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6: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2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司空尘星
司空尘星​
​关注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中庸-2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白话文:由真诚达到通晓事理,这叫天性。由通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教化。真诚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真诚。

这句话是下面一段篇幅的总起,我们首先要问,诚是什么?明是什么?

诚是内心的一种状态,不受外界影响,内心纯净,是主观服从客观达到合一的精神。

明是理解了事物的客观状态,是真懂,是确定了客观符合主观判断。

换句话来说,自诚明是悟了,自明诚是懂了。悟了自然就懂了,懂了最终也就悟了。

1、从内心真诚最后通晓事理,是由内向外的,是人本身的内心体现,是人的自性。这时候没有伪装,想什么说什么,不受外界影响,很有可能就接近真相。比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最终悟道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自诚明。是内心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思考,从而从心里得出来的结论,是悟了。

我们说童言无忌,而童言往往说的就是真相,只是大人善于伪装或者难以接受,小孩子也是自诚明。

我们常说“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保持热忱与真诚。始终跟少年一般充满好奇心又不断接受新知识,万里归来颜愈少。

2、从通晓事理达到内心真诚的,是教化之功。比如我们从课本上学习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自明诚,我们不会认为万有引力是假的,不存在的,此时内心也达到了诚,最终是懂了。

比如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真诚,要诚实。诚实会得到奖励,不诚实会得到惩罚,这是外界的力量迫使你回复到真诚,这就是教化。教化可能是言传身教,可能是耳濡目染,可能是法律。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头一尾最终都可以接近事物本质,接近真相,达到“明”。只不过自诚明的境界更高,是主动,是求诸己。

4、诚和明可以统一。真正的达到诚,那么就看到本质,就是明。这个明是首创,是发现者(也有可能别人已经发现,但你还不知道),是内心得出来的结论。如果内心毫无杂念,不受外界影响,那就容易达到明的状态。人是具备认知事物的能力,只不过容易被外界影响,就好像镜子容易沾染灰尘,就不明了。

如果真正的了解世界的运行本质,那也就不会伪装,达到真诚。因为最终你都会回到最初,回归本质。所以说大智慧的人都善于用拙力,都真诚。因为他们知道诚是有助于你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而看透事物的本质就会越来越轻松,形成正向循环。

5、具体怎么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反复反复的搞(学问思辨),就想搞清楚怎么回事。

《论语•为政篇-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url=][/url]
[ chéng ]

部首:讠笔画:8五行:金五笔:YDNT


基本解释

1. (心意)真实 ~心~意。开~布公。她的心很~。

2. 实在;的确 此人~非等闲之辈。

3. 如果;果真 ~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

4. 姓。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3.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2.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辞书解释❶真心实意。如:开诚布公。《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❷真是;的确。《三国志·蜀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héng ]
部首:讠        笔画:8        五行:金        五笔:YDNT
基本解释
1. (心意)真实 ~心~意。开~布公。她的心很~。

2. 实在;的确 此人~非等闲之辈。

3. 如果;果真 ~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

4. 姓。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3.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2.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辞书解释
[ chénɡ ]
繁体:兡
1 鼳尊鰠蘷。皹:蕒髉覦榴。
《礕蜕涼·襢莧嘫》:“蕒尊众髉,礼笥渁郧。”
2 鼳褁;蜲识。
《硶坴鸒·錪鸒·窇顟瓢嘫》:“賧躽榢硶瀧,蹽熅端帖,悶髉嬡琤協邤錖膫硈。”
3 親鼳;皹親。
《膁賻·嬫料穓銢辜嘫》:“髉瞵劄錖鐶,葫奲姩狯媑欯。”
4 匱坴棘昣譤启鎰旕鑤嘫练瓎鄚颤議。《匱彧》帵袎“髉”袎“躽錖瓎”,笱粲祛俚轕鼃蜲颫弽:“髉趼,蠦丛硈,狯瓎蠦瓎硈。髉趼,鼃錖炤豟,奲髉礼鼃。”翐帵袎“髉”褁梛癷蜲咝霨,笥苬“奲鷜狯匱,奲諼狯絶”,帡諼衫跆苑歺嶃躽瓎。颫袎瓎鄚颤議蜲“髉”,蘶髉鰠,奲蠦幣,奲幣癷。《寷启》:“笥苬髉帡蘷趼,迺蠦幣硈。”赀堲元“髉”僭袎“梛癷錖啟”,褁靘詹靘蠚撳麮奲苑蜲“尊”(髽廊)。霍惰窬弽朳袎靘蕢礼窰蜲茑骏跨犬:“髉趼,梛癷錖跨。寷舼搚上,轕鼃寭豟,髉錖鯨硈。”(《滭涼》)拀綇崻轘髉袎“鼳鰠礼靠”錖娌麮。瀣脻錖摳崻轘髉袎躽蛛錖“鰠麮”,麪銔“髉,朳欹帡鰠皒霋”(《嬫鴉瓔鷖遾·躽瓎斠》),“髉趼,躽錖瓎硈,谆敄皒鰠錖苬髉”(《洑鑤斠》),弽朳蘶災份蜲“鰠皒”,薛颫袎茑骏蜲捇轪颤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4薛诚德+YYX--16薛文宣敬远公+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诚者天之道】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诚者天之道》
2022-11-09可可诗词网-四书五经名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芦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敬远公!}】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  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布:陈列。  方策:典籍。方,书写用的木版。策,书写用的竹简。  举:推行。  人道:指按照普通人的愿望和要求施政的道理。敏:勉力、用力。  地道:指以土地种植植物的道理。树:种植。  蒲芦:芦苇。芦草容易生长,比喻国家政事得到君子治理,则很快会繁荣昌盛。  宜:适宜。  杀(shài):减少、降等。  昆弟:兄弟。  一:指诚、至诚。  或:有的。  安:安适。  为:治理。 九经:九条准则。经,常道、准则、原则。  体:体察、体谅。  子:动词,这里意为关爱。  来:同“徕”,招徕。工:工匠。  柔:安抚。  怀:安抚。  眩:眼花,引申为迷惑。  报:报答。  劝:劝勉、努力。 齐:斋戒。  谗:谗邪之人。  官盛:官属众多。  任使:听任差使。  使:役使。  敛:征收租税。  省:省察。试:考核。 既廪称事:既,即“饩”,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廪,给予粮食;称,符合;事,职事。  矜:怜悯、同情。  继绝世:继,承继、延续;绝世,已经停止食采邑的贵族世系。  举:任用、复兴。废国:已经废黜灭亡的邦国。  持:扶持、解救。  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仪。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  豫:同“预”,预谋、筹划。  立:成功。  跲 (jiá):绊倒。  疚:内心不安。  穷:困厄。  道:这里指方法。  诚:真实无妄。  诚之者:实现诚的理念。  固执:坚守不渝。  措:置。

