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V哥掰谎//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渔家傲4587

2014-05-30 01:31
7360楼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

鉴》。

《红楼梦》更名者:吴玉峰;

《风月宝鉴》更名者:孔梅溪;

《风月宝鉴》序者:棠村;

此三者皆虚无之人,查稽无考,一名取一字,吴梅村也。

《情僧录》更名者:空空道人;

梅村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日:‘诗

人吴梅村之墓’。”

以怀明之悲情,以僧装而入敛,正合情僧之意;

空空道人易名《情僧录》,墓无碑而立圆石,正合《红楼梦》:一道一僧度顽石。

窃惟脂批所记,多有梅村身后之物事,故此书应由梅村初稿,而后人善修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2: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05:02
7377楼  


@怀旧船长 7289楼 2014-05-30 00:31:43

经查,署名 @逗红轩 的作者的确于社科院红楼梦研究网站发表过《石头真言》,时间是2012年。但现在还不能完全证明是抄袭。请逗红轩及网友拿出比对证据,不要再刷屏。

若真有抄袭之嫌,本帖将按版规作相应处理。

也请本帖作者出来澄清。

-----------------------------

这个很简单,在08年出现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旧时真本”)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

一个是阆苑仙葩【既言仙字,非人间之品,指绛珠仙草也】一个是美玉无瑕【宝玉一生愚顽,怎言无暇,实指和氏璧也,(此批语被红线划去)】

所以此说出现早矣。

竺香玉  2017-06-25 11:34
这条批语震撼啊

无情D红烧肉  2021-02-12 16:39
其实美玉无瑕说的是妙玉 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06:54
7383楼  


@jcy37951 7316楼 2014-05-30 06:18:45

作者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曹雪芹”的名字入手。曹雪芹,应该是清初的明朝遗老,本姓朱,“雪",有报仇雪恨的意思,也通“血”。“芹”,一种是作者的谦称,也通“清”。综合起来,两个意思,一是说对清朝不满,要报仇雪恨;二是红楼梦成书不易,是自己血泪的结晶。

不知楼主认同与否?

-----------------------------

这个我以前猜过,在QQ群里大家还笑话说“朱血清”听起来象是来到了兽医站!感觉只是说服力差些,肯定会有不少人不认同。不过我忽然想到,不知道“芹”字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是怎么个发音?哪位指点一下?尤其是江苏,山东,山西,湖北一代的?

帅茜宁兮  2016-04-10 16:16
山东是Qing

u_109085210  2017-06-10 22:37
评论 帅茜宁兮:不是吧,我是山东不读q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2: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08:16
7393楼  


吴梅村是个大才子,在崇祯三年的时候乡试中举,会试第一,殿试时皇帝新点中了“榜眼”,真正的“连中三元”,这时他才二十二岁!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可见崇祯皇帝对他非常欣赏。1637年,崇祯皇帝选了全国一些大儒给太子当老师,于是吴梅村迁东宫讲读官,陪伴太子朱慈烺,后作为的官属,也就是说他与太子两个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后来明亡以后太子逃出城以后被李自成的军队抓到,而李自成又很快兵败,从此太子失踪。所以这样看来这个太子朱慈烺确实有可能活下来,并与吴梅村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他以“曹雪芹”为笔名,在吴梅村的草稿为基础,加工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但这些确实缺少证据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找一找,这方面我不是强项。

在我的贴子中有位网名叫snfly2010的有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新的发现,我觉得值得大提特提一下:第一回提到过“假语村言”,这是一语双关!表面的意思是“说的都是假话,村话”,还可以理解为“这些假语都是吴梅村所言”!这一点发现很让人震惊!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更多的内容,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幅对联非常有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家看,上联的“假真”对下联的“无有”,也就是说“假语村言”中的“假”字也可以理解为“吴”,于是“假语村言”中既隐藏了“吴”字和“村”字!所以“假语村言”的内涵被再次扩大,还可以理解为“吴梅村讲述”历史之意!这也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根本含义。我们再看看后来的敷演的贾雨村这个角色: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

