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07: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会稽祁彪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解密:显隐文本下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区别与寓意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一段奇怪的描写,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文本里写的是《会真记》,可是标题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

我们来看看《会真记》和《西厢记》的区别,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作者为唐人元稹(779-831)。

《会真记》内容简介如下:

《莺莺传》讲述贞元年间,书生张生在游蒲州时,居普救寺,巧遇暂住于此的表亲崔家母女。当时蒲州发生兵变,张生救下了崔氏母女。崔夫人设宴答谢,并令女儿出来拜谢张生,张生惊艳其美艳,托丫鬟红娘转赠给崔莺莺《春词》两首以挑逗其心性,莺莺作《明月三五夜》相酬,并暗约张生见面。之后在红娘帮助下,张生抱得佳人归。但最后张生赴京赶考,滞留不归,莺莺虽给张生寄去长书和信物,仍没有挽留住张生,终被抛弃。张生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文章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的相见、相悦、相欢,但终被见弃的爱情悲剧。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藩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

这里的《会真记》是个悲剧,张生背叛了崔莺莺,属于忘恩负义。从后来看完后就不要拿林黛玉打趣被怼,赶紧赌咒发誓的情节看,就不要和林黛玉看的书确实是《会真记》。而且从文体上看,《会真记》是"传奇",是"文言文",不能演唱,不分"出"。

元代的王实甫基本的《西厢记》属于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的回目内容简介和故事梗概: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于是与崔莺莺有一段美好的情缘。

从唐代文人元稹写《会真记》开始到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的定型,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问题:黛玉说出了这本书共几出?

看看红楼梦原文: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文本说的明明白白,共十六出,而《会真记》为短篇传奇,全文只有一折。《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因此可以知道可见,这两个著名版本都不是宝黛共读的版本。还有林黛玉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这句话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原文是:"苍苔露冷凌波袜"。页不完全相同。黛玉说的【幽僻处可有人行】这一句,在王实甫的《西厢记》原文中,根本没有。这两句话,在唐人元稹的文言文《会真记》中,更没有。因此黛玉用崔莺莺比喻自己的薄命,所看的应该是悲剧版本《会真记》,而不可能是王实甫的喜剧《西厢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标题是一个意思,文本又是另外一个意思,那么究竟这里如此写是几个意思?脂砚斋在这里的批注,他反复说双文,双文。双文里的的双文就是指的是显隐文本,只有显文本和隐文本才构成双文,红楼梦草蛇灰线,表里有寓这个会真一定与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有密切的联系。红楼梦第一回里云:女娲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批注里也有谎言的,大荒山的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的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从前面解密的理论点可以知道,就不要最后无锡惠山寺出家为僧,那么无稽也的无值得就是无锡,而无稽得稽指的是哪里?又根据前面解密的晚明重臣祁彪佳可以知道,祁彪佳的老家在会稽,就不要是晚明皇子,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逃亡,应该在祁彪佳的老家绍兴会稽呆了很久,红楼梦里有绍兴的方言,应该是脂砚斋在绍兴的时候学习的,而不是什么张岱之流得人写了红楼梦,另外贾府和祁彪佳应该暗中有姻亲关系的,贾府千金薛宝琴回到贾府参加里春节祭祀,大家都知道薛宝琴嫁给了梅翰林家,而这个梅翰林应该是祁彪佳的家族,祁彪佳从小聪慧异常,有翰林的雅称,而且只有祁彪佳的园子叫梅墅。因此脂砚斋在逃亡过程中,在祁彪佳的府邸滞留很久是确定的。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0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西厢记》为什么变成了《会真记》

微语红楼
2019-03-25 09:41
+订阅
作者:鲁国富,江苏省涟水中学正高级教师。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回目曹雪芹写作“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魂心”。细读文本内容,我们发现,本回写法大有曲笔。

首先“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明白地告诉我们,贾宝玉巧妙地通过《西厢记》中的文字首次向林黛玉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在这一回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生得“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般的面容,张君瑞则因对崔莺莺一见钟情而“行忘止,饭忘饱,举措颠倒”并为之成疾,所以他说“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缘起于对“倾国倾城貌”的渴慕,这一点在《西厢记》中写得浓墨重彩,所以当贾宝玉对着林黛玉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必再用更多的语言,刚刚读完《西厢记》的林黛玉瞬间就完全明白了贾宝玉的用意。因此,作者所谓的“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其实就是指贾宝玉借助《西厢记》中的语言,用戏谑的口吻,向林黛玉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至此,宝黛二人之间就既不是单相思,也不是互相暗恋,而是仅隔一层窗户纸,彼此相互明白对方的心思了。


第二,当贾宝玉用张君瑞和崔莺莺的关系来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时,为什么林黛玉不仅不高兴,反而勃然大怒?因为在《西厢记》中,崔莺莺向张君瑞私许终身,“未婚同居”。因此当贾宝玉把她比作崔莺莺时,她“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把贾宝玉痛骂了一顿。然而此番动怒,她却并非真的生气,贾宝玉一个笑话,她就“‘嗤’的一声笑了”。大约她本身就爱着贾宝玉,且时时担心着自己的爱情没有着落。现在自己所爱的人用隐晦含蓄的语言向自己表达了爱情,她当然很开心。她的怒,其实只不过是掩饰羞涩的一种手段。只要宝玉给她一个恰当的台阶,她自然会就坡下驴,转嗔为喜。这一段,作者先扬后抑又扬,写得曲折多变,我们读起来感情上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跌宕起伏,似乎在看一幕轻喜剧。然而,我们在读这段内容的时候,切莫忘了作者用了一个曲笔,这个曲笔背后是不是有着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第三,曹雪芹在写这一回的时候,虽然回目中写的是《西厢记》,但在正文中介绍宝玉所看书目的时候,说的却不是《西厢记》,而是《会真记》。为什么回目中写的和正文里写的不一样?《会真记》是唐朝元稹写的。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元稹《会真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会真记》是萌芽状态的半纪实小说,《西厢记》是成熟的舞台剧本。在《会真记》和《西厢记》两种不同的书中,张生与崔莺莺二人关系的结果大不相同。《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虽然背着崔莺莺的母亲偷情,然而后来张生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却非常体面地迎娶了崔莺莺。在《会真记》中,张生对崔莺莺则是始乱终弃,张生最后为了自身的政治前程别娶宰相之女,崔莺莺遭到遗弃后另嫁他人。《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名誉因其爱情终成正果而得到了维护;《会真记》中,张生却将崔莺莺写给他的信遍示友人,有意无意地扩散他和崔莺莺之间的丑事,并且为了推卸自己始乱终弃的道德责任还诬称崔莺莺为“女祸”“妖孽”,使崔莺莺的名誉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西厢记》的结局是喜庆的,《会真记》的结局是凄惨的。所以在把“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的“西厢记”改成“会真记”的时候,作者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如果是故意为之,那其行文背后必有深意。是不是在《会真记》的背后隐藏着黛玉的命运呢?说得明白一些,也就是说林黛玉会不会因她和宝玉之间这样那样的流言而身败名裂呢?

