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9: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纨袴与膏粱引自宋朝饶节《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 》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前文解密了红楼梦文本里的贾宝玉的真实身份,也解密了甄宝玉,他不是幻象,恰恰是贾宝玉的同父同母的孪生兄弟。贾宝玉就是批注者脂砚斋,甄宝玉就是批注者畸笏叟,两个人都是大明王朝皇室末世里分别寄养在贾府和甄府的隐皇子,这个可以从表里有寓的判词《西江月》看出来: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和修订地方的文本一样,都是要从反面解读和理解的。这里的判词一人一首,这里的判词属于两个人,第一首判词属于寄居在甄府的隐皇子甄宝玉,第二首才属于寄居贾府的贾宝玉。

在第二首诗词这里的批注比较奇怪,甲眉:末二语最紧要。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戚夹:纨袴膏粱,此儿形状有意思。当设想其像,合宝玉之来历同看,方不被作者愚弄。

这里的纨绔膏粱也是表里有寓之作,纨绔膏粱的纨袴指的是细绢做的裤子。膏粱指的是肥肉和细粮,这里借指富贵人家子弟。然而此儿形状有意思何解?

原来纨绔膏粱引自宋朝诗人饶节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 :

灵壁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

时时好事获寸尺,谷量牛马未当价。

耐官丞相三代孙,风流似是典刑存。

心胸本无纨裤气,诗书渐洗膏粱昏。

迩来得石不盈尺,依稀尚带莓苔迹。

气象中含万仞悬,秀润仍分千里碧。

大江之南千万山,终日思归行路难。

坐中一见此真骨,心折当年雨后天。

君不见黄金白璧骄侈本,大官厚禄方安稳。

少年趣驾迅如电,我欲追之堕车蹇。

年来老大计转拙,一丘一壑兴不浅。

傥君他日弃前鱼,南窗坐对庐山远。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宋朝诗人饶节,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他是 宋抚州临川人,字德操,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隐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曾为曾布客,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不合,遂落发为僧,更名如璧。初在灵隐,晚主襄阳天宁寺。以博学能文见称,尤长于诗,其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世以抄本流传。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

为什么说纨袴与膏粱引自宋朝饶节《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 》?原来红楼梦的作者脂砚斋和宋朝诗人饶节有着惊人的相似,宋朝诗人饶节早年出家为道。自号倚松道人,后来落发为僧,法名如璧,驻锡杭州灵隐寺。脂砚斋也是如此,他从败落的贾府流浪之后,先做了道士,以跛足道人的形象穿越,后来也落发为僧,老年后在无锡惠山寺圆寂。

最后欣赏饶节的两首诗:

九月六日驾幸蔡王府 宋 · 饶节

诏可观光夹路民,雍容禁卫见宽仁。

天光湛湛乾坤净,玉色温温草木春。

虚驾老臣人望重,降舆新第圣恩亲。

属车未御钧天奏,只有欢声满后尘。

过关山用同行韵 宋 · 饶节

风来幡动作真观,耳倒声边亦妄闻。

自笑敝貂苏季子,苦求知画宋元君。

关山行李今三反,灯火工夫费几分。

安得一廛留我老,抱琴矫首送浮云。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5-16 23:02・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9: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月宝鉴》表里皆有寓,关键是“风”“月”二字2020年03月06日 00:241933浏览 · 17喜欢 · 1评论




