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李纨——红楼梦中被忽视的狠角色
听我在唱
来自: 听我在唱
2008-04-14 09:46:57
在所有研究红学的人当中,都忽略了这个人,或者没有将她真正的剖析过。说起李纨来,总也算大观园中的女儿头,也属于十二钗的一位女儿。想起来,人们忽略了她的原因,却是被曹公的障眼法蒙了。在曹公的笔下,她总是那么的安静,该说话的时候,她说。但绝不多说一句。不该说话的时候,你总也找不到她的影子。也许,她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好人一个,一个自保的寡妇。--因为她从来不曾评论过谁的是非,也从不说谁一句孬话,更不会公开的站出来维护哪个,敌对哪个。唯一一次公开的为平儿不平,是在凤姐泼醋后,也是台词最多的一段。

 在钗副册中,宝玉翻到李纨的册子---一盆茂兰,傍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曰: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为冰为水空相妒,妄与他人做话谈!

 再看第十二支曲子唱道:“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带着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带簪缨,气昂昂带簪缨,,光闪闪腰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与后人钦敬。

 我觉得这个比其他任何一钗的都容易解,何以都忘了她呢?(兴许我自己知识面太狭隘,没看见专家解她)一盆茂兰,众所周知,是指贾兰,旁边站的凤冠霞帔美人定是李纨。那为冰为水空相妒,她妒忌谁呢?何又为冰为水呢?她妒忌的是凤姐。且看凤姐的判词: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词曰......,咱们暂不曰,“冰山上”就已经足够了,在红楼梦之中,除了凤姐,没有人与冰有关。

 在四十五回中,在结诗社找凤姐拉赞助的时候,凤姐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吧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还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是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收租子,年中分年例,又是上上分儿,你娘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带的仍旧是官中的,............”

 在凤姐的话中,我们知道,李纨的经济状况是非常好的,甚至于好过王夫人、邢夫人。然,李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她不那么聪明怎么能在这么大一个府中生存下去?于是李纨避而不答,说道:“你们听听.....昨儿还打平儿呢!.........”在玩笑中,贬了凤姐一场,接着又替平儿抱不平了。紧接着卖给平儿一个好:“如何?我说必定要给你争气才罢!”这又是一语双关的话。一边让他人看起来她非常有正义感,平儿也念了她的好,我却不禁要想,换作我是凤姐,李纨说前句话的时候,我会以为平儿与她们哭诉过了。这让我会非常不舒服,你是我的奴才,怎能向他人诉说我的不好?何况凤姐这么一个歹毒的人儿。

   又者,在替凤姐做生日之时,贾母先说道替李纨出了那份,凤姐又云她替李纨出了。(当然,凤姐的水准也相当高,不在今讨论之内,当另立文说。)次日尤氏来后,凤姐问道:“怎么没有大嫂子的呢?”尤氏骂凤姐心贪,这说明李纨压根儿没去送钱给尤氏。在这之间,这几个人都可怜她寡妇失业的,李纨竟一句台词都无,足以证明李纨会装糊涂。更又在凤姐病后,探春与李纨共理荣府,李纨也没有一句词。这印证了,歌里所唱:“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足以证明李纨的贪财。当然,她没有办法,或者也不屑于像凤姐那样去敛财。

    在贾母面前也罢,在起诗社的过程中也罢,只要李纨开口说话,大多都是和凤姐有关的。曹公将这些深意都藏在了玩笑之中,看似是李纨在与凤姐玩笑,其实句句都含讽带刺。例如: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无赖的泥腿世俗家常打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小姐出身.......若生了贫寒之家,小门小户的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好容易狗长尾巴尖.......”

  就只看前面这段话,就知道李纨其实也是个口舌爽利的人。她一般时间内,虽是出场,但并无台词,为何?曹公立意要给大家一种错觉,李纨是个老实人。实际上,这正个扮猪吃老虎的角色。所以,她的后期应该还有一段戏。气昂昂带簪缨,问古来将相可还存?簪缨的解释为,簪是文官官帽上束头发的的簪子,缨指武将头盔上的缨穗。说明贾兰日后做了高官。乃至封爵。甚至有可能是他才是荣府的世袭。可后来他死了,有可能是有功而死,所谓的捐躯。因最后一句:也只是虚名与后人钦敬。贾兰的死因,归咎于冤报之说---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极有可能是,当荣国府忽喇喇的树倒猢狲散,李纨并无受损。但她并没有拿出银子来救济谁。这正和假作真时真亦假遥相呼应。

   在诗社中,作为裁判的她,其实是非常不喜欢黛玉的。但黛玉是贾母所喜之人,她不得不应付这种人际关系。按照她的思想观念,还是喜欢宝钗的多些,数来算去,宝玉是可有可无的了,再说宝玉又乐得如此让宝姐姐和林妹妹当先,所以每次必是黛玉和宝钗胜出。由此看出,李纨的交际手段也是非常厉害的。

  细观十二钗中,每个女孩儿都无字的。即便黛玉的字,也是宝玉起的,曰:颦儿。但李纨一出场便是有字的。名李纨,字宫裁。我还没想出来怎么理解宫裁二字。所谓的如槁木死灰一般,又结合其父亲叫做李守忠,又介绍其只读《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再看唱词中再休提绣帐鸳衾。反解之后,有可能是暗示最后其贞节难守。最后这一节不敢肯定,止于疑问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2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李纨预备划船!】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李纨擅自做了一件事,却深得贾母的心,暗藏她的管理智慧
2018-12-07 13:44
李纨为何私自做主预备划船?其实是作者的障眼法

文\萧梦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贾母曾在大观园大宴宾客,其中有一件小事,深得贾母的喜欢,却暗藏李纨的管理智慧。



图片摘自百度

原文如下: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 越发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又复开了门, 色色的搬下来。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这是李纨私自做主预备的划船,当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李纨那么严谨的一个人,怎么会私自做主预备这样的事情。后来看到贾母确实有坐船的意思,而且看到已经摆在那里的两只船,直接在大家的搀扶下上了船,而且心情特别好,可见李纨做的这件事,深得贾母的心。



图片摘自百度

那么李纨为何敢私自做主预备划船呢?其实是作者的障眼法。

作者正是借这件事,点出在贾珠去世之前,李纨参与管家的事实,以及李纨的管理智慧不在王熙凤之下。不然李纨也不会预料到贾母高兴了要划船,早已安排好这件事。

因书中开始的时候,李纨已经是寡妇的身份,已经失去了管家的资格。当时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大管家,而且风光无限,也是荣国府的实权派。反而是她这个贾政的长媳却成了闲赋在家的陪衬。这一切都是因为贾珠的死,李纨寡妇的身份,不能再继续参与管家。等于说,贾珠的死,剥夺了李纨管家的权力,所以李纨才在这之前,对平儿的钥匙如此感兴趣。



图片摘自百度

读红楼梦的时候,很多人被王熙凤的能干给迷住了眼睛,把李纨看作是一个无能又老实的弱者。其实李纨参与管家的时候,她的管理能力和智慧,并不比王熙凤差。从她预备划船这件事来看,她也像王熙凤那样,时刻在揣摩贾母的心思。在贾府,讨得贾母的欢心,才是生存的法宝。



图片摘自百度

只是李纨命运比较悲,年纪轻轻的死了丈夫,成了寡妇的身份,处处受制。因李纨不能参与管家,又失去了丈夫,贾母和王夫人可怜她孤儿寡母的,不仅给她双倍的工资,还给她股份,参与分红。

按理说李纨的收入不低了,可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曾经自己的风光无限,如今换了别人,而且这个别人,还是张扬的王熙凤。或许李纨心里是不服的,但她的身份和地位,也让她无可奈何。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示弱,讨得贾母和婆婆王夫人的欢心,为自己和儿子多争取一份收入,将来为儿子考取功名储备物质基础。



图片摘自百度

正因为如此,李纨才在监管诗社的时候,自己不出钱,公家的钱也不报账,不透明。剩下的诗社,又都是个人自己出钱,诗社的备用金成了李纨私人的小金库。可见李纨攒钱,不像王熙凤那样可以官中的钱私自放贷谋取利息,她只能像蚂蚁搬家那样,从小处着手,从小钱着手。最后为自己和儿子贾兰积攒了一笔不小的钱,在贾府被抄后,她才能有能力供儿子贾兰继续读书,日后好考取功名。



图片摘自百度

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从李纨私自做主预备划船讨贾母欢心这件小事来看,作者用障眼法,说明李纨的管理智慧不比王熙凤差,李纨也曾经是荣国府风光无限的管家奶奶。

(此文为萧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前后两次坐船的深意,你想象不到
少读红楼2020-11-16 22:51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贾母带着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游览大观园,用过早饭之后,又带着众人前往藕香榭二度设宴,走了一段水路。坐船的时候,王熙凤好奇,非要自己撑船。就是撑船这段文字,乍看平平常常,细品则耐人寻味,这似乎就是对王熙凤一生的隐喻。
大观园建成的时候,配套打造了一些游船,元妃省亲的时候也曾乘坐过。省亲之后,游船就很少有人使用了。平时,船就停在船坞里,船篙等配件则存放在缀锦阁上。
游园这天,李纨一大早就来园中查看桌椅器皿的准备情况,因为高几不够用,就从缀锦阁上搬下了二十多张。之后李纨恐怕贾母高兴要坐船,就让人把游船也预备好了。贾宝玉早上出了怡红院后,见预备了船,没有去潇湘馆见贾母,直接跑到船上玩耍。
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从潇湘馆出来后,看见一群人在池中撑船,就让王熙凤等人走陆路到秋爽斋的晓翠堂上摆早饭,自己则和刘姥姥等人坐船过去。这一段话分两头,只写了王熙凤、李纨、鸳鸯、琥珀等人摆饭,未写贾母是如何坐船的。王熙凤和鸳鸯正商量着怎么捉弄刘姥姥,贾母等人就赶到了,间隔时间不长,可见这次坐船应该是非常顺利的。
之后就是著名的“一宴大观园”,刘姥姥凭借“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让在场众人无不哈哈大笑。早饭之后,众人参观了探春居住的秋爽斋,歇息片刻,贾母又带着众人前往藕香榭“二宴大观园”。这回是第二次坐船,曹雪芹进行了详细描写。


