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庚辰本1760】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一步行来错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前两句说秦可卿"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风月鉴"虽出现于贾瑞之死情节中,但其含义显然是象征性的,因此可以普遍适用,故又加"古今"二字。题秦氏之死的诗中又提出"风月鉴",更证明作者把秦氏与贾瑞穿插起来写是有意安排的,故用"多少"两字概括之。庚辰本的误抄实在也是误得颇有道理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红楼梦·一步行来错

创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处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

目录
1诗词
2说明
3评说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
《一步行来错》(第十三回)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

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折叠编辑本段说明
此诗见于靖藏本十三回回前。庚辰本用朱笔大字另写在第十一回之前的空页上,大概是因为过录者误把这首诗当作是说贾瑞的,而诗前长批又明说秦可卿,遂凭己意将其位置移前,以表示兼说两者。当以靖藏本为准。庚辰本有"诗曰"宇样,甲戌本虽无此诗,但有"诗云"二字,下留空白。诗当是曹雪芹所作。

红楼梦·一步行来错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前两句说秦可卿"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风月鉴"虽出现于贾瑞之死情节中,但其含义显然是象征性的,因此可以普遍适用,故又加"古今"二字。题秦氏之死的诗中又提出"风月鉴",更证明作者把秦氏与贾瑞穿插起来写是有意安排的,故用"多少"两字概括之。庚辰本的误抄实在也是误得颇有道理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红楼梦·一步行来错

创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处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

目录
1诗词
2说明
3评说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
《一步行来错》(第十三回)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

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折叠编辑本段说明
此诗见于靖藏本十三回回前。庚辰本用朱笔大字另写在第十一回之前的空页上,大概是因为过录者误把这首诗当作是说贾瑞的,而诗前长批又明说秦可卿,遂凭己意将其位置移前,以表示兼说两者。当以靖藏本为准。庚辰本有"诗曰"宇样,甲戌本虽无此诗,但有"诗云"二字,下留空白。诗当是曹雪芹所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1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对联全集,句句饱含人生大智慧
百科知识博览 2019-05-30   |  339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对联全集,句句饱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出自: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出自: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出自: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出自: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自: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横批:孽海情天
出自: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第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第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白照金兰
第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
第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第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横批:顾恩思义
出自: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第二十六回《蘅芜苑设言传密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花到正开蜂喋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假作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
第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1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翠嶂+曲径通幽处+】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曲径通幽处《红楼梦》大观园·正园门-翠嶂(曲径通幽处)·建筑布局总览


雲绯
若本人或朱令案转载帖突然消失,不要太惊讶。及时拷贝相关内容!





5 赞同
12 收藏

大观园·正元门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

央视版《红楼梦》大观园·正元门
《新红楼梦》大观园·正元门
《新红楼梦》大观园·正元门翠嶂(曲径通幽处)
《新红楼梦》大观园·翠嶂(一打开门即可见)
《新红楼梦》大观园·翠嶂
《新红楼梦》大观园·翠嶂
孙温版:大观园·翠嶂
央视版《红楼梦》大观园·翠嶂
央视版《红楼梦》大观园·翠嶂
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有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说着,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过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说毕,命贾珍道引,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
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妙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知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何如,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回头便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到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极是!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当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曲径通幽处
《新红楼梦》曲径通幽处
《新红楼梦》曲径通幽处

相关链接:
雲绯:《红楼梦》原著解析·影视文档汇总
雲绯:《红楼梦》全部资料文档总览雲绯:《世界历史·文学名著》绘本·插画·连环画·文档总览雲绯:世界文学名著评析·雲绯笔记
文学影视公众号:芳绯文学(fangfeiwenxu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0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被骂色鬼,为何是曹雪芹最大讽刺?答案就在冷子兴演说中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红楼梦113:“色鬼”贾宝玉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冷子兴提到贾宝玉抓周趣事,只抓“胭脂钗环”导致贾政不喜。真不知道家长这种“又当又立”的虚伪和莫须有的定罪是什么立场。




真要希望子孙“吉祥如意”,何不干脆都摆放自己喜欢的陈设,又何必“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不过贾宝玉只喜欢“胭脂钗环”,也印证他对女儿的敬重,在当时社会的罕见。

曹雪芹塑造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当借鉴自佛祖胁侍弟子阿难尊者的原型典故,不多赘述。

☞细说红楼系列113,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二回)冷子兴道:“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

贾宝玉的这番怪谭论调,必然导致传统世俗不容。




男尊女卑的社会,无不突出男子高人一等,女子三从四德。

如今有个男子,尽管黄口小儿,站出来说女儿远胜男人,就像当年武则天当皇帝石破天惊,难免被世人诋毁、恐惧和不认同。

最低劣的诋毁手段,就是情色:女人是淫,男人是色。扣上淫色帽子便将人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不让其翻身。

历史上受此害者不胜凡几。若论亡国之君,必论妲己褒姒,似乎红颜祸水和昏庸无道总能划等号。




无外乎用个“色”字定罪!

冷子兴认定贾宝玉“色鬼”不奇,连贾政都认定儿子是酒色之徒又怎么怪人?

但这其中却大有说法。

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的女婿,托赖贾府营生。他不说感恩戴德,却背后这般诋毁贾宝玉,恰是人性之恶。

贾宝玉真实如何,冷子兴不接触不了解,却一言定论,岂不是“人的嘴一概听不得”!




后文放浪形骸的多姑娘说出这件替天下“委屈人”叫屈的话,属实是讽刺。

多姑娘那样人却心似明灯,冷子兴却全凭一张嘴造谣诟谇,属实令人齿冷又讽刺!

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如多姑娘清明?更多是冷子兴人云亦云,为图一时之快而行“言语杀人”之凶!

后文秦可卿之死,金钏儿之死,晴雯之死甚至林黛玉之死,哪一个不受“谣言”所害!

贾府的丑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受人杜撰诋毁,又有谁真正关心?




贾宝玉尚且如此,那些女儿们又如何洗清冤屈?

贾府如此,世间女儿的“委屈”谁人张目?

曹雪芹通过冷子兴的“断言”,实际在写谣言的可怕。为女儿之水洗脱不洁。皆因“水”被污染很容易!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3-12 10:0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0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汉先生”考证 (2012-07-20 20:27:19)
标签: 南汉先生 沈用济 洪昇 柴静仪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
“南汉先生”考证

——土默热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描写:“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庚辰侧批:慈母爱子写尽。回廊下伫立与“日暮倚庐仍怅望”对景,余掩卷而泣。】【庚辰眉批:“日暮倚庐仍怅望”,南汉先生句也。】

对这句脂批中出现的“南汉先生”,以及他的诗句“日暮倚庐仍怅望”,红学界好多著名专家都试图进行考证,但迄今不得要领。于是只好“猜笨谜”,有人说他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有人说他或许是曹雪芹的某个朋友。但都仅限于想当然的猜测而已,既没有拿出证据,也没有讲清道理。于是乎,这个“南汉先生”和他的诗句“日暮倚庐仍怅望”,便成了红学诸多“笨谜”中的一个不解之谜。

按照先入为主的“曹雪芹著作权”思路去考证这个“南汉先生”,似乎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我们不妨改换一下思路,按照笔者创立的“洪昇著作权”思路去进行一下考证,看一看是否会收到“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效果。

根据这两句脂批,我们不妨首先做一点合理推测:第一,查历史词典,“南汉”乃是五代时期建立在广东的一个小王朝割据政权,后为北宋所灭,至今广州尚存有诸多南汉时期的古迹。《红楼梦》脂批中提到的这个“南汉先生”,既然以“南汉”作为其称谓,其生平必定与“南汉”地区有深刻联系。

第二,脂批认为,南汉先生的诗句“日暮倚庐仍怅望”,是“慈母爱子写尽”,与《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母在大堂廊下伫立之情节“对景”,那么,这个“南汉先生”一定是个经常在外的游子,或许就是在“南汉”地区游历,他的母亲经常在故园门前伫立,盼望爱子早日归来。“南汉先生”对慈母一定一往情深,方能有此荡气回肠之诗句,以至于感动得脂砚斋“掩卷而泣”。

按照以上这两点推论,我们不难作出一个“大胆假设”:这对“慈母爱子”,就是蕉园诗社的“祭酒”柴静仪,和她的爱子沈用济;也就是《红楼梦》书中大嫂子李纨和她的爱子贾兰的生活原型。“日暮倚庐仍怅望”诗句,写的就是沈用济在“南汉”游历期间,母亲柴静仪终日倚庐怅望,盼子归来的场景。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么?

