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曹雪芹+16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揭秘曹雪芹的背后真相
liuhuirong 2023-04-01 发表于湖北  |  9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脂批中提到的“曹雪芹”就如同文中“空空道人”和“情僧”一样都只是化名,无论是《石头记》的悼明讽清的主旨,还是皇四子朱慈炤身为崇祯儿子而具备的汉人政权的正统继承人的敏感身份都是绝对不能见容于清廷统治者的。

简单分析一下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为何取笔名为“曹雪芹”。

一般认为,“朱”姓起源于“曹”姓,是周初曹挟的后代。成书于唐代的《元和姓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姓氏专著,里面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挟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氏。”据今人考证,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六个儿子,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周武王时封安的后裔曹侠于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他的后代有的以国名为姓,称邾氏。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氏后人把邾字去掉右边的“邑”旁,改姓朱氏。

“雪",通“血”。“芹”,通“亲”,如书中的“贾芹”其实就是指“假亲”。“曹雪芹”合起来就是“朱血亲”,即皇朱血脉至亲。

而且“曹雪芹”音似“抄写勤”,也是朱慈炤对自己反复修改《红楼梦》的十年辛勤的一种表达。

其实争论作者是什么清廷包衣奴曹家的后代也罢,或是文坛的名儒大家吴梅村也罢,都是无法对应作者一开篇的自述的,更不要提作者已经在第十六回中的自亮身份:“老明公号山子野者” ——-"朱三(太)子爷”。

再好好琢磨琢磨书中作者的自白吧:

1,“作者自云:“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饱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蒙府侧批:明告看者。】”

看到作者明告看者他是有兄长的么?曹雪芹只是个笔名,清廷的包衣奴曹家根本找不出曹雪芹这个人,而吴梅村是家中长子,并无兄长,只有两个弟弟。

2,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侧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个就更加要紧了,因为作者明告看者他是剩下的唯一的补天之石,独此一块,这也算是作者自亮身份的另一种方式了。

补天之石,请问谁有资格补天?不言自明,自然是帝王家!

为何是唯一的一块? 因为只有崇祯的儿子才有资格,而崇祯送出皇宫的三个儿子里后来只剩下了年纪最小的皇四子朱慈炤还活着。

唯一幸存的皇四子朱慈炤自然就是唯一的补天之石了。不然的话,为何民间的反清复明的抗争只打“朱三太子”的旗号而不打“朱太子”或是“朱二太子”的?又为何这些明遗民不随便尊奉个“朱氏子孙”?

明朝用玉牒记录皇族宗室的宗支繁衍,现在能查到的最晚的明朝玉牒记录是万历四十年的“六十万余”,见《明神宗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万历四十年二月○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间不啻百倍,开局纂脩,必须设法、定限、分委、责成,谨列款以请。”从万历三十三年到万历四十年不过短短8年,但明朝的宗室人口已经暴增了四五倍,而万历四十年距离明亡还有32年,不难想见明朝宗室的人口数量后来该是何等惊人!不同于清廷的玉牒只登记男性,明朝玉牒是男女均录,但即使只算男性人数减半,其数量依然可观,应该不下百万。虽然明亡后明朝宗室被农民军和清廷杀了不少,但就算百个里头留一个,也能剩个上万皇孙吧。可是明遗民们是根本不认这些姓朱的,因为不是姓朱的皇室后裔就有资格做补天之石的,这一点就是个普通百姓都是明白的。


而文坛名儒吴梅村即使再有才华再有名望,也断不敢自称“补天之才”,就连吴梅村都毫无资格,就更不要提什么清廷包衣奴家的后代了。

单是《红楼梦》悼明讽清的家国情怀就根本不是一个清廷包衣奴家的孙子所能具备的,更不要提他哪里能见得到紫禁城帝王家的大世面了。

“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无双”,这天下除了朱明政权唯一的真正继承人——朱三太子朱慈炤,哪个人还能有资格做如此感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的“乾隆年间创作”的谣言根源和伪证之辩
下一篇: 自称“草木之人”的世外仙姝林黛玉到底是影射哪位历史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8: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1706//甲午八日+五十三载//1707】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揭开脂砚斋“甲午八日”绝笔中的玄机
liuhuirong 2023-04-02 发表于湖北  |  51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为了避免清廷的迫害,不能暴露身份的朱慈炤于是通过三种署名方式表述自己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的不同身份:

1, 最初的构思创作——人称“老明公山子野”的“世间唯一仅存的补天之石”——民间俗称“朱三太子爷”的大明王朝的唯一正统继承人朱慈炤;

2, 反复的修改抄写——曹雪芹——抄写勤

3, 收尾的加注朱批——脂砚斋——明帝朱批

由于增删五次,所以修改抄写和加注朱批经常同时进行,因此,我们看到“曹雪芹”和“脂砚斋”这两个名字常常出现在一起。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朱慈炤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留下的最后痕迹——脂砚斋的绝笔【甲戌眉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这一处脂批落款与“壬午除夕”一样,也是极有争议。有人质疑说:《红楼梦》中其他的各处脂批凡是提到干支都是指年份,而非月份,如“丁亥春”、“已卯冬夜”、“庚辰秋月”、“壬午重阳日”、“壬午除夕”等,为何这一处“甲午”偏偏是指月份呢?“甲午八日”可不可能是笔误,其实应该是“甲午八月”呢?

而毛国瑶在《靖应鵾藏钞本《红楼梦》发现的经过》写他看到的靖藏本《夕葵书屋石头记》卷一第一回中的标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旁的脂砚斋的夹批落款为“甲申八月”。

那么究竟是不是甲戌本出错了呢?

我的答案是:甲戌本的“甲午八日”是正确的,不存在笔误,真正有错的是靖藏本的“甲申八月”。

首先,是靖藏本的争议性。由于靖藏本的原本始终未能寻回,而且靖批第116条经任俊潮确认确系根据俞平伯先生的《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伪造而成,以及书中出现了乾隆年间不可能存在的简化字等问题,所以靖藏本已被证实确有伪造篡改,那么靖藏本中的“甲午八月”的真实性自然存疑。

其次,根据庚辰本中第二十二回里出现的畸笏叟的批注【庚辰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可知:到了丁亥年,《石头记》的为数寥寥的知情人中只剩下了畸笏叟一人,脂砚斋也就是作者已经离开畸笏叟了。


如果脂批落款是“甲午八月”,甲午年在丁亥年的七年之后,这时,脂砚斋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何又能再为《石头记》加注朱批?所以甲戌本的“甲午八日”并没有问题,而靖藏本中所写的“甲申八月”明显是后来的抄书人的过录错误。

那么,这个极为特殊的“甲午八日”究竟是什么日子呢?

