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个回答默认排序
狐狸晨曦
历史/影视撰稿人。
关注
195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太子朱慈烺(1629年~1644年,享年15岁)。
定王朱慈炯(1632年~1679年,享年47岁)。
永王朱慈炤(1633年~1708年,享年75岁)。
都是被清朝以“假冒前明皇子”之罪杀害。
公元1699年,清朝康熙帝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此收买人心,又召谕天下,要「访察明室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
当崇祯帝四皇子朱慈炤被清廷发现,虽然他此时已经是75岁高龄,在清朝治下隐姓埋名六十多年,根本无“反清复明”之念,却还是全家都惨遭杀害!
清朝康熙帝,与明朝皇子朱慈炤
朱慈炤,崇祯六年三月初七出生,生母是皇贵妃田氏,崇祯十五年三月,时年九岁封永王。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崇祯帝于煤山上吊殉国,留下太子朱慈烺、三皇子定王朱慈炯、四皇子永王朱慈炤这三个皇子,让他们各自逃散。
李自成俘虏了他们,不久却在山海关败于清军,兵败西归途中,便将三个皇子放走,让他们自谋生路。
李自成与明朝太子朱慈烺:
清军入关时,是打着“帮明朝报仇、剿灭李自成军”的旗号。摄政王多尔衮更冠冕堂皇宣布,要“善待”和“恩养”明朝宗室。断了一臂的长平公主也被安置在其外祖父周奎府上,与驸马周世显成婚。然而,没过几个月,太子朱慈烺到周奎府上,与长平公主相认。公主和弟弟抱头痛哭,(【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多尔衮和清廷却硬说此人是假冒太子,将他横加杀害。长平公主遭此锥心之痛,万念俱灰。没过多久,已怀有四个月身孕的长平公主,母子皆亡,或许是服毒自尽,亦可能是被清廷杀人灭口。当时,陪都南京有一整套明朝中枢的备份班子,如果有一位正统皇子,就可迅速凝聚人心。然而,就因为三个皇子谁都没有及时赶到,所以才爆发了“福王”“潞王”的皇统之争,直接令南京众臣人心涣散。
江北四镇的武人军阀,也因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弘光皇帝之功,得以掌握江北的军政大权,形同割据军阀。很快,割据两湖的宁南伯左良玉,打着拥戴正统的名义起兵东进,千里江防被满清不战而下,弘光政权覆灭。此刻,八旗兵锋已经席卷了神州大片疆土,清廷认为明朝宗室再无可资利用的政治价值,便对他们开始了大肆杀戮。
清廷不但发动“金印案”,一次处决13名被羁押在北京的明朝藩王,更公开发布谕旨:【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明朝朱氏宗室,如果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或者反抗过满清却又投降,或者被属下挟制投降,无分年龄老少,全部斩首!)
八旗军在攻略各府县的历程中,更将捕获的一个个明朝宗室,近乎杀戮殆尽!