第四,不管《红楼梦》后四十回在其他方面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宝黛二人在婚姻方面没有结果却一定是和曹雪芹的思路一致的。宝黛为什么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现行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按曹雪芹二十三回的笔法,我觉得其中也许另有原因,即曹雪芹所暗示的《会真记》中崔莺莺般清白名誉的丧失影响了他们爱情关系的走向。当然,拿林黛玉的情操来说,她是不可能像袭人那样轻易地向贾宝玉献出清白身子的。但事实上的清白不代表舆论上的清白。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后,第三十四回袭人向王夫人建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居住,王夫人听到这一建议大吃一惊,问:“难道宝玉和谁作怪了不成?”然后袭人对王夫人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她又说:“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君子防患于未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等等。袭人的话,让“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的话,明着是钗黛一起说,但实际上说的只是黛玉一人。因为《红楼梦》里多处提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处吃饭,一处睡觉,经常拉拉扯扯,毫无男女之防。从第三十三回起,在王夫人那里,舆论就开始对林黛玉的名誉不利,以后不知防备的宝黛二人,会不会受流言所累,在舆论上给人留下他们“作出怪”来的印象,是很难说的。如果真的那样,黛玉的结局就显而易见。



第五,说林黛玉可能受流言所累,除了上述袭人的言论依据外,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是有许多可以引起流言的口实的。比如第三十一回,林黛玉对袭人说:“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这种话,不管传到谁的耳朵里,他们都不会认为它是一般的亲密话,偏偏这话又是在袭人面前说的,而袭人是对黛玉最有戒心的。第三十二回,黛玉走了,袭人来到宝玉面前,宝玉尚不知觉,还以为是黛玉,他竟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这话当时就让袭人“吓得魄消魂散”。宝玉去后,袭人自忖此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并且推定如此下去,“将来难免不才之事”,然后“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袭人至此已经断定若不想法处治,久后宝黛二人必有丑事,这便是祸根。第五十四回贾母令宝玉给众姊妹斟酒,“都要叫他们干了。”宝玉斟到黛玉跟前时,黛玉偏不喝,她“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这种事没人议论则已,一旦在议论中传播开去,便是流言的种子。除此之外,第四十四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林黛玉口不择言说出《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西厢记》中的“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宝玉被打后,林黛玉时时站在花荫之下向着怡红院发呆以及黛玉曾称宝玉为渔翁而自称“渔婆”等等,无一不可酿致流言。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黛玉看到宝钗坐在睡着的宝玉身边做针线都要笑话,却不防自己和宝玉之间有着许多比这更容易引人非议的举动,不能不令人遗憾。

第六,《红楼梦》中多人在多处拿宝黛二人取笑,这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成为流言的来源。第二十五回王熙凤看出宝黛二人的心思,借机调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并直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同一回黛玉听到宝玉从昏迷中苏醒后念一声“阿弥陀佛”,宝钗便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第三十一回史湘云:“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好哥哥,你不必说话叫我恶心。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好了。”第五十七回薛姨妈“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虽然王熙凤等说这些话时只是取笑黛玉,但他们的这些话一旦经过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扩散,就可能形成恶意的舆论,给林黛玉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第七十四回王夫人仅仅因为晴雯眉眼“像你林妹妹”“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我看不上这浪样儿”,就将晴雯撵出了大观园。在《红楼梦》中,大家都知道“晴为黛副”,王夫人如此厌恶晴雯,并且有意无意地带出黛玉,说明流言已经在王夫人那里起了作用。

因此,虽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事实上是清白的,但贾府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林黛玉不规不矩的舆论的。这种舆论一旦真的形成,则黛玉或因之憔悴致病而死,或为证清白自寻短见,都是可能的。并且,林黛玉流言致死也是符合故事发展逻辑的。一方面,林黛玉为流言所伤,暗合《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谶语。另一方面,在汹涌的流言面前,即使把林黛玉当成心尖儿肉的贾母也无力保护她,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走向生命的终结更合情理。同时,黛玉死后,宝玉别无他选。只得和宝钗成亲,这也比王熙凤使用掉包计让宝玉娶宝钗更自然。再者,黛死钗嫁而不是钗嫁黛死,不损害薛宝钗个人的品德,也符合其在作者心目中“可叹停机德”的道德评价。

那么会不会是曹雪芹行文时一时将《西厢记》误写成《会真记》的呢?肯定不会!因为文中作者虽然说贾宝玉拿的是《会真记》,但引用的句子却全部来自《西厢记》。比如 “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来自《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来自《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雁儿落〉,“落红成阵”来自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你元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来自第四本第二折〈小桃红〉,这些句子《会真记》中都没有。书中又说林黛玉读时“但觉句句警人,满口余香”,这一评价也应该是针对《西厢记》中的语言作出的。因为《会真记》是小说语言,小说的文字虽写得优美,但还没到“句句警句,满口余香”的境地。按照书中的文笔来看,曹雪芹应该对《西厢记》比《会真记》更熟悉,更喜欢,他头脑中更多想着的应该是《西厢记》,因而不可能把《西厢记》误写成《会真记》。

【参考书目】

1.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4: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太医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红楼梦》书中描写了那个王太医王济仁的情况。书中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写道:贾府的老祖宗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不慎着了凉,"叫风吹病了",忙去传请太医院的王大夫进府诊治。当王济仁来到贾府后,贾母见到他穿着六品服色,便含笑问道;"供奉好?"并提到当年太医院正堂有个御医叫王君效的"好脉息"。王济仁听后,连忙躬身说那是自己的叔祖,贾母遂以"世交"相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太医

其他名称
王济仁

登场作品
《红楼梦》


性别


职业
官员

职务
太医

目录
1摘要
2概述
3地位
折叠编辑本段摘要
王太医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太医王济仁。

折叠编辑本段概述
《红楼梦》书中描写了那个王太医王济仁的情况。书中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写道:贾府的老祖宗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不慎着了凉,"叫风吹病了",忙去传请太医院的王大夫进府诊治。当王济仁来到贾府后,贾母见到他穿着六品服色,便含笑问道;"供奉好?"并提到当年太医院正堂有个御医叫王君效的"好脉息"。王济仁听后,连忙躬身说那是自己的叔祖,贾母遂以"世交"相称。

折叠编辑本段地位
这个王济仁,不仅是贾府从太医院请来的,而且穿着六品服色,并被称呼为"供奉",其叔祖王君效还是太医院正堂的御医,因此,这个王济仁同张友士那样的兼职民间医生不同,显然是个真正的太医,也就是御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5: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政和宝玉的关系到底有多差?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关注者
61
被浏览
57,819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7
​3 条评论
​分享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登录
查看全部 26 个回答
晴子取名
晴子取名
67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是取名师晴子

贾政和宝玉的关系表面看似很差,内里却隐藏着很深的父爱的。

小时候看《红楼梦》,只有十来岁,未谙世事,专挑里面宝、黛、钗、湘云、探春等人吟诗作赋的场景看,对于其它的地方甚少留意,或者换个说法,即使留意了,也多的是十来岁孩子看不懂的地方,无它,阅历使然。

