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霞城隐赤标//赤瑕宫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神瑛侍者居住的赤瑕宫,有什么神秘之处?赤瑕二字不一般
君笺雅侃红楼

2023-12-17 08:30发布于辽宁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细说红楼梦037:赤瑕宫神瑛侍者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上文讲了作为佛祖胁侍的神瑛侍者,因绛珠草为世间之情凝聚的血泪化生在三生石畔,怜悯其因情而生,不忍其枯萎而死,便用甘露去灌溉,令其久延岁月。
于是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
图片
☞细说红楼系列037,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茫茫大士这段话,透露出太多的讯息值得去注意。
比如为什么别人不关注绛珠草,不去灌溉它?
要知道绛珠草生在三生石畔,因情而生,血泪凝聚,世间只有这么一株,也算是稀罕之物。
图片
西方佛国的罗汉、尊者、菩萨和佛祖,早已褪去世间情,不为众生相而动,只有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怜悯世间“情苦”,不愿绛珠草枯萎而死,用甘露去浇灌助其长远……
往好了说叫悲悯之心,往差了说叫佛心有垢。
神瑛侍者就像那瑛石非玉,修行有瑕,是以才会居住在赤瑕宫中。
“赤”者,红也。既有“血”意,也可作赤之心解释。
“瑕”者,瑕疵也。指玉上的斑点,隐喻缺点或过失。
不排除着这“赤瑕宫”就是一处佛门“惩戒思过所”。
图片
一旦有人犯错或修行出问题,就会来到赤瑕宫中修行。
神瑛侍者或因有失,或为负责其职,才居赤瑕宫。
也正因其修行不圆满,道心有瑕疵,才会对因情而生的绛珠草生出怜悯之情。
慈悲心固然是好,但心生妄念,或者不愿割舍掉心中挂碍,便为心魔。
就像林黛玉说贾宝玉是她的“天魔星”一样,只缘无法割舍。
三生石本是情之所聚,却成斩情之处。情堕而成血泪,凝聚而生绛珠草。
绛珠是血泪,隐喻作情
赤瑕为玉上一点斑痕,是否也是血泪,也是情?
图片
神瑛侍者因情被罚在赤瑕宫中,又因情而与绛珠草产生因果,更因情而无法超脱得成正果。
前文分析过他极可能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就像《西游记》中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得观音菩萨护道而策动了西天取经事。
神瑛侍者既是侍者,就只能是佛祖二胁侍弟子,原型或为阿难尊者,或为迦叶尊者。从对女性的立场,和对情的怜悯来看,参考原型是阿难尊者的可能极大。
如此重要弟子又岂能放任?是以才会由茫茫大士出面,再策划一场类似金蝉子转世重修的下凡历劫故事。
图片
三生石典故就是转世重修。既然神瑛侍者为情所困,就干脆因情转世,彻底了却因果。
甘露灌溉绛珠草,绛珠草修成女体,不排除也是有人背后推动,就为了将困扰神瑛侍者的“瑕”给彻底挑破。
至于茫茫大士,从刘姥姥讲观音送子故事,不也正是观音菩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0: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第一回中所说的“赤瑕宫神瑛侍者”是什么意思?
meirenbobo2013.04.09浏览689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tess_zq
2013.04.10
满意答案
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
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戊校本:
   赤瑕[朱旁]点“红”字、“玉”字二。[朱眉]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 以此命名,恰极!
   神瑛[朱旁]单点“玉”字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凝思斋
[ 宋 ] 李庚
原文
孙绰赋天台,平人以图至。

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

寄语范荣期,金声重掷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DonaldKing2589
2016-02-05   |  1745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所以不列于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或倒景于重冥,或匿峰于千岭,始经魑魅之途,卒践无人之境,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祀。故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然图像之兴,岂虚也哉?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俯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缨络,永托兹岭,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实神明之所扶持。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结根弥于华岱,直指高于九疑。应配天于唐典,齐峻极于周诗。邈彼绝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绝而莫晓。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睹灵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翻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披荒榛之蒙茏,陟峭之峥嵘。济酋溪而直进,落马界而迅征。跨穹隆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践莓苔之滑石,博壁立之翠屏。揽つ木之长萝,援葛ぱ之飞茎。虽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必契诚于幽昧,履重而逾平。既克济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雍雍。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荡遗尘于旋流,发五盖之游蒙。追羲农之绝轨,蹑二老之玄踪。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彤云斐以翼,敫日炯晃于绮疏。八桂森挺以氵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骋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

  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嗽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音。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文选》,《艺文类聚》七)
  锡东刀客辑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3: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
[ 宋 ] 陆游
原文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

注释
【不住】1.不停;不断。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青城】1.宋斋宫名。一在南熏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2.指青城山。
【赤城】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举而建标。"李善注:"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王琦注:"《太平广记》:"章安县西有赤城山,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余丈。"《海録碎事》:"顾野王《舆地志》云:赤城山有赤石罗列,长里余,遥望似赤城。""清朱彝尊《罗浮屈五过访》诗:"况今天地多战争,赤城华顶风烟惊。" 3.(2)在四川省灌县西南。又名青城山。宋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山川险要》:"﹝青城山﹞一名赤城山,杜光庭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蜀山之望也。"" 4.传说中的仙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3: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梦游天姥吟留别,拼音:mèng yóu tiān mǔ yín liú bié,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梦游天姥吟留别

别名
《别东鲁诸公》

作者
李白


作品出处
《李太白全集》

文学体裁
杂言古诗

创作年代
盛唐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 mèng yóu tiān mǔ yín liú bié》

