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士隐影射顽石No36500崇祯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6: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崇祯帝朱由检,君子之道费而隐,十九日乃黄道之期 + 第一回是全书的大预演,不是序幕、开端!蔡校长说三月大火是甲申之难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49】



10 红楼中其他人物
在上两章,把宁荣两府中的主人全部做了解读,贾府中的人物结构就很清楚了,都是朱明皇家的人物,包括最后一个:延平王。对手是“雪满”的薛家,满清,是夷,叫姨,住在东北,登堂入室,来争宝玉。

本节对红楼中其他人物,逐一进行简要说明。但红楼中人物太多,只能说明一些重要人物。限于篇幅,对其他人物都不细述,只做简介。

以目前我们认清楚的大方向和大框架,在明清之际,龙蛇争玉,这些人物,不外乎分为两大阵营,有些属于明阵营,有些属于清阵营,还有些是先属朱明,后来投降了满清,也有像刘姥姥李自成那样不属明清阵营的人物。因为人物众多,对每个人物特征的把握,和线索、证据的识别,以及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对应等,可能会因不同读者出现较大差异,这很正常,人们都是用自己懂的知识来理解所处世界,更何况对书中故事和人物。认错书中几个人物关系不大,只要认清某人属于明清哪边阵营,符合整体框架和大方向,否则把书读不明清(读不明白,读不清楚)。比如:袭人、麝月、秋纹这些丫鬟,是汉奸还是朱明忠臣?要认对,至于把这个汉奸错认为那个汉奸,关系不大,不影响对全书的理解。

10.1 甄士隐:崇祯朱由检
红楼梦中多用预演法,前文讨论的很多了。第一回,便是全书的“大预演”,注意第一回不是“序幕”!序幕是戏剧第一幕之前的楔子,小说开始的引子,先交待人物关系、时代背景、事件原因等,作为戏剧、小说正式内容的“开端”。而预演不同,是对本书的故事梗概,先做预先的简略演绎,所以不是序幕、开端。

红楼梦不落俗套,第一回便写了通灵宝玉的始、终,和甄士隐的一生、结局。甄士隐观花修竹,花是华,竹是朱,是神仙一流人品,却在三月中旬,遭遇劫难,一场大火,毁了家园,结局是子散家亡,得道升仙。我们说过,得道升仙,是人死的委婉说法,在葬礼用词中常见,说是得道了,升仙了,不说死,是华夏文化中常见的忌讳表达。甄士隐的梗概、结局,“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不就是明末的崇祯帝朱由检吗?

红楼梦中角色和反面人物的对应,不是只有一一对应。一角多人,一人多角,在红楼作者的如花妙笔之下,都是小菜,如烹小鲜。这种人物设计,更易个性鲜明,把复杂人物的多个侧面分为不同角色展现,更能突出重点,且不因人性的复杂而出现前后矛盾、引起误解等问题。像元春、探春这样身兼多人的设计,更易规避文字狱,不致对号入座,一下认出几个南明皇帝。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毫无争议的主角儿,所以本书重点不是描述三月甲申之难后的清初、南明时期,而是崇祯时期,当然包括了之前的衰落过程,和之后南明的彻底灭亡。而第一回的甄士隐,其人生经历,乱世背景,和子散家亡,身死国灭的悲惨结果,便藏有所隐真事。

甄士隐在姑苏,同林黛玉的苏州,也属金陵,南京直隶。

姓甄,名费,字士隐。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表面说的是君子之道,甄士隐确是君子;反面也隐了“君”,皇帝。

“嫡妻‘封’氏”,说是“情性贤淑,深明礼义”,但他岳丈封肃,却“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每见面时,“又说些现成话”,竟是无礼又不义!这个“封”氏,谐音“风”,清风,指满清。又是敌人配做夫妇。在《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之后,有“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在姑苏、金陵,本地推为望族的是谁家?朱家!还有比“朱家”更大的“望族”吗?所以说“观花修竹”,华,朱。

