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6: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红楼梦》中的詹光的改写明末历史的神技内幕
原创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9-01-12 08:34
请先回顾《第十四章  导致明亡的明末党争第五大案——“拨乱返正”》中的一系列明史揭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宝玉强调的“程日兴”谐音“成日兴”,“成日”指整天,一天到晚,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五回:“你成日守着他,怎么不晓的?” ,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贾母说贾琏:“你还不足!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程日兴”这个名字暗含整日兴风作浪、趁机日兴发达之意。程日兴擅画楼台美人暗喻东林党最是擅长调教美女输送后宫以操纵朝政操纵朝堂。



而宝玉强调的另一人“詹子亮”名“詹光”,晚清的“太平闲人”又号“妙复轩”的终生研究《红楼梦》的张新之曾批詹光的名字关合《易》道,“詹为占卜之占”,“詹光”还暗藏“占卜”之意。这“占卜”隐喻的是东林党“制造假预言以左右舆论”,而这善于利用占卜操纵朝堂的詹光其实是有具体确指的,即东林党大佬陈仁锡。

陈仁锡先是在天启三年还乡为母守孝的三年中精心调教淫贱瘦马周奎女儿,为了避人耳目、平息乡邻对他的蹊跷举动的怀疑,于是一手炮制了周奎女儿“天下贵人”的预言。



陈仁锡于天启六年守孝期满后返京复职,接着就是在王恭厂大爆炸后制造“天变”之说惑乱人心。陈仁锡不但指使亲戚孙文豸作《步天歌》借悼念熊廷弼之名以妖言诽谤朝政,还在给天启皇帝讲读授课时故意用天变之说诋毁朝政,因此被革职削籍,返乡为民,见《明史纪事本末》:“天启七年春正月,削翰林陈仁锡、文震孟、郑鄤籍。拟孙文豸、顾同寅罪斩。(孙)文豸,(陈)仁锡戚也,尝作策论嘲时。忠贤知之,因诬文豸造妖言,谤朝政,置重辟。所指妖言者,则韩愈《原道》篇,钦天监《步天歌》也。先是,(陈)仁锡在讲筵,因王恭厂火灾,又见正人屠戮,忠贤竭土木不休,讲时不避忌讳。忠贤怒,复以不撰宁国敕,怒愈甚。遂命许显纯拟文豸狱,词连仁锡等。”及《明史。陈仁锡传》:“(陈仁锡的亲戚)孙文豸以诵《步天歌》见捕,坐妖言锻炼成狱,词连(陈)仁锡及(文)震孟,罪将不测。有密救者,得削籍归。”



崇祯改元,陈仁锡官复原职,以右春坊右中允出任武举会试主考官。崇祯三年(1630)升为国子监司业,再直经筵讲官,以预修神宗、光宗二朝实录,升右谕德。崇祯六年,周后一时得意失口说出陈仁锡与她的关系亲如一家,崇祯听闻后又惊又怒,不久就找机会将陈仁锡免职赶出朝堂。崇祯九年,五十六岁的陈仁锡病逝于他的超大豪华园林别墅——苏州无梦园中。



东林党的神棍大佬陈仁锡虽然死了,可是东林党炮制谶语预言的骗人伎俩却并没有就此止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再来看看朱慈炤藏在詹光这个人身上的秘密,《红楼梦》一书中一直都是用“詹光”一名,却偏偏在强调薛宝钗的同党善工细楼台、美人是绝技时点出:詹光,字子亮,那么这“子亮”二字中究竟藏了怎样的大秘密呢?

“子亮”,这是朱慈炤仿着诸葛亮的名字起的,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夸大和神话,民间于是传说诸葛亮有未卜先知之能。“詹子亮”这个名字是在讥讽詹光的儿子就像诸葛亮一样未卜先知,将其父的占卜神技继续发扬光大。



请看《明季北略》20卷中的【刘青田绘图】条载:“初,燕都之迁鼎也,大内有密室,刘诚意留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6: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史可法+史德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一代倾城逐浪花”揭示的史可法的殉国真相
原创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9-04-19 08:13
【拙作《红楼隐史》已经出版,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本书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书中不但对网路上已经发布的旧文作了大量的补充和整理,而且还有不会在网上公开发布的极其重要的《明末党争第五大案-拨乱反正系列》的后半部分和《金瓶梅密码》系列。本书在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网有售,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史可法,东林党名臣,父亲史从质,母亲尹氏,东林党为拔高史可法而编造故事说史可法是文天祥转世,称其母尹氏怀孕时,梦到文天祥进入她的房间,于是生下史可法,见《明史》:“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史可法身材短小精悍,面孔黝黑。方苞的《左忠毅公轶事》载史可法师承左光斗,天启七年被取为孝廉,崇祯元年联捷进士,授西安府推官。



《明史》中声称崇祯十年正月,史可法与左良玉在枫香驿击败变民军,拯救了桐城知县陈尔铭及县民,但根据《明季北略。卷九》中引述的桐城人自己的说法,真相其实是史可法率部驰援桐城,却被围困在鹿耳城,是桐城县令杨尔铭“率通邑乡兵”救了无能的史可法,“流寇犯安桐等处,安庐道史可法,率众出御,距桐城三十余里,被围于鹿耳城,甚危,可法谓麾下曰:事急矣,吾稔知桐城杨令,年少而才,得彼赴救,围始可解。谁敢驰书者?一将愿往。遂溃围出,夜半叩城缒入,出书白杨。且曰:坐候天明,大事去矣。然时既倥亟,而士卒复寡,尔铭疑思移刻,疾邀诸绅议事。既至即捐其冠带,易以戎衣,率通邑乡兵。趋救,不必长剑大戟,止令每人各持两炬,疏行广队,整肃而行,贼遥见火光烛天,疑大军至,即解围去。可法得免。”东林党人竟然如此颠倒事实,看来史可法一生实在是乏善可陈,为了塑造史可法的光辉形象只好胡乱捏造。



崇祯十年七月,无能的史可法被推荐升任右佥都御史。崇祯十六年七月,史可法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史》记载:“可法每缮疏,循环讽诵,声泪俱下,闻者无不感泣。”史可法每次写好奏章,都要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每次都被自己的忠义感动得声泪俱下,就连身边的人也被他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场面感人至深。



甲申国变之时,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为留都南京的百官之首,关键之时史可法不是放下党争,以国为重,反而是为了一党之私阻挠伦序第一的福王继位,致使弘光王朝埋下了藩镇坐大、内部分裂的恶因,而后又主张“联虏平寇”的错误政策,在与清廷的书信往来中极尽卑躬屈膝之辞,伏乞清廷合师进讨农民军,助长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清军南下,史可法朝令夕改、进退失据,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率领江阴城百姓能够奋勇抗清八十三天,而史可法统率江淮重兵,经营扬州城一年有余,却不到一天时间便让清军攻破扬州,可见史可法有多无能。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被东林党吹捧成是文天祥转世的史可法不仅昏庸无能,而且还是个弃城而逃的无耻懦夫!



史可法扬州殉国之说首现于史德威写的《维扬殉节纪略》,史德威自称史可法临死前认他为义子以继承史家香火,因为清军许定国不想让史可法断后,故而将史德威释放,史德威的《维扬殉节纪略》被东林党推崇备至,因此被后世视为是研究史可法下落的第一手史料。史德威声称,扬州城陷,史可法自刎未遂,虽然多铎对史可法“相待如宾,口呼先生”,并以“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也”诱劝史可法投降,却被史可法坚拒,清军因此将史可法在扬州的南城楼上杀害,可清军不是将史可法的尸首公开示众,而是奇怪地选择了将尸体分裂为碎块,使得史德威找不到尸骨,见《维扬殉节纪略》:“阁部知势不可为,以副将史得威素有忠义,可寄大事,十八日,遂传入内,相持恸哭曰:“拚一死以报国家,尔我同有此心,甚可嘉赖。”乃下拜得威为后嗣。……阁部知势已去,乃与得威诀,持刀自刎。参将许谨,双手抱住,血溅衣袂,未绝,复令得威刃之。得威不忍加,相持昏绝间,谨同数十人拥阁部下城。至小东门,谨等被乱箭射死,阁部问前驱为谁,得威以豫王答之。阁部大呼曰:“史可法在此。”北兵惊愕。众前执赴新城南门楼上,豫王相待如宾,口呼先生曰:“前书再三拜请,俱蒙叱回,今忠义既成,先生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也。”阁部怒曰:“我为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哉!我头可断,身不可屈,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时得威身有遗书,恐致失落,奔盐商段姓家寄藏遗书,回视阁部,词色俱厉。豫王曰:“既为忠臣,当杀之以全其名。”阁部曰:“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既属于尔,当示以宽大,万不可杀。”遂慨然授命于扬之南城楼上,尸为众兵分裂。威时欲前同死,又念身承遗命,一死反为负托,急下城取前遗豫王书,欲投领遗骸收葬。早被拘执到营,逼降不屈,毒苦万状,批发许定国营审放,以全忠臣后嗣。五月初一日,方奔出营,进城找寻阁部遗骸,但见尸积如山,时天炎热,众尸蒸变难识,不敢妄认,以欺泉下之灵。急回金陵报讣,哀毁成病,垂危阅月少痊。闰六月初十日,复向扬,至段宅找寻原藏遗书,而段氏阖门杀掠殆尽,威彷徨莫措,唯仰天长叹,祷阁部在天之灵,忽于破屋废纸内检出,即持往南京,献于太夫人。回忆四月十八日,面讬时光景,惨然在目,得威不知其崩摧之何从也。更念忠魂无抔土之栖,存殁何慰,且使薄海内外,悠悠无定论,得威诚万有余罪矣。爰于丙午清明后一日,举衣冠笏袍葬于梅花岭旁,封坎建碑,聊遵遗命。得威于阁部受恩深重,而抚今追昔,覥然偷生,诚阁部之罪人哉。兹以危城授命始末,略述于左,不文不备,天下后世,将晓然共见阁部之大节,朗朗如日月之经天,则庶乎其不朽矣。”