《 梦游天姥吟留别[1]》

hǎi kè tán yínɡ zhōu, yān tāo wēi mánɡ xìn nán qiú。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

yuè rén yǔ tiān mǔ, yún ní mínɡ miè huò kě dǔ。

越人[3]语天姥,云霞明灭[4]或可睹。

tiān mǔ lián tiān xiànɡ tiān hénɡ, shì bá wǔ yuè yǎn chi chénɡ。

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6]。

tiān tái sì wàn bā qiān zhànɡ,duì cǐ yù dǎo dōnɡ nán qīnɡ。

天台一万八千丈[7],对此欲倒东南倾[8]。

wǒ yù yīn zhī mènɡ wú yuè, yī yè fēi dù jìnɡ hú yuè。

我欲因之[9]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10]。

hú yuè zhào wǒ yǐnɡ, sònɡ wǒ zhì shān xī。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1]。

xiè ɡōnɡ xiǔ chǔ jīn shànɡ zài, lǜ shuǐ dànɡ yànɡ qīnɡ yuán tí,

谢公[12]宿处今尚在,渌[13]水荡漾清[14]猿啼。

jiǎo zhù xiè ɡōnɡ jī, shēn dēnɡ qīnɡ yún tī。

脚著谢公屐[15],身登青云梯[16]。

bàn bì jiàn hǎi rì, kōnɡ zhōnɡ wén tiān jī。

半壁见海日[17],空中闻天鸡[18]。

qiān yán wàn zhuǎn lù bù dìnɡ, mí huā yǐ shí hū yǐ mín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9]。

xiónɡ páo lónɡ yín yīn yán quán, lì shēn lín xī jīnɡ cénɡ diān。

熊咆龙吟殷岩泉[20],栗深林兮惊层巅[21]。

yún qīnɡ qīnɡ xī yù yǔ, shuǐ dàn dàn xī shēnɡ yān。

云青青[22]兮欲雨,水澹澹[23]兮生烟。

liè quē pī lì, qiū luán bēnɡ cuī。

列缺[24]霹雳,丘峦崩摧。

dònɡ tiān shí shàn, hǒnɡ rán zhōnɡ kāi。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25]。

qīnɡ mínɡ hào dànɡ bù jiàn dǐ, rì yuè zhào yào jīn yín tái。

青冥浩荡[26]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27]。

ní wéi yī xī fēnɡ wéi mǎ,yún zhī jūn xī fēn fēn ér lái xià。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28]兮纷纷而来下。

hǔ ɡǔ sè xī luán huí chē, xiān zhī rén xī liè rú má。

虎鼓瑟兮鸾回车[29],仙之人兮列如麻。

hū hún jì yǐ pò dònɡ,huǎnɡ jīnɡ qǐ ér chánɡ jiē。

忽魂悸以魄动,恍[30]惊起而长嗟。

wéi jué shí zhī zhěn xí, shī xiànɡ lái zhī yān xiá。

惟觉[31]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2]。

shì jiān xínɡ lè yì rú cǐ, ɡǔ lái wàn shì dōnɡ liú shu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3]。

bié jūn qù xī hé shí hái?qiě fànɡ bái lù qīnɡ yá jiān, xū xínɡ jí qí fǎnɡ mínɡ shān。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34]。

ān nénɡ cuī méi zhé yāo shì quán ɡuì,sh ǐwǒ bù dé kāi xīn yán!

安能摧眉折腰[35]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语句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部。
一万八千丈:一作“四万八千丈”。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镜湖:又名鉴湖,在浙江绍兴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渌(lù):清。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岩泉”即“岩泉殷”。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恍:恍然,猛然。
觉时:醒时。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且放“二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2][3][4]
折叠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2]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5][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折叠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折叠名家点评
李白
李白
《唐诗品汇》:范云:瀛洲难求而不必求,天姥可睹而实未睹,故欲因梦而睹之耳(“海客”四句下)。甚显(“半壁”二句下)。甚晦(“千岩万转”二句下)。又甚显(“洞天”四句下)。又甚晦(“霓为衣兮”四句下)。范云:“梦吴越”以下,梦之源也;次诸节,梦之波澜。其间显而晦,晦而显,至“失向来之烟霞”极而与人接矣,非太白之胸次、笔力,亦不能发此。“枕席”、“烟霞”二句最有力。结语平衍,亦文势之当如此也。

《批点唐诗正声》:《梦游无姥吟》胸次皆烟霞云石,无分毫尘浊,别是一副言语,故特为难到。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恍恍惚惚,奇奇幻幻,非满肚皮烟霞,决挥洒木出。

《李杜诗选》:桂曰:骚语奇奇怪怪。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出于千丝铁网之思,运以百色流苏之局,忽而飞步凌顶,忽而烟云自舒。想其拈笔时,神魂毛发尽脱于毫楮而不自知,其神耶!吴山民曰:“天台四万八千丈”,形容语,“白发三千丈”同意,有形容天姥高意。“千岩万转”句,语有概括。下三句,梦中危景。又八句,梦中奇景。又四句,梦中所遇。“唯觉时之枕席”二语,篇中神句,结上启下。“世间行乐”二句,因梦生意。结超。

《增订唐诗摘钞》:“忽魂”四句,束上生下,笔意最紧。万斛之舟,收于一柁(末二句下)。

《唐诗别裁》:“飞渡镜湖月”以下,皆言梦中所历。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境,是仙境(“列缺霹雳”十二句下)。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酲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屈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唐宋诗醇》:七古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域。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飘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柑生,丝毫不乱;若中间梦境迷离,不过词意伟怪耳。胡应麟以为“无首无尾,窈冥昏默”,是真不可以说梦也特谓非其才力,学之立见踬踣,则诚然耳。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方纲按:《扶风豪士歌》、《梦游天姥吟》二篇,虽句法、音节极其变化,然实皆自然入拍,非任意参错也。秋谷于《豪士》篇但评其神变,于《天姥》篇则第云“观此知转韵元无定格”,正恐难以示后学耳。

