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晴雯·晴为宝睛&雯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8: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红楼:晴雯新解——探究其“小姐丫环”之双重人格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19 人赞同了该文章
引言:晴雯乃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榜首,她在全书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曹公甚至将晴雯排鸳、平、袭、紫贾府四大丫环之上。但目前红学界对晴雯的评价却一直是毁誉参半,爱晴雯者,喜她天真烂漫,毫无伪装;恶晴雯者,则认为她自私刁钻,不懂人情世故,但这两种评价都有失偏颇,《红楼梦》中塑造的人物皆是“正邪两赋”的真人,而非漫画式处理的扁平化人物,晴雯既有其过人之处,也有令人嫌恶之举动,两者结合方是完整的晴雯形象。关于这一点,清人涂瀛对晴雯的评价就很客观:

“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卞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善自藏,当不致遂死。然红颜绝世,易启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璧,是又女子不字、十年乃字者也,非自爱而能若是乎?”

涂瀛认为,晴雯的人品心术,皆无可非议,她绝对是整个贾府心性最端正之丫环,但晴雯的问题出在为人处事上,她对人对事皆肆意而为,丝毫不考虑人情世故,最终导致晴雯在大观园内失去人心,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拣大观园”,王善保家的抓住机会,在王夫人跟前进谏谗言,让王夫人将绣春囊与晴雯联系起来,误将晴雯认作是“狐狸精”,最终将其撵出怡红院,晴雯因此溘然长逝。

所以细细探究下来,晴雯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知,她“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进而产生了双重人格,即小姐人格与丫环人格,晴雯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两个人格之间的关系,才导致她在大观园内众叛亲离,无人与她真正交心,最终“墙倒众人推”,晴雯之死的悲剧由此而来。今日我们不妨就从晴雯的双重人格来分析晴雯的悲剧。

小姐人格:心比天高,晴雯自诩为怡红院中的“小姐”

晴雯虽为贾宝玉身边的丫环,但却心高气傲,从未将自己当作丫环看待,这一点在《红楼梦》文本中简直俯拾皆是,譬如第五十一回,此时袭人归家,伺候贾宝玉的工作落在了晴雯和麝月两个丫环头上,麝月兢兢业业工作,替宝玉将一切收拾得妥妥当当,可晴雯却坐在一旁安歇,麝月都看不下去,出言提醒晴雯,书中这般记: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薰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第五十一回
此处麝月与晴雯的对话可谓意味深长,晴雯必定素日是小姐脾性,能使唤别人干活,自己绝对不会亲自动手,可见其小姐脾性。关于晴雯,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晴雯的指甲,书中记晴雯指甲有两寸来长,且指甲上有凤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这从侧面告诉读者,晴雯日常很少干活,因为勤干活的丫环,必定不会留如此长的指甲,这指甲反而会成为工作的妨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晴雯在怡红院的生活过得有多滋润,仍是第五十一回,晴雯偶感风寒,鼻塞声重,贾宝玉立刻去请太医来为晴雯看病,连太医都误以为晴雯是贾家的某个小姐;再有第七十七回,此时晴雯已经被撵出怡红院,贾宝玉偷着前来探望,晴雯口渴,宝玉给她倒了一碗普通茶水,晴雯却如获甘露一般,宝玉见状心有所悟,书中记:

宝玉听说,自己尝了一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尝毕,方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心下暗道:“往日那样好茶,她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厌糟糠’。又道是‘饱饭弄粥’,可见都不错的了。”——第七十七回
此处虽是写晴雯落魄之状,但也间接告诉读者,晴雯先前在怡红院的日子,可谓是小姐生活。

不止如此,晴雯在怡红院除了拥有小姐般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在心态上更是典型的“小姐心态”,她不认为自己是个身份低下的丫环,所以对那些跟自己同为丫环,但行巴结奉承之举的丫环,晴雯根本不放在眼里,甚至对这些丫环引以为耻,比较典型的就是晴雯对秋纹的讽刺。

第三十七回,秋纹提起自己给王夫人送花,王夫人一高兴就赏赐了她两件衣裳,秋纹说此话时得意洋洋,还称这是一个彩头,晴雯听到,便讽刺秋纹:“呸!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这处情节跟第七回林黛玉斥责周瑞家的最后一个给自己送宫花如出一辙,可见“晴为黛影”,一丝不差。

晴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样是这屋里的人,谁又比谁高贵些”,她坚信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赏赐也应该是平等的,没理由给袭人赏赐新衣服,给自己赏赐旧衣服,“我宁可不要,也不受这口软气”,这就是晴雯的态度。正是这种“小姐心态”,导致晴雯期盼获得平等的地位,并以“人人平等”的原则处事,但这在等级制度格外鲜明的封建社会,根本无法实现,这便为晴雯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丫环人格:身为下贱,封建时代赋予晴雯的卑微身份

晴雯虽有“小姐人格”,但这种意识更多还是属于潜意识,晴雯自己并不自知,同时,因为处于封建时代这个大环境下,她不可能完全摆脱“丫环人格”的束缚,所以我们看到,晴雯自己推崇“人人平等”,但她自己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在这一回中,坠儿因为偷拿平儿的虾须镯,被晴雯发现,她便立刻扮演了一个“恶主”的形象,抓起一丈青对坠儿进行惩罚,而且行为相当粗鲁,书中这般记:

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拉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第五十二回
由此可见,晴雯虽潜意识中提倡人人平等,但她仍无法摆脱大环境的束缚,她一直遵从等级社会的法则行事。坠儿偷镯子虽然有错,但仍有更加合理的处理方式,比如平儿就提出将这件事情先压下来,回头让袭人随便找个理由将坠儿撵出去就是了,这番处理才称得上高明,但晴雯却率先对坠儿用刑,这岂不跟普通主子对下人的惩罚?而且晴雯在这场事故中,扮演的还是“恶主”的形象。再有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春燕她娘因为犯事苦苦哀求袭人等人网开一面,晴雯却在旁喝道:“理她呢,打发去了是正经”,俨然是一副主子对奴才的态度。

而到了真正的主子——王夫人跟前,晴雯便完全换了一副脸色,连装扮也不敢太过鲜艳,这跟她对其他小丫环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拣大观园”,王夫人听信王善保家的谗言,召晴雯前来,曹雪芹专门记载了晴雯来之前的心态:

小丫头子答应了,走入怡红院。正值晴雯心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来,正发闷。听如此说只得答应了她们。素日这些丫环皆知王夫人最嫌丽妆艳服,语薄言轻。故晴雯素日不敢出头。因连日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第七十四回
晴雯在王夫人跟前表现出完全的奴性,王夫人作为贾府领导层人物,掌握着这些丫环们的生杀大权,晴雯自然不敢得罪王夫人,知道王夫人不喜欢丫环们装扮得太过艳丽,便没有十分妆饰。王夫人却因为王善保家的谗言,对晴雯产生了反感,借机对晴雯辱骂了一番,晴雯也丝毫不敢顶嘴,静静听完王夫人的怒斥,最后哭着回到怡红院。