沈用济,一名宏济,字方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蕉园诗社“祭酒”柴静仪(字季娴)之子,生卒年不详,清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前后在世。沈用济少年丧父,母亲早寡,家族衰败,生活多磨难。其母柴静仪是清初著名女诗人,用济少承母教,青年时师从著名诗人、剧作家洪昇,与蕉园诗社诸女诗人亦过从甚密。在她(他)们的熏陶下,成长为清初著名诗人之一。一生著述颇富,有《方舟集》、《玉树楼词》等。

沈用济长期在京师求取功名,履试不授,遂浪迹天下,以幕僚身份谋生。曾长期滞留岭南,入两广总督幕府,与抗清志士屈大均定交,又与著名诗人梁佩兰酬唱颇多。后至关塞,留居于右北平。再至京师,“红兰主人”岳端颇重之,名遂大噪。

沈用济在广州期间,曾作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花田诗》,当时流传甚广。诗云:

埋香传南汉,花田今尚存。

雪中香不散,烟外月光痕。

芳草寻诗路,青旗卖酒村。

漫将蝴蝶数,一一美人魂。

这首诗歌颂的是“南汉”时期传流下来的花田。其地在广州市的三角市,距省城十余华里,地名曰素馨斜。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花田,南汉内人斜也,刘伥美人字素馨者葬其中,伥多植素馨以媚之,名素馨斜。”屈大均咏花田云:

花田旧是内人斜,

南汉风流此一家。

千载香消珠海上,

春魂犹作素馨花。

沈用济久客南汉、大梁、京师等地不归,其寡母柴静仪思儿心切,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思子诗: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

吾子谦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怀子江右

彭蠡风涛怒不休,日斜何处泊行舟。

朝来定有思亲泪,流到钱塘古渡头。

秋分日忆子用济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风入松·拟塞上词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

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

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

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

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其妻朱柔则也是蕉园诗社著名女诗人,善诗画,丈夫长期不归,有多首思念之作,感人至深:

别曲

三载饥驱走路歧,一春风雨倍凄其。

黄金最是无情物,长使深闺怨别离。

送外之大梁

前时失意悔游燕,此去中州枉自怜。

飘泊君同苏季苦,操持吾愧孟光贤。

计程已隔三千里,念别谁堪四五年。

莫向离亭歌折柳,恐催客泪落离筵。

自注:方舟云,此行以五年为期。

婆母思子心切,妻子独守空闺,于是朱柔则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以家乡山水作画卷,寄给远方的丈夫。居停红兰主人宗室岳端见此画,题诗云:

柳下柴门傍水隈,

夭桃树树又花开。

应怜夫婿无归信,

翻画家山远寄来。

沈用济见此画此诗大为感动,即日踏上归程。此事在文人圈子中一时传为美谈。沈用济后来在京师期间,长期卧病的诗人母亲柴静仪,终于在思子之痛中一命呜呼了,朱柔则在寄给丈夫的书信中附了一首诗:

寄远曲

恨少垂杨柳,殷勤繋玉鞍。夕阳鸦背暖,春雪马蹄寒。

入世逢迎拙,依人去住难。痴儿啼向我,昨夜梦长安。



猎猎风初劲,沉沉雨未阑。因怜儿被薄,转忆客衣单。

栖燕将雏苦,征鸿失侣寒。居家与行路,同是一艰难。



辛苦长安客,栖栖叹此行。故乡空自阻,逆旅亦何营。

取友防轻薄,持躬问老成。寄言百君子,努力事身名。



闻说燕台路,生涯亦可怜。耻弹门下铗,谁乞广文钱?

久客非长策,归耕有薄田。一棺痛慈母,急为卜新阡。



经过以上考证,结合笔者在《大嫂子李纨创作素材考》一文中的内容,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红楼梦》脂批所说的“南汉先生”,应该是指曾经长期寄住“南汉”的沈用济,有《花田诗》为证。沈家与洪家都是西溪的百年望族,世代为姻亲,并且是亲密走动的近邻。洪昇与柴静仪、沈用济母子关系密切,沈用济又是洪昇的及门弟子。所以脂砚斋批注《红楼梦》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这个“南汉先生”。

第二,“日暮倚庐仍怅望”诗句,应该是沈用济描写母亲柴静仪思念远方儿子神态的诗作。虽然我们从今天沈用济传流下来的诗歌中,并未考据出此诗句,但从他们母子大量的互相思念的诗歌中,不难看到与“日暮倚庐仍怅望”意境相酹的作品。沈用济一生诗作丰富,但除了结集之作品以外,失传很多,是否能查询到原诗,不得而知。

第三,对“日暮倚庐仍怅望”句中“倚庐”二字的理解,目前有两种解释:字面意思是母亲倚靠着回廊张望远归的儿子,但这种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在封建时代,“倚庐”是个重要的专有名词,特指父母去世后,儿子服丧期间所搭的茅棚。对于庐墓三年之规矩,沈用济作为封建仕子,不可能误用。因此,这句诗写的应该是母亲死后,沈用济在三年服丧期间回忆母亲柴静仪音容笑貌的情景。有朱柔则的《方舟庐先姑墓感赋》为证:

寝苫枕块空山里,却望松揪泪泫然。

纵使慈乌能反哺,可能飞得到重泉?

诗中“先姑墓”前的“方舟庐”,应该就是沈用济服丧搭建的“倚庐”。“日暮倚庐仍怅望”的真实意思,应该是日暮黄昏时分,“寝苫枕块”中服丧中的孝子沈用济,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当年,在“怅望”儿子的身影。

第四,洪昇作为沈用济的师长和前辈,自然不能称其为“南汉先生”。洪昇的妻子黄蕙,乃是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她与柴静仪过从甚密,亦不应称沈用济为“南汉先生”。此处的脂批应该是畸笏叟所作。她是洪昇的小妾邓雪儿,年龄比沈用济还要小十多岁,才学也不是很高。沈用济在他们交往的圈子中才名又很大,邓雪儿称其为“先生”亦不为过。

第五,脂批中称沈用济为“南汉先生”,亦有隐去真实姓名避祸之意。沈用济在南汉期间,与屈大均交往密切。屈大均乃是清廷指名搜捕的抗清死硬分子,与这样的人密切交往,一方面反映了沈用济的政治立场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他需要时刻注意隐蔽自己的这段特殊经历。洪昇的妻妾批注《红楼梦》,自然也不便透露他的真实身份,所以才使用“南汉先生”这个无可考究的特殊称谓。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广东番禺(今属广东)人。清兵下江南时曾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后至肇庆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清顺治七年(1650)为避祸,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1656),开始北游,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到北京,寻崇祯帝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周览辽东、辽西形胜,留意山川险阻,志图恢复。返回关内后,顺治十六年又策划导引郑成功与张煌言举兵攻入长江,克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事败后,清廷指名搜捕屈大均,于是避居桐庐。康熙二十二年(1683),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





