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1-5 1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花相考 ——木芙蓉说和水芙蓉说诸家资料汇总和辨析 (2018-02-03 03:40:38)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黛玉花相考 ——木芙蓉说和水芙蓉说诸家资料汇总和辨析
书院红读会
一 、 黛玉水芙蓉说简介
在清代早有《红楼梦》评点派指出黛玉德配芙蓉。佚名氏认为,芙蓉即莲也,为黛玉所占。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口中虽好讥刺,但方寸中不稍存害人之心;黛玉孤芳自赏,高洁自明,不要誉於同侪,不见好於流俗,不为小人所喜;即便宝玉每每戏言,黛玉亦必屡闻屡怒,“益见黛玉之不可轻犯”(第30回评)。周濂溪谓莲如花中君子,“其德如此,非黛玉孰能当之?”(第63回评),考虑到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陈至《芙蓉诗》“自当巢翠甲,岂止戏赤鳞”,王晔《芙蓉诗》“濯濯灵修质,盈盈神女标”,楚词“集芙蓉以为裳”,南史萧缅与王俭书“泛绿水,依芙蓉”,《世说》鲍照谓康乐诗“如初日芙蓉”,这些“芙蓉”都是莲花。鉴于隋朝以前“芙蓉”单指荷花,唐宋以后亦渐呼木芙蓉,这个主黛玉水芙蓉说的说法还是比较有力的。
到了现代主黛玉是水芙蓉观点较有代表性的支持者有周汝昌先生、张庆善先生、俞香顺先生、西岭雪女史等人,但他们支持的依据并不相同,周汝昌先生认为黛玉逝世于中秋,并且是沉湖而死,所以黛玉只有是水芙蓉,才能符合这两点,而他所依据诗词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张庆善先生的《说芙蓉》持水芙蓉,亦即荷花之说,以林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和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参证,并且引用了清代无名氏之语:“莲乃花中君子,唯君子能爱之。芙蓉,即莲也,为黛玉所主。”(张庆善《说芙蓉》,《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4期)
俞香顺先生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俞香顺先生《林黛玉“芙蓉”花签考辨》、除去上述两位先生相同处后,其更进一步完善的主要观点是如下
1. 中国古人在花卉品评时,引入魏晋时期的九品制。《清异录》“百花门”引张翊《花经》:“翊……尝戏造《花经》,以九品九命升降次第之,时服其允当。”《花经》中,牡丹为“一品九命”、荷花为“三品七命”、木芙蓉为“九品一命”;明代张谦德《瓶花谱》沿用了九品制,牡丹、荷花的地位一仍旧贯,木芙蓉则略有提高,为“六品四命”;这应该与宋朝以后木芙蓉地位的提升有关
明代袁宏道《瓶史•使令》:“牡丹以玫瑰、蔷薇、木香为婢……莲花以山矾、玉簪为婢……木樨以芙蓉为婢。”牡丹、荷花都是主子身份,而木芙蓉却只能充当桂花的婢女。
《镜花缘》假上官婉儿之口有“十二师”、“十二友”、“十二婢”之目,可以补证古人对于牡丹、荷花、木芙蓉的认识。荷花、牡丹贵为师,而木芙蓉贱为婢;与袁宏道《瓶史》相比,《镜花缘》更为详细。上官婉儿“立场”坚定,即便是公主为“木芙蓉”分辨,她仍然不稍稍假以辞色。?”上官婉儿道:“芙蓉生成媚态娇姿,外虽好看,奈朝开暮落,其性无常。如此之类,岂可与友?至月季之色虽稍逊芙蓉,但四时常开,其性最长,如何不是好友?”