因此,晴雯根本没有摆脱“奴性”,这是封建时代和阶级分明的大环境所决定的,晴雯深处其中,岂能独善其身?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晴雯的“丫环人格”一直压过“小姐人格”,她始终是一个丫环。

小姐、丫环两重人格碰撞,造就了晴雯的悲剧

晴雯身负“小姐”、“丫环”两重人格,这两者完全相反的状态注定会发生碰撞,并且会直接影响晴雯最终的命运。在上文我们提到,晴雯在怡红院中,俨然过着小姐一般的生活,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心态上,晴雯都以小姐自居,她本人并没感觉有任何不妥,但在“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她无疑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且不论贾府内部,但是怡红院中诸多丫环,早已看晴雯不顺眼,第二十六回佳蕙跟小红的聊天内容已然证明了这一点,书中这本记:

佳蕙道:“我心里就不服。袭人哪怕她得十个分儿,也不恼她,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她呢!别说她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可气晴雯、绮霰她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她去,你说可气不可气?”——第二十六回
曹雪芹这段描写,属于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必定具有典型意义,佳蕙这番话,可谓是代表了怡红院中大部分丫环们的心声:为何我们兢兢业业工作,但受赏赐的时候,却是晴雯这种不干活的人去领?

这种不公平的氛围在怡红院中蔓延着,晴雯最终成了众矢之的,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晴雯跟贾宝玉因为摔坏扇子一事,开始争吵起来,晴雯秉承“小姐心态”,跟贾宝玉杠上了,她丝毫不顾忌贾宝玉是主子,跟贾宝玉、袭人反唇相讥,吵得怡红院人人皆知,最终贾宝玉一气之下,声称要去回明王夫人,将晴雯送出去,在这一刻,贾宝玉拿起“主子”的身份压制晴雯,晴雯立刻慌了,她的“小姐人格”转换成“丫环人格”,她只能哭着说“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但即便如此,贾宝玉怒气未消,仍坚持要送走晴雯,最经典的场景发生了:

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碧痕、麝月、秋纹等众丫环见如此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第三十一回
注意细节,贾宝玉要撵走晴雯的时候,门外众多丫环都是听着的,但没有一个人向宝玉求情,只有袭人,她不想让这件事情闹大,让贾母、王夫人觉得怡红院内存在问题,这才跪下向宝玉求情,袭人一跪下,怡红院其他丫环才齐刷刷跪下,也就是说,所有的丫环都是看在袭人的面子上,否则不会有一个人为晴雯求情,可见晴雯在怡红院中的人缘有多差!

从怡红院再看整个贾府,晴雯因为不通人情世故,仅凭“小姐人格”大行其事,却忽略了自己丫环的身份,在贾府内收获了满满的恶意,这些恶意积累到了第七十四回,便演化成了王善保家的对晴雯的诽谤: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第七十四回
王善保家的这次诽谤,成为晴雯之死的萌芽诱因,因为大观园中刚刚查出绣春囊,王夫人怀疑大观园中隐藏着许多“狐狸精”,她怕儿子贾宝玉会被这些狐狸精带坏,这可谓是王夫人的底线,而晴雯首当其冲,成为怡红院中第一个被撵走的丫环,而这个结果,正是晴雯日常在贾府内部处处树敌导致的。

由此观之,晴雯之死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晴雯自身,她同时拥有“小姐人格”与“丫环人格”,但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她的“小姐人格”在大观园乃至贾府内处处得罪丫环、婆子,以至于成为下人阶层的眼中钉,肉中刺;同时,在封建等级制度严明的大环境下,她又无法摆脱“丫环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她很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只要稍加诽谤,就会成为下人阶层明争暗斗的牺牲品,可叹的是,晴雯至死都误认为自己是被美貌所累,她始终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晴雯,红楼第一傲骨之“小姐”,亦是无比天真之丫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9: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晴雯区区丫环,为何却留两三寸长的指甲?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关于晴雯的指甲,算是《红楼梦》中的一大疑问,按照书中的记载,晴雯的指甲长度有两三寸,用今天的长度单位来说,那就是将近十厘米长的指甲,这个情节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晴雯在贾府的身份是丫环,既然是丫环,自然是需要干活的,留着这么长的指甲,如何做工?

《红楼梦》中第一次提到晴雯的指甲,是在第五十一回,彼时晴雯生病,贾宝玉命人请来胡庸医给晴雯看病,诊脉之时,需要伸出手来,就这样,晴雯的指甲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眼前:

只见两三个门后的老嬷嬷带了一个大夫进来,这里的丫环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来。那大夫见这只手上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第五十一回
根据此处的记载,晴雯手上有两根长指甲,推断应该是无名指、小指两根,并且还将指甲用金凤花染成了通红色。此处提到的金凤花也叫“凤仙花”,又被称为“指甲花”。


古代并无今天的指甲油,染指甲用的都是凤仙花,将凤仙花的叶子、花瓣,用杵子捣碎,敷在指甲上,进而达到染指甲的作用。关于对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笔者老家山西的部分农村地区,目前也有这种用凤仙花的叶子来染指甲的现象,笔者自己小时候也跟着家中姐姐们用这种方式染过指甲。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说回晴雯,晴雯只是一个丫环,却敢留三寸长的指甲,这恰恰是曹雪芹塑造晴雯的一处妙笔。晴雯原是贾母的丫环,后被送去贾宝玉身边服侍,其实就是被当作宝二姨娘的人选来培养的,第七十八回贾母自己当着王夫人曾说过这一点: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怎么就这么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第七十八回
既然晴雯一开始就被当作宝玉姨娘来培养,加上深得贾母喜欢,晴雯为人处事自然与其他丫环不同,除了指甲,晴雯也是曹公明确提到裹了小脚的丫环:

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他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葱绿苑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第七十回
此处的“红睡鞋”就是小脚女人专门穿的,由此可推断晴雯是个小脚,这一点在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中有详细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去搜寻查看,此处不多赘述。

不管是裹小脚,还是留长指甲,都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从事劳动工作,也就是说,晴雯也自知自己将来是要给宝玉当妾的,所以她很自觉地留起了长指甲,这个行为没有别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贾母,贾母最喜欢漂亮爱打扮、口齿伶俐的姑娘,晴雯这么做,想必也有讨老太太好儿的意思。

同时,怡红院这个环境更是让晴雯如鱼得水,贾宝玉一向视女儿为宝,他在丫环面前从来不摆主子的谱儿,乃至于溺爱这些丫环们,正是这种宽松的生存环境,暂时淡化了封建等级关系,晴雯作为丫环,敢留长指甲,也正是得益于这个环境,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贾府有留长指甲的丫环,那么一定会诞生在怡红院中。

但可惜的是,晴雯最终却被王夫人冠以“狐狸精”的恶名,将其撵了出去,也就是很多读者说的:晴雯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晴雯固然做人做事太过嚣张,得罪了大观园内不少婆子,但甜言蜜语勾引宝玉,她却是从来没干过,像袭人那般,通过跟宝玉偷试云雨情来谋求姨娘之位的做法,晴雯更是不屑为之,但她终究还是被世俗偏见所害——长相好看的女子,十有八九是狐狸精!晴雯死之前,咬下自己两根指甲送给宝玉,恐怕也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道别吧......