附沈用济诗词:

燕山

我行经燕山,凭吊古战场。当时锐头儿,誓死事戎行。

功业未得成,金镞遗山冈。皂雕如车轮,飞来立人旁。

黄云蔽四野,风沙浩茫茫。驱马行出关,悲歌慨以慷。

身著短后衣,剑佩百炼钢。扼吭度飞狐,仰面看天狼。

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

妾受命辞

妾受命兮少孤,师氏教以《诗书》。阿母爱予早有家,托君子以贱躯。乘华轩兮归德门,曳绮兮罗金尊。上事公姥兮无间言,俯蓄五子兮今有孙。何以奉君朝餐,铜盘或炙或燔。何以奉君御寒,裁缝越布吴纨。鼠穿墉兮狼入室,唇干口燥兮不可与说,无褐无衣兮迫冬日。晨鸡咿喔天雨霜,明星煌煌出洞房,为君秣马游四方。丈夫气磊落,朗如日照临。渴莫饮盗泉水,倦莫憩恶木阴。出门常苦远,在家常苦贫。女子当门户,百难萃其身。思我君子兮蔚为国华,富贵勿喜兮贫贱勿嗟,履仁服德兮名乃纷葩。

黄河大风行

黄河之水自天落,我舟来向黄河泊。

遥看云气如飞龙,知有东南大风作。

大风一起天茫茫,排山倒海不可当。

浪花卷起高十丈,虚拟沉牛截狂象。

危墙大 撼不停,霎时飘散同汉星。

高岸倒震鼍鼓裂,怒涛乱卷蛟涎腥。

暝来打篷声 膊,半为雨点半冰雹。

夕阳欲下风更狂,吹落孤帆天一角。

一舟重有万钧力,旋入泥沙脱不得。

一舟触石摧鹊尾,窥见青天在舱底。

水面一舟飞鸟轻,无枝可栖心目惊。

其馀溜急难鼓柁,客船十个碎两个。

同泊尚馀四五船,船船相触绳相联。

长年当风立至晓,我辈安得高枕眠。

近见青齐成水府,况闻中州少安堵。

皇天降灾良有因,汝曹定触河神怒,不尔风涛何太苦!

男儿勿恃胆气粗,要知蹈险非良图。

新河安稳路径直,汝何不趋趋畏途。

岂惟黄河为畏途,波澜平地无时无。

登八达岭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行经将军猛虎诸滩

高高滩十丈,直下响成雷。

舟掷波心去,人穿石窟来。

虹 双瀑挂,菡萏小峰开。

浊酒酬三老,倾危仗汝才。

潼关二首

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

绣岭遥尊岳,黄河曲抱城。

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

星陨何年事,徒伤父老情。(自注:谓孙督师传庭。)

窥关如在井,立马一峰高。

竟失山河险,徒夸汗血劳。

沙虫迷白日,陵谷徙洪涛。

翻使黄巾笑,横行遇汝曹。

登建陵

鼓棹辞西粤,开帆趁北风。

水声飞弩下,山势斗鸡雄。

雨歇秦关外,秋深蜀道中。

稻梁谋故拙,吾愧信天翁。

昭平道中

滩势奔腾下,舟行次第高。

瀑流争一石,人力尽千篙。

壁峭奔雷雨,林深聚羽毛。

江乡归未得,梦寐亦风涛。

从彭蠡转九江泊小孤山下

不信滔滔者,洪荒直至今。

高帆转湖口,片石奠江心。

鹰匝亭台迥,龙蟠窟宅深。

《迎神歌》一曲,弦响下青禽。
花田

埋玉传南汉,花田今尚存。

雪中香不散,烟外月无痕。

芳草寻诗路,青旗卖酒村。

漫将蝴蝶数,一一美人魂。

登泰山绝顶

丹梯飞磴接天门,杖底风雷万壑奔。

四岳共推青帝长,一峰还占丈人尊。

汉家云气封中出,秦代松阴石上存。

俯仰不知天下小,蓬莱宫闲射朝暾。

望西岳

五千仞削势崔巍,西镇坤维玉作台。

海日夜从金掌出,莲花春向石盆开。

宫临白帝三峰立,城绕黄河九折来。

欲跨茅龙问酒母,芝田堪种乏仙才。

思陵(怀宗)

锦屏山色隔城来,渴葬千秋事可哀。

一剑割将公主爱,九门报道寺人开。

凄凉血诏留衣衽,寂寞桐棺付草莱。

太息乌号几人抱,红墙日落首重回。

湘江道中

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

烟开沅水双流合,帆转衡山九面青。

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

振衣已出尘埃外,渔父何因笑独醒

由丽江抵北流

频年鞍马历荒陬,唐代羁縻是此州。

瑶洞千蟠攀岭怯,鬼门一线入天愁。

朝昏吹角呼林鹿,妇女张弓射野牛。

却望伏波铜柱在,飞鸢ㄢㄢ海西头。

天下大师墓

曾闻遁迹入禅关,身似浮云到处闲。

解道龙蛇潜草野,何年弓剑榜桥山。

缁衣那有中官识,御马谁迎老佛还?

一自樱桃无荐地,肯留封树在人间。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

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题谢皆人诗后

红桂飘香月露清,玉完天上奏瑶笙。

白头弟子秋风里,来听霓裳第一声。

笥沟早发

北风猎猎水茫茫,多谢吴门鼓娘。

铁鹿长樯四千里,送人夫婿早还乡。

棹歌风

江潮动月茫茫,懊蔼声中夜未央。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

以上载《清诗别裁集》



蝶恋花

片刻相思人已老。浊酒三杯,消得愁多少。独坐无言心似捣。满庭梧叶秋风扫。

长夜悠悠贪睡早。明月无端,故向休头照。梦裹巫云飞去了。一声画角霜天晓。

苏幕遮

小楼春,芳院暮。翠映红遮、处处迷香雾。坐待宵深局绣户。半躺金钗、倚枕轻轻语。

彩云流,纤月吐。豆蔻花开、不耐凝新露。漏断玉壶天欲曙。柳外莺儿、啼过纱窗去。

    江城子(案《瑶华集》题作「新月」)

依微新月上帘栊。挂梧桐。影朦胧。万里长天,愁听叫征鸿。秋露又浓风有冷,偏憔悴,(案《东白堂词选》作「憔悴杀」)。白芙蓉。

关河渺渺信谁通。恨难穷。泪花红。梦裹寻他,何处是行踪。半掩画屏山几曲,还错忍、旧巫峰。

临江仙·送友

载酒忮同话别,望中都是离愁。茫茫烟水接天流。丹枫千万树,醉杀大江秋。

暮雨霏霏刚数点,西风吹溪征裘。片帆去矣倩谁留。一行鸿雁起,嘹呖过汀洲。

满庭芳·林居

渴饮流泉,饥餐芳菊,生平不解穷愁。烟霞深处,隐见小山楼。一曲清琴理罢,花阴下、野鹿呦呦。堪悲是,蟻争埚触,人世一浮驱。

三秋。征戍客,荒原古塞,归路淹留。奈霜风雪月,冷逼重裘。三径磐恒自乐,何须羡、万里封侯。尘氛绝,松溪石磴,间坐看君鸥.

