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0: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科学家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的生活。中期自明朝灭亡后,从北京逃返南京,又经浙江、福建辗转到两广,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艰苦的十几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顺治九年(1652年)北归。

康熙十年(1671年),方以智病殁于赣江上万安城外的惶恐滩,时年六十一岁。

方以智是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所及文、史、哲、地、医药、物理。

(概述图参考资料 )

基本信息
本名
方以智

别名
弘智(法号)


密之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逝世日期
康熙十年(1671年)

主要作品
《东西均》《物理小识》《切韵声原》《医学会通》《删补本草》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影响
3历史评价
4主要作品
5人际关系
6人物争议
7史料索引
8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除了家学,他所授业的老师亦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白瑜,长于词赋经史,崇尚实学。王宣则专攻名物训诂和《河》《洛》之学,治学严谨,是当时治《春秋》的大家。傅海峰则是当时的名医。另外,家中还有藏书丰富,被誉为"两间皆字海,一尽始羲皇"的稽古堂。在这样的环境中,少年时代的方以智受到了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由于其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同东林党有关系。他从小也养成了关心时世的习惯。十四岁时,曾徒步到数百里外的考场参加会试,以此来磨炼意志。

成年后,方以智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从他们那里,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从而更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为谏议皇帝选贤用能,革除弊端,实行某些改革,曾写了《拟求贤诏》《拟上求治疏》《拟上求读书见人疏》等,决心以襄扶明朝中兴为己任。他曾在《书鹿十一传后》中表示要"挹东海之泽、洗天下之垢"。曾与张溥、陈子龙、吴伟业、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主盟复社,裁量人物,讽议朝局,人称"四公子",以文章誉望动天下。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照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照这才得释。一时传为佳话。

崇祯十三年(1640年),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有人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崇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后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

折叠早期
崇祯初年,方以智在他父亲所建的城郊泽园中,成立"泽社",不仅研究文学,也带上政治色彩。社中有方的堂叔方文(字尔止),妹夫孙临(字克咸),以及钱秉镫(又名澄之),周岐(字农父)等人。方或赋诗作文,或读 经、史,又关心"万物之理",随时札记,积累了丰富知识,奠定了学术基础。方的两位业师,一是白瑜(字瑕仲),一是江西金溪人王宣(字化卿,号虚舟)。当时王已七十余岁,所著《物理学》对方以智以后写作《物理小识》多有启发。

那时,桐城阮大铖,是魏忠贤阉党的余党,崇祯初即被列入"逆案"名单。方的同学钱澄之曾加入阮大铖退居养晦时所创建的江社,经方以智劝阻后,又退出江社。转而参加泽社的文课,凡江社的会期都辞谢不赴。而作为"乡先辈"的阮大铖开始对方产生仇隙。

崇祯七年(1634年),桐城"民变",方以智移居南京。结交天下名士有黄宗羲、吴应箕、陈贞慧、冒襄、侯方域、顾杲、沈昆铜、陈梁等人。

崇祯十年(1637年),他们大会东林党被害六君子的孤儿周茂兰、魏学濂等于桃叶渡。方以智和陈梁曾写长诗纪事,为东林党扬声吐气。这时阮大铖寄居南京,谈兵说剑,联络各方,希图再起。

崇祯十二年(1639年),陈贞慧与吴应箕共同起草驱逐阮大铖的宣言《留都防乱公揭》。公揭以东林创始人顾宪成之孙顾杲以及黄宗羲为首署名,共计一百四十人。阮大铖在千夫所指之下,隐藏到城外牛首山,不敢进城。尽管方以智这年春天回桐城,秋后重来南京应试,未曾在揭贴上署名。而阮大铖联系江社往事,仍认为公揭出于方以智主谋,因此怨毒更深。

崇祯十四、十六年已分别开始写作《通雅》与《物理小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郭营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明史稿·方以智传》),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侥幸乘乱南逃,大难不死。当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农民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方以智辗转奔向南京投奔南明弘光政权,仇敌阮大铖把持南明弘光朝政,借口方以智在李自成入京后没有"殉节",而把方列入"从逆六等"中的第五等,处理方法是"宜徒拟赎"。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不久,南明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取名"三萍",浪迹于珠江山水间。

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在南京即位,阮大铖通过关系成为兵部尚书,对大批东林后人以及复社成员进行了报复。

顺治七年,披缁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别号大智、药地、愚者大师等。晚年定居江西庐陵青原山净居寺,

折叠中期
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至清顺治九年(1652年)在广州期间

方以智改名吴石公,后被南海令姚奇胤(字有仆)所发现。姚是方的故人和庚辰(1640年)考试的同年,他请方为其儿子姚端的老师。在南海令官署,方以智重新整理《通雅》旧稿。又曾写《锦缠玉》剧本,亲教伶人排唱。这时他写作的诗集取名为《瞻旻》。方到粤不久,其夫人潘氏携第三子方中履经福建来广州团聚。

隆武二年,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由于父执瞿式耗的引荐,方以智参与了拥立永历政权的活动,任左中允,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方以智很快便发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名不符实,内则门户纷争,奸人当道,外则与广州绍武政权同室操戈,兵戎相见。桂王更是胆小如鼠,稍稍闻风鹤即奔走靡常,这一切使方以智心灰意冷,后被太监王坤诬劾免职,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湘、桂、粤西一带,过着"曲肱茅屋鸡同宿,举火荒村鬼作邻"的生活。当清兵大举南下时,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

永历四年(1650年),清兵入广西桂林,瞿式耜与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共同守城殉难。方以智去昭平仙回山"披缁为僧"。方中履随方以智入山"父析子荷,父汲子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于被清兵搜出。清帅马蛟驎反复逼降无效,最后听任方为僧。方以智于是去梧州,在梧州云盖寺居住两年。

顺治九年(1652年)八月,偕同施闰章(宣城人,号愚山)至庐山,同年年底回桐城省亲。他的哲学著作《东西均》的开章即写于到达庐山之时。这一阶段是方以智一生的转折点,从轻衣肥马的贵公子到流离转侧的苦行僧,从红灯绿酒到黄卷青灯,从入世到出世。《桐城耆旧传》的作者马其昶论方以智说。"躬豪杰之才,遭逢季运,以占毕称,岂其志哉。"就在这一阶段,对政治和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无从实现,于是全部精力转入著书立说的学术生活中。在流离中缺乏图书资料,他自己说"作挂一漏万之小说家言,岂不悲哉。愚道人今年三十六矣,读书亦有命"(见《通雅》卷三附记)。然而在这一时期终于写成《物理小识》《切韵声原》《医学会通》《删补本草》等书。

折叠晚期
从清顺治十年(1653年)至康熙十年(1671年),从顺治十年(1653年)算起,这年元旦,回到桐城南郊白鹿湖见到父亲方孔照。他在《象环寤记》中说:"以祗支(袈裟,表示为僧)为退路,即为归路。"说明他在梧州为僧,其实际目的是为了回乡。安徽地方官要奏用他时,他说:"匹夫不可夺志,出世人安往(往何处),不得涅盘也?""祗支"和"涅盘"成为他的遁词和借口。就在这年,他重去离别十年的金陵,皈依天界寺的觉浪道盛法师。方以智"闭关"于金陵高座寺的看竹轩,潜心写哲学著作,自称极丸老人。作为曹洞宗的一个法门弟子,佛教对他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出家又只是与环境作斗争的一种手段。

康熙十年(1671年)冬,方以智为粤事牵连被捕,解往广东,途经江西万安惶恐滩头,十月七日(11月8日)因疽发卒于舟中。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影响
折叠哲学
方以智对儒释道三教的批评与会通思想主要集中在他于顺治九年(1652)前后所完成的哲学著作《东西均》中,其与佛教有关之著述,皆收在《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与《青原志略》二书中。《青原志略》 是现存记录方以智驻锡青原时期的思想与活动最为详尽的著作 。

在《东西均》一书里,方以智以广博的学识见解广泛地评判儒、释、道三家之学问特征及其优缺点,这是他会通三教的认识基础。 他在《东西均·开章》里即对孔孟、老庄、宋儒理学及佛禅等各宗之学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来指代:"开辟七万七千年而有达巷之大成均,同时有混成均。 后有邹均尊大成;蒙均尊混成,而实以尊大成为天宗也。"

方以智用"尽天地古今皆二"和"公因即在反因中"来描述世界的状态。方以智积极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提出了"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命题,深刻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在《东西均》中,方以智对儒释道各家思想总是尽可能辩证、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方以智一方面不赞同理学死读书的迂腐做法,也反对心学空谈心性的机巧作为,但另一方面,方以智在方法论上神化易学,在核心价值观上对儒学高度认同 。

