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0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1706+脂砚斋+畸笏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隐皇子畸笏叟和贾府丫鬟麝月在公元1706年的最后一面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原文:

宝玉记着袭人,便回至房中,见袭人朦朦睡去。自己要睡,天气尚早。彼时晴雯、绮霰、秋纹、碧痕都寻热闹,找鸳鸯琥珀等耍戏去了,独见麝月一个人在外间房里灯下抹骨牌。宝玉笑问道:“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庚辰侧批:正文。】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庚辰侧批:灯节。】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伏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庚辰眉批:麝月闲闲无语,令余酸鼻,正所谓对景伤情。丁亥夏。畸笏。】

这里的庚辰眉批最让人伤感:麝月闲闲无语,令余酸鼻,正所谓对景伤情。丁亥夏。畸笏。这里的麝月闲闲无语并不是贾宝玉年轻时候的情景,而是几十年后,红楼梦的核心增删者已经死亡,连当出家为僧的贾宝玉已经过世以后,年老的麝月找到了同样出家为僧,远在无锡惠山寺的畸笏叟,在和畸笏叟闲聊的时候说的话。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民间张灯游乐,谓之灯节。

先来简单总结一下脂砚斋和畸笏叟的真实身份。脂砚斋和畸笏叟都是晚明皇室在末世前秘密寄养出去的隐皇子,脂砚斋即使贾宝玉,他被寄养在贾府。畸笏叟就是甄宝玉,他被寄养在江南甄家,也就是大明王朝最初的朱元璋的近臣朱亮的家族里。后来抄家的农民军接连抄了朱家和金贵妃的家,于是兄弟二人一路在中华大地上乞讨和流浪,最后都在无锡的惠山寺出家。

《红楼梦》文本中,麝月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却有着重要作用的角色。麝月是贾府一名丫头,她复杂的生存环境和不凡的生存技巧,充分展现了生存的智慧——准确定位,藏而不露。麝月平和柔顺、内心缜密,她“笨笨”如袭人,但其才辩能力和心机又处于袭人和晴雯之上。麝月一方面是“笨笨”的聪明之人,最后达到了“韶华胜极”。另外一方面,麝月是见证贾府被农民军抄家后衰败的终极见证人,她是什么身份呢?在红楼梦丫鬟的出场顺序里,最后一个是麝月,薛宝钗曾经对贾宝玉说过:“若出去,身边只带一个麝月便足矣!”可见麝月无论是人品还是性情,都是一顶一的好。大观园的丫鬟能够获得薛宝钗的承认,那就是作为丫鬟的麝月最大的成功。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文本特别给了麝月一段详细的描写:

宝玉记着袭人, 便回至房中, 独见麝月一个人在外间房里灯下抹骨牌。宝玉问道:“你怎么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 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 这屋子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 下头是火。那些老妈子们, 老天拔地, 服侍了一天, 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服侍了一天, 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吧, 我在这里看着。”

短短几十个字,一个美丽、善良、低调、温柔、忠心而厚道的麝月的想象就呼之欲出了。麝月是怡红院四大丫鬟之一,这样一个丫头成为最后一个留在怡红院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涉及麝月的那条脂砚斋批语,脂砚斋批语说:“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在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出嫁,虽去实未去也。”这条批语透露了八十回后的情节,畸笏叟把脂砚斋死亡的消息告知贾府残存人丁后,已经是老态龙钟的麝月匆匆忙忙赶来惠山寺,缅怀了多年的贾宝玉,然后和已经是风烛残年的畸笏叟见了最后一面。

其实根据红楼梦特有的词汇组合法,麝月也是贾珍原配的丫鬟。第五回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 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的霁月难逢的月就是指的是麝月,前文证明了晴雯是贾珍妻子同昌公主的丫鬟,那么麝月也是。前文也揭示了贾府丑闻和末世前收养皇室后裔的真相,因此贾母是驱逐知情丫鬟的总后台。袭人离开贾府的那句话,就是对贾府主子的恳求,麝月得偿所愿,没有被赶出贾府。

后面还有一条署名畸笏的批语,不但有这么个署名,还写下了落笔的时间,是丁亥夏。畸笏是畸笏叟的减笔。那这条批语的内容是什么呢?写的是:“麝月闲闲无语,令余酸鼻,正所谓对景伤情。”文本里的具体描写,麝月并没有絮絮叨叨的说很多话,她几乎“闲闲无语”,和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那么这条批语是什么意思?麝月来到无锡探望贾宝玉的遗骸,畸笏叟慢慢诉说着贾宝玉临终的点点滴滴,而麝月仅仅坐在旁边,静静的听着,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可能只是在回忆过往的大观园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往事,于是畸笏叟鼻子就酸了,大观园经历过改朝换代的战火早已经成为废墟,没有多少东西留存在破壁残垣之中。一代皇室后裔,虽然在惊天动地的乱世里存活下来,可是物是人非,繁华落尽,世事变迁,即使他们落魄为僧人也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结局。面对此情此景,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对景伤情,人生比我们想象的残酷,作为一般人,时间无形的吞噬我们的青春、和无形的骄傲,每一个的生命其实都是从鲜活走向没落。作为大明王朝的末世皇室后裔,他们的悲剧在王朝开创的时候就注定了,大观园那些美好的岁月,那些锦衣玉食,那些诗词曲赋都化为灰烬了。我们能记得的,仅仅是电光火石的一个瞬间而已,之后便是长长久久的死灰般的寂寞。

畸笏叟和麝月相见的这个丁亥年,应该是公元1706年。本来丁亥年没有确定的年份,干支纪年法中每隔六十年就有一个丁亥年,最近的丁亥年是2007年。如果从秦可卿的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公元1631年推算,严绳孙的去世在公元1702年,脂砚斋的去世,是在公元1705年前后。那么畸笏叟和麝月的见面应该是公元1706年。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3-09 23:12・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09: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红楼梦+西游记+】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为什么《红楼梦》和《西游记》联系如此紧密?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恐怕没有一部作品像《西游记》一样和《红楼梦》联系如此紧密了。明代的陈元之在《西游记序》中云: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庄子曰:“道在屎溺。”善乎立言!是故“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若必以庄雅之言求之,则几乎遗《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余览其章近馸弛滑稽之雄,卮言漫衍之为也。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其叙以狲,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贤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是故撮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此类以为道道成耳。此其书直寓言者哉!彼以为大丹丹数也,东生西成,故西以为纪。披以为浊世不可以庄语也,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遭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谑笑虐以恣肆。笑谑不可以见世也,故流连比以明意。

于是其言始参差而椒诡可观;谬悠荒唐,无端庄涘,而谈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役已。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千万言有佘,面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所存,不欲尽废,况中虑者哉?故聊为辍其轶叙叙之。不欲其志之尽湮,而使后之人有览,得其意忘其言也。或曰:“此东野之语,非君子所志。以为史则非信,以为子则非伦,以言道则近诬。吾为吾子之辱。”余曰:“否,否!不然!子以为子之史皆信邪?子之子皆伦邪?子之子史皆中道邪?一有非信非伦,则子史之诬均。诬均则去此书非远。余何从而定之,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披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示以倌。属梓成,遵书冠之。时壬辰夏端四日也。

《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以诗词开头,《红楼梦》里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就来自和《西游记》,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们都有玄幻的神话浪漫主义色彩,二者的叙事都是从中国神话衍生的“石头”意象开始的。《西游记》开篇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它以神话的方式介绍了宇宙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过程,盘古开天辟地后石头出现了: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也写石头: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蜗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人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

不单单是神话故事,《红楼梦》和《西游记》文本里也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比如《红楼梦》里就出现无数次的猴子的称谓屈死出自《西游记》,而《西游记》中有三十处关于孙悟空流泪的描写,这个和脂砚斋的哭泣有异曲同工之妙。贾宝玉就是脂砚斋,脂砚斋就是贾宝玉,脂砚斋的哭泣在于哭告世人贾府千金和自己的悲剧,而孙悟空的哭泣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假哭,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二是真哭,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贾宝玉的哭为的是改朝换代里无数屈死的大明王朝的重臣,而孙悟空的真哭主要发生在思考生死问题时、与师父离别时、降魔遇挫时、师父遭难时、心里委屈或面对观音、如来佛诉苦时。贾宝玉的哭泣在于书写文本的辛酸,而孙悟空其哭泣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对师父的一片真情;忠而见疑的委屈;对命运与前途的迷茫和忧惧。