《网师园唐诗笺》:纵横变化,离奇光怪,以奇笔写梦境,吐句皆仙,着纸谷飞(“列缺霹雳”十句下)。砉然收勒,通体宗主攸在,线索都灵(“世间行乐”二句下)。

《昭昧詹言》:陪起,令人迷。“我欲”以下正叙梦,愈唱愈高,愈出愈奇“失向”句,收住。“世间”二句,入作意,因梦游推开,见世事皆成虚幻也;不如此,则作诗之旨无归宿。留别意,只末后一点。韩《记梦》之本。

《老生常谈》:《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奇离惝恍,似无门径可寻。细玩之,起首入梦不突,后幅出梦不竭,极恣肆幻化之中,又极经营惨淡之苦,若只貌其右句字面,则失之远矣。一起淡淡引入,至“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乘势即入,使笔如风,所谓缓则按辔徐行,急则短兵相接也。“湖月照我影”八句,他人捉笔可云已尽能事矣,岂料后边尚有许多奇奇怪怪。“千岩万转”二句,用仄韵一束以下至“仙之人兮”句,转韵不转气,全以笔力驱驾,遂成鞭山倒海之能,读云似未曾转韵者,有真气行乎其间也。此妙可心悟,不可言喻。出梦时,用“忽动悸以魄动”四句,似亦可以收煞得住,试想若不再足“世间行乐”二句,非但叫题不酲,抑亦尚欠圆满。“且放白鹿”二句,一纵一收,用笔灵妙不测。后来慢东坡解此法,他人多昧昧耳。

《李太白诗醇》:严云:“半壁”一句,不独境界超绝,语音亦复高朗。严云:有意味在“青青”、“澹澹”字作叠(“云青青兮”二句下)。严云:太白写仙人境界皆渺茫寂历,独此一段极真,极雄,反不似梦中语(“霓为衣兮”四句下)。又云:“世间”云云,甚达,甚警策,然自是唐人语,无宋气。[6]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
[ 唐 ] 吕岩
原文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真凤髓,

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

顶上云攒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鬓发未斑缘有术,

红颜不老为通神。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炉养丹砂鬓不斑,假将名利住人间。已逢志士传神药,

