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0: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日忆李白
[ 唐 ] 杜甫
原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

注释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山十咏·冰壶洞
【作者】金履祥 【朝代】宋拼音
洞外烟云肤寸合,洞中冰雪百寻飞。
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淙云自归。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104篇诗文


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二)冰壶洞明-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缩庐山此洞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华山冰壶洞的奇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一线悬崖鸟道通”,开篇即以“一线”形容悬崖之窄,仅容鸟儿飞行,形象地勾勒出通往冰壶洞的险峻路径,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

次句“石床钟乳斗玲珑”,将视线转向洞内,石床与钟乳石相互映衬,玲珑剔透,展现出洞穴内部的精巧与华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第三句“飞流万尺无人到”,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仿佛直落万丈深渊,却无人能及,进一步强调了冰壶洞的深邃与不可触及的神秘感。

最后一句“谁缩庐山此洞中”,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洞中景象的想象,庐山的雄伟与冰壶洞的幽深相互呼应,暗示洞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奇迹,激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冰壶洞独特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胡应麟(明)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胡应麟古诗词大全


塞上曲八首(其六)明-胡应麟
平沙一望陇云开,玉笛飞声夜转哀。
万里朔风吹不断,梅花齐落李陵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塞上曲八首(其二)明-胡应麟
紫电花骢白玉鞭,远从都护出居延。
清秋不辨龙城色,一片黄云瀚海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黄河清(其一)明-胡应麟
黄河清,圣人出。应昌期,诞至德。著戎衣,奋三尺。
靖四方,建都邑。干戈偃,弧矢戢。统九有,主社稷。
神与鬼,咸受职。烽烟扫,爝火熄。维大明,照中国。
万千祀,与天一。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二)凤之翔明-胡应麟
凤之翔,在濠梁。义师起,帝网张。
二十四将驱天狼,兵锋所指定四方。
薄海内外以莫不来王,威加六合返旧疆。
徵歌悉发诸儿郎,复彼人民世世无有所与为我沐与汤。
击筑大风云飞扬,千秋万岁乐未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三)揽群雄明-胡应麟
揽群雄,盗如猬。
大圣握符起淮汭,与神为谋蓄锋锐,提三尺剑驱海内。
驱海内,揽群雄。真人出,天下同。
四方六合咸景从,如风从虎云从龙。
汛扫大漠如飞蓬,扶桑曈曈朝日红。
驱海内,揽群雄。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四)克建业明-胡应麟
克建业,定皇畿。皇畿定,举义旗。天兵百万任所之。
东吴南汉西蜀七闽六诏从风靡。
天下大定一戎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五)婺归德明-胡应麟
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
景星荧荧耀城邑,我战则胜攻则克。
四海从风靡弗一,势如破竹烽燧息。
天命曷归归有德。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六)四友明-胡应麟
于维文王,是亲四友。疏附后先,以翼元首。
峨峨高踪,异代曷有。天威是临,匍匐奔走。
猗与圣祖,广延群雄。如天如海,为万物宗。
王师所向,六合景从。爰率车徒,以定浙东。
浙东底平,大统未集。蚤作暮思,思布文德。
曰基曰濂,曰琛曰溢。玄纁奕奕,交布东国。
曰四先生,论道经邦。坐而弗名,匡朕弗遑。
呜呼盛节,庆流无疆。德六五帝,功百三王。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七)战鄱阳明-胡应麟
明日大战战鄱阳,简师料徒百万强。
烈风吹沙湖水扬,烟焰涨天焚大航。
三十六将死康郎,再战湖口歼馀皇。
我舟胶沙敌尚强,疾呼奋臂来冲撞。
鲸鲵蔽空云日黄,拍江巨浪何茫茫,如血钜鹿尸昆阳。
维天命我明,车轮碎螳螂。
百矢定边背若芒,一矢贯睛谅死亡。
谅死亡,理出降。威加四海,莫不来王。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其八)盘门入明-胡应麟
盘门入,士诚泣。
前歌后舞大师集,兵不血刃下城邑。
谁其帅者公魏国,归市弗止廛弗易。
万姓欢呼颂皇德,二敌既歼皇之土东极。
沧溟南亘楚长驱,入中原孰敢余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4: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词。上片描绘了去博山道上两旁清幽美丽的景色,下片写饮酒御寒,闲适中透出一丝无奈。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创作年代
宋代

作品体裁



作者
辛弃疾

作品出处
《全宋词》

词牌名
江神子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①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博山:《舆地纪胜》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

②一川:即"一片"或"满地"。

③有人家二句:语出杜牧《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桃源:即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按:稼轩有送元济之归豫章之江神子词,自注:"桃源乃王氏酒垆,与济之之作别处。"

⑤不争多:即差不多。一作"不争些"。

⑥晚寒些:一作"晚寒咱"。

⑦归骑句:语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 》的《嘲少年》诗:"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折叠白话译文
道路两旁满地都是枝横叶斜的松竹,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雾遮住了。下雪后稀疏的梅树上,不时看到两三朵花。跟陶渊明所说的桃花运溪边路上相比,风景好得差不多。