                                    以上载《西陵词选》

           千秋岁·和王丹麓五十自寿韵

袂衣初换。独上山之半。晴已久,天将边。每思秋月好,敢把春风贱。行到处,捣将彩笔傅图卷。

五十年非晏。入座觞飞乱。迟燕语,疑花欢。琴尊饶逸兴,山水娱清愿。真不解,文章大块何其幻。

以上载《千秋雅调》



另附:朱柔则诗词
  朱柔则字道珠,浙江钱塘人。诗人沈用济室。○方舟为红兰主人客,道珠遥寄故乡山水图,主人作诗,有“应怜夫婿无归信,翻画家山远寄来”之句。方舟旋归,当时传为佳话。
 
  寄远曲

恨少垂杨柳,殷勤系玉鞍。夕阳鸦背暖,春雪马蹄寒。

入世逢迎拙,依人去住难。痴儿啼向我,昨夜梦长安。
 
猎猎风初劲,沉沉雨未阑。因怜儿被薄,转忆客衣单。

栖燕将雏苦,征鸿失侣寒。居家与行路,同是一艰难。
 
闻说燕台路,生涯亦可怜。耻弹门下铗,谁乞广文钱。

久客非长策,归耕有薄田。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

(讽游子以行路之难,弹缺之耻,犹姑氏季娴以能贫贱、亲正人勖子也。末章望其葬亲急归,游子不容不归矣。性情既挚,诗安得不工。)
 
  送外之大梁

前时失意悔游燕,此去中州枉自怜。飘泊君同苏季苦,操持吾愧孟光贤。

计程已隔三千里,念别谁堪四五年。(自注:方舟云,此行以五年为期。)

莫向离亭歌折柳,恐催客泪落离筵。
 
  河渚观梅约顾女春山(春山,方舟妾。)

相期河渚玩春华,一棹迎风路未赊。楼外有梅三百树,美人不到不开花。

(约看花而云不到不开,望其早到也,不妒可知。讵止工于措语。)
 
  方舟庐先姑墓感赋

寝苦枕块空山里,却望松楸泪泫然。纵使慈乌能反哺,可能飞得到重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6: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探春秋爽斋的摆设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劉姥姥醉卧怡红院”这一章里面,专门有一段文字描写探春的闺房秋爽居: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显示全部 ​
关注者
1
被浏览
1,239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观园美景无数,每一处都是巧夺天工,精心设计。尽管其中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和怡红院更出色,不表示其他地方没有特色。

之前讲过贾惜春的暖香坞,“坞”的设计就是相对较小却更温暖。体现的是贾惜春内心对“温暖、亲情”的渴望。藕香榭借由“莲”则折射出惜春的可怜命运。


本文要讲一个与惜春的暖香坞完全相反的格局,就是贾探春的秋爽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将早饭摆在了秋爽斋的晓翠堂。从名字可知那外面应该种了很多芭蕉。也是探春“蕉下客”名号的由来。

探春居住的正房则是最精彩的布置。要论大观园众人房间布置的美感,实属第一。

薛宝钗不说了,没有布置。

林黛玉失之于书卷气,更像书房。

贾宝玉失之于脂粉气,更像女儿闺房。

惜春的太狭小,迎春的干脆没写。李纨是寡妇住所,不可能太布置。贾探春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第四十回)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贾探春房间的陈设有很多说道,之前曾专门解释过这些陈设背后,和秦可卿的房间陈设一样,具有“设譬”之意。

不同的是秦可卿的房间影射金陵十二钗各人,而秋爽斋则影射探春自己。

本文不提房中陈设,却要讲一讲探春对秋爽斋的改造和装修。

原文说“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说明了很多问题。


要知道大观园的房屋是为贾元春省亲所用。并不是如今景点,不过外头模样,里边多是空房子。

当初省亲时各处都装修穿插好了,后来各人住进去,只是增加了布置和陈设而已。

但贾探春与众不同,她的秋爽斋正房被改动最多。甚至将一排三间大房全部打通,拆除了隔断。

无论当时的隔断是“实墙”,还是用了隔扇间隔都被她给拆除了。当然,古代的三间房不涉及内部承重墙问题,也不需要担心探春是乱改造(笑)。

探春将房屋内部打通,营造出全然阔朗的空间,再穿插布置,体现出的正是她的开阔心胸和高级品味。

因为阔朗忽然是好,稍一不慎就容易被布置成如今博物馆的展厅并不好看。显然贾探春具备高级的美学品味,她的房间陈设极具美感。

大观园众人的房间,只有探春明确做了改造。就说明她与其他人的不一样。


即便是钗黛,也是在原有框架内去实现自我的思想。其他人更不用说。贾宝玉的怡红院基本都没什么改变。

秋爽斋被贾探春打破框架的“改造”了。体现出她的改革和突破精神。难怪管家后,探春第一时间就拿大观园做改革试点了。

一个好的“管理者”,并不是像王熙凤那样只是“管”。管着所有人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别给她找麻烦,她一撒手就全散了。只有“管”没有“理”,更奢谈“创新、创造”。

贾探春有担当、有勇气、有思想、有创造,更有创新。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叫“改革家”。最有可能别开生面。

她自己也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好在她虽是个女儿,命运给了她因祸得福的机遇。远嫁海外后,根据“交趾怀古”所预示那样,贾探春最终名扬海外,创出了好大的名声。


秋爽斋的房屋改造,代表贾探春打破常规的勇气,是《红楼梦》其他人不具备的。

当然,她有这个气魄和实现能力,与她是唯一一个在自己家中的女儿有关。

其他如钗黛,哪怕是迎春、惜春也都不是在自己家中。自主性不如探春就不好任性而为。但就算在自己家中,她们也没有探春的气魄。

秋爽斋就是探春的一面镜子,彰显出她全部的真性情。可以细品一下。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3-07-20 10:49・IP 属地辽宁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棹雪而来3745
棹雪而来3745
转自随风飞舞潇洒人生文章

这段短短300字不到的文字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随着我的一步步分析和查阅资料,我是再一次被作者所震撼,有时甚至不仅是震撼,简直就是震惊。这作者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这是到底花了多少心血,才设置了这么一个超级复杂、包含内容超级丰富的谜语?

那接着下来,我就慢慢一层层给大家揭开这个谜语的谜底。首先我要告诉大家,就是在这么短的一段文字里面,作者把陈之遴的姓名、字、号、籍贯、一生的主要经历、成就、官职、主要事迹,全部做成谜语,给写到这里面去了。其中,除了单纯的字谜之外,作者一共引用了六个历史人物来分别影射陈之遴的某部分的经历,这六个人是两明四暗,明写两个人,暗中还通过谜语隐藏了四个人。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来设置这个谜语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写的两个人,就是米襄阳和颜鲁公。这两个人都是唐宋时的书法大家,表面来看,作者用这两个人,是要衬托探春擅长和喜爱书法。但是,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多了去了,为什么作者却单挑这两个人来写?

先看米襄阳。米襄阳就是米芾(1051-1107),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他在书、画上都能自成一家。书法上,米芾精心临习过各家的法贴,集百家之长而成所以他自称是“集古字”。他还自称自己的书法是“刷字”,意思是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苏东坡曾评价他的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而他在绘画上,不喜画北方险峻雄奇的高山,而喜欢江南烟雨迷蒙的风格,因而创立了“米点山水”的画法。通过烟云掩映的效果,达到一种空蒙、含蓄、飘渺的神韵。他在自己所著的《画史》中,对他的这种画法概括为“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

(中间介绍米芾痴迷异石喜爱砚台段落略)

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开始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

大家如果看完上面对米芾的介绍,再来看这句话,是不是就会发现有什么东西这么眼熟啊?

