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7-25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和黛玉2个人吵架5个人哭,贾母:不是冤家不聚头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陈想读名著
关注
2022-09-30 12:00来自浙江
恩施自由行_恩施旅游必看攻略精选
恩施自由行_恩施旅游必看攻略精选
你想要的贵州千户苗寨,这里都有哦!
你想要的贵州千户苗寨,这里都有哦!
一定要去一次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你和孩子一定不能错过
一定要去一次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你和孩子一定不能错过
处于感情试探期的宝玉和林黛玉,吵架斗气是免不了的。其中有一次算是最厉害了,两个人斗嘴,结果有5个人一起哭,这是怎么回事呢?不妨看一看吧。
这件事是发生在第二十九回。
我们前面说到过清虚观打醮之事,打醮原来不止一天,但宝玉因为张道士为他提亲之事不肯去了,黛玉则因为中暑(恐怕也有宝玉被提亲心中不畅的原因)不去了,而贾母则因为宝玉和黛玉不去也坚辞不去了。
广告
淘货宝这个软件怎么样?
×
再说宝玉因为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黛玉则对他说“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做什么”。这话听到宝玉的耳朵里就不受用了。
因为他本就料想黛玉会因为张道士提亲之事而不开心,但他仍认为黛玉应该(甚至必须)理解他的心,他是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嘛!他拒绝再去清虚观,就是一种抗拒的姿态。
如今黛玉反让他去看戏,那岂不是奚落他,以为他心里还想着其他的女孩儿?奚落不要紧,岂不是不信任他?这可就让他“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了,不由自主地沉下脸对黛玉说“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
黛玉却确实有着心病。她不是不信任宝玉,但是她个性的敏感加上自身的处境,近乎本能地一有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那张道士又说“十五岁”,又说门当户对,莫非就是在说宝钗?让她怎么沉得住气?于是她也反唇相讥:
“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
这两句话一来一去,就再也收不住了,特别是黛玉,明明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也回不了头了。
一个说你这样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我便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一个说“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并不真正存在的矛盾,却在“只恨对方不同心”的前提下似乎激化了。
这里面涉及了“爱情心理学”,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说很清楚: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唉,“试探”两字,本是感情男女之间难免的,只是身当其时,却是真的痛苦的。
于是,宝玉怨黛玉竟然“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拿这样的话来奚落我,表明“你竟心里没我”;
而黛玉呢,却想如果你心里只有我,那就根本不会在意什么“金玉之说”,就像不存在一样,但你偏偏只要一提“金玉”就“着急”,那可不正表明你“心里时时有‘金玉’”吗?甚至,宝玉你就是怕我多心,在我提这茬时“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似乎两边都有理。
广告
北海涠洲岛一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附游玩攻略)
×
从宝玉角度看,我的心里只有你,老早说过了我跟宝姐姐没关系,也不会接受其他的姑娘,但你偏偏老是提,这不是折磨我吗?
从黛玉的角度看,如果你心里只有我,我不管是提宝姐姐还是其他姑娘,你都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她们不具有特殊性,那何至于一提就着急上火?可不是心里有鬼吗?
反正“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反正越说越僵,宝玉无处宣泄,开始“动手”了。当然,他不是打黛玉,而是重演“摔玉”一幕,摔而不碎,又要找东西“砸玉”--虐不了别人,他自虐。
这一变化发生,黛玉哪里还忍得住哭?
这是第一个人哭了。
哭闹声引来了紫鹃、雪雁和袭人等人前来解劝。宝玉气还未消,声称自己砸玉与旁人无干。
这时袭人看他“脸都气黄了,眉眼都变了”,是从来没气成这样过的,知道他最看重林黛玉,于是就说:
“你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它,倘或砸坏了,叫她心里脸上怎么过得去。”
她这一句话,宝玉还没反应,黛玉却感觉此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连刚刚吃下去的香薷饮解暑汤也全吐了出来。紫鹃心疼她啊,又知道宝玉对她的心,于是说:
“虽然生气,姑娘到底也该保重着些。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宝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过得去呢?”
