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7: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惜春的闺房为什么叫暖香坞?这个暖字,说出惜春出家的原因
www.163.com 2020-03-09 19:56
惜春所住的庭院,名为“蓼风轩”,在这处山水曲折的庭院中,有紧邻水池的画室书房“藕香榭”,最幽静处,则是惜春坐卧的闺阁“暖香坞”。暖香坞最大的特点,就是“暖”。且看芦雪庵诗社一回,李纨带着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岫烟,都来围炉作诗。正热闹时,贾母也来了,“远远见贾母围了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环,每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

贾母到这芦雪庵落座,却觉得不妥,“这里潮湿,你们别久坐,仔细受了潮。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她的画儿,赶年可有了”。说着一行人都去了暖香坞,“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的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刚到门口,便觉“温香拂脸”。可见惜春这房里确实暖烘烘的。列位细琢磨,大观园里有那么多庭院闺房,原著在这里,为什么特意点出惜春的暖香坞?还明确指出暖香坞最暖?

暖对应的是什么?莫非一个冷字。也只有十分怕冷的人,才终日将闺房烧的暖烘烘的。试想黛玉体弱多病,她的闺房都不如惜春的暖,这足以说明这里的暖说的不是感觉,而是心境!惜春幼年失恃,其母为何人,原著并未提及,只道她是宁府贾珍的胞妹,在道观里修行的贾赦,是她的老父。然而,无论是贾赦,还是贾珍、尤氏,甚至贾蓉等人,皆与惜春十分疏远,平素很少走动。惜春自幼被贾母报至荣府养活,虽说吃穿用度一样的奢华,但她从小是没有父母疼爱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六七岁就跟馒头庵里的小姑子成了朋友,还说自己也把头发剪了,去庙里做姑子。试想倘若父母在侧,千金之贵的惜春,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人情之冷,让惜春活在冰窟之中,故而她在姐妹中若即若离,表现的格外喜暖,然而小小的暖香坞,并不是长远的庇护。贾家被抄之后,族人离散,宁府无人理会惜春,荣府自顾不暇,惜春不愿再成累赘,这才执意出家而去。青灯古佛纵然寂寥,好在这是她唯一可选择的归宿,也算是求悟而得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惜春住所为什么叫暖香坞?一个暖字,解开贾敬不喜惜春的真相
君笺雅侃红楼
2019-10-08 17:30
解读大观园之五|暖香坞、藕香榭、蓼风轩|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贾迎春住紫菱洲缀锦楼;贾探春住秋爽斋;贾惜春住暖香坞。其实惜春的住所有三个名字,暖香坞、藕香榭、蓼风轩,这三个名字分别对应惜春住所的不同称呼。

蓼风轩与潇湘馆蘅芜苑类似,是大的称谓。
藕香榭应该是惜春的画室,学习的地方。
暖香坞是惜春日常居住起卧的闺房。
这三处地方分别都带有不同的意义。曹雪芹借由三个名字,将惜春的可怜疼惜描写的淋淋尽致。
一,蓼风轩
(第二十三回)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这里明确说明了三春的住处。惜春住的是蓼风轩。
关于蓼风轩,蓼花在贾宝玉纪念贾迎春的《紫菱洲歌》中出现。不过蓼风轩却不在紫菱洲旁边,而在秋爽斋对面,与稻香村紧邻。惜春年纪小需要李纨就近照顾。
关于蓼花,之前写紫菱洲时有过争议。蓼花很多种,以水蓼红蓼最常见,全国南北皆有。民间叫狗尾巴花,注意与狗尾巴草是完全不同两种植物。但狗尾巴花是蓼花的俚称并不错。曹雪芹用蓼花(狗尾巴花)影射迎春惜春,正是她们无父母关爱的写照。

贾家四春,惜春出身最高。她是贾家嫡长房宁国府千金大小姐。就算贾元春也不如她出身。奈何出生后母亲去世,父亲贾敬弃她不顾,哥哥嫂子贾珍、尤氏也都是无心之人。惜春襁褓中被贾母命王夫人抱来抚养,有家不能回,致使小小年纪养成孤介性格,一如风中蓼花,如诗人吟咏:
深浅霜前后,应同旧渚红。群芳坐衰歇,日日舞秋风。
二,藕香榭
惜春又名“藕榭”,正是源于藕香榭!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成社,众人取名作诗:
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
藕香榭是惜春住所另一处地方,盖在池子里三面环水,应该被惜春开辟成画室书房。
藕香榭的“藕”字,给了惜春可怜的标签。就像之前说林黛玉、香菱、包括贾迎春、秦可卿这些人一样,他们都和“莲”字有直接关系。惜春的“藕香榭”,同样是“莲”,隐喻她可怜的人生。

惜春明明是千金大小姐,却“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与生她的宁国府断绝关系。贾敬死的时候,曹雪芹一笔没写惜春,固然是插不下笔,但惜春对父亲的冷漠生疏也是不言自明。
惜春最后出家为尼,青灯古佛孤寂一生。有些人活着已经死了。惜春小小一生,没有得到父母一天疼爱,与史湘云一样,是《红楼梦》最可怜的两个女孩子。史湘云幸运在从小养在贾母身边,并没有受到委屈,反倒有样学样学了贾母一身豁达大气。惜春没有得到贾母对湘云那般的爱,她在贾家和迎春一样,都是一枝小小的“狗尾巴花”。无人管,无人问!
三,暖香坞
(第四十八回)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第五十回)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
惜春卧房叫暖香坞,贾母都说惜春那里暖和。暖字的意思耐人寻味,怕冷的人才需要暖。惜春怕冷,是她从小孤零零无人问津的真实处境。喜暖怕冷,“暖”字也揭开了贾敬不喜欢女儿贾惜春的原因——父母不予温暖,借由身边事物得温暖,惜春可怜!
关于惜春的身世,总有人议论纷纷,甚至污蔑其母偷情所生,根本是无稽之谈。冷子兴明确说惜春是贾珍胞妹,兴儿也说惜春真正是“珍大爷亲妹子”。都证明惜春是贾敬的亲生女儿。
贾敬之所以对女儿惜春不闻不问,这世界上有一种父亲,爱妻子甚过爱孩子,贾敬就是这样一个人。贾敬对女儿惜春冷,惜春就更需要暖,这也是暖香坞的由来!