又喜同流动笑颜。老子道经分付得,少微星许共相攀。

幸蒙上士甘捞摝,处世输君一个闲。

谁解长生似我哉,炼成真气在三台。尽知白日升天去,

刚逐红尘下世来。黑虎行时倾雨露,真龙耕处产琼瑰。

只吞一粒金丹药,飞入青霄更不回。

乱云堆里表星都,认得深藏大丈夫。绿酒醉眠闲日月,

白蘋风定钓江湖。长将气度随天道,不把言词问世徒。

山水路遥人不到,茅君消息近知无。

鹤为车驾酒为粮,为恋长生不死乡。地脉尚能缩得短,

人年岂不展教长。星辰往往壶中见,日月时时衲里藏。

若欲时流亲得见,朝朝不离水银行。

灵芝无种亦无根,解饮能餐自返魂。但得烟霞供岁月,

任他乌兔走乾坤。婴儿只恋阳中母,姹女须朝顶上尊。

一得不回千古内,更无冢墓示儿孙。

世上何人会此言,休将名利挂心田。等闲倒尽十分酒,

遇兴高吟一百篇。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他时功满归何处,直驾云车入洞天。

玄门帝子坐中央,得算明长感玉皇。枕上山河和雨露,

笛中日月混潇湘。坎男会遇逢金女,离女交腾嫁木郎。

真个夫妻齐守志,立教牵惹在阴阳。

遥指高峰笑一声,红霞紫雾面前生。每于廛市无人识,

长到山中有鹤行。时弄玉蟾驱鬼魅,夜煎金鼎煮琼英。

他时若赴蓬莱洞,知我仙家有姓名。

堪笑时人问我家,杖担云物惹烟霞。眉藏火电非他说,

手种金莲不自夸。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

骑龙远出游三岛,夜久无人玩月华。

九曲江边坐卧看,一条长路入天端。庆云捧拥朝丹阙,

瑞气裴回起白烟。铅汞此时为至药,坎离今日结神丹。

功能济命长无老,只在人心不是难。

玄门玄理又玄玄,不死根元在汞铅。知是一般真个术,

调和六一也同天。玉京山上羊儿闹,金水河中石虎眠。

妙要能生觉本体,勤心到处自如然。

公卿虽贵不曾酬,说著仙乡便去游。为讨石肝逢蜃海,

因寻甜雪过瀛洲。山川醉后壶中放,神鬼闲来匣里收。

据见目前无个识,不如杯酒混凡流。

曾邀相访到仙家,忽上昆仑宴月华。玉女控拢苍獬豸,

山童提挈白虾蟆。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

今在人寰人不识,看看挥袖入烟霞。

火种丹田金自生,重重楼阁自分明。三千功行百旬见,

万里蓬莱一日程。羽化自应无鬼录,玉都长是有仙名。

今朝得赴瑶池会,九节幢幡洞里迎。

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阳龙言向离宫出,

阴虎还于坎位生。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真龙归玉清。

浮生不实为轻忽,衲服深藏奇异骨。非是尘中不染尘,

焉得物外通无物。共语难兮情兀兀,独自行时轻拂拂。

一点刀圭五彩生,飞丹走入神仙窟。

莫怪爱吟天上诗,盖缘吟得世间稀。惯餐玉帝宫中饭,

曾著蓬莱洞里衣。马踏日轮红露卷,凤衔月角擘云飞。

何时再控青丝辔,又掉金鞭入紫微。

黄芽白雪两飞金,行即高歌醉即吟。日月暗扶君甲子,

乾坤自与我知音。精灵灭迹三清剑,风雨腾空一弄琴。

的当南游归甚处,莫交鹤去上天寻。

云鬓双明骨更轻,自言寻鹤到蓬瀛。日论药草皆知味,

问著神仙自得名。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

来春又拟携筇去,为忆轩辕海上行。

龙精龟眼两相和,丈六男儿不奈何。九盏水中煎真子,

一轮火内养黄婆。月圆自觉离天网,功满方知出地罗。

半醉好吞龙凤髓,劝君休更认弥陀。

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诗句若喧卿相口,

姓名还动帝王心。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

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

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攀高干,

白云堆里饮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去气绵绵。

三千功满好归去,休与时人说洞天。

天生不散自然心,成败从来古与今。得路应知能出世,

迷途终是任埋沈。身边至药堪攻炼,物外丹砂且细寻。

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

自隐玄都不记春,几回沧海变成尘。玉京殿里朝元始,

金阙宫中拜老君。闷即驾乘千岁鹤,闲来高卧九重云。

我今学得长生法,未肯轻传与世人。

北帝南辰掌内观,潜通造化暗相传。金槌袖里居元宅,

玉户星宫降上玄。举世尽皆寻此道,谁人空里得玄关。

明明道在堪消息,日月滩头去又还。

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电入中原。长驱真马居东殿,

大启朱门泛碧泉。怒拔昆吾歌圣化,喜陪孤月贺新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

六龙齐驾得升乾,须觉潜通造化权。真道每吟秋月澹,

至言长运碧波寒。昼乘白虎游三岛,夜顶金冠立古坛。

一载已成千岁药,谁人将袖染尘寰。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天纲运转三元净,

地脉通来万物生。自晓谷神通此道,谁将理性欲修真。

明明说向中黄路,霹雳声中自得神。

欲陪仙侣得身轻,飞过蓬莱彻上清。朱顶鹤来云外接,

紫鳞鱼向海中迎。姮娥月桂花先吐,王母仙桃子渐成。

下瞰日轮天欲晓,定知人世久长生。

四海皆忙几个闲,时人口内说尘缘。知君有道来山上,

何似无名住世间。十二楼台藏秘诀,五千言内隐玄关。

方知鼎贮神仙药,乞取刀圭一粒看。

割断繁华掉却荣,便从初得是长生。曾于锦水为蝉蜕,

又向蓬莱别姓名。三住住来无否泰,一尘尘在世人情。

不知功满归何处,直跨虬龙上玉京。

当年诗价满皇都,掉臂西归是丈夫。万顷白云独自有,

一枝丹桂阿谁无。闲寻渭曲渔翁引,醉上莲峰道士扶。

他日与君重际会,竹溪茅舍夜相呼。

金锤灼灼舞天阶,独自骑龙去又来。高卧白云观日窟,

闲眠秋月擘天开。离花片片乾坤产,坎蕊翻翻造化栽。

晚醉九岩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皑皑。

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他出又沈。若要自通云外鹤,

直须勤炼水中金。丹成只恐乾坤窄,饵了宁忧疾患侵。

未去瑶台犹混世,不妨杯酒喜闲吟。

因携琴剑下烟萝,何幸今朝喜暂过。貌相本来犹自可,

针医偏更效无多。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

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舍手试看么。

倾侧华阳醉再三,骑龙遇晚下南岩。眉因拍剑留星电,

衣为眠云惹碧岚。金液变来成雨露,玉都归去老松杉。

曾将铁镜照神鬼,霹雳搜寻火满潭。

铁镜烹金火满空,碧潭龙卧夕阳中。麒麟意合乾坤地,

獬豸机关日月东。三尺剑横双水岸,五丁冠顶百神宫。

闲铺羽服居仙窟,自著金莲造化功。

随缘信业任浮沈,似水如云一片心。两卷道经三尺剑,

一条藜杖七弦琴。壶中有药逢人施,腹内新诗遇客吟。

一嚼永添千载寿,一丸丹点一斤金。

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闲骑白鹿游三岛,

闷驾青牛看十洲。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

时人若要还如此,名利浮华即便休。

紫极宫中我自知,亲磨神剑剑还飞。先差玉子开南殿,

后遣青龙入紫微。九鼎黄芽栖瑞凤,一躯仙骨养灵芝。

蓬莱不是凡人处,只怕愚人泄世机。

向身方始出埃尘,造化功夫只在人。早使亢龙抛地网,

岂知白虎出天真。绵绵有路谁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

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春尽闲闲过落花,一回舞剑一吁嗟。常忧白日光阴促,

每恨青天道路赊。本志不求名与利,元心只慕水兼霞。

世间万种浮沉事,达理谁能似我家。

日为和解月呼丹,华夏诸侯肉眼看。仁义异如胡越异,

世情难似泰衡难。八仙炼后钟神异,四海磨成照胆寒。

笑指不平千万万,骑龙抚剑九重关。

别来洛汭六东风,醉眼吟情慵不慵。摆撼乾坤金剑吼,

烹煎日月玉炉红。杖摇楚甸三千里,鹤翥秦烟几万重。

为报晋成仙子道,再期春色会稽峰。

发头滴血眼如镮,吐气云生怒世间。争耐不平千古事,

须期一诀荡凶顽。蛟龙斩处翻沧海,暴虎除时拔远山。

为灭世情兼负义,剑光腥染点痕斑。

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钟满劝抚焦桐。诗吟席上未移刻,

剑舞筵前疾似风。何事行杯当午夜,忽然怒目便腾空。

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

未炼还丹且炼心,丹成方觉道元深。每留客有钱酤酒,

谁信君无药点金。洞里风雷归掌握,壶中日月在胸襟。

神仙事业人难会,养性长生自意吟。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

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箕星昴宿下长天,凡景宁教不愕然。龙出水来鳞甲就,

鹤冲天气羽毛全。尘中教化千人眼,世上人知尔雅篇。

自是凡流福命薄,忍教微妙略轻传。

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彩云。无语下窥黄谷子,

破颜平揖紫霞君。拟登瑶殿参金母,回访瀛洲看日轮。

恰值嫦娥排宴会,瑶浆新熟味氤氲。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一领布裘权且当,

九天回日却归还。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因思往事却成憨,曾读仙经第十三。武氏死时应室女,

