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阳明学的关联
红楼爱情 2019-04-02 | 359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2019年3月9日,第667期“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孔学堂举行,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赵永刚带来《红楼梦》系列讲座(六)——《<红楼梦>与阳明学》,300余名市民、学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seo学堂
3月9日,第667期“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孔学堂举行。
讲座上,赵永刚教授着重从“宝玉的赤子之心与良知的真诚恻怛”“宝玉的读书观与良知的遮蔽说”和“凡人可敬与圣人可学”三大方面系统阐释了《红楼梦》和阳明学的关联。他指出,“以往虽然也有学者触及《红楼梦》的某些哲学内容,但还未能从哲学高度上把握《红楼梦》的精神整体与精神之核。因为具有哲学视角,便发现《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意象性心学,与王阳明的心学相通相似,但王的心学是论述性心学,而《红楼梦》则是形象性心学,形态完全不同。可以说王阳明是哲学家的哲学,曹雪芹是艺术家的哲学。后者是类似盐化入水中而化入小说中的哲学。”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赵永刚带来《红楼梦》系列讲座(六)——《<红楼梦>与阳明学》
“今天听了赵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他为我们学习认知《红楼梦》和阳明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赵教授还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更好地向小孩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提出的亲近自然、培养善心、针对学习等方式,我深表赞同。”一位学校教师在听完讲座后说道。
据了解,贵阳孔学堂自2013年1月对外开放以来,紧紧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宗旨,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习,坚持在双休日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已逐渐成为孔学堂品牌化的系列文化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和广泛认可。截止今日,孔学堂公益文化讲座已举办677场。
赵永刚,山东邹城人。201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中文系党支部书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华诗教学会理事、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清代文学文献学论稿》、《杭世骏年谱》、《王阳明年谱辑存》。近年来,在中国孔子研究院、北京曹雪芹研究会、贵阳孔学堂、贵州茅台集团等单位主讲传统文化讲座200余场,广受好评。
文/王吉祥
《红楼梦》是一部体现了阳明心学思想精华的小说2020-08-24 20:34:51 来源: 小浩说事 举报
分享至
阳明心学是在明代中后期由思想家王阳明创立的一种哲学流派。阳明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炼”。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即理”的主张。将所谓的道德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变成内心的道德自觉。阳明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个人在进行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张扬人性。
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不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将道德由外在的清规戒律变成内在的自觉追求。王阳明强调心的力量,是对程朱理学压抑人性的一种反思。王学左派人物李贽更是将个人的主体意识高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思想日趋叛逆。可以说,阳明心学的出现使得中国思想界朝着个性解放,明心见性的方向迈向了一大步。
《红楼梦》的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对阳明心学进行阐述,甚至都没有提及。但是从人物塑造上来看,的确有不少符合阳明心学主张的人物。比如克己复礼的薛宝钗,具有名士风流的史湘云,心有灵犀的宝黛,善于实践的贾探春。
薛宝钗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她对于封建礼法是没有任何偏见的。她的行为也具有强烈的道德意义。她很想成为那个时代的道德典范。于是,她把自己对贾宝玉的感情封闭到庄而不露的地步。对长辈,她可尽孝道,努力让他们感到满足。对下人,他也善于笼络,明白他们生活的不易。他那种温和而内敛的心性符合阳明心学主张道德自律的思想。关键是,由于她是发自内心地认可封建礼法,因此她的言行没有矫揉造作的地方,显得那样自然而然。
史湘云具有名士风流。她做人率性而为,言行合一,自然真诚。她爱说爱笑,不拘小节,性格爽朗大气,落落大方。她为人直爽,心直口快,爱打抱不平,敢于揭露黑暗,是一个具有侠女风范的女中豪杰。她对于男女私情始终不太在意,具有假小子一般的性格。因此,她可以和贾宝玉一起自在地玩笑,却从不在乎对方心里是否把自己当女朋友。对于林黛玉对自己的奚落,她不是浑然不觉,也会反唇相讥,但是却不计较,反而和林黛玉成了好姐妹。她这种心胸像极了魏晋名士,她那种自然、真纯、善美的性格也符合阳明心学对良知的强调,对自我本心的强调。她的名言“是真名士自风流”出自《菜根谭》,这部书也是一部阐述阳明心学的著作。
阳明心学强调人的本心。林黛玉和贾宝玉最在意的就是对方的心。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也是一种知己之情,建立在心灵默契之上。贾宝玉最能理解林黛玉葬花的心理动机,能够在黛玉葬花后产生强烈的心灵悸动,危机意识。林黛玉也能够理解贾宝玉对仕途经济道路的鄙夷,对天地万物的怜爱之情,从来不说立身扬名这类混账话。他们之间的爱情超越了性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温暖的真情。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表白不是“我爱你”,而是“你放心”,林黛玉正是因为“放心”了,所以不再患得患失,内心安定了,也就不和贾宝玉闹脾气了。
阳明心学其实是一种体验之学,强调对生命的体验。《红楼梦》讲的也是一个体验过程。石头在没有经历过繁华以及繁华的失落之后是不会体会到“好事多磨,万境归空”的残酷真相的。石头只有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之后,才会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能明白生存的不易。
石头在凡间历劫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修行的过程。
阳明心学强调实践,反对空谈心理。而曹雪芹也赞美像探春那样富有实干能力的女子。才志兼备的贾探春是曹雪芹笔下的女子楷模,值得读者欣赏和学习。
阳明心学强调养心,让自己的心如明镜一般清澈,对于人心当中的私欲是不满的。《红楼梦》则强调一种纯洁的真情,一种对人的体贴。贾宝玉的“意淫”之所以比贾琏等人的“皮肤滥淫”要高明,就是因为贾宝玉对女性不是玩弄,而是欣赏尊重,用心呵护的。而贾琏这类色鬼只是把女性当作满足私欲的对象,对此,曹雪芹是深深批判的。贾宝玉是怜香惜玉的公子,不是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
