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李亨&唐玄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李辅国//李进忠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皇帝列表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6个回答#热议# 上班途中天气原因受伤算工伤吗?
希识而2133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8-30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关注
1、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2、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应该说,作为一个唐朝的皇帝,李治是幸运的,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太宗的辉煌基业。

4、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唐中宗李显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惟一的亲生儿子,因母亲的权力欲极强,在他当皇帝不久便被废了。武则天病死后,李显二度登基。

5、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前后两次称帝,共在位2年,禅位于玄宗李隆基,后病死,终年55岁,葬于桥陵。

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7、李重茂(唐少帝)唐中宗幼子,为后宫所生,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皇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后1个月,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
8、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9、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

10、李豫 (唐代宗)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11、李适(唐德宗)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26年。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



12、李诵(唐顺宗)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13、唐宪宗李纯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宦官利益,被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

14、李恒 (唐穆宗)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15、湛 (唐敬宗)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

16、李湛 (唐敬宗)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
17、李炎(唐武宗)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死前十二天改名李炎。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

18、李忱 (唐宣宗)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19、李漼 (唐懿宗)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20、李儇 (唐僖宗)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21、李晔 (唐昭宗)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22、李柷 (唐哀帝)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在位3年,被废。次年被朱温毒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唐哀帝死后谥号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参考资料:唐朝君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昂 - 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821年),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李昂喜作五言诗,古调清峻。《全唐诗》等录有其诗6首、联句2句 。

人物关系
李宗俭儿子 李宗俭光化公主女儿 光化公主贞献皇后母亲 贞献皇后
热门图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陈奕天不同风格专属墙纸盘点 你最喜欢哪一张...陈奕天不同风格专属墙纸盘点 你最喜欢哪一张...赵仁成kia+sportage酷感壁纸赵仁成kia+sportage酷感壁纸抢来做壁纸 《仙侠世界》场景画面赏析_厂商新...抢来做壁纸 《仙侠世界》场景画面赏析_厂商新...高清壁纸:美军精美图集高清壁纸:美军精美图集《上古卷轴5》最新壁纸欣赏 黑暗兄弟会细节_...《上古卷轴5》最新壁纸欣赏 黑暗兄弟会细节_...这个在全区各学校持续火爆2个多月的活动 获奖...这个在全区各学校持续火爆2个多月的活动 获奖...
基本信息
本名
李昂

别名
李涵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长安

出生日期
809年11月20日

逝世日期
840年2月10日


主要作品
《宫中题》《暮春喜雨诗》

主要成就
平定沧景之乱

谥号
元圣昭献孝皇帝

庙号
文宗

年号
太和、开成

在位时间
826年―840年

陵墓
章陵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作品
3人物评价
4家族成员
5史料记载
6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808年)十月十日(11月20日)生,此日后来被定为庆成节。长庆元年(821年)封江王。

折叠登基为帝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宦官刘克明等杀死敬宗,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

沧景节度使李全略之子李同捷窃取兵权,谋求承袭父职。太和元年(827年),朝廷举兵讨伐,但战事拖延日久。太和二年(828年),李同捷投降,沧景之乱平定。

李昂
李昂
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太和五年(831年),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李昂中计,宋申锡被贬死。

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李昂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李昂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李昂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要诛除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就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李训举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镇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由他们罗致一些吏卒以诛宦官。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帝宜亲往一看。于是,李昂前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官员们回来,奏称疑非真甘露。李昂乃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一作弘志)等,带领宦官去察看。

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失败。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约五百人登殿奋击,宦官死伤数十人。但这时宦官已将李训打倒地上,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将门关闭,朝臣一时惊散。李训见事不济,出宫单骑走入终南山佛寺中。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不明真相,退到中书省等候文宗召见。

宦官挟持李昂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六七百人。接着关闭宫城各门搜捕,又杀千余人。李训、王涯、贾、舒元舆、王、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赴长安,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上述诸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他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伏地流涕。