发布于 2020-10-27 11: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2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一生清白,袭人与宝玉不清不楚,为何王夫人骂晴雯是狐狸精?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晴雯之死的分析,历来论者已多有论述,其中有厌袭人者,觉得晴雯是被袭人暗算;亦有少部分清醒读者,觉得晴雯悲剧是因为自身性格太过嚣张跋扈,在大观园中处处树敌,沦为众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落得个“墙倒众人推”的结局,最终被王夫人撵出怡红院,在姑舅哥哥的破屋中溘然长逝。

但对于晴雯之死,仍有更为深刻的解读方式。晴雯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埋怨,说自己一生清白,为何王夫人就认定她是个狐狸精,她太不服!而事实上,晴雯之死跟她是不是狐狸精没有一点儿关系,换句话说,晴雯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得罪了王夫人。这个问题着实有意思,值得细细解读!

有很多论者在为晴雯平反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另一位丫环——袭人!

因为在众多读者看来,晴雯之所以被王夫人撵走,是因为王夫人怀疑晴雯曾跟贾宝玉之间有过男女之事,但事实上,晴雯一直保持着完璧之身,包括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贾宝玉主动邀请晴雯一起沐浴,晴雯也予以拒绝。

所以大家都觉得,晴雯一直干干净净,倒是袭人曾跟贾宝玉发生过云雨之情,按理说王夫人要撵也是撵袭人。可事实恰恰相反,晴雯卷铺盖滚蛋,袭人依旧留在怡红院,而且受到王夫人重用。

是因为王夫人糊涂吗?她被袭人给骗了吗,还是说王夫人本身就是个脑子不太灵光的中年妇女,思维迟钝,仅仅靠听婆子们的谗言就选择撵走晴雯?

要是这么看王夫人,未免就太过自作聪明了,说句不客气的话,王夫人人家出身名门望族,管家、理事样样都行,王熙凤还没嫁过来之前,荣国府的一切都是王夫人管理的,大风大浪也见过不少,放在今天,王夫人当一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恐怕都绰绰有余,这样一个贵族太太,智商绝对在正常人之上,读者切勿想当然地站在上帝视角,觉得自己看穿一切,王夫人是个糊涂人而已。

对于袭人与宝玉尝试过男女之事,王夫人可能知道(毕竟李嬷嬷曾多次辱骂袭人是个狐狸精,难保这个消息没有传进过王夫人的耳朵),也有可能不知道,但王夫人知道或是不知道,都没有意义,因为她根本不在乎袭人跟贾宝玉之间有没有发生男女关系,为何这么说?文本第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姐”,小厮兴儿曾经说过贾家有一个规矩:

兴儿道:“又还有一段因果。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二爷原有两个,谁知她(王熙凤)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别人虽不好说,自己脸上过不去,所以强逼平姑娘做了房里人。”——第六十五回
也就是说,贾府的男丁在未娶亲之前,房中放几个丫环来“服侍”是很正常的,这是贾府的规矩。袭人跟贾宝玉的确有过云雨之事,但在行云雨之事时,书中曾记载袭人的心态是“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袭人如何看出贾母相中了她,是她会意错了,还是心机乍现,我们这里不做分析)这些都说明,袭人与宝玉所作之事在贾府是很平常的,也不算越礼。

而且到了第36回,王夫人更是拍板直接给袭人每个月二两银子一吊钱的分例,有了这一层“官方认证”,袭人与宝玉的男女之事更加合法化,但袭人比较谨慎懂事,看见王夫人这般重视她,所以她反而开始刻意跟贾宝玉保持一定的距离。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验证一个观点,王夫人并不会对和贾宝玉有过云雨之情的丫环深恶痛绝,而有了这一层理解,我们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分析——王夫人为何要撵走晴雯?

如果王夫人厌恶晴雯,不是因为她是个“狐狸精”,不是因为她跟贾宝玉有过不干不净的关系,那么她到底在意什么,晴雯到底哪里得罪了王夫人,这一点晴雯至死都没有想明白。

其实,王夫人担忧的东西很简单——宝玉的未来!王夫人一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贾珠,早早去世,只剩下了一个贾宝玉,所以在王夫人心中,贾宝玉身上承担着自己的未来,贾宝玉若是将来飞鸿腾达,那么自己就可以母凭子贵,成了继贾母之后的又一位贾府“老太君”。

为这件事王夫人煞费苦心,她将管家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自己忙不过来,也不给儿媳妇李纨,而是叫来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因为她知道,若是管家权落在李纨手中,假以时日,李纨、贾兰母子将会成为贾府未来的真正主人,而这个位置她想着留着给宝玉和未来的宝二奶奶。

因此,在王夫人的设想中,贾宝玉必须要努力读书,立身科举功名,亦或者委身经济之道,将来扛起贾府重担。可贾宝玉却生性闲适,不喜读书,乃至将读书入仕之人称为“禄蠹”,加上贾母的溺爱,贾宝玉更是变本加厉,整日厮混在女儿堆中,这让王夫人无比着急。

而怡红院的丫环们,是跟贾宝玉距离最近的人,她们会影响到贾宝玉的心性,也正是因为这层考虑,王夫人格外欣赏袭人,因为袭人懂得“大道理”,知道应该规劝贾宝玉好好读书,而不是每日厮混,这与王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王夫人才器重袭人,并立她为宝玉的准姨娘。

第74回,大观园中发现了“绣春囊”,王夫人立刻开始警觉,她不是担心贾宝玉与丫环们会发生男女之事,她担心这种不良风气会将贾宝玉的思想带跑偏!