天晚了,酒店里有酒尽管去赊来喝吧,不然晚上天气寒冷,怎么能经受得住。醉酒后匆匆赶路回去,乘坐的马随车而行。我头发已白,容颜苍老,就在这里度过晚年吧。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后,当时辛弃疾闲居带湖。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此词咏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先写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松竹横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优美。再虚拟,言此风格较之于桃花源毫不逊色。下片谓流连徘徊中,不觉已日色向晚,故而旗亭赊酒,醉里归晚。最后叹老嗟衰,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为生涯作结,于闲适狂放中转出一缕英雄末路之悲,可谓寓浓于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08: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 宋 ] 晏殊
原文 译文对照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译文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注释
①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年光:时光。有限身:有限的生命。

②等闲:平常,随便,无端。

③销魂:极度悲伤,极度快乐。

④莫辞频:频,频繁。不要因为次数多而推辞。

⑤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载崔莺莺:“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怜:珍惜,怜爱。取:语助词。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09: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标野宴
[ 唐 ] 王昌龄
原文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译文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注释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0: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心远山自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诗不可说丨读懂了“空山”,便读懂了大半个王维
动静原创

撰文:孙秀华


2022-06-29 12:13




王维行吟“空山”,锦心绣口,清雅潇洒,风流婉丽。这样的王维诗我们大都是学过的,大家人人都可背诵的就有很多,比如《鹿柴》《鸟鸣涧》《山居秋暝》……这些歌咏里,王维对于“空山”的描绘是很突出的,寄予着他的深情。


图片拍摄:邵小芮

《鹿柴》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小时候学这首诗,只管背诵下来就是了。但现在仔细审视,这样的深山幽境,“但闻人语响”,明明是有人在山里的,再加上作者王维自己,这至少也有两个人,虽然“不见人”,但并非空无一人,那怎么这“鹿柴(zhài)”又被王维称为“空山”呢?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评论这首诗说:“‘不见人’‘闻人语’,以林深也。林深少日,易长青苔,而反景照入,空山阒寂,真麋鹿场也。诗细甚。”黄叔灿《唐诗笺注》这样的体味入深也是难得了,《鹿柴》描绘山林如此细致入微,正如同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且还有着远远近近人们说话或呼喊的响声,还有着明亮的光束穿透山林投射到青翠如碧的苔藓上,甚至青苔或者已经开出了“如米小”的“苔花”,而青苔上还有一两只蚂蚁在爬来爬去,忙忙碌碌,无休无止的忙忙碌碌……

小时候懵懵懂懂背《鹿柴》诗,大约觉得诗里的景象是美丽的,神秘的,很有吸引力的。但现在来看,王维把眼中所见到、耳中所听到的景象如此生动地再现出来,是贯注了强烈的自我情感在内的——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心境下才会有这样的情趣来瞩目如此“空山”呢?王维的这“鹿柴”“空山”并不同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王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回眸,或许还有着对于盎然生意的留恋。但王维《鹿柴》山深林茂,景象静幽,虽然颇有“人语响”,但作者于此一直是寂寂静默的;虽然青苔生机勃勃,但光亮来自“返景(yǐng)”,即日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转瞬即逝,正可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也就是说,“鹿柴”景色如此美好,但王维却又如此孤独、孤寂,况味正是“幽人独往来”“有恨无人省”。

王维这样的“幽独”,也在《山居秋暝》里上演。王维《山居秋暝》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题目里的“暝”字是指日落时分,也正是《鹿柴》诗里的“返景”时刻。《山居秋暝》的“但闻人语响”更为热闹,甚至有些艳丽,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但很显然,热闹是浣女、渔郎的热闹,越是热闹,越显冷寂——作者对此是疏离的旁观者,是孤寂幽独的“王孙自可留”。如此这般解析下来,王维的清秋山居,唯有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才是真正的相知相伴,而这样的清秋山居,当然属于“空山”了——窜改一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王维这是“结庐在山林,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山自空。”

饮酒·结庐在人境 - 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作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饮酒·结庐在人境

  • 别名

    饮酒·其五

  • 作者

    陶渊明


  • 作品出处

    《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

    五言诗

  • 创作年代

    东晋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1)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

问君(3)何能尔(4)?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5)见(6)南山(7)。

山气日夕(8)佳,飞鸟相与还(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折叠词句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折叠白话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折叠文学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也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1]


折叠名家点评

苏轼《题陶渊明饮酒诗后》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孙月峰《文选瀹注》卷十五云:“此诗大是妙境,第点出‘心远’、‘真意’,翻觉亦有痕。”[2]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3]






参考资料



图片拍摄:毛远富

《鸟鸣涧》当然是王维“心远山自空”的名作。王维《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小时候学这首诗,老师们大都会讲“鸟鸣山更幽”,虽然我们对此不甚了了,明白不了多少,但还是会觉得这样的情境真是令人向往。但“鸟鸣山更幽”等等所说的还是感觉的层面,我们更深入探析、揣摩王维的心绪,则能发现这首诗里王维给我们留下一个很清晰的路径可以通达他的内心。从诗歌的表达倒推排序,王维之所以说“春山空”的理由一是鸟鸣,二是“夜静”,三是“桂花落”,四是“人闲”;然而最终我们还是要追问“为什么‘人闲’”?王维为什么会从情感上、内心里认可这种闲居、闲适、悠闲、闲情逸致呢?当然,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浅浅深深藏在这“人闲”背后的理由才是王维“空山”书写的根源。