就当时的目光来看,宝玉之父,于我的印象中,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要说有,应该是古板、严肃、无趣的一个老头。

最近重看《红楼梦》,发现作者其实给了贾政很多特写镜头,只是被当时年少的我自动屏蔽了,变成了回忆中的盲点,除了有一次宝玉被他打得半死,想不起其它关于此人可圈可点的印象。

贾政在小说里,较少出现在孩子们中间,他的主场是和门客们在一起。门客是封建社会很有趣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颇有点知识才华的人,出身寒门,未显达,生活比较拮据,于是给富贵人家里,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老爷少爷们帮闲、凑趣,顺便混吃混喝。要是运气好,得到其赏识,说不定就能跟着鸡犬升天。比如贾雨村在未发迹前,和乡绅甄士隐的交往,算得上是一种门客的行为。

小说中每次提到贾政,一般都是和他的门客们在书房谈天说地。比起他大哥贾赦的无耻行径,贾政算是一个还不错的中年男人。

除了下死手把宝玉打得只剩半条命那次,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贾政在全书里正面粉墨登场的重头戏,从这一回里,稍加留意,能窥见一个立体、丰富的贾政形象:他的为人、性格、喜好等等。

这一回,也把他和宝玉表面看似恶劣的父子关系写得非常微妙,写出了一个真正的父亲对孩子的心理和感情。认真的重读了这一回合,改观了之前对他的刻板印象,收获非常大。

游园的前提,是元春在宫里的升迁,贾府斥巨资建了一座私家园林,迎接这位已贵为皇家妃子的大女儿归省。

园林建好后,借贾政游园之名,正面重点介绍了几处主要园林景观,这是将来小说主要情节发生的所在之地,也是精彩绝伦值得一读再读的一回,作者大开大合的尽情秀出——他的园林美学知识是有多么的深厚。

在游园过程中,又因此窥见了贾政的为人、贾政和贾宝玉的父子关系,这是曹公一贯的写作手法。别人写作的厉害之处,最多也只能做到无一笔多余,然而在曹公面前,这简直不够看。

曹公的写法,是不仅无一笔多余,还能同时以一笔写几事,枝繁叶茂,千丝万缕,伏脉千里,却又安插得当,繁而不乱,清晰自然。

下面就采取边纪录原文,边分析,夹叙夹议的方式,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一次难得的父子同游大观园。以下正常字体部分为小说原文,加粗倾斜部分为本人的分析。






01

又不知历几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联对联的。”

贾政听了,沉思一回,说道:“这匾额对联到是一件难事。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或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注意此处,说明作为父亲,他对自己的女儿相当了解,知道她素来的行事作风是谦虚谨慎。就这一句,可窥见贾政作为父亲,在女儿出嫁前,父女之间的感情是融洽的,对女儿的秉性很了解,不像贾府中别的父亲那样对女儿一无所知,侧面又通过贾政的话点出了元春大致的为人,一举两得。

以上这段,说明贾政是个细心的人,也是个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的人,知道园林轩榭如不加题咏,必然失色,同时又很爱女儿,不想女儿游览时觉得无趣且失望。

贾政笑道:“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 ,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当,反没意思。”

众清客笑道:“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其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贾政道:“此论极是。且喜今日天气和暖,大家去逛逛。”

以上这段,贾政自谦于自己不擅在花鸟山水上题咏,只说了幼时“平平”,细看它的意思却是:怡情悦性的文章,幼时也做过不少的,说明年少时的他,也是个爱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富家少年。

只是成年后收敛了,害怕于类似题材上更加生疏,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先自谦一下。贾政的谦虚、谨慎,还有他少年时的样貌,呼之欲出。

“众清客”,三人为“多”,五人成“众”,至少五个以上的门客,贾府真不是一般的有钱,能养那么多帮闲凑趣的闲人。



02



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命人带到园中来戏耍。此时亦才进去,忽见贾珍走来向他笑道:“你还不出去!老爷就来了。”宝玉听了,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

旋转过湾,顶头贾政引众客来了,躲之不及,只得一边站了。贾政近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到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

作者的这个安排甚妙,让宝玉和父亲在园中偶遇,浑然天成,如果不这样写,就会变成贾政派人把宝玉专程叫进园子来,那就显得就非常生硬穿凿了。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捅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富丽俗套。自是欢喜。

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

作为累几世富贵的世家子弟,贾政自小培养了很好的审美能力,对园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喜欢俗气的富丽堂皇,说明他不是没见过大世面的、言之无物的庸俗之辈,也不是品味低下的暴发户。

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调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之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到还大方气派。”

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从选拟。”

“贾政笑道”,老父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段表明,对宝玉在众人面前的表现至少是满意的,没有给老父丢脸,但表面还得谦虚一翻,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父母们,面对别人对自家孩子的夸奖,明明心里得意得要死,表面却还一个劲的说:哎呀哪里哪里,过奖了过奖了!

03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檐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 跨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

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这个“笑”字只怕要把宝玉吓个半死吧,因为贾政平时对宝玉都是从严要求,不苟言笑,很少以慈父的形象面对孩子们。

现在可能是因为在游园,贾政整个人都比较放松,所以竟然对孩子和颜悦色起来。另外对《醉翁亭》的议论,说明贾政至少也是个读书人,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 ,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虽然与曹子建的七步能诗相比还差了些,但彼时宝玉不过十三四岁,才思敏捷,言之有理,应答如流,作为老父,内心如何能不骄傲,明明高兴得要死,但表面一定要候住候住,为了维护严父的形象,端着,一定得端着,不能喜形于色,表现得太过。

门客也是合格的门客,心思都玲珑剔透,知道如何迎合主人的喜好,深知今日是老爷和少爷的主场,绝不会没有眼力见的抢风头,帮闲、凑趣都是极得力又有分寸的,没白养。






04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以上这段,描写的是贾政一行人游大观园里,看到的第一处别馆,这所房子,因为种了很多竹子,后来被命名为“潇湘馆”,大观园分房的时候,这所别致的小院被分给了林黛玉。

这一段详细的写潇湘馆的景致,是个小巧却又清雅的所在,很暗合黛玉个人的气质。由前面叙述所知,贾政不是薛蟠那种酒满肠肥、不知美为何物的俗物,而是有很高的审美情趣的中年文士。

通过他之口,称赞潇湘馆是一个“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生”的居所,从侧面又点出,政老爷和贾府别的只知吃喝玩乐的男人不同,不仅审美情趣很高雅,而且,爱读书。只有爱读书之人,才会格外留意适合阅读的所在,见到了就会心生向往,爱慕不已。

宝玉送给潇湘馆的对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一派清幽脱俗,方才适合他的神仙妹妹居住啊!

