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曹雪芹+】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大话红楼3:红楼阅读方法指南,曹雪芹教你读红楼!
where5
2023-08-06 发表于四川  |  7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本系列只解析《红楼梦》原著,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
《红楼梦》到底讲了什么?

这个答案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惊世骇俗的,有传统道学的,有历史谜案的,更有超凡入圣的,甚至还有鬼怪惊魂的。

总之,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众说纷纭,形形色色,千奇百怪。

我们不需要去评判这些解读的正确与否,只需要好好读读《红楼梦》开头写的作者自云,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什么叫作者自云呢?

就是作者的自白。

作者自白的位置很有意思。

前一句话是:此开卷第一回也,这是万分之万的真话。

作者自白之后,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是百分之百的胡话。

刚好完美的对应了真事隐,和假语存。

也就是说,作者自白的部分绝对是真话。

既然是真话,肯定不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

所以,这段话里必然隐藏着《红楼梦》的真相。

作者回答了几乎市面上所有关于红楼的疑问。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红楼梦》?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这句话中,明确提到了真事。

换句话说,《红楼梦》这本书的故事是有真实根据的。

但是因为一番梦幻的经历,让作者不能说真话了。

问题来了,是什么梦幻的经历,让作者不能说真话呢?

这里咱们先挖个坑。

然后,原文又写了一句很奇怪的话:故曰“甄士隐”云云。

甄士隐是小说中存在的人物。

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写入了《红楼梦》之中。

在小说中,甄士隐说的话就是作者要说的话。

我们要格外认真的去读。

第二个问题,《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呢?

作者也替我们问了,不过问法不太一样:书中所记何事何人?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回望一生,作者觉得他当年经历的女性,比自己一个男子汉强太多了!

从行为到见识各个方面都碾压自己。

您看,什么叫尊重女性,这就是尊重女性,这才是真正的女权。

有解读认为《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影射了当时的权贵人物。

但是您看作者的这段自序,显然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

红楼中的女性就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作者人生的一部分。

想起这些女子,作者什么心态呢?

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您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愧疚要后悔呢?

咱们举个例子,你想起你以前的女同学比你学习优秀,你会后悔吗?会愧疚吗?

想来有朋友会后悔,没有珍惜当年的缘分。

但是愧疚是不会的。

因为愧疚不是平白而来的,要先有伤害之事,后才有愧疚之心。

那么作者做了什么?对不起当日之女子呢?

想到此处,作者就骂起自己了。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这一段说的就是《红楼梦》的主题内容。

里面有当年的富贵,有天恩祖德,有锦衣纨袴,有饫甘餍肥。

里面还有作者年少的叛逆,背父兄,负师友。

里面更有作者中年的现状,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总之,一切都是作者的罪,因为作者年少的叛逆,导致了今日的潦倒,当日女子的悲剧。

所以《红楼梦》是什么?是作者的犯罪自述。

除了自责还有什么呢?表扬和赞美。

原文如是说: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这一段很像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不过,作者后悔的不是一个女子,而是一群女子。

这其中的情,自然也不会只有爱情!

第三个问题,《红楼梦》是在什么环境中写出来的?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当下生活的窘迫。

住在茅屋之中,连像样的床都没有,四处都是野草。

但是,虽然生活贫困,也没有影响作者的创作热情。

一句话总结就是,写《红楼梦》是自发的、主动的,和任何人没有关系的,更不是为了任何名利的。

第四个问题,《红楼梦》的文笔怎么样?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显然这是作者的自谦。

第五个问题,写《红楼梦》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破人愁闷,给大家带来快乐,是作者想对读者说的话。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

通过这话不难看出,作者觉得大家十有八九是看不透书中真相的。

所以,在座的各位,也就是看个乐呵。

然后他又说了一句诡异的话:故曰贾雨村云云。

前面咱们分析,甄士隐是作者自己,那么贾雨村也是作者自己吗?

毫无疑问,贾雨村也是的。

在《红楼梦》中这俩人都是作者的化身。

有朋友就要问了,这俩人在小说中的故事完全不同,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真假并存,虚实兼备,是作者最爱的套路。

而这个套路,就是我们后文解读故事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由虚入实,用假辩真。

第六个问题,该如何破解《红楼梦》中的真相呢?

作者给了方法: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您看,我们说完套路,套路就来了。

梦和幻明明是假的,但作者却说要好好读。

因为,梦幻中藏着书的立意本旨。

《红楼梦》第一次提梦幻是什么地方呢?

就是作者自云的第一句话: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没想到吧,作者自白的最后一句,居然是为了点他开头说的第一句话。

您看,《红楼梦》满满的全是套路,真是坏的很了!

所以,读红楼就是和作者玩捉迷藏的过程。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阴你一下,让你跑偏。

您猜作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梦幻,才要把真事隐去呢?

为什么好好的人话不说,偏偏要去通灵呢?

想来着这番梦幻并不美妙,甚至于万分痛苦。

至于到底有多梦幻,就让咱们在解读《红楼梦》的路上慢慢探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where5 > 《小宝说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大话红楼1:《红楼梦》为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解《红楼梦》?
下一篇: 大话红楼4:补天石的寓意,为什么补天石不能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梅村才是真正的《红楼梦》作者吗?
铭记铭记 2018-12-05   |  7152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吴梅村才是真正的《红楼梦》作者吗?
大家都知道吴梅村是明未清初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词居多,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等,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可谓是才华横溢之人,有创作《红楼梦》诗词的资本!

并且在他临死之际立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尽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日“诗人吴梅村之墓”,特别提到了《红楼梦》中的石头!

那么吴梅村真的写了《红楼梦》吗?

我以为正是上面这些资料证明他不可能是《红楼梦》的原创者。

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吴梅村做为诗人,他的传世之做被历史记载的清清楚楚,不可能有这么大一条漏网之鱼被人忽视!

二,他临死的遗言说的清楚,他最大的成就是诗人吴梅村,而不是其它的。

三,他的亲人及朋友居多,他若留有这么珍贵的一本奇书,为何不告知亲人及朋友并被他们挖掘出来?你也许会说《红楼梦》是反清复明之书,恐被问罪,会殃及亲人并朋友,所以不敢明说,那么真的如此吗?《红楼梦》流传几百年,又有几人能看懂它是反清复明之禁书?当权者能看明白吗?真的会殃及众亲人及朋友吗?即便不说,为何没被挖掘出来?

综上所述,吴梅村被意淫为《红楼梦》作者只是捕风捉影罢了。

再有吴梅村一生最愧疚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位于“贰臣传”中,那这么大一件让他耿耿于怀之事,为何在《红楼梦》中没有一点影射呢?

卞玉京是他的红颜知已,他深爱此女子,但他因有家有业,没能娶她,让她飘零终生,卞玉京是个歌妓,极有才华,能诗会画,被广为传颂,而《红楼梦》中唯一一个歌妓云儿却只是诗作平平,甚至唱了个俗之又俗的曲儿“荳蔻开花三月三……”,连蒋玉函和贾宝玉都不如!那么你也许会说卞玉京影射的是妙玉,好,那妙玉为何只诗作尚可,为何连画都不会呢?难道吴梅村不想把他心爱的又辜负的一个可怜的红颜知己在文章中升华的更美好些吗?

再看《红楼梦》的流传时间,最早是乾隆年间,吴梅村是明未清初之人,死在康熙年间,那么雍正年间为何不见流传?莫非雍正年间被禁死,又到乾隆年间被神奇复活吗?

吴梅村才是真正的《红楼梦》作者吗?
再从《红楼梦》中细节分析,元春省亲时提到的那把“曲柄七凤黄金伞”是只有乾隆时期才改的例制,莫非吴梅村能知后世之事?还有书中提到的水晶玻璃,西洋穿衣镜,金星玻璃宝石,温都里纳,金西洋自行船皆是乾隆年间才有记载的,他难道又有未卜先知之本领?

也许你又会说吴梅村只是原创者,后被曹雪芹得到底稿,又增删修改才成了现在的《红楼梦》,难免会有后世之物及事,那么也就是说你承认是曹雪芹又润色又加工了,试想一下,曹雪芹用了十年的时间去修去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那么还有几分吴梅村的意思?应该说早就面目皆非了,要不也不会用十年的时间,那再勉强非说吴梅村是《红楼梦》的原创作者还有意义吗?

最后向曹公致敬!!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铭记铭记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品读经典:古风中的四大名著
下一篇: 红楼梦中此人是皇帝亲信,学历最高,死后留下两个谜团难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梅村
  吴梅村(1609-1671年),即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祟祯四年(1631年)进士,入清官至祭酒。工书画,诗名显著,与董其昌、王时敏等交往甚笃,曾作《画中九友歌》以纪之。画中九友指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鉴、王时敏九人。
《红楼梦》作者是吴梅村的证据 dzlbs 2019-03-22   |  2424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作者是吴梅村的证据
整子2019-3-22
《红楼梦》作者所写,其故事主题就是以描写作者自己即吴梅村(1609—1672)同卞玉京(约1623——1665年)的恋情史。在《红楼梦》中化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情故事。
关于《红楼梦》作者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此书作者是谁仍然众说纷纭。虽然因为后人各种传说所记为“曹雪芹”增删而成,但由于此书原著作者没有明确署名,因此,后世基本上以“曹雪芹”这个名称来权当作者,以纪念其“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之功。
但“曹雪芹”这个“代作者”在后人不明是非,不明觉厉地情况下,均被误读为《红楼梦》的真正原作者。虽然如此可谈,然自《红楼梦》此书本有多种书名变更称呼,但人们仍然质疑声不断,主要是指曹寅家族的子孙的“曹雪芹”无从可证,据结合小说文本所述,说服力极低。所以,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除了“曹雪芹”之外,其他各种说法也就纷纷出笼。
迄今为止,包括“曹雪芹”在内的各种其他作者说,没有一个能够抵挡住《红楼梦》的整体文本逻辑,不是那里有歧义,就是这里有不足。因此,关于现在所存有的作者说,甚至包括癸酉本的吴梅村说论证,也出现了认知程度不足,以及仅仅撷取利于结论的需要是给出的一厢情愿的解读。
我梳理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关于《红楼梦》的原作者是吴梅村的证据.
1,《葬花吟》是吴梅村的“梅村体”独特且唯一的诗歌格式。
2,《红楼梦》中说写的“贾府”就是南京秦淮教坊。小说中时有文笔予以明确透露,且早期关于对《红楼梦》的认识是记载教坊的“风月事迹”是正确。例如富察明义的诗。
3,小说显示是明末清初的历史时段的内容。相关批语所涉及的诗文内容绝大多数所记录的对象都是处于明末清初那个时候的记录。例如《女仙外史》《谐音字笺》《西楼记》,林四娘等等。
4,作者自云同吴梅村的身世经历是一致的。
5,各种官僚世袭制度,教坊制度,家庭伦理构架制度,服饰形象是属于明朝时期的。经过战乱后的康熙时代,整个社会处于经济财力恢复中,类似于贾府的奢侈生活因素几乎不存在。雍正上任,废除了教坊制度。因此对于雍正之后的人们来说,理解明朝的教坊制度细节几乎不可能做到。
6,《红楼梦》中盛行戏剧演出的家班,评书(如金圣叹的记录,脂评本的写批语形式),说书等这些情况都盛行于明末清初。雍正上任后,家班被明令禁止,优伶戏子正式编入户籍管理,社会民间剧院开始真正诞生。
7,庚辰本有绮园的墨眉批批语,绮园即吴绮,江苏扬州人(1619~1694) 字园次,号绮园。这个号是最明确的记录。吴梅村的朋友,著作有《林蕙堂集》。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年)吴伟业去世后,吴绮有缅怀诗:
江关萧瑟古今愁,宗衮文章八代优。
雅志岂须题墓见,余生端为著书留。
乱山短梦传佳咏,落日高台忆旧游。
青史飘零华屋冷,羊昙空自哭西州。
其中“余生端为著书留”,即吴梅村死后的《石头记》手稿委托友人们整理。
8,最早记录吴梅村死后遗言的是尤侗(1618年-1704)《祭吴祭酒文》:“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日:“诗人吴伟业之墓”。即《石头记》和《情僧录》的由来。尤侗且题有《满江红(赠吴梅村先辈,用东坡韵)》:
江山如梦,叹眼前、谁是旧京人物。走马兰台行乐处,尚记纱笼题壁。椽烛衣香,少年情事,头白今成雪。杜陵野老,风流独数诗杰。
更听法曲凄凉,四弦拨断,清涙如铅发。莫问开元天宝事,一半晓星明灭。我亦飘零,十年湖海,看雨丝风发。何时把酒,浩歌同送眀月。
此词上阙同《红楼梦》作者自云和小说内容述说是一致的,因而可证。
9,近来据出现的癸酉本即《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第一回和最后第一百零八回有分别明确记载:“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本书至此告终,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其中“闲置几十载”,确定对应脂评本中的多处批语记录。
1,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若应了那句‘树 猢狲散’的俗语,【甲戌(庚辰)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曲指三十(卅)五年矣。伤哉,宁不慟(痛 )杀!】
2,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靖藏:“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余三十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不便一一注明耳。壬午孟夏。】
【甲戌(靖藏)眉批: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卅)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卅)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
【庚辰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较早的也有二十年,第三十八回: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己卯(庚辰、蒙府)夹批:伤哉!作者犹记矮□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
第四十一回: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靖藏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
10,吴梅村的三部杂剧《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具备构造《石头记》的文笔文法基础。可证《石头记》的文本历史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dzlbs > 《文化》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石破天惊——《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