从内容上看,《东西均》和大多数中国哲学作品一样,也是一部关于道德、人生、学业的经世之作。调和儒释道三家伦理价值观,是《东西均》的根本宗旨。《东西均》各篇章所阐释的具体内容,或学术,或伦理,大都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旨趣。在《东西均》中,方以智将"举一明三"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在心物问题上,面对当时理学和心学之蔽,他重新诠释了"尽心,知性,知天" ;在信疑问题上,他提出信其当信,疑其当疑,"天自信天,地自信地,我自信我";在名实问题上,强调要看穿世界的颠倒,不为字面的颠倒所限;在学问全偏问题上,"凡学非专门不精,而专必偏,然不偏即不专。惟全乃能偏" ;在道艺问题上,提出"知道寓于艺者,艺外无道,犹道外之无艺也" 。另外,在《东西均》中,方以智设《生死格》一章,专门阐释了他的"大生死之事"、真知生死"通变化而知危微交轮之机"和"不虚生,不浪死" 的人生态度 。

折叠自然科学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终于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方以智学识渊博,《清史稿》本传说:"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这一评价并不过分,他在许多领域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例如,在学术分类问题上,他把学术分为三类,说:

"考测天地之家,象数、律历、音声、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皆物理也。专言治教,则宰理也。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通雅·文章薪火》)

在这三种学术中,他讲得比较多的是通几与质测。他说:

"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物理小识·自序》)

可见,所谓通几,是对事物发生根本原因的探讨,而质测则要求脚踏实地考察事物变化原因,按特性予以整理分类,总结验证已知规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显然,通几与质测是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着眼对学术活动所做的分类。在中国,这种分类是方以智的独创。

在天文学方面,方以智结合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和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天文学,讨论了地心学说、九重天说、黄赤道、岁差、星宿、日月食、历法等天文学问题。对于西方天文学知识,他非常重视,经常追踪西方天文学最新进展,例如他在讨论天体运动轨道问题时,就曾根据西方用望远镜观天发现金星有周相变化的事实,提出了金星、水星绕太阳运行的正确猜测。

方以智接受西方科技知识,并非盲从,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消化。例如他对于西方地圆说,就是首先考察了地圆说赖以成立的观测证据,然后才加以接受的。对于传教士的错误说法,他则予以批驳。例如传教士曾说,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60多倍,而太阳距地球只有1600多万里,方以智指出这是错误的,因为据此计算(定地球圆周长约9万里),太阳的直径就将近有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运用自己的"光肥影瘦"理论,对这一问题做了解释,指出人目所见的太阳圆面比实际发光体要大,因此按几何方法进行的测量并不准确。他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历象考成》的作者所接受。

在物理学方面,方以智更有诸多创见。他从气一元论自然观出发,提出一种朴素的光波动学说,认为: "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物理小识》卷一)

显然,方以智认为,光的产生是由于气受到激发的缘故。由于气弥漫分布于所有空间,彼此间无任何空隙,被激发的气必然要与周围静止的气发生相互作用,"摩荡嘘吸",将激发传递出去,这就形成了光的传播。由此,方以智所描述的是一种朴素的光波动学说。为了与近代光的电磁波动说相区别,可以称之为气光波动说。

从气光波动说的角度出发,方以智进一步提出了光不走直线的主张,他把它叫做光肥影瘦,认为光在传播过程中,总要向几何光学的阴影范围内侵入,使有光区扩大,阴影区缩小。他并且指出,由于光肥影瘦现象的存在,使得基于光线直进性质进行的测量得到的结果都不准确。他说:

"物为形碍,其影易尽,声与光常溢于物之数,声不可见矣,光可见,测而测不准矣。"(《物理小识》卷一)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并且努力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常见光学现象。所有这些,在物理学发展史上,都是很新鲜的。

另外,他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对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隔音效应,对于色散,对于炼焦、比重、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都是领先于同时代人的。

在生物医学方面,方以智也有诸多值得一提之处。他在其《物理小识》一书中,记述有大量动植物的生态学内容和栽培、管理等知识。他引述了传教士"脑主思维"之说,介绍了他们关于人体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认为中西之学各有所长,尝言西医"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故引用汤若望之《主制群征》中西医之解剖学,介绍于国人,但剔除了传教士所说的"全能的上帝创造世界"之类的内容。他自己对于传统医学也素有研究,撰有多种医学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传世不多,我们难以窥其全貌。方以智可视为我国早期汇通思想医家之一,于我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影响。

方以智其学博涉多通,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所著《东西均》中提出"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和矛盾运动,认为事物都是"相捄相胜而相成",体现出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方以智对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由利玛窦、徐光启传入的西方科学作了记述、考辨,把整个科学技术按其对象,区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道几"(哲学)三大类。他还立志邀集专家编译综合百科全书,但这个宏愿未得实现。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姿抱畅达,早以文章誉望动天下。(《方以智传》)

清代学者朱彝尊:纷纶五经,融会百氏。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计有一百余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通雅》和《物理小识》,前者是综合性的名词汇编书,后者是一部笔记,他的科学见解主要集中在这部书中。他的后期代表作是《药地炮庄》和《东西均》,均为哲学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哲学命题。他的著作中另外比较重要的还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现存共二十余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际关系
亲属

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今属安徽桐城市),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

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因方学渐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明儒学案》把他列入《泰州学案》。

以智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著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

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等。

姑姑方孟式、方维仪是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少年寡居。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曾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河北、京师等地,见名山大川,历京华胜地,阅西洋之书,颇长见识。

父亲方孔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著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尚书世论》等有《全边略记》等著作,《明史》有传。《周易时论》被《四库提要》列入存目。

妻子潘翟

女儿方御

朋友

以智曾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争议
1972年当代美国华裔学者余英时在《方以智晚节考》认为方以智行至惶恐滩头,想起前朝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江殉国。

折叠编辑本段史料索引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父孔照,明湖广巡抚,为杨嗣昌劾下狱,以智怀血疏讼冤,得释,事具明史。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以忤执政意,不果用。京师陷,以智哭临殡宫,至东华门,被执,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 贼败,南奔,值马、阮乱政,修怨欲杀之,遂流离岭表。自作序篇,上述祖德,下表隐志。变姓名,卖药市中。桂王称号肇庆,以与推戴功,擢右中允。扈王幸梧州,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旋罢相。固称疾,屡诏不起。尝曰:"吾归则负君,出则负亲,吾其缁乎?"

行至平乐,被絷。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康熙十年,赴吉安,拜文信国墓,道卒,其闭关高座时也。友人钱澄之,亦客金陵,遇故中官为僧者,问以智,澄之曰:"君岂曾识耶?"曰:"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於孝子!'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照,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其故乎?"澄之述其语告以智,以智伏地哭失声。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方以智逝世后,共有三座墓:江西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金牛架轭"地为肉身墓。墓地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由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构成,占地二百一十平方米。墓冢以花岗石相围,墓碑竖于《生事略碑》后,碑上因方氏子孙尊先生反清之志,未署清帝年号。左侧为潘氏夫人之墓。方以智墓冢前为石砌祭坛,并立有近人书刻《方密之先生事略碑》,西边配石刻对联:"博学清操重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以下依次建拜台三道,迎出山脚。拜台前均有白石栏杆。其第一道拜台有石狮一对,分立左右。台下右侧立大理石标志碑一块。四周松青柏绿,郁郁葱葱,整个墓地居高临下,气势开阔,肃穆庄重。 方以智墓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末四公子
陈贞慧        侯方域        方以智        冒辟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全书》|真孝子,真忠臣,真才人——致敬密之先生
 光辉rlbr1vjwmb 2019-10-30   |  53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出自明末著名的文化世家桐城桂林方氏。

明成化元年(1465),四川监察御史、都谏王瑞听闻方氏六世祖生的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于是在其门楣上题词“桂林,族乃大”。桂林,折桂如林,折桂即蟾宫折桂,这里是赞扬方氏科举及第的子弟很多。

曾祖父方学渐虽是布衣,但学识渊博,主持结社讲学二十多年。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炤均中进士,为官清廉,著述颇丰。外祖父吴应宾亦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为知名学者。母亲吴令仪琴棋书画皆精。

师傅王宣、白瑜亦均是知名学者。祖父方大镇引《易传》“蓍圆而神,卦方以知,藏密同患,变易不易”,给孙子取名“方以智”,意谓“方正而智慧”。

真孝子
方以智为人子孝,最典型的当为怀血疏救父一事。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十三,在湖广巡抚任上的方孔炤遭人挟私报复,被逮入狱,将处以死刑。三月,于上一年中举的方以智上《请代父罪疏》,详细解释事情原委,请求代父受死。崇祯考虑方以智殿试在即,拒绝了请求。

三月二十日进士及第后,方以智怀血疏于朝门外请求百官代为上达,至崇祯十四年七月,终于感动崇祯,释放方孔炤。崇祯帝感叹:“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史实证明,崇祯没看错人。