王夫人本来已经听取王熙凤的建议,准备暗中探访,可是王善保家的却明确指出“怡红院有个晴雯,大不成个体统”,这句话触碰到了王夫人心中的“高压线”,若是其他地方还可以,宝玉这里出现了问题,岂不是要断送王夫人的未来?所以她着急忙慌立刻决定发动抄检大观园行动。

最后怡红院被撵走的人不止晴雯,还有芳官、四儿。第77回,王夫人来怡红院撵人时,曾明确指出为何要撵走四儿、芳官,且看原文:

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她(四儿)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量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意神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统共一个宝玉,就这么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谁是耶律雄奴?你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挑唆着宝玉无所不为。”——第七十七回
四儿被撵走,是因为她宣传“同日生日就是夫妻”,带坏了宝玉的思想;芳官被撵,是因为她挑唆着宝玉无所不为,具体例子就是怂恿宝玉将柳家的女儿五儿弄进怡红院当丫环。

这些都是王夫人不能忍受的,丫环们尽可以与宝玉发生男女之事,最多也就是个通房丫环,可晴雯、芳官、四儿这些丫环,却挑唆得宝玉不好好学习,每日厮混打闹,王夫人需要的是袭人、麝月这样规劝宝玉的“好丫环”,而不是晴雯、四儿、芳官这样带着宝玉瞎玩的“坏丫环”,王夫人口中的“狐狸精”指的正是这个。

而这,也恰恰是晴雯无故被撵,袭人却能留下的真正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20: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形象深度解读:抄检大观园,晴雯明明没有问题,为何还是被王夫人撵走了?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中的晴雯可谓是众多读者最为耳熟能详的一个丫环,晴雯的最终悲剧——被王夫人强行撵出怡红院,最终在破屋中溘然长逝,应称得上是前八十回中的一大悲剧。但纵观目前诸多论者对晴雯悲剧根源的解读,却普遍呈现出肤浅化、简单化的倾向,认为晴雯之死是因为以王善保家的为首的婆子们的诽谤,加上王夫人心中对美丽聪明女孩子的偏见,认为晴雯是个“狐狸精”,留在宝玉身边会带坏宝玉,故借“女儿痨”为由头,将晴雯撵出大观园,进而导致了晴雯的悲剧命运。

单看情节,这个说法固然正确,但也决定了这个理解过于情节化、片面化,仅立足外表情节,而忽略封建等级制度大环境起到的决定性影响,由此必然无法对晴雯之死的悲剧进行深入分析,其实细细探究,我们会发现,晴雯悲剧的根源就源于四个字——心比天高!我们今日就立足此四字,结合封建等级制度与《红楼梦》文本中的具体情节描写,来分析晴雯悲剧的内在根源。

正文: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误入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之册,而翻开的第一本便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寥寥数字,就将晴雯一生命运算尽,而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判词中导致晴雯“寿夭多因诽谤生”的原因就在于“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内心的高傲与实际身份地位的低下形成了冲突,她身为丫环,却不拿自己当奴才,在大观园内目无下尘,肆意行事,书中明确记载受过晴雯气的就有坠儿、小红、秋纹、麝月以及众多婆子们,清人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之“晴雯赞”中也是这般评价晴雯:

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卞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善自藏,当不致逐死。然红颜绝世,易启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壁,是又女子不字、十年乃字者也。非自爱而能若是乎?
所以晴雯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心比天高”四字上,但这四字究竟是何含义?这四字又与王夫人一定要撵走晴雯有什么关系?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重点。

晴雯判词“心比天高”的双层内涵:人人平等与自我叛逆

晴雯的“心比天高”,笔者个人认为其核心思想有两个——“人人平等”与“自我叛逆”,晴雯用自己的一生贯彻了这两点,我们详细展开来谈这两点。

①晴雯的“人人平等”观念。

晴雯虽然身为丫环,但却能在内心深处保持一种“谁又比谁高贵些”的意识,这种意识放在封建时代无疑是超前的,书中验证晴雯这种思想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第三十七回,秋纹给王夫人送花,王夫人一时高兴便赏了秋纹几件旧衣裳,秋纹欣喜之下便对怡红院众姐妹一番炫耀,晴雯听完却不齿秋纹的自甘下贱,两人就有了这么一番对话:

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第三十七回
晴雯此处提到的“好的给了人”,应该指的是王夫人赏赐袭人不少好衣裳,却把这些旧衣裳赏给秋纹,在她看来,大家都是丫环,凭什么袭人是好衣裳,却给秋纹旧衣裳,更可气的是秋纹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口口声声称是“太太的恩典”,所以晴雯很看不上秋纹身上的奴性。

但不得不提的是,晴雯意识中虽然有“人人平等”的意识,但她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她的意识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而不可能是现代版的“人人平等”。比如晴雯虽然总是称“谁又比谁高贵些”,但她也频频利用自己主子丫环的身份打压其他丫环,她曾嘲讽辱骂过丫环小红,用一丈青刺扎过坠儿,怡红院中的小丫环们几乎“谈晴雯色变”,第七十三回一个小丫头打瞌睡摔倒,醒来的第一反应却是哭着向晴雯求饶:好姐姐,我再不敢了。

由此可见,晴雯的平等意识,并没有做到推己及人,而是一直保持在一种萌芽状态,但立足时代原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②晴雯的自我叛逆精神。

如果说晴雯的人人平等意识,是她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那么“自我反叛”则是晴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何为自我反叛?那就是别人都那样做,我偏不跟她们一样!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晴雯对袭人的态度,袭人为了谋求宝二姨娘的位置,曾在第六回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借用这种形式获取了主子贾宝玉的心,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小厮兴儿所言: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所以由此观之,袭人的做法并不算越礼,事实上,怡红院大部分丫环都有这样的想法,包括大观园中的婆子们也是个个都在想办法要将女儿送到怡红院。

若是晴雯想走这条路,她有压倒性的优势,一方面她容貌姣好,贾宝玉格外喜欢她,另一方面她又颇得贾母欢心,贾母当年将晴雯送到贾宝玉身边,其实就是当作未来姨娘来培养的(详见第七十七回,王夫人与贾母的谈话),所以晴雯完全可以“服侍”贾宝玉,成为通房丫环,再进一步成为宝二姨娘,如果晴雯真的这么做了,她的姨娘之位几乎是稳稳当当的,可问题在于晴雯不想这么做。关于这一点西园主人之《红楼梦论辩》中曾对袭人和晴雯进行过对比:

袭人之事宝玉也用柔,而晴雯则用刚;袭人之事宝玉也以顺,而晴雯则以逆;袭人之事宝玉也纯于浓,而晴雯人则全于淡;袭人之事宝玉也竭力争先,而晴雯则伦亦居后;袭人之事宝玉也或箴或劝,终日无不用心,而晴雯则一喜一怒,我身似不介意。……众人皆热而我独冷,众人皆浊而我独清。
由此观之,晴雯似乎有些“叛逆”,在封建时代,像袭人这般上位的丫环才是正常丫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但晴雯却不愿随大流也走这条“寻常路”,为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晴雯性格所致,她想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丫环,不想成为人云亦云中的一员,这与环境无关,完全是个人性情所导致的。

目前有很多论者认为晴雯是不齿用这种方式当姨娘,想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这个观点完全跑偏了,纯粹是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待晴雯的作为。放在封建时代,袭人这样的丫环才是符合正常纲常礼教的好丫环。换个角度,如果晴雯、袭人是现代人,现代对女性的道德标准是温良恭俭让,若是袭人,她绝对会按照这种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好姑娘,但晴雯就不会这样,她反而会肆意彰显自己的个性,以让自己区别于那些被“温良恭俭让”束缚的大部分女孩!

