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英莲香菱秋菱更衣石榴裙&湘灵鼓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和贾蓉的夫妻关系,一句“香菱颇有蓉大奶奶品格”暴露真相
屏山品红楼
2019-05-26 14:55

秦可卿和贾蓉的夫妻关系,一句“香菱颇有蓉大奶奶品格”,就暴露了真相。
《红楼梦》里的宁国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干净,恐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宁国府的脏乱与不堪,也算是臭名远扬了。到底怎么个不干净?众说纷纭,学界除了公认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扒灰丑闻,对于秦氏判词里的“宿孽总因情”,莫衷一是,并无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作者对于宁国府里的这些事,语焉隐晦,犹抱琵琶,随意洒下只言片语,令人摸不着头脑。盘点一下大约有这么几处:
一、最著名的是焦大醉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后来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得够多了,此类文章汗牛充栋,这里就不重复了。
二、十一回介绍贾蔷,说他是宁府嫡派玄孙,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谣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什么小人垢谇谣诼之词。贾珍想亦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立门户过活去了。

这一段,写贾珍、贾蓉、贾蔷,完全是三个男人,没女人什么事儿。字字句句透着暧昧闪烁,宁国府的下人会不会乱嚼舌头根子,有是肯定的,嚼到让贾珍风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焦大醉骂时,提到了贾珍,下人们吓到魂飞魄散,也不顾焦大年高有功之人,塞了他一嘴的马粪。焦大骂人,其他下人都能吓到那个样子。奴才们对于贾珍的畏惧可想而知。还有一例,瑞珠因为知道了贾珍和秦可卿天香楼上的秘密(脂砚斋披露),贾珍还没给她施压呢,瑞珠就自杀了。从这两件事看,对于主人的丑事,奴才们三缄其口的可能性更大。这些人是奴籍,是主人的私产,他们再八卦,保命应该更要紧。
所以,贾珍要避嫌疑,当然不会是来自下人们的压力,要么触及到他的利益,或者来自家族内外的压力。
三、(贾蔷)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总持上有贾珍溺爱,下有贾蓉匡助。他与贾蓉极好。
自立门户的贾蓉应该延续着以往的浪荡纨绔作风,与贾珍和贾蓉的关系仍然亲密。这是小说很明确的交待了的。贾蔷和贾蓉能怎么个好法,两个青年公子,堂兄弟,两人长得都风流俊俏。难不成两个人的关系超出了正常范围?

完全有这样的可能,贾蓉出场不少,无论对原配秦可卿还是继室胡氏,贾蓉都很冷淡,和小说对贾蓉恬不知耻的人设完全吻合不起来。小说一开篇贾蓉就是个已婚人士,一直到八十回,前后两位夫人,时间跨度差不多十年,贾蓉不但没有能生出个一儿半女,两个夫人连一次怀孕都没有。贾蓉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宁国府唯一的继承人,读者何时见过贾蓉重视过生儿子的事?根本就是无所谓的态度。看看人家贾琏,天天盼着生儿子,这才是一个贵族公子对子嗣态度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贾蓉和贾蔷,是不是都不太符合常情呢?而且宁国府的爷们总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小说里能找到答案吗?
或许可以!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在梨香院看见香菱,说出了一句话:
“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这话的意思是,香菱的长相和气质类似秦可卿。这句没头没脑的诰,后文也不见有什么呼应。曹雪芹惜墨如金,没有一字多余,他想要向读者透露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看《红楼梦》第四回,与香菱有缘无分的那位冯渊公子,作者这样描写道:自幼父母双亡,酷爱男风,最厌女子。只一见了香菱便看上了,立意买来做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