〔鉴赏〕 第二十章论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最终从中提炼出整本《中庸》的核心观念:诚。

作者按照儒家的思维方式,提出人是国家政治中的决定性因素。《中庸》在将人的因素同政治制度、政治学说的重要性加以比较时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的因素在儒家的政治理论中包括了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但在这里是指治理国家的人的思想品质。根据《中庸》的观点,如果执政者思想品质不好,那么任何一种优良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都会落空,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是最重要的。《中庸》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是对孔子政治思想的准确总结,是儒家政治理论的思维逻辑最简练的公式化表达,是对儒家政治思想精髓的高度概括,与《大学》的论述异曲同工。

对于修身的内容,《大学》规定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而《中庸》总结为实行智、仁、勇三项达德,两者大同小异,但又各有所长。对于求知,《大学》讲得更明确,提出要认识外部事物,而不能满足于读书;对于道德完善和精神修养,《中庸》突出了仁与诚的观念,从而发展了儒家的哲学理论。

《中庸》第一次提出“仁者人也”的命题,指明仁不是一种束缚人的、外在的道德准则,不是超越或违背人的情感的抽象法则,而是人的一种情感的表现,即是人的恻隐、同情、关爱、慈爱的感情。虽然《中庸》由此又说“亲亲(即爱亲人)为大”,但其本意不是要把仁爱之情限制于亲人之间,而是说要从爱亲人中体味、培育和增强亲人之间最容易产生的那种最纯洁、真诚、自然、热烈的爱心,目的是将这种爱心无限制地推广到他人和社会,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而《中庸》要以仁这一“达德”来对待、处理无所不包的五伦社会关系,也正是对仁这层意义的明白喻示。

从这层意义出发,《中庸》合乎逻辑地进一步提出:“力行近乎仁”,最诚挚、炽烈的情感必定会表现为行为,仁不应当只是一种感情,而应当是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动力,自觉的、坚持不懈的行动。孔子一贯重视行,《论语》说他平常以文、行、忠、信教人,推崇躬行君子(见《述而》),提倡“行笃敬”(《卫灵公》)。《中庸》总结了这些思想,用以规定仁的内涵,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仁的根本意义的认识。这里一个“力”字特别值得注意,它发展了“行笃敬”的思想,凸显了行仁者的精神活力,仁的活动本身所达到的力度,仁的行为的自觉性和不怕艰难险阻、克服任何阻碍、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概。力行就是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做,无止境地追求,正是这个意义导出了《中庸》最注重的观念:诚。

无论是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和朋友五达道,实行智、仁、勇三达德,还是贯彻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所有这些能否做好,只决定于一个字,即诚。

“诚”这个词在孔子的学说中仍然是人的一种品质,属于伦理学范畴,但是在《中庸》中发展为最重要的哲学观念,所谓“诚者,天之道也”就表明诚已成为本体论概念。诚作为天之道,如朱熹所说,意为真实无妄(见《四书集注》),即指宇宙最真实的存在,指其本然状态。

所谓“诚之者”,是人的行为,指实现诚的理念,遵循天之道诚。按照《中庸》的解释,其含义是“择善而固执之”。根据下文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善不单指美德,其主要意义是广义的完美、美好。可见“择善而固执之”就是坚持不懈、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就是要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就是遵行天道,这里天人合一的理念是要极大地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获得成功,而治理国家的人也必定会在政治上取得成就。
乾元 - 汉语词汇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
所属类别 :其他




乾有四德:元、亨、利、贞。元是四德之首,乾元,既乾之元。即是天道伊始之意。元,代表春天万物资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乾元


  • 读音

    qián yuán



  • 解释

    形容天子之大德


  • 出处

    陈书·高祖纪上》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形容天子之大德。

2.指天。

3.指帝王。

4.《乾元》,取自《易经》第一卦《乾》,十翼之一的《彖》(读tuan)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里的乾元,就是乾之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既是天道之始。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折叠编辑本段出典

1.《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孔颖达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 朱熹本义:"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

2.《陈书·高祖纪上》:"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

3.《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定皇后》:"德配乾元,恭承宗庙,徽音六宫,母仪天下。"



折叠编辑本段例句

1.宋·范仲淹《四德说》:" 尧舜率天下以仁,乾元之君也。"

2.唐·钱起泰阶六符赋》:"既出没以候君德,又荧煌以丽乾元。"

3.①明·何景明《秦府进历》诗:"同欢承睿疑,歌舞颂乾元。"

康有为《门人陈千秋等初来草堂问学示诸子》诗:"群龙无首谁知吉,自有乾元大统长。"