王夫人反感晴雯,其根源在于晴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叛逆

分析完晴雯“心比天高”的双层内涵,我们再立足情节,来看王夫人为何要撵走晴雯,因为这才是导致晴雯之死的直接原因。按照书中的情节,晴雯得以被王夫人注意,是由于王善保家的诽谤,这一情节具体发生在第七十四回,且看原文记载: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大不成个体统。”——第七十四回
很多论者都将此情节认为是晴雯之死的导火索,其实不然,王善保家的诽谤,只是让王夫人对晴雯产生了反感,但这种反感远远还没有到要撵晴雯走的地步,其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王夫人命人将晴雯唤来,辱骂了她一番就让她回去了,到底没有直接行辣手摧花之举,甚至从王夫人与王善保家的对话来看,王夫人似乎对主子丫环的嚣张脾气予以了一定理解:

王善保家的道:“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像受了封诰似的,她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闹下天来,谁敢哼一声儿?不然就挑唆姑娘们的丫头们,说欺负了姑娘们了,谁还耽得起?”王夫人道:“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你们该劝她们。连主子们的姑娘不教导尚且不堪,何况她们?”——第七十四回
其后王夫人发动抄检大观园,晴雯处也没有搜查出什么问题,按理说事情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可到了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再次整顿怡红院,将晴雯、四儿、芳官悉数撵了出去。

王夫人为何突然要撵走晴雯、芳官、四儿呢?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这么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王夫人在担心什么,是担心这些丫头都跟宝玉有云雨之情吗?若是如此,最应该撵走的丫环应该是袭人,所以王夫人口中的“勾引宝玉”指的并不是单纯的云雨事,而是指这些丫环阻碍了贾宝玉的未来。

晴雯一直提倡人人平等,常说“谁又比谁高贵些”;四儿曾公开宣布“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而她自己就和宝玉是同一天生日;芳官成精鼓捣,挑唆着宝玉无所不为。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僭越了冷酷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在王夫人眼中,贾宝玉是主子,晴雯、四儿、芳官都是丫环,丫环仅仅是下贱的劳动工具,跟主子之间是有贵贱之分的,一旦主子、丫环的界限被模糊化了,造成主不主,奴不奴的现象,那么必然会对贾宝玉的思想造成影响。

设想一下,如果贾宝玉本身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那么王夫人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因为贾宝玉自己能掌握住主仆之间的界限,但事实是贾宝玉本身是个性情中人,且最喜爱女孩,若是任凭他跟这些没上没下的丫环们厮混,那么贾宝玉就会逐渐对丫环、下人阶层形成认同感,并丧失好好学习、立身功名的内在动力——因为贵族和奴仆划上了等号,这才是王夫人最为担心的事情,她并不在乎丫环与宝玉有云雨情,而在乎贾宝玉的思想是否还在正轨!

这也是为何王夫人很放心袭人、麝月、秋纹等人的原因,这几个丫环很老实,她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一直严守主仆之间的界限,从来不敢逾越,甚至时不时还规劝贾宝玉好好读书,时刻提醒贾宝玉你是主子,是贵族,要好好读书,将来为官做宰,你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一切正是王夫人所期盼的。

综上所述,晴雯之死的悲剧,其内因是复杂的,晴雯本身“心比天高”,这让她成为封建大环境下的众矢之的,王善保家的谗言仅仅是晴雯之死的一根导火索,引发这场爆炸的是火药却是晴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践踏。但可惜的是,晴雯至死也没有发现这一点,即便在溘然长逝之际,贾宝玉前来探望,她也是发出不平的哀鸣:“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直到生命的尽头,晴雯还是站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思想道德高度来审视自己的遭遇,却不知自己被撵的真实原因,着实可叹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2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晴雯被撵前有几天时间寻求生路,她为何不向贾母求救?她如何才能活下来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9 人赞同了该文章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一大悲剧,她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前八十回就有明确结局的丫环,而围绕晴雯之死的讨论却从来没有终结,大家都在处心积虑地替晴雯思考生路,认为晴雯之死是有可能避免的,若是贾宝玉向王夫人求情,亦或者晴雯向贾母求救,未必就会落得个溘然长逝的结果,这纵然是众多读者的好心,但却都属于自欺欺人的“圣母意淫”,立足时代背景,晴雯没有一丝一毫活下来的机会,笔者今日就不妨来陪大家好好聊聊晴雯之死的必然性。

晴雯恳求贾宝玉,委托其向王夫人求情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那条路,晴雯为何不向贾宝玉求救?毕竟晴雯是贾宝玉最喜欢的丫环,而且贾宝玉也最喜爱女儿们,更有著名言论在前:“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眼下晴雯被撵,出了怡红院后必定要落得个红颜薄命的下场,贾宝玉这个“女权主义者”为何不出手相救呢?

我们看个案例,其实早在晴雯之前,已有金钏跳井自尽在先,金钏为何要跳井?是因为她被王夫人撵了出来,为何被撵?因为贾宝玉趁王夫人午睡间调戏她,两人说了点不该说的话,恰好被假寐的王夫人听见,起身就给了金钏一个嘴巴子,其后就将其撵了出去。

客观来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贾宝玉和金钏都有责任,而且就这件事本身,贾宝玉的责任远远大于金钏,因为是贾宝玉率先调戏金钏的,但王夫人护犊子心切,将所有的责任归结到金钏一人之身。这个时候贾宝玉在干什么呢?我们看看原文:

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这里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第三十回
贾宝玉半句求情的话都没说,也不管金钏挨了打,自己先溜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回到第七十七回,再看看晴雯被撵走后贾宝玉的反应:

袭人听说,心下暗喜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宝玉乃道:“从此休提起,全当她们三个(晴雯、芳官、四儿)死了。不过如此。况且死了的也曾有过,也没见我怎么样,此一理也。”——第七十七回
大家请看,这个时候晴雯虽被撵了出去,但到底还活着,可贾宝玉已经开始用“全当她死了”来安慰自己,他哪里有半点替晴雯谋求生路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贾宝玉为何对晴雯这般“绝情”?其实这怨不得贾宝玉,因为这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行为模式,在三纲五常兼孝道为先的封建时代,父母双亲的言语、举止有无形的权威意义。别说贾宝玉这个孩子,就算是身任工部员外郎的贾政,见到贾母也要跪下听使唤,贾宝玉犯了错误,贾政笞挞他,贾母也不管是非曲直,上来先骂贾政一通,贾政也是连一句“我有理,您听我细细说”都不敢出口,何也?孝道压制呗!