下一篇: 武汉、荆州、黄冈、十堰、襄阳、孝感、天门等地刘氏字辈字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未解之谜之华夏篇:花家和夏家!房宿即天帝,夏至即奇点,红楼与易经息息相关
 姜子说古书 2024-02-23   |  10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未解之谜之华夏篇:花家和夏家!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姓花的人物有两位,分别是花袭人和芳官,花袭人与林黛玉同一天生日,生辰恰是花朝节,所以,本名珍珠的袭人姓花,倒也合情合理。

  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的。”

  毕竟,这个贾母口中无用的“真珠的人”确实与夭亡的朱家帝王有关。奇怪的是袭人口中“黛玉不是咱家人”的说法,大抵是因为此时花神已经退位,“桃红又是一年春”,已然没了黛玉。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贾母道:“这会子他去了,你们弄个什么人来我使?你们就弄他那么一个真珠的人来,不会说话也无用。”

  除了袭人,还有谁姓花呢?大观园群芳夜宴掷花签,袭人掷出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作者说完无人同姓,芳官却自报姓花。

  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芳与花,看似再合理不过的组合,但只是,人人说芳官打联垂好看,作者更是让贾宝玉给芳官取番名,叫作“耶律雄奴”,分明是说芳官的真正身份是中华之患匈奴,这犬戎名姓甚至被众人叫成“野驴子”,后来贾宝玉又以番语金星玻璃为芳官取名,分明是后金外族之寓,如何却偏偏姓花呢?莫非是鸠占鹊巢之寓?



  《红楼梦》故事里,姓夏的人物有夏太监夏守忠和桂花夏家夏金桂,与之有关的人物还有严老爷。夏太监时常来打秋风,掏空了荣国府的家底。

  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

  夏金桂则把整个桂花夏家作为嫁妆,送给了薛家,作者于香菱口中说出来,便是“一门尽绝”四个字,于夏金桂口中之言,便是“金的银的也赔了”。夏家即是花家,华夏一体,所以,夏金桂的嫁妆其实是荣国府。



  香菱道:“他家本姓夏,非常的富贵。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因此才有这个浑号。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竟一门尽绝了。”

  今天姜子为啥说起花家和夏家了呢?因为书中的荣府、甄府、林府、秦氏皆是华夏之寓。花通华,上文这两家连起来亦是华夏,在作者石头笔下,夏家为反面人物,所谓“家患”,探春口中“自杀自灭”四个字也!



  在红楼世界里,作者明显有以薛家为虫为蛇为鬼为殷商为“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纵目的指向,而明末清初乃至于近现代,主流媒体始终是有华夷之论、满汉之分的,甚至于近代有人把东三省视为满清的嫁妆。但夷有太平之意,殷商大抵亦是华夏后裔。



  至于蛇虫之论,从古至今,植物皆为草,动物皆为虫,《说文·草》:百卉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而《红楼梦》作者也明确指出过,虫也是从化的,与花相类。当然,也有差异之处,华夏房宿之蛇,是大火星之蛇,即赤帝子,汉高祖之寓,和薛家的白帝子确实不同。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最重要的是,四羊方尊和纵目面具的出现,似乎在告诉世人:房宿即天帝,夏至即奇点,三皇五帝皆房宿,周易为房宿,一切皆是金乌负日与房宿,一切皆是直目正乘。



  《史记·天官书》:“房为府,天驷也。”(府,通腑)。《尔雅·释天》:“天驷,房也。”注称:“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石氏星经》:“东方苍龙七宿,房为腹”。又:“房四星,一名天龙。”

  道为直目正乘,正直中和,顺道者为德。《易传·坤·文言》:“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乾为道,坤为德,其时为夏至,即包括房、钩钤、键闭、罚、东咸、西咸、日、从官共八个星官的房宿,又名“天驷”,取龙为天马和房宿有四颗星之意。



  房为府,通腑、腹,所谓“圣人为腹不为目”,腹者,内在也,中也,指遵循大道思想,房宿的正直中道体现在红楼世界里,便是作者笔下的正邪两赋之人,所谓“二爷”,取其中和天地位之寓,这一点,姜子已经解读过无数次了。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红楼梦》人物贾政字存周,所谓存周之政,亦是房宿直目正乘的正直中道理念,所以政老爷说荣国府“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其实是在说华夏传统。

  华、夏、易三字同源,上古音都念hura,真身都是金乌负日和大火星房宿的组合体。红楼世界的大观园,一曰天下,二曰中正,观本身也是道的意思,象征着房宿,皆是华夏之源的隐喻。



  《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朱注:观者,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说文》、《易传》、《史记》、《尔雅》、《石氏星经》

红楼梦:给二宝赐婚的另有其人,是张道士和贾雨村!黛玉讽刺迎春的话,恰是被抄家的根源

读懂了金瓶梅和红楼梦,你才明白古代女人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读完了红楼梦,你才明白为啥现代女性没有结婚意愿

红楼梦:史湘云为啥嘲讽林黛玉假清高?答案在晴雯那里

红楼梦: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预言了华夏五千年最屈辱的时刻

+关注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5: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碗酥酪惹出的是非?为什么元春要给宝玉送酥酪?
where5
2023-11-28 发表于四川  |  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165期

一碗酥酪惹出的是非?为什么元春要给宝玉送酥酪?

上回说到,宝玉去宁国府看戏,可忍不住喧哗,又偷偷摸摸的去看袭人,再偷偷摸摸的回来。

宝玉不在的时候,他房中的丫鬟可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这些丫鬟们都越性恣意的顽笑,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瓜子皮。

宝玉回来,打扫干净也就是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奶母李嬷嬷拄拐进来请安,瞧瞧宝玉,见宝玉不在家,丫鬟们只顾玩闹,十分看不过。

感叹道:“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个样了,别的妈妈们越不敢说你们了。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屋子,由着你们糟塌,越不成体统了。”

这话您仔细品,有问题吗?

好像也没问题。

李嬷嬷绝对是大大的忠心了。

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

可是这些丫鬟们并不理他,照旧玩乐。

一来、宝玉不讲究这些,老板都不在乎,你算老几。

二来、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他们不着。

这里告诉给我们一个新的信息,李嬷嬷退休了。

上一次她出场,喝了宝玉的枫露茶,吃了宝玉给晴雯留的豆腐皮包子。

她是宝玉的奶娘,宝玉不大,她也大不到哪去,怎么就退休了呢?

从今天她来,就知道她不想走。

但是原文说了,她是主动告老,也就是她主动辞职的。

这期间宝玉一定和她爆发过冲突,最终导致李嬷嬷辞职。

都知道宝玉不喜欢她了,她干嘛还来呢?

那李嬷嬷还只管问“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辰睡觉”等语。

说到底还是关心宝玉罢了。

可是她的这份良苦用心,谁又能懂呢?

丫头们胡乱的答应,甚至有的还说:“好一个讨厌的老货!”

就在我们想要好好同情一下她的时候,她就又犯了老毛病,贪吃。

李嬷嬷又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

怎么不送给她,为什么要送给她呢?

说到底,她也只不过是个喂奶的丫头。

老太太是一直看不清自己的定位。

说毕,拿匙就吃。

一个丫头喊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

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

您注意,李嬷嬷是有愧疚的,她其实后悔了,心理输了,但是面子不能丢。

第一、宝玉是好孩子。

我不信他这样坏了。

第二、这是我该吃的。

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第三、袭人怎么配和我比。

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的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

第四、吃就是要让你们看看我的厉害。

我偏吃了,看怎么样!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

一面说,一面赌气将酥酪吃尽。

眼看老太太生气了,又有丫头说:他们不会说话,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气。宝玉还时常送东西孝敬你老去,岂有为这个不自在的。

翻译过来,就是让老太太大胆的吃。

李嬷嬷也是职场老人了,这丫头才是最坏的,分明是看热闹不怕事大。

直接就揭穿了对方的目的:“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明儿有了不是,我再来领!”

说着,赌气去了。

图片

李嬷嬷刚走,宝玉就回来了,宝玉一回来,就命人去接袭人。

一扭头,又看见晴雯躺在床上不动。

这个场面熟不熟悉,上次老太太吃豆腐皮的包子,可是袭人躺床上。

咱们上次分析是袭人故意的,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吃的又不是自己的。

那么这次晴雯是为什么呢?

宝玉就问了:“敢是病了?再不然输了?”

丫鬟秋纹解释:“他倒是赢的,谁知李老太太来了,混输了,他气的睡去了。”

感情是李嬷嬷给晴雯带来了霉运,打牌输了所以才赌气躺床上。

在李嬷嬷喝酥酪这件事上,晴雯就是一个纯纯的旁观者。

甚至于,她还是乐见其成的。

变相证明了,袭人和晴雯争宠的事实。

宝玉身边看起来和谐,其实全都是勾心斗角。

书归正文,宝玉一笑:“你别和他一般见识,由他去就是了。”

说着,袭人也回来了。

袭人先问宝玉何处吃饭,什么时候回来。

然后又代母妹像姐妹们问好。

最后换衣卸妆。

这时,宝玉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

前面惹晴雯生气,这又喝了袭人的牛奶。

宝玉就要发作。

袭人赶紧给宝玉泻火。

首先向宝玉表示感谢: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

然后说自己吃不了: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

第三李嬷嬷吃了是好事: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糟塌了。

第四转移宝玉注意力: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

明显的假话,宝玉却信以为真,忘了酥酪的事。

取栗子亲自给袭人检剥。

那么为什么《红楼梦》要写李嬷嬷吃酥酪这件小事呢?

酥酪是谁送的?元春。

一碗酥酪就能引起那么多的事,说明什么?

元春的一举一动,都和贾府息息相关。

您再想,为什么赏的是酥酪呢?

酥酪就是牛奶。

同时出场的李嬷嬷还是宝玉的奶妈。

这就是在映射,元春在给贾府喂奶,贾府现在就是一个巨婴。

元春赏的奶希望宝玉喝到。

而宝玉却留给了袭人,袭人还没有喝到,便宜了李嬷嬷。

这就是说,贾府辜负了元春的良苦用心,贾府注定不能长大。

元春不能反哺的那一天,就是贾府的末日。

我们接着说宝玉给袭人剥栗子,一面见众人不在房里。

这里就有意思了。

为什么众人不在房里?