这位冯渊公子一向有断袖之癖,最不喜欢女子,可是见了香菱以后整个人变了。不但是性取向正常了,也专情了。
按说曹雪芹没必要对冯渊写这么细,就说他看上香菱不就完了吗?干嘛还非要写他的这段履历和改变呢?
其实,贾府有一位公子,和冯渊如出一辙,同样是父母双亡,同样的不理事务,同样是遇到一个女孩子彻底改变了感情观,这个人就是贾蔷,冯渊是遇见了香菱,而贾蔷,是遇见了龄官。贾蔷对龄官,完全是冯渊对香菱,宝玉对黛玉式的感情。前半段的贾蔷斗鸡走狗,赏花玩柳,遇到龄官之后,读者只看到一个深情款款、细心周到的贾蔷。
写冯渊,或许曹公就想让读者联系到贾蔷和贾蓉。这个纽带,就通过周瑞家的这一句“(香菱)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来暗示。
香菱很像秦可卿,秦可卿表面上是高高在上的宁国府少奶奶,尽管她美若天仙,可是丈夫贾蓉对她根本没有兴趣,以贾蓉的心智与秦可卿的差距,秦可卿要对他产生感情估计也不太容易。

感情是一回事,家族责任是另一回事,整个家族都在盯着秦可卿的肚子,宁国府已是三代单传,贾蓉装糊涂,这个压力可不就在秦可卿头上吗,管她能不能承受得了。
分析到这里,我都开始怀疑秦可卿的病了,她真正的病因是抑郁了。她和贾蓉互相尊敬,并没有什么感情。曹雪芹说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在最擅长处无用武之地。说贾珍趁虚而入也好,说秦可卿品性轻薄也罢,和贾蓉相比,贾珍更担得起“男人”的角色。
贾珍对待唯一的儿子贾蓉,相当的不待见,不像父子,倒像是一对仇人。一言不合,贾珍就命令小厮啐贾蓉。恐怕二人间真的还是有不好为外人道的家庭秘密吧!
贾蓉调戏尤二姐尤三姐,抱着丫头就亲嘴,却不能排除贾蓉的出柜嫌疑,纵观全书,和贾蓉关系亲厚的女性一个也没有,和族中兄弟们,贾蓉更是来往甚少,和他厚密的,只有一个贾蔷。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庚辰底本前80回)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3: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多令·惜别
【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拼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标签: 情感怀人婉约羁旅宋词三百首孤独场景宋词精选
译文 注释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赏析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此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3: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梦随云散,香菱。秦===香===春+秋【秋菱】===林黛玉【春山】+薛宝钗【秋水】===兼美//秦可卿。春===三人+日
三人+禾===秦,日+禾===香。三人+日===春+。

春香 - 《牡丹亭》中的人物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
所属类别 :其他人物相关




汤显祖的著名戏曲作品《牡丹亭》中的人物,杜丽娘的侍女。

春香在《牡丹亭》中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她以纯、真的性格与杜丽娘在《牡丹亭》中交辉相映,并对戏曲发展有推动作用。

从春香在《牡丹亭》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可以体现出封建社会体制对女性的本性的压制以及被压制的女性对自由的渴望、对美的向往的抗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春香

  • 性别

  • 登场作品

    《牡丹亭》


  • 相关人物

    杜丽娘

  • 性格

    纯、真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故事简介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整个明代传奇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描述的是一名官家小姐--杜丽娘对个人幸福追求的故事。通过描写她与书生柳梦梅在爱情上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妇女本性的压制。作品主人公为了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观念的束缚私自结合,这无疑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礼法规范和门阀制度的反抗,表现出作者民主的思想倾向。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分析

春香作为杜丽娘的贴身婢女,在故事中是必不可少的,她是一个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热情、开朗、活泼、泼辣,具有大胆的反抗精神,对于封建礼教来说,她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胡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用两个字表达,就是"纯"和"真"。

纯,是指单纯、天真烂漫。真,则是指率真、坦率。而这两字着重体现在《牡丹亭》第七出《闺塾》中。

这一出戏,是杜丽娘走上觉醒之路的起点,而爆发点却是春香。在这出戏中共有三个人物:陈最良、杜丽娘、春香。写的是迂腐学究陈最良为闺阁小姐杜丽娘上课的情形。由开场、教书、写字和询景四个情节构成。

