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渺渺真人&跛足道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跛足道人为何度化贾瑞失败?风月宝鉴难救贾瑞,曹雪芹心思太巧妙
2019-09-06 17:27
《红楼梦》有说不完的话题。作为“红楼二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作用非常大,曹雪芹借他们口揭开《红楼梦》的故事走向,在《红楼梦》中埋伏了最关键的警示脉络。二者并不只是神话人物,更代表了曹雪芹的道理。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临凡后化身称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更有意义,皆因真人不露相,能识得真仙的人不多。这不,跛足道人三言两语度化了甄士隐和柳湘莲,却在贾瑞身上折戟沉沙,哪怕拿出太虚幻境至宝“风月宝鉴”也阻止不了失败。堪称《红楼梦》寓意最深刻的情节设计,曹雪芹的最大、最慈悲手笔。



贾瑞其人印象奇差。皆因此人罔顾人伦对堂嫂王熙凤心生不轨,屡次惩戒死性不改。最终身染重疾病入膏肓,堪堪待毙之时,跛足道人突然出现,拿出风月宝鉴来救他。

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一面叫,一面在枕上叩首。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跛足道人在贾瑞出事前出场两次,第一次随着癞头和尚去度化甄英莲,向甄士隐索要英莲带走。那一次是癞头和尚为主只为要英莲,跛足道人一言未发。



第二次出场是甄士隐家破人亡,有了下世(去世)的光景,跛足道人突然出现,一首《好了歌》让甄士隐开悟,抢过道士背上破褡裢,随着破足道人而去。

贾瑞这次是单人第三次出现容后再说。

第四次是随着癞头和尚出现在贾家,拯救因五鬼魇了,垂垂待死的贾宝玉和王熙凤,同样是癞头和尚为主。

第五次跛足道人出场,是尤三姐自刎后,柳湘莲心灰若死,与跛足道人一番对答,挥剑斩断三千烦恼丝,随着跛足道人而去。

纵观跛足道人出场,与癞头和尚分工明确。癞头和尚度化女子,先后去了甄英莲家,林黛玉家,薛宝钗家,甚至不排除去了妙玉家。最后在贾宝玉身处人生逆境悬崖时出场度化了贾宝玉。而跛足道人不同,他度化甄士隐、贾瑞、柳湘莲多是男子。而且每个人都是将死之人。虽说甄士隐和柳湘莲都随他走了,但以现实论,又何尝不是死了。



跛足道人度化甄士隐和柳湘莲时非常轻松,三言两语成功了。而度化贾瑞却一败涂地。哪怕拿出风月宝鉴都不能帮到他。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甄士隐和柳湘莲都是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寄托。甄英莲失踪、尤三姐自刎对甄士隐柳湘莲打击太大。他们本身存了死志。跛足道人出场警示,很容易大彻大悟。随道人而去代表先死后生,或者是已死再生非前世之人。

第二,贾瑞不同,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不想死。他年轻,家境也不错,更对王熙凤一腔感情。活着对他有一切可能,死了将失去所有。所以,贾瑞一听到跛足道人能治病,马上让他进来,趴在枕头上磕头求救命。其人可鄙,其状可怜。



第三,“风月宝鉴”既可救命,又可伤人。贾瑞若真能勘破镜子里的“枯骨红颜”,何尝不解脱。可惜别说贾瑞,就算圣人又能如何?神瑛侍者为何下凡?还不是绛珠仙子出现后对他造成了堪不破的迷惑!贾瑞一介凡人,又如何能解脱?

贾瑞对王熙凤有情,痴迷在幻想深处,任凭王熙凤如何捉弄不知悔改。背后所代表的正是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

世人都说断舍离,又谈何容易。《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真有谁能拿得起放得下么?终究还是《好了歌》那种荣华富贵娇妻美妾一个也放不下。



跛足道人度化贾瑞,远比甄士隐和柳湘莲难。他等于给贾瑞出了一个最艰难的选择题,是脱离人生苦恼,做一个出世之人,还是在生老病死中快乐至死。贾瑞选择了后者,事实也代表了大众的选择,换成你我,未必强于贾瑞。曹雪芹带着悲悯心描写这一段,实在是《红楼梦》的大功德。您说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趣事:癞头和尚主要度化女人,跛足道人主要度化男人
文者心画
2018-09-16 23:41
癞头和尚主要度化女人,跛足道人主要度化男人
陈能雄/文
在小说《红楼梦》中有两个人物贯穿故事的始终,他们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就是由他们作法变成一块通灵宝玉,携入温柔富贵乡中。顽石亲眼见证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记录下“金陵十二钗”的传奇,才有了《石头记》这部书。二仙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绛珠仙子追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欲以一生的眼泪偿还他的灌溉之恩。这段木石前盟,又引出许多痴儿怨女来,他们先后下世,陪同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了结各自的公案。