王阳明不反对伦理道德,他把亲情看作人的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贾宝玉虽然是一个注重爱情的人,但是也是把亲情看得非常重要的。他心里不仅有林黛玉,也有老太太,老爷和太太。对于家庭伦理,他也是非常在意的,而且贾宝玉尊崇的是一种真诚的孝道,而不是在礼法束缚之下的表演。这一点,和阳明心学不谋而合。
综上所诉,《红楼梦》是一部体现了阳明心学思想精华的小说。
李贽 - 明代历史人物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527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 1602年5月7日 主要成就 反对八股文、倡导心学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李贽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廿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来福建。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12岁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了一番,轰动乡里。26岁中举人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万历九年(1581年),李贽从云南辞职回加到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写一些读史的文章,并教授耿家子弟。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 万历十二年(1584年),耿定理去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芝佛院,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道学家耿定向反复论辩而撰写《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为芝佛院的常住客户和职业作家。书写到高兴处,索性剃发留须,故意摆出一副“异端”面目,俨然是个搞学术的老和尚,如此便是10年。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他去山东写作;历史学家焦竑替他主持新书发布会;文坛巨子袁氏三兄弟跑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他进行了三次友好的宗教交流;全国各大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李贽一开坛讲学,不管哪座寺庙,还是深山老林,和尚、樵夫、农民、甚至连女子也勇敢地推开羞答答的闺门,几乎满城空巷,都跑来听李贽讲课。一下子,李贽成了横扫儒、释、民的学术明星。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贽应巡抚梅国桢之请 李贽作品 往山西大同,著《孙子参同》,修订《藏书》。秋,到北京,住在西山极乐寺,撰成《净土诀》,次年春天到南京,将自己的零星著作汇成《老人行》,并再度研究《易》,撰写《易因》,最后编订其巨著《藏书》。《藏书》共68卷,系纪传体史论,论述战国至元亡时历史人物约800人,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旨在反对儒学。如他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山东济宁编成《阳明先生道学抄》、《阳明先生年谱》。 万历三十年(1602年),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他坦然说道:“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后来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三月十五日,李贽留下一偈:“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享年76岁。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李贽的学生汪可受,以及梅掌科、苏侍御捐银钱为其树碑。据说“卓吾血流二日以殁,惨闻晋江,士庶甚闵,于晋江西仑作温陵先师庙,颇奉香火,后毁于兵燹。” 在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李贽又被当作尊法反儒的英雄,加以推崇,他的著作被划归“法家”。[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折叠个人思想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1]
折叠政治抨击程朱理学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1] 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揭露道学家的丑恶面目,指出他们都是伪君子,“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仁义道德不过是掩盖他们卑鄙龌龊的假面具,“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还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 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至道无为的政治理想 针对明王朝的腐败政治,李贽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 的政治理想。他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常常发生动乱,是统治者对社会生活干涉的结果。他理想的“至人之治” 则是“因乎人者也”,顺乎自然,顺乎世俗民情,即“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不干涉或少干涉。
折叠社会尊重妇女 李贽反对歧视妇女,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李贽给以深深的同情,他大声疾呼,为妇女鸣不平。李贽批判了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的说法。当有人说:“妇女见短,不堪学道”的时候,他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 宗教态度 李贽自序中说自己“幼年不信道和仙释,老年信真佛。在阳明先生年谱后语里,李贽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关于落发为僧,在《与曾继泉》一文中,李贽写道:“其所以落发者,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发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又此间无见识人多以异端目我,故我遂为异端以成彼竖子之名。兼此数者,陡然去发,非其心也。” 李贽视念佛往生西方是真实的,十分推崇净土,他在觎音问)中说:“念佛者,念阿弥陀佛也。当时释迦金口称赞有阿弥陀佛也。当时释迦金口称赞有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国土,专一接引念佛众生。”又说道:”人人能念佛,人人得往西方。”可见,李贽以往生为归,并不排斥他力作用。《豫约》中认为:”夫念佛者,欲见西方弥陀也。见阿弥陀佛了,即是生西方了,无别有西方生也。见性者,见自性阿弥陀佛也,见自性弥陀了,即是成佛了,亦无别有佛可成也”。[1]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李贽的著作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和史学等方面。在哲学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童心说》、《藏书》和《阳明学案》等。