按照干支纪年法,天干丙年和辛年的从芒种到小暑的时间段,就是甲午月。换言之,甲午月只存在于天干为丙和辛的年份。而介于“壬午年”和“丁亥年”之间的出现有甲午月的年份只有一个丙戌年,而这就是朱慈炤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甲午八日”——康熙丙戌年(1706年)即康熙四十五年的五月初三日,一年多后的康熙四十七年四月,朱慈炤父子在山东被清廷抓获,六个月后的十月初五被处死于北京。

知道了以上的两个关键时间点,我就以此来对照一下朱慈炤的最后岁月。

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炤还俗成婚后居住于浙江四明山,以教书谋生,后因民间反清多以“朱三太子”为旗号,清廷于是从浙江、江苏到山东、河北密集地搜捕朱三太子。为了不被清廷抓捕,他只好辗转各地并改名换姓,比如他迁居山东时用的化名是“张用观”,号“潜斋”,自称“浙东张老先生”。

书中夹批提到的干支最早是“甲戌”,落款壬午年的夹批则最多,达41处之多。第二十一回中脂批更是特别提到:【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这“索书甚迫”暗示壬午年即康熙四十一年九月时《红楼梦》的创作被迫开始收尾。


康熙自壬子即康熙十一年(1672年)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朱三太子朱慈炤的搜捕,美其名曰“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见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圣训。卷五十六》),随着时间的流逝,搜捕朱三太子的行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执行力度是越来越大,比如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大臣们还专门向康熙汇报搜捕朱三太子的进度,(见《大清圣祖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记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年:“九月癸亥,大学士等奏,臣等遵上□日会议,行查明代后裔、俾守祀事。”)因为清廷查访朱三太子日紧,再继续《红楼梦》的写作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生命悬于一线,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随着形势日渐紧迫,朋友催促他尽快结文,以防不测。朱慈炤不得不停止正文的修改,转而专注于添加更多朱批为后人留下破解线索,即使是除夕夜也仍在忙于为《石头记》加注朱批。为了加快速度,朱慈炤还邀请了他信赖的好友畸笏叟一同来为他的《石头记》加注朱批,这就是畸笏叟的批注开始大量出现于壬午年的原因。

在对第一首标题诗作批注时,朱慈炤忍不住感慨谁能解得他的心酸之泪?脂批中的“余二人”实为“余一人”,“一芹一脂”即为党向先生所说的“亦芹亦脂”。


为了指点看书人发现《石头记》的秘密,朱慈炤创造性地分饰二人,亦芹亦脂,“曹雪芹”实为“抄写勤”,即他对正文的不断修改抄写,隐喻的是正文的写作,《红楼梦》是朱慈炤以泪为墨写就的,“芹为泪尽而逝”是喻指正文的写作修改已经停止;“脂砚朱批”实为“明帝朱批”,“余常哭芹,泪亦待尽”喻指朱慈炤为正文加注朱批提示,但随着情况的日渐危急,加注脂批的工作也不得不进入收尾阶段,故称脂砚斋“泪待尽”。

壬午年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之后,朱慈炤为了避祸不得不四处搬迁,流离颠簸之下,自然无法再继续《石头记》的秘密的批注工作,这就是为何《石头记》的脂批在壬午年之后突然中止的原因。

乙酉年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朱慈炤化名“何诚”,在宁波府镇海县向监生张月怀租屋居住,在一次酒后畅谈中吐露自己是崇祯皇子,张月怀于是要拥立“朱三太子”起义,因此遭到官府侦查,朱慈炤于是在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带家人徙居湖州长兴县。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一名僧人张念一听说了此事,于是向檀越募集香火钱,自称要“助朱三太子起义”,清廷因此在宁波、镇海开始挨家挨户地“一步一步挨查”,加强了对朱慈炤的追缉,情势已是万分危急。

丙戌年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甲午八日,也就是五月初三,为形势所迫的朱慈炤不得不作最坏的打算,他可以被清廷逮捕,但他的《石头记》绝不能落在清廷手中,为了保护《石头记》,朱慈炤最终决定将手中剩余的抄本全部托付给可靠的挚交密友,也就是畸笏叟妥为收藏,托付之前,朱慈炤含泪在他的心血巨著《石头记》第一回中的标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旁写下了他的最后一条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甲午八日”作为脂批中唯一的干支月份,的确极为特殊,但这是由这一条脂批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这一脂批是朱慈炤的最后停笔处,所以他才会写下“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这样的话来,无助的他唯有祈愿造化主能够感念他的至诚和发愤,再出一人将他存留史实真相的《石头记》全面破解并且传播天下,只有到了那一天,他才能大快遂心于九泉之下!


作为最后的绝笔,朱慈炤希望能够留下确切详实的日期让后人凭吊,所以才有了“甲午八日泪笔”这一特殊的记录,这记录的是朱慈炤不得不与他的《石头记》挥泪永诀的刻骨铭心之痛。此时已是崇祯亡国六十二年之后了,明亡清代已满一甲子,看鹊巢鸠占、看黑白颠倒,六十多年来国未复、书未成,更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自感来日无多的朱慈炤如何不痛?又如何不泪?悲痛之下,唯有留下“甲午八日泪笔”以祭其志!

在官府的严密访查和密集搜捕之下,在送出《石头记》仅仅半年之后的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朱慈炤的三个儿子和孙子朱钰宝被捕,朱慈炤的一妻一妾、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媳,为免受辱在被捕前全部自缢,只有朱慈炤和两个儿子逃走。戊子年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逃亡的朱慈炤父子三人在山东汶上县被捕,同年十月被解往北京杀害。

虽然朱慈炤及其家人被清廷残酷杀害,但他的《石头记》历尽劫难却还是保全流传了下来,终有一天,他的《石头记》将会被全面破解,被人为掩盖颠倒的明亡真相也将彻底地水落石出,而这一天,朱慈炤不会再等太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解密曹雪芹泪尽而逝的壬午除夕
下一篇: 揭穿薛宝钗“金玉良缘”的天大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629---53+===1682//1681
1707-53===1654//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8: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出的绝世难题:稀有茶具的惊天之谜【绿玉斗+栊翠庵+】
liuhuirong 2023-04-15 发表于湖北  |  2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四十一回里,妙玉拿出了几个珍贵的茶杯来招待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妙玉还强调了这几个茶杯“便是贾府也未必找的着这么一个的古玩奇珍”,那么这几个非同凡物的稀世奇杯到底藏有什么大名堂呢?

妙玉拿“分瓜bān 瓟bó斝jiǎ” 给宝钗喝茶,“分瓜瓟”即俗称的“葫芦”类的植物,暗指“胡虏”;第七十六回妙玉又现身的那一回里,写到:湘云因联道:“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黛玉笑道:“分瓜可是实实的你杜撰了。” 其中的“分瓜笑绿嫒” 分外醒目,“分瓜bān”字分开写恰好是“分瓜”,这可不是我过度敏感,因为黛玉特意在此强调“分瓜可是实实的你杜撰了。”,原来朱慈炤是用“分瓜bān瓟”讥讽薛宝钗是“胡虏绿嫒”,明点出宝钗的胡虏清廷的身份!



  妙玉给黛玉用的是“点犀”,“点犀”乃是化用 “心有灵犀一点通”,《红楼梦》谁能与黛玉心有灵犀一点通?唯有宝玉而已!妙玉就是宝玉,所以妙玉才会给黛玉用“点犀”,朱慈炤真是处处皆用心啊!