隆武年间,鲁王朱以海割据浙东,自称监国,不听福州的隆武帝朱聿键号令,两相争斗中,浙东轻易丢失于满清,八闽大地无险可守。福州陷落,隆武帝殉国,他弟弟唐王朱聿鐭自称绍武帝,血缘更近的万历帝之孙、桂王朱由榔自称永历帝,两个政权争夺南明皇位,“拥唐”“拥桂”自相残杀,才一个月功夫,就被南下的满清军队趁虚而入,占了广东,一次性处决24名明朝藩王。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没有一位能代表真正正统的皇子,给南明政权造成了多大的损伤。人人皆知,崇祯皇帝的皇子只要还在人世,单凭“正统”二字,他就是无可置疑的南明之主!其正统性之高,即使是殉国的隆武帝和永历帝也不及不上。那么,在此期间,朱慈炤身为崇祯皇帝的嫡亲皇子,他又在做什么呢?他一方面隐姓埋名,娶妻生子,当了一个乡下教书先生,仿佛要在满清治下安心当顺民,一方面又严格按照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给六个儿子取名,都用“和”字排辈,最后一字都是带有“土”部的怪字。
朱元璋给燕王朱棣一脉定的取名规矩:【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为了反清复明,不知多少大明将士、汉家英雄浴血奋战,慷慨死难,他们不知抱过多少次期望,指望能找寻崇祯帝三位皇子的下落,可次次都是落空。
当其之时,满清王朝并非一手遮天,更曾有李定国、郑成功等诸位忠勇将士,累次反攻,也曾大破清军。在南明和满清相持的那些年,清军之势虽然猖獗,但海内百万忠义之士,南明数十万将士百姓,仍然心念大明,势要与满清奋战到底。
南明晋王:李定国
乘其时也,朱慈炤既真是崇祯皇帝的遗孤,大明天下本是他的祖业,是大明太祖高皇帝、一代民族英雄朱元璋的栉风沐雨,百战得国而来。他若能挺身而出,登高一呼,将给天下带来何等震动,南明将士们又将怎样士气大振?各地官吏望风景从之下,收复中原,重回旧都,或许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梦想了。
当然,朱慈炤不肯亮明身份,或许也有他自己的疑虑。毕竟郑成功将军是隆武皇帝钦封的“国姓爷”,李定国将军扶保的一直是永历皇帝,他们是满清的心腹大患,于崇祯烈皇的嫡系子孙,或许却也未必是福。因此,从朱慈炤看来,进可攻、退可守,留有余地,观望风色,自可随机应变,毕竟『假作真时真亦假』。所以,当李定国西南大反攻,连斩满清名王的时候,朱慈炤在满清治下当顺民;当郑成功啸聚东海,直逼南京的时候,朱慈炤还在满清治下当顺民,他逃避责任,苟且偷生,却不敢挺身而出,其实是虽生犹死。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
公元1662年,永历帝昆明被杀,李定国呕血而亡,郑成功忧愤而死,不久后,李来亨投火自焚,清廷基本扑灭了神州大陆的反清烽火。公元1668年,满清康熙帝终于宣布,从此对明朝朱氏宗室“网开一面”,放他们一条生路:「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
然而,公元1679年,崇祯三皇子、定王朱慈炯,被清廷捕获。原来他于甲申国破后,遁入空门,出家为僧,逃亡了三十多年。当吴三桂“三藩之乱”爆发后,他被一伙趁乱起兵的草莽之士裹挟,从此陷身于湘中地区。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
满清安亲王岳乐的大军,进剿武冈州枫木岭,将他抓获,解送京师。
然而,清廷当即翻脸,宣布:「彼时朱慈炯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约是假」,便又一回指鹿为马,以“假冒前朝皇子,谋反作乱”,将朱慈炯处死!
公元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灭郑氏政权。流亡在此的众多明朝远支宗室,因为血缘和皇室距离太远,已不构成太大威胁,因此侥幸得以活命。他们被清廷收缴谱牒和印信,安置于山东、河南等地,从此务农为业。
唯有辽王一系的宁靖王朱术桂,一直作为明朝宗室在郑氏军中的代表,观礼军国大事,不甘剃发易服,为满清顺民,而是决心殉国而死:『台湾有变,我再无他往,当以身殉』!于是,当清军克澎湖,郑克塽决定投降,朱术桂冠裳束带,佩其印绶,拜辞天地、祖宗,招耆旧从容饮别,以家财分赠之。又书五绝一首,结帛于梁,自经而绝:【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不复采薇蕨。 】他的几位侧妃也盛装打扮,自缢于中堂,一同殉国殉夫:『王能全节,妾不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愿赐尺帛』!
自此之后,华夏疆土之内,再无大明衣冠!