贾敬是《红楼梦》中唯一没提到有姬妾丫头的贾家男主人。他一生只有嫡妻,没有妾。夫妻感情深厚,人到中年惜春母亲突然怀孕。计算贾珍年纪,当时起码四十岁左右。古人这个年纪生子很正常,问题是惜春母亲时隔二十年再生育,就很有问题。所以,惜春的出生是以母亲难产而死为代价。对惜春来说是悲剧,对贾敬也是悲剧。
贾敬妻子生女去世,令他心灰意冷。将爵位丢给儿子贾珍后躲到道观胡孱,痴心得道成仙救回妻子?只可怜了惜春,失去母亲再被父亲抛弃。
惜者,痛惜、惋惜、怜惜、惋惜,唯独没有珍惜,这也是贾珍、惜春兄妹名字的由来……
曹雪芹对惜春充满了心疼。小小女孩,遗世独立。六七岁时就说长大了要剃发当姑子去(第七回)!贾家抄家后,惜春毅然出家,与堂兄贾宝玉一样,成为贾家长幼两房两个“忏悔者”!对惜春,蓼风轩、藕香榭、暖香坞这三个名字,都是她一生的写照。总结一下,可怜矣!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0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贾宝玉观妙玉影射朱慈炤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天竺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评宝玉神游幻境 (三)

李_民
IP属地: 香港
2016.12.05 08:40:43
字数 2,532
阅读 414
回目
      上回讲了贾元春的判词,她是在金陵十二钗中个人命运与政治联系的最紧密的人物。她的一生是悲剧的,可谓是昙花一现,看似风光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无奈。似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朦朦胧胧地产生一些美感,说不尽,道不完。笔者今天要讲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序第六的人物妙玉。妙玉这个人物原型体现了曹公对独立人格和事物思想上的升华,值得我们去探究。

       书中说妙玉是苏州人氏,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因元妃省亲,大观园需采购小尼姑,便请了妙玉到栊翠庵。她在前八十回正式出场仅两次,曹公笔下虽涉及她的描述仅1500字,但已塑造出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即便用笔不多,但地位不同寻常。正册中第六位竟是不知姓氏、法号妙玉的尼姑!这着实让人觉得奇怪!你要问怎样不寻常了?首先妙玉这个名字就不寻常!大家都知道曹公起人名大量使用谐音,如:贾政是"假正(经)",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真顽石",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冯渊是"逢冤",袭人是"戏"子(蒋玉函)的"人",平儿是"瓶儿(摆设)",秦钟也是个"情种"。那么"妙玉"看做"庙"中的玉石,表明了她原是出家人。同时她也在红学界称为:"红楼三玉"之一。"三玉"?当然是"宝玉"、"黛玉"和"妙玉"。也使用"玉"字为名,能和"宝玉、黛玉"并肩的人物!你想想!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先看看判词原文: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幅画和判词不难理解。是指:想皈依空门,可六根未净,看似跳出了红尘,其实未必能如愿;可惜了宝贵而纯洁的本质,最终还是落入世俗社会。

       究竟妙玉如何六根未净?又如何落入世俗社会?下面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曹公笔下的妙玉是一位性格特征非常鲜明的女性,虽说具有超凡脱俗的相貌和品格,但"太高任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欲洁身未洁"、"空门心若空"。

妙玉
       那么妙玉怎样六根未净了?从书中不难看出她的出家并非出于"彻悟"。在第十七回中写贾家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修建大观园,并在大观园中修建了一座尼姑庵"栊翠庵",准备请家尼在大观园中修行,这时候负责操办此事的下人给王夫人汇报,对话原文如下:

       又有林之孝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二个小尼姑、小道姑,都到了。连新做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又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十八岁,取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因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年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遗言说他:『不宜回乡,在此静候,自有结果。』所以未曾扶灵回去。」王夫人便道:「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若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性傲些。就下个请帖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着出去,叫书启相公写个请帖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

       王夫人与下人林之孝的对话,真是意义非凡,意境融彻。即暗出妙玉这个人物,又讲了妙玉的身世,说明了妙玉是因年小体弱,为治病才入了空门,并非遁悟,也就是说并非妙玉本意。同时也一语双关的说了妙玉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你要问如何看的出妙玉出身富贵?大家看到原文中使用了"替身"两字,替身是什么意思?就是有钱的大家族中,为求子弟安康,买了八字相近的养着,等有病的时候让替身去庙里代替主子躲灾,甚至让这替身替主人家的孩子去死。这岂是平常人家享用的!再看下人怎样讲啊?说了是因为父母都去世了,不然不会落得这步田地,身边还有用人使唤,即聪明非凡又长得漂亮。后面又讲妙玉不是一个人来长安的,是和师傅一起来的,为什么来啊?说了是来观看"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的,现在西门外的"牟尼院"住着,又说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在去年冬天圆寂了。并留有遗言要她不要回去,在长安自有结果。后面这句下人旁出的一句话,看似寻常,实则蕴含了佛学精髓。首先讲了妙玉去什么地方看"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啊?不错,"长安都中",那么书上的长安是现在的长安吗?很明显不是,但我们可以从其它文字来探究这个书中"长安都中"是指何处!刘心武先生说隐喻北京,但我想问北京有书上说的"观音遗迹"、"贝叶遗文"、"牟尼院"吗?很明显没有,曹公并没明确给出地点,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应该是在都城,其实古代对都城命名大多数称为长安,而书中的金陵现在来看是南京地区,实际上金陵不单单指现在的南京,实则泛指现在的南京至杭州地区,如果现在的南京就是书中指的都城,而杭州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也可说在都城外。不仅如此,在现在的浙江省嵊州市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名为天竺寺【肖震天朱洪竺天地会白龙会】,号西明院,宋室南迁后,金兵入侵杭城。当时金兀术(即完颜宗弼)得观音像,遂将观音像及大藏经载于轿车内运往今天的天竺山建寺供奉。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的传说,而"观音遗迹"就是该寺院供奉的观世音菩萨的等身佛像,"贝叶遗文"就是用贝叶树叶记载的佛经,称为大藏经,而"牟尼院"实际就是"观音院"。观世音菩萨从古至今在江浙等地信仰极为普及,传说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妙善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很巧也姓"妙",观世音菩萨得道前叫慈航道人,又称慈航仙姑真人,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封神大会后不久入释家,成为观世音菩萨。另元妃省亲时在大观园内游玩,经过栊翠庵焚香拜佛,后在庵内题一匾,"苦海慈航"【{苦绛珠+苦海慈航朱慈炤大光明普照菩萨}】。很巧有"慈航"两字。我们探究到这里,答案慢慢浮出水面,妙玉的原型就是来自"观音得道"的传说,因此说她师傅精演先天神数,也不难解释了,元始天尊当然精演先天神数。她师傅还说了:"不宜回乡,在此静候,自有结果",这句话配合那首"世难容",她的最终结局不就出来了吗?世上再是难容她了,只有遁入空门才有了结果。可惜曹公后八十回原著遗失了,这高鹗续的确实偏离作者本意了。

        究竟妙玉如何六根未净?又如何落入世俗社会?请关注笔者接着解析!

