾家还好。
请务必先看前文《红学百年误区:史家不但不穷,还再度封爵!避免抄家幸存到最后》
作者又借湘云之口,特别点出【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这等于明说了:写花草是假,写人、写家族才是真。
有人可能会问:贾家不是衰败了吗,为什么还楼子上起楼子?
这时候的贾家刚出了贵妃,还处于烈火烹油之时,真正的衰败还远未到来呢。
但贾家的繁华是表面化的,内里被大观园抽空了。而表面朴素无华的史家,反而气脉更足,这不是更说明,他在韬光养晦,是暗中的强者吗?
花草同人一样,这是个哲理命题。不仅影射史家,也影射湘云。
黛玉爱花,但她的故事总是伴随着落花。湘云却有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色,寓意相当深刻。
湘云的性格那么自由奔放,乐观天真,在那个时代里是奇迹的奇迹。实际上,肯定要得益于成长环境。
Image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奇书。真正受尽寄人篱下之苦的是黛玉,但黛玉的判词丝毫没体现。湘云判词上说一大堆,是因为她几乎什么都有,唯一的遗憾是父母早亡。
心理学上说,越幸运的人,越容易生出一种完美投射。对缺失的那块,会特别耿耿于怀。而一无所有的人,他们的忧愁,必定是担心未来,没时间也没资格遗憾过去。
这部书里,父母早亡的孩子太多了,没人疼爱的也太多。但她们判词上,却毫无体现。
我们可以带入角色去体会,探春对自己的出身,有锥心之痛,但她有功夫去叹息这些吗?没有。她需要奋发图强,她要负重而行。
当她远离故土之时,她悲痛的是,再也没机会为这个家族做任何事了!一腔理想,如风中落叶般被打得七零八落。
所以她的仙曲就是【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这完全是心有大志的破灭和无奈。
而湘云的曲,从头到尾都是小资情调,好像在听邓丽君的歌,全是渴望爱情亲情的话题,跟探春那种负重感根本没法比。
所以,不要看判词上说父母双亡,就认定她受尽委屈。不,那只是她唯一的减分项。即便是孤儿,也可以活成天下最幸运的孤儿。
Image
04 醉卧花丛
活成天下最幸运的孤儿,绝非凭空臆想。在63回宝玉生日夜宴,有更明确的刻画。
湘云抽到第四签【香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苏轼的《海棠》。
关于这首诗,卓语已经解读过,此处不再累述。
详见《红楼生日夜宴:最美的群芳聚会,却暗藏芙蓉女儿诔(中)》
整首诗的意境美妙无比,诗中还夹杂一个典故:讲杨贵妃醉酒,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睡海棠这个故事,不仅有花签,白天湘云还亲自表演过。可见有多重要了。
根据正史记载,杨贵妃幼年丧父,洛阳的叔叔收养了她,视如己出。由于她出身弘农杨家(门阀士族),又因为在洛阳长大,种种条件凑齐,才会有机会被武惠妃相中,选为寿王妃。
其叔名杨玄璬,任洛阳府士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国子监司业。杨玉环成为贵妃后,他上表以病辞官,不久去世,死后追封太尉、齐国公。

看看,杨贵妃也是被叔叔养大的,跟湘云一样吧。但她可没受啥委屈,相反,正是她叔叔提供的上佳平台,才有后来的传奇故事。
杨贵妃的人生,撇开最后自尽这点,其他时段都是有如神助。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用一个字总结:宠。用二个字总结:幸运。
湘云演绎醉卧花中,标识了她的人设,同时也暗示,她的婚姻来得多么完美。对方不仅是才貌仙郎,还是个天潢贵胄。
只不过,美好很短暂,她的婚姻也像寿王夫妻一样,匆匆分离。
有人见我说湘云命好,就以薄命司来反驳。殊不知,她的曲子叫做【乐中悲】。
多数人的悲,是因为苦难太多。而她的悲,源于乐太短!源于得到的太美好,却无力保持。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最符合薄命司了。
麒麟的幸运,是从世俗意义上说。能避免堕落底层,避免家破人亡,当然是幸运。但薄命司属于太虚幻境,那是个精神世界。
人不能完成自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曾经如何受宠,都是流水中的一片浮萍而已。就像杨贵妃,终究只是权力的玩物,难道不该进薄命司吗?