这段戏由春香主动挑起矛盾冲突并充当了主将,而杜丽娘助战,终于大获全胜;陈最良被动应战,结果理屈词穷,一败涂地。战胜了代表腐朽封建思想的陈最良不但体现出了春香的大胆、勇敢、泼辣的性格,更充分体现了被压抑的古代妇女想要冲破禁锢她们身心的牢笼的强烈愿望。

春香在剧中是杜丽娘的对比形象,又是杜丽娘本性中未表现出来的一面。春香活泼、开朗、泼辣、勇敢,与杜丽娘温驯地接受父母安排,成为一名温柔贤惠、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形成鲜明对比。春香性格的最大特色是"憨",一方面表现为天真,与杜丽娘形成对比,用她的天真憨厚映衬杜丽娘的深沉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封建说教毫无顾忌的揭露和嘲弄。

在《闺塾》这一出戏中,春香处处与陈最良"胡闹" 。聪明泼辣的伴读丫鬟对峙封建愚昧的潦倒塾师,两者的矛盾冲突处处可见,"闹"出了杜丽娘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及爱情的嫩芽,同时也表现了向往自由之心与封建礼教的冲突。正是春香性格中的"纯"使她不了解"情"这个字,春香不明白杜丽娘为什么会为了梦里的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把自己弄得一副憔悴不堪的模样。杜丽娘对春香说她对"梦中情人"的思念,但春香只回了一句:"梦儿里事,想他则甚!"这样虚幻的事在春香看来是不值得去想的,说明了她不了解"情"字,还是一副纯情无知的模样。

春香的性格在剧中是十分鲜明的,封建社会是形成她性格的因素之一。"女性是一种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利和自我行为体现的物化了的附庸" 。女性在封建社会里只是被看作攀援着男人的植物或被人闲置的纳凉工具。他们用种种规条规范她们的言语、行为,如三从四德、《女诫》、《闺范》等,要求女性要事事遵从规条,不能有半点差池。身为杜宝手中明珠的杜丽娘是如此,更何况是出身贫寒的小小丫鬟春香。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在封建官僚杜宝的府邸里生活的杜丽娘只能天天在房中做女工,唯一一次活着踏出自家的门槛的时候就是她出嫁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当她去世的那一天。由于身份的不同,春香所受到的约束并没有杜丽娘的多,对她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她只须做好分内事便可,并不需要象杜丽娘那样一定要"知书知礼",在"他日到人家"时"父母光辉"。这样她性格上的率真就不被限制了。

虽说对春香的要求不高,但封建礼教对其的要求仍是存在的。古代女子被要求三从四德,而卖身为奴,那便只能听主人的话。陪伴在小姐的身边是她的幸,也是她的不幸。幸的是不会被人太过欺压,她的勇敢也不会因为了生存而被磨灭;不幸的是对杜丽娘的束缚,春香也得承受一部分。整日只能待在绣房,毫无自由。拘禁着身,也束缚着心,不由对自由渴望不已,萌生了反抗的念头,她让人看到了对封建礼教的嘲弄,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



秦香莲的故事、【{陈士美+柳湘莲+甄士隐}】【{秦可卿+香菱+柳湘莲===秦香莲}】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4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遥望两重天8336高赞答主

推荐于2017-09-22 · 一个有才华的人
关注



  秦香莲故事梗概:

  宋朝时代,湖广均州府有一个叫做秦香莲的妇女,她的丈夫陈士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士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士美做了驸马。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士美,但陈士美却不让他们进宫。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士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士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士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士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士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士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士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成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士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士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士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士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士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士美到开封府来。陈士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士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士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士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但陈士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士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士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皇姑闻讯大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坚持不放陈士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士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香莲的故事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4个回答#热议# 什么是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淋病?
遥望两重天8336 高赞答主
推荐于2017-09-22 · 一个有才华的人
关注
  秦香莲故事梗概:
  宋朝时代,湖广均州府有一个叫做秦香莲的妇女,她的丈夫陈士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士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士美做了驸马。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士美,但陈士美却不让他们进宫。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士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士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士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士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士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士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士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成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士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士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士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士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士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士美到开封府来。陈士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士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士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士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但陈士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士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士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皇姑闻讯大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坚持不放陈士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士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拯铡了陈士美之后咋样
wangai52010172014.07.25浏览57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MinJunes
2014.07.28
满意答案
   
太后见包公完全不为所动,大怒之下高喊抢人,并威胁包拯若要将驸马处死,太后定将他丢官去职悔恨终生。包拯毫不畏惧,心知若不速决,将使驸马逍遥法外。危急之际,圣旨送到,包拯则命左右掩门不接圣旨,抽出令箭掷于堂下。终于将陈世美铡于刀下。仁宗得知包拯竟敢拒不接旨,铡了驸马,大怒。

包拯昂然无惧,详陈其情。仁宗闻言也觉有理,但实在碍于太后,不知如何赦免包拯。八王爷几句话点醒仁宗。公主终于想明白,驸马应有此报,包拯铡他是对的,太后听闻也顿感有理。

太后再次宣召包拯进宫,向包拯表明态度,自知当时处理此事有欠妥当,并告知包拯公主有意前往开封府与香莲一见。两个悲伤的女人互相劝慰,互相勉励坚强地走下去。香莲拜别包拯,带着一双儿女回家乡去。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新科状元陈世美文才人品均获太后赏识将之招为驸马,朝野同庆。村妇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春哥、冬妹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夫,原来她竟是陈世美的妻小。陈世美当然不认,将母子三人逐出府去,秦香莲得展昭之助来到包拯台前具状申告。

包拯心知驸马弃妻再娶犯下了欺君之罪,又怜惜香莲母子孤苦无依,有心规劝陈世美认妻安顿。陈世美为绝后患竟派出手下韩琪意图杀妻灭子,展昭及时出手搭救,韩琪仗义自刎留下驸马府钢刀为凭尽诉驸马恶行。

包拯大怒设计驸马来到开封问罪,陈世美自恃有太后公主撑腰,而太后公主也适时来到开封府要人。包拯两难之际,秦香莲悲叹世间无青天,包拯汗颜羞愤之下,不惜自摘顶上乌纱硬将驸马立斩龙头铡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 五代 ] 李煜
原文 译文对照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
昨夜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注释
兼:同有,还有。

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

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

频:时常,频繁。

欹(qī)枕:古同“攲”,斜,倾斜。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平:指内心平静。

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漫:枉然,徒然。

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稳:平稳,稳当。宜,应当。

不堪行:不能行。堪,能够。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甄士隐+甄应嘉}】,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夜啼·潇湘雨打船篷
[ 宋 ] 石孝友
原文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

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

作者介绍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
[ 唐 ] 李白
原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译文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飞回来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她好像是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

太寂寞了啊,想着远方的亲人、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

注释
⑴乌夜啼:乐府旧题,《乐府集》卷四十七列于《清商曲辞·西曲歌》,并引《古今乐录》云:“西曲歌有《鸟夜啼》。”古辞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

⑵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

⑶哑哑:乌啼声。吴均《行路难五首》:“唯闻哑哑城上乌。”

⑷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秦川女:指晋朝苏蕙。《晋书·列女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窦滔原本是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苏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⑸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

⑹梭:织布用的织梭。其状如船,两头有尖。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怅然:一作怅望。

⑺“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孤:一作“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夜啼·八之八
[ 宋 ] 陆游
原文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4: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出自唐代高蟾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香菱落日}】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赏析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3295277f1267.aspx
高蟾
高蟾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32篇诗文 ► 4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0:33 , Processed in 0.051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