妙玉给宝玉用的是自己的“绿玉斗”。妙玉就是出家时期的宝玉,“绿玉斗“,即“绿”和“玉”斗,暗指“清廷”和“汉人政权”争斗。

后妙玉又给宝玉换上了“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

——“九曲”明面上指曲折,但其实还有隐意:“九曲”对应的是第五回里《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第九曲——-[第九支·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九曲”借指的是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的四姑娘惜春。其中秘密请查看后文《执笔作画《大观园行乐图》的贾惜春是谁》

——“十环一百二十节” 。“十环”指被 “十” 环绕后翻倍成了“一百二十节”。那么我就将“一百二十”除以“十”,120÷10=12, 原来“十环一百二十节”藏的是一个“十二”!


这“十二”就是《红楼梦》一开篇脂砚斋所说的书的曾用名《金陵十二钗》,脂砚斋提醒得好!原来“十环一百二十节”就是指《红楼梦》这本书!

“十环”,又音似“十怀”,对应的是第五十一回里的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其中秘密请看后文《薛宝琴的十首至关重要的怀古绝句隐藏的历史大秘密》。“一百二十节”指“一百二十章节”,也就是《红楼梦》这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其中秘密请看后面的解密《破解《红楼梦》仅仅八十回的终结之谜》。

——“蟠虬”,都是“虫”字旁的不是正经龙,音似“番酋”,暗指清廷;

——整雕,谐音“整掉”,指除灭;

   整雕,也指整理雕刻,暗喻编修篡改原来模样;


  ——竹根,谐音“朱根”,指朱明政权;

   竹根,“竹”又代指竹简,“根”又指本初。“竹根”暗喻竹简存记的历史原貌,即最初的真实史籍。

原来宝玉用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是隐喻贾府四姑娘惜春,也就是崇祯皇四子朱慈炤“用曲笔隐写清廷将朱明政权彻底灭亡并且完全篡改朱明历史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这本大书”!

  妙玉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苏州确有“玄墓山”,但是却没有“蟠香寺”。



——“蟠香寺”,蟠是“薛蟠”的蟠,代指清廷;香是“香菱”的香,代指南明,其实是朱慈炤暗示妙玉也就是自己是在清廷和南明相持抗衡的时间段出的家。


  ——“鬼脸青”其实就是骂清廷是长着鬼脸的恶鬼!


  ——“梅花上的雪”其实是暗指抗清义士的血!

  第五回里写到:“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甲侧:元春消息动矣。】”《红楼梦》中的傲雪“梅花”代指的是抗清的义士,因为元春是以夏完淳为代表的以身报国的抗清义士,故而作者用梅花影射元春。

——“花瓮”,隐喻“华坟”,华夏汉民被屠杀后的坟冢!


  原来“梅花上的雪收在鬼脸青的花瓮里”是指朱慈炤将凶残的清廷对抗清义民的血腥屠戮收录存记!

抛不尽的家国泪,书不完的家国恨!都说妙玉“天性怪癖”,又有谁人能真正悟得妙玉借“怪”传书存史的良苦用心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从对刘姥姥的描写看皇四子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下一篇: 与贾宝玉“情如母子”的贾元春又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8: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方以智+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明末第一奇才与朱三太子的伤心事
liuhuirong 2023-04-14 发表于湖北  |  42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明末不乏能人才士,但要能称得上第一奇才,却不是仅仅精通一两门学科就可以的,那么我所说的明末第一奇才究竟是谁呢?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明末清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但他的名气远不如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三人,尤其比不上因与秦淮八艳的陈圆圆、李香君和董小宛风流而名扬天下的侯方域和冒襄,但如果说到真才实学和德行节操,方以智却远远胜过其他三人。


方以智,出生于桐城士族、治学世家,曾祖父方学渐、祖父方大镇、外祖父吴应宾和父亲方孔炤都是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方以智生来聪慧异常,凭着过人的天份和深厚的家学渊源,再加上为他传道授业的老师也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如经史名家白瑜,易学大师王宣和杰出名医傅海峰等,这让方以智年纪轻轻就以学识渊博而名闻天下,而他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为世人所赞叹,方以智精通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学、文字、书画、医药、技勇等,著作宏富,但因其著作大多在清廷禁毁之列,所以流传下来的仅有《通雅》五十二卷、《物理小识》十二卷、《药地炮庄》九卷和多种医学著作等少量著述,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物理小识》,内容分天、历、风雷雨旸、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7类,是一部涉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光学实验的记载,比欧洲还要早,《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

方家与东林党渊源深厚,曾祖父方学渐曾著有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祖父方大镇、外祖父吴应宾和父亲方孔炤都是东林党人。其父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因贻误军机而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于是怀揣血疏为父讼冤,终于使得父亲被从轻处理,遣戍绍兴。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十岁的方以智中进士,官授翰林院检讨。崇祯皇帝不仅肯定了方以智的才识,更加欣赏方以智的孝行,有一次,崇祯皇帝下朝后连呼“求忠臣必于孝子”,说有一个为他经筵进讲的官员的父亲在河南做巡抚,因罪问斩,可那个讲官居然无动于衷,不但照样薰衣,而且服饰、神情、举止一如平常,这样不孝之人怎么可能是忠臣呢?并说,方以智因为父亲下狱,日日持血书哭泣申诉,同样也是做儿子,怎么就能差这么多呢?崇祯皇帝最后说:要得忠臣,就一定要从孝子中来找。(《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七。方以智传》)


方以智以根红苗正和学识过人而在党内享有崇高的声誉,但后来却因为他作藩王讲师一事而与东林党同仁结怨,并被实施政治打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破潼关,孙传庭被杀,形势危急之下,时任工部尚书的范景文上疏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应对危局,崇祯于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的回答切中要害,崇祯听后抚案叫好,对方以智的应对策略激赏不已。方以智是东林党大佬范景文举荐的,他的才识和韬略也获得了崇祯皇帝的抚案肯定,而且尤为难得的是:方以智虽是东林党,却倾心于作学问,并不热衷党争。崇祯十二年,陈贞慧与吴应箕共同起草驱逐阮大铖的宣言《留都防乱公揭》,公揭以东林创始人顾宪成之孙顾杲以及黄宗羲为首署名,共计一百四十人,其中也有陈慧贞、侯方域、冒襄三人,尽管方以智这年春天回桐城,秋后重来南京应试,但唯独他没有参与联署。

因此,方以智无论是才学、品性、还是提出的应敌策略,都是崇祯皇帝非常赞赏的,可是万万没想到,方以智最后竟是因为忤逆了执政者而被崇祯皇帝弃用,《清史稿》载:“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以忤执政意,不果用。”记载清楚地说明方以智所忤逆的执政者竟然不是崇祯皇帝!

可问题是:大明王朝的执政者不是崇祯皇帝,那还能有谁?难道是权臣?

明末能够左右崇祯皇帝意志的权臣也就只有周延儒了,崇祯还曾在新年时当着群臣的面向周延儒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周延儒是崇祯执政十七年来最相信和最倚重的阁臣,那么阻挠崇祯重用方以智的会是周延儒么?