方孔炤逝世后,方以智庐墓三年。



方以智草书书法

《庐墓考》,方以智辑撰。我国古代礼制繁复,丧礼为其中重要一种,庐墓又为丧礼中的重要一种。古人于父母逝后,服丧期间在坟墓旁搭盖小屋居住,以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桐城方氏忠孝传家,于庐墓之礼遵奉极为严苛,方以智自幼即受到祖、父的亲身教诲,如明崇祯二年(1629),方以智曾祖母去世,时年六十九岁的祖父方大镇“哀慕丧次,不异孺子”。

正是在这种怀祖尊先、黾勉孝悌的传统孝文化熏陶下,年轻的方以智检觅典籍,辑撰了本书。全书分前后汉、晋东晋、南北朝、唐、宋南宋、元、明、同郡、列女九类,前七类主要择自史籍记载有庐墓行为的二百九十三人,加之有庐墓行为的同郡八人、列女十三人,共三百一十四人,撮述其事略,并于每类后集中予以评论。

真忠臣
方以智为臣下忠,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拒降农民军,拒降清廷,自沉惶恐滩。

崇祯朝,翰林院检讨方以智积极建言献策,多得崇祯褒奖。崇祯帝自缢后,方以智哭灵于东华门,并投井,未成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三日,方以智被农民军俘获,始终不肯投降,备受拷掠,以致两个脚踝骨都裸露在外。四月十二日夜间,伺机得以逃脱。

南明永历小朝廷苟延残喘,在清军的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因拥戴永历帝即位有功,方以智官拜东阁大学士,但屡遭排挤、打压,有志不得伸展。

为躲避搜捕,永历四年(1650)方以智改易名姓,逃入深山,躲在当地士绅家。后被人举报,为不牵连他人,方以智剃发披缁,主动来到清军将领马蛟麟帐前。面对被逼迫出仕,方以智毫无惧色,宁可选择受死。马蛟麟见劝降无望,应允方以智逃禅。

逃禅,指遁世而参禅。方以智拒绝投降清廷,选择逃禅。明亡后,至逝前,除禅修外,方以智一边读书、思考、撰述,一边从事反清活动。若仅看作一般的“出家”“为僧”,便是大大低估方以智此举的意义。



方以智画像

方以智先后住持过多家寺院,讲学交游频繁,暗中从事反清活动。其间,清廷两次征召,均被方以智以出家为词推脱。清康熙十年(1671)年春,方以智牵涉进反清事件“粤案”中。当时有人劝他远走避祸,他坚决拒绝,毅然自投庐陵监狱,于是被作为政治要犯,解往南昌,后又转解广东,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的惶恐滩。

惶恐滩即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滩,位于江西省万安县境内,在距万安县城5公里的江面上,于赣江十八滩中最为险要,江水湍急,暗礁林立,令人望而生畏。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万安水电站建成后,这些险滩已不复存在。

方以智自沉惶恐滩,远慕文天祥,近学五世祖方法。明初靖难之役后,任职四川按察司断事(主管一省司法刑政长官的属官,六品)的方法效法其师方孝孺,不尊燕王朱棣为新帝,被逮,解往京城。船至望江,方法整肃衣冠,北向拜父母之邦,拜毕沉江而死。

真才人
方以智作为才子,博学宏通,多才多艺。

方以智曾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用五年时间将诗词文赋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以十年时间为国家建功立业;再以十五年时间攻读经史,考古究今;五十岁以后专心学《易》。



方以智字画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什么大过错了。”(《论语·述而》)方氏诗书传家,累世习儒,自曾祖以来四世研《易》,方以智与其父方孔炤合撰《周易时论》,自撰《易馀》。其易学集家学之大成,集邵雍、二程(程颢、程颐)、朱熹、蔡沈之大成。

方以智精诗词歌赋,擅书画琴棋,通医卜星相,学识渊博,思想精深博通,集前贤之大成,开后世之先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方以智通晓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当时刚传入的西方近代科学,如早年曾向西洋传教士毕芳方济请教宗教与西学,晚年与汤若望讨论历法。

方以智在哲学、天文、物理、医学、语言、文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卓越的建树,其思想高度、学术贡献以及由此而确立的历史地位,皆足以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相并峙,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罕见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是中国十七世纪时代精神的重要的侧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杰出人物之一。





清华大学研讨会

方以智一生著述极其宏富,近200种。然而由于其明遗民身份以及清廷文字狱的残酷,其著作多遭禁毁。三百年来,除《通雅》《物理小识》流行较广、《药地炮庄》间有流传外,一些著述散佚湮没,幸得方氏后人以家传抄本形式世代珍藏,一脉孤悬,不绝如缕。

新中国成立后,方以智十一世孙方鸿寿先生将历尽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稀世孤本,捐赠给政府。经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方以智全书》终于出版。

《方以智全书》系方以智著作第一次全面系统校点整理出版,收录方以智著述36种,其中20余种三百多年来从未刊行。《方以智全书》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

文|陈胡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是天地会的创始人?
 冒士模的图书馆 2021-09-12   |  223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天地会,通称洪门,外称天地会,因会内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拜日为兄,拜月为姊” 而得名,载于正史的有着“三点会”“添弟会”“小刀会”“袍哥会”“哥佬会”等十多个异名,是明末清初兴起的一个“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虽经清廷残酷捕杀,但一直顽强抗争,至19世纪中期,天地会传到海外,成为近世中国最早的华侨;天地会对中国近现代史走向发生过深远影响:孙中山1904年在檀香山便经叔父介绍加入洪门,辛亥革命中的同盟会员很多同时也是天地会会员(洪门成员),如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69人是洪门中人。在马克思笔下,天地会还是中国最早与共产国际发生过组织联系的民间社团。李大钊曾援引马克思在为《纽约论坛报》做通讯员时期的一则记录说:在法国巴黎,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的天地会是共产第一国际的一个支部,会员达百万人,遍及整个中国和印度。

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秘密组织,对其创始人却充满争议,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答案,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说法,至少有万提喜说,郑成功说,陈近南说,南少林说,洪二和尚说等等,但每一种说法都无法令人完全信服。近年有人提出天地会创始人为方以智则是一种颇为新颖的说法,通过这种说法有可能找到天地人创始人的真正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今安徽桐城人,明末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合称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年轻时家庭环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三十岁时中进士并被崇祯接见。李自成进京后方以智被俘,虽被严刑拷打,但拒不投降。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伺机南逃投奔弘光政权,但受到阮大铖排挤,被迫流寓岭南,以卖药为生。后参与拥立永历帝活动,但受太监王坤巫劾,遁迹于湘、粤、桂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清兵南下后,在梧州出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后去南京,皈依天界寺觉浪法师。五十四岁时受清政府迫害,不得不离开天界寺去吉安净居寺出任主持。康熙十年,因列名“粤难”被清政府逮捕,在押往岭南途经惶恐滩时投水而死。

明亡后,方以智虽托身佛寺,但一直从事着反清复明的工作,与众多反清人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一点,把方以智与天地会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天地会又名三点会,三点会的符号是∴,而“∴”这个符号则是方以智设计的。方以智在其著作《东西均》中,把他复杂深邃的思想总结为一个简明形象的“∴”。方以智因其著述《通雅》被梁启超称为近世语言音韵学研究第一人,熟谙汉语通假、同音字多等特点的他,不正是巧妙地把“三点”和“∴”进行了置换和还原?在方以智的哲学观念里,上一点是虚拟设象,表示鸿蒙初辟,称“绝无对待”,无极衍生太极贯行阴阳而无形;下两点为“相对待”,日月轮转,乾坤倒置,这不正是反清志士心目中地覆天翻的革命宗旨?方以智对“∴”的解释是“非纵非横”“可纵可横”“非三非一”,而天地会的组织形态则是分散自行发展,各自开山立堂,互不统属而又互有联系,这不正方以智思想的体现吗?

1658年,方以智为父守墓期满后返回江西后,在建昌府周围四处活动,其间有一年之久的福建武夷山之游,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无人知晓,而福建与天地会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天地会早期早主要的活动地区就是广东福建地区,而这两个地方与方家有着不解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方以智一定领导着一个秘密团体,为正式反清力量提供背后策应。

如果这些还只是推测的话,那么清中期清政府大量缴获的天地会会簿中留下的著名的“木立诗”(《三六底》)就是铁证了。当时,天地会会众中广泛流传有“木立斗世知天下”、“木立斗世六十年,太子十三来结义”之类的歌诀,还有“攻打木阳城”的入会仪式,考古界在据信为天地会发源地的福建漳州碑亭上也发现有“木立斗也(世?)清皆绝,万里和同再复兴”的模糊碑文,多处提到“木立”。而方以智晚年变幻无常的名号中,恰好有一个叫“木立”。如果这一切都只是巧合,那也只能说明巧的真是太巧了。还有在天地会云山雾罩的传说中那个在襄阳万云山万云寺出家为僧的万云龙,不正是方氏去点为万,入云为龙?