游船一共有两艘,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上了第一艘,李纨、王熙凤也跟了上去;贾宝玉和迎春姊妹上了第二艘,跟着第一艘走;其余老嬷嬷、丫鬟则沿河随行。
驾船的是姑苏来的驾娘,王熙凤上了船后,站在船头非要撑船。贾母劝她说:“不是顽的,虽不是大河,也有好深的。你快着给我进来。”王熙凤则笑着说:“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一篙点开,船顺利开出,但到了池子中央,船很小人很多,王熙凤就感觉船乱晃,把持不住了船篙,于是忙把船篙递给驾娘,之后蹲了下来。
在后面一艘船上,贾宝玉和林黛玉谈论残荷,引出了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船开到了花溆的萝港,岸上就是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贾母连忙让船靠岸,带着众人游览蘅芜苑,第二次坐船结束。
《红楼梦》中无一处闲笔,这两次坐船,一次避写,一次详写,从中可解读中不少深意。若把荣国府比作一条船,荣国府的各位主子就是船上的乘客。贾母第一次坐船,象征着在荣国府前期,贾母就已经是其中的一位主子;第一次坐船非常顺利,象征荣国府前期荣耀显赫、大权在握,没遇到什么大的危险。
到了第二次坐船,贾母还在,李纨、王熙凤等新一代的主子也已经上了船。王熙凤撑船,实际象征着荣国府这艘大船正在迎来新的掌舵人。贾母那句“虽不是大河,也有好深的”,实际是说,虽然已不是开国初期刀光剑影的时代,然而荣国府如今所处的时代依然十分凶险,稍有不慎便有闪失。
这是荣国府老一辈人历经世事沧桑、风雨磨砺之后,总结出的至理名言。但新一代人显然未能理解这层深意。王熙凤一贯恃强逞能,年纪轻轻就掌控了荣国府管理大权,在秦可卿葬礼操办上又大出了风头,还借着荣国府的威权在外大肆捞钱,正是风光无两、春风得意之时,怎么会理会贾母的劝诫呢?


开始的几篙,也确实很顺利,但到了池子中央、水深之处,王熙凤手中的船篙便找不到着力点了,开始打晃了。在荣国府逐渐走向没落的大趋势中,王熙凤曾经可以依赖的权势也在一点一点瓦解,没了这些权势,王熙凤才真真切切体会到当家主事的艰难。
此时船小人多,象征着荣国府内安富尊荣的主子越来越多,荣国府这艘旧船已经难以承受这巨大的负担了。王熙凤掌控不了游船,连忙把船篙交给驾娘。游船尚可交给驾娘掌控,荣国府这艘大船又能交给谁呢?
当年贾母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又交给了王熙凤,王熙凤无力掌控后,荣国府这艘大船是彻底的后继无人了,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碰撞沉没,留下些枯荷般的残骸,任凭风吹雨打,任由后世评说。
撑船,是对王熙凤执掌荣国府的隐喻;船到中流,被迫让篙,是对王熙凤一生的隐喻。王熙凤自以为可凭一己之力将荣国府的富贵永葆无虞,实在不过一点小聪明罢了,远不及秦可卿的大智慧。
秦可卿托梦时曾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能可保常的?”王熙凤后来因为流产需要养病,荣国府家事暂时交由李纨、探春、宝钗处理。在“敏探春”大刀阔斧的整顿下,荣国府一度出现了中兴之象。
然而,探春辛苦整顿一年开源节流积攒下来的几百两银子,还不够贾琏偷娶尤二姐导致的一场家族内斗的花销。大厦自建成那天开始,就注定会有倒下的那天,这是世间根本的规律,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对于规律,人应当有着起码的敬畏。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大观园里笑着非要撑船的阿凤想不到这句话。我们这些世间的凡夫俗子,忙于争名逐利的时候,又是否能想到这句话呢?
作者:唐新杰,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红楼梦》中,王熙凤、贾探春、李纨谁的管理能力强?
播报文章






伴读红楼
关注


2023-02-26 19:32来自黑龙江







广告什么人适合吃破壁灵芝孢子粉?×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广告干灵芝怎么吃能发挥更大功效,市面一般灵芝价格多少钱一斤?×

王熙凤、贾探春、李纨都是能力出众的。她们都能严格管理。都能敏锐地发现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但是她们又都像跳不出如来佛掌心,又被戴上紧箍咒的孙悟空。她们的权利是别人给的,她们不过是替别人执行管理权利的执行经理。她们都只能做到一时的卓有成效,她们的业绩,永远超不出给予她们权利的掌权人的主观意愿,最终都走向失败。
她们谁的管理能力更强?不同质的事物不能进行量的比较。只有在相同质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能力是为管理的目的服务的,是受到管理理念支配的,管理能力跟与之掣肘的外部条件成反比。管理理念决定管理方法。贾探春不能多,王熙凤不可少,两者共存,方是正道。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广告中国社会科学 即投即审_中国社会科学 1-2个月见刊—保正刊!×






先说王熙凤,王熙凤的管理能力得到一家上下的承认。王熙凤魄力十足,主仆上下心服口服。王熙凤的治理方法,重在治人。她对宁国府一番整治安排,威慑了下人,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散漫的宁国府井然有序。人们无不欣赏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魄力。
王熙凤虽有一定管理能力,但是她贪婪成性,贪污受贿,高利贷盘剥,成了贾府的败家子,她也因此而毁灭。王熙凤的失败原因,是她素质中的缺陷:她贪权贪钱贪虚荣;作风专横独断。这些缺陷恰恰是管理者的大忌。
王熙凤的人治,是比较原始的、低级的管理方法。王熙凤一走,宁国府就兔子归山,外甥打灯笼照旧。这就是王熙凤人治的弊端。王熙凤的社交手腕非常厉害,在平衡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矛盾上,游刃有余。王熙凤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她“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这些都是对她能力的赞赏和肯定。她亦不负重望,把荣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其实基本上权利全部下放,凤姐几乎没有掣肘。她要考虑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的叔伯、妯娌、姐妹,下有那么多的仆妇、管家、丫鬟、小厮,她用笼络手段来维持荣府的下人,用讨好的态度争取上层人物贾母、王夫人等的支持。但是她在给贾母理丧时却陷入困境。她失去了靠山,贾政主张丧事简单节俭,邢夫人死死地把住钱不撒手。王熙凤既调不动人,也调不动钱,结果又累又气,最后眼前一黑,喷出鲜血,蹲倒在地。至此,宣告凤姐管家失败。王熙凤成败都在她的过分在意八面玲珑。希望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



广告如何评价这款可以上下爬楼梯的智能轮椅?×




广告新开游戏,热门游戏-2023精品人气游排行榜,在线玩×




广告机器人可以成为伴侣吗?×




广告更新版(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正式出版了!×




再说贾探春,探春有卓越的才干,过人的智慧,精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她的管理着眼全局,更具有战略性。为了改善贾府的经济困境,她凭借对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市场经济的敏感,采取一种全新的治理思路。创造性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公开竞标,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们。把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改造成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为贾府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 凤姐生病,由探春协助李纨管家,众人听见李纨独办, 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比凤姐儿好搪塞。探春是个未出阁的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以前更懈怠了许多。只三四日后,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连王熙凤都这样评价: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
于是,家仆们做事比王熙凤管理的时候更谨慎细致了,私底下抱怨现在连在夜里偷着喝酒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可见,探春的管理是比王熙凤更强的。
贾探春的管理是严格的,无论亲疏。处理舅舅丧葬费,面对生母的压力、平儿的说情,探春既不屈服,也不手软,为了维护制度,她坚决顶回去。她又免掉重复发放的学费银子和为小姐们买化妆品的银子,不怕触犯亲兄弟姐妹和与她共同管家的李纨。
贾探春、薛宝钗、李纨三个人在兴利除弊的大观园改革中,作为一个领导集体,她们没有贪心,不以权谋私;还有一定的民主观念,遇事商量。她们具备合格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贾探春则在摸索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管理方法。要长远发展,探春的管理手段对贾府更有利。
探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更象一位改革家,一上任就冲破了王熙凤的人治管理方式,兴的就是法治管理方式,以制度管。
探春的改革,受益的是最下层奴仆,损害的却是上层主子们的利益。结果主子们因不能再随心所欲。很快事态开始失控,聚众赌博,走私偷情,连王夫人房里都丢东西。最终王夫人愤怒了,下令关门整顿。到第102回园中出息一概废除,各房月例重新添起,弄得荣府更加拮据。大观园一片荒芜。至此,探春的管家宣告失败。


最后说说李纨,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李纨的管理能力。
1、李纨是贾珠的妻子,是王夫人的大儿媳,由她暂管家务,自是理所当然。李纨明白,无论贾探春,薛宝钗干得如何出色,功劳都她的。作为三人领导小组的一把手,她知人善用,有魄力和容量,放手让二把手干,让探春成为开展工作的核心。如果探春在王熙凤的手下,未必有发挥能力的机会。
2、李纨是个当家理财的高手。她带姑娘们找凤姐要赞助,凤姐给她算了笔收入帐,证明她有钱,却不肯拿点出来陪姑娘们玩。遭到李纨严厉的反击,反说凤姐算计天下人,凤姐无言以对。可知李纨的口才也不错,关键时也令人吃惊。
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两宴大观园,李纨私自做主预备了划船。贾母心情特别好,李纨深得贾母欢心。
4、李纨关于她房里几个陪房丫鬟的处置,更表现出她的管理人性化,善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下人,她能够预见事情防患于未然。这就明显要比王熙凤高,至少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干出放印子钱、受贿、买凶杀人等坏事。荣国府不是没有人,而是用错了人。
对于王熙凤管家,李纨心里是不服气的。因为李纨也是一个管家的能手。据说荣国府的规矩是寡妇奶奶不当家。贾珠的死,剥夺了李纨管家的权力。其实李纨的管理能力并不比王熙凤差。只是在那个年代,荣府二房长媳李纨只能是桃李春风结子完了。


作为管理者,品德是重要的,有德才能服人,才能立稳。如果在这一点上比较探春和凤姐,高下立现。贾探春是廉洁无私、为人正派,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吃一碟豆芽,还特地叫丫鬟送上五百钱。
王熙凤对于金钱和权势的欲望是无休止的。她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她经常利用贾府流动资金放高利贷牟取重利,大攒私房体己,以满足贪欲。 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贾府大厦行将坍塌,无论谁作管家,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终归于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2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娑 - 汉语词语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婆娑,汉语词语,读音为pó suō,意思是盘旋舞动的样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婆娑

基本释义
盘旋舞动的样子

拼音
pó suō


亦作
媻娑

出处
《诗·陈风·东门之枌》

目录
1解释
2出处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舞貌。2.形容姿态优美。3.醉态蹒跚貌。4.盘桓;逗留。5。逍遥;闲散自得。6.奔波;劳碌。7.犹扶疏,纷披貌。8.引申为蓬松,散乱。9.形容声音悠扬,委婉。10.流滴貌。11.衰微貌;衰老貌。12.风声。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传:"婆娑,舞也。"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陈维崧《西施玉峰公宴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高濂《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 汉高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范成大《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

