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19.5龄官画蔷+东施效颦+解得臣忠子也良+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跟林黛玉长得像晴雯、龄官个性都很倔强
2021-01-06 18:49:22 来源: 火姐娱乐trend  举报
0
分享至
文:火姐



最近在某书看到马未都老师在解读红楼,闲来无事听他讲解了红楼里的几个老物件,不禁的就想写一写,红楼里那些惊鸿一瞥却寂静消失的角色,一个叫龄官的戏子。
87版红楼梦之所以经典,大概就是连一个配角都是千挑细选出来的,为了找和林黛玉面貌相似的龄官饰演者,节目组找到了戏曲出身的程荣,都说“晴为黛影”,我个人觉得相比晴雯,龄官更加接近林黛玉的性格。




书里是这样介绍龄官的: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戏又唱得极好。程荣眉眼间和陈晓旭最相似,脸盘子要比陈晓旭圆润一些,她是元春省亲时候,贾蔷去南边买回来的十二个戏子的其中之一,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唱罢,元妃很喜欢她,叫太监赏了她,“龄官最好,再作两出”,贾蔷要她做《游园》、《惊梦》二出,她因不是本角的戏,不肯做,定要做《相约》、《相骂》。贾蔷扭不过她,只好依了她,贾妃看了,“甚喜”,说“不可为难这女孩子,好生教习”,又赏她东西。
这段原文把龄官的个性塑造的很鲜明,活脱脱一个戏子版的倔犟林黛玉,元春此时正得圣宠,还是贾府的政治靠山,身份低微的龄官竟然这么有主意,此处描写用了贾蔷扭不过她,足见贾蔷对他颇是放纵。
龄官再次正面出现是在,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五月初四那天,第二天就是端午,学戏的女孩子放了假来大观园里玩耍,宝玉看见一个女孩子在蔷薇花架下用金簪在地上痴画字,被骤雨淋湿尚不知觉,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俨然这个姑娘,她在纠结,她在挣扎,在一旁看呆的宝玉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以宝玉的想法,大观园的姐姐妹妹们,一定都是钟情于自己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龄官的心,从没有属于过他。宝玉从小养尊处优,被这么多姑娘围着转,有这种心理很正常。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宝玉闲来无事,想听龄官给他唱曲。龄官却一直推脱,被拒绝的宝玉自然是很好奇,贾蔷提着两只鸟来看龄官,笑道:“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玩个你看。”
和林黛玉喜怒无常的性格一样,上一秒还开心的龄官,下一秒似是想起自己的身世,便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 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 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
贾蔷听出了龄官的弦外之音,他俩的地位悬殊,龄官害怕他是玩玩而已。既然如此,那么贾蔷就把自己的决心证明给爱人看,将小雀放走,但是等级观念又怎么能轻易“放走”。
宝玉被这一幕震惊了,独自跑到湖边,黯自神伤,说了一句人生情缘不知道将来洒泪葬我的人是谁?我翻了很多地方也没有看到他们龄官和贾蔷的结局,有些边角料都是坊间分析,如果你知道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读者,从龄官对贾蔷说过自己吐了两回血,从这些细节也可以断定他们未来的结果不是很好。




总之红楼梦里的人物从大到小,各个都很鲜活,总是带给人一些不一样的思考,我一般都不会下笔写红楼梦,总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无法深刻的体会其中的味道,但龄官给我的感受太不一样了,和林黛玉一样,对自己命运发出了呐喊,但是又无可奈何。




火姐推荐你们看看第三十六回,这一段拍摄的很精彩,87版的导演,制片以及演员,为红楼梦的延续,付出了很多努力,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部分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
我是火姐娱乐的主编火姐,欢迎关注我,接收最新的影娱资讯,不同角度的解读,我们评论区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龄官是红楼梦里最早出场的戏子,最后为何突然消失了?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上班途中天气原因受伤算工伤吗?
猴拱迅9
2018-01-30 · 超过7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今天我们分析一个突然消失的红楼人物——戏子龄官,这亦是红楼热点之一。

龄官应该是贾府戏班里最早出场,且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戏子,前八十回中,她三次出场,每一次的篇幅都不算小,但后面却突然消失了,曹公对此没有明确文字,我们不得不怀疑,龄官到底去了哪里?她为什么要离开贾府?

龄官第一次正面出场是在元春省亲一回,龄官等人是贾蔷专门从姑苏采买来的是十二个女孩子,是专为元春省亲要教演唱戏的戏子,龄官第一次露脸就非同小可,她获得了贵妃元春的喜爱。

原文: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龄官一出场就活得贵妃认可,可见其天生灵性,人长的好,戏唱得好,深得贵妃之心,而她并没有因为贵妃喜欢,就曲意逢迎,拿自己不擅长的戏讨好贵妃,而是坚持做自己,最后不仅贵妃没有怪罪,还赏赐了东西,可见元春对龄官的喜爱。

正是因为龄官出场的不同寻常,让我们记住了这个女子,也对她的爱情和命运结局充满好奇。

龄官第二次正面出场,在原文第三十回,且上了回目: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这一回,宝玉挑逗金钏儿,在母亲王夫人那里讨了没趣,就出来进了园子,却看到蔷薇架下“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


关于龄官画蔷,原文有一大段文字,皆是从宝玉眼中写来: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

靖藏本在这一回回前批有语曰:无限文字,痴情画蔷,可知前缘有定,非人力强求。庚辰本曰:银钗画“蔷”字是痴女梦中说梦。宝玉当时没有明白龄官画蔷的深意,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在贾蔷采买戏子时,就已经知道,他与龄官之间是注定的前缘,后面一定会有故事。

龄官为什么要在蔷薇架下画蔷呢?从后文我们知道她与贾蔷是两情相悦的,既然两情相悦,为何这里还要流着泪画蔷呢?是慨叹自己的命运,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又或者她如黛玉般,总是伤春悲秋,对感情全没有安全感?又或者贾蔷是个花花公子,或似宝玉般博爱,总不能在一人身上用心?

也许“大有林黛玉之态”的她,正如黛玉一般,涉及到情字,总是会没来由的流泪,为自己的身世命运,为心爱之人的患得患失。

龄官第三次出场在原文第三十六回,这一回龄官对于宝玉的作用完全凸显了出来,她是宝玉情悟梨香院的主要参与者,是宝玉情悟的引路人,宝玉突然想听《牡丹亭》的曲,又知道戏班里只有小旦龄官唱的最好,但当他找到龄官要求听曲时,却被拒绝,龄官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宝玉从未被身边女子如此对待,看龄官如此洁身自爱,不大搭理他,却独对贾蔷使情弄性,他亲眼看到了贾蔷和龄官的一番对话,“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这就是宝玉情悟梨香院的经过,他情悟的结论是: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这一回,我们跟随宝玉的视角,也看到了贾蔷、龄官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按理说,后面还会有二人笔墨,但奇怪的是红楼刚过三分之一,之后直到八十回,再也没有龄官的正面文字,关于其去向和结局也成了谜。

原文第五十八回,宫中有老太妃薨逝,贾府解散戏班,是去是留,这些戏子可以自由选择,而留下戏子中并无龄官,要走的是四五人,“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皆令其干娘领回家去,单等他亲父母来领”,也就是说龄官最大的可能是没有选择留下,而是离开了贾府。

她最后一次出场明明还跟贾蔷很好,并没有闹什么大的误会,为何突然之间要离开呢?我想也许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她跟贾蔷之间闹了很大的矛盾(比如贾蔷是个花花公子,到处拈花惹草),或者说是二人分手,她在贾府再无留恋之人,趁着解散戏班,离开了伤心之地;第二种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受到了外界巨大的压力,被迫分手。贾蔷为贾府正派玄孙,而龄官作为优伶,那时候是下九流的行当,二人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婚姻制度下,二人要想走到一起,有多难可想而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龄官看透了公侯之家的肮脏势利,以及王孙公子的恶劣本性,不愿待在贾府同流合污,每每一心要离开,只是不得机会,如今戏班解散,于是离开。

我更倾向于龄官最后是自愿离开贾府,这一点从宝玉情悟梨香院一回可得出,贾蔷从外面花高价买了一个雀儿给病中的龄官逗趣,结果龄官想到自身命运,不喜笼中鸟,贾蔷于是放走。

原文: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

这段对话,以及那个雀儿,也许正是龄官自身的映射,是她最终要离开贾府的伏线,贾蔷虽然爱龄官,但知道她不惯做笼中之鸟,且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放走去意已决的龄官。至于八十回后贾府败落时,二人有无重逢,或最后有无走到一起,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1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红楼梦》之龄官:划“蔷”的小戏子升华了宝黛的爱情

心草雪月
IP属地: 湖北
0.386
2018.11.02 16:26:02
字数 3,302
阅读 1,990

记得初读《红楼梦》时,看到龄官划“蔷”的桥段,心中顿时涌出一股细密的柔情。

情窦初开的年纪,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中惦念一个人,割不断放不下,又无处排遣,无奈之下,只能在白纸上一遍遍写他的名字,直到干净空白的纸变得密密麻麻,纠结的情丝才有了些许缓解。

对于爱情的痴迷,果然古今相通。诗里写: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因恋而念,随后便是一生无法断绝的烦忧。甜蜜只在刹那,愁绪却是久长。

因着那个划“蔷”的细节,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书中的那个小戏子。更何况,她又有几分像黛玉,相似的容貌,相似的性子,相似的心事,相似的病症,或许还有相似的结局。于是,内心的天平更加不自觉倾向于她。




龄官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配角人物,在书中戏份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场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元妃省亲,贾蔷从苏州采买了十二个小戏子,龄官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戏又唱得极好。

元妃省亲时,贾蔷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却认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如果唱了便违反了行规,执意不肯,她的本角是小旦,定要作《相约》、《相骂》。由此可见,龄官为人果敢倔强,很有职业操守和独立人格,毫无阿谀之态。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宝玉走到蔷薇花架,听见了哽噎之声,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开始以为她也在葬花,本想笑话她东施效颦,却见女孩虽然用金簪划地,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她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此处曹公留下了悬念,没点明女孩是谁,究竟为何划“蔷”。接下来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才揭开了谜底。

一日,宝玉因各处游的烦腻,便想起《牡丹亭》曲来,自己看了两遍,犹不惬怀,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着意出角门来找时,别的小戏子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地让坐,唯有龄官不待见。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她唱“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言外之意,贵妃请我都不唱,你算老几!孤高清冷、不媚权贵的个性体现得更加明显。

宝玉见她坐正了,再一细看,这龄官不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的女孩子吗!