这就要看看崇祯十六年底的情况了,前书已经详细介绍过周延儒的起起落落,崇祯自崇祯十四年开始独重首辅周延儒,但这一情况在崇祯十六年五月发生了变化,锦衣卫骆养性和东厂太监因为宿怨揭发周延儒消极怠战、谎报战功之罪,周延儒因此不久被免官还乡,七月,崇祯皇帝获知周延儒牵涉吴昌时通内案后勃然大怒,命令将周延儒捉拿查办,几个月后的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周延儒被勒令自尽,并被抄家,所以在崇祯十六年底阻挠崇祯重用方以智的绝不会是已经被免官法办的周延儒。

但是崇祯十六年十月时的首辅陈演是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那么还能有谁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我在前书中已经提过多次的名字——杨士聪。杨士聪在崇祯十六年底开始对方以智极尽攻击诋毁之能,而对于此中原因,杨士聪声称他是因为不能容忍方以智破坏成规,按旧例,作藩王讲师满了三年便要调升参议,可方以智居然要破坏规矩,谋求继续留任藩王讲师。(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杨士聪的自陈暴露了他们打压方以智的真正原因:原来,方以智之所以忤逆了这位不可公布姓名的执政者,仅仅是因为他要坚持留任作藩王讲师一事。

藩王不是太子,做太子的老师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但作藩王的老师,除非这个藩王有嘉靖皇帝的运气,否则都是白付心血,属于失败的政治投资,聪明如杨士聪等人就绝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他们只热衷于做太子的老师。而老实人方以智虽然才学过人,但却愿意作别人不愿意作的藩王老师,而且还要寻求留任,在杨士聪这些聪明人看来根本就是愚蠢,为何还要对方以智疯狂弹劾打压呢?竟逼的崇祯皇帝不得不弃用方以智,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皇三子定王朱慈炯于崇祯十五年出阁学习,崇祯安排学识渊博的方以智担任定王的讲师,可见其重视教育的用心良苦,另外指定刘明翰负责仿书。仿书,即临摹写字。书房之中,按照主次,方以智坐东面,刘明翰坐西面,定王坐中间。方以智是个真正做学问的大家,治学严格的他为了不负皇恩,训导颇力,可是定王却是个不爱学习的纨绔子弟,虽然已经十岁了,却根本不好好上课,方以智给他认真讲课,他却根本不理会,方以智无奈训导他几句,定王也是敷衍地依上一两声,而后更是不顾规矩地向刘明翰大呼:“刘先生来教书!”要将方以智赶走,身边的宦官劝说:“方老师是你父皇定的,这是礼节,不可更改。”定王只好放弃赶走方以智的想法,但又提出不想听讲书,要临摹写字。方以智只好离开,等到定王临摹完字,刘明翰出来后,方以智又过来想继续接着教,定王却说刚才已经读过书了,并合上书背诵,按照规定,皇子只有将书本读熟,才能让讲师离开,定王于是说“方先生可以先走了,我现在要跟着刘先生临摹字了。”方以智只好退到书房外等候。

定王对教学简单、态度恭顺的刘明翰十分满意,对刘明翰说:“刘先生如此的温和恭顺,你的儿孙以后可以做状元。”而后又将书案上两个各重三十两的实金狮书镇和两把玉尺赏给刘明翰,两个实金狮子不考虑宫廷工艺的艺术价值,仅算份量六十两,明末的金子很值钱,金银比价超过了1:10,崇祯就曾经对阁臣们说过“外间金子踊贵”,但为了简单,我就粗略换算,六十两金子至少值六百两银子,再加上两把价值不菲的皇家玉尺,定王这随手一赏,至少是明末中级官员三四十年的官俸总和,果然是周后的儿子,,崇祯穷的将金银器具都卖了充军饷,甚至就连自己的衣服都打了补丁要省着穿,可定王呢?随便赏赏人都是大手笔。定王出手大方,但第一天上课就收这么大的礼,心里没底的刘明翰不敢要。自此后,定王每次都要赐给刘明翰宫宴,看到刘明翰没有马镫,立刻要把自己的马镫赐给刘明翰,因为刻有龙纹,刘明翰一介臣子不能用,定王于是又命给刘明翰特制方马蹬赐之,碰到天冷又赏给刘明翰八宝金暖手。


定王对恭顺听话的刘明翰恩宠备至,但对学问渊博、教学认真的方以智,定王却始终没有好脸色,先是向崇祯请求让方以智和刘明翰分开上课,一人负责一天,在获得崇祯批准后,就常常免去方以智教学的日子,不愿看到方以智。(《明季北略/卷18》 )

按理说,受到定王如此冷落和刻薄的方以智自然是对担任藩王讲师一职毫无留恋的,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秉性高洁刚直的方以智居然会不顾朝廷成规,想方设法地想要继续留任藩王讲师呢?

这是因为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于崇祯十六年八月出阁读书,成为了方以智的新学生。( 孙承泽《思陵典礼纪》)

关于朱慈炤早年宫中的记载太少,但是从朱慈炤创作的旷世神作《红楼梦》,我们不难了解到朱慈炤的惊人才华。儿子随妈,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是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大才女,文武双全,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朱慈炤的爱弟——皇五子朱慈焕“少而慧,上绝爱之”,虽然只有三四岁,却聪慧过人,因此被周后害死,综上不难知道,朱慈炤的先天禀赋是多么得优秀。

而且幼年时的朱慈炤非常喜欢看书,吴梅村的《永和宫词》透露了朱慈炤小时喜欢读书的信息,其中是这么描述崇祯十二、三年时不过六七岁的永王朱慈炤和三四岁的悼灵王朱慈焕兄弟俩的:“两王最小牵衣戏,长者读书少者弟。”说这兄弟俩感情极好,年长的永王爱好读书,而年幼的悼灵王乖巧可爱,总牵着哥哥的衣角玩耍。

过人的天赋、好学的天性、再加上拥有惊世才华的母亲田秀英的悉心教导,年幼的朱慈炤虽然还未出阁读书,却早已是博览群书、才学渊博了。

古人常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汉珍惜好汉。天赋异禀、聪慧好学的神童出身的方以智碰到了同样是天赋异禀、聪慧好学的神童朱慈炤,不难想象,爱才惜才的方以智该是如何得惊喜若狂,尤其还是在被不爱学习的纨绔皇子朱慈炯打击得消沉不振的情况下。虽然执教朱慈炤的时间还没两个月,但方以智却对教导朱慈炤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且同一时间,方以智还完成了他最为著名的10多万字的百科全书《物理小识》的初稿,也许方以智还曾将《物理小识》的初稿作为教材向爱徒朱慈炤展示过。短短一个多月,方以智与朱慈炤建立起了情同父子的异常深厚的感情,而这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周后母子和东林同党们的注意。


无论是周后母子、还是东林党们,都绝对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他们好不容易除掉了田秀英和她的三个儿子,而唯一仅存的朱慈炤却屡屡逃脱他们的毒手,这无疑说明了朱慈炤的危险性,绝不能让天才的方以智和天才的朱慈炤再继续接触下去,于是他们以“藩王讲官例三年升大参”的旧例为借口,将方以智调离永王的讲师职位,按理说,当藩王讲官好处不多,能够早点离开获得升调大参的机会谁会不乐意呢?

但这优厚的升官机会却被方以智断然拒绝,他才仅仅教了两个月的朱慈炤,正是热情高涨之时,而且就从他执教定王开始算起,到现在也还不到两年,凭什么说他已经作了三年的藩王讲官?