清·周亮工《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三国魏·杜挚《赠毋丘俭》诗:"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壮士志未伸,坎轲多辛酸。"

唐·卢照邻《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

明·唐寅《上吴天官书》:"彷徨闉阇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不知稼穑之艰难。"

宋·陆游《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钮琇《觚剩·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杜密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

《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昂,而从谀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诳耀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唐·杜甫《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司马光《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吴伟业《茸城行》:"茸城杨柳郁婆娑,欲系扁舟奈晚何。"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鬓发婆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说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郭全海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沈从文《边城》第二十回:"翠翠泪眼婆娑的,赶忙又到灶边去烧火,为帮忙的人办宵夜。"

明·吕坤《反挽歌》之一:"羁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张岱《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闵汶水於桃叶渡 。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小湖秋色》秋色里的小湖,小湖里的秋色,--岸在水里小憩。--水在岸上漾波。风来也婆娑,风去也婆娑。湖边稀垂柳,湖中鱼儿多。--小湖什么都说了。--小湖什么都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1-08

不做惆怅客
IP属地: 宁夏
0.202
2020.01.08 11:30:46
字数 314
阅读 63
李纨虽然孝敬,她却是大观园众姐妹中最不擅体会贾母意思的人。

贾母曾在螃蟹宴上说,她小时候曾经溺过水,最怕水的。可第二天带刘姥姥逛园子,李纨却没虑到贾母怕水,还想着贾母万一高兴要游湖,还把船给预备下来。

再有,芦雪庵联诗一回里,贾母吩咐大家做些个灯谜来玩。李纨倒是很老实,第二天就带着李纹、李绮,连着做出好几个灯谜来。可是李家三姐妹做的这些谜都太深奥,就连在场的这些姐妹也不是很容易就能猜出。

还是宝钗提醒:“这些(灯谜)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可见,李纨虽然口齿伶俐,也通诗书,却在人际互动这些细节上还没太领会。这也是她得到红楼作者“老实人”这个评价的大体缘故。

细数红楼,共话人间——关注 不做惆怅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0: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嫣 - 汉惠帝刘盈皇后 锁定
张嫣 (前202年―前163年)出生地楚国丹阳人,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 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前192年,年仅十一岁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前180年,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前163年去世,张嫣去世,终年四十岁,谥号孝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于汉安陵。

基本信息
本名
张嫣

字号
孟媖、淑君

所处时代
西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楚国丹阳


出生时间
前202年

去世时间
前163年

谥号
孝惠皇后

陵墓
汉安陵

性别


目录
1人物生平
2人物评价
3轶事典故
4亲属成员
5史籍记载
6影视形象
折叠人物生平
折叠亲上加亲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和宣平侯张敖的女儿,
《美人心计》中的张嫣(苏青饰演)
《美人心计》中的张嫣(苏青饰演)
即汉惠帝的外甥女。

汉惠帝四年(前192年)十月壬寅日,张嫣的外祖母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十一岁的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 吕后希望张嫣能生子,但由于张嫣年纪实在太小,想尽千方百计仍然一直无法怀孕。吕后于是设计教她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 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 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折叠养子继位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在未央宫去世,时年二十三岁。同年九月初五日,将汉惠帝安葬在安陵。 安葬汉惠帝后,吕后立张嫣收养的儿子刘恭为帝, 史称前少帝。因为刘恭年幼,便由吕后临朝称制, 并仍称皇太后;张嫣则不称太后,世称孝惠皇后。

吕后元年(前187年)四月,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去世。 吕后四年(前184年),当时刘恭已经渐渐长大,知道自己的生母已死,自己并非是张嫣的亲生儿子,于是口出怨言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生母而把我当作她的儿子?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复仇!"吕后知道后很担心,害怕刘恭真会作乱,于是将刘恭囚禁在后宫的永巷中,宣称刘恭患病,任何人不得与刘恭相见。 不久,吕后废黜刘恭,并暗中将他杀害。同年五月十一日,吕后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 继续由吕后临朝称制。

折叠废置北宫
折叠人物评价
《汉宫春色》:"后劝惠帝除挟书律,泽被千古,伟矣。其在汉室,有三大功。劝太后勿诛诸功臣,与谋害代王,及敛诸门钥,使相国产不得入殿门,吕氏就诛,此其功之最盛者也。代王既立,后乃幽废,竟无崇奉之礼,盖地处嫌逼,虽贤如文帝,不能无介然于怀,故待后恩礼颇俭云。夫古圣后贤妃多矣,然容与德皆极美而幽废者,惟汉张皇后一人。但赋性柔愿,才略稍短耳。於戏!坤道以静为体,以有德而无才为正,此后之所以为至德欤?"[1]

折叠轶事典故
张嫣每次跟随母亲鲁元公主出入宫中,她的外祖父汉高祖刘邦就让戚夫人抱着她,并对戚夫人说:"你虽然美丽高雅,世上无人能及,但此女十年以后,绝非是你所比的。"

张嫣死后入殓时,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地发现,张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 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称为花神庙。

折叠亲属成员
折叠父母
父亲:宣平侯张敖,赵景王张耳之子。[2]

母亲:鲁元公主,汉高祖与吕后之女。[2]

折叠兄弟
鲁元王张偃,张嫣同母兄弟。[2]

乐昌侯张寿,张嫣异母兄弟。[2]

信都侯张侈,张嫣异母兄弟。[2]

折叠丈夫
汉惠帝刘盈,张嫣的丈夫兼舅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嫣 - 明熹宗懿安皇后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张嫣(1606年-1644年),字祖娥,小名宝珠 ,河南祥符人 ,父亲张国纪, 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

天启元年(1621年),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 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在明代后期混乱的局势中,张嫣皇后始终清醒,经常对明熹宗正言匡谏。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张嫣怀孕时,遭客氏与魏忠贤陷害流产致不能生育。明熹宗病危时,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朱由检登基后,为皇嫂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 《明史》中记载,张嫣在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将张氏和明熹宗合葬于德陵。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基本信息
本名
张嫣

别名
张宝珠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祥符

出生日期
1606年

逝世日期
1644年

主要成就
五千名美女中选出的第一美女;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


字号
祖娥

尊号
懿安皇后

谥号
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婚年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夫君
明熹宗

父亲
张国纪

陵寝
德陵

目录
1人物生平
2轶事典故
3家属成员
4历史评价
5后世纪念
6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张嫣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

张嫣小时候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的时候,茹苦耐劳,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没事的时候,独处一室,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十三四岁,窈窕端丽,绝世无双。张国纪丧偶后,张嫣亲自照顾弟妹。

折叠册立为后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二月,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选美入宫,四月即被册立为皇后。其父张国纪以女为贵,封太康伯。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亲自惩处客氏,因此使魏忠贤与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因此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皇后张嫣是盗犯孙二的女儿,而不是张国纪的女儿;孙二因为犯有死刑,就将女儿托付给生员张国纪,所以,张国纪将这段隐情不据实反映,犯有欺君之罪。顺天府丞刘志选趁机弹劾张嫣的父亲张国纪。御史梁梦环也乘机兴风作浪。幸好明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 似乎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妇之情,不致于因完全没有证据的流言而惩办张皇后,而相反是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从而使阉党不敢妄动。

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张皇后怀有身孕,突然腰痛,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客氏害怕皇后产下皇子,出了个主意,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故意重手捶打。致使张皇后生下死胎,即怀冲太子朱慈燃。张皇后自此再未生育。 这一事,后来成为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条罪状。

除去痛恨客氏与魏忠贤两人的行径外,张皇后经常劝谏明熹宗,期望熹宗能"远小人而近贤人"。从张皇后那边看,魏忠贤就像是秦代的赵高,是一个阴险的阉宦。 有一次,明熹宗去见张嫣,见桌上一本书,便问:"什么书呢?"张皇后说 :"《赵高传》。"明代内宫后妃,所必读之书是明太祖命儒臣编定的《女诫》,其要义即 禁止后宫干政,《赵高传》之类的史书并不是宫中后妃所必读或应当读的。张后此举,自然 大有深义,即想以赵高来譬喻魏忠贤来提醒熹宗。熹宗当时的反映是"嘿然",不吭声。 熹宗想是意识到魏忠贤、客氏与张皇后的对立。他不愿惩办魏忠贤和客氏,当然也不希望魏忠贤伤害张皇后。但是,魏忠贤得知此事后,大怒。第二天,熹宗在便殿搜出几个人带着兵刃 。此事自然非同小可。熹宗本人也大惊,命令将这几个人交给东厂审讯。于是,司礼监秉笔兼掌东厂太监魏忠贤便借机诬告张国纪,说张国纪想弑君,然后立信王朱由检为皇帝。魏忠贤认为这一阴谋一旦得逞,则张国纪、张皇后、信王朱由检将无一幸免,而自己也一举除掉了所有对手。但是,当魏忠贤把这件事和他的亲信王体乾商议的时候,王体乾提醒魏忠贤说:"主上凡事愦愦,独于夫妇、兄弟间不薄,一不慎,吾辈无遗类矣。"魏忠贤听后也心中暗惊,于是遂将那几个人处死,杀人灭口,化解了此事。

一次,宫门上有人投书,信中写满了魏忠贤的罪状,魏忠贤怀疑是皇后之父张国纪和其朋党;邵辅忠、孙杰等人在幕后指挥,因而下令大杀东林党臣,希望借此动摇皇后的地位。同时希望能将张氏赶下皇后的位子,好让自己的侄孙女-魏良卿之女成为皇后。当魏忠贤在大杀东林党臣时,朝中开始有几位大臣察觉到魏忠贤的心意,因而纷纷上奏弹劾张国纪等人。大学士李国普调解道:"皇帝和皇后,相当于一国的父母。怎能煽动父亲去陷害母亲呢?"张国纪才得保命,被免官放归故乡。

后来,张皇后在信王朱由检即位一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熹宗临死前不久,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明熹宗对张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说后宫有二人怀孕了,以后生男就立为皇帝。张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朱由检。僵持很久后,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朱由检想推辞,张嫣自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才愿意继承皇位。

明熹宗对于张皇后,始终爱惜。他临死之时,将张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检,命曰:"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朱由检登基后,对皇嫂亦非常敬重,为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在崇祯一朝,她受到明思宗的尊敬和礼遇,而且对于朝中的大臣如周延儒等人的欺上罔下行为非常厌恶。有一次,明思宗的皇后周氏对思宗说周延儒人品如何不行,思宗心中不满后宫议论朝政,问周皇后怎么知道,周皇后以张皇后对,明思宗遂无言。