05



方欲走时,(贾政)忽又想起一事来,因问贾珍道:“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棹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

这段话看起来似节外生枝,实际插得极妙。古语云: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也有说:三代为官宦,方知穿衣吃饭。还是翻译得更通俗一点好了,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三年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但是也许要100年,才能出一个贵族。

贾政就是这样的贵族。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男人,平时与这些屋内陈设上面,自然是不多加留意的,但不留意不代表他不懂,这些古董账幔陈设,用今天室内设计的行话来说,就是“软装”,贾政随口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可也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

政老爹深谙室内软装,一定要跟硬件匹配,气质上要相符。说明世家子弟从小得到的熏陶,是全方位的,哪怕不甚留意,但该懂的,也远比平常人要多,因为人家就是从那个环境中生长起来的。

贾政之所以有此一问,首先是怕下人办事不力挂一漏万,这么好的园林建筑,如果没有好的软装相配套,会失色不少,很可惜;另一方面,也是想尽善尽美一点,让女儿回家时看到会更开心一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06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停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家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以上这段所写,是大观园中后来被命名为“稻香村”的宅院,后来分给宝玉的大嫂李纨居住。这是一所仿农家小院的居所,所以贾政说引起了他归农之意。归隐田园,吟赏烟霞,是自古士人的情怀之一。

贾政虽然受祖荫庇护,不用辛苦读书出仕就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因为自小饱读诗书,陶渊明孟浩然之类的归隐情怀,未必从来没有影响过他。人到中年,竟然还未完全因世俗而变得浑浊不堪,这一点,他跟他大哥贾赦还是很不一样。



07

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极妙。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为,用竹竿挑在树梢。”

看看,平时只和门客清谈,看似不问世事的政老爷,于生活美学方面,却是极懂的,比之自家最擅此道的宝玉公子也毫不逊色,不出手则已,出手必不凡,只要说出来的,一击即中。

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王府大小姐,王府的人,似乎都不大作诗,没有什么浪漫小资情调的(详见我的另一个帖子:于诗情画意中一声惊雷,里面有说过原因,此处不再赘述),宝玉为人,可见传承的精神气质,还是贾府的格调。

贾老太太在儿女中最爱贾敏和贾政,又曾跟人提到过,宝玉是最像他的爷爷的,像,大概指的是相貌和行径。贾老太太,贾政、贾敏(黛玉母亲),元春,宝玉,探春,都是很有情趣的人,以后会慢慢分析到,请大家继续关注。






08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令,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稍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

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记得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这一段越读越有意思,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两父子是天生一对,当儿子的到底是孩子心性,遇到自己特擅长的,技痒忍不住卖弄卖弄;当老子的,又喜又气,心里爱他,又怕他过于浮燥,有点小才就沾沾自喜失了品格,不够沉稳,要挫挫他的锐气,所以才会这样喝骂他,这跟今天的父亲,面对孩子考了一百分还故作不悦是一样的道理,无它,怕你太骄傲。



09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小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贾政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

这一段游园,除了面对晚辈宝玉,提到政老爷对其他人时,每一处都是写他“笑道”,说明尽管平时在晚辈面前严肃,但其实他本人是一个很随和开朗的人,能平易的对待他人。

要知道,他不但是公侯家的贵公子,同时还贵为皇妃的父亲,他要是修养差一些,在境遇不如他的人面前拿腔拿调,也不是不可以的。说明他性情里还是有很雅的一面,那些清客、门下食客投奔于他,只要是志趣相投的,都能得到他的尊重,哪怕只是表面的。

这点宝玉就很随他,宝玉交友,也并不看重对方的身世。政老爷天天骂儿子不长进,但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儿子身上有很多他的影子。



10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并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索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可比。

贾政不禁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这一处别馆,后来被命名为“蘅芜苑”,是薛宝钗的居所。以玲珑石掩盖后面的房屋,扎实衬托了宝薛平时惯于“藏拙”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个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世故女孩,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平时很注意故作木纳,不过分的争强好胜锋芒必露。

贾政不愧为公侯之后,他的见识还是远在一般清客之上的,认出这些植物不是一般的香草。而正是这满室的奇香异草,暗含了宝钗的命运:气芬芳、味清苦。

11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潇湘馆、蘅芜苑,潇湘馆的体量要小些,但相同处都是上好的房子。读书、挂画、焚香、喝茶、操琴,是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精于此道,贾政能准确的辩出这两间馆舍在气质上的细微差别:潇湘馆的清幽适合月夜读书,而蘅芜苑的高洁适合煮茶操琴,真真是有见地的好品味!宝玉和探春能如此脱俗,真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他们有这样的一位父亲。






12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这段连用两个“笑”字,政老爹对自己儿子的才华,相当的满意。前面自谦过他不善于这些题材,但一路行来,他能随口说出诗句原句,各种典故也能灵活套用。暴露了他于此还是有点研究的,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儿子才思敏捷过老子,是肯定的,而他对此也甚是欣慰。



13



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

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撞,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众人笑道:“然虽不红,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撰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众人都摇身赞妙。

这一段,堪称是政老爷父子联手给众门客搞科普。贾政素不喜宝玉的原因,是觉得他不思进取,正经求功名学业的书不读,整天学些艳词丽句,杂学旁收。

可是,作为父亲,他自己又如何呢?连“女儿棠”的名号都知道,严重的暴露了本质:秩闻趣事,他也没少涉猎。可见这位老爹,也并非像平时所努力标榜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设那么“正经”啊。宝玉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这一个处所,就是大观园里最多戏发生的场所,也就是本书主人翁宝玉的主场了,人称“怡红院”是也。后面多少的青春往事都是发生在这里。

宝玉是有史以来最懂“女儿”的人,所以,他的住所也很别致的种下了“女儿棠”,所谓物随主人。后来,宝玉在大观园结诗社时,就取了个号叫“怡红公子”。

14



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又不见贾政分付,少不得跟到书房。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

作为一个封建礼教下成长起来的人,贾政相当孝顺老母亲,每次想痛打宝玉,都是因为母亲的阻拦,或者怕引起母亲不快,而没有实施。非但如此,只要贾母责骂一声,年近半百的大男人,必声俱泪下的请求母亲的原谅。

15



第二十三回里,讲到元春省亲过后,觉得与其让大观园空着浪费,不如让自家未成年成家的兄弟姐妹住在里面,快乐的作伴成长。

于是在进园前,贾政把自家的几个孩子:宝玉、探春、环儿,还有侄女迎春、惜春都叫在一起训话,吩咐他们注意事项。这在贾府是很难得的事,因为作为父亲,贾赦对迎春、贾敬对惜春,都是极其漠视的,亲子之间,名义上是父女,实际上感情非常疏离,特别是惜春和生父之间,自从她父亲出家后,她几乎连面都不曾怎么见过了。

二小姐迎春软弱无能,自卑到尘埃,最后被父亲卖给别人,受尽折磨而亡,她的悲剧是她父亲一手造成的。四小姐惜春在贾府没败落之前,就动了出家的念头,对亲人的感情非常淡漠,跟她从幼年开始没得到亲情的滋养有关。而同样庶出的三小姐探春,却比她们俩顽强得多,精明能干,充满生机,这和她的父亲所给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