陈王没后是童男。两轮日月从他载,九个山河一担担。

尽日无人话消息,一壶春酒且醺酣。

垂袖腾腾傲世尘,葫芦携却数游巡。利名身外终非道,

龙虎门前辨取真。一觉梦魂朝紫府,数年踪迹隐埃尘。

华阴市内才相见,不是寻常卖药人。

万卷仙经三尺琴,刘安闻说是知音。杖头春色一壶酒,

炉内丹砂万点金。闷里醉眠三路口,闲来游钓洞庭心。

相逢相遇人谁识,只恐冲天没处寻。

曾战蚩尤玉座前,六龙高驾振鸣銮。如来车后随金鼓,

黄帝旂傍戴铁冠。醉捋黑须三岛黯,怒抽霜剑十洲寒。

轩辕世代横行后,直隐深岩久觅难。

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匣中宝剑时频吼,

袖里金锤逞露风。会饮酒时为伴侣,能行诗句便参同。

来年定赴蓬莱会,骑个生狞九色龙。

神仙暮入黄金阙,将相门关白玉京。可是洞中无好景,

为怜天下有众生。心琴际会闲随鹤,匣剑时磨待断鲸。

进退两楹俱未应,凭君与我指前程。

九鼎烹煎一味砂,自然火候放童花。星辰照出青莲颗,

日月能藏白马牙。七返返成生碧雾,九还还就吐红霞。

有人夺得玄珠饵,三岛途中路不赊。

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龙虎顺行阴鬼去,

龟蛇逆往火龙来。婴儿日吃黄婆髓,姹女时餐白玉杯。

功满自然居物外,人间寒暑任轮回。

星辰聚会入离乡,日月盈亏助药王。三候火烧金鼎宝,

五符水炼玉壶浆。乾坤反覆龙收雾,卯酉相吞虎放光。

入室用机擒捉取,一丸丹点体纯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tr][/tr]
[tr][/tr]
汉宫春·梅
[ 宋 ] 曹冠
原文
一品天香。似蕊真仙质,宫额新妆。先春为传信息,压尽群芳。化工著意,赋阳和、欺雪凌霜。应自负,孤标介洁,岁寒独友松篁。

因念广平曾赋,爱浮香胧月,疏影横窗。真堪玉堂对赏,琼苑依光。江城塞管,任龙吟、吹彻何妨。君看取,和羹事在,收功不负东皇。

作者介绍

曹冠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

孤标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孤标,读音gū biāo,汉语词语,意思为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孤标

  • 拼音

    gū biāo


  • 释义

    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 出处

    《水经注·涑水》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1.指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2.形容人品行高洁。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东侧磻溪万仞,方岭云迥,奇峯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羣山之表。"

唐·白居易 《有木》诗之七:"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唐·李山甫 《松》诗:"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粹孕灵岳之秀,精明涵列宿之光,尘外孤标,云间独步。"

《红楼梦》第三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郭沫若 《今昔集·题画记》:"问余何所爱,二子皆孤标。"




孤标傲世写谁隐?湘云霞城隐赤标!凭谁醉眼认朦胧?胧是月龙长安昭阳王关注IP属地: 四川
0.9512024.07.27 12:25:49字数 2,306阅读 61



【 红楼日月:连载14】
(接上文,湘云身份的秘密)
2.1.3 凭谁醉眼认朦胧
湘云的菊花诗,本节不做专题解读,只看几个要点: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踈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清冷香:冷香是宝钗的标配,湘云说:清,冷香。
后面两句有多重含义:君傲世之君,表面指菊花;也可指皇帝;更是指此诗比作菊花之人,“看来惟有我知音”,看来只有我知道此人音讯;还有:无君,有我,作者的一石多鸟随处可见。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三径:是隐者家园。
傲世:湘云诗里再次说傲世。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迳中。
窗隔踈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三径:重复强调,隐者。
潜度偷移:隐之前的艰苦历程,不为人知的奔波亡命。
破月锁玲珑:破明,锁龙,此龙在破明之时曾被锁过。
珍重暗香休踏碎:珍重暗香,不要踏碎菊影,还是月影?
凭谁醉眼认朦胧:谁能认出这个模糊的“胧”??月龙,明之龙。
前文讨论过黛玉的“月胧明”,黛玉是月龙,明君,湘云是储君。