2. 中国文学作品,“阆苑仙葩”非荷花莫属,“绛珠仙子”也非荷花不能比;木芙蓉不具备这种“资格”。
例子有《拾遗记》卷一“炎帝神农”:“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陆地丹蕖獉獉,骈生如盖,香露滴地,下流成池,因为豢龙之圃。”
《拾遗记》卷一“轩辕黄帝”:“有石獉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
《拾遗记》卷三“周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又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花以覆灯七、八尺,不欲使光明远也。……又进洞渊红花……昆流素莲……千常碧藕。……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扶桑国东五万里,有磅唐山。……郁水在磅唐山东,其水小流,在大陂之下,所谓‘沉流’,亦名‘重泉’。生碧藕,长千常,七尺为常也。”
总之,高蟾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诗句“莫怨春风当自嗟”所本。若将“芙蓉生在秋江上”置于唐代文化语境之下去考察,芙蓉非荷花莫属。《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芙蓉”之比也只可能是比成荷花,而不可能是木芙蓉。中国花卉文化中,木芙蓉与荷花的地位悬隔,根本无法和牡丹作比;这不符合《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薛宝钗的定位,也与《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绛珠仙子”逻辑矛盾。
而西岭雪女史对于周周汝昌先生黛玉逝世于中秋,并且是沉湖而死说法持有异议,但她依据黛玉分身之一香菱判词中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得出了黛玉是荷花的结论,由于香菱是菱花意境明显,有癞头和尚在香菱年幼时预言为证“菱花空对雪澌澌”,则“根并荷花一茎香”之意只能确实如西岭雪女史所解,荷花另有所指,西岭雪女史认为香菱是黛玉的化身,所以得出荷花指黛玉结论。
总体上以上我们红读会所列举的各位学者都比较有代表性,可以说从各个角度举出黛玉水芙蓉说的理由,把他们所有观点集合起来也差不多就是主黛玉水芙蓉说主要依据。
二、黛玉木芙蓉说简介
持黛玉是木芙蓉观点典型代表的有俞平伯先生和陈平先生,张若兰先生一文则全面疏证,力持木芙蓉说
俞平伯先生在《漫说芙蓉花与潇湘子》一文中阐释了其取黛玉木芙蓉说依据,“余前有钗黛并秀之说为世人所讥,实则因袭脂批,然创见也,其后在笔记中(书名已忘)见芙蓉一名秋牡丹,遂赋小诗云:“尘网宁为绮语宽,唐环汉燕品评难。哪知风露清愁句,秋后芙蓉亦牡丹。”(记中第六十三回笺上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盖仍旧说也。”
这里正取的芙蓉有秋牡丹之号,正可与宝钗的春牡丹相提并论, 只是看的哪本笔记,俞平伯先生说“书名已忘”。
陈平先生在《“红楼”芙蓉辨》(载《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1期)。指出
1.第七回宝钗的“冷香丸”芳中同时含有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红楼梦中荷花,芙蓉当属两种花种。则芙蓉只能是木芙蓉
2. 《芙蓉女儿诔》明确提及“蓉桂竞芳之月”,则此芙蓉和桂花都是秋季应时花卉,哪有水芙蓉(荷花)和桂花“竞芳”之理?
3. 《芙蓉女儿诔》写好后,宝玉即 “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荷花那里来的枝?何况宝玉如何到走到水中去挂诔文?
4 宝玉挂完诔文, 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如果此芙蓉花是荷花,那么黛玉势必事先扎个猛子进入水中,深呼吸藏在花后,这怎么可能?唯一解释就是此芙蓉只能是木芙蓉。
张若兰先生《“嘉名偶自同”———〈红楼梦〉“芙蓉”辨疑》更是进一步指出以下几点:
4.所谓“池上芙蓉”也可以指池边,“上”字自古就有此种用法,如“子在川上曰”,“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池上海棠梨 雨晴红满枝”“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等等许多了类似例子证明了此点,而“池上芙蓉”完全可以作“池边芙蓉”解,而木芙蓉正是“池边”之花,与“池上”根本不矛盾。
6 木芙蓉在大量诗歌中是能和牡丹抗衡的花,如郑域《木芙蓉》诗亦云:“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朱淑真《黄芙蓉》诗云:“如何天赋与芬芳,徒为佳人淡伫妆。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韩维甚至直云木芙蓉“若比洛阳花盛品,万枝开遍瑞云。”