过了一会儿,贾蔷来找龄官,手里又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紥着个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原来贾蔷心疼龄官整天闷闷不乐,买只小雀儿哄她开心,谁料龄官说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自责:“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把笼子也拆了。

龄官继续责备:“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赶紧解释,他是关心龄官的,昨晚才问过大夫,说着要再去请他。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刚走几步又站住了,言听计从。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女孩划“蔷”深意。——原来龄官深爱贾蔷,所以才会独自流泪,一遍一遍划着他的名,直到落雨湿衣都浑然不察;所以才会骂语之中夹揉关爱,担心他在毒日头下晒坏了身子。贾蔷当然也是爱龄官的,不然凭他主子的身份地位怎会对家养小戏子言听计从,怎能容她呼来喝去、随意责骂。

这里,曹公不过只言片语便描摹出了一种小儿女之间的酸甜情态,隐约点明了贾蔷与龄官的关系。龄官娇嗔怒骂,贾蔷却赔笑服软,这一闹一哄的画面,分明就是宝黛故事的翻版。不知一旁痴傻的宝玉看到这一对痴男怨女,是否就像站在镜子前,窥见了自己和黛玉日常相处的场景。

后来,宝玉若有所思地离开,贾蔷和龄官心念彼此,彻底忽略了他。回到怡红院,他发了一通感慨:“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小戏子以当局者的痴恋,点醒了置身局外的宝玉,过去他一贯自我地以为,所有的女孩子都是爱他的,每个女子的眼泪都是为他而流的。其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真正的爱情是专一而排他的。这段插曲,使宝玉的爱情观有了很大的转变,此后他对黛玉的感情更加专注、深入。

黛玉葬花,龄官划“蔷”,一个愁绪满怀,一个黯然神伤,都在春日的明媚里,抒发自己内心无形的阴霾。在黛玉的眼里,荣华鼎盛的贾府里“风刀霜剑严相逼”;在龄官的心中,富庶奢靡的贾府不过是“牢坑”。繁华如梦,尾声注定是凄凉。对于女一号林黛玉,曹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安排了相似的晴雯和龄官以侧面来映衬她。可以说,没有龄官,黛玉的形象也就不完整了。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黛玉与龄官,截然不同的出身,却有着相似的感情境遇,最终有情人难成眷属。

贾蔷毕竟是宁府的正派玄孙,自幼无父无母,被贾珍视如己出,悉心关爱,从来衣食无忧。而龄官不过一介被人卖来卖去的优伶,这个职业在古代社会与娼妓地位相当,所以才有“娼优”一词,赵姨娘曾经充满鄙夷地称她们为“娼妇粉头之流”。贾蔷与龄官,一贵一贱,悬殊太甚,结合的阻力实在太大。聪慧如她,怎会不明白这些道理,那日蔷薇花下的女孩,独守着心事,伴着香甜而忧伤的芬芳,用簪子在泥土里划刻出了一笔又一笔难抑的感伤。她哭,却只是无声的饮泣,那是一种百般愁苦独自尝的痛楚。

若不相见,怎会相恋,人间最苦的莫过于情深而缘浅。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都虚化。黛玉如是,龄官亦如是。她们都成了爱情世界里的明眼人。

龄官在三十六回之后再没出现,《红楼梦》没有明写她的结局,只是说太妃薨了,各府的戏班子全都解散,贾府的戏子们愿意出去就出去,不然就分配给各主子作了丫头,而留下的人中没有龄官。有人说,从龄官评说雀儿的那段就可看出,她内心多么渴望自由,何况明知与贾蔷不会有结果,傲娇如她自然会选择主动离开。况且她哭诉“那雀儿虽不如人,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话语之中凝结着对家人的想念,如此看来她最终该是回到了父母身边。若真是如此,我真替她接下来的处境担忧,当初既然被卖身做了戏子,即便出了贾府,回了老窝,也保不定会被贫寒难度的家人再卖一次。毕竟,梦想和现实,往往背道而驰。

龄官回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结局。可是从现实考虑,我觉得她夭折的可能性更大。

昆曲细分为二十个家门,行当繁多,梨香院里只有十二个女孩子,一人担一种类,犹嫌不齐全,所以几乎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小旦。书中写,小旦菂官死后,补了蕊官,若此时龄官还在,根本无需着急补上。当初进来是十二个女孩子,解散时仍是十二个。如此可见,龄官很可能在蕊官加入之前便已死去。之前写过龄官咳嗽出两口血来,又说她大有黛玉之态,这些似乎都暗示了她最终患痨病而终的结局。

曹公看似对她的死亡避而不谈,实则用含蓄而冷酷的笔法,告诉我们龄官死了,死得悄无声息,不留痕迹。她如此美丽又如此卑微,或许她昙花般的生命,也不过是一场哀婉缠绵的戏,除了站在台上饰演他人的片刻之外,又何尝体味过人世的温情暖意。即便才艺双绝又如何,即便孤傲自重又怎样,总扭转不过宿命强硬的戕杀。

林黛玉曾经感概:“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辛弃疾说,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幼安惜春,愿花开晚,黛玉惜春更加彻底,愿花干脆不要开,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从来惜花如惜人,再想龄官这般凄凉的处境,倒不如不要来世间走一遭才好。

剧终人散,龄官的生命悄然落幕。当清透的双眸永远闭上的刹那,惟愿她得到了那个人的眼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3-07 19:06·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三十六回,贾宝玉看牡丹亭不能惬意,想起龄官唱的戏好。就去梨香院找龄官,不想被受龄官冷落拒绝。结果贾蔷一来,让贾宝玉目睹了一场比戏还精彩的爱情大戏。

“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它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气立誓又道:今儿我哪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它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
龄官因为心有所属,拒绝为贾宝玉唱戏,更提出上次进宫连元春要唱都没同意,如此刚性连续两次拒绝贾元春,也是红楼梦中独一份了。贾蔷对龄官的感情要比贾宝玉对林黛玉更加激进。这与二人的地位更低有关系。贾蔷父母双亡分家另过,小事上贾珍不管。龄官又是小戏子,经常表演情爱戏码,两人有情绝不藏掖着,很自然的表现出来。比较宝黛爱情,贾蔷和龄官更像情侣。两人的相处也是时刻撒狗粮。就算吵架也是情人间的争吵。比起宝黛二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笙歌语红楼|龄官藕官:宝玉情感困境中的领路人
2017-07-05 10:45
《红楼梦》中提到的戏子主要为贾府戏班的十二个女孩。因为元妃要回娘家省亲,这么隆重欢乐的日子,当然不能少了娱乐活动,而且还得高雅又热闹。尽管贾府的财政已经内囊上来了,还是马上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置办了行头,聘请了师傅,戏班便成立了。

女孩们都是从苏州买的,因为家里穷,她们又生得漂亮,禀性聪敏,便被相中,来到了都中荣国府。她们的故事挺多,其中有两个女儿对宝玉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一个是龄官,她直接影响了宝玉的爱情观:宝玉心中曾经有一个魔障,想得到身边所有女孩子的眼泪,这个我执,袭人用了老大的劲,黛玉流了N多的眼泪,都没办法让宝玉真正有所触动,但龄官却轻易做到了;另一个对宝玉有重要影响的是藕官。黛玉病逝后,宝玉在婚姻上何去何从,藕官曾经的做法就是宝玉选择时的重要参照者。

一、龄 官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晴为黛影”,但其实龄官更像林黛玉。

一是外貌像:在贾宝玉眼里,龄官长得“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二是健康状况像:龄官和林黛玉一样多病,经常咳嗽,有时还咳出血。黛玉则每至春分秋分,必犯嗽疾;

三是两人的脾气像:元春省亲时,令龄官加演两出戏,戏班的老大贾蔷便叫龄官演《游园》、《惊梦》,龄官却说这不是她的本角之戏,坚持要演《相约》、《相骂》。《相骂》是小丫头的戏,名字也不好听。《游园》《惊梦》是美丽尊贵的千金小姐的戏。省亲是隆重正式的大场合,相比而言,当然《相约》《相骂》不合时宜。这些道理,贾蔷自然讲了,但是龄官很有个性,坚决不从,最后只好随她了。好在元春并不计较,反叮嘱“好生教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龄官和黛玉的脾气是很像的,属于有自己想法的那一类人。做事为人不太重身份,不大肯妥协。



龄官和黛玉最像的地方是都很多情专情。林黛玉不用说了,人人皆知她心里眼里只有贾宝玉。贾宝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很少有他欣赏的男性,但宝玉却欣赏爱慕风流英俊、“每不为国体所缚”的北静王。北静王有一串皇帝亲赐的香珠,送给宝玉作见面礼。宝玉回家便郑重地转送林黛玉。黛玉掷到一边,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如果换一般人,这串香珠沾了皇帝和王爷的光,都会当难得的珍宝收藏。但黛玉不是,她没把世俗的尊贵放眼里。