Image
05 花下论阴阳
翠缕把脸一扭,说道:“我不信这话。若说同人一样,我怎么不见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
翠缕这是驴头不对马嘴的胡扯,语气像极了她主人湘云。
所以这又是影射湘云。她不相信自己气脉充足,正处在优越环境里。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难点来了。湘云对阴阳的辨析,跟贾雨村的正邪论,互相呼应。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呢?
作用有很多(篇幅有限,不展开了),但最核心的,是为了巧妙掩盖自己的价值取向。
曹雪芹的思想,事实上充满理想主义,对社会有强烈的鞭笞。这在解析芙蓉女儿诔、论证李纨判词中,已经解析过。
作为批判主义者,稍不留神就踩雷区,要让批判看上去不像批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变抽象。“宿命”是个好幌子,“对立即统一”是更好的幌子。
Image
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
.........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
写正邪两气,是为宝玉而设。湘云论阴阳,又是为什么而设呢?
1、为湘云自己的婚姻而设(另文详解)
2、为书中一切幸运儿而设
这些幸运儿与不幸者,就像叶片的两面,只不过她们偶然照到了光,貌似成了阳面。但本质上嘛,跟不幸者是一体,都生活在不幸的时代,不幸的制度和文化下。
3、为贾史两家而设
湘云发表高论时,刚刚比对过贾史两家的花儿。所以这个话题,也是为两个家族而设。
所谓的四大家族,内部是分化的。贾史两家祖上类似,平台相似,他们本质上是一体。薛王两家是一体。
贾家史家后来走上不同的路,也是因缘的偶然。如果贾家不被王家绑缚,如果由黛玉、探春这种人来继承,也许就成了第二个史家。
4、为佩戴物而设
真正拥有吉祥物的只有两个人,一是宝玉,一是湘云。
但是,俩吉祥物的作用一定相反,这便是阴阳两面。
宝玉的玉,被套上金玉良缘,完全成了枷锁。而湘云的麒麟,要起正面作用,恰恰帮助她找到一生的挚爱,成就一段刻骨因缘。
Image
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
湘云讲的阴阳,是哲学意义的阴阳,无形无相,互相转化。翠缕作为仆人,如何能领会形而上的东西?
她一定要建立有形的概念。于是,很快把话题引向公母了。
翠缕提出麒麟的阴阳,接着就拾到公麒麟。可见这场花下畅谈有多重要,里面埋伏的全是湘云的婚姻。
那么,具体埋伏了些什么呢?卓语将在下文解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卓语红楼》举报/认领
上一篇: 李纨:遇上最恶的婆婆,背负最坏的揣测,如何破局如何解?