湘云的菊花诗

再简要看下黛玉的三首菊花诗: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的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隐!
一从陶令平章后:陶渊明,《诗品》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忆旧还寻陶令盟:还重复强调陶渊明,强调隐。
孤标傲世偕谁隐?问菊,也是问读者,写谁隐?
一般都认为这句诗是写黛玉孤高傲世,是指黛玉。反面看是黛玉说湘云,指湘云这个太子隐居之事。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里的“隐”,都在向读者揭示“湘云之隐”。这一社是湘云特邀,菊花诗题为湘云所拟,而菊花本就是:隐逸花。
我们来看“孤标傲世写谁隐”?
这次菊花诗有个小动作,黛玉勾题赘名为“潇”,湘云勾题开始赘名为“湘”,很明显意在“潇湘馆”的“潇湘妃子”,这个小细节也透露了湘云与黛玉的渊源。但我说的小动作是:宝玉改“湘”为“霞”,是特意设计,引起读者注意,“霞”是湘云“枕霞旧友”的简称。
芦雪广联诗,湘云说“霞城隐赤标”。霞是湘云,隐了。赤标:赤是朱,标是木末,也是旗帜,赤标是朱的最后的旗帜。崇祯死后,朱明的旗帜,首先是太子,其次是其他皇子,然后才是弘光、隆武等皇家宗室。所以朱的旗帜,太子是首选,但“霞”这个“赤标”隐了。
孤标:无父为孤,何况太子父母双亡;标即“霞城隐赤标”之标。孤标是“霞”,是湘云,是崇祯太子。
傲世:《问菊》之前,湘云的《对菊》、《供菊》重复强调“傲世”。
所以,“孤标”、“傲世”都是湘云特征,不是黛玉。重复强调的“三径”,写的也都是“湘云之隐”。
有个细节:在湘云醉眠芍药后,“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收藏“醒酒石”之人是谁?陶渊明。陶渊明收藏的醒酒石,是有考证以来个人收藏的第一块醒酒石。但陶渊明的醒酒石大,不是含在口内的,陶渊明每每酒后醉卧石上,醒来且歌且诗。所以这醒酒石还是把湘云比作陶渊明,与湘云之隐相符。
黛玉的三首诗还有第二个共同点:无人知。
向读者说“片言谁解”,“众莫知”,“举世无谈者”,“同谁诉”。
我们笼统俯瞰全部菊花诗: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全部名列榜首,孤标隐、众莫知、同谁诉、片言谁解是主要原因。
探春的诗排名在湘云、宝钗前,仅此一次。“彭泽先生是酒狂”指出陶渊明,“短发冷沾三径露”指出隐士。注意庚辰本是“短发”,很多版本是“短鬓”,为什么要改?很显然在古时“短发”不好理解。放在明清之际,则很容易明白,剃发,头顶不就成短发了吗?是鞭挞剃发令。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说明隐居的太子也剃发易服了。这不是探春的诗吗?怎么说湘云?跟黛玉诗一样,探春的隐士陶渊明也是在说湘云之隐。虽隐居,为了不引人怀疑,不得不剃去受之父母之发,这一直是太子心里之痛。也就很容易理解黛玉说湘云打扮的话:“妆出个小骚达子”,这是父亲责骂啊!所以《红楼梦》中有许多泪笔。
湘云的《菊影》竟然没排上名次!在我看来,这首诗句句都好,是湘云三首诗中最好的。或许是作者用明贬暗褒之法,为了引起读者对比思考《菊影》,此诗揭露湘云“胧”的身份。此诗还有一个特点:与黛玉的《菊梦》都是“菊”字在前,其它菊花题都是“菊”字在后,而这两首诗都点出“胧”字!
影、梦也是此书的重点字:寒塘渡鹤影,红楼梦。
说到“寒塘渡鹤影”,和黛玉说湘云打扮“小骚达子”,第49回,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彩绣龙窄褙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腋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湘云里头打扮:绣龙,红妆!外面的“骚达子”打扮只是表象,里头打扮才是此人真正身份。否则湘云为什么给读者瞧里头打扮?
注意:鹤势螂形!“鹤”在后面湘云诗中多次提到,“螂”字却无着落,“螂”是其形!崇祯太子之名便是“烺”字:“朱慈烺”。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3人点赞



红楼日月


【原】《芦雪庵即景联句》赏析 我的图书馆1m7r  2022-03-30   |  3198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五〇回
读红品诗词-152-2
《芦雪庵即景联句》赏析
文/墨吟 筱蕊
图:红楼女儿群像

首联“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上句为凤姐所吟,下句为李纨所联。这两个人,一个不会作诗,一个不大会作诗,但她们所吟首联,却立即转入“即景”本题,毫不拖沓。
二联“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上句为李纨所吟,下句为香菱所联。此联意为:洁白的雪花飘入泥土里,让人怜惜;遍地白雪好比美玉般珍贵,让人爱惜。
三联“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上句为香菱所吟,下句为探春所联。此联意为:白雪有意掩盖了枯草,以便来春使其复苏返青;白雪又无意间装点了已经枯萎的芦苇,犹如芦花再次绽放。
四联“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上句为探春所吟,下句为李绮所联。此联意为:寒冬下大雪,农家所酿的酒也提高了价格;雪天预示好年景,官府的粮仓必定富足有余。
五联“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上句为李绮所吟,下句为李纹所联。此联意为:节令已到冬至,葭灰从乐律管中飞出;北斗七星之柄渐渐向东转,已是阴尽阳回之日。
据《后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古代为了测定节气,将芦苇茎内的薄衣烧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的玉管发生振动,葭灰即飞出。又,古人认为四时变化是阴阳消长使然,夏至阳气最盛,冬至阴气达到顶点,北斗之柄指向正北,此后斗柄逐渐向东偏移,阳气开始回升。
六联“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上句为李纹所吟,下句为岫烟所联。此联意为:寒山被白雪覆盖,已经失去了苍翠的颜色;河流被封冻,再也听不到涨潮的声音。——此为雪的远景。
七联“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上句为岫烟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白雪易于在稀疏的柳枝上垂挂,却难以在破碎的蕉叶上堆积。——此为雪的近景。
八联“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下雪天熏染香料的木炭在火炉中融融燃烧,穿着金色貂皮袄的少女将手笼入锦衣袖中以取暖。
九联“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光明亮赛过窗前的铜镜,雪花粘在墙壁上,沾染了花椒的芳香。
十联“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夜寒风依然阵阵吹来,辗转难以入睡,很少能做美梦了。
十一联“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上句为宝玉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雪夜一片寂静,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又是谁家庭院在吹奏幽咽的洞箫?