龄官也和黛玉一样,多情专情。她爱上了管理戏班的直接领导贾蔷,于是,万人不入她目,贾宝玉就在她这里碰了个大钉子。

事情是这样的,宝玉想听《袅晴丝》,听说龄官唱得最好,就去找她。一见她,就亲热地往龄官身边一坐,陪笑求她唱一套。龄官马上起身坐一边去,拉开距离,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贾宝玉家世显赫,生得又好,更兼含玉而生,更添神秘色彩,走哪都是众人焦点。不论是才打入贵族集团的贾雨村,还是皇亲国戚北静王,都特特点名要见他。贾府的下人更是以宝玉为中心,各种奉承讨好。不论是水仙庵的老道,还是贾政身边的清客,见到他就好像看到活龙一般开心。贾宝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被人厌弃到这个地步。还好贾宝玉有一颗佛陀般柔软慈悲的心,并没有恼羞成怒。换成贾赦,龄官就要倒大霉了。

宝玉碰了大钉子的当口,贾蔷提着鸟笼回来,然后宝玉就看到龄官和贾蔷两个又别扭又和谐的互动:

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 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 一顿把将笼子拆了。龄官还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心!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他说不相干……这会子(我)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

这吵架,这拌嘴,分明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这次访问龄官,对贾宝玉有很大的冲击。贾宝玉出生起就在女儿们的温柔乡中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直以为天下所有的女儿们都爱他怜他。他对死的设想也只和女儿们有关,这个死法很奇特:“若果有造化……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

遇上龄官,宝玉才知道,原来这是不可能的。

这时的宝玉,和黛玉有了很深很深的爱情,但他们老是吵架斗气。吵架的原因,看似全是黛玉不好,太小气小性心胸狭隘爱吃醋了。的确,基本上他二人的吵架都是黛玉发动的,但追根纠底,吵架的原因却是宝玉不成熟,特别博爱的缘故。贾宝玉不仅对黛玉好,对宝钗、湘云、妙玉等也好得不得了。这种好,看上去很像爱情。试想,假如你身边有位官二代,年轻帅气、有才多金,还特别温柔体贴。和你相处,懂得欣赏你、尊重你、理解你,愿为你做事,愿为你受委屈,娇纵你,拿你当公主一样看待,你会会不会怀疑这中间有爱情的存在?不仅当事人容易误会,旁人也容易误会。官二代的女友自然更加疑心。黛玉就很怀疑,说这个阶段的贾宝玉是:我很知道你心里有我,只是你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这话一点都不冤枉宝玉。

宝玉的转变就从看到龄官和贾蔷拌嘴开始,从梨香院回家后,他对着袭人大发感慨,“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作者说宝玉是“深悟”,深刻的领悟。在龄官这里碰壁后,贾宝玉再也不用袭人苦口婆心的劝他与女孩子相处保持分寸,黛玉也不用再担心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原来动不动吵架的一对小冤家再没有吵过架,真正的言合意顺,心灵相通。自此一回后,书上再没有两个玉儿吵架的情景,也不再见袭人罗里巴索的劝过宝玉。

有些人说黛玉这么爱生气,幸而她没嫁给宝玉,要嫁了还得了,肯定是天天吵架。到最后,爱情被消磨怠尽,不是相敬如冰,就是被逼得跳井。

这是很大的误解。黛玉六、七岁就进了贾府,和宝玉一同生活,同吃同睡同进同出,要是合不来,哪还会爱上,早互相烦了。不信,看看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合不来的,越大越成陌路,合得来的,一辈子骨肉情深。很显然,黛玉和宝玉就是属于极合得来才相爱了的。读者看到的战火纷飞,只有一个很短的时期,一是他们还在爱情的试探中,未有定情;二是此时的宝玉不成熟,太过博爱,太易引人误会。当两人定情,当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之后,他们就成了世上最默契最合得来的小情侣,再也没吵过闹过,脸都没红过一次。他们的默契到什么程度呢?作者写了一个小细节:黛玉是有双重性格特征的人,一面是多愁善感,一面却是伶俐幽默。有一次黛玉带头笑闹,幽默段子一个接一个,乐得大家东倒西歪。这时,“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一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这样的默契和精准,堪比鼠标和电脑了。

总的来说,龄官是个会唱戏有个性很多情很专情的姑娘。龄官对贾蔷的深情,让宝玉明白了原来“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从而变得专情,与黛玉的爱情也走入心心相印的稳固阶段。

二、藕 官

贾府的戏班两年后解散。因为宫中有位老太妃薨了,皇帝“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荣宁二府皆有爵位,王夫人便解散了戏班。有四个戏子拿了遣送费回家,其他的人分给各个主子做了丫头:

文官==贾母 正旦芳官==宝玉

小旦蕊官==宝钗 小生藕官==黛玉

老外艾官==探春 老旦茄官==尤氏

大花面葵官==湘云 小花面豆官==宝琴



藕官的故事便发生在戏班的女孩子们做丫头后。藕官在大观园烧纸祭奠菂官,被婆子发现责骂,并要禀告管家奶奶们。宝玉正好碰上了,还没问清原由,就护着藕官。事情过后,宝玉便问她为何要烧纸,藕官让他去问芳官:

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

《红楼梦》的书写很大胆。现代人或对同性恋有歧视,不过作者没有,贾宝玉也没有。有人说宝玉是情圣,的确,他的情超越一切,可对万事万物:对人对花对石头,对小河对鱼儿对燕子,他统统都能和它们对话。一切有情无情的个体,宝玉他都表现出很深的理解。既如此,藕官的同性恋情,宝玉能理解,也就不意外了。

芳官是藕官的好友,是同被卖到贾府,朝夕相处,同进同出,本是最能抱团取暖,最能互相理解的好姐妹,然而,她并不理解藕官,不论是藕官的蕊官深情,还是藕官每节烧纸祭奠夭折的菂官,她都认为藕官“又疯又呆”,“可笑”得很。

知己,能在很多层面很多事情上有高度的共识,互相走心,就如宝玉和黛玉。知音却只需要某一点上有高度的理解和默契,比如伯牙和子期。藕官处理情感问题的做法,令宝玉有知音般的感觉:“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藕官的内心世界,她幽深曲折不合世俗的情感,芳官她们不懂,但宝玉不仅理解,还真心欣赏并尊重。也难怪藕官看宝玉维护自己,就一眼认定宝玉和自己是一样的人。

当真爱搁浅,人要怎样面对婚姻,宝玉的“称奇道绝”,为金玉姻缘成真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宝玉知道藕官的故事之前,宝玉大病。病因是紫鹃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然后宝玉急痛攻心,痴呆了,掐不知疼,话不会说,给个枕头就睡,递杯茶就喝。黛玉要回苏州,宝玉便死了半个,要是黛玉去世,又会怎样绝望?!但是,藕官的现在,就是将来的宝玉:悲痛过后,接受无情的现实,把黛玉放在心里追念,每节祭奠。之后,遵从父母的安排和宝钗结婚。这就是《红楼梦》第五回的《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姻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心里永远都会有世外仙姝的美丽身影,但生活中又会与白牡丹齐眉举案。就如藕官在菂官死后,对新来的蕊官也同样温存体贴。这是爱情与婚姻分离的困境,是现实永远都不会完美的生活悖论。即便到了爱情自主、婚姻自由的今天,大部分人依然是贾宝玉。一生品尝着真爱搁浅的悲伤,体会婚姻中伴侣不是最爱的那种既珍惜又遗憾的复杂况味。

如果说,宝玉黛玉如果结婚会过不下去是天大的误解。那么,认为宝玉宝钗过不下去也是天大的误解。人生取向不同,价值观不同,性格不同,因而会同床异梦,这理由太绝对。婚姻没有这么确定,人性也没有这么简单。生活中,过得恩爱的夫妻,很多都大不相同,各自有完全不同的职业爱好,有不同的朋友圈子,有不同的脾气性格。金庸小说里的黄蓉和郭靖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一对江湖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就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一对。说得夸张极端一点,就是习武变健康后的林妹妹和焦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兴趣、爱好、追求的一致,能让夫妻生活更美好更有情趣。但是,婚姻比之爱情,更逼近责任,更要彼此尊重,是双方都愿意维护家庭和睦,用紫鹃的话说是能“厮抬厮敬”。宝玉宝钗的金玉姻缘,不是一百分的完美,但也有八十分的齐眉举案,恩恩爱爱。

生命是有始有终的旅程,有些相遇,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有些相遇,只是偶然相逢,却如天空划过的流星,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痕迹。龄官和藕官在贾宝玉生命中都只是擦肩而过,然而,一位让宝玉悟到他不可能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泪,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从此专情。一位让宝玉明白一个男子身负的责任,让他在黛玉病逝以后,能接受现实,接受父母之命,娶宝钗为妻,从而不违理,不防大节。

三、戏子的命运对群钗命运的兆示

从龄官和藕官身上,我们知道这些戏子的率真和至情,就像宝玉赞美女儿说的:“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然而,这些可爱的女儿们是否因为她们的可爱美好就很幸福呢。