我们从这段原文和批语中可以看到:这个贾雨村本名叫“贾化”,从批语中也能看出是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实非”,而胡州谐音“胡诌”,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书中说得都是“假话”,也就是指《风月宝鉴》表面上的故事,而反面的真正的历史被“真事隐去”了!这些强调的是原作吴梅村的创作基调,但大家不是理解为这个贾雨村就是吴梅村,这样就太机械了。

浪浪的娟娟  2016-06-28 17:30
马克一下

高个子武大郎  2016-10-04 22:26
贾,吴一段,牵强。个人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3: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11:08
7456楼  


吴梅村是个大才子,在崇祯三年的时候乡试中举,会试第一,殿试时皇帝新点中了“榜眼”,真正的“连中三元”,这时他才二十二岁!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可见崇祯皇帝对他非常欣赏。1637年,崇祯皇帝选了全国一些大儒给太子当老师,于是吴梅村迁东宫讲读官,陪伴太子朱慈烺,后作为的官属,也就是说他与太子两个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后来明亡以后太子逃出城以后被李自成的军队抓到,而李自成又很快兵败,从此太子失踪。所以这样看来这个太子朱慈烺确实有可能活下来,并与吴梅村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他以“曹雪芹”为笔名,在吴梅村的草稿为基础,加工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但这些确实缺少证据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找一找,这方面我不是强项。

在我的贴子中有位网名叫snfly2010的有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新的发现,我觉得值得大提特提一下:第一回提到过“假语村言”,这是一语双关!表面的意思是“说的都是假话,村话”,还可以理解为“这些假语都是吴梅村所言”!这一点发现很让人震惊!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更多的内容,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幅对联非常有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家看,上联的“假真”对下联的“无有”,也就是说“假语村言”中的“假”字也可以理解为“吴”,于是“假语村言”中既隐藏了“吴”字和“村”字!所以“假语村言”的内涵被再次扩大,还可以理解为“吴梅村讲述”历史之意!这也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根本含义。我们再看看后来的敷演的贾雨村这个角色: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

我们从这段原文和批语中可以看到:这个贾雨村本名叫“贾化”,从批语中也能看出是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实非”,而胡州谐音“胡诌”,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书中说得都是“假话”,也就是指《风月宝鉴》表面上的故事,而反面的真正的历史被“真事隐去”了!这些强调的是原作吴梅村的创作基调,但大家不是理解为这个贾雨村就是吴梅村,这样就太机械了。

吴梅村曾留下了一个戏剧剧本,叫《秣陵春》,是个半文半白的本子,书中以宋初为背景,怀念前唐旧主的故事,也就是小说第五十五回里“男王熙凤”的情节中提到的“残唐五代”,是关于一个王朝灭亡的故事。此剧本与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一、都是隐写在改朝换代的新朝中思念前朝;

二、《秣陵春》里也有不少梦古怪离奇的梦;

三、《秣陵春》以“玉”和“镜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书中的玉为古玩,镜子叫“宜官宝鉴”;

四、《秣陵春》一样为时空错乱的手法进行描写的,这与《红楼梦》极为相似,也是中国自古以后很少见的写作手法。

因为《秣陵春》一书写得半文半白的,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我读得不是很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里面挖掘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影射太子下落的信息!

“秣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有三个别称:“石头城”、“金陵”和“秣陵”,所以我们看《秣陵春》这个书名跟《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确实让人看着眼熟!