癞头和尚把通灵宝玉交给警幻仙姑,再由神瑛侍者夹带这块玉石投胎转世,于是就有了衔玉而生的男主角贾宝玉。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打算等这些风流孽鬼全部下世后,就一起到凡间度脱几个人,让他们早点脱离苦海。他们在姑苏见到甄士隐和甄英莲后,就分道而行,各干各的营生去,其实就是兵分两路度人。近来我细读《红楼梦》,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就是癞头和尚主要是度化女人,跛足道人主要是度化男人。我们不凡来看一下他们都分别度化过哪些人:

一、癞头和尚度化林黛玉和薛宝钗等女子。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情缘的女主角,是二仙重点度化的人物,这项任务主要由癞头和尚去完成。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四处寻医问药总不见效,在她三岁的时候,癞头和尚上门要度化她出家。癞头和尚知道林黛玉今生的使命是还泪而来的,这就注定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是以悲剧告终的。他不希望黛玉为情所困,只有早点脱离尘缘,才能改变命运的轨迹。林黛玉的父母自是不让宝贝女儿出家,癞头和尚就留下一句忠言:“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料此一世。”林黛玉眼泪的容量是她生命的长度,随意落泪就是挥霍生命,而她还泪的债主是表哥贾宝玉,因此不宜见外姓亲友。这都是智者箴言,可惜林家的人把这当做疯话,不予理睬。

相对于劝阻宝黛相见而言,癞头和尚似乎比较眷顾薛宝钗。薛宝钗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无药可医,癞头和尚给了她一个海上方,配制成“冷香丸”,能有效控制病情。另外,癞头和尚送给宝钗一个金锁,让她在上面錾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并说将来遇到有玉的男子可以相配。而金锁上的字和通灵宝玉上的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儿,看来癞头和尚有意撮合宝钗和宝玉,这件奇事被贾府的人当做“金玉姻缘”来宣传。
二、跛足道人度化甄士隐、贾瑞、柳湘莲等男子。
甄士隐家中接连遭难,先是女儿甄英莲被拐走,再是甄府毁于火灾,后来他举家投奔岳丈,因不善营生,渐渐败光家产,遭受岳丈的冷嘲热讽。甄士隐贫病交加,内心悲苦,有一天他在街上听到跛足道人念《好了歌》,顿时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跟随他飘然而去。其实,早在两三年前跛足道人就料定甄家有此一劫,他此行就是专门点化甄士隐而来的。之后,跛足道人去往风情月债最为缠绵的京城,见贾瑞沉迷于王熙凤的美色,几次被骗,惹了一身的病,还不知悔改。他给了贾瑞一面镜子,特意嘱咐只可照反面,不可照正面。贾瑞见镜子的反面出现一个骷髅,正面出现王熙凤的身影,其实跛足道人是希望贾瑞能认清凤姐可怕的反面,才会迷途知返。可惜,贾瑞至死都没领悟跛足道人的点化之意。

柳湘莲为人清高,他的感情世界本来很纯粹简单,只想娶一个绝色女子为妻。等真的有标致的尤三姐肯嫁给他的时候,他却怀疑三姐与别人不清不白,冷下心来退亲,致使尤三姐愤而自刎。柳湘莲悔恨不已,整个人失魂落魄的,他在破庙里看到一个跏足道人在捉虱子,就上前询问地名、法号。跛足道人笑着说:“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这句富有禅意的话,忽然发觉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只不过是“暂来歇足”,自己是谁,身在何处,并不怎么重要。“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柳湘莲剃掉头上的烦恼丝,随跛足道人而去。
三、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在凡间同时出现的时候,一般是为了点化两个人。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大多时候是分头行动,有几次他们同时出现,是为了度化或者解救两个人。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其中一个女的,另一个男的。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甄英莲到街上玩,迎面走来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从后文中跛足道人念《好了歌》来看,可知他此行主要是为甄士隐而来的。而癞头和尚则是为了甄士隐怀中的女儿甄英莲,他说甄英莲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女孩,让他舍给自己。其实,癞头和尚是想让甄英莲出家为尼,这和度化林黛玉的方式是一样的。癞头僧临走前念了四句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几句谶语主要是针对甄英莲。

