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4: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羊·一头犁牛半块田
[ 元 ] 张养浩
原文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作者介绍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温舒(生卒年不详),字长君,钜鹿东里(治所在今河北平乡西南)人,中国西汉司法官。 [4]
路温舒出身贫寒,自幼好读书。 [5]路温舒初学习律令。不久,任为县狱吏、郡决曹史。 [4]后路温舒又学习《春秋》经义,被举为孝廉,任为山邑县丞。后因犯法免去官职,又复任郡吏。 [6]历任廷尉奏曹掾、廷尉史等职。宣帝即位后,路温舒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其“尚德缓刑”的主张受到重视,宣帝下诏在廷尉下面设置廷平四员,秩六百石,负责审理冤狱, [4]升其为广阳私府长。 [6]
后内史举荐路温舒为文学高第,升为右扶风丞。时皇帝下诏令公卿大臣举荐出使匈奴,路温舒上书,请求作为随从人员。皇帝并未让其随行。后升迁为临淮太守,政绩出色,死于任上。 [6]
字长君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钜鹿
主要成就西汉著名的司法官
主要作品《尚德缓刑书》
本    名路温舒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人物评价
4轶事典故
5史料记载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路温舒的父亲是里的守门人。小时候,路温舒的父亲让他牧羊,他把湖泽中的蒲草取来,做成简牒,编起来写字。写得稍好一点时,当上了狱中的小吏,由此开始学习律令,不久提为狱史,县里面有疑惑的事都来问他。太守来到县里,看到后感到很惊异,便让他代理曹史。他又钻研《春秋》,弄懂了其中的大义。后被举为孝廉,任为山邑县丞,因犯法免去官职,又回去担任郡吏。 [1]
元凤年间,廷尉李光审理奉天子诏令而被押的犯人,请路温舒代理奏曹掾,兼行廷尉史之职。正赶上昭帝去世,昌邑王刘贺(立为天子又马上)被废除,宣帝刚刚即位称帝,路温舒向宣帝上书,建议应该崇尚仁德,减轻刑罚。他是这样说的:“我听说秦朝有十大过失,其中之一还存在着,那就是审理刑狱的官吏。秦统治的时候,轻视文献经典,喜欢武力和勇猛,鄙视仁义之士,尊崇刑狱之官;正言进谏被当做诽谤,指陈过失被看做妖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不受重用,忠诚之心、恳切之言都只能藏在胸中,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虚假的赞颂迷惑了心窍,现实的祸患却视而不见。这是秦朝丧失天下的原因。人民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没有战争的危险,也没有饥寒的苦难,父子夫妻齐心尽力,建设家园,然而还没有真正实现天下太平,这是因为刑狱的破坏。刑狱是国家治乱的关键,死去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肢体被割断不可能再结合。《书经》上说,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可失于不合常规。审理刑狱的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互相驱使,把刻薄当做清明,通过陷入于重罪来博取公正的名誉,而执法公平的却多有后患。所以审理刑狱的官吏都希望受审讯的人被处死,并不是因为他们憎恨这些人,而是因为他们保全自己的办法在于让这些人去死。因此,被判罪杀死的人,鲜血流淌满市,因罪受刑的人到处都有,每年处以大辟之刑的人数以万计,这是仁圣之政受到损害的原因。太平盛世不能实现,问题大概就出在这里。只要您免除诽谤君主的人的罪责而接受直切的谏言,广开言路,扫除导致秦亡的失误,遵循周文王、周武王的德政,减省法令条文,放宽刑罚,废除刑讯之狱,那么,太平盛世就能来临,永远和平、安乐,与天地共存,天下之人都会感到无限欣慰。”宣帝很欣赏路温舒的上书,迁升他为广阳私府长。内史举荐路温舒为文学科的第一等,升为右扶风丞。 [1]
当时,皇帝下诏书命令公卿大臣推荐可以出使匈奴的人,路温舒上书,请求作为随从人员,随使者出使匈奴,愿意死在匈奴以报效天子。皇帝批阅他的上书,转交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询问情况,认为路温舒的进言没有可取之处,就没有让他随行,还担任原来的官职。很长时间之后,升迁为临淮太守,政绩非常出色,死于任上。 [1]
温舒跟其祖父学过历数天文,曾断言汉朝只有二百一十年,并秘密上奏预为戒备。成帝时,谷永也曾说过同样的话。到王莽篡位时,想宣扬其取汉而代之的理由,才把他的上书公开出来。路温舒的儿子及孙子都曾做到了太守一级的大官。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汉宣帝即位后,路温舒写了一篇奏章,即著名的《尚德缓刑书》,劝诫宣帝减省法制、放宽刑罚、崇尚德政。文章收录于《古文观止》 [2],此奏章体现了路温舒对司法改革的建议,希望朝廷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2]。
文章从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说起,又从反面指出秦朝的过失,揭露了汉朝狱吏的危害,最后归结到“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 [2],目的是要说服宣帝改变自武帝以来的严刑峻法、冤狱四起的情况,很有说服力。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路温舒“尚德缓刑”的主张受到重视,宣帝曾下诏在廷尉下面设置廷平四员,秩六百石,负责审理冤狱。
对于矫治的办法,路温舒作为封建时代的廷尉史官,只能提出“除诽谤以招切言” [2],即让人讲话,国君要不计较臣民们的“谤言”,牢骚、骂娘的话都让说,才能“开天下之口”,招来至切之言。继承了古代开明政治家反对“防民之口”(《召公谏厉王止谤》)的优良传统,主张“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即可杀可不杀者不杀,可治罪可不治罪者不治罪。这在如今看来,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希望寄托于国君的开明,则有其局限性。路温舒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官吏,不可苛求于他,不能象路温舒那样寄托于个人,而必须从根本制度上着眼。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班固:春秋鲁臧孙达以礼谏君,君子以为有后。贾山自下劘上,邹阳、枚乘游于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路温舒辞顺而意笃,遂为世家,宜哉。 [1]
路温舒建议改革。皇帝刘病已的反应是,下一道诏书,命全国法官办理案件时要宽大公平。仅靠行政命令当然不能改受悠久传统,因为冤狱与酷刑,是无限权力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此种制度存在一日,冤狱与酷刑存在一日。像司马迁、周亚夫、颜异,事实上任何法官都救不了他们。但路温舒的奏章,使我们发现中国人权所受的蹂躏,自古就没有有效的保护。这份奏章,是中国最早争取人权的呼声,虽然很温和,很微弱,而且又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3] ——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编蒲抄书
路温舒早年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没钱让他读书,只好让他给人家放羊。失去学习的机会,路温舒虽然很难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他向别人借书,可这样不方便。有一天他放羊的时候,发现河边有一种叶子很宽的蒲草,编成了一张席子,然后把借来的书抄下来。他从抄的书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了朝廷的大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2: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允载时良正

尚德缓刑书
【作者】路温舒 【朝代】汉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标签: 古文观止目的讽刺文言文批判
赏析
文章指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就是说:秦之所以亡,有十个失误,其中一个,到现在(即在路温舒当时)仍然存在,即过分重视、重用“治狱之吏”。这些人,“上下相殴(驱),以刻为明”,“败法乱正,离亲塞道”。他们竞相追逐,滥施刑罚,以“治狱”越苛刻越好,量刑、判刑越重越好。结果,造成“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处死)之计,岁以万数”。
文章尖锐地揭露了封建法制运用“逼、供、信”的残忍手段,使人入罪。所谓“棰楚(以杖鞭扑)之下,何求而不可得”。靠刑讯来逼供,“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示)之”,被迫造假。“吏治者利其...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字长君,钜鹿人(钜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温舒系河北广宗人)。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 百科详情>>
昌邑 - 山东省巨野县下辖镇 免费编辑 [url=]修改义项名[/url]
所属类别 :行政区划




昌邑,旧地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西汉时期曾置昌邑国,几千年而不衰,昌邑集现分为前昌邑,后昌邑二个行政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昌邑镇

  • 所属地区

    山东省巨野县


  • 政府驻地

    昌邑集

  •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旅游攻略

必游

[url=]查看更多[/url]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同年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皇帝位,史称"汉废帝"。并令其嗣汉昭帝,算是汉昭帝的嗣子(也称继子)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官氏,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原昌邑镇人民政府驻地),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汉书·武王子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自此刘贺家族从巨野消失。神爵三年(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刘贺客死南昌,不得归葬,营而未用,遂成废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2: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昌邑 - 山东省巨野县下辖镇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昌邑,旧地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西汉时期曾置昌邑国,几千年而不衰,昌邑集现分为前昌邑,后昌邑二个行政村。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昌邑镇

所属地区
山东省巨野县


政府驻地
昌邑集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旅游攻略
必游

1滨海碱悦盐温泉

2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

3山东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4十笏园

5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6奎文门
查看更多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同年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皇帝位,史称"汉废帝"。并令其嗣汉昭帝,算是汉昭帝的嗣子(也称继子)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己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官氏,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原昌邑镇人民政府驻地),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汉书·武王子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自此刘贺家族从巨野消失。神爵三年(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刘贺客死南昌,不得归葬,营而未用,遂成废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昭帝影射朱由校,汉废帝影射甄费甄士隐朱由检,汉宣帝寓指朱慈炤//薛文宣,太子刘奭寓指薛绍奭。
刘询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汉宣帝为什么对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吗?qq6946647582020.10.06浏览120次其他[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weegfgd2020.10.07