后世天地会所传“海底”(意思是深如大海,传说为一年轻水手从海中捞得的天地会会簿),也和方以智不无关系。粤案中方以智被收监关押庐陵时,曾在狱中托人带诗给儿子方中通说“复壁有深意”,方中通复诗“此间能破壁”,是否暗示他被捕前藏身的江西富绅世交萧孟肪家中夹壁内,藏有天地会的重要文件需要及时取回?他是否预感到清朝征服者将以文化歼灭行奴役统治,遂为后世天地会另创一套文字符号、以“春典”“隐语”(手势)行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2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人物历史真相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王谨 2022-09-28 15:30


近日读到中国著名学者萧鸿鸣先生新著《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感触颇多。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极为罕见的通儒,在哲学、史学、书画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清康熙十年(1671)3月23日,方以智因曾在两广抗清的“粵案”发作,在江西泰和县首山被清廷逮捕;同年10月7日,他被押解至去广东的囚船,在途经贛江万安县惶恐滩时,不幸殉节。

方以智在煌恐滩到底是因风云不测,船倾而亡,还是背疾而死,或是投水殉节?学术界、史学界争论不休,至萧鸿鸣先生这本书出版之前尚无定论。

求证方以智在惶恐滩的死因,事关世人对他“忠孝节义”的认定。所以,继客居美国的余英时教授在缺乏史实佐证的情况下对“疾卒”提出质疑后,萧鸿鸣以求真的史学态度,延续对这段历史公案的考证。通读《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我以为,萧先生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考证,从三方面体现了“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

一是善于梳理前人的考证成果,明确哪些可资借鉴,哪些需要去伪释疑。唯物主义历来反对割断历史,反对历史虚无的观点。考证,同样需要梳理前人的观点。萧先生这本书,就梳理前人做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书中陈述到:1962年,仪征、冒怀辛合著《方以智死难事迹考》,第一次渉及方以智在惶恐滩的死因“是被清政府迫害而死”;但其结论却是“在囚船上流行着夏季的急性传染病……被折磨而死”。还有其他著述,也有类似观点。萧鸿鸣先生广泛搜集梳理这些史料,查阅记述同一史事的不同历史文献,或同一种历史文献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差距,以正本清源。

二是以求新的视角,细致深挖遗留的诗文,发现新的证据,进行论证和分析。1972年,余英时发表了《方以智晚节考》,提出了方以智在惶恐滩的死因是“自沉死节”的新观点。但只是以史事之“内在面 ”或“思想过程”关系,辅之以对“隐语破解之”得出结论。这个观点的提出,尽管国内学者都认为论据不足,但无异于给方以智研究开辟了新说。萧鸿鸣为求证此新说,通过对大量诗文“隐语”的还原破释,以乾嘉学派“审名实”方法对“译解暗码”进行本意、详实的解读等,从而发现方以智死因的新证据。

三是敢于挑战前人观点,以事实和哲理推断,得出新的论断。萧鸿鸣撰写的《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经历了一个从“诗文”到“诗证”再到“实证”的探求过程,整个考证与阐释过程非常圆满。考证需要经历查阅浩瀚文选,不遗漏细微末节的过程。比如,他考证了方以智的儿子诗中重要隐语:“波涛忽变作莲花,五夜天归水一涯”,认为这两句诗将方以智赴水自沉性质,作了清晰直接的表达,排除了船倾落水的可能。萧先生从诸诗文中,发现方以智对水的藐视,可推测其具有水性及泅渡能力。于是,认同阮尔询《古事比·序》中句:“方子之尊君先太史公……大义凛然,全岁寒之节”。

萧鸿鸣历经5年艰苦考证和求索,终于将这段学术界纷争半个多世纪的“惶恐滩”死难真相得以澄清,使这一被历史烟尘封存的谜案,得以全面、真实地摆在读者面前,大白于天下。

萧鸿鸣是一位在多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这本《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也是继2020年4月萧先生出版《方以智黎川四年》后的又一部力作和姊妹篇。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08: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季南略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图书
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旧抄足本明季南略,原为张崟(慕骞)先生所发现,关于是书及其作者的情况,张先生在计六奇与明季南北略一支文中已作了论述,此文已附在新点校出版的明季北略中。现就明季南略的点校工作做些简要的说明。 此书难脱稿于康熙十年(一六七零年),但因清初的文禁;一直未能付梓。直至嘉庆、道光年间,文纲稍弛,才有北京琉璃厂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共十八卷。尔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刊行石印巾箱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刊行铅印本,有"万有文库"及"国学基本丛书"尔种名称。一九五八年,商务本又有重印。以上通行诸本,文字与内容基本一致,难作十八卷,但均非完帙,仅以篇数计,能行本南略删除四十二篇近二万字。张先生曾以杭大藏抄本十六卷作底本进行点校,惜未及完成,即于一九六五年春病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明季南略

创作年代
清代


文学体裁
历史类笔记

作者
计六奇

目录
1作者简介
2南略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明季南略
计六奇(1622年-?),江苏无锡人,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生于明天启二年,卒年不详。江苏无锡县兴道乡(今前洲、玉祁一带)人,明末清初史学家。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1]​二书。

折叠编辑本段南略简介
本书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明弘光元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明季南略》与《明季北略》几乎是同时进行编写的,二书资料来源广泛,标明出处的史料就有《野乘》、《野记》、《遗闻》、《国难录》、《史略》、《甲乙史》、《幸存录》、《无锡记》、《无锡实录》、《江阴野史》、《闽事纪略》、《安龙纪事》、《粤事记》等七十余种。李慈铭认为《明季南略》所记多为亲历,"以闻见较亲,故大端无误"。

《北略》《南略》两书编纂特点是编年为纲,杂以纪事本末、传记形式。各卷按年分事记述,但编年不编月,有些事目中,又多以事件为题,也有传记、章奏、诗文。每卷几乎都有"志异",专记星象变化和天灾异象。梁启超说:"计用宾之《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用纪事本末体,组织颇善"。

此书脱稿于康熙十年(1670),但因清初的文禁;一直未能付梓。直至嘉庆、道光年间,文纲稍弛,才有北京琉璃厂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共十八卷。尔后,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刊行石印巾箱本:均非足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旧抄足本明季南略,原为张崟(慕骞)先生所发现,关于是书及其作者的情况,张先生在计六奇与明季南北略一支文中已作了论述,此文已附在新点校出版的明季北略中。现就明季南略的点校工作做些简要的说明。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刊行铅印本,有"万有文库"及"国学基本丛书"尔种名称。一九五八年,商务本又有重印。以上通行诸本,文字与内容基本一致,难作十八卷,但均非完帙,仅以篇数计,能行本南略删除四十二篇近二万字。张先生曾以杭大藏抄本十六卷作底本进行点校,惜未及完成,即于一九六五年春病故。

参考资料
1.明季南略  . 古诗文网 . [2020-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08: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季北略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图书
《明季北略(全二册)》是在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计六奇。

基本信息
书名
明季北略(全二册)

作者
计六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84年6月

页数
851 页


定价
85 元

装帧
简装本

ISBN
9787101050882

丛书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目录
1内容介绍
2图书目录
3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介绍
《明季北略(套装共2册)》共二十四卷,起自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尤详,李自成入京后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内容大多涉及晚明农民战争、阶级矛盾、民族关系等,取材广泛,记事有序。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卷一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始至四十八年庚申止建州之始萧子玉伪称都督清河城陷杨镐逮治神宗崩光宗贞皇帝红丸一案雇慥论辽事兵饷增灭熊廷弼回籍清朝建元抚顺城陷刘杜二将军败绩熊廷弼经略辽阳经异附前梃击青宫一案熹宗登极河清惁嗣昌奏岁(食几)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卯止渖阳陷袁应泰傅何廷魁投井广宁溃罗一贵自刎熊廷弼傅毛文龙请饷毛文龙安州之乱魏忠贤浊乱朝政天鉴录魏当……卷三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始卷四 崇祯元年戊辰卷五 崇祯二年已巳卷六 崇祯三年庚午卷七 崇祯四年辛未卷八 崇祯五年壬申卷九 崇祯六年癸酉卷十 崇祯七年甲戌卷十一 崇祯八年乙亥卷十二 崇祯九年丙子卷十三 崇祯十年丁丑卷十四 崇祯十一年戊寅卷十五 崇祯十二年已卯卷十六 崇祯十三年庚辰卷十七 崇祯十四年辛巳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卷二十 崇祯十七年甲申卷二十一 上卷二十一 下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补遗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附录 计六奇与明季南北略注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江苏无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15: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16 21:22
14803楼  


@臧达 14732楼 2014-09-16 21:10:18

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十余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出三四里远

V哥你好,堂客这个称呼,只有湖南人才有啊,老婆、夫人的意思。另外,还有史湘云的判词,湘江逝去楚云飞。作者之一是否真的在湖南生活过。求解。

-----------------------------

谢谢你对“堂客”的解释,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关于湘云的问题,在曲子里还有“水涸湘江,云散高唐”原文,其实这是在指夫妻离散的意思。黛玉人称“潇湘妃子”,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来自于“娥皇”和“女英”的典故。