宁靖王朱术桂与其诸妃塑像:
到了公元1708年,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炤被发现时,他原本只想自己妻儿们好好活下去,苦苦哀求乞命,岂知康熙帝却不肯网开一面,而是悍然宣布:「朱慈炤虽未必有反清之行,但未必无反清之心!」将朱慈炤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连同朱慈炤的一妻一妾,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孙子,全家十三口尽数遇害,或被迫自尽。大明崇祯皇帝的血脉,甚至是此前泰昌皇帝、万历皇帝、隆庆皇帝、嘉靖皇帝的全部血脉,至此断绝!
朱慈炤苟且偷生六十年,终究不得善终,满门灭绝,七旬老翁如此下场,固然及其悲惨,但也是他心甘情愿在满清治下当了几十年顺民,求仁得仁而已。
当然,朱慈炤忍辱负重,挣扎求存,到底也是为延续大明嫡枝、延续崇祯皇帝的血脉,也可说是情有可原。最蠢的还是太子朱慈烺,当真相信了清廷会恩养他当一个安乐公的谎言,才几个月苦日子都熬不住,就跑到北京自投罗网,最后被亲外祖父周奎出卖,以冒牌货的身份被杀。对这种人实在没什么可同情的,只能说其下场是【活该】了。
——这样没出息的人,就算让他提前去了南京,真能中兴大明?天方夜谭吧。
相比之下,宁靖王朱术桂虽然是宗室疏属,一生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在台湾还要自己辛苦劳作,以为生计,但他最后明明可以当顺民而苟且,却甘愿殉国的风骨,不愧为一代传奇英雄朱元璋的子孙,也给大明王朝划上一个悲壮的休止符。
宁靖王朱术桂之幕:
君臣甘屈膝,一夫独悲伤。去矣东宁事,烈哉宁靖王!
捐身酬太祖,骚首泣苍穹。凛凛人如在,谁云明已亡?
编辑于 2019-11-17 19:02
赞同 1956338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金生水
天道无吉凶,日日是好日。
关注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1644 年 4 月 24 日傍晚,李自成攻入北京。
太监王廉将消息报告给崇祯帝,崇祯帝此时已没了头绪,只能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崇祯帝投降,被一剑刺死。
周皇后来拜,崇祯帝哭着说「大事去矣」。周皇后召来十五岁的太子、十二岁的定王、十岁的永王,与崇祯帝一起安排三人换上旧衣服,命三名太监分别送往三处逃命。太子朱慈烺,周皇后所出,1629 年出生,1630 年封为皇太子,时年周岁十五岁。崇祯帝让太子朱慈烺逃奔成国公府。第三子定王朱慈灿,田贵妃所出,1632 年生,1643 年封为定王,时年十二岁。崇祯帝让定王朱慈灿逃奔嘉定侯府。第四子永王朱慈焕,田贵妃所出,1633 年生,1642 年封为永王,时年十岁。崇祯帝让永王朱慈焕逃奔田皇亲府。崇祯帝有七个儿子,不过第二、五、六、七 4 人皆早夭,李自成破北京时,只此三子在世。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检。
太子朱慈烺的目的地是成国公府,成国公这一支,始祖朱能,是朱棣得力干将,靖难之役的肱骨重臣。到崇祯时,成国公朱纯臣也是最受信任的能臣。城破之前,崇祯帝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太子」,最后诏书未来及下,北京已破。4 月 27 日,朱纯臣即率百官给李自成上劝进表,拥戴李自成早登帝位。李自成入内阁,见到未下达的托孤诏书,因此诛杀了朱纯臣。定王朱慈灿的目的地是嘉定侯府,嘉定侯周奎,是周皇后的父亲。崇祯帝还未即位前做信王的时候,周氏被选为正妃,崇祯帝即位后,立为皇后,因此封周奎为嘉定伯。周奎以吝啬闻名,崇祯帝下令皇亲国戚助饷时,让司礼监太监徐本正上门宣诏,特意加封为嘉定侯,请求老丈人带头响应。周奎当场表示晋爵可以,捐钱没有。徐本正哭着陈情,周奎态度愈加坚决,直到徐本正空手而归,周奎自己写了一份奏折,表示捐款两千两。