女儿英莲,便是香菱,前文解过,是长平公主。英莲之父是崇祯。

甄士隐问“蠢物”,便是通灵宝玉,“后面还有几行小字”,便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前文与李斯所刻篆文的秦传国玉玺比较过,将此宝玉解作“玉玺”。那僧道:“若问此物,到有一面之缘。”说明甄士隐不是一般人,是个与“玉玺”有缘之人。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甲戌本脂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隔壁是什么?葫芦庙!葫芦,是胡虏。庙,是朝廷。胡虏朝廷,所以极险,提醒读者“隔壁”,要仔细看。崇祯的“隔壁”,便是金国,胡虏朝廷,在第一回已预演。

贾雨村吟“玉在匮中求善價,钗于奁内待时飞”时,“恰值士隐走来听见”,说明甄士隐与玉、钗,和甄贾、时飞有关。玉求善贾,钗待时飞,玉、钗显然指黛玉、宝钗。下句钗待时飞,出现雨村字,上句玉求善贾,则关甄士隐,也是贾雨村说给甄士隐听的,还是暗示甄士隐和林黛玉的关系。“君子之道费而隐”,甄士隐是君子,读书人都知道:君子如玉。

甄士隐义赠银衣,又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贾雨村对甄士隐说的这个“十九日”的“黄道之期”,却“并不介意”,未当面表态。但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留下话与和尚转达甄士隐,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显然是强调“十九日”的“黄道之期”,注意“黄道黑道”的话,是“和尚”转达的!是“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后面三月中旬的火灾,也是“和尚”引发的!红楼作者在这些事件中,特意设计了“和尚”来贯穿,“十九日”,“黄道黑道”,三月火灾,都跟“和尚”有关,读者要注意到“和尚”,和“十九日”的“黄道”,不能读到“十九日乃黄道之期”的话“并不介意”!

正月十五,霍启(祸起)丢了甄英莲。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竹篱木壁者,朱木也,因劫数,甄家烧成了瓦砾场。前文说过,崇祯亡国,是满清、农民军、自然灾害的持续打击、内外交困的结果,不是哪个单方面的原因所致。“葫芦庙”是胡虏朝廷,“和尚”是李自成,火灾是自然灾害,涵盖了这个“劫数”的主要方面。为什么说“和尚”是李自成呢?李自成幼年家穷,生活困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这是第二次强调,水旱不收,鼠盗蜂起,还是说“劫数”的这几个原因:水旱不收是自然灾害;耗子在书中一直指雪满的薛家;盗是名词,不是作为“盗香”的动词,是大盗,盗贼,流寇,不是小偷。比如《庄子》中的盗跖,是个“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的大盗,复姓柳下,名跖,人称盗跖,而不称其本姓。“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跟李自成、张献忠是同类人物。这些鼠、盗,“抢田夺地”,不正是崇祯朝满清、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吗?“鼠窃狗偷”,重复强调“鼠”偷窃。书中这些描述,直指甲申之难,以及耗子偷玉。

回头再看“和尚”转达甄士隐“黄道黑道”的话,“十九日”是“黄道”?还是“黑道”?三月十九,李自成破京,大明亡国,崇祯上吊!这个“十九日”,是甄士隐说的,甄士隐为什么说“十九日”?因为甄士隐预演的就是真事隐的崇祯帝。



点击下一个:三生石:木石前盟,缘定三生,此系身前身后事,三生石上旧精魂 + 苏轼的《僧圆泽传》: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9 16:59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学
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1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假语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20: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甄士隐家亡背后隐藏一个全国性的悲剧,他家只是受了牵连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78:祸不单行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甄士隐家被大火烧了个干净。虽人都逃了性命,偌大家业化为乌有,只剩下那一片瓦砾场。

葫芦庙的大火看似天灾,实际是“人祸”。甄士隐的灾祸尚没有完结。


☞细说红楼系列078,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是富有乡宦,家里自然有良田美居。

此番烧的固然是本家所有财富积累,但自有田庄在郊外,还有房田庄院可供居住。


他当初致仕还乡后,要是直接居住到田庄,耕读守业,哪至于被葫芦庙的大火连累。此时说什么都晚了。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夫妻本以为到了田庄就能安生,不想苦难还将继续。