明末清初的计六奇听说多铎后来建了史可法祠,于是猜测史可法必定是因为被俘不屈而死而获得了多铎的尊重,但是他碰到的扬州逃出来的百姓却非常肯定地说史可法下落不明,见《明季南略》载:“至于史公死节,其说不一。然豫王入南京,五月二十二日(癸卯)即令建史可法祠,优恤其家。是王之重史公,必在正言不屈;而「缒城潜去」之说非也。更闻江北有史公墓;康熙初年予在淮扬,见公生祠謚为「清惠」,父老犹思慕焉。忆顺治六年仲冬,予入城应试。有浙之嘉兴人同舟,自言久居于扬;问以大清兵破城事,彼云:『我在城逃出,稔知颠末。初,扬人畏高杰淫掠,乡民避入城;后水土不服,欲出城,江都令不许,遂居于城。四月十九日,大清豫王自亳州陆路猝至扬州,兵甚盛,围之。时史可法居城内,兵虽有,能战者少;闭城坚守,不与战。大清以砲攻城,铅弹小者如杯、大者如罍;堞堕,即修讫。如是数次,而砲益甚,不能遽修;将黄草大袋盛泥于中,须臾填起。大清或令一、二火卒侦伺,守兵获之,则皆欢呼请赏,可法赐以银牌;殊不知大清兵甚众。可法日夜待黄得功至;围至六日,乃二十五日(丁丑)也,忽报曰:『黄爷兵到』。望城外旗帜,信然;可法开门迎入。及进城,猝起杀人,知为大清人所绐,大惊;悉弃甲溃走。百姓居新城者,一时哗叫,不知所为;皆走出城,(史)可法不知所终。”



史德威的说法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多铎与史可法之间并无私仇大恨,按照史德威的描述,史可法见到多铎后除了表示宁死不屈外,并无丝毫冒犯多铎之处,从多铎后来为史可法修了祠,并优恤其家的做法来看,多铎对史可法是非常厚待的。当时清军对被俘不屈的明臣或是抗清首领多是斩首示众,并且悬挂首级以震慑百姓,如《明季南略》载:“独公弟咸建字海石,号如心;崇祯癸未进士,除钱塘知县。以焚册故,被擒不屈,杀之。时盛暑,悬首镇海楼三日,无集蝇。杭人收而殡之,祀之土谷祠中。”可是令人疑惑的是:按照史德威的描述,多铎在杀了史可法后,既没有收敛尸体厚葬以示尊重,也没有依照惯例,悬首示众以震慑百姓,而是立即将史可法碎尸万段、毁尸灭迹,这么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史德威所说完全是一派胡言,而史可法被清军碎尸之说更是荒谬之极,完全是史德威为了自圆其说,为了解释为何找不到史可法尸体而编出来的欺世谎言!



真实的情况是:多铎根本就没有抓到史可法,清军根本就不知史可法下落!因为后来的许多抗清军队都号称是史可法指挥,多铎于是修建了史可法祠以安定人心,减少抵抗。

                                                               

时任清廷兵部尚书的洪承畴与史可法的关系最是亲密,因为清廷始终没有捕获史可法,听说史可法未死的洪承畴于是四处打听史可法的下落,想要搭救好友史可法,洪承畴问被俘的曾经跟随史可法守扬州的明将孙兆奎:“孙公在军中,可知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死呢?”孙兆奎语带讥讽地回答说:“洪经略从北方来,可道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果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洪承畴听后恼羞成怒,立即把孙兆奎斩了,见徐珂的《清稗类钞.讥讽》中的“洪公果死耶?”条载:“洪承畴降时,方喧传扬州史可法实未死,当时就义者伪也。洪与史交最密,初欲救之,不及,恒引为憾。当时扰乱之际,乱事纷起,吴中孙兆奎其一也。孤军被陷,执送南都。时洪(承畴)当国,知孙至,与谈旧侣,并盛奖新君。便问及史,曰:“公在兵间,审知故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松山殉难故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洪大惭,惟面色不红,时人谓洪之脸皮乃革制者。孙卒遇害。”即使是赞美史可法殉国的全祖望的《梅花岭记》亦记载了洪承畴查问史可法下落一事:“吴中孙公兆奎以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邪,抑未死邪?’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邪,抑未死邪?’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关于史可法的下落,洪承畴不仅问过孙兆奎,还问过顾鼎臣的曾孙顾咸正,可以说是四处打听,见《明季南略》载:“当(顾)咸正解南京时,审官洪承畴问曰:『汝知史可法在乎』?咸正亦答曰:『汝知洪承畴死乎、不死乎』?承畴默然。”



身为清廷高官的洪承畴四处打听史可法的生死,可见清朝官方完全不清楚史可法的生死,即使是作《梅花岭记》颂扬史可法殉国的全祖望也指出,史可法的尸骨根本就找不到,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的坟墓实为史德威作的衣冠冢,并说当时最为主流的说法是史可法乘乱逃出了扬州城:“或说:(扬州)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



正是由于史可法的下落不明,故而才会有许多抗清军队号称是史可法指挥,比如《清世祖实录》卷十五记载的顺治五年(1648年)的“伪史阁部案”,曾经担任史可法的记室(掌管文书的官职)的朱国材就曾以史可法之名在安徽巢县召集了一千多民众抗清,“我史阁部也,苦身劳形,志存恢复。今约兵数万,刻日齐集,大事可图也。”



所谓的和硕豫亲王多铎俘获并斩杀史可法完全是子虚乌有!是假义博利的史德威和欺世盗名的东林党捏造散布的欺世谎言,但因为很多抗清军队都假称是史可法指挥,为了安稳江南民心,清廷于是假称史可法在扬州城被多铎擒获斩杀,并在官方史书《清实录》中以“攻克扬州城,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最终确定了史可法在扬州城殉难的官方说法,真相自此蒙尘,如同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的“殉国”故事一般重演(张嫣的“殉国”真相详见《红楼隐史》下册《金瓶梅密码》中的解密)。



万斯同在《明史稿》中将史可法的一生描述得可歌可泣、忠义壮烈。因为精力不逮,万斯同于是委托好友温睿临编写南明历史,温睿临于是依据万斯同提供的东林党野史四十余部编撰了著名的《南疆逸史》,所以《南疆逸史》也属于东林党史著,温睿临在《南疆逸史。卷8》中对史可法壮烈殉国的描述也完全是参考了史德威的《维扬殉节纪略》而写成的。





关于史可法是如何出逃的,曾为史可法代笔写过《史相国誓师文》和《乞援文》的谈迁称史可法是由城上缘绳索而下缒城出逃,但也听到有人说史可法是骑马出逃,见《国榷。卷一百四》:“督军大学士史可法拔剑自刎,左右持救,乃同总兵刘肇基缒城潜去。或云,引四骑出北门没。”全祖望的《梅花岭记》记载说有人看见史可法是骑白马出逃,“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计六奇的《明季南略》中的记载与《国榷》类似。



扬州城督军的总指挥阵前逃脱了,可被史可法抛弃的八十万扬州军民却仍然抗战到底、宁死不降,多铎后来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中宣告:“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扬州城军民因顽强抵抗而被清军报复性屠城,可怜我扬州军民八十多万人惨遭屠戮,而这完全是昏庸无能的东林党“忠义名臣”史可法一手造成!



那么,丢下八十多万军民独自逃生的史可法在离开扬州城后去了哪里了呢?



专为赞颂史可法殉国而作的《梅花岭记》载:“或说:(扬州)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石匮书后集》说史可法与部下逃到了城外的宝城寺藏起来,但被寻踪而来的清军追杀,溺死。“清兵迹之,急决战,不胜,一时尽败没。”孔尚任专为美化东林党而创作的传奇《桃花扇》第三十八出的“沉江”中为史可法“缒下南城”进行粉饰,说史可法原想着逃出扬州“要南京保驾”,却听说南京城破,绝望之下于是投江赴死。



从《五美吟。西施》中的“一代倾城逐浪花”可知:朱慈炤认可了史可法投江而死这一说法,平庸无能的史可法倾覆了扬州城,一代倾城的东林党名臣不是与军民共生死、与城池共存亡,而是选择了丢弃军民仓皇出逃,但他还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他毕竟没有投降清廷,而是选择投身江水追逐浪花。昏聩无能的史可法不顾大局、误国误民,但与其他的投降清廷捏造伪史的钱谦益、杨士聪、吴梅村、黄宗羲等等假名士和伪遗民相比,却已是东林党中的难得人物,通过我书中的《三春事业付东风——“君子”乱国、“忠臣”误国的明末史》就会对此有更深的认识,“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所以即使如史可法这样的倾城人物也足以令他的那些投降清廷的东林党“白头东施”们惭愧的了。



文章已于2019-04-19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6: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红楼梦》中的詹光的改写明末历史的神技内幕
原创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9-01-12 08:34
请先回顾《第十四章  导致明亡的明末党争第五大案——“拨乱返正”》中的一系列明史揭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宝玉强调的“程日兴”谐音“成日兴”,“成日”指整天,一天到晚,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五回:“你成日守着他,怎么不晓的?” ,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贾母说贾琏:“你还不足!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程日兴”这个名字暗含整日兴风作浪、趁机日兴发达之意。程日兴擅画楼台美人暗喻东林党最是擅长调教美女输送后宫以操纵朝政操纵朝堂。



而宝玉强调的另一人“詹子亮”名“詹光”,晚清的“太平闲人”又号“妙复轩”的终生研究《红楼梦》的张新之曾批詹光的名字关合《易》道,“詹为占卜之占”,“詹光”还暗藏“占卜”之意。这“占卜”隐喻的是东林党“制造假预言以左右舆论”,而这善于利用占卜操纵朝堂的詹光其实是有具体确指的,即东林党大佬陈仁锡。

陈仁锡先是在天启三年还乡为母守孝的三年中精心调教淫贱瘦马周奎女儿,为了避人耳目、平息乡邻对他的蹊跷举动的怀疑,于是一手炮制了周奎女儿“天下贵人”的预言。



陈仁锡于天启六年守孝期满后返京复职,接着就是在王恭厂大爆炸后制造“天变”之说惑乱人心。陈仁锡不但指使亲戚孙文豸作《步天歌》借悼念熊廷弼之名以妖言诽谤朝政,还在给天启皇帝讲读授课时故意用天变之说诋毁朝政,因此被革职削籍,返乡为民,见《明史纪事本末》:“天启七年春正月,削翰林陈仁锡、文震孟、郑鄤籍。拟孙文豸、顾同寅罪斩。(孙)文豸,(陈)仁锡戚也,尝作策论嘲时。忠贤知之,因诬文豸造妖言,谤朝政,置重辟。所指妖言者,则韩愈《原道》篇,钦天监《步天歌》也。先是,(陈)仁锡在讲筵,因王恭厂火灾,又见正人屠戮,忠贤竭土木不休,讲时不避忌讳。忠贤怒,复以不撰宁国敕,怒愈甚。遂命许显纯拟文豸狱,词连仁锡等。”及《明史。陈仁锡传》:“(陈仁锡的亲戚)孙文豸以诵《步天歌》见捕,坐妖言锻炼成狱,词连(陈)仁锡及(文)震孟,罪将不测。有密救者,得削籍归。”



崇祯改元,陈仁锡官复原职,以右春坊右中允出任武举会试主考官。崇祯三年(1630)升为国子监司业,再直经筵讲官,以预修神宗、光宗二朝实录,升右谕德。崇祯六年,周后一时得意失口说出陈仁锡与她的关系亲如一家,崇祯听闻后又惊又怒,不久就找机会将陈仁锡免职赶出朝堂。崇祯九年,五十六岁的陈仁锡病逝于他的超大豪华园林别墅——苏州无梦园中。



东林党的神棍大佬陈仁锡虽然死了,可是东林党炮制谶语预言的骗人伎俩却并没有就此止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再来看看朱慈炤藏在詹光这个人身上的秘密,《红楼梦》一书中一直都是用“詹光”一名,却偏偏在强调薛宝钗的同党善工细楼台、美人是绝技时点出:詹光,字子亮,那么这“子亮”二字中究竟藏了怎样的大秘密呢?