身为东林党人的方以智很清楚周后母子和东林党们对朱慈炤的敌视和忌惮,他也知道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是他的仇人杨嗣昌的荐举人和支持者,他更明白周后母子和东林党们的不择手段,只身一人与他们作对必将身败名裂,但他割舍不下,朱慈炤是这世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放弃这样优秀的学生,更何况爱才如命的他呢?虽然永王没钱、没依靠,而且太子朱慈烺未来做了大明的皇帝后还会残酷报复不听话的自己,但重学爱才的方以智还是拒绝离开,即使要与全世界为敌,我依然愿意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年仅十岁的朱慈炤让方以智下定的决心。

就这样,冒着被同党打击报复的危险,亦不顾其父与杨嗣昌的宿怨,方以智毅然决然地选择要继续留任作永王的讲师,并为此而四处求告,但没有用,方以智是在挑战周后母子,而他们才是大明王朝的真正执政者,方以智最终还是没能继续担任藩王讲官,不肯放弃的他于是请求允许他自降品级同庶吉士以教习永王,却被崇祯皇帝以妨碍讲读的理由无情地驳回。(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

田妃在世时,田妃的儿子们备受崇祯的疼爱和重视,崇祯自“田贵妃亡后更加郁郁不乐”,对田妃追思不已的他不但在崇祯十六年的中元节为田妃大办周年法事祭典,还将田的画像和自己母亲李太后的画像一同供奉在皇家的长椿寺中,可见崇祯对神仙一般的田妃是由衷的喜爱、万般的不舍。可如此深情眷恋田妃的崇祯却对田妃留下的永王十分刻薄,为了迎合周周后而无情剥夺聪颖好学的永王跟随良师受教的权力,即使方以智请求自降品级以继续执教永王也不许。崇祯的不近情理和刻薄寡恩的行为背后暴露出了周后的淫威之盛,东林的淫威之重,这就是明末恩科状元郎史惇在《恸余杂记》中写的“东林震主之威,古今所无也”所揭示的崇祯朝时期的真实的政治生态。

方以智遭受的不公待遇充分显示了周后派东林党的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周后可以允许崇祯思念田妃,因为田妃已死,再也无法对她形成威胁;但永王不同,永王不仅天资过人,而且屡屡逃脱周后毒手,这一切让周后感到不安,自然不能坐视永王获得朝臣的爱护,所以才会对欣赏永王的方以智极尽打压之能,尽管方以智已经失去了同永王朱慈炤接触的机会,但周后等人还是不愿放过方以智,他们要让不识时务的方以智付出代价,以此警告任何妄图亲近永王之人。方以智被同党杨士聪等人疯狂弹劾,即使崇祯皇帝对他的应敌策略大为赞赏,拍案叫好,但最终却迫于执政者的压力弃用方以智,周后母子们惟恐才识过人的方以智成为第二个杨嗣昌,因此他们绝不会给方以智一丝一毫的机会!

方以智是东林党中少有的气节高坚之人。甲申之变,崇祯殉国,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不已,不愿离去,因此被农民军抓起来严刑拷打,尽管被毒打至皮肉尽烂,连腿骨都暴露了出来,但方以智依然不肯屈服。不久,李自成兵败,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但却被阮大铖排挤迫害,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浪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虽然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但气节忠坚的方以智始终不肯投降清朝。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因为瞿式耜的引荐,方以智以推戴功被授右中允,后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但因被太监王坤诬劾而遭罢相免职。1650年,自行参加抗清活动的方以智在广西平乐被吴三桂的手下马蛟麟抓住,面对投降立刻授官、不降当场处死的选项,方以智毫不犹豫地走向刀刃,宁死不降。方以智的气节和忠烈,连敌人都钦佩不已,于是将方以智释放,方以智自此出家为僧,人称“药地和尚”。(《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七。方以智传》)

......

才学盖世、忠孝双全的方以智才是东林党内真正的完人、圣人,其学问的精深广博和思想的超拔深刻亦远胜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盛名远播的明末清初三大家,却仅仅因为想执教永王而被东林同党攻击打压。

方以智的被迫离职也再次暴露了崇祯皇帝的寡恩薄情,田秀英在世时,他对田妃生的儿子是疼爱非常,不仅不顾重名而破例为皇四子取名朱慈炤(详见《荣国府的“荣”字秘密》揭秘),对年幼的皇五子朱慈焕更是“绝爱之”,可是皇五子因他而被残害,崇祯皇帝从头至尾竟然从未去探望过一眼,而在田妃死后,神彩飘逸、才华过人的皇四子永王便被他彻底漠视了,其人的凉薄实在令人寒心。

对周后生的顽劣不堪的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崇祯皇帝为其选择了才学最高的方以智作讲师,而永王朱慈炤不过是沾了定王的光才获得了方以智不足两个月的教导;崇祯对定王百般纵容,定王因此被骄纵的举止荒疏、出手豪阔,敢于逾规越矩,而失去母亲庇护的朱慈炤虽然天资过人、聪敏好学却备受苛待,竟连获得良师教导的机会也被残忍地剥夺。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过都是为了迎合骄横跋扈的周后罢了,周后可以不断地公然违反大明律法采买妓女入宫,可没有周后的许可,崇祯采选淑女的圣旨立刻就被满朝东林党和内廷的太监们驳回,身为皇帝的他竟连自己选个美女都不能,得罪了周后就是牺牲自己的性福,崇祯皇帝可不会为了一个永王而放弃周后送他的那满屋子的青霞女子们。

《红楼梦》里道貌岸然的贾政除了偶尔会因为宝玉的才情和品貌略有动容外,对宝玉从来都是十分的苛刻冷酷,因为赵姨娘的教唆,即使看到宝玉中魇将死,贾政也无甚伤心,不仅阻止贾赦去寻求帮助,还早早地命人给宝玉准备好了棺材,再看看贾府四姑娘惜春无人关心的心酸处境,这一切正是紫禁城里的四皇子朱慈炤无依无靠、谨小慎微地凄惶度日的如实写照。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有妈的孩子是块宝,今天是母亲节,愿全天下的母亲们平安喜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湘云咬舌和说梦话背后不可告人的大秘密
下一篇: 敢穿龙袍的“话口袋子”史湘云到底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07: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方以智+吴令仪//吴应宾】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枞阳文史|明末才女吴令仪传略
2019-06-19 16:58


吴令仪(1593.11.13-1622.9.11),字棣倩,安徽枞阳人(旧属桐城)。父亲吴应宾是明万历14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夫方孔炤,同邑人,万历44年进士,累官至嘉定知州、兵部侍郎、湖广巡抚。他们育有二子三女,长子方以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麻溪吴氏三外孙之一)。令仪年仅三十便辞世,始殡桐城城南,为诰命。十四年后即崇祯九年改葬枞阳浮山,自此落叶归根。她辞世时,长子以智十二岁,幼子其义两岁,均由仲姑(孔炤二姐)方维仪抚养成人。

遥想当年,声名显赫的方孔炤在枞阳白荡湖畔、美丽的浮山脚下新建府邸,取名“在陆山庄”,内设清风阁,是旧桐城第一个名媛诗社。来此常聚(住)的有方氏三姐妹即大姐方孟式、二姐方维仪及小妹方维则。令仪和胞姐令则也是诗社骨干。此五姊妹中,唯方维仪文学成就最高,令仪以下均以师事之。

