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6: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代化===贾化//贾雨村

贾代善===贾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继濩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孔继濩:字体和,早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衍圣公。《红楼梦》贾府世交中曾有位衍圣公名孔继宗疑就是以此人为原型。

基本信息
本名
孔继濩

别称
衍圣公


字号
体和

所处时代


人物简介

孔继濩,孔子的第68代嫡孙。亦是第68代衍圣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瓶梅 - 明代长篇世情小说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陈诏 | 《金瓶梅》写西门庆饮茶,提到的茶名只有两个:一个是六安茶,另一个是“江南凤团雀舌芽茶”2016-04-11 22:08 饮食男女







微信ID:drinkeatmanwoman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是 饮食男女 的第  288  篇文章






  陈诏算得现今罕见的学者型编辑,他年甫弱冠就立志投身新闻界,不惜违背在香港当商行经理的父亲之意志,只身返沪。在那个革命时代,他编副刊,居然敢跑到苏州去登门请周瘦鹃赐小品文稿件,还连载了张恨水的历史小说《孔雀东南飞》,后来终因此被划为右派,发配宁夏二十余年。






  《金瓶梅》是一部反映明代后期社会百态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关饮食生活部分,其繁丰和细腻程度,足堪与《红楼梦》媲美。略有差别的是,《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世代簪缨的诗礼之家,他们无论饮茶饮酒,豪华、讲究而且高雅,不失大家风范;而《金瓶梅》里亦官亦商的西门庆,尽管也穷极奢华,毕竟是市井俗物,难免有暴发户的俗气。《金瓶梅》产生于明代,《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时代不同,描写对象不同,所以饮食生活的内容也不一样。



  《金瓶梅》写喝茶的地方极多:有一人独品,二人对饮,还有许多人聚在一起的茶宴茶会。无论什么地方,客来必敬茶,形成风尚,可见茶在当时确实深深地切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但是《金瓶梅》写西门庆家里饮茶,提到的茶名只有两个:一个是六安茶,另一个是“江南凤团雀舌芽茶”。



  第二十三回,吴月娘吩咐宋惠莲:“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顿(炖)一壶来俺每(们)吃。”原来六安茶历代沿作贡品,尤其在明代享有盛誉。明许次纾《茶疏·产茶》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两山墨谈》亦云:“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玉堂联句云:‘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辟清欢。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观此,则一时赏重可知矣。六安茶有清胃消食功效,大概对酒肉无度的西门庆相宜吧。



  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江南凤团雀舌芽茶”,指北宋时期产于福建北苑、专贡朝廷的一种名茶,“江南”是一种源称,实际产地在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凤凰山北苑。《宣和北苑贡茶录·序》云:“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到明代,建安芽茶仍以名茶作贡品。《茶疏》云:“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金瓶梅》写吴月娘烹江南凤团芽茶,盖喻西门庆家豪华奢侈无比。



  茶的饮用方法,到《金瓶梅》时代,一般都以冲泡为主,如第二回,王婆自称:开茶坊,“卖了一个泡茶”;但有时候也烹煮。直到清代初期,才只泡不烹。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古时之茶,曰煮,曰烹,曰煎,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今之茶惟用沸汤投之,稍着火即色黄而味涩,不中饮矣。乃知古今之法亦自不同也。”《金瓶梅》正写于烹煮法向冲泡法的转换期。



  但是,《金瓶梅》里吃泡茶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看到他们喝清茶,却要掺入干鲜果、花卉之类作为茶叶的配料,然后沏入滚水,吃的时候将这些配料一起吃掉,而且配料有二十余种之多。这种风俗都有文献资料可证,试举例如下:

  胡桃松子泡茶(第三回):把胡桃肉、松子和茶放在一起冲泡,古代素来有此吃法。《云林遗事》载:“倪元镇素好饮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块如石状,置茶中,名曰‘清泉白石茶’。”

  福仁泡茶(第七回):福仁,当指福建的经过加工的橄榄,俗称福果。福果仁可以泡茶,见于明顾元庆《茶谱·择果》,详见下文。

  密饯金橙子泡茶(第七回):金橙子,又称“广柑”、“广橘”,主要产于两广。果实呈球状,色金黄,皮较厚,味甜酸,《广群芳谱》云:“(橙)可蜜煎,可糖制为橙丁,可合汤待宾客,可解宿酒速醒。”“蜜饯金橙子泡茶”当指蜜渍橙丁掺入茶中,另一说,金橙子指金柑,亦可通。



  盐笋芝麻木樨泡茶(第十二回):盐笋应是盐笋干。茶中放盐,在唐宋二代较为风行,明代仍有此俗。明张萱《耀疑》云:“有友人尝为余言,楚之长沙诸郡,今茶犹用盐、姜,乃为敬客,岂亦古人遗俗耶?”芝麻入茶,很多地方都有此吃法。《玉麈新谭·芝麻通鉴》云:“吴俗,好用芝麻点茶。”木樨(桂花)点茶,见于《清稗类钞》。

  果仁泡茶(第十三回):果仁指杏仁、瓜仁、橄榄仁之类。明高濂《遵生八笺》:“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若欲用之,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榄仁、栗子、鸡头、银杏之类,或可用也。”



  梅桂泼卤瓜仁泡茶(第十五回):梅花、桂花、玫瑰入茶,古有此法。顾元庆《茶谱》云:“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此处“梅桂泼卤”,疑指玫瑰酱之类的玫瑰制品。瓜仁,即瓜子仁。

  榛松泡茶(第三十一回):榛,即榛子,形似小栗,味亦如栗子;另有一种榛子,作胡桃味,主要产于辽东山谷。松,即松子。榛松可以泡茶,也见于《茶谱·择果》。

  咸樱桃泡茶(第五十四回):咸樱桃当指盐渍的樱桃,其味咸酸。以咸樱桃入茶,也属于点茶用盐一类。

  木樨青豆泡茶(第三十五回):青豆是剥出来的毛豆或蚕豆,咸味。《清稗类钞·茗饮时食盐姜莱菔》:“长沙茶肆,凡饮茶者既入座,茶博士即以小碟置盐姜、莱菔各一二片以饷客。……又有以盐姜、豆子、芝麻置于中者,曰芝麻豆子茶。”

  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第三十四回):笋干泡茶,见于《茶谱·择果》,此处“熏笋”,当指经过烟熏的笋干片。

  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泡茶(第六十八回):栗丝是栗子切成丝。玫瑰泡茶,又见于《清稗类钞·以花点茶》:“花点茶之法,以锡瓶置茗,杂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将此点茶,则皆作花香。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木樨、橘诸花皆可。”又《清稗类钞·玫瑰花点茶》则云:“玫瑰花点茶者,取未化之燥石灰,研碎铺坛底,隔以两层竹纸,置花于纸,封固。俟花间湿气尽收,极燥,取出花,置于净坛,以点茶,香色绝美。”

