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25 06: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2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司空尘星
司空尘星
关注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中庸-2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白话文:由真诚达到通晓事理,这叫天性。由通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教化。真诚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真诚。
这句话是下面一段篇幅的总起,我们首先要问,诚是什么?明是什么?
诚是内心的一种状态,不受外界影响,内心纯净,是主观服从客观达到合一的精神。
明是理解了事物的客观状态,是真懂,是确定了客观符合主观判断。
换句话来说,自诚明是悟了,自明诚是懂了。悟了自然就懂了,懂了最终也就悟了。
1、从内心真诚最后通晓事理,是由内向外的,是人本身的内心体现,是人的自性。这时候没有伪装,想什么说什么,不受外界影响,很有可能就接近真相。比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最终悟道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自诚明。是内心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思考,从而从心里得出来的结论,是悟了。
我们说童言无忌,而童言往往说的就是真相,只是大人善于伪装或者难以接受,小孩子也是自诚明。
我们常说“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保持热忱与真诚。始终跟少年一般充满好奇心又不断接受新知识,万里归来颜愈少。
2、从通晓事理达到内心真诚的,是教化之功。比如我们从课本上学习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自明诚,我们不会认为万有引力是假的,不存在的,此时内心也达到了诚,最终是懂了。
比如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真诚,要诚实。诚实会得到奖励,不诚实会得到惩罚,这是外界的力量迫使你回复到真诚,这就是教化。教化可能是言传身教,可能是耳濡目染,可能是法律。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头一尾最终都可以接近事物本质,接近真相,达到“明”。只不过自诚明的境界更高,是主动,是求诸己。
4、诚和明可以统一。真正的达到诚,那么就看到本质,就是明。这个明是首创,是发现者(也有可能别人已经发现,但你还不知道),是内心得出来的结论。如果内心毫无杂念,不受外界影响,那就容易达到明的状态。人是具备认知事物的能力,只不过容易被外界影响,就好像镜子容易沾染灰尘,就不明了。
如果真正的了解世界的运行本质,那也就不会伪装,达到真诚。因为最终你都会回到最初,回归本质。所以说大智慧的人都善于用拙力,都真诚。因为他们知道诚是有助于你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而看透事物的本质就会越来越轻松,形成正向循环。
5、具体怎么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反复反复的搞(学问思辨),就想搞清楚怎么回事。
《论语•为政篇-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url=][/url]
[ chéng ]
基本解释1. (心意)真实 ~心~意。开~布公。她的心很~。 2. 实在;的确 此人~非等闲之辈。 3. 如果;果真 ~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 4. 姓。
详细解释〈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3.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2.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辞书解释❶真心实意。如:开诚布公。《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❷真是;的确。《三国志·蜀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