“子亮”,这是朱慈炤仿着诸葛亮的名字起的,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夸大和神话,民间于是传说诸葛亮有未卜先知之能。“詹子亮”这个名字是在讥讽詹光的儿子就像诸葛亮一样未卜先知,将其父的占卜神技继续发扬光大。



请看《明季北略》20卷中的【刘青田绘图】条载:“初,燕都之迁鼎也,大内有密室,刘诚意留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6: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李自成与崇祯的太子之间的真假事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19-11-19 08:54
【拙作《红楼隐史》已经出版,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本书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书中不但对网路上已经发布的旧文作了大量的补充和整理,而且还有不会在网上公开发布的极其重要的《明末党争第五大案-拨乱反正系列》的后半部分和《金瓶梅密码》系列。本书在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网有售,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有一事件同陈圆圆被送入宫一事一样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这就是:崇祯的太子朱慈烺是否曾被李自成捕获?到底事情的真像是什么呢?就让我来解开谜团。



首先来看最为流行的太子曾被李自成捕获说,主要见于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贼大索先帝、太子、二王,搜得太子、定王于内官外舍,太子送刘宗敏收视。定王送李牟收视。永王不知所在,贼封定王为宅安公。内臣献太子,自成留之西宫,封为宋王。太子不为屈。初,太子走诣周奎第,奎卧未起,叩门不得入,因走匿内宫外舍,至是献之。自成命之跪。太子怒曰:吾岂为若屈耶?自成曰:‘汝父何在?’曰:‘死寿宁宫矣。’自成曰:‘汝家何以失天下?’曰:‘以误用贼臣周延儒等。’自成笑曰:‘汝亦明白。’太子问曰:‘何不速杀我?’自成曰:‘汝无罪,我岂妄杀?’太子问曰:‘如是当听我一言。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二速以皇礼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杀戮我百姓。’又曰:‘文武百官最无义,明日必至朝贺。’次日,朝贺者果一千三百余人。自成叹曰:‘此辈不义如此,天下安得不乱?’于是,始动杀戮之念。……十二己巳自成东行,李自成出正阳门,太子衣绿随后,马尾相衔,刘宗敏继后,惟留李牟、牛金星守京师。……四月初四辛酉,三桂破山海关,唐通迎降。定王已至三桂军,三桂檄自成云,必得太子而后止兵。……二十一戊寅,自成驻兵永平,三桂使人议和,并请太子。自成命张若麒奉太子赴三桂军中,请各止战。三桂允之,约自成回军,速离京城,吾将奉太子即位。自成请如约,既盟,自成遂旋师,三桂顿兵不前,是以自成得安行。二十六日癸未,自成回京,三桂弃定王于永平,专拥太子,整军而行,一路移檄,密告远近。自成闻报,驱百姓于崇文、宣武门外,毁拆民房,及牛马。二十七,三桂传帖至京,言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服帝丧,整备迎候东宫。三十日丁亥,自成西奔。五月戊子朔,皇太子在三桂军中,传谕京中官民,各宜整肃静候。士民大喜相庆。三桂兵至榆河,大清国师檄其西行追贼,三桂请护太子入都,帅不许,三桂夜送太子于高起潜所,或云潜逸于民间,阴道之入皇姑寺,西江米巷诸商,合赀为三桂家发丧,每棺衣衾各费百两。初二己丑,三桂兵追至定州、清水河下岸,斩贼将谷大成,祖光先堕马折足,自成屡北。北京城中,俱延颈望太子至。初三庚寅,北京诸臣,迎候于朝阳门外,传呼奉太子至。多官望尘俯伏,及登舆,知非东宫也。各駴愕而退。”



计六奇,无锡兴道乡人,未曾到过北京,他的《明季北略》完全是道听途说,请看吴三桂本人发布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的反清檄文中是如何交待此事的,本书选用的是目前发现的抄录时间最早的日本的《华夷变态》卷二的《吴三桂檄》:“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政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骨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兢惕者,蓋三十年矣。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张、道义之儒、悉处下辽( 旁注 “僚”) 、斗筲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怒、妇号子泣,以致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裂;鬻官卖爵、仕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途、徭役频兴、工怨于肆,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勷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刻期并发。……”【参见2017 年 8 月第3 期《清史研究》中徐凯的《吴三桂讨清《檄文》原文本考》】



吴三桂发布的反清檄文明显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吴三桂从来就没有见过崇祯的三个儿子,不仅没见过,而且毫无了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吴三桂自称他推奉的三太子是他在甲申年从周奎、田弘遇两位皇亲和太监王奉那里抱出来的崇祯皇帝的皇三子,甲申之变时刚刚三岁!



崇祯亡国时,还活着的三个儿子里年纪最小的就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被民间称为“朱三太子”的朱慈炤,是多大岁数呢?十二岁!



吴三桂既不知道皇亲田弘遇早已死于崇祯十六年,也不知道崇祯的儿子里就是年纪最小的朱慈炤都已经十二岁了,这样的吴三桂还怎么可能是见过崇祯的太子和定王呢?哪怕他就是见过一个,也绝不会说出如此错漏百出、荒谬至极的话来。

全祖望在《鲒埼亭集》中的《跋彭仲谋流寇志》中写道:“有明成例,几皇子十龄方出封,崇祯已卯封皇三子为定王,至甲申年十五。辛巳封皇四子为永王,至甲申年十三。而彭氏谓定王年五岁,永王年三岁,则不知典礼之故也。”吴三桂的朱三太子亡国时年仅三岁说法估计就是误信了彭仲谋的《流寇志》中的错误记载。
吴三桂发布的这一反清檄文彻底推翻了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中所载的李自成将太子送予吴三桂之说。后来的清光绪朝的李岳瑞在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的传言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在《春冰室野乘》中绘声绘色地写李自成故意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送给太子朱慈烺奸淫并公开发檄羞辱吴三桂,因此导致吴三桂降清,我已经在前书中详细解析了李岳瑞的记述完全不实,此处就不再赘述。



既然不存在李自成送太子给吴三桂一事,那么《明季北略》中所说的内臣献太子给李自成是真是假呢?李自成到底有没有抓到过太子朱慈烺呢?



答案是否定的。根本不存在内臣献太子给李自成一事,李自成也从来都没有抓到过太子朱慈烺,所谓太子面对李自成而发一番大义凌然的慷慨陈词自然更是子虚乌有!



请看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的难言之苦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1-21 09:34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虽然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奎是街头骗子出身,是无恶不作的唯利是图的国之大害,而且还是卑鄙无耻的造谣惑众的奸邪小人,但是有一点事实我必须要予以澄清,那就是:尽管周奎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永王和定王给农民军,但是周奎原本是根本没想要出卖太子朱慈烺给清廷的。



因为先前出卖永王和定王给李自成,周奎虽然获得了赏金千两,但是却被四邻八舍和农民军鄙夷唾弃,为了逃避压力,周奎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这从周奎积极制造并散布太监出卖二王的谣言就可看出一二。所以,当太子投奔他时,他不敢再作那猪狗不如的禽兽之举,但又怕留下太子会为自己带来危险,于是装作不认识,想让太子识趣地自己离开,没想到周铎却直接将太子带到了长平公主面前,看到公主抱着太子痛哭,再也无法继续装傻的周奎赶紧将家人都召唤出来,一起跪在地上给朱慈烺行君臣大礼,他自己还恭敬地跪着给朱慈烺献上饮食。几天后,朱慈烺又再次跑来,周奎又是恭敬地招待一番,还是没有向清廷告发此事,对比九个月前他将年幼的永王和定王神速献给李自成时的毫无犹豫,应该说周奎对待太子朱慈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长平公主知道此时的周奎已经是克制到了极限,也许根本就是周奎的暗中授意,长平公主于是再三警告哥哥朱慈烺,劝他万万不可再来周府。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白痴,肯定都会有所警觉,更不要说这还是出于自己的至亲之人的再三警告,就是再迟钝也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年纪比长平公主还大的太子朱慈烺却依然执迷不悟,仅仅几天后,他就又大模大样地第三次走进了周奎的府第,我估计在那一刻,周奎和长平公主的心中充满的是深深的无力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朱慈烺竟然如此愚蠢,再不主动向清廷举报此事,周奎满府人员迟早都要被太子的愚蠢所连累。又经过了两天两夜,可见周奎内心是如何的一番挣扎,但在反复的权衡利弊之后,周奎和周铎二人终于下定决心,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么愚蠢的太子留着最终是个负累,不如早些送给清廷。面对主审官钱凤览骂他悖主忘恩时,周奎脱口而出的“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实为他的肺腑之言,他对太子可谓是仁至义尽,可没想到朱慈烺竟是如此愚蠢,这样的白痴留着只能是祸害,还不如杀了为国除害。



至于朱慈烺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周奎府中,谈迁在《北游录•纪邮下》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见闻:“(咸)大咸又曰:‘甲申之变,太子走太监曹化淳宅中,经宿。化淳□之客觅一善地送之刑部街,弃之去。彷徨值一老宫人入顺城门内尼菴,告之故,留焉。久之,尼益习,且闻江南有主,遂欲南往,无可偕者。尼有所善僧,许之,苦无资。太子曰:‘是不难,当告外家周氏。’暮同僧至周氏,公主传语贻二大镪,僧谓须碎金,若大镪,未便也。太子求入见公主,相持大哭。嘉定侯周奎,度不可掩,始出首。’”