《红楼梦》的作者自比苏轼,而苏东坡的《醉道士石》诗虚构了一个故事,与《西游记》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有相同要素。苏轼在诗词《醉道士石》中云: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未得细剖。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至于其他的文本描述就更多了,林黛玉第一次见到贾宝玉,贾宝玉到天齐庙娶了,这里的天齐就化自齐天大圣。一年正月,贾珍在宁国府请了一班热闹戏,这些戏当中有一出就是《孙行者大闹天宫》。在螃蟹宴的时候,李纨跟平儿聊天,在谈到平儿和王熙凤这一对配合默契的主仆时说:“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当然还有那个猴儿尿的滑稽故事。

贾母带人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一面回头叫宝玉。这里出现了一个日子,四月二十六日是遮天大王的圣诞。谁是遮天大王?遮天大王的典故来自于西游记,孙悟空和一个妖怪斗法,孙悟空请来神仙把天遮住了,而在红楼梦里那个天塌地陷里补天的正好是一块石头,显然石头也是显隐文本,隐文本指的是贾珠,隐文本指的是贾宝玉。

回到本文的开头,为什么《红楼梦》和《西游记》联系如此紧密?其实答案就在于那个神秘莫测的石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从双抬头里出世,无父无母,来历不明,《红楼梦》里的石头也暗示了贾宝玉其实也不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儿子,他其实是晚明皇室的隐皇子,和甄府大小姐薛宝钗及二小姐林黛玉一样,都是从小寄居在贾府的,为的就是共同躲过改朝换代的大屠杀。

附一首西游原旨歌以郷读者: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先天气,是灵根,大道不离玄牝门。悟彻妙理归原本,执两用中命长存。

还丹到手温养足,阳极阴生早防惛。趁他一姤夺造化,与天争权鬼神奔。

观天道,知消长,阴阳变化凭象罔。收得大药人鼎炉,七返火足出罗网。

五行浑化见真如,形神俱妙目在享。性命双修始成真,打破虚空方畅爽。

这个理,教外传,药物火候不一般。知的父母生身处,返本还元作佛仙。

愚人不识天爵贵,争名夺利入黄泉。怎如作福修功得,访拜明师保天年。

自行人,听吾劝,脚踏实地休枝蔓。凡龙凡虎急须除,休将性命作妖饭。

翻去五行唤金公,得其一兮可毕万。神明默运察火候,任重道远了心愿。

心肾气,非阴阳,金木相并出老庄。除却假土寻真土,复我原本入中黄。

原本全凭禅心定,培养灵银寿无疆。不是旁门乱造作,别有自在不死方。

肉尸骸,要看破,莫为饥寒废功课。道念一差五行分,戒行两用造化大。

不明正理迷真性,五行相克受折挫。腾挪变化消群阴,笑他瞎汉都空过。

诸缘灭,见月明,须悟神化是法程。生身母处问邪正,取坎填离死复生。

戒得火性归自在,除去水性任纵横。务少搬运功夫客,谁知三教一家行。

三教理,河图道,执中精一口难告。金木同功调阴阳,自有而无要深造。

功成自有脱化日,返本还元不老耄。谨防爱欲迷心性,入他圈套失节操。

服经粟,采红铅,皆执色相想神仙。谁知大道真寂灭,有体有用是法船。

阴阳调和须顺导,水火相济要倒颠。  扫尽心田魔归正,五行攒处却万缘。

戒荆棘,莫谈诗,口头虚文何益之。  稳性清心脱旧染,除病修真是良医。

说甚采战与烧炼,尽是迷本灾毒基。  更有师心高傲辈,冒听冒传将自欺。

防淫辞,息邪说,坏却良心寿天折。  莫叫失脚无底洞,全要真阴本性洁。

和光混俗运神功,金公扶持隐雾灭。  道以德济始全真,屋漏有欺天不悦。

道为己,德为人,施法度迷方入神。  不似利徒多惑众,自有心传盗道真。

假装高明剥民脂,伤天害理总沉沦。  阴阳配合金丹诀,依假修真是来因。

未离尘,还有难,莫为口腹被人绊。  浅露圭角必招凶,显晦不测男儿汉。

猿熟马驯见真如,九还七返寿无算。  天人浑化了无生,千灵万圣都称赞。

争道的,仔细参,西游不是野狐禅。  批破一切旁门路,贞下起元指先天。

了性了命有无理,成仙成佛造化篇。  急访明师求口诀,得意忘言去蹄筌。

勇猛精进勤修炼,返老还童寿万年。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3-08 22:26・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红楼梦幻笔分身法+合体法+】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哪些地方运用了分身法与合身法?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解天宏石
2018-04-30 · TA获得超过3854个赞
关注
在人物化身上,我称之为“组合法”和“分解法”。譬如贾宝玉,他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儿皇帝”和年轻皇帝的组合化身。但在不同的章回故事中,他又可以固定为具体皇帝的化身。再说“贾雨村”和“甄士隐”,他二人的名字可以变字为“假玉存”和“真石隐”。“假玉存”是隐喻历史上所有在台上的、活着的皇帝。而“真石隐”却是下台的、死去的皇帝。《红楼梦》作为皇家的家教谜书,他的人物写法非常特殊,是采用了戏剧人物化妆和脸谱的变换装饰手法而变换的。一个人物可以分台演出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多个人物也可以合台聚演不同朝代帝王们的故事。“金陵十二钗”就是这种表现形式,既是宫中女人的化身,更是十二个帝王的抽象化身。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分身法”和“合身法”,结合历史仔细的分解和判断。草根见解,慬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2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为何提议要挖掘朱棣陵墓?只为寻找一部书!
小天使_ag 2017-08-02   |  24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郭沫若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不仅喜欢研究古代文献,还非常热衷于对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他曾经提议挖掘明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目的却是为了寻找一部书籍。

郭沫若为何提议要挖掘朱棣陵墓?只为寻找一部书!

郭沫若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的第一位皇帝,他从侄子手中夺得大明江山,也创造了著名的“永乐盛世”。朱棣在位期间虽然杀了不少建文朝忠臣,但他的文治武功也是不了否定的,在他一朝发生了很多大事,如郑和下西洋、编成《永乐大典》等都是永载史册的大事件,郭沫若提议开挖长陵(朱棣陵墓)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永乐大典》。

郭沫若为何提议要挖掘朱棣陵墓?只为寻找一部书!

永乐大典

现世不是有《永乐大典》吗,郭沫若为何还要提议到朱棣墓中寻找呢?其实说起来也可惜,全书共两万多卷今天仅存800余,而且还流失到了很多国家。该书曾被抄录成几个副本,可是在几百年里遗失很大(据说原本在朱棣陵墓中),乾隆时期从民间发现了两千多卷,结果稀里糊涂的少了一千多卷(其中原因或许是不符合清朝的胃口吧),到了清末仅剩下八百余册,今天的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越南乃至韩国都有遗失的部分《永乐大典》。

郭沫若为何提议要挖掘朱棣陵墓?只为寻找一部书!

《永乐大典》为何那么吸引郭沫若?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解释一下吧。该书是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全书共3.7亿字,11095册,22937卷,汇集古今书籍达到了近八千种,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无不包揽,被英国称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如此宏篇巨制谁能不动心呢?可是有趣的是当时竟然费尽周折都找不到长陵的入口,最后只能作罢。

郭沫若为何提议要挖掘朱棣陵墓?只为寻找一部书!