“各种名人法帖”,这不是对应米芾的书法是集古人吗?“并数十方宝砚”,这不是对应米芾是个砚痴吗?还有那个“磊”字,不是对应米芾是个石痴吗?所以作者偏偏用这个“磊”字,而不用堆、叠、摆、放之类的常用词,目的就是这个。

那么这里就奇怪了,后文已经明明白白写出了米襄阳,干嘛这里又要专门用这么两句来影射他呢?

很显然,作者在米芾身上设置了一个大秘密,作者生怕没人能注意得到,就故意在这里写这么奇奇怪怪的一句,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也就是说,这里是个谜中谜,这句话的谜底,其实是另一个谜语的谜面。这个谜语故意写得奇奇怪怪,又比较容易猜,目的是要读者知道,原来“米襄阳”,是一个谜语!

那么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原来,就是陈之遴的“遴”字!

我们来看看,遴字的最上面,不就是“米”字么?然后米字下面的那个“舛”是什么字呢?可能很多人以为那只是个偏旁部首,其实这也是一个字,读chuǎn,象形两只方向相反的脚,合起来表示相违背的意思。本义相违背,颠倒。这上下一合起来,不就是“米颠”了么?可不就是米芾的外号吗!

然后下面的那个“辶”,同“辵(chuò),辵的其中两个意思,一是超越,不按阶次急走而下;二是奔走,疾走。这不就是形容米芾的“刷字”吗?

所以,作者非常巧妙地用米芾米襄阳,来影射了陈之遴的“遴”字,真是妙到毫颠,令人叹为观止!

好吧,“遴”字有了,那么“陈”和“之”在哪里呢?先看“之”。查《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先说明一下,由于汉字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演变,每个字都衍生出非常多的意思,而如果拿后面衍生出来的那些意思来去设置谜语,显然让人无所适从。所以我发现,作者基本上就是用《说文解字》、《广雅》这些在汉、三国时代所编纂的字典中的注释来去设谜的。

好了,再接回前面,“屮”(chè和cǎo),是草初生的意思。两个屮合起来就是“艸”,就是草的意思。那么我们不管“之”字的那个解释什么意思,单看“屮”这个字,是不是象一支笔插在笔筒中的样子?而“象艸过屮”这句里面有三个“屮”啊,这不就是“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了么?

好吧,可能作者知道这个不够有说服力,他又故意加上一个旁证,来证明自己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来看看。

米芾虽然书、画都精通,但他还是应该以书法更加有名气的,可是文中却又偏偏拿米芾的画作来说事,并且画名叫“烟雨图”。我们知道,米芾就是擅画烟雨,并且自创“米点山水”的画法。而米芾自己概括的这种画法就是“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

大家请看,书中的画旁的那副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是不是跟这句话中的“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挺像的呀,都有“烟”和“石”的,显然对联就是从这句话改写而成的么。

而这段话首句是什么呀?就是“信笔作之”啊,这不就是各色“笔”林作成“之”字么,跟刚才那个分析就呼应上了。

至于陈之遴的“陈”字,大家想象一下,一间大屋,当中一张大案,案上摆放了一大堆字帖、砚台、笔筒、毛笔等等,这不是“陈列”的意思吗?于是“陈”字也出来了。还有,明写的第二个人物颜鲁公,“鲁公”是因颜真卿被封为鲁郡公而得名。鲁郡,就是山东一带,其中心地区就是春秋时的鲁国都曲阜。大家看,曲阜的“阜”和山东的“东”,合起来就是一个“陈”字(阝由阜字变形而来)。

然后继续看看陈之遴的字“彦升”。“彦”字不就是颜鲁公“颜”字的左边吗?“升”字,查《小尔雅》中说,“两匊谓之升”。这个“匊”(jū)字就是“菊”字的下边,就是满握、满捧的意思,两捧为一升。而“菊”上边为草字头,就是个“艸”字,就是两根草。这样理解的话,“菊”字就是两匊,就是影射“升”字。

而探春房中不就是有满满一囊的菊花吗?

可能有朋友又要说了,你这个是瞎猜碰巧的吧?好吧,那既然前面的几个字都有能够相互印证的线索,我们就继续找一下,看看这个“升”字的有没有旁证,能证明“菊”字就是要影射“升”字的。

我们看看写菊花的这一句:“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这句里面又是有奇怪的地方的。汝窑,查阅资料说,其出品的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这是因为汝窑的窑炉口径就只有大概20厘米大,所以不可能烧制大于20厘米的东西。

因此,书中这个“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就很有问题。斗大的,显然超过20厘米了么。显然作者就是通过这个不合理之处,让大家留意这个“斗”字(“大”字另有含义,后面再说)。

我们知道,升和斗,都是古代的容量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而书中描写说,这个花囊有“斗”那么大,里面又“插着满满的”菊花。那这个“满”大家知道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说文》中说,“满,盈溢也”。而古代说的“盈数”,就是指十、百、万等整数。因为到了十就是进位了嘛,就是满了,盈溢了。

例如,《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杜预 注:“数满於十。”

所以书中的这句话,故意用“斗大”和“满”字,就是要提醒读者,请注意斗里面有十升呀,这里和“升”字有关呀。

OK,陈之遴的姓名、字都有了,那么他的号在哪呢?陈之遴号“素庵”。先来看这个“素”字。这个字很好找,就在刚才那句话中。大家看“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这句,连续用“水晶”、“白”来表示这菊花的素色,因此“素”字应该隐藏于此。那么“庵”字呢?原来还是在颜鲁公的身上。

我们知道,颜鲁公的这个鲁郡,就是原春秋时候的鲁国。那么,这个鲁国原来是什么国家,不知大家又知不知道呢?下面我们来查查鲁国的来历。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

好了,大家请看,原来鲁国就是在灭掉了的奄国的故土上建立起来的。这个奄字,不就是“庵”字的下边么?然后我们看看“庵”字是怎么从“奄”字演变来的。

由于周灭奄,俘奄人之强壮男子,去其睾丸,不令生育,用作奴隶以侍侯主人,故叫阉人,故奄又通阉。奄人被阉后,集中居于集体宿舍中,周代即设奄尹以管理之,其居处叫庵,即菴。

原来,管理阉人的小官所住的房子,就叫庵。所以后来庵字就引申为小房子、草屋的意思。

至此已经很明白,颜鲁公的鲁,就是影射庵字。可是我发现,顺着这个庵字,又能帮我们破解下一个谜语。就是为什么探春的这个秋爽居是三间屋子不曾隔断?

再研究一下这个“庵”字,原来这个字除了表示草屋的意思之外,还有个意思就是指一种草,这种草就叫做庵闾,也是一种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是酱紫的:

时珍曰∶庵,草屋也。闾,里门也。此草乃蒿属,老茎可以盖覆庵闾,故以名之。

再解析一下这个“闾”字。它的本义是指里门,这个“里”字,不是“里面”的意思,而是指里弄、里巷,闾就是指里巷的大门。然后从这里面引申出来一个意思指聚居、相伴。

见《说文》: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羣侣也。

古时候一条里弄有25家人,这25户人住在一起就叫闾。

好了,解析完这一大堆,再来看看书中说的那一句话:“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没有隔断的屋子,意思就是说三间屋子是相连、相伴的,那不就是暗示个“闾”字吗?人相伴为侣,屋子相伴自然为闾了。

而三间屋子相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三闾”?