吴氏红学
粉丝:4028文章:117


关注


作者:至真斋主
“托物言志”是作家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志”是意愿的意思。“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一般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一些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这些被作者描摹的客观事物都寄托或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即被作者赋予了某些寓意。这些寓意有的是浅显的,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有的是深藏不露的,需要读者深入挖掘。
《红楼梦》这部书表里皆有寓。在开篇作者自云中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批书人也以批语的方式来提醒我们,这部书很多地方都有隐喻。例如,第一回僧道看见甄英莲时,说她“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批语说:“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订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批书人很明确地提示我们,本书“托言寓意”,不要把这部书仅仅当做情爱小说,作者假托情爱来隐喻更深刻的立意主旨。紧接着,批书人又说:“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这就等于直接告诉我们,这部小说虽然表面上写的是大家族的故事,而实质上是在假借大家族的故事写国家,即“以家喻国”。在第四回贾雨村断完“葫芦案”,充发了门子之后,批书人道:“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在第五回林黛玉、薛宝钗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处,批书人说:“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在第十一回回首,庚辰本有批语:“此回可卿梦阿凤,盖作者大有深意存焉。可惜生不逢时,奈何奈何!然必写出自可卿之意也,则又有他意寓焉。”第十二回跛足道人用“风月宝鉴”给贾瑞治病,批书人说:“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至于书中没有批语提示的寓意处就更多了。
戚蓼生说:“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戚蓼生指出了《红楼梦》这部书采用了“一喉二歌”的写作手法。这个观点已经成为红学界的共识。其实,本书几个书名的含义也都是“一喉二歌”表里有寓。我在前面的文章《〈红楼梦〉书名的寓意就在书中,直指时代背景,非关哲学文化》《脂砚斋最喜欢〈石头记〉书名,这个书名内涵最深刻》两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红楼梦》和《石头记》书名的多种寓意。我今天论述《风月宝鉴》书名的寓意。关于“风”“月”在书中的立意指向,吴雪松的文章《〈红楼梦〉中一些风物的特殊寓意是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做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阐释。
凡例《红楼梦旨意》说:“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红楼梦旨意》简明扼要地告诉我们,《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并且在第十二回用大篇幅描写贾瑞之病因、病症、病况,跛足道人用“风月宝鉴”试图挽救他的生命,而贾瑞却喜正照风月鉴因而一命呜呼。
空空道人抄录《石头记》,并且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书中接下来有如下文字:“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在此处甲戌本有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这段文字和批语不仅透露了《红楼梦》一书的更名过程,还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红楼梦》一书的创作过程:“空空道人”最初从原创者手里抄录本书并改名为《情僧录》,“吴玉峰”增删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增删题曰《风月宝鉴》,“曹雪芹”贡献最大,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曰《金陵十二钗》。“脂砚斋”在甲戌年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书名。可以说,《红楼梦》一书是前后多人参与创作、策划、增删、作序、评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贡献最大的“雪芹”年龄比“棠村”大,故批语说“乃其弟棠村序也。”
“棠村”是梁清标,生于1620庚申年,逝于1691辛未年。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一号蕉林。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名藏书家、文学家。因是明官员,曾降李自成,后降清廷,故名列“贰臣传”。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甲戌本批语说梁清标曾给《风月宝鉴》作序。那个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的批书人做批的时候梁清标已经去世,那个批书人怀念他,因此仍称本书为《风月宝鉴》。这条批语未署名,根据“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一句和书中有“梅溪”落款的批语,推断这条未落款的批语是“梅溪”写的,“梅溪”即“东鲁孔梅溪”,他不但参与了本书的增删,还留下了一些批语。这个“东鲁孔梅溪”很可能是孔尚任。
孔尚任,生于1648戊子年,逝于1718戊戌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东鲁狂生。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在少年时代和读书石门山时期,孔尚任就对南明兴亡感兴趣。这期间,他曾从亲友处采访轶闻,又从诸家记载中撷取史实,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传奇。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1685年他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了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1690年孔尚任回京,开始了10年京官生涯。1700年,孔尚任做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时,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罢官后,他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因他的《桃花扇》取得了巨大成功,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由梁清标、孔尚任参与《红楼梦》的创作,及书中说明“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可以判断“甲戌”干支年号是1694年。孔尚任在1685乙丑年至1690庚午年在江南时期,正是《红楼梦》的增删阶段。只是书未成他就离开淮扬回到北京。他后来创作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用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亡国的教训,其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故事构架和很多用词与《红楼梦》惊人地相似。难怪“东鲁孔梅溪”把《红楼梦》书名题为《风月宝鉴》。
