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益阳昂公薛氏族谱派语一首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世音庄妙善
栊翠庵妙玉,庄子、光世音,大光明普照菩萨朱慈炤的替身妙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阳五郎公//资阳十五郎:朱棣//朱由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4: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孟冬‖益阳有一座寺曾有两个皇帝呆过
[color=rgba(34, 34, 34, 0.5)]刊微时代 2017-06-07 00:06



[size=0.8](第 2017150 期)


[size=0.8]神秘的栖霞古寺
[size=0.8]罗孟冬/文
[size=0.8]☆☆☆☆☆
[size=0.8]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size=0.8]那确实。在中国,乃至世界,高山何止千万?!然而有名者屈指可数。
[size=0.8]四周山峦簇拥,似群山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山上古木参天,林阴蔽道。
[size=0.8]山上有一寺,名栖霞寺,原名宝泉寺。它始建于东晋年间。山门有对联云:
[size=0.8]晋朝古刹,沧海桑田存胜境,
[size=0.8]明代浮云,青山绿水隐名僧。
[size=0.8]这幅对联引出了一段两位“真龙天子”落脚于此的史话。
[size=0.8]相传,东晋孝武帝曾在此山修建“宝泉寺”出家修行。史载:孝武帝“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实施弘扬佛教的文化政策。他是汉族王朝第一个公开信佛的皇帝。他在宁康三年(375年)遣使请高僧竺法义“出都讲说”,太元六年(381年)正月“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 在《高僧传》、《广弘明集》等文献中,保存了孝武帝所颁发的《俸给释道安诏》、《诏赙竺道潜》、《诏赙竺法汰》、《与朗法师书》等文书,反映了孝武帝与高僧大德们的密切关系。他曾任命自己的亲信任荆州刺史,所以说孝武帝于此修行有一定的可信度。


[size=0.8]它是一座晋代古刹,香火旺盛,名扬远近。
[size=0.8]公元1399年8月,明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削藩之故,被其叔叔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史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又云: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size=0.8]野史载:明建文帝朱允炆,宫中大火后,君臣四人逃出南京,削发为僧,避难于吴、湘、滇、黔之间,曾隐居在宝泉寺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size=0.8]建文帝是否做过和尚?《东明寺志》(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版本)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 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今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对联云:
[size=0.8]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
[size=0.8]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size=0.8]“靖康难”, 明建文帝朱允炆生耶?死耶?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不过后来发现的许多遗迹和史籍,经人论证,明建文帝朱允炆削发为僧流落民间的事实却让人深信不疑。包括云南大理、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等。


[size=0.8]《古城史话》有一章“明惠帝与栖霞寺”。书中言之凿凿云,当年明惠帝朱允炆从京师逃脱后,君臣四人来到益阳栖霞寺拜见当时方丈慧如,面呈道衍和尚书函。这道衍和尚乃燕王朱棣心腹谋士,俗姓姚,十四岁出家妙智寺,法名道衍。从燕王朱棣到北平,主持庆寿寺。他力助燕王起兵“靖难”。 燕王即帝位后,他录功第一。燕王命其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太保,主持修《永乐大典》。晚年回归庆寿寺。著有《逃虚子诗集》、《逃虚子类稿》传世。
[size=0.8]也许他佛性未泯,助明惠帝朱允炆脱逃,而不是助燕王朱棣追杀。
[size=0.8]朱允炆来到栖霞寺拜见当时方丈慧如面呈道衍和尚书函后,慧如知道衍和尚声名当时如日中天,又见惠明和尚(朱允炆法名)主仆四人气势不凡,便有意问道:“听尊师口音不像南方人氏,不知仙乡何处?”
[size=0.8]惠明答:“弟子早已了断尘缘,出家无家,宇宙即我家”。
[size=0.8]又问:“尊师宝刹何处?”
[size=0.8]惠明答:“弟子云游四方,有若飘萍,佛在心中,身是宝刹。”
[size=0.8]通过一问一答,慧如深知明惠其人深不可测,就将其留了下来,安排精舍一间供其念经修行,又在精舍旁安排一僧舍给其他三人居住。