挖长陵的事儿停了,万历皇帝的陵墓入口却自己冒出来了,工作人员发现定陵上一块地方凹了下去,于是它就成了倒霉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6: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赦+贾代善+白玉床&崇祯帝】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一则通告+遭贾母厌弃的长子贾赦是谁[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红楼隐史蝶恋花 [color=var(--weui-LINK)][url=]红楼隐史[/url] [color=var(--weui-FG-2)]2023-05-18 21:42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加拿大
[color=rgba(0, 0, 0, 0.9)]
一则通告
《红楼隐史》第一部出版将近五年,时有朋友问起续作的进展,今天就向大家作一简单汇报。第二部已经完成,现在正致力于撰写第三部。
已完成的第二部总计八十多万字,较第一部多出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第二部集中在对《红楼梦》最重要的核心谜题的深入破解上,其中包括“太虚幻境中的秘密”、“秦可卿的铁网山樯木棺材之谜”、 “焦大与焦大痛骂的秘密”、“畸笏叟的身份”、“贾府各位管家的秘密”、“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秘密”、 “宝玉开给黛玉的古怪药方” 、“宝玉的毒誓之谜”等等诸多重要谜团的影射明史,将为大家首度揭开一个又一个被篡改和被掩盖了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亡真相。
破解的过程漫长而辛苦,但一个个谜团的成功破解令我倍感欣慰,唯一的烦恼就是出版方面的问题。第一部书的断货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第二部书也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有消息了一定会通知大家。各位朋友如有合适的出版社,欢迎联系。感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下面,继续接着上一回,来说说袭了贾代善官职的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的秘密。