“鉴”就是镜子,古代都是青铜制成的镜子,引申为借鉴,鉴戒,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鉴”又是编年史的一种名称,有通鉴、年鉴、图鉴等,例如,《资治通鉴》。《新唐书·魏徵》中,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著名的话:“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风月”作为词组有如下意思: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唐)吕岩《酹江月》词:“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 2、闲适之事。《梁书·徐勉传》:“常与门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咸服其无私。” 3、指男女情爱之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俞太尉是七十岁的老人家,风月之事,已是没分。”4、指声色场所。5、风骚、风情。《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回目:“景阳冈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6、指嫖妓。(元)武汉臣《玉壶春》楔子:“小官赴京,路从此过,闻知兄弟在於此处风月。”7、指艺人。《水浒传》第六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作者形容燕青:“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8、指妓女。孔尚任《桃花扇·传歌》:“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
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也不同。贾瑞追求凤姐,表面看是典型的情爱故事。贾瑞害病后,跛足道人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由警幻仙子所制的一把“风月宝鉴”给贾瑞治病,其正面是美女形象。因此,“风月宝鉴”中的“风月”一词的含义是指男女情爱之事。通观《红楼梦》批语本前80回,主线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爱故事,“东鲁孔梅溪”用《风月宝鉴》书名也是很贴切的。然而,如果本书只是男女情爱故事,其“鉴”字就只能解读为“借鉴”、“警戒”之意,没有“史书”的含义。《红楼梦》一书表面上是写大家族的兴衰和男女情爱故事,这一点各门各派基本上无异议,这也是作者用假语村言敷衍的表面故事,而对作者“真事隐”的故事则是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和批书人都告诉我们本书表里皆有寓,贾瑞所持的“风月宝鉴”背后是骷髅,寓意本书隐写的必然是关于“死亡”的故事或史实。甄士隐、贾雨村、王熙凤、贾探春等人都生于“末世”。贾瑞追求王熙凤的时间点书中明确交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符合本书时代背景范围内的这个日期,只有明朝崇祯年间出现了两次。这就把《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定在了明末清初。贾宝玉所佩戴的通灵玉影射的是传国玉玺,通灵玉的讽刺诗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是关于政权争夺导致白骨如山惨剧的史实,这更进一步说明《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而不可能是清中期。这样,《风月宝鉴》的“鉴”字就有史书之意。
如果把“风月宝鉴”中“风月”一词拆开来解读,“风”与“月”都有特定指代。在元朝和清初的一些遗民诗文中,“风”指代北方少数民族。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他的《挽文丞相》一诗颂扬了文天祥精忠报国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国破家亡之痛。“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这里的“北风”指代蒙古铁骑。面对大好河山落入异族之手的现实,虞集不由得联想到东晋初年过江之士,因北方沦为外族统治而痛心疾首之事。然而,他们仍保有半壁江山,不像如今整个华夏大地都被元人侵占。颜元(1635年—1704年),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他在《存治编》中说:“宋人苟安日久,闻北风而战栗,于是墙堵而进,与荆公为难,大哄极诟,指之曰奸、曰邪。”这里的“北风”指代“金国人”。
“月”在明遗民诗文中指代明朝或南明。吕留良(1629年—1683年),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他曾参加抗清斗争,兵败后隐居,行医、著书。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他的诗《述怀》:“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清风虽细难吹我”:清人纵然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也绝不会屈服于他们。“明月何尝不照人”:我依然有明朝故国情怀。“枯木也会再逢春”:虽然现在明朝已经灭亡,将来也会有恢复明朝江山那一天。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青年时期曾参加抗清斗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说,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王夫之,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风”指清廷,“明月”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联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清兵欲取南京,钱谦益主动献城,为清朝礼部侍郎。他辞官后秘密参与抗清斗争,他又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他的《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这首诗是他在听到南明桂王被害后写的,故有“独倚银轮哭桂花”之句。全诗以崖山海战比喻南明败亡,以宋元鼎革指代明清易代,诗情极为沉痛。“吹残日月是胡笳”一句中的“日月”是指代南明。胡笳是一种少数民族乐器,因清朝统治者是满族,故以胡笳代指清。
徐骏,江苏昆山人,康熙朝刑部侍郎徐乾学之子,顾炎武的甥孙。他是雍正时期庶吉土。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马上把他革职。复又查抄徐家,在他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认为徐骏存心诽谤清廷,对明朝有怀念之情,依大不敬律斩立决。可见“清风”与“明月”的特殊指代,清朝皇帝和文人们都知道。
我们再看《红楼梦》“风”的寓意和不同人物对“风”的态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大字不识,更不会作诗的王熙凤在集体联句时,起句“一夜北风紧”,李纨接句“开门雪尚飘”。“芦雪广联诗”从表面看是一群公子红妆们借景抒情,实际上却是在隐写战争。这里的“北风”就是指代清人,而“雪”也是指代清人。“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是代指清阵营。
林黛玉的《唐多令》咏絮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裘。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柳絮飘零喻亲人离散,国破家亡,红颜薄命,这一切都是“风”造成的。林黛玉是晚明或南明的拟人化象征,悲“风”情绪在她的诗词中比比皆是。而薛宝钗是清廷的拟人化象征,则大喜“风”,她的《临江仙》于一片悲凄声中唱出了昂扬之调。“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红楼梦》中还有大量的咏月诗和中秋赏月的场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月、赏月,而是对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如果不把《红楼梦》这部一笔两意、一喉二歌的文学杰作定位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其解读便像断线的风筝而漫无边际。误读《红楼梦》,曲解《风月宝鉴》,主要是定错了时代背景,以及对作者意象指代等特殊的写作手法不甚了解造成的。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纨袴膏粱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纨袴膏粱,汉语成语,拼音是wán kù gāo liáng,意思是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出自《红楼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纨袴膏粱