原文讲当时正赶上了“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注意这个时间节点,正是甄英莲四五岁时候,她与袭人、晴雯同岁,她两个双双被卖,推测就与此事有关。


后文柳家的就讲过一个“有一年连草根子都吃不上”的大灾之年。

富庶如苏杭尚且民不聊生。天子首善之地的京城花家都卖女救命,可知当初的水旱灾荒,应该囊括整个中原地区。一时间流民四起,饿殍遍地。

曹雪芹在此只提一笔,却前后数次通过贾府众人的际遇在写这场人间灾祸,才是大悲大惨。比较起来甄士隐家的灾祸又算不得什么了。

既有天灾,便有人祸。

天灾好过,甄士隐家大业大,几口人吃饭不成问题。但人祸可就让他过不下去了。


先是灾民成盗,不断侵扰。甄士隐这种大户肯定成为他们的目标。

为了防范,甄士隐必然要请官府协防。而那个时代“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甄士隐前门驱狼,后门进虎。防了盗贼劫掠,架不住酷吏勒索。终于彻底败光家业,不得已只得变卖家产田地,离开家乡“逃难”去了。

他去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妻子封氏的娘家。


明清时代的社会风俗,是女婿家里若遭了难,大多要去投奔岳父舅哥避难,以图东山再起。

岳家也要帮扶着女婿重整家业。姑舅之亲也就因此形成互补纽带。才有娘亲舅大,互为扶持之说。

甄士隐自也是如此想,但却不知更大灾祸还在等着他。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28 10:25・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06: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没讲出的真相:甄士隐的出家,是不是暗示他死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80:甄士隐的生死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文讲述甄士隐遇人不淑,落难后与妻子投奔岳父封肃,不想又遭算计家财一败涂地。

封肃者,风俗也。原籍大如州人士,寓意大概如此的意思。


就是说甄士隐落难,按说封肃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岳父应该鼎力相助女婿。不想他却贪图女婿钱财,无情落井下石……

封肃本贯大如州,便借用了“先肯定再质疑,形成否定”的答案,印证他对女婿的迫害。

小心岳父舅哥不可靠,至此为《红楼梦》重要伏笔。

☞细说红楼系列080,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甄士隐先丢了女儿忧急成疾。又被一把火烧了家业急火攻心。到了田庄遭遇流民劫匪又惊又怕,再遇军痞酷吏勒索威逼雪上加霜。

满以为投奔岳父能够落脚,谁知再遭背叛……人生暮年接连变故导致他不断被打击,身心都到了强弩之末,渐渐就有了“下世”的征兆。

“下世”就是指去世的意思。


《史记·刺客列传》: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仍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

甄士隐因为连番打击,油尽灯枯。身上出现了人到暮年即将去世的“死气”。

按说这种情况下基本算是药石罔效。除非出现奇迹,不可能再延续他的生机。

等待他的,肯定将是生命的彻底枯萎。

原文至此,甄士隐的一生,基本就已经结束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奇迹,甄士隐将以死收场,结束他晚年可悲多舛的人生。

甄士隐的“生与死”很重要。因为关乎了日后贾宝玉的“生与死”。


如果刨除神话故事的范畴,甄士隐至此已经注定他在连番遭遇打击的情况下,最终以死收场。

什么离家出走,什么随着道士出家,都不过是后来传说为“真相”作掩盖。

或许事实是甄士隐心灰若死,不忍心或者不想死在家中,便干脆离家而去,孤独死去。

若是死在家中,妻子在女去家亡夫丧的打击下,极可能也受不了追随死去。

出家说,对在家中的妻子起码还留有一点念想,丈夫极可能跟着人出家去了,等想开了还可能再回来。

甄士隐的“死”,重要在他是影射未来贾宝玉在贾府抄家,林黛玉离去死去后的遭遇。


甄士隐一家三口影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如果甄士隐死了,那么贾宝玉就注定不是出家,也是死了。