遭贾母厌弃的长子贾赦是谁
我们看到,书中有一极为明显、极不合理的安排,就是最为讲究礼法的诗礼簪缨的荣国府,竟公然让幼子贾政凌驾于长子贾赦之上。
贾赦世袭了官爵(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男主人,按照封建社会的礼法规定,贾赦应该住在正堂荣禧堂,荣国府的内务治理权也应该在邢夫人手里才对。可实际上呢?荣国府竟是以贾政为老爷,让其以当家人的身份处理对外事务,荣国府的内部家务也全由王夫人掌管,就连荣国府的正房也是贾政和王夫人在住。而大老爷贾赦和大太太邢夫人不但无权管理家族事务,还只能屈居在东边隔断的偏僻旧园中,这一切完全与礼法和律法不合。
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合理的颠倒安排呢?从贾赦在中秋夜宴上讲笑话明确表达对贾母偏心的不满来看,一切都是因为贾母对幼子贾政的偏爱。
为什么贾母能公然无视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让幼子贾政凌驾于已经袭了爵的长子贾赦之上?
有人认为:贾家府邸是敕造的,因此不属贾家私产,贾赦虽然袭了爵位,却是降等袭爵,只是一等将军,而非公爵,没有资格享用高等级的国公府。贾家之所以能继续住在国公府中,完全是因为贾母这个国公夫人还活着,等到贾母不在了,贾家人就得搬出国公府,因此,贾母对国公府理所当然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意志。
但实际上,房屋是个特例,不同于衣服车马必须要严格依照品级穿用,即使贾府的后代子孙爵位降等,但依然可以继续居住父祖的敕造国公府,见《大明会典卷六十二》中规定:“房屋器用等第。……官员任满致仕,与见任同。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父祖房舍。及衣服车马,有官者依品级。”
只有出现两种情况,贾家才会失去敕造的国公府:
贾府得罪了皇帝,皇帝动怒执意收回,但这种行为多少都会寒了臣子之心,皇帝轻易不会这样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贾府犯罪被抄家,那时候就连非敕造的南京老宅也是保不住的,何况敕造的国公府?只有祖坟旁的产业才可保无虞,不会被抄,即秦可卿托梦凤姐所说的:“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既然降了爵的贾赦有权享用国公府,那为何贾母要置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于不顾,公然地废长立幼呢?朱慈炤对于荣国府的这一奇怪安排究竟有何用意呢?
从表面文章来看:荣国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情形,完全是因为贾母对小儿子贾政的偏爱,而元春在宫中的不断晋升更进一步巩固了贾政夫妻在荣国府的权威,可以说是贾母用孝道和元春的得势压制着贾赦,但这毕竟是不合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的,不必等到贾母死了,或是元春失势,一旦朝廷认真追究,那么荣国府就得交由贾赦管理,而贾政和王夫人的最终结局只能是黯然出府。
但《红楼梦》不同于别书,我前面反复强调过了,《红楼梦》一书写三事的一喉三歌,分别是表面实写的宝黛爱情悲剧、影射暗写的大明亡国史实、以及隐喻虚写的明清交锋历史。而贾母对幼子贾政的出格偏爱的离奇情节,其实是在隐喻明清交锋的特殊历史。
来看看荣国府长房贾赦居所的蹊跷之处。
第三回黛玉从贾母的位于荣国府西院的住处去往贾赦住处时,书中写道“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竟是要先坐车出了荣府,上了大街,行过荣府正门后,再进黑油大门方才能到;当黛玉离开贾赦处返回时,书中又写“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这“进了荣府”四个字,正是再次提醒读者,贾赦的居所虽在荣府东南角,却与别处隔断开来,单独开门朝向大街,可以说是在荣国府中,也可以说不在荣国府中,如此安排十分蹊跷,究竟是何缘故呢?
第十六回里给出了答案,朱慈炤写荣国府建造大观园时写道:“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朱慈炤特别强调“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这其实是在暗示荣府东边一带的所有房屋都是专供下人居住的仆役房,贾赦所住的偏僻旧园位于荣府东南角,也属于东边,实为下人区。原来,贾赦这个所谓的荣府大老爷其实本是荣府的下人,因此,他的住处不但偏僻陈旧,还必须要同贾府主子们住的地方隔断区别开来,皆因身份有别。这原为贾府下人的贾赦不是别个,正是来自东边的、原为贾府朱明属夷家奴的后金满清,所以贾赦住在荣府东边的下人房,而且大门是“黑”色,只因其是来自黑龙江的黑水满清!
因为贾代善和薛家也都影射女真满清,所以他们也都住在东边的下人区,也都单独“有一门通街”。而荣府的衰落史便是下人代善、贾赦和薛家这些“娇杏”们侥幸窃权、由奴变主的篡国史。
“赦”通“摄”,贾赦和贾政的名字连起来即为“摄政”二字,影射的是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不同于明朝将代表皇帝处理国政之人称作“监国”,如天启皇帝临终安排弟弟朱由检暂作监国、如南明的监国鲁王,清朝将代表顺治帝行使统治权力的多尔衮称为“摄政”。
虽然都是女真政权的贾府代表,但贾代善指代的主要是入主中原前的后金满清,而贾赦影射的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执掌大权的入关后的满清政府。因此,贾代善住的梨香院位于贾府后方偏僻的东北角上,尚属东北雪乡;而贾赦则搬到了贾府前方临街的东南角,隐喻满清已经南下入主中原。
请注意书中的一处暗笔,第三十二回里特别交代金钏投的井是“东南角上的井”,请回顾我在第一部书中的解密,下人金钏影射的是女真后金,“金钏投井”隐喻的是金钏后金升级为改“汗”为“帝”、改“金”为“清”的、意图取代大明的玉钏大清。要想取代大明就必须要南下,这就是为何金钏要投“东南角上的井”、而非“东北角上的井”的缘故。金钏这一投井,让后金代善升级为大清贾赦,并从原本的东北角向前推进到了东南角,最终成功地入主中原。
老祖宗贾母所代表的是朱明政权,由于内斗不休,导致不敌满清、不断退缩,因此只能屈居妻位。按照古代女子三从四德的行为要求,女性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但贾母作为朱明祖宗,心中永远偏爱贾政所代表的朱明政权,因此极尽一切努力让无能的幼子执掌家政。这就是贾母对长子贾赦十分厌弃,却对次子贾政格外偏袒、并让贾政主持荣国府的原因所在。而元春影射的是华夏的士民百姓,自然也是心向自家父母、也就是自己民族的朱明政权。
靠着贾母和元春的双重加持,尽管贾赦入主北京、身居长位,但贾政夫妻仍能长期以幼代长管理荣国府,因为南明政权虽然混乱无能,但始终是汉人的心之所向,尽管清军兵强马壮、所向披靡,然而无数汉民们依然坚定不移地拥护和保卫着孱弱不堪的南明政权。但在抗清的战争屡屡失利之后,元春所代表的抗清势力备受打击,大明气数已尽,再也无力回天,最终元春被杀、贾母病死,失去庇佑的贾政夫妇亦被贾赦夫妻扫地出门。
以上便是荣国府的长房贾代善和贾赦的真实来历,也是贾赦不受贾母喜欢的真正原因。
书中对荣国府贾政和贾赦二人所作的颠倒安排,完全是为了反映南明政权的建立、以及汉民与清廷的政权之争。满清贾代善和贾赦打着为崇祯报仇的骗人幌子篡夺了华夏神器,成为实际统治者,即事实上的老大。而贾政喻指的是朱明正统和根正苗红的南明各政权以及汉人各势力,贾政生的衔玉而诞的宝玉实为朱明玉玺。可不幸的是崇祯亡国,葬送了汉人江山,贾政虽是朱明正朔却只能屈居第二,所幸朱明国运一息尚存,靠着朱明老祖宗贾母的偏心,贾政勉强能与贾赦争夺荣国府,但在为国捐躯的抗清义士元春的抗争被彻底镇压后、在贾母代表的朱明国运彻底消亡后,贾政和贾宝玉就只能黯然离开荣国府,彻底退出华夏的历史舞台了。
贾政虽然受到贾母偏爱而成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但最终也只能让位于贾赦这个下人,这种地位与名分脱节的错位描写,其实都是朱慈炤故意写来以暗示宝玉和贾政被鹊巢鸠占、主仆易位的无奈现实。
因为贾赦觊觎中原政权,所以薄情寡义的他才会违背常理地关心宝玉被魇害——即崇祯亡国后朱明玉玺的安危去向,贾赦表面看似忙着帮助宝玉恢复生机,其实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贾母和元春的欢心,以图窃取华夏政权。
第七十五回里,贾赦故意夸奖拉拢贾环,还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贾赦的这番话说的奇怪,因为贾环不但是庶子,而且还是二老爷贾政的庶子,继承顺序排在贾琏、贾兰和宝玉三人之后,世袭家业怎么可能轮得着贾环?可贾赦偏偏对着最无可能继承荣国府的贾环说出这番话来,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贾赦用世袭家业拉拢贾环的这番言语,其实影射的是满清看到朱明政权的“家患”农民军更加壮大后,主动示好拉拢以谋求联手灭明之事。
根据《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三》与《皇清开国方略卷三十一》中记载,崇德七年冬十月、即崇祯十五年冬,皇太极特别叮嘱统兵入塞劫掠的阿巴泰说:“如遇流寇,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中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这说明皇太极早在明亡一年多前就已经在酝酿“联寇灭明”的计划了。崇祯十六年八月,皇太极病逝,在多方势力的妥协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登上了皇位,但实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虽然满清易主,但多尔衮还是延续了皇太极“联寇灭明”的既定政策。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朝,得知消息的多尔衮立马于正月二十七日派心腹迟起龙通过蒙古部落送密信到镇守榆林的大顺将领王良智的手里,再由王良智上报李自成,希望能与李自成联手灭明、平分中原,书信内容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清帝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但西北汉子李自成刚得很,不同于对内鱼肉百姓、对外奴颜媚骨的权贵富豪,出身贫苦的李自成是绝不会出卖自己国家同满清夷虏合作的,因此对多尔衮的这封谋求平分天下、共同富贵的密信毫不理会。不仅不理会,还在即将攻下北京的前一天,也就是三月十八日,特派投诚的明廷太监杜勋给崇祯帝捎话,只要崇祯帝许他自立做西北王,并送他一百万两银子劳军,他就立刻退兵,而且愿为崇祯帝剿灭其他农民军,尤其愿意派自己的劲兵帮助崇祯帝平灭辽东的满夷大患,可见李自成始终是心存国家大义的。
但爱惜虚名的糊涂崇祯却不肯主动表态,依然希望由阁臣出面承担裂土责任,但阁臣却“默然俯首而已”,终于将最后的生机彻底葬送。崇祯失望之下,一把将龙椅推倒见清廷史官徐鼒的《小腆纪年》。可别小看了推倒龙椅,这金銮殿中的龙椅虽然不是纯金打制,却也是用密实坚硬的小叶紫檀和金丝楠木做成的,非常沉重,一般几个人搬都是搬不动的,虽然崇祯天生神力,但一把就推倒了这极其沉重的宽大龙椅,这劲道着实惊人,可见崇祯心里是何等的愤恨难抑,可这到底该怪谁呢?
虽然贾环农民军拒绝与贾赦满清合作,但这无法改变名为君父的贾政与实为子民的贾环二人父子反目、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最终鹤蚌两相争、渔翁终得利,还是让贾赦笑到了最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贾代善+贾政+贾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秘密 (2023-03-16 22:16:47)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中一共写了贾府五代:第一代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第二代贾代化和贾代善;第三代为贾敷、贾敬、贾赦、贾政和贾敏;第四代为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琮和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第五代为贾蓉、贾兰等草字头辈。只写了贾府五代人,是在暗引《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暗示贾家已经彻底衰败、行将末路。
为何贾府的第一代贾演、贾源这两个名字带水呢?这是否与满清水有关系呢?
其实,贾演和贾源的名字所带的水与满清的水并无关系,而是与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系。前书写了,朱元璋规定他的后系子孙们都必须要“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起名字,朱元璋的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偏旁,如朱标、朱棣。按照朱元璋的五行排序规矩倒推回去,朱元璋本人应是取“水”偏旁的名字,所以朱慈炤才会安排开创了朱明贾府的第一代都是“水”偏旁。
再看第二代。第十三回里写宁国公贾演的儿子贾代化降等袭爵为“一等神威将军”,但荣国公贾源的儿子贾代善并没有直接写明,那贾代善是不是也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了呢?
答案是否。
第三回里,林如海告诉贾雨村说,荣公之孙贾赦“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居然和伯父贾代化同为一等将军,倒推回去,其父贾代善应该还是国公。再看第十六回里,秦钟告诉鬼判说,宝玉是荣国公的孙子,由此可见贾代善必是公爵无疑。
对照林如海家的侯爵,本该袭三代而止,却因朝廷加恩而多袭了一代,由此来看,贾代善多袭了一代公爵也是正常。但相对宁国府来说,却是不正常的,若是朝廷加恩,为何要厚此薄彼,不肯施恩与贾代化呢?这说明,贾代善不普通,他的身上藏着大秘密。
那贾代善身上到底藏了什么大秘密呢?
先说他那非同小可的名——“代善”,看到这个名字,生活在清初的人一定会马上想到位居后金四大贝勒之首、兼满清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之首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为何朱慈炤给贾府的第一代和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起的都是一个字的名,却唯独给贾府的第二代破例起了两个字的名,而且还偏偏重了人尽皆知的清廷礼亲王“代善”的名?这到底是他无心之笔、还是他刻意为之呢?
脂砚斋反复注批强调:“一字不可更改, 一字不可增减”,尤其是暗藏关键信息的人物名称,更是作者反复斟酌而得,荣国府第二代取名“代善”绝非信笔写来,实乃朱慈炤刻意为之。书中影射“嘉靖”还要换用“贾敬”稍作掩饰,可这“代善”之名却是直接拿来,朱慈炤这般突出强调“代善”之名是为何意呢?
为的是揭示荣国府中所影射的明清之争。
我在第一部书中解密过了,荣国府隐喻的是自天启朝开始到南明各政权最终覆灭的朱明王朝的末代时期,老祖宗贾母指代的是朱明祖宗,是朱明政权的最高代表,那二代荣国公代善呢?则是满清政权的形象代言,影射的是来自东北的女真胡虏。
为何朱慈炤要将女真满清设定为贾府子弟呢?
因为满清声称他们是朱明政权的合法继承者。不同于大顺政权直接推翻朱明统治,满清入关打的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清朝简史》中对明亡清代评价道:“(清)世祖开国之制度,除兵制自有八旗为根本外,余皆尚袭明制,几乎无所更改。明之积重难返,失其祖宗本意者,清能去其泰甚,颇修明明代承平故事。顺治三年三月,翻译《明洪武宝训》成,世祖制序颁行天下,直自认继明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此古来易代所未有。清以‘为明复仇’号召天下,不以因袭前代为嫌,反有收拾人心之用。”
因为满清始终将自己宣传为朱明政权的合法继承者,故而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都在南巡途中前往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总计康熙五次、乾隆六次,而且两位清帝在明孝陵享殿前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三跪九叩之礼是汉民族祭拜祖先才会使用的庄严大礼,明朝规定的君臣之礼也只是“五拜三叩之礼”,只是后来的清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奴化汉人臣民,于是开始命令要向他们行三拜九叩的至尊大礼。
满清自认是朱明政权的合法继承者,并用汉人祭拜祖先的三跪九叩之礼隆重祭拜明太祖朱元璋,这就相当于声明他们女真等同朱明后裔。与此同时,在治理国家中,满清也基本沿袭了朱明王朝的政治体制。可以说,满清无论是政治名分、还是执政操作上,都明确继承了朱明贾府的政治遗产,所以朱慈炤才会将女真满清设置为贾府子弟。
自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后,明朝在与女真的交锋中彻底居于劣势,清军先后五度入长城,大肆掳掠财富与人口,加剧了明朝的衰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满清入关后,在汉奸将官的帮助下迅速控制了大半中原,占据了中原的统治地位,故而影射朱明末世的二代荣国府的袭爵者变成了满清代善。
但为何朱慈炤要将影射满清的贾代善写作是承袭了荣国公爵位的二代荣国公,而没有像宁国府的贾代化一样降爵为一等将军呢?
因为降爵暗喻衰败,而女真满清作为新生政权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壮大之势,自然不能同日渐衰败的朱明宁国府等同并论。
更为重要的是,女真最终成功地入主中原,彻底取代了荣国公贾源开创的朱明王朝,成为朱明贾府的新主人,虽说是清承明制,但女真所建立起来的是姓爱新觉罗的全新政权,而非朱姓大明的附庸从属,因此满清代善与朱明贾源同为荣国公,二者的官爵相同暗喻的是明清的政治地位完全一样,都是全权掌控华夏的大一统王朝。
但新的问题是,为何朱慈炤没有选择清太祖努尔哈赤或是清太宗皇太极作为女真政权的最高代表,反而选择了宽和退让的礼亲王代善作为女真满清的最佳代言呢?
这就要说说礼亲王代善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了。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他的同母哥哥、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本是首位太子,但因与“四贝勒”和“五大臣”严重不和而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坐罪处死。努尔哈赤令大贝勒代善代政,并说:“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指代善)收养。”等于指立代善为太子。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代善受封为和硕贝勒,称大贝勒,为正红旗和镶红旗两红旗的旗主,位高权重。后来,代善因受继妻挑唆,虐待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努尔哈赤发现后对代善极其失望,于是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并宣布废去代善的太子之位。代善因此事痛悔改过,亲手杀掉继妻以向汗父努尔哈赤谢罪,并立誓如再怀恨众贝勒、大臣,甘受天地处罚,从此视家族团结重于一切。
努尔哈赤死后,实力最强的代善没有争夺汗位,而是听从儿子岳托和萨哈璘的劝说,拥立最富才干的八弟皇太极为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册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其子岳托为和硕成亲王,世袭罔替。几个月后,岳托被降为多罗贝勒,而代善也时不时被皇太极敲打训斥。
皇太极死后,资历最老、地位最高、势力最大的代善依然没有争夺帝位。为消弭皇位之争,避免八旗内乱,代善不计较多年来皇太极对他的斥责和打压,表态不支持睿亲王多尔衮,最后奉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即顺治帝。代善还揭发其次子硕托勾结其侄阿达礼谋立多尔衮,硕托和阿达礼伏诛,人称代善“大义灭亲,比烈周公”。因多尔衮强势,故由其摄政,多尔衮排斥代善,代善又年事已高,遂在家闲居。顺治五年(1648年),代善在北京礼亲王府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赐祭葬,立碑纪功。
代善不但在战场上为女真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更在面临争嗣斗争的关键时刻,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两次主动选择退出。先拥立皇太极为汗、后奉立福临为帝,做出了最有利于女真族的明智抉择,避免了因争夺帝位而造成的内讧和分裂,尤其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的混乱时期,全凭代善才维持了女真内部的统一和稳定,保证了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女真能够不断团结壮大,并最终入主中原,这其中,代善功不可没,《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代善的这个礼亲王当的是实至名归,正是礼亲王代善对“和为贵”精神的贯彻和执行,才让女真各部能够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才有了满清的家和万事兴、人和民族强,康熙帝曾盛赞代善:“忠冠当时,功昭后世。”
可以说,是代善消弭了女真的内部权斗、免除了女真的分崩离析,没有代善,就没有满清的强大和兴盛;没有代善,就没有满清的一统天下。明末抗清义士夏允彝因此感慨道:“东国乃能恪遵成命,推让其弟。又能为之扦御边圉,举止与圣贤何异,其国焉得不兴?”
朱慈炤选用代善作为女真政权的最高代表,一方面是因为按照汉家的礼法,嫡子代善才是努尔哈赤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非庶子皇太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表达对代善顾全大局、主动退让的赞赏之情。
女真是个人口仅仅二十多万的蛮夷小族,可这样的蛮夷小族却最终轻松取代了人口过亿的大明王朝,这其中固然离不开女真铁骑的彪悍善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女真内部的精诚团结,而这正是大明政权最为缺乏的,也就是探春在抄检大观园中所说的:“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是王道,在满清放下内争、团结对外的同时,朱明君臣在做什么呢?兄弟阋墙、结党内斗!即使是死到临头,都仍在内斗!
朱慈炤在《石头记》中称许清朝胜在团结,而康熙帝则在朝堂上对修撰明史的史官们指出明实亡于党争:“但谓明之亡、亡于太监,则朕殊不以为然。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康熙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反对明史官、实际是私下主笔的万斯同,将明亡的责任转嫁到太监身上。虽然朱慈炤和康熙帝未曾面对面,但两位王者对明亡原因的认识却是完全一致的。
荣国府能够获得加恩多袭一代公爵,而宁国府却不能,原因只在代善一人,如果朱明君臣能像代善一样大局为重、精诚团结,贾家何至于内斗不休,以至一败涂地呢?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官爵落差,不但影射了明衰清兴的历史现实,更传达了朱慈炤对大明亡于内斗的痛心和批判。
知道了二代荣公贾代善指代的是后金满清,就能明白作者为何要让影射后金满清的薛家住在贾代善的旧日居所——梨香院中了,这是在暗示读者,薛蟠其实就是贾代善。
接下来,该解释一下贾母与贾代善的婚姻关系了。
同凤姐阉党和贾琏东林党的婚姻一样,贾母与代善的所谓结合也有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其实是隐喻明清双方殊死缠斗、难分难解的历史态势,二人貌似夫妻,实为政敌。老祖宗贾母所代表的是朱明政权的列祖列宗,由于实力不敌代善所代表的满清势力,在明清相争的过程中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只能屈居妻位。
代善居东,贾母居西,二者居所的分隔安排影射的是满清与朱明的东西对峙,而满清代善与朱明贾母不断角力的结果就是生出了贾赦、贾政和贾敏这三个孩子。
——女儿贾敏,即被清廷追谥为“愍(mn)”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因其亡于满清入主中原前,故被写作早早夭亡。
——幼子贾政,即包含崇祯皇帝和南明诸势力在内的朱明政权,因实力不济、无力继统,故被写作幼子小宗。
——至于袭了爵的长子贾赦,请看下节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8: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敬和贾母什么关系?有多深的感情?为何贾母痛哭伤心以至病倒?
2021-01-02 10:46
他们是堂侄和堂婶的关系。



