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15 23: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江文旅故事】忠臣郭都贤
桃江融媒
2022-07-19 21:06发布于湖南
+关注
编者按:《桃花江文化旅游故事集》征稿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收到了很多优秀作品。“大美桃江”每天一期将持续推送,读后有什么感想、意见或建议,真诚地欢迎大家留言,我们将认真吸收修改。同时,期待大家积极创作,踊跃投稿。最后,年底结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忠臣郭都贤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一天,三堂街龙牙寺洒扫一净,八百僧尼齐聚大雄宝殿,身披袈裟的住持方丈引领众僧齐诵佛号,以隆重的佛教礼仪迎接新科进士郭都贤到来。
古朴雄伟的宝殿,升腾缥缈的青烟,空灵悠扬的梵音……一切那么庄严肃穆,一切又那么亲切熟悉!再次踏进这座千年皇家御庙的郭都贤,昨日蟾宫折桂露头角,今朝故地重游是少年;他快步走到迎候在大殿门外的方丈面前,屈膝磕首恭行弟子跪拜之礼。
“施主今已成为一方名士,老纳有幸得结善缘,怎堪身受如此大礼呀!阿弥陀佛!”方丈连忙躬身将郭都贤扶起。
“都贤生性愚钝,若非大师与众名士多年殷勤教诲,且幸得宝刹典藏古籍熏陶,哪有我今日的薄名呀!”
众人一旁无不感叹。当年,这位勤奋的少年在龙牙寺藏经阁秉烛苦读的情景,恍如昨日。
方丈清修的禅室里,主客举茶互敬后,方丈向郭都贤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名士才气卓荦,用笔工整,老纳想求赐一幅墨宝,存之敝刹以昭荣光。不知可否?”
“弟子谨遵师命。我就献丑为宝刹山门撰写一副对联吧!” 郭都贤爽快地答应了。
龙牙寺自古就是湘中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相邻的松风书院又是益阳最早的书院,在三堂街龙洞口这片褔地上,佛教文化与儒教文化相融并存已有数百年,为广大三湘学子大开了求学方便之门。郭都贤对这处文化圣地一直心存感激,他略作沉思,挥毫泼墨,运笔如椽,一挥而就:
万山风雨锁龙宫,被樵子留连,识破一盘棋局;
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 放开几片桃花。
方丈颔首微笑,好似悟出了更深的联外之意。他命人将对联收好,不日便将其镌刻在龙牙寺的山门上。
郭都贤再来龙牙寺,是十四年之后的崇祯九年底(1636年)。他因母亲病危告假回乡侍奉,直到他母亲病故“丁忧”的三年间,多次来龙牙寺拜访住持方丈,常与方丈彻夜长谈治国安民的良策。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开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战争席卷大半个中国,国家社稷危在旦夕。郭都贤忧心忡忡,前来龙牙寺与方丈辞行。
“时局艰危,都贤打算提前结束‘丁忧’,请命奔赴疆场退‘贼’,以救国家于危难!”
“大人乃国之栋梁,官之翘楚,当下朝廷急需良臣辅国,盼大人此去能力挽江山倾覆,救黎民于水火。阿弥陀佛!”
龙牙寺山门旁,郭都贤弃岸登舟,与方丈挥手道别。
崇祯帝重用郭都贤为江西巡抚,郭都贤整治吏治、训练乡勇、筹措军饷,殚精竭虑。张献忠率大军进犯江西,郭都贤全力抗敌,而时任明朝统兵元帅左良玉看到天下已经大乱,明王朝气数将尽,便观望另谋,拥兵自重。郭都贤心系大明,忠义为本,独自骑马去左良玉军营相见,求其出兵攻打张献忠,保卫江西的安全。左良玉叫苦连天,无能为力。郭都贤悲愤不已,数日不食,深感大势已去,自已又无力回天。南昌沉陷,他只得弃官回故乡隐居。
时局风云变幻。同年,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各地纷纷举起了抗清的义旗。郭都贤内心无比痛苦,“不行,我要尽我的一切努力,想办法抗击残暴的清军!”
郭都贤往来于龙牙寺、浮邱寺、东林寺,秘密联系僧人和乡贤,商讨如何抗击清军的办法。他身旁很快聚集起一群积极抗清的热血义士。
一天,郭都贤正在龙牙寺向北方云游来此的一位僧人了解北边的近况,寺院里突然闯进几个不明身分的人,口口声声要找郭都贤“宣旨”。
原来,北京城破后,抗清名将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成立了南明王朝,召郭都贤任南京提督,统领上下江防事务,并巡抚安庆、徽州、南京、池州、太州、德州六府。
“大人,朝廷还是识人辨才,唯您方可力挽狂澜!”
“大人,国乱思良将,您可再展雄才大略了!”