当然没有。

最近在看寻亲节目《等着我》,每个失散的孩子,在见到父母亲人的一刹那,不管年幼还是人到中年,都哭得撕心裂肺,那哭声,真是惨绝人寰,听者无不动容。听过这哭声,才能真正体会他们内心的痛楚,才知道被卖和流离是多么惨痛的人生经历。然而,贾府的戏班,这些不过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却因为家里穷,便被卖去学戏。学戏是当时最卑贱的职业,还要远离家乡父母,来到千里之外的异乡。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千里之外对于女子对于奴婢们来说,就是天人永隔。她们被卖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家里穷得没法子只好卖女儿的;有父母过世,被兄弟叔舅卖了赚钱的;当然也有被拐卖的。在贾府,除了大量的家生的奴仆,还有很多买来的奴婢。比如,袭人,家里穷卖了她。晴雯,明显是父母过世,被亲戚卖了。香菱是被拐子拐卖的。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贾家戏班的女孩子恰是十二位。这当是作者地特意安排,因为昆曲的行当若粗分,远没有十二个行当。如果细分,远不止十二个。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小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作者第五回即向大家明示的结局。这些戏子到最后,一样是悲剧,戏子们的命运就是群钗命运的预演:十二这个数字的设定便是作者的明示;再有,戏子们的被卖本就与诸多悲情司册子上的姑娘们有大同小异的命运。《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是被抄家,落了个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贾家被抄后,女儿们不管主仆都等着被发卖。她们的将来便是戏子们的现在。大概结局太惨,连作者也受不了,于是写了十年就搁下不写,喝酒去了。

十二个戏子,有的出家了,如芳官、藕官、蕊官;有的病死,如菂官、龄官。目前能确切知道结局的,有惜春出家,尤氏姐妹自杀,黛玉病死,香菱早逝,凤姐被休,袭人则嫁给了最卑贱的优伶蒋玉菡。

薄命司其实就是人世间。不管太虚,还是红尘,女性的命运大都只能用悲惨来形容。敏感悲观的林黛玉写的《葬花吟》,起因是丫头晴雯让她吃闭门羹引发的误会,与她个人在贾府的真实境遇对不上号。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绝不会无病呻吟,更不会只囿于自己的小世界,她们更关注的是人在天地间的命运,是生命在浩浩宇宙划过时的痕迹。当我们把《葬花吟》当成严肃的文学作品时,却不得不承认,她写出了当时女性命运的悲歌:“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飘泊难寻觅”,女儿们最好的结局确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所有生命的必然结局都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十二位戏子是,丫头们是,将来,姑娘们也是。

贾府繁荣不繁荣,宝玉不关心,但女儿们的命运,宝玉日夜挂在心头。当眼看着她们凋零、毁灭,宝玉内心是不能承受的。当遇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人对宗教的向往便油然而生。

四、大地平沉,虚空迸裂

贾宝玉是生来的情痴情种,一路往“情”场狂奔,执着地钻入一个个情的魔障,没哪一样情不让他执着。他曾经想得所有女儿的眼泪,他打破了这个我执;他曾经想只与黛玉袭人相守,命运又让他求不得,他依仗前世的慧根,艰难地再次破除心中的情障;他曾经以为,怡红院的女儿,他以为可以像放生鸟儿一样让她们高飞,但命运却是那么迫不及待,在她们来不及变成鱼眼珠时,就让她们风流云散。红尘中最后陪他的,是宝钗和麝月。

从第五回梦见可卿开始,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一步一步向贾宝玉亮出《风月宝鉴》,一会给他看正面,一会给他看反面,一会“好”,一会“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执着名和利的人是如此,执着情与欲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从秦可卿、秦钟、贾瑞开始,到龄官、藕官、尤三姐、柳湘莲,都是一头扎了进去,百折不回。

来来去去,起起落落,人在天地间不过如如蜉蝣如朝露。曾经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仿佛感到大地平沉,虚空迸裂,他独自在一片空茫茫的大地;那时,富贵风流好像会永远存在;那时,他在绮罗丛中,台上鲁智深经过一番世事,撕裂的铜嗓子有些聒噪。锣鼓铿锵中,艳冠群芳的宝姐姐轻启丹唇,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轻轻地落在耳内。那时,他是多么欣赏《寄生草》中的机锋,它的美感。那时他的赞赏只是诗情的耽溺,他只是羡慕台上人的那副狂放的皮相。而今,他的生命彻底翻转,他生命中的人也在风中翻转。朗朗乾坤,大地平沉,虚空迸裂不再是曾经来过,而是此时,当下,自己就在其中。

情生情灭,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如吃茶去。到最后,他的抉择,和黛玉有关,也和黛玉无关了。

图片:网络

文章:红楼梦学刊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8: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姐暗示唱戏的龄官像林妹妹,背后揭示出林家没落的惨烈下场
等待MYLOVE 2016-12-28   |  437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为宝钗过生日,特意准备了酒戏。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命人带进来,赏给她俩一些食物,又另外赏钱两串。这时,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宝玉都猜到,但不说,湘云不防头说出:“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凤姐暗示唱戏的龄官像林妹妹,背后揭示出林家没落的惨烈下场

宝玉给湘云使眼色,湘云误会宝玉,赌气明儿一早就走。宝玉赶紧解释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她恼。”既然黛玉是个多心爱恼的人,为什么凤姐还当着贾母的面故意挑起话端?她可是八面玲珑的主儿,明明知道贾母非常疼爱黛玉,明明知道林妹妹比作戏子有辱体面。她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先看看这个长得像林妹妹的小旦龄官的来历。荣国府筹备元春省亲盛典时,贾蔷支了三万银子去姑苏采买女孩子。当时,贾琏刚刚处理完林如海的丧事,带着黛玉赶回荣国府。他质疑贾蔷:“你能在这一行吗?这事虽不算甚大,里头大有藏掖的。”这里可以看出,龄官和黛玉的家乡相同:苏州即姑苏。
凤姐暗示唱戏的龄官像林妹妹,背后揭示出林家没落的惨烈下场

后来采买的那十二个女孩子安置在梨香院。第三十回,宝玉看到龄官独自在花下流泪,不停地画“蔷”字。他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这里不仅再次点出龄官跟黛玉相像,而且暗示龄官能够读书写字,绝对不是普通的身世。

第五十八回,王夫人打算开恩放走那些学戏的女孩子,结果将她们叫过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显然荣国府比她们家里更好。另外,学戏的女孩子也比一般丫鬟婆子的地位要高。芳官的干娘因洗头一事而打芳官时,晴雯就讥讽过:“她要还在学里学艺,你也敢打她不成!”

我们再看龄官对荣国府以及学戏的态度。第三十六回,贾蔷花费重金买来雀儿,衔旗串戏台。众女孩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骂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劳什子还不算,你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贾蔷慌忙赌身立誓,道:“我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这两句对话可以看出,龄官对荣国府以及学戏既愤怒,又鄙视。
凤姐暗示唱戏的龄官像林妹妹,背后揭示出林家没落的惨烈下场

贾蔷显然明白她的心思,赶紧拆掉笼子,放走雀儿。龄官又道:“那雀儿虽不如人,它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它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接着又说起自己生病吐血的事情。显然龄官是被荣国府强行买来,如同那个雀儿。

最能表达龄官非常愤怒的是在元春省亲时。女孩子们唱完,元妃派太监赏赐糕点给龄官,然后要再作两出戏。贾蔷命龄官做《游园》、《惊梦》,龄官偏偏作《相约》、《相骂》。这两出戏显然不合时宜,不过,元妃不但没有愠怒,反而嘱咐“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当元春离开时,她给宝钗、黛玉的赏赐“新书一部,宝砚一方,金银锞二对。”相比之下,龄官的赏赐堪比钗、黛。

现在重新归拢一下龄官的各项信息。

她跟黛玉同一家乡,并且容貌相似;

龄官能够写字;

龄官对荣国府及学戏既鄙视又愤怒;

以上可以看出,龄官的出身绝不贫贱。如果贾家败落之后,出身富贵的巧姐儿被自己的舅舅卖掉;那么林家如海死后,他姬妾所生的女儿又流落何处?书中写到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既有姬妾,那么林家除了黛玉,可能还有其它庶出女儿。由此推断,这个龄官极有可能就是林如海的庶出女儿。

贾琏带着黛玉回苏州处理林如海的丧事,他是瓜分林家财产的亲历者,他的妻子王熙凤自然也知道很多内幕。
凤姐暗示唱戏的龄官像林妹妹,背后揭示出林家没落的惨烈下场

凤姐在不涉及自身利害的情况下,为人比较端正,从她善待贫穷卑微的刘姥姥就能看出。凤姐不止一次以玩笑的方式,公开撮合黛玉嫁给宝玉。贾家已经吞并林家财产,善待林家女儿也是应该应分的。

她故意当众暗示龄官长得像黛玉,其实不是取笑黛玉,而是保护龄官在荣国府不受欺负,告诉众人她是林如海的女儿。这就是为什么黛玉不恼挑起话端的凤姐,而恼把话说破的湘云和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这两个女孩是林黛玉的影子,曹雪芹真实用意,很难读出来
少读红楼 2021-06-03   |  88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通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第一回脂批),《“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36《不同的“黛玉”,相通的寓意 1》,从文本的整体出发,结合脂批,探讨了晴雯和黛玉之间的神奇联结,从本文开始,我将用两篇的篇幅,探讨一下其他梦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

龄官:第三十回,龄官暑天在蔷薇花架下,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用金簪向土上画“蔷”字。宝玉开头还心想,若是也学黛玉葬花,未免东施效颦了。后来看她的相貌,“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最终才看清她是画“蔷”字。【{东施效颦+东林党//太子周后=君臣父子关系留余庆//}】
曲名“留余庆”,第一句也重复“留余庆”。
典故出自《易·坤·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是句人人皆知的古语。下句呢?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所以这是个明显的射覆:
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射中“臣弑其君”。
正面说“余庆”,反面说“臣弑其君”,甲申之难。
谁弑其君?答案在后句:“盖言顺也”。大顺,正是李自成。