下一篇: 史湘云的幸与不幸,皆源于婚姻!一对璧人世无双,难敌浊世风云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42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22: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红到底是不是“奸邪婢”?“奸邪婢”这条批语是谁写的? where5  2021-10-13   |  1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玉玲珑
《红楼梦》人物繁多,每个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除主角外,很多配角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红作为怡红院不得志的丫鬟,在给凤姐跑腿办事那一回让人眼前一亮。她的才干在凤姐的调理下,必然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挥空间。根据第二十回批语:〖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及第二十六回批语:〖庚辰眉批:“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推测后文贾家势败,小红和茜雪一样以忠义丫鬟的形象出现。然而第二十七回有一条批语却说她是“奸邪婢”,极大地贬低了她的品性,对红玉的评价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在与红友的交流中,有人认为这条批语是脂砚斋所写,进而得出脂砚斋没看过后文的结论(红友们还例举了其他几条“例证”,下篇文章再详细分析。),认为脂砚斋远远不如畸笏叟,还说畸笏叟批评脂砚斋乱批。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看这条批语的出处: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甲戌侧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庚辰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作者又不得有也。己卯冬夜。〗〖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这里一共出现了三条批语,除“奸邪婢”外,甲戌侧批和后一条庚辰眉批均提到了后文情节中的“狱神庙”,说明写这两条批语的批书人肯定都看过后文。后一条批语无争议,是畸笏叟所题,那么甲戌侧批会是谁所写呢?脂砚斋批书没有落款习惯,故此批不排除是脂砚斋所批的可能性。抛开甲戌本批语不提,再来分析庚辰本里面的两条批语:前一条批语把小红定性为“奸邪婢”,而在后28回(感兴趣的红友可自行搜索《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中,小红的表现的确如之前我们推测的那样——非常可圈可点:跟平儿去监狱看望凤姐,随贾芸一起打探宝玉消息并去狱神庙救宝玉,在外敌入侵贾家时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地站出来,替主子献计献策,带领家丁顽强抵抗!可惜最终被敌人设计陷害。纵观她在后文的表现,无论其才干还是忠心都令人肃然起敬,“奸邪婢”三字实在是太冤枉她了!后一条批语显然发现了前一条批语的错误定性,因此注明说这是因为还没看到贾府被抄没以及狱神庙相关情节,所以才写下这条(错误的)批语。那么这是不是看过后文的畸笏叟在“严厉批评”脂砚斋没看后文就乱批呢?从语气来看,后一条批语很平和,只是一种说明性的补充陈述,谈不上批评。下面我们再详细分析一下。首先分析“奸邪婢”这条批语的归属。该批语是眉批,落款有时间无人名。单从批书特点来说,脂砚斋没有落款时间和人名的习惯,有此习惯的恰恰是畸笏叟。虽如此说,这条批语毕竟有时间落款,能不能从这里找到一点突破口呢?查阅影印本可知,包括它在内,落款“己卯冬”的批语一共23条,而其中恰恰有1条落款了“脂砚斋”:第二十四回:原来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如今正从欠钱人家索了利钱,吃醉回来,不想被贾芸碰了一头,正没好气,抡拳就要打。〖庚辰眉批:这一节对《水浒》记杨志卖刀遇没毛大虫一回看,觉好看多矣。己卯冬夜。脂砚。既然这里落款了“脂砚”,是不是可以推测其他落款“己卯冬”的批语也是他所写呢?不急,我们来看影印本:
由于这条批语仍然是眉批,批语后尚有很大空间,故而落款也可能是后来的抄书人所加,如庚寅本中就有同样落款“脂砚”的一条侧批:第一回: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甲戌侧批: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庚寅侧: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脂砚。