郭都贤迟疑不语,众乡贤热切相盼、极力相劝。
“老朽不堪担此重任!公使大人请回吧!”郭都贤无力地摇了摇头。
众人惊讶不已。“宣旨”官走后,郭都贤缓缓说道,“明王朝已烂入骨髓,独木难支,与其对垒徒伤人命,不如另作他谋。”第二年(1645年),史可法所拥戴的朝廷被清军攻破,史可法被杀,清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屠”。
听闻此信的郭都贤伤痛不已。他看到清兵的烧杀抢掠及各路抗清队伍与之展开拉锯战,已弄得更加民不聊生,湖南千里炊烟几断,内心更是充满了无比的忧愤!他抓紧奔走于民间,联络各方义士,等待时机举事。1646年,经过反复思考的郭都贤在桃江东林寺落发为僧、遁入空门,以出家人身份开展反清斗争。当年,桂王朱由榔又在肇庆组建朝廷,定年号为永历。永历帝颁发诏书命郭都贤为兵部尚书。郭都贤以削发为僧推脱,未去奉召。
1652年的一天,一骑快马停在郭都贤门前,一位壮士掏出一封信函递上。
李定国?永历皇帝任命的晋王、原大西军统帅李定国?
郭都贤看完来信,眼前浮现出了一个骁勇的“贼兵”统帅。他任江西巡抚时, 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率军进攻江西。李定国所部纪律严明,所向披靡;郭都贤倾其所有充作军饷,昼夜巡守,多次与李定国死战……如今,这位“贼兵”统帅李定国已成为永历王朝的一员大将,已从清军手中收复了广西,贵州和湖南大部分土地。
李定国特意派人来邀,请郭都贤前往衡山他的军队驻地一叙。昔日大明王朝的仇敌,如今也能投身抗清保明,而且还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郭都贤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末将李定国。”
“在下王夫之。”
李定国将军与他临时聘任的“军师”王船山前出衡山军营十多里,在官道旁迎住了郭都贤。
“一文一武,肱股之臣呀!”
郭都贤拉住二人,眼中充满了喜悦。
军营里,三人秉烛长谈,一夜无眠。第二天,郭都贤就匆匆地赶回了三堂街。
郭都贤与李定国商定,他以白龙会的名义,秘密联络各路抗清义士,同时把白龙会总舵主肖震天接到益阳,以龙牙寺为掩护,打出“起义兵、逐清吏”的旗号准备举事。郭都贤又组织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与明旧臣周堪赓、陶汝鼐等人组织洞庭湖一带的船民成立了水乡义军;同时又联络梅山首领屠汝铭,道纪司都纪李纯阳等数千人,准备于永历7年(1653年)元宵节一同起事。
“大人,宁乡名士陶汝鼐等百余义士被抓,不日将被处斩!”
年底的一天,一位手下气喘吁吁跑进郭都贤设在龙牙寺的议事“禅房”,向他报告这一消息。郭都贤与肖震天舵主等几个人一惊:这节骨眼上,怎能出这种事!
原来,有人不慎走漏了起事的消息,长沙府胥潘正先告发,清廷逮捕了陶汝鼐在内的100余人,准备处以极刑。
空气近乎凝固,一切来得太突然!
“我去找洪承畴!”
郭都贤一字一顿,几近咬牙吐血。
郭都贤曾与洪承畴曾同朝为官,洪承畴被诬陷下狱时,时任吏部天官的郭都贤极力为其开脱并保其官复原职。后洪承畴官至蓟辽总督,1642年3月兵败松山降清,现担任大清王朝太子太师,经略湖广云贵五省,总督军务。
“去年他远道前来桃江看望您,您先是闭门不见,后又闭眼装瞎, 大人还说自从认识他的那天起就瞎了眼。对洪承畴降清大为不齿,大人此番去找他,怕难如愿啊?”大家都很担心。
“听任他怎么待我,我都得去!只求他网开一面,释放那些被捕的义士。”
长沙府官衙内,一场简单直白而又惊心动魄的对话,在郭都贤与洪承畴这两个昔日的同僚今日的“对头”之间展开。
“解散白龙会,不再与清廷作对!”
“释放陶汝鼐等全部义士,我答应从此不问国事。”
“先生不事二主,气节高山仰止;先生待我有恩,在下铭记于心!只要您不再对抗清廷,我举荐郭公子随我出任监军?”
“我既不食清粟,后辈更需步我后尘;多谢两朝元老!”
“下官千古罪人!”
不日,洪承畴将告发者潘正先以诬告罪名处斩,陶汝鼐等100余名被捕义士全部释放回家。郭都贤不能再在龙牙寺立身了,从此隐居避世,以诗文寄托内心苦闷,终老余生。
1654年夏,几千清兵突然将龙牙寺围住,把这处隐蔽的反清场所彻底捣毁了。
作者 胡著宣
编辑 刘 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