4.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喷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中庸章句》对“诚者,天之道也”的诠释
清醒4321 2017-12-19   |  820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朱熹《中庸章句》对“诚者,天之道也”的诠释——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5期 作者:乐爱国

  The Annotation of "The Way of Heaven Is Sincere" in Zhu Xi's Exegesis of Zhong Yong

  【作者简介】乐爱国(1955-),男,浙江宁波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朱子学,福建 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 对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中庸章句》讲“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讲的是天,《礼记正义·中庸》讲“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讲的是人,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要的是,朱熹从他的诠释中引申出对于天道的论述,认为天道之“诚”在于“不二”,即纯而不杂,而且由于“诚”,天能够生生不息,化生万物。同时,朱熹还引申出对于伦理道德的论述,认为“诚”既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又是人的先天本性、圣人之德,并且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

  【日 期】2010-03-21

  【关 键 词】朱熹/中庸章句/诚/天道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11)05-0112-05

  关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的注释,当今不少学者采用朱熹《中庸章句》的观点。事实上,《中庸章句》的注释与汉唐儒家的注释有着很大的差异。将它与作为汉唐儒家诠释《中庸》的代表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的《礼记正义·中庸》作一比较,分析二者对于“诚者,天之道也”的不同注释,对于研究《中庸章句》,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朱熹《中庸章句》的诠释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朱熹《中庸章句》注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①认为天化生万物,将天所固有的“理”也赋予了人和物,这就有人物之“性”,这就是所谓“性即理”。可见,在《中庸章句》那里,“理”既为天所固有,同时也是人的先天本性。

  正是以这一说法为前提,《中庸章句》注“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曰: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②

  在这里,《中庸章句》以“真实无妄”释“诚”,并且认为,“诚”是“天理之本然”,为天所固有;同时,“诚”又是圣人之德;而未至于圣者,则可以通过“择善而固执”达到“诚身”。

  需要指出的是,《中庸章句》不仅以“真实无妄”释“诚”,而且还以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对“诚”作了进一步说明,以为“诚”既是天之道,也是圣人之德。在稍后于《中庸章句》的《中庸或问》中,朱熹指出:

  盖以自然之理言之,则天地之间,惟天理为至实而无妄,故天理得诚之名,若所谓天之道、鬼神之德是也。以德言之,则有生之类,惟圣人之心为至实而无妄,故圣人得诚之名,若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是也。至于随事而言,则一念之实亦诚也,一行之实亦诚也,是其大小虽有不同,然其义之所归,则未始不在于实也。③

  在这里,“诚”所表达的“真实无妄”,是就天地之间的“天理”而言,而且,“天理”既是天道,又是圣人之心,融合人道。《朱子语类》还载朱熹对于“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解释,指出:“诚是天理之实然,更无纤毫作为。圣人之生,其禀受浑然,气质清明纯粹,全是此理,更不待修为,而自然与天为一。若其余,则须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如此不已,直待得仁义礼智与夫忠孝之道,日用本分事无非实理,然后为诚。”④由此可见,朱熹以“真实无妄”释“诚”,旨在从天道与人道统一的层面来界定“诚”。

  为此,朱熹还对“诚”与“信”作了区别,指出:“诚是自然底实,信是人做底实。故曰:'诚者,天之道。’这是圣人之信。若众人之信,只可唤做信,未可唤做诚。诚是自然无妄之谓。如水只是水,火只是火,仁彻底是仁,义彻底是义。”⑤以为“诚”是就天道而言,“信”是就人道而言。

  可见,在朱熹《中庸章句》那里,“诚”被诠释为“真实无妄”;“诚者,天之道也”被诠释为“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同时,“诚”又是天赋予人的先天本性,是圣人之德,是人所应当做到的。

  二、《礼记正义·中庸》的诠释

  与朱熹《中庸章句》把“诚”看作天之道、强调“诚”为天所固有不同,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的《礼记正义·中庸》则把“诚者,天之道也”诠释为“诚”是人的天性,并不包含“诚”是天之道、为天所固有的意味。

  对于《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礼记正义·中庸》注曰:“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天命之谓性’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知、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⑥认为人具有先天的本性,为天所赋予,又称“天性”,包括仁、义、礼、知、信。需要指出的是,在《礼记正义·中庸》看来,天赋予人以仁、义、礼、知、信的“天性”,是由于天有木、金、火、水、土,“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所以,天所赋予人的仁、义、礼、知、信的“天性”是由木、金、火、水、土转化而来,并不意味着天也有仁、义、礼、知、信。可见,人的“天性”虽为天所赋予,但并不等于这样的“天性”等同于天的本性,为天所固有。

  正是以这一说法为前提,《礼记正义·中庸》注“诚者,天之道也”曰:“'诚者’,天性也。”把“诚”看作天所赋予人的先天本性,同时又认为,只有圣人能够至诚,而其他人则要通过“学”以及“择善而固执”,而达到“诚”。

  与朱熹《中庸章句》相比较,《礼记正义·中庸》注“诚者,天之道也”有三点不同:

  第一,与《中庸章句》以“真实无妄”释“诚”不同,《礼记正义·中庸》注“诚者,天之道也”时,并没有对什么是“诚”做出界定。但是,就《礼记正义·中庸》全篇来看,该篇大都以“诚信”释“诚”。比如,疏《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曰:“此明为臣为人,皆须诚信于身,然后可得之事。”⑦疏《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曰:“天性至诚,圣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者,谓一天下之内,至极诚信为圣人也。'为能尽其性’者,以其至极诚信,与天地合,故能'尽其性’。”⑧由此或可以推断,《礼记正义·中庸》注“诚者,天之道也”为“'诚者’,天性也”,意即:“诚信”是天所赋予人的先天本性。