后记

通过以上,一个接地气的、有血有肉的贾政出现了:这是一个爱孩子,会为孩子的出色而感到欣慰,像大多数正常的父亲一样的父亲:表面高冷,严肃,实际暗地里很关心孩子,密切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有人认为“贾政”,谐音“假正经”,说作者既然这样起名,那他就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但是,在那种环境下成长的人,能长成像贾政这样,已经是封建礼教下教科书式的正面形象了:上孝顺老母亲,下慈爱儿女,对妻子尊重,恪守各种礼节,思想正派,行为检点。同样是贾府的公子小姐,做他的孩子,如宝玉、探春,比做贾琏、做迎春惜春要幸福得多。

贾政的性格,在宝玉的身上,能看到些许他年轻时的影子,浪漫、随性,喜欢吟诗作赋。只是,为了家族使命也好,突然开窍了也罢,他成年后不像宝玉,他未经挣扎就走了该走的路。成年贾政,是一个成熟了的宝玉,世俗化了的宝玉。

不是人人都能像宝玉一样,也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做宝玉。多少人年少时都这样:认为自己不平凡,认为自己是例外,是老天特别垂爱的那一个,可以仗剑走天涯,可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随心所欲的就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业。

到头来,也只不过像所有平凡人一样,成家,生子,日渐平庸,或者说,本来就很平庸。用美好的一生,砸向万丈红尘,却没有听到一点回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5: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政是“假正经”么?看曹雪芹用三个事实,还原真实的贾政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3 人赞同了该文章
贾政就是“假正经”?很多人如此说也说与人。侃侃而谈的“专家”也说过。证据无外乎贾政治家无道,教子无方,宠幸“渣货”赵姨娘,无能却“养门客”附庸风雅……但这些似乎与“假正经”没什么关系。《红楼梦》中有些人的名字确实谐音,但贾政的名字绝不是假正经之意。






[一]

“假正经”对应的是“正经”,指借着正经的样子表现出迥异的行为活动,尤其男女之事上的隐喻最多。

贾政其人,从他与妻妾日常行为看,绝不是好色之人。除了一妻二妾对其他丫头秋毫无犯,这种克制的人不能是假正经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他宠爱赵姨娘,也因赵姨娘是他合法的妾,加之比王夫人、周姨娘年轻,并无任何不妥。

贾政,字存周。古人名与字要联系起来看。贾政的名字要与哥哥贾赦的名字对应理解。






荣国府现状是贾赦袭爵,贾政主政荣国府。代表敕造荣国府承袭的“荣禧堂”以及正房更由贾政居住,贾赦只能住到敕造荣国府一墙之隔的荣国公旧宅。

之所以会如此反常,从名字就能得出答案。贾赦字恩侯暗示贾赦是受赦免袭爵,皇帝开恩继承爵位。有爵位却失去爵产敕造荣国府,并由贾政入主管理,是皇帝旨意名正言顺,

贾政,字存周。存周代表周礼。相传周文王嫡长子伯邑考,自觉才能不如弟弟姬发,“主动让贤”,由弟弟继承了周的封国,贾政字存周,就这么来的。至于是否“心甘情愿”让贤,由不得“伯邑考”贾赦决定!






[二]

贾政继承荣国府是彻底继承,伺候敕造荣国府的继承人都是二房一脉。虽然爵位在长房手中,但荣国府的好处大头都在贾政二房。

贾政本人才能平平,当初想要科举入仕,被皇帝恩赐主事一职。奋斗几十年却仅仅晋升一级至工部员外郎。但他是贯彻贾家弃武从文转型最坚持的人。在贾敬放任,贾赦放弃,族中子弟无心学业入仕的情况下,唯有贾政在坚持。

贾家若要中兴,一定要在爵位以外,再有人从科举入仕,四处开花才可以壮大。宁荣二公当初办学供后辈没有爵位的子弟上学读书的目的正在于此。毕竟子孙繁多,爵位只有两个。






[三]

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
贾政不忘“光宗耀祖”,是察觉出贾家日暮西山的勉强,妄图一己之力令儿孙仕途挺起贾家大梁。不想教育儿孙在严不在宽,揠苗助长的结果是“死贾珠、打宝玉,教育贾环、贾兰”。尤其贾珠之死和贾宝玉挨打分明存在某种关联,不排除贾珠因教育过当“一病而死”。






《红楼梦》读者大多有一种贬低仕途功名的“思想”,认为追求功名“俗”。其实于家族,于个人前途,以及社会人伦风俗,价值观念看。追求功名与现在上大学出人头地没什么区别。贾政有此念,薛宝钗、史湘云有此念,是因为世人皆有共同文化认知。贾宝玉不爱学习圣贤书不表明他对别人错,也不能所有人都要遵循他的价值观。所以,贾政的想法是不错的。

[四]

贾珠之死对贾政打击巨大,贾宝玉不成器令他更失望。为此他不得已送贾元春进宫做皇妃,所求还是“光宗耀祖”。既然男儿不能实现,贾家女儿也要实现。

贾政对木石姻缘和金玉良姻从未表态。但从他同意贾宝玉“红香绿玉”匾额,到评潇湘馆“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以及对稻香村满意,对蘅芜苑评价“无味”“有趣”看。贾政支持木石姻缘是毋庸置疑的。木石姻缘也是贾家弃武从文,朝书香门第转变的关键。






根据八十回前诸多线索,八十回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应该在贾政主张下有过一次订婚,可惜因意外而夭折了。

贾政继承敕造荣国府、教育子女、支持木石姻缘这三件事,可以充分证明他不是“假正经”,也有光宗耀祖志向。贾珠死、贾元春死、贾宝玉出家、贾探春远嫁。贾政为了光宗耀祖,失去两儿两女,不可谓牺牲不大。奈何能力有限,志向蒙蔽了思想,他有很多错误决定,使得贾家彻底走上抄家断头路。好在孙子贾兰最终证明了他的坚持是正确的。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发布于 2019-12-20 10:46
红学
曹雪芹
红楼梦(脂砚斋评)(书籍)
​赞同 13​
​1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写下你的评论...