  土豆泡茶(第七十三回):此处的“土豆”是指土芋。《广群芳谱》引《本草》曰:“土芋一名土豆,一名土卵,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解诸药毒,生研水服,吐出恶物。”土豆泡茶,未见著录。但《茶谱》中载,山药、莒蒿可以泡茶,那末土豆也可以泡茶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芫荽芝麻茶(第七十五回):芫荽,俗称香菜。茎叶作蔬菜,生熟俱可食,气香令人口爽。芫荽入茶,未见前人记载,但葱、姜、薄荷入茶,则见陆羽《茶经》。又,芹菜入茶,见《金陵岁时记》:“盐渍白芹菜,杂以松子仁、胡桃仁、荸荠,点茶,谓之‘茶泡’。客至则与欢喜团及果盒同献。”

  姜茶(第七十一回):根据小说描写,此处的姜茶,似指姜片熬煎后放入红糖的姜汤,是冬天御寒的饮料。一说用姜片和茶叶一起熬煎,叫做姜茶,是古代的一种饮茶习惯。《东坡志林·用姜》:“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夸。’据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然茶之中等者,若用姜煎,信佳也。盐则不可。”煎茶用姜的习惯,实际上在明清二代仍在某些地方流行,参见“木樨青豆泡茶”条。

  芝麻、盐笋、栗系、瓜仁、核桃仁、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第七十二回):明代人饮茶固有在茶中掺入花片、果品、果仁、蜜饯、笋、豆等杂物的习惯,但此处罗列十余种食物投入茶中,成为一盏大杂脍,这恐怕是夸张游戏之笔。“栗系”系“栗丝”之误。“春不老”是一种咸菜,即雪里蕻;“海青”似指青橄榄;“拿天鹅”似指白果。这道茶,甜咸酸涩,诸味俱全,不知如何喝法?

  综观《金瓶梅》中所写的种种以花、果、笋、豆等物掺入泡茶的情况,应该说,这都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并非杜撰;不过有些地方,小说略有夸饰,藉以形容西门庆家富贵无比而已。我们且看西门庆家的茶具,非金即银,却缺少古玩名器,这也是暴发户家的特点。但茶具中常常写道“银杏叶茶匙”、“金杏叶茶匙”,这种茶匙有什么用途呢?原来,茶匙既可以撩拨飘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又可以捞取茶水中的果品、果仁、笋、豆之类的食品,一起吃下。这也说明,茶匙盛行,与果品点茶之风有关。

  果品点茶,在官场新贵、市井商人中最为流行。明代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写道:“此茶唤作阿婆茶,……面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柤。”但在真正懂得茶味茶韵的文人雅士中,却对此持否定态度。顾元庆《茶谱·择果》云:“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夺其香者,松子、柑橙、杏仁、莲心、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之类是也;夺其味者,牛乳、番桃、荔枝、圆眼、水梨、枇杷之类是也;夺其色者,柿饼、胶枣、火桃、杨梅、橙橘之类是也。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若必曰所宜,核桃、榛子、瓜仁、藻仁、菱米、榄仁、栗子、鸡豆、银杏、山药、笋干、芝麻、莒蒿、莴苣、芹菜之类,精制或可用也。”这才是饮茶行家的经验之谈。



  目前,在我国汉族地区,这种果品泡茶的风俗几乎濒临绝迹,唯有江浙有些地区新年春节期间接待客人,在茶中放置两枚青橄榄和金橘,叫作“元宝茶”,以取吉利之意。但在少数民族地区,此种遗风流韵仍相当普遍。如藏族和云南纳西族同胞吃“酥油茶”,就要放核桃肉、花生米、盐巴或糖,湘西、黔东地区汉、瑶、壮、苗族的“擂茶”、“打油茶”,要放花生、芝麻、豆类、葱以及其他副食品。云南白族同胞的“三道茶”中,则放红糖、核桃仁、花椒、蜂蜜等物。湖北鄂西土族同胞的“油茶汤”,也放姜、盐、大蒜、胡椒等等。我曾在宁夏工作二十一年,亲眼见过回族同胞习惯于喝糖茶,就是用砖茶、红糖、枸杞、桂圆、红枣、胡桃肉合在一起熬成的,据说这对高寒地区吃惯牛羊肉的人身体有益。总之,各地根据不同情况,这种以果品点茶的风俗习惯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即使在汉族地区,新生一代的饮茶者也可能对此种“八宝茶”有兴趣,所以我撰写此文,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原载《茶报》,1995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瓶梅》里“吃茶”风
2017-08-23 11:15
世上毕竟俗人居多。倘若不避繁琐,我们或可学学《金瓶梅》的饮茶方式。



喝茶,《红楼梦》《金瓶梅》都说成“吃茶”。前者是习惯用语;后者,真个是红口白牙地吃。它的茶里有货,比一碧见底的清茶热闹得多。

譬如“胡桃松子泡茶”。王婆将潘金莲诓来做寿衣,“浓浓点了一盏与妇人吃。”(三回)那潘金莲启樱唇,露玉齿,不但喝茶汤,把胡桃肉和松子仁也一并嚼吃了。

这些作为茶饮配料的珍果、花卉,在书中有二十余种,繁富多样,入茶,风味各领风骚——

有甜品。西门庆去孟玉楼家相亲,坐在厅堂里,“只见小丫鬟拿了三盏蜜饯金橙子泡茶。”(七回)金橙子,又称广柑,蜜饯金橙子,当指以蜜渍的橙丁泡茶,甜茶。



西门庆一行去行院李桂姐家,“少顷,顶老(丫鬟)彩漆方盘拿七盏茶来,雪锭般盏儿,银杏叶茶匙,玫瑰泼卤瓜仁泡茶,甚是馨香美味。”(七回)“玫瑰泼卤”,疑指糖渍的玫瑰酱,并瓜子仁调入茶中,自然甘甜香美了。

还有咸点。西门庆又一次去李桂姐家,吃“盐笋芝麻木樨泡茶”(十二回)。盐笋,应是盐笋干,碎切,盐渍;木樨,即桂花,二者并芝麻泡入茶中。什么味?吃过的人才知道。

西门庆率其酒肉团队去院中郑爱月儿家,他的另一位烟花朋友吴银儿送来“每人一盏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十八回)够热闹吧,五色杂陈,亦咸亦甜,生旦净末丑全了。

“咸茶”中,另有咸酸的“咸樱桃泡茶”、咸鲜的“木樨青豆泡茶”等。所用配料,还有榛子、榄仁、鸡头、银杏等等。

《金瓶梅》里的茶饮,不但满足口腹之欲,大多还兼具保健功效。

西门庆家里常喝的茶叶有六安茶、“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主要是六安茶。《红楼梦》里,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其实,六安茶在明代作为贡茶。《西山墨谈》云:“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不但供给宫廷,还要送权贵和其他朝臣,可见其名贵。六安茶耐冲泡,色深味酽,属于“重口味”茶。贾母上年纪之人,饮食清淡,品茗量少味薄,不宜吃六安茶。而老君眉,茶形如眉,银毫浅露,寓意长寿,其味清醇淡雅,正合贾母之意,故而聪明的妙玉捧上一钟老君眉。这茶,贾母也只吃了半盏,递与刘姥姥,刘粗俗之人,将茶一饮而干,嫌淡,说再熬浓些才好,实在不是会中人!如果给她一碗六安茶,倒正遂其口味。这是闲话。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的饮茶场面