我们知道,脂砚斋甲申八月或不久就已过世,畸笏叟在丁亥夏感叹润色集团人员“不数年”就“相继别去”,所以这条侧批不可能是脂砚斋所写,只可能是畸笏叟所留(落款“丁亥春”的批语共有5条,未署名的包括这条在内共2条,署名“畸笏”的有3条,还有一条落款“丁亥夏畸笏”的提到了“丁亥春”;同时落款“丁亥夏畸笏”的多达23条。),“脂砚”二字只可能是后来的抄书人自己添加上去的。所以上述眉批中的落款“脂砚”二字,很大可能也是后人抄写时擅自所加(23条落款“己卯冬”的批语,唯独1条有人名,从概率上来说也太低了,何况脂砚斋无落款时间习惯,在自己的藏书中批书也不必落款自己名号。)。前面我们从批书习惯推测“己卯冬”的批语是畸笏叟所写,是否还有其他例证呢?有的,我们来看这条批语:第二十三回: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庚辰眉批: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过仙笔不写,恐亵我颦卿故也。己卯冬。〗〖庚辰眉批: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新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前一条批语说的是批书人想要画黛玉葬花图很久了,但又怕画不好亵渎了颦儿。后面补充说丁亥年春天的时候偶然结识一位浙江官员,他画美人绝佳。可惜因为官事忙碌且不久就回浙江了,还是没能得到颦儿的画像,至今仍觉遗憾。前后结合来看,前条批语虽只落款时间而没署人名,也应是畸笏叟所写。综上所述,“奸邪婢”这条批语是畸笏叟所写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那么后一条批语就是他对自己之前所批内容的修正。有人又说了,畸笏叟不是看过后文吗?怎么会搞错“小红”的定位呢?畸笏叟看过后文不假,但百余回巨著,他也得从前往后看,看的过程中可能就已经写下批语了(见文末附录),何况又经过多次增删。如这里提到的同为“奸邪婢”的良儿和篆儿。从后文平儿口中得知,“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良儿偷玉”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故事情节,但现行文本中已不见,只有这一句话能得知批语里说的“前良儿”是何意了。“篆儿”的事就更无踪迹了,虽后文有出现丫头“篆儿”,一个是第五十二回坠儿偷虾须镯事发: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唬的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


宝玉屋里的篆儿只在这里出现一次,她也没做什么偷盗之事,显然批语里的篆儿与她无关。还有一个叫篆儿的是邢岫烟的丫头,显然也不是批语里的那位。要说能跟“良儿偷玉”事件对应的,那也是现行文本里偷虾须镯的“坠儿”。可见现行文本的确增删了多次,情节与某些批语有出入也正常。其次,退一步讲,就算“奸邪婢”是脂砚斋所写,是否就是冤枉了小红呢?我认为作者在增删过程中对小红这个人物的定位也经历了改变,仅从前八十回来看,这个定评不算冤枉她。首先来看红玉的介绍:第二十四回: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怡红院中,倒也清幽雅静。不想后来命人进来居住,偏生这一所儿又被宝玉占了。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有三分容貌,〖庚双夹:有三分容貌尚且不肯受屈,况黛玉等一干才貌者乎?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庚双夹:争夺者同来一看。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


宝玉是贾府的焦点,丫鬟们若能在怡红院当差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争荣夸耀心再强一点的就是努力成为宝玉的侍妾,如袭人等,红玉也不例外。只是宝玉身边大丫鬟实在太多,又“都是伶牙利爪”的,所以她一直没有机会在宝玉面前表现,好引起宝玉的注意。这次好容易在宝玉面前露了脸,又被秋纹等一顿讽刺责骂,文本如下:走到那边房内便找小红,问他方才在屋里说什么。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不想二爷要茶吃,叫姐姐们一个没有,是我进去了,才倒了茶,姐姐们便来了。”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庚辰侧批:难说小红无心,白描。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连批语也说“难说小红无心”,可见小红的确是有意制造和宝玉接触的机会。但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实在不好惹,见成为宝玉姨娘这条路无望,她便想跳出怡红院,且把眼光放到了贾府其他爷们身上,留意起贾芸来。滴翠亭跟坠儿说悄悄话时,她的警惕性也非常高:


第二十七回: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槅子都推开了,〖庚辰侧批:贼起飞志,不假。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红玉将自己的贴己东西给贾芸作为谢礼,她也知道这属于越礼行为,类似于偷订私盟了。古代女子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这种行为如果被人知道,名声就毁了,即使只是私相传递信物——参见司棋。所以她立刻想到推开槅子,这样就不会引人注意,自己也能随时观察到外面情形好做应变。此处批语“贼起飞至”也同样是贬语。偏偏这些话又被宝钗听见,我们来看她的反应: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庚辰侧批:道尽矣。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批语“道尽矣”即是赞同宝钗此处所想。又从心机更甚一筹的宝钗眼里评出小红“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可见小红的确不单纯(人精凤姐看人也是一看一个准,如鸳鸯在很多读者眼中,因为抗婚而赢得不少好感,认为她不屈权贵,敢于遵从自己的内心。