最后编辑于 :2017.12.04 23:10:5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3: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大明朱三太子,75岁时被凌迟处死
 崔季廊坊 2016-11-17   |  1222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新春秋导读:在崇祯皇帝几个儿子中,以“朱三太子”最为有名,南明灭亡后,很多起义军都以朱三太子的名义进行,所以清廷对朱太子如芒在背,几十年不断追捕,最终朱三太子被捕时已经七十五岁,隐姓埋名六十多年,仍然被凌迟处死。

“朱三太子”名叫朱慈焕,其实是崇祯皇帝的第五个儿子,被封为永王,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时他才12岁。李自成进京后没有杀掉崇祯的几个儿子,还安排专人照管。几个人的厄运是从清军入关开始的,清廷虽然举着为崇祯报仇的大旗,其实对崇祯的儿子严厉搜捕,抓到以后就以冒名顶替的名义处死,以断绝汉人反清复明的希望。



清军入关后,一位姓毛的将军带着朱慈焕逃到河南,他们卖了战马,买了点地,准备耕种为生。可是由于清军的搜捕越来越紧,这位毛将军自顾不暇,扔下朱慈焕南逃。13岁的朱慈焕独自从河南向东南一带流浪,后来他到了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凤阳有一个姓王的乡绅,曾在明朝做过一段时间的谏官,了解到朱慈焕的身世后,心念故主,让他冒充自己的儿子,改名王士元,和自己的孙子同窗读书,朱慈焕十八九岁时,王乡绅病故。他又离开凤阳,在一座小庙落发为僧,一路流浪,来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古庙安身。

有一天,一个姓胡的乡绅路过此庙,在和朱慈焕的闲谈中,发现他气质不俗,颇有才学,便把他带到自己家里,让他还俗耕读,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朱慈焕就在这里住了下来,靠教书维持生计。又过了些年,通过朋友的介绍到山东张岱霖等人家中教书,到山东改名为张用观,他小心谨慎,唯恐暴露,所以在山东时,和李远等人相识二十余年,李家只知道他是浙东名士张老先生,连他在浙江时名叫王士元也不知道。



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焕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 不久,朱慈焕发现张月怀行事不安分,怕被受到牵连,便举家迁徙到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康熙四十七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并从其口中得悉朱慈焕的行踪。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两年多的朱慈焕被捕,押解京师受审。

康熙四十七年时,朱慈焕已达七十五岁高龄。并且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个孙子的大家庭。他对于自己的身世一直守口如瓶,但作为明朝皇室的嫡系子孙,他最终也没能摆脱那高人一等的意识,他按皇家的传统,在为所有的儿子取名时以“和”字排辈,最后一字都为带有土部的怪字。这些举动逐渐为人们所注意,一位念一和尚在浙东起义时便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终于使这位隐藏了几十年的前明龙种遭到了灭顶之灾。



经浙江遭审问时,官府问他:“朝廷待汝不薄,何为谋反呢?” 答:“数十年来,改易姓名,只是为了避祸。清廷有三大恩于前朝,吾感戴不忘,何尝谋反?” 官府问:“什么三大恩?”答:“今上诛流贼,与我家报仇,一也。凡我先朝子孙,从不杀害,二也。 朱家祖宗坟墓,今上躬行祭奠,三也。”“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九月,康熙朝五位大学士在审讯后结案由张廷玉书上奏称:“王士元自认崇祯第四子,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又遵旨传唤明代老太监,俱不认识。王士元明系假冒,其父子俱应凌迟处死。”明朝亡国已经六十余年,就算有当年的小太监还留在清宫,那最小也要七十多岁,怎能根据童年的模样来辨认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的相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慈焕凌迟处死,所有子孙除死于狱中的,全部斩立决。虽然朱慈焕已到了风烛残年,并且并无叛逆之心,但最终康熙帝以其“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将朱慈焕及其子嗣彻底肃杀。

朱慈焕,可怜生在帝王家,没享几天荣华富贵,一生东躲西藏,年过古稀仍然未能躲过一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3: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朱三太子一生过着市井生活,遵守大清律,古稀之年被康熙所杀
春秋史官 2018-04-01 13:35

和佛赏花去/文
朱三太子在民间真是太有名了。其实,他只是崇祯的第五个儿子,名叫朱慈焕,而真正的朱三太子应为崇祯帝三子朱慈炯。为何朱慈焕成了朱三太子呢?是因为崇祯的五个儿子,死了两个,朱慈焕成了老三,所以被唤作朱三太子。

但这不是朱三太子成名的原因,之所以在民间这么知名,是因为朱三太子流落民间后,各地的起义军乃至流寇,都称自己是朱三太子,反清复明,折磨了大清王朝几十年。而最冤枉的则是真正的朱三太子,一生只想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遵纪守法,甚至剃了清朝的发型,结果因假冒的朱三太子风起云涌,自己躺着中枪,75岁的高龄被康熙斩杀,应了那句话,“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

当李自成的军队打进内城时,崇祯便叫10几岁的朱慈焕和其它两个皇子脱掉绸缎锦衣,换上破衣裳。崇祯含泪说,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
朱慈焕被太监带出宫不久就被李自成抓获。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焕开始了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大明王朝的龙脉所在地凤阳。被一户乡绅也是大明的退休官员冒着风险收留。给他改名王士元,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乡绅去世后,19岁的朱慈焕流落到江南,因无所依靠,便到一座小庙里落发为僧。这看起来有点走先祖朱元璋的路线了。后来又流浪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古庙里安身。一日一个姓胡的乡绅来到此庙,在闲谈中发现朱慈焕自带皇族气质又才华过人,便把他带到家中,还把女儿嫁给他,朱慈炤便在这里住下来,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书为生。

朱三太子逐渐忘了自己的身份,甘心为普通人,他有了一妻一妾,二子三女一媳。周围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细。正当他自己都淡忘了自己的身份时,这时社会上一下子冒出了十几个朱三太子,都要反清复明,搅得康熙茶饭不思。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经75岁的朱三太子还是在山东被康熙捕获了。据说泄密的原因是他酒后向一名老友袒露了自己的秘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一个人藏着一辈子秘密总要有个宣泄的时候。两年后,尽管逃到山东,还是全家被抓获。

朱三太子说自己一生一直躲避战祸,从未有反叛之心,如今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对大清根本没有威胁。其实就连审讯他的官员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好酒好菜的招待,并上报给康熙裁决。
甚至很多官员都以为,以康熙的宽大仁慈,朱三太子会没事,结果出乎意料,康熙圣旨到,对朱三太子处凌迟,其子全部斩首。大家觉得康熙有必要杀朱三太子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8 14: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荣国府为啥越努力越穷?那是一个三天两头都在打战的末日
 姜子说古书 2023-11-27   |  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荣国府为啥越努力越穷?那是一个三天两头都在打战的末日!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贾府为啥越卷越穷?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内战和外战一丁点也没少!不信,咱们往下看。

  《红楼梦》故事里,贾元春作为荣国府老祖宗贾母的嫡亲长孙女,一路从女史做到了贤德妃,而且还是个尚书,算不算努力呢?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便是贾元春入宫的原因,也不仅仅只是出自侯门公府,长得好看而已,而是兼具了贤孝才德的优秀品质。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

  像才人、女史乃至于尚书这样的职位,一看就不是绣花枕头能够担当的,那是因为“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可见,贾家为了培养出一个贾元春,那是下足了功夫。



  《红楼梦》故事里,贾政为了迎接皇妃省亲,建造大观园,那是“天上人间诸景备”,更是掏空了荣国府的家底,以至于贾元春未下轿子就开始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临走时又再次嘱咐“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你说贾家努不努力?