说到这个“三闾”,现代人可能很陌生,但如果是古代读书人的话,马上就知道是谁了,那就是指屈原。因为屈原被封为“三闾大夫”,所以死后人们都以这个官职来称呼他,后来“三闾”就变成了屈原的代称了。

那么我的猜测对吗?呵呵,话说又到了找旁证的时候了。

我们继续看书中后面的这一句:“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花梨木大家都知道,是很名贵的一种木材。而花梨木的别称,就叫做花榈木。看到了吗,这里面就有个“闾”字,这就呼应上了。

然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屈原。说起来屈原到底姓什么,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屈原其实是姓“芈”(mǐ),就是“芈月传”的那个“芈”。这个姓是楚国皇室的姓。而“屈”是氏而不是姓,那时候姓氏是分开的。

那说到这个“芈”,它可是“米”的祖宗啊。楚国后来被灭国后,那些流亡的皇族,有部分就改姓为“米”了。

我们是不是马上就留意到了,这不又有一个“米”了吗?再看看舛字的意思,除了之前说过的那个本义外,舛字的常用意思为不顺,不幸;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而屈原的平生,命运确实可说是经历坎坷,最后潦倒失意。于是,又一个米字和舛字出来了。所以显然作者就是要这样来影射的。

好了,那么现在第一个隐藏的人物屈原就出现了。前面说过,作者影射这些人物,主要是要用这些人物的经历中的一部份,来影射陈之遴的对应部分的经历。那么先来看看,屈原的什么经历可以和陈之遴的对应上呢?

屈原经历了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两个皇帝,由于被政治对手挑拨诬陷,两次被流放。最后在流放中死去。这个经历就是跟陈之遴一样的,一样是经历了崇祯和顺治两个皇帝,一样被政治对手攻击而两次被流放,一样最后在流放中死去。

所以两个人真的都是命途多舛,陈之遴这个遴字真没起错名。遴的本义,就是“行难也”的意思。所以作者拿这个舛字大作文章,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顺便说一下,书中不是写在房间的东面摆放着探春的卧榻,是张拔步床吗?这拔步床又叫“八步床”,八字步,仍然还是在暗示这个“舛”字。

上面说的这种坎坷多舛的经历,对颜真卿来说也同样适用啊。他同样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两个皇帝,两次被贬,第二次被贬时被杀。一样一样的这种经历。这些人显然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就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来全面的影射陈之遴。

这里顺带补充修正一下,我前面说过作者共写了两明四暗六个人,其实当时是还有两个人没有发现的,所以作者应该是写了两明六暗共八个人。六个暗写的人目前揭秘了一个,后面我们就再慢慢来揭秘其他的5个人。

分析到这里为止,已经大概把陈之遴的姓名、字、号的相关谜语分析了一遍,而且还分析了三个历史人物对应于陈之遴的部分经历的影射关系。

但是我知道,光凭这些,还是不足以成为百分之一百的证据的。因为无论把书中文本分析得多么透彻,对其所设之谜破解的多么彻底,但是文字终究还是文字,尤其是中国的文字上的多义性,使得只从文字含义的角度去解读证据,毕竟还是显得说服力不足。

那么什么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呢?当然是数字了。如果在人物一生经历中的一些重要的数字上,能够跟书中对应得上,那么基本上就是百分之百证据确凿了。尤其是如果能对得上的数字还不止一个,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巧合,是附会了吧?

所以接下来的分析,我想就先写一下这些与数字有关的证据。把这些写清楚了,我想大家就基本上就比较确信了。

不知道大家猜到没有?作者把什么数字影射到书中了呢?

显然生日之类的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史书不会记录得那么细,你去影射这些,后世的读者哪里去验证对不对啊。所以作者只会挑史书会记录的内容来影射,比如陈之遴仕途之中的一些大事,哪年做了什么官,哪年被贬啊这些。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对于陈之遴来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被封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这是从一品的官衔,估计这是汉人能做到的最高品位的官了。然后一直到他最后被罢官流放,中间偶有起落,不过都很快官复原职。甚至他的第一次被流放,这个官衔都是没有被罢免的。那么我们来仔细计算一下,他这个从一品的官,从被任命那一年开始,直到最后被罢免,总共做了几年呢?

陈之遴在顺治八年,被受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然后一直到顺治十五年被罢官流放为止,总共是八年的时间。其中只是在顺治十一年左右被削官衔二级,罚俸一年,但是仍供原职。而在顺治十三年他是被以原官发往辽阳的,官职没有罢免。也就是说,他这个尚书的官衔,认真算起来就是做了八年的时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书中的原文。前面不是已经说了,描写探春房间的这段文字,有好多“大”字啊!其中有些“大”字用得根本不合理。比如“斗大”的花嚢,“大鼎”等,这两个前面分析过了。另外还有“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这句的这个“大”字,也显得很突兀很不协调。“大观窑”也是作者杜撰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窑的。作者这么莫名其妙的写那么多“大”字,是干嘛呀?大家不妨自己数一下,从“大理石”开始一直到“大佛手”,这段文字中的“大”字,不多不少刚好就是八个!

所以显然作者拿这八个“大”字,暗示陈之遴做了八年的大官嘛!

其实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我尚不是很确认到底探春是不是真的在影射陈之遴。因为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我自己也在半信半疑。直到发现了这个“八年”对应八个“大”字的影射关系,才基本确定下来,然后在后面又继续发现了另外两个数字的影射,所以就百分百确定了。

话说在刚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是真有点被作者惊到了,这个影射真是够绝的。

好吧,我今天居然又发现多了一个历史人物。我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了,这到底是不是最终的数目呢?

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一下这八个“大”字。可能大家没想到吧?没那么简单的。大家以为作者就这么仅仅从数量方面暗示一下就算了吗?这仍然是小看了作者呀。我一开始就说过了,作者在这段话里面所花费的心血,简直是怎么形容都不过份。这八个“大”字,作者是精心安排过的,每个字都对应影射了陈之遴在那一年发生的主要事件。

那下面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去影射陈之遴这八年的官场生涯的。

首先第一个是“大理石”。那么陈之遴在顺治八年,被授予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个虚衔,礼部尚书这个实衔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作者用大理石的“理”,谐音礼部尚书的“礼”,来影射陈之遴这一年的官职。

第二个是“大案”。陈之遴在接着的第二年,又被授予弘文院大学士。这里需要普及一下,清初的大学士为五品,或以重臣兼领,或赐尚书、侍郎职衔以崇之。到了雍正八年内阁大学士才成正一品的官职。陈之遴的情况应该是重臣兼领。那么大学士的职责主要是帮皇帝处理奏折草拟诏书等文书案头工作。所以用“大案”来影射此事。

第三个就是“斗大”了。顺治十年,“北党”首领,原魏忠贤余党冯铨受到重用,与以陈名夏为首的南党争斗日趋激烈。陈之遴被劾与陈名夏营私结党,不宜重用。但顺治帝却认为他是个人才,并不治他的罪,只是调任户部尚书。后又受到陈名夏的牵连,以“巧饰欺蒙”罪论死。又是顺治帝下诏从宽处理,只削官衔二级,罚俸一年,仍供原职。

看到了吗?从顺治十年到十一年,北党和南党斗争激烈。陈之遴幸而不死,仅仅被削官衔二级,罚俸一年。所以用个“斗”字,恰当之极。

编辑于 2020-12-04 1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梨香院+冷香丸+】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梨香院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第4回)。宝钗初入贾府时,便住在梨香院。在贾府建成大观园以后,"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第18回),梨香院又成为了龄官等十二女伶的驻地。再后来,大观园内的女子戏班被遣散,梨香院还临时做过尤二姐的停灵之所(第69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梨香院