满意答案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句话出自《汉书-元帝纪》,是汉宣帝为了教训太子“柔仁好儒”之百弊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汉家有自家的制度,历来就是“王”、“霸”兼用,礼法并重的,怎么可以只用德教呢?
而这次争论的起因是因为错杀里达成杨恽、盖宽饶,太子认为汉宣帝“持刑太深”。而汉代“霸王道杂之”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霸道”是法家思想,而法家与道家又关系密切,在汉初时,就以黄老“无为”的思想治国。但是在汉武帝的时候,为了适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是汉武帝还是非常重视以法家思想治国。
一方面继承了法家激进的改革思想,另一反面,汉武帝还增订法律,继承先秦法家的“法不阿贵”,严厉执法的精神,任用酷吏,以严峻的刑法治国。汉武帝还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糅杂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选用既懂法家思想又通儒术的士人当官,并且将严刑与赦免共同使用,达到恩威并重的效果。所以后来的汉宣帝吧这种“霸王道杂之”当成了汉家应该一直坚持下去的治国思想。
汉宣帝很好的继承了汉武帝传下去的这种治国思想,但是他不允许“纯任德教”取代“霸王道杂之”的制度。儒家认为:“西周以德治、仁义、王道治国,制定政策符合民众的利益与愿望,民众心悦诚服,上下融洽,长治久安,;而秦朝以法令刑罚、霸道治国,民众怨叛,短命而亡。”但是要搞清楚的是,国家出现之时就不能没有法令刑罚,而贾谊、董仲舒提倡的也是治国应当以德教为主,以刑罚为辅的思想。
而太子所说的确实“纯任德教”,意思就是一种纯粹以德治与道德教化的治国理念,完全反对刑法治国,这是违背常理的幼稚幻想。


《怀古绝句十首(其七)》

《怀古绝句十首(其七)》

青冢怀古【{汉昭帝}】

薛宝琴【{汉宣帝!}】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这是薛宝琴作的怀古诗灯谜的第七首。

这首诗借吟咏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封建统治阶层无“补天”之材、后继无人的悲慨。

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岸上。《大同府志》云:“塞草皆白,唯此草青,故名青冢。”“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王昭君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子,她对于促进民族和睦和民族融合起过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以王昭君为创作对象的作品中,极少有从积极方面来颂扬昭君和亲的。文人学士笔下的王昭君已不是历史上的王昭君了,她成了汉元帝和朝臣们无力抵挡强大匈奴时抛出的牺牲品,成了一个被迫嫁给匈奴单于、命运悲惨的弱女子。文人们在吟咏王昭君的作品里,或把出塞看作是人生巨大的不幸,同情昭君的悲苦遭遇;或借昭君貌美而不得宠幸来慨叹自身的怀才不遇。薛宝琴的这首诗显然属于前一种。

前两句写昭君的愁怨。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水河流不动了,好象在低声哭泣。在它旁边,满面愁容的昭君正在弹琵琶,曲调悲戚哀惋。“拨尽”二字,写昭君抑于胸中的哀愁全部通过琴声表达出来了,难怪黑水河也要为之哭泣。以黑河水为之不流写昭君愁怨,虽然夸张,却写出了愁怨之深。

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弱女子的不幸?后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感情激愤。笔锋直指汉朝皇帝和他的满朝文武,将他们比作樗栎(chu li)。樗栎即臭椿和柞树,古人认为这两种木材“大而无用”。这些人昏庸无能,用和亲的办法对付强敌,造成了昭君的悲剧命运。他们受到历代人们的讽刺,自己应该感到惭愧。

薛宝琴写这首《青冢怀古》,一则对王昭君的不幸表示同情,二则讽刺统治者的无能,二者都没有脱出历代文人吟咏的窠臼。北宋欧阳修《再和明妃曲》中,有“红颜胜人多薄命”的句子,充满了对昭君的同情;同时也对汉元帝提出了批评:“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然而这首诗对于全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意义则不同,他把历史和现实相比较、相联结,在诗中寄寓了更深一层的涵义。

曹雪芹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发展到他生长的时代已是日薄西山,他对封建统治面临崩溃的局面感到悲哀。第一句诗的意思,在宝琴眼里,是黑水河在为一个弱女子的凄惨命运悲泣,在曹雪芹的笔下,黑水河则是在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没落唱挽歌。他面对末世的到来,想到昔日的荣华富贵即将烟消云散,曾有的繁荣昌盛一去不返,感到无比悲哀。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种感伤的情怀无以排遣,“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王安石《明妃曲》),曹雪芹的心情,悲哀而又寂寞。

后两句借讽刺汉元帝和群臣的昏庸无能,表达了曹雪芹对封建统治阶层的不满和愤慨。

《红楼梦》第一回《石上偈》有句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曹雪芹借顽石自叹表明自己“补天”的愿望,希望能有人力挽封建大厦于即倒。然而在此封建末世,“汉家”(即掌握权力的贵族阶层)已失去了往日的进取精神。作为贾府统治阶层的贾赦、贾珍、贾琏之流,荒淫无耻,只顾自己花天酒地享乐,无心理家,更不要说治国;贾政是封建道德的捍卫者,也是迂腐无能之辈,对内管教子侄不力,外任竟被手下人骗得险些丢了乌纱。不仅如此,统治集团内部还要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大小官员贪赃枉法,欺下瞒上,官场污浊黑暗,贵族腐化堕落,这些人已无力承担“补天”重任,何况这个“天”崩溃之势已成,已没有补缀的希望了。曹雪芹只能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把对统治者的失望化作一腔悲愤。

据《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这首《青冢怀古》暗示了香菱的命运。她的“册子”上所画的“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的图景与诗的首句所写相合。香菱永别故乡亲人,身世寂寞孤凄,这又是第二层的意思。“汉家制度”的“汉”是“汉子”的意思,在这里当“丈夫”讲,指薛蟠。后两句是说薛蟠横暴而愚钝,是不成材的“樗栎”,应该永远受人嘲笑。

关于这首诗的谜底,徐凤仪《红楼梦偶得》云,“《青冢》似隐墨斗”。


汉宣帝明知刘奭会乱汉家制度,又为何立其为太子,不仅是因为爱情
播报文章



有希望的地方
关注


2021-12-05 23:19





汉宣帝明明知道刘奭(汉元帝) 会乱汉家制度,又为何立其为太子。首先是因为爱情,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腹黑男人的最柔软的部分。不得不说的是,汉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最高峰是汉宣帝刘询在位的时候,这位生在监牢里的皇帝,真是历史上的唯一的一个了,汉宣帝是霍光所立,汉宣帝能够忍到霍光死后再诛杀霍光满门足见汉宣帝的隐忍。汉宣帝诛杀霍光满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妻许平君的死,许平君是汉宣帝的白月光,二人不是政治婚姻,更不是父母之命,他是汉宣帝的真正的爱情,是皇帝的初恋,又是糟糠之妻。而后这对患难夫妻一个成为皇帝,一个成为皇后。二人的惊天逆转让二人惶恐,彼此最相信的也只有对方,这才有“故剑情深”的成语。但许平君还是死了,在十九岁的桃李之年就香消玉殒,死于一场政治谋杀,汉宣帝忍住,但他今日忍得越久,他日报复起来就越狠。



所以,在汉宣帝心里,许平君是他心中永远抹平的伤痛。即使在他铲除霍家、掌握权力后,这种无法弥补的悔痛之情,依然在午夜梦回之际,时时啃噬他的心灵,让他倍感煎熬。而刘奭是他和许平君唯一的孩子。如果不让这个儿子登基,他会觉得自己无颜去地下去见发妻许平君,可以说,太子之位是能给许平君唯一的礼物和怀念了,但汉宣帝眼里,这个儿子真的没有能皇帝的能力,即便如此,汉宣帝还是立了刘奭为太子。换句话说,即便刘奭是个傻子,汉宣帝也会传位给刘奭。但我们仔细看看,汉元帝刘奭在位十五年,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更不是昏君。但他却埋下了两个汉朝灭亡的伏笔。他任用宦官石显,这是汉家王朝第一次有宦官弄权,还有就是他的皇后王政君,由于超长待机太能活,造成外戚专政,这实际就是那句“会乱汉家制度”,就让人一言难尽了 。



汉宣帝生于民间,知道基层的困苦。这使得汉宣帝知道儒家这玩意是个门面,是给人看的,可是儿子“中毒”太深,真的认为儒家能治国。因此汉宣帝这才有“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过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实际上就是汉元帝无法以霸王道牢牢掌控住天下局面,后来真的发现儒家“骗人”,只好赐死萧望之。但又无人可用,无奈之下选择用太监来治理朝局。这昏聩的也真够可以的。



汉宣帝自己登基属于一个意外,是权臣霍光所立,他自己又屠杀权臣霍光满门,他不愿意自己儿子也有这样事情发生,刘奭是他和皇后嫡子,太子没有原则性错事,无关废立太子是动摇国本之事,汉宣帝虽然是一代雄主,在太子的问题上也不敢肆意妄为。不愿意冒着效法汉武帝的风险废除无大过的太子。 临江王刘荣、戾太子刘据(亲爷爷)殷鉴不远。如废太子,纵然自己生前能保其性命,他死后呢?因此,汉宣帝即便为了刘奭活着,也不能废太子。