拼音
wán kù gāo liáng


注音
ㄨㄢˊ ㄎㄨˋ ㄍㄠ ㄌㄧㄤˊ

出处
《红楼梦》

目录
1成语解释
2成语出处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解释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粱:肥肉和细粮。

折叠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红楼梦》里的数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珍爱红楼梦
2021-04-14 19:43

中国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数字和命运息息相关,认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和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贾迎春在第二十二回里的制作的灯谜里就有“只为阴阳数不同”这样一句。
曹雪芹也未能免俗,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某些数字特别情有独钟。
曹雪芹非常喜欢十二这个数字。《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太虚幻境里有“薄命司”正册,副册,又副册等。每一册里都是十二位女性。薛宝钗所吃的“冷香丸”的药方里反复出现十二这个数字。
曹雪芹为什么那么喜欢十二这个数字呢?我觉得可能和《易经》有关。在《易经》里,十二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一年有十二个月,十二是阴之大数。《易经》里有“十二辟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十二地支和“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一一对应。
在《红楼梦》第十九回里,贾宝玉把林黛玉比作“小耗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里,薛宝钗说过“司马牛之叹”;贾元春的判词里有“虎兔相逢大梦归”;王熙凤经常被贾母戏称为“猴儿”,贾母也讲过一个笑话暗讽王熙凤“吃了猴尿”。可见,“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女性和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应关系。
曹雪芹对四这个数字也很喜欢:《红楼梦》里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府有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四位千金;贾宝玉给蕙香改名为四儿;太虚幻境里有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四位仙姑。
这可能和中华文化对“四”这个数字的崇拜有关。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才艺有琴棋书画四门。而贾元春的丫环叫抱琴,贾迎春的丫环叫司棋,贾探春的丫环叫侍书,贾惜春的丫环叫入画,正好对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书籍被分为“经史子集”四类,乾隆朝还修成了《四库全书》。
但是,“四”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四”和“死”谐音。秦可卿去世的时候,“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扣四下”。四儿也因为和贾宝玉同一天生日而被王夫人撵走。
曹雪芹也很喜欢三这个数字:第五回里有“三春争及初春景”,“勘破三春景不长”,“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帆风雨路三千”,“将那三春看破”,“荡悠悠三更梦”;贾探春是三姑娘,生日是三月初三;第十三回里有“三春去后诸芳尽”;第二十五回里一僧一道也告诉贾府众人,“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曹雪芹如此钟爱“三”这个数字恐怕和《兰亭集序》有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上巳节,也就是三月初三那一天和谢安等人在绍兴兰亭那里饮酒赋诗,编成诗集《兰亭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兰亭集》所作的序。这篇散文文辞隽永,耐人寻味。“茂林修竹”正是潇湘馆的环境,“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和曹雪芹对人生苦短,聚散无常的感慨也十分契合。贾探春在大观园里成立诗社的时候,在写给贾宝玉的花笺上也写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而东山也在浙江绍兴,是谢安隐居的地方。
道教和佛教都认为有三十三重天。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警幻仙姑就住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
当然,秦可卿在临死之前给王熙凤托梦的时候说的“三春去后诸芳尽”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贾府在衰败之前有过三年短暂的,美好的,繁盛的,热闹的时光。这三年是曹雪芹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曹雪芹对十三这个数字也颇有感情。第二十五回里,赖头和尚拿着通灵宝玉的时候,长叹一声说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目,若似弹指。”第七十六回里,林黛玉和史湘云咏月,用的韵脚就是“十三元”。
十三这个数字对于清朝人来说,很不吉利。雍正皇帝登基十三年之后驾崩。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薨逝,乾隆皇帝因此悲痛欲绝,性情大变。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贾府被抄家那一年,曹雪芹正好十三岁,虚岁十四岁。这是不少专家在精心考证过曹雪芹的生卒年之后,已经基本认可的结论。因此,“十三”这个数字,对于曹雪芹来说,有着刻骨铭心的意义。十三岁的时候,曹雪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十三岁之前,曹雪芹的生活是花红柳绿,精致高雅的,十三岁之后,曹雪芹的生活是穷困潦倒的,“举家食粥酒常赊”。
曹雪芹对“二”这个数字也很钟爱。贾宝玉是宝二爷;贾琏是琏二爷;大家是在二月二十二日住进大观园的;贾府有宁荣二府。贾元春的生日是正月初一,薛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贾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有趣的地方在于,这四个生日正好每个生日相差二十天。比如二十一减去一就是二十。从正月初一到三月初三正好六十天,因为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六十正好是一个甲子。
注意,贾元春,薛宝钗,林黛玉和贾探春正好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排名前四的人。
曹雪芹为什么如此安排呢?我不是很清楚。我猜测可能和《红楼梦》的颂女主题有关。毕竟,“二”是偶数,也就是阴数的基本单位。所有的偶数都是“二”的倍数。而阴正好对应女性。
可以说,研究《红楼梦》里的数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数字红楼梦红楼梦里的数学问题红楼梦打三个数红楼梦有趣的冷知识红楼梦暗藏的玄机红楼梦的一些疑问
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文死谏武死战+孔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创 《红楼梦》详解:孔子和贾宝玉,都不赞成“文死谏武死战”
2020-08-26 11:17


《红楼梦》第36回贾宝玉和袭人交谈,言语间提到了关于“死亡”的问题,期间贾宝玉有一段驳斥“文死谏武死战”的言论:

宝玉谈至浓快时,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第36回
最后贾宝玉得出结论: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贾宝玉这番议论,可谓惊天动地,“文死谏武死战”,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甚至文官武将将其当做座右铭,貌似这样做属于“舍生取义”,名留青史,符合儒家价值观,实则是个天大的谬误。

贾宝玉的话点到为止,并没有展开说,比如既然“文死谏武死战”皆非正死,那么对文官武将而言,这个所谓的“正死”是什么呢?处于太平盛世,或处于政治昏暗时代,文人武将应该如何做?我们细细论来。



细按红楼,就会发现,贾宝玉其实并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离经叛道之徒,甚至可以说他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比如《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曾和妹妹贾探春之间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林黛玉)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第3回
从此处贾宝玉的口气看来,他对儒家经典《四书》其实并不反感,甚至他认为四书才是经典,后世的另类杜撰太多,皆不符合四书之本义。



四书之《论语》乃孔子言行之著作,细细看来,孔子和贾宝玉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不赞成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譬如《论语》泰伯篇十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认为,君子不进入将有危难的国家,不居留在发生动乱的国家,天下清平就出仕做官,为国家做贡献,世道昏暗的时候,则选择隐居,静静等待时机。



孔子此言,看似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世道好了就出来做官,世道不好就隐居了,那么这个乱世谁来治理呢?

实则孔子在传播一种“正死”的价值观,这一点与贾宝玉一样,身居乱邦,不但妨碍学习和善道,还会遭受池鱼之殃,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不正是这种池鱼之殃的直接体现吗?用通俗的话说,孔子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实力,静待时变,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小命给交代了。



而在贾宝玉的价值观中,他之所以反对“文死谏武死战”,是因为这些死都对社会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譬如《三国演义》中益州从事王累,自悬于城门之上,阻止刘璋在涪城迎接刘备,刘璋不从,结果王累自割断绳索,坠地而亡:

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绳索,撞死于地。——第60回
毛宗岗评曰:黄权、李恢之识同于王累,而王累之忠则过于此二人。



可王累之死,有何价值?除了自己换来千古忠名,对国家社稷有什么实际作用?刘璋还是要迎接刘备,益州还是要被他人所占,保护益州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又在哪里?可见毛宗岗亦简单以所谓的忠臣来看待王累,亦堕入俗论之中。