在八十回以后,湘云与自己非常中意的美男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生活也很美满,怎么耐天下大乱,夫妻分离,后来在晚年遇到了同样流浪的宝玉。这些在前八十回也能找到暗示,所以湘云二字应该不是指地点。

还有的人认为“云散高唐”也许是指山东的一个叫高唐的地方,这都是不正确的思路。

晴涯  2016-10-30 00:05
评论 V哥掰谎:楼主,湘江是湖南第一大江,楚云飞的楚在古代包括湖北和湖南,湘云会不会和湖南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17: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潭魂!6073--【仁可何城二子何子奋朱三太子+反清复明】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巧姐儿争佛手——朱三太子的反清复明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4-12 22:10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红楼梦》里有三处提到了佛手,先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后,板儿看到探春屋里摆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犯馋要吃,探春便给了板儿一个大佛手,结果巧姐儿看到板儿手里的佛手后便哭闹着要,众人于是用她的柚子换了佛手。然后是第六十四回雪雁提及黛玉屋里也常爱摆佛手;第七十二回里贾琏又提到外路和尚送给贾母的寿礼——一个蜡油冻的佛手,为贾母所爱。

为何《石头记》中屡屡提及佛手,而且这佛手不但惹得巧姐儿与板儿相争,同时也为探春、黛玉、贾母三人所爱,这佛手究竟是何宝贝?

这佛手可不是小宝贝,而是大宝贝,除了前书解密过的寓意外,这佛手还喻指大明政权这个极大的宝贝!

朱慈炤为何要将大明政权比作佛手呢?这就要从大明的开国之君朱重八如何走上从军路说起了。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兄长相继病亡,孤苦无依的朱重八只得去了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四出流浪,化缘为生。元至正八年(1348年),21岁的朱重八返回皇觉寺。1352年定远富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在濠州起兵,朱重八的童年好友汤和被郭子兴授千户,汤和于是给好友朱重八写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收到信后的朱重八在留寺为僧、离寺避难还是听从汤和的建议还俗从军这三个选择中犹豫不定,于是在寺中向佛祖求问占卜,占卜的的结果显示无论是留在寺庙、还是离寺避难都属不吉,朱重八于是卜问从军举事怎么样,结果占卜大吉,看到佛祖给了他如此明确的指点,朱重八大喜,于是立刻赶赴濠州投军。

不断获得神助的朱元璋因此在短短十五年后取代元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大明政权,所以,朱慈炤就在他的《石头记》中用佛手借喻得到佛祖指点和帮助而投军起事、最终成功称帝的小和尚朱重八创立的大明政权。

这就是为什么在朱慈炤的笔下:探春、黛玉和贾母都是将佛手摆着供着,唯有板儿是闹着要吃佛手,因为板儿是一心想吞灭大明的满清!

第四十一回里就巧姐儿和板儿的佛手之争写得仔细、批注的也详细:“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辰双行夹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蒙侧批:伏线千里。】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庚辰双行夹批: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回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蒙侧批:画工。】”

探春房内摆的数十个大佛手是喻指南明政权结束以后的仍然尊封大明为正朔的明郑政权(1662年-1683年)苦苦支撑的数十年,受不了板儿闹腾的探春给了板儿一个佛手,这是暗喻地处台湾的明郑的继承人郑克塽最终不支,只得投降满清,汉人政权被从探春——明郑的手中交到了板儿——满清的手中。

巧姐儿向板儿要佛手,并且甘愿用自己手中的大柚子做交换,前书中已经解密,大柚子暗喻的是崇祯和田秀英唯一留下来的儿子——朱三太子朱慈炤,巧姐儿甘愿用自己的大柚子换取板儿手中的佛手,这是暗喻:巧姐儿朱慈炤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满清篡夺的大明政权,表明了朱慈炤反清复明的不怕牺牲的决心。

那么,朱慈炤是否从事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呢?这是明史学界从未详审过的一个问题,因为从朱慈炤被捕后的供词来看,朱慈炤明确否认自己从事过反清复明的活动。

那么,朱慈炤被捕后的供词是否确实呢?

答案是否定的。朱慈炤不但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

根据描写宁波慈溪地域文化的古籍道光《浒山志·杂记》卷八记载:“眉山陈氏景屏楼面玉屏山,楼额相传故明朱三太子书。诸生胡朴崖迎之,居为奇货,召募壮士,思行嘉绩故事。众溃,被逮。太子不知所终。”游方和尚朱慈炤还俗成婚后隐居在浙东,从朱三太子留下的楼额手书和起兵之事可知,朱三太子朱慈炤确实是曾参与了反清复明的,只是不幸失败。

其后发生的金和尚拥立朱三太子起事的记述则更为清晰,义军们明确声明,他们拥立的朱三太子是永王。身为普通的江南百姓,却能清楚无误地说对朱三太子的王号,可见他们对朱慈炤的情况十分了解,见《伪朱三太子案二则》:“一江南金和尚挟妖术,诈称拥立朱三太子,为崇祯帝子永王,潜相煽诱,聚众太湖。圣祖南巡,谋劫乘舆,以发炮不鸣而止。事发, 捕逆党, 悉伏诛; 所称朱三太子者, 年七十余矣, 解京师, 鞫实, 斩于市。”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以“朱三太子”的旗号起兵的宁波张月怀的义军中的何子奋被捕后供述清楚,何子奋是其化名,他的真实身份是朱三太子的二儿子朱?。(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897-898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4 :“臣等现在会审,因查四十五年七月间,浙江张月怀左道惑众案,内有拏获奸犯何诚之侄何子奋,现禁在狱,提出讯问,据何子奋自供:伊系何诚之第二子,本姓名朱?,何诚即是朱三,入赘余姚胡家,有子六人,其第三子已死,自败露之后,何诚家属妇女逃窜至湖州府长兴县地方。……”)

以上三处记载已经足以证明:永王朱慈炤不但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康熙年间会不断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而不是朱太子和朱二太子定王的名号起事。

顺治初年的南北皇太子案都是以假冒之名了结的,也就说,清廷的对外官宣始终是朱太子朱慈烺下落不明,因此,作为民间百姓,如果要假借崇祯儿子的名号起事,毫无疑问借用下落不明的朱太子朱慈烺的名号最有号召力,再不济也应该打着朱二太子定王的名号,因为这两位不仅伦序排在前面,而且也都是被东林党吹捧成千古圣贤皇后周后的儿子,也就是崇祯的嫡子,谁会想到去拥立朱三太子这么一个伦序在后,而且还是被东林党攻击为奸妃之人的庶子呢?

但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同时期的各路义军们纷纷舍朱太子和朱二太子的旗号不用,一致地拥立朱三太子,这充分证明:朱三太子必定与这一支支起事的义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直接参与其中的某只队伍,所以他们才会而明确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进行反清复明。

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吴三桂起兵反叛传到北京后,估计是甲申之变时,年幼的朱三太子朱慈炤面对李自成的英勇不屈给京城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一位名为杨起隆的人以“朱三太子”之名在京城纠集了八旗奴仆、佃户千人反清,因监生郎廷枢告密而事败,杨起隆下落不明。 后在康熙十八年(1678年),杨起隆的旧部朱次门又在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托名“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拿获,押往京城处死。

如康熙十六年,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纠集海上兵勇数万人起事,皆头裹白布,称“白头军”,活动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山谷间,与台湾郑经联合,后被海澄公黄芳世击败。

如浙江宁波眉山诸生胡朴崖召募壮士,拥立“朱三太子”起事,兵败,朱三太子不知所终。

如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江南金和尚拥立“朱三太子永王”,聚众太湖,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关键时刻由于发炮不鸣,金和尚最后事败被杀。

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一月,江苏太仓州与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暴动,浙江大岚山的一念和尚张念一(即张廿一张君玉)、张念二(即张廿二张君锡)等又以“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他们聚众起事,头包红布,竖大明旗号,欲攻太仓劫库,却未成功。因为两地首领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因此引起了清廷的特别重视,对此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严密搜捕,朱慈炤全家最终被捕遇害。

如果说在康熙朝早期起事的杨起隆和蔡寅之所以打起了“朱三太子”的旗号是因为钦佩朱慈炤国破时的英勇不屈,但康熙中后期的江南一带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则毫无疑问都是身居其地的朱慈炤亲身参与的结果,所以翻看史书就会发现:在康熙四十七年永王朱慈炤被捕并被杀害后,曾经此起彼伏、连延不绝的朱三太子起事也就从此平息了。