龄官不仅和黛玉相貌相似,而且,她似乎也总是忧郁也总爱哭。她的性格更是与“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有相近之处一一在元妃归省时,拒绝作非本角之戏;第三十六回,在荣国府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视作凤凰的宝玉,因觉得无聊,到梨香院想听小旦龄官唱《牡丹亭》曲,却遭其冷淡以对,发现她就是画“蔷”的女孩。宝玉难堪,宝官说若贾蔷来她必唱。后来贾蔷和龄官之间围绕雀儿和龄官之病的言行,让宝玉看到他们之间深挚的爱情。

第五十八回,因老太妃国丧,贾家遣发十二个戏子,龄官并不在留下之列,似乎应该是由其父母领回原籍。她和贾蔷之间超越世俗的恋情,虽然八十回后的结局不得而知,但宝黛的爱情是一场以黛玉泪枯夭亡收尾的苦恋,“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她与贾蔷爱情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



其实,戏子在封建社会是极为低贱的,龄官的身份已经注定了蔷龄之恋的结局,就象“木石前盟”已经暗示了二玉的结局一样。而且,第十八回,“元妃归省庆元宵”,该回回前诗批云:“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生。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可怜转眼皆虚话”中就包括了“屈从优女结三生”,因此,他俩应该也和二玉一样,爱情的尽头是刻骨铭心的伤悲。

龄官暑天画“蔷”,体现了她对贾蔷深沉的爱。第三十回,脂砚斋在回前总批中指出:“银钗画'蔷'字,是痴女梦中说梦”,幻境中,龄官对贾蔷深挚的爱恋如梦一场空,那么,“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字,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又隐喻了怎样的梦?


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语梨香院”,脂砚斋在回前总批诗中又指出:“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因此,“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应该亦如二玉的“木石前盟”一样,具有政治意涵,只不过蔷龄文恋隐喻的是一个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政治之梦。

龄官与黛玉如此相似,而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绛珠仙子)今生,寓言了始于甘露水、终于泪枯夭亡的、比托于秦可卿(胤礽)的“九十春光”,即“密”之“三春”和“三秋”[注1],她与宝玉的“木石前盟”,隐喻的是对政治之“密”永志不忘却注定无望的挚爱。



“《石头记》中多作心心传神会之文”(第十六回脂批),因此,我们可以“心传神会”到,“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解得臣忠子也良”,很可能隐喻“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的秦可卿所隐指的谥号“密”的胤礽和康熙之间的关系。蔷龄之恋最终“成虚话”,康熙和胤礽之间的关系,何尝又不是如此?

康熙和胤礽是父子关系,但又是君臣关系,“自古无情帝王家”,两人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就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就象贾蔷是隐指皇家的宁国府之后裔,而且至少是半个主子,而龄官只是荣国府中微不足道的戏子。


地位决定了一切,地位高的一方可以随心所欲,而地位低的一方只能俯首听命。贾蔷的爱,可以让龄官升入天堂;贾蔷的不爱,也可以让龄官堕入地狱。同样,康熙和胤礽两人父子情深之时,风和日丽,康熙的宠爱,可以让胤礽成为风光无限的太子;两人嫌隙渐深之时,雷电交加,当然,雷电只能是康熙,康熙的嫌弃,也可以让胤礽成为落魄不堪的“汰子”。

龄官,名椿龄,其中的“椿”很可能也是暗示她和黛玉之间的联系一一黛玉自道“不过是草木之人”。椿龄,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遂以“椿龄”指大椿的年龄,为祝人长寿之词。康熙、胤礽的父子关系,恰如蔷龄之恋,似乎将会是像“椿龄”一样天长地久的传奇,但其实不过如此,只是曾经看上去很美。当所有的爱已成往事,爱曾经有多么浓烈,回忆里的伤害就有多深!



既然“臣忠子也良”,那么,胤礽两立又被两废,简直比窦娥还冤,正应了“有林风”(脂批)的晴雯之判词“寿夭多因毁谤生”。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之象征,因此,文本对于胤礽的人生际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第六十四回,林黛玉的《五美吟》中关于绿珠诗,“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作者对于康熙放弃胤礽不无微词。

第三十六回,蔷龄之间深挚的爱情也让宝玉“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其实又是一处由宝玉“收拾”的“大关键”(脂批)。政治又何尝没有“分定”!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以雍正为非正统,康熙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但又两次废掉他,最终却是从不被人看好的雍正登基,似乎一切都早有分定。

在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之前,文本安排了一段宝玉关亍须眉浊物“文死谏、武死战”的奇谈妙论,大有深意,特别是其中“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其实作者本意并不在于贬斥死谏的文官、死战的武将,作者本意应该是借宝玉之口,暗讽自己所处的雍亁时代是非正统之末世,因此,“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第八十回脂批)。

以龄官的爱情悲剧,隐喻胤礽的政治悲剧,其中的深意,就是政治是高风险的游戏,曾经有多么风光美好,结局就有可能多么悲催苦涩,正如第十七回回前诗所云“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柳五儿:很多人认为柳五儿是另一个长得像黛玉的梦中人,但前八十回文本中除了形容她生得人物与平、袭、鸳、紫相类,根本没有提到她与黛玉容貌相近。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很可能是受到程高本续书的影响。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在训话中提到五儿,她已经病死,但程高本续书却把她写活了,连同前面的已死暗示也一并删去,并安排成为贾宝玉的丫环。在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中,出自宝玉眼中的五儿,是“居然晴雯复生”,而晴雯“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语)。

但在相貌之外,五儿确实与黛玉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她长相出众气质不俗,也如黛玉一般,天生一副弱不禁风的身子,而且也多愁善感,受了委屈也是呜咽直哭。

秦可卿隐指胤礽,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也是文本中的正统象征。“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第一回脂批),比托于秦可卿的“三秋”和“三春”,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都具有隐喻象征意义,而“三春”是只属于正统之象征一一胤礽一方最美好、相对美好和最后美好的三个阶段[注2]。

比托于“秦”文的大观园正文之第五十八回,老太妃病薨,即相当于“秦”文之第十三回秦可卿魂归幻境[注3]。此后,蝉姐儿、莲花儿等小丫头相继登场,脂砚斋指出:“总是写春景将残”,因为老太妃(胤礽)病薨后,正统之“第二春”彻底结束,只剩下“第三春”,只是正统之“春”的残影。



柳五儿在老太妃死后的第六十回第一次登场,即因“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被牵扯进去。非正统一方的贾环(谐音家患、假皇)和赵姨娘,得到玫瑰露,五儿却受到迫害,最终气病身亡。

本来柳五儿因为母亲和怡红院中的芳官等有着相当不错的关系,似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注4]。脂批阐释了柳五儿名字之寓意一一“五月之柳,春色可知”,五月,春天即将走到尽头,因此,体弱多病的美少女柳五儿隐喻正统之“残春”,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衰亡早已注定,而“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的寓意就是正统之“残春”受到更残酷的摧残,直至消亡,玫瑰露谐音霉鬼露,茯苓霜谐音福临霜一一正统一方蒙难,即“福临霜”;非正统一方得利,即“霉鬼露”[注5]。

导致柳五儿夭亡的“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在风月宝鉴的正面只是世家大族内部的一次失窃案件,但在风月宝鉴的背面却隐喻了正统与非正统的此消彼长,因此,柳五儿也是非正统得势的受害者。

末世登场的黛玉,是正统残影之象征,五儿和黛玉一样天生弱质,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其实都是隐喻正统式微。黛玉在非正统大行其道的世界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泪尽夭亡,在风月宝鉴背面,五儿和她的隐喻如出一辙。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1《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一一“末世哀歌,“九十春光”寓言》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0《“三春”何解?》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7《红楼“梦时间 2》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15《大观园一一正统之象征》

注5、正统之象征胤礽的人生,可谓是“正强忽弱谁明”(第七回回前总批),即“强危消”。同一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贾环(假皇)想要怡红院芳官的蔷薇硝,得到的却是茉莉粉。蔷薇硝谐音“强危消”,即暗示曾经强大的正统一方即将消亡,而茉莉粉谐音“末利”,则暗示非正统一方得到的不过是末世之利。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关注
undefined
少读红楼
微信、微博、头条、百度、知乎全网同名——少读红楼。
共 3601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步步生莲的典故是什么?庆余年的典故是什么?庆余年好像跟红楼梦有关…祗笑鈈哭浏览1260次文化艺术[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ueyngd385推荐于 2017.11.23


满意答案
   庆余年的典故是什么?
是《红楼梦》,没错,范闲对应的是巧姐儿,书名典出“庆余年”——就是那一曲《红楼梦》中的一节,跟“终生误”,“枉凝眉”是一样的,
全文如下:[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步步生莲华(步步生莲华)
【解释】:语本《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故事,谓 鹿女 每步迹有莲花,后为 梵豫 国王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儿,得千子,为 贤劫 千佛。 南齐 东昏侯 萧宝卷 因以在宫中为其宠妃 潘玉儿 造金莲贴地,令 潘 步其上,称之谓“步步生莲华”。《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东昏侯 〕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 潘妃 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龄官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龄官是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是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盛典派贾蔷特意从姑苏买回来唱戏的十二个女孩之一。

龄官长相、气质很像林黛玉,也有着林黛玉的敏感与清高,相当于林黛玉的一个射影,素与贾蔷相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龄官