十二联“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上句为宝钗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大海龟为积雪即将压塌大地而发愁,大雪如玉龙战败后的鳞片漫天飞舞。
十三联“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雪夜乘舟访友,更为尽兴;雪夜骑驴挥鞭至灞桥,诗思就如泉涌了。
十四联“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皇上怜惜风雪中的戍边将士,特赐棉袍以御寒;宫中制衣人亦惦念前方士兵,在棉袍中多加了棉絮。
十五联“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少女踏雪而行,因大雪将低洼地和小土丘淹没,须仔细审视何处安全,何处危险;又怕碰落树枝上的积雪,为雪团所击,更是小心翼翼。


十六联“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上句为宝钗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少女莲步轻移,行走在洁白的雪地上;凌冽的寒风卷起雪花,随着少女的步履在腰间飞舞。
十七联“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玉所联。此联意为:用山芋煮成的玉糁羹洁白如雪,成了人们赏识的新宠;用撒盐来比拟大雪纷飞只是差强人意的陈旧套路。
十八联“苇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上句为宝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大雪天仍有穿着蓑衣的渔翁在芦苇丛中垂钓;林子里再也听不到樵夫用斧子砍柴的声音。


十九联“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大雪覆盖万千峰峦,犹如白象伏地;山间小路蜿蜒曲折,犹如银蛇盘旋,一眼望不到边。
二十联“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探春所联。此联意为:雪花与寒冷结缘,方能凝聚在一起;其洁白的花色,怎么会畏惧严霜而凋零呢?
二十一联“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上句为探春所吟,下句为岫烟所联。此联意为:深深庭院中受冻的鸟儿,被雪夜反光惊飞;空旷的山中,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


二十二联“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上句为岫烟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台阶上的积雪一层又一层,形成洁白的阶梯;雪花飘落池中,随着水流漂浮。
二十三联“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在明亮雪光的照耀下,感觉已是清冷的拂晓;飞雪纷纷扬扬,下了一个通宵。
二十四联“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守边的将士们忠诚报国,忘却了大雪天的寒冷;瑞雪兆丰年,皇上也就释怀,不再为民生焦虑。
二十五联“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贫穷之家因大雪皆闭门不出,躺在被窝里取暖,也没有人来过问;富贵人家踏雪尽情游乐,扫雪迎接宾客前来宴饮。
二十六联“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雪花飘飘如织女从天上织机裁下的白色绢带,绵延不绝;又如鲛人吐丝织成的白色鲛绡,迷漫于海市蜃楼。
二十七联“寂寞封台榭,清贫怀箪瓢”,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独对被大雪封住的楼台亭榭,感觉格外寂寞;清贫之士不改其乐,总是怀念箪食瓢饮的生活。
二十八联“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用冰雪烹茶,等待煮沸的时间很长;用沾着冰雪的柴草煮酒,很难点燃。
二十九联“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山中僧侣欲打扫山门,但大雪淹没了扫帚,可见雪之厚;小童子挑着古琴跟随主人,但大雪掩埋了古琴,可见雪之深。
三十联“石楼闲睡鹤,锦罽煖亲猫”,上句为湘云所吟,下句为黛玉所联。此联意为:雪夜寒冷,白鹤不再离窝,悠闲地睡在石楼里;主人宠爱的猫儿钻在绣花的毛毯里取暖。
三十一联“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白雪如银浪翻飞,直抵月宫;积雪深厚,天台赤城山红色的标记也被隐没。
三十二联“沁梅香可嚼,林竹醉堪调”,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钗所联。此联意为:浸润雪水的梅花香气更加浓郁,可以嚼着吃;林子里的竹子在大雪飘飞中发出醉人的声韵,非常适宜弹琴。
三十三联“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上句为宝琴所吟,下句为湘云所联。此联意为:雪花时而飘落在女儿绣有鸳鸯图案的腰带上,把腰带也弄湿了;时而飘落在女儿头顶翘起的翡翠簪上,把簪子也凝结了。
三十四联“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上句为黛玉所吟,下句为宝琴所联。此联意为:雪花纷飞,即使没有风,不下雨,也同风雨一般,绵绵不绝。
尾联“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上句为李纹所吟,下句为李绮所联。此联意为:若要记述今天之欢乐,有咏雪联句为证,乃仰仗皇上之圣明,方能有此等盛事。
联句写到这里,雪景几乎写尽,“二萧韵”也几乎用尽,故让初进贾府的李纹、李绮姐妹以“颂圣”作结,十分恰当。
这种“联句”形式,因参与者才情各异,构思无法统一,又要求反应敏捷,立即联吟,故作成的诗结构松散,内容良莠不齐,犹如一件“百衲衣”。











红楼梦·结尾·飞鸟各投林【作者】曹雪芹【朝代】清拼音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枉凝眉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后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着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平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象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平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8: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石===史===【食】
聋子放炮仗
王熙凤笑话“聋子放炮仗”讲了什么内容,王熙凤过后两字揭开答案
君笺雅侃红楼2019-05-06 18:11





红楼梦五十四回,王熙凤讲了一个“聋子放炮仗”的故事,这个故事读者听的莫名其妙,根本就不好笑啊,为什么大家要笑呢?听故事的人都笑了,主要是身临其境,容易被王熙凤的诙谐感染。读者不笑,皆因故事本身不可笑,还细思极恐。那么曹雪芹有意在五十四回讲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皆因这个故事隐藏了贾家抄家的真相。下面看看曹雪芹的脑洞,真让人不服不行!


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众人听说,一回想,不觉一齐失声都大笑起来。
王熙凤其实讲了两个笑话。聋子放炮仗嵌在一家子过节的中间。前一个故事被尤氏打断没讲完,皆因那故事本就是烘托场面,为了引出“聋子放炮仗”。而两个故事都说了一个事“散了”。散是《红楼梦》的最终主旨,王熙凤说来,尤其令人惊心。