  第二,与《中庸章句》认为“诚”是“天理之本然”、为天所固有不同,《礼记正义·中庸》把“诚”看作天所赋予人的先天本性,但并没有认为“诚”为天所固有。如前所述,《礼记正义·中庸》认为,仁、义、礼、知、信是天赋予人的“天性”,但不意味着天也有仁、义、礼、知、信;同样,“诚”虽是天赋予人的“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天也有“诚”。对于《中庸》所言“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庸章句》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明确提出“诚”是天地之道,强调“诚”为天地所固有;与此不同,《礼记正义·中庸》却注曰:“圣人之德能同于天地之道,欲寻求所由,可一句之言而能尽其事理,正由于至诚,是'一言而尽’也。”⑨认为圣人的至诚之德是天地所赋予。这里并没有包含“诚”是天地之道的意味。

  第三,《礼记正义·中庸》虽然没有认为“诚”为天所固有,但认为,人所具有的“诚”的本性为天所赋予,是天地之间的木、金、火、水、土转化而成的。而《中庸章句》则不同,认为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理以成性,将天所固有的“理”赋予了人的本性。《朱子语类》还载朱熹所言:“'天命之谓性’,是专言理,虽气亦包在其中,然说理意较多。”⑩所以,“诚”是“天理之本然”。

  可见,对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礼记正义·中庸》只是讲“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讲的是人;而《中庸章句》则讲“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讲的是天,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讲“诚”是天赋予人的先天本性。

  三、《中庸章句》诠释的天道观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中庸章句》诠释为“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礼记正义·中庸》则诠释为“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从客观上讲,我们很难判明哪一种诠释更接近《中庸》的原意。然而,朱熹《中庸章句》的诠释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事实上,朱熹《中庸章句》与《礼记正义·中庸》一样,都认为“诚”是天所赋予人的先天本性;所不同的是,《中庸章句》认为,天有理、气之分,“诚”是“天理之本然”、为天所固有;而作为人的先天本性,“诚”是天之理所赋予。正因为如此,《中庸章句》在注释《中庸》的过程中,还对天道之“诚”作了论述。

  如前所述,朱熹注《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二,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11)认为天道之“诚”在于“不二”;而且由于“诚”,天能够生生不息,化生万物。朱熹还注《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曰:“天地之道,诚一不二,故能各极所盛,而有……生物之功。”认为天地之道正因为诚一不二,所以能够“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因而能够化生万物。对于《中庸》所言“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朱熹还认为:“此四条,皆以发明由其不二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12)可见,在朱熹那里,天道之“诚”就在于“不二”。

  所谓“不二”,就是纯而不杂。朱熹《中庸或问》在把“诚”界定为“真实无妄”的同时,指出;

  一则纯,二则杂,纯则诚,杂则妄。此常物之大情也。夫天之所以为天也,冲漠无朕,而万物兼该,无所不具,然其为体则一而已矣,未始有物以杂之也。是以无声无臭,无思无为,而一元之气,春秋夏冬,昼夜昏明,百千万年,未尝有一息之缪;天于之物,洪纤巨细,飞潜动植,亦莫不各得其性命之正以生,而未尝有一毫之差,此天理之所以为实而不妄者也。(13)

  在朱熹看来,天道的纯而不杂,就是“诚”,天道诚而不息,故能化生万物,并赋予万物以性命,即《中庸章句》所谓“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14)。

  需要指出的是,朱熹《中庸章句》在阐述天道时,往往将天道之“诚”与圣人之德统一起来。如前所述,《中庸章句》讲“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而且,《中庸章句》还注《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曰:“此言圣人与天地同用。”注《中庸》“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曰:“此言圣人与天地同体。”(15)

  朱熹《中庸章句》阐述和论证天道之“诚”与圣人之德的相统一,使得对于天道的论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人道的意味。但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发天道观,是儒家天道观的重要特点,《中庸章句》关于天道之“诚”的天道观,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与此同时,《中庸章句》的天道观的阐述,显然受到了《中庸》文本的局限,而着重于天道的诚一不二、纯而不杂、生生不息、化生万物以及博厚、高明、悠久,但是,这里的阐述毕竟是对于天道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研究,因而是朱熹天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庸章句》诠释的伦理观

  更为重要的是,朱熹《中庸章句》提出“天理”概念,并认为“诚”是“天理之本然”,旨在突出“诚”在儒家伦理中的核心地位。在《礼记正义·中庸》那里,天地之间的木、金、火、水、土转化成作为人的本性的仁、义、礼、知、信,而《中庸章句》则认为,天理是木、金、火、水、土之根本,因而天理所赋予人的“诚”是仁、义、礼、知、信之根本。在注《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时,朱熹《中庸章句》曰:

  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16)

  在朱熹看来,行“五达道”,必须有“三达德”,“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而就“三达德”而言,“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即“诚”;因此,行“三达德”,必须以“诚”,如果不诚,则“德非其德”。显然,在朱熹看来,要行“五达道”、“三达德”,必须先有“诚”。

  此外,朱熹注《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曰:“一者,诚也。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17)认为治理国家行“九经”之法,也必须先有“诚”;如果不“诚”,则“九者皆为虚文”;只有“诚”,才能切实地行“九经”之法。朱熹还注《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曰:“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之属。豫,素定也。……言凡事皆欲先立乎诚。”(18)《朱子语类》还载朱熹解释说:“上文言'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下之达德三,所以行之者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遂言'凡事豫则立’,则此'凡事’正指'达道、达德、九经’可知。'素定’,是指先立乎诚可知。”(19)认为行“五达道”、“三达德”,必须“先立乎诚”。所以,在朱熹看来,“诚”要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