7 木芙蓉有拒霜花之美名,比起荷花更符合黛玉性格,如王安石赞木芙蓉“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
8 (明) 王象晋:《群芳谱》赞美芙蓉“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更是把芙蓉送到了花中君子的地位,这些不但是宝钗象征的牡丹花不具备的地位,而且也是荷花所没有的。
三 、 书园红读会对于黛玉花相之看法
书园红读会对于黛玉木芙蓉说还是水芙蓉说两种说各家依据进行了全面比较,最后趋同意见逐步倾向了木芙蓉说。综合各家意见得出如下观点
一、首先必须指出,俞平伯先生在《漫说芙蓉花与潇湘子》一文中“其后在笔记中(书名已忘)见芙蓉一名秋牡丹,”,此忘记书名的书,我们红读会经过地毯式文献收索,目前所找到最早涉及此说是【陈造江湖长翁集】《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其中有“春光陆续委东流,看到湖边安石榴。更与苏堤鸥鹭约,办舟来赏牡丹秋。”俗目芙蓉秋牡丹,此文在《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中,但未必敢肯定此书就是俞平伯先生所看到书籍,不过看来俞平伯先生说法是持之有据的。而既然成书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收录有木芙蓉秋牡丹说,则足以证明在至少明代木芙蓉地位已经上升到秋牡丹地位,再结合前面木芙蓉说中的“拒霜花” 、“花中君子”特征,此种优点完全符合黛玉身上优点,而水芙蓉荷花从来就不可能有“拒霜”这个黛玉特有的美德。
二、张庆善先生和俞香顺先生观点可谓持之有据,但是没有衡量全局,我们首先承认在隋朝以前“芙蓉”单指荷花,此风沿袭到唐朝, 大量唐诗证明了此点, 但是由于唐诗中荷花地位不断提高,最后被赋予了与牡丹分庭抗礼的局面,随着时代变迁, 唐宋以后“芙蓉”亦渐呼木芙蓉,这种与牡丹分庭抗礼的花种特性被渐渐过渡到木芙蓉身上,因为到了明清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并不关心唐诗中“芙蓉”单指“水芙蓉(荷花)”的事实,甚至在宋代,诗人们已经把原本歌颂水芙蓉的唐诗性格移到了木芙蓉上,郑域《木芙蓉》诗云:“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朱淑真《黄芙蓉》诗云:“如何天赋与芬芳,徒为佳人淡伫妆。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韩维甚至直云木芙蓉“若比洛阳花盛品,万枝开遍瑞云。”此种风气所及,终于也影响到花序排名,最晚到明代《永乐大典》编撰年间,木芙蓉地位也最终到了“秋牡丹”地步, 实际在初期,木芙蓉地位并不高贵,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到明清两代终于出现了两大系统的花序排名,一种是以古老的《花经》系统排名,沿袭古代排名顺序,此顺序中木芙蓉排名极低,此《花经》影响直到清代小说《镜花缘》,木芙蓉还是贱为婢,我们姑且称之为《花经》系统排名。
同时在另一套以《群芳谱》为首的体系中,却接受了明代《永乐大典》中木芙蓉“秋牡丹”说法,木芙蓉被确定为含有“独殿众芳”的地位,地位最终形成木芙蓉成为“秋牡丹”、“独殿众芳”而能与牡丹花分庭抗礼的地步,而荷花则由于逐步和芙蓉名称脱钩,以后又由于春桃夏荷的排名,地位直线下降,在《群芳谱》系统中形成了木芙蓉高于水芙蓉现象,特别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命刘灏等按照明人王象晋编的《群芳谱》格式,在扩充材料基础上编撰的《广群芳谱》 ,全盘沿袭了《群芳谱》中木芙蓉说法“独殿众芳”、“俟命之君子”说法,最后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成书,并且以《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名义出版,由于是康熙“御定”,至此木芙蓉的“秋牡丹”、“拒霜花” 、“花中君子”各大特性一下子也跟着成了官方正统学说,自然压倒了《花经》系统排名,《红楼梦》明确属于明清小说范畴,尤其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是康熙重臣,曹家在康熙年间可谓深受康熙照顾,曹寅父子先后出任织造,有知遇之恩,对于康熙的感情,我们可以在《红楼梦》中感受到曹雪芹有大量暗中笔法讽刺雍正,乾隆,却没有对康熙不敬之词,有迹象表明《红楼梦》一书花序采用的是《广群芳谱》说法,按照《广群芳谱》对花的描写和排序来分析薛宝钗、贾探春等其他抽过花签女子的性格,无一不合,若符合契。如果按《花经》系统来套《红楼梦》则顺序大乱,格格不入,由于引用系统者都是要说明水芙蓉地位不凡,我们就先接受此系统中水芙蓉高贵地位,然后按《花经》中花序如下
一品九命:兰,牡丹,蜡梅, 酴醾 紫风流
二品八命:琼花 蕙 岩桂 茉莉 含笑
三品七命:芍药 莲 檐葡 丁香 碧桃 垂丝海棠 千叶桃