都说贾宝玉爱林黛玉,可贾宝玉向林黛玉表白的时候说的却是:除了老太太、父亲、母亲,就是妹妹你了!贾宝玉要是敢说“林妹妹,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我没有祖母、父亲、母亲都可以,就是不能没有你”,那么抱歉了,贾宝玉这样连最基本孝道都没有的畜生,按照礼教体统,是应该被打死的!

这也是为何晴雯被撵走之后,贾宝玉为何不敢向王夫人求情。因为他一旦求情,就是为了一个丫环跟自己亲生母亲作对,那真就成了贾母口中“没有体统的孩子”,贾宝玉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那个时代,都是这样的,你让贾宝玉救晴雯,恐怕宝玉自己脑子里一丝这个念头都没产生过,他最多偷偷溜出去探望了晴雯一番,这已是他为晴雯最大的付出了。

晴雯向贾母求救,寻求一线生机

还有读者提出的第二个营救方案就是通过贾母拯救晴雯。因为贾母一直很喜欢晴雯,甚至将晴雯当做宝玉的未来姨娘进行培养,换句话说,晴雯是贾母的人,而在贾府之中,能跟王夫人分庭抗礼的人也只有贾母了,那么晴雯为何不向贾母求救呢?

这个观点本身就飘得没边了,晴雯一个小小的丫环,在贾母心中能有多少分量呢?在封建时代,丫环最多也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劳动工具而已,没了这个丫环,还可以花钱再买一个,没什么大不了的,更没必要为一个丫环,跟同为主子阶层的儿媳王夫人翻脸。

要说丫环,在贾母心中,唯一占点分量的丫环只有鸳鸯,第四十六回贾赦要强娶鸳鸯,贾母站出来维护了鸳鸯,使得贾赦强娶未能得逞,这已经是贾母对丫环做出最大的贡献了,但可惜的是,贾母这么做的核心原因并不是为了鸳鸯,而是为自己。

因为鸳鸯是贾母的贴身管家,贾母的私库一直以来都是鸳鸯打理的,贾赦强娶鸳鸯,一方面是图鸳鸯的美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更好“算计”贾母的钱,贾母也是看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挺身而出,保护鸳鸯。换句话说,如果鸳鸯只是个普通丫环,没有掌管贾母的私库,贾母必然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丫环得罪大儿子贾赦,这才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残酷真相。其后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一点——贾母去世,并没为鸳鸯谋好出路,导致贾母一死,鸳鸯立刻选择自缢,以免受贾赦威胁!

因此,晴雯不敢,也不可能去找贾母庇护自己,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蔑视,贾母自己作为封建制度的坚定维护者,没有丝毫可能会帮助晴雯,甚至会觉得晴雯无视等级制度,以奴告主,是个大逆不道的坏奴才!

当然,有人会说,晴雯可以让贾宝玉去求贾母啊,贾宝玉的话在贾母跟前是有分量的,可这就又犯了上述第一条的错误——违反孝道!贾宝玉帮着丫环对付自己的母亲,贾母、王夫人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宝玉,更不会帮这样的宝玉!

晴雯唯一可以做的两件事

综上所述,晴雯凭借外界帮助寻求生路,已然是无可奈何之事了,那么晴雯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困局,晴雯只能做两件事情。

第一,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因为王夫人最终就是以“晴雯得了女儿痨”将其撵出去的,若是晴雯身体健康,王夫人便没有了撵她走的机会,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王夫人尽可以找其他原因,比如说晴雯会带坏宝玉之类的,强行将晴雯撵走也是可能的。所以养好身体只能降低晴雯被撵出去的概率,但并不能完全保证晴雯安全。

第二,低调行事,尽量让王夫人忘掉自己的存在。说来可笑,这是晴雯唯一的生路,也是作为一个丫环、一个奴才、一个劳动工具唯一力所能及的事。但正如晴雯判词所写“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晴雯之所以被王夫人注意到,是大观园众婆子在王夫人跟前说她的坏话,这才让王夫人注意到了她,晴雯在大观园内横行霸道,牙尖舌利,得罪了不少人,最终才酿成这“墙倒众人推”的结果,所以归根结底,晴雯的悲剧是她情商太低导致的,从这种角度来看,晴雯之死成了必然,因为那些婆子们不会放过晴雯,她们必然会趁着这个机会时刻提醒王夫人,直到将她们眼中的祸害——晴雯撵走!

发布于 2020-10-17 03: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2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撵走晴雯之时,为何要尽收走她身上衣裳,只留贴身衣物?
红楼不红
红楼不红​
必然王国居民,懒于争论分辩。
​关注他
9 人赞同了该文章
晴雯之死,疑点其实并不多,总结下来就是王夫人听信了王善保家的谗言,认定晴雯是个“狐狸精”,留在贾宝玉身边会带坏他;加上晴雯为人刻薄刁钻,在贾府内没有个好人缘,以致墙倒众人推(且看第44回平儿被冤枉,便有李纨、尤氏等人出来替她分辩,平儿善结人缘由此可见一斑)。

细细算来,晴雯被撵的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夫人撵走晴雯的时候,命人将她的衣裳全部充公,只给晴雯留贴身衣物,我们先看原文:

晴雯四五日水米未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她贴身的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又命把这里所有的丫头都叫来,一一过目。——第77回
为何王夫人要收走晴雯的全部衣裳呢?笔者撰写此文之前,亦曾看过其他论者的观点,有人认为晴雯的衣裳很贵重(晴雯临死前留下三四百金,由此推之衣裳肯定不便宜),王夫人自感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所以才有这般“收衣裳”的操作;

亦有论者认为,王夫人厌恶黛玉,而晴雯又是黛玉的影子,所以要想尽办法折磨晴雯,折磨晴雯就是折磨黛玉,所以故意用“收尽衣裳”这样的举动来恶心晴雯(黛玉)......

笔者看完这些观点,着实感觉这些作者可知“严谨细致”四字为何物?真真是张口就来,随机想到什么就敲成一篇文章。事实上,王夫人收走晴雯的衣裳,书中是有前因后果的,只不过是条暗线,故被众多论者所忽视。

且看第74回,彼时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跟前刚刚进了谗言,王夫人大怒,立刻命人将晴雯召来,祸根也由此开端,我们看原文中晴雯来见王夫人时的打扮:

素日这些丫环皆知王夫人最嫌俏妆艳服,语薄言轻,故晴雯素日不敢出头,因连日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了她,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次见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第74回
王夫人对晴雯起撵走之心,正是从此处开始。而晴雯引起王夫人反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晴雯来见主子,衣饰穿着却很随意,可见素日作风,所以王夫人更加确认晴雯是“狐狸精”的嫌疑;

第二,王夫人之前曾见过晴雯,彼时晴雯正在骂小丫环(第74回王夫人之语),所以王夫人一开始就对晴雯没好印象,而且她并不知道晴雯是谁,现在唤晴雯前来,恰恰是之前那个“骂丫环”的女子,所以怒气翻倍,更加对王善保家的“晴雯是个狐狸精”言论深信不疑。

这是王夫人撵走晴雯时,要收走她全部衣裳的直接原因——你不是狐狸精吗?不是爱打扮吗?我就收走你全部的体面衣裳,看你怎么勾引别人?