懿安皇后居住在慈庆宫,魏忠贤余党、总管太监陈德润贪慕皇后貌美年轻,一日,皇后晨起,宫人捧着盥洗用具奉侍,陈德润托言奏事,直到皇后室内。懿安皇后奏报崇祯帝,命贬陈德润到南京明孝陵去种菜。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七月,因明思宗的太子将纳妃,改慈庆宫为端本宫,懿安皇后迁居仁寿殿。

折叠死因之谜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 明思宗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缢,又挥剑砍伤了袁贵妃、砍断了十五岁的长女长平公主之左臂、刺死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 再派太监去传口谕要皇嫂懿安皇后和明光宗遗孀李康妃也自缢。最后明思宗登上煤山自缢而亡。

当日李自成进入皇宫,懿安皇后从此再无下落。《明史》中记载,张嫣在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

有人说张皇后自缢未死,被李自成的部将李岩所获。在百姓的眼中,张皇后有着极好的声望。因此,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后,入宫的李岩第一个想到要保护的人便是张后。据说,李岩入宫,令宫女扶张后上座 ,行九拜之礼,令人护卫。当天晚上,张皇后自缢而死。也有人说,崇祯帝派人劝懿安后自缢,"仓促不得达"。懿安后青衣蒙头,徒步入朱纯臣家,然后自杀而死。文献记载不同,莫得其详。

明亡之后,有一个自称张皇后的女子向清朝投降。对此,清代学者朱彝尊曾作了一番辨别,说:"魏忠贤养女任氏,送给熹宗,被立为贵妃。农民军攻进北京后, 流转民间,诈称熹宗皇后。被送往官府,光禄寺每月供养。人们所以都说熹宗张皇后失节。 沉冤莫雪,故附白之。"从《明史》的记载看,张皇后确实是在大顺农民起义军进城之后自缢而死,年38岁。

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将张氏和明熹宗合葬于德陵。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海选艳后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天启帝朱由校要大婚,诏选天下十三到十六岁的淑女。征集参选的淑女有张嫣等约五千人,到了北京。在京进行初选、复选、终选等复杂过程。

同年四月初三日,天启皇帝从全国海选五千名美女,经过"八关"选秀,在元辉殿选定了三位淑女,分别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张氏、北京顺天府大兴县王氏、南京鹰扬卫段氏"。 张、王、段三位,谁能成为皇后,谁能成为后妃?一说客氏反对张氏为后,其理由是:"这个女人日后长大成人,想必更加肥硕,缺少风趣,不能成为正选。"另一说是泰昌帝赵选侍赞成张氏为后:"如果论端正有福,贞洁不佻,则张嫣当为上等人选。"张嫣等三人被引见到天启帝面前,这年张嫣十五岁,长得身体修长、丰满、清爽、秀丽,天启帝非常喜欢张嫣。最后钦定:张氏为皇后,王氏和段氏为妃。

折叠编辑本段家属成员
父亲:太康伯张国纪

丈夫:明熹宗朱由校

儿子:怀冲太子朱慈燃

小叔:明思宗朱由检

小婶:愍周皇后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秦兰徵《天启宫词》:"性端静,好读书习字。"

《明史》:"性严正,数于帝前言客氏、魏忠贤过失。"

纪晓岚《纪晓岚文集第三册卷一·明懿安皇后外传》:"有明一代官壸之政,远轶汉唐。其开国及中兴之际,代有圣后辉贲彤史。若其德之贞而遇之艰,照惟懿安皇后为尤著云。"

(清)鹅湖逸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记载:又千余年,而得明熹宗之皇后张宝珠,后遭逢阉鉴,几被倾危,厥后流冠入都而自缢,又受诬谤于世,要皆定数然也。此五人中,以张嫣、张宝珠为最颀长,肌体亦最丰艳。论德性,亦以两人为最优,汉后稍偏于柔,明后稍偏于刚,然皆有淑圣之德,其守身亦最为贞洁。五人之貌,亦庄重,亦妍秀,亦窈窕,亦俊俏,不可以一格名。然论其独至之处,则汉后张嫣以淑静而绝艳,明后张宝珠以端严而绝艳,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西施以靓雅而绝艳,昭君以丰整而绝艳;皆属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清代学者查继佐在《罪惟录》中记载,张皇后敢于在当时陈《赵高传》于几案,就说明她的"不慊"的勇气,然而"即以慊风诸妃,万不能实诸妃妊,他日称皇太后也,惜也。"谈迁也说,尽管张皇后谦而不妒,使妃子们都能接触到皇帝,但是却不能保全诸妃的生育,以致自己也无法在天启以后做皇太后,真是可叹。这样的批评,应当说是苛求了。在当时的情形下,张皇后能保全自己,已经是她不胆怯的最好结果了。

《明懿安皇后外传》记载:"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硕广额,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轻云之出远岫,吐音如白石之过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陵墓

明德陵,位于北京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嫣的合葬陵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最美的皇后张嫣却自古红颜多薄命生不逢时
老骥瘦马 2016-04-28   |  4633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明朝最美的皇后是她,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

明朝吸取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特意规定,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明朝还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

明代宫廷选妃极为严格,需要分很多步骤进行。

选妃之前,要诏告天下,停止一切婚娶,然后从各地选取美女送往京城。


经过海选之后,剩下之人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顺序入宫,由太监通过远观近瞧,把那些外形不佳者退回原籍。

合适者,再按年龄大小编组,进入一审。由相关太监观察容貌,辨听嗓音,发、耳、额、眉、目、鼻、口、颔、肩、背、腿、脚,只要有一处不合格者,也当场发回。

二审时,太监拿着尺子,丈量女子的手、臂、腰、腿、脚,并让女子适当走动,凡比例不合适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一律发回老家。

三审由女官和年老宫女负责。女子单独进入密室,脱得一丝不挂,女官和宫女摸其乳,探其秘,闻其味,察其肤,不合格者退回。合格者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女官通过考察,判断其智力、习性。


终审由皇太后负责,一一面试女子。女子立而不跪,考察其姓名、家庭状况、学识能力。通过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后一妃或数妃。其余的女子赐给亲王、郡王、皇子、皇孙,或留在宫中当“女官”、宫女。

一般而言,通过这些道工序挑选出来的皇后,必然才艺超群。

在明代的这些皇后当中,颜值最高的当属熹宗朱由校的张皇后张嫣,字祖娥,小名宝珠,后称懿安皇后。

张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张嫣以天香国色被选入宫中,据史料记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貌冠后宫”。据说她颈长清丽如立水晶屏,常自织鹤氅羽衣,穿之步上楼台,琼姿仙貌似欲绝尘而去,羽化登仙。她通文史晓古今,雅音善听,婉颜能谏,端然圣洁之姿纤尘不染,堪称国色。

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张嫣被册立为皇后。由于明熹宗朱由检爱好嬉戏玩乐,对朝政毫不关心,导致大权旁落,让乳母客氏及太监魏忠贤有机可乘,四处结党营私,胡作非为。张皇后对客氏、魏忠贤的行径十分厌恶,多次向熹宗揭露。

有一次,皇后把客氏叫去当面训斥一顿,劝她改过自新,否则要治她的罪。客氏、魏忠贤原本就对皇后顾忌三分,现在更是恨之入骨,屡次找机会想施以报复。

张嫣的父亲叫张国纪,后因为女儿尊贵,被封为“太康伯”。客氏等人就捏称,张皇后并非张国纪亲生,而是盗贼孙二之女,出身不好,背景也不可靠,实在是有辱国家尊严,应当立即废黜。无奈熹宗对张皇后极为宠爱,不予理睬。


一次,熹宗见张嫣一直手不释卷,便问她所看何书,结果张嫣回答是《赵高传》,以祸国殃民的太监赵高暗喻魏忠贤。魏忠贤得知后恼羞成怒,第二天就埋伏武士欲行刺皇后,幸被熹宗撞见,才未得逞。

后来,张嫣怀孕,客氏和魏忠贤更感深感不安,遂暗使阴谋,将张嫣的侍女都换成自己的亲信。一天,张嫣腰痛,宫女们替她一顿按摩捶打,几天后张嫣便流产,其实胎儿已成男形。经此事变,熹宗绝后,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明朝的皇位要由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他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张嫣在熹宗病重期间,反复耐心地规劝明熹宗不要轻信阉党,并极力谏言传位于信王朱由检。

朱由检继位后,对这位寡嫂极为尊重。据《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张嫣皇后自谥身亡,年仅38岁。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福临下命,将张嫣皇后的遗骸合葬在熹宗陵。(原文来自平行线的头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4: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在《红楼梦》里的唯一一首诗作,堪称惊艳
 方远图书馆
2017-07-18   |  1687阅读  |  1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李纨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位列十二金钗第十一位。在身份上是荣国府贾政长子贾珠之妻。



李纨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宫裁。

李纨是一个标准的淑女,贤妇,青春丧偶,却能恪守妇道。封建社会的礼法束缚了李纨的个性,虽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然而李纨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物。李纨展露才华的时候在第三十七回,贾探春提议起了个诗社——海棠诗社,李纨表现出来从未有过的积极态度和活跃精神,自荐掌坛,出任海棠诗社社长,并且将其他成员的身份位置安排的井井有条。令读者惊诧不已。



但在后面的几次诗社中,我们看到李纨并没有什么作品,只是在联句的时候勉为其难地凑了几句。如此乏才的李纨竟然要自荐诗社社长,是不是有些自不量力呢?而且我们看到后文,虽然李纨并不作诗,但评诗却是一个行家里手,她对于诗歌的立意、文辞的看法非常中肯,每一次品评都让大家敬服。如果李纨真的不擅诗词,又怎么对诗词有如此的见识呢?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之时,我们找到了答案。当时迎探惜、宝黛钗都奉命作了颂圣诗。虽然是相比较林薛,比较宝玉,探春,是逊色多了,然放在当今,那也是相当了得了。

题大观园 元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



万象争辉匾额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有光辉。



文章造化匾额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文采风流匾额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李纨的文采自然比不上薛林,但相较于四春还是不相上下的。虽然按照《红楼梦》要表达的内容,贾探春是群芳的魁首,贾元春因为贤孝才德才选入宫中,在文采上要高于其他群钗,但单从这次大观园题诗来看,李纨毫不逊色。

起句就非常精妙,紧扣题旨,用语亦不俗套。第二联的铺排更是让读者惊讶,如此绮丽的句子竟然是李纨手笔?第三四联既呼应了省亲的主题,也无形之中称颂了省亲的盛举。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成为李纨灰暗人生中的一抹亮色,让我们知道李纨的心里一样住着一颗诗意的灵魂。就像茅檐蓬荜的稻香村里有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一样,在告诉我们,李纨的青春世界,李纨的鲜活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
播报
编辑
讨论99+
上传视频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主要人物