还有就是土地兼并问题,汉宣帝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把关东豪族迁徙到关中地区,以及把士族迁徙到河西、河朔等西州新土 也完全没有办法彻底清算已经构成汉家天下统治中坚力量的官宦世家与地方豪族。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而太子刘奭又偏偏相信这些人。这才让汉宣帝有感而发,且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的“癌症”。这显然不汉宣帝父子可以解决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0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宣帝明知太子会乱汉家制度,为何当时不废了他?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司马光对王道的看法是否有理?显示全部 ​

关注者
267
被浏览
823,627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1 条评论
​分享

9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何楚之
何楚之
吾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
50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元帝倒霉就倒霉在老刘家背祖训的时候他出来当背景板,但是如果真说起来,“纯任德教用周政”这事还真赖不着元帝。

在昭宣之际,儒学意识形态的兴起便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宣帝本人对此也很清楚。与其说他是真的怪罪太子,不如说更像是旧时代的人抱怨“世风日下,汉家不古”。

然而从宣帝对身后事的安排来看,宣帝很可能不再执着于“霸王道杂之”,而是接受了汉家将会“纯任德教用周政”的现实,亲近儒生自然也就不构成废太子的理由。

一、宣帝对儒学的态度

宣帝作色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 “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
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关于宣帝不废太子的原因,汉书里已有交代,主要是因为许氏旧情,这也自然是重要的直接原因。而在亲情关系以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汉家制度与儒学的关系。

关于淮阳王的描述,除了此处提及的“明察好法”外,其本传记载其“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材,帝甚爱之”,确实是符合“霸王道杂之”的合适人选。然而宣帝最终未立淮阳王,除了亲情因素以外,或许也与他对于儒学的态度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训斥太子纯任德教将会“乱我家”之后,宣帝亲自主持了石渠阁会议,对于儒学经典的诸多问题已经广泛的讨论,并逐步确立了榖梁春秋的重要地位。就此事而言,宣帝同样处于儒学意识形态之中。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宣帝对于萧望之的态度。萧望之对于宣帝朝“霸王道杂之”风格的官员心存不满,因而上书攻讦,宣帝由是愤怒,但其对于萧望之的处置却颇为玩味:

望之遂见废,不得相。为太傅,以《论语》、《礼服》授皇太子。
宣帝一方面弃用萧望之,另一方面却没有将其彻底赶出政治舞台,反而将他置于十分微妙的太子太傅之位。如果他真的将儒学视为乱家之政,为何又让其傅教太子呢?太子的观念,究竟起源于何处呢?

更为明显的是,宣帝去世前托孤三人,恰恰正是萧望之、周堪、史高,而非霸王道杂之的黄霸、于定国。在三人之中,史高为外戚,“充高位而已”,而萧望之与周堪均为儒学领袖。

就此而言,这位标榜了一生“霸王道杂之”的宣帝,在其临终时才是真正的“纯任德教,用周政。”为了理解宣帝的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回到昭宣之际的历史语境中,回到儒学在这一阶段的崛起。

二、儒学在昭宣之际的兴起

今天我们已然清楚,武帝时期的所谓独尊儒术更多只是一个神话。在武帝时代,有儒生背景的官员屈指可数,并且他们大多直接依附于武帝本人,并未形成自身的权力网络,因此在武帝时代,儒学便如同他们的缩影公孙弘一样,仅仅起到了“缘饰”作用。

然而在昭宣之际,伴随着武帝的去世与巫蛊之祸带来的巨大权力真空,儒学开始在帝国朝堂之上迅速发展,直到西汉晚期成为影响朝局的重要意识形态。具体而言,“儒学在昭宣时代的兴起”包括两个维度:儒生的掌权以及儒学话语的普遍化。

儒生的掌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朝堂之上儒生数量的增长,第二是儒生从孤立状态逐步形成以父子、师承为中心的权力网络。

就前者而言,根据蔡亮的统计,武帝朝的儒生高官仅有六人,而与之时间近似的昭宣元三代则出现了鲜明的对比。在身份相对明确的74名高官中,儒生占到了24人,11位丞相中有5人为儒生,另有3人在从政后开始修习儒学。

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即使是外戚与宦官,同样着力提拔儒生,以此强化自身的正当性,比如与萧望之对立的宦官石显,也在提拔儒生匡衡、贡禹。而对于文法吏而言,掌握儒学同样是得到任用的重要途经: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就后者而言,这些儒生在占据高位后,不再如武帝时期一样孤立的依附于皇权,而是转而经营起自己的权力网络。同样根据蔡亮的统计,成帝以后的高官中有25人来自昭宣时代的儒生政治家族,韦氏、萧氏、丙氏、王氏、孔氏都将权力延续了下去。

如果说父子相承还是政治的惯常逻辑,那么更具儒学色彩的无疑是师生间的权力网络。夏侯始昌的师门中有4人担任丞相,12人成为高官,而欧阳高与眭孟门下分别有6人、5人成为高官。

而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举荐”也成为儒生之间拓展权力网络的重要方式,如魏相举荐萧望之;萧望之举荐薛广德、匡衡,这与武帝朝儒生之间的彼此攻讦截然相反,儒生已然结成了一种交际网络与身份认同。

除了实际的政治权力之外,儒学话语的普遍化同样说明了儒学的兴盛。在昭宣之际频繁的政治变动中,儒学越发清晰的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在丙吉请立宣帝的上书中强调了宣帝“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而在最终立宣帝的诏书中也提及:

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霍光的态度,霍山称“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仇之。”说明就其本心而言,这位昭宣之际最为重要的掌权者并不倾心儒学。

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霍光依然要表现出对于儒学的重视。“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隽不疑以《春秋》缉拿冒充卫太子者时,霍光“闻而嘉之”,并强调:

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
就此而言,无论是皇帝的废立,还是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儒学越发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即使是霍光这样不认同的儒学的人,也需要在政治活动宣称并强调儒学的正当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儒学正在越发强势。

一个可供参考的例证是昭宣时代对于天人感应学说的接受。在西汉,天人感应的观点可以追溯到文帝时期,但是一直到武帝时代仍未被普遍接受,董仲舒曾以辽东高庙起火喻指淮南王刘安,武帝对此不屑一顾,甚至被不知真相的弟子吕步舒“以为下愚”。

然而在昭宣时代的政治斗争中,以天人感应学说攻击政敌逐渐成为被接受的常态,在昭宣时代最为激烈的两场政治斗争中,我们都能看到天人感应话语的身影:

在霍光谋图废立刘贺时,夏侯胜曾劝谏刘贺:

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
而当宣帝试图对霍氏予以反击时,萧望之上奏:

《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善祥未臻,阴阳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之所致也。
综上所述,儒学在汉代的发展,并非成型于武帝时期或是之后的元帝时期,而恰恰是在昭宣时期,在新的历史形势之下,作为一种新兴意识形态的儒学,必然与汉家制度乃至汉室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冲突,而这才是宣帝斥责太子的根源。

三、儒学意识形态与汉家的冲突

在武帝的高压政策下,儒学的生长实际是被抑制的,同样被抑制的还有儒生对汉家政策的不满。而随着武帝的去世,这种不满在盐铁会议中被集中的展现出来。

盐铁会议上,儒生们集中攻击了桑弘羊以及其所代表的武帝朝诸多政策,但最终会议的结果仅仅是废除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而没有根本性的变革。自此之后,儒生逐渐对汉室失望,因而在儒学意识形态的引导下,走向了一条更为激进的道路。

“公孙病已立”事件或许是出于卫太子一系的谋划,但是其中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儒生们的借题发挥。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孟推《春秋》之意,对此解读为: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
眭孟依托儒学经典,借“公孙病已立”一事要求汉室禅让,最终受诛。此事鲜明的体现出盐铁会议后儒生的不满,并且开启了延续整个西汉后期的“禅让风潮”。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宣帝斥责的太子的缘起是:

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此处所提及的盖宽饶,恰恰是因为被牵扯进禅让风潮而受诛,盖宽饶曾经在上书中提及: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
基于这样的视角,我们才能够重新理解宣帝对太子的斥责以及对汉家制度的强调。对于始终崇尚“霸王道杂之”的宣帝而言,他一方面无奈的意识到儒学正在不可阻挡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愤怒于他们竟敢提出让汉家禅让的激烈要求。

而就在儒学与汉家的矛盾一触即发的背景之下,太子竟然向他建议应当重用儒生。

不骂你骂谁?

然而在盛怒之后,宣帝终究还是冷静了下来,所以他会主持石渠阁会议,令萧望之、周堪辅政。“乱我家者太子也”只是一句气话,他是昭宣之际儒学兴起的亲历者,甚至是受益者,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儒学的兴起是一种历史趋势,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

不知道临终前的宣帝,是否接受了那个“纯任德教,用周政”的汉家世界?