折叠去世
太子李永死后,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未行册礼就病重了。

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正月初四(840年2月10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李昂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忘倦。李昂常请学士讨论经义,较量古今。并喜欢与宰相讨论诗的工、拙,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李昂本人也擅长作诗,尤其喜作五言诗。王谠在《唐语林》中评价:文宗好五言诗,品格与肃、代、宪宗同,而古调尤清峻。《全唐诗》存其诗6首、联句2句。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折叠总评
李昂在位时期,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

折叠历代评价
刘禹锡: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1]

刘昫:①昭献皇帝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承父兄奢弊之余,当阍寺挠权之际,而能以治易乱,代危为安。大和之初,可谓明矣。初,帝在藩时,喜读《贞观政要》,每见太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洎即位之后,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而帝以累世变起禁闱,尤侧目于中官,欲尽除之。然训、注狂狡之流,制御无术,矢谋既误,几致颠危。所谓"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虽旰食焦忧,不能弭患,异哉![3] ②昭献统天,洪惟令德。心愤仇耻,志除凶慝。未殄夔魖,又生鬼蜮。天未好治,乱何由息。[3]

欧阳修: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惟,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凡除吏必召见访问,亲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修饬,号为清明。然其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其终困以此。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愤,饮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杀弘志,亦足伸其志也。[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武宗李炎:我这一生本只想安分守己,可命中注定我要成王
虔珑说
2020-09-26 17:17
“武宗不夭,德裕不窜,唐其可以复兴乎!”这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对唐朝时期,唐武宗即位后为唐朝作出的贡献,对此产生的感悟。在王夫之看来,如果唐武宗没有因病去世,宰相李德裕没被上位之后的唐宣宗贬去官职的话,唐朝在两人的治理下,有希望能够恢复往日的生机。
可以这么说吧,中期的唐朝,在之前几位皇帝的治理下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正因如此,使得那些后来继位的皇帝能力相对于前面的几位皇帝要差些,唐朝走向了衰败之路。
唐武宗执政时,他虽然没有早期那几位皇帝优秀,但唐朝在他的手中,发展的却还是不错,有了上升的迹象。可谁又能知道,唐武宗这个皇帝的位子,本该不属于他的,但却十分幸运地降落在他头上,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歌姬他才有这么幸运。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他的哥哥李昂。李昂在位期间,一直都因太子的人选而担忧。在李昂心中他是想将晋王李普立为太子的,可惜这位晋王在不到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后李昂便将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
但李永被立为太子的事情,遭到了李昂宠妃杨氏的不满,杨氏常常在他身边说李永的坏话,最终在某一日的时候,太子李永暴毙而亡。当自己的儿子去世后,唐文宗很是伤心,对于太子一事不得不在此做出选择。
杨氏将自己的弟弟推荐给皇帝将其立为太子,唐文宗没有听从这个谏言,而是将陈王李成美立为了太子,可惜还没进行太子的册封仪式,皇帝就重病了。由此,太子之位便被那些宦官和宰相所掌控着,当时那个情况就是谁成了太子谁就是下一任皇帝。

李炎
而当时的唐武宗李炎对于皇位这件事,可以说是丝毫不关心,他这个王爷就整日观光旅游,过着享乐的生活。正因此,皇宫内的宦官和那些大臣对他都没有太多的关心。
但在李炎外出到邯郸旅游的时候,碰上了一个歌姬,也就是这个歌姬使得李炎成为了皇帝。
当时李炎在一家酒楼立马看哪些歌姬跳舞,一位王姓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王氏不仅长相貌美,舞姿也迷倒了众人。李炎就此为她赎身,将其带回了府内。
正在过着幸福日子的时候,皇宫内的宦官仇士良、鱼弘志对于太子之位,蠢蠢欲动,他们不想拥护陈王李成美成为皇帝,而是想拥护安王李溶,于是派出神策军前往十六王宅恭迎安王接替皇位。