一分钟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李纨
00:49


红楼梦:最成功的女人就她了,贾家落寞后,却过上官太太的生活!
03:18


王熙凤管家,李纨为何很清楚小红家的事情#星知计划##一本好书#
02:42
《红楼梦》中,李纨欲望极低,“输”出来的人生赢家
02:52
王夫人忽视贾兰,是因她和李纨的那场无声的战争#这些知识我知道#
08:49
李纨:一个并不好欺负的人,甚至比王熙凤更厉害
05:17
李纨待人处事从无错处,曹雪芹凭什么在判词里骂她?
10:43
【红楼解说】李纨:只认钱不认人,也是作者对她持批判态度的原因
06:47
李纨和王熙凤,谁的敛财手段更高#星知计划##一本好书#
04:50
薛宝钗搬离大观园,李纨和尤氏听完后,为何意味深长地相视一笑?
03:49
红楼解读:王熙凤生日宴会,李纨凭什么分文不出?
07:31
红楼梦里最惨的其实是李纨,丈夫早早就死了,自己带着儿子生活
03:06
收藏
1481
115
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百科图谱
李纨
《红楼梦》关系图
李纨
贾探春
王熙凤
贾珠
查看更多
人物关系
李纨的人物关系
共8个词条
5560阅读

贾珠
丈夫

贾兰
儿子

李守中
父亲

贾探春
妹妹

贾政
公公

王夫人
婆婆

贾宝玉
小叔子

李纹
堂妹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
共227个词条65.7万阅读

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前世真身为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感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到头来“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欣赏的女子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痛,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为了报答天恩祖德,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最后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林黛玉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林黛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至7岁母亲早亡,10岁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11岁时父亲逝世,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80回以后林黛玉的故事,脂评有若干提示,如“《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17、18回)、“将来泪尽夭亡”(22回)、“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对照,《十独吟》与《五美吟》对照”(26回、64回),宝玉诔晴雯“实诔黛玉”(79回)等等。但这些提示在后面都没有着落,现在后40回中林黛玉故事收束于98回,有如下重要情节:痴魂惊噩梦,见82回;颦卿绝粒,见86回;得知宝玉定亲,先痴迷复清醒,终至“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见96、97、98回。

薛宝钗
薛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父亲(薛姨父)早亡,有母亲(薛姨妈)和哥哥(薛蟠)。宝钗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暂住于贾府的梨香院,后迁居于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所。因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故据推测,林黛玉病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但最终未与之白头偕老,贾宝玉没多久便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王熙凤
王熙凤,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出场时打扮彩绣辉煌,笑语先至,宛若神妃仙子。因美丽容貌和娇艳气度,曾引贾瑞为其倾倒。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敢爱敢恨,做事决绝,治理宁国府和打理荣国府上下事务时也可见她具有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原文中描述王熙凤“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因其深爱丈夫贾琏,故而十分善妒,暗中算计害死尤二姐。王熙凤在高鹗续后40回中的结局为病逝于贾府。
金陵十二钗
共12个词条97.8万阅读

林黛玉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林黛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至7岁母亲早亡,10岁接到贾母身边抚养教育。11岁时父亲逝世,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80回以后林黛玉的故事,脂评有若干提示,如“《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17、18回)、“将来泪尽夭亡”(22回)、“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对照,《十独吟》与《五美吟》对照”(26回、64回),宝玉诔晴雯“实诔黛玉”(79回)等等。但这些提示在后面都没有着落,现在后40回中林黛玉故事收束于98回,有如下重要情节:痴魂惊噩梦,见82回;颦卿绝粒,见86回;得知宝玉定亲,先痴迷复清醒,终至“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见96、97、98回。

薛宝钗
薛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父亲(薛姨父)早亡,有母亲(薛姨妈)和哥哥(薛蟠)。宝钗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暂住于贾府的梨香院,后迁居于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所。因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故据推测,林黛玉病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但最终未与之白头偕老,贾宝玉没多久便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贾元春
贾元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四春之首,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胞妹,贾宝玉的胞姐,也是第一个由贾母亲自教养长大的孩子。因生于正月初一而取名元春,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在秦可卿死后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通称“娘娘”。元春是家族的荣耀,她的封妃使贾府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富贵兴盛到了极点。为了迎接她上元归宁,贾府兴建了一座省亲别墅,便是大观园。然而她却在这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仪式中数次落泪,称自己身处的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与贾府众人的欢欣雀跃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元春也是家族的政治靠山,在续书的后40回末尾她与母舅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也很快就获罪抄家。但从红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来看,元春的结局并非如此简单,从判词中的“虎兕相逢大梦归”以及脂砚斋在元春点的一出《乞巧》中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可以判断元春应该是怀孕后死于政治斗争。(注:《长生殿》写的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与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杨玉环在安史之乱中被李隆基赐死。)

贾探春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宝玉及三春均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她精明能干,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贾探春虽受良好教育,因系赵姨娘所生,虽在凤姐病假期间暂执权杖发动大观园改革,但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贾府颓势。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在程高本中她的命运结局融入海疆戡乱这条重要的朝政主线,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躲过抄家一劫。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而在脂批中其八十回命运是“远适”。
红楼梦中别号
共8个词条2.2万阅读

贾宝玉
别号:怡红公子

林黛玉
别号:潇湘妃子

薛宝钗
别号:蘅芜君

贾迎春
别号:菱洲
《红楼梦》贾家人物
共42个词条14.3万阅读

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前世真身为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感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到头来“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欣赏的女子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痛,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为了报答天恩祖德,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最后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平儿
平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大丫头(妾)。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着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着王熙凤做些好事。

贾瑞
贾瑞,男,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府义学塾贾代儒的长孙。他是个贪图便宜又好色的人,爱上了自己的嫂子王熙凤,最后死于王熙凤设的“相思局”中。

贾政
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二老爷,贾母和贾代善所生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的舅舅,薛宝钗的姨父。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他并不喜好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观园时亦有过归农隐逸之意。他自幼好读书,但并不是天生的方正呆板,出仕前,他“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但“一切为的是光宗耀祖”,因此重视读书上进,归于正途。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他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宝玉挨打是《红楼梦》的精彩片段;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遭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政,谐音“正”,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着重一个“正”字。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悲剧人物,他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中文名李纨
外文名Li Wan
别    名宫裁,稻香老农,大菩萨、大奶奶
饰    演孙梦泉(87版电视剧)
周毅(10版电视剧)
孙伊雯(17版电视剧)
性    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排    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一位
居    所稻香村
儿    子贾兰
亡    夫贾珠
公    公贾政
婆    婆王夫人
堂    妹李纹、李绮
小叔子贾宝玉、贾环
性    格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却又超然物外
目录
1人物形象
▪人物名片
▪正册判词
▪红楼梦曲
2原型
3人物生平
▪初次登场
▪议办诗社
▪公道善评
▪抽花签
▪程高本中结局
4人物分析
▪做人姿态
▪生存环境
▪人性优点
▪政治才能
▪诗社东道
▪悲剧结局
5影视形象扮演者
人物形象
播报
编辑
人物名片
字:宫裁
诗社别号:稻香老农
父亲:李守中
公公:贾政

李纨画像
(13张)
婆婆:王夫人
夫君:贾珠
儿子:贾兰
小叔子:贾宝玉、贾环
小姑子:贾元春、贾探春
丫鬟:素云、碧月
堂妹:李纹,李绮 [3]
婶婶:李婶 [3]
身份:荣府大奶奶
性格: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却又超然物外。她是深巷中一泓无波的古井,她是暮霭里一声悠扬的晚钟。那古井,那晚钟,沉静,从容,却也沧桑。
花名签:一枝老梅【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王琪《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风流说到今。”】
住所:稻香村【题额“杏帘在望”,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
出场介绍: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为德”,故生了李氏,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诗作-文采风流(匾额)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正册判词

黛玉传--李纨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注释
1.茂兰:指贾兰中举显贵。凤冠:一种上绣凤图、珠花点翠的礼冠,皇后、宫妃、诰命所戴。霞帔:宋以后定为诰命披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凤冠、霞帔,均朝廷赐予,暗切“宫裁”二字。这画面表示贾兰中举做了高官,李纨成了诰命夫人。
2.李:切李纨的姓。完:以同音切李纨的名。这句比喻李纨生贾兰后即丧夫守寡,如同桃花李花,结了果实,春色也就完了一样。
3.一盆兰:“兰”——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兰草或春兰。此处的兰和画中的茂兰皆暗示贾兰。贾府子孙后来都不行了,只有贾兰“爵禄高登”,做母亲的也因此显贵。
4.如冰水好:比喻生和死是紧密相依的。《淮南子·俶真训》:“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冰迎春则泮而为水,冰水移易于前后,若周员面趋,孰暇知其所苦乐乎?”唐代诗僧寒山《无题》诗云:“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全唐诗》八百六卷)这两句意谓生死荣枯,都是变化交替的。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晚年诰命加身,只不过得了个虚名儿,白白地成了人家的笑谈。
赏析
贾珠死后,李纨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对贾兰的培养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她对贾兰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督促他读圣贤书,为科举考试做案头准备,还安排他习武。书里有一笔描写,读者不应该忽略,就是在第二十六回,宝玉在大观园里闲逛,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这时候,忽然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了过来,打破了诗意,可爱的小鹿为什么惊慌失措?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面前,就站住了,跟宝玉打招呼。宝玉就责备他淘气,问好好的小鹿,射它干什么?贾兰怎么回答的,记得吗?说是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呀?所以演习演习骑射。李纨望子成龙心切,对贾兰也是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要他能文能武。
红楼梦曲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注释
1.“镜里”二句——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谁料到儿子的功名、自己的荣华,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2.韶华——这里喻青春年华,与曲名中喻荣华富贵有别。
3.绣帐鸳衾——指代夫妻生活。
4.“珠冠”三句——是说待李纨可享荣华时,死期也就临近了,这是得不偿失。只,即使,即便是。珠冠、凤袄,是受到朝廷封赏的贵妇人的服饰,这里指李纨因贾兰长大后做了官而得到封诰。
5.阴骘——即前曲所谓“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为儿孙积德。
6.簪缨——古时贵人的冠饰。簪是首饰,缨是帽带。
7.金印——亦贵人所悬带。《晋书·皇后纪论》:“唯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8.“问古来”二句——说李纨本来大可不必望子成龙。
赏析
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作者在第四回的开头就对她做了一番介绍,那段文字除了未提结局外,已可作为她的一篇小传:“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然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清代的卫道者们鼓吹程朱理学,宣扬妇女贞烈气节特别起劲,妇女所受的封建主义“四大绳索”压迫的痛苦也更为深重。像李纨这样的人,在统治者看来是完全有资格受表旌、立牌坊、编入“烈女传”的。虽则“无常性命”没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机会(李纨年龄不比诸姊妹大多少,她的死原稿中或另有具体情节,但已难考出),但她毕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这正可以用来作为天道无私、终身茹苦含辛贞节自守者必有善报的明证。然而,曹雪芹偏将她入了“薄命司”册子,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后四十回续书以贾兰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自然欢喜”为结束,这样,李纨似乎就不该在“薄命司”之列了),这实在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是从封建王国的黑暗中透射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原型
播报
编辑
曹雪芹为李纨的住处起名稻香村,可能是根据曹寅妹夫李煦的生活经历而设定的。李煦的奏折之中,就有关于实验新种稻米的内容。康熙很重视稻米品质,经过多方试种,培育出一种优良品种,发交各地官绅试种。李煦经常详细奏报试种情况。如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奏:“窃奴才所种御稻一百亩,于六月十五日收割,每亩约得稻子四石二斗三升,谨砻新米一斗进呈。而所种原田,赶紧收拾,乃六月二十三日以前,又种完第二次秧苗。至于苏州乡绅所种御稻,亦皆收割。其所收细数,另开细数,恭呈御览。”可见李煦还负有“种御稻实验田”的任务。康熙将“御稻”种子普遍发交各地官绅商人试种,每人试种的田亩多数是两亩至三亩。李煦种到一百亩,是最大的实验农场。所产的米当时叫作“御苑胭脂米(玉田胭脂米)”,色红味香,煮粥最美。《红楼梦》写庄头乌进孝进给贾府的,就是这种米。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初次登场
李纨始见于第三回。第四回叙其家世教养,勾勒性格面貌。虽青春丧偶,而心如死灰,惟知侍亲养子。人称“菩萨奶奶”,第五回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一首及《晚韶华》曲属李纨。
议办诗社