翰林门苐,诗书传家。令仪自幼好学,极有天赋,又师从名师,故词翰甚美。著有《黻佩园壶遗稿》,其中《龙眠风雅》录诗十四首,《桐旧集》录四首,《明诗综》录一首,《御选明诗》录二首,《桐山名媛诗钞》录三首。又与方维仪共作《宫闺诗史》,分正邪二集。嗣后出《枞阳名媛诗抄》也有收录。鉴于诗人的作品录本较多,收集保管不易,为防散佚,本乡老教师吴荫祖先生以81岁高龄,搜集并抄录令仪诗作22首,联1付,词4阙。对照百度百科,数字有增加。现予发布,供文友赏析并参考:



01

君去觅封侯,金闺第一流。

文成知虎豹,价重骋骅骝。

诗思春归锦,乡心月在搂。

素琴随彩鹢,忘却捣衣秋。



02

遣怀

几树孤村外,空船倚暮云。

风来衰草色,日出荡潮文。

群雁江边语,凄猿雨后闻。

无端钩月小,人影各单分。

03



新月不来灯自照,江天独步夜频惊。

长年自是无归思,未必风波不可行。

04

江上久住

三暮三朝下峡愁,解缆还系楚江头。

乡关有路应须到,只恐明年又远游。

05

昨夜欢娱得月难,今宵寂寞与谁看。

邮亭望处应相忆,两地清光一种寒。

06

舟发江陵潜夫尊卿将自襄阳入计二绝句

寒风峭急雨声长,珠泪千垂不尽行。

莫恨石尤江泊夜,只愁客易到襄阳。

妾幸归家有舅姑,风尘君更计长途。

东西自是蓬弧事,岂似裙衩恋故都。

07

展墓二绝句

九曲虹为带,千山翠作城。

只应待萧史,天际伴吹笙。

泪滴慈亲墓,踟躇不忍归。

茶倾三奠后,惟见纸钱飞。

08

联句

常记耳提班女诫,何劳口授伏生书。

09

扁舟过陵濑,富春入云兑。

悬岩十九泉,苍松发幽会。

钓杆有余乐,云台何足绘。

天子本知心,故将轩冕赉。

10

挽歌八章



循环多日月,行坐有波澜。

大块焚将易,高墉射却难。



北堂何事转徘徊,冷落南山酒一杯。

记得婉容遗秀句,枫亭红去荔奴来。



得翁珍重得姑怜,共道闺中六行全。

收却人间无限泪,一时和雨到黄泉。



儿家翁婿最怜才,享祀频将劓刖媒。

环珮不归人化蝶,飞来飞去郭生台。



大患悲人道,奇穷惜我仪。

彭殇同一器,狂闹复何为。



堂前姊妹最情亲,一曲招魂倍怆神。

从此柏舟行坐处,荒云冷月领青春。



细君教得两门楣,金翟双占姊较迟。

刚把锦衣酬圣善,可怜清昼不多时。



喜吟谢韫联成句,爱读班家续旧书。

博得男身将惠业,可怜吟落子云居。

11

昆池道中二绝句

细雨斜风拂面吹,杏花欲谢柳先垂。

此行不解怜春色,也学清明上冢儿。

一望昆池几断肠,舆中不语泪千行。

自怜身是裙衩辈,无复年年拜墓旁。

12

呈姚姑姊二绝句

与姑为伴十年余,胶漆金兰总不如。

忆得峩眉山下住,相思惟有一双鱼。

去岁离乡半万程,梦中关塞似堤平。

13

驻云飞 题巫山十二峰

十二眉前秀,三千眼底流。云环雾阁总悠悠,仙梦落山邱。

聚鹤疑留恨,悽猿若起愁。楼船箭鼓峡风秋,会少别离稠。

14

庆春宫 送姑姊张夫人从宦昭武

燕婉鱼轩,春容鹤舫,柳如眉黛倾城。紫障森罗,黄金簇拥,笙箫派起南声。豫章福地,玉田好,梦月怀星。年少风流,怄吟五袴,喜佐芳名。

闺帏千里关心。鄱阳雁落,匡阜猿惊。阁上横秋,眼闭朱橘,佳怀早慰楦椿。墨池遗雅,闲针刺,休累文籯(音营,竹篮)。许多情绪,但将柔翰,欵曲乡情。

15

望远 送姚姑姊长溪南还

旧春初暮辇香车。点点云迤逦。星高闽野,月满吴江,携手扁舟东舣。好似武夷,三十六峰在望,说甚幽闲梦里。形与影相随,了霜青电紫。

秋起,捧得枫亭红去。荔如来,北堂甘旨。院橘含烟,窗云带雾,描画玉毫无比。且爱汉书,三过唐韵,翻又动板舆。归思,整彩鹢雕轮,别肠难拟。

16

金人捧露盘.呈潜夫尊卿

载君恩,感君德,意难酬。豪华舞,袖与歌喉。妄观君志,又不爱绿密红绸。愿多福泽,芝兰满人种宣逑。

络秀儿,遥集母,大门户,抱衾绸。曾惯见,葛藟荣樛。樱桃杨柳,才人诗画半妆楼,才显得,糟糠丰韵,互扇交裘。

令仪诗歌标为12首,拆《挽歌》加7首,《展墓》加1首,《舟发江陵……》加1首,《昆池道中……》加1首,《呈姚姑姊……》加1首,共11首,计23首(含一联句),估计就这么多了。红颜薄命,天不遐年。作品虽少,弥足珍贵!其中《挽歌》可视为作者自撰的祭文,读之令人潸然泪下。她在短暂的人生中,能留下如许作品,尤其是诞生了天才学者方以智,这是国人大幸!逝者泉下有知,当无憾矣!

家人悼文

1、方孔炤《悼亡诗》序曰:吴宜人淑慎就养,得亲欢心。依太史公羽之训,雅怀道种,亦解禅偈,亦诵悟真。喜摹钟卫,句勒长短,克称馈职,而不妨彤管。溘兮朝露,率尔北舆。聊拟潘情,莫将荀痛。时壬戌阳月也。”

2、方孟式(密之长姑)《纫兰阁诗集.卷六挽吴宜人有序》:吴宜人,……吾弟淑配也。美善于归,宜室宜家,名香闺秀,善事公姑,曲得欢心,克相夫子,以永令誉。至诗字琴画、刺绣酒浆,出其余力,种种精绝。……无端寂寂人归月,恰合青春三十归。

3、方维仪(密之仲姑):弟妻吴宜人愉惋同保,不幸早世,余抚其诸英,训诲成立,完其婚嫁,必当终于一诺也。

4、方以智“归葬先妣宜人吴太君于浮山(崇祯八年1635年):……小子十二丧母,今二十五,头颅如许,未有寸进。愿留封碑,以待异日。每捧《黻佩遗集》,泪沾襟袖。先外祖恢复浮山道场,吾母布金为多。今归于此,当得读书岩上,谨栖一冬。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吴永生,网名寒雨002。枞阳县作协名誉主席,汤沟镇人。幼嗜文学,学止六年。先后任水手、文秘、企业主管。1986起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10年起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杜牧外传》。先后结集出版散文及短小说合集《初雪》《西窗雨》《弄潮岁月》,长篇历史小说《杜牧外传》《李白外传》《父子皇帝》(海内外公开发行),长篇抗战小说《荷叶洲》。待出版书稿有长篇抗战小说《陈瑶湖》(《荷叶洲》后卷),长篇传记《水喝子背后的故事》,博文选集《迷离星空》及散文合集《一蓑烟雨》等。其中,《父子皇帝》获安庆市首届政府文学奖;《李白外传》获县政府首届方苞文学一等奖。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文责自负,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07: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孔照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方孔照(1590--1655),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凤仪里(今桐城市区北大街)人,明末大臣、易学家,方以智之父。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累官至湖广巡抚,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基本信息
本名
方孔照