显然是大家故意给宝玉和袭人留出二人世界。

他俩在一起,丫鬟们就出去,这是大家形成的默契。

可见宝玉和袭人幽会不是一次两次了。

有些事情有初试,就一定有二试、三试、无数试。

趁着没人,宝玉就开始撩妹了,笑问袭人:今儿那个穿红的是你什么人?

宝玉对穿红衣服的女孩很上心呢?

那么这个红衣女孩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袭人为什么讨厌自己的姨妹呢?

咱们下回再说。

文稿:小宝     编辑:小金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19: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创作时代探讨 张 熹



张熹

张熹






《红楼梦》创作时代探讨

张 熹

关于《红楼梦》创作的年代,虽然作者在原著中刻意隐去,然而,成书年代的断定,对于《红楼梦》而言至关重要,是解读此书之出发点。

解铃还须系铃人。此文探究《红楼梦》成书年代的基本方法是:以《红楼梦》原文以及各版本批语所提及的人、事和时间出发,找出与之相吻合的真实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不仅要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在时间节拍上相吻合,在实事上相一致,也要有相当的文学才能和地位,而且他们之间互相沟通,形成“私密传阅朋友圈”。最后以《红楼梦》文本验证,加以确认。

所用方法即“三证”:映证——找到与之相符的历史人物;联证——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印证——这些历史人物的辞世时间与批语相符。以逻辑清晰的“多方位关联”确认其成书年代。

本文的目的:寻求历史真相,为解读《红楼梦》奠定时代背景。

一 、由《红楼梦》创作过程推断年代

(一) 原著的五种题名及相关人物归纳:

原著的书名共有六种:

1 《石头记》 空空道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
2 《情僧录》 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3 《红楼梦》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4 《风月宝鉴》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5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
6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我们把以上六种书名所涉及的创作和题名人物,归纳如下:

1 空空道人 空空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又云:跛足道人
2 石头 即石兄;又云:癞头和尚
3 吴玉峰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4 东鲁孔梅溪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5 棠村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6 曹雪芹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显而易见,《红楼梦》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是书题名极多”,其书名一易再易,书成之后,又历经了一个传抄和点评阶段。

(二)题名《红楼梦》的吴玉峰亡于康熙33年(甲戌年)

徐乾学号“玉峰”先生。

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做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的高官,还主持编修过《明史》。曹寅与纳兰性德同学于座师徐乾学门下,又同任康熙皇帝的侍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徐乾学任日讲起居注官。

昆山为吴地,因此,吴玉峰即“吴地玉峰”之意。

冒辟疆晚年的《同人集》缕列平生相与倡和的文字之交,而名著当世的师友诗文同人中,方以智、徐乾学、孔尚任、梁清标均名列其中。

(三)题曰《风月宝鉴》的“东鲁孔梅溪”亡于康熙57年

“东鲁孔梅溪”,即孔尚任。孔尚任(1648~171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升官至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后不久,就被罢了官,从此,他以东鲁狂生自命,"弹铗燕市中,独歌不逐吠",终生未仕。

眉批之“东鲁孔梅溪”,从籍贯、姓氏来看孔尚任相符。

“梅溪”又见于眉批,可见“东鲁孔梅溪”不仅活在甲戌年(1694年)之前,又活在甲戌以后。恰恰,孔尚任生于1648年,71岁亡故于1718年。甲戌那年,孔尚任正值47岁。

孔尚任同冒襄有密切的交往: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一月,孔尚任邀请淮海诗人大会扬州,冒襄与孔尚任促膝长谈,彻夜不倦,倾吐隐居水绘,坚持操守之心曲,感叹时事纷乱,经历坎坷,激发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冒辟疆曾以77岁高龄,远赴三百里,与孔尚任同吃同住三十日作“连夕达曙”的交谈。

孔尚任对《红楼梦》作者有深厚的崇敬和感情,故而“梅溪”眉批有:“见此二句即欲堕淚”之说。

“南洪北孔”,即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红楼梦》用北曲,《红楼梦》第五回“终生误”曲子后面甲戌本有眉批:“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由此批语“不负自创北曲”,可见眉批者“梅溪”与“自创北曲”名家孔尚任完全吻合,“自创北曲者”非孔尚任莫属。

因此“东鲁孔梅溪”与山东孔尚任相符。

(四)棠村梁清标亡于康熙30年

甲戌本有一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棠村”为梁清标之号,故有“棠村相国”、“棠村梁尚书”等尊称。

梁清标(1620年~1691年),号棠村。明崇祯进士,入清授编修,累擢户部尚书,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梁清标与冒辟疆有诗文交往,见《同人集》卷十一,同题者有梁清标、陶季深、程邃、恽寿平、吴岩、方以智、徐乾学、孔尚任、梁清标均名列其中。

梁清标与洪昇有交集。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组织重新修订《长生殿》剧本,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有:“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誉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之说。

梁清标与孔尚任有交集,《桃花扇》上演时由紫禁城中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主持。

甲戌本开篇引文中,棠村是为“雪芹旧有”所序,“旧有”指多年前写的《风月宝鉴》,远在“披阅十载”前若干年,即有棠村为之作序的《风月宝鉴》旧有书稿。

梁清标亡于康熙30年(1691辛未年),故而他介入《红楼梦》早期创作阶段作序,至康熙33年“甲戌抄阅再评”时,眉批者云:“今棠村已逝”完全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棠村”即是梁清标相国。

《红楼梦》作书者称呼梁清标为“其弟”,显然资历不低,年龄较梁清标为长。

(五)雪芹



“雪芹校字”出观在《书史纪原》上的子部艺术类。明夏兆昌编纂、蒋源刻,天启四年(1624年)刻本。《书史纪原》上册卷首依次为作者友人胡震亨叙、作者自叙、董其昌手书叙。卷首及下册首页均钤有“楝亭曹氏藏书”印章。《书史纪原》现被收藏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岱庙。

董其昌在草书“叙”后落款:“甲子长至后二日,华亭旧史官董其昌识。”此书上有“雪芹”以蝇头小楷所作的校字,共九处计20字,落款“雪芹校字”。

《书史纪原》由董其昌作“叙”、“雪芹”担任校对,说明“雪芹”和董其昌之间有交集。

董其昌手书“叙”的甲子年是1624年天启4年,这年方以智和冒辟疆均14岁,钱澄之13岁,钱谦益42岁,陈贞慧20岁,侯方域6岁,洪昇尚未出生。

冒辟疆十四岁随祖父返乡后,将诗稿整理为《香俪园偶存》,寄呈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指教。董其昌与如皋冒氏乃世代交谊。七十岁的董其昌为《香俪园偶存》作序,“此辟疆十四岁时作,才情笔力,已是名家上乘”,并将冒襄比作初唐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此书虽然有曹寅藏书印章,但是曹寅出生于1658年,是刻书之后的34年,说明曹寅仅仅是“藏书人”,不可能参与该书的出版工作。

据此,《书史纪原》上“雪芹校字”的年代查证为1624年(甲子天启4年)。

本节小结:

《红楼梦》创作时期涉及的棠村(梁清标)、吴玉峰(徐乾学)、东鲁孔梅溪(孔尚任)皆为康熙年代人物 ,他们之间互有交集。

棠村即梁清标,梁清标亡于康熙30年,所以康熙33年“甲戌抄阅再评”的眉批:“今棠村已逝”锁定“棠村”即是梁清标相国。

玉峰(徐乾学)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与梁清标同为朝廷大臣,比梁清标小十二岁,均为文坛领袖。吴玉峰题《红楼梦》合情合理。

东鲁孔梅溪(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一场上演,是由梁清标主持。

出现“雪芹校字”的《书史纪原》一书上有董其昌手书“叙”,说明“雪芹”曾经与董其昌有交集。

二 、由《红楼梦》批注者推断创作年代


(一)《红楼梦》的版本

我们梳理和综合了《红楼梦》批点年表,如下表:

干 支 年 份 事 件 版 本
甲戌以前  初评 甲戌本
甲戌 1694甲戌 康熙33年 再评 甲戌本
丙子 1696丙子 康熙35年  庚辰本
丁丑 1697丁丑 康熙36年  靖藏本
己卯 1699己卯 康熙38年  己卯本
庚辰 1700庚辰 康熙39年 四评 庚辰本
壬午 1702壬午 康熙41年  庚辰本
乙酉 1705乙酉 康熙44年  庚辰本
丁亥 1707丁亥 康熙46年  庚辰本、靖藏本
戊子 1708戊子 康熙47年  靖藏本
辛卯 1711辛卯 康熙50年  靖藏本
甲午 1714甲午 康熙53年   

上表显示,手抄本批语的出世,最早为甲戌年(1694年),即康熙33年。也可以看出,各种手抄本的眉批,紧密地集中在甲戌本后的十四年间,即1694年(甲戌 康熙33)到1711年(辛卯 康熙50),终止于畸笏叟批点的“靖藏本”,完成于1711年(辛卯年)。

(二)《红楼梦》的批注者

《红楼梦》的批点者,都是知情者,他们深知《红楼梦》创作的原委、主旨和背景。所以,对批点者的探讨,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组成。

版 本 批注者
甲戌本 脂砚斋、松斋、梅溪
庚辰本 脂砚斋
靖藏本 畸笏叟
己卯本 脂砚斋
庚辰本 脂砚斋
庚辰本 脂砚斋、畸笏叟、芹溪、松斋、绮园
庚辰本 畸笏叟
庚辰本、靖藏本 畸笏叟、二芹、
靖藏本 畸笏叟
靖藏本 畸笏叟

(三)松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松斋的批语:


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

且看:“松斋”为何人?曹寅的《楝亭诗抄》中就提到“松斋”,曹寅称之为“大兄”。全诗如下:





1921年春,顾颉刚给胡适写信提及,天津图书馆有曹寅的《楝亭集》诗抄,中有多位明遗民作的序。胡适如获至宝,马上回信,并给顾撷刚开出20大洋的支票,要他看看情况,是否决定购买此书。

顾颉刚给胡适回信中,把《楝亭诗钞》里的人物按辈分称谓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


明显地看到:“松斋”是曹寅的“大兄”。

曹寅出生于1658年(戊戌顺治15年),松斋的出生年代当在此前,曹寅有四位兄长,松斋为大兄,故而松斋作批语的时间必然在康熙年间。

(四)绮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中有六条绮园的批语,写上述这些批语的绮园是谁呢?