金陵十二钗——李纨
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她就想到要办诗社。
李纨办诗社,决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要知道,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从文化开始的。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五四运动,均是证明。这充分说明她的内心并非“心如古井”,而是涌动着波涛,期望着变革,充满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但她是谨慎的,她没有去操作她的创意。直到将近半年以后,八月,探春才醒过来,捡起李纨的构想,发出帖子,邀集众人创办诗社。李纨并不与探春争功,一听到消息,立刻赶到探春那儿,称赞探春“雅的很”。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支持探春,支持诗社。
一是自荐为掌坛人。
二是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为社址。
三是肯定林黛玉的建议“极是”,大家起个别号,并且第一个为自己起了个别号“稻香老农”。
四是出了个人人叫好的主意,邀王熙凤做监社御史,好解决经费问题。
李纨知道,没有钱,是什么好创意也没法实现的,是万万不能的。为了让王熙凤就范,李纨对王熙凤发动炮轰:一口气送给王熙凤“无赖泥腿市侩”“下作贫嘴恶舌”“黄汤灌狗肚”“狗长尾巴尖”“泼皮破落户”“楚霸王”的系列雅号,“恨不得将万句话来并成一句,说死那人”,有如狮子搏兔,势不可挡,显现了她性格中的奇光异彩。
李纨这个要钱的办法,是主动进攻,又是创新之举。王熙凤居然甘拜下风。说我不答应你,岂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王熙凤非常清楚,大观园众女儿的心,与李纨是相通的。所以不能与李纨对抗,也用不着与李纨对抗。李纨在权力斗争中已经弃了权,只不过说说狠话、快活快活嘴巴而已。这二妯娌只有矛盾而无对抗,和平共处了一生。
李纨社会活动的潜在能量让人吃惊。从进大观园之后,从建立诗社之后,李纨完全变了一个人,经常可以看见她的笑容,听见她的笑声。她既写诗,又评诗,活跃异常。她和姐妹们一起,利用诗社,向封闭、窒息她们生活和心灵的纲常名教发起了挑战。
李纨的诗知识广博,内蕴丰富。贾宝玉对李纨评诗称赞有加,说她“善看,又最公道”。曹雪芹通过诗社,写出李纨的才和情,让读者看到她平日的无好无为,是不得不为,是在礼教压迫下的牺牲。李纨并不是与世无争,心如死灰。曹雪芹越是写出李纨性格的光彩,越衬出她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重。稻香村黄泥院墙中,“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真叫“春色满园关不住”。李纨就是这关不住的红杏。
大观园中的李纨可谓是青春焕发。寡妇身份阻了李纨追逐外在形象的权利,虽不能穿鲜艳服装,不浓妆艳抹,但却阻止不了她对自然美的欣赏感悟与追求。
稻香村内几百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杏的色与形的热烈奔放正是李纨内心感情的外放。她对自然美的审度能力之高令人赞叹。大观园诗社的第一次诗会是在李纨的提议下以白海棠为题咏对象的。白海棠是贾芸让人送给贾宝玉的,李纨只是在来的路上碰巧遇见。她虽没有题咏,但她对花的美是敏感而有欣赏力的,然而花的主人只是在咏完后会回怡红院“忙着看了一回”(第三十七回)。芦雪庭拥炉作诗也是李纨提出来的,在这片红粉玻璃世界里,每种景物都成了冰雪世界难得的装点。宝玉落了第,李纨便罚他去向妙玉乞红梅,这罚的方式相对于王熙凤更是雅致。李纨对栊翠庵的红梅情有独钟,一见不足,还想带回去细细欣赏,对美的审度之高及爱美之心之烈,又非其他人所能及!
参与创建诗社,李纨就进入了性格发展的第一高峰。她们是二月十二进入大观园的,那时李纨就有了结社的想法。延至八月,探春一提议,李纨立即赶去,说:“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长坛!”并且荐以自己的稻香村作为社址。李纨的热情一下子达到顶峰,紧接着咏白海棠、芦雪庭即景联诗等等,李纨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进去。在诗的王国里,李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她以主人公的态度与热情对待诗社的一切活动,使得大观园诗社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为大观园儿女理想生活提供了屏障。有了诗,就要评诗。评诗是曹公塑造李纨青春形象的又一精彩之笔。在这里,李纨不是标准的寡妇,更不是“槁木死灰”,在这里李纨生命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喷涌着灼热丰富的情感。
公道善评
三十九回,李纨对平、鸳、袭等丫环有一番确评,但李纨联想自身,不免伤感。四十五回,为平儿抱不平,数落凤姐。五十五回,受王夫人命代替凤姐,与钗,探共理家事。
抽花签
与众姐妹在一起时,没了礼法的束缚,李纨便显得格外活泼,亦不乏幽默。如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到了晚间,大观园群芳开夜宴,李纨笑道:“有何妨碍?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不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相比之下,李纨则更无所顾忌。不仅如此,她还和姑娘们玩得十分开心,甚至她还和湘云等人一起强死强活地灌探春喝酒。这时的李纨已忘记自己特殊身份,忘了那束人的礼教,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女性形象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探春被黛玉打趣,便央求李纨解围:“这是个什么,大嫂子顺手给她一下子。”这时李纨笑了笑说:“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她的幽默风趣把大家都逗笑了,但此言隐含八十回后黛玉未能嫁人且曾被责打,应是元春所为。
大观园外的李纨被礼法束缚了个性,使她不得不在礼法的夹缝下生存。但远离了世俗牢笼,在大观园相对纯净的女儿理想王国里,李纨便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其主色调“槁木死灰”冲突。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冲突来展现封建礼教压抑人天性的残忍。因此,李纨虽形固有使如槁木,而心却不像死灰一般。李纨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被封建礼教压抑的悲剧性人物。 [1]
程高本中结局
程高本中后四十回中没有写李纨的结局,只是写到其子贾兰中举,后来贾府”兰桂齐芳“,李纨似有后福,这与《晚韶华》曲中所描述的“气昂昂头戴簪,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相符,但同时“昏惨惨黄泉路将近”也点出其享福时间并不长久。
人物分析
播报
编辑
做人姿态

2010版红楼梦李纨
(7张)
一些红学家对李纨的态度不是嘲笑,就是批评。他们认为,李纨在贾家守节,是做了封建纲常礼教的牺牲品,说她这一辈子白活了!好像贾珠一死,李纨非得立马重匀粉面再度嫁人不可,否则就是发傻。其实,这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多样性的否定。
在《红楼梦》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身份。整部书中,她都在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生活未见有大的起伏。李纨的这种平淡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平淡的命运。李纨出身名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诗书之家的传统使她有了读书的机会,但父亲并没有对她刻意培养,“无才便是德”就是对她的最高要求,她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做符合传统道德的贤淑女子。贾珠在世时,她夫妻两人的感情如何曹公未明说,但从李纨有时流露出的对贾珠深深怀念的情愫来推测,二人应该是鸾凤和鸣、琴瑟相谐的。
作为一个为贾家生养了接续香火之人的大少奶奶,按理说,李纨更有资格、也更应该发挥她在家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政议政”才是,可事实上,李纨对整个家族的事务却是不闻不问。凤姐生病,王夫人是把家政管理工作托付给李纨的,探春的身份不过是李纨的助手。但实际工作开展起来后,一切却成了探春主持,李纨反而退到了后台。这并非是探春喧宾夺主,而是李纨的有意避让。因为李纨知道,整个家族之中,凤姐的位置是风口浪尖,是“窝里斗”的焦点,主子与主子之间的矛盾,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主子与奴才之间的矛盾,全都集中在这里,弄不好就会翻船。凤姐如此机警,又有贾琏时不时出谋划策还动辄被“参”呢,更何况她一个寡妇!
李纨不出头露面,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倒提高了她的声誉。在下人的心目中,她心善面软,是一个活菩萨。在众小姑子眼里,她是一个作诗吃酒能和大家玩到一块去的大姐姐,一个随和的好嫂子,在她身上看不到节妇常有的那种矜持劲儿。在贾母眼里,她“带着兰儿静静地过日子”,是一个好孙子媳妇。贾母除了认为她好,还觉得她“寡妇失业的”可怜,平时领的“工资”,让她跟自己一样多,“年终奖”也让她拿最高的,此外,还给她园子让她收租子。所以,如果不考虑李纨孤衾冷枕的寂寞的话,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是满滋润的。