87版红楼梦里面,鸳鸯也是正面的形象。然而凤姐心里鸳鸯却“素习是个可恶的”,果不其然,后28回中鸳鸯果然祸害了贾府)。后见凤姐招手叫人办事,她“连忙弃了众人”,回来复命时又遇见晴雯等人,我们来看她们的对话: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爖,就在外头逛。”红玉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茶炉子呢?”红玉道:“今儿不该我爖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绮霰道:“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去罢。”红玉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甲戌侧批:非小红夸耀,系尔等逼出来的,离怡红意已定矣。说着将荷包举给他们看,〖庚辰侧批:得意!称心如意,在此一举荷包。方没言语了,〖甲戌侧批:众女儿何苦自讨之。大家分路走开。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一面说着去了。这里小红的答话十分伶牙俐齿,借着给荣府的当家人凤姐跑腿,“理直气壮”的怼了怡红院一干大丫鬟。前面被秋纹碧痕怼的时候估计已经有另谋出路的想法了,这里很快抓住时机,在贾府红人琏二奶奶面前露脸。果不其然,事情办得非常漂亮,得到了凤姐的赏识。就是名字不得凤姐喜欢,说道:“讨人嫌的很!〖庚辰侧批:又一下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而“奸邪婢”的批语正是出现在凤姐问她是否愿意跟自己当差时,她自然满心愿意。批书人根据小红在这前后的表现,认为她不仅很有心机,又对怡红院不忠,另谋高就,因而用了“逐之”这一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实际此处是凤姐主动要小红跟自己当差。综上所述,“奸邪婢”这条批语更有可能是畸笏叟自己所批,小红的形象在增删过程中有过变动,所以后一条批语是看过了后28回相关情节后的自我修正。据此认为脂砚斋没看过后文,证据不足。下篇文章我们继续分析脂砚斋究竟有没有看过后文(后28回)。
—————————————————————
附录:
畸笏叟看书过程中就可能边看边批的例证(当然也有很多是看完全书以后回头再批的,回头再批的很多都是提示后文情节的。):
1.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庚辰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作者又不得有也。己卯冬夜。〗〖庚辰眉批: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前文已分析过,此系畸笏叟自批自纠正之言,而他肯定是看过狱神庙后文的,这里的“未见”指的是写前一条批语时还没看后文。
2.第十九回:黛玉听了,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说着,便拧的宝玉连连央告,说:“好妹妹,饶我罢,再不敢了!我因为闻你香,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庚辰眉批:“玉生香”是要与“小恙梨香院”对看,愈觉生动活泼,且前以黛玉后以宝钗,特犯不犯,好看煞!丁亥春。畸笏叟。〗
“小恙梨香苑”在第八回,甲戌、舒序、列藏的回目即曰:薛宝钗小恙梨香苑贾宝玉大醉绛芸轩。畸笏叟看到“静日玉生香”的文字,想起前文的“小恙梨香苑”,故留此批语以赞作者。若是看完全文再批,大可在“小恙梨香苑”时就提醒读者:与后“静日玉生香”对看。如第二十回: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庚辰眉批:特为乳母传照,暗伏后文倚势奶娘线脉。《石头记》无闲文并虚字在此。壬午孟夏。畸笏老人。〗
这里就提示后文有奶娘倚势情节(迎春乳母之事),显然是已经看过后文了。
其他例证皆为落款“己卯冬夜”的批语:
3.第二十二回: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庚辰眉批:前看凤姐问作生日数语甚泛泛,至此见贾母蠲资,方知作者写阿凤心机无丝毫漏笔。己卯冬夜。〗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
畸笏叟看到此处才知作者前文写凤姐问做生日那几句话的用意,并非泛泛之谈,称赞作者的细心。若是已看过后文,则不会写自己到这里才明白,而是前文凤姐问做生日时就可以点出作者用意了。
4.第二十回: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庚辰侧批:嫡嫡是彼亲生,句句竟成正中贬,赵姨实难答言。到此方知题标用“弹”字甚妥协。己卯冬夜。〗
此处畸笏叟同样用了“到此方知”字样。
5.第二十一回:看至此,意趣洋洋,趁着酒兴,不禁提笔续曰:〖庚辰眉批:趁着酒兴不禁而续,是作者自站地步处,谓余何人耶,敢续《庄子》?然奇极怪极之笔,从何设想,怎不令人叫绝?己卯冬夜。〗
 宝玉往上房去后,谁知黛玉走来,见宝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翻出昨儿的《庄子》来。看至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庚辰眉批:又借阿颦诗自相鄙驳,可见余前批不谬。己卯冬夜。〗
颦儿对宝玉所序之文作诗鄙驳,与前面自己所想所批甚合,故曰:余前批不谬。若是已看到阿颦所作诗,则不会写下前批“是作者自站地步”等字样了。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脂砚斋真的没看过《石头记》后文吗?