等到李自成破北京,周奎夫人、儿媳都被迫自缢;长子周鉴素来体弱多病,很快死于大顺军拷掠;周奎自己、次子周铉、侄子周铭都被拷打审讯,不得已交出全部家产,现银就有五十三万两,绸缎财物等装了几十车,充斥于道。永王朱慈焕的目的地是田皇亲府,左都督田弘遇,是田贵妃的父亲。田贵妃也是崇祯帝做信王时所娶,即位后受封为贵妃,其父田弘遇受封为左都督,因此在京中作威作福,时人侧目。几位外戚的嚣张不法崇祯帝亦有所耳闻,以至于下谕告诫周奎、田弘遇,以及袁贵妃父亲袁祐三人「恪遵法度,为诸戚臣先」。据说陈圆圆即是田弘遇从江南所选,献给崇祯帝,不过崇祯帝不近女色,将陈圆圆退回田府,后被田弘遇献给吴三桂。田弘遇 1643 年病死了,免遭大顺军拷掠。
兵荒马乱之中,太子不知所踪,定王与永王一起到了嘉定侯府。
4 月 25 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入紫禁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边仅有陪侍太监王承恩一人,也自杀殉国。
歪脖子树。李自成进京后,下令搜寻崇祯帝及其三子。 仅隔了一天,4 月 26 日清晨,嘉定侯周奎即将定王与永王献给李自成。
4 月 10 日李自成攻破大同、真定时,崇祯帝决定放弃关外,任吴三桂为平西伯,召其入卫京师。吴三桂接旨急行,4 月 22 日抵达山海关,4 月 26 日抵达河北丰润时,得知崇祯帝已经自缢于煤山,于是吴三桂退兵山海关自守。
李自成多次招降吴三桂,但是始终未能谈妥。腹背受敌的吴三桂一面和李自成谈判,一面遣使和多尔衮谈判借兵平顺。李自成为防止清兵南下,决定灭吴保关。
1644 年 5 月 18 日,攻占北京不足一个月的李自成,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征讨山海关。随军带上了定王、永王,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作为要挟吴三桂的人质。
5 月 26 日,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在一片石关接战。大顺军二十余万人,吴三桂的关宁军只有五万人。5 月 27 日清晨,日夜疾行一日行军两百里、连续行军十三天的八旗军七、八万人赶到山海关城外,吴三桂携轻骑数员奔至清军军营,请求多尔衮帮助。
多尔衮赐座赐茶,吴三桂表示多尔衮如果不出兵抵抗李自成,那么大顺军破山海关之后,必定一鼓作气扫荡清军。多尔衮经过考虑,决定相助吴三桂。28 日凌晨,关宁军已有队伍不胜苦战投降李自成,多尔衮见时机成熟,令清军分三路进攻山海关。午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清军与关宁军熟悉山海关地形,大顺军则吃了地利的亏。激战了 8 个小时之后,已与关宁军鏖战一昼夜的大顺军被清军击溃,死者数万。
李自成见败局已定,于败退北京的路上斩杀了吴襄,将首级悬挂示众。回京之后,又斩杀吴三桂家人老少共 34 口。
多尔衮则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跟随李自成大顺军后一路追杀至北京城。
6 月 3 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4 日退出北京,向西安撤退。
钱海岳的《南明史》认为,不光定王与永王随李自成亲征,太子朱慈烺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也随即被捉到,李自成封朱慈烺为宋王,与二王和吴襄一同随军。李自成败退北京之时,吴三桂紧随其后。李自成遣使张若麒去乞和,吴三桂表示需要先归还太子才行。
于是李自成交出了太子朱慈烺。
6 月 4 日,李自成匆忙离京退往西安。
6 月 5 日,吴三桂携太子手敕入京。
6 月 7 日,多尔衮率清军抵达北京。