他是曹寅的朋友。《楝亭诗抄》卷八中有《书院述事三十韵答同人见投之作,兼寄前诗局诸君及汇南、于宫、绮园》一诗,时间盖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说明“绮园”是曹寅文友。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园次,号绮园,又号听翁、葹园、丰南樗叟、蕋栖居士、丰南内史、丰南外史、红豆词人。康熙五年(1666年),吴绮外放湖州任知府。吴绮在这三年中,召集倡导众多文坛名士如余怀、吴梅村、徐乾学、宋琬、施闰章等纷纷来到湖州,游历山水,吟诗唱酬。吴绮与明遗民冒襄、余怀、陈维崧、尤侗、屈大均、陈恭尹、卓尔堪、梁佩兰、吕潜、杜浚、王方歧等交往密切。吴绮罢官后,洪昇写诗《赠吴园次太守》。吴绮与陈维崧、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绮园亡故于甲戌年,他的批语出现在《红楼梦》上面,说明他的评语批写在甲戌前的手抄本上。

(五)畸笏叟系冒褒之笔名



《红楼梦》中有诸多“畸笏叟”的批语。

“畸笏叟”的批语有个特征:署名的都是眉批(甲戍本未署名的有他的眉批与侧批),基本都有纪年,大多是从书中勾起往事引发感慨,有时抑止不住恸哭,喜用“叹叹”一类的惊叹词,爱用反问句式,语气大多比较颓废,与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有较大的区别。

批语中流露出畸笏叟与作书者曾经长期生活在一起,往往一些生活细节都会引起畸笏叟的感慨,如:第四十一回有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蹈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海安丁建国先生首先揭示:畸笏叟是冒褒的笔名。

丁先生指出:冒褒在年龄和辈分上可以倚老卖老,活到1726年(丙午),八十三岁,相对于其他批注者自称“叟”是合乎情理之事。

我同意丁先生的见解。甲戌年时,冒褒正值51岁,这年洪昇50岁,孔尚任49岁,曹寅39岁。除了年龄稍长,在辈分上,他为冒襄之弟,为明末遗老一辈,自然可以老叟自居。冒褒在学问上受到冒襄的鞠育教诲,冒褒之妻宫婉兰系泰州名士宫伟缪女。他与陈维崧、冒丹书十分亲密。,其著作有《铸错老人集》、《铸错轩诗葺》,还为陈维崧撰《妇人集》作注(新城王士禄评)。冒辟疆、冒褒兄弟为王士祯访如皋接风,赠画水苔数幅。王士祯为冒褒延誉,使其应试顺利。

1707年丁亥本,“畸笏”评语(眉批)共27条,第二十二回的后面,畸笏叟说“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又有“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都含极有价值的信息。

1714年甲午本,畸笏叟批语中有“……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这一年,冒褒71岁,他感叹批书人只剩下二个人了。

如皋县志记载云:冒褒“时与兄(冒襄)同游者陈其年、王阮亭辈,皆引为忘年友。十困棘闱不售,晚年杜门却扫,图书自娱,年八十三而终。”冒褒晚年闭门谢客,闭户著书不求闻达,他应该是最终完成评点任务的长者。

鉴于畸笏叟辈分之高,对《红楼梦》成书有充分的话语权,所以他以命令的口吻批示:“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综合以上各方面来看,畸笏叟与冒褒十分吻合。

(六)脂砚斋是洪昇的笔名

脂砚斋对《红楼梦》怀有超乎想象的别样感情,十年如一日,亲自抄评至少五次,动辄痛苦流涕。

洪昇 (1645.8.21~1662年),1666年(康熙五年)到北京后,以当时的著名诗人王士禛、施闰章为老师。朱彝尊、梁清标、李天馥、查慎行、陈维崧、徐乾学、赵执信等均是他的诗友。棠村梁清标相国和徐乾学相国是两位最赏识洪昇才华的人。

洪昇与陈维崧都是戏剧和写词高手,又是亲密的文友。陈维崧《湖海楼词,满庭芳,过辽后梳妆楼同洪昇昉思》中写道:“莫问完颜耶律,兴亡恨,总是荒邱。红墙外,谁抛金弹?年小富平侯。”与洪昇共同悲慨着追怀故明。

李天馥顺治末年就做了京官,“康熙十一年,迁司业,晋侍讲,(康熙十五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历讲读学士、少詹事。十六年,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典武会试”。据章培恒先生考察,洪昇与李天馥交往始于康熙十三年,时洪昇在北京国子监坐监读书,以诗投赠天馥而获见知,遂设馆于其家。李天馥常和王士祯、陈廷敬、叶方蔼等相唱和

洪昇和李天馥在对待顺治与董小宛的观点上有共同语言:高阳说:“长生殿乃是借古喻今。将顺治与董小宛那一段永不分离的深情,借唐明皇、杨贵妃表现出来。”对同一题材,李天馥写下《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借古述今,暗指顺治董皇后名白字青莲,并缕述顺治董皇后之艰难经历。

李天馥于康熙三十三(甲戌)年回到合肥时,洪昇匆匆赶去拜访,必有至关紧要之事。在洪升离开合肥时,李天馥以《送洪昉思归里》诗作赠别。

对于《红楼梦》而言,1694(甲戌)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冒襄刚刚亡于1693年,次年洪昇特意赶到合肥去拜见李天馥,然后,《红楼梦》的最早版本甲戌本开始流传。

我们从李天馥对洪昇的赠诗中,看出了重要的端倪:“武陵洪生文太奇,穷年著书人不知”,李天馥开门见山地称赞洪昇这次带来的书“太奇”,此言出于当代文豪之口,可见此书太不寻常,是部“奇书”。

接着说:“穷年著书人不知”,穷年累月埋头著书不为人知。此书并非洪昇所著,因为《长生殿》已经于1688年成书,而且洪昇擅长的是戏曲。

“我得把读亟叫绝,以示新城相惊疑。”——“叫绝”是对洪昇带去之“奇文”的高度赞誉。诗中的“新城”是指清初诗坛领袖、也是洪昇老师的王士祯,出示给他看,也让王士祯吃惊。王士禛(1634—1711)山东济南新城人。

“无端忽思谱艳异,远过百首唐宫词”,李天馥惊叹这本以红袖啼痕,情痴抱恨,叙闺中之事的书,竟然远远超过他的《古宫词》百首。

李天馥“亟叫绝”、“文太奇”、“人不知”、甚至让王士祯吃惊、“远过百首唐宫词”的天下奇书,不禁令人联想到《红楼梦》这部书。

最重要的乃是这句:李天馥责怪洪昇“慎毋浪传君传之”,叮嘱你要谨慎,千万不能随便传布、任意流传,你却把此书传开了。

除此之外,称道洪昇据有天下奇书的还有:赵秋谷云:“只合香山并玉局,能将文采照千春。”诗中的“一梦新”点出《红楼梦》一书,“香山”指白居易,“玉局”指苏东坡,称赞此书文采能照千春。

曹寅《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赠一首兼寄赵秋谷赞善》诗,“垂老文章恐惧成。礼法谁曾轻阮籍,穷愁天亦厚虞卿。纵横捭阖人间世,只此能消万古情。”把洪昇持有的这部“能消万古情”的奇书,跟虞卿穷愁晚年的《虞氏春秋》相提并论。

回到《红楼梦》原著及眉批,来看:

第一,自康熙33年“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至壬午本这段期间,集中出现脂砚斋的眉批,庚辰本每册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批过。”1702年壬午年的作者既有脂砚斋,也有畸笏叟,这说明脂砚斋在壬午年应该还在进行《石头记》的评阅和修改工作。

然而到了丁亥本,所有丁亥年的批语全部是畸笏叟或者松斋留下的,而再也没有脂砚斋的批语了。根据靖本里畸笏叟署名的一条丁亥年批语“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就是说脂砚在壬午1702到丁亥1707这几年当中去世了。

康熙43年(1705年)洪昇受曹寅之邀,来金陵上演《长生殿》后,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落水而亡。自甲申年后脂砚斋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在丁亥本、戊子本和辛卯本上,这与洪昇去世于丁亥前数年的实事完全吻合。

第二,脂砚斋对《红楼梦》成书贡献巨大


甲午年的眉批有“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之说,因1714年(甲午年)脂砚斋已经过世,这条眉批应该是畸笏叟所批。畸笏叟把脂砚斋与曹雪芹相提并论。

第二十二回的后面,畸笏叟说“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 可见《红楼梦》的二十二回以后,为脂砚斋所补成。他对此书起了巨大作用,无怪乎书名采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文主旨在探究《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引用“一芹一脂”及“此回未成而芹逝矣”眉批意在强调甲午年洪昇已经去世多十年,畸笏仍然对他十分怀念和肯定。

第三,《红楼梦》与洪昇的《长生殿》有关联,红楼梦第十一回“贾敬过寿凤姐点《长生殿 弹词》”,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点《长生殿 乞巧》,两位关键性人物,均点《长生殿》。

书中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第二出是《乞巧》,这里脂砚斋批语写到:《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又批:“所点之戏剧(《豪宴》、《乞巧》、《仙缘》、《离魂》)伏四事,乃通部书大过节、大关键。”

脂砚斋特特强调《乞巧》是“大过节、大关键”。

此大关键乃是“元妃”喻为《长生殿》唐玄宗之妃,何故?贾政说道:“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一句话连说三个贵妃。

以元妃喻杨贵妃,示本书与《长生殿》有异功同曲之意。能深解此喻意者,唯《长生殿》作者洪昇也。

第四, 庚辰眉批: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作为点评者的“脂砚”进入小说情节,书写戏名是不符合逻辑的。此处无非点明凤姐点的戏,系脂砚执笔所写剧本之事,今知者寥寥矣。透出“脂砚”是一位剧作家。

(七)“梅溪”与“东鲁孔梅溪”为同一人


“见此二句即欲堕淚” 眉批者“梅溪”,即是开篇题《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的孔尚任。

依据之一,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时,他结交萃集冒襄、黄云、邓汉仪、许承钦、龚贤、石涛,谈古论今,过从密切。这段时期距甲戌年尚有十年,故而早期介入《红楼梦》题名在时间上是合拍的。

其二,“甲午八月泪笔”批语中有“……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之语。

甲午(1714)年之“余二人”是何许二人?除批示者畸笏叟,其余参与的批语者都亡故了,另一人当是另外一位批语者“梅溪”孔尚任。因为畸笏叟冒褒亡于1726雍正4年,孔尚任亡于1718康熙57年。

本节小结:

脂砚斋为洪昇,不仅有李天馥等赠诗所证。1708丁亥年批语“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与洪昇于1704甲申年去世互相印证。在第二十二回畸笏叟批曰:“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由此可见二十二回后乃是脂砚斋所补,以至于畸笏叟将“一芹一脂”相提并论,高度评价脂砚斋对《红楼梦》成书的贡献,

畸笏叟为冒褒的笔名,他相较其他批书者非但寿命最长,可以长者口吻“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畸笏叟冒褒与《红楼梦》作者感情至深,最为熟稔,在生活上也息息相关,见第四十一回有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生活细节历历在目。

早期的《石头记》皆为手抄本,况且秘密流传,能够接触到抄本的只可能在互相信任的圈子里传阅和批示,然后综合各批示相继形成几种版本。

所以,《红楼梦》成书和批示者,不仅仅他们的存活年代与批语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互相之间有着“强关联”,构成一个“私密文人圈”,这个“朋友圈”形成一幅活生生的全息图像,以他们的生活年代,无可置疑地展现出《红楼梦》成书于康熙年间。

三、一则另类批语见年代

庚辰本《红楼梦》第75回回前一页,插页有文字“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换行“缺中秋诗俟雪芹”。





这是一则另类的批语,违背了各种版本眉批或者夹批的规则:

其一,《红楼梦》批语均不注明具体年代,而以干支纪年;

其二,《红楼梦》批语除脂砚斋外,均注明批阅人的笔名,就连畸笏叟也不例外,而此“对清者”不署其名;

其三,眉批或夹批均批于正文,此“乾隆批语”是夹在两页空白以后的。第74回结束的地方是右半页,所以折叠以后,形成左半页空白,接下来,不是第75回开始,而是又单独加入一页空白纸,既不是回前批,也不是回后总评。

其四,“缺中秋诗俟雪芹”更是无厘头。《红楼梦》唯独不缺中秋诗。

《红楼梦》第一回,就写到中秋之夜,落魄书生贾雨村,团圆之夜漂泊异乡,却仍是满腔抱负,对月吟诗便脱口而出:“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红楼梦》前后三度写到中秋节。甲戌眉批:“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

“中秋诗”乃是《红楼梦》的大关节。

因此,这则“乾隆批语”只能作为后世某抄书人的随笔便笺,随意插在书中而已。

然而这则随笔却无意中为我们泄露了非常清晰的时代坐标。

乾隆二十一年是1756(丙子年),然后经过1757(丁丑年)、1758(戊寅年)、1759(己卯年)、才到1760(庚辰年),就是说乾隆二十五年是庚辰年。

“庚辰本”若是乾隆二十五年的庚辰,怎么可能在庚辰本的前四年就写下此“乾隆二十一年批语”?