咸大咸原是弘光朝明经(明代的贡生被雅称为明经),甲申七月跟随左懋第前往北京,与清廷通好议和,三个月后的十月抵达北京。咸大咸告诉谈迁说:太子被一个作了尼姑的老宫女藏在尼庵,藏了很久,当太子听说弘光朝建立后,就想去南京,可是发愁无人护送,老尼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僧人于是答应护送他,但是苦于没有路费,太子说:“这个不难,我可以找外祖父周奎要。”于是二人就去了周奎的府第,长平公主派人传话,说可以送他俩二大镪,也就是银锭两大块。僧人说大块银子不方便,如果要给的话,就给些散碎的金银。太子因此求见公主,见面后与妹妹抱在一起放声大哭,周奎一看,闹出这般动静,左邻右舍都已听闻,想想无法掩藏,于是就将太子献给了清廷。



应该说太子朱慈烺的智商实在是对不起那些为他而死的明朝官民。太子朱慈烺是在民间藏匿了八个月后才跑去投奔外公周奎的,在这八个月里,北京政权从崇祯到大顺到满清,三易其主。满清虽然是打着“闯成肆逆,祸及君后,明之子孙、臣庶不能讨,圣朝念万古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正,愤怒兴师,逆成西窜,胜朝不共之仇,藉以复焉”的为崇祯报仇的骗人旗号入京,但却在五月初二的入京当天就宣布剃发改制,下令“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迫于百姓的激烈反抗,多尔衮不得不于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暂缓薙发令,随后又于六月初一日发布的诏书中说:“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明确诏告了他们要永据北京窃夺大明政权的狼子野心。大明在北京恢复统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且满清宣布的“明朝嫡胤无遗”也昭示了清廷绝不会允许崇祯儿子们存在的态度,朱慈烺所面临的危险要远胜李自成占据北京之时。



可朱慈烺是怎么作的呢?不是赶紧逃离北京、迅速南下,而是为了向周奎讨要盘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犯险,即使他明明知道周奎是个宁可让崇祯亡国也绝不肯出钱的吝啬鬼,即使他的一母同胞的至亲妹妹长平公主极力劝告他万万不可再来,但依然无法让他知难畏险,依然无法阻拦他继续找周奎讨银子,这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仅观此一事,就不难看出崇祯的这个太子实在是朽木不可雕。



实事求是地说:同毫无选择的永王和定王不同,太子朱慈烺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周奎出卖永王和定王时是毫不犹豫的,他可从没有给过二王一丝一毫的逃跑机会,但对太子呢?他却足足给了两次机会!



周奎的心里苦啊,他其实真的不想出卖太子,否则早在第一次太子上门要钱时,他就直接绑了太子送给清廷了,怎么还会磨磨蹭蹭等到太子第三次上门要钱时才有所动作?而且就在太子第三次上门后,周奎又是矛盾纠结了整整两天之后,才最终决定把朱慈烺交给清廷宰杀!是太子朱慈烺不断上门要钱的不可救药的固执和愚蠢逼得不想出钱又想保全苟活的他不得不再次忘恩卖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的容貌变化之谜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6-10 08:06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第三回里,作者借黛玉之眼,描画了当时年仅八岁的宝玉的长相:“面若中秋之月,【甲戌眉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色如春晓之花。【甲戌眉批:“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为了避免看书人误读,作者特意加注脂批说明: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非套满月之形,而是特指秋月之青白色,同宝钗“脸若银盆”的大圆盆子脸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通过这细致的描写和说明,我们了解到宝玉面部的肌肤就像中秋之月一样姣洁青白,脸颊的颜色就像春天早晨里绽放的带着露水的花朵一样粉嫩娇柔,既如敷粉一般至白,又如桃瓣一般白里透红。

脂批的“少年色嫩不坚牢,非夭即贫”出自麻衣神相《金锁赋》,是北宋人李和的弟子陈抟所撰的相面经典,自宋代开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其中说到:“色怕嫩兮又怕姣,气姣神嫩不相饶。老年色嫩招辛苦,少年色嫩不坚牢。”意思是说:气色既怕嫩又怕娇,气娇和神嫩都不是好事。老年人气色娇嫩, 主其人还要辛苦谋生。少年人气色娇嫩,则性命不坚牢,不是夭折就是贫困。

在常人眼中,宝玉这样的外貌最是极好,但按照相面的原则来看:少年长相的姣嫩,却预示着未来命运的不幸。回想过去,朱慈炤不禁感叹命运早定,半分不由人,这如何不令他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的脂批告诉我们:此处写到的宝玉的相貌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的相貌。

因与朱慈炤相识而被捕流放的康熙朝的李方远在《张先生传》中写朱慈炤“风标秀整”,意思就是说朱慈炤形容俊秀、风度翩翩,李方远所记述的是朱慈炤中老年时的外貌,可证《石头记》中的描写不虚,朱慈炤生来便是外貌极好。

但是在崇祯朝任行人司行人的林时对却在《荷牐丛谈 。卷之四》中留下了迥然不同的奇怪描述,他是在崇祯十五年三月的册封永王的仪式上见到的朱慈炤:“王系田贵妃所诞,蓝田美玉,而面目黧黑、????然有寒俭之色,馀心窃疑之。”说永王完全没有相书中所说的富贵高寿之人应该具有的面色莹润。

(《荷牐丛谈 。卷之四》:“三王无贵相。馀素不信姑布之术,然生平阅历所见,达官贵人及素封之子,凡膺高爵而席华膴、享寿考者,率丰颐厚背,两耳垂肩,面有晬zuì然之容。矧天演贵派,玉叶金枝,虽在稚龄,宜有龙鸾之姿、云日之表,超出等恒。而以馀所睹三王则殊有不然者。       壬午春,威庙封皇四子为永王,择吉文华殿受百官朝贺。王方十岁,翼善冠,蟒袍,玉带,大璫环侍拥护,馀随班行四拜礼讫。王致谢云:‘先生们有劳了。’音朗朗可听,众易其少也,起而近瞩之。王系田贵妃所诞,蓝田美玉,而面目黧黑、????然有寒俭之色,馀心窃疑之。岂料同东宫、定王为闯贼所得,挟之西去。白龙鱼服,困于豫且,惜哉!        壬午夏间,馀承乏桐封,偕馀未之仪部,往芝城,册封淮藩常清嫡第一子由桂为淮世子。世子亦十岁,宣制毕,例应副使亲授金册,馀手奉讫,谛视之,冠翼善,服蟒袍,而面黧一如永王,又龋齿乌喙,状更劣。余私谓仪部曰:‘此岂贵徵耶?’仪部唯唯。未几,国变;而黄炎之胤,降为氓隶矣。   丙戌初春,在蠡城行宫,大璫涂文辅,抱监国世子相见,年甫及周,阁部玉笥张公元老须眉皓然,谓馀曰:‘是虽少,吾主也,宜相率拜之。’馀如命,偕同官行四拜礼。相其状貌,面黄肌瘦,大异龙种凤雏。馀心益怦之。无何,江干溃散,监国令忠卫营毛有伦护宫眷,先往上台。而有伦故定镇王鸣谦标弁,背旨竟抵蛟关,为枭张国柱邀夺,借以为贽,赴杭献功,沈之钱江。     馀目击三王,皆不克令终。然则神明之胄、王公之贵,锦衣玉食,广厦细旃,固可妄据乎哉!馀不幸言而中矣。” )

这个记载极是蹊跷,众所周知:田妃颜如美玉、肤色洁白,崇祯也是出了名的皮肤白皙,他俩生的儿子怎会是皮肤黧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无论是宫廷之中还是朝堂之上早就疑惑丛生、议论纷纷了,更不要说还有一直对田妃母子们虎视眈眈的周后和杨士聪这些东林党了,为了诋毁田妃大造谣言,又怎会放过这大作文章的好机会?

何况见过永王的朝中大臣和京城百姓很多,只有说永王体壮大、个子高的,何曾有一个说过永王皮肤生的黧黑?而且就是在朱慈炤作乞丐的最是形容不整的落魄时候,又是因为相貌不凡,而被凤阳王老乡绅注意到。如果朱慈炤生的黑炭一般,再加上满脸污垢,估计王老乡绅就是再多看几眼也不会注意到他的。

既然朱慈炤生的白净,“面若敷粉”,为何林时对却写的是“面目黧黑”呢?

林时对, 东林党人,林时对的启蒙老师是兄长林时跃,对既兄且师的林时跃,林时对终身都极为恭敬地侍奉,从不敢懈怠。而林时跃的授业恩师就是田妃的政治死敌黄道周,所以林时对相当于是黄道周的徒孙。崇祯八年,东林党领袖倪元璐因被诚意伯刘孔昭揭发“妾冒妻封”败坏礼法而落职南归,林时对得以师从倪元璐学习。崇祯十三年会考,东林党大佬孙如游的孙子孙嘉绩为同考官,十八岁的林时跃被孙嘉绩取为进士。

因为这样的政治背景,林时对的门户之见极深,是周后母子坚定的维护者。所以,他明知太子和定王早早横死,面相都大为不吉,却偏偏避而不提,只会去挑永王一个人的毛病。但我们也要看到,林时对虽深陷门户之争,对异党人士抱持偏见、极力贬低,但他同无耻造谣的杨士聪还是有些区别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对永王的面色描述竟会与事实的“面如敷粉”截然相反?

这就要仔细审视一下:林时对写的“面目黧黑”到底是指什么?

林时对写的标题是《三王无贵相》,明确说明他的这番描述完全是在讨论面相。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从无相书说长得黧黑瘦癯就是无贵相,《淮南子》写“尧瘦癯,舜黧黑,禹胼胝。”众所周知,尧舜不但都是成就伟业的至圣贤王,更是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在人均年龄不过二三十岁的原始社会,尧和舜都活了惊人的一百多岁,跟“不克令终”完全不沾边。相术从来强调的都是精气神,以明朝广为人知的相书《太清神鉴》为例,就写:“有形不如有骨,有骨不如有神,有神争如有气”,并说“贵人当论骨与神、贵在于眼富在耳”,林时对在议论永王相貌时还特别强调了相术认为的富贵之相,就是要面容晬然,请注意这个“晬然”不是指长得俊美,而是指气色温润如玉。

原来,林时对所说的永王“面目黧黑、????然有寒俭之色,无贵相”完全是基于相术上的气色之论,是指脸色发黑、形如枯槁,而非长相的黑白美丑。三国时的何晏是当时出名的美男子,以白皙俊美著称,人称“傅粉何郎”。但著名术士管辂见到何晏后却断言何晏命不久矣,管辂后来告诉他舅舅说:何晏血不华色、面色晦暗、形如槁木,这是将死的征兆。

朱慈炤在脂批中也明确告诉看书人:他少年时因为气色的问题,被预言“非夭即贫”,但并不是因为脸色发黑,而是因为神姣色嫩!