同样地,黛玉还未反应,宝玉已感觉“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黛玉不如一紫鹃”,加上看到黛玉脸红头胀,又哭又喘不上气,又是泪又是汗,“不胜怯弱”的样子,自悔刚才不该同她较真,也不由得滴下泪来。
这是第二个人哭了。
第三个哭的是袭人。宝玉和黛玉是因为感情试探中的矛盾而哭,她为什么哭呢?
原来,她见他俩哭,不由得也“心酸起来”,且摸着宝玉的手感觉冰凉,心上自然担心,但如果劝他不哭,却“一则又恐宝玉有什么委屈闷在心里,二则又恐薄了林黛玉”,索性也不强忍着自己的眼泪了,“就丢开手了,因此也流下泪来”。
袭人一哭,紫鹃“见三个人都鸦雀无声,各人哭各人的,也由不得伤心起来,也拿手帕子擦泪”。
于是“四个人都无言对泣”。
事情就这样在无言对泣中结束了吗?不不,还没完呢:
哭了一会儿,袭人勉强劝解宝玉,说不看别的,只要看看玉上穿的穗子是林姑娘穿的,就不该同她拌嘴。
这话宝玉当然是听得进去的,不料却变成提醒黛玉,宝玉那里还有她的心意呢,就夺了玉过去,拿剪子剪成了几段。
剪就剪了,她还不饶人,说“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宝玉再好性子,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你只管剪,我横竖不戴它,也没什么。”
广告
高爆手游三通版_高爆-装备靠打_端游手游互通的游戏
×
不过再怎么嘴硬,他的底线是守住的:他只说你既剪了玉上的穗子,那我索性不戴了,不会有其他什么姑娘来帮我穿。
于是可想而知,四个人继续哭。
那么哭的第五个人是谁呢?
是贾母。原来,这一番大闹,可把那些服侍的老婆子们吓坏了,为了不连累到自己,赶紧去汇报了老太太和王夫人,她们赶来,把袭人和紫鹃当替罪羊训了一顿,贾母把宝玉带出去了,“方才平服”。
但这只是消除了正面冲突而已,宝玉和黛玉的内心却并未真正“平服”啊!这就靠贾母的一哭来解决了。
接下来一天是薛蟠的生日,贾母原想这两个小东西都生了气,只要趁聚会看戏,两个见了面就过去了,结果他俩竟然都不去。老太太着了急: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了这口气。”
她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老太太的这一段“哭诉”,真可谓“哭醒”了宝黛二人。
特别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俗语,“好似参禅的一般”,让他们细细咀嚼之后,“都不觉潸然泣下”,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作者定了性:
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宝黛两位都是聪慧之人,在自己的感情问题上,却真是需要外来的“灵犀一指”。
当然,贾母的哭诉是不是表明她明白和支持他们的感情,这个我不敢确认;也许,在她心里,也还是模模糊糊吧!但那种倾向性是挺明显的,对两位少男少女的带去信息也是很强烈的。
这之后,就是在一个合适的台阶之后的重归于好了,并且感情继续向质变跃进。当然,这需要宝玉主动点,做小伏低,“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是少不了的,这个古今一样。
反正这是不需要外人来“说合”的了。这个和好的过程,咱就不说了,留待朋友们自己去读去体会。
广告
仙境恩施,去恩施旅游前,先带上这篇实用攻略
×
有意思的是,贾母还真是打发王熙凤来说合,结果在她动口之前,宝玉和黛玉已经自行和好了。听她怎么带着他俩去向老太太汇报吧:
“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到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哭对诉。到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
哎,恋爱中的年轻人啊!#红楼梦#
这样的故事,在《红楼梦》里数不胜数。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社会,看到人性,非常值得品读。如果尚未读过,或者家中未有一部,建议抓紧购买阅读,早读早受益,并且无论何时读起都不会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