《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这么问题,再如《论语》公治长第五曾赞颂宁武子这个人: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有道,他便显露自己的才智,为国效力,国家无道时,他就选择韬光养晦,最后孔子得出结论:宁武子的聪明,别人能学到,但他那种韬光养晦的“愚蠢”,别人就学不会了,这便是“大智若愚”之境界。



由此观之,宝兄非但不是一个离经叛道之人,反倒深得儒家思想之精髓,正如宝玉所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何尝不是后世自己杜撰出来,强行加到儒家身上的一个劣端呢?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你可能不认识的词39
江山携手 2019-05-19   |  172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生受

音sheng1shou4

    没有研究这个词的含义之前,我总是把受理解成接受,把生当成活生生的生。后来发现,四大名著中这个词用得频率很高,意义很丰富,还不是很好讲。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宝玉回来,先忙着看了一回海棠,至房内告诉袭人起诗社的事。袭人也把打发宋妈妈与史湘云送东西去的话告诉了宝玉。宝玉听了,拍手道:“偏忘了他。我自觉心里有件事,只是想不起来,亏你提起来,正要请他去。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袭人劝道:“什么要紧,不过玩意儿。他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告诉他,他要来又由不得他,不来,他又牵肠挂肚的,没的叫他不受用。”宝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发人接他去。”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他去,急的了不的。”宝玉听了立身便往贾母处来,立逼着叫人接去。贾母因说:“今儿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宝玉只得罢了,回来闷闷的。

    这里是送湘云东西,湘云回复说生受,是接受他人礼物时的道谢语。是接受的含义加上感谢的含义。

    第六十回:

    柳家的忽见一群人来了,内中有钱槐,便推说不得闲,起身便走了。他哥嫂忙说:“姑妈怎么不吃茶就走?倒难为姑妈记挂。」柳家的因笑道:「只怕里面传饭,再闲了出来瞧侄子罢。”他嫂子因向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出来,拿在手内送了柳家的出来,至墙角边递与柳家的,又笑道:“这是你哥哥昨儿在门上该班儿,谁知这五日一班,竟偏冷淡,一个外财没发。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原是上半日打发小丫头子送了家去的,他说锁着门,连外甥女儿也进去了。本来我要瞧瞧他去,给他带了去的,又想主子们不在家,各处严紧,我又没甚么差使,有要没紧跑些什么。况且这两日风声,闻得里头家反宅乱的,倘或沾带了倒值多的。姑娘来的正好,亲自带去罢。”

    柳氏道了生受,作别回来。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是我暗跟他去,变作个螃蟹,偷了他所骑的辟水金睛兽,变了老牛的模样,径至芭蕉洞哄那罗刹女。那女子与老孙结了一场干夫妻,是老孙设法骗将来的。"牛王道:"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这里是牛魔王变做猪八戒说的话。生受,相当于辛苦了。

    《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

    隐者又曰:“丞相休疑,容伸片言:某一父母所生三人:长即老夫孟节,次孟获,又次孟优。父母皆亡。二弟强恶,不归王化。某屡谏不从,故更名改姓,隐居于此。今辱弟造反,又劳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节合该万死,故先于丞相之前请罪。”孔明叹曰:“方信盗跖、下惠之事,今亦有之。”

    这里的生受同上面的生受,也是辛苦的意思。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把到楼上,教武大看了,说道:“这贴心疼药,太医叫你半夜里吃。吃了,倒头把一两床被发些汗。明日便起得来。”武大道:“却是好也!生受大嫂,今夜醒睡些个,半夜里调来我吃。”那妇人道:“你自放心睡!我自伏侍你。”

    这里的生受,是武大对潘金莲说的。客气话,相当于麻烦你了。

    在《水浒传》中生受还与否定词连用,如说不须生受,不消生受。意思不是不接受,反而是接受就接受,不必道谢、不必客气的意思。

    如第六十五回:

    吴用道:“兄长梦晁天王所言,百日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莫非正应此人?”宋江道:“兄弟,你若有这个人,快与我去,休辞生受,只以义气为重。星夜去请此人,救我一命。”

    第八回:

    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又《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连用两个“生受”:

    那妇人洗手易甲,齐齐整整,安排下饭食,三口儿共卓儿食。武松是个直性的人,倒无安身之处。吃了饭,那妇人双手捧一盏茶递与武松吃。武松道:“教嫂嫂生受,武松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那妇人连声叫道:“叔叔,却怎地这般见外?自家的骨肉,又不扶侍了别人。便拨一个土兵来使用,这厮上锅上灶地不干净,奴眼里也看不得这等人。”武松道:“恁地时,却生受嫂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小议贾宝玉生日
珍爱红楼梦
2020-07-22 19:16