六安茶除了味重,还有什么好呢?《茶疏》说:“消垢腻,去积滞。”有清胃消食功能,这于酒肉无度的西门庆很是相得。

六安茶配以果点,更添保健效用。“胡桃松子泡茶”,温补肾阳,适合体虚者饮用。“蜜饯金橙子泡茶”,消痰降气,和中开胃。“福仁泡茶”,用橄榄冲泡,橄榄可清肺、利咽、生津。可见,《金瓶梅》里的“吃茶”方式不是没有道理的。

说《金瓶梅》里是“吃茶”,从它的茶具亦可见出。一盏茶端上来,都配有茶匙,前面提到“银杏叶茶匙”,还有“金杏叶茶匙”。茶匙可以掠浮在面上的茶叶、茶沫,更在于舀茶水中的果、仁、笋、豆,送入口中。



六安瓜片

《金瓶梅》里的各色茶式,在那个时代都不算贵,富人爱这样喝,穷人也喝得起。像王婆经营的个体小店,除西门庆偶尔一坐,上门的,想必不外一般的士农工商,吃个什么“胡桃松子泡茶”,当不费几分银子。

《金瓶梅》里的茶是俗人喝的,充斥着市井风味,饮茶多从享用出发,追求实惠,讲究感官感受。它展现了一幅洋溢着市井俗趣的明代饮茶风貌。

然而,《金瓶梅》的“吃”茶方式后来却逐渐遭弃。后人,多爱喝清茶。其实早在明代,高濂就说:“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遵生八笺》)喝清茶,细斟慢饮,从中体味出那种苦中回甘、冲淡闲洁的韵致。喝茶,不在于解渴,而在于品味,不重感官享受,而重心理体悟。茶中有真谛,饮茶几乎是精神层面的探求。

话又说回来,那么《金瓶梅》的饮茶方式真的过时了吗?配料入茶,究属什么滋味,好喝不好喝?



改编自《金瓶梅》的芭蕾舞剧《莲》

记得我当工人时,曾随师傅们出差,炎天暑热,工地没有降温饮料。上面发下一包茶叶,粗茶,开水一冲,药一样,苦涩难入口;另外还有几斤红糖。我从报纸上看到,说非洲人喝茶加糖,何不也如法一试?于是在一壶滚烫的的茶水里,加半碗红糖,稍置凉,试一饮,醇中有甜,胜似咖啡,口感好得没法说!可见感官的追求仍是人需要的。

据说非洲人的喝茶习惯是英国人带去的。英人喝茶,用茶包加奶和糖,有的还放一片柠檬,什么味?洋味,英人自得其乐。

而今,江南某些乡村,以米、豆泡茶饷客,莫不是《金瓶梅》时代余绪?

世上毕竟俗人居多。倘若不避繁琐,我们或可学学《金瓶梅》的饮茶方式,有得喝有得吃,俗一些,市井化一些,不也丰富了茶文化?

(本微信公众号专稿)

这是“朝花时文”第1302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忠浩 |《金瓶梅》中的食事:《金瓶梅》中的茶
2022-08-07 15:38 发布于:云南省

古代茶事图

《金瓶梅》全书中,共出现“茶”字734处,全书100回中,有99回目中有“茶”。

在84个回目中就有234次的饮茶场面出现,涉及大小官吏、,内亲外眷、妻妾寻女、男仆女佣、三教九流等人物。在生活方方面面,从贺年节、寿诞、升迁、发

财、吊唁、举丧、祭扫、进香、还愿、道场设醮、听尼宣卷、看相算命、诊病求药、探病问安、游乐嫖妓、房中性事、酒宴待客,茶几乎无所不至。

从《金瓶梅》一书中的茶和饮茶描述,可以对彼时的饮茶风尚作一了解。

《金瓶梅》是借宋朝的人物、故事着力描写明朝嘉靖年间,我国北方山东一带的市井生活,但时不时夹杂着江浙一带许多习俗。

1.茶叶:

明嘉靖、万历年间,我国南方所产名茶已很多,如龙井、虎丘山茶、阳羡茶、天目茶、天池茶、真芥茶等,而《金瓶梅》中,点明产地的只有一种六安茶,如

“月箫观风赛月房”一回中,正月初十,众妻妾正在李瓶儿房里饮酒作乐,吴月娘吩咐道:“对你姐说,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炖一壶来俺们吃。”

又如“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父”一回中,潘金莲给西门庆捧茶,“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

六安雀舌芽茶”。

其余写茶之处只是写“绝品芽茶”、“雀舌芽茶”等,没有写产地。说明明末北方上层权贵流行六安茶。

明清时期六安茶是贡品,但当时南方人对六安茶评价一般,如与《金瓶梅》同时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六安,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

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

另外,“西门庆交结蔡状元”一回中,安进士送西门庆礼品,“亦是书帕二事、四袋芽茶、四柄杭扇”。

芽茶,即最嫩的茶叶,这里很可能指龙井茶。因为安进士自己说:“学生乃浙江钱塘人氏”,即杭州人,杭州折扇和龙井茶很著名,一般赠人礼品,习以家乡土

特产为多。“

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吴月娘“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吃”。

虽然书中都没说明四袋“芽茶”、“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产地,但可以推测可能是指龙井茶。

这里吴月娘所烹的“江南凤团雀舌芽茶”,由“凤团”二字可知它是蒸青团茶中的贡品。

蒸青团茶起源于唐代,它是将茶叶嫩芽蒸熟后用臼捣过,再置于模具中加压成块,再以炝烙烘烤充分干燥而成。

因而呈块状,而不是散茶。团茶饮用时,要先经碾碎,再投入沸水中烹煮,有时还加入适量姜盐,煮成茶汁饮用。

《金瓶梅》中,也有花茶描述,“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吴月娘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吃时,独有西门庆没吃,而是吃那“一盏木樨茶”(桂花

茶),见乐工李铭束,就将手中吃的那一盏木樨茶递与他吃。

连妓女郑爱月儿也知道西门庆爱喝木樨茶,西门庆去她家里时,特“斟上苦艳艳桂花木樨茶”与他喝。

木樨茶是花茶一种,花茶历史要从宋代茶叶加香料龙脑制造贡茶开始算起,大约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花茶兼有茶叶的清香和香花的芬芳,为古今中外不少饮茶爱好者所钟爱。