仇士良
神策军不知道的是十六王宅有着李炎和李溶两个人,神策军没人见过李溶便站在门外大喊,迎接大的。李溶比李炎要年长一些,所以迎接的是李溶。可神策军并不知道这件事,就一直站在门口吵吵闹闹。
这时候李炎带回来的王氏不耐烦了,随即站在门口对他们说,你们口中大的就是颖王李炎,李炎身材魁梧,连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
紧接着王氏又说,李炎和你们的上司仇士良是生死之交,拥护皇帝这是一件大事,你们可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时候李炎站了出来,神策军见李炎果真如王氏口中所说那样,随即将李炎护送回皇宫内。

仇士良
仇士良看见神策军带错人的时候,很是生气,但在这关键时候,仇士良将错就错,将李炎拥护成为了太子,当唐文宗去世后,李炎就接替了皇位。
《新唐书》载:“帝明断,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史料记载,当李炎上位之后,就开始将将那些潜在的政治对手给赐死了,随后李炎重用了宰相李德裕。
对那些掌握大权的宦官势力进行了削弱,这其中就包括拥护他为皇帝的仇士良。仇士良便恐惧了起来,随后在皇宫内散布谣言陷害李德裕,以此激怒那些禁军闹事,重新挑选皇帝。

李炎
一次皇帝本来将宰相李珏、杨嗣处死,但在李德裕的一番劝说下,这两人得以逃过一劫。仇士良利用这次机会对外说:“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
唐武宗得知此事后,随即派人前往禁军军队对他们说,赦免这两人是我的意思,跟宰相没有任何关系。仇士良的阴谋被揭穿后,向李炎请罪,以有病为后退出了辞职。
唐武宗顺水推舟将其罢免,掌握禁军的仇士良就此覆灭。唐朝的大权重新被皇帝所掌控。在这之后,唐武宗又加强了李德裕宰相的权力。

李德裕画像
两人开始对唐朝的严刑峻法进行改革,将那些腐败的贪官进行了严惩,全部处以极刑。并且在入仕门禁上加强了门槛,将不限制进士的人数改为了每年25人,如此以来贪官什么的就会减少,也确保了选拔的真材实料。
可以这么说,如果要是没有哪位王氏歌姬的话,就没有现在的唐武宗。而衰败的唐朝只会加快灭亡的进度。可能这一切的是命中注定的,虽然唐武宗在治国方面不是个很杰出的皇帝,但李炎擅长听从谏言和重用贤才,这是那些昏庸的皇帝所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武宗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公元843年(会昌三年),泽潞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欲袭位割据。武宗采纳李德裕的建议,命诸道出兵征讨。次年,刘稹为部下所杀,叛乱平息。李炎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极力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公元845(会昌五年)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李炎

出生地
长安

年号
会昌

民族
汉族

逝世日期
公元846年4月22日

职业
皇帝

别名
李瀍(chán)

信仰
道教


陵墓
端陵

在位
公元840年2月20日-846年4月22日

国籍
大唐

出生日期
公元814年7月1日

谥号
至道昭肃孝皇帝

性别


庙号
武宗

主要成就
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
会昌中兴

目录
1基本资料
2家庭
3武宗即位
4性格特点
5知人善任
6会昌法难
7平定刘稹叛乱
8轶事典故
9崇尚道教
10年表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李瀍 生卒:公元814年——846年

描述:唐代皇帝,唐武宗

折叠编辑本段家庭
后妃:

后宫某氏,生李峻。

子女:

李峻,母不详,封杞王,开成五年始王。

李岘,母不详,封益王,会昌二年始王,与兖、德、昌三王同封;

李岐,母不详,封兖王,

李峄,母不详,封德王;

李嵯,母不详,封昌王,逸其薨年。

公主:

昌乐公主。

寿春公主。

长宁公主,薨大中时。

延庆公主。

静乐公主,薨咸通时。

乐温公主。

永清公主,薨咸通时

折叠编辑本段武宗即位
唐武宗
唐武宗

文宗即位以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的儿子晋王普为嗣,不幸的是晋王普于太和二年(828)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皇太子的名号。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 文宗的杨妃不满意太子永,一直谋求废掉他,因为朝廷上阻力重重没有成功,但太子永在开成三年(838)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了句号。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伤感,认为自己枉为天子却不能保全儿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赐儿子为“庄恪太子”外,还把火气发到太子身边的宫人身上,从此文宗也抑郁成疾。