被捕后的朱慈炤拒不承认自己反清,尽管他的二儿子朱?被抓时就是在反清的义军队伍里。朱慈炤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朱慈炤在《石头记》的第八回里曾经批注道:【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同清廷斗争了几十年的朱慈炤对清廷的狡诈和凶残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知道自己和儿子们都难逃一死,但他绝不能交待自己的过往行动,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保护那些同他交游往来的为数众多的遗民义士和他的血泪巨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如果他承认反清,那么清廷就将会对这些人进行疯狂地搜捕剿杀,不但无数人要被残酷株连、人头落地,而且自己托付于密友畸笏叟的心血之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会被发现焚毁。

最终,由于没能从朱慈炤的口供中得到任何线索,没有发现足够证据的清政府因此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株连迫害。

朱慈炤从未放弃抗争,正是他不懈地组织队伍、不断地发起斗争,这才让“朱三太子”的战斗旗帜历久不倒,根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开篇所写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知,坚持反清复明斗争的朱慈炤是在六十五岁以后才开始创作《石头记》的,此时的他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再胜任奔波武斗,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抗争,于是将反清复明的事业交付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化名何子奋的二儿子朱?,让他代替自己从军,而朱慈炤自己开始以笔为枪,转入了另一个战场,既然他无才“补天”——恢复中华旧山河,那么他就要用他的余生与东林党文魔们作文斗,去补地之缺——补史之缺——为存留明朝灭亡的可贵真相而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崇祯皇帝在甲申三月十八日晚送三个儿子出宫时,给他们交代的最后一句话是:“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朱慈炤没有辜负父亲的最后嘱托,巧姐儿确实是用他又香又圆的大柚子,也就是用他的生命去反清复明,去换取被满清篡夺了的大明佛手,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无畏勇气和坚韧不拔永远值得我们的钦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慈炤被害十二年后的康熙六十年(1721年),远在台湾的福建人朱一贵因为不满清廷的剥削和压迫愤而起义,为了壮大声威,朱一贵也打起了“朱三太子”的旗号,只是他这个“朱三太子”已经不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儿子永王了,而是朱一贵将自己的年幼儿子称为“朱三太子”,可见,由于朱慈炤的不懈斗争,“朱三太子”这个旗号已经是威震全国、深入人心了,即使朱慈炤已死,但他名字的余威依然足以撼动满清的统治,依然值得借来一用。

“朱三太子”可谓是康熙终生的梦魇,就连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在继位后也始终是心有余悸,胤禛在雍正七年(1729年)亲自向全国颁行《大义觉迷录》,并在首篇的《华夷中外之论》中哀叹说改朝换代的新皇帝们从来没有像满清这么艰难过:“从前康熙年间,各处奸徒窃发,动辄以朱三太子为名,如一念和尚、朱一贵者,指不胜屈。近日尚有山东人张玉,假称朱姓,托于明之后裔,遇星士推算,有帝王之命,以此希冀鼓惑愚民,现被步军统领衙门拿获究问。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之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否则,隐匿姓名伏处草野,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1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得李自成欣赏的朱三太子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2-25 22:5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既然李自成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太子朱慈烺,那么《明季北略》中关于太子朱慈烺面对李自成时的英勇无畏的慷慨陈词自然也就完全不存在了。那么这么具体的事迹到底是凭空杜撰的,还是被移花接木的张冠李戴了呢?



仍然是钱士馨给出了我们真相:确实有一个崇祯皇帝的儿子在被抓后,面对李自成不卑不亢,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气概,这个令人钦佩的人不是崇祯儿子里年纪最大的太子朱慈烺,反而是年纪最小的永王朱慈炤!



请看《甲申传信录》卷九的《戾园疑迹》中的明确记载:“大行皇帝遗三子,长太子,甲申年十六岁。次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闯犯阙时,上遣太子及二王出匿,命太子至成国公府,命定王至嘉定侯府,命永王至田皇亲府。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闯问:‘早来曾食乎?’王曰:‘尚未用膳。’因进饭,与之共食。是日午刻,得上崩驾信,闯谓二王曰:‘若父皇何苦自缢?即存,孤将与分治江南,不忍有弒君之名。今即自缢,非我弒也。今无伤,俟天下大定,孤将裂地而封尔,无忧也。’因发交伪权将军刘宗敏,令善养之。二王既至宗敏所,尚衣赤,谓监视军士曰:‘我当衣素,奈何衣红?可取素衣来。’军士曰:‘何来素衣?将往取宫中,可乎?’王曰:‘不可。’遂罢。二十二日,二王复入朝,闯语在廷者曰:‘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往来皆乘骡。  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

为了正本清源、去伪存真,钱士馨花费了七年时间在北京四处走访、多方采证,历尽辛苦终于写成《甲申传信录》十卷,由于钱士馨身在民间,所以他对那些发生在宫廷之内、朝堂之上的事难以全面了解,但是对于发生在朝堂和宫廷之外的京城百姓得以亲历目睹的事情,比如二王和太子的下落问题,他的如实记述就成为了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



有了钱士馨的《甲申传信录》,后世的我们才有幸了解到了这样的事实经过:年幼的朱慈炤的不屈服,不仅没有激怒李自成,反而令他获得了李自成的敬重,李自成不但亲自陪同他俩吃饭,而且命令刘宗敏善待二王,还又安排二王为父亲崇祯送葬,并且对臣属们说:“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 (杞、宋之礼,典出周武王封夏朝的后代于杞(今河南杞县),周成王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使二者承夏、殷之祧。) 这句话表明了李自成决定善待前朝后嗣的态度,但也正是李自成说的这句“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被人利用了以讹传讹地制造出“李自成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的欺世谣言。



面对永王朱慈炤宁死也决不肯向他下跪的顽抗,李自成不仅丝毫不予怪罪,反而是十分欣赏年幼的朱慈炤的过人勇气。正因为亲身经历了李自成始终宽宏、始终礼遇的态度,朱慈炤才会在他的《红楼梦》里写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也是义侠豪杰,朱慈炤的这一结论的作出是出人意料的,只有在了解了这背后的历史渊源后,我们才能体会到他写下的这“义侠豪杰”几字的真实分量。



朱慈炤年纪虽小,却能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这不仅令李自成十分欣赏,亦令其他的农民军将领们佩服尊敬,李自成败逃出北京之时,京城一片混乱,人人自顾不暇,可是朱慈炤却得到了素昧平生的农民军将领毛将军的保护,因此得以全身逃出北京,而那个在皇宫中只知作威作福、动不动豪掷千金贿赂讲师的定王朱慈炯却无人理会,最终在混乱中死于北京的城西空苑。



肯定会有人质疑:永王明明比定王小一岁,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写得清楚:“时,太子年十六,定王十三,永王十二”,钱士馨却写“长太子,甲申年十六岁。次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这年龄记载的错误怎么解释?



其实,钱士馨的关于二王的年龄错误恰恰证实他对于此事的记述是完全真实的。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王世德虽然交代了二王的年龄,但他没有说明一件事情,什么事呢?就是崇祯儿子们的身高问题。



周后个子极为矮小,《旧京遗事》记载周后“少颀颀之美”,“颀颀”就是身材修长个子高的意思。周后参选信王妃时,也被天启皇后嫌弃“弱小”,即使是民间普通百姓选妻还要“种贤、多子、端正、长、白”,个子高是重要指标,何况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皇室选婚?明朝选后妃的规矩极其严格:“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去之。凡遣归者千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胫、肩、背,有一不合法相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窜、稍浊、稍吃者皆去之。” (《纪晓岚文集第三册卷一·明懿安皇后别传》)



不要说个子太高或太矮无法入选后妃,就是个子稍高或是稍矮的都是不合格的,且不说假造京籍的周后压根就没有参选信王妃的资格,就算她有资格,但凭她那过于矮小的个头,也会在第一天就被早早淘汰,还怎么可能连过八关?



可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户籍、相貌、才华、以及身高一无是处的黑乌鸦反而一路挺进决赛,并且最终被特拔为信王妃,仅此一条也足以说明信王选妃的作弊之深了。



而周后的矮小基因最终拖累了她的孩子们,俗语说“父矬矬一个,母矬矬一窝”,崇祯朝的文渊阁大学士黄景昉在《宦梦录》中明确说已经十五六岁的太子朱慈烺身材短小,“睿体差、短、小尔”。



明末沈颐仙的《遗事琐谈》中则是记载:“宫称定王为三王子,永王年与(定王)均,而体壮大。”永王比定王小一岁,年龄相差不大,可是年小的永王与定王相比却是身材高大健壮,这奇怪的反差就是因为定王受母亲周后的遗传也是个小矮子,而永王的母亲田秀英“生而纤妍”高挑绝妍,而且是文武双全热爱运动,所以朱慈炤长得高大健壮,蓬莱公李方远在《张先生传》中也写皇四子“丰标秀整”,是个长身玉立的美男子。



因为永王与定王相比身材高大许多,所以不清楚二王年龄的普通百姓们完全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身形外观上判断二王的年龄大小的。《甲申传信录》写:“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永王的身高和年龄是完全一致的,十二岁的永王的个头就是十二岁的男孩的正常身高,而生活优渥、营养过剩的定王则不同,已经十三岁的定王的个头仅仅相当于正常标准的十岁男孩!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我就拿联合国WHO2017年的统计数据作个参考,考虑到虚岁与周岁的不同,下调一岁:九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35厘米,十一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46厘米,十二岁男孩约153厘米。也就是说:虚岁十三的定王比小他一岁的永王至少矮了11厘米,与同龄人相比则至少短了18厘米,当之无愧的矮人一头!



