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上人”的三个粉丝:陶渊明、脂砚斋和周春原创2017-04-02 15:13·鲁报
甲戌本《红楼梦》第一回中,叙述甄士隐:“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只因这位甄士隐本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是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脂砚斋于“甄士隐本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句旁,朱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羲皇上人破解石头记红楼隐史1631--1644明亡真相,石头记其中40%的篇幅内容是隐写1644年大观园大团圆大结局}】 这一句批语,是有典故的。“羲皇上人”是指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用来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出自晋朝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由此可见,脂砚斋和陶渊明一样,是十分欣赏甄士隐的,也是很羡慕“羲皇上人”这样的生活状态的。无独有偶,有一个人,几乎和脂砚斋同一时期,可能比脂砚斋长寿一些,也很推崇“羲皇上人”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个人也是“红学家”,他就是周春(1729—1815)。 据说周春是最早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之一,和脂砚斋在《红楼梦》书上点评批语不同,他早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就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红学专著《阅〈红楼梦〉随笔》。他的藏书印有有一方就是“自谓是羲皇上人”。 也就是说,脂砚斋和周春两位老先生,在这里“巧遇”或者“撞车”了。他们俩和陶渊明一样,都是“羲皇上人”铁杆粉丝。 和忽男忽女、偷偷摸摸、若隐若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脂砚斋不一样,书上清清楚楚写了自己名字的周春,一直是光明磊落,不藏着掖着,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大丈夫,不怕杀头不怕被抓不怕文字狱,他比脂砚斋胆子大得多。 脂砚斋的批语:“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这句话也有些令人费解,看一百遍,也无法确定写作年代。难道说此书是原始社会时期写的?或者是陶渊明时期写的?再或者就是脂砚斋很了解周春,知道周春的藏书印和自称“自谓是羲皇上人”,认定是周春时期写的?但是这又是不可能的。 不知道脂砚斋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如此批语未免有些离奇。就是用胡适的考证办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估计最后也没有答案。 按说,周春是最早的索隐派。他在《阅〈红楼梦〉随笔》中提出:《红楼梦》是“叙金陵张侯(勇)家事”。而且他还说,他在乾隆末年已见到120回和80回两种《红楼梦》。这种“和稀泥”的说法,也让很多红学家找不到北了。 周春是藏书家、学者。藏书印有“周春松霭”、“海宁周氏家藏”、“著书斋”、“松声山房”、“子孙世昌”、“自谓是羲皇上人”等。《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周春,字松霭,海宁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广西岑溪县知县。革陋规,几微不以扰民,有古循吏风。以忧去官,岑溪人构祠祀焉。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二十年,卒,年八十七。春博学好古,两亲服阕,年未五十,不谒选。著《十三经音略》十三卷,又有《中文孝经》一卷,《尔雅补注》四卷,《小学馀论》二卷,《代北姓谱》二卷,《辽金元姓谱》一卷,《辽诗话》一卷,《选材录》一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 不知道为什么,《清史稿·》细心的撰稿人,唯独没有收录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可能他们不知道周春的这本著作。或者可能知道,但是看不上眼,没有收录吧。(吴修安)
崇祯时期第一位被写入《奸臣传》的内阁首辅周延儒
文史不假
2020-09-06 09:23
在周延儒的暗中策动下,东林党人开始对首辅成基命进行“轮番轰炸”。而更关键的是,由于自己在袁崇焕一案中的态度和立场,使得崇祯皇帝对于成基命也猜忌重重。
成基命
终于,担任首辅仅半年的成基命就心灰意冷,在向崇祯上疏自辩的同时还递交了辞呈。据《明史·成基命传》记载:
基命奏辩曰:“澄源谓臣当两首廷推,皆韩爌等欲藉以救崇焕。当廷推时,崇焕方倚任,安知后日之败,预谋救之。其说祖逢申、道浚,不逐臣不止,乞放归。”帝慰留之。卒三疏自引去。
成基命离开内阁后,周延儒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五十七位内阁首辅。
周延儒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人。在明朝历史上,特别是崇祯时期,周延儒可以称得上是最著名的内阁首辅。可惜,这位最著名的首辅却被写入了《明史·奸臣传》,是一个“大奸似忠”的历史人物。
1593年,周延儒出生在南直隶一个富庶的地主家庭,而且天资聪慧,是一个难得的少年神童,甚至被十里八乡惊为天人。因此,他自小就养成了恃才傲物和狂放不羁的性格,这个性格标签整整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轻松通过一系列的进阶考试后,年仅二十岁的周延儒就参加了会试,并且高中头名的会元。紧接着,他又在同年的殿试中再一次拔得头筹,成为头名状元。或许在他看来,这一切的取得都是那么的波澜不惊,那么的顺理成章。
之后,周延儒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在此熬资历和排大队。期间,他丝毫没有低调和收敛,继续延续着他“语不惊人死不休,怎么高调怎么来”的风格。不过,直到朱翊钧驾崩,朱常洛驾崩,他都没有被重用。
朱由校登基后,周延儒终于排队排到了,被授予右中允一职,掌管司经局的事务。虽然说,这也就是一个微末小官,但毕竟是取得了品级上的晋升。
魏忠贤
由于朱由校朱木匠根本不理朝政,所以大小事务逐渐到了魏忠贤的手中,阉党势力以光速一般崛起。而几乎与此同时,前朝的东林党也斗倒了浙党、齐党和楚党等,实现了自己的一家独大。
这样,东林党和阉党的巅峰之战已经是不可避免,双方已经出现了零星的交火。
而周延儒一向自视甚高,或者说自视太高,他对于阉党嗤之以鼻,甚至对于东林党也不屑一顾。于是,夹在两党之间的他,仕途之路自然也是走得磕磕绊绊,坑坑洼洼。
1624年,周延儒被赶到了南直隶担任詹事府少詹事,具体负责南京翰林院的事务。说白了,这就是一次明升暗降,他被赶出了权力的中心,只安排了一个闲职。
木匠皇帝朱由校浑浑噩噩的在皇位上挺尸几年,终于死掉了。之后,大明江山由其弟信王朱由检来继承,也就是著名的崇祯皇帝,更是明朝的末代皇帝。
登基后,朱由检发现自己接手的不过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空架子。国库空虚、党争严重、流民四起、边境不宁、后金崛起、灾害不断……。
崇祯剧照
唯一剩下的,或许就只是十七岁年轻人心中的那份“凌云壮志”了。他心心念的就是要中兴大明,就是要成为圣君,根本不管有没有可能。
崇祯登基后,立即着手铲除了魏忠贤的阉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铲过头了。这件事,成为他在位期间做成并做对的第一件大事,也是最后一件大事。
而且,崇祯皇帝还对周延儒这个当年的会元和状元影响极其深刻,是他长久以来读书学习的榜样。于是,崇祯立即就将周延儒从南京召回北京,担任了礼部右侍郎。
1628年,周延儒在被“闲置”四年后,终于又一次回到了权力的中心北京。这一年,他才三十五岁,但却已有了十五年的为官经历,变得无比的圆滑和世故。看来,张爱玲的那句话说得无比正确:出名一定要趁早。
从此以后,周延儒的好运连连。他在崇祯帝的庇护下春风得意马蹄疾,升任了礼部尚书。于是乎,当年那个目空一切和豪横无比的周延儒又开始了。
1628年,驻守在锦州的明军因为长期欠饷而发生了哗变,蓟辽督师袁崇焕发来十万火急的奏请,要朝廷紧急拨付饷银。据《明史·奸臣传·周延儒》记载:
锦州兵哗,督师袁崇焕请给饷。帝御文华殿,召问诸大臣,皆请发内帑。延儒揣帝意,独进曰:“关门昔防敌,今且防兵。宁远哗,饷之,锦州哗,复饷之,各边且效尤。”帝曰:“卿谓何如?”延儒曰:“事迫,不得不发。但当求经久之策。”帝颔之,降旨责群臣。
补充几句,所谓“内帑”,也叫“皇帑”,是独立于国库之外的一个小金库,专门用于支付皇帝和后宫的日常费用。
因为国库空虚,所以崇祯帝在文华殿廷议此事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主张动用内帑去紧急平定哗变。但是,崇祯却犹豫不决,一来,他舍不得动用自己的小金库;二来,他担心开此先例,今后会被更多的事件所胁迫。
而圆滑的周延儒却敏锐地察觉出这点,因此,他替朱皇帝提出了折中的处理意见,那就是内帑先紧急拨付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欠饷由兵部和户部商量如何拆借。此后,崇祯对于周延儒更加的信任,完全视为了心腹大臣。
可惜,因为周延儒不属于东林党的阵营,所以在日后的廷推内阁人选时,他没有进入十人的候选名单。于是,他也就没资格参加那场“抓大会”,眼见钱龙锡、李标、周道登等六人入阁参预机务,恨得他牙根痒痒。
1629年,崇祯单独召见周延儒,君臣二人相谈甚久。周延儒逐渐摸准了这位朱皇帝的秉性和脉络,当场就意气风发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且,完全不管能不能实现,反正心中想到的空中楼阁就全部描述出来了。
崇祯很高兴,后果很严重!他当即下旨,加封周延儒为东阁大学士,继续兼任礼部尚书并入阁参预机务。