花茶中的茉莉花茶,更受我国北方消费者钟爱。 可入茶之花种有木樨(桂花)、茉莉、玫瑰、蔷薇、惠兰、莲、桔、栀子、木香、梅花、白兰、珠兰、柚花、

代代花等。 在《金瓶梅》中只出现木樨花茶一种。

西门庆爱饮花茶,不仅因为花给茶增添了芳香,而且还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因桂花性温、味芽甘,桂花茶有温胃平肝、益肾散寒之功效,并可治口臭、痰喘、睾丸炎等症,其所含芳香物质可使人兴奋,消除邪气。


古代茶事

2.饮茶

饮茶素有“唐煮宋点”之说,即唐代茶式为蒸青团茶,饮用前需碾碎烹煮,加入姜盐,煮成很浓的茶汁才饮用。

到了宋代,出现了与团茶并存的蒸青散茶,后来又出现了炒青散茶,因而出现了与新茶式相适应的冲点法,即用开水直接冲泡茶叶成汤。

到明代时,一般都以冲点法为雅,视烹煮法为俗。但在《金瓶梅》中,仍多出现烹煮饮茶,如潘金莲说:“……你叫春梅来,教他另拿小铫儿炖些好甜水茶儿。

多着些茶叶,炖的苦艳艳我吃。”

又如“吩咐玉箫炖好了茶”;“亲自炖好茶与西门庆吃”;“只怕你娘来家,炖下些茶伺侯”等。

说明《金瓶梅》中描述的是明代一般市井人的饮茶方式,较接近通俗大众的,与南方名流雅士不相同。

3.泡茶

当时饮茶习惯上,有“清饮”和“杂饮”之分。《金瓶梅》中,大部分写的是“杂饮”,品种近二十种之多。杂饮即在泡茶时,随兴加入佐料,而且似乎不管咸

甜酸涩,多多益善。

如胡桃松子泡茶、福(橄榄)仁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木樨(桂花)金橙茶、榛松泡茶、蜜饯金橙泡茶、木樨芝麻熏

笋泡茶、木樨青豆泡茶、胡桃夹盐笋泡茶、熏豆子撒的茶、咸樱桃的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姜茶、土豆泡茶、芫妥芝麻茶、芝麻

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等。

反映当时我国北方杂茶盛行。而南方在宋代就不流行杂饮了。如宋朝蔡襄《论茶品》中说:

“建安民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盖甚。”明朝张源《茶录》中说:“茶自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

如水中加醎,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

随着饮食历史的发展,现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确立了清饮的地位,但在少数地区仍流行杂饮,如西北地区有“三泡台”、“八珍茶”等。

茶中加入冰糖、枸杞、桂圆、葡萄干、核桃仁、菊花、西洋参等。湖南省资江地区的“擂茶”,把茶叶和黄豆再加水冲成茶汁,也是现代的“杂茶”吧。

果 茶

4.茶水

品茗讲究水质,有泉水、雨水、雪水、井水等,都是比较理想的自然水。

在“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西门庆合家赏雪饮酒,“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

吃。

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

古代北方人们洗衣、洗菜等用的是有苦味的“咸水”,如果食用,要用木炭、沙矾等过滤处理。

没有苦味的饮用水叫“甜水”,一般是用深井水,普通人家难以做到。

所以《金瓶梅》书中,西门庆到韩道国家去时,他们“起早往高井上叫了一担甜水”,这是另外花钱买的饮用水。

5.茶具

饮茶要烧水,当时烧水的器具是铫子。

“潘金莲不愤忆吹箫”一回中,潘金莲要茶吃,嫌秋菊不干净,把春梅叫起来,“这春梅连忙舀了一小铫水,坐在火上,使他抓了些炭在火内,须臾就是茶汤涤

盏儿干净,浓浓的点上去递与妇人。”

铫子又称“汤瓶”,一般用锡、铅、铜合金制成,也有陶瓷的。西门庆家用的都是金属的。“

孟玉楼又劝吴月娘”一回中,李瓶儿嫁入西门庆家,向吴月娘等见面、敬茶,当时称“递茶”,李瓶儿并“迎春抱着银汤瓶、绣春拿着茶盒,走来上房,与月娘

众人递茶”。

煮好茶用茶盏、茶盏斟上,由于当时人喜欢在茶中加入果核、豆子等,茶盏中还置一匙,便于挑舀取食。

茶盏等用茶托托住,一盘茶端上来,又一盏盏捧出分送。如“潘金莲私仆受辱”一回中,西门庆一伙来妓女李桂姐家,“少顷只见鲜红漆丹盘拿了七钟茶来,雪

锭般茶盏,杏叶茶匙儿”。

又如“顶老彩漆方盘七盏来,雪锭般茶盏,银杏叶茶匙。”西门庆家使用茶具要更精致,如“西门庆挟恨责平安”一回中,招待夏提刑,“棋童儿云南玛瑙雕漆

方盘拿了两盏茶来,银镶竹丝茶钟,金杏叶茶匙,木樨青豆泡茶,吃了”。

元曲《百花亭》中,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与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世界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

草》就记述了茶为药,有解毒、清口、除味、治病、提神的多种功效。

有人说:“在又苦又涩又甜又香的茶里,可以体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记,载茶树栽培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固公。”

茶之所以流传千年,传遍全球,因为现代科学证实,饮茶有益健康。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茶叶中含400多种化学成分,可分为营养性和药用性两大类。

其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有些具有补充营养,调理生理机能和抑菌治病功效。

中医认为,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消食下气、泻热清神、明目益思、除烦去腻、祛暑止渴、利尿解毒等功效。

茶叶中营养性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

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5%~30%,碳水化合物30%左右,氨基酸为2%~5%,脂肪约为8%。

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生物素、烟酸、肌醇等,矿物质有钾盐和磷酸盐,微量元素有铜、锌、镍、硼、氟等。

茶叶中还含有药用性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咖啡碱和脂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


《神农本草》

茶叶成分对人体生理、药理作用是多样的,如兴奋提神、消除疲劳、利尿、解毒、强心、解痉、抑制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抗菌、抑菌、减肥、防龋

齿、抗衰老、抗辐射、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必须指出,茶也并非人人能饮,因茶叶中含咖啡因,失眠者入睡前不宜饮。

贫血者、溃疡病病人也不宜饮茶。

中国的茶文化是历史的反映,《金瓶梅》里的茶,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反映。

茶、饮茶的变迁、流传几千年至今,肯定它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

从这形形色色的茶和饮茶方式中,不知道你可以体悟到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忠浩 |《金瓶梅》中的食事:《金瓶梅》中的茶
2022-08-07 15:38 发布于:云南省

古代茶事图

《金瓶梅》全书中,共出现“茶”字734处,全书100回中,有99回目中有“茶”。

在84个回目中就有234次的饮茶场面出现,涉及大小官吏、,内亲外眷、妻妾寻女、男仆女佣、三教九流等人物。在生活方方面面,从贺年节、寿诞、升迁、发

财、吊唁、举丧、祭扫、进香、还愿、道场设醮、听尼宣卷、看相算命、诊病求药、探病问安、游乐嫖妓、房中性事、酒宴待客,茶几乎无所不至。

从《金瓶梅》一书中的茶和饮茶描述,可以对彼时的饮茶风尚作一了解。

《金瓶梅》是借宋朝的人物、故事着力描写明朝嘉靖年间,我国北方山东一带的市井生活,但时不时夹杂着江浙一带许多习俗。

1.茶叶:

明嘉靖、万历年间,我国南方所产名茶已很多,如龙井、虎丘山茶、阳羡茶、天目茶、天池茶、真芥茶等,而《金瓶梅》中,点明产地的只有一种六安茶,如

“月箫观风赛月房”一回中,正月初十,众妻妾正在李瓶儿房里饮酒作乐,吴月娘吩咐道:“对你姐说,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炖一壶来俺们吃。”

又如“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父”一回中,潘金莲给西门庆捧茶,“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

六安雀舌芽茶”。

其余写茶之处只是写“绝品芽茶”、“雀舌芽茶”等,没有写产地。说明明末北方上层权贵流行六安茶。

明清时期六安茶是贡品,但当时南方人对六安茶评价一般,如与《金瓶梅》同时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六安,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

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

另外,“西门庆交结蔡状元”一回中,安进士送西门庆礼品,“亦是书帕二事、四袋芽茶、四柄杭扇”。

芽茶,即最嫩的茶叶,这里很可能指龙井茶。因为安进士自己说:“学生乃浙江钱塘人氏”,即杭州人,杭州折扇和龙井茶很著名,一般赠人礼品,习以家乡土

特产为多。“

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吴月娘“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吃”。

虽然书中都没说明四袋“芽茶”、“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产地,但可以推测可能是指龙井茶。

这里吴月娘所烹的“江南凤团雀舌芽茶”,由“凤团”二字可知它是蒸青团茶中的贡品。

蒸青团茶起源于唐代,它是将茶叶嫩芽蒸熟后用臼捣过,再置于模具中加压成块,再以炝烙烘烤充分干燥而成。

因而呈块状,而不是散茶。团茶饮用时,要先经碾碎,再投入沸水中烹煮,有时还加入适量姜盐,煮成茶汁饮用。

《金瓶梅》中,也有花茶描述,“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吴月娘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吃时,独有西门庆没吃,而是吃那“一盏木樨茶”(桂花

茶),见乐工李铭束,就将手中吃的那一盏木樨茶递与他吃。

连妓女郑爱月儿也知道西门庆爱喝木樨茶,西门庆去她家里时,特“斟上苦艳艳桂花木樨茶”与他喝。

木樨茶是花茶一种,花茶历史要从宋代茶叶加香料龙脑制造贡茶开始算起,大约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花茶兼有茶叶的清香和香花的芬芳,为古今中外不少饮茶爱好者所钟爱。

花茶中的茉莉花茶,更受我国北方消费者钟爱。 可入茶之花种有木樨(桂花)、茉莉、玫瑰、蔷薇、惠兰、莲、桔、栀子、木香、梅花、白兰、珠兰、柚花、

代代花等。 在《金瓶梅》中只出现木樨花茶一种。

西门庆爱饮花茶,不仅因为花给茶增添了芳香,而且还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因桂花性温、味芽甘,桂花茶有温胃平肝、益肾散寒之功效,并可治口臭、痰喘、睾丸炎等症,其所含芳香物质可使人兴奋,消除邪气。


古代茶事

2.饮茶

饮茶素有“唐煮宋点”之说,即唐代茶式为蒸青团茶,饮用前需碾碎烹煮,加入姜盐,煮成很浓的茶汁才饮用。

到了宋代,出现了与团茶并存的蒸青散茶,后来又出现了炒青散茶,因而出现了与新茶式相适应的冲点法,即用开水直接冲泡茶叶成汤。

到明代时,一般都以冲点法为雅,视烹煮法为俗。但在《金瓶梅》中,仍多出现烹煮饮茶,如潘金莲说:“……你叫春梅来,教他另拿小铫儿炖些好甜水茶儿。

多着些茶叶,炖的苦艳艳我吃。”

又如“吩咐玉箫炖好了茶”;“亲自炖好茶与西门庆吃”;“只怕你娘来家,炖下些茶伺侯”等。

说明《金瓶梅》中描述的是明代一般市井人的饮茶方式,较接近通俗大众的,与南方名流雅士不相同。

3.泡茶

当时饮茶习惯上,有“清饮”和“杂饮”之分。《金瓶梅》中,大部分写的是“杂饮”,品种近二十种之多。杂饮即在泡茶时,随兴加入佐料,而且似乎不管咸

甜酸涩,多多益善。

如胡桃松子泡茶、福(橄榄)仁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木樨(桂花)金橙茶、榛松泡茶、蜜饯金橙泡茶、木樨芝麻熏

笋泡茶、木樨青豆泡茶、胡桃夹盐笋泡茶、熏豆子撒的茶、咸樱桃的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姜茶、土豆泡茶、芫妥芝麻茶、芝麻

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等。

反映当时我国北方杂茶盛行。而南方在宋代就不流行杂饮了。如宋朝蔡襄《论茶品》中说:

“建安民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盖甚。”明朝张源《茶录》中说:“茶自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

如水中加醎,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

随着饮食历史的发展,现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确立了清饮的地位,但在少数地区仍流行杂饮,如西北地区有“三泡台”、“八珍茶”等。

茶中加入冰糖、枸杞、桂圆、葡萄干、核桃仁、菊花、西洋参等。湖南省资江地区的“擂茶”,把茶叶和黄豆再加水冲成茶汁,也是现代的“杂茶”吧。

果 茶

4.茶水

品茗讲究水质,有泉水、雨水、雪水、井水等,都是比较理想的自然水。

在“吴月娘扫雪烹茶”一回中,西门庆合家赏雪饮酒,“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与众人

吃。

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

古代北方人们洗衣、洗菜等用的是有苦味的“咸水”,如果食用,要用木炭、沙矾等过滤处理。

没有苦味的饮用水叫“甜水”,一般是用深井水,普通人家难以做到。

所以《金瓶梅》书中,西门庆到韩道国家去时,他们“起早往高井上叫了一担甜水”,这是另外花钱买的饮用水。

5.茶具

饮茶要烧水,当时烧水的器具是铫子。

“潘金莲不愤忆吹箫”一回中,潘金莲要茶吃,嫌秋菊不干净,把春梅叫起来,“这春梅连忙舀了一小铫水,坐在火上,使他抓了些炭在火内,须臾就是茶汤涤

盏儿干净,浓浓的点上去递与妇人。”