1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限时拥抱
限时拥抱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6: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真正敲响贾府丧钟,可笑他们不知情还操办省亲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前言꧂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对贾政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虽说女儿不如儿子那么光耀门楣,到底贵妃娘娘,也不是谁家都有的。

贾政当家只算勉强守成,注定不能再祖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总算生个女儿成了贵妃,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一时间,贾府上下人人得意进而忘形,很快就响应太上皇的旨意,操办起元春省亲。

殊不知,元春晋升未必是福,元春省亲肯定是祸。




꧁①꧂

贾政想得挺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贵妃省亲之事。之前贾家曾经接驾过一次,如果再操办一次贵妃省亲,尽管不如接驾,胜在千古未有。

而且,按照以前的经验来看,就便是接驾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看似贾府花钱如流水,事后的赏赐和加官进爵,也都能将亏空填满。

如此一来,乐得贾府热闹风光何乐而不为?所以,贾政等贾家人,在太上皇旨意一下时,便积极踊跃响应,却浑忘了一件可怕的危机让他们以后万劫不复。




꧁②꧂

贾元春晋升和省亲绝不是好事,而是贾家与皇帝决裂的重要事件。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皇帝当初与义忠亲王争夺皇储胜出,太上皇不得已退位。

贾府作为三代老臣,对皇帝以次子上位,得位不正不以为然。使得老臣与新君之间的关系疏远,甚至是有了敌对的倾向。

曹雪芹通过两件事来隐写贾府对皇帝的看法。

一,宁国府贾敬次子上位被焦大看不起。

二,荣国府贾政次子当家,不得已用贾宝玉含玉而生营造天命所归。

这两件事实际都在暗示皇帝也是“次子”上位,导致君臣失和,成为权力斗争和贾府最终败亡的根源。

在此基础上,贾家不想着如何与皇帝搞好关系,一味像焦大一样躺在祖宗功劳簿上尸位素餐,并倒行逆施与皇帝关系持续紧张,怎么能好的了?

尤其这元春晋升和省亲,哪里是好事?真正是危机才对。




꧁③꧂

贾家自宁荣二公始,便手握军权。门生故旧更是遍布军中、朝野。

如今第三代为了避嫌才不得不表面交出军权。可四大家族王子腾任九省都检点,兵部尚书贾雨村,粤海将军邬家,长安节度使,平安节度使等,哪一个不是影响和掣动军队的大佬?

皇帝对如此贾家与自己不一条心,又怎么能放心?

尤其一个贾家还好,皇帝要面对的却是四王八公等一伙老臣。可以说天下和朝野、军队,十之六七都在这些人掌控之中。一旦他们谋逆,危机难以想象。

皇帝不能放心,便在登基后就开始下手夺权。原文略有交代就触目惊心。

比如,贾府掌握数十年的京营,在皇帝一上台,就将替贾府控制京营的节度使王子腾调走。

贾家对此自然不满意,也生出危机感。其他北静王等四王八公同样会面对类似局面,更是全都不满。

于是便借秦可卿葬礼,聚众表献出要结党的意愿。




꧁④꧂

皇帝一看这些老家伙们集体向自己亮肌肉,知道如今打不过,也不免着急,赶忙将贾元春晋升为贤德妃,先安抚住其中与军方关系最密切的贾家,并分化四王八公结党。

贾元春因此而被晋升,哪里是什么好事?更坏的还有元春省亲。

贾府对皇帝晋升贾元春并不感恩,还以为是皇帝害怕他们而“就范”了。随后就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省亲,公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可笑贾元春是唯一能够阻止贾府省亲的人,却是完全不作为,任由贾家与皇帝关系崩溃。

贾元春鼠目寸光,哪里是贾府的荣耀,分明是贾家的丧门星。

至此,君臣双方分道扬镳,贾元春省亲高光过后,也彻底失了宠。

皇帝在积蓄力量要彻底解决贾家和四王八公这些人的威胁。才有最终“虎兕相逢”的贾元春惨死,贾家抄家的惨淡结局。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13 20:47・IP 属地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富:《红楼梦》中的《西厢记》为什么变成了《会真记》
殘荷聽雨 2020-11-01   |  224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中的《西厢记》为什么变成了《会真记》
作者:鲁国富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回目曹雪芹写作“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魂心”。细读文本内容,我们发现,本回写法大有曲笔。

首先“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明白地告诉我们,贾宝玉巧妙地通过《西厢记》中的文字首次向林黛玉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在这一回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生得“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般的面容,张君瑞则因对崔莺莺一见钟情而“行忘止,饭忘饱,举措颠倒”并为之成疾,所以他说“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缘起于对“倾国倾城貌”的渴慕,这一点在《西厢记》中写得浓墨重彩,所以当贾宝玉对着林黛玉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必再用更多的语言,刚刚读完《西厢记》的林黛玉瞬间就完全明白了贾宝玉的用意。因此,作者所谓的“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其实就是指贾宝玉借助《西厢记》中的语言,用戏谑的口吻,向林黛玉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至此,宝黛二人之间就既不是单相思,也不是互相暗恋,而是仅隔一层窗户纸,彼此相互明白对方的心思了。

第二,当贾宝玉用张君瑞和崔莺莺的关系来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时,为什么林黛玉不仅不高兴,反而勃然大怒?因为在《西厢记》中,崔莺莺向张君瑞私许终身,“未婚同居”。因此当贾宝玉把她比作崔莺莺时,她“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把贾宝玉痛骂了一顿。然而此番动怒,她却并非真的生气,贾宝玉一个笑话,她就“‘嗤’的一声笑了”。大约她本身就爱着贾宝玉,且时时担心着自己的爱情没有着落。现在自己所爱的人用隐晦含蓄的语言向自己表达了爱情,她当然很开心。她的怒,其实只不过是掩饰羞涩的一种手段。只要宝玉给她一个恰当的台阶,她自然会就坡下驴,转嗔为喜。这一段,作者先扬后抑又扬,写得曲折多变,我们读起来感情上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跌宕起伏,似乎在看一幕轻喜剧。然而,我们在读这段内容的时候,切莫忘了作者用了一个曲笔,这个曲笔背后是不是有着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第三,曹雪芹在写这一回的时候,虽然回目中写的是《西厢记》,但在正文中介绍宝玉所看书目的时候,说的却不是《西厢记》,而是《会真记》。为什么回目中写的和正文里写的不一样?《会真记》是唐朝元稹写的。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元稹《会真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会真记》是萌芽状态的半纪实小说,《西厢记》是成熟的舞台剧本。在《会真记》和《西厢记》两种不同的书中,张生与崔莺莺二人关系的结果大不相同。《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虽然背着崔莺莺的母亲偷情,然而后来张生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却非常体面地迎娶了崔莺莺。在《会真记》中,张生对崔莺莺则是始乱终弃,张生最后为了自身的政治前程别娶宰相之女,崔莺莺遭到遗弃后另嫁他人。《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名誉因其爱情终成正果而得到了维护;《会真记》中,张生却将崔莺莺写给他的信遍示友人,有意无意地扩散他和崔莺莺之间的丑事,并且为了推卸自己始乱终弃的道德责任还诬称崔莺莺为“女祸”“妖孽”,使崔莺莺的名誉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西厢记》的结局是喜庆的,《会真记》的结局是凄惨的。所以在把“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的“西厢记”改成“会真记”的时候,作者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如果是故意为之,那其行文背后必有深意。是不是在《会真记》的背后隐藏着黛玉的命运呢?说得明白一些,也就是说林黛玉会不会因她和宝玉之间这样那样的流言而身败名裂呢?