所以,细细窥探王夫人的心态,就能轻松得出正确答案。王夫人一向吃斋念佛,自认为是有善心的,比如撵走晴雯后,她其后又撵走了怡红院的芳官和四儿,可对两个丫环,王夫人却她们相对“宽容”的多,并不似对待晴雯那般严厉,而且后来芳官、四儿请求做尼姑,王夫人能尽弃前嫌,觉得二人可怜,给了她俩不少赏赐,又送给姑子们不少礼物(第77回)。

所以,王夫人对晴雯的狠心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她认定晴雯是个“狐狸精”,所以对她下死手的时候,王夫人没有丝毫的负罪感,甚至有“替天行道”、“除去这一祸害”的正义成就感。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触,比如看一部电视剧的时候,看到穷凶极恶的反面角色,恨不得冲进电视机里面打死这个反派,即便其后这个反派经受酷刑折磨,大家也不会有同情心,反而觉得老天有眼,真是痛快。

王夫人同样也是如此,“狐狸精”最爱打扮,用色相来勾引他人,那么我就收走你全部的体面衣裳,只留你的贴身衣物,将你撵出去,我看你以后怎么祸害别人?此方是王夫人撵走晴雯,不给她留一件衣裳的心理内因。

发布于 2020-09-27 1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6-23 23:18

已关注
“晴为黛影”为何大错特错?

晴雯与黛玉的真实关系其实是“晴为黛魂”。

朱慈照用“林下之风”形容晴雯,并不仅仅是说晴雯气质不俗,而是在用”林下之风”暗示读者:晴雯、也就是田秀英的气度、才华和人生经历都与谢道韫酷似相仿。
那么,女中名士谢道韫到底是怎样一位不让须眉的风流人物,又有着怎样令世人钦佩的不凡作为呢?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出身陈郡谢氏,是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著名才女。谢道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过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叔父谢安的大加赞赏,后世遂将女子的文学才能称之为“咏絮才”。

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将侄女谢道韫许配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王凝之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迷信五斗米道,平时热衷拜神起乩。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后,发现王凝之为人昏庸暗钝,大感失望痛苦,因此整天闷闷不乐。谢安看到后感到奇怪,就问谢道韫:“王凝之可是王羲之的儿子啊,又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呢?”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个个都很出色,怎能让人想得到,这天地间,竟然还有王凝之这样的庸才!”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自己丈夫的极度鄙夷。

那么,谢道韫对丈夫的轻蔑和鄙薄到底是她生性刻薄、还是实话实说呢?就让事实来为谢道韫证明吧。

数十年后的隆安三年(399年),孙恩造反,兵临会稽城下,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因迷信五斗米道,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不设武备、拜神起乩,祈求神灵帮助。手下将士们纷纷请求出兵讨贼,王凝之却不为所动,声称他已成功借得鬼兵相助,每个津要关口都各有鬼兵数万把守,要手下莫再呱噪。王凝之的荒唐不作为,导致敌军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城池被轻易攻破,王凝之见状逃跑,结果被孙恩捉住斩杀,其子也全部被杀。

听说丈夫和儿子们被杀,谢道韫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慌乱,而是镇定自若地拿起兵器,带着婢女奋勇杀贼,并亲手斩杀数名敌军,但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被俘,此时的她怀中还抱着年仅三岁的小外孙刘涛。谢道韫对孙恩厉声喊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意思是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我。” 孙恩虽然残暴,但见到谢道韫身为妇人,竟然如此英勇无畏、远赛男子,顿生敬佩之情,因此不但没有杀害刘涛,反而放谢道韫等人返回会稽。从此之后,谢道韫便寡居会稽,将家中治理的井然有序。


孙恩之乱平定后,新任会稽郡守刘柳专程前来拜访谢道韫,一番交谈后,刘柳不禁夸赞谢道韫是他平生从未见过的、令他衷心佩服到五体投地的盖世奇女子:“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的诗赋诔颂,广为世人称道传颂。

简单总结谢道韫的主要特点:生于末世;家中长女,家教良好;才华过人,能文能武;所嫁非人,婚姻不幸;丈夫是家中次子,昏聩无能而且极度迷信,最终自取灭亡;生有四个儿子(蕴之、平之、亨之、恩之)。

谢道韫的这每一条特点,都与田秀英的无比契合:
——田秀英同样是生于末世,王朝气数已尽,起义频发;
——田秀英同样是家中长女,自小受到良好教育;
——田秀英同样是才华过人、而且更加多才多艺;
——田秀英同样是能文能武,而且还骑射精熟;
——田秀英同样是所嫁非人,婚姻不幸;
——田秀英的丈夫朱由检同样是家中次子,同样是擅长书法,同样是昏聩无能而且极度迷信,最终自取灭亡;
——田秀英同样是生有四个儿子。

一条一条比对下来,不禁令人惊叹,田秀英的才华和遭遇宛若是谢道韫的异世翻版,这就是朱慈照强调晴雯田秀英酷似谢道韫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田秀英的容貌更美、才华更多,而命运也更为不幸,谢道韫出嫁后深受夫家和世人的敬重,最终安享晚年、流芳百世;而田秀英呢?出嫁后不但受尽欺凌羞辱,而且自己和三个儿子都被残害而死,死后还被大泼污水,声名尽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6: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6-23 23:21

已关注
朱慈照强调“晴有林风”,有两层深意:

一是暗示晴雯和黛玉的紧密联系,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黛玉的判词是“堪叹咏絮才”,其后脂批:“此句林”,作者的特别强调,正是暗示读者要通过谢道韫的“咏絮才”和“林下之风”,将“咏絮才”的林黛玉,同“有林风”的晴雯明确连接起来。

二是暗示晴雯才是真正具有“林下之风”的高洁超拔之人,是林黛玉的高贵风骨和圣洁灵魂所在。

“咏絮才”只是说有文才而已,而“林下之风”呢?却是这人世间罕有难得的不屈节操和脱俗傲世的高洁风骨。二者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那就是,“咏絮才”如柳絮之轻,“林下之风”如泰山之重!

《红楼梦》字字都是寓意深长,作者借脂批明确点出了“袭乃钗副”,却绝不会写“晴乃黛副”、或是“晴乃黛影”,为何呢?