====================私货分割线===================

最后我们用一点时间讨论一下元帝。尽管《汉书》中的确提及了这位年少好儒的太子在即位后的确改变了宣帝时期霸王道杂之的策略:

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法律
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
但是如果回归到元帝朝的政治环境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否出于其本心,就客观上而言,真正占据上风的恰恰是石显、弘恭等宣帝时代遗留的中书宦官,而萧望之、周堪、张猛等儒生,最终都惨死于元帝朝的政争之中。

萧望之上书攻击石显、弘恭等人:

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
然而皇帝的态度却是“元帝不听,由是大与显忤。”

与之作为鲜明对比的是,当弘恭、石显等奏攻击萧望之时:

望之、堪、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
元帝事后解释称自己不知召致廷尉之意,误使萧望之下狱,然而最终仍将其免为庶人。后来元帝据称有意使萧望之为相,但同样是在石显、弘恭的攻讦之下,竟使萧望之自杀。

在萧望之等人攻击石显时,元帝的态度是“不听”,而在石显等人攻击萧望之时,元帝却总是半推半就的将萧望之置于危难之地。两相比较之下,他似乎更加信任石显、弘恭等中书宦官。

除此之外,这位“好儒”的皇帝对于西汉后期盛行的儒学改制似乎并没有太坚定的热情。在其执政期间,相对重要的只有宗庙改革,然而即使是这一改革同样多有反复,直到王莽时代才真正确定下来。

就此而言,在元帝实际的政治生涯中,我们似乎看不到那个“纯任德教,用周政”的太子,相比于“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或许“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才是对元帝更好的评价。我们似乎只能解释成:宣帝真把元帝骂明白了。

当然,我倒是并不认为这说明元帝是一个富有心机或是善于隐藏的人,恰恰相反,他和后来的成帝的问题一样,缺乏敏锐的政治思维与控制力。

他并不是王莽那样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他对儒学并没有太多深刻的理解理解与偏好,他所做的一切仅仅使随波逐流,他的太傅教导他儒学,因此他就像宣帝建议任用儒生,在他即位以后石显能够更好的施加影响,他便使得自己的太傅惨死。

对于元帝、成帝而言,他们最大的错误并非某种政治倾向,而恰恰是他们没有倾向,他们缺乏对于政治的洞察力与控制力,因而任由周边人摆布,最终使得朝堂在他们的时代走向失控。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是否应当对于元帝、成帝抱有更多的同情与理解呢?

我的评价是:爬。

说实话,研究大明时,天天遇到的都是嘉靖、万历这种王八蛋皇帝,只能尴尬的努力试图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耗,但这可是秦汉史啊!我们看的是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即使是最次的惠帝还知道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呢,你元成是个什么东西你让我花时间理解你?爬!

编辑于 2023-06-12 19:52
​赞同 505​
​4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愁予
愁予
67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汉朝名气太大了,以至于给人错觉他是一个离我们不太遥远的朝代。实际汉朝距今已经2000多年,很多事对于见多了历史的现代人来说没什么,皇帝根据个人好恶换继承人也无所谓,但是对于汉朝人来说就是破天荒的大事。

比如废太子,后来的2000多年很多太子被废,虽然有些太子奋起反抗,但是大部分选择逆来顺受,我们知道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汉宣帝的认知里,唯一和平废太子是汉景帝废太子刘荣改立汉武帝。而汉武帝因巫蛊之祸造成的是绵延几十年的恶劣政治影响,大量官员被杀,汉宣帝自己就是直接受害人。等于两个案例,一个废太子被害死,一个被迫反抗失败自尽。总之废太子就是不得好死,这是汉宣帝不能接受的。

再说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只是柔仁好儒而已,并没有大的过错,反而显得是一个开明仁爱的君主,而且汉宣帝跟许平君那是患难真爱,对太子也是真感情,只是有点恨铁不成钢而已。

一个父亲可能对儿子不满意,但是父亲会因为儿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弄死儿子吗?

编辑于 2023-02-11 10:17
​赞同 677​
​4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东野主人
东野主人
纯玩
69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是啊,刘询不是傻子,他也找到了问题根源,为啥不换呢?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换谁都一样;要么刘奭就是正解。

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刘奭身上。不是刘奭乱了汉家制度,而是汉家制度本来就撑不下去。

刘询发现了问题是汉儒过分强大,察举制实行多年,天下征辟的不是贤良,九成都是影帝。所以才说“炫目名实”。那些玩意儿求取虚名当官,实际根本就是流量明星。换谁上去都要接受他们摆布。

而那个时候刘邦构建的三权制衡体系已经崩溃。功臣集团从公孙弘布衣拜相之后就废了,宗室诸侯也被推恩令废了。文景两朝构建的与百姓共治天下的统治基础,也被建明堂隔绝中外。能够和汉儒掰手腕的,就只有外戚。

只有两端的制衡非常脆弱,皇帝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刘询自己登基之初就领教过外戚的威力。因此他才会用麒麟阁画像的方式重新构建功臣集团。

问题就出在制度上。霸王道杂之原本包含儒道法三派,也能构建一个小小的学术制衡。不过汉景帝时期汉儒用避讳的办法篡改了老子,又在儒道之辩把道家打了下去。还有刘安反串黑,勾结方士和汉儒搞出来一部伪装道家的淮南子。法家更倒霉,张汤用汉儒伦理解释法理,从那时起就让法家彻底被汉儒踩了下去。

所以你看,问题都出在哪个时期。刘询那么点时间,根本不足以扭转一切。而且察举多年之后,汉儒追求的虚名已经成了实利,皇帝贸然动别人的利益,会变成n多人的杀父仇人。刘询麒麟阁构建起来的不是功臣,而是有画像的汉儒、宗室、外戚集合体而已。

大汉朝已经积重难返。要是没有强势皇帝坚持百八十年搞制度革新,从根上下手改变的话,汉朝要不了几年就会玩完。

因此刘询看到了问题,却根本无力解决。

刘奭未必是被汉儒蛊惑,而是他必须接受汉儒的蛊惑。换了别的太子也一样。

最关键一点,刘奭有个创举,不过却实实在在为大汉两次后期两度续命。作为皇帝,他用宦官作为皇权延伸,代表他亲自下场制衡汉儒,重新构建汉儒、外戚、宦官的三权制衡。哪怕是饮鸩止渴,也能为汉室多续几年命。只是没想到,后面来了个双重身份的权臣。

从刘询后期的政局来看,刘奭做出的已经是最佳选择。他就是正解。敢动汉儒的蛋糕,史书上的刘奭必然是昏君。

编辑于 2022-10-04 13:53
​赞同 698​
​7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季坤方
季坤方
填脑洞ing~
547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你当亲生儿子是地里的萝卜白菜,能让你随便挑挑拣拣?

非人工辅助下,孩子最多的人,是刘备祖宗、中山靖王刘胜,子孙约有一百二十余人,这还是隔壁老王帮了一把。

汉宣帝总共几个儿子?

五个。

这就很尴尬了。

优中选优的前提是基数大,比方说影视剧热衷的九子夺嫡,康熙人家是真的有二十多个儿子,叠加清前中期变态的皇子教育,这才卷出来几个儿子争皇位。

但汉宣帝就这么五个儿子。他是觉得自己手把手养出来的儿子稳当,还是那几个没怎么用心的儿子稳当?

何况换太子——尤其是多年的太子——还得换一大批辅政之臣,哪个皇帝都得掉一层皮。

举两个出名皇帝的例子:

李世民为了给李治铺路,一把年纪了亲征高句丽。要没有这趟出征,李世民估摸着还能多活几年。

朱元璋倒是没折寿,他把半个朝堂砍了。

我要是刘病已,我一想起换太子这事,大半夜我都得坐起来拍大腿——

不是,我换啥啊,我自己用心养大的亲儿子,我媳妇儿的血脉,全天下认定的太子,我换他干啥?

就为了给自己找麻烦?

老子前半辈子在监狱里长大,后来又装了那么多年孙子,好不容易老了老了,想要享受几天,我干啥给自己找不痛快?!

别说汉宣帝了,任何想要换成年太子的强势君主都得被这一连串问题拷问一番。

朱棣不换太子,真的只是因为一个好圣孙?

扯淡。

朱棣当时应该很能理解李世民,毕竟老大上台,其余俩孩子还能活;要是老二上台,老大和老大儿子大概率就得嘎……

再说了,谁能保证辛辛苦苦换下来的崽子就是刘彻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

万一换成堡宗那样的,那可就热闹了。



何况,换太子对国势上限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注意是上限)

因为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就俩:

一,武力不行,被人给灭了;

二,人地矛盾,自己开始吃鸡大戏了。

这俩问题,前者只有李世民朱元璋这样的皇帝能扭转;

后一个,李世民来了也得懵逼,之后扭头重新加入吃鸡大赛,人为解决人地矛盾。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饭吃就是没饭吃。

马尔萨斯先生提出的难题,只有马克思与马克沁能想法子解决。

(其实还有个科技爆炸,但汉宣帝想不到这点)

因此,皇帝培养继承人,与其说是在赌上限,不如说是在稳下限——

正所谓二王三恪,正常情况下,我家孩子就算当不成皇帝了,当个寓公快快乐乐过完后半生也不难,最多跟阿斗似得被人用乐不思蜀骂一千年。

但要是折腾,一不小心摊上了雄才大略隋炀帝,资深文青宋徽宗,人菜瘾大明英宗……

现在知道阿斗的好了吧?!!!



汉宣帝就算不知道阿斗是谁,也肯定知道换谁做太子都没办法永远让汉朝强盛下去——

因为汉宣帝能给汉朝回血,一是因为汉武帝把外敌打残了,二是因为汉武帝应图尽图,腾出来大片无主荒地。

人地矛盾,除了吃鸡大赛,天王老子也没法改变。

天王老子都改不了的事情,他刘病已多大本事,能生出来个解决人地矛盾的儿子?

所以,但凡汉宣帝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自知之明,他都会知道,不换太子是最优解。

至于汉宣帝吐槽儿子乱我汉家……

谁没骂过自己儿子?

骂都骂了,还能真不要他了?