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还没有来得及行册礼,文宗就一病不起了。

开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据理力争,也奈何不了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他们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瀍立为皇太弟,从十六宅迎入宫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陈王的爵位退居藩王府邸。文宗驾崩之后,颍王柩前即位,这就是唐武宗。武宗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皇太后。[1]

折叠编辑本段性格特点
唐武宗
唐武宗

武宗身材高大,性情豪爽,他即位这年,已是27岁。多年来他迷信道教,周围经常有一批道士相往来,比起纯粹生长在深宫中的王子来说,他多了一些观察社会的机会。与文宗不喜欢声色歌舞不同,武宗经常骑马游乐,还常常带着他宠爱的那位邯郸舞伎出身的王才人到教坊饮酒作乐,与乐人谐戏,就好像老百姓家的宴席一般。 但又和敬宗无节制地游乐不同,武宗并没有沉湎其中,声色自娱过程中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

折叠编辑本段知人善任
他读书虽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了一些书生意气和迂腐,能够面对现实,很多时候他敢于向宰相当面认错,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们君臣在会昌年间内忧外患交织的时刻,能够沉着应付,渡过难关。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在开成五年(840)八月为文宗举行的安葬典礼上,仇士良又把枢密使刘弘逸等杀死,以解除对其权势所造成的威胁。

宰相李珏、杨嗣复被罢相贬往外地,武宗本来已经下令将二人处死,但在李德裕的强烈请求下,赦免了他们的性命。仇士良等人因有拥立之功,在朝廷上很是跋扈,他们见皇帝十分信任李德裕,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却被武宗巧妙地化解了.。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成为这一时期常常为人称颂的政绩。

从宪宗元和时期延续下来的朝廷官员的朋党之争,仍然十分激烈。穆、敬、文、武诸朝,逐步形成了所谓的“牛李党争”。牛党一派以牛僧孺为首,主要成员有李宗闵、杨嗣复、李珏等;李党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主要成员有郑覃等。牛李两党在出身上,前者重进士,后者重门第。在朝廷议政之际,两党成员往往互相攻击,意气用事,是非蜂起。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原则性的政见分歧,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唐朝政治的危机。

李德裕主张对藩镇武力讨伐,派兵戍守边境,支持武宗的治国理政,给当时的朝廷带来了一些新内容。

他还能够在武宗面前替牛党的杨嗣复、李珏求情,说明了李德裕​的个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时期被罢贬到崖州(今海南琼山)时,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的说法。这一场历时达40年之久的党派之争,最终以李德裕的贬死而告终结。[1]

折叠编辑本段会昌法难
寺院铜像
寺院铜像

武宗死前一年的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发动了“废佛”事件,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这就是“三武一宗”的第三“武”了。

安史之乱以后,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的破坏武宗身在藩邸之时就喜好道术,即位后更是崇尚道术,拜道士赵归真为师,对他们的长生不老之术和仙丹妙药十分迷信。武宗灭佛,主要是因为道士赵归真等得到信任,宣扬佛道不能并存。武宗也认为佛僧的存在影响了他修炼成仙,从会昌二年(842)起,到会昌五年彻底废佛达高潮。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

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到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

朝廷下诏京都及东都,只准留佛寺二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只留一寺,余皆毁去。 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

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 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回纥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祅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1]

折叠编辑本段平定刘稹叛乱
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后雄武军使张仲武请发兵进击张绛,武宗恩准,遂以张仲武知卢龙留后。李德裕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很快地平定了卢龙军乱。

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李德裕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讨伐。李德裕还向武宗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武宗听了,决定对昭义镇用兵。

李德裕奉命起草诏书,谕令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要为朝廷立功,为后代造福,二镇表示奉诏。接着便命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与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合力讨伐,并决定于七月中旬,各道兵马一齐进发。