吴三桂请求多尔衮立太子朱慈烺为明帝,奉明朝正朔,被多尔衮拒绝,吴三桂便将朱慈烺带至山西。多尔衮则辅福临在北京登基,是清朝入关后首位皇帝。不过此时福临仅六岁,清朝大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
之后不久,太子朱慈烺死在陕西宁家湾。
黄鸿寿的《清史纪事本末》认为,吴三桂的立太子朱慈烺为帝的请求遭多尔衮拒绝后,将之送往太监高起潜处。也有说法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太子和太子手敕,这是多尔衮与范文程制定、吴三桂执行的一个谎骗大明军民避免其影响清军入关和追击李自成的阴谋而已。
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南方仍有大片明朝残余势力。
1644 年 6 月 19 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年号为弘光。1645 年 3 月 28 日,南京发现了崇祯太子朱慈烺,带来了一系列变故,史称南都太子案。不过在此前不久,北京也出现了自称太子朱慈烺的人物,与「南太子案」相对,此案史称「北太子案」。此事见于《清实录》及众多清初私家史书,而不见于清朝官修的《明史》,却因此更增添了可信度。
先说北太子案。
嘉定侯周奎,大顺军入城后占据了侯府,对其百般拷掠。夫人、儿媳都被迫自缢,长子死于大顺军之手。待到李自成撤离北京,多尔衮入了城,按照范文程的策略,清军自称义师,号称「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汝害。」所以在清朝,周奎反而得到优待,称「故明周后父嘉定侯」。
1644 年 9 月的某一天,一位少年敲开了侯府之门,自称是崇祯太子。
太子朱慈烺是周皇后所出,周奎是太子外公,不可能不认识太子。但是周奎却表示不认识来人,让侄子周铎接来长平公主辨认。长平公主是崇祯帝次女,也是周皇后所出,1631 年生,比太子朱慈烺小两岁。李自成破北京之日,崇祯帝心灰意冷,命周皇后和袁贵妃自尽,自己提剑砍杀年仅 13 岁的长平公主和 5 岁的昭仁公主。不过袁贵妃由于太胖,悬梁的绳子断了,昏了过去,醒来被崇祯帝砍伤了肩膀,却未伤及性命。长平公主也只是被斩断左臂,昏迷五日后苏醒,此时正在周奎府中养伤。长平公主与来人相见,二人抱头痛哭。
于是周奎认可此人是太子,请太子吃了饭,举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礼毕,周奎详询太子这段时间的经历。
周奎问,之前都藏在何处?今日为何来此?
太子答,城破之日,独自一人藏匿在东厂门。之后趁夜逃至东华门,藏匿于一家豆腐店中。店小二情知我是避难之人,给我换了身破旧衣裳,让我在灶前烧火。在店中住了五天,恐事情败露,将我悄悄送到崇文门外尼姑庵中。谎称是贫家孤儿,尼姑没起疑心,因此居留了半月。
有一天常侍太监偶然来寺,认出了我,尼姑发觉我不是孤儿。常侍太监想了几日,觉得尼姑庵不能久留,因此将我带回家中,藏在密室,因此全然无恙至今。现在听说长平公主在此,所以特来相见。
说罢与长平公主哭别而去。几天后又来,公主将自己的锦袍送他,告诫他说,「你前来周府,皇亲上下对你行礼,遭人怀疑,你前往他处吧,千万不要再来了。」
但太子 11 月 17 日又来,周奎留宿府中,一住就是三天,11 月 20 日,周奎与侄子周铎商量,太子留在府中,久之恐怕招来祸端,得想个计策。商量后,周奎找到太子,让太子假称姓刘,是普通书生,否则周奎要报官。
太子不同意,质问周奎为何不干脆放他走,为何要留他在府中。
周奎说,你只要承认自己是假太子,其实本姓刘,就可以继续留在府中。
太子坚决不肯,周奎当晚便将他逐出府中。巡逻的士卒以其犯夜,将其逮捕。因其自称崇祯太子,此案便交刑部处理。
刑部尚书吴达海,此人是满人,正白旗,清朝首任刑部尚书,叫来原内侍太监常进节、原司礼监太监王德化辨认,二人都说是真太子。百姓观审者数千人,同呼为真太子。随后把太子送入宫中审问,要他辨认宫中事物,他都对答无误。又叫来原锦衣官李时荫及其他曾经侍卫太子的共十人辨认,十人一齐下跪说「此真太子,愿毋伤!」