第四,不管《红楼梦》后四十回在其他方面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宝黛二人在婚姻方面没有结果却一定是和曹雪芹的思路一致的。宝黛为什么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现行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按曹雪芹二十三回的笔法,我觉得其中也许另有原因,即曹雪芹所暗示的《会真记》中崔莺莺般清白名誉的丧失影响了他们爱情关系的走向。当然,拿林黛玉的情操来说,她是不可能像袭人那样轻易地向贾宝玉献出清白身子的。但事实上的清白不代表舆论上的清白。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后,第三十四回袭人向王夫人建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居住,王夫人听到这一建议大吃一惊,问:“难道宝玉和谁作怪了不成?”然后袭人对王夫人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她又说:“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君子防患于未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等等。袭人的话,让“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的话,明着是钗黛一起说,但实际上说的只是黛玉一人。因为《红楼梦》里多处提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处吃饭,一处睡觉,经常拉拉扯扯,毫无男女之防。从第三十三回起,在王夫人那里,舆论就开始对林黛玉的名誉不利,以后不知防备的宝黛二人,会不会受流言所累,在舆论上给人留下他们“作出怪”来的印象,是很难说的。如果真的那样,黛玉的结局就显而易见。



第五,说林黛玉可能受流言所累,除了上述袭人的言论依据外,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是有许多可以引起流言的口实的。比如第三十一回,林黛玉对袭人说:“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这种话,不管传到谁的耳朵里,他们都不会认为它是一般的亲密话,偏偏这话又是在袭人面前说的,而袭人是对黛玉最有戒心的。第三十二回,黛玉走了,袭人来到宝玉面前,宝玉尚不知觉,还以为是黛玉,他竟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这话当时就让袭人“吓得魄消魂散”。宝玉去后,袭人自忖此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并且推定如此下去,“将来难免不才之事”,然后“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袭人至此已经断定若不想法处治,久后宝黛二人必有丑事,这便是祸根。第五十四回贾母令宝玉给众姊妹斟酒,“都要叫他们干了。”宝玉斟到黛玉跟前时,黛玉偏不喝,她“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这种事没人议论则已,一旦在议论中传播开去,便是流言的种子。除此之外,第四十四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林黛玉口不择言说出《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西厢记》中的“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宝玉被打后,林黛玉时时站在花荫之下向着怡红院发呆以及黛玉曾称宝玉为渔翁而自称“渔婆”等等,无一不可酿致流言。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黛玉看到宝钗坐在睡着的宝玉身边做针线都要笑话,却不防自己和宝玉之间有着许多比这更容易引人非议的举动,不能不令人遗憾。


第六,《红楼梦》中多人在多处拿宝黛二人取笑,这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成为流言的来源。第二十五回王熙凤看出宝黛二人的心思,借机调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并直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同一回黛玉听到宝玉从昏迷中苏醒后念一声“阿弥陀佛”,宝钗便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第三十一回史湘云:“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好哥哥,你不必说话叫我恶心。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好了。”第五十七回薛姨妈“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虽然王熙凤等说这些话时只是取笑黛玉,但他们的这些话一旦经过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扩散,就可能形成恶意的舆论,给林黛玉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第七十四回王夫人仅仅因为晴雯眉眼“像你林妹妹”“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我看不上这浪样儿”,就将晴雯撵出了大观园。在《红楼梦》中,大家都知道“晴为黛副”,王夫人如此厌恶晴雯,并且有意无意地带出黛玉,说明流言已经在王夫人那里起了作用。   



因此,虽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事实上是清白的,但贾府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林黛玉不规不矩的舆论的。这种舆论一旦真的形成,则黛玉或因之憔悴致病而死,或为证清白自寻短见,都是可能的。并且,林黛玉流言致死也是符合故事发展逻辑的。一方面,林黛玉为流言所伤,暗合《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谶语。另一方面,在汹涌的流言面前,即使把林黛玉当成心尖儿肉的贾母也无力保护她,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走向生命的终结更合情理。同时,黛玉死后,宝玉别无他选。只得和宝钗成亲,这也比王熙凤使用掉包计让宝玉娶宝钗更自然。再者,黛死钗嫁而不是钗嫁黛死,不损害薛宝钗个人的品德,也符合其在作者心目中“可叹停机德”的道德评价。

那么会不会是曹雪芹行文时一时将《西厢记》误写成《会真记》的呢?肯定不会!因为文中作者虽然说贾宝玉拿的是《会真记》,但引用的句子却全部来自《西厢记》。比如 “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来自《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来自《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雁儿落〉,“落红成阵”来自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你元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来自第四本第二折〈小桃红〉,这些句子《会真记》中都没有。书中又说林黛玉读时“但觉句句警人,满口余香”,这一评价也应该是针对《西厢记》中的语言作出的。因为《会真记》是小说语言,小说的文字虽写得优美,但还没到“句句警句,满口余香”的境地。按照书中的文笔来看,曹雪芹应该对《西厢记》比《会真记》更熟悉,更喜欢,他头脑中更多想着的应该是《西厢记》,因而不可能把《西厢记》误写成《会真记》。

【参考书目】

1.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5.12

2.刘上生:困惑,突破和遗憾——“黛玉之死”有关回目的研读和思考(三),《红楼梦》学刊订阅号2018.11.23

作者简介:

      鲁国富,江苏省涟水中学正高级教师。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红楼梦学刊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殘荷聽雨 > 《紅樓夢舘》举报/认领
上一篇: 王年:蒙古王府《石头记》手抄本藏书捐赠记
下一篇: 谭德晶:《红楼梦》与《风月宝鉴》之关系再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2: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显隐文本下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区别与寓意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一段奇怪的描写,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文本里写的是《会真记》,可是标题却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

我们来看看《会真记》和《西厢记》的区别,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作者为唐人元稹(779-831)。

《会真记》内容简介如下:

《莺莺传》讲述贞元年间,书生张生在游蒲州时,居普救寺,巧遇暂住于此的表亲崔家母女。当时蒲州发生兵变,张生救下了崔氏母女。崔夫人设宴答谢,并令女儿出来拜谢张生,张生惊艳其美艳,托丫鬟红娘转赠给崔莺莺《春词》两首以挑逗其心性,莺莺作《明月三五夜》相酬,并暗约张生见面。之后在红娘帮助下,张生抱得佳人归。但最后张生赴京赶考,滞留不归,莺莺虽给张生寄去长书和信物,仍没有挽留住张生,终被抛弃。张生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文章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的相见、相悦、相欢,但终被见弃的爱情悲剧。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藩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

这里的《会真记》是个悲剧,张生背叛了崔莺莺,属于忘恩负义。从后来看完后就不要拿林黛玉打趣被怼,赶紧赌咒发誓的情节看,就不要和林黛玉看的书确实是《会真记》。而且从文体上看,《会真记》是"传奇",是"文言文",不能演唱,不分"出"。

元代的王实甫基本的《西厢记》属于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的回目内容简介和故事梗概: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于是与崔莺莺有一段美好的情缘。

从唐代文人元稹写《会真记》开始到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的定型,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问题:黛玉说出了这本书共几出?