以上。

编辑于 2024-04-10 12:57
​赞同 547​
​4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扶楠
扶楠
眼睛和指尖上栖息着无数星辰
3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问题:汉宣帝明知太子会乱汉家制度,为何当时不废了他?

首先,问题中的“明知”就不对,汉宣帝没有预知的能力,他觉得刘奭不成器,觉得他被儒生们忽悠了而不识真正的帝王之术,甚至说“乱我家者太子也”——但要知道,这更多是气话,他自己也不能肯定刘奭以后真的会乱朝政。

我们的史书上记载了不少父亲对儿子预判的事,如赵奢评赵括,诸葛瑾评诸葛恪,都被认为是有先见之明、识子之明。但那又如何?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夸过他们的儿子?可能夸的也并不少,只不过因为他们儿子败亡了,所以挑了说中他们不好的话来记。爸爸批评儿子不是很常见的么……

其次,假如把真历史摆在汉宣帝眼前,让汉宣帝知道汉元帝当政时期的所为,那么他也很有可能也不会废太子。汉元帝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评分虽然不高,但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一个王朝总有止不住向下坡走的时候,把所有责任都怪到汉元帝身上是不合理的。而且又怎能保证换了别的儿子上来一定就比刘奭做得好?

再次,刘奭未经朝政,性格又偏仁弱,所以信了儒生们的忽悠,但不代表以后他永远是这样子,人总会变的,特别是有了经历之后——谁还没个中二的时候呢?刘启做太子的时候,因为下棋起了争执,把吴王刘濞的太子打死了,汉文帝说什么刘启不成器的话了吗?没有啊,至少没记下来,死就埋了呗,还能怎样。不错,刘启彪悍一些,刘奭柔弱一些,但对于一个守成之君来说,有时候仁弱安分一些比彪悍好大喜功略好一点——我说的是性格表现的趋势,不是说汉景帝真的好大喜功。

最后就是汉宣帝对许平君的感情。许平君的惨死也是让汉宣帝无法释怀的一件事。

所以综合来看,汉宣帝不会一时冲动就废立太子,他的确老于帝王之道,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对付霍家),也知道什么事最好不要试(比如废立太子),如果他真的废立太子,那么乱朝政的就不是刘奭,可能就是汉宣帝自己了。

编辑于 2019-08-20 12:53
​赞同 301​
​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跳舞
跳舞​​
知乎十年新知答主
3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汉宣帝其实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这个和他幼年的经历,以及前半生的坎坷有很大的关系。

他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他的祖父,戾太子刘据,经历巫蛊之乱,堂堂大汉太子,被逼的发动兵谏,最后兵败自杀。

他的父亲母亲都死掉。

全家就剩下他这么一个血脉。

他是一个自幼就孤苦无依的可怜人。

这个事情给汉宣帝造成的影响就是,他一辈子都非常渴望亲情,是一个很念旧很注重家人的人。

汉宣帝即位后,一直都摆出一副忍者神龟的姿态,对权臣霍光都是极其隐忍和退让的。

你让我干嘛我就干嘛,我忍着就好了。

从来不和霍光正面冲突。

但唯独一件事情,是汉宣帝第一次和霍光正面刚了一下。

就是关于立谁为皇后。

这是汉宣帝在霍光主政的时期,唯一的一次和霍光正面交锋,并且没有妥协。

·

汉宣帝被霍光找来当皇帝之前,有一个妻子的,许平君。

许平君的父亲,叫许广汉,是掖庭当差的。

年幼时候的汉宣帝生活在哪里呢?

掖庭!

当时的汉宣帝是一个孤苦无依的人,虽然是汉武帝的曾孙,但却是身上背着罪的(他祖父兵谏被定位谋反,他就是反贼的后代。)

空有一个皇族宗室的名义,其实很惨很惨的。

据记载,许广汉对年幼年少时代的汉宣帝是极其照顾的,记录的是:同室而居!

等汉宣帝长大后,许广汉就把自己的女儿许平君嫁给了当时年轻的汉宣帝。

这个婚姻在当时看是很危险的。

因为汉宣帝空有一个皇族宗室的名义,但其实一直处于危险之中,不知道哪一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即便不死,也是一个背负了罪名的皇族宗室,这辈子看起来不会有啥翻身之日。

许广汉的妻子就曾经一度反对这个婚姻的,后来被说服了。

许广汉一直和汉宣帝同室而居,还对他生活非常照顾。

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对汉宣帝是多大的恩情?!

可想而知了,一个年幼就死了全家的,孤苦无依的少年,面对一个和自己日夜生活在一起的大人。

这个男人还各种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在汉宣帝心里,简直把这人当父亲当亲人一样尊重好不好?

而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很有可能是和汉宣帝从小就认识的。

这叫什么?

这叫青梅竹马啊!

简单的来说,汉宣帝是对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把对方当成了亲人,是恩人,更是亲人!

娶了许平君后,就是青梅竹马变成了少年夫妻。

恩爱可想而知了。

亲人加恩人,这双重属性,对于自幼就失去了全部家人的汉宣帝,是何等的重要?

·

所以在即位初期,要立皇后的时候,满朝大臣都要求汉宣帝,册立霍光的女儿当皇后。

汉宣帝这个忍者神龟表示:NO!

他要立许平君为皇后!

而且他想了很多法子,顶住了压力,最后霍光都妥协了。

许平君成为了皇后。

·

后来,许平君被害死了。而且是被霍光的妻子害死了。

可想而知,痛失了少年时代的原配妻子,这个妻子,不单纯是妻子,更是汉宣帝的恩人,是汉宣帝的亲人。

而因为自己强烈要求立她为皇后。

结果她被人害死了。

汉宣帝其实是极其悲痛的,悲痛之外,还带着巨大的内疚。

·

汉宣帝后期,知道太子不怎么行。

问题是,太子是许平君生下的血脉!

是恩人加亲人,加原配妻子,为自己生下的太子。

更是汉宣帝心中带着愧疚的情况下。

对于一个年幼就死了全家的汉宣帝,他对于亲人的家庭亲情是何等的重视。

诸多元素加在一起,他当然不忍心废掉太子了。

否则的话,他死后,怎么去面对许平君,面对自己的原配自己,面对自己的亲人加恩人?

·

另外一个原因,太子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其他几个儿子,也并没有看起来特别出类拔萃的。

就算换一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汉宣帝曾经一度喜欢过另外一个儿子刘钦,但刘钦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华,只是因为汉宣帝比较喜欢他母亲,刘钦长的比较高大健壮而已。

而且,刘钦的母族不太好,后来惹出过乱子。

·

最后一个原因,你说太子不行,这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太子是深受儒家影响的,典型的儒家吹捧的【仁德】之君,汉宣帝不怎么喜欢这种主张,但也只是在观念上的不同,而实际上,太子是受到了不少大臣拥戴的,汉宣帝也没有废掉太子的充分的理由。

·

发布于 2023-05-03 12:57
​赞同 335​
​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秦时亲
秦时亲​
克莱登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御姐同好会指导老师
23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刘奭首先是刘病己的儿子,其次才是汉家太子。这对父子是历朝历代中极为罕见的当过真民间父子皇帝与太子。再加上许平君的遗泽,汉宣帝怎么可能会废太子

发布于 2022-10-06 16:10
​赞同 232​
​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iqmm
iqmm
15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没讨论的必要,元帝算是个中等君主,谈不上多差,反倒儿子汉成帝很差,孙子差怪爷爷立爸爸立得不好,这逻辑在哪儿?谁能保证自己的孙子质量,运气好的立了朱祁镇都没事。

发布于 2022-10-01 22:47
​赞同 156​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luozhaoyu
luozhaoyu
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感情因素:刘奭生母是恭哀皇后许平君(西汉唯一独立双谥号皇后),汉宣帝糟糠之妻(故剑情深,南园遗爱,少依许氏终不背焉),因母怜子,爱屋及乌。

刘奭本人和汉宣帝父子感情极其深厚。史书上这对父子的亲情互动比比皆是,比如刘奭生病记忆力衰退汉宣帝就调集文学博士到刘奭身边念他喜欢的文章“欢娱太子之心1.0”。刘奭心情不好了,汉宣帝以自己生日为名到太子府中安慰“欢娱太子之心2.0”。刘奭死了司马良娣心灰意冷不亲近妻妾了,汉宣帝派王皇后精选宫中美人五入送入太子府中“欢娱太子之心3.0”。如此频繁的汉家父子亲情互动在西汉一朝都是少见的,可以说除了政见上对刘奭有点不满意,私人情感上刘病已可是对自己的好大儿疼爱至极的!

还有隔代亲因素,别忘了刘奭为宣帝生下了第一个而且是宣帝生前唯一见过的孙辈,宣帝对这个孙子的态度是亲自取名为刘骜(千里马),字曰太孙(隔代指定接班),常置左右。可以说在情感上刘奭已经在宣帝心中刷到满分了,以西汉的先例(汉景帝刘荣,汉武帝刘据)让太子废就是让他死啊,将心比心你们是刘病已会忍心吗?

现实考量:汉宣帝其他儿子中刘钦是个舅宝,能被舅舅张博几句奉承话轻易骗到五百金的货。刘嚣除了儿子多孝顺外没有什么其他好素质体现了。刘宇更是有对母不孝绞死姬妾的恶行。至于刘竞可是宣帝老来子,皇孙刘骜的同龄人啊。所以现实位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反直觉的结论,刘奭恰恰是刘病已一群挫儿子里面最高的了!刘病已又没有尧舜禅让的情操,父死子继也只能选刘奭了。

至于司马光的论点,柏阳大师不是已经经典论述了吗:司马光为了论证汉宣帝俗儒是古非今的观点不对,举出了一长串“真儒”,恰恰都是古人!司马光自己不是就对号入座是古非今的俗儒了吗。好比有人说螃蟹是横着走的,螃蟹不服—我走给你看,然后表演了一番经典螃蟹横走!