  贾蓉等忙笑道:“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然而,荣国府很快就因为省亲之事入不敷出,再后来就连贾母等人吃的米饭,也不富裕。再加上天灾不断,又是旱又是涝的,可谓是祸不单行。



  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红楼梦》故事里,小厨房的柳家嫂子更是说出了红楼世界闹饥荒的末日景象。别以为这是柳家的媳妇夸大其词,作者笔下的时代背景就是“末世”。

  柳家的忙丢了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浇头。姑娘不要,还不肯做上去呢,预备接急的。你们吃了,倘或一声要起来,没有好的,连鸡蛋都没了。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了的日子还有呢。”

  再看庄头乌进孝带来的消息,田里的收成非常差,因为足足半年的洪涝灾害,还下雹子,有的地方又有旱灾,而且双方说到最后,说的是荣国府那边更糟糕,有的是饥荒打。



  乌进孝回道:“回爷说,今年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贾珍皱眉道:“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

  荣国府的日子为啥越过越穷呢?你以为仅仅是因为天灾吗?你以为仅仅是因为省亲花费大吗?还因为穿云度月、穿花渡柳的华夏末世背景。且看贾政携众人逛大观园,沁芳溪处文章。

  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

  什么叫“落实”?什么叫“越发过露”?意思就是说得太直白了,一丁点不委婉,暴露真相了。自第十三回起,秦氏一门三人接连去世,第十七回就用“秦人旧舍”四个字提醒世人,秦即秦朝,华夏之寓。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没错,红楼世界的末世,指的就是华夏的末世,通灵宝玉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避乱”二字,是作者借秦朝末世来写明朝末世。

  桃花源的人,原是秦人,而红楼世界的林黛玉作《桃花诗》,为桃花社的社长,她不就是秦人吗?正所谓:“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林黛玉出身地姑苏即江南。“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说的是通灵宝玉,更是华夏的江山。

  《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是武陵人,红楼世界的贾宝玉戴着大箬笠,被林黛玉揶揄渔翁,包袱就在这里。而“秦人旧舍”指的自然是九州,华夏江山之寓。



  吟罢搁笔,方要安寝,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

  秦人旧舍,一个旧字,对应昨日朱楼梦与昨夜之月,月即是明,朱楼即朱明江山,花即华夏,柳为明郑,薛家为牡丹,所谓:“今朝水国吟”。水国即清朝。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茶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沤坞,盘旋曲折。

  沁芳为“花落水流红”,是写诸艳流血牺牲。麝月为荼縻花,是写花神退位,故曰“送春”,春即是花,华夏之寓,宝玉之愁,自然是因为中原逐鹿,月满则亏,这便是麝月名字的寓意。



  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红楼梦》故事里,薛家是满清,林家是朱明,三房阵营的贾环是李自成,贾琮是张献忠,赵女为黄巾赤眉流寇,贾宝玉数次遭暗害,都是写战乱,板儿是反木之人,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是写李自成打进北京,便是晴雯所补雀金裘,也是大明江山之寓,少了个窟窿,也跟拿拿扫帚簸箕的马贼农夫有关。

  现代社会,打战未必是热战,也可以是冷战,就比如金融战、粮食站、信息战。至于避文字狱的作者,拿闹学堂的顽童之争和刺绣等闺阁之事写内忧外患的战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桃花源记》

红楼梦:王夫人最大的问题是认错了老师,你瞧她把孩子当成了什么

红楼梦:秦氏犯了何罪?为何要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刘姥姥和李纨为啥拿平儿当奶奶看