职业
小旦


代表作品
《钗钏记》

人物出处
《红楼梦》

目录
1人物简介
2角色出场
3主要剧情
4赏析
5结局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龄官,贾家买来唱戏扮小旦的。“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戏又唱得极好。”元妃省亲时,她的演技得到了贾元春的称赞。她和贾蔷相好。一日,宝玉见她用金簪在地上一连写了几十个“蔷”字,把宝玉都看痴了。贾蔷为了使她高兴,特花了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名为玉顶儿,会衔旗串戏的小鸟来,龄官见了说∶“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贾蔷听后,赌神起誓说自己没想到这上头,随即将雀儿放了生。

可以说,没有龄官,黛玉的形象是不完整的。曹公在黛玉身上倾住了大量心血,从不同角度来衬托他。黛玉以其独立完整的人格精神和自由平等的思想境界而成为了一个旗帜性的人物,她心地纯净,理想高洁,情感率真,行为果决,有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执着,也有着“孤高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情怀。晴雯有着黛玉相近的性情,她有着气愤着恼时“撕作千金一笑”的潇洒,也有着被人怀疑时提着箱底“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的爽朗,还有着不平时“宁可冲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的”率真,其“林风”来自黛玉的“真”;龄官有着黛玉的气质,她有着主子面前毫不妥协的倔强,有着烦躁时以雀自喻自怜的敏感,更有着孤独时“蔷薇花下画蔷”的痴情,其“黛影”来自于黛玉的“痴”。[1]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出场
全书中,龄官的出场共有五出戏。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龄官应是姑苏人士。因元妃省亲,贾府派贾蔷去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回来学戏,贾蔷去了姑苏,挑女孩子,龄官是其中之一。龄官因而到贾府中,住在梨香院学戏,学的是小旦。这是第一年春天的事情,大约在四、五月之间。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二次出场,是为元春省亲唱戏,元妃很喜欢她,叫太监赏了她,“龄官最好,再作两出”,贾蔷要她做《游园》、《惊梦》二出,她因不是本角的戏,不肯做,定要做《相约》、《相骂》。贾蔷扭不过她,只好依了她,贾妃看了,“甚喜”,说“不可为难这女孩子,好生教习”,又赏她东西。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薛宝钗生日,在贾府院中搭戏台看戏,有一个十一岁小旦和九岁的小丑演得不错,贾母要看二人。进去后,王熙凤说那小旦“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宝玉都看出像黛玉,却一个不肯说,一个不敢说,史大姑娘口快,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此外和后面描写的对应,后面“画蔷”一回详写了龄官的长相,说她是“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两厢一对照,便知这个长的像林妹妹的小旦就是龄官无疑。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回才是龄官的重头戏,五月初四那天,第二天就是端午,学戏的女孩子放了假来大观园里玩耍,宝玉看见一个女孩子在蔷薇花架下用金簪在地上痴画“蔷”字,被骤雨淋湿尚不知觉,把局外人宝玉都看痴了。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宝玉突然想要听梨香院小旦龄官的《牡丹亭》,当他在龄官身边坐下,龄官立即抬身躲避,又说嗓子哑了不肯唱。后贾蔷买来雀儿,相替龄官解闷,哪知龄官感怀身世,说贾蔷拿雀儿打趣她,又指责贾蔷不关心他,把贾蔷弄得左右不是,又是起誓,又是放雀,又是要去给她请大夫,龄官却又说“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请来了我也不瞧。”

简单的几个情节,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别样的女孩儿。[2]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剧情
过了几天,贾宝玉听人议论,梨香院的龄官戏唱得漂亮,于是来找龄官。贾宝玉来到梨香院,只见龄官独自倒在枕上,见他进来,纹风不动。贾宝玉在她身旁坐下,央她起来唱《袅晴丝》。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言外之意,你算老几?

贾宝玉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

贾宝玉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只得出来了。

另一个伶人宝官对贾宝玉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

一会儿,贾蔷从外头回来了,手里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里面装一个会衔旗串戏的雀儿。贾蔷看贾宝玉来了,少不得客气,告诉贾宝玉,这个雀儿,是花一两八钱银子买的。

贾蔷进去,对龄官笑道:“买了雀儿你顽, 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说着,便拿些谷子哄得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

龄官冷笑了两声,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 还问我好不好。”

龄官对这个玩艺的敏感,出乎贾蔷意料,也出乎所有人意料,透出她对自己伶人地位的不甘。

贾蔷听了,连忙赌身立誓道:“ 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将雀儿放了,将笼子拆了。一两八钱银子,打了水漂。

龄官还在感叹,又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

贾蔷忙要去大夫。

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看的。”

骂过之后,露出爱来。

贾蔷与龄官,互相爱恋着、关心着,他们的生活,有情感的滋润,显得如此有韵味。

贾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

贾宝玉回到怡红院就对袭人说,“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各人得各人的眼泪”。[2]

折叠编辑本段赏析
优伶,大观园里是社会地位最低下,(按赵姨娘的话说就是,连贾府里三等奴才也比她们高贵些)同时又是受封建礼教思想束缚最少的一群,她们不仅在舞台上留下了动人身姿,还在大观园里演绎了一出出活剧,这其中龄官当是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

这又是个长得很象林妹妹的女子,在宝玉眼中,她“眉蹙春山,眼颦秋波,面白而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态。”(尽管林黛玉自己并不崐愿认可这一事实),从她三十六回中的自述我们可以得知她总爱害病,而且还咳嗽出两口血来,可见连“病”都和林妹妹病得一样,然而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在贾妃对她大加奖赏之际,非但没有感激涕零,反而执意不从领班贾蔷的命令,定要做《相约》、《相骂》两出本角戏,且不论“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描写丫环跟老夫人绊嘴,单论她在皇妃面前毫无奴颜婢膝,就足以令一班须眉浊物相形见绌了。她的这种风姿傲骨,恰是林黛玉愤叱北静王为臭男人,断然拒绝“圣上所赠藿苓香念珠”的翻版。事实上她还有着不下黛玉的一片痴情,所不同的是,她的痴情不是诉诸葬花的凄婉,而是诉诸画蔷的执拗。

第三十回中龄官独自一人在大观园里的蔷薇花架下一边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上抠土,一面悄悄地流泪,以至于宝玉以为她是“东施效颦”,学黛玉葬花,其实那是她面对满架蔷薇,触景生情,在地上一遍一遍的地画着“蔷”字,画了几十个已是痴了一般,以至被雨淋湿了都恍然不觉,哪里知道隔着药栏偷看的宝玉竟也呆呆地看痴了一般,这种痴及,一如宝玉听了黛玉的《葬花吟》“恸倒在山坡上”一般,一般的痴情,两种表达方式,对痴公子在情感选择上的点化都是一般的重要,尤其影响他在“木石前缘”和“金玉良缘”间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龄官不过是一个唱戏的戏子,“就如同贾府里给人逗乐的猫儿狗儿一样,”但她却不满于这种处境,而且还对公子哥儿贾蔷倾心相爱,旁若无人的暴露一片痴心,请看第三十六回中,龄官面对“凤凰”一般的宝玉的陪笑央求,冷淡应之,令宝玉只能讪讪地退出,可对面对贾蔷,她的反应便不同了。贾蔷为了讨好她而买了会衔鬼脸儿和戏旗的雀儿,把别的女孩儿都逗笑了,唯独龄官讥道:“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笼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好不好"?”不光言词犀利,而且直接诅咒大观园为牢笼,谴责贾府花钱买戏子为贵族享乐,而不顾拆散众多贫贱家庭的不义之举,而逼着贾蔷拆烂雀笼,放飞雀儿分明是寄托了向往自由之身的理想呀!只在当贾蔷依言行事后,她才对他和颜悦色起来。而当贾蔷为了她的吐血症而要去请大夫时,她叫道:“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底下,你赌气去请了来,我也不瞧。”明明是一番似水柔情、体贴之心,却偏以冷淡的方式来表达,而且大类林妹妹之于宝玉。宝玉见了这般光景,猛然领悟画“蔷”的深意,又“不觉痴了”,这回与上回又大不相同,这回宝玉刚刚对袭人说过:“再能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静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在此之前,宝玉如林妹妹所言:“在妹妹跟前心里只有妹妹,但见了姐姐,眼里又只有姐姐了。”,甚至希望得到大观园里所有女子的眼泪。然而此时,在目睹了龄官的一片冰心,这多情公子从此幡然醒悟,说出了“从今后,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开始认真思索“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正应了这一回的回目“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绛珠的还泪还出了一世缠绵的情结,而一生一世的眼泪又逐步净化着顽石的灵魂,使顽石渐渐摆脱如泥的习性,在这以泪洗石的过程中,不能抹煞龄官画蔷时清亮的一滴。多情而痴情的龄官是以自身之痴点化了作为“局外人”的宝玉,是一个从情痴角度和黛玉相一致的形象副本。[2]

折叠编辑本段结局
龄官这样一个孤傲多情、倔强敏感的女子最后结局怎样,书中没有明说。据推断,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其一,贾府遣发优伶,十二人中有不愿离去的,其中没有龄官,或许是愿去几人之一。龄官虽深爱贾蔷,但聪明的她明白,悬殊的身份和地位差别,这场爱情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所以她选择离开,就像贾蔷放飞的那只鸟,飞向自由的天空,回到亲人的身边。这一点,应该和作者所推崇与宣扬的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一脉相通的。

其二,龄官在三十六回之后再没出现。后来藕官烧纸祭菂官里又说,药官是小旦,死了后补蕊官,那原来的小旦龄官哪去了呢?当然,一个戏班子可能会有两个乃至更多小旦,但梨香院的戏班子应该不会有这么多,蕊官是菂官死后补上的,若有两个小旦,就不必急着补。另外,留下的八个女孩子分别是正旦、小旦、小生、大花面、小花面、老奸、老旦七种,再加一个种类未言的文官,基本无一个种类两个女孩子的现象,而且昆曲行当繁多,十二个女孩一个担一种类还不齐全,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小旦。补蕊官当在遣散之前,说明遣散之前,龄官就消失了。前面说龄官身体单弱,大有林风,又有吐血之症,由此推断,可以上一年就病死了,死后蕊官补上。