编辑于 2023-08-08 09:21
​赞同 49​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刘磊
刘磊​​
广告/公关/会展行业 从业人员
11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你应该问,“汉宣帝明知太子会乱汉家制度,为何当时不杀了他?”

虎毒不食子,废了太子,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必然杀了废太子。正牌嫡长子,必须杀掉,否则新太子怎么上位。

汉宣帝的老丈人许广汉,可是对刘病已有恩的,许家的许延寿可是有兵权的。

一旦废了太子,那么许家(汉宣帝发妻的娘家)就必须要处理。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汉宣帝要杀掉亡妻的儿子,要雷霆手段处理掉亡妻的家人,真孤家寡人了就。

汉景帝杀废太子,是因为自己儿子多,亲妈、亲妹、亲弟还活着、媳妇也合自己心意,汉景帝不缺亲情,汉宣帝才几个儿子?

汉武帝杀废太子,废太子是起兵造反,妥妥该死。卫子夫人老珠黄,钩弋夫人可人疼,汉武帝早已翦除卫氏羽翼,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汉宣帝能比吗?

编辑于 2023-02-02 10:13
​赞同 111​
​1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左手舞剑
左手舞剑​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与我心。
16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汉宣帝在立太子的时候,其实非常纠结。因为他偏爱自己的二儿子刘钦,同时对刘钦的母亲张婕妤也非常宠爱。

可他的原配妻子许平君所生的独子刘奭,又非常可怜。为啥可怜呢?

当年汉宣帝刘询还是平民的时候,费了老鼻子力气,才娶了许平君为妻。

两人婚后十分恩爱,顺利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那便是刘奭。

刘奭出生后没多久,刘询就被霍光选中,成为了大汉王朝的新皇帝。许平君这才跟着刘询一起入宫,先担任婕妤,后被封为皇后。

刘询那时候年轻啊,不知道深浅,他不懂自己是不可以随便立皇后的,一切都要看霍光的脸色行事才对,毕竟霍光家里还有一个待嫁的女儿霍成君,霍氏家族正打算把她推选为新任皇后呢!

触怒了霍光以后,刘询自然是没好果子吃。果然,在刘奭3岁那年,他的母亲许平君就被霍光的妻子霍显给毒杀了!那时候许平君正要生孩子,可见是一尸两命。

这可把刘询给伤心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大意,给妻子带来了如此厄运。在这种情况下,刘询自然是更加心疼刘奭这个嫡长子了。毕竟他的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太多。

一、刘奭为何不得汉宣帝的赏识?
既然是亡妻的独生子,刘询自然倍加疼爱。在刘奭8岁那年,刘询便将他立为了太子。虽说有点儿草率,不过也能看出,刘询对许平君的怀念,并没有消失。

为了防止刘奭再被人给害了,刘询特地挑选在后宫不得宠但为人谨慎的王婕妤,担任刘奭的养母。由于王婕妤没有子女,所以刘询将其立为皇后,让她专心抚养刘奭。

除此以外,刘询也很重视刘奭的教育问题,为他请了一堆有名的大儒,担任他的老师。可正是这件事,把刘奭给带偏了。

刘奭自幼学习儒家思想,对仁义爱仁非常了解,但是他对法家思想一窍不通,甚至有点厌恶。这就麻烦了。

因为自古以来的帝王,心里都很明白,儒家只是个外衣,是他们治理天下的脸面,真正要想治理好天下,还得要用法家的手段才行。

可刘奭偏偏一根筋,他认为仁而爱人的儒家思想,就能够治理好国家。可刘奭没有意识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依旧任用张汤这样的酷吏,实际上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汉宣帝对此很头疼,他希望刘奭能转过弯来,真正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儒家和法家需要结合起来运用才行。

很可惜的是,刘奭始终一根筋。

在这种情况下,汉宣帝才会感叹:以后乱汉家天下的,一定是这小子了!

二、除了对妻子的怀念,汉宣帝还在顾忌什么?
既然汉宣帝意识到了刘奭将来不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还没有废掉刘奭的太子之位呢?

刚才提到了,主要是因为汉宣帝对亡妻许平君的怀念,他觉得对不起许平君,也对不起刘奭。

但是,汉宣帝非常宠爱张婕妤,张婕妤的儿子刘钦,长得高大威猛,聪明多才,关键是,刘钦对法家思想非常感兴趣。汉宣帝曾经感叹:这可真是我的儿子啊!

由此可见,汉宣帝觉得刘钦更像自己,再回头看看那个一头扎进儒家堆里的太子刘奭,汉宣帝是真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干这件事,为啥呢?

除了对刘奭的生母许平君有点怀念以外,其实汉宣帝还有其他顾虑。

第一,废立太子,很容易引起动乱。

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就因为巫蛊之祸被杀,导致了长安城中的一场大战,几万人因为这件事被害。汉武帝这一生的辉煌,也因此落下帷幕。

汉宣帝作为太子刘据的孙子,对这场变故非常清楚,他真切地明白,皇太子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如果废立之事,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很有可能导致汉朝的动乱。他的祖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第二,太子刘奭本身并没有大错。

你觉得对儒家崇拜,这是大错吗?恰恰相反,这反倒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家长们,永远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接受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他们希望孩子能单纯幸福地长大。可等到孩子到了社会上,又立马希望孩子们拥有识破尔虞我诈的本事。其实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

同样的道理,汉宣帝刘询为刘奭请了一大堆儒家大师做老师,等到刘奭对儒家感兴趣的时候,汉宣帝再来告诉刘奭,儒家这不好那不好,你觉得是谁错了?

所以说,太子本身没有错,汉宣帝找不到什么理由去废掉刘奭。既然没有合适的理由,为啥非要废掉刘奭呢?

第三,刘奭没有庞大的外戚家族干扰。

汉文帝时期,他的母亲薄姬的家族,成为了庞大的外戚力量,阻碍汉文帝施政。汉景帝时期,他的母亲窦漪房的家族,又成了庞大的外戚力量。

汉武帝时期,先有祖母的窦氏外戚,后有母亲王娡的王氏外戚,导致汉武帝前期压根无法掌权。汉昭帝就更别提了,娶了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以后,彻底成了霍光和上官桀等人手里的木偶。

汉宣帝初期,在娶了霍光的女儿以后,其实也处于被外戚力量挟持的状态。由此可见,外戚对皇权的干扰实在是太严重了。汉宣帝觉得削弱外戚力量,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太子刘奭的母亲许平君,是平民身份,她的父亲许光汉压根就没什么本事,家族也不强盛,无法成为太子刘奭日后治国的障碍。这也是汉宣帝必须要考虑进来的问题。

反观次子刘钦就不同了,他的母族张家,有3个非常贪婪的舅舅,后来成了刘钦的大麻烦。如果刘钦上位,极有可能受到这3个舅舅的控制。

汉朝当时非常强盛,有个“懦弱”的帝王也没关系。

这也是汉宣帝的初心,他觉得自己治理下的汉朝,逐渐恢复了文景之治时的强盛。那时候的汉朝,不仅有汉武帝时期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有文景之治时期富足的经济实力。

所以说,即使汉元帝刘奭资质平平,只要他爹好好干,为他保住这一片大好河山的话,那刘奭在位期间,自然可以平稳运转。

毕竟刘奭的为人汉宣帝很清楚,这孩子虽然痴迷于儒术,可也不会瞎折腾。只要不折腾,那汉朝还是有希望的,子孙自有子孙福,再往后的事情,就不是汉宣帝能管得了。

发布于 2023-08-07 1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2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智愚
宋代诗人 85浏览 0喜欢

喜欢
简介
诗文
名句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观音大士赞
背诵

宝瓶翠柳常随手,又向青莲叶上行。
五浊世中无垢染,不须慈眼视众生。

敬而远,亲而疏。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十二年今上径山请赞笔老墨涩勉而书之
背诵

敬而远,亲而疏。明鉴灵腑,善定锁铢。
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
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8: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僧传奇 | 道宣律师
播报文章

搞笑游戏动图
关注
2021-12-21 23:52
老中医:肝囊肿有救了!用它轻松解决,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
老中医:肝囊肿有救了!用它轻松解决,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
饥饿状态下:多长时间开始消耗脂肪?看完这招,你就知道减肥不难
饥饿状态下:多长时间开始消耗脂肪?看完这招,你就知道减肥不难
量大价优,一件代发
量大价优,一件代发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秀的局面。中有一宗,以奉阐《四分律》为本,并在终南山创立戒坛,制订议规,名之为“南山律宗”,又称“南山宗”,通称“律宗”。这一宗的开创人,就是在平时生活中“三衣皆纻,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的一代名僧道宣。他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坛为人授戒,撰述疏钞解释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为中国的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居终南山,故世称“南山律祖”,而中国的律宗也被称为“南山律宗”。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京兆人,俗姓钱,字法遍,吴兴(今浙江北部)人,(一说长城人;《宋高僧传》作丹徒人)。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十六岁时落发出家,二十岁时,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示寂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8年)十月。世寿七十二,法腊五十二。唐、宋二代,分别追加谥号“澄照律师”和“法慧大师”。