表面上看去,晴雯不过身份低微的奴婢丫鬟,而黛玉是身份高贵的主子小姐,晴雯貌似应该低于黛玉,但其实不然,请回想一下我在前面的第十二集中解密过的僧道二仙的畸人之叹吧。

表面的世俗地位并不能反映灵魂的真正高度,晴雯所指代的田秀英才貌无双和品格高贵,根本不是黛玉所影射的崇祯帝所能与之相比的,崇祯帝不过是块幸运地被选作补天之石、却完全没有补天之才的粗蠢顽石罢了,只知醉心“声色货利”,最终被魔诱惑操控,与魔共舞,为虎作伥。

而田秀英呢?虽然出嫁后惨遭魔爪迫害,不但失去爱子和生命,还被凌辱诬蔑、声名尽毁,但她至死都坚守良知,她的灵魂始终纯洁高贵。

奴婢晴雯,也就是婚后被逼使用“女儿”这一奴婢自称的田秀英,不仅是举止娴雅大方有才华,而且是能文能武实英杰的、如同谢道韫一样的不让须眉的、气度非凡的巾帼奇女子,是真正具有“林下之风”的高洁超拔之人,故而,作者批注“晴有林风”。

而小姐黛玉呢?影射的不仅有田秀英、还有崇祯帝。其中的崇祯帝只是略有些文才的粗蠢之人,只知醉心“声色货利”,丝毫没有高洁的灵魂和超拔的品格,只能勉强称作“咏絮才”,根本配不上“林下之风”这一赞誉。为了尊重史实,故而只能以“咏絮才”来形容田秀英与崇祯帝二者的合体林黛玉。

将“晴有林风”解释为“晴为黛影”,不但是不准确的,而且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大错特错!

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写明了晴雯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光风霁月之人,而黛玉的正文则清楚交代了黛玉是先天“有不足之症”之人,黛玉的“不足之症”其实正是对应僧道对粗蠢顽石的“美中不足”的告诫,也正是照应“羲皇上人”甄士隐的“美中不足”。

影子是黑色的、是暗淡的,是一个人背光的阴暗面。“光风霁月”的晴雯和“不足之症”的黛玉,谁是光明、谁是阴暗,作者写得难道还不够清楚明白的么?

晴雯一死,则黛玉必死,天底下只有影子随人而灭之事,哪里有人随影子而亡的道理呢?

一个如光风霁月般光明美好,一个却是先天自带严重不足。黛玉的光明与美好全部都来自晴雯田秀英,而黛玉的阴暗和不足则完全是源自顽石崇祯帝。就如同,宝玉的专情与深情全部都来自神瑛侍者朱慈炤,而宝玉的滥情和偷情则完全是出自顽石崇祯帝一样。

《红楼梦》中一切悲剧的造成,究其根本,都是源自顽石崇祯帝的粗蠢和愚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2024-06-25 08:06

已关注
《红楼梦》强调晴雯夭亡是“魂消”的秘密所在。

我在视频的第二集和第三集中解密过了,晴雯是活龙之睛,而晴雯实又为慧娘,两处结合可知:慧娘田秀英就是这活龙之睛,即能够帮助朱明统治者看穿魔鬼伎俩的灵秀慧眼。

慧眼,为佛教语,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可以洞察凡间一切。有了晴雯的灵魂慧眼,才有了黛玉的灵秀美好,简而言之,晴雯实为黛玉的仙魂所在,黛玉最美好的部分全都来自于她圣洁高贵的仙草灵魂,即晴雯田秀英。黛玉的兰心慧质只属于晴雯田秀英,与愚浊粗蠢的顽石崇祯帝没有半点关系。

第十五集视频中解密过了,“绛珠仙草”林黛玉,其实是“绛珠”朱由检与“仙草”田秀英的合体,“仙草”和“草木之人”都是专指田秀英一人的,故而《红楼梦》中特别点明晴雯死后上天作了花神,正是为了再度暗示晴雯就是自称“草木之人”的仙草田秀英,所以死后恢复了原先的仙草本体,重返天庭作花神。

而崇祯帝朱由检呢?实为冥顽粗蠢的顽石一块,所以死后被打回原形,回归顽石本体,神瑛侍者朱慈炤在其身上书写《石头记》存史传世,借幻警世。

朱慈照在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的回末总评的第一句话写道:“看晴雯与宝玉永绝一段,的是消魂文字。”表面上看,似乎是说,晴雯与宝玉永绝的一段哀伤情景,让写者和观者无不伤心魂断。但实际上, 暗藏玄机。

古人称美人夭亡多称“玉殒香消”,而朱慈照却强调晴雯夭亡是“魂消”,并在其后的第七十九回里特别批注《芙蓉女儿诔》道:“当知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暗示晴雯之死预告了黛玉的命不久矣。

朱慈照如此写其实在暗示:黛玉是由“玉”之身和“香”之魂两部分组成的。这“玉之身”是掌握玉玺的一国之君崇祯帝,而“香之魂”则是天生骨肉中自带花香的花神香妃——晴雯田秀英。

总结概括就是:愚拙质蠢的崇祯帝只是黛玉之玉身,而花神田秀英才是黛玉之香魂。再往简单里说,便是:田秀英是黛玉的灵,崇祯帝是黛玉的肉。因此,晴雯田秀英之死,对黛玉而言,是香消、魂消,而非身死、玉殒。

但问题是:人若失去了灵魂,还能剩下什么? 不过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般的空空躯壳罢了。失去了田秀英慧眼指引和正气感化的崇祯帝,就仿佛是失去了仙魂护佑的黛玉,只剩下了空壳玉身而已,不过是活死人一个,离最终的身死玉殒不过是几步之遥了。

最后来看宝玉为晴雯作完《芙蓉女儿诔》、焚帛祭奠完之后发生了什么,第七十八回末尾写道:

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朱慈炤不断强调他的笔下“一字不可更改,一字不可增减”,请特别注意这里他对黛玉和晴雯的用字区别,是什么呢?黛玉是人影,晴雯是真魂!这是在清晰明确地告知看书人:

“黛为晴影、晴为黛魂”!

这就是为何在晴雯死后,除了让黛玉参与《芙蓉女儿诔》以点明其人将死之外,便再也没有提到过黛玉的原因所在,因为表面看似第一女主角的林黛玉,实际上只是晴雯的影子。

我在第二集视频中解密过,《红楼梦》实为“情文”,而晴雯才是《红楼梦》这部恢弘情文的灵魂女主角,因此晴雯一死,《红楼梦》这部情文也就正式进入尾声了。而失去了晴雯仙魂加持的黛玉,则从灵秀仙草彻底变成了粗蠢顽石崇祯帝,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6: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LBY 林黛玉,绛珠之影

晴雯,绛珠之魂,

宝玉,绛珠之生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8 09:01 , Processed in 0.0823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