[size=0.8]是年中秋夜,慧如欲邀惠明共同赏月,惠明不在寺中,舍门未关,桌上有墨迹未干之诗句,其中有“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遥想今夜禁城月,天宫犹望翠华临”之句。慧如大惊,此人如此口气,莫非天子不成?又想到惠明其名,惠明反读即明惠。哎呀,慧如想到此处,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关门而出,吩咐周围人等,切勿声张,否则有飞来横祸。
[size=0.8]后惠明返寺,慧如佯说:“尊师外出,当关门落锁,防人之心不可无。”
[size=0.8]惠明哈哈一笑,以一诗作答:
[size=0.8]华阳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晚风。
[size=0.8]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size=0.8]慧如闻此,知其高深莫测,不复多言,转换话题,谈起佛者悟也。慧如说,道衍禅师大悟大彻,急流勇退;我佛如来,舍其王位,普度众生。可梁时萧衍,贵为武帝,三次出家为僧,后凡心未灭,招至饥饿而死;宋代赵构,自称道君皇帝,却被金人俘虏,客死五图城。
[size=0.8]惠明肃道:萧衍、赵构身为皇帝,有心向佛,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海欲宁而波自兴。”二人非不为矣,实不能也。
[size=0.8]两人话不投机。
[size=0.8]第二天,惠明向慧如告别。慧如极力挽留,但惠明去意已决。是夜惠明四人悄然离开宝泉寺,不知所踪。


[size=0.8]民间曾流传朱允炆触景伤情,有咏联之作遗世:
[size=0.8]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
[size=0.8]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
[size=0.8]明成化年间,乡人重修宝泉寺,因念东晋孝武帝和明惠帝朱允炆曾在此修行,将其寺更名为栖霞寺。霞者,霞帔也,乃皇宫之物。同时,也是道家至尊之物。《太极金书》记载:元始天尊披珠绣霞帔。故而霞有时隐指皇帝。栖,本指鸟停在树上,后来,泛指居住或停留。如此说来,也可以说顾名思义,栖霞寺为皇帝停留或居住过的寺。但是孝武帝和明惠帝在此修行当时不为人知,故曰栖霞,可见乡民用心良苦。
[size=0.8]历史悠悠,一座小山,它不以古树荫映,林密幽深而让世人知晓,却因曾“栖霞”而著名。山因人显,地以人名。
[size=0.8]栖霞寺下,还有一处古墓群,其中一冢为遇缘和尚之墓。据考证,遇缘和尚乃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英王战死之后,母子逃难来到益阳栖霞寺出家为僧尼,后圆寂于会龙山公园上。这更为会龙山栖霞寺添加了神秘一笔。




[size=0.8]【作者简介】罗孟冬,研究员、教授。笔名四维,网上昵称六楼居士,博客秀峰斋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供职于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任执行主编,教授。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记者协会轻工分会理事、毛泽东战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汉俳研究会会员、益阳汉俳研究会名誉会长、世界汉诗学会会员,湖南红网“散文随笔版”版主。
[size=0.8]17岁开始发表作品,至今有200多万字公开发表。公开出版了《志溪情韵》、《应用写作教程》、《就业指导》、《汉俳诗论》、《文体论》等5本著作。与人合作著有《白鹿湖唱集》、《银城汉俳》、等。主持了“汉俳诗研究”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课题,参与了多个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九行诗集《星河湾》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4: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水空山有落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7: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为什么要改内阁拟定的年号绍治,年号有什么特殊寓意吗?
ekph87302013.11.05浏览895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zhuyanbinhehe
2013.11.06
满意答案
此次内阁拟定了三个年号:其一“明良”、次“绍治”、次“嘉靖”。(此为《列朝年号辨误》的记载,若按《万历野获编》所载则“绍治”、“嘉靖”同,无“明良”。)“绍治”的寓意十分明显,在世人心目中先皇孝宗乃明中叶唯一一位值得称道的皇帝,那是一个君臣和谐天下治平的时代。孝宗年号“弘治”,“绍治”即表达了对弘治中兴的继承。与“绍治”表达对弘治时代的怀念相对应,“嘉靖”在一定意义上则是对正德时代的清算。“嘉靖”典出《尚书.无逸》:“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从字面上看“嘉靖”即有清算过去拨乱反正之意,含蓄的表达了文臣集团对过去正德时代的不满。同时这句话原本是对商高宗武丁的称颂,武丁长期生活在民间后入继王位,这一境遇与朱厚熜相似,群臣特地以武丁比喻朱厚熜希望他成为像武丁那样贤明、长朔的君主。