别名
贞述先生、环中堂


潜夫


仁植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
1590年

逝世日期
1655年

主要作品
《周易时论》

主要成就
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

目录
1人物生平
2"重洗仙颜"
3主要著作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方孔照,字潜夫,号仁植。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调任福宁知州、兵部主事。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方孔照由员外郎提升职方司郎中。但不久太监魏忠贤等当政,原来反对他的官员先后被罢免;同时,东北边境战事频繁,武将竞相把边防视为畏途,凡选任边帅的,大都贿赂魏忠贤求免,方孔照对此进行了揭发检举。另外,魏忠贤准备进封侄儿魏良卿为伯爵,方孔照坚决反对,魏忠贤大怒,设法罢免了方孔照的官职。

崇祯帝即位后,诛魏忠贤,恢复方孔照官职,又升任尚宝司卿。崇祯二年(1629年),方孔照因父丧回乡。其时,县城内富家贵族鱼肉人民,黄文鼎、汪国华等为首杀富济贫,烧毁富家房屋。方孔照认为他们是犯上作乱,设计诱杀了黄、汪等人。服丧期满,方孔照到京复职。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刚到任,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已率军由郧阳渡河,方孔照所部万人,但因多面部署,兵力分散,其中快速部队一骑兵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他激励将士英勇作战,连战连胜。由于张献忠势力强大,总理熊文灿主张招降,张献忠借机假投降,被封为副将;后诈称受抚的陆续而来。方孔照认为张献忠投降不是诚意,力陈招抚策略的错误,8次上书,上司均未采纳。不久,张献忠再度起兵造反,知道方孔照有准备,不敢南下,遂引兵西进,方孔照在荆门、当阳一线阻击,在来家河、神通堡打败了张献忠。张献忠退兵屯兴山。时朝廷派杨嗣昌代替熊文灿,传令楚、川、沅3路会师夹攻张献忠;张献忠于夜间拔营逃走。方孔照料他"狡诈",下令原地驻防,不可移动;但已有二位将官迫于杨嗣昌命令,率兵出发,行至香油坪,中计,遭围攻溃败。杨嗣昌在命令军队进击的同时,令方孔照进驻襄阳。襄阳距香油坪800里,当听到军队被围消息,方孔照约沅、川两军赴援,两军又被杨嗣昌调往他处,只得率部1000余人兼程往救,赶至竹山,官军已在6天前溃败。由于孤军深入,被张献忠围攻受创。本来杨嗣昌与熊文灿都主抚,只有方孔照与其意见分歧,这次方孔照战败,实由杨嗣昌调度失宜所致,但杨嗣昌反借此劾方孔照贻误军机,逮捕下狱。由于方孔照长子方以智以血书诉冤,才得以从轻处理,遣戍绍兴。过了很久,方孔照才因他人荐举复职,命他督理山东军事;没有到职,李自成就已攻北京,崇祯帝自缢;方孔照遂护送老母归隐白鹿山庄(今桐城县杨桥镇)终老。方孔照死后,门人私谥贞述先生。

折叠编辑本段"重洗仙颜"
出回回洞,迎面一块巨石斜立如屏,因石下是通向云窝的必经小径,故名云路石。石上有两方摩崖石刻,一方为景点名题刻"云路",一方是明末学者方孔照勒崖的"重洗仙颜"。方孔照为明代理学家,字潜夫,安徽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明亡后归隐故乡。许多人把"重洗仙颜"解释为道家用语,其实这是方孔照的一方抒怀题刻。方孔照尊儒学,贬释道,武夷山当时儒释道同山,难分主次,因此,他主张以儒学来肃清(重洗)人们思想中的儒释道混杂现象,将"重洗仙颜"勒于云窝入口处,寓意深刻。方孔照有一首题为《武夷》的诗作,后几句峰表铿翁二子能,曾孙有术多凭陵。鸡犬白云何缥缈,应是玄黄怪未了。独有考亭数字存,其间"重洗五百仙人颜",可做"重洗仙颜"的注脚。诗中"铿翁二子"指彭祖的二子彭武、彭夷;"曾孙"指武夷山乡民;:凭陵"为欺凌之意;"玄黄"为天地的代称,"考亭"指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著有《周易时论》22卷、《尚书世论》2卷、《礼节论》若干卷、《春秋窃论》2卷、《全边纪略》12卷、《抚楚疏稿》4卷、《环中堂集》12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08: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孔照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方孔照(1590--1655),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凤仪里(今桐城市区北大街)人,明末大臣、易学家,方以智之父。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累官至湖广巡抚,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基本信息
本名
方孔照

别名
贞述先生、环中堂


潜夫


仁植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
1590年

逝世日期
1655年

主要作品
《周易时论》

主要成就
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

目录
1人物生平
2"重洗仙颜"
3主要著作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方孔照,字潜夫,号仁植。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调任福宁知州、兵部主事。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方孔照由员外郎提升职方司郎中。但不久太监魏忠贤等当政,原来反对他的官员先后被罢免;同时,东北边境战事频繁,武将竞相把边防视为畏途,凡选任边帅的,大都贿赂魏忠贤求免,方孔照对此进行了揭发检举。另外,魏忠贤准备进封侄儿魏良卿为伯爵,方孔照坚决反对,魏忠贤大怒,设法罢免了方孔照的官职。

崇祯帝即位后,诛魏忠贤,恢复方孔照官职,又升任尚宝司卿。崇祯二年(1629年),方孔照因父丧回乡。其时,县城内富家贵族鱼肉人民,黄文鼎、汪国华等为首杀富济贫,烧毁富家房屋。方孔照认为他们是犯上作乱,设计诱杀了黄、汪等人。服丧期满,方孔照到京复职。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刚到任,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已率军由郧阳渡河,方孔照所部万人,但因多面部署,兵力分散,其中快速部队一骑兵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他激励将士英勇作战,连战连胜。由于张献忠势力强大,总理熊文灿主张招降,张献忠借机假投降,被封为副将;后诈称受抚的陆续而来。方孔照认为张献忠投降不是诚意,力陈招抚策略的错误,8次上书,上司均未采纳。不久,张献忠再度起兵造反,知道方孔照有准备,不敢南下,遂引兵西进,方孔照在荆门、当阳一线阻击,在来家河、神通堡打败了张献忠。张献忠退兵屯兴山。时朝廷派杨嗣昌代替熊文灿,传令楚、川、沅3路会师夹攻张献忠;张献忠于夜间拔营逃走。方孔照料他"狡诈",下令原地驻防,不可移动;但已有二位将官迫于杨嗣昌命令,率兵出发,行至香油坪,中计,遭围攻溃败。杨嗣昌在命令军队进击的同时,令方孔照进驻襄阳。襄阳距香油坪800里,当听到军队被围消息,方孔照约沅、川两军赴援,两军又被杨嗣昌调往他处,只得率部1000余人兼程往救,赶至竹山,官军已在6天前溃败。由于孤军深入,被张献忠围攻受创。本来杨嗣昌与熊文灿都主抚,只有方孔照与其意见分歧,这次方孔照战败,实由杨嗣昌调度失宜所致,但杨嗣昌反借此劾方孔照贻误军机,逮捕下狱。由于方孔照长子方以智以血书诉冤,才得以从轻处理,遣戍绍兴。过了很久,方孔照才因他人荐举复职,命他督理山东军事;没有到职,李自成就已攻北京,崇祯帝自缢;方孔照遂护送老母归隐白鹿山庄(今桐城县杨桥镇)终老。方孔照死后,门人私谥贞述先生。