按此排名则一品九命中酴醾自然高于三品七命的莲(水芙蓉),可我们知道在《红楼梦》花序系统中酴醾是麝月象征,如果要说麝月高于黛玉,完全颠覆了《红楼梦》花序大小,如果按照《镜花缘》的“十二师”排法, 也是极其麻烦 “所谓师者,即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十二种,品列上等”,其中顺序大小还是牡丹、梅花、桂花排到莲花之上,可是在《红楼梦》中,牡丹是宝钗,梅花指李纨,、桂花则是夏金桂,要说夏金桂排名在代表莲花的黛玉之上,这岂不屈杀黛玉?所以《花经》、《镜花缘》系统不能用来对应《红楼梦》花序,更不能用来证明莲花能和牡丹分庭抗礼,从而得出黛玉是水芙蓉结论,唯一能对应《红楼梦》花序只有《广群芳谱》系统,这样最后势必根据《广群芳谱》说法,得出黛玉是木芙蓉结论
三、 水芙蓉说最大一个问题在于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对于黛玉出身来说不合适,“淤泥”与我们熟知的林如海、贾敏夫妇品行而言根本不可能契合,相反如果“出淤泥而不染”用在晴雯身上就很合适,晴雯从小不知道父母是谁,晴雯家里亲人只有兄嫂,而其兄是“任意吃死酒,家小也不顾”,而其嫂“恣情重欲”,完全符合“淤泥”特性,
四、周汝昌先生依据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并非黛玉抽到的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处,“莫怨东风当自嗟”此句来自于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前几句是“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风露”隐含明妃洒向花枝之泪,本无牵强,荷花有露,木芙蓉也能有露。但明妃之泪洒上的是花枝,自然是生长在陆地的木芙蓉,水芙蓉焉有树枝?而即便是周汝昌先生依据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中芙蓉不能排除是木芙蓉可能,其中“芙蓉生在秋江上”与“可怜汾上柳 ,相见也依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用法一致,也可以解为“池边”,而正是由于花签上“莫怨东风当自嗟”出处更证明此芙蓉只能是木芙蓉,因为水芙蓉盛开于夏日,正喜东风”(春风),只有木芙蓉才喜西风(秋风),惧怕东风。能和“不向东风怨未开”相合。
五、西岭雪所持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其实与木芙蓉说不矛盾“根并荷花一茎香”完全可以解释成副册第一的菱花香菱和又副册第一的荷花(水芙蓉)仙子晴雯连根同香,因为香菱和晴雯都是黛玉化身,所以这里荷花不必一定是黛玉。
更重要根据《红楼梦》正文本身,七十九回和八十回意境,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来” 的芙蓉只能是木芙蓉才可解释,否则无法解释宝玉如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也无法解释黛玉怎么藏身芙蓉之后走出,更无法解释如果此芙蓉是水芙蓉,则“蓉桂竞芳之月”的芙蓉盛开于桂花盛开之季节的奥秘,更无法解释红楼梦正文药方中芙蓉和荷花同时出现之谜。
综上所述,由于木芙蓉同时有“秋牡丹”、“拒霜花” 、“花中君子”一切符合黛玉特性,所以我们支持黛玉是木芙蓉说。
《红楼梦》博大精深,讨论者贵在言之成理,很难绝对周全。本文对于黛玉木芙蓉说也只是根据前辈红学家们观点进行梳理而得出的结论,“红楼探佚”本身一个特点就是永无对证, 每个人都带有自己主观性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为了最大程度弥补这一缺陷,所以我们红读会宗旨还是全盘归纳前辈们的观点,竭泽而渔红楼梦正文伏笔和脂批,利用集体智慧最大程度的对比和辨析,本篇就是群策群力的集体智慧结晶 ,但也永远不敢说“真理在我”, 因为毕竟往往“真理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在此怀着谦逊的心情,将感恩对待所有对本文理性的质疑声。 在此本文完成还要感谢悼红轩吧雪染琴吧主,正是我们红读会某位同仁在搜索有关黛玉木芙蓉和水芙蓉辩论资料时,看到了雪染琴吧主对于《广群芳谱》的应用,就我们梳理前辈红学家的文章中,虽然有些材料有对明人王象晋编的《群芳谱》的运用,却似乎没有提及《广群芳谱》此书的,而在本文研究中,曹雪芹红楼梦书中花序体系可能就是采用《广群芳谱》此书,雪染琴吧主对于我们无疑是开拓了思路,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红学研究不能只看着“象牙塔”,而民间中也一样含有智慧之士,《广群芳谱》康熙的“御定”身份和康熙与曹家的亲密关系也是曹雪芹红楼梦书中花序体系可能就是采用《广群芳谱》此书原因,这对于本篇而言是黛玉为木芙蓉的决定性论据之一,所以对此我们深深向悼红轩吧雪染琴吧主表示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