无疑,只有对康熙的庚辰本“对清”才合乎逻辑。

这位无知的“对清者”为庚辰本打上清晰的康熙时代烙印。

四、 《红楼梦》写作时期的上限

根据庚辰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自庚辰上推三十年为1670年(庚戌康熙九年)前。

根据甲戌眉批:“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自甲戌上推三十年为1664年(甲辰康熙三年)前。

根据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自甲戌上推三十五年为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

上述多重批语可见,在顺治十七年至康熙初年这段期间,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致三十年后念念不忘,仍然“哀哉伤哉,宁不痛杀!”“令余悲痛血泪盈面”“余不禁失声大哭”。

此事,对《红楼梦》的写作起了“大过节、大关键”作用,是本书创作动机。此事与本书直接有因果关系,否则不会在批语中反复提及。

由此,可以推断《红楼梦》创作时期的上限,应该在康熙初年。

五、 结论

一, 批注人不可能早于成书年代,康熙的文人不可能批注乾隆的书。

二, 本文考证了几乎所有的批注者的生卒年,他们都活跃于康熙时代,不可能去批注乾隆时代的书。

三, 批注者已证实是同一个文人群体,互有深交,声气相通。可以推断《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这些“当世明贤”中的人物。

四, 从版本和批注来看,《红楼梦》的作者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经过几个大文人逐步完善而成;形成《红楼梦》的原始文本也有多个,逐步修订补充完善而成。

五, 从围绕《红楼梦》诸多创作和评点人物所生存的历史年代,以时间节点为依据,逻辑清晰地断定《红楼梦》创作上限在康熙初年,点评终至于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

2019年11月12日 于上海

本文引用了邓小军、傅济生、土默热、丁建国、陈颖、钱祖荣、张志坚诸位先生之研究成果,一并致谢。

感谢余安东(德国),陶德民(日本)先生的支持!

编辑于 2021-02-20 11:36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0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四书意喻四儿杜撰书风月宝鉴+朱襄朱晦庵+】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为什么贾宝玉在《红楼梦》文本中始终强调《四书》的重要性?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前文简单分析了《女四书》,红楼梦文本对于《四书》的描写比《女四书》多得多。文本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中,宝玉为黛玉起字“颦颦”时被探春笑是杜撰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段文字: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后来贾宝玉生起气来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贾宝玉愤世嫉俗祸延古人,竟要将别的除四书外的书焚了【{风月宝鉴独此书不可毁!}】。除此之外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中宝语玉读书前去见父亲是,贾政就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到了第五十回,作者还借李纨之口说:“……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倒该作的。先说了,我们猜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

为什么红楼梦里反反复复总强调《四书》呢?《四书》始自南宋朱熹,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学术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文本有反儒倾向,并把这种反抗传统的特质视为思想上的进步。但是这里作者却又对四书五经推崇备至,原因为何?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两千年来主要的传统思想,其经典就是《四书》,大概因为《四书》继承了儒家仁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又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思想,并以小说的通俗语言复归了原始儒家精神。原来红楼梦的主人公第一贾宝玉"不反对儒家思想而反对仕途经济",第二"不反对孔孟之道而反对牵强歪曲",作者批判的是程朱理学对儒学的误读与歪曲,利用儒学之道做为幌子和手段来谋取利益,继承的是孔孟所代表的正统儒学思想。

红楼梦的名字和人物的名字假借宋传奇,宋代开国之初确立了文治的政治导向,而文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筵制度的定型。经筵讲学,不仅为士大夫以儒家经旨义理影响帝王及其政治实践提供组织机构等方面的保障,还为帝王学习经史提供了专门的师资队伍与平台,于是“帝学”应运而生,成为宋代儒学的新动向。红楼梦里的就那样的生日和重生日就是崇祯皇帝的阴历和阳历的忌日,因此他是大明王朝合理合法的继承人。《四书》提出者是朱熹,姓朱,与明朝皇家同姓。另外,《大学》被认为《四书》之首,其首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里不但取一个大明王朝的“明”字,而且明德里隐藏了德昌郡王的重要信息。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3-03 16:55・IP 属地陕西
朱熹 -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社会人物|文化人物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人物关系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朱熹


  • 别称

    朱子、朱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


  •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


  • 所处时代

    宋朝


  • 出生地

    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 出生日期

    1130年9月15日


  • 逝世日期

    1200年4月23日


  • 主要作品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 主要成就

    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 爵位

    徽国公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折叠年少求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折叠初入仕途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3]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折叠寒泉著述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在五夫创建“社仓”。这种做法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十一月,朱熹回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

乾道九年(1173年),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

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五月,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直接动因是吕祖谦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


折叠重建书院

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当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陆九渊来南康访朱熹,相与讲学白鹿洞书院。八月,时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荐朱熹赈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因在浙东劾奏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王淮所嫉,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即离任回家。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迫于压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弹劾唐仲友的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崇高的操守和气节。


折叠治学勤政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淳熙十二年,朱熹到浙江,与陈亮展开义利王霸辩论,力陈浙学之非。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上《戊申封事》。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诏命朱熹知漳州。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朱熹在漳州的全部施政变革,主要体现在正经界、蠲(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方面,而正经界则是他全部变革的灵魂。时值当地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但却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朱熹长子朱塾卒。闻噩耗后,朱熹无奈以治子丧请祠。五月,朱熹迁居建阳。次年,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即淳祐四年(1244年)诏赐的“考亭书院”。

绍熙五年(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具有道学家傲骨、强烈忧国忧民心态的朱熹,不敢推辞朝命,欣然拜命前往赴任。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朱熹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折叠还居建阳

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

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于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

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

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折叠理学思想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2]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理气论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 理是事物的规律。
  •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象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文集》)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人性二元论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折叠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他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折叠科学思想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对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名著《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得《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朱熹著有《参同契考异》,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如从对高山螺蚌壳的考察去研究地球的变化等,如月用胶泥制作过立体地图。朱熹学生黄斡在《朱先生行状》中称朱熹“至若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从小就关心天文问题,甚至思想得几乎成病,至老都在思量天地壁后是何物。这都说明,他把理学推向鼎盛时期,使儒学的哲学化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作基础的。

朱熹重视观察实证:“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提出要更好地研究历法,需要有好的观测仪器进行观察、检验。朱熹曾详细地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一种可以使人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假天仪”。他设想设计一个球体类似天球,球体内部标上星辰位置,人进入球体内部,随着球体的转动人可以随之观察星辰。“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说尤可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却是天地之中也耶?”朱熹用浑仪观测过北极星的位置与地面所构成的夹角,并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表明了他通过对照比较各地不同的观测数据而进行怀疑思考的科学精神。

据乐爱国先生的研究,朱熹的《北辰辨》是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尧典》注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除此之外,朱熹对地质学化石、否认神创论、宇宙起源、地心说、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体形状、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对气候的影响、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诊脉、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


折叠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折叠重建书院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县境内庐山五老峰东南。此处曾经是唐代名士李渤隐居讲学之处,当年李渤喜养白鹿,因此得名。南唐开始在此建立学舍,号为庐山国学,宋时又在此建立书院。十月,派人访查白鹿洞旧址,并拨款重建了书院,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教学活动由朱熹亲自主持

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旧址在长沙岳麓山,原为宋朝初期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也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他还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对书院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所书院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是一处著名的高等学府。


折叠文学成就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词结有《晦庵词》。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折叠书法成就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宋人黄震《黄氏日抄》云:晦庵为《集注》,复祖诂训,先明字义,使本文坦然易知,而后……发其指要。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清人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英国现代生物学家李约瑟:①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②至少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这一点是不可能有疑问的。③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朱张会讲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朱熹和郑樵

南宋朱熹年轻时,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路经莆田时,于夹漈草堂见到了郑樵。年过五旬的郑樵对他以礼相待。席间,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僮看到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请郑樵过目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等到风过去后,他才慢慢地转过身子,把手稿还给了朱熹。两人促膝而谈,一连谈了三天三夜、朱熹十分高兴,特地写了一幅对联表示感谢。联句是: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

朱熹离开草堂后,步行到前次下马的地方上马。他的书僮不满地说:“这个老头子算什么贤人?他对相公太无礼了。无酒无肴,只有一碟姜一碟盐,亏他做得出来。”朱熹说:“那盐不是海里才有的吗?那姜不是山里才有的吗?尽山尽海,是行大礼啊!”

书僮:“相公的手稿,他连看都不看……”朱熹:“你没看到吗?我送他手稿时,他特地燃起一炷香,这是很尊重我啊;风吹开稿页那阵子,他把稿子看完了。他跟我谈了不少好意见,还能把手稿里的原句背出来,令人钦佩。”书僮:“相公老远跑来见他。可今天离开时,他送都不送一程。”

朱熹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前面草丛里突然哗啦一声,一只五色雉鸟从头顶飞过。两人不由得回过头来,却见郑樵还站在远处的草堂门口前,保持原先送客的姿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笑着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追索其诗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宋史·道学·朱熹传》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江西省上饶朱熹纪念馆

江西上饶朱熹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山景区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园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殿前大门两侧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

福建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为仿宋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约875平方米,由前厅、两廊、庭院、展厅等组成。前厅正门上,高悬“朱熹纪念馆”横匾,5个大字庄重而苍劲有力。殿前大门两侧悬挂3幅抱柱联,一幅是赵朴初撰并书,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幅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还有一幅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并书:“致广大而尽精微,网罗历代;尊德性而道学问,体用兼赅。”大门两侧围墙上各镶嵌10块碑刻,为朱熹手书《潭州城南二十景》诗,是朱熹访问张栻于长沙岳麓书院唱和的诗作。

讲学遗址

仙游枫亭文昌阁前身为会心书院,始建于隋代,初为庵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并亲书“敬义堂”为匾。明嘉靖四年(1525年)更名“会心书院”,后几经兴废,1996年在遗址复建文昌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08: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圣诞,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黄子孙同拜祖!
  





2022年04月03日 14:29 新浪网 作者 金鼎股战场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  





广告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一书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字叫轩辕,在轩辕之丘居住。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与神农炎帝及东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同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河北涿鹿有中华三祖堂)。炎黄二帝,开疆拓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创造了中华文化。划九州,定中原,繁衍了炎黄子孙。炎黄后裔称为百姓,蚩尤后裔称为黎民,通称为黎民百姓。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主体之根本。

  关于黄帝具体出生地方,并没有统一的记载。上古时期,有一名叫熊国都城,而黄帝的父亲少典就是熊国的国主。另一说法为,公元前4856年,在当今河南新郑轩辕丘,有一个名为龙图腾的国家,龙图腾的君主就是黄帝的父亲少典。一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宫殿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于是人们便将农历三月三认为是黄帝诞辰。

  后世对黄帝十分尊敬和推崇,不光修建了黄帝陵、黄帝庙等纪念场所,也会在农历三月三举办黄帝诞辰纪念活动。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在农历三月三祭拜黄帝诞辰的活动。根据《史记》、《山海经》、《易经》等书籍记载,皇帝故里是在河南郑州新郑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中,就有关于朝拜黄帝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农历三月三时,统治者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具茨山黄帝故里,举办了祭祖大典,以示炎黄子孙对黄帝精神的继承。到了唐代后期,每到盛世时,统治者都会在黄帝诞辰日举办拜祖大典。如今,这一规制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年农历三月三时,民间都会发起对黄帝的祭祖活动,以示炎黄子孙精神的薪火相传。

  全世界的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不仅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开创者、奠基人,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对象,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轩

  辕

  黄

  帝

  宝

  诰

  志心皈命礼。

  纪元皇帝,位证玄都。光圆妙果,化育群雏。任阴阳大道之权,掌天地人万象星符。监督众仙圣神职,稽查众籍是与非。山河统辖,划野分区。洲县府邑,治政时需。万古流传馀日月,千秋继往拱唐虞。黄经脉络,素问灵枢。高明始健,以作悬壶。学士朝来而集造,指南文字与舟车。功参雨露,德共滋濡。昭彰善恶,注秩征诛。补造阴阳安社稷,消灾解厄度人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高穹玉阙,开元治世天尊。

  道教的黄帝信仰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在中国社会有着长期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中,道教以信仰黄老之道而著称。道教推崇黄帝是得道的神仙,在斋醮科仪文书中黄帝有灵宝黄帝先生、中岳嵩山黄帝真君、黄帝中主君、黄帝解厄神君、黄帝土真神王、玄清洞元黄帝玉司道君等名号。