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明朝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史学方面,他的《史纲评要》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史学专著。[2]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折叠另类讲学李贽住在龙湖芝佛寺著述、讲学,虽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斗,大声读书震天吼;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求孩子帮大人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孩子玩。有一次,李贽出了一个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孩子打破老子头。”孩子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李贽笑着说:“你们不是猜不着,是还没有长这个胆量。要干大事,就得敢破旧规矩,敢想,敢说,还要敢干。”接着,他解释说:“第一句‘皇帝老子去偷牛’是君不君;第二句‘满朝文武做小偷’是臣不臣;第三句‘公公拉着媳妇手’是父不父;第四句‘孩子打破老子头’是子不子。”学生们听了以后,感到有趣,到处传播。
折叠借宿好友李贽55岁时,携妻从云南直奔湖北黄安的天台书院,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主业是门客,兼职是家庭教师。 他招收女弟子、个性要解放、个人要自由的“异端邪说”,与耿定理的哥哥、刑部左侍郎耿定向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双方水火不容。耿家门人也分成了两派,彼此用拳脚来解决真理问题。耿定理一去世,李贽就从耿家搬出来,迁往麻城,投靠另一位知己周思敬,开始了孤寂的学术流浪。
折叠自杀李贽在狱中,要侍者为他剃头,等侍者离开的间隙,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但并没有咽气,留下了一段对话。侍者问:和尚痛否?答:不痛。问:和尚何自割。答:七十老翁何所求!而据袁中郎记载,李贽在自刎后两天,才始得死去。[1]
参考资料
李贽 [url=][/url]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158篇诗文 ► 97条名句
[url=][/url]
人物生平[url=][/url]
李贽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廿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来福建。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12岁就写出《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大大挖苦了一番,轰动乡里。26岁中举人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轶事典故[url=][/url]
另类讲学 李贽住在龙湖芝佛寺著述、讲学,虽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斗,大声读书震天吼;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求孩子帮大人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孩子玩。有一次,李贽出了一个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孩子打破老子头。”孩子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李贽笑着说:“你们不是猜不着,是还没有长这个胆量。要干大事,就得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个人思想[url=][/url]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政治 抨击程朱理学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认为《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响较深。晚年颇好史学,据历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王阳明:红尘中炼心,世俗事修性,人的使命是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2018-01-11 17:43
出世的心态,入世的学问 世间无处不是红尘,有人的地方即是红尘,没有人能真正彻底地摆脱。 我们每个人都是《红楼梦》里的那一块石头,掉到红尘里面去,都要历经劫难。 入世,出世,每个人都要在红尘里面历劫。 周国平说:"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怀着生命的忧患意识逍遥世外;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 王阳明的一生是积极入世的,读书、讲学、做官、平叛……但是他在做这些事功的同时,又能"不动心",非常超然洒脱。 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意思是:我们儒家中人,修身养性并没有离开平常的事物,不用刻意寻找,只需顺着自然的规律,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这就是功夫。 "未尝离却事物",这是入世的行动;"顺其天则自然",这是出世的心境。 王阳明的心学是以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学问。 红尘中炼心,世俗事修性【{造历幻缘}】 隐居,是古人暂避尘嚣、远离红尘的一种方式,其中又有"身隐""心隐"的不同。 小隐,隐于山林;中隐,隐于闹市;大隐,隐于朝庭;高人,隐于自心。 王阳明说自己是"吏隐",就是隐居于官场,隐居于闹市,这种"隐"的态度,就是王阳明的出世心。 "大隐,隐于朝",真正出世的人不需要藏起来,躲是躲不过的,面对才是正道,无论身处何方,内心都是安静和强大的,一个安静而又强大的人怎么会没有收获。 "高人,隐于心",根本不需要与世隔绝,而是内心世界已足够强大,从而让俗世在他眼里都变得云淡风轻,不值一提。 红尘中炼心,世俗事修性。修炼不是在庙宇,而是在闹世里。 修行到了极致,只是一个正常的人,一颗平常心! 走出自我的困守,放下那些脆弱的骄傲,看尽世俗烟火,尝遍人情冷暖,最终要抵达的出口,是内心的看透,是能踏踏实实地活在人世间。 爱亲是良知,山水悟大道 王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 幸福快乐才是人生的根本,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禁欲哲学,而是强调人的入世,要保持追求幸福快乐的天性。 在人世的各种快乐中,王阳明尤其注重亲情之乐和山水之乐。 王阳明认为,"爱亲"是人的良知良能。 他早年在阳明洞修道时,曾经产生"离世远去"的念头,但是始终难以割舍对祖母、父亲的思念之情。 最终他认识到对亲人的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在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 王阳明正是在对人伦亲情的念念不忘中体验着人类最本真的幸福快乐,正是对亲情的眷念和责任,使他内心充实,有所寄托,有所满足,从而珍惜生命,乐于追求人生存在的价值。 王阳明说:"明月清风不用钱。" 在明月清风中,王阳明悟出一颗空灵心,在与大自然的交融中,从山水中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体验超然自得的人生乐趣。借助山水之灵,人在其中体悟大道,人的命运得以峰回路转,人与自然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