一僧一道另一次出现,是在贾宝玉和王熙凤奄奄一息之时,他们要破除马道婆的魔法,解救宝玉和凤姐的性命。脂砚斋有句评语:“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看来癞头和尚主要是为了救王熙凤这个女人,跛足道人主要是为了救贾宝玉这个男人,两人的任务恰好凑在一起,就不约而同地来了。癞头和尚对着通灵宝玉持诵咒语,让它重新恢复灵性和除邪祟的功能,贾宝玉和王熙凤在宝物的护佑下,身体逐渐康复!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红楼梦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的告诫红楼梦癞头和尚说的话红楼梦癞头和尚和道人是谁红楼梦跛足道人红楼梦第一回癞头和尚诗句红楼梦里的女子缠足吗
评论 9
发表神评妙论
发表
小雅爱红楼
我突然觉得和尚道士,他们表面看是度化,实则是把这一干人引入他们设定好的套路里面去,救人性命(阿凤和宝玉)也是为了让这一段段风流孽债能够演完。
2018-09-18
回复
6
文者心画
恩,是的,一僧一道救宝玉和王熙凤时,对着通灵宝玉念“冤孽偿清好散场”,也是有很多风流公案还没了结,贾宝玉还要继续活下去,还有王熙凤要是过早去世,就不会有尤二姐这段公案了。
2018-09-18
回复

漆元冬09J
不到那个轨迹 他们的度化根本没用 譬如谁家有个女儿肯听几句话就送走的 谁也不会 贾瑞他要是能忍住不看就不会被收拾了
2022-07-11
云南
回复

全部3条回复
小小彩叶树
让薛家弄个金锁,金玉良缘正好来破坏木石前盟,还泪注定就是悲剧了
2019-08-01
回复
2
DX3906_星星
如果林如海贾敏当年听了癞头和尚的话,林黛玉早就出家了。
2021-08-05
回复

子乙峯雲
难道度化宝玉的不是和尚?
2018-09-19
黑龙江
回复
1
love妮妮宝贝go
是道士,好像是甄士隐
2022-01-16
回复

学行务9
石头记,真写实记。
2018-09-20
回复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影射了何方神圣?
2019-05-29 20:18
人生如梦幻一场,谁来唤醒梦里众生?曹雪芹以神来之笔为《红楼梦》设计了两个“大梦我先觉”、“点醒梦中人”的一僧一道。他们在书中九次出场,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来无影去无踪,如同经典曲目的背景音乐,以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作品的起承转合。但是,这两个穿越人间与仙界的世外高人,为何一个头上生癞,一个脚上患疾呢?



“癞”象征信赖的“赖”;“跛”象征博大的“博”

《红楼梦》运用谐音隐喻,是作品特色之一。如“娇杏”代表侥幸,“焦大”代表骄傲自大,“甄士隐”代表把真实事件隐藏起来。同样,曹雪芹在塑造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时,在名号上也赋予了他们谐音背后的深意。

“癞”的谐音是“赖”,代表值得仰赖。值得信赖的癞头和尚,不仅点明了甄英莲的命运,救活了奄奄一息的王熙凤,预言了贾府的衰败,更重要的是,曹雪芹仰赖他作为伏线,将青埂峰下一块不堪入选的顽石,变为男一号的通灵玉,由此拉开小说序幕。之后,他点化、提醒、救度作品中许多人物,将情节巧妙推向深入。最后,作者还是托付这个癞头和尚归纳、总结,把这块通灵玉还原为“石”,让这段孽缘情债得以了结。

“跛”的谐音“博”,象征博大、深广。《红楼梦》第一回“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走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此处暗示跛足道人修炼得博古通今,特别是他对甄士隐所作的《好了歌》,让对方茅塞顿开,自愿跟随他云游四方。跛足道人所说的“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这番“好了论”,都是他从“博”中提炼出来的。