贾敬的父亲是贾代化,贾代化的父亲是贾源。

贾母的丈夫是贾代善,贾代善的父亲是贾演。



贾源与贾演,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

所以,贾代化、贾代善,是堂兄弟。



所以,贾代化的儿子贾敬,就要叫贾代善为堂叔,叫贾代善的妻子史氏太君为堂婶——贾史氏,就是书中所说的贾母了。

所以,贾敬和贾母,就是堂侄和堂婶的关系。没有血缘上的联系,亲属关系也并不是很近。而且贾敬多年在城外居住,只有过年才回来祭祀,顺便给贾母拜年行礼。除此之外,他连贾母办的家宴都不参加:“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



既然来往不多,应该不会产生深厚的感情。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似乎不会这样疏落,只在礼仪场合,走程序似的相见。

但是,如果没有深厚感情,为什么当贾母听说贾敬病逝,会“痛哭不已”、“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场”,而且当晚还病倒?



有人用贾蓉与王熙凤这对堂侄与堂婶的关系,来解读贾敬与贾母,连前者的小小暧昧也移植过来,非要说贾敬与贾母关系不清白。这完全是好事者的捕风捉影、空穴来风。贾母在贾府五十四年,丈夫早逝,没有依靠,却屹立不倒,你当她只是运气好?别说与堂侄通奸了,就是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也很难活到现在,更不用想如此的风光荣耀了。



贾母与贾敬,其实就是一种最普通的同病相怜。

尤氏自称“奔四十的人了”,而她是续弦,应该比贾珍小。王夫人自称“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而她是原配,可能与贾政差不多。所以推算下来,贾珍虽然是侄子,年纪比贾政小不了太多。再往上反推,贾敬的年纪与贾母也应该接近。



我不是说他们是同龄人,也不一定只差一岁两岁。但即使是差了十岁,在宁国府中,贾敬是最高辈分的唯一一人;在荣国府中,贾母是最高辈分的唯一一人(“那几年”还有贾代善的几位侍妾存世,现在也都没了。几位“老妯娌”都是远支),他们会有“同龄”之感,因为在他们的生活范围里,已经再找不到地位相似的了。



贾敬的死,对贾母来说,是一重很深的刺激:这个年纪的老亲戚里,贾敬是唯一与贾母地位接近的。现在他也走了,只剩下贾母一个人了。



高处不胜寒啊。让贾母痛哭不已的,不是一个堂侄的死亡,而且死亡将至对自己产生的威胁,以及“众人都死了,单剩下”自己一个人的孤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骂贾宝玉银样镴枪头,他差在哪?多姑娘试过后真话尖刻入骨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前言 ꧂

贾宝玉是贵族公子,拥有纨绔习气不可避免。他软弱,惰性,脂粉气(非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有人把他的成长归结于贾母的宠溺,说贾母造就贾宝玉无能,是完全的错误。

那些不在贾母身边长大的男孩子,浸润在贾府的富贵大染缸中,比如贾珍、贾琏、贾环、贾蓉是个什么样子?对比贾宝玉的品性温良,心地淳厚,高低一目了然。这不是贾母之功?