折叠编辑本段"重洗仙颜"
出回回洞,迎面一块巨石斜立如屏,因石下是通向云窝的必经小径,故名云路石。石上有两方摩崖石刻,一方为景点名题刻"云路",一方是明末学者方孔照勒崖的"重洗仙颜"。方孔照为明代理学家,字潜夫,安徽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明亡后归隐故乡。许多人把"重洗仙颜"解释为道家用语,其实这是方孔照的一方抒怀题刻。方孔照尊儒学,贬释道,武夷山当时儒释道同山,难分主次,因此,他主张以儒学来肃清(重洗)人们思想中的儒释道混杂现象,将"重洗仙颜"勒于云窝入口处,寓意深刻。方孔照有一首题为《武夷》的诗作,后几句峰表铿翁二子能,曾孙有术多凭陵。鸡犬白云何缥缈,应是玄黄怪未了。独有考亭数字存,其间"重洗五百仙人颜",可做"重洗仙颜"的注脚。诗中"铿翁二子"指彭祖的二子彭武、彭夷;"曾孙"指武夷山乡民;:凭陵"为欺凌之意;"玄黄"为天地的代称,"考亭"指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著有《周易时论》22卷、《尚书世论》2卷、《礼节论》若干卷、《春秋窃论》2卷、《全边纪略》12卷、《抚楚疏稿》4卷、《环中堂集》12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08: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应宾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吴应宾 (1564-1635) 字尚之,南直隶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一字客卿,号观我,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方以智的外祖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吴应宾

别名
字尚之


出生日期
1564年

逝世日期
1635年

目录
1人物经历
2家族成员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目疾告归。天启中,以同里左光斗、方大任推荐,诏加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明末桐城民变,由城中逊于郊,卒于南湾别墅(今吕亭乡)。著有《宗一圣论》10篇、《古本<大学>释论》5卷、《<中庸>释论》12卷、《性善解》1卷、《悟真篇》《方外游》《采真稿》《学<易>斋集》各若干卷。

折叠编辑本段家族成员
长女:吴令则,与妹吴令仪皆有诗名。

次女:吴令仪,嫁明大理寺少卿方大镇之子方孔照,其子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方以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90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08: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贾宝玉心动情牵的农户“二丫头”是谁
liuhuirong 2023-04-14 发表于湖北  |  11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十五回为秦可卿送完殡,宝玉等人到了一庄户人家过夜,“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庚侧:真,毕真!】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甲侧:凡膏粱子弟齐来着眼。】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色,说明原委。【甲侧:也盖因未见之故也。】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此也。”【甲侧:聪明人自是一喝即悟。庚眉:写玉兄正文总于此等处,作者良苦。壬午季春。】一面说,一面又至一间房屋前,只见炕上有个纺车,宝玉又问小厮们:“这又是什么?”小厮们又告诉他原委。宝玉听说,便上来拧转作耍,自为有趣。只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跑了来乱嚷:“别动坏了!”【庚侧:天生地设之文。】众小厮忙断喝拦阻,宝玉忙丢开手,陪笑说道:【庚眉:一“忙”字,二“陪笑”字,写玉兄是在女儿分上。壬午季春。】“我因为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那丫头道:“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甲侧:如闻其声,见其形。庚侧:三字如闻。蒙侧:这丫头是技痒,是多情,是自己生活恐至损坏?宝玉此时一片心神,另有主张。】我纺与你瞧。”秦钟暗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庚侧:忙中闲笔;却伏下文。】宝玉一把推开,笑道:“该死的!【甲侧:的是宝玉生性之言。】再胡说,我就打了!”【庚侧:玉兄身分本心如此。】说着,只见那丫头纺起线来。宝玉正要说话时,【庚眉:若说话,便不是《石头记》中文字也。】只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 宝玉怅然无趣。【甲侧: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

前文解密秦可卿时已经写过:秦可卿的养父“秦业”乃是暗喻“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华封建王权基业”!秦业的爱子秦钟实为“秦种”暗喻的是“自秦始皇开始建立封建王权后的中华汉人的帝业种子。

秦钟看到村庄丫头用纺车故意说道“此卿大有意趣”,实为汉人帝业种子的秦钟其实是在暗示这“二丫头”与汉人帝业大有关系,而且这个 “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居然是“二丫头”,前面在揭秘贾迎春时解过了“二”在红楼梦中喻指朱明皇权。


这个村庄“二丫头”年纪十七八岁有何寓意? 为何《红楼梦》中的人物多用十七八岁?因为崇祯的年号用了十七年,可是崇祯是天启七年登基,所以皇帝当了十八年,故而隐述明亡血史的《红楼梦》中人物多用十七八岁。

脂砚的【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的批文更是明点作者此处寓意。“情”通“秦”,喻指政权,正是暗示这番农家描写都是与朱明政权有关,此乃朱明继承人宝玉在亡国后的一段亲身经历!

宝玉农庄所见描写正是呼应第五回里巧姐判词前面画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庄农人家”就是画里的“荒村野店”,这摇纺车的二丫头就是画里的“纺绩的美人”巧姐朱慈炤!

原来这个“十七八岁的村庄二丫头”就是秦可卿死后即崇祯十七年朱明亡国后被李自成的毛将军救出北京带到河南种地作了一年农庄小子的“宝二爷”——宝玉朱慈炤!


再看朱慈炤写要离开农庄:“宝玉却留心看时,内中并没有二丫头。【庚辰侧批:妙在不见。】一时上了车,出来走不多远,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庚辰侧批:妙在此时方见,错综之妙如此!】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甲戌侧批:四字有文章。人生离聚亦未尝不如此也。】一时展眼无踪。”

其实让宝玉宝二爷真正心动情牵的是朱慈炤于崇祯十七年在河南乡村农家的劳作一段少年记忆!

脂砚感叹“人生离聚亦未尝不如此也”,人生时光如梭,正如这“车轻马快”一般“一时展眼无踪”,可是几十年后再回首,对于朱慈炤来说这一切却宛若就在眼前一般是那么得清晰鲜活,是那么得心动情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母最喜欢的文官的惊人真面目
下一篇: 荣国府的下一代“留余庆”的巧哥儿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12:51 , Processed in 0.0614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