铫子又称“汤瓶”,一般用锡、铅、铜合金制成,也有陶瓷的。西门庆家用的都是金属的。“

孟玉楼又劝吴月娘”一回中,李瓶儿嫁入西门庆家,向吴月娘等见面、敬茶,当时称“递茶”,李瓶儿并“迎春抱着银汤瓶、绣春拿着茶盒,走来上房,与月娘

众人递茶”。

煮好茶用茶盏、茶盏斟上,由于当时人喜欢在茶中加入果核、豆子等,茶盏中还置一匙,便于挑舀取食。

茶盏等用茶托托住,一盘茶端上来,又一盏盏捧出分送。如“潘金莲私仆受辱”一回中,西门庆一伙来妓女李桂姐家,“少顷只见鲜红漆丹盘拿了七钟茶来,雪

锭般茶盏,杏叶茶匙儿”。

又如“顶老彩漆方盘七盏来,雪锭般茶盏,银杏叶茶匙。”西门庆家使用茶具要更精致,如“西门庆挟恨责平安”一回中,招待夏提刑,“棋童儿云南玛瑙雕漆

方盘拿了两盏茶来,银镶竹丝茶钟,金杏叶茶匙,木樨青豆泡茶,吃了”。

元曲《百花亭》中,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与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世界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

草》就记述了茶为药,有解毒、清口、除味、治病、提神的多种功效。

有人说:“在又苦又涩又甜又香的茶里,可以体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记,载茶树栽培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固公。”

茶之所以流传千年,传遍全球,因为现代科学证实,饮茶有益健康。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茶叶中含400多种化学成分,可分为营养性和药用性两大类。

其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有些具有补充营养,调理生理机能和抑菌治病功效。

中医认为,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消食下气、泻热清神、明目益思、除烦去腻、祛暑止渴、利尿解毒等功效。

茶叶中营养性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

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5%~30%,碳水化合物30%左右,氨基酸为2%~5%,脂肪约为8%。

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生物素、烟酸、肌醇等,矿物质有钾盐和磷酸盐,微量元素有铜、锌、镍、硼、氟等。

茶叶中还含有药用性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咖啡碱和脂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


《神农本草》

茶叶成分对人体生理、药理作用是多样的,如兴奋提神、消除疲劳、利尿、解毒、强心、解痉、抑制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抗菌、抑菌、减肥、防龋

齿、抗衰老、抗辐射、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必须指出,茶也并非人人能饮,因茶叶中含咖啡因,失眠者入睡前不宜饮。

贫血者、溃疡病病人也不宜饮茶。

中国的茶文化是历史的反映,《金瓶梅》里的茶,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反映。

茶、饮茶的变迁、流传几千年至今,肯定它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

从这形形色色的茶和饮茶方式中,不知道你可以体悟到什么?


插图.泡茶



本文获作者授权在本公众号首发,转发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7: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母为何不吃六安茶?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自媒体人,书评人,全网同名帐号:少读红楼
​关注他
53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文/夕四少 微信公众号:少读红楼

我读红楼有个反常的习惯,常常于有疑处无疑,于无疑处有疑,越是很多人起疑的地方,我往往越觉得理所当然,越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地方,我越是觉得大有文章,最近读到贾母品茶栊翠庵一回时,我就有了疑问。我们不妨先来看原文: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这是贾母携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去妙玉的栊翠庵品茶的一段情节,乍看没什么,不过就是一段品茶的文字,但如果你对茶有一定的了解,对妙玉的为人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粗粗的看过了。

我们先来说茶,从贾母与妙玉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贾母喝的是老君眉,那么我们不禁疑惑:贾母为何单单点明了说“我不吃六安茶”呢?她跟六安茶有仇吗?还是她天生就不喜欢喝六安茶?我们不妨来了解下六安茶的知识。

六安茶一般是指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相信经常喝茶的人都不会陌生。从古至今,六安茶都是茶中精品,是极品茶,用来进贡和送礼的,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贡茶,在古代只有顶尖人物才有福享受。

六安茶属于绿茶中的特种茶,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据历史记载,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才有资格享受每月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新中国总理周恩来也对六安瓜片赞不绝口;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被作为特贡茶。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据传,袁世凯也对六安茶情有独钟。

不仅《红楼梦》和历史记载,更早的古典名著《金瓶梅》中也提到了六安茶。原文第七十二回说西门庆从外面回来,来到潘金莲房中,坐在床上,妇人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子、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掇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口欣喜。这里说的六安雀舌茶也是六安茶。

由此可知,六安茶的是好茶,是茶中精品,这么好的茶,为什么贾母偏偏不吃呢?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贾母点名要吃的老君眉到底是什么。

关于老君眉这种茶的来源没有准确的答案,一种认为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一种认为是福建武夷山的名丛,莫衷一是。

据历史记载,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由此可推断,老君眉极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丛,是属于发酵中的乌龙茶的一种,其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

而红茶和乌龙茶属于比较能消食,解腻的茶。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到这里就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贾母之所以吃老君眉而不吃六安茶,是因为她之前刚吃了酒肉这些油腻的东西,如果直接吃六安茶这种绿茶,容易消化不良闹肚子,而如果是吃红茶或乌龙茶,则可以消食解腻,由此可知,贾母深谙茶性,很懂得养生之道。

我之前分析过贾母对于戏曲和音乐的不俗品味,这里曹公又通过品茶一节,明确地交代了贾母对于茶文化和养生之道的不俗见解,可见,贾母确是从富贵场中过来之人,见多识广,对生活对艺术都有着不俗的品味和理解。

说完了茶,我们来看妙玉的表现。不少读了红楼的人,对妙玉的认识大多是“身在空门,心在红尘”,因为她的那首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对宝玉的情感也是暧昧不清,从宝玉生日送拜帖、宝玉乞梅、妙玉将自己日用的茶杯给宝玉使用这些细节即可得出妙玉对宝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然而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从上面她与贾母的这段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妙玉也不全是性情乖癖不容于世之人,她不仅深谙养生之道,也很懂得讨贾母欢心,所以贾母来了之后,妙玉亲自烹茶,亲自奉与贾母,且直接准备了老君眉而不是六安茶,可见妙玉也是懂得人情世故之人。

妙玉不仅懂茶道,且很了解贾母的饮食习惯,能投其所好。红楼梦中,我们知道,能投贾母所好的都是特别聪明的人,比如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由此可知妙玉为人的另一面。

从贾母的那句“我不吃六安茶”里我们也可以得出,妙玉大概平素最喜饮用的当是六安茶,因她平时不吃酒肉等油腻食物,无需老君眉来消食解腻,这也符合她修行之人的身份。

所以,综合来看,曹公设置了贾母品茶栊翠庵这个情节不是随意为之,不仅是要写出贾母之大雅与刘姥姥之大俗的文学张力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贾母品茶这件事,交代了贾母这个享尽荣华富贵的老太太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交代了妙玉这个槛外人并不总是高傲孤僻,她不仅深谙茶道,且很会为人处事。