所以我相信吴梅村是《红楼梦》早期构思者,他应该完成了一个初稿,是个草稿,而真正将这个草稿加工成我们后来看到的《红楼梦》的是这个“曹雪芹”,这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第十三回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需要我们需要重新来认识: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这条批语里先提到了作者,然后又提到了“芹溪”,两人并提!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作者就是“芹溪”,“芹溪”就是作者,但如果我们反复阅读这条批就会发现:不应该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也就是说作者是作者,应该指的是吴梅村,而这个“芹溪”是后来加工者,也就是增删五次之人,应该是“曹雪芹”。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因命芹溪删去”,也就是说这个批书人也参与了增删的过程,提供意见或建议,这样看来成书的过程肯定不是一个人进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其规模和表现手法应该都与吴梅村最早的本子有很大区别,应该说内容也大大的丰富了,我会在后面的《增删五次》一章里详细给大家介绍此书增删的过程,增删的过程都是我自己的感悟,我应该可以基本上理清“增删五次”都干了什么,或者可以大致了解吴梅村原作的大概框架。

另外我有个猜测:吴梅村的原本《石头记》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本子比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应该是本淫秽小说,也就是说其中会有大量色情的描写,估计跟金瓶梅类似,这也是什么其中一个书名为《风月宝鉴》的原因。试想贾瑞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本书可以看死男人,但这样的事毕竟很少发生,虽然清代确实记载着两例,但相对来说还是太少。我怀疑正因为原本有大量色情的描写,所以叫《风月宝鉴》也合理多了。只不过后来“曹雪芹”在增删的过程中将这些色情描写去掉了,这可能跟清朝的时候在这方面管理严有关系。

另外我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清代生活作风问题确实管得比较严,趋于保守。而明末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很开放,因为万历年间大明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政府很少干涉民间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男女关系非常混乱,而且同性恋也很普及,其实这些情况也很符合《红楼梦》中描写的特点,正所谓“情既相逢必主淫”。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踏歌而来  2016-05-20 16:55
应该还有个《茂陵秋》吧。

荷清莲香  2016-08-27 11:11
有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喷。我以前学日语,研读过源氏物语,觉得其中有种和红楼梦很相似的感觉.(就是类似有很多无关紧要的闲话,都是一个男人和一些女人的事情)一些日本研究学者也认为源氏物语表面写光源氏的风流事迹,实则背后隐藏些不可说内容,关系到平安时期朝堂争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7: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11:08
7456楼  


吴梅村是个大才子,在崇祯三年的时候乡试中举,会试第一,殿试时皇帝新点中了“榜眼”,真正的“连中三元”,这时他才二十二岁!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可见崇祯皇帝对他非常欣赏。1637年,崇祯皇帝选了全国一些大儒给太子当老师,于是吴梅村迁东宫讲读官,陪伴太子朱慈烺,后作为的官属,也就是说他与太子两个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后来明亡以后太子逃出城以后被李自成的军队抓到,而李自成又很快兵败,从此太子失踪。所以这样看来这个太子朱慈烺确实有可能活下来,并与吴梅村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他以“曹雪芹”为笔名,在吴梅村的草稿为基础,加工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但这些确实缺少证据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找一找,这方面我不是强项。

在我的贴子中有位网名叫snfly2010的有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新的发现,我觉得值得大提特提一下:第一回提到过“假语村言”,这是一语双关!表面的意思是“说的都是假话,村话”,还可以理解为“这些假语都是吴梅村所言”!这一点发现很让人震惊!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更多的内容,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幅对联非常有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家看,上联的“假真”对下联的“无有”,也就是说“假语村言”中的“假”字也可以理解为“吴”,于是“假语村言”中既隐藏了“吴”字和“村”字!所以“假语村言”的内涵被再次扩大,还可以理解为“吴梅村讲述”历史之意!这也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根本含义。我们再看看后来的敷演的贾雨村这个角色: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

我们从这段原文和批语中可以看到:这个贾雨村本名叫“贾化”,从批语中也能看出是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实非”,而胡州谐音“胡诌”,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书中说得都是“假话”,也就是指《风月宝鉴》表面上的故事,而反面的真正的历史被“真事隐去”了!这些强调的是原作吴梅村的创作基调,但大家不是理解为这个贾雨村就是吴梅村,这样就太机械了。