꧁ 一 ꧂

说贾母娇惯坏贾宝玉,是忘了薛姨妈如何养坏了薛蟠。薛姨妈如此,指望亲姐姐王夫人如何教养出好儿子?金钏儿那事就是例子。

贾宝玉“无能”在仕途经济不行,不事科举。这本就是曹雪芹反对的禄蠹思想。

读书人不可以一边抨击薛宝钗劝贾宝玉科举仕途是“利欲熏心”,一边又责难贾母不劝贾宝玉是溺爱。林黛玉的思想与外祖母一样,她的不劝难道也是“溺爱”?

其实,贾母和林黛玉的“不劝”,都在于二人的见识要远超其他人。




贾宝玉不是科举仕途那块料,让他去闯那座独木桥,注定拔苗助长。

因材施教才是从贾母到林黛玉一脉相承的家教素养。

古代女儿的教养从母系,林黛玉继承自贾母,薛宝钗则来自王家。

贾母教育贾宝玉与林黛玉教授香菱学诗,都是一样,鼓励做喜欢的事。

于是,贾宝玉尽管科举仕途不行,在文学诗词方面堪称惊才绝艳。

他本是个纳兰容若一般的文采风流人物,文化上的巨人,却是仕途上的侏儒,这显然不是“无能”!

反而贾母教养下的贾宝玉,展现出品性和才华双面的高度,贾府任何子弟都不具备。




꧁ 二 ꧂

放在如今,贾宝玉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那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天文地理旁征博引,儒释道三家学问头头是道……要说渊博,贾宝玉绝不比薛宝钗、林黛玉逊色,远超他人。只是诗词一道,不如钗黛等人灵性罢了。

而如此贾宝玉,又被两个女儿评价“不能”,确是另一层面的发人深省。

第一个说他“无能”的是林黛玉。

当日偷看禁书《西厢记》,贾宝玉因说错话,惹得黛玉吓唬他要去告诉舅舅。贾宝玉就急了。

(第二十三回)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

林黛玉也偷看禁书,贾宝玉却忘了这件事,一听黛玉急了他就慌了,被笑是“银样邋枪头”也不冤枉。

当然,这其实是一个伏笔。要从贾宝玉那句誓言说起。

白话翻译一下贾宝玉那段誓言:日后抄家落难将死之际,被癞头和尚度化出家后,寻到做了王妃后死去的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

你看,心爱的女人嫁做他人妇,他无能为力,只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岂不是“银样镴枪头”?




꧁ 三 ꧂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以上这条情节伏笔最是重要,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最终结局。

黛玉终究被迫离开贾家外嫁后死去,贾宝玉无能无力,日后出家守墓余生。

对此还有伏笔呼应,就是晴雯之死。

当晴雯被撵走后,贾宝玉同样无能为力。多姑娘在试探他后,又骂了一句“没药信的炮仗”,呼应“银样镴枪头”。

(第七十七回)灯姑娘笑道:“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信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倒比我还发讪怕羞。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

多姑娘早听到他与晴雯之间清白的关系,以她放浪形骸的经历,并不相信世间有贾宝玉那样的男子。

所以她进门后拉住宝玉亲自试探一番,才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四 ꧂

可以多姑娘性格,注定不认可贾宝玉的立场。她讲出林黛玉不敢讲的话,说贾宝玉是“没药信的炮仗”,看似调侃他不敢要了她或者晴雯。实际是嘲讽贾宝玉没有担当,对自己爱的人不能守护。

如此,没药信的炮仗与银样镴枪头就形成前后呼应,都是对贾宝玉的无能作为控诉。

晴为黛影,晴雯被撵就是日后黛玉离去的伏笔。贾宝玉除了哭泣什么也不能做。

但凡他要像李靖那样担当,林黛玉和晴雯都能像《五美吟·红拂》那样一往无前。

奈何,从神瑛侍者的逃避到贾宝玉的不担当,注定林黛玉终究失望,像晴雯那样以死终局。

虽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到底于事无补。奈何。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0-10 09:37・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8: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gba(0, 0, 0, 0.9)]从宁国府宗祠的大玄机看贾府的真实来历[color=var(--weui-FG-2)]红楼隐史 [color=var(--weui-LINK)][url=]红楼隐史[/url] [color=var(--weui-FG-2)]2017-02-27 07:39
[color=var(--weui-FG-HALF)]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从第五十三回宁国府祭祖看贾府的真相: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庚辰眉批:此联宜掉转。】
  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铜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首先看宁国府的九道门,明清的官员家的大门是不允许超过五道的。霍国玲女士发现宁国府的九道门正好对应着紫禁城外朝中轴线上的九座主要建筑:

  大门 —— 正阳门(俗称前门)
  仪门 —— 大明门(顺治元年改名为“大清门”,后大清门在修建天安门广场时被拆除,即现在的毛主席纪念堂所在地))
  大厅 —— 承天门(即天安门)
  暖阁 —— 端门
  内厅 —— 午门
  内三门 —— 皇极门(即太和门)及其两侧的昭德门、贞度门
  内仪门 —— 皇极殿(即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内塞门 —— 中极殿(即中和殿)
  正堂 —— 建极殿(即保和殿)

  午门是紫禁城外朝的内外分界线,所以作者自内厅以内,都加上了“内”字暗示是自午门以内;皇极殿是用来举行盛大仪典的,所以朱慈炤为它起名“内仪门”;大明门是大内第一正门,只有举行重大仪典时才使用,因此被作者命名为“仪门”。只有在举行重大仪典时,这些建筑物的大门才会一路大开,宁国府除夕祭祀时一路九门大开,正是影射此处。


  国公宗祠只能有三间正堂,但贾府的是“五间正殿”,这无不是暗指贾府的帝王规制。贾府宗祠内有“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正是影射紫禁城中的太庙戟门(是一座五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也正是紫禁城太庙中的白石铺地,遍布古柏。书中又写进宗祠前要在暖阁下轿,是暗指进入太庙前必须要在午门外的端门前下轿。贾府就是北京紫禁城!



  再看长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庚辰眉批:此联宜掉转。】” 脂批说要调转看,其实就是说长联的意思是说贾家是“功名貫天”让百姓“肝脑涂地”愿意万死效忠的紫禁城帝王家!
(有人提出【庚辰眉批:此联宜掉转。】乃是指此对联违背了上下联仄起平收的规矩。 但问题在于“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是特殊的分段式的“长联”。 对于分段式长对联,“仄起平收”主要是对前半部分的主题词有要求,也就是“肝脑涂地,功名贯天”要符合仄起平落;而对后半部分的附加句则不严格要求。比如:苏东坡对黄庭坚联:“(黄庭坚)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东坡)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又比如江西樟树铺惠列侯聂友庙联:“聂生三耳,听天听地听阴阳;丁着一钩,悬国悬民悬社稷。”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宁国府的这副长联要注意的是对联的上下联的内容顺序要调转,而非平仄。)
“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

  其中的“朱”、“照”、“金龙”以及后面的“大明”、“照”,正是暗示本应是“大明帝王”的“朱”慈“照”!

      
       见《明史。诸王传五》前部总写:“庄烈帝诸子:太子慈烺;怀王慈烜;定王慈炯;(四皇子)永王慈照; (五皇子)悼灵王慈焕; 悼怀王” ;后部详细介绍:“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同一部《明史》,四皇子名既作“慈照”又作“慈炤”,“炤”是“照”的同音异体字,“炤”是完全等同于“照”的,“炤”和“照”完全是一回事,故字体之异就不再多言了。

  再看“九龙金匾”边的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九龙”,帝王仪制!

  “光昭”合起来为“照”,“炤”是“照”的同音异体字,“照”就是“炤”,作者两度自曝名字朱慈炤!

  “日月”合起来为“明”!

  “功名无间及儿孙。”乃是世袭永继之意! 暗藏“永”字!

  一般爵位都是世降一等,宁国府从宁国公传到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再到三品威烈将军贾珍,最后到江宁县监生贾蓉,如何敢称“功名无间及子孙”呢?更不要提这是“先皇御笔”的九龙金匾和对联!