所以,沈颐仙的《遗事琐谈》用笔可谓狡猾,明明是定王生的个子太过短小,可他却扭曲视角写身高标准的永王“体壮大”,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了还以为皇四子永王是个形如金刚一样的巨无霸,不得不让人感慨沈颐仙那热切维护周后的拳拳之心啊!



如此悬殊的身高差,相信所有亲眼看到站在一起的定王和永王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英武不屈的身材高大的永王是哥哥,而怯懦畏缩的个子非常矮小的定王是弟弟。



由此可知:令大学士感叹身材太过短小的太子朱慈烺虽然年龄上要比永王朱慈炤大四岁,但个头不会比朱慈炤高多少,甚至可能比朱慈炤还要矮,东林党能够将被李自成俘获的永王和定王二王歪曲成太子和定王二人,并将永王面对李自成的威武不屈的英勇事迹嫁接到太子的头上,就是利用了永王的身材高大作文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兄弟中年纪越大的个子越高、性格也会越成熟,因此将个高的永王朱慈炤说成是年纪最长的太子朱慈烺很容易就骗过了不知内情的普通民众,从而实现了他们的张冠李戴,欺世盗名,计六奇和张岱的错误记载就都是来自东林党散布的无耻谣言。



虽然周后母子们个个都是低矮短小,“少颀颀之美” ,但心机却多,周后不但害死田妃母子四人,并成功地暗中操纵朝政,而太子能够瞒住多疑的崇祯在婚前偷偷鬼混风流,就是年纪最小的定王也是嚣张跋扈,私下用千金贿赂收买讲师,《红楼梦》中写同父异母的贾环总是借机构陷和谋害宝玉,比如造谣宝玉强奸丫鬟金钏、比如意图用蜡灯的热油烫瞎宝玉的眼睛,这些何尝不是朱慈炤在揭露太子和定王对他的歹毒暗算。



只不过周后母子们的心机都用在了害人渔利上,真正的危急时刻,太子是好歹不分、执迷不悟,最终自取灭亡;定王是畏缩怯懦、只知保命,始终龟缩在年幼的永王身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写:“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宝玉与贾环的云泥之别正是对现实中的永王朱慈炤和定王朱慈炯的如实描写。



时穷节乃现,崇祯的三个儿子里,竟是年纪最为幼小的朱慈炤毫无惧色、宁死不屈,从而获得了李自成和农民军的赞赏和尊重。而他历经十年心血著就的千古奇书《红楼梦》不仅荟集中华文化的千年精萃、更是为人间存留了难得的明史真相,壮哉、伟哉,生儿如此,足慰母亲田秀英的在天之灵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慈炤又重复了他母亲遭受的不公遭遇,朱慈炤令人钦佩的不屈言行又被别有居心的人移花接木地写作是太子朱慈烺的事迹。但是,就算他们使尽手段把太子朱慈烺粉饰得再出色又有什么用呢?这些无耻的谣言党们既不能改写朱慈烺愚蠢的自取灭亡,也不能将明亡的史实彻底湮灭,所有的这一切终将会有个水落石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5 16: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稽郡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中国古代郡名







  
  收藏


  
0
  


0


















会稽郡(“会”,音kuài,又guì [1]  ),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公元前222年(秦),秦代一统江南,设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54-55]  

到汉代初期一划为三,分别是“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新的会稽郡为钱塘江以南的浙北地区 [55]  ,会稽郡治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 [4]  。而吴郡则包括长江下游平原剩下的部分,其郡治依然在苏州。 [2]  

三国吴时,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省东南一带)、建安郡(今福建省)、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一带)。

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郡仅辖今浙江省绍兴市和宁波市一带。

隋文帝灭陈,废会稽郡,置吴州总管府。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后又改为会稽郡。唐初复置越州,唐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唐肃宗时复为越州。自此,会稽郡不复存在。


















































中文名会稽郡 行政区类别郡 地理位置长江下游一带,江南地区 设郡时间公元前222年 治    所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 [54]   [57]  



目录

1 郡名起源
2 历史沿革
▪ 先秦
▪ 秦朝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民国
3 人口
4 地方志
5 行政长官
▪ 秦
▪ 两汉
▪ 六朝

   


郡名起源

 播报



东汉会稽郡
东汉会稽郡(16张)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5]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写道:“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郡名,故曰会稽。”
《史记·勾践世家》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为越国之始祖。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强,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6]  

公元前222年,秦设立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2]  

   


历史沿革

 播报

   


先秦

先秦时期属于越,是古代越人的势力范围,直到一千年后春秋时期,越国都是一方霸主。 [7]  据史学家考证,大禹是越人祖先,大禹家乡在晋南,大禹治水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禹势力集团逼“舜”禅位。有一种说法,就是大禹安葬的会稽山不在越地会稽(绍兴)。 [7]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 [2]   [57]  。此为会稽郡首见于史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会稽郡南部属地,今绍兴的“大越”,将其改名为山阴。 [2]  

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其辖境略同于汉代之丹阳郡,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东南之地。 [3]  

   


西汉



西汉扬州刺史部(含会稽郡)
西汉扬州刺史部(含会稽郡)
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
高帝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秦之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 [8]  、薛郡、陈郡置楚国,都下邳,次年废韩信为淮阴侯。

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 [9]  、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荆王刘贾为淮南王英布兵所杀。次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兵败身死,吴国除。景帝徙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分吴国之东阳郡、鄣郡置江都国。会稽郡属中央直辖。 [10]  

汉初,“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 [11]  ,领二十余县。其南有闽越,即秦代闽中郡。

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其领地在今福建一带。

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闽君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又称东瓯王,统辖今浙江南部地区。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吴王刘濞之子刘驹煽动闽越北击东瓯,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间。

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

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间。其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闽越故都东冶之地置冶县(今福州市) [12]  。又有东瓯遗民出,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于东瓯故地置回浦县。 [13]  

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县、临安市西部、淳安县的其余地区,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今福建省全境画入会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会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间一带,原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织所领,未闻有所建置。 [3]  福建北部地区亦无法证实为会稽郡所辖。 [14]  

西汉会稽郡辖县如下表: [15]  


县名

守尉治所

县治所在地

王莽改名

备注


吴县

郡治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泰德

顺帝时入吴郡,为吴郡治所。


曲阿县


江苏省丹阳市一带

风美

旧为云阳县,顺帝时入吴郡。


乌伤县


浙江省义乌市境内

乌孝



毗陵县


江苏省常州市境内

毗坛

旧为延陵县,顺帝时入吴郡。


余暨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

余衍



阳羡县


江苏省宜兴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诸暨县


浙江省诸暨市境内

疏虏



无锡县


江苏省无锡市境内

有锡

顺帝时入吴郡。


山阴县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境内


故越王句践之都城,在会稽山之阴(北),故名山阴。东汉迁郡治(首府)于此。


丹徒县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


顺帝时入吴郡。


余姚县


浙江省余姚市境内




娄县


江苏省昆山市一带

娄治

顺帝时入吴郡。


上虞县


浙江省上虞市境内

会稽



海盐县


浙江省平湖市一带

展武

旧为武原乡,有盐官。顺帝时入吴郡。


剡县


浙江省嵊州市境内

尽忠



由拳县


浙江省嘉兴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太末县


浙江省龙游县境内

末治



乌程县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顺帝时入吴郡。


句章县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




余杭县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进睦

顺帝时入吴郡。


鄞县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钱唐县

西部都尉治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泉亭

有武林山、武林水。顺帝时入吴郡。


鄮县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海治



富春县


浙江省富阳市境内

诛岁

顺帝时入吴郡。


冶县


福建省福州市市区内


闽越故地。


回浦县

东部都尉治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东瓯故地。


古越语称“盐”为“余” [16]  。会稽郡有余暨、余杭、余姚,大概都与盐业有关。

西汉会稽郡治所吴县(今苏州市)在当时是长江以南的第一大都市,司马迁在《史记》中谓:“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弟子,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17]  吴会分治前的会稽郡治所吴县(今苏州市)在公元100年左右为仅次于都城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第九大城市,人口近十万。 [23]   [24]  苏州也被认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一个中心城市,其地位维持了两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国以后(庚申之劫)方为上海所取代。 [18]  

   