“聋子放炮仗”并不可笑。皆因其中隐藏了贾家最后被抄家的秘密:
一,“几个人抬着房子大的炮仗”。表明是个团伙。这些人所求是惊世骇俗的大事,是天大的声响,炮仗有房子那么大!什么事如此夸张?王熙凤事后自己两个字解开答案。六十八回说她说:“你细细地说给他,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红楼梦》全书唯一说出“谋反”两字的,唯有王熙凤。事实上,贾家参与天大声响的,就是谋反。最后被抄家,也因“谋反”!
二,“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表明追随者众,有一万多人。谁会有那么多人?王子腾作为九省总督,他一定有这么多人。王熙凤判词“哭像金陵事更哀”,王家比贾家还惨,表明他们参与的深!
三,“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性急的人等不及偷偷点燃了,表明这次政变的发动出了意外,很仓促的情况下就实行了。很多人来不及全面参与,贾家就是。
四,“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房子那么大的炮仗,结果却只有屁大的声音,雷声大雨点小,无疑成了闹剧。所有人一哄而散。证明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五,“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贾家是抬炮仗的人,他莫名其妙的看到炮仗散了,认为炮仗不结实,实则炮仗已经放完了。表明贾家从始至终蒙在鼓中不清楚。所以才“是个聋子”。人家一直在利用贾家,贾家傻子一样还幻想着得到好处。这点从贾元春判词和曲子有暗示。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一,判词图画一张“弓”不是宫殿,指出有一场军事行动。虎兕相逢大梦归,指出两强相争是皇帝与叛乱者的争斗。
二,弓上香椽,佛手是香椽,香椽却不是佛手。贾探春这个香椽,是个假佛手。皇帝晋升她贤德妃,就是利用麻痹敌对势力。同样,敌对势力也是利用贾家试探皇帝。贾家从始至终“聋子”一般被人利用!


贾元春晋升是在北静王高调出席秦可卿葬礼后。北静王在葬礼上展现了很多不恭敬不法不轨的行径。利用贾家抬炮仗又心急提前点燃炮仗的就是北静王。他与皇帝角逐皇位,太上皇的势力介入搅浑水,最终将所有不臣不轨的势力连根拔出来。这就是《红楼梦》背后政治斗争的凶险。而贾家置身其中从来都是可怜被利用的“聋子”。牺牲了贾元春,却换来抄家的命运。所以贾元春的曲子最后说“天伦啊,需要退步抽身早”。元春到死前才明白,自己一家人被别人利用,坑了。
王熙凤的“聋子放炮仗”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五十四回也成了红楼梦的转折。五十五回开始,老太妃先病后死。王熙凤流产,贾家贾敬死去…从此贾家一蹶不振,再没有一件好事。最后被抄家,“聋子放炮仗”是个提醒,也是个隐喻的故事大纲,从五十五回开始,贾家覆灭倒计时!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08: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笑话“聋子放炮仗”讲了什么内容,王熙凤过后两字揭开答案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5-06 18:11
红楼梦五十四回,王熙凤讲了一个“聋子放炮仗”的故事,这个故事读者听的莫名其妙,根本就不好笑啊,为什么大家要笑呢?听故事的人都笑了,主要是身临其境,容易被王熙凤的诙谐感染。读者不笑,皆因故事本身不可笑,还细思极恐。那么曹雪芹有意在五十四回讲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皆因这个故事隐藏了贾家抄家的真相。下面看看曹雪芹的脑洞,真让人不服不行!

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众人听说,一回想,不觉一齐失声都大笑起来。
王熙凤其实讲了两个笑话。聋子放炮仗嵌在一家子过节的中间。前一个故事被尤氏打断没讲完,皆因那故事本就是烘托场面,为了引出“聋子放炮仗”。而两个故事都说了一个事“散了”。散是《红楼梦》的最终主旨,王熙凤说来,尤其令人惊心。

“聋子放炮仗”并不可笑。皆因其中隐藏了贾家最后被抄家的秘密:
一,“几个人抬着房子大的炮仗”。表明是个团伙。这些人所求是惊世骇俗的大事,是天大的声响,炮仗有房子那么大!什么事如此夸张?王熙凤事后自己两个字解开答案。六十八回说她说:“你细细地说给他,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红楼梦》全书唯一说出“谋反”两字的,唯有王熙凤。事实上,贾家参与天大声响的,就是谋反。最后被抄家,也因“谋反”!
二,“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表明追随者众,有一万多人。谁会有那么多人?王子腾作为九省总督,他一定有这么多人。王熙凤判词“哭像金陵事更哀”,王家比贾家还惨,表明他们参与的深!
三,“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性急的人等不及偷偷点燃了,表明这次政变的发动出了意外,很仓促的情况下就实行了。很多人来不及全面参与,贾家就是。
四,“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房子那么大的炮仗,结果却只有屁大的声音,雷声大雨点小,无疑成了闹剧。所有人一哄而散。证明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五,“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贾家是抬炮仗的人,他莫名其妙的看到炮仗散了,认为炮仗不结实,实则炮仗已经放完了。表明贾家从始至终蒙在鼓中不清楚。所以才“是个聋子”。人家一直在利用贾家,贾家傻子一样还幻想着得到好处。这点从贾元春判词和曲子有暗示。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一,判词图画一张“弓”不是宫殿,指出有一场军事行动。虎兕相逢大梦归,指出两强相争是皇帝与叛乱者的争斗。
二,弓上香椽,佛手是香椽,香椽却不是佛手。贾探春这个香椽,是个假佛手。皇帝晋升她贤德妃,就是利用麻痹敌对势力。同样,敌对势力也是利用贾家试探皇帝。贾家从始至终“聋子”一般被人利用!

贾元春晋升是在北静王高调出席秦可卿葬礼后。北静王在葬礼上展现了很多不恭敬不法不轨的行径。利用贾家抬炮仗又心急提前点燃炮仗的就是北静王。他与皇帝角逐皇位,太上皇的势力介入搅浑水,最终将所有不臣不轨的势力连根拔出来。这就是《红楼梦》背后政治斗争的凶险。而贾家置身其中从来都是可怜被利用的“聋子”。牺牲了贾元春,却换来抄家的命运。所以贾元春的曲子最后说“天伦啊,需要退步抽身早”。元春到死前才明白,自己一家人被别人利用,坑了。
王熙凤的“聋子放炮仗”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五十四回也成了红楼梦的转折。五十五回开始,老太妃先病后死。王熙凤流产,贾家贾敬死去…从此贾家一蹶不振,再没有一件好事。最后被抄家,“聋子放炮仗”是个提醒,也是个隐喻的故事大纲,从五十五回开始,贾家覆灭倒计时!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2:16 , Processed in 1.5616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