外文名称
Pear fragrance court

出处
红楼梦


谐音
离相愿

相关人物
薛宝钗

目录
1介绍
2含义
折叠编辑本段介绍
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

薛家母女初到贾府时的住所。

贾元春省亲那一段,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贾府派贾蔷去苏州采买了12个戏子(红楼十二官),这12个戏子来到贾府后,薛家就搬到其他地方去了,梨香院给了戏子们住,也是他们练习之处。

折叠编辑本段含义
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要将梨香院的意象专门跟宝钗形象绾结在一起呢?具体来说,这又有着四个方面的特殊涵义:

第一,梨花如雪,正好对映了宝钗"冷香丸"配方中的四时白花之蕊。白者,雪之色也,象征的乃是一种纯洁、崇高的出世精神。宝钗的"冷香丸"配方中有"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虽然唯独没有梨花之蕊,但亦如沈治钧先生所言,这四种白花均"冷艳"极矣,犹未脱梨花本色。因此,被敦敏赞誉为"皓魄光摇雪有香"的梨花也一样可以照映宝钗如冰清玉洁一般的灵魂。

第二,"梨"谐音为"离",又恰好道出了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的法爱精神。根据戚序本的脂批,我们很容易知道,那位癞头和尚赠予宝钗的"冷香丸"配方,正好象征了一种在"历着炎凉,知著甘苦"以后,方能获得的"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大心胸、大境界。而小说第7回又说的很清楚,自癞僧去后,宝钗一家只用了一二年的时间就"可巧"配齐了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为什么偏偏是埋在梨花树下呢?很显然,癞头和尚为钗、玉二人所设计的"金玉良姻",原本就是要他们夫妇合而复离的。换言之,这是一段本来就以最终离别为目标指向的婚姻。恰如第1回中跛足道人为《好了歌》作注脚时所言:"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而宝钗自己出于对宝玉的至爱,为了成全后者的彻悟成道,也甘愿牺牲自己在尘世的婚姻幸福。故,"梨香院"三字正好就是"离相愿",非常集中地突显了宝钗那种"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崇高品格!

第三,梨香院又与"梨园"相通。事实上,在宝钗一家搬出以后,紧接着进驻梨香院的也正是龄官、藕官、蕊官、芳官为代表的一群梨园女儿。这无疑又使梨香院带上了一层人生如戏、人生如梦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荣国公也好,尤二姐也好,他们都是在临近生命的终点才接触到这种人生如戏、人生如梦的感悟的,或者干脆是在死后方停灵于此,而宝钗却是在初入贾府之际,就已经洞悉了那些世俗名位的虚妄不实。因而,在《红楼梦》中,也惟有宝钗能够年纪轻轻就做到以"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以一种坚定、淡然态度来面对世事无常的阴晴变幻。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梨香院后来还成了贾宝玉的首次"情悟"之地。第36回,贾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也正是在梨香院这个地方,他通过观察龄官与贾蔷的情事而"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是那种人生如戏的梦幻色彩第一次对于宝玉的思想产生直接的触动。在《红楼梦》中,类似这样的触动,今后肯定还会出现多次。而其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一次,又该来自何方呢?毫无疑问,所谓"情悟梨香院",此一情节本身就已经预示了这一点:同样是从梨香院中走出来的薛宝钗,方才会是贾宝玉日后彻底"情悟",彻底抛弃那些世俗妄念而走向"悟空"境界的最大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5: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贾家抄家只是开胃小菜,皇帝真正的敌人比贾家可怕的多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一 ꧂

贾家所在的四大家族,是四王八公中的一股重要势力。但读书人一定不要误会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四王八公与四大家族本质并不同。




四大家族是以贾家为首的利益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初成立时分明带着先皇意志。

①宁荣二公代表的贾府掌控军事。京师三大营明确是宁国公创建和掌控,并一直在贾府控制之中。

宁国公和荣国公都是军中大佬,门生故旧极多。对北方边防九省(九镇),南方粤海边军,都有极大影响。甚至各地节度使也多出于贾府门下。

贾府分明代皇帝掌军事。

②保龄侯尚书令史公在爵位和功绩上不如宁荣二公,但论实权犹有过之。

尚书令就是丞相,一朝宰辅百官之首。比较贾家,就是萧何与韩信,很难说谁更厉害。

史家是代皇帝掌朝政。




③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看似只是伯爵,但刘伯温也只是伯爵。刘家在有明一代,依旧十几代的世袭。

都太尉统制官职虽是杜撰,却有太尉和禁军统制之意。

王家是代皇帝掌禁军和司法。

④紫薇舍人薛公并不是中秋舍人,否则不配与其他三家勋爵论交,只有皇帝的身边亲信才可以。

紫薇代表皇帝,舍人就是家仆。

薛公奉先皇之命行商天下,在各处安插眼线,掌握各地情报。

你看,四大家族当初替先皇掌军事、朝政、司法和情报,堪称是先皇臣子第一。

如此的四大家族比较四王八公其他人家更重要。那个时代,是他们的时代。




꧁ 二 ꧂

反观四王八公与四大家族完全不同,并是铁板一块。

四王八公,代表的是当初追随先皇建功立业的十二个大功臣(集团)。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亲王,以及荣国公贾演、宁国公贾源、镇国公牛家、理国公柳家、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修国公侯家;缮国公石家。

四王当中,北静王功劳最大获封亲王,其他三王是郡王。降等世袭后,只有北静王还是郡王,其他都已降爵。

公爵这边也不同。清以前的公爵品级几乎与郡王等同。

贾府一门两公,相当于两个郡王,可知其势力之大,算是领衔八公的人家。

但即便是公爵等级也不同。比如荣国公贾源虽是弟弟,实际却比宁国公贾演爵高一等。是以荣国公有两代,宁国公却只一代。

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与宁国公贾演同等。

贾赦与贾代化同为世袭一等将军。贾代化领了京营节度使的职,贾赦为贾府避嫌,并没有在军中任职。

就像同为将军衔,有的有任职有的不任职一样。




꧁ 三 ꧂

四王八公只是一个统称,代表追随先皇的一代功勋老臣,并不是利益共同体。

甚至在当时还是先皇各自扶持,互相掣肘的同朝竞争对手。十一家的关系自然就有好有坏。

以贾家与四王为例,通过原文的描写可知关系也有亲疏。

若论交情,贾府与南安郡王府的关系明显最好。这从贾母八旬之庆,她与南安太妃的热络可知。

但贾府与北静王府,起码在秦可卿葬礼之前,关系并不亲近。

贾宝玉十几岁了,与北静王还不认识,也知两家彼时生疏,亲近关系是秦可卿死后才建立。




꧁ 四 ꧂

贾府背后掌着军权,与唯一还是实权的北静王突然走近,又勾连其他四王八公一起有结党嫌疑,皇帝如何不警惕?