好在原文“峰回路转”,写了僧道二人及时“度化”。甄士隐和贾宝玉不但没死,反而出家做了神仙。

但这种话事实上也只是安慰人心罢了,读书人当知道神鬼之说无稽,他们肯定是死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13: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隐藏的一场大灾难,波及全国,比贾府抄家悲剧一万倍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想要吃一碗鸡蛋羹,派了房中小丫头莲花儿去小厨房,吩咐柳家的给做来。

柳家的见莲花儿一不给钱,二不是个人份例,明显占便宜,便不高兴。


小厨房支出各自都有份例和数目,别人占了她就少了当然不愿意,借口鸡蛋难买不给做。

莲花早知柳家的看人下菜碟,欺负迎春不是本家姑娘小瞧人,于是就和她口角起来。

既揭柳家的巴结晴雯等人做舔狗,又干脆闯进去翻出鸡蛋让她下不来台。

柳家的被揭短,一边骂莲花,说出一番话来。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六十一回)柳家的忙丢了手里的活计,便上来说道:“……通共留下这几个,预备菜上的浇头。姑娘·们不要,还不肯做上去呢,预备接急的。你们吃了,倘或一声要起来,没有好的连鸡蛋都没了。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了的日子还有呢。我劝他们,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子,将就些儿也罢了……”


柳家的这段话里藏着非常重要的一段“故事”,曹雪芹在原文几次暗示都没正写。就是那句:“别说这个,有一年连草根子还没了的日子还有呢”

这句话肯定涉及一场极为可怕的天灾。以贾家的地位和爵产之丰厚,他们储存的粮食足够应付几年,不怕天灾人祸。但普通人家可就连草根子都没得吃了。

由此也知道做贾家奴才的好处。像柳家的这种家生子,尽管在贾府地位不高,却也不愁吃喝。不但没有赋税徭役,更可避免天灾人祸。他们不愿意“自由”离开贾府,实在是如此好待遇谁愿意去呢?

那时候这种“草根子都没了”的大灾荒,连在京城贾府的柳家的都记忆深刻,可知当时情况的可怕。卖儿卖女,家破人亡,流民四起都是轻的。饿殍遍地,“人吃人”的惨状未尝没有。看过电影《一九四二》的,可能会深有体会。


关于这场大饥荒,除了柳家的这句说法外,早在第一回曹雪芹就有写过。

当时甄士隐家被葫芦庙大火烧作白地,不得已只得回田庄落脚,谁想就迎来了这场灾难。

(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家所在的苏州,最是天下鱼米之乡,却也遭遇水旱不收、流民盗匪的问题。当时中原之地的灾荒有多严重?

而甄士隐是乡宦,尚有办法变卖家产以自保,那些普通老百姓家势必只能是家破人亡。

而贾府虽无忧,家里有两个人却深受这场灾祸之苦,就是袭人与晴雯。


袭人和晴雯都是被父母所卖的可怜人,肯定与这场天灾有关。

袭人侥幸卖给贾府,没受太多苦。晴雯却辗转被赖大买来伺候赖嬷嬷又送给贾母,就要更苦了。

关于晴雯被卖,原文没有过多描写。只说她不记得父母家乡何处,应该年纪不大。更可能有晴雯不愿提起的故事。袭人被卖的原因,原文却记录的清楚。

(第十九回)袭人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

袭人家是京城人士,又是做小买卖人家,尚且被逼得卖儿卖女,可知当时灾荒的严重。

袭人、晴雯与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也就是香菱同岁。


香菱丢时四岁,当年或隔年就发生了这场大灾荒。预示袭人和晴雯大概四五岁被父母所卖。香菱不记得父母家乡,也就难怪晴雯忘的多了。

这场饥荒,从第一回开始,由袭人和晴雯的经历补充,在六十一回和第七十七回分别又借柳家的和多浑虫提起,可见给作者带去刻骨铭心的记忆。

贾府是高高在上的豪门贵族,彼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饿)死骨”的意味,您读出来了么?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30 10:3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甄士隐注解的《好了歌》,解开了《红楼梦》隐藏的最核心真相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73:《好了歌》注解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回讲到跛足道人来到即将下世的甄士隐面前,口唱《好了歌》度化于他。