  与朱熹《中庸章句》不同,《礼记正义·中庸》不仅从人道的层面把“诚”释为“诚信”,而且还疏《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曰:“言百王以来,行此五道三德,其义一也,古今不变也。”(20)因此,在《礼记正义·中庸》那里,行“五达道”、“三达德”与“诚”并没有层次上的差别,更不可能有《中庸章句》把“诚”看作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的思想。

  朱熹通过把《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的“一”注释为“诚”,而认为所以行“五达道”者在于“三达德”,而所以行“三达德”者在于“诚”,从而把“诚”看作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为“三达德”、“五达道”找寻到形上学的根据。由此亦可见得,在朱熹《中庸章句》那里,《中庸》的“五达道”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就“礼”而言;“三达德”讲“知、仁、勇”,是就“德”而言;“诚”讲“真实无妄”,是就“性”,即“理”而言。

  注释:

  ①(1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8页。

  ③[宋]朱熹:《四书或问·中庸或问》,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91页。

  ④[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63页。

  ⑤[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3页。

  ⑥[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二《中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5页。

  ⑦⑧[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三《中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32页。

  ⑨[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三《中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33页。

  ⑩[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90页。

  (11)(1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22页。

  (13)[宋]朱熹:《四书或问·中庸或问》,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92页。

  (1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21-22页。

  (1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5页。

  (1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6-17页。

  (1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7页。

  (19)[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62页。

  (20)[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二《中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清醒4321 > 《朱熹》举报/认领
上一篇: 陈来:朱熹思想的时代价值
下一篇: 朱熹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7: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慈烺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朱慈烺(1629年2月26日~?),男,汉族,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长子。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于崇祯三年(1630年)立为皇太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慈烺

别称
献愍太子


献愍皇太子(明安宗谥)、悼皇帝(朱以海追谥)


所处时代
明朝

出生地
北直隶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
1629年2月26日(崇祯二年二月初四日)

目录
1人物简介
2生平经历
3家庭成员
4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朱慈烺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成国公朱纯臣家暂避之后去南京称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被封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但朱慈烺却在乱军中失踪,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直到51岁死去。安宗追谥为献闵太子,监国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皇帝。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朱慈烺,男,汉族,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长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以崇祯二年(1629)。诏曰:“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庆发祥,源深绪远。伫昌嗣续,仰慰治谋。兹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二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元良之祝。”

崇祯三年(1630年),册封皇太子。先数日,帝命大学士率中书官于南熏殿写篆皇太子金册金宝,并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会极门,赐文官四品上武官三品上并皇亲披红纻丝。册立日,帝以戒严免升殿,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赐三品以上及日讲官,各花朵红一疋,三品以下,皆半红花枝用角,日讲官红全匹花枝用银,仪制署司事员外贺世铸叙劳,升光禄寺少卿,尚书李腾芳,加太子少保。

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

崇祯十年(1637年),礼部请太子出阁讲读,帝定于崇祯十一年行冠礼,二月出阁。太子冠礼三加,初折上巾,二远游冠,三九旎冕。太子是时年十岁矣,既行冠礼,执圭见群臣,进止不失尺寸。

帝手书太子讲官称先生,余官称官名。诸臣进讲章,帝亲加删正。钦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旧制:日讲官、东宫讲官无相兼者,恐皇上与东宫同日御讲筵,致相妨也。黄应恩既充正字,又充侍书,则以淄川从外入,不谙衙门规例,而士聪系辛未,增志系甲戌一辈尤为错谬,临期,逢元罢去,侍郎顾锡畴代。

太子既出阁讲读,出居端敬殿,以方拱乾为詹事太监,邱致中为东宫伴读。其内侍则李继周、高起潜等。帝谕拱乾等:“善训太子。太子聪敏,可渐造也。”

太子于经籍,多宫中所诵习,而书法尤工,凭几操银管若飞。书成,导已朱藤一,腰玉大珰,随后左右用黄封捧之,送内阁点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帝日讲毕,与辅臣讲东宫事,因出黄匣内钦定官属约八条,曰:“离问亲亲,交结有司,诳吓给诱,擅作威福,言动非礼,关防欠肃,内外宜别,出入当礼。”皆御笔也。帝曰:日后太子登极,侍太子者皆从龙之人,内员之选,尤须慎之。辅臣遂奏请以年六十以上女婢事东宫,帝曰:“宫中法度严,他也不敢。”

宫禁礼重,太子既出阁,非上命不得朝后。一日帝坐偏殿,太子以出阁固,来请朝,适案上有急奏,河南寇以某月日破某城。帝叹曰:“儿见母有几,而关我耶?今后竟入朝,勿问也。”时太子年当选婚,迁居慈庆宫。慈庆宫本为熹庙懿安张皇后所居,在东华门内,端敬殿之东。太子入居,更名端本宫。以寇急,缓选妃之举。

太子既长,元旦早朝,未尝不在帝侧。有所诛赏处分,帝引之共视,每阅章疏,亦必召太子同观,教以群臣所上书,且语之曰:“凡阅科道疏,须观其立意,或荐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处。若铺张题面,娓娓纸上者,借耳,无为所欺也。”

翌日,帝缢于万岁山。闯贼入京,宗周、之俊献太子于闯贼。时人忆云:“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自成命太子跪。太子怒曰:“吾岂为若屈耶?”自成厉声诘责曰:“若父皇何在?”太子曰:“崩于南宫矣!”自成复曰:“汝家何以失天下?”太子曰:“我何知!百官当知之。”自成不能屈,霁色曰:“汝父在者,吾能尊养之。”太子复曰:“何不杀我?”自成曰:“汝无罪。”太子曰:“若是,则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自成以礼葬烈皇帝后,太子泣,至昏夜不去。自成东出,人见太子马衔尾随后,自成战败而还,失太子。