  原来这“先皇御笔”的九龙金匾和对联是作者正告读者:吾乃先皇崇祯帝御封的永王----大明仅存的唯一正统皇嗣朱慈炤是也!
再看“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慎终追远” “至今黎庶念荣宁”写得明白:朱明已亡,“荣宁”皆成昨日追忆,都已不复存在!《红楼梦》一书是追忆痛悼朱明的朱楼梦!而非宁灭荣兴的水国吟!

         《红楼梦》中湘云穿龙袍(后面详解),修仙服丹而亡的贾敬升天要用皇帝驾崩的专用词“宾天”,贾府同北京紫禁城一样布局一般大小,正都是朱慈炤明告读者贾府就是北京的帝王家!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小结:为什么红楼梦是一部百年史书?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前文论述了红楼梦是精彩绝伦的显隐两本书,它不但是一部小说,还是一部史书,作者阐述的真事隐假语存,满纸荒唐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等都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方法论。显隐两本书分别描述了两个不同年代不同主人公的类似的爱情婚姻故事,国事家事都包含其中的,是的,真正的史书是国事和家事的整体。我们知道红楼梦也是穿越小说,跛足道人就是隔空穿越来的贾宝玉的历史原型,当贾瑞死的时候,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这里作者和批注者说的很明白,这里的风月宝鉴不仅仅是镜子,而是史书。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的意思指的是风月宝鉴还是一部正史,不是随随便便道听途说来的野史。而风月宝鉴在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阅读红楼梦千万不可以只看正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浅显的道理,可是成千上万的读者看不懂看不透这个话的含义,依然在正面耗费大好光阴,读出了文本的显文本和表面故事,看不懂隐文本和红楼梦的实质。红楼梦最根本的观点是 :它隐写了“一部历史” ,实质上是“一部史书”。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反映出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而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是《左传》。

纪传体史书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而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也是纪传体的一种。

正史是被官方认定为正宗和正统的史书,最早将正史作为史籍类名的是《隋书·经籍志》。正史有确定的范畴,比如宋代时有十七史,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到明代和清代,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和《元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和《明史》,遂成二十四史,因此二十四史是正史最为通行的说法;杂史与正史不同,杂史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它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历史上的《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逸周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列女传》、《大唐西域记》,这些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但是都属于杂史。

除了在体裁上与正史和野史不同外,别史在内容和题材上也更加广泛和多样的。《通典》采用了典志体的形式,记录了历代典章制度的发展和沿革;《宋史纪事本末》则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形式,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详细记录了宋朝时期的历史;《明实录》则是以实录体的形式记录了明朝历代皇帝的言行和政事。有的别史作品会关注特定时期或特定领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续汉书》记录了东汉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则涵盖了从周朝到明朝的历史。

唐带的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对正史以外的史书做了详细的分类,在其“史氏流别”中分10种: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等内容。关于史书的体裁,刘知幾提出了六家二体的说法,他把已有的史书分为《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等六家,认为其中《左传》《汉书》二家的体裁一直为历代沿用,是编年、纪传二体,其余四家的体裁久已废置。《史通·二体》论述《左传》这类编年体时,刘知幾是以《春秋》为标识的,作者反复在红楼梦里强调的重视四书的目的也是如此。刘知幾对二体也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编年体的长处在于:“系日月而为次,列岁时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其缺点是:“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编年体虽然脉络清晰,但难以立体地反映历史全貌。纪传体情况复杂,有本纪、列传、表、志等丰富内容。但是其缺点在于:“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虽能包举万象,取事该富,但文字不经济,头绪不清楚。总之,二体各有得失,不可偏废。红楼梦属于什么样的史书呢?它应该属于正史,可是正史之间还通过脂砚斋的批注夹杂了野史和杂史的许多内容。不但包括了野史和杂史,红楼梦还包括了谶语叙事,更是夹杂了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内容。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之一,也是中国史书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传我国最古老的谶书是《河图》和《洛书》,秦汉之际,社会动荡,出现了大量的谶谣。著名的谶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楚兴,陈胜王”也分别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之所以会中出现大量的的谶谣,这跟成书时期的汉武帝的大力推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有关,谶纬与经学的结合,大大强化了谶纬的影响。刘秀取得大汉政权后命令朝臣编纂图谶,并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就这样被皇帝亲自拔高了地位,成为了国教,它被东汉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红楼梦里的谶语大量出现在第五回,判词和判曲里就有大量的谶语,不但暗写了贾府千金的悲惨命运,更是暗写了作者至亲皇帝及贾元春的命运结局。

红楼梦批注里的石兄就是那个被养的小叔子贾珠,石兄道:“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作者到处拿《石头记》与“历来野史”对比,变相告诉读者,书中所写俱是“正史”。文本写的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一段历史,包含了国史,也包含了家族史,正史取其事体情理,与拘拘于朝代年纪的历来野史不同。

石兄道:“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作者显然不屑于野史之流风,更加不屑于传统风月的乌烟瘴气,文本里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因此这里正是作者为正史正名,反对野史的以纂入为证,以讹传讹。

那么红楼梦到底写了哪段历史?这里首先要把红楼梦里描写的朝代、都城和太上皇及皇帝等基本问题搞清楚。红楼梦的作者不但是伟大的小说艺术家,而且是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利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阅读习惯和心理盲区,把一系列的秘密稳稳当当的掩盖了三百年而没有被发现。这一系列的秘密和朝代和年代有关,和地域有关,更和当事人的出身、性格、行为及改朝换代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文本还提到了大荒经,大荒经是山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读山海经,是永远读不透红楼梦的,因为红楼梦充分采用了山海经里的写作手法。红楼梦比山海经的描写范围更广,大荒世界四面环山,是个盆地,而且是个小盆地。现在已失传的《禹本纪》,跟山海经颇有渊源,间接证明了大禹本人和山海经的关系,大禹治水就在洛阳附近。从天地人的角度,大荒经里所指的地方都是洛阳。洛阳,古称“神都”,这是武则天时期的官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官方命名为“神都”的城市。红楼梦文本经常称呼这个都城神京和都中,其实神京和都中合起来就是“神都”洛阳。

前文分析了八十回残本《石头记》属于红楼梦的真本,红楼梦满纸荒唐言里,作者虚构了一个大明王朝的末世,实际上书写的是在末世来临之前,面临灭顶之灾的晚明王朝的统治者,虽然运用超人的智慧,预先把皇室子女秘密安排在最可靠的亲戚和臣子的家里。这些皇室后裔,躲过了改朝换代的残酷屠杀,却也没有躲过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王朝对旧王朝臣子家族的清洗,更没有摆脱贵族家族惯有的衰败规律,最后落了个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贾宝玉最后在无锡惠山寺出家为僧。红楼梦的作者绝不是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任何一个儿子,更不是满清时期的包衣奴才或者王公贵族,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晚明故事。崇祯时期存活了三个儿子,到明灭亡时,仅剩下朱慈烺、定王和永王,朱慈烺是崇祯的长子,于崇祯三年被立为皇太子。《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太子与定王、永王一起被起义军所俘获。《石头记》作者是脂砚斋,也就是贾宝玉,他是万历皇帝的重孙子,朱常洵的孙子,朱由菘和金贵妃的儿子。红楼梦的增删者包括吴梅村和洪昇都是晚明江南著名的文人,按照百家姓曹雪芹的历史原型其实是江南文人严绳孙。

红楼梦里是有太上皇和皇帝的,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的这个皇上和太上皇当然不是崇祯帝,因为他的父兄早已经离世,这里的皇帝当然也不是满清王朝的皇上,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道:“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如果这里的“自国朝定鼎以来”明写1644年的清兵入关,那么第十六回凤姐道:“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两个内容就是有根本性矛盾的。太祖皇帝仿舜巡只能是大明王朝的太祖南巡,根本不会是满清的太祖南巡,道理很简单,满清的太祖根本不是尧舜的后人,努尔哈赤在还没有进关前就死了,被袁崇焕的大炮所伤。一辈子连山海关都没有进来的努尔哈赤如何在江南巡视?当然也绝不可能是在西安称帝的李自成或者在成都称帝的张献忠,那些人都是大明王朝的死敌。

我们通过几十篇文章分析和论证出来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朝代是晚明时期。太上皇和皇上却是真有其人的。根据前面的解密,红楼梦的朝代当然是大明王朝,文本里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指向公元1631年,因为第二年东平郡王的历史原型杨鹤被降职成为东平王爷,义忠千王的历史原型孙元化被杀,棺材为秦可卿所得,在千年历史上只有公元1632年才发生这样的事情。