入阁后,周延儒开始马不停蹄地诋毁首辅成基命,为的就是让他尽管滚蛋好为自己腾出位子。利用袁崇焕一案,周延儒很快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据《明史·奸臣传·周延儒》记载:
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遂为首辅。寻加少保,改武英殿。
周延儒剧照
伴随着成基命的离开,周延儒笑了,笑得可开心可开心了。而在他身后,有个人笑得更开心,这个人就是温体仁,他同样眼巴巴的盯着首辅的宝座。
温体仁为人一贯奸佞,只知道一味讨好朱由检,而且是毫无底线的讨好。周延儒讨好崇祯不假,但他的目的是为了借此上位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温体仁不同,他讨好崇祯,完全就是为了追逐私利,而不是为了某些政治主张。或者说,温体仁压根就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主张。不过,比起周延儒来,温体仁更受崇祯的宠信和支持。
成基命担任首辅期间,温体仁积极协助周延儒,两人结成了“倒成同盟”。如今,共同的敌人成基命已经离开了内阁,而首辅的宝座又只有一把,所以“倒成同盟”很快就破裂了。
在温体仁的积极联络下,言官们开始组队上疏,不断弹劾首辅周延儒。比如,纵子行凶、勾结朝臣、挑起党争、科场舞弊、徇私弄权……。总之,这是他们的强项,能翻出来的,能编出来的,统统都用上了。
面对这雪片一般的弹劾,周延儒只得上疏辩白。好在,崇祯已经连续更换了太多的首辅,他也开始觉得更换首辅不能视同儿戏,所以决定暂时不动周延儒,还斥责了言官对他的弹劾。
眼见情势好转,周延儒那股目空一切的豪横劲儿又开始作祟了。他竟然公开说了“余有回天之力,今上羲皇上人”的豪言。啥意思呢?我周延儒的能量很大,皇上名义上当政即可。于是,周延儒就这样下课了。据《明史·奸臣传·周延儒》记载:
而延儒至目陛下为羲皇上人,语誖逆。六年六月引疾乞归,赐白金、彩缎,遣行人护行。体仁遂为首辅矣。
崇祯四年,温体仁在赶跑周延儒以后,自己终于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不过,由于他一味媚上欺下,一贯专横霸道,很快就引起了新一轮的弹劾浪潮。
而看似聪明,实则糊涂的崇祯却对他情有独钟,每每都出面袒护。
就这样,温体仁这样一个政治流氓竟然在首辅位上尸位素餐长达五年之久,成为崇祯朝在任时间最久的一位内阁首辅。关于他的历史,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述。
温体仁之后,张至发、孔贞运、刘宇亮、薛国观等人,都先后担任过首辅之职。可惜,这些人通通都是昙花一现,甚至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印记。
在这样的皇帝和这样的内阁治下,明朝自然是更加的混乱不堪。关内,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是越剿越多,大有蔓延全国之势;关外,清军和明军早已经实现了攻守易势,明军已经彻底处于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1641年时,崇祯终于又想起了当年的周延儒。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下旨召回周延儒复为首辅,同时还加太子太师衔,进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
复位之初,周延儒推行了一些举措,竟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事实上,这更像是明朝最后的回光返照。基本上,他和东林党人差不多,耍耍嘴皮子还行,可要是来真格的,也没戏。
1643年,清兵已经攻入关内,周延儒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去前线督战。结果,他在阵前逶迤不前,等到清军抢掠之后退去,他却欺君假传捷报。
可怜的崇祯,国家已经危在旦夕,居然还对周延儒抱有希望,甚至降手敕,赐章服,特旨进封太师。这个职位,明朝历史上可是轻易不加封的,最多也就是追封有大功于社稷的朝臣。据《明史·奸臣传·周延儒》记载:
延儒驻通州不敢战,惟与幕下客饮酒娱乐,而日腾章奏捷,帝辄赐玺书褒励。侦大清兵去,乃言敌退,请下兵部议将吏功罪。既归朝,缴敕谕,帝即令藏贮,以识勋劳。论功,加太师,荫子中书舍人,赐银币、蟒服。
不过,锦衣卫很快就揭发出此事,而其他的官员也纷纷跟进,大家一同弹劾周延儒。这次弹劾特别简单,罪名就一条“欺君罔上”。
崇祯剧照
得知真相后,崇祯气得鼻子都歪了,下旨彻查。据《明史·奸臣传》记载:
延儒至,安置正阳门外古庙,上疏乞哀,不许。法司以戍请,同官申救,皆不许。冬十二月,昌时弃市,命勒延儒自尽,籍其家。
不久,随着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尚有一丝骨气的崇祯帝选择了和周延儒一样的道路,也自缢而亡。
从此以后,明朝灭亡,只有南明的小朝廷还在象征性的抵抗,但已经无力回天。而对于周延儒,张廷玉在《明史》中这样评价他的一生:
周延儒怀私植党,误国覆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