既然如此,为什么林时对看到的却是脸色发黑的朱慈炤呢?

这是因为林时对所看到不是八岁时的朱慈炤,而是十岁时的朱慈炤!十岁时的朱慈炤已经不是原来的青白面色了,而是变成了黧黑瘦癯,这是朱慈炤因为慢性中毒后所呈现出来的极不正常的脸色发黑、瘦削枯槁的晦暗病容!下面照片可以做个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在前书已经讲过:为了防止淳于衍这类的下毒事件的发生,历代王朝都不允许学医习药的女子作后妃,但崇祯的皇后却是个例外,因为她在东林党的帮助下篡改隐瞒了真实的出身。周后熟谙药理,田妃就是被周后毒害而死的,朱慈炤的三个弟弟也都先后死于周后的毒手,《石头记》中的宝钗毒害黛玉和赵姨娘魇害宝玉的情节描写影射的就是这段宫廷秘史。

手段歹毒的周后自然也不会漏了田妃的长子朱慈炤,然而,也许是因为年纪较大,也许是因为身体素质极佳,或者根本就是上天护佑,朱慈炤并未像他的弟弟们和母亲一样早早夭亡。但朱慈炤身体再好,也不可能在周后的长期毒害下毫无症状,由于体内的毒素愈积愈多,朱慈炤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反映在外貌上,就是面色发黑、瘦削枯槁的一脸病容。在体型矮小却长得白皙富态的太子和定王的鲜明对比下,身材高大的永王的脸色发黑的枯槁病容,自然是更显刺眼,从而引起了林时对的震惊和疑惑。

为何周后在方以智执教永王仅仅才一个多月之时,就不顾成规地将担任讲师未满三年的方以智调离藩王讲师的职位?因为方以智不仅是学识丰富、重才爱才,而且还精通医学和药理!永王朱慈炤的极为明显的慢性中毒的症状是逃不过方以智的眼睛的,因为朱慈炤天份过人,重才惜才的方以智对朱慈炤极为爱护,而这引起了周后的注意,为了不让方以智干扰破坏她毒杀永王的行动,周后于是急不可待地对崇祯施加压力,迫使崇祯将方以智同朱慈炤彻底分隔开。

在周后的日日毒害和步步紧逼下,朱慈炤本来已是命不久矣,可是就在这生死关头,崇祯亡国了,随着周后母子的呜呼哀哉,朱慈炤的生命却因此得以保全,这也许就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即使是作个吃糠咽菜食不果腹的流浪乞丐、或是托钵行乞残羹冷炙的游方和尚,竟然也要比在富丽奢华的皇宫中作锦衣玉食的皇子更为安全,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明亡后,终于摆脱了周后毒害的朱慈炤终于恢复了他俊朗秀整的本来面目和生龙活虎的强健身体,如果不是因为坚持抗清斗争而被清廷擒拿杀害的话,朱慈炤活到百岁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开《红楼梦》中“女儿”赞的秘密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7-08 23:11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重男轻女,但《红楼梦》却恰恰相反,重女轻男,确切地说是重“女儿”轻男,朱慈炤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甲戌侧批:真千古奇文奇情。】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但轻男还不够,朱慈炤还将女儿视为最尊贵高洁的存在,“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并又借甄宝玉之口再次强调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甲戌眉批:如何只以释、老二号为譬,略不敢及我先师儒圣等人?余则不敢以顽劣目之。】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甲戌侧批:恭敬。】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甲戌侧批:罪过。】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通常都认为《红楼梦》的重女儿轻男与明亡清代后的剃发易服有关。女真统治者对推行满族的民族服饰极为重视,努尔哈赤在天命四年以后就开始强力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命令被征服者必须以剃发易服作为归顺的标志。皇太极在沈阳称帝伊始,即明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女人不许梳头缠足。”崇德三年(1638年)又再次下令重申:“若有效他国(指明朝)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也,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 皇太极强调说:如果使用汉人衣冠和语言,那么大清就会像金熙宗一样被汉族同化而衰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军入关后,多尔衮才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其父兄制定的剃发易服的民族政策。面对吴三桂的归附,皇太极的第一命令就是必须剃头,并且下令凡是“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但是,由于汉人对剃发易服的强烈抵触和激烈反抗,清廷于是作了适当的妥协,比如对出家的道士,虽然也要求剃发,但只需剃掉四周,而且中间留下的头发允许束发扎髻带冠,不用结辫;而对政治地位不高的不大抛头露面的汉族女性,清廷就基本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清稗类钞》载:“生必从时服,死虽古服无禁;成童以上皆时服,而幼孩古服无禁;男子从时服,女子亦袭明服。盖自顺治以至宣统,皆然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剃发易服、男从女不从”。

清朝前期的汉人女性的穿着变化比较少,主要还是延续了明末“立领披风、直领披风、马面裙”的服饰搭配,后来到了清朝中期,就受男性服饰的影响而逐渐满化变为大襟样式,但这已经是朱慈炤死后的事情了。汉族女性得以继续保持明朝服饰,这固然会令心怀故国的朱慈炤感到些许欣慰,但这就是他看重“女儿”的全部原因么?

要知道,《红楼梦》爱的只是“女儿”,而不是所有女性,宝玉说得明白:“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同样也是女性的媳妇们和婆子们,虽然也不用改换衣冠,却是丝毫不得宝玉待见的,宝玉后来还说嫁了汉子的媳妇们“比男人更可杀”。由此可见,衣冠问题并不是朱慈炤重“女儿”轻男的主要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让《红楼梦》不仅是爱惜女儿,更是赞美女儿、尊崇女儿?

“女儿”一词,虽然也可偶尔作为未婚女子的称呼,但主要还是指父母生育的女性孩子,即与“儿子”一词相对应的女性晚辈。详细比对《石头记》中的“女儿”一词的用法就会发现:“女儿”一词只有在与宝玉相关时才是特指美好的年轻女性,而且只要宝玉欣赏,即使是染了男人气味的平儿和香菱也可算作是“女儿”。而除宝玉之外的其他人使用“女儿”称谓时,基本都是指某人生育或是认养的女性晚辈,其中也包括那些早已结婚生育的、不再年轻的媳妇们和婆子们,如甄家的女儿、贾琏的女儿、周瑞的女儿、如刘姥姥的女儿、如张财主的女儿、如我们女儿、如人家女儿、如“我认你作女儿”。



在《红楼梦》中,更多情形下是使用“女孩”一词来借指未婚女子,如第十五回里,凤姐对宝玉说:“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如第十八回里,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如第二十九回里,袭人劝宝玉道:“往日家里小厮们和他们的姊妹拌嘴,或是两口子分争,你听见了,你还骂小厮们蠢,不能体贴女孩儿们的心。”  如第三十九回里,宝玉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 第四十一回里,宝钗说黛玉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如第四十三回里,茗烟给金钏上的祝词:“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如第五十五回里,探春说自己:“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



既然宝玉认定的清爽浊臭是相对于“男人”、“男子”而言,那朱慈炤为何不用无论是词形还是词义都与之完全对应的“女人”、“女子”这两个称谓呢?



既然宝玉强调了他尊重钟爱的只是未出嫁的女性,那朱慈炤为何舍“女孩”这个定义更为准确的常规称谓不用,偏偏选取了主要是用于称呼晚辈女性的“女儿”一词呢?而且还斩钉截铁、异常明确地强调“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红楼梦》正文对“女儿”是极尽赞美歌颂之能,脂批也不断强调【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最为奇怪的是:明明小丫头说晴雯是去天上作芙蓉花神了,宝玉听了也觉心喜安慰,可宝玉而后郑重写给晴雯的祭词的名字却不用《芙蓉女神诔》,而是名曰《芙蓉女儿诔》,再次强调“女儿”二字。这“女儿”二字到底有何秘密,竟让朱慈炤如此刻骨铭心、并将其作为晴雯的一生注解?



要解开《红楼梦》中的“女儿”秘密,我们需要先解开《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的回目脂批之谜。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加注了很多朱批,有回前批、回末批,还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对回目的侧批,全书八十回,但只有两回的回目有加注朱批,一条出现在第三回:《荣国府收养【甲戌侧批: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林黛玉》;另一条则是在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庚辰侧批:当得起。】娇嗔箴宝玉》。

那么这“收养”一词为何如此特别,以致朱慈炤会特别加注“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提醒读者一定要细审这二字背后的秘密呢?

荣国府影射的是明朝皇室,林黛玉是崇祯和田秀英的合体,崇祯是泰昌帝朱常洛的亲生儿子,其出身来历毫无异议,“收养”一词自然是不适用于崇祯的,因此,“收养”二字特指的是田秀英,田秀英在天启年间因为其父田弘遇升任正三品都指挥佥事而定居北京,后又通过宫廷主持的信王选婚选入信王府中,怎么就变成了被荣国府“收养”了呢?

前书已经解密过了, “收养”和“女儿”这两词在明朝都有特殊的含义,由于明政府不许庶民买卖豢养奴仆,为了规避此法,民间于是以“收养”为名进行人口买卖,被买来的奴仆都要管主人叫“爹娘”,男仆自称“儿子”,女仆自称“女儿”。详情请回顾前书中第十四章中的《东林党不可告人的“瘦马”秘密》一文。

前书详细解密了东林党暗中操纵信王选妃的经过,东林党将毫无参选资格的瘦马周金莲秘密从苏州送入京城参选,并通过舞弊而将排名最后的周金莲特拔为信王正妃。为了掩盖周金莲不堪入选的事实,东林党们大造声势,不仅夸大周金莲的美貌,更是厚颜无耻地将周金莲美化成了贤德皇后的典范,但这并不能消除周后心底的不安,周后深知自己才貌逊色,完全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窃取了林黛玉田秀英的正妻地位,因此对才貌绝世的田秀英又是嫉妒又是忌惮,出身淫贱的她于是想出了个好人家的女儿绝想不出来的主意:要求朱由检命令选妃排名在她前面的田秀英和袁妃必须要使用奴婢的“女儿”自称,从而使田、袁二人成为众人笑柄,不得不时时刻刻蒙受巨大的精神凌辱。朱由检向来以尊崇礼法而著称,但他早已被周后的床技淫巧迷得离不了周后的身,就连铲除阉党这样重大的政事都要听从周后计谋,更何况这区区一个“女儿”称谓,田秀英和袁妃二人因此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妃子被帝王“收养”作“女儿”的唯二特例,而这全都要归功于东林党们精心调教出来的瘦马“贤袭人”。

我们无法想象,田秀英每日都不得不在儿子面前,向崇祯皇帝自称“女儿”时的痛苦和绝望;我们更加难以想象,年幼的朱慈炤每日向崇祯皇帝自称儿子时,却又要目睹母亲不得不使用“女儿”这一与他平辈的称呼时的悲愤和无助。本应是田秀英母子的依仗的崇祯,事实上却是田秀英母子不幸的制造者的最大帮凶!