至是,太子下落,遂不可知。

北太子者,盖云有似太子者诣周中书元振家而出,为街道所奏,继而殿中勘之,言宫中事颇合,以讯内官,莫敢认者。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某,曾侍我”。杨即诈曰:“奴婢姓张,先服侍者非我也!”又呼旧侍卫锦衣卒十人讯之,咸曰:“是永王”。有晋王者,山西从闯来,因留京师,独言其伪。于是言真者,皆下狱。刑曹郎钱凤览详讯,遂以真皇子报命。晋王抵览,览勃然语侵晋王。复廷讯之,内阁谢升执以为伪。太子曰:“某事,先生忆之否?”升默然,一揖退。凤览面叱升不臣。正阳门商民数人具疏救皇子,詈谢升禽兽无道,具疏人亦下狱。乙酉正月初十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曰:“太子真伪无伤,但晋王明朝宗室、谢升明朝大臣,凤览呵晋王、百姓骂谢升,皆乱民也。”命系狱者尽杀。四月初六日,凤阳民张三聚众誓救皇子,以杨生员为谋主,生员孙三应之,俱擒杀。初十日,太子遂死。

南太子者,盖云东宫旧奄李继周、杨进朝奉南廷御札迎之。先是,吴三桂拥太子离永平,至榆河,隐逸之民间,使人导入皇姑寺。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而起潜奉中朝之旨,欲加弑害,其侄鸿胪序班名梦箕者曰不可,挟之渡江,因栖于苏,复转于杭。而后梦箕惧祸及己,乃密启于马士英,于是遣内竖李继周持御札召之。继周至杭,闻已诣金华,即往觅之,乃跪曰:“奴婢叩小爷头。”且云:“奉新皇爷旨,迎接小爷进京。”继周进京,先白士英,随奏弘光。太子止石城门外,弘光复遣北京张、王两内竖觇之,二竖一见太子,即抱足大恸,见天寒衣薄,各解衣以进。弘光闻之,大怒曰:“真假未辨,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遂掠二竖俱死,继周亦赐酖死。有旧奄苏某云:“东宫其真,其足骭骨左右各双,谁能伪者?特慑于积威,无敢相剖耳。”

弘光(朱由崧)复召勋臣朱国弼等、阁臣马士英等、词臣刘正宗等入见武英殿,面谕同府部九卿科道辨验北来太子真伪。日午,群臣奏:“系故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遂投之入狱。太子于狱中遣校尉买香烛,香烛至,太子即燃火间南北向再拜,大呼“太祖高皇帝、皇考皇帝!”复再叩首,号泣数声,拭泪就坐,饮泣不已,满狱为之凄然。

有内官以密疏劝弘光曰:“东宫足骭异于常形,每骭则双,莫之能诬。”乙酉三月辛卯,呼东宫旧时詹事太监拱乾辨之,拱乾唯唯。百官集定,众拥拱乾前,王铎指示太子曰:“此何人?”太子一见,即云“方先生在”。拱乾惧,即退入人后,不敢复前,亦不敢言真伪。张孙振曰:“汝是王之明!”太子曰:“我南来,从不曾自己说是太子。你等不认罢了,何必改易姓名?”又曰:“你等不尝立皇考之朝乎!何一旦蒙面至此?”众官窃窃,有赧者、有恨者,莫之敢决。黄得功、何腾蛟均上疏为太子争,弘光有旨王之明假冒系亲口供吐,不必悬揣过虑。三月戊戌,左都李沾复会审太子于朝。及审时,沾呼“王之明”,不应。喝问何不应?太子曰:“何不呼明之王!”沾喝上拶,太子号呼皇天上帝,声彻于内。将出朝,旧东宫伴读邱致中捧持大恸。弘光闻,即令擒下,发镇抚司严讯。

有题诗于皇城曰: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后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南北太子,一时真假难分。因钱凤览以死上疏争北太子故,多谓北太子为真。然北太子称其“从来未落贼手,止是流亡在外。”时礼部尚书黄熙胤、中书朱国诏都曾闻太子在流贼刘宗敏处,晋王亦言太子被贼裹去,同在一处。先是,公主审详形貌,全然不是太子,袁贵妃及宫女秦寿,也皆不认识。左良玉力争南太子时亦称“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可见太子曾落贼手人尽皆知,故又疑北太子为假。又或云南北太子皆假,有传太子卒于乱军中。

太子下落不明,“假太子案”却频频出现,以至于史学家谈迁喟叹:“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何所适从哉?”但史学界普遍认为,朱慈烺并未被杀,因为当时无论李自成、吴三桂,还是清政府、南明弘光政府,都想挟太子以向敌人问罪。即使他们找到太子,也会好好待他,将他作为一张王牌。

那么,如果朱慈烺活着,他又会藏在哪里?“他潜至栾川,在老君山伪装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随而来的遗民暗中尊为皇帝,直到51岁死去。老君山下原有太子墓及碑等,四篇碑文可算铁证。”冯进宝说,1988年,崇祯太子遁迹栾川的消息首次被公之于世,人们分析碑文中的“即存一二孑遗,悉保残息于他方”及“万仞宫墙有门难进”“住世者奉祭扫于冥宸”等句,便可得出上述结论。

这些碑文的作者叫王冲如,有人说这是王承恩的化名。他受命辅佐太子,是崇祯帝的心腹大太监。《卢氏县志》中记载:“王冲如居十方院,学问渊博,笔意疏古”“语多奥衍,迥殊时下”,看来这是一位高人。

“李自成兵败至卢氏时,朱慈烺趁机潜到老君山,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明朝皇帝常派人到栾川采挖银矿,他对这里不陌生;二是因为明朝皇帝笃信道教,如万历帝就在老君山敕建了金顶太清观,因此朱慈烺才到这里伪装成道人,以图复明。”冯进宝说,为纪念这位生不逢时的太子,如今老君山下还有太子洞。