下一篇: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贾家之败
where5
2021-10-13   |  8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潇湘夜雨

《红楼梦》第18回,贾妃点了四出戏,批语说这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己卯本和庚辰本在第一出戏《豪宴》下有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图片

《一捧雪》是明末清初李玉的戏曲,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蕃依仗其父严嵩之势,为夺取一只玉杯“一捧雪”,害得莫怀古家破人亡的故事。既然批语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说明贾家也必然会因某件珍贵物品而败家。刘心武先生认为贾家是因一个佛手而败家的。理由是第41回有以下情节和批语:
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双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刘心武先生根据批语,认为将来贾家因一个佛手导致败家。但上文中的佛手是水果,显然不可能。于是他在第72回找到了一个蜡油冻的佛手,认为就是这个蜡油冻佛手导致贾家败家。其实批语所说的“千里伏线”,指的是巧姐和板儿后边会有姻缘,并不是贾家因佛手而败家。贾家富贵无比,怎么会因一个蜡油冻佛手败家呢?
图片

那么贾家到底因什么而败家呢?那就是因那块独一无二的通灵宝玉。贾宝玉是通灵宝玉的主人,对通灵宝玉的争夺表现为对贾宝玉的争夺。薛家到了贾家东北角就赖着不走了,并编造出“金玉良缘”的谎言,就是为了争夺贾宝玉。后来,贾家被抄并遭受流寇入侵而家破人亡,林黛玉上吊自杀,薛宝钗终于得到贾宝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贾家影射的是皇家,通灵宝玉象征的是玉玺,薛宝钗和林黛玉争夺贾宝玉影射了明清争夺天下,而贾家之败正是影射了明朝灭亡的惨烈过程。胡适派红学认为贾府之败只是指贾家被抄,影射的是曹家被抄。其实曹家被抄只是没收财产,并没有任何人因抄家而死,这与书中所说的家事消亡以及“白骨如山忘姓氏”是完全对应不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捧雪》中,撺掇严世蕃向莫怀古家索取玉杯的是汤勤,而汤勤是莫怀古于他在风尘中提携并荐给严世蕃的。这让人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贾雨村正是贾政提携的,由此可以预见将来贾家败落的时候,贾雨村会对贾家落井下石,贾雨村判英莲案就是明证。
图片

除了《一捧雪》,石呆子案也预示了贾家之败。贾赦贪图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让贾琏去买未成。而贾雨村知道了这事,讹石呆子拖欠了官银,将石呆子的扇子抄了来。石呆子因扇子败家也预示了贾家会因通灵宝玉而败家。贾雨村是石呆子案的罪魁祸首,也预示着贾雨村在贾家败落时会有一番“作为”。正如贾琏所说:“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平儿也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没天理的”。
以小喻大是《红楼梦》的常见笔法,而作者正是通过《一捧雪》和石呆子案预示了后来的贾家之败。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红楼梦解读》举报/认领
上一篇: 小红到底是不是“奸邪婢”?“奸邪婢”这条批语是谁写的?
下一篇: 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论”,透露了什么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11:44 , Processed in 0.0817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