  黄帝是道教所尊崇祖先神的典型,道教黄帝信仰的建构与形成,从一侧面反映出道教塑模祖先神的特点,道教黄帝信仰的建构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是道教研究中值得专门考察的问题。

  道教尊崇黄帝及其神仙化的塑造


  道教尊崇华夏人文始祖黄帝,亦尊崇先秦道家的老子。西汉立国至文景之世,朝廷倡行黄帝老子之道,社会上尊崇黄帝老子学说,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以致形成所谓黄老之学。

  《隋书•经籍志》叙述《老子》、《庄子》等道家著作后说:“自黄帝以下,圣哲之士所言道者,传之其人,世无师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早在道家庄子的学说中,就视黄帝为得道者。

  《庄子•大宗师》宣称大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早期道教在创立过程中,汲取了黄老之学的思想元素,用以建构道教的神仙学说与神学理论。道教黄帝崇拜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道门中历代高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具有祖先崇拜特色的黄帝信仰。

  《道藏》中托名黄帝的经书


  道教的经书中多有托名黄帝的道经,医学、占卜、外丹术、法术道符等经书以祖述黄帝为特点。《道藏》中诸如《黄帝内经》、《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等十五种托名黄帝的经书,构成道教黄帝信仰的重要内容。据唐代道经《金锁流珠引》卷十四引录〈黄帝集灵记〉,此经有大禹编为四十九卷之说,此《黄帝集灵记》实为法术道符的汇编。

  道教的《黄帝阴符经》,主论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是托名黄帝著述中最有影响的名篇。《黄帝阴符经》东晋南朝已问世。东晋南朝道经《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说:而世传惟《阴符》一经,为黄帝书,其文质而雅,深而要,非有道者,其能是乎。

  北魏寇谦之在进行新道教改革之时,就以曾藏此经于嵩山石室而知名。明张宇初《岘泉集》卷一《辨阴符经》:史称黄老者,以黄老之道同也。而黄帝之言,未之见焉。若子列子之谓《黄帝书》曰者,大率与老同。

  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认为《黄帝书》与《老子》的学说,共同构成道教遵行的黄老之道。道教有黄帝悟道而撰写《阴符经》之说,以致历史上《黄帝阴符经》的注疏最多,今仅存于明《正统道藏》的便有二十四种,反映道门人士对此经的重视。

  四、道教饮食养生与黄帝


  道教有着丰富的饮食养生思想,充满着中华先民的生活智慧,是历代高道大德探索总结的结果。道经中论说饮食养生的要义,其开篇也托黄帝之口而立论。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称:

  黄帝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唐范翛然《至言总》卷三《禁忌》称:黄帝曰:“一日之忌,夜莫饱食。一月之忌,暮莫大醉。”

  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五十七引天台白云《诸家气法·服气精义论并序》说:

  黄帝曰:“食谷者知而夭,食气者神而寿,不食者不死。”

  道教论说饮食养生之要义,刻意引用黄帝之说以立论,托名黄帝的饮食养生的法门和禁忌,甚至比饮食养生更高的服气之法,都旨在彰显这些养生理论来自黄帝的智慧。

  道历(黄帝纪年)与起源


  道教的起源即来自于上古时代的黄老之道,自黄帝于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从而了悟大道,至老子西出函谷关,授尹喜真人道德五千言,为黄老道诞生至成熟的阶段,也就是道教草创的阶段。同时,由于方士求仙之道兴起,庄子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貌若处子,肤若冰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这样的神人、真人,就是得道者的状态。自此,方仙道与黄老道合一,至东汉时期的正一道天师张道陵建立了教团制度。

  公元前2697年黄帝制甲子,即黄历元年。自黄帝战蚩尤,问道于广成子,至九天玄女向黄帝面授兵符印剑,创甲子以纪年,最后黄帝乘龙升天,因此黄帝被历代认为是帝王成仙了道的样板,称为道教的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建立了完备的道教制度,被称为教祖。

  道历为道教专用历记,在演变过程中又被称为六十花甲历、华胥历、华历、伏羲女娲历、甲子历、黄帝历、黄历、农历、周历、中华历、中历。以黄帝六十甲子纪年,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制订历法需要一个起算点,这个起算点就叫做历元。象公(西)历的历元是以基督元年耶稣诞生日为起算时间,而中国的历元则与天象有关,史书上常说:“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华夏民族的农历历元按干支记年法是始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合朔并交冬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农历的历元。太乙数统宗记载:「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天心气运正值冬至,日月合璧,五星(指太阳系九大行星之金木水火土等五星)联珠,皆合于子,是为上元。」。





  每年冬至为一年之始,朔旦为一月之始,夜半子时为一日之始,甲子日为干支记日之始。必须以甲子日,而且恰好又是冬至及朔旦日的夜半子时,才算是历元的开始,除此而外,还要日月合壁,五星联珠。据说在公元前2697年黄帝即位的那一天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联珠的时候,五星联珠,既是干支历法的开始,又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圣人即位的时刻,自然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历法的开端了。

  唐朝曾尊老子为其始祖,曾以老子降生年(公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但宋以后,仍以黄帝纪元为用。但因道教恭敬六十甲子为神,传统道教斋醮道场,皆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对神明,故表文奏章不用道历纪年。

  道历计算方法:因公元前 2697 年为黄帝纪元开始,所以用公元前纪年 2697 年加上公元纪年。如:

  公元 2022年 = 2022 + 2697 年 = 4719 年。既公元 2022 年,为道历 4719 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0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huáng dì]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









收藏



0


0











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 [34]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 [36]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53],也有说巳姓。 [50]名轩辕,一说名轩。 [50]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2]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3]。












































中文名黄帝
别    名轩辕氏、有熊氏、帝鸿氏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
形象出处山海经


目录

1历史渊源
▪综述
▪先秦
▪商代
▪春秋
▪战国
▪周代
▪汉代
▪三国
▪魏晋
▪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现代
2文化特色
▪故事传说
▪纪念活动
▪纪念地点
3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动漫形象
▪游戏形象
4关系说明
5史料索引
6形象评价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综述

周人的古史系统有三次建构,周人逐步将祖先的时代提前,最终以黄帝为祖。 [37]研究认为百濮民族有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边缘北上,形成了古羌族,古羌族后来又发展到了甘肃、青海、陕西一带,被称为西戎、北狄、义渠等;其中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内部,形成了藏族;另外一支进入了渭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祖先。 [43]




先秦

《山海经》记载:“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冀州,中土。)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妖,雨止,遂杀蚩尤;“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幹流,取倬子曰河女,生帝颛顼。” [50]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 [12]

《管子》记载:“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得太常而察乎地利;得苍龙而辨乎东方;得祝融而辨乎南方;得大封而辨乎西方;得后土而辨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

《尸子》记载: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50]




商代

《归藏》记载: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於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50]




春秋

《春秋内事》记载:“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避风雨。” [50]《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7]




战国

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华夏民族。融合进这个民族的各个氏族,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就把那些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承认他们是民族的祖先。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上的“五帝”谱系。 [38]黄帝出现在中国文献记忆中,较可靠的时间大约是在战国时期。在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先秦文献”中,黄帝逐渐广泛被提及,但起先他只是与伏羲、共工、神农、少皞等古帝王并举,并未有氏族或部族共同祖先之意。战国时代天文学家提出,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46]

《列子》记载:黄帝即位十有五年,竭聪明,尽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古厚切。)黣,(音妹。)昏然五情爽惑,(用聪明未足以致治,祗足以乱神也。)黄帝乃喟然叹曰:朕之过淫矣。(淫当作深。)养一已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惟任而不养,纵而不治,则性命自反,天下自安。)於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撤悬,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心无欲则形自服矣。)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将明至理不可以清求,故寄之于梦,圣人无梦也。)游於华胥氏国。华胥氏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必便有此国也。明至理必如此耳。《淮南子》云:正西曰弇州,西北曰合州。)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舟车足力,形之员者耳,神道恍惚,不行而至也。)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伤;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憎爱;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理无生死,故无所乐恶,理无爱憎,故无所亲疏,理无顺逆,故无所利害也。)都无所爱憎,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至和者,无物能伤,溺热痛痒,实由畏惧也。)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阂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汨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假当为遐。) [50]

《庄子》记载:北门成问於黄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吾始闻之而惧,复闻之而惑。"帝曰:"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义礼,建之以太清。"(以人奏之,以天征之,天人合德,尔乃知以春为礼,以秋为义,太清乃建。);“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隰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於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马以过分为害。)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黄帝闻广成子在於崆峒之上,故往见之,曰:"敢问至道之精。"广成子曰:"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簇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从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之精,窈冥冥;至道之极,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50]《庄子·在宥》记载:“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15]《庄子·大宗师》记载:“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16]《庄子·知北游》记载:“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17]

《吕氏春秋古乐篇》:“帝颛顼乃令鼍先为乐倡,鼍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 ” [13]




周代

《鬻子》记载:“黄帝年十岁,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 [50]




汉代






黄帝(5张)



《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南至江,登熊、湘。北极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获宝鼎。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音缧)为正妃,生二子,其后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弱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於寿丘,长於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力牧、常先、大鸿、神农、皇直、封巨人镇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己视,故号曰黄帝四目。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史仓颉,又取像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黄帝一号帝鸿氏,或曰归藏氏,或曰帝轩。吹律定姓,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岁。”“神农氏衰,黄帝修德化民,诸侯归之。黄帝於是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又徵诸侯,使力牧、神、农、皇直讨蚩尤氏,擒之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五战,而天下大服。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葬于上郡阳周之乔山。” [50]



黄帝乘龙升天图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 [9]
《史记·天官书》记载:“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 [10]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以前为神农氏统治,神农氏之末,出现了“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的政治乱象,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最终通过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击败了两个重要对手——炎帝与蚩尤,代神农氏而立:“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41]建都在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 [6]《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 [18]

《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帝之弓,百姓仰望。帝既上,乃抱其弓与龙髯而号。故后世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70]

《孝经钩命决》记载:“附宝出,降大灵,生帝轩。”(附宝,帝轩母也。电黄精轩辕气也。轩,黄帝名。附或作付也。) [71]

《尚书中候》记载:“帝轩提像,配永循机,(轩,轩辕黄帝名。永,长也。循,顺也。黄帝轩辕观摄提之象,配而行之,以长为顺,升机为政。)天地休通,五行期化,(休,美也。天地美气相通行,应四时之期而变化。)河龙图出,(龙衔图而出也。)洛龟书成,(龟负书而出。威,则也。)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韩诗外传》记载:黄帝召天老而问:"凤像何如?"天老曰:"夫凤像鸿前而麟后,蛇头而鱼尾,龙文而鸡身,燕颔而鸡啄。"黄帝乃斋于中宫,凤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皇天降祉,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

《大戴礼记》记载:宰我问於孔子曰:"昔者予问诸荣君,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人也,抑非人耶?何以至於三百年?"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赤帝大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黄帝斧佛,衣大带斧裳,乘龙驾云,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神百年,亡而民得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宰予对黄帝的身份表示了怀疑。 [39]

《诗含神雾》记载:大电绕枢照郊野,感附宝,生黄帝。

《论衡》记载:谥法:靖民则法曰皇,德象天地曰帝。皇帝者,安民之谥,非得道之称也。

《淮南子》记载:颛顼之法,妇人不避男子於路者,祅之於四达之衢。(祅,音弗。除其不祥。)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 [20]

《焦氏易林》记载:“黄帝,有熊国少典之子。”;“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

《河图握枢》记载:“黄帝名轩,北斗黄帝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

《河图挺佐辅》记载: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问焉:"余梦见雨龙挺日图即帝,以授余於河之都,觉昧素善,不知其理,敢问於子。"天老曰:"河出龙图,洛出龟书,纪帝录列圣人所纪,姓号兴,谋治平,然后凤凰处之。今凤凰已下三百六十日矣,合之图纪,天其授帝图乎?"黄帝乃祓斋七日,衣黄衣,冠黄冕,驾黄龙之乘,戴蛟龙之旗。天老五圣皆从以游河洛之间,求所梦见者之处,弗得。至於翠妫之渊,大卢鱼溯流而至。乃问天老曰:"子见夫中河流者乎?"曰:"见之。"顾问五圣,皆曰莫见,乃辞左右,独与天老跪而迎之。五色毕具,天老以授黄帝。黄帝舒视之,名曰《录图》。