❖示生出家❖

道宣律师,唐代僧人,南山律宗创始人,世称律祖。俗姓钱,字法遍。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四月初八,降生于京兆(即都城)。父亲钱申任吏部尚书,母亲姚氏怀孕时,梦见白月贯怀,有梵僧对她说:“这孩子是梁代的高僧僧佑再来,将来适宜出家弘扬释教。”

坐胎足有十二月后出生,九岁时已遍览群书,能吟诗作赋。十五岁时善习文墨,但厌倦了世间书典,喟然叹曰:“世间荣禄,难可常保。”于是来到长安日严寺,随智頵(又称慧頵)学习佛法,开始诵习经典。十六岁诵《法华经》仅两旬,就已经了彻。十七岁落发出家。

二十岁,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在受戒前,顶戴宝函,绕塔行道,感舍利降函,乃进受具戒。智首律师戒德清净,博览三藏,开坛讲律,独步长安三十余年,有“钞疏山积,学徒云涌”之美誉。

不久,律祖随智首律师听受四分律。听了一遍就已通达,想归隐修禅定。智首律师就训诫他说:修习禅定也应该循序渐进,要先打好基础,由戒生定,因定生慧才行,所以必须戒律圆明以后才可以修定,你还要继续学戒!律祖于是虚心受教,继续在智首律师座下听受四分律学。后来智首律师命令其复讲,律祖不敢受,辞不获已,才按照智首律师教导的复讲。律祖这样听讲《四分律》二十遍,前后经六年,然后才往林间一心修习定慧。

修行要依次第,戒定慧三学相因而生,学戒到一定的时间才可以修习禅定。佛制出家受具足戒以后,五夏以前,要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才可以习教参禅。律祖虽已通达,智首律师还要他继续学戒,这为律祖后来的弘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人留下榜样。



❖戒行高洁 常行般舟❖

律祖一生戒行高洁,不允许自己有丝毫违犯之处,好习禅那,正定清明,智慧显现。穿着布麻的三衣,不着丝绸;坚持佛制日中一食,即使艰苦的时候,只有菽豆之类的食物,也是如此。蚤虱在身上纵跳而不觉,浑然无我;日常的行住坐卧皆依照戒律,随顺法行;长行不倒单,坐不倚床,威仪具足。

律祖追随智首律师十载学律之后,正逢唐朝初年,高祖李渊沙汰僧尼,遂隐居于终南山的“仿掌之谷”(手掌状的山谷)。最初那地方缺水,神人指一处,穿地一尺多,有泉水迸涌,白泉寺因此得名。猛兽驯服,常有来皈依。奇花异果芬芳蔓延,非一般人间所有。某次静坐,护法神相告,净业寺为宝地,可成道业。

律祖不仅戒行高洁,而且定力精深。贞观四年,在清宫精舍,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满九十天,感得群龙化人形,前来礼觐听法。般舟三昧,在连续九十天的时间内,但行但立,不眠不坐不卧,持名念佛。非大定力之人所不能行。般舟三昧译为“佛立”,以行此三昧可得诸佛现前之故。常人一生中行一次,能够坚持下来,都属希有难得,而律祖一生中前后共行了二十一次。在相关的记载中,是行般舟三昧最多的一人。可见律祖之定力不可思议。

这样地精进修行,常感天童来听侍。某日经行,心劳累犯病,忽然毗沙门天王前来,供养补心之方,就是后来传世的“天王补心丹”。

贞观年中,某日夜半,律祖在西明寺经行,突然一阵踉跄,行将跌倒之际,一位身着介胄的少年及时上前扶持。问他的身份,少年说他是毗沙门天王之子张琼,受其戒德感召,来做护卫。临别时并以佛牙和宝掌相赠。

乾封二年春,感天人来谈律相,指出钞本中,有的地方因为翻译有误,而非律祖著作之过,恳请律祖更正,因此而作《律相感通传》,说明佛在世时,以及佛灭度后像法时期的一些情形,并将翻译时遗漏的地方做了补充,所以后来的著述都是重修本。



❖编修律典 南山开祖❖

佛言:以戒为师。并将住持传承佛法的任务交给僧人。僧宝的住世代表着佛法住世。在汉明帝时佛法传入中国,在曹魏嘉平年间,中天竺昙摩迦罗尊者(此云法时),来到洛阳,依四分羯磨,为人授具足戒。自此中国有了本土的比丘。此后经历代祖师撰述疏钞弘扬四分律宗,至道宣律师而大成。

律祖本着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之义,以大乘菩萨的圆教义理会通《四分律》,阐发律学精要。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撰著完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此书以《四分律藏》为基础,以三藏文字、圣贤撰述、古师章疏为补充,分三十篇说明律藏所摄的自修摄僧的各种事相行法。《四分律行事钞》一出,到处抄写流传,各宗的人都修习传诵,奉为出家人依律行事的重要律典。至宋代,对《行事钞》的解释多达六十二家。

《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后世称之为“南山三大部”,为南山律宗的根本著作。其中《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解释律祖所集的《四分律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解释律祖所集的《四分律随机羯磨》,叙述出家众的受戒、安居、自恣、布萨等行法。

另《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比丘尼钞》六卷,称之为“南山二大部”。关于律宗的著作,现存于世的还有《量处轻重仪》、《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释门章服仪》、《关中创立戒坛图经》、《祇洹寺图经》等。因其精博宏富,使律宗独盛于当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国情、风俗、气候有所不同,始终面临着如何更好地本土化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差,有的随顺中国的风俗,而违反戒律,如后世所出现个别的手持金钱、自耕自食等。律祖的著作中,在遵守佛戒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对一些事项做了说明。

例如在印度,僧人平日都是赤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穿着革屣,在中国僧人可以穿鞋,不算违犯戒律。而日中一食、不畜金钱等戒律是必须严持不犯的。

有的戒条是佛通过两次或者数次制戒,才最终确定下来,律典在翻译、弘传中有时也会出现错漏和偏差,律祖对此也进行了修正或说明,使戒律的行持既符合佛制,又适应中国的实际国情,南山律宗传承由是绵延至今。

只有佛陀才能制戒,后世祖师的著作都是对戒律的解释。律祖撰述疏钞解释戒律,无不以佛制为所依,体现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甚深禅定功夫。在律祖的著作中,深契佛意,如同其亲睹佛陀制戒因缘,法华一会,俨然未散也。

因律祖戒律精严,在当时就盛名远播西域。天竺三藏善无畏初到中国,帝问:“要往何处参学?”善无畏奏曰:“在天竺时,常闻西明寺宣律师秉持戒律第一,愿往依止。”

又有证得三果的梵僧,前来礼道宣律祖所筑的戒坛,称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唯师一人也。

道宣所创南山律宗,因受玄奘法相唯识思想影响,所以用心识戒体说融会《四分律》和大乘义理,使“四分”小妄戒和大乘戒用心划分轻重彼此沟通。为此他指出:“戒是警意之缘也……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善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镜,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净妄源。”

弘律之外,他还理路通透地把佛行判为化教、行教两种:“一谓化教,此则通于道俗,但泛明因果,识达邪正,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显其来报,明了而易述。二谓行教,唯局于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施为,必获身口,便依行教。”

再之,道宣还用自己所创心识戒体学说,在《地事钞》中把佛的教法,判为性空教(小乘行)、相空教(小菩萨行)、唯识教(大菩萨行)三种:“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惟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

律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终南山,所以后世将其撰述称之为“南山律”。佛教在印度是没有单独的律宗的,在中国由于道宣律师的弘扬,而形成单独的戒律一宗,与禅宗、净土、密宗等并列为大乘八宗,而其又为各宗所共遵守修学,尊道宣律师为中国南山律宗的初祖。后世中国学律者无不以律祖的著述为圭臬。



❖建坛传戒 续佛慧命❖

出家僧众只有受具足戒以后,才真正的入僧数,传承佛法,令三乘道果相续。律明受具足戒,要由十位授戒师,行白四羯磨法而得。若欲行斯羯磨,必须要假坛场之功。如果没有戒坛,虽然受戒也很难得戒,正所谓:空地架屋徒费成功,无坛结界胜心难发。故如法建立的戒坛,关乎到续佛慧命的大事。

道宣律祖见当时的戒坛建造与戒律不相符,有的甚至不建戒坛在平地就为人授具足戒。故于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二月,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全文共分为十一个部分,详细说明了创立戒坛的缘起,戒坛的由来,戒坛形重相状、高下广狭等,以及登戒坛受戒时的仪轨。令后世建筑戒坛有了明确的法式。并按戒律于净业寺重新创立戒坛,律祖事必躬亲,曾亲自背土筑坛。

律祖创立戒坛后,依其所制的仪轨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戒。至于夏初,四方的僧人云集来此求受具戒,很多都是远道而来。还有的是先前曾经受过戒的,而特意前来重新受戒。各方的大德,也都前来随喜,在坛外观礼,为做证明。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录了三十九位大德,此中包括禅师、法师、律师。律祖并就当时一些大德对戒坛的形重相状等的疑惑,做了解答,标示轨范,垂范后世。

诸方居士也都前来,站满院中,皆合掌随喜立而称善。祇园古风,再现于世。不久又有长眉僧(即宾头庐尊者)前来,随喜赞叹道:“立坛应法,勿过此焉!”