红楼梦最有格局的一句话是什么?秦可卿和林黛玉的原型是谁

+关注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61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西游记:花果山为啥是福地?风水宝地这种事也有科学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入关后的屠城史!
周海滨 2017-06-01 09:0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分合合中,有大量的人的因为战争而死亡,也有很多平民因为屠城而死亡,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屠城者,尤以清朝最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满清入关以后的屠城。
平海之屠
公元1647年(南明永历元年七月),清军在福建平海卫进行的一次屠城。根据《明清史料》、《南明史》等记载,1647年南明绍宗皇帝殉国后,遵奉鲁监国的义师在闽浙两地依然相当活跃。是年七月,南明同安伯杨耿领兵一度收复平海卫。清援军赶到后,杨耿兵被迫撤退,平海卫百姓惨遭屠杀。被屠杀百姓人数不详。
汾州之屠
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九月至十一月),满清“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等在山西汾州、太谷县、沁州、泽州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
根据《清世祖实录》、《泽州志》和《明清史料》记载,1649年大同失陷后,清军对晋南地区开展大扫荡,明朝巡抚姜建勋、监军道何守忠等殉国。
信丰之屠
根据《西江志》等记载,1649年李成栋二次入赣,为满清军所败,退守信丰。满清军攻破城池,李成栋仓促撤退,在回师过程中阵亡。满清军入城后对城中居民滥加屠杀。被屠杀的无辜居民人数不详。史称信丰之屠。
庚寅之劫
1650年11月24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军(汉军镶蓝旗)在围困进攻近十个月后,经过艰难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攻破广州城,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天的大屠杀,根据相关记载及研究,死亡人数有约八千、八万、约十万以及约七十万的说法,经过考证,死亡人数约十万是比较符合史实的。
泾县之屠
根据《明清史料》等记载,1646年皖南人民不能容忍清政权的剃发易服而发动起义,反抗满清统治。义军攻略皖南诸县后,因兵力不足,为清军所败。清军在皖南地区展开报复性屠杀,其中以泾县特为尤甚。大约有五万人被屠杀。史称泾县之屠。
昆山之屠
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七月初六日),清朝吴淞镇总兵李成栋、刑部侍郎李延龄在江南省昆山县进行的屠城。
1645年清军已平定江浙,撤兵后主力驻扎于金陵,仅留三支偏军分驻在苏州、杭州、沿海吴淞等处。闰六月十三日,归庄唆使昆山县民杀害清朝代理知县阎茂才,顾炎武、杨永言、吴其沆、归庄入王永祚军中参谋,计划以松江兵攻打杭州,以嘉定、太仓兵攻打沿海,以宜兴兵趋往南京并伏军舰于江中,以吴志葵攻打苏州府城。随后吴志葵攻破苏州,然而清军反攻,松江、嘉定先后被攻陷,陈子龙逃、侯峒曾死,昆山收兵守城。七月初六日,清军攻陷昆山,自起兵至城破,死者四万人。
南昌之屠
1649年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后,进攻赣州失利,回援南昌,被满清军队长期围困,城中粮尽,出逃百姓皆不分青红皂白为满清军屠杀。城破后金声桓、王得仁和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将城中百姓屠戮一空。大约有二十万人被屠杀。史称南昌之屠
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插图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四月,清军调集红夷大炮轰击扬州,史可法再次向南明求援,仍没有回应。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欲拔剑自刎,为部下所阻。多铎劝其投降,遭史可法严辞拒绝,多铎遂下令在军前将史可法处死。史可法的部将刘肇基继续率领余部和城中居民与清军展开巷战,经过激烈战斗,清军才占领扬州。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屠城。根据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扬州城被清军屠杀八十万人,然而根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所著《明季南略》中记载:“扬州(府)初被高杰(明军)屠害二次,杀人无算。及豫王(清军)至,复尽屠之。总计前后杀人凡八十万,诚生民一大劫也”。
江阴八十一日
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满清的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或“江阴九九之祸”(九乘以九,即八十一)。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
嘉定三屠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发生在清军攻破嘉定后,曾效忠于大顺和明朝的清军将领李成栋由于其弟在此前的一江伏击战中被杀而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经过李成栋的三次屠杀令,嘉定反清运动基本平息下来。关于死亡人数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总共在5至20万人之间
南雄之屠
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在广东南雄府进行的一次屠城事件。
根据《岭表纪年》、《南雄府志》记载,1649年清军从江西南下进攻广东,偷渡梅岭后,派遣间谍进入南雄放火并打开城门,清军主力拥入。守城六千余名将士战死战,约有两万人被屠杀
畿南之屠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五月),清朝睿亲王多尔衮在北直隶三河、昌平、良乡等地印造成的人口损失。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44年五月,大顺军西撤。清军占领畿南地区,强令汉族剃发易服。当地汉族居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满清统治。满清朝廷派出军队镇压反抗军,大约有五千人被杀。
金华之屠
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七月十六日),清朝“贝勒”博洛在浙江金华府进行的一次屠城事件。
根据《浙东记略》、《临安旬制记》、《金华府志》和《金华县志》等记载,1646年5月,满清军队攻占浙东府县,南明钱塘江防线沦陷,鲁监国放弃绍兴,转进至海上。兴国公王之仁、大学士张国维等义士杀身殉国。金华人民在督师大学士朱大典带领下据城而战,誓死不降。清军攻陷金华后屠城。大约有五万人被屠杀。
明末清初的大屠杀,使得中国很多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厉害,这段期间大概有1000万人死于屠杀和战乱,我非常赞同鲁迅对此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作者版权所有,微说整理发布】
周海滨官方微信公号
每个人都可以有姿态地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4: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首辅薛国观
  薛国观(?—1641),字冢相,又字宾延,明朝韩城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先授莱州推官。天启四年(1624)擢升户部给事中,多有建言。时值朝野人士争相弹劾东林党人,薛国观奏劾的御史游士任、都御史熊明遇、保定巡抚张凤翔、兵部侍郎萧近高、刑部尚书乔允升均系东林党人,故迁任兵科右给事中。天启七年(1627),再迁任刑科都给事中。

  明崇祯元年(1628),薛国观奉命祭祀北镇(今辽宁锦州市东北)医无闾回朝后,向毅宗进言关内外军营将吏舞弊、克扣粮饷一事,深得赞许。毅宗遂诏令褒扬了一些忠于朝廷的官员,并惩治了副将王应晖等六人以及属下的吏员。此时,陕西爆发了高迎祥、王嘉胤等多起农民起义。薛国观和朝内陕西籍的重臣奏请皇帝设防,从速剿灭,并查办时任陕西巡抚乔应甲纳贿纵盗罪。乔被罢官,赃款被没收。崇祯二年(1629),魏忠贤及其朋党被定罪逐出朝廷,南京御史袁燿然奏请毅宗罢黜曾依附过魏忠贤的薛国观。薛惊惧,便先发制人,奏请查劾吏科都给事中沈惟炳、兵科给事中许誉卿二人,并奏言:“沈、许二人原结盟于东林,与大臣瞿式一起掌握选拔官员进入内阁的大权。许誉卿曾经手持奏疏给沈惟炳,邀臣签名。臣不答应,才招致袁燿然奏劾。臣一向为人处事有本,不入东林结党,遂遭其害。今日东林是非已清,才借魏忠贤之名陷害于臣。”同时,薛还奏举袁燿然的御史官职系贿赂重臣刘鸿训而得来的。毅宗虽然斥责薛国观,但不想追究。然大臣们请议不容,薛被免官,回家终养。

  崇祯三年(1630)秋,因御史陈其猷的推荐,薛国观起任兵科都给事中,后迁任礼部都给事中,并迁太常少卿。崇祯九年(1636),擢任左佥都御史。十年(1637)八月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朝参与重大朝政机务。其时,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温体仁向毅宗秘密奏说薛素来仇视东林的结党行为,使得薛再次受到重用。十一年(1638)六月擢升为礼部尚书。是年冬,当朝首辅刘宇亮出任督师,抵御入侵清兵。刘宇亮在首辅任上无建树,常扰民,毅宗对其不满。薛国观借机与尚书杨嗣昌私下商议,谋图其位,并于次年二月代刘出任首辅。后论剿寇功,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再论城守功,加少保、吏部尚书,进武英殿。

  薛国观初任首辅,与曾任首辅八年的温体仁一样,甚合帝意。但其品行、才智均不及体仁,久而久之,遂失去了毅宗的信任。有一次,毅宗面见薛国观,谈及朝士贪婪,薛奏道:“朝廷所用之人,皆东厂(明朝官署名)得人,安敢如此!”适逢东厂太监王德化在一旁,听见此话,吓得汗流浃背。此后,东厂太监便专门暗地搜罗薛的越轨言行。薛国观素来厌恶中书周兴国、杨余洪二人,便弹劾其泄漏诏旨,专权招利,将二人下狱问罪。周、杨因年老体弱,经不起狱刑,杖毙狱中。其家人秘密搜集薛国观收受史贿赂之事,报告东厂。御史史无德无才,善于谄媚,是一个贪官。他在出任淮、杨巡抚和巡监时,贪污库银三十余万两。同时勒索富户,充当贿官的中间人。史在事发后携大量金银到薛国观的府第商量对策,毁灭罪证,后被毅宗皇帝敕旨查办属实,并诏令入狱,不久病死狱中。南京一带盛传,史的家产大部分为薛国观占有。薛国观的种种隐秘被人告发,毅宗对薛的行为有所察觉。虽然薛多次上疏为自己辩解,但毅宗对其已失去信任。