癞在头,瘸在脚,象征赖家和儒术已从头坏到脚

《红楼梦》第25回,赖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救治了贾宝玉和王熙凤。虽是救苦救难的妙手神医,作者却把他们描写的非常古怪。一个是“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另一个“一足高来一足底,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一个目光如炬,鼻直口方,却衣着邋遢,浑身肮脏,满头生疮;一个走路一瘸一拐,浑身泥水,却住在比蓬莱仙境更远的西海中央的凤麟神州,那里有弱水环绕,飞鸟难度,跛足道人却来往自如。

这种以贬代褒的手法,反映了曹雪芹对对儒家的厌恶,对佛、道德推崇。以儒家为正统的文化统治,先后被元蒙古族和清满族所击败、所取代。作者认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儒家,导致了中华文化的千疮百孔,不堪一击,而被儒家视为丑如疮、行如瘸的佛家和道家,他们的博爱和悲天悯人,才是中华文化的珍宝。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和道家则致力于“爱天下”、“医天下”、“度天下”。男为天,女为地,因此原著中癞头和尚侧重度化和治疗林黛玉、甄英莲、薛宝钗、王熙凤等女子。跛足道人侧重度化和治疗甄士隐、贾瑞、柳湘莲,贾宝玉等男子。在《易经》里,乾象征男,坤象征女,作者暗示扭转乾坤,只有依靠佛家和道家的思想,而非“独尊儒术”。这是贯穿《红楼梦》的治世观。

也许有人会问,赖头和尚为何侧重救女,跛足道人为何侧重救男,这源于汉传佛教“跪母不跪父”重母思维,而道家则主张男尊女卑,所以跛足道人侧重救度男子。

对于两位高人的形象反差,并不是曹雪芹的首创。此前南宋高僧的济公和先秦时期的道家铁拐李已深受民间喜爱,《红楼梦》借题发挥,不仅有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于讽刺统治者歌舞升平的背后,世道已满目疮痍。汉人被满清剃成了癞疮头,生活步履维艰,恰似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癞”贾府的大管家是赖家,与贾母几乎平起平坐,如硕鼠寄生在贾府,更像秃疮长在贾府头上。小说里贾府在走向衰落之时,吸血的赖府却在兴起,而明代衰落之际,寄生在明代头上的满族八旗也是异军突起。但主子倒了,奴才也乐不了多久。满清被传染儒术病毒后,同样头上生疮。



“癞”便于度化,“跛”便于通神,象征他们从头到脚,大彻大悟

盛世出和尚,乱世出道士,一僧一道,烂头坏脚,构成了彻头彻底的大彻大悟,同时也暗示了清王朝外表盛世,内藏乱世的危局。

度人先度己。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规定和尚要剃光头,头发象征烦恼,欲望,虚荣。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是以发比喻千丈愁绪。剃光了头,不意味彻悟,但让头上生“癞”,让不祥之兆明摆在秃头上,却表达了救度天下的决心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觉悟。《易经》贲卦六五爻辞说:“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大意是,与灵魂协调的外表服饰,可能不入流,但可带给人吉祥。

佛家和道家都擅于“显象度人”,一疮一瘸之象,是在告诉众生世道肮脏,生存艰难。但麻木的凡夫俗子却“反认他乡作故乡”,将黑暗当成自己的温柔乡。一僧一道只能以“自残”之躯,当头棒喝,唤醒迷路人。

对于跛足道人的步态,可上溯到战国时屈原的《九歌》。“灵偃蹇兮娇服,芳菲菲兮满堂”,他记载了先民祭祀北极星时,神巫身穿艳服,偃蹇而舞,满屋弥漫花香,进行人与神的沟通。偃,指低俯、屈身;蹇,指瘸、跛。这两种舞姿只有在迷狂的状态,才能连贯完成。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原著中跛足道人又称“疯跛道人”,他就像古代神巫,神人合一,看破天地人间。在今天的萨满教里,仍有跛足而舞。俗称“跳大神”的人,敲着二神鼓,疯舞忘我,恰如跛足道人的脚步。



台湾蒋勋先生曾告诉学生若是读不懂《红楼梦》里的诗词,可以跳过去。显然这种说法不利于名著赏析。可能有人会说,一句诗,一个人名,竟能补脑出一篇故事,这样读红楼,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但丢失了后半部的红楼,本身就是开放式结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况且曹公开篇就为读者定下了基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提示读者,囫囵吞枣读红楼,是品不出真味的。