李德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随时注意前线作战的进展情况,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及时正确地处理一些军务。李德裕听取了镇州奏事官高迪的意见,曾有效地对付了叛军的“偷兵术”,并令镇、魏兵“进营据其要害”;他还听取了刘稹心腹、降将高文端的合围泽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和招降鄜州守将王钊的建议,都取得了成功。

李德裕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加快了讨叛战争的进度。八月,邢、洺、磁三州先后投降。刘稹的部将郭谊、王协见势不妙,遂谋杀了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折叠如何即位
唐武宗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二十七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几个手里转来转去,而他只是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和关注医学的某个特殊领域——炼丹,过着极为小资的生活。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帝的主子——太监,都没有过分地关注他。在那个谁有才谁倒霉(专指皇帝宗室)的时代,这可是走了狗屎运的大好事。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唐朝是个婚姻世俗观念相对开放的朝代,娶个歌妓下人做王妃没什么丢人的。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二人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即使李瀍后来成了唐武宗。

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大唐帝国的时局却因为立嗣一事而一波三折。当时在位的唐文宗是一位勤劳的皇帝,面对太监干政曾想借助大臣的力量加以铲除,但在甘露之变中遭遇了彻底失败。此后,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完全掌握了唐朝中央大权,在唐文宗面前比亲爹还牛气。唐文宗要权力没权力,要自由没自由,皇帝当得比太监还难受。就拿册立太子这种关乎帝国未来的事来说,唐文宗都难有所作为。最初,唐文宗想立哥哥敬宗之子晋王李普为嗣,可惜这孩子命薄,于公元828年(太和二年)六月五岁夭折。无奈之下,唐文宗转而立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做了太子。这时正受宠的杨妃却不满意李永,总是找各种机会想废掉他。大概是她的害人之心太过虔诚了,没等她真的动手,李永就已经突然死去,连病因都找不出来(仇士良等人绝对脱不了干系)。杨妃这下高兴了,极力向老公推荐安王李溶。唐文宗这时也在犹豫,宰相李珏这时站出来力劝立唐敬宗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经过一番较量,宰相最终战胜了皇妃,李成美顺利成为皇储。

经过前太子李永暴亡的事件后,唐文宗的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既然不能把气撒到太监身上,就只能找几个宫女当替罪羊。所谓气上加气,身体吃不消了。他原本计划为李成美举行隆重的行册大礼,没等那天到来,他就一病不起了。弥留之际,唐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另外两个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却另有小算盘,如果陈王登基,那么有拥立之功的就是刘弘逸与李珏,他们二人日后就要坐冷板凳。所以二人置文宗的圣旨于不顾,公开提出以太子年幼多病为由,提出更换皇太子。文宗想争却只剩一口气,宰相李珏反对了半天,手里没有兵权,也只能是动动嘴皮子。兵贵神速,仇士良立即伪造了文宗的诏令,册立安王李溶为皇太弟,派神策军赴十六王宅迎请安王即位。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据《唐阙史》记载,当时安王李溶和颖王李瀍都极受哥哥文宗喜欢,而且都住在王爷区——十六王宅。仇士良派出去的神策军是一帮没文化的粗人,没有弄明白他的意思。他们一大群人匆匆忙忙来到十六王宅时,却连要迎接哪位亲王都没弄清楚,站在门口傻了眼。宫中的仇士良反应还算快,马上派一个信得过的手下追了上去。然而这人是个脑子里明白嘴上讲不明白的大笨蛋,到了王府门口张嘴半天,才傻乎乎地喊出一句“迎接大的!迎接大的”,意思是安王年长于颖王,应该迎接安王李溶。神策军听到后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该接谁。府里面的安王和颖王都听到了外边的喧哗,但是他们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