  崇祯年间,朝廷国库空虚,尤其是兵饷不足。薛国观因百姓疲惫,提出向百官和皇戚国亲借银的建议。此举虽得到皇帝的首肯,但由于内亲们的强烈反对难以推行。薛奏请毅宗说:“在外群僚,臣等尽力为之;但内亲戚腕,非圣上亲自督办不可。”其时,孝定太后哥哥的孙子、武清侯李国瑞诡称家中无银可借。他不但藏匿财产,还假意拆毁府宅,变卖家中器物,以示家资已尽。皇帝在震怒之下,罢去李武清侯爵位,李被吓死。此事闹得满城内亲恐惶,人人自危。适逢皇五子有病,李国瑞的家人串通宫内宦官和内妾,传说孝定太后是九莲菩萨,在空中显灵,怪罪皇帝薄待外亲,所有皇子都要夭折。继而,皇五子病死。毅宗大为惶恐,急忙封李国瑞七岁的儿子李存善为侯,并将所纳金银全部发还。至此,皇亲借银也成为薛国观失意于朝的另一重要因素,毅宗迁怒于薛。

  薛国观与行人(明代官名)吴昌时关系不和。开科应选前,吴担心薛有意刁难,便求见于薛。薛当面伪称拟授吴第一名,并许吴在吏科任职。结果榜示时,吴只得到礼部主事一职。吴昌时恨薛至极,以为薛出卖了他,便与时为东厂理刑的吴道正商议,告发了丁忧侍郎蔡奕琛向薛国观行贿一事。毅宗对薛愈加恼怒。

  崇祯十三年(1640)六月,杨嗣昌出任督师。此时,闯王李自成起义军已有百万之众,转战于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加之清兵已经入关,明王朝岌岌可危。杨嗣昌据此陈奏毅宗。毅宗令薛国观拟谕,薛未知皇帝意图,拟旨晋杨官职。毅宗发怒,诏令五府九卿科道商议,掌都督府魏国公徐允祯、吏部尚书傅永淳议请诏令杨嗣昌致仕或赋闲。给事中袁恺不仅不署名,反而上疏言吏部尚书傅永淳徇私,并奏薛国观藐视朝廷。毅宗将所有奏章摔在地上,怒言:“朝廷辅臣,疏论各异,成何体统!”遂罢去薛国观官职,令其回家,余怒尚未消除。

  薛国观罢官离开京城时,用车马拉了许多东西,车载累累,被派遣监视的人告奏于毅宗。同时,朝内东厂派往察看薛国观官邸的人,发现中书王陛彦在薛府中,随即拘捕审问。王陛彦招供了与薛共同受贿一事,并供出了吏部尚书傅永淳、丁忧侍郎蔡奕琛以及通政使李梦辰、刑部主事朱永佑等11人。遂诏令王陛彦下狱,严治穷究。时值给事中袁恺再上疏论,详细列举薛国观所有纳贿罪状,事涉傅永淳、蔡奕琛等人。薛国观也急忙连上数次奏章,为自己辩解,并言受礼部主事吴昌时诬陷,毅宗断然拒之不纳。是年十一月,毅宗以行贿有据,杀死王陛彦,弃市,并诏令逮薛国观。薛闻知后,迁延日久不赴。

  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薛国观入京都,毅宗命待令外邸,并言明不株连属下吏员,薛以为自己不会被处死。八月八日,监刑者到薛住处时,薛还在大睡。及至知道皇帝诏命的使者穿着红色衣服时,才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仰天长叹:“吾死矣!”遂之仓皇寻找小帽,不见,慌忙取青巾包头见使臣。使臣宣读皇帝赐死诏书后,薛自缢而死。第二天,使者奏于朝廷,朝廷准其家人收敛尸体。此后,朝廷没收其赃款9000两,田地600亩,宅院1处。