细思贾母品茶的整个过程,妙玉的表现乖巧伶俐,应对自如,很是讨人喜欢,全然不像是一个出家修行之人,倒像是宝钗一流人物。

编辑于 2017-08-04 2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仁锡(1581年——1636年),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官员、学者。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翰林编修,因得罪权宦魏忠贤被罢职。崇祯初复官,官至国子监祭酒。陈仁锡讲求经济,性好学,喜著述,有《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陈太史无梦园初集》、《潜确居类书》等。 [1]
本    名陈仁锡
字明卿
号芝台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581年
逝世日期1636年
主要作品《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等
谥    号文庄
目录
1人物简介
2主要作品
▪著述作品
▪诗文作品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陈仁锡生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五十六岁。(《明史本传》云:“年十九举万历二十五年乡试,”则当生于万历七年。此依《续疑年录》及《历代名人年谱》,不知何据)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听说武进学者钱一本对《周易》很有研究,于是前往武进拜师。后因七次会试均落第,遂更加潜心经史之学,天启二年(1622)以殿试第三入授翰林编修。此科状元为文震孟。第二年母亲去世,陈仁锡辞官守孝三年,期满复原官,直经筵,典诰敕。
陈仁锡秉性梗直,为人正派,以讲官而深负重望。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冒请边功,并以皇上名义赐公爵,给世券,令陈仁锡草拟诰词,陈仁锡不同意。面对魏党之徒的威胁逼迫,陈仁锡毅然说道:“世上自有愿意草拟诰词之人,何必非我,头可断,诰不可草。”魏忠贤闻听大怒,记恨在心。后因陈仁锡在直经筵时,曾就王恭厂火灾、正人君子连遭不测、魏忠贤竭力大兴土木等问题仗义执言无所避讳,魏忠贤遂命党徒借陈仁锡的亲戚孙文豸作《步天歌》以悼念辽东经略大臣熊廷弼,便罗织罪名,以“造妖言、谤朝政”将孙文豸逮捕入狱,处以斩首,此案株连陈仁锡、文震孟等,幸有人暗中周旋营救,陈仁锡等才免遭不测,仅被处以削籍,追夺诰命。
崇祯改元,陈仁锡官复原职,以右春坊右中允出任武举会试主考官。崇祯三年(1630)升为国子监司业,再直经筵讲官,以预修神宗、光宗二朝实录,升右谕德。陈仁锡深感宦情淡薄,加之身体有病,请假归养。三年后,朝廷欲起用他为南京国子监祭酒,还未上任,即病逝,享年56岁。福王时,赠詹事,谥文庄。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著述作品
仁锡著作颇多,诗文有《无梦园集》四卷,《明史艺文志》及《古文奇赏》、《苏文奇赏》、《史品》、《赤函》、《四书考》……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辑《皇明世法录》九十二卷,所辑明代朝章典故,起自太祖洪武,迄神宗万历间止。总目分维皇建极、悬象设教、法祖垂宪、裕国恤民、制兵敕法、浚河利漕、冲边严备、沿海置防、奖顺伐衅、崇文拨武十类目,每个类目下又分五个子目。取材于《大明会典》等为主的政书,搜罗弘富。成书先于《明史》,为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料。有明崇祯间刻本传世。乾隆四十二年(1777)禁毁。
诗文作品
【架天桥】
银浦接飞梁,秋虹饮涧长。好随秦帝子,携手看朝阳。
【折苇汀】
何来面壁叟?衣带海潮音。天花落不尽,法雨渡时深。
【梦渔墩】
江风吹短梦,忽坠天边影。何处老龙吟?觉来簑笠冷。
【采莲处】
吊古秋风里,幽吟伴落霞。相思淹去棹,江上采苹花。
【空翠庭梧桐】
梧桐何太瘦?亦在万山巅。月落空庭处,迢迢下远田。
【菊始华】
最笑人情皆向菊,那知冰骨独辞荣。读书细把残灯剔,静数花开第几茎。
【辞朝】
一天明月悬朝镜,两袖清风带晓霞。行旅萧条无长物,故园容有未开花。
【放逐漫纪三首】
寂如萧寺不谈玄,夜半挑灯月满天。梦到家乡先问竹,香携朝袖只看山。
寒风肃肃和歌声,月白霜高天水清。入直必称尧与舜,闭门依旧习书生。
初学灌园手自锄,支扉片石老迂樗。纵然刀锯断吾腕,不作天边一纸书。
【燕赵怀古三首】
丹忠只有君侯血,兵冗先知宋室空。十载汤阴浑是梦,睢州又过岳王宫。
戴星褰涉度滹沱,八郡良家气若何?易水昔寒今已热,制奴还少一荆轲。
可怜六国佳公子,不及燕山太子丹。裘马无宁取胡服,松柏长愧血秦关。
【山海关前屯副将军饮】
宁前一线扼咽喉,壮士提刀孰与俦?山海当关蹲虎豹,肝肠如雪彻箜篌。
精严壁垒云麾壮,吐纳天河楼橹稠。结发从征七十战,何愁李广不封侯? [1]
明代贤士,陈仁锡正气凛然 2020-08-08 10:28

陈仁锡,字明卿,号芝台,明代贤士。
1626年,宦官魏忠贤假冒边功,想以明熹宗的名义给自已封公爵。他想到陈仁锡负责起草皇帝文书,于是命令陈仁锡草拟诰词。
当时魏忠贤权倾朝野、一手遮天,许多人奉承献媚唯恐不及,更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然而,陈仁锡秉性正直,为人正派,平时就看不惯魏忠贤专擅朝政,嚣张跋扈的行径,就是不同意替魏忠贤草拟诰词。一些宦党之徒知道后,对陈仁锡进行威胁逼迫。
陈仁锡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大义凛然地说:“世上自有愿意草拟诰词之人,何必非我。头可断,诰不可草。”
之后明思宗朱由检继位,沉重打击惩治宦党,魏忠贤自缢而亡,陈仁锡才得以官复原职,又升为国子监司业。可是,这个时候的陈仁锡已经看透了险恶欺诈的仕宦生涯,便回乡休养。
陈仁锡讲求经邦济世,立志为国效力,其人好学,善著书立说,当时翰林院中,他的学问最渊博,几乎无人与他相比。他一生倾注的著作如《四书备考》、《经济八编类纂》、《重订古周礼》、《陈太史无梦园初集》、《潜确居类书》等,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2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最幸运金钗:巧姐只是小名,她的大名叫什么?贾家第五代翘楚

安阳源易缘

2024-05-27 09:51河南

红楼最幸运金钗:巧姐只是小名,她的大名叫什么?贾家第五代翘楚

网友相信,在红楼繁花落尽后,贾兰将在废墟上成长,成为第五代一枝独秀的存在。

中国式人生赢家,说到底是拼孩子。

王熙凤曾在荣国府张扬跋扈,把李纨秒得毫无存在感。

但世界翻转,李纨“母凭子贵”,凤冠加身,人生达到了巅峰;巧姐却有流落烟花的劫难。

在子嗣这个赛道,几乎所有书迷都认为王熙凤完败李纨。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

巧姐有命中之劫,但她的名字就是她的幸运小神仙。

巧姐只是她的小名,她的大名叫什么,你知道吗?

命中之劫

古代女孩,各年龄段有专属雅称,12岁是为金钗之年,意为开始进入少年期,可以插金钗,打扮,学习礼仪了。

10岁之前,统称为垂髫,亦即童年!