遗憾的是,癞头和尚并没有引起红学的关注。无论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的《红楼梦》,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的《红楼梦》,在第七回都忽视了“癞头”。前者只称“和尚”,后者自相矛盾,薛宝钗称同一个人为“癞头和尚”和“秃头和尚”。秃头和尚有很多,但生疥疮的和尚,才是典型的、稀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因此,应以“癞头和尚”为准。

(王大路观典,作品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4: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 前段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 中文翻译
empireempire浏览1011次其他分享举报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中文翻译...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中文翻译 展开
1个回答
cpqsz
推荐于 2017.12.15
满意答案
   
原文: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接为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译文: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世上一片混乱,渺渺茫茫没人能看清。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从此清浊相离,天地分开。天下万物仰仗无上仁德的天覆地载之恩,创生万物成就了极大的功德。如果想要知道这种功德是如何造就的,那就请看《西游释厄传》。



扩展资料:

《西游释厄传》叙述的西游故事比吴承恩百回《西游记》大为简略,全书只有十二万字(吴承恩《西游记》八十二万字)。其中闹天宫、陈光蕊赴任遇难、江流报仇、太宗还魂等事稍详。

前三卷十八则故事相当于百回《西游记》前八回,情节相同,文字减少三分之一;第四卷八则叙唐僧出身,为明刊本《西游记》所无,清刊百回 《西游记》依该书增补;第五至第七卷二十一则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的九至十五回;后三卷不足四万字概括了百回本《西游记》后八十五回七十四万字的内容,繁简相去悬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打印内容〗作者: 晏几道   诗名:《《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时间:2019-12-10 15:33:19
  出自宋诗人晏几道的《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注释】:

  此词在对作者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 ”,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 ,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楼上怅望时的情思。

  结拍两句是无可奈何的自慰,措辞无多,然而读之使人更觉哀伤。“莫向花笺费泪行”虽是决绝之辞,却是情至之语,从中带出已往情事,当是曾向花笺多费泪行 ,如《西厢记》所说,把书信“修时和泪修,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既然离恨这般深重,非言辞所能申写,如果再“向花笺费泪行 ”,那便是虚枉了 。小晏也曾在一首《采桑子》中写道:“长情短恨难凭寄 ,枉费红笺。”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谓此际相思之情,绝非言语所能表达得出来的。

  夏敬观云 :“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号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从此词中,可以见出以上论述之深透。

  全词在痛楚的往事追忆中流露出词人亲身经历的慨叹,意境深阔,感人至深,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chengzixin11292019.12.07浏览67次其他分享举报
西游记的文章... 西游记的文章 展开
1个回答
沐晴o小鱼o沫
2019.12.08
满意答案
   西游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词,全文如下: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渺渺茫茫
[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
基本解释
辽阔无际的样子。亦指模糊;不清楚。

详细解释
1. 【解释】:辽阔无际的样子。亦指模糊;不清楚。

2. 【出自】: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神仙事渺渺茫茫,有什么准程,教我去做他。”

3. 【示例】:追寻畴者,愁如流水,~趁潮汐。 ◎明刘基《六幺令》词

4. 【语法】:单纯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辞书解释
[ miǎo miǎo mánɡ mánɡ ]
1 燰褤鼷脍枡。
陣橝欆《嗡僦咡》鞺:“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7: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明 ] 佚名

原文

一上层楼望八荒,鸟牵愁思入苍茫。西风逻骑巡蛮徼,落日啼鸦在女墙。

瘴雨来时凄客况,夷歌起处断人肠。遥怜彼此俱迁谪,试问何年归故乡。






[ 唐 ] 柳宗元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注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

⑵漳州、汀洲:今属福建。

⑶封州、连州:今属广东。

⑷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

⑸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

⑹大荒:旷远的广野。

⑺惊风:急风;狂风。

⑻乱飐(zhǎn):吹动。

⑼芙蓉:指荷花。

⑽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

⑾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⑿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1]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8: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姚复庄燮二章 其一
[ 清 ] 佚名
原文
四明有狂客,金貂解酒市。男儿七尺身,那不重知己?

天风吹海涛,倾听浩云水。谁谓一室中,晤言动千里。

泠然闻挐音,翠溢眉间喜。落落数语间,隽永足名理。

昔年聆雅奏,铿訇犹在耳。今兹揽飞霞,三日香不止。

石窗歘窈冥,结愿从此始。逝将寻鞠侯,饱啖青棂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7 03:39 , Processed in 0.0647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