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六十三回里,曹雪芹用精彩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贾宝玉过生日的场景。这一场生日宴,是大观园里最后的一次青春聚会。它风雅,热闹。史湘云在这一天“醉卧芍药茵”,香菱在这一天“情解石榴裙”。到了晚上,大家还在玩闹,抽花签,饮酒,唱歌。可以说,曹雪芹用浓墨重彩将《红楼梦》里最后一次充满欢乐氛围的聚会写得引人入胜。
奇怪的是,曹雪芹并没有明确表示贾宝玉的生日是哪一天。更让人觉得诧异的是,贾宝玉居然和邢岫烟、平儿、薛宝琴是同一天生日。
不过,曹雪芹还是给我们留下了线索。我们虽然无法具体知晓贾宝玉的生日究竟是哪天,却可以从文中的蛛丝马迹里发现一些关键信息。
《红楼梦》第一回里,就写到甄士隐做梦。他在梦中遇到了一僧一道。他们是要带着通灵宝玉下凡。甄士隐还和通灵宝玉有一面之缘。甄士隐醒来之后,曹雪芹的描写是“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甄士隐做梦那天很热,是在夏天。
既然梦中一僧一道要带着通灵宝玉进入凡尘,所以这一天就是贾宝玉出生的日子。因为通灵宝玉是贾宝玉落草的时候含在嘴里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贾宝玉出生那天天气颇为炎热。
甄士隐见过通灵宝玉,暗示贾宝玉和甄士隐一样,都会走上出家的道路。
但是,光有这个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要继续探究。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史湘云在那天的表现。

那一天史湘云喝醉了,睡在了青石板上。注意,这里的青石板和青埂峰下无才补天的顽石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雪芹是这样描写史湘云的醉卧的,“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满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这段描写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贾宝玉是在落花时节过生日的。气象学常识告诉我们,春末夏初是落花时节。林黛玉葬花那一天,是芒种节,正是送春时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贾宝玉的生日在春末夏初。这一点,也印证了第一回里“炎夏永昼”的描写。
我们再来看看和贾宝玉同一天过生日的三个人。
平儿是贾琏的通房大丫头,邢岫烟许配给了薛蝌,薛宝琴许配给了梅翰林家。这三个人和贾宝玉都没有夫妻缘分。
其实,还有一个人可能是和贾宝玉同一天生日,那就是四儿。她开玩笑说同生日就是夫妻。但是事实是,和贾宝玉同一天生日的几个人都和他没有缘分。这一点,或许也可以暗示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婚姻注定了失败吧。
贾宝玉在自己过生日这一天继续在扮演护花使者的角色。他体贴入微地照顾芳官,细心地为香菱着想,帮助她解决了尴尬的窘境。他还和香菱一起将花花草草埋葬,这一点,和黛玉葬花是一样的,都是给植物一个干净的归宿,让尘归尘,土归土,让生命回到大地。这其实也是曹雪芹为贵族子弟设计的一条出路,过耕读传家的日子。秦可卿在嘱托王熙凤的时候,就是这样安排的。

那么,贾宝玉在第六十二,六十三回里过的是几岁生日呢?《红楼梦》里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我们可以推测。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里,癞头和尚看着通灵宝玉时是这样说的,“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可见,当时贾宝玉十三岁了。那么这是不是虚岁呢?我们也可以确定。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一僧一道把通灵宝玉带离大荒山青埂峰后,就带着它下界了。通灵宝玉下界和贾宝玉出生是同时的。既然他们已经十三年没有见过通灵宝玉了,说明这不是虚岁。因此,贾宝玉在第六十二,六十三回里过的是十四岁生日。但是古代人都是算虚岁,也就是说第二十五回里,贾宝玉虚岁十四岁,第六十二回里,贾宝玉虚岁是十五岁。
贾宝玉在过生日的第二天,做了一件事,给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他的目的是作践匈奴这类游牧民族。可见贾宝玉也有爱国之心,有珍爱和平的心愿。只是,贾宝玉觉得“文死谏,武死战”是沽名钓誉的行为,不愿意走仕途经济道路而已。
生与死,在《红楼梦》里是相互交织的。贾宝玉生日刚过,贾敬就过世了。贾敬的死,让人觉得蹊跷。他是服食丹药之后魂归的。这一点,就证明了他选择做道士是多么荒唐。难怪曹雪芹在第五回里写到,“箕裘颓堕皆从敬”。

热闹无比的生日宴和凄凉荒唐的葬礼相互联系,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背后就是危机四伏,就是死亡的阴影。也预告了贾府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可以说,贾宝玉在过生日那天尽情地和众姐妹一起欢乐,享受着青春的美好。但是,这一天过后,贾宝玉就必须体会人世苍凉了。尤氏姐妹双双自尽,柳湘莲心灰意冷出家当道士了,大观园里出现了赌博现象,迎春乳母偷去了她的首饰拿去典当,大观园被抄检,司棋、入画、芳官、四儿、晴雯相继被撵走。贾宝玉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对人生自然地产生了幻灭感。当他悬崖撒手的那一刻,是否还会想起那个曾经让自己难忘的生日呢?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红楼梦贾宝玉生日宴贾宝玉生日说明了什么贾宝玉和谁同一天生日贾宝玉生日红楼梦生日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
评论 4
发表神评妙论
发表
裴乐明
文化领域爱好者
贾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一日,甄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四日。这两个人的生日是将宝钗、黛玉、四儿的生日,按中国传统数学中的九宫矩阵法敷设的。首行先写出薛宝钗的一二一,二行再写出二一二,三行则以“四儿”的四为领。这样,其二顺序而出,一四填空了然。四儿所说的:“同日生日的是夫妻”一语,就是言证。贾宝玉和薛宝钗结为了夫妻,宝钗生日是二十一日,故宝玉生日亦为同日。惠香名改四儿轻言外泄宝玉生日这一机密,自遭弃裁。
2020-07-24
回复
7
逼人太甚和忍无可忍
市场总监
宝玉隐居山林或者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宝玉珍重再见!
2020-07-22
回复
2
开心快乐每秒
宝玉出生在暮春百花凋零之日
2020-07-24
回复
3
逼人太甚和忍无可忍
市场总监
人类文明走到今天有多少男人心中的贞洁牌坊还屹立不倒,就如同英国选王妃必须是处女,共情是贾宝玉的心境宝玉之多情不如说是深情走近宝玉就会发现那些得到过宝玉关照的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与宁国府有关并被陷害的真正悲剧都是惊心动魄因为悲剧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深刻越能抨击并有利鞭挞封建礼教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特别封建社会对女性牺牲。毅然决然离开深思熟虑,与以往人和事切割及时止损比起余生孰轻孰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玻璃有多贵?顶级奢侈品有价无市,贾宝玉都舍不得用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讲述的是贵族兴亡,贾府作为国公世袭之家,他们的生活品质,是属于王朝最顶级的。