而这浅浅深深藏在“人闲”背后的理由,至少包括但不限于这样三个,寂寞、心闲和好道。

王维《山居即事》是明确说到“寂寞”的,这首诗与《山居秋暝》是完全可以对照参看的,情味是一致的,只不过似乎《山居即事》更显直白一些,但却也是摇曳动人的。王维《山居即事》诗曰: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王维的《青溪》诗有云:“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心闲,则更觉清川澹然,恬静纡缓。这样的情味,正如同南宋辛弃疾名句“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而王维《终南别业》诗自述云: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图片拍摄:王远平

这里,王维对于他的“空山”之感给出的理由是“颇好道”,于是每每独行空山,“偶然”与山林间的“野老”谈笑,而最常态、最诗意、最远方的还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对上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大揭秘。这也就是说,探明王维的心迹,关键处、紧要处还是这中间的四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兴来每独往”是说率性而走,王维这样写很有追慕阮籍的意味。《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但王维又是“无可无不可”的,于是并没有“穷途之哭”,而是潇潇洒洒地“坐看云起时”。而这个“坐看云起时”其实也暗含了追慕陶渊明的意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曰:“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这段话是说,拄着拐杖随意走走,时时抬头看看风景。那山间自然生出云气,高远缥缈;那飞鸟翩翩还巢,自由盘旋。夕阳西下,阳光黯淡,却仍留恋这山色美好,手抚孤松,徘徊在这山间孤松下。其实综合二者而言,无论阮籍的“独驾”还是陶渊明的“孤松”,王维钟意这样的典故,也是契合了这文人典范阮籍、陶渊明等人的清高孤独与孤寂,这也就是后世北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所表达的“幽人独往来”“有恨无人省”。

除了以上解读的这些诗歌,王维表达与“空山”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还写到了“空林”“空谷”“空峦”等。如王维《早秋山中作》有云:“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王维《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有曰:“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王维《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有云:“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这样的三首诗,“空林”“空谷”“空峦”等所摹写的实则仍是“空山”,点明的是“悲”与“寂寞”、“寒”、“清”与“幽”等凄清感受,不仅独处如此,与朋友交往也毫不例外。这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王维与现实生活的巨大疏离和明显分割——他未必完全活在自我、自主的世界里,但他清雅秀美的诗句总是完全创造出另一番天地,而在这一番心灵天地,王维是排他的,孤傲的,孤寂的。因此,王维的这种空灵、枯寂的秀雅“空山”书写,具有无比的、黑洞一般的吸引力、吞噬力,让人不知不觉心生欢喜,又在欢喜里迷失,又在欢喜里沉溺。这便有可能就是我们之所以喜欢王维诗歌的终极秘密所在吧。


图片拍摄:李艺

王维生前就名声大噪,作品入选同时代的芮挺章编《国秀集》与殷璠编《河岳英灵集》。尤其是后者,给予王维高度评价,殷璠在给自己所选编《河岳英灵集》的序言里说:“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这一序言实际上是把王维列为“河岳英灵”的“首席代表”,甚是推崇。在《河岳英灵集》中,殷璠对王维诗歌品题道:“(王)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而殷璠对王维诗歌秀雅风格的概括与表述,也自具艺术气质,颇有些艺术光芒。

而王维那些秀雅的“空山”诗作是耐人寻味的,值得再三品读。空山里,王维可以“狂歌五柳前”,可以“山月照弹琴”,还可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可以看那“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还可以期待“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或许,读懂了王维的“空山”,便读懂了大半个王维。

望庐山瀑布二首
[ 唐 ] 李白

原文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造化:大自然。

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破山寺后禅院
[ 唐 ] 常建
原文 译文对照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指钟、磬之声。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4: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羊·长安怀古
[ 元 ] 赵善庆
原文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

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注释
“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岫(xiù):峰峦。

“山河”句:险要的山川形势依然未改。

“狐兔”二句:狐兔伤心,草木悲秋,都在哀叹长安的荒凉。

“秦宫”句:秦始皇的离宫,隋炀帝的上林苑,徒然遗下臭名。

作者介绍

赵善庆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4: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元 ] 张养浩
原文 译文对照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作者介绍

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4: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散曲。

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山坡羊·骊山怀古

作者
张养浩


文学体裁
小令

创作年代
元朝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山坡羊·骊山怀古配图
山坡羊·骊山怀古配图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语注释
⑴山坡羊:曲牌名。

⑵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⑶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⑷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息。

⑸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⑹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折叠白话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

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

(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 都 变 做 了 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1]

折叠名家点评
熊笃: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状况的强烈不满。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2]

参考资料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 古诗文网 . [2017-8-9]
2.关汉卿 - 《元曲三百首》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5:18 , Processed in 0.0674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