只有当我们了解到林黛玉也就是田秀英被荣国府“收养”的不堪真相后,认识到崇祯假正经画皮下的虚伪刻薄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朱慈炤写下的“凄凉之至”这四字的沉重份量。

看到母亲终身因为“女儿”这个奴隶自称而蒙羞受辱,这份痛苦,朱慈炤感同身受;这份记忆,朱慈炤铭心刻骨!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对母亲的不公,但在他创作的《红楼梦》中,他要还母亲一个公正!既然人世间没有任何人能与他那才貌无双、圣洁高贵的母亲相比,那么,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称谓能比他母亲使用的“女儿”二字更加神圣和美好!更值得他的崇敬和赞美!也许,年幼时的朱慈炤就曾这样安慰过母亲:“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为何在《红楼梦》里,宝玉至爱的黛玉和晴雯至死都是“女儿”身?一是为照应终身“女儿”自称的历史事实,二是用以借喻人物的清白圣洁,因为她俩的历史原型是本性高洁、至死不渝的田秀英。

又为何在《红楼梦》里,宝玉关切的秦可卿和智能儿却都是因淫丧身?因为她俩影射的都是因为好色好淫而悖乱礼法、败坏朝政的崇祯皇帝。

第二十五回里有一处刻画母子亲昵的情景描写:“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甲戌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甲戌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甲戌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

通过加注脂批,朱慈炤暗示了他幼年丧母的不幸遭遇,更流露出了他对慈爱的母亲的深切眷恋。《红楼梦》看似“女儿”赞,实为“母亲”赞,这是朱慈炤送给他最最不舍的、最最美好的“女儿”母亲的一支礼赞、一曲哀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与晴雯不同寻常的端午争吵的大玄机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9-10 07:36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第三十一回里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险些让宝玉将晴雯赶了出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事情的缘由:

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晴雯失手摔坏了扇子,本是小事一桩,因为就是比扇子值钱很多的玻璃缸、玛瑙碗都不知弄坏了多少,也从没见宝玉动过大气,第六十三回里袭人说宝玉:“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晴雯因此说袭人:“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

这里的“村”字用法很是少见,其实“村”字除了可以作名词指乡村、农村,以及作形容词指粗俗、粗野,如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外,还可以做动词用,意思是冒犯顶撞,以言语羞辱人,如《水浒传·第二回》:王进道:“小官人若是不当村时,较量一棒耍子。”

由袭人的这句酸话可知:晴雯与宝玉斗嘴是每天的日常,宝玉天天都要招惹晴雯,每次都要让心直口快的晴雯顶撞两句才得好,身为主子的宝玉被丫鬟晴雯言语冒犯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在其中,宝玉与晴雯貌似主仆,其实更像朋友,宝玉对晴雯的另眼相看,自然为晴雯招来了袭人的妒忌。

跌坏把扇子,本来不过是小事一桩,感情丰富而敏感的宝玉一时心情不畅,于是借事煞性子,晴雯顶上两句,根本算不得什么,两人谁也不会不往心里去,按照往常,这事也就自然而然地过去了,可是专会架桥拨火挑事儿的袭人出来搅和了,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经过袭人的一通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才会又扯到了宝玉踢袭人,与袭人云雨等事上,终于小事变大,矛盾激化,就让我们来看看袭人的精彩表演:

袭人在那边早已听见,忙赶过来向宝玉道:“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晴雯听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伏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袭人听了这话,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话,又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羞的脸紫胀起来,想一想,原来是自己把话说错了。宝玉一面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袭人忙拉了宝玉的手道:“他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儿是怎么了?”晴雯冷笑道:“我原是糊涂人,那里配和我说话呢!”袭人听说道:“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们吵的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象是恼我,又不象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多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起心来,含恨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宝玉道:“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吧。”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袭人忙回身拦住,笑道:“往那里去?”宝玉道:“回太太去。”袭人笑道:“好没意思!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宝玉道:“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宝玉道:“这也奇了。你又不去,你又闹些什么?我经不起这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见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听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宝玉忙把袭人扶起来,叹了一声,在床上坐下,叫众人起去,向袭人道:“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说着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见宝玉流下泪来,自己也就哭了。

花袭人明着劝架,实际上借着宝玉与晴雯斗嘴的机会攻击晴雯:花袭人一过来就说:“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言下之意:晴雯根本不会照顾宝玉,我一时不到,晴雯就捅出乱子,这句话是以贬低晴雯的方式抬高自己。

晴雯因此回敬了袭人两句,并提到了宝玉踢袭人之事,狡猾的袭人于是立刻用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将晴雯指责对象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我们”两人,让宝玉产生了晴雯是针对他和袭人两人的错觉,从而制造出晴雯与宝玉和袭人两人针锋相对的假象。

心直口快的晴雯于是挑明了袭人同宝玉鬼混之事,如此一来,宝玉自然要帮着袭人说话,袭人又适时地说“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爷拌嘴呢?”再次误导宝玉以为晴雯是在攻击他,从而成功地激化了宝玉同晴雯的矛盾,宝玉被刺激得要找王夫人赶了晴雯出去。

这下袭人可着了急,这事闹到王夫人那里去,就算晴雯没得好,可是她将自己与宝玉并称“我们”的僭越之事,以及她勾引宝玉淫乱的无耻之事可能也就彻底暴露了,那么将会被严厉处理。大丫鬟金钏最得王夫人器重,伺候了王夫人多年,可是仅仅因为同宝玉开个玩笑就被王夫人打骂后赶走,最终只能投井自尽,那么又是僭越、又是淫乱的且同王夫人没什么情分的袭人的下场只会比金钏可怕一百倍,所以袭人忙回身拦住,说“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其实就是让宝玉等这事过去了再寻个借口打发晴雯出去,免的王夫人犯疑,把晴雯叫过去当面问话,正在气头上的晴雯若是要把我们见不得人的丑事说给王夫人,这可就麻烦了。

宝玉自信王夫人不会找晴雯当面问话,因此执意要去,这可让袭人着了慌,只得跪下央求宝玉千万别去,她这么哀求不是为了晴雯,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碧痕、秋纹、麝月等这些袭人亲手调教出来的众丫鬟们哪个不是整天想着法子往宝玉床上爬,袭人的丑事她们也都做过,比如碧痕利用同宝玉洗澡的机会水淹床席,袭人暴露了,她们也都藏不住,自然都没得好,于是都吓得一起进来跪下,苦苦央求。

袭人、碧痕、秋纹、麝月这四人名字也是两两对应的。先看袭人和麝月,第一部书中已经揭密过:麝月其实就是袭人,两人名字也是对应相通的,一个是有攻击之意的“袭”,一个是音同“射”的“麝”,一个是用话袭人,一个是暗箭射月。再看碧痕和秋纹,一个有痕,一个有纹,都是纹路虽浅,但痕迹难藏。四人都是一路的货色,自然同声共气、狼狈为奸。

怡红院中,唯有晴雯是个真心人,真诚实在,宝玉一大早说要写字,她就研了墨等了他一天,还不畏严寒亲自爬高上梯的把字贴门斗上,为此冻得双手僵冷,一整天都暖不过来;宝玉把雀金裘烧了个洞,还在病中的晴雯不顾身体虚弱连夜将洞补好,为此使得力尽神危,命也去了半条,这样真心实意为着宝玉的丫鬟,只有晴雯一人。但真心实意对待宝玉的晴雯又绝不肯同宝玉暗中苟且,怡红院里的其他丫鬟,如袭人、碧痕,无不是利用一切机会往宝玉的床上爬,但晴雯始终洁身自好,她“心比天高”,她自尊自爱,她与宝玉的相处是“平等”的,也是无邪的,她绝不会为了讨好宝玉而同宝玉的一起洗澡云雨狎戏。

看懂了袭人劝架的玄机,不但能够理解了花袭人是如何用“话”袭人的,也能明白了晴雯高洁的难能可贵和在怡红院中的四面楚歌。



碧痕、秋纹、麝月等人为袭人跪了一大片,那么是否有人为晴雯站了出来呢?自然是有的,这个为晴雯站了出来的不是怡红院中人,而是黛玉,且看书中描写: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宝玉道:“你何苦来替他招骂名儿。饶这么着,还有人说闲话,还搁的住你来说他。”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

晴雯的话没能说出来,但这并没什么打紧的,因为黛玉说的话与晴雯说的话并无二致,晴雯说袭人:“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黛玉说袭人:“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无论是晴雯说的,还是黛玉说的,不过是将一样的话,换个人换个方式说罢了,都是揭露袭人和宝玉见不得人的苟且,因为黛玉是小姐,袭人自然不敢发作,更不敢对着黛玉耍她那些鬼伎俩,而黛玉的打趣和讥讽也终于让宝玉冷静下来。此事似乎就此一笑而过,但风波真的是过去了么?

当然没有,没事挑事的花袭人正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宝玉因黛玉说“我先就哭死了”,而说:“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却被自作多情的袭人以为宝玉是在为她赌咒,因此才会语带得意地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但到了第三十二回里,袭人才惊悟宝玉的这些痴情话原来都是说给黛玉的,再加上黛玉对她的打趣和讥讽,心中嫉恨的袭人因此也开始算计上了黛玉。更多详情请回顾第一部书中的《宝玉被打暴露出的花袭人的真面目》。

请注意:宝玉与晴雯斗气发生的背景,且看书中描写: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这一天原来是端午节。请好好想想,端午节是什么日子?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流放中的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心情绝望的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没能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那么,《红楼梦》中谁是屈原呢?

再请回顾我在第一部书中的《贾宝玉的泣血悼辞《芙蓉女儿诔》究竟为谁而写》,《芙蓉女儿诔》不仅特意模仿了屈原的《离骚》的体例格式,而且还将晴雯比作屈原,并强调晴雯之死“惨于羽野”,同样是“直以亡身”,但晴雯比屈原更加悲惨。端午节是屈原不幸屈死的日子,因此,宝玉在端午节因为袭人的挑拨离间而与晴雯置气,并要将晴雯赶走,这是暗示此事就是晴雯后来被“诐bì 偏颇,邪僻奴悍妇”恶语构陷而不幸屈死的根源。而晴雯也在端午节这一天先是跌坏了扇子、后又手撕扇子,这样的安排,是作者朱慈炤对无耻的谣言制造者的愤怒鞭挞,其中秘密请看前书中的《揭开“晴雯撕扇”的震惊世人的终极大秘密》。

看到这里,相信朋友们已经彻底明白背地里谗害构陷晴雯、的诐奴悍妇是谁了,话袭人的花袭人是也!