两个大男人发怵的千钧一发之际,颖王在邯郸带回的王美眉突然发飙。她极其镇定地走出王府,来到满脑子浆糊的神策军官兵面前,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开始了唐朝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忽悠:“尔等听着,所谓‘大的’就是颖王殿下李瀍。你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给我看清楚了,颖王殿下身材魁伟,连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看到这帮粗人们有点上钩,王美眉忽悠得更起劲了:“颖王与你们的上司仇公公是生死之交,一起喝过酒。拥立新君可是头等大事,你们可要小心了,出了岔子可是要满门抄斩的!”众人一听,大眼瞪小眼,小眼瞪眯缝眼,不知道眼前这个女人说的是真是假。王美眉毫不含糊,立即转身回府把隐藏在屏风后边的李瀍推到众人面前。果然,李瀍高大魁梧,所言不虚。神策军们被彻底忽悠住了,立马拥李瀍上马,护送至少阳院。看到李瀍,仇士良恨不能拿头撞墙。骂了一通后,也只好将错就错,册立颖王为皇太弟。几天后,唐文宗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驾崩,李瀍即位,是为唐武宗。

折叠会昌法难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唐武宗灭佛就是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毁佛活动。唐武宗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的地位的斗争的结果。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公元845年 (会昌五年)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五月,又命令长安、洛阳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天下诸郡各留一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括天下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四万所。拆下来的寺院材料用来修缮政府廨驿,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此数过大,疑“顷”为“亩”之讹),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万以上。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 在灭佛同时,大秦景教穆护、祆教僧皆令还俗,寺亦撤毁。但当时地方藩镇割据,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贯彻,如河北三镇就没有执行;有的地方执行命令不力。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又下令复兴佛教。

折叠编辑本段崇尚道教
武宗承继其列祖列宗的崇道行为,大力提倡道教,表现有:

大增崇奉“大圣祖”的举措。

武宗是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即位,二月即敕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令两京及诸州设斋,行道作乐,赐大酺三日。此后,二月十五日纪念老君,即成定例。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诏东孝太微宫,修成玄元皇帝、玄宗、肃宗三圣容,遣右骑常侍裴章往东都荐献。

恢复祠祀九宫貴神。

唐武宗
唐武宗

玄宗时依据术士苏嘉庆建议设置的。九宫神为太乙(坎一宫),摄提(坤二宫),轩辕(震三宫),招摇(巽四宫),天符(中五宫),青龙(乾六宫),咸池(兑七宫),太阴(艮八宫),天乙(离九宫)。九宫貴神的礼仪规模式格极高,仅次昊天上帝,在太清宫,太庙之上。这些貴神是辅佐上帝管理水旱的神灵,对农业半欠,人民祸福和国家治乱的关系重大,所以尊为貴神,给以崇高的礼仪。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十二月,玄宗亲祀;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肃宗亲爱的祀。至文宗祭祀渐弛。所以,武宗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准奏起祀。 重用道士,亲受法箓

武宗刚刚即位,便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进入宫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武宗亲至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六月,诏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并令其与赵归真在宫中修法箓。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八月,诏以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武宗立志学仙,拜赵归真为师。大臣谏诤,武宗对轻者不予理睬,重者贬官了之。

大筑观台,炼丹服药。

武宗一意孤行崇信道教,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五月,敕于宫中建造望仙观。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敕于南效造望仙台。又修降真台。武宗常斋戒沐浴,亲临祝祷,希冀天上神仙降临,福佑自身。

武宗虽灭佛,自己成仙的愿望却没能实现。武宗又遣道士赵归真等,在宫中在观台烧炼丹药,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们炼制的仙丹妙药,多次催促。道士赵归真告诉他,有一种仙药只有在吐蕃才能得到,请求前往采制。赵归真无计可施,就给武宗开出了一个炼制仙药所需的永远无法备齐用药清单。武宗下诏天下及时采摘,进贡朝廷,以便炼制。不惜人力物力。

武宗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赵归真告诉他这是在换骨,是正常情况,所以身边的人规劝他少服丹药,他也不听。对于长生的狂热追求使武宗难以自拔了。