吴梅村曾留下了一个戏剧剧本,叫《秣陵春》,是个半文半白的本子,书中以宋初为背景,怀念前唐旧主的故事,也就是小说第五十五回里“男王熙凤”的情节中提到的“残唐五代”,是关于一个王朝灭亡的故事。此剧本与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一、都是隐写在改朝换代的新朝中思念前朝;

二、《秣陵春》里也有不少梦古怪离奇的梦;

三、《秣陵春》以“玉”和“镜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书中的玉为古玩,镜子叫“宜官宝鉴”;

四、《秣陵春》一样为时空错乱的手法进行描写的,这与《红楼梦》极为相似,也是中国自古以后很少见的写作手法。

因为《秣陵春》一书写得半文半白的,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我读得不是很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里面挖掘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影射太子下落的信息!

“秣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有三个别称:“石头城”、“金陵”和“秣陵”,所以我们看《秣陵春》这个书名跟《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确实让人看着眼熟!

所以我相信吴梅村是《红楼梦》早期构思者,他应该完成了一个初稿,是个草稿,而真正将这个草稿加工成我们后来看到的《红楼梦》的是这个“曹雪芹”,这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第十三回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需要我们需要重新来认识: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这条批语里先提到了作者,然后又提到了“芹溪”,两人并提!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作者就是“芹溪”,“芹溪”就是作者,但如果我们反复阅读这条批就会发现:不应该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也就是说作者是作者,应该指的是吴梅村,而这个“芹溪”是后来加工者,也就是增删五次之人,应该是“曹雪芹”。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因命芹溪删去”,也就是说这个批书人也参与了增删的过程,提供意见或建议,这样看来成书的过程肯定不是一个人进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其规模和表现手法应该都与吴梅村最早的本子有很大区别,应该说内容也大大的丰富了,我会在后面的《增删五次》一章里详细给大家介绍此书增删的过程,增删的过程都是我自己的感悟,我应该可以基本上理清“增删五次”都干了什么,或者可以大致了解吴梅村原作的大概框架。

另外我有个猜测:吴梅村的原本《石头记》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本子比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应该是本淫秽小说,也就是说其中会有大量色情的描写,估计跟金瓶梅类似,这也是什么其中一个书名为《风月宝鉴》的原因。试想贾瑞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本书可以看死男人,但这样的事毕竟很少发生,虽然清代确实记载着两例,但相对来说还是太少。我怀疑正因为原本有大量色情的描写,所以叫《风月宝鉴》也合理多了。只不过后来“曹雪芹”在增删的过程中将这些色情描写去掉了,这可能跟清朝的时候在这方面管理严有关系。

另外我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清代生活作风问题确实管得比较严,趋于保守。而明末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很开放,因为万历年间大明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政府很少干涉民间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男女关系非常混乱,而且同性恋也很普及,其实这些情况也很符合《红楼梦》中描写的特点,正所谓“情既相逢必主淫”。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踏歌而来  2016-05-20 16:55
应该还有个《茂陵秋》吧。

荷清莲香  2016-08-27 11:11
有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喷。我以前学日语,研读过源氏物语,觉得其中有种和红楼梦很相似的感觉.(就是类似有很多无关紧要的闲话,都是一个男人和一些女人的事情)一些日本研究学者也认为源氏物语表面写光源氏的风流事迹,实则背后隐藏些不可说内容,关系到平安时期朝堂争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8: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12:23
7476楼  


@argovand 7409楼 2014-05-30 12:21:37

原文:贾宝玉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是宝玉为稻香村拟题,李纨李宫裁指的是李自成的话,那么同在稻香村的这个采芹人, 指的就是曾被李自成所掳的朱慈烺了?

且《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古时入学宫就学就称为采芹或入泮,

而吴梅村曾任朱慈烺讲读,以此自称采芹人的是朱慈烺,

而化名"曹雪芹"三字所指是"朱血芹", 正是大明骨血正脉?