看看红楼梦原文: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文本说的明明白白,共十六出,而《会真记》为短篇传奇,全文只有一折。《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因此可以知道可见,这两个著名版本都不是宝黛共读的版本。还有林黛玉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这句话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原文是:"苍苔露冷凌波袜"。页不完全相同。黛玉说的【幽僻处可有人行】这一句,在王实甫的《西厢记》原文中,根本没有。这两句话,在唐人元稹的文言文《会真记》中,更没有。因此黛玉用崔莺莺比喻自己的薄命,所看的应该是悲剧版本《会真记》,而不可能是王实甫的喜剧《西厢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标题是一个意思,文本又是另外一个意思,那么究竟这里如此写是几个意思?脂砚斋在这里的批注,他反复说双文,双文。双文里的的双文就是指的是显隐文本,只有显文本和隐文本才构成双文,红楼梦草蛇灰线,表里有寓这个会真一定与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有密切的联系。红楼梦第一回里云:女娲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批注里也有谎言的,大荒山的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的甲原来女娲氏戌侧批:无稽也。从前面解密的理论点可以知道,就不要最后无锡惠山寺出家为僧,那么无稽也的无值得就是无锡,而无稽得稽指的是哪里?又根据前面解密的晚明重臣祁彪佳可以知道,祁彪佳的老家在会稽,就不要是晚明皇子,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逃亡,应该在祁彪佳的老家绍兴会稽呆了很久,红楼梦里有绍兴的方言,应该是脂砚斋在绍兴的时候学习的,而不是什么张岱之流得人写了红楼梦,另外贾府和祁彪佳应该暗中有姻亲关系的,贾府千金薛宝琴回到贾府参加里春节祭祀,大家都知道薛宝琴嫁给了梅翰林家,而这个梅翰林应该是祁彪佳的家族,祁彪佳从小聪慧异常,有翰林的雅称,而且只有祁彪佳的园子叫梅墅。因此脂砚斋在逃亡过程中,在祁彪佳的府邸滞留很久是确定的。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2-02-20 1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异同
翠谷叠泉 2017-04-30   |  7913阅读  |  2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正气歌声)

《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异同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故事经典场面,无疑是“共读西厢”这一幕。自从《红楼梦》流传于世,一直到现在,绘画、戏曲以及影视剧作品,都不可能错过这一最为经典的场景。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被许多读者给忽略了,宝玉和黛玉读的究竟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

从《红楼梦》的回目上来看,自然是《西厢记》无疑,第二十三回的回目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但是在正文中却明明白白写的是《会真记》: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有人说《会真记》和《西厢记》区别不大,不必纠结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当然不能令人信服,两者之间虽然有些关联,实际上的区别大了去了。

《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由著名诗人元稹编撰,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

而《西厢记》则是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其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生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于互相吟诗而产生爱慕。一次强盗孙飞虎带手下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莺莺的母亲老夫人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在悲恸之下一病不起,莺莺也大为伤痛。后来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最后私情被老夫人发现,便欲马上将莺莺嫁给一名贵族公子郑恒。但由于红娘据理力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如能蟾宫折桂成为状元便真的把莺莺许配与他。于是张生便努力攻书,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异同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两者之间有些关联,但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是我们现代社会受过一些基本教育的人都知道的事实,难道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红楼梦》的创作者们却不知道两者实际上并不一样吗?

从书中的“落红阵阵”以及“妙词”来看,这里宝玉所携带的显然不是《会真记》而是《西厢记》,而且《会真记》只是一篇短篇故事,根本不可能用“套”来形容。

为什么作者要故意混淆《会真记》和《西厢记》呢?

让我们还是从《红楼梦》的故事中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厢记》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张珙和莺莺真心相爱,互通衷曲,但郑恒从中插足进来,使得故事横生枝节。

而《红楼梦》也同样如此,宝玉和黛玉真心相爱、心心相印,可宝钗却硬生生地插足进来。

在《西厢记》和《红楼梦》这两本书中,郑恒虽然和宝钗有着许多的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是起着插足、破坏作用,用时下流行的话即是介入他人爱情婚姻中的“第三者”。当然,他们两人的最终结果是不同的,郑恒没能成功,而且成为众人心中的小丑,他不过是张崔婚姻的一个垫脚石而已;而宝钗却最终大获成功,害死黛玉后成功地得到了宝玉。

但作者又为什么要故意将《西厢记》混淆成《会真记》呢?

《会真记》主要是讲张生和莺莺二人之间的故事,这其中没有郑恒什么事!而我们知道,宝玉、黛玉和宝钗的三角戏,自从黛玉死后,就变成了宝玉和宝钗的二人世界。

而宝玉和宝钗的故事和《会真记》中张生和莺莺的故事惊人的相似!

首先,宝玉和宝钗在婚前就有了夫妻之实,而在《会真记》中,张生和莺莺也是如此。

其次,宝玉最终抛弃了宝钗,而《会真记》中的张生也最终抛弃了莺莺。

这样说来,作者显然是在借《会真记》来隐喻《红楼梦》以后的故事!

在《会真记》中,作者元稹是竭力为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辩解的,认为莺莺是“红颜祸水”,张生离开莺莺是一种“补过”行为。

《西厢记》和《会真记》的异同

而在《红楼梦》中,宝玉最终抛弃宝钗,并非是因为他薄幸,而是因为他和宝钗志趣不投,根本不是一路人。在历经无数次痛苦挣扎之后,宝玉不顾自己一无所成,在社会上根本不会有立足之所,但他还是终于下定决定离开宝钗。这自然是和《会真记》中的张生抛弃莺莺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宝钗显然就是“红颜祸水”,宝玉离开宝钗就是一种“补过”行为。只是我们非但不会指责宝玉的“始乱终弃”,反而会赞扬宝玉这种坚持自己独立思想和人格的行为,为他最终逃脱宝钗魔掌而庆幸,为他重获自由而庆幸。

由此可见,作者故意将《西厢记》混淆成《会真记》,并非是作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作者巧妙地用这两部作品十分巧妙地隐喻了《红楼梦》的两个阶段的故事,构思之奇妙令人拍案叫绝!

关于《红楼梦》中提到的《西厢记》,笔者还有一些需要补充的东西。林黛玉看的不是那些带有生涩批语、注音、无聊注解和附录那种冗长的《西厢记》,这部《西厢记》只有十六出,和通行的二十一出有着很大的出入。书中说:(黛玉)“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功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

而在《西厢记》的版本史上,的确是出现过一部十六出的本子的,这即是明崇祯年间,闵遇五勘校的王实甫《西厢记》。这个闵版《西厢记》刊刻于公元1640年,也即是崇祯十三年,其后也没有发现重刻本。那么这个本子的流行时间应该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段。如果依据主流红学的观点,曹雪芹生活在乾隆时期,那么这个一百多年前的闵版《西厢记》那可就太过稀罕了!那么,宝黛看这个十六出的可能就很小了。从这个角度讲,《红楼梦》故事发生的背景,明末清初比起清中叶乾隆时期就显然是合理多了。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吴氏红学,高端学术。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0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蒙侧批: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7 06:28 , Processed in 0.0646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