魂归丹药

会昌六年(846)的新年朝会,由于武宗病重也没有举行。这时候,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皇帝的名字“瀍”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胜水,“瀍”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且病情日渐加重,旬日之间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也没有得到允许。

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后的12天,宫中就传出了武宗驾崩的消息。他的妃子王氏殉节自缢而死。武宗成为太宗、宪宗、穆宗、敬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的开元和天宝年间指哪两位皇帝?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3个回答#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
利利浅侃 高粉答主
2021-03-0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唐朝皇室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元712年登上皇帝宝座,时年28岁,在励精图治的改革进取中创造了开元盛世。在位44年之后,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而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公元762年病逝,终年78岁,是唐朝二十帝中最费时间最长,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留给李唐王朝一个由盛而衰的万里江山,也留给了后人无尽的思索和慨叹。





唐玄宗的统治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元时期,一共29年。第二个阶段是天宝时期一共15年。在开元时期,唐玄宗励精图治形成了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局面,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而在开元29年结束之后,就在大唐王朝各方面都达到鼎盛之时,唐玄宗为什么突然要改元天宝呢?





开元这个年号都用了29年了,用的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改元叫天宝呢?根据这个《唐大诏令集》的天宝改元制以及《两唐书》的记载,说当时有一个叫田同秀的小官来给皇帝上祥瑞了,上的是什么祥瑞呢?这个田同秀就讲,他在上朝的路上,在大明宫的丹凤门之上看到了一个神仙,哪个神仙呢?就是老子太上老君。他说他听到太上老君在空中跟他喊话,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什么意思了?我藏了一个宝符,藏在了尹喜过去的宅子里。这个尹喜又是怎么回事儿?这就涉及到一个传说了,传说当年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就恳求老子留下点文字材料,结果老子大笔一挥就是五千个字,就是后来道家也是道教的经典-道德经。那既然老子在空中喊话了,我不仅留下那么一本道德经了,我还留下一个宝符呢,就在尹喜过去那个宅子里。那田同秀把这个祥瑞汇报给唐玄宗。唐玄宗赶紧派人去找,一找果然找出一个宝符来,好了,天降宝符改元天宝。





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唐朝每年这样的祥瑞多了去了,中国古代一直讲祥瑞。为什么过去有别的祥瑞的时候不改元,非要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宝符就要改元呢?改元肯定还有别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时候从开元改到天宝,至少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个时候改元,唐玄宗是想避一避晦气,有什么晦气?我们要知道开元29年的年底,李唐宗室可接连死去了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就是唐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第二个就是唐玄宗的堂哥章怀太子的儿子邠王李守礼。这两个人一死,唐玄宗兄弟这一辈就剩他一个人了,那唐玄宗当时也是年近六十了,弟弟也死了,哥哥也死了,什么时候轮到他呀?他这个心里也是不大自在。那这个时候呢,反正到了开元29年年底了,来年干脆改一个年号得了,躲一躲这个晦气。这是一个消极原因。





那除了这个消极原因了,还有一个相对比较积极的原因,什么呢?到这个时候,唐玄宗觉得一生中所要办的大事基本上全都办完了,太子也选好了,就是李玙,原来的忠王,后来改名叫李亨。太子选好之外,宰相也选好了,就是李林甫,这个人又精明又能干,唐玄宗用他也是很顺心,他也不想再换了。宰相选好之外呢,内廷的心腹也选好了,就是高力士。29年的时候,宠妃也选好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杨贵妃。





唐玄宗觉得反正人生创业时节基本已经结束,该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了,剩下的时间需要用来享受生活,那人生的主旋律发生变化,这时候改一个年号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就这样的唐玄宗不仅改了一个年号叫天宝,而且还给自己上了一个称号,叫做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这是多大的口气呀!志得意满的。

然而改元天宝并没有让唐玄宗避开晦气,反而给他带来了厄运,因为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是在天宝年间发生的,他不仅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宠妃杨玉环,而且还被迫退位成为晚年寂寞无比太上皇,可见避晦气只是迷信的做法。