  薛国观首辅三年,虽获罪于朝,但世人皆言罪不至死,并议论皇帝系以私愤杀之。后世人还以《相国薛公墨辩》一文,为之辩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9—4 钟家台 2018-04-04   |  648阅读  |  4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惜春筹画《大观园行乐图》时是住在暖香坞,大观园里唯一的自带天然暖香的人是黛玉,作者用“暖香”将四姑娘惜春与黛玉遥相联系了起来。第三十七回诗社起号,作者安排惜春住在藕香榭,故而让宝钗给她起号“藕榭”,“藕榭”之意为芙蓉花荷花谢后之茎根犹存!暗示惜春乃是暖香人、芙蓉花的黛玉之子!
  原来贾府最小的四姑娘惜春是崇祯帝和田秀英所生的四皇子永王朱慈照!正是朱明仅存的正朔皇裔!作者正是借兴儿的口正告读者:他幼年丧母,父亲又焦灼于国事不管他,自己被交给了懿安太后张嫣张宝珠抚养,年幼的他在危机四伏的后宫中只能自我保护的孤苦艰险的境遇!
  怪不得惜春跟妙玉的关系最为亲厚,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惜春是指代生活在皇宫里虚岁十岁到十二岁间的由懿安太后张嫣照看的年幼的四皇子永王,而妙玉指代的是十九岁出家后的青年和尚朱慈照,两人实为一人,是不同时空的自己,关系怎能不亲厚?!朱慈照这一手“时空交错”真真玩得妙!四皇子这脑回路还真是神构造!也彻底难住了三百年来的无数学者!天高难及啊!
  《红楼梦》先是在第十六回写:“大观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朱三子爷),一一筹画起造。”指出是朱三太子爷筹画建造的大观园,又在后面一再提及四姑娘奉贾母命辛苦筹画大观园,作者苦心孤诣,前后照应,正是为了明示读者:老明公山子野就是贾府的四姑娘!原来实为《红楼梦》的《大观园行乐图》的作者乃是朱三太子爷——崇祯帝的四皇子!
  先是宝玉的四儿,再是作画的四姑娘!至此作者将自己的身份大白于天下,原来他就是崇祯帝和皇贵妃田秀英所生的四皇子永王!
  不是作者不署名,而是神仙署名无人识!请你们记住这个名字——朱慈照!
四皇子永王——朱慈照
最后惜春的结局也是肖发为尼正好印证了皇四子也是当过和尚的经历。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本就是朱慈照的自传体小说,就让我们通过《红楼梦》中的四姑娘惜春了解一下永王丧母后在后宫中的生活吧。
  先上崇祯的家庭资料:
  崇祯,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阳历1611年2月6日)生,于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即皇帝位于中级殿。1628年改元为崇祯元年,崇祯17年(1644年)3月19日于煤山自缢身亡。
  周后,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生,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初三嫁入信王府。崇祯17年(1644年)3月18日奉崇祯旨自缢身亡。生太子和二、三皇子:
  朱慈烺,嫡长子,崇祯二年(1629年)2月26日生,崇祯17年(1644年)6月明亡后被外祖父周奎出卖,被多尔衮以假冒太子罪杀害。
  朱慈烜,二皇子,崇祯二年(1629年)12月3日生,二皇子生下没见天日,当即薨逝,这是由于周后怀二皇子与生太子仅相隔九个月,胎儿先天不足而早产夭折。崇祯三年(1630年)追封为怀隐王,五年(1632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朱媺娖,长平公主,《崇祯长编》明确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宫出”;《石匮书后集》太子本纪:“太子至周奎家,访问其妹。兄妹见。(注意:记载的兄妹,而不是姐弟)”
  朱慈炯,三皇子,崇祯五年八月十五日生,崇祯十六年封为定王,于康熙18年被安亲王岳乐抓捕,以假冒皇子罪杀害。
  周后于崇祯二年和三年,两年之内就生了三个孩子!不难看到崇祯的努力和周后非同常人的超强生育能力。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三皇子于崇祯五年出生后,在田秀英开始生孩子后,拥有超强生育能力的而且还正是生育力旺盛的21岁到32岁的周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生育记录了。
  崇祯能当皇帝是因为天启没儿子,从周后生孩子的高强频率看,汲取了前车之鉴的崇祯把生孩子这事抓得很紧,田秀英年纪小又好运动,现代医学发现女运动员的生育年龄普遍都晚,可是生得孩子更健康,看看”五皇子少而慧,皇上绝爱之。”,再看看四皇子的才华和寿命就知道了,很少出现像周后的二皇子这样的先天愚型儿。我们看到在田妃开始生孩子后,周后就绝了生育记录。生孩子又不是一个人的事,这其中缘由不言自明。《周皇后传》记述的清楚:“时田贵妃在御,能书,有机智,上颇昵之,即袁妃远不及也。以是周后多不得见上。(翻译:崇祯很喜爱田妃,即使是袁妃也远不能比,所以周后更是常常无法得到崇祯的召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8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三参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宗教
五十三参,又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故谓五十三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五十三参

典故
《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


释义
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

参德云比丘
又称功德云比丘

目录
1典故
2释义
折叠编辑本段典故
《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故谓五十三参。依〈入法界品〉所载,善财遍历一百一十城,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此处称之为'五十三参',主因系善财曾两度听闻文殊菩萨说法,又于同一时间、地点请教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同一法门,故一般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此外,旧译《华严经》中,原先所列善知识仅四十六位,即缺天主光天女(第四十三位)以下九人,直到唐代,法藏等奉敕与日照三藏所传梵本相对校,才加以补足;智俨《华严孔目章》卷四仅列四十六位善知识,即依据补译前的经典所述。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
《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长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罗门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如明·高濂《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折叠参德云比丘
(梵 Meghashrī-bhikşu,又称功德云比丘、吉祥云比丘),善财最初受文殊指教,往胜乐国妙峰山,参诣德云比丘,请教如何学菩萨行,及如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德云比丘乃为其解说"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

折叠参海云比丘
(梵 Sāgara-megha),善财至海门国,参诣海云比丘,海云为其解说"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

折叠参善住比丘
(梵 Supratişthita),善财至楞伽道边海岸聚落,参诣善住比丘,善住即为其解说"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法门"。

折叠参弥伽大士
(梵 Megha-dramida,又称弥伽良医),善财至达里鼻茶国自在城,参诣弥伽大士,弥伽为其解说"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

折叠参解脱长者
(梵 Vimuktika-shreşthin),善财渐次游行十二年,至住林城,参诣解脱长者,长者为其解说"如来无碍庄严解脱法门"。

折叠参海幢比丘
(梵 Sāgara-dhvaja),善财至阎浮提畔利伽罗国,参诣海幢比丘,海幢为其解说"般若波罗蜜三昧光明"。

折叠参休舍优婆夷
(梵 Ashā),善财至海潮处普庄严国,参诣休舍优婆夷,休舍优婆夷为其解说"离忧安稳幢解脱法门"。

参毗目瞿沙仙人

(梵 Bhīşmottara-nirghoşa,又称毗目多罗仙人),善财至那罗素国,参诣毗目瞿沙仙人,仙人为其解说"菩萨无胜幢解脱"。

参胜热婆罗门

(梵 Jayoşmāya,又称方便命婆罗门),善财至伊沙那聚落,参诣胜热婆罗门。胜热平素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善财承其教,于登刀山、投火聚时,证得菩萨善住三昧及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

折叠参慈行童女
(梵 Maitreyanī,又称弥多罗尼童女),善财至狮子奋迅城,参诣慈行童女,慈行为其解说"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

(十一) 参善见比丘

(梵 Su-darshana,又称善现比丘),善财至三眼国,参诣善见比丘,善见为其解说"菩萨随顺灯解脱法门"。

(十二) 参自在主童子

(梵 Indriyeshvara,又称释天主童子),善财至名闻国河渚中,参诣自在主童子,自在主为其解说"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

(十三) 参具足优婆夷

(梵 Prabhūtā,又称自在优婆夷),善财至海住大城,参诣具足优婆夷,具足为其解说"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法门"。

(十四) 参明智居士

(梵 Vidvan,又称甘露顶长者),善财至大兴城,参诣明智居士,明智为其解说"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法门"。

(十五) 参法宝髻长者

(梵 Ratna-cūda,又称法宝周罗长者),善财至狮子大城,参诣法宝髻长者,法宝髻为其解说"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法门"。

(十六) 参普眼长者

(梵 Samanta-netra,又称普眼妙香长者),善财至藤根国普门城,参诣普眼长者,普眼为其解说"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法门"。

(十七) 参无厌足王

(梵 Anala,又称满足王),善财至多罗幢城,参诣无厌足王,无厌足王为其解说"菩萨如幻解脱"。

(十八) 参大光王

(梵 Mahāprabha),善财至妙光城,参诣大光王,大光王为其解说"菩萨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法门"。

(十九) 参不动优婆夷

(梵 Acalā),善财至安住国,参诣不动优婆夷,不动为其解说"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