据说王守仁曾预言“嘉靖”二字将作为年号出现,而朱厚熜确实也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之所以不选群臣们普遍看好的“绍治” 朱厚熜有他自己的看法,“绍治”暗含歧义,“治”既可以理解为对“弘治之治”--即弘治皇帝事业的继承;又可以理解为对“弘治”--即弘治皇帝本人血脉的继承。朱厚熜刻意回避“绍治”其继统不继嗣的用心极为明显,日后血雨腥风的大礼议之争早在朱厚熜选择年号的这一刻起便已初显端倪。

李自成的国号和张献忠的年号都是“大顺”, 这难道只是个巧合
播报文章



夜色来临时
关注


2019-11-19 13:00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正是他们的互相响应和配合才使得明末统治者疲于奔命,大明近三百年的江山社稷甚至还因此轰然倒塌。比较有意思的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李自成的国号是“大顺”,年号是“永昌”,而张献忠的国号则是“大西”,年号是“大顺”。眼尖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李自成的国号和张献忠的年号竟然是一样的,这难道只是个巧合吗?

李自成和张献忠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国号和年号的区别,国号指的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权名字,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号是“夏”,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一个朝代的名称也就是当时的国号,比如说“唐”、“宋”、“明”、“清”等等。

清朝的国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其年号为建元),后世一个皇帝至少拥有一个年号(最初一些皇帝碰到大事就可能会更改年号,到了明清时期便不再更改,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比如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朱由检的年号是“崇祯”,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等等。

钱币上的年号
言归正传,既然李自成的国号和张献忠的年号都是“大顺”,那么就必定存在到底是谁先使用这个名称的问题。据历史记载,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建立“大顺”国,年号为“永昌”,同年11月16日,张献忠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大西”国,年号为“大顺”。所以说是李自成先用“大顺”这个名称,那既然这个名字已经被用了,张献忠为何还执意要用同样的名称呢?

李自成
至于李自成“大顺”国号的由来,我们不得不提明初一则关于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据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曾经让刘伯温占卜一下明朝寿命的长短,刘伯温占卜以后只说了一句话“遇顺则止”,意思就是说明朝遇到“顺”会灭亡。据说刘伯温的作品《烧饼歌》中,就有“遇顺则止”这句谶语,至今还在广为流传。

烧饼歌
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是一个“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的人,此人文化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占卜算卦却比较在行,对刘伯温也颇有研究,而且“顺”还有“应天顺民”的意思,所以作为李自成集团的重要决策人之一,他建议将国号定为“大顺”也就不奇怪了,其中意思就是说“大顺”取代“大明”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至于张献忠后来为何又将“大顺”定为年号,或许是因为当时李自成已经被满清军队打得先后退出北京和西安(“大顺”国于1644年正月建立,四月失守北京,次年正月失守西安),仓皇逃亡南方,张献忠此时刚好有收拢李自成残余力量,大有接过其历史接力棒的意思。

张献忠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李自成在湖北通城九宫山意外牺牲后,“大顺”国由此灭亡(余部被南明隆武集团招抚,改编为“忠贞营”,联明抗清)。此后,农民起义军中的“大西”国重新扛起了抗击清军的任务,张献忠牺牲后,其义子李定国一度“两阙名王(连续大败满清的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谨亲王尼堪),名震天下”,使南明抗清形势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崇祯帝朱由检其实在登基之初,是有着四个年号可挑选的,结果他最终挑选了崇祯这个年号。关于四个年号,也有不同的说法。《思陵典礼记》中记载朱由检继位后内阁拟定了乾圣、兴福、咸嘉、崇贞四个年号。《烈皇小识》中则是记载内阁拟定的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嘉、崇贞四个年号。但无论是哪一处的记载,原来都是【崇贞】而不是【崇祯】,后来崇祯自己钦定为【崇祯】,为何最终敲定【崇祯】?个人猜测很可能和已故的扬州知府刘铎的一首诗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0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阳薛氏族谱派语一首【元得+灵椿重荣+】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14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丘处机《落花》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 滋荣实藉三春秀
南山友 2022-09-02 发布于广东  |  3669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2022-08-30 07:41