李纨教子(张砚钧 作)
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李纨是被温良恭俭让、三从四德等“主题教育”教化好的,她的思维也就跳不出这个圈子去。这也决定了她在改变自己的命运上不会有什么作为。李纨在宝玉的生日之夜掣签吃酒,她掣出的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正是对她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她不甘心又怎样呢?拿出大奶奶的款来像凤姐那样指东打西?那样的话,做事时稍有参差,小人们的唾沫星子就把她淹死了。领着兰儿再醮他人?也未必有好的结局。若嫁个好人还好,若嫁个歹的呢?不仅既得利益丢失无遗,后半辈子又落到苦海里去了,李纨赌不起这个博,也不敢迈这一步。在李纨看来,维护一个美好的形象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待人接物,她便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一种随和与超脱的态度。惜春都可以进佛门,我李纨课子读书、平平稳稳地过日子又有什么不好呢?青春的渴望总会过去,对凤姐、贾琏辈年轻夫妻的男欢女爱,置若罔闻就是。人咋过不是一辈子啊!
生存环境
李纨课子她和儿子贾兰在大观园里的处境,是非常边缘化的。老祖宗口口声声说她可怜,但只是保证她该有的尊严与利益,并不见发自内心的疼爱;婆婆王夫人本来就是木雕泥塑般的人物,也就是见宝玉时还有点笑容;至于贾赦贾政之流,更不会关心这个儿媳妇。第七回“送宫灯贾琏戏熙凤”,展现那对小夫妻的闺房之乐。同一时刻,李纨却歪在炕上打盹。这只是撷取一个小小的场景,更有多少难挨的夜晚,不知道李纨如何度过。
和李纨较为亲近的,该是那些姐妹们,她们一道吃酒做诗,戏谑调笑,第三十九回的螃蟹宴上,正是一团高兴时候,李纨因平儿触动心事,说起贾珠在世时,也有几个房里人,可惜这些人守不住,日日在屋里不自在,只好趁年轻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贾府的人,对于李纨,在尊敬中又有一些警惕,最好是尽可能地装作忘记她的身份,以寻常人待之。李纨再多的苦楚也只应该往肚子里咽,否则就是不合时宜,除非是别人主动提起,比如宝玉挨打那回,王夫人哭得肝肠寸断时忽然想起贾珠来,李纨也才能跟着痛快哭一场。
李纨的日子,过得精明,她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肯吃亏。李纨算是一个精明人,她精明在骨子里,只争利益,不争意气。她不像凤姐那样要压人一头,只要不损害她的利益,她乐得做好人。赵姨娘的弟弟死了,她张口就赏四十两,按照规矩,只该赏二十两的,这规矩探春都知道,李纨未必一定没有听说过。所以底下人都说她是大菩萨,面子里子俱得实惠。 [2]
人性优点
评李纨如槁木死灰,只表示她甘心守寡,从一而终。而在生活情趣方面,她要算大观园的活跃分子,有着天性风趣的一面,如用心经营诗社,众人皆服。尤其是她为平儿抱不平的一席话:
“李纨笑道:‘……昨儿还打平儿,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不平。你今儿倒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还不要呢!你们两个,很该换一个过儿才是。’……李纨笑问平儿道:‘如何?我说必要给你争气争气才罢。’”(45回)
您看李纨的话锋,声声带刺,相当厉害。凤姐吃不住,到底当众给平儿赔了不是才下得了台。
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她私心喜欢宝钗,而不大喜欢黛玉、妙玉、凤姐等才女。如37回评海棠诗“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50回评妙玉“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难能可贵的是,在钗黛之争中,李纨并没有偏向宝钗和金派,而是保持中立。如51回钗、黛因宝琴怀古诗发生争论时,她对宝钗说不;37回赞黛玉海棠诗“风流别致”,38回推黛玉菊花诗为魁。她能做到如此公私分明,是很了不起的。
98回黛死钗嫁,陪在黛玉身边的正是紫鹃、探春、李纨三人,原文写道:“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凤姐道:“还倒是你们两个可怜他些。”可见李纨有情、忠厚、公道。
李纨孝敬贾母,获得了贾母的赞赏与怜爱。43回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贾母主动揽下了李纨的那份。45回交代贾母将她的月钱涨到和自己平等。108回贾母赞她比凤姐达观:“他有的时候是这么着,没的时候他也是这么着……倒难为他。”107回贾母赞她:“珠儿媳妇向来孝顺我,兰儿也好。”
50回贾母游园,李纨忙往上迎,贾母命人止住;然后贾母要吃糟鹌鹑,李纨忙要水洗手,亲自来撕,贾母又命她只管坐下。此处李纨的两个“忙”字,皆出自孝心天性,她远远地挪到姑娘们的下边坐了,正是她身为孙媳妇应守的礼节;贾母的两个“命”字,也表现出对她的疼爱。
110回贾母丧礼期间,李纨抽空儿叫了她的人来吩咐道:“你们别看着人家的样儿,也糟踏起琏二奶奶来。别打量什么穿孝守灵就算了大事了,不过混过几天就是了。看见那些人张罗不开,便插个手儿也未为不可,这也是公事,大家都该出力的。”(110回)这番话体贴人情,宽宏大量,姚燮评曰:“李纨之言,极和平、极允当、极公道、极大方。”东观阁评曰:“自侍于老祖宗跟前无不孝之心,此论事所以贵公平也。”
政治才能
荣府家务由二奶奶凤姐料理,身为大奶奶的李纨却“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第4回),表现出不好揽事、明哲保身的姿态。这固然由于她从小接受“女子无才便为德”的家教,同时也与贾府末世大势有关。李纨和尤氏,一个在荣府,一个在宁府。荣府虚伪,宁府糜烂,都令她们感到很失望。不得已才置身事外,但求自保,对家事无心干预。
但李纨终究是大观园政治家,她入主大观园后,对园内事务却也十分热心,其政治才华得以施展,并深得园内居民赞许和敬服。
原著多次提到,李纨奉贾母、王夫人之命总理大观园。37回起诗社,李纨上场就说道:“要起诗社,我自举我掌坛。”42回黛玉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理呢。”45回凤姐道:“姑娘们原叫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俱要教导他们的。”49回为大观园成员略作一总,原文道:“李纨为首,余者……”55回凤姐卧病,王夫人“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65回兴儿道:“只教姑娘们看书写字,针线道理,这是他的事情。”97回紫鹃心思:“园中诸事,向系李纨料理。”
经李纨治理,大观园内的政治环境相当宽松,姐妹们在一起自由呼吸,看不出有谁在掌权,有谁在发号施令。这已经相当接近于无为而治的境界了,可谓之“情治”。海棠诗社在李纨主持下一度兴旺发达,探春理家离不开李纨压阵,都说明她有一定的庶政才能。贾母丧礼期间,凤姐应付不来,鸳鸯气色不好,李纨暗自调停协助,文中且写到“那些素服李纨的人”,可见李纨之德能颇受人敬重。
李纨的情治或被误解为懦弱无能。如55回写她“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下人们说她“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65回兴儿拿她与凤姐比较:“这大奶奶暂管了几日,总是按着老例儿行,不象他那么多事逞才的。”如此写法正好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李纨在大观园内实践了她的情治政治,把大观园治理成一派清净女儿的乐土。然而,大观园毕竟处在贾府末世阴影的笼罩下,外部环境恶劣。当此之际,李纨的情治政治到了现实社会外人眼里被大大贬低,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处评李纨“尚德不尚才”,她的德发乎情,与礼教有别。
有人说大观园不平等,如怡红院的门限,什么身份,进哪一道门,是有规矩的,大丫头、小丫头、婆子、媳妇,也分等级,故有王蒙评晴雯“不奴隶,毋宁死”。这种等级制的确存在,但它不是李纨和大观园的问题。在贾府末世格局中,大观园本就处于宁府、荣府的双重统治之下。李纨治理大观园,统治者授予她的权力是有限的,她只能在贾府现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政治实践。
诗社东道