晴雯之死,也预告了黛玉之死,黛玉有影射大明皇帝真龙天子崇祯之意,而端午节也是祭龙的节日,故也被称为龙节,在这样的日子里,筵席无兴散了,奸佞横行的大明王朝也行将末路了,宝玉自然是心中闷闷不乐,长吁短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得李自成欣赏的朱三太子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2-25 22:5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既然李自成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太子朱慈烺,那么《明季北略》中关于太子朱慈烺面对李自成时的英勇无畏的慷慨陈词自然也就完全不存在了。那么这么具体的事迹到底是凭空杜撰的,还是被移花接木的张冠李戴了呢?



仍然是钱士馨给出了我们真相:确实有一个崇祯皇帝的儿子在被抓后,面对李自成不卑不亢,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气概,这个令人钦佩的人不是崇祯儿子里年纪最大的太子朱慈烺,反而是年纪最小的永王朱慈炤!



请看《甲申传信录》卷九的《戾园疑迹》中的明确记载:“大行皇帝遗三子,长太子,甲申年十六岁。次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闯犯阙时,上遣太子及二王出匿,命太子至成国公府,命定王至嘉定侯府,命永王至田皇亲府。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闯问:‘早来曾食乎?’王曰:‘尚未用膳。’因进饭,与之共食。是日午刻,得上崩驾信,闯谓二王曰:‘若父皇何苦自缢?即存,孤将与分治江南,不忍有弒君之名。今即自缢,非我弒也。今无伤,俟天下大定,孤将裂地而封尔,无忧也。’因发交伪权将军刘宗敏,令善养之。二王既至宗敏所,尚衣赤,谓监视军士曰:‘我当衣素,奈何衣红?可取素衣来。’军士曰:‘何来素衣?将往取宫中,可乎?’王曰:‘不可。’遂罢。二十二日,二王复入朝,闯语在廷者曰:‘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往来皆乘骡。  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

为了正本清源、去伪存真,钱士馨花费了七年时间在北京四处走访、多方采证,历尽辛苦终于写成《甲申传信录》十卷,由于钱士馨身在民间,所以他对那些发生在宫廷之内、朝堂之上的事难以全面了解,但是对于发生在朝堂和宫廷之外的京城百姓得以亲历目睹的事情,比如二王和太子的下落问题,他的如实记述就成为了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



有了钱士馨的《甲申传信录》,后世的我们才有幸了解到了这样的事实经过:年幼的朱慈炤的不屈服,不仅没有激怒李自成,反而令他获得了李自成的敬重,李自成不但亲自陪同他俩吃饭,而且命令刘宗敏善待二王,还又安排二王为父亲崇祯送葬,并且对臣属们说:“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 (杞、宋之礼,典出周武王封夏朝的后代于杞(今河南杞县),周成王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使二者承夏、殷之祧。) 这句话表明了李自成决定善待前朝后嗣的态度,但也正是李自成说的这句“我将以杞、宋之礼待之”,被人利用了以讹传讹地制造出“李自成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的欺世谣言。



面对永王朱慈炤宁死也决不肯向他下跪的顽抗,李自成不仅丝毫不予怪罪,反而是十分欣赏年幼的朱慈炤的过人勇气。正因为亲身经历了李自成始终宽宏、始终礼遇的态度,朱慈炤才会在他的《红楼梦》里写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也是义侠豪杰,朱慈炤的这一结论的作出是出人意料的,只有在了解了这背后的历史渊源后,我们才能体会到他写下的这“义侠豪杰”几字的真实分量。



朱慈炤年纪虽小,却能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这不仅令李自成十分欣赏,亦令其他的农民军将领们佩服尊敬,李自成败逃出北京之时,京城一片混乱,人人自顾不暇,可是朱慈炤却得到了素昧平生的农民军将领毛将军的保护,因此得以全身逃出北京,而那个在皇宫中只知作威作福、动不动豪掷千金贿赂讲师的定王朱慈炯却无人理会,最终在混乱中死于北京的城西空苑。



肯定会有人质疑:永王明明比定王小一岁,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写得清楚:“时,太子年十六,定王十三,永王十二”,钱士馨却写“长太子,甲申年十六岁。次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这年龄记载的错误怎么解释?



其实,钱士馨的关于二王的年龄错误恰恰证实他对于此事的记述是完全真实的。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王世德虽然交代了二王的年龄,但他没有说明一件事情,什么事呢?就是崇祯儿子们的身高问题。



周后个子极为矮小,《旧京遗事》记载周后“少颀颀之美”,“颀颀”就是身材修长个子高的意思。周后参选信王妃时,也被天启皇后嫌弃“弱小”,即使是民间普通百姓选妻还要“种贤、多子、端正、长、白”,个子高是重要指标,何况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皇室选婚?明朝选后妃的规矩极其严格:“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循视之曰: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去之。凡遣归者千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胫、肩、背,有一不合法相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窜、稍浊、稍吃者皆去之。” (《纪晓岚文集第三册卷一·明懿安皇后别传》)



不要说个子太高或太矮无法入选后妃,就是个子稍高或是稍矮的都是不合格的,且不说假造京籍的周后压根就没有参选信王妃的资格,就算她有资格,但凭她那过于矮小的个头,也会在第一天就被早早淘汰,还怎么可能连过八关?



可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户籍、相貌、才华、以及身高一无是处的黑乌鸦反而一路挺进决赛,并且最终被特拔为信王妃,仅此一条也足以说明信王选妃的作弊之深了。



而周后的矮小基因最终拖累了她的孩子们,俗语说“父矬矬一个,母矬矬一窝”,崇祯朝的文渊阁大学士黄景昉在《宦梦录》中明确说已经十五六岁的太子朱慈烺身材短小,“睿体差、短、小尔”。



明末沈颐仙的《遗事琐谈》中则是记载:“宫称定王为三王子,永王年与(定王)均,而体壮大。”永王比定王小一岁,年龄相差不大,可是年小的永王与定王相比却是身材高大健壮,这奇怪的反差就是因为定王受母亲周后的遗传也是个小矮子,而永王的母亲田秀英“生而纤妍”高挑绝妍,而且是文武双全热爱运动,所以朱慈炤长得高大健壮,蓬莱公李方远在《张先生传》中也写皇四子“丰标秀整”,是个长身玉立的美男子。



因为永王与定王相比身材高大许多,所以不清楚二王年龄的普通百姓们完全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身形外观上判断二王的年龄大小的。《甲申传信录》写:“永王,甲申年十二岁。次定王,甲申年始十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永王的身高和年龄是完全一致的,十二岁的永王的个头就是十二岁的男孩的正常身高,而生活优渥、营养过剩的定王则不同,已经十三岁的定王的个头仅仅相当于正常标准的十岁男孩!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我就拿联合国WHO2017年的统计数据作个参考,考虑到虚岁与周岁的不同,下调一岁:九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35厘米,十一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46厘米,十二岁男孩约153厘米。也就是说:虚岁十三的定王比小他一岁的永王至少矮了11厘米,与同龄人相比则至少短了18厘米,当之无愧的矮人一头!



所以,沈颐仙的《遗事琐谈》用笔可谓狡猾,明明是定王生的个子太过短小,可他却扭曲视角写身高标准的永王“体壮大”,让不知内情的人看了还以为皇四子永王是个形如金刚一样的巨无霸,不得不让人感慨沈颐仙那热切维护周后的拳拳之心啊!



如此悬殊的身高差,相信所有亲眼看到站在一起的定王和永王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英武不屈的身材高大的永王是哥哥,而怯懦畏缩的个子非常矮小的定王是弟弟。



由此可知:令大学士感叹身材太过短小的太子朱慈烺虽然年龄上要比永王朱慈炤大四岁,但个头不会比朱慈炤高多少,甚至可能比朱慈炤还要矮,东林党能够将被李自成俘获的永王和定王二王歪曲成太子和定王二人,并将永王面对李自成的威武不屈的英勇事迹嫁接到太子的头上,就是利用了永王的身材高大作文章,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兄弟中年纪越大的个子越高、性格也会越成熟,因此将个高的永王朱慈炤说成是年纪最长的太子朱慈烺很容易就骗过了不知内情的普通民众,从而实现了他们的张冠李戴,欺世盗名,计六奇和张岱的错误记载就都是来自东林党散布的无耻谣言。



虽然周后母子们个个都是低矮短小,“少颀颀之美” ,但心机却多,周后不但害死田妃母子四人,并成功地暗中操纵朝政,而太子能够瞒住多疑的崇祯在婚前偷偷鬼混风流,就是年纪最小的定王也是嚣张跋扈,私下用千金贿赂收买讲师,《红楼梦》中写同父异母的贾环总是借机构陷和谋害宝玉,比如造谣宝玉强奸丫鬟金钏、比如意图用蜡灯的热油烫瞎宝玉的眼睛,这些何尝不是朱慈炤在揭露太子和定王对他的歹毒暗算。



只不过周后母子们的心机都用在了害人渔利上,真正的危急时刻,太子是好歹不分、执迷不悟,最终自取灭亡;定王是畏缩怯懦、只知保命,始终龟缩在年幼的永王身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写:“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宝玉与贾环的云泥之别正是对现实中的永王朱慈炤和定王朱慈炯的如实描写。



时穷节乃现,崇祯的三个儿子里,竟是年纪最为幼小的朱慈炤毫无惧色、宁死不屈,从而获得了李自成和农民军的赞赏和尊重。而他历经十年心血著就的千古奇书《红楼梦》不仅荟集中华文化的千年精萃、更是为人间存留了难得的明史真相,壮哉、伟哉,生儿如此,足慰母亲田秀英的在天之灵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慈炤又重复了他母亲遭受的不公遭遇,朱慈炤令人钦佩的不屈言行又被别有居心的人移花接木地写作是太子朱慈烺的事迹。但是,就算他们使尽手段把太子朱慈烺粉饰得再出色又有什么用呢?这些无耻的谣言党们既不能改写朱慈烺愚蠢的自取灭亡,也不能将明亡的史实彻底湮灭,所有的这一切终将会有个水落石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9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姐儿争佛手——朱三太子的反清复明
原创 红楼隐史蝶恋花 红楼隐史 2020-04-12 22:10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红楼梦》里有三处提到了佛手,先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后,板儿看到探春屋里摆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犯馋要吃,探春便给了板儿一个大佛手,结果巧姐儿看到板儿手里的佛手后便哭闹着要,众人于是用她的柚子换了佛手。然后是第六十四回雪雁提及黛玉屋里也常爱摆佛手;第七十二回里贾琏又提到外路和尚送给贾母的寿礼——一个蜡油冻的佛手,为贾母所爱。

为何《石头记》中屡屡提及佛手,而且这佛手不但惹得巧姐儿与板儿相争,同时也为探春、黛玉、贾母三人所爱,这佛手究竟是何宝贝?