其三,根据《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中的描述,龄官等十二个戏子加入了贾蓉和贾蔷带领的一帮贼群,在贾府被抄后,闯入府中洗劫财物。[2]

参考资料
1.历史人物 〉 龄官  . [2023-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2: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这两个女孩是林黛玉的影子,曹雪芹真实用意,很难读出来
播报文章

画片集
关注
2021-07-11 00:21
为了留住女婿不走,40岁岳母一咬牙,竟做出荒唐决定...
为了留住女婿不走,40岁岳母一咬牙,竟做出荒唐决定...
我已经折腾好久了,你再不进来,我快受不了啦!
我已经折腾好久了,你再不进来,我快受不了啦!
澳门一日游最佳路线精华旅游景点攻略
澳门一日游最佳路线精华旅游景点攻略
“通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第一回脂批),《“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36《不同的“黛玉”,相通的寓意 1》,从文本的整体出发,结合脂批,探讨了晴雯和黛玉之间的神奇联结,从本文开始,我将用两篇的篇幅,探讨一下其他梦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

龄官不仅和黛玉相貌相似,而且,她似乎也总是忧郁也总爱哭。她的性格更是与“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有相近之处一一在元妃归省时,拒绝作非本角之戏;第三十六回,在荣国府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视作凤凰的宝玉,因觉得无聊,到梨香院想听小旦龄官唱《牡丹亭》曲,却遭其冷淡以对,发现她就是画“蔷”的女孩。宝玉难堪,宝官说若贾蔷来她必唱。后来贾蔷和龄官之间围绕雀儿和龄官之病的言行,让宝玉看到他们之间深挚的爱情。

第五十八回,因老太妃国丧,贾家遣发十二个戏子,龄官并不在留下之列,似乎应该是由其父母领回原籍。她和贾蔷之间超越世俗的恋情,虽然八十回后的结局不得而知,但宝黛的爱情是一场以黛玉泪枯夭亡收尾的苦恋,“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她与贾蔷爱情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




其实,戏子在封建社会是极为低贱的,龄官的身份已经注定了蔷龄之恋的结局,就象“木石前盟”已经暗示了二玉的结局一样。而且,第十八回,“元妃归省庆元宵”,该回回前诗批云:“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生。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可怜转眼皆虚话”中就包括了“屈从优女结三生”,因此,他俩应该也和二玉一样,爱情的尽头是刻骨铭心的伤悲。

龄官暑天画“蔷”,体现了她对贾蔷深沉的爱。第三十回,脂砚斋在回前总批中指出:“银钗画'蔷'字,是痴女梦中说梦”,幻境中,龄官对贾蔷深挚的爱恋如梦一场空,那么,“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字,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又隐喻了怎样的梦?

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语梨香院”,脂砚斋在回前总批诗中又指出:“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因此,“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应该亦如二玉的“木石前盟”一样,具有政治意涵,只不过蔷龄文恋隐喻的是一个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政治之梦。

龄官与黛玉如此相似,而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绛珠仙子)今生,寓言了始于甘露水、终于泪枯夭亡的、比托于秦可卿(胤礽)的“九十春光”,即“密”之“三春”和“三秋”[注1],她与宝玉的“木石前盟”,隐喻的是对政治之“密”永志不忘却注定无望的挚爱。




“《石头记》中多作心心传神会之文”(第十六回脂批),因此,我们可以“心传神会”到,“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解得臣忠子也良”,很可能隐喻“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的秦可卿所隐指的谥号“密”的胤礽和康熙之间的关系。蔷龄之恋最终“成虚话”,康熙和胤礽之间的关系,何尝又不是如此?

康熙和胤礽是父子关系,但又是君臣关系,“自古无情帝王家”,两人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就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就象贾蔷是隐指皇家的宁国府之后裔,而且至少是半个主子,而龄官只是荣国府中微不足道的戏子。

地位决定了一切,地位高的一方可以随心所欲,而地位低的一方只能俯首听命。贾蔷的爱,可以让龄官升入天堂;贾蔷的不爱,也可以让龄官堕入地狱。同样,康熙和胤礽两人父子情深之时,风和日丽,康熙的宠爱,可以让胤礽成为风光无限的太子;两人嫌隙渐深之时,雷电交加,当然,雷电只能是康熙,康熙的嫌弃,也可以让胤礽成为落魄不堪的“汰子”。

龄官,名椿龄,其中的“椿”很可能也是暗示她和黛玉之间的联系一一黛玉自道“不过是草木之人”。椿龄,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遂以“椿龄”指大椿的年龄,为祝人长寿之词。康熙、胤礽的父子关系,恰如蔷龄之恋,似乎将会是像“椿龄”一样天长地久的传奇,但其实不过如此,只是曾经看上去很美。当所有的爱已成往事,爱曾经有多么浓烈,回忆里的伤害就有多深!




既然“臣忠子也良”,那么,胤礽两立又被两废,简直比窦娥还冤,正应了“有林风”(脂批)的晴雯之判词“寿夭多因毁谤生”。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之象征,因此,文本对于胤礽的人生际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第六十四回,林黛玉的《五美吟》中关于绿珠诗,“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作者对于康熙放弃胤礽不无微词。

第三十六回,蔷龄之间深挚的爱情也让宝玉“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其实又是一处由宝玉“收拾”的“大关键”(脂批)。政治又何尝没有“分定”!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以雍正为非正统,康熙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但又两次废掉他,最终却是从不被人看好的雍正登基,似乎一切都早有分定。

在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之前,文本安排了一段宝玉关亍须眉浊物“文死谏、武死战”的奇谈妙论,大有深意,特别是其中“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其实作者本意并不在于贬斥死谏的文官、死战的武将,作者本意应该是借宝玉之口,暗讽自己所处的雍亁时代是非正统之末世,因此,“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第八十回脂批)。

以龄官的爱情悲剧,隐喻胤礽的政治悲剧,其中的深意,就是政治是高风险的游戏,曾经有多么风光美好,结局就有可能多么悲催苦涩,正如第十七回回前诗所云“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在训话中提到五儿,她已经病死,但程高本续书却把她写活了,连同前面的已死暗示也一并删去,并安排成为贾宝玉的丫环。在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中,出自宝玉眼中的五儿,是“居然晴雯复生”,而晴雯“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语)。

但在相貌之外,五儿确实与黛玉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她长相出众气质不俗,也如黛玉一般,天生一副弱不禁风的身子,而且也多愁善感,受了委屈也是呜咽直哭。

秦可卿隐指胤礽,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也是文本中的正统象征。“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第一回脂批),比托于秦可卿的“三秋”和“三春”,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都具有隐喻象征意义,而“三春”是只属于正统之象征一一胤礽一方最美好、相对美好和最后美好的三个阶段[注2]。

比托于“秦”文的大观园正文之第五十八回,老太妃病薨,即相当于“秦”文之第十三回秦可卿魂归幻境[注3]。此后,蝉姐儿、莲花儿等小丫头相继登场,脂砚斋指出:“总是写春景将残”,因为老太妃(胤礽)病薨后,正统之“第二春”彻底结束,只剩下“第三春”,只是正统之“春”的残影。




柳五儿在老太妃死后的第六十回第一次登场,即因“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被牵扯进去。非正统一方的贾环(谐音家患、假皇)和赵姨娘,得到玫瑰露,五儿却受到迫害,最终气病身亡。

本来柳五儿因为母亲和怡红院中的芳官等有着相当不错的关系,似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注4]。脂批阐释了柳五儿名字之寓意一一“五月之柳,春色可知”,五月,春天即将走到尽头,因此,体弱多病的美少女柳五儿隐喻正统之“残春”,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衰亡早已注定,而“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的寓意就是正统之“残春”受到更残酷的摧残,直至消亡,玫瑰露谐音霉鬼露,茯苓霜谐音福临霜一一正统一方蒙难,即“福临霜”;非正统一方得利,即“霉鬼露”[注5]。

导致柳五儿夭亡的“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在风月宝鉴的正面只是世家大族内部的一次失窃案件,但在风月宝鉴的背面却隐喻了正统与非正统的此消彼长,因此,柳五儿也是非正统得势的受害者。

末世登场的黛玉,是正统残影之象征,五儿和黛玉一样天生弱质,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其实都是隐喻正统式微。黛玉在非正统大行其道的世界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泪尽夭亡,在风月宝鉴背面,五儿和她的隐喻如出一辙。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1《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一一“末世哀歌,“九十春光”寓言》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0《“三春”何解?》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7《红楼“梦时间 2》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15《大观园一一正统之象征》

注5、正统之象征胤礽的人生,可谓是“正强忽弱谁明”(第七回回前总批),即“强危消”。同一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贾环(假皇)想要怡红院芳官的蔷薇硝,得到的却是茉莉粉。蔷薇硝谐音“强危消”,即暗示曾经强大的正统一方即将消亡,而茉莉粉谐音“末利”,则暗示非正统一方得到的不过是末世之利。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5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7: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30回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具体有什么隐含意义?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说不要把裤子提到肚脐眼?
涩锦无弦
2019-02-24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关注
红楼梦30回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隐含着宝玉爱屋及乌,怜香惜玉的人物特点。