李纨肖像
凤姐曾经给李纨算了一笔账:“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有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45回)于是,有人诬蔑李纨自私吝啬小气,又捏造将来贾府危机时李纨不肯出手相助的一段秘史。
且说本回探春为何要请凤姐做监社御史呢?原来那天逢诗社的正日子,宝玉也不告假,无故滑脱,探春道:“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45回)探春称诗社为“我的”,大可琢磨。众人专程来顾凤姐茅庐,幕后出主意、台前来交涉的核心人物都不是李纨,而是宝玉、探春。凤姐深知“这些事再没别人,都是宝玉生出来的”,所以此事怪不着李纨。
只不过凤姐刚闹过泼醋,为调节情绪,便打趣道:“那里是请我作监察御史!分明是叫我做个进钱的铜商。”(45回)这也不是钱的问题。因为谈钱打趣对于凤姐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她许诺:“明日一早就到社,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做会社东道。”这番话夸夸其谈,就像50回佯诓薛姨妈五十两,都是戏言:明日又非社日,何须她一早到社?又何须她一次性出大半年的五十两?有这五十两,她早拿出去放利了,给诗社图个啥?李纨道:“果然这样还罢了……等着他不送了去,再来闹他。”所指乃是惜春画画之事。
凤姐提及作东的事大有计较。诗社通常都由谁作东呢?宝钗提议“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37回),李纨主动应承“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这不就是作东么?既然作东,不就是出银子钱么?并且还不是凤姐所说轮流作东,而是凡正经社日都被李纨包了。您看诗社里真正负责出资的正是社长李纨,而非监社御史凤姐。由此正好说明李纨慷慨大方。
49回联诗,从诗情雅趣上讲,稻香村不适合雪下联诗,李纨道:“我这里虽然好,又不如芦雪亭好。”下回芦雪亭联诗果然尽兴,证李纨是真懂诗情,真懂诗人。芦雪亭为雪下联诗的首选之地,但那里属公共空间,当日又非正经社日,无人作东。所以,李纨提议凑份子,又蠲免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迎春、惜春的份子,只要宝、黛、钗、探各一两,她自己出二两,凑成六两。宝、黛、钗、探都是诗社的正人,又是主子,不差钱,这份银子不让她们出谁出?“宝钗等一齐应诺”,并未讥笑李纨吝啬,证李纨的处置又公道又得人心。
类似的例子还有63回怡红夜宴,袭人操办,她自己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春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晴雯道:“这原是各人的心。”此例足以决49回凑份子之疑。开社联诗原是大家的雅兴,正该由宝黛钗探纨凑份子,方可尽大家的心意。反之,这当儿若由李纨全揽,倒让人觉得她虚伪、矫情、不懂诗意了。后文宝玉回忆道:“还记得咱们初结海棠社的时候,大家吟诗做东道,那时候何等热闹!”您看大观园诗人谁不视做东道为美事?个个抢着做呢!
37回海棠诗会,湘云迟来,李纨等因说道:“他后来的,先罚他和了诗,若好,就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再说。”湘云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这段话全作诗人情趣。李纨等人说要罚湘云一个东道,正有诗才比拼之意。所以,“众人见他这般有趣,越发喜欢”。
湘云海棠诗后来居上,免于受罚。但她主动提出:“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这仍是她的雅兴,众人当然不好拂她的兴致,所以都道“这更妙了”。当日非正经社日,谁有兴谁做东,这是规矩,有约在先:“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也不管。”
70回道:“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一个人作兴作兴。”那是不是李纨吝啬,不肯按期作东呢?非也。海棠诗社无疾而终,因大观园悲剧使然。大观园由盛转衰,诗人们也没往日的兴头雅集作诗了。70回好不容易重建桃花社,也是昙花一现。
回头来看:45回凤姐为何嘲笑李纨“吝啬”?原来前文过生日凑份子,李纨该出十二两,贾母要揽下,迫得凤姐自己应了,然后又在尤氏面前昧下,到底李纨分文未出;再到泼醋,凤姐拿平儿撒气,却是李纨拉着平儿躲进大观园,“平儿就在李纨处歇了一夜”。因这两件事,凤姐心存芥蒂,所以出言堵李纨。既如此,她给李纨安的那个罪名就不作数了。当时李纨本不在乎这十二两,奈何贾母要做好人,李纨自然不便多话。反而是凤姐作弊,一毛不拔。若说吝啬,那也该算到凤姐头上啊,奇怪读者怎么揪住李纨不放。
综上,无论是诗社作东,为平儿打抱不平,还是在钗黛之争中保持中立,在贾母丧礼中暗助凤姐,都显示出李纨慷慨大方,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有大局观,有担待,敢作敢为,能主持公道,从不徇私,言谈也极厉害,不愧为大观园政治家。
悲剧结局
第5回判册、曲子预示贾兰爵禄高登,李纨凤冠霞帔。贾母临终嘱咐贾兰道:“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贾母丧礼期间,众人奉承道:“(宝玉)那里及兰哥儿一零儿呢。大奶奶,你将来是不愁的了。”(110回)贾兰读书长进,末二回果然中了举人,“李纨心下喜欢”,薛姨妈道:“你看大奶奶,如今兰哥儿中了举人,明年成了进士,可不就是做了官了么?他头里的苦也算吃尽的了,如今的甜来,也是应为人的好处。”(120回)
但作者后期重新给贾兰设定了悲剧结局。曲子“昏惨惨黄泉路近”一句紧接上文“气昂昂”“光灿灿”“威赫赫”三句,其对象都是贾兰。下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同《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照应,更确定这黄泉路尽的是做了将相的贾兰。稻香村“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亦隐喻贾兰之死。
关于贾兰的死因,请注意18回元春点戏的第三出《仙缘》。剧中故事讲科举出身的主人公卢生遭政敌宇文融构陷,挂帅西征。幸而天佑卢生,不但平安归来,还大获全胜,战功赫赫。
卢生的故事隐喻了贾兰结局。当海疆反贼全盛时期,贾兰正好中举。此时贾府的政敌如忠顺王构陷,派贾兰挂帅出征。结果贾兰没有卢生那么命大,沙场征战,壮烈牺牲。“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表示他死得光荣。119回海疆靖寇报捷,皇上大赦天下,“贾兰等朝臣散后,拜了座师”,证作者后期确有改写贾兰战死海疆的计划。
贾兰之死对李纨打击很大,曲子“抵不了无常性命”,证李纨在得知贾兰噩耗时便气绝身亡,落了个“枉与他人作笑谈”的结局。《晚韶华》曲归咎为“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即不善积阴功。
概括而言,李纨一生有三大悲剧:一是青春丧偶,“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二是贾兰战死;三是她自己抑郁而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李纨+阴骘积儿孙+】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李纨判词中“阴骘积儿孙”指哪件事



山野论史2017-10-12 17:20



现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贾府衰败以后,贾兰考取了功名,在贾府一枝独秀,可是李纨太过吝惜,自己发达后不肯出钱救贾府其他人,因而遭报应,早早就死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证据不足,只是凭空臆造的,估计就是根据红楼梦曲中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推断出来的。




李纨教子

《阴骘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种,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阴骘”一词,其源盖出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们,“阴骘 ”一词出自道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有天人感应的含义,要求人们自已多积阴德阴功,洞察一切的 文昌帝君就会暗暗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如果不积阴德,远报子孙近报身。

就这个判词而言,其实这样的估计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曲中说“也需要,阴骘积儿孙”直接理解是;”要为儿孙积阴德“不然会遭报应,这里不是说为自己积阴德,是为子孙积阴德,而事实是贾兰爵位高登,也就是说李纨为了儿女积了阴德。不为儿女积阴德的话就算报应也会报应在儿孙身上,不应该报应在李纨身上。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看到,李纨中规中矩,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的笔触描写的,她的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典型的一个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牺牲品。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李纨抽到了预示个人性格及后来命运的梅花签,签上写的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可见李纨绝不是一个吝惜无情该遭报应的人物。




有人拿出李纨做社长和王熙凤嘲讽他来做证据,证明李纨贪财,其时李纨起诗社那段,王熙凤虽然出了银子,但这银子也不是给李纨的。李纨作为社长,在规定的日子要负责诗社的花销,众人凑份子钱或个人做东道,一般是在非正经的社日,到了规定的社日,是要到李纨那里去,动的是诗社的钱。再有,起一个诗社本来钱也不多,还要有实际开销,就算李纨再贪,也不会动心思去算计那几两少的可怜的银子。就算他真的“吃了回扣“又能攒下几两银子?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45回凤姐为何嘲笑李纨"吝啬"?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原来前文过生日凑份子,李纨该出十二两,贾母要揽下,迫得凤姐自己应了,然后又在尤氏面前昧下,到底李纨分文未出,当时李纨本不在乎这十二两,奈何贾母要做好人,李纨自然不便多话。反而是凤姐作弊,没有替李纨出钱,还觉得自己委屈反嘲笑起李纨来了。




至于红楼梦曲中的那几句话,我个人理解正是李纨不贪财,不贪功,中规中矩与世无争,抱着“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态度守寡教子,而不是像王熙凤那样,为将来机关算尽,所以才为儿孙积了阴功,贾兰爵位高登,而李纨的早死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处心积虑攒钱防老可能会落一场空,只有多给子女积阴功才能德被子孙。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红楼梦李纨不积阴德红楼梦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20年来辨是非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红楼梦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




评论 17









发表神评妙论



   发表















雁门红

昏惨惨,黄泉路近是说贾兰当了官,该享福过好日子了,李纨也逐渐衰老,时间不多,并没说李纨早死。封建时六七十岁都可考官,谁知贾兰何时中了官?


2017-10-14  


回复

2












山野论史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2017-10-17  


回复











天空是倒过来的海洋

总共没起几次诗社,第一次海棠社没花钱,史湘云做东道那次是薛宝钗赞助的。王熙凤的几十两银子哪儿去了?


2017-10-14  


回复














山野论史

王熙凤和李纨的几句玩笑话也能当真,五十两,半年也用不完,王熙凤会真舍得?她诓别人五十两还差不多,比如薛姨妈。诗社是有定准的社日,到时候是必开社的,钱从李纨手里出,不是社日则是轮流做东道,具体开了几次没有细说,但绝不是只有文中提到那两次。


2017-10-17  


回复











天空是倒过来的海洋

王熙凤是当家人,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花钱,这五十两是肯定要出的。原文中可是说过诗社荒废了,原来曹雪芹笔下荒废二字在你的眼里就是每逢社日必开诗社,呵呵,这脑洞真是大。至于王熙凤说李纨那些话,放心,绝不是偶然开玩笑。


2017-10-17  


回复











肥猫警长sun

李纨也是深藏不露 平时都说她没才干 不说话 其实对贾府上下人事看的一清二楚 连王熙凤都不知道小红的来历 她一语道破 不过因为她娘家没势力 又是个寡妇 平时只能装聋作哑了


2017-10-13
安徽


回复

29












山野论史

李纨其时是性格使然,他父亲是纵四品国子监祭酒,与贾政的员外郎品级相似或略高,不算太低了。


2017-10-15  


回复











渺沧海之一粟

贾母体恤李纨,所以不要她出钱。王熙凤嘲笑李纨贪财,其实就是平时玩笑,王熙凤虽然贪财,但是对亲戚的为人还是不错的。而起诗社是姑娘们一起玩乐,自然该公中出钱。外面老爷少爷们花天酒地,里面姑娘们就要一点茶果纸笔费用,又能花几个钱。只是贾府糜费,实在无处可省了。所以捉襟见肘时,觉得姑娘们花钱要能不从公中支取就好了,才有此一嘴口舌,也无甚要紧的。


2017-10-12  


回复

25












山野论史

王熙凤给的是自己的钱,不是公中的钱,李纨做社长,所谓公中钱是指大家凑的会费,个人做东道,不从会费中支出。


2017-10-15  


回复











挠花美人脸

观点一致,赞成


2017-10-21
安徽


回复



全部4条回复  









谁人凭栏无声

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指李纨后来做了什么人品不好的事情,所以最后造成了自己结局并不好,只不过后面的情节没有了,所以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了。因为当初看李纨的判词“到头谁似一盆兰”我从字面理解就觉得说的是人活一辈子到头来谁能真像兰花一样品行高洁活得干净,后来看大多人解读都是谁都不如贾兰我其实挺诧异的呢。


2017-10-14  


回复

4









三柳桥十七岸

这是说曹公的真实经历,贾府败落后李公裁以寡居得以自保未受过多牵涉,对遭难亲眷避之不及不施援手,故说其不为子孙积阴德,显赫一时却黄泉路尽!李纨的吝啬作为大嫂财富有余入个诗社作个东不过区区五十两她都不肯出,何论难时帮衬?!这种人还不如贪财的凤姐呢


2017-10-13  


回复

1












天空是倒过来的海洋

李纨和贾兰在曹雪芹笔下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


2017-10-14  


回复











灵均复

判词是嘲笑功名的,现在的认为是好下场了。


2017-10-13  


回复

5









可导必定连续

红楼梦大体是伶俐人的心都不会很坏的,木讷笨呆本分的人最会背地使坏。想来也比较符合常理,在宁荣二府这样的环境里,热爱生活爱打扮爱说笑的都是不错的,麻痹自己丧失生命活力的反而会算计别人。


2017-10-13  


回复

3

没有更多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4:05 , Processed in 0.104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