但问到晋王朱审烜时,朱审烜表示此人是假太子。于是吴达海将太子及声称为真太子等十五人下狱待审。刑部承审官山东司主事钱凤览仔细审理,上疏说是真太子,朱审烜表示此人是假,被钱凤览骂走。在钱凤览的坚持下,刑部重开廷讯。
这次叫来了谢陞、冯铨等新证人。
谢陞是山东德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教过崇祯太子读书。1642 年因为泄露议和之事,遭罢官归乡,在家遭遇大顺军,曾与知县一起对抗大顺军。清军入北京后,谢陞来到北京归降,官复原职,不过建极殿大学士在清朝改了个名,叫保和殿大学士。冯铨是直隶涿鹿人,也是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1626 年回籍闲住,在家赋闲了 17 年。清军入京后,多尔衮征录明朝旧官,第一个征召的就是冯铨。冯铨「闻召即至」,官复原职,任文渊阁大学士。之后在清朝累次升迁,官至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清军刚入关时,「满汉臣僚争权斗争甚烈」,赋闲 17 年的明朝旧臣冯铨却格外擅长权术,在一众明臣中额外受宠,独树一帜。冯铨「举家男妇,皆效满装」,对多尔衮说「一心可以事二主,二心不可侍一君。」不过品行低下,大顺降将姜瓖意图归顺大清,冯铨索贿三万两,浙江道监察御史吴达上奏弹劾,称其「狐媚成奸,豺狼成性,蠹国祸民」。1654 年冯铨公报私仇,弹劾四是一名南方籍贯的汉官,顺治帝亲自警告其不要再兴风作浪。1655 年冯铨母丧,冯铨一心扑在工作上,居然不报备守孝,又遭到顺治帝斥责。谢陞、冯铨称此太子是假。
太子喊出谢陞的名字,说「谢先生岂不能相识?前某日讲某书某章……」谢陞闭口不答,只微微鞠了一躬。
案件又陷入僵局。
钱凤览再次上疏,力争此人是真太子。钱凤览说,「前太子」这个名位,是危地也,是生是死,是侯是王,这都取决于朝廷。既然生死难料,为何会引人觊觎而要假冒呢?即便假冒成功,那这辈子只能以前太子的身份活着,不能利及现在的亲友,贫贱之人有何动机冒充前太子?此人提及的人物、验证,经检验都真实有凭。而昨日周奎在刑部说「就算是以真为假,也算是为国除害了」,可以看出周奎到底是何用心,周奎是皇亲,又得罪了崇祯帝,而我朝优待有加,因此特别担心崇祯太子给他带来什么灾祸,因此他必然不会说真话。所以周奎说不是,那谢陞这些知道真相的旧臣自然会疑心为何周奎说谎,也会考虑怎么说对自己有利。大官都说不是,那些太监和小官,自然也不敢再说是。
京城商民不断上疏请求释放太子。顺天府民人杨博等上疏请求留下太子来给老朱家祭祀香火。宛平人杨时茂上疏请求将自己剁成肉泥挫骨成灰以赎太子,同时在疏中说冯铨不认识太子,情有可原,毕竟赋闲在家 17 年,但是谢陞身为宰辅,又入侍太子讲筵,因入仕大清就猜忌小主,蔽主求荣,逆臣无道。陕西道监察御史赵开心上疏请求详查,表示「太子若存,明朝之幸」。给事中朱徽上疏指出,如果此太子为假,周奎周铎为何会留宿此人三天才逐出?长平公主见面后二人为何会抱头痛哭?案子拖延了一个多月不能审明白,1645 年 1 月 7 日,多尔衮就此事对群臣说,我自有着落,何必汝辈苦争?尔等言太子真伪都无妨,言真,不过优以王爵;言伪,必伪者家识之乃决。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太子仍然继续关于狱中。同时表示,晋王是明之宗室,谢陛是明之大臣,钱凤览呵斥晋王,百姓詈骂谢陛,这都是乱民,下令处死。赵开心声称「太子若存,明朝之幸」,也一并处死。
诸臣上疏求情,赵开心免于一死,改为罚俸三月。钱凤览由斩决改为绞刑,得以保留全尸。表示要以身为肉泥来赎太子的杨时茂被斩决。
有凤阳人张三,公开召集众人立誓,要去救太子,生员杨生、孙生应之,俱遭擒杀。
1645 年 5 月 5 日,清廷榜示天下,称假太子已经招供,是京师人杨玉,冒充崇祯太子。同时附会者原内侍太监常进节、原锦衣官李时荫及其他侍卫等十五人,一并公开处死。
同时,仍旧晓谕中外,「为尔复君父仇」的大清,当然愿意善待故明太子,所以有提供故明太子的线索的,有赏。故明太子来投的,有恩赐供养。
这便是发生在北京的「北太子案」,近来史家,多认为此人确实是太子朱慈烺。几乎同时,在南明弘光帝治下的南京,也有一人声称是太子朱慈烺,因此称为「南太子案」。