红楼梦的京城当然是洛阳,因为大荒经指向的是洛阳,表里有寓的文本里提到的上百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们基本上都在洛阳附近出生或长期为官和生活。红楼梦的秘密藏在那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丫鬟和仆人的名字里,根据丫鬟的名字我们解读出来贾府的历史原型就是金贵妃府邸,薛家的历史原型就是黄贵妃府邸,自然这里的皇帝就是朱由菘。红楼梦里的贾元春的历史原型就是金贵妃,她是金贵妃府里早先送入洛阳皇宫的贾母的大女儿,而当时的皇贵妃就是薛姨妈家族的黄贵妃。

赵嬷嬷和王熙凤关于南巡的对话里,批注里有一句话,甲戌侧批:一段闲谈中补明多少文章,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补充了明朝多少年的往事,还有一句话:费长房壶中天地。这里隐去的事情应该是红楼梦里最长的一段过往。赵嬷嬷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这里提及的仿舜巡,其实是重新设置了一段历史。前文从史籍中分析了舜帝南巡的记载,后世专家考证舜帝南巡路线是:“从蒲坂出发,经安邑(山西夏县)南行过黄河,过鸣条(河南封丘东),过宛(今南阳),渡淮河、汉江南行,再经夷陵(今武汉)过江入巴陵(今湖南岳阳),沿湘江南下,至南岳衡山(今湖南衡阳)。之后,再南行至零陵(今广西全州)。按照舜巡的路线,大明王朝那个仿舜巡的皇帝只能是明世宗朱厚熜。王熙凤后面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这里的预备过一次指的是皇帝并没有成行,嘉靖皇帝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远行的皇帝,他阔别家乡十八年后首次回老家。嘉靖皇帝回到发迹后的兴王府,接受群臣百姓的朝贺,他还带领文武百官举行了多项礼仪活动,分别特免承天、湖广、直隶河南等地田税,亲赴拜谒与实地查看显陵,写下了《初谒纯德山喜而自得之诗》《再谒显陵之歌》。

如此说来,那位一直没有成行导致贾府和王府空欢喜一场的皇帝是谁呢?我们可以从王熙凤的言谈中推导出时间。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按照前面的推理,秦可卿病重于公元1631年,死于公元1632年,贾府兴建大观园的时间大约是公元1634年前后,王熙凤口中的若早生二三十年浅说是一个谎言,和板儿的年龄五六岁需要加起来一样,这里的二三十年需要将二十年和三十年加起来,那就是五十年。公元1634年前后减去五十年大约是公元1584年前后,那个时候当政的皇帝正好是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年-1620年),自称禹斋, 庙号神宗。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即位。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其中有将近20年的时间不上朝,他消极对待政事,拒不上朝,这对于晚明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明史》甚至评价"明亡,实亡于万历"。万历怠政与世宗嘉靖时期大礼议之争造成的官僚队伍大撕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明代国家体制和皇帝自身性格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万历皇帝也想效仿明武宗和嘉靖皇帝南巡,却遭受了文官集团的顽强抵制,最后未能成行。

再来简单介绍定鼎百年的真实含义,按照“国朝定鼎百年”属于“明末清初史”的说法,如果“国朝定鼎”是指明朝建立,这种说法又与明朝从立国到明末276年严重不符,无论如何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其实定鼎在这里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那就是新王朝定都建国, 其实定鼎还有第二个意思,那就是王朝已经建立,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了皇位不稳状况,而皇室及时做出英明决策而让皇位稳固。在中国传统社会,皇位继承人选是关系国家政局稳定与否的重大事件。明代皇位继承严格遵循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可是这样的制度传承在朱厚照这里出现了断层,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葬于康陵。朱厚照去世了,那么他们家族这一脉就算断了。大明王朝的皇位只能从朱见深的孙子里选择了,在张太后也就是朱厚照生母和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共同安排下,当时的朱厚熜入京登基称帝。于是国朝定鼎的一幕才出现了。从这里也看出,在当朝皇帝家族出现继承断裂的情况下,皇帝堂兄弟的儿子继承皇位也是具有合法性的。作者在这里如此是为了证明后世朱由菘当皇帝的合法性的,百年以后,崇祯帝在煤山上吊导致他们一家的帝系灭亡,朱由菘继承大明王朝的传统,也是有先例的。作者在这里虚构了皇帝和太上皇,他还是就是一直在国本竞争中失利的朱常洵,德昌王被封为世子被虚构成朱由菘继承大统,当然这个大统的都城在洛阳。

附《史通·杂述》: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梼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著《山经》;《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由来尚矣。

爰及近古,斯道渐烦。史氏流别,殊途并鹜。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夫皇王受命,有始有卒,作者著述,详略难均。有权记当时,不终一代,若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载记》、王韶《晋安陆纪》、姚最《梁后略》,此之谓偏纪者也。普天率土,人物弘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若戴逵《竹林名士》、王粲《汉末英雄》、萧世诚《怀旧志》、卢子行《知己传》。此之谓小录者也。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若和峤《汲冢纪年》、葛洪《西京杂纪》、顾协《琐语》、谢绰《拾遗》。此之谓逸事者也。街谈巷议,时有可观,小说卮言,犹贤于已。故好事君子,无所弃诸,若刘义庆《世说》、裴荣期《语林》、孔思尚《语录》、阳玠松《谈薮》。此之谓琐言者也。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圈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陈寿《益部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若扬雄《家谍》、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贤士贞女,类聚区分,虽百行殊途,而同归于善。则有取其所好,各为之录,若刘向《列女》、梁鸿《逸民》、赵采《忠臣》、徐广《孝子》。此之谓别传者也。阴阳为炭,造化为工,流形赋象,于何不育。求其怪物,有广异闻,若祖台《志怪》、干宝《搜神》、刘义庆《幽明》、刘敬叔《异苑》。此之谓杂记者也。九州土宇,万国山川,物产殊宜,风化异俗,如各志其本国,足以明此一方,若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地理书者也。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之谓都邑簿者也。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稿之资焉。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即妄者为之,则苟载传闻,而无铨择。由是真伪不别,是非相乱。如郭子横之《洞冥》,王子年之《拾遗》,全构虚辞,用惊愚俗。此其为弊之甚者也。琐言者,多载当时辨对,流俗嘲谑,俾夫枢机者藉为舌端,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则有诋讦相戏,施诸祖宗,亵狎鄙言,出自床第,莫不升之纪录,用为雅言,固以无益风规,有伤名教者矣。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昺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家史者,事惟三族,言止一门,正可行于室家,难以播于邦国。且箕裘不堕,则其录犹存;苟薪构已亡,则斯文亦丧者矣。别传者,不出胸臆,非由机杼,徒以博采前史,聚而成书。其有足以新言,加之别说者,盖不过十一而已。如寡闻末学之流,则深所嘉尚;至于探幽索隐之士,则无所取材。杂记者,若论神仙之道,则服食炼气,可以益寿延年;语魑魅之途,则福善祸淫,可以惩恶劝善,斯则可矣。及谬者为之,则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求诸弘益,其义无取。

地理书者,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四国。斯则言皆雅正,事无偏党者矣。其有异于此者,则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谈过其实。又城池旧迹,山水得名,皆传诸委巷,用为故实,鄙哉!都邑簿者,如宫阙、陵庙、街廛、郭邑,辨其规模,明其制度,斯则可矣。及愚者为之,则烦而且滥,博而无限,论榱楝则尺寸皆书,记草木则根株必数,务求详审,持此为能。遂使学者观之,瞀乱而难纪也。于是考兹十品,征彼百家,则史之杂名,其流尽于此矣。至于其间得失纷糅,善恶相兼,既难为覼缕,故粗陈梗概。且同自郐,无足讥焉。

又案子之将史,本为二说。然如《吕氏》、《淮南》、《玄晏》、《抱朴》,凡此诸子,多以叙事为宗,举而论之,抑亦史之杂也,但以名目有异,不复编于此科。

盖语曰:“众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历观自古,作者著述多矣。虽复门千户万,波委云集。而言皆琐碎,事必丛残。固难以接光尘于《五传》,并辉烈于《三史》。古人以比玉屑满箧,良有旨哉!

然则刍荛之言,明王必择;葑菲之体,诗人不弃。故学者有博闻旧事,多识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自致于此乎?且夫子有云:“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苟如是,则书有非圣,言多不经,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1-20 10:44・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16:41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