甄士隐本有慧根,加上人生连番磋磨,便有了感悟。


《好了歌》的真意并不是劝人放手,恰恰是告诉世人“得到”的真谛。

道家讲究修今生而非来世。今生圆满飞升,就有能力得到现实中“失去”或者想要保护的一切。

甄士隐想通后,用注解《好了歌》作为他开悟受度化的答复。

☞细说红楼系列073,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的注释,一一对应了《好了歌》的内容。

第一段,讲述豪门兴亡往复。曾经宾客云集的朱门,在败亡后杂草丛生,人去楼空。一切荣华富贵,仿佛过眼云烟。而兴亡往复,曾经多辉煌,如今多衰败,未来又东山再起。

这是未来贾府被抄家,又被平反的概述。

第二段,对应“唯有娇妻忘不了”,讲述红颜终究老去,佳人也成枯骨,爱恨情仇转眼成空,世上新人换旧人。


这是未来林黛玉死,贾宝玉娶薛宝钗后离家而去,薛宝钗与史湘云姐妹携手终老之谶。

第三段,对应“只有儿孙忘不了”,讲述世家大族家教森严也有不肖子败家。更有子孙与强盗为伍。千金小姐为家族联姻遭遇败亡,流露到烟花巷做了歌姬。

这是日后巧姐遭遇狠舅奸兄,史湘云像妓女云儿流落烟花巷之谶。

第四段,对应“只有功名忘不了”,讲述为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一生,反遭名利反噬锒铛入狱,家破人亡。而那些穷困潦倒落魄者,一朝金榜题名位极人臣,却又开始尸位素餐。


这是贾雨村、贾赦等人最后获罪之谶。也是贾雨村、贾兰东山再起,兴亡往复之谶。

第五段,讲述追名逐利、恩怨情仇不过都是红尘中的一出人生大戏,成也好,亡也好,终究迷失其中忘了初心,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得到又再失去……

注解《好了歌》是《红楼梦》核心的警世钟,以史为鉴告诫世人兴亡往复,不可持久的现实。


如何能够持久?唯有做神仙才可保无虞。现实中做不到,便不可奢望。甄士隐有机会,才可以抓住。

《好了歌》,让甄士隐明白抓住当前的重要,才会随着跛足道人而去。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2-01 10:40・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没讲出的真相:甄士隐的出家,是不是暗示他死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80:甄士隐的生死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上文讲述甄士隐遇人不淑,落难后与妻子投奔岳父封肃,不想又遭算计家财一败涂地。

封肃者,风俗也。原籍大如州人士,寓意大概如此的意思。


就是说甄士隐落难,按说封肃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岳父应该鼎力相助女婿。不想他却贪图女婿钱财,无情落井下石……

封肃本贯大如州,便借用了“先肯定再质疑,形成否定”的答案,印证他对女婿的迫害。

小心岳父舅哥不可靠,至此为《红楼梦》重要伏笔。

☞细说红楼系列080,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甄士隐先丢了女儿忧急成疾。又被一把火烧了家业急火攻心。到了田庄遭遇流民劫匪又惊又怕,再遇军痞酷吏勒索威逼雪上加霜。

满以为投奔岳父能够落脚,谁知再遭背叛……人生暮年接连变故导致他不断被打击,身心都到了强弩之末,渐渐就有了“下世”的征兆。

“下世”就是指去世的意思。


《史记·刺客列传》: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仍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