-----------------------------

刚才有位朋友说,“芹”谐音“亲”,所以"曹雪芹"三字所指是"朱血亲",自然是指朱家的后代,我觉得这个思路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15:50
7533楼  


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

请大家来分析一下这段,这里面提到了太上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8: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30 17:06
7557楼  


第十章 两株枯木

前面介绍了黛玉判词里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和“玉带林中挂”两句,我相信大家对其中的内涵肯定是印象深刻。根据脂批提示,我从《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里得知“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个字谜,是个姓“朱”的“朱”字;而我又根据脂批的提示又论证出“玉带林中挂”象征着黛玉上吊而死,从而确定黛玉这个角色是在影射一个非常有名的上吊而死的姓“朱”的人。那判词中“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句所包涵的内容太丰富,而且相当重要,所以我只能用单独一整篇文章来分析才过瘾!总体上看“两株枯木”一共有两层含义,而且兼顾着书中的表面故事和所隐写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一喉二歌”的又一顶峰之作!而对其中的第二层含义的解读,应该算是我个人的又一个重要发现!不但极其合理,也给我们认识本书的结构和框架提了崭新的思路,而且还为我们解开了黛玉姓“林”的天大秘密,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估计到时候大家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最初我跟大家一样,很容易地猜出“两株枯木”应该是个字谜:“二木为林”,自然是作者在暗示我们这个判词指的是林黛玉,“枯木”也就是象征黛玉之死,这个应该不难理解。但后来思来想去,又感觉没有这么简单,“二木为林”是不错,但在判词里还有“玉带林中挂”一句,其中也有个“林”字,表面上看都是在影射林黛玉,可为什么在这里将“林”字要重复两次呢?另外,为什么是“两株枯木”,“枯”字当什么讲呢?难道仅仅是影射黛玉之死吗?还是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我个人总结出这个“枯”字应该一共有两层含义,首先我先介绍第一层,这就需要提一下乾隆年间的一个叫“富察?明义”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绿烟琐窗集》,其中的《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是目前发现的关于《红楼梦》的最早的题诗,所以倍受人们重视。其中前十六首应该是描写前八十回的内容,而后四首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明显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所以“红学”界公认富察?明义看过全本的《红楼梦》,其中第十八首的头两句是这样: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葬花词》实际上是黛玉死时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黛玉之死是能够跟《葬花词》中的描述完全对应得上!也就是说,如果哪位发现了一个含有八十回以后内容的本子,鉴定其真伪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其中的黛玉之死是不是能够跟《葬花词》里描写的对得上!在清代出现过太多的《红楼梦》续书了,续得千奇百怪,但没有一本能对得上的,所以续书的思想境界还是停留在表面的情色故事之中,跟贾瑞有一拼。那我们能从《葬花词》中看出哪些关于黛玉之死的信息呢?

(我的新浪博客将此贴中零散登出来的文字进行了整理,欢迎大家前去围观: http://blog.sina.com.cn/vgimm

白云白又白  2017-01-19 11:39
评论 V哥掰谎:香菱的画和词里也都暗示了她的身份和结局呀

V哥掰谎  楼主: 2017-01-19 12:23
评论 白云白又白:是呀,你很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顶飞鹰

2014-05-30 19:46
7601楼  


@V哥掰谎 2014-05-30 14:44:40

问得好,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崇祯顾意要处死魏忠贤,而是魏忠贤坏事做多了,反一招失算,让人抓到把柄,被国家的法治部门查了水表,是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他反算了自己的性命,是他自己触犯了法律。我在后面会讲到的。

———————————————

你被后28章误导了,从前80回,及明史,及现在的推断,应该是天启死后(被东林害死)。东林党当权,贾琏当家,暗算魏公公,排挤他,并害死他。你不要站在东林党一边,误入歧途。参见嘉靖与海瑞。

V哥掰谎  楼主: 2017-07-20 11:11
有相关的证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2:47 , Processed in 0.0624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