2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6: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昂 - 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821年),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李昂喜作五言诗,古调清峻。《全唐诗》等录有其诗6首、联句2句 。

人物关系
李宗俭儿子 李宗俭光化公主女儿 光化公主贞献皇后母亲 贞献皇后
热门图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陈奕天不同风格专属墙纸盘点 你最喜欢哪一张...陈奕天不同风格专属墙纸盘点 你最喜欢哪一张...赵仁成kia+sportage酷感壁纸赵仁成kia+sportage酷感壁纸抢来做壁纸 《仙侠世界》场景画面赏析_厂商新...抢来做壁纸 《仙侠世界》场景画面赏析_厂商新...高清壁纸:美军精美图集高清壁纸:美军精美图集《上古卷轴5》最新壁纸欣赏 黑暗兄弟会细节_...《上古卷轴5》最新壁纸欣赏 黑暗兄弟会细节_...这个在全区各学校持续火爆2个多月的活动 获奖...这个在全区各学校持续火爆2个多月的活动 获奖...
基本信息
本名
李昂

别名
李涵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长安

出生日期
809年11月20日

逝世日期
840年2月10日


主要作品
《宫中题》《暮春喜雨诗》

主要成就
平定沧景之乱

谥号
元圣昭献孝皇帝

庙号
文宗

年号
太和、开成

在位时间
826年―840年

陵墓
章陵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作品
3人物评价
4家族成员
5史料记载
6影视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808年)十月十日(11月20日)生,此日后来被定为庆成节。长庆元年(821年)封江王。

折叠登基为帝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宦官刘克明等杀死敬宗,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

沧景节度使李全略之子李同捷窃取兵权,谋求承袭父职。太和元年(827年),朝廷举兵讨伐,但战事拖延日久。太和二年(828年),李同捷投降,沧景之乱平定。

李昂
李昂
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太和五年(831年),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李昂中计,宋申锡被贬死。

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李昂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李昂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李昂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要诛除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就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李训举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镇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由他们罗致一些吏卒以诛宦官。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帝宜亲往一看。于是,李昂前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官员们回来,奏称疑非真甘露。李昂乃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一作弘志)等,带领宦官去察看。

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失败。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约五百人登殿奋击,宦官死伤数十人。但这时宦官已将李训打倒地上,抬着李昂进入宣政门,将门关闭,朝臣一时惊散。李训见事不济,出宫单骑走入终南山佛寺中。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不明真相,退到中书省等候文宗召见。

宦官挟持李昂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六七百人。接着关闭宫城各门搜捕,又杀千余人。李训、王涯、贾、舒元舆、王、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赴长安,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上述诸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他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伏地流涕。

折叠去世
太子李永死后,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未行册礼就病重了。

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正月初四(840年2月10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二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李昂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忘倦。李昂常请学士讨论经义,较量古今。并喜欢与宰相讨论诗的工、拙,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李昂本人也擅长作诗,尤其喜作五言诗。王谠在《唐语林》中评价:文宗好五言诗,品格与肃、代、宪宗同,而古调尤清峻。《全唐诗》存其诗6首、联句2句。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折叠总评
李昂在位时期,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

折叠历代评价
刘禹锡: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1]

刘昫:①昭献皇帝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承父兄奢弊之余,当阍寺挠权之际,而能以治易乱,代危为安。大和之初,可谓明矣。初,帝在藩时,喜读《贞观政要》,每见太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洎即位之后,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而帝以累世变起禁闱,尤侧目于中官,欲尽除之。然训、注狂狡之流,制御无术,矢谋既误,几致颠危。所谓"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虽旰食焦忧,不能弭患,异哉![3] ②昭献统天,洪惟令德。心愤仇耻,志除凶慝。未殄夔魖,又生鬼蜮。天未好治,乱何由息。[3]

欧阳修: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惟,尝读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凡除吏必召见访问,亲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修饬,号为清明。然其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其终困以此。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愤,饮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杀弘志,亦足伸其志也。[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8:16 , Processed in 0.0596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