甄士隐因为连番打击,油尽灯枯。身上出现了人到暮年即将去世的“死气”。

按说这种情况下基本算是药石罔效。除非出现奇迹,不可能再延续他的生机。

等待他的,肯定将是生命的彻底枯萎。

原文至此,甄士隐的一生,基本就已经结束了。

如果没有后来的奇迹,甄士隐将以死收场,结束他晚年可悲多舛的人生。

甄士隐的“生与死”很重要。因为关乎了日后贾宝玉的“生与死”。


如果刨除神话故事的范畴,甄士隐至此已经注定他在连番遭遇打击的情况下,最终以死收场。

什么离家出走,什么随着道士出家,都不过是后来传说为“真相”作掩盖。

或许事实是甄士隐心灰若死,不忍心或者不想死在家中,便干脆离家而去,孤独死去。

若是死在家中,妻子在女去家亡夫丧的打击下,极可能也受不了追随死去。

出家说,对在家中的妻子起码还留有一点念想,丈夫极可能跟着人出家去了,等想开了还可能再回来。

甄士隐的“死”,重要在他是影射未来贾宝玉在贾府抄家,林黛玉离去死去后的遭遇。


甄士隐一家三口影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如果甄士隐死了,那么贾宝玉就注定不是出家,也是死了。

好在原文“峰回路转”,写了僧道二人及时“度化”。甄士隐和贾宝玉不但没死,反而出家做了神仙。

但这种话事实上也只是安慰人心罢了,读书人当知道神鬼之说无稽,他们肯定是死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29 10:27・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为什么甄士隐抛下妻子,跟了一个跛足道人飘然而去?
2020-03-07 00:22
在《红楼梦》第1回写道,甄士隐抛下妻子,跟了一个跛足道人飘飘而去。

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做了这样的决定呢?

01

这得先从甄士隐的背景说起。

他曾经当过官,但后来辞官回乡。

辞官的原因是因为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

虽然他家不像金陵四大家族那么富贵,但在阊门这个小地方算是很不错的,阊门人更是把甄士隐家推为本地的望族。

一般的望族除了有钱,家里的子女也多。只可惜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英莲。



02

本来甄士隐一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随后接二连三的意外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轨迹。

英莲三岁那年的元宵节,仆人霍启晚上抱着她到外面看花灯。

过程中,霍启因为要小解,于是把英莲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坐着。

没想到他小解完回来准备抱英莲时,英莲已经被拐子抱走了。

甄士隐得知这个情况后,派下人到处寻找,但都没找到。

本来他膝下就只有英莲一个女儿,结果也丢了,为此甄士隐是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英莲不见了一个月,甄士隐便由于伤心过度得了一病。

03

女儿丢了,对甄士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生活的磨难接踵而至。

同年三月十五,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炸供。那些和尚不小心致使油锅火逸,烧着了窗纸,火势蔓延得非常快。再加上周围的屋子多用竹篱木壁,火势越烧越猛,把一条街都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众人虽拼命救火,无奈火势实在太大,足足烧了一夜,才慢慢熄去。

住在葫芦庙隔壁的甄士隐家受损严重,家里烧成了一片瓦砾场。

幸好甄士隐夫妇和几个仆人还是保住了性命,不过这件事还是令甄士隐急得跌足长叹。

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妻子和几个仆人安身于田庄上的简陋住所。

04

住到田庄上本来已经很惨了,但更令甄士隐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近年水旱不收,不时有人前来抢田夺地和偷东西,因此住在田庄上也是不得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迫于无奈的甄士隐唯有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靠岳丈封肃。

家中务农但家境殷实的封肃,看到女婿狼狈投奔自己,心中不乐。

甄士隐还有一些折变田地得来的钱没用完,拿出来托封肃帮忙置些房地。

没想到封肃是半哄半赚,只给了女婿些薄田破屋。

甄士隐作为读书人,并不擅长务农、做买卖这些事,家里因此变得越来越穷。

封肃没有油水可捞之后,每次见到甄士隐都要给他脸色看、说一些责备的话,并在人前人后抱怨女婿不会过日子,只一味好吃懒做。

甄士隐由此意识到自己是投人不着,内心充满悔恨。加上因丢了女儿而引发的伤痛疾病,以及之前住在田庄受到的惊吓,他的人生正处于至暗时刻。



05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甄士隐拄着拐杖挣挫到街前散心时,看到了一个跛足道人,对方嘴里念着下面几句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便上前请教。对方除了告诉他这是《好了歌》,还告诉他:“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本来就有宿慧的甄士隐,听跛足道人这么一说,心中顿时彻悟,为此他还专门解注了这首《好了歌》:

在甄士隐看来,追求名利的最顶峰莫过于家里“笏满床”(官牌堆满床)。然而,正所谓“盛极而衰”,到头来家里不过是变成陋室空堂;

就算“金满箱,银满箱”又如何?正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说不定家缠万贯转眼就变得一无所有、甚至变成乞丐;

那些信誓旦旦说爱你一辈子的娇妻,说不定“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那些你疼惜不已的儿孙,却验证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

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令跛足道人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跛足道人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甄士隐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终于彻悟了人生的智慧:“名利、金银、娇妻、儿孙,这些对你来说不过都是外物,不是你能一直占有的”。



只有告别这种占有欲,你才能向内求,回归自己的内心,活出自我。

正因为领悟到了这一点,甄士隐决定不再占有妻子。

准确来说,是他不愿意再拖累妻子。

因为妻子跟着贫困潦倒的自己,很难再过上世俗的好日子,反而是跟着岳丈封肃还能过得好一点。

为此,甄士隐决定抛下妻子,跟着跛足道人飘飘而去。

因为跛足道人是悟道之人,追求的是活出自我的智慧。

跟着他,甄士隐也会成为一个修道之人,一步步走向智慧的彼岸。

你对甄士隐抛下妻子,跟跛足道人飘飘而去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7: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拄了拐杖的甄士隐,何尝不是跛足道人?亦是宝玉
2021-01-27 22:39
拄了拐杖的甄士隐,何尝不是跛足道人?亦是宝玉



题:拄了拐杖的甄士隐,何尝不是跛足道人?亦是宝玉!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红楼梦》故事里,智通寺有一个翻过筋斗来的老僧,这个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好似林之孝两夫妻,天聋地哑,恰恰对应了开篇处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智通寺里的这个老僧,便是“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贫病交攻”的暮年之人甄士隐!

也许有人要发问了:甄士隐怎么又跟林之孝夫妻扯上关系了呢?没错,甄家源自林家,荣国府即林家,他们都是朱家。



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谁为智者?又谁能通?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这个翻过筋斗来的龙钟老僧,正是经历了这一场梦幻的石头呀!也就是《石头记》的作者!

再看甄士隐再遇神仙的情景!甄士隐日暮途穷,正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疯癫落脱,麻屣鹑衣”的跛足道人,满口念着些“好”“了”“好”“了”的《好了歌》,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原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甄士隐心中彻悟,竟将跛足道人这《好了歌》解注了出来,笑一声“走罢!”竟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三劫后,北邙山相会,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同往太虚幻境销号的人,何止甄士隐?贾宝玉与甄宝玉亦然!

姑苏甄家与金陵甄家,甄士隐家与甄宝玉家,原是一家。而书中两个宝玉,并无两样,所以,甄士隐其实就是贾宝玉,贾宝玉是开头,甄士隐是结尾。

红楼一梦,不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预言了一切,而是作者以倒叙的方式,以太虚幻境预演了一切,跛足道人就是最终沦落街头的贾宝玉。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了解更多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甄士隐会跟跛足道人飘飘而去的真实原因
2018-08-07 20:30:01 来源: 学球乐  举报
0
分享至
在《红楼梦》中,甄士隐是一个戏份不多、但是却非常重要的角色。

正如《红楼梦》第1回所提到的,“家中虽不甚富贵,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甄士隐的小日子本来过得有滋有味的,但是后来他却跟一个跛足道人飘飘而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女儿英莲失踪:无后的锥心刺骨
《红楼梦》第1回提到,甄士隐“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因为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甄士隐当然会把她视作心头肉般重要。