这佛手可不是小宝贝,而是大宝贝,除了前书解密过的寓意外,这佛手还喻指大明政权这个极大的宝贝!

朱慈炤为何要将大明政权比作佛手呢?这就要从大明的开国之君朱重八如何走上从军路说起了。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兄长相继病亡,孤苦无依的朱重八只得去了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四出流浪,化缘为生。元至正八年(1348年),21岁的朱重八返回皇觉寺。1352年定远富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在濠州起兵,朱重八的童年好友汤和被郭子兴授千户,汤和于是给好友朱重八写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收到信后的朱重八在留寺为僧、离寺避难还是听从汤和的建议还俗从军这三个选择中犹豫不定,于是在寺中向佛祖求问占卜,占卜的的结果显示无论是留在寺庙、还是离寺避难都属不吉,朱重八于是卜问从军举事怎么样,结果占卜大吉,看到佛祖给了他如此明确的指点,朱重八大喜,于是立刻赶赴濠州投军。

不断获得神助的朱元璋因此在短短十五年后取代元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大明政权,所以,朱慈炤就在他的《石头记》中用佛手借喻得到佛祖指点和帮助而投军起事、最终成功称帝的小和尚朱重八创立的大明政权。

这就是为什么在朱慈炤的笔下:探春、黛玉和贾母都是将佛手摆着供着,唯有板儿是闹着要吃佛手,因为板儿是一心想吞灭大明的满清!

第四十一回里就巧姐儿和板儿的佛手之争写得仔细、批注的也详细:“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庚辰双行夹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蒙侧批:伏线千里。】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庚辰双行夹批: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回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蒙侧批:画工。】”

探春房内摆的数十个大佛手是喻指南明政权结束以后的仍然尊封大明为正朔的明郑政权(1662年-1683年)苦苦支撑的数十年,受不了板儿闹腾的探春给了板儿一个佛手,这是暗喻地处台湾的明郑的继承人郑克塽最终不支,只得投降满清,汉人政权被从探春——明郑的手中交到了板儿——满清的手中。

巧姐儿向板儿要佛手,并且甘愿用自己手中的大柚子做交换,前书中已经解密,大柚子暗喻的是崇祯和田秀英唯一留下来的儿子——朱三太子朱慈炤,巧姐儿甘愿用自己的大柚子换取板儿手中的佛手,这是暗喻:巧姐儿朱慈炤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满清篡夺的大明政权,表明了朱慈炤反清复明的不怕牺牲的决心。

那么,朱慈炤是否从事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呢?这是明史学界从未详审过的一个问题,因为从朱慈炤被捕后的供词来看,朱慈炤明确否认自己从事过反清复明的活动。

那么,朱慈炤被捕后的供词是否确实呢?

答案是否定的。朱慈炤不但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

根据描写宁波慈溪地域文化的古籍道光《浒山志·杂记》卷八记载:“眉山陈氏景屏楼面玉屏山,楼额相传故明朱三太子书。诸生胡朴崖迎之,居为奇货,召募壮士,思行嘉绩故事。众溃,被逮。太子不知所终。”游方和尚朱慈炤还俗成婚后隐居在浙东,从朱三太子留下的楼额手书和起兵之事可知,朱三太子朱慈炤确实是曾参与了反清复明的,只是不幸失败。

其后发生的金和尚拥立朱三太子起事的记述则更为清晰,义军们明确声明,他们拥立的朱三太子是永王。身为普通的江南百姓,却能清楚无误地说对朱三太子的王号,可见他们对朱慈炤的情况十分了解,见《伪朱三太子案二则》:“一江南金和尚挟妖术,诈称拥立朱三太子,为崇祯帝子永王,潜相煽诱,聚众太湖。圣祖南巡,谋劫乘舆,以发炮不鸣而止。事发, 捕逆党, 悉伏诛; 所称朱三太子者, 年七十余矣, 解京师, 鞫实, 斩于市。”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以“朱三太子”的旗号起兵的宁波张月怀的义军中的何子奋被捕后供述清楚,何子奋是其化名,他的真实身份是朱三太子的二儿子朱?。(见《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897-898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4 :“臣等现在会审,因查四十五年七月间,浙江张月怀左道惑众案,内有拏获奸犯何诚之侄何子奋,现禁在狱,提出讯问,据何子奋自供:伊系何诚之第二子,本姓名朱?,何诚即是朱三,入赘余姚胡家,有子六人,其第三子已死,自败露之后,何诚家属妇女逃窜至湖州府长兴县地方。……”)

以上三处记载已经足以证明:永王朱慈炤不但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康熙年间会不断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而不是朱太子和朱二太子定王的名号起事。

顺治初年的南北皇太子案都是以假冒之名了结的,也就说,清廷的对外官宣始终是朱太子朱慈烺下落不明,因此,作为民间百姓,如果要假借崇祯儿子的名号起事,毫无疑问借用下落不明的朱太子朱慈烺的名号最有号召力,再不济也应该打着朱二太子定王的名号,因为这两位不仅伦序排在前面,而且也都是被东林党吹捧成千古圣贤皇后周后的儿子,也就是崇祯的嫡子,谁会想到去拥立朱三太子这么一个伦序在后,而且还是被东林党攻击为奸妃之人的庶子呢?

但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同时期的各路义军们纷纷舍朱太子和朱二太子的旗号不用,一致地拥立朱三太子,这充分证明:朱三太子必定与这一支支起事的义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直接参与其中的某只队伍,所以他们才会而明确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进行反清复明。

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吴三桂起兵反叛传到北京后,估计是甲申之变时,年幼的朱三太子朱慈炤面对李自成的英勇不屈给京城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一位名为杨起隆的人以“朱三太子”之名在京城纠集了八旗奴仆、佃户千人反清,因监生郎廷枢告密而事败,杨起隆下落不明。 后在康熙十八年(1678年),杨起隆的旧部朱次门又在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托名“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拿获,押往京城处死。

如康熙十六年,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纠集海上兵勇数万人起事,皆头裹白布,称“白头军”,活动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山谷间,与台湾郑经联合,后被海澄公黄芳世击败。

如浙江宁波眉山诸生胡朴崖召募壮士,拥立“朱三太子”起事,兵败,朱三太子不知所终。

如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江南金和尚拥立“朱三太子永王”,聚众太湖,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关键时刻由于发炮不鸣,金和尚最后事败被杀。

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一月,江苏太仓州与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暴动,浙江大岚山的一念和尚张念一(即张廿一张君玉)、张念二(即张廿二张君锡)等又以“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他们聚众起事,头包红布,竖大明旗号,欲攻太仓劫库,却未成功。因为两地首领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因此引起了清廷的特别重视,对此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严密搜捕,朱慈炤全家最终被捕遇害。

如果说在康熙朝早期起事的杨起隆和蔡寅之所以打起了“朱三太子”的旗号是因为钦佩朱慈炤国破时的英勇不屈,但康熙中后期的江南一带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则毫无疑问都是身居其地的朱慈炤亲身参与的结果,所以翻看史书就会发现:在康熙四十七年永王朱慈炤被捕并被杀害后,曾经此起彼伏、连延不绝的朱三太子起事也就从此平息了。

被捕后的朱慈炤拒不承认自己反清,尽管他的二儿子朱?被抓时就是在反清的义军队伍里。朱慈炤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朱慈炤在《石头记》的第八回里曾经批注道:【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同清廷斗争了几十年的朱慈炤对清廷的狡诈和凶残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知道自己和儿子们都难逃一死,但他绝不能交待自己的过往行动,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保护那些同他交游往来的为数众多的遗民义士和他的血泪巨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如果他承认反清,那么清廷就将会对这些人进行疯狂地搜捕剿杀,不但无数人要被残酷株连、人头落地,而且自己托付于密友畸笏叟的心血之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会被发现焚毁。

最终,由于没能从朱慈炤的口供中得到任何线索,没有发现足够证据的清政府因此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株连迫害。

朱慈炤从未放弃抗争,正是他不懈地组织队伍、不断地发起斗争,这才让“朱三太子”的战斗旗帜历久不倒,根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开篇所写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知,坚持反清复明斗争的朱慈炤是在六十五岁以后才开始创作《石头记》的,此时的他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再胜任奔波武斗,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抗争,于是将反清复明的事业交付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化名何子奋的二儿子朱?,让他代替自己从军,而朱慈炤自己开始以笔为枪,转入了另一个战场,既然他无才“补天”——恢复中华旧山河,那么他就要用他的余生与东林党文魔们作文斗,去补地之缺——补史之缺——为存留明朝灭亡的可贵真相而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崇祯皇帝在甲申三月十八日晚送三个儿子出宫时,给他们交代的最后一句话是:“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朱慈炤没有辜负父亲的最后嘱托,巧姐儿确实是用他又香又圆的大柚子,也就是用他的生命去反清复明,去换取被满清篡夺了的大明佛手,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无畏勇气和坚韧不拔永远值得我们的钦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慈炤被害十二年后的康熙六十年(1721年),远在台湾的福建人朱一贵因为不满清廷的剥削和压迫愤而起义,为了壮大声威,朱一贵也打起了“朱三太子”的旗号,只是他这个“朱三太子”已经不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儿子永王了,而是朱一贵将自己的年幼儿子称为“朱三太子”,可见,由于朱慈炤的不懈斗争,“朱三太子”这个旗号已经是威震全国、深入人心了,即使朱慈炤已死,但他名字的余威依然足以撼动满清的统治,依然值得借来一用。

“朱三太子”可谓是康熙终生的梦魇,就连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在继位后也始终是心有余悸,胤禛在雍正七年(1729年)亲自向全国颁行《大义觉迷录》,并在首篇的《华夷中外之论》中哀叹说改朝换代的新皇帝们从来没有像满清这么艰难过:“从前康熙年间,各处奸徒窃发,动辄以朱三太子为名,如一念和尚、朱一贵者,指不胜屈。近日尚有山东人张玉,假称朱姓,托于明之后裔,遇星士推算,有帝王之命,以此希冀鼓惑愚民,现被步军统领衙门拿获究问。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之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否则,隐匿姓名伏处草野,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8:30 , Processed in 0.121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