尤其北静王的表现非常可疑。比如他不得圣旨允许,亲自参加贾府重孙媳妇葬礼。将御赐鹡鸰香念珠随便赏给贾宝玉。言语中标榜自己受海内名士青睐齐聚北静王府,有养士不轨嫌疑。明着邀请贾宝玉常来王府,实为拉拢贾府与之结党共谋大事等一系列不臣行为。都暗示北静王有不臣之心。

贾府与北静王结党,是两股老臣势力的整合,对皇权产生极大威胁。

皇帝本有清除老臣权势之心,他一登基就针对军权如贾府掌控的京营节度使,财权如林如海出任两淮巡盐御史下手。如今一见贾府与北静王等四王八公结党,自然更生削藩夺爵之心。

贾家被抄家只是开始。皇帝真正要消灭的,则是四王八公这些老臣。

而四大家族随着贾家灭亡,也彻底分崩离析,结局叵测。

至此,太上皇时代彻底被终结。王朝进入了皇帝统治的新时代。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0-12 09:08・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圆圆貌若天仙,田弘遇将她献给崇祯,为何不愿纳她入后宫?
luobingread2019.10.24浏览13次其他分享举报
为何不愿纳她入后宫?... 为何不愿纳她入后宫? 展开
1个回答
J家BAGA外交飞
2019.10.26
满意答案
   
崇祯帝虽然是大明朝的亡国之君,不过他在位期间非常励精图治,只不过因为当时大明朝已经走到了末路,他也没有挽回明朝的败局,不过他的一腔救国的热心是真诚的,所以崇祯帝几乎当时所有的心思都在国家事情上面,对于这历信种风花雪月之事,他也不感兴趣,所以陈圆圆被献上的时候,崇祯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因此陈圆圆才没能走进崇祯的后宫。



崇祯帝原本是大明朝的一个王爷,因为明熹宗没有子嗣,他才登上了帝位,而且当时明朝的朝堂是由魏忠贤把持,他是诛游清杀了魏忠贤才将皇权收回自己的手中的,可见崇祯帝与明熹宗不一样,他的志向就是做一个中兴之主,他对帝王这个职业非常感兴趣,也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所以崇祯帝登基之后,也是非常励精图治的,可惜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无力回天了,当时崇祯帝恨不得二十四个小时连轴转,就是想要挽救大明江山,崇祯帝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个心思在后宫神烂前之上,尤其是到了陈圆圆进宫之时,当时关外还有清朝的铁骑在山海关盘桓,国内李自成的起义军屡次打败明军,这个时候崇祯帝是内忧外患,烦得不得了,别说陈圆圆这个绝色美人站在他面前不感兴趣,就是天仙下凡,要是不能帮他抵挡反贼,他一样没有兴趣。



所以陈圆圆没能进入崇祯帝的后宫,也是因为时机不对,再加上崇祯帝又不是一个只会沉迷美色的昏君,所以陈圆圆才无缘崇祯帝的后宫。

00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8: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普通石头,揭开贾府陈年旧案?当年贾政对贾赦干的事恶劣下流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演义326:绊石头贾赦失足崴脚,听笛音太君潸然泪下

上回讲到大观园中秋夜宴,众人击鼓传花讲笑话。先是贾赦贾政兄弟勾心斗角,再是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兄弟叔侄作中秋诗,伏了后事。




贾母眼见着众人面和心不和,也是灰心。就吩咐他们各自散去,她带着女人们再玩一会儿。

☞本文是基于《红楼梦》而创作的演义故事,内容多是原创,若介意请审慎观看

꧁ 一 ꧂

要说贾母当晚很是堵心,接连被两个儿子挤兑,都对她表达不满。都说父母难为,手心手背都是肉。终究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知多少。

贾赦贾政去后,这边没了拘束,才得轻松一些。只是没了凤姐在场,不免过于冷清。尤氏想要撑场面逗贾母开心,也力不从心。

倒是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

这中间还插着一个事件,就是贾赦回去途中,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脚。贾母又急忙吩咐人去探问。如此折腾一回,再听这笛音,联系一晚上的糟心事,眼见着家中凋敝事故不断,不免落下泪来。




꧁ 二 ꧂

文中暗表,贾赦前脚刚说贾环要继承“世袭前程”,自然是取宝玉而代之。结果转头便被石头绊了崴脚,显然是因果关系。

贾赦说贾环继承“世袭前程”,一方面表达对他们这些不受父母待见孩子的支持。一方面是对贾政二房上位不正的反讽。

既然当初贾政二房取代他这嫡长子当家。那么,贾环也有机会取代嫡子宝玉当家上位。

贾赦这话一语成谶,未来结果也是如此。

但他随即被“石头绊了一跤”,多少透露出当年他失去荣国府继承旧事,十有八九确与贾政有关。

要知道当初贾宝玉“含玉而生”,就解决了贾政二房得位不正的舆论被动。

既然能生下受命于天的儿子,自然就是天命所归的继承人。也让二房当家荣国府开始变得名正言顺。

可你想二房要是没有鬼,为什么要弄出来这么一出?婴儿真能含玉而生么?




再看那薛家宝钗又有冷香丸,又是金锁的,怎么这些神奇故事,都落到了王家的外孙(女)身上?

是以,当初贾赦犯错失去继承权,贾政二房继承当家荣国府后,就有闲言认定是王家在背后构陷贾赦,为自家女婿女儿争夺家业。

要不是那代善临死前上本为长子求情,荣国府就将由贾政二房继承了。

꧁ 三 ꧂

如今贾赦说完日后要贾环取宝玉代之继承的话,就又被“石头绊了一下”,这石头不就指向了他当年的继承之事?

贾母对当年事也有怀疑,可终究没有证据,事已至此也就不能再说。

何况贾政到底比贾赦稳重,当家至此也是不错。总比长子败家要强。

他们夫妻当年已知贾府分裂自当败落,却不知会像如今这样一败涂地。

她耳听着那低声呜咽,不免就伤心难抑落下泪来。

况且贾母此时听闻这笛音,不免要与当初元宵节听到的萧音作对映。

当初的元宵节,贾府极为热闹。贾母命人单用萧管吹奏,表现出当初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教养和传承。

贾母出身于相府,品味底蕴优于寻常。哪里看得上《凤求鸾》那样来家里求姻缘的薛家。她的气派也不允许薛家的蝇营狗苟。




是以当日的萧音,是对薛家的嘲讽,也是对贾府当时的自傲。

然而元宵一过,先是甄家出身的老太妃先病后死,再是王熙凤流产一病不起。贾家也到了分水岭,从此家境一落千丈。正所谓此消彼长。

那“萧”就成了“消亡”,预示老太妃之死和王熙凤生不出儿子,成为贾家走入消亡的伏笔。

如今中秋节,受老太妃之死影响,江南甄家被抄家,贾府这边也自己抄检大观园,差点闹出兄弟阋墙之事,此时再听“笛音”,便不免有那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的穷途末路之意了。

甄家被抄家,是一声丧钟。代表了皇帝终于积攒了足够的能力,要对四王八公这些个老臣动手。而宁荣二公创立的贾家,因明里暗里掌握军权最多,最是要被先消灭,以消除潜在危险。

“笛”通敌,随着甄家抄家,贾雨村被贬官,贾府如今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四 ꧂

在中秋月圆之夜,李白“双悬日月照乾坤”代表“月”的皇帝终于全盛,准备要向贾府动手。等待他们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这一场盛宴萧条,就像当初甄士隐家的八月中秋一样,待到来年正月十五,“祸起(霍启)也”。

贾母落泪虽不能未卜先知,却是她老人家经历多自有的警觉。

昨儿白天听闻甄家抄家她便不自在,心中不免慌乱。如今家中人哪里经历过那些大惊大险的故事,只知道安逸却不知道富贵背后的凶险。

眼见着家里人窝里斗的凶狠,家境却日渐萧条,贾母便不免担心。她自是知道他们这种大家族,背后哪里能没事,真要被计算起来,抄家之事可不是危言耸听。

是以贾母这眼泪落下,便是她既担心又烦愁的体现。

正是:绊石头贾赦失足崴脚,听笛音太君潸然泪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虚构,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改编和推论。

发布于 2023-10-13 09:19・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6 18:52 , Processed in 0.0927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