毕竟上到宰相大学士,下到六部百官,地方官吏,都是打工仔。没有人能像贾家这种几代人享受着几乎相同的生活和供养。




唾手可得的富贵,必然导致奢侈。贾家也远比普通人家更早的使用了“洋货”。

比如进口的西洋钟表,针织面料,涉及到吃穿用度方方面面。其中有一样东西,如今随处可见,在当时可是难得的奢侈品,就是玻璃。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家有很多玻璃制品,像窗户,碗碟,灯笼等,都有玻璃制作的身影。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路过李纨窗下,就曾隔着玻璃窗,看见李纨歪在炕上午睡。

可见当时贾家已经用上了玻璃窗。尽管没有普及,却也说明一扇窗子上,起码应该有一两块核心装饰是玻璃。




无独有偶,到了第四十九回,还有一处写到了贾府用了玻璃窗。

(第四十九回)到了次日一早,宝玉因心里记挂着这事,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开帐子一看,虽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怡红院本身玻璃镜子就多,更是大面积的使用了玻璃制品。所以,大雪过后,贾宝玉醒来被雪光映射的房间通亮,他隔着玻璃窗往外就看的清楚。可知当时玻璃的透光性已经非常的高。

类似还有贾元春省亲,贾母元宵节夜宴等,也都提到了装饰的灯笼,很多是玻璃制作的。不多赘述。

当然,别看贾府大量使用玻璃装饰,不表示玻璃在当时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要知道中国虽然很早就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方法,并衍生出了琉璃。

但真正娴熟的玻璃制作工艺,透光性好,能够加工成各式各样生活用品,并且降低成本的,依旧是西洋舶来的工艺。




比如金晶玻璃,就是欧洲学自波斯的工艺,再由乾隆年间传入中国,由北京琉璃厂在西方传教士指导下成功烧制而成。

贾宝玉给芳官取名“温都里纳”,乾隆时期文献《活计档》中记载:太监胡世杰叫“温都里那石规矩套两件”,注解为玻璃制品。

虽然不确定温都里纳具体是什么,明确是玻璃无疑。是以当众人不会叫,调侃为“野驴子”时,宝玉才不得不又改名叫“金星玻璃”。

而贾母的丫头中也有名玻璃者,与琥珀,璎珞等齐名,就可知贵重。




起码彼时哪怕是贾家,玻璃虽不那么稀罕,依旧是比较贵重的物事。

有一件小事,最能体现当时玻璃的不一般。

那年秋天贾宝玉夜里去探望林黛玉,黛玉担心他只有明瓦灯笼,亮度不够,就将自己的一个“玻璃绣球灯”拿给了贾宝玉,让他点着照路。

(第四十五回)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头点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明瓦是牛角或者贝蚌壳制成半透明之物,也很珍贵。但与这玻璃比较又差了一筹。




关键是明瓦结实,玻璃易碎。而明瓦为本土制品更易得,玻璃制品在当时大多是舶来品,有价无市。虽不一定多贵重,贾家肯定买的起,只是货源稀少才显得珍贵。

另外这件小事,也说明一件事,贾宝玉被黛玉说成“剖腹藏珠”,颇有拎不清轻重的意思。

在决断上,林黛玉远比贾宝玉更强。贾家最终会败亡,也源于当家领导人决断力不行。这才是黛玉的珍贵之处,只可惜她也与玻璃一般易碎。曹雪芹让黛玉拿出玻璃绣球灯,也有这个意思。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红楼梦:甄士隐为什么也能像贾宝玉一般,幸运梦游太虚幻境?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29:甄士隐梦游太虚幻境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上文讲了甄英莲的命运,随着“莲”“菱”两个名字引出红楼女儿薄命的现实。

这边简单交代甄士隐一家情况,故事就由甄士隐的一个梦正式展开。他这一梦,就梦到了太虚幻境。




☞细说红楼系列029,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甄士隐的梦,要与后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对看。

二人同样都梦游了太虚幻境,意义却不一样。

甄士隐是在书房读书时,入梦去了太虚幻境。

贾宝玉是厌弃书房《燃藜图》,在秦可卿的温香软玉床上入梦去了太虚幻境。

甄士隐是进士出身的致仕乡宦。

贾宝玉是视功名如粪土的富贵小儿。

甄士隐看书,尚有学习之心。




贾宝玉不读科举之书,毫无奋进之心。

甄士隐梦游太虚幻境,见到僧道二人,得知“石头记”前世因果。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子和众女仙,窥探金陵十二钗今生命运。

两个南辕北辙的“不同路”人,却万想不到最终“相向而行”,殊途同归……这便是曹雪芹最高妙之笔:没有人能够逃脱人生的束缚。除非放弃一切。但那时还是“人”生么?