【双击追更】
发布于 2024-01-30 18:48
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
5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清朝的那些统治者本身出自少数民族。
不是鄙视他们,事实是那个时候他们的水平总体很差,当然武力和杀人方面他们更高一筹。
老孙都说“驱除鞑虏”,可见对他们屠杀的憎恨。
发布于 2019-12-29 22:27
赞同 526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知乎家电
广告
不感兴趣知乎广告介绍
「AWE 探展完全指南」请查收知乎探展团邀你共鉴家电科技新趋势~查看详情
知乎用户02A1IX
关注
30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全部被清朝杀了。然后清庭宣布这些都是假货,冒充前明后裔。我朝一心为崇祯复仇,奈何沧海遗珠实难寻。
然后清庭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了个姓朱的,称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后裔。(不过这家后裔辈分并没有按照朱元璋钦定代王谱系来排辈。)
封为延恩侯,入满洲正白旗,世代祭祀明朝皇陵(明祖陵和明十三陵)。
延恩侯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
最后一代是延恩侯朱煜勋,每次祭祀明皇陵都按照传统有大批兵马跟随(负责监视),他觉得很威风。他朋友提点他,跟他说了下乐不思蜀的典故。他不以为意。
他朋友跟有司说,朱明后裔臣服两百年,无需如此靡费人手。
正赶上朝廷裁剪用度,就干脆下令把随行兵马裁了。
朱煜勋觉得这很损体面,多次上书。恰好百日维新失败,各种旧势复起。
朱煜勋又恢复了“祖制”去祭祀皇陵了。
编辑于 2020-02-12 23:46
赞同 304244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萌遁
游戏解说/高达/机甲/策略战棋/游戏怀旧up,商务合作请私
关注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崇祯儿子的结局?
不知道,韩山童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他们的儿子呢?
发布于 2020-02-10 01:57
赞同 123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逗妇乳
带缝的鸡蛋……
关注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自刘宋以来,这很正常!
发布于 2020-02-29 00:23
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rizhuhou
关注
1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李自成灭亡了腐朽的明王朝,但却没有杀害崇祯的三个儿子,这确实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毕竟,李自成所过之处,往往是朱明皇族寸草不留的。
崇祯的这三个儿子后来被清朝以假冒前明皇子名义,全部处决。
编辑于 2020-02-06 20:22
赞同 1816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津城沐雨
有趣的历史
关注
[color=rgba(255, 255, 255, 0.9)][size=0.875em]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