这场戏中,宝玉、龄官两个人又陌生又亲近。

表面上用宝玉的眼睛写了那女孩子,实际上更使读者的眼睛盯住宝玉。女孩子痴,宝玉更痴,两个人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刚偶遇时,宝玉先是疑龄官在学黛玉葬花,于是心生厌恶,可看出黛玉在他心中地位之高;后仔细看龄官长相与黛玉相若,更不忍弃她而去。

宝玉对黛玉的爱,爱屋及乌。龄官画蔷,体现了她对爱情的“痴”和执着;宝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所以才能理解她的感受,以至于自己也痴了。宝玉的判词是“情不情”,相识的、不相识的;领情的、不领情的,贾宝玉都倾情尽心体贴她们、尊重她们、爱护她们,处处为她们着想。

宝玉过去一贯认为所有的女孩子眼泪都是为他而流,所有的女孩子都在爱着他。通过这次事件,他识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份,“各人各得眼泪”。自此宝黛爱情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宝玉全身心地关心爱护黛玉,黛玉再也没有对他猜忌生疑。

他们的爱情进入心领神会、两心默契的平静阶段。爱屋及乌,怜香惜玉。这场戏中,宝玉、龄官两个人又陌生又亲近。表面上用宝玉的眼睛写了那女孩子,实际上更使读者的眼睛盯住宝玉。女孩子痴,宝玉更痴,两个人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刚偶遇时,宝玉先是疑龄官在学黛玉葬花,于是心生厌恶,可看出黛玉在他心中地位之高;后仔细看龄官长相与黛玉相若,更不忍弃她而去。宝玉对黛玉的爱,爱屋及乌。龄官画蔷,体现了她对爱情的“痴”和执着;宝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所以才能理解她的感受,以至于自己也痴了。

宝玉的判词是“情不情”,相识的、不相识的;领情的、不领情的,贾宝玉都倾情尽心体贴她们、尊重她们、爱护她们,处处为她们着想。宝玉过去一贯认为,所有的女孩子眼泪都是为他而流,所有的女孩子都在爱着他。

通过这次事件,他识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份,“各人各得眼泪”。自此,宝黛爱情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宝玉全身心地关心爱护黛玉,黛玉再也没有对他猜忌生疑,他们的爱情进入心领神会、两心默契的平静阶段。



扩展资料

龄官的结局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没有交待龄官的结局,龄官的结局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但是我们从文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因为朝中老太妃薨,各府不得宴乐,各有爵位的人家都打发了家养的戏班子,贾府也就趁此机会解散了家乐,她可能在此时被解散。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回才是龄官的重头戏,五月初四那天,第二天就是端午,学戏的女孩子放了假来大观园里玩耍,宝玉看见一个女孩子在蔷薇花架下用金簪在地上痴画“蔷”字,被骤雨淋湿尚不知觉,把局外人宝玉都看痴了。

龄官第一次亮相,就展现出倔犟的个性。哪怕是贵妃、哪怕是领班,她也不给面子。原因是不串行当。可见她对职业存着一种敬畏之心,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夏日,赤日当空,树荫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贾宝玉刚走到蔷薇花架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贾宝玉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不忍弃她而去。这个女孩子用金簪向土上画字。

贾宝玉就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地看了去,又在手心里用指头写,原来是个蔷薇花的“蔷”字。贾宝玉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

夏日的天,说变就变。忽然,一阵凉风吹过,唰唰地落下一阵雨来。贾宝玉看那女子头上滴下水来,纱衣裳登时湿了,禁不住喊了起来:“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我们看到,龄官对贾蔷的爱,已到了无法排遣的程度。

37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lipanwenju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482个赞
关注
这一段文字深意很多,耐人寻味:
红楼梦中负责管戏班子的贾府子弟名叫贾蔷,与龄官相爱.龄官偶然看见盛放的蔷薇花,心有所感,因此不停地在地上划写所爱之人的名字.两人的感情从下文中可见一斑:
  一日, 宝玉因各处游的烦腻,便想起《牡丹亭》曲来,自己看了两遍,犹不惬怀,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着意出角门来找时,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的让坐。宝玉因问"龄官独在那里?"众人都告诉他说:“在他房里呢。”宝玉忙至他房内,只见龄官独自倒在枕上,见他进来,文风不动。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来唱" 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 蔷"字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因问:“蔷哥儿那去了?"宝官道:“才出去了,一定还是龄官要什么,他去变弄去了。”
  宝玉听了, 以为奇特,少站片时,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又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 并一个雀儿,兴兴头头的往里走着找龄官。见了宝玉,只得站住。宝玉问他:“是个什么雀儿,会衔旗串戏台?"贾蔷笑道:“是个玉顶金豆。”宝玉道:“多少钱买的? "贾蔷道:“一两八钱银子。”一面说,一面让宝玉坐,自己往龄官房里来。宝玉此刻把听曲子的心都没了, 且要看他和龄官是怎样。只见贾蔷进去笑道:“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 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 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 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 一顿把将笼子拆了。龄官还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他说不相干。他说吃两剂药,后儿再瞧。谁知今儿又吐了。这会子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宝玉见了这般景况, 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一是叙述视角的特别:
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
第三十回“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动人情节是以宝玉为参与叙述人的视角展示出来的。写 的是宝玉在王夫人处因金钏儿事讨了没趣,进大观园来,刚到了蔷薇花架下,只听有人 哽噎之声,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儿蹲在花下,手里拿着绾头的簪子在地下 抠土。此情此景在贾宝玉眼中女孩儿的模样竟大有林黛玉之态。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 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一个蔷薇花 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 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底下再写什么。”一面 想,一面又看,……
参与叙述人总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是作品中某个事件的参与者。比较全知的叙述人, 参与叙述人与作者、与叙述对象、与读者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就其与作家关系来看, 他从事实到形式已经明显从作者分离出来,获得了存在于作家之外的独立地位,因此前 面所引的“看”和“想”,都是人物去“看”和“想”,而不是作家去“看”和“想” 。因此,这种叙述视角的运用有一个严格限制,就是叙述者只能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参与叙述者可以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但自己以外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不是他所知道的, 他只能加以推测和猜想。在这里,划蔷的意义无论对宝玉还是对读者都是不了解的,这 个谜底要到了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字”里宝玉和读者才明白:龄官对贾蔷的痴 情。而此时贾宝玉对龄官心理活动也只是一种推测:“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 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 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分些出来。”在这里,一方面,参与限知视 角的运用不仅使我们通过贾宝玉的眼看到了龄官的行动,而且也是贾宝玉作为参与叙述 人的性格思想感情的一种展露。只有贾宝玉才有这样的行为和想法,所以他去观察叙述 对象时,同时也完成了作为叙述人自身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叙述人不同于 在故事之外之上的全知叙述人,叙述人与读者的距离也缩短了,读者通过参与叙述人看 到的世界,是打上了叙述者个性和感情烙印的世界,更显真切动人。一般说,参与叙述 视角这样的审美效果是单纯全知视角难以达到的。
二是:丰满人物形象。从宝玉哄黛玉、讥宝钗、戏金钏、怜龄官、踢袭人等几件事中理解感悟每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起来,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又共同烘托出一位懂得女孩子的心的痴情第一人宝玉的形象。龄官的痴情才有这样的举动,但是该看到这一举动被感动的是贾蔷,却不该是宝玉,然而女孩子心里的委屈千回百转,不好表达在世人面前,只有有情人才能看到,想到,懂得,怜惜,也只能是宝玉看到了。二人同样的痴情。同病相怜。
作者对所描写的人物大都寄寓了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因此能够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真实地写下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间悲剧。以日常事件与生活场景为环境,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日常活动,在人物行动中表现人物性格;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善于通过对立人物的对比、相类人物的相互映衬来显示人物性格、思想的特点和差异;善于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插在冲突的漩涡之中,从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显示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提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善于创造适合人物思想、气质、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意境来烘托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宝玉的特征至此了然,
(1)痴,宝玉素有情极之痴,龄官画蔷,他看得痴了;后来金钏、晴雯等人离世,他悲伤如斯;紫鹃当初一句顽话便就使得他急痛攻心,呆滞多时。他对于黛玉的痴心一片更不必说,宝玉亦不乏其他痴处。
(2)呆,易忘情。面对黛玉嗔怪,他忘情;面对金钏,他恋恋不舍;面对未看清容貌的龄官,也不舍;只顾提醒别人下雨,自己却林在雨里……
(3)轻,毕竟是少年心性,宝玉的性格之中还是稍显轻佻与随性的,比如戏金钏,比如脚踢袭人。
三是:红楼梦中手法之一是 映衬,这里痴情的龄官正好映衬出同样痴情的黛玉,后文有人说她像黛玉,黛玉还生气的情节,更加进一步强化映衬出,龄官是对黛玉的映衬。二人的命运也很相像。都有人疼惜,都美貌单薄,都身世凄苦,在世间都受人欺凌,都命运多舛。用以暗示后文主线宝黛二人的命运。
四是:红楼梦每个情节都诗情画意,每处都是画境,此处墙里薄命佳人含泪画情人的名字,墙外痴公子正在看这幅画也被感染,不由得痴了,墙内的画中人龄官不知道。我们观者在在书外看宝玉躲在芭蕉叶下偷看墙内人,又是在看画中人看人画字,这便是画中画,如同九曲回廊,隔镜子看镜中镜子,妙不可言。
五是:内容上完成了宝玉一个心理认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间悲剧,体会宝玉之悟——各人自得各人的缘分。让他明白了悲剧的普遍性,从自我小我的悲与痴上升到对世界的一种普遍性的悲剧认识,同情心扩大,内心的思索上升了一层,进入哲学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8:16 , Processed in 0.0596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