丘处机《落花》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
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
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
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长春真人赋花容,各花自有各花种。 种下玫瑰花长刺,种下嗽叭花牵藤。 种下兰花生幽香,种下臭椿他招虫。 花开花落花再荣,且看谁人下何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07: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花
朱淑真朱淑真〔宋代〕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注释
连理枝:两棵树连生在—起,枝叶交缠。诗人常以之比喻夫妻恩爱。
催:催促。
愿:希望。青帝:传说中的春神,主管春季节令。
莫遣:不要让。点翠苔;指花瓣飘落,点缀在翠绿的苔藓之上。


赏析

  惜春和怜花的情感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也就是所谓的写景以自况,借花以自怜。《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怜花、葬花最明显也最强烈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诗写得含蓄而深情。

  唐代的孟浩然曾写过一首有名的“惜花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眠中被欢快的鸟啼惊醒,想来当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可考。一个春日,作者看见了许多落叶落花,而这花叶寄托着作者的绵绵哀思,牵动着她的心,从而写下了这首《落花》。


简析

  《落花》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直露惜花之情,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并借惜花来表达诗人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全诗含蓄而深情,意味深长,耐人品读。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1b2c0f1e1dd4.aspx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399篇诗文 ► 91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详情完善
猜您喜欢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宋代·苏轼《念奴娇·中秋》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f0640b25bfea.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念奴娇·中秋

苏轼苏轼〔宋代〕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20de62733ff1.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黄孝迈黄孝迈〔宋代〕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收藏下载详情完善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宋代·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87b0ed8c31c.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刘克庄〔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6: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椿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灵椿,读音líng chūn,典故名,喻年高德劭的人或父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灵椿

拼音
líng chūn

释义
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


出处
《庄子集释》

寓意
喻年高德劭的人或父亲

目录
1解释
2出处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 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2. 喻年高德劭的人。3. 比喻父亲。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折叠典源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谓天时滞雨,于粪堆之上热蒸而生,阴湿则生,见日便死,亦谓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终谓之晦,月旦谓之朔;假令逢阴,数日便萎,终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蝉也。生于麦梗,亦谓之麦节,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则朝生暮死,蝉则夏长秋殂,斯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冥灵大椿,并木名也,以叶生为春,以叶落为秋。冥灵生于楚之南,以二千岁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牺时也。大椿之木长于上古,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也。冥灵五百岁而花生,大椿八千岁而叶落,并以春秋赊永,故谓之大年也。」

折叠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折叠释义
1. 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

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瑶草为邻,灵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赵翼 《放言》诗:"灵椿寿八千,朝菌及夕萎。"

2. 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诗:"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寿赵茂嘉郎中》词:"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3. 比喻父亲。

五代 冯道 《赠窦十》诗:" 燕山 窦十郎 ,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嘉会》:"灵椿雨露应沾泽,使棠棣春风亦并妍。"
小隐
唐代 / 韩偓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清晨向市烟含郭,
寒夜归村月照溪。炉为窗明僧偶坐,松因雪折鸟惊啼。
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作者介绍
[挑错/完善]
韩偓 :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7: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椿灵(椿靈)的解释

《庄子·逍遥游》:“ 楚 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成玄英 疏:“冥灵、大椿,并木名也。”后因以“椿灵”称人长寿。

明 张居正 《答上师徐存斋并附与诸公书》之二八:“仰惟椿灵之算,始七十有八。闻侍御者言,聪明步履,视昔益健,新壮少年不及也。”
该问答社区《椿灵(椿靈)的解释》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ask_9b306543ac9b3065_expl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7: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玉记 作者:汪廷讷
种玉记
明代传奇剧本。汪廷讷撰。《曲品》著录。本事见《汉书·霍光列传》所载霍仲孺一家事。写西汉平阳侯府小吏霍仲孺与侍女卫少儿私遘,被兄卫青发觉,逐出侯府。仲孺在归乡途中,又与俞氏成亲。因匈奴侵扰,宫中拟派卫少儿和亲。卫少儿密约仲孺于边关一别。后改派王昭君出塞和亲,仲孺不知,如期往雁门关等候,被匈奴拘留。数年后,卫青奉命攻匈奴。卫少儿所生子霍去病被封为嫖姚校尉,亦随卫青前往,获大胜,并寻得仲孺。时俞氏生子霍光亦被招为驸马。霍仲孺一家团圆,封候赐爵。此剧后曾经许自昌改编。今存有明万历年间环翠堂刊本及《六十种曲》本。许自昌的改编本有明崇祯年间玉茗堂评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21 09:13 , Processed in 0.067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