只可惜他们父女缘薄,到了那年元宵下人霍启(谐音:祸起)就把英莲弄丢了。甄士隐和他的夫人封氏,为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没多久,甄士隐就先病倒了,他的夫人封氏很快也因思女成疾,每天都要请医生给其治疗。

由此可见,丢了女儿这件事对甄士隐打击非常大、差点就生无可恋了。毕竟以他年过半百的年纪,要想再生儿育女已经是几乎不可能了,丢了英莲就等于甄士隐夫妇会从此绝后。



2、祸不单行,倒霉人总逢倒霉事
没想到丢了女儿,这只是甄士隐遭逢厄运的开始。

没过多久,他家隔壁的葫芦庙发生火灾。那时候的房子不像现在是钢筋水泥、而是竹篱木壁,所以火势很快蔓延到了甄士隐家、一发而不可收拾。悲催的甄家被烧成一片瓦砾场,只有甄士隐夫妇和其他几个家人保住了性命。

这让甄士隐不禁跌足长叹,没有更好办法的他只得和妻子商议、到田庄上去住。没想到人倒霉时、喝水也塞牙。碰上那些年水旱、人民的庄稼都没有什么好的收成。于是,很多抢田夺地、偷东西的人出现了。为此,官兵到处剿捕,甄士隐在田庄上也很难睡个安稳觉。所以,他只能把田庄都卖掉了,带上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他的岳丈。

没想到甄士隐的岳丈封肃(谐音:风俗,寓意:风俗小人),不但没有对他们出手相助,还尽甩些手段来骗取甄士隐的钱财。等到骗得差不多了,封肃就开始给颜色他们看,还人前人后抱怨说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等。

寄人篱下的甄士隐终于明白所托非人,心中难免悔恨。只可惜他已经是半百之人,再加上之前丢了女儿、家里被烧光和在田庄受尽惊吓,甄士隐心里已经是伤痕无数,现在又贫穷并生病着,所以他的内心是绝望的。

由上可见,甄士隐这个倒霉人的倒霉事真是一件接一件。至亲的女儿英莲不见了、房子被烧了、还要被自己的岳丈骗取财产,能倒霉成甄士隐这样的,也是没谁了。



3、彻悟《好了歌》,出走不再拖
有一天,甄士隐拄了拐杖到街前散心,遇到了一个跛足道人口内念着《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诗有很深的内涵,正如诗中所言,人人都觉得当神仙好,但是当神仙是要忘掉功名、金银、娇妻和儿孙的,试问谁能忘得了这些呢?

都觉得考取功名好,但是你看看那些曾经的那些将相,他们现在又身在何方呢?最后不过是身处荒凉的坟墓、周围被一堆草掩没了。都觉得金银珠宝好,总恨自己赚得不够多,然而等到觉得赚够了的时候,眼睛已经永远的闭上了。都认为自己家有娇妻、会对自己终生不渝,然而你一旦挂掉、她又会跟随其他人去了。都觉得自己的子孙好、忘不了他们,但是你对子孙再痴心又如何,试问世间又有多少真正孝顺的儿孙呢?

甄士隐本来就是有宿慧的人,再加上那道人说:“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这让他的心中早已彻悟。于是,甄士隐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首《好了歌》做了以下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从以上注解可以看出,甄士隐真的是了悟了《好了歌》。正如道人所说,“好即是了,了即是好;不了,即不好;不好,即不了”,这跟《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同一性的原理,有宿慧之人如甄士隐,即时可以顿悟。

已经看透了人生的“好了”的甄士隐,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说了一声“走罢!”之后,他将道人肩上的布袋抢了过来背着,家也不回了,跟那跛足道人飘飘而去。



从上面发生的事情,我们会明白甄士隐跟道人飘飘而去是必然的。因为在经历失去最亲的人、被岳丈骗光财产后,甄士隐早已看破了世间的纷扰,读懂了“好”和“了”的“合二为一”,所以跟道人飘飘而去是他最好的归宿。

对于甄士隐跟道人走了,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2:12 , Processed in 1.6969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