闲言少叙,说回甄士隐这一“梦”。

梦代表“虚”与“假”。

无论太虚幻境还是后面故事,真假都不重要,反正都是“梦”。




红楼梦如此,南柯梦、黄粱梦,西厢记、牡丹亭这些,都是“梦”。

而往大了说,佛家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生终究不过是“大梦一场”。

甄士隐的“梦”便由此开始。谁也不知道他到底醒还是没醒。可惜《红楼梦》结局不见,否则当有答案。

甄士隐由书房入“梦”,说明他尚有名利之心。而“炎夏永昼”突出的暑热,也表明秋天的肃杀就要来临。

季节变了,“天”就变了。天变了,就有无数人的“梦”要醒了。




甄士隐不知道他究竟梦去何方,却只见一僧一道迎面“且行且谈”。

要说这僧道二人也是老套路。当初用语言迷惑了石头随之下凡。如今又用语言故意讲给甄士隐听。

甄士隐听到的故事便是“梦”的缘起。石头被诓下凡,僧道果然别有用心。

按照僧道说法,彼时很多历劫之人已经下凡,比如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如今僧道才诓来石头带去下凡,分明是给人做护身符。




如此生米煮成熟饭之举,由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做来,方知菩萨金仙尚且诓人不可信,可谓大讽刺。

或许这才是甄士隐梦游的真正寓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09 10:01・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22: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你可能不认识的词38
江山携手 2019-05-19   |  144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排场

音pai2chang3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

    这里的排场好是戏中情节好。也可以解作场面感人。排场一词现代常用,但一般仅用于“场面奢侈、铺张浪费”。红楼梦中多用此词,含义也多样。

    第二回: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是冷子兴的话,排场相当于场面、门面、铺张。

    第二十回:

    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第五十八回:

    晴雯忙先过来,指他干娘说道:“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他东西,你不自臊,还有脸打他。他要还在学里学艺,你也敢打他不成!”那婆子便说:“一日叫娘,终身是母。他排场我,我就打得!”袭人唤麝月道:“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

    这里的排场是指责的含义。

    第十五回:

    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即今秦氏之丧,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独有凤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下处。

    第二十四回:

    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

    这里的尚是崇尚,也就是讲究排场,意义接近现代常用义,即铺张、奢侈的意思,往往侧重于为了体面与身份不惜花钱讲究的意思。

    第七十八回:

    忽又止住道:“虽如此,亦不可太草率,也须得衣冠整齐,奠仪周备,方为诚敬。”想了一想,“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

    贾宝玉欲祭睛雯,要另立排场,相当于说另外变种形式。

    第一百零二回:

    贾赦恭敬叩谢了法师。贾蓉等小弟兄背地都笑个不住,说:“这样的大排场,我打量拿着妖怪给我们瞧瞧到底是些什么东西,那里知道是这样收罗,究竟妖怪拿去了没有?”贾珍听见骂道:“糊涂东西,妖怪原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如今多少神将在这里,还敢现形吗!无非把这妖气收了,便不作祟,就是法力了。”众人将信将疑,且等不见响动再说。

    这时里的排场是场面、气势的意思,大排场,就是形式大、动作大、声势大。

    按排场古文本义是一种大型宴会,是皇家宴飨的专用名称。高不可攀退敌于宋代,有山楼排场之名。后来口语中所说排场,同经转义,但都从此出。

    《宋史》卷一百一十三:

    宴飨之设,所以训恭俭、示惠慈也。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籍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遇大灾、大札则罢。天圣后,大宴率于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若特旨则不拘常制。凡大宴,有司预于殿庭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六番进贡、九龙五凤之状,司天鸡唱楼于其侧。殿上陈锦绣帷帟,垂香球,设银香兽前槛内,藉以文茵,设御茶床、酒器于殿东北楹,群臣盏斝于殿下幕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7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2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你可能不认识的词41
江山携手 2019-05-19   |  62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葳蕤

音wei1rui1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

    籍葳蕤而成坛畸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似有朦胧之态。袭人便走上来,坐在床沿上推他,说道::“怎么又要睡觉?闷的很,你出去逛逛不是?”宝玉见说,便拉他的手笑道:“我要去,只是舍不得你。”袭人笑道:“快起来罢!”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宝玉道:“可往那去呢?怪腻腻烦烦的。”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

    第三十三回: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葳蕤的本义是草木纷披的样子。引申到人,则是萎靡不振的样子,说外表也可说心理。与“慷慨挥洒”相对,与“烦烦腻腻”则接近。

    左思《蜀都赋》:“敷蕊葳蕤,落英飘飘。”《孔雀东南飞》:“葳蕤自生光”。张九龄《感遇》:“兰花春葳蕤,桂花秋皎洁。”一般都形容草木茂盛。韩愈《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是用于比喻华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始接近于委顿、困顿。

    又《金瓶梅》第一回:

    这人不是别人,却是武松日常间要去寻他的嫡亲哥哥武大。却说武大自从兄弟分别之后,因时遭饥馑,搬移在清河县紫石街赁房居住。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蕤,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只因他这般软弱朴实,多欺侮也。这也不在话下。

这里的猥蕤,就是葳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7-3 14:42 , Processed in 0.0657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