《龙鱼河图》记载:黄龙附图,鳞甲成字,从河中出,付黄帝,令侍臣自写以示天下。 [50]

《春秋元命苞》记载:黄帝龙颜,得天庭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阴,秉数制刚。(颜有龙,象以轩辕也。庭阳,太微庭也。戴天,天文在首。履阴,阴字在足下也。制刚,纪也,纪正四辅也。);颛顼并幹,上法月参。集威成纪,以理阴阳。(并犹重也。水精主月,参伐主斩刈,成功兼此月职,重助费以为表也。) [50]

《春秋·台诚图》记载:“轩辕,主雷雨之神。” [19]




三国

《蒋子万机论》曰: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於国,其臣再嫁,厥疾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於是遂师营垒,以灭四帝。向令黄帝若不龙骧虎变而与俗同道,则其民臣亦害于四帝矣! [69]




魏晋

《古史考》记载:“有熊氏巳姓,或曰姓公孙。” [50]

《抱朴子》记载: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者。犹复不敢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老子,论道养则质玄素二女,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四泽之乱,相地理则书青鸟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记秘要,穷尽道真。《抱朴子内篇·微旨》记载:“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秘文于名山,受仙经于神人,蹶埃尘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等寿。” [11]

《帝颛顼赞》记载:昌意之子,祖自轩辕。始诛九黎,水德统天。以国为号,风化神宣。威鸿八极,靡不祗虔。 [50]

《水经注·渭水》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南北朝






黄帝画像(18张)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商、周、秦、汉时期,羌人在青海等西部地区分布很普遍。中国人非常讲究叶落归根,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文明史上,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大禹等都是古羌人,以炎帝为代表的羌人部落和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部落,在推动历史发展中,融合组成汉族先民华夏族。 [44]



唐代

《史记索隐》记载:“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8]




宋代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用轶书《尸子》云:“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这是子贡在请教孔子问题,说明他对黄帝的存在也心存疑虑。《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记载:“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 [21]




明代

《大明一统志·古迹》:“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5];《广舆记》:“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古迹》载:“轩辕丘在新郑县境,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清代

《御批历代资治纲鉴》:“黄帝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境。”;清末民初,中国曾掀起一股“黄帝热”。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民族主义的冲击之下试图建构本国国族认同,便选择了神话人物黄帝,强调其为中国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在这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自我称谓 [68];《竹书纪年集证》引明代太常少卿郑环说:“黄帝少典之子,生于新郑之轩辕丘,非生于兖州之寿丘也。”;《历代帝都考》记载:“黄帝生于寿丘”。




现代




涿鹿之战
20世纪初,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说:“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黄帝之祀起于秦国,说不定黄帝即是“黄龙地螾”之类”。可见他认为黄帝是战国时期才被造出来的,不是真实之历史人物。何新在其《诸神的起源》里重新论证了黄帝为神话人物而非历史人物。首先,他考证了黄字的含义:“黄,《说文》指出其字从古文‘光’字,也读作光字。实际上黄、光不仅古音相同,而且都有光的语义。《风俗通》说:‘黄,光也。’《释名》说:‘黄,晃(日光)也。犹晃晃像日光也。’日光本色即黄色。所以古天文学中,日行之道,称作‘黄道’。皇帝之袍,不用红,而用黄。封建时代,以黄河杏黄作为五色中最重尊贵的颜色,其俗应皆本于此也。”接着他得出结论:“凡此皆可证,黄、晃、皇、煌、光在古代音同义通,可以互用。黄帝即皇帝的异写,即光帝,而且,此光即日光,黄帝即太阳 [40];《拾遗记》记载:“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中国史纲要·上》记载:“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与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
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认为:“黄帝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炎帝生于今宝鸡市姜水一带。黄帝和炎帝部落曾经顺河移动,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后来成为华夏族。” [31]

《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记载:“在陕西的黄土平原上,散布着一些以女性为血缘纽带聚族而居的氏族……在这些氏族中,最有名的是黄帝族和炎帝族,他们生活在渭水上游的两条支流——姜水和姬水的旁边。”

《论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祖先地位的确立》记载:“这里黄帝与炎帝的父母亲分别称为少典氏和有蟜氏,明是两个氏族的称谓;黄、炎二帝生长的地方,只是陕西渭水流域的两条很小的支流,他们因了这两条河流才各自得到了自己的姓氏,亦可见他们的身份为僻处一隅的氏族首领。” [32]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黄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炎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黄、炎两族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一直来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战争,其中在今冀北地区,黄帝族联合炎帝族,与蚩尤族发生涿鹿之战,其后黄帝族又与炎帝族发生阪泉之战。炎黄时代,诸族之间有冲突和斗争,但也有联合和融合。” [73]




文化特色

播报
编辑




故事传说



故事传说



故事


简介


雍父舂米

雍父是黄帝的大臣,有凿石制作的本领。雍父受黄帝之命在红水河和具茨山之间,成功研制出了舂米用的杵和臼,并教会百姓舂谷去皮,煮米为饭。因雍父制杵臼有功,黄帝将其研制杵臼的地方封做他的食邑。雍父便在此筑城而居,称为雍氏城。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古城镇。


瓮城烧陶

瓮城,即今天的古城镇瓮厢村。古时中原地区常年洪水泛滥,人们多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苦于没有容器。一天,黄帝的重臣宁封子烤烧野兽的时候,在火中得到硬泥,从而领悟出烧陶的道理,于是便就地取材,建窑烧陶,四季不断。烧毁之瓮,无处堆积,遂用以砌墙,久而如城,称为瓮城。自此禹地盛烧彩陶、黑陶、青瓷以至钧瓷,窑火不熄,代代相传。


岐黄医病

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雷公炮炙

雷公,是黄帝的重臣,因通晓药理,善于针灸,被黄帝封于禹州方山一带,是方雷邝氏的始祖。雷公一生在此潜心研究医学,撰写了《雷公炮炙论》等多部医学专著,成为禹州中医药文化的源头,其传下来的中药炮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加之禹州盛产中药材,为后世禹州成为中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奠定了基础。


黄龙健体

相传,黄帝游历天下时,得到一种神兽叫“白泽”,黄帝在逍遥观修道时与“白泽”为伴,改称“白猿”。为了强身健体,黄帝经常与白猿对拳,逐渐摸索出一套拳法,因世人奉黄帝为黄龙,故称为黄龙拳。起初黄龙拳秘不外传,至明清时代,才由逍遥观道人传入民间,如今在禹州市禹王沟村、姜庄村仍有传练。据说黄龙拳秘笈封存于崆峒山石门洞内,给世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广成子传黄帝一部《自然经》,并授其治国理政、天地至道及长寿之精要。黄帝得到治理天下之精髓,带领群臣勤劳焦思、励精图治,开启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相传,黄帝暮年,再访广成子,退隐崆峒山,活了120岁,在逍遥观得道成仙。 [3]





纪念活动





活动名称


活动简介


相关图片


黄帝陵公祭大典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 。 [67]






黄帝居住地——姬水(2张)





拜祖大典

2021年4月14日上午,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 [1]




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2021年10月14日,辛丑(2021)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浙江省缙云县举行。大典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弘扬黄帝文化 凝聚民族精神”为主旨,主题为“四海同心祭始祖 共同富裕启华章”。 [47]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纪念地点





景点名称


简要介绍


相关图片


轩辕庙

陕西省中部延安市黄陵县轩辕庙(轩辕黄帝的陵园)院内,有一棵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14]




轩辕庙


黄帝故里

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4]




黄帝故里


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




黄帝城


黄帝源

黄帝源景区座落在黄山东大门的谭家桥镇新洪、罗村二村内。景区有天台、鼎湖景区,紫芝源大峡谷景区,溶洞群景区和古文化遗迹群。主要景点有数十处。 [54]




黄帝源


黄帝祠宇

黄帝祠宇的前身称为缙云堂,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后,为了纪念轩辕黄帝,改名黄帝祠宇,由小篆书法家、缙云县令李阳冰撰额。 [55]




黄帝祠宇


黄陵县黄帝陵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是黄帝衣冠冢。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等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30]




黄陵县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后因名其地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并建庙祭祀。 [9]




荆山黄帝陵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黄帝影视作品(2张)



2006年3月,《炎黄始祖·一体血脉百家姓》一书在郑州举行首发式,该书以介绍中国姓氏起源为主要内容。 [57]



影视形象





年份


类型


剧名


饰演者


剧中名


1994

电影

《炎帝传奇》

李鸣

黄 [56]


1995

电视剧

《炎黄始祖》

张天舒

轩辕


1996

电视剧

《炎黄二帝》

不详


2003

音乐艺术片

《嫘祖蚕娘》

颜丹

轩辕


2006

电视剧

《传奇·幻想殷商》(第一单元)

杨千里

轩辕 [58]


2010

电视剧

《远古的传说》

丁军

黄帝 [59]


2011

电视剧

《十二生肖传奇》

张山

轩辕 [60]


2013

电视剧

《英雄时代·炎黄大帝》

朱晓渔、文替

姬轩辕


2016

电影

《轩辕大帝》

于波

姬地


2017

电影

《神迹之上古传奇》

秦楚明

大帝


2019

电视剧

《龙族的后裔》

姚卓君

轩辕氏 [61]





动漫形象





年份


名称


1999年

《中华五千年小太极》


2015年

《黄帝史诗·六部合》


2016年

《梦舟少年志之上古传奇》 [63]


《小灯塔:讲给孩子的山海经故事》 [62]





游戏形象





游戏名称


角色名称


《古剑奇谭三:梦付千秋星垂野》

姬轩辕 [64]


《天谕》

黄帝 [65]


《道友请留步》

黄帝 [66]





关系说明

播报
编辑





关系


名称及介绍


祖父

伏羲,伏羲生少典 [49]


父亲

一说少典:据说是少典国的国君。

一说少昊:《孔子家语》“黄帝者,少昊之子”。 [48]

一说帝俊:《山海经》“帝俊生帝鸿”,帝鸿,黄帝也。 [51]

一说祁昆,或启昆。


母亲

附宝,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


妻子

嫘祖:一作“累祖”。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生玄嚣(即青阳、少昊,一说其生母为女节) [26]、昌意。 [28]

女节:方雷氏,黄帝次妃。

肜鱼氏:讳邛,一说名丽娱,炎帝之女,黄帝第三妃,负责人们的饮食住行。被后世尊为烹饪始祖。生夷鼓。 [26]

嫫母:面貌丑陋,但为人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为黄帝第四妃,曾帮助黄帝大败炎帝、杀蚩尤。生苍林(一说苍林即夷鼓,为肜鱼氏所生)。 [26] [29]


子孙

《国语》记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33]《清华简》中的《五纪》说蚩尤是黄帝之子:“黄帝又(有)子曰寺蚘(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载田千秋对汉武帝上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由此看来,《五纪》中蚩尤为黄帝之子,以及成人后作兵叛父的相关传说,到了汉代犹有流传。 [52]

《史记》一书构建了黄帝谱系,司马迁将夏王朝的建立者、商王朝的建立者、周王朝的建立者都说成是黄帝子孙。 [35]当时人的理解是:“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这个解释有谶纬神秘色彩,但重在道德教化,恰是西汉儒家利用和改造黄帝文化的表现。 [45]司马迁不仅将华夏族说成是黄帝子孙,还将中国的少数民族说成是黄帝子孙。司马迁认为秦人、楚人、吴人、越人、蜀人和西南夷、匈奴、古朝鲜等都是黄帝子孙。 [35]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朝代及作者


史料名称


作者不详(先秦时期)

《山海经·西山经》 [22]


作者不详(先秦或西汉)

《逸周书·尝麦解》


左丘明(春秋时期)

《国语·晋语四》 [23]《左传》 [24]


郦道元(北魏晚期)

《水经注》


司马迁(西汉)

《史记·五帝本纪》 [25]《封禅书》 [50]


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汉代)

《汉书·古今人表》 [26]


作者不详(汉代)

《孝经钩命决》 [50]


戴德(西汉)

《大戴礼记》 [39]


刘安及其门客(西汉)

《淮南子》


蒋济(三国)

《蒋子万机论》 [50]


皇甫谧(西晋)

《帝王世纪》 [27]


葛洪(晋代)

《抱朴子》 [11]


谯周(魏晋)

《古史考》


范晔(南朝宋)

《后汉书·西羌传》 [44]


司马贞(唐代)

《史记索隐》 [8]


李昉、李穆、徐铉(宋代)

《太平御览》


李贤、彭时等(明代)

《大明一统志·古迹》 [5]


傅恒等(清代)

《御批历代资治纲鉴》





形象评价

播报
编辑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胡适指出秦以前的“帝”是指天神“上帝”,“黄帝”是西北秦民族的天神,而不是指人帝。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帝”字,总结这些“帝”字的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作祭祀动词是指禘祭;二是作名词是指天神上帝;三是作庙号表明商王不称“帝”。由此看来,既然三千年前的商王朝,“帝”仍是指天神上帝,商王都不称帝,那么,传说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所谓黄帝,就不会是指人帝。(常玉芝《 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评) [42]

“黄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憂”(王国维释“夒”,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俈)”;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王宁《 "黄帝"考源》评) [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炎帝+黄帝+】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真实的炎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訫立史

訫立史



不要鹦鹉学舌,自勉!