红楼前80回,巧姐尚在垂髫。

当黛玉、宝钗等群钗,在大观园里挥洒才情,体验玫瑰年华时,巧姐却在和病魔抗争。

前80回,巧姐出场三五次,却有两次在生病。

贾家即便有堪比皇家的超豪华医疗团队,也无法改善巧姐的弱症。


当药石无效时,中国人自觉会往那方面想。

巧姐生了痘疹,王熙凤火速供了痘疹娘娘;第42回巧姐发烧,王熙凤命人送祟。(祟:邪祟)

请问:这还是当年那个王熙凤吗?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说好的无神论者呢?说好的不怕报应呢?

中国人的基因就是这样,年轻时不屑的事情,会在某个时刻被突然唤醒。

王熙凤年轻时胆子很大,干了很多损阴德的事,放贷,逼死小情侣张金哥和守备儿子……

人无畏惧,就会张狂,那是因为没有被现实毒打。

当女儿病而无医时,王熙凤的狂妄,被按到地上摩擦。

巧姐多病多灾,根源是什么?

刘姥姥的解释是——“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有太娇嫩的……再她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

富贵、尊贵,就是巧姐命中很难化解的劫!

富贵就是劫,那不是说有钱就是错?


不是!是因为巧姐享受的富贵,是残害别人,是掠夺来的。

巧姐第一次生病是天花(一说痘疹,都属痘疹科)。

传统医学认为,痘疹是先天之毒,是其父母七情六欲过盛,遗传给孩子的。

所以说巧姐的劫,是父母造的业障!

【再她小人家儿,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

王熙凤过去造业,必然有冤魂和愤恨隐藏于暗处,但王熙凤风头正盛,不怕!

巧姐小人家儿,难抵挡的。

在垂髫之年,这种命劫表现为生病。

等她进入金钗之年,会勾引来真正的劫难!那时或是死劫!

《留余庆》中道:“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巧姐在家道败亡后,被狠舅奸兄卖到烟花场所,对侯门绣户女,可不是死劫?


巧姐的劫难,在她原有的富贵圈内,无解!

只有破圈,才有她的生路。她的救星,是贫老婆子——刘姥姥!

起名即认母

“她还没个名字,你就给她起个名字。一则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稼人,不怕你恼,到底比我们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得住她。”
刘姥姥说巧姐的病,就因富贵,王熙凤顺势就说让刘姥姥给巧姐起名!

你以为只是起个名字吗?不是!这是认母啊!

至今民间仍有认干娘的习俗。

为了给孩子避灾,很多孩子一出生,便认干娘。他们的干娘,有的是神佛,有的是路上的锤布石,有的是寿高福厚之人。

认干娘,干娘会给孩子起个名,意为用名压住他自带的灾!


这种仪式,其实有换父母之意,用换父母,改变他原有的格局。这样原生父母的阴鸷债,会减轻!

刘姥姥给巧姐改名,其实就是认干女儿。

此后,王熙凤和刘姥姥,就是干亲关系。认过干亲的都知道,人情来往,是很频繁的。

要知道,此前刘姥姥是荣府的什么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黛玉就调侃过:“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

刘姥姥进荣府,是需要费尽周折,巴结周瑞家的才进来的。

此后,不必!

而且荣府其他人对刘姥姥的帮扶,是暂时。王熙凤则可能长期!

有这层深厚的交情,巧姐落难后,刘姥姥对其才有义不容辞的救助、报恩的义务!

但有义务是一方面,有能力才是王道。

刘姥姥是一个又老又没资源的老人,怎么救巧姐呢?

小名救命

“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她必长命百岁……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巧姐的生日七月初七,是传统中两大节日。


一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大家都知道七月十五是中元鬼节,很少知道,阎王打开鬼门,是在七月初七,关闭鬼门则在七月十五;

所以王熙凤说生的日子不好。

本来巧姐就有先天之毒(王熙凤的业障),生日又临鬼门大开,当是在劫难逃。

日后富贵梦碎,被卖入烟花,就是巧姐应劫之时。

这一劫如何破?答案就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还是一个节日——乞巧节(即七夕)。

现代人知道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鲜少知道,古代女孩过七夕,重要的项目是要拜织女,期望像织女一样手巧。此谓乞巧。

而织女是纺绩高手哦!巧姐后来也成了织女!(又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所以刘姥姥救巧姐,用的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以强权获得财富是毒,王熙凤给巧姐埋下了毒。狠舅奸兄卖巧姐换富贵,也是毒。

因为狠舅奸兄,巧姐从富贵丛,流落到民间。(不然谁会自动放弃富贵啊!)

民间才是净土啊!才是化解巧姐命劫的根本之法!

大名建功

巧姐的大名叫什么?

红楼女子的名字,都非同小可!嫡女的名字,更是其一生的功业概括!

十二钗女子中,出身名门的嫡女,其实并不多。


即便贵如元春,也仅是二房嫡女。要知道,荣府的爵位,是传给大房贾赦的哦,巧姐才是贾家名正言顺,最尊贵的女孩!

她的名字一定极贵。且从草字头,单字。

是哪个字呢?

——“蒲”。贾蒲!

蒲,香蒲,全株皆是宝。它长在沼泽地带,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黛玉是莲,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因为荣府都是烂泥塘,莲花独自高洁,希望通过莲花的洁净之姿,改善贾家风气。

但黛玉被害死了!

而蒲呢?它并非名花草卉,而是扎根民间,有净化水域之功。


蒲的果实,像蜡烛,有“水蜡烛”的别称。蜡烛的功用是什么?是传播光明!

蒲的叶子,是编织的好材料,和巧姐的纺绩之功,榫卯配合。

纺织是古代女子重要的教育载体,是风气传播的重要渠道,是照亮、开化女子智慧的灵物。

古代名典“蒲鞭示辱”,说的就是东汉德臣刘宽,惩罚下属,仅用香蒲制作的鞭子轻拍臣属,以示惩戒。李白“蒲鞭挂檐枝,示辱无扑抶”,都是用的此典。意为以德治理!

贾兰爵位高登,是攀龙附凤,追求自身功名。而贾蒲,则是开化风气,哪个的功业更大?是荒村野店里的纺织娘哦!

她才是贾家第五代的翘楚,福禄寿完胜贾兰!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254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21: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3-14 02:41

关注
《红楼梦》到底写的是什么,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
——“实写幼时往事,可伤”,
——“此等事作者曾经,批者曾经,实系一写往事,非特造出”,
——“实写旧日往事”,
——“不敢稍加穿凿”……
作者不断强调书中之事绝非凭空捏造的小说创作,而是他对自己亲身经历据实而记的个人传记,故名《石头记》。

作者贾宝玉是朱明帝王崇祯帝与田秀英所生的皇子中排行四者、被民间称为“明宫朱三太子爷”的崇祯帝的小儿子,大名朱慈照。《红楼梦》写的是朱慈炤幼年时的亲身经历,记录明亡真相的最为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7 16:34 , Processed in 0.0936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