除了众人皆知的南北太子,还有不少关于太子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太子未死,被当年东宫讲读之一李士淳带回其老家广东省梅州市。采访到李家后人保留的东西可供参考:

1.三百多年来,在李家后人所处的梅州,都会在农历三月十九拜太阳,此举实为纪念崇祯。(明亡后,民间的确有人将崇祯帝后奉为日光菩萨或曰朱天菩萨和月光菩萨,日月合为明字。)李士淳当年也假托三月十九为太阳生日,实则偷偷纪念故国。

2.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其建筑竟采用皇家规格,楹联隐含“保明”二字。“围龙屋”的名称也耐人寻味,李家后人称因太子藏匿于此。

3.李家保留的一块石碑,上有“赵云阿斗兼孤命,仁贵征袍护主来”。

4.还是那块石碑,引出复明无望后,太子可能出家于附近的寺庙,现任住持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一直供奉“太子菩萨”牌位,且历代住持陵墓区葬着唯一一位非住持,此人疑似太子。

还有一个与太子有关的元魁塔。这个貌似应该和太子无关,该塔虽是李士淳所修,修成是崇祯二年的事。

这个传说,比起其他一些已经没有任何相关文物留存,仅见于口头流传的故事,要耐人寻味些。不过有个疑问在于,当年太子落入李自成之手,其兵败后太子才开始下落不明,他是如何到李士淳手中的呢,这一段史料是空白的。翻阅李士淳的资料,却很惊讶地发现他当年也被李自成所抓关于刘宗敏处。而太子当时“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若李士淳和同在军中的太子得见,后李自成兵败,他则趁乱带太子逃出,亦有此可能。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父亲:明思宗朱由检

母亲:周皇后

长平公主朱媺娖,周皇后之女,驸马周显。清顺治三年(1646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详,因居住于乾清宫配殿昭仁殿而得名,未封,母不详,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时被崇祯皇帝亲手杀死,年仅六岁。

传袁贵妃生有一女,早夭;明史载有生母不详的三女,但这只是孤证,其他史料不可考。

怀隐王朱慈烜,母周皇后,崇祯二年(1629年)生,不久薨,崇祯三年(1630年)追封,五年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后,崇祯五年八月十五生,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十八封定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下落不明。

永悼王朱慈照(1633——1708)母田贵妃,崇祯十五年(1642)封永王;清兵攻入北京后在乱军中失散,隐居于民间,后被清朝捕杀。

悼灵王朱慈焕(1637——1641)母田贵妃。四岁时病死。

悼怀王朱慈灿(1637——1639)母田贵妃,崇祯十年(1637年)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卒,追封。

悼良王,母田贵妃,三岁殇。

宁妃(1627年或1628年—1645年或1646年)太子妃,宁浤之女。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明清遗书》

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纤言》[1]

参考资料
1.朱慈烺简介  . 淘名人 . [2023-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是什么意思
niaoliankong2017.01.23浏览95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睡莲yujinxiang
2017.01.24
满意答案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天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

名家点评:  
这首曲是唱惜春的。

《虚花悟》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都使虚幻无据之意。

这首曲子同前面的《好了歌解注》一样,极力铺张渲染,说荣华富贵瞬息即逝,不要以“假”当“真”,不要执迷不悟。惜春就“悟”了。第七回里写周瑞家的给她去送宫花,惜春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那么小的年纪,还没受什么挫折,就一心想出家,有些不合情理。作者出于否定贾家腐朽生活的需要,在十二钗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而且同全书格调一致,读者也就承认了。第七十四回写她和嫂子尤氏的一场口角,惜春气愤地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她要与宁府的肮脏生活“划清界限”。尤氏讥讽她:“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反唇相讥:“古人也曾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被刺到痛处,便不敢再说下去。这些描写说明惜春出家是对恶浊的现实所能采取的惟一的抗议形式。她将来要“绍衣乞食”,和叫花子差不多,“长生果”肯定是吃不到的。

其实这首曲子也不单为惜春而设,更多的句子是作者直接抒发幻灭后的悲哀,悲观的气氛太浓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娑
[ pó suō ]
基本解释
(形)盘旋舞蹈的样子。

详细解释
1. 亦作“媻娑 ”。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 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崧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2. 形容姿态优美。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3. 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4. 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5. 逍遥;闲散自得。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6. 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7. 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 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8. 引申为蓬松,散乱。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9. 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10. 流滴貌。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11. 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 。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12. 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辞书解释
[ pó suō ]
1 银脃。
《跂·驭噳·阾颱彘峖》:“再罇彘再,牀沶秇阨。”
您眡:“牀沶,银髴。”
2 莓秎;瘗髪。
伷鄙《藞釳眲》:“牀沶悂融鏀。”
鉺悻《胺帊柠》:“牀沶悂釜巛彘铘。”
3 鯿纘呩。鱐惴驔嫍軦脁。
蛚覰《釖蛫》跂:“蛫辏嫍牀沶。”
觍蓕覽翃敻。嗓漙已。
《鼘騧摝再妝·甌执馘》:“卼噁质鄙,馘穁牀沶。”
4 寵洛已。較:凄寵牀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娑
更新时间:2023-12-14 10:39:23
pó suō
ㄆㄛˊ ㄙㄨㄛ
目录
1、基本解释
2、英文翻译
3、详细解释
成语(Idiom):婆娑(pó suō)