把中国的上古传说归之为神话,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学界是很有市场的,直到现在也不乏有大量的追随者,在这些人看来,似乎承认炎黄的存在就是无知,是民族主义情绪作祟。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仅仅了解一个表象之后就急匆匆地去下定义了,更有甚者,连那个表象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多思考一点,得出来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不认同早期学者们的大部分观点,但我认可早期学者们的努力的,他们的工作也非常有价值,在信息获取方式匮乏的情况下,能得出那样的结论已经很了不起了。

问题在于,某些错误结论直到现在仍被奉为圭臬,这就是现代学者们的悲哀了。以下内容是我当前对炎帝的理解,也是我第四次讨论炎帝了,每次都会否定一些自己之前的结论,应该还会有第五次、第六次……。

炎帝与神农氏

炎帝是炎帝,神农氏是神农氏。这个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二者被整合不会早于西汉,我当前的结论是:神农氏和炎帝被整合发生在东汉时期。

在《史记》中,炎帝与神农氏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所以大家在读《史记·五帝本纪》时要注意辨识角色,不要被后世的注疏带偏了。

不同的炎帝

在这里,我需要提及一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一书,《帝王世纪》当然有它自身的价值,但它的价值局限于魏晋那个特殊的年代,不建议研究上古历史及传说的时候以它为参考。

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炎帝是与黄帝发生阪泉之战的炎帝,即《史记》所记载的那个“欲侵陵诸侯”的炎帝,这个炎帝更像是一个符号,他是炎帝一族的几位首领整合的产物,与真正的炎帝出入较大。

真正的炎帝见于《山海经》和《左传》,我们可以把阪泉之战的那个炎帝看作是《山海经》炎帝的后裔,二者相差数百年之久。为了区分,在下文中我会把《山海经》炎帝称之为炎帝,而把与黄帝发生战争的炎帝称之为末代炎帝。

炎帝与祝融

讲炎帝是绕不开祝融的,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知识点:上古时期的祝融有两个,一个较早,一个较晚,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较早的那个祝融。

上古有“三皇五帝”之说,因为三皇的传说太过久远,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史记·五帝本纪》里只记载了“五帝”,后世文献自由发挥,于是有了多个版本的“三皇”,通常被认可的是“燧人、伏羲、神农”和“伏羲、女娲、神农”两个版本。

然而还有一个版本,即“伏羲、祝融、神农”组合,这个说法是《风俗通义》引用《礼》的,其年代要比其它版本都早,却没被普遍接受,可能是后人无法理解,祝融凭什么可以同伏羲、神农并称?

如果按《山海经》的记载来看,祝融是有这个资格的。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山海经·海内经》

“江水”对应的是长江中游地区,大致就是今天的长江流经江汉平原的那一段,祝融及其后裔们在这里重启了农业生产,即所谓“是复土壤”。

需要先说明的是,在中国上古传说中存在一个治水脉络,即:共工-鲧-禹-冥,以共工为最早。而上古时期的江汉平原以稻作农业为主,这就需要水进行管理以便于进行农业灌溉,作为祝融的后裔,共工治水成为一种必然,最后成为传说中的水神的逻辑也在于此。

长江古称为“江”,其实就是“工水”,这里的“工”可能源自共工的“工”,而“江”字的音可能要更为古老,也就是说,“江”字的音和形应该是有不同来源的。

那么,作为稻作农业的开创者,祝融显然是有资格被列为“三皇”的。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是,祝融从何而来?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海内经》

这里的“生”可以理解为族群分化,根据这段记载,可以得知祝融一族是自炎帝一族分化出来的。

至此,根据《山海经》,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条自炎帝至共工的家族脉络。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

共工与夸父

在上古传说中,共工是个独特的存在,从颛顼到禹,似乎什么时代都能见到共工的身影,那么,共工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物呢?

探究共工,需要把《左传》、《国语》和《山海经》结合起来。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而《山海经·海内经》有:

共工生后土。

那么,共工至后土的脉络基本是可以确定下来的,接下来就是后土的脉络。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结合前面的结论,至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条自炎帝至夸父的家族脉络。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

虽然我们还无法判断共工的具体时代,但我们可以通过夸父的事迹来反推出共工大致的时代。

夸父、蚩尤与黄帝

夸父被杀死了,蚩尤也被杀死了,杀死他们的是同一个人——应龙,这件事也被记载在《山海经》里。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那么,应龙又是谁?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








至此,结论已经很清晰了,夸父、蚩尤、黄帝为同时代,而夸父又是共工的后裔,那么,共工显然要早于黄帝。

说炎帝与祝融早于黄帝可以理解,讲共工也早于黄帝似乎与我们过往的认知出入很大,但如果从《国语》的记载来看,共工早于黄帝才是合理的。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国语》

“伯”通“霸”,“九有”指的是“九州”,这段讲的是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儿子后土能平整九州的土地。

在所有的历史文献记载中,都讲逐鹿之战后黄帝一族掌握主动权,炎帝后裔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如伯夷父辅佐颛顼(《吕氏春秋》)、伯夷辅佐尧(《国语》)、四岳辅佐禹(《国语》)等,共工和后土称霸九州显然是插不进来的。

那么,逻辑上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共工氏之伯九有”发生在逐鹿之战前,且晚于“神农氏世衰,因为是在“神农氏世衰”之后才是炎帝一族的崛起,在此之前,诸侯们以神农氏为天下共主。

如果要验证上述推论,传世文献已经给不了我们太多帮助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古结论来探知一二。

按史料推知,黄帝所在的年代不晚于距今4800年,根据前面的结论,共工和祝融所处的年代必然要早于距今4800年,而我们前面又讲过,祝融的迁居地是江汉平原,那么,4800年前的江汉平原对应哪一种考古学文化呢?

距今5300年-4600年区间,江汉平原的主导文化是屈家岭文化,最不可思议的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屈家岭文化北向挤压仰韶文化,导致仰韶文化终结,庙底沟二期文化兴起,而庙底沟二期文化不同于仰韶文化的地方在于它含有明显的大汶口文化特征,所以一直以来,庙底沟二期文化被认为是仰韶文化向中原龙山文化的过渡期,事实可能并不这么简单。

事实上,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大汶口文化特征并不是直接来自大汶口文化,而是更接近于屈家岭文化,而大汶口文化又是屈家岭文化的前驱之一。

如果我们尝试着把屈家岭文化对应祝融和共工,仰韶文化就可以匹配神农氏,已知仰韶文化是由渭水流域的半坡文化发展而来,粟农业为主,这恰与神农氏来自渭水的传说相符,那么,短暂而又辉煌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4900年-4800年)就只能对应共工氏至夸父这个时期了,显然也是吻合的。

因为屈家岭文化的最主要前驱是大汶口文化,那么,我们只要证实炎帝能对应上大汶口文化,前面的整个假设就能实现逻辑上的自洽。

大汶口文化与炎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这段记载就是《精卫填海》故事的源头,此处的“东海”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地理名词东海,而是东方的大海,其所涵盖的范围要比东海大得多。

由女娃溺死在东海,且被记载在《山海经》的《北山经》里可推知,炎帝一族所居离海滨不会太远,且比较靠北,按《山海经》的叙述方式来判定,基本不会超过淮水。

而根据距今5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分布,炎帝的所在必然会落在大汶口文化覆盖区。








也就是说,按《山海经》、《左传》和《国语》里对上古传说的相关记载,基本可以完美地匹配当前的考古结论。

那么,我们可以对距今4800年前的逐鹿之战进行一个势力假想,黄帝一族的源头在红山文化,夸父一族来自庙底沟二期文化,而作为夸父的盟友,蚩尤一族很可能对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也可能是屈家岭文化,总之二者同源。

炎帝与姜姓

前面讲的是祝融一脉,除此之外,在《山海经》了还记载了炎帝的其它后裔,先给大家提供一张《山海经》里记载的炎帝谱系。








炎帝为姜姓之祖,这个是确凿无疑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祭祀炎帝和蚩尤的,但炎帝本身并不一定是姜姓,或者说,炎帝之时可能还没有“姓”这个概念。所以,《左传》只讲“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也就是说,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但炎帝的后裔并不仅仅有姜姓。

《国语》又讲“姜,伯夷之后也,……,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显然,这个伯夷同帝尧同时代,但也是说姜姓是伯夷之后,显然,姜姓的出现不会早于伯夷,也就是不会早于帝尧的时代,而真正明确姜姓来源的也是《国语》。

共之从孙四岳佐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简单解读一下,“共”指的是共工,“从孙”指的是亲族的较为久远的后裔,需要说明的是,早期史料中的“之子”、“之孙”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儿子和孙子,“之子”当后裔讲,而“之孙”通常指的是比较久远的后裔。“佐之”的“之”指的是禹,这段的大致意思是:四岳辅佐禹治水,治水成功后,皇天(上帝)赏赐他们,禹以“姒”为姓,以“夏”为氏,成为了天下的王,而四岳以“姜”为姓,以“吕”为氏,成为禹的侯伯。

从逻辑上讲,辅佐禹的这个“四岳”应该是辅佐帝尧的那个伯夷的后代,而他们和共工一样同属炎帝的后代,因此才会有“共工从孙”一说。

总之,姜姓吕氏出现的年代应该是在禹的时代,而姜姓不会早于尧的时代,在此之前的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可以看作是姜姓的祖先,但其自身并不能说成是姜姓。

讲这个其实是为了反驳《国语·晋语四》的“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我怀疑该段文字被汉晋学者重新编辑过,且编辑时间不早于《史记》,首先,黄帝与炎帝为兄弟的说法不可能出现在先秦,至《史记》叙事时,炎黄双方还是水火不容的,“姬水”和“姜水”也是不存在的,“姬”和“姜”是为“姓”而造的专用字,并无它用,具体考证我会在其它文章中去讲。

炎帝后裔

如果我们的上述推论成立,那么,炎帝一族在距今5000年-4800年的时候就已经遍及“九州”,东至海滨、南至长江、西至渭水、北至燕山,而后来的“华夏”就是在此基础上融合而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从考古文化上探究,来自东方的大汶口文化才是华夏血统的最主要的来源。

而姜姓是较为晚出的,伯夷应该在东边,今山东及河南东部,四岳一族西迁,同禹在晋南建邑,所以,最早的“吕”很可能是在山西。

编辑于 2021-07-30 18: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15:00 , Processed in 0.0768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