(二十) 参遍行外道

(梵 Sarvagāmin,又称随顺一切众生外道),善财至都萨罗城,参诣遍行外道,遍行外道为其解说"至一切处菩萨行"。

(二一) 参鬻香长者

(梵 Utpalabhūti,又称青莲华香长者、优钵罗华香长者),善财至广大国,参诣鬻香长者,鬻香为其解说"调和一切香法"。

(二二) 参婆施罗船师

(梵 Vairocana,又称自在海师),善财至楼阁大城,参诣婆施罗船师,婆施罗为其解说"大悲幢行"。

(二三) 参无上胜长者

(梵 Jayottama),善财至可乐城,参诣无上胜长者,无上胜为其解说"至一切处修菩萨行清净法门"。

(二四) 参狮子频申比丘尼

(梵 Simha-vijrimbhitā,又称狮子奋迅比丘尼),善财至输那国迦陵迦林城,参诣狮子频申比丘尼,比丘尼为其解说"成就一切智解脱"。

(二五) 参婆须蜜多女

(梵 Vasumitrā,又称婆须弥多女),善财至险难国宝庄严城,参诣婆须蜜多女,婆须蜜多为其解说"菩萨离贪际解脱"。

(二六) 参鞞瑟胝罗居士

(梵 Veşthila,又称安住长者),善财至善度城,参诣鞞瑟胝罗居士,鞞瑟胝罗为其解说"菩萨所得不般涅盘际解脱"。

(二七) 参观自在菩萨

(梵 Avalokiteshvara,又称观世音菩萨),善财至补怛洛迦山,参诣观自在菩萨,菩萨为其解说"大悲行法门"。

(二八) 参正趣菩萨

(梵 Ananyagāmin),善财于观自在菩萨处参诣正趣菩萨,正趣为其解说"菩萨普疾行解脱"。

(二九) 参大天神

(梵 Mahādeva),善财至墯罗钵底城,参诣大天神,大天神为其解说"菩萨云网解脱"。

(三十) 参安住地神

(梵 Sthāvarā),善财至摩竭提国菩提场,参诣安住地神,安住为其解说"不可坏智慧藏法门"。

(三一) 参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梵 Vasantī,又称婆娑陀夜天、婆珊那演底主夜神),善财至摩竭提国迦毗罗城,参诣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菩萨破一切众生暗法光明解脱法门"。

(三二) 参普德净光主夜神

(梵 Samanta-gambhīrashrī-vimala-prabhā,又称甚深妙德离垢光明夜天),善财至摩竭提国菩提场,参诣普德净光主夜神,普德净光为其解说"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法门"。

(三三) 参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梵 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又称喜目观察众生夜天),善财于菩提场右边参诣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喜目为其解说"大势力普喜幢解脱法门"。

(三四) 参普救众生妙德夜神

(梵 Samanta-sattva-trānojah-shrī,又称妙德救护众生夜天),善财于会中参诣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夜神为其解说"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法门"。

(三五) 参寂静音海主夜神

(梵 Prashānta-ruta-sāgaravatī,又称寂静音夜天),善财参诣寂静音海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法门"。

(三六) 参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

(梵 Sarva-nagara-rakşā-sambhava-tejah-shrī,又称妙德守护诸城夜天),善财于菩提场如来会中参诣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甚深自在妙音解脱法门"。

(三七) 参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

(梵 Sarva-vrikşa-praphullana-sukha-samvāsā,又称开敷树华夜天),善财参诣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主夜神为其解说"出生广大光明解脱法门"。

(三八) 参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

(梵 Sarva-jagad-rakşī-pranidhāna-vīrya-prabhā,又称愿勇光明守护众生夜天),善财参诣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夜神为其解说"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法门"。

(三九) 参妙德圆满神

(梵 Sutejo-mandnalarati-shrī,又称妙德圆满天),善财至岚毗尼园,参诣妙德圆满神,妙德为其解说"菩萨于无量劫遍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法门"。

(四十) 参释迦瞿波女

(梵 Gopā,又称瞿夷女),善财至迦毗罗城,参诣释迦瞿波女,瞿波女为其解说"观察菩萨三昧海解脱法门"。

(四十一) 参摩耶夫人

(梵 Māyā),善财于大宝莲华座上参诣摩耶夫人,摩耶为其解说"菩萨大愿智幻解脱法门"。

(四十二) 参王女天主光

(梵 Surendrābhā,又称天主光童女、正念光童女),善财往天宫参诣王女天主光,王女为其解说"无碍念清净庄严解脱"。

(四十三) 参遍友童子师

(梵 Vishvā-mitra,又称遍友童子),善财从天宫下,至迦毗罗城,参诣遍友童子师,别无指示,但言可参善知众艺童子。

(四十四) 参善知众艺童子

(梵 Śilpābhijna),善财参诣善知众艺童子,童子为其解说"四十二字母法门"。

(四十五) 参贤胜优婆夷

(梵 Bhadrottamā),善财至摩竭提国婆怛那城,参诣贤胜优婆夷,贤胜为其解说"无依处道场解脱法门"。

(四十六) 参坚固解脱长者

(梵 Muktā-sāra,又称坚固长者),善财至沃田城,参诣坚固解脱长者,长者为其解说"无著念清净庄严解脱"。

(四十七) 参妙月长者

(梵 Sucandra),善财参诣妙月长者,妙月为其解说"净智光明解脱法门"。

(四十八) 参无胜军长者

(梵 Ajita-sena),善财至出生城,参诣无胜军长者,长者为其解说"菩萨无尽相解脱"。

(四十九) 参最寂静婆罗门

(梵 Śiva-rāgra,又称尸毗最胜婆罗门),善财至城南法聚落,参诣最寂静婆罗门,最寂静为其解说"菩萨诚愿语解脱"。

(五十) 参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梵 Śrī-sambhava, Śrī-matī),善财至妙意华门城,参诣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二人为其解说"菩萨幻住解脱"。

(五十一) 参弥勒菩萨

(梵 Maitreya),善财至海岸国大庄严园中,于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前参诣弥勒菩萨,弥勒为其解说种种法要,复开楼阁门,命善财入内。此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善财于此闻不可思议微妙法音,即得无量诸总持门,住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弥勒复令其参文殊师利菩萨。

(五十二) 参文殊师利菩萨

(梵 Manjushrī),善财至普门国苏摩那城时,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为其解说妙法,令得成就阿僧只法门,具足无量大光明,复令入普贤行道场,于是善财渴仰欲参普贤菩萨。

(五十三)参普贤菩萨

(梵 Samantabhadra),善财于文殊师利所得三昧已,普摄诸根,一心求见普贤菩萨,于如来前众会之中,见普贤菩萨坐宝莲花狮子之座,身上诸毛孔出光明云,普贤菩萨即伸右手摩触其顶,为其解说诸法,善财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3:43 , Processed in 0.1227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