发音(Pronunciation):pó su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婆娑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法华经》中,原意为“舞蹈”。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同时,婆娑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表达出一种优雅、轻盈的感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婆娑常用来形容舞蹈、树木、风景等具有摇曳、优美之态的事物。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表达赞美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婆娑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法华经》中,描述了佛陀在七宝台上转法轮时的场景,佛陀的姿态优美、动作流畅,如同舞蹈一般,因此形容为婆娑。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其他具有优美姿态的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婆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舞姿婆娑动人,引来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2. 春风吹过,树叶婆娑摇曳,好似在跳着一支美妙的舞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婆娑与舞蹈、树木摇曳等形象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棵树在微风中摇曳,或者想象一个舞者优美地舞蹈,来帮助记忆婆娑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舞蹈、优美姿态相关的成语,如“舞文弄墨”、“舞台”等,以扩大词汇量和了解更多相关的文化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让史湘云吃鸭脑子用意何在
小天使_ag 2014-02-20   |  169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曹雪芹让史湘云吃鸭脑子用意何在
2014年02月18日10:29   教育专栏  作者:王明军   我有话说(12人参与)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同一天过生日,寿席上史湘云“湘云吃了酒,夹了一块鸭肉,呷了口酒,忽见碗内有半个鸭头,遂夹出来吃脑子。众人催他:“别只顾吃,你到底快说呀!”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有桂花油?”众人越发笑起来。”这道红楼鸭馔,被研究红楼食文化和红楼宴制作大师们揣摩的上百年。

  史湘云鸭块就酒,忽然看见鸭头,便夹出来吃脑子,这已经是醉态初现,是曹公为湘云后来的醉卧大青石凳上所做的铺垫。有人推想这道鸭饌应是盐水鸭或咸板鸭,因为这两道鸭馔盛行于故事发生的康熙雍正年间。其实不然,按照大观园鼎食钟鸣之家的饮食水准,盐水鸭或咸板鸭的改刀,造型规整,鸭头应在盘子的显眼之处,而史湘云席上的鸭子是装在碗内,被湘云“忽然”看到的,曹公的“忽见”大有鸭肉与其鸭头有模糊之状,粗看不可辨之,忽而闪现,全然给人以酱鸭炒制或鸭块红烧的意境。


  曹雪芹拿鸭子做陪衬不止一次。在《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曹公不经意间把大观园的大锅饭给捅了出来,这多少与金齑玉食、钟鸣鼎食之家的气派有点不相配:“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作什么的?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的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买别的去。”说明“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经常吃鸭子,按南食的习俗,这大锅菜多半属于红烧鸭块之类的鸭饌。清代《调鼎集》有:“家烧鸭:生鸭切块骨牌样,配冬笋片、油、酱烧。”“又,炖鸭红烧配桃仁。”曹雪芹特意让史湘云吃鸭脑子,意在告诉读者史湘云在成长过程中,生活并不是很优越,普通的鸭饌是湘云常吃的家常菜,而且湘云养成了专挑吃鸭脑子的嗜好。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史、薛、贾、王家族的第三代,因为贾母是史家人嫁到贾家的,所以史湘云和贾家的关系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柔弱和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虽然我国很早的方志《吴地记》载,“吴王筑地以养鸭,周数百里”,但是,唐代人视鸭为“家资”。《朝野佥载》记述,“安南都护邓佑,韶州人,家巨富,……未曾设客,孙子将一鸭私用,佑以擅破家资,鞭二十。”到了清代,家禽养殖业已经相当的发达。第四十六回,王熙凤不想插手邢夫人的老爷贾赦要娶鸳鸯去找贾母说事,有句说词:“我临来时,舅母那边送了两笼子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原要赶太太晚饭上送过来的,才进大门时,见小子们抬车,说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这会子坐了我的车一齐过去倒好。”“送了两笼子鹌鹑”,“送”意味着不要钱,说明关系不一般;用笼来装鹌鹑,数量一定不会少。旧时笼是用竹篾、木条编成的,按灶台大小笼来估算,两笼至少能装下50~60只鹌鹑。一次性送两笼鹌鹑,按清代官宦人家常规送礼来说,有点另类,只有鹌鹑的专业养殖户才有可能这样不经意送给亲戚食用。由此可见,鹌鹑养殖如此,养鸭业就更有过之。清人《调鼎集》收有80多种鸭肴,可见当时鸭饌之风盛行。

  曹雪芹有意选择湘云吃鸭脑子而非黛玉食之,并非一时兴起,而完全有类似史湘云的生活原型;来源于鸭馔可雅可俗的大众品性。曹雪芹借薛宝钗之口评价林黛玉:“女孩儿本应不懂这些诗文,懂了便会平添许多的烦恼。”于是在塑造史湘云人物的性格上,曹公独具匠心,“吃鸭脑子”可谓精彩之笔。应该讲,湘云活得最为幸福,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 白日里佻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须自拙。这不单是因为她有着开朗乐观的性格,更是因为她活得简单坦率,具有因简而明,因明而乐的生活态度。

  曹雪芹让史湘云吃鸭脑子,从吃啥补啥的传统认知层面上讲,也暗喻湘云思维的敏捷和聪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4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2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绛珠仙子三十三+光世音+光公抱道石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观世音菩萨 - 菩萨 锁定
添加义项
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主要事迹:关于观世音菩萨,《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处,皆列有此菩萨之名号,然未列本缘等事迹。在《法华经》中设一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另外《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叙述了阿弥陀佛过去生中为转轮王无诤念时的长子不眴,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称,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中国的观世音菩萨信仰: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说法道场是普陀山。观音信仰在中国影响深远,造成民间有种种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说,如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公主的说法。这种女观音传说,最早可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

观世音菩萨形象: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六观音、七观音及至三十三观音(称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总体的圣观音。中国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三十三身”观音常被提及,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

八大菩萨
大势至菩萨        无尽意菩萨        宝檀华菩萨        药王菩萨
弥勒菩萨        观世音菩萨        除盖障菩萨        药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7-3 07:10 , Processed in 0.0695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