东汉



东汉扬州刺史部(含会稽郡)
东汉扬州刺史部(含会稽郡)
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侯官。 [19]  汉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 [20-22]   
汉顺帝永建中,阳羡令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 [25]  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郡北部发达地区十三县置吴郡,是为“吴会分治”。吴县改吴郡郡治,会稽郡治移回山阴县(今绍兴市)。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 [26]  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侯官。

汉献帝时,刘繇及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余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 [27]  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 [28]  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 [29]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 [30]  又分侯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 [31-32]  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 [33]  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 [34]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 [33]  析新安县置定阳县。 [35]  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

   


三国

三国吴时析置始宁县、永康县。太平二年(257年),釐东部临海之地置临海郡;治章安县。 [36]  永安三年(260年),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县。 [37]  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又釐诸暨、剡县以南置东阳郡,治长山县。 [38]  改会稽之余暨县为永兴县。 [39]  

西晋时,会稽郡仅辖十县: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绍兴市、宁波市除宁海、象山的其余地区及杭州市萧山区一带。 [40]  

刘宋、南齐两代无所改置,仍领十县。 [41]  梁、陈朝时代于会稽郡置东扬州。

   


隋唐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东扬州为吴州。并山阴、上虞、始宁、永兴四县为会稽县,并鄞、鄮、余姚三县为句章县。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改吴州为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隋大业三年(607年),废越州复置会稽郡,领四县:会稽、句章、剡、诸暨。 [42]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三县。析句章县地置鄞州、姚州,原鄞、鄮、句章三县地为鄞州,原余姚县地为姚州。 [61]  以原剡县地立嵊州及剡城。 [60]  

唐武德七年,废姚州,复余姚县,隶越州。唐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废嵊州为剡县,隶越州。

唐仪凤二年(677年),分会稽、诸暨二县复置永兴县,唐天宝元年改为萧山县。唐垂拱二年(686年),分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城而治。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奉化、慈溪、翁山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 [61]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辖七县: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改明州为余姚郡,辖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 [61]  

唐乾元元年(758年),会稽郡复为越州。 [43]  余姚郡复为明州。 [61]  

   




宋时越州先后属两浙路、两浙东路。南宋绍兴年间,越州改称绍兴府,为两浙东路治所,山阴和会稽两县为绍兴的属县。 [44]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辖县和治所均不变。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复置绍兴府,治山阴,辖八县。 [57]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于洪武二年(1369年)恢复“绍兴府”一名,属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余姚、诸暨、新昌、嵊县八县。

明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下设5分守道,绍兴府属宁绍道(辖绍、宁、台三府,治宁波)。 [58]  

   




清设浙江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绍兴府隶属宁绍台道,道治宁波府,辖县未变。 [57]   [59]  

   


民国

1912年,北洋政府废除府制,同时将山阴县与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

1914年5月,北洋政府又以清末宁绍台道区域置会稽道,治所在鄞县县城。全道辖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南田、定海、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温岭等20县。 [56]  

   


人口

 播报

秦汉时,会稽郡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阴。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征发吴国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男子从军,得二十余万。景帝令诸将“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 [45]  汉军击败七国叛军时,已经“斩首十余万级” [46]  ,其中多半是吴军。故此时会稽郡人口应有不小的损失。

据今人葛剑雄推算,包括会稽郡在内的原刘濞吴国地区,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间,人口增长了0.88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会稽郡26县共有223038户,10326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平均每县39716人,每户4.63人。除回浦县、冶县之外24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 [47]  

新莽、东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入会稽。顺帝永和五年分置吴郡前,会稽郡大约有287254户,1181978人。人口较西汉末年增加了近十五万人。外国更有资料谓,会稽郡治所吴县(今苏州市)在公元100年左右为仅次于都城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第九大城市,人口接近十万。 [23]   [24]  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吴会分治,吴郡13县析出,会稽郡户口减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户,481196人。平均每县32080人,每户3.91人。经过汉末三国战乱,又因临海、建安、东阳三郡分出,西晋太康初年,会稽郡户数仅有三万。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吴越之地,会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又有所损失。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户,348014人,平均每县34801人,每户6.66人。隋大业三年(607年),户数为20271。唐天宝元年(742年),有90279户,约529589人。

   


地方志

 播报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备注


越绝书

战国至东汉

袁康

吴平

原书十六卷,今本十五卷。


吴越春秋

东汉

赵晔

原书十二卷,今本十卷。


会稽土地记

三国吴

朱育

《隋书·经籍志》一卷。旧、新唐书经籍志作会稽记,四卷。


会稽先贤传

三国吴

谢承

隋志七卷。两唐志五卷。


会稽典录



虞预

原书二十四卷。


会稽记



贺循

隋志一卷。两唐志不载。


会稽后贤传记



钟离岫

隋志二卷。两唐志并作会稽后贤传三卷。


会稽先贤像赞

不详

贺氏

隋志五卷。两唐志四卷,新唐志题作会稽先贤像传赞。


会稽记

南朝宋

孔灵符 [48]   

不见著录。


会稽郡十城志

南朝宋 [49]   

佚名

不见著录。


会稽地志

南朝梁、陈时

夏侯曾先

不见著录。


   


行政长官

 播报

   




郡守


殷通,秦假会稽郡(代理郡守),为项羽所杀。

项梁,项羽叔父,杀殷通后自称会稽郡守。

   


两汉

太守


庄助,后世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助,会稽吴人。武帝建元、元光之际任会稽太守,在职三年。

朱买臣,会稽吴人。元朔六年(前123年)任会稽太守。

鲁伯,琅邪人。约汉宣帝、汉元帝时在任。

刘交,字游君,沛人。成帝永始中在任。

黄谠,汝南人。光武帝建武初年在任。

窦翔,建武初年在任。

第五伦,字伯鲁,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九年(53年)在任。明帝永平中免职。

尹兴,永平中去职。

李就,东汉初年在任。

黄兢,约章帝时在任。

庆鸿,河南洛阳人,约在章帝、和帝之际在任。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和帝永元中在任。

马棱,字伯威,扶风茂陵人,马援族孙。永元中在任。

赵牧,字仲师,长安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

尹□,其名失载。颍川鄢陵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

徐丹,安帝时在任。

杜宣,河内汲人。顺帝时在任。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顺帝时在任。

成公浮,顺帝、桓帝之际在任。

马臻,字叔荐,顺帝时在任,修筑镜湖。

苦灼,不知何时在任。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约在桓帝时为会稽太守。与汉末豫章太守刘宠同名。

傅世起,鲁人。桓帝初在任。

梁旻,梁冀从弟。约桓帝时在任。

唐凤,颍川人。桓帝、灵帝之际在任。

韦毅,灵帝初在任。尹端,熹平二年去职。

徐圭,熹平中在任。 唐瑁,颍川人。约在灵帝、献帝之际任会稽太守。

郭异,字符平,南阳顺阳人。中平中为会稽太守。

王朗,东海郯人。献帝初平中在任。建安元年(196年)为孙策所逐。 [53]  

孙策,献帝兴平中自任会稽太守。建安五年卒。

孙权,建安五年继孙策自任会稽太守。

淳于式,汉末建安中孙权所置会稽太守。

左恢,吴郡曲阿人。不知何时在任。

   


六朝

会稽王



朝代

姓名

谥号

在位时间

备注




孙亮


258年至?

孙权幼子。吴建兴元年(252年)即帝位,太平三年被孙綝废为会稽王,后又贬为候官侯。




司马昱

简文皇帝

326年至371年

初封琅琊王,咸和元年徙封会稽王。兴宁二年复徙封琅琊,仍保留会稽王号。咸安元年即皇帝位。




司马曜

孝武皇帝

365年至372年

始封会稽王,咸安二年立为皇太子,即皇帝位。




司马道子

会稽文孝王

392年至402年

简文帝子,太元十七年徙封会稽王,元兴元年死于桓玄之乱。


会稽太守


濮阳兴,陈留人,吴孙权时会稽太守。

郭诞,吴孙皓时会稽太守,凤凰三年(274年)免官。

庾琛,颍川鄢陵人。庾亮父。东晋初会稽太守。

纪瞻,继庾琛为太守。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刘宋元嘉中为会稽太守。

孔山士,会稽山阴人,孔靖子。元嘉末为会稽太守,卒于任上。

孔灵符,会稽山阴人,孔靖弟。宋明帝时会稽太守,著有《会稽记》。

萧元简,梁衡阳嗣王。天监三年(504年)任会稽太守。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陈永定三年至天嘉元年兼任会稽太守。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天嘉中为会稽太守。 [50]  

会稽相


朱则,晋初为会稽相,推荐过杨泉。 [51]  

张景,晋初为会稽相,太安二年(303年)石冰起事后为冰所逐,翌年冰为贺循败后复任会稽相。 [52]  

程超,石冰起事所置会稽相,原为宁远护军,冰为贺循败后投降。 [52]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陈敏之乱后为征东将军周馥奏请领会稽相,但实际未上任。 [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2:19 , Processed in 0.140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