戒坛以及传戒的法式,经历代律师的弘扬,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修典著论 文以载道❖

道宣律祖学养深厚,严持净戒,精通大小乘经律,乃至世典文辞方面,也广学博究。对于佛教文史学的贡献亦相当卓越。

唐朝初年,唐高祖施行“崇老抑佛”的宗教政策,皇帝下诏,置道士女冠于僧尼之上,佛教面临危机。在此时局下,律祖编著《续高僧传》,立传僧格高洁,显扬佛陀圣教。《续高僧传》录入的是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和唐初的沙门。

《续高僧传》上承梁·释慧皎大师《高僧传》的余绪,下开《宋高僧传》的继作,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僧徒类传。共三十卷,有正传三百四十人,附见一百六十人的传记,都是律祖自行搜集史料并撰写。沿袭《高僧传》旧规,分十科,但略不同。

慧皎大师著《高僧传》时,源于又一次佛、道斗争的北魏太武帝毁佛之后。两教斗争零星,北方传来资料不多,故皎公书中仅为六位北魏僧人立传,并无《护法篇》的构思。

道宣律祖则不然,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毁佛之后,释门之内口耳流传着教难期间,沙门虽然遁入山林或混迹民间,仍坚持守道的精神。律祖对教难的感受更为深切,尤其两次教难都跟外道斗争有关,因此特辟专篇记载,以表现其历史意义。以护法沙门的事迹,为后辈作榜样,重振释门之风。

《续高僧传》分科之严谨,其文辞之优美,为后世撰写“高僧传”一类史籍的僧俗视为典范。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著《释迦方志》二卷;后鉴于当时佛道二教论诤激烈,乃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撰述《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龙朔二年高宗敕令僧尼须礼拜君亲,律祖与彦悰、玄奘大师等上书力争,此事乃止;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完成《大唐内典录》十卷,为一部整理经典的目录书。律祖又针对道教之说编集《广弘明集》三十卷、《集神州三宝感应录》三卷;麟德二年完成《释迦氏谱》一卷等,凡此均为佛教重要文史著作,亦为后世治学之指南。

其中,《广弘明集》内分十篇,选辑许多魏晋至隋唐以来珍贵的佛学论文、辩论文章及帝王的诏启等,每篇加以编者的叙述及历代王臣对佛法兴废的辩论,与僧佑编纂的《弘明集》,皆为论述魏晋至隋唐佛教思想的重要典籍。而《集古今佛道论衡》则记载从东汉明帝至唐太宗年间佛道二家论诤的史实,及帝王对佛道二教的态度等。

道宣律祖的著作涵盖有:赞、集、观、仪、传、录、疏、钞八大类,即:《住法图赞》等二部赞;《广弘明集》等三种集;《净心诫观》之观;《轻重仪》、《章服仪》、《教诫仪》等五部仪;《感通传》、《续高僧传》等三部传;《大唐内典录》、《三宝感通录》二部录;《羯磨疏》、《戒本疏》等疏;《四分律行事钞》、《拾毗尼义钞》等钞,著作共五十七种,二百六十七卷。

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六月,西明寺落成,高宗下诏礼请道宣律师为上座。七月,玄奘大师亦奉敕入西明寺。随后道宣律师奉诏参加玄奘法师弘福寺及西明寺的译场,负责润文。暇时则着手撰著。



❖稽首皈依 肇律宗主❖

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春,天人告师,报缘将尽,当生弥勒内院。十月三日,坐化示寂,世寿七十二,戒腊五十二。众人看见空中幡花,交列异香,天乐同声,天人请师归弥勒内院。

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图绘道宣律师法相奉祀,以追念遗范。

唐穆宗并为之制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魔皈依,岳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古。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追谥“澄照”的封号,律祖塔号为“净光”,所以道宣律祖又称为“澄照大师”。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又加谥“法慧大师”。

在道宣律祖门下受法传教的弟子有千余人之多,特出的有大慈、文纲、周律师、秀律师等。

日后,南山门下恒景律师教化的鉴真大师,更将南山律远播日本。鉴真大师从恒景律师受具足戒,受其教化,为律祖的第三代弟子,远赴日本传戒,开创日本律宗。日本后世称之为初祖,尊称道宣律祖为高祖。

道宣律祖一生,经历唐朝三代帝王从抑佛至崇佛的转变,在不同时期皆护法卫教,弘扬戒律,大演毗尼。本着遵照佛制的原则,使戒律的行持实现了本土化,奠定中国律学的基础,而为中国南山律宗的开宗祖师。如明·憨山大师所赞曰:如来设教,三学为师,定慧所发,以戒为基 。大法东流,此教未光,南山杰出,一振其纲 。

道宣一生钻研《四分律》,于各地讲说无数,著作等身,为当时各宗派学者所必读,其中除“南山五大部”为后世治律指南外,为区分佛、道,著有《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及其他经录、史传、资料集等著作,共二百二十馀卷,皆为研究佛教史之珍贵文献。道宣并于净业寺首创戒坛,标示轨范,成为后世建筑戒坛的法式,使律学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份,在佛教史上大放异彩。直至今日,中国的出家戒律仍以《四分律》为圭臬。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账号:全媒宗教
原创 农历六月初三是啥节日?这天“韦陀花自开,三气三象来”,三气三象都指啥? 2022-06-30 10:53 发布于:黑龙江省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陀菩萨诞辰日,这一天又叫韦陀日、韦陀天,按照民间说法,韦陀是寺院庙宇的护法之神、守护之神,六月初三韦陀诞辰日这天都有哪些习俗?让我们去看看。
韦陀菩萨的来世今生
相传韦陀菩萨姓韦名琨,少而聪慧,早离尘欲,韦陀菩萨原本是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之一,后来成为四大天王麾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具体是在南方增长天王帐下效力,因为他善奔善走如飞龙飞虎,又被誉为佛教中的神行太保。
在很多寺庙之中,韦陀菩萨与弥勒佛“背靠背”,即韦陀菩萨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守护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另外也有保护庙中僧众、护持佛法的寓意。
韦陀菩萨面如冠玉、眉清目朗,手持金刚宝杵,足登乌云皂履,身披黄金甲,威风八面,“顶天立地擎金杵,愿为龙华助转轮”,说的就是韦陀菩萨。
很多有心之人,在佛寺庙宇中的韦陀菩萨像上会看到一些比较微妙的事情,那就是有的韦陀菩萨像双手合掌捧杵,有的是手按金钢杵,立于地上这是怎么回事?都有什么含义?
1.韦陀菩萨将金钢杵拿起,或放在胸前、或竖抱向上,表示四方游僧可以在此挂单,必受供养。
2.韦陀菩萨将金刚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可以招待外来的和尚免费吃住一段时日。
3.韦陀菩萨将金钢杵直接拄立在地上,则表示该寺庙规模较小,或者是家庙,表示不方便接待外来的和尚在此挂单。
六月初三韦陀菩萨诞辰日都有哪些习俗,“韦陀花自开,三气三象来”,咋回事?
各地很少有专门的韦陀菩萨庙,大多是以韦陀菩萨作为护法之神而存在的,因此在韦陀菩萨诞辰日这天,很多佛寺仍然要举行纪念韦陀菩萨的活动。
虽然活动规模大小不一,主要是祈福国泰民安、四众吉祥,有条件的人家还可以供一盏明灯,诵经吃素、广作功德,为家人出入平安、生活幸福美满、老人健康如意、孩子学业有成、事业蒸蒸日上祈福。
此外,民间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说法,所以很多拜奉韦陀菩萨之人在这一天,还要去观昙花、赏芳华,沾一沾喜气和福气,还有好运气的“三气三象”,这就是老话“六月初三韦陀花开,吉祥好运事事来”、“六月初三韦陀花开,喜禄绵长子孙旺”的说法。
谚语:“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是怎么回事?
据传昙花为百花神之一,又叫韦陀花,她日日盛放、四季灿烂、花香满天,有一次昙花无意之间遇到了上山采春露、为佛祖煎茶的韦陀菩萨,结果一见倾心。
春去春来,花开花谢,昙花痴守空等三千年,修成正果之后,终于在美丽盛放的一刹那,有幸见到了韦陀一面,能够倾诉自己的衷肠和痴恋,然后却是匆匆离别,美好而又凄婉。
六月初三是民间传统的韦陀菩萨诞辰日,各位好朋友还知道哪些关于韦陀菩萨的习俗和传说呢?欢迎分享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老话说:“六月初三韦陀花,千年等待泪涟涟”,六月初三是啥节日
2021-07-12 16:34
今天是农历的六月初三,是韦陀的诞辰,也叫韦陀日。以前人对韦陀是非常崇拜的,如今在很多寺庙中都能见到韦陀像,外来的僧人进庙时,首先要祭拜的就是韦陀像。有一种花叫韦陀花,就是为了等到韦陀而生的。老话说:“六月初三韦陀花,千年等待泪涟涟”,下面就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韦陀是民间传说中寺院的守护之神,被称为韦陀菩萨,一般寺庙中的韦陀像与弥勒佛背靠背,而韦陀像的造型大多是面如童子,手持一根金刚宝杵,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金锁子甲,威风凛凛。

普通人进入寺庙后,首先要祭拜的就是弥勒佛,然而过路的僧人首先要祭拜的就是“韦陀”。因为韦陀手中的金刚杵代表着寺院的规模。如果韦陀的金刚杵扛在肩上,就说明这个寺庙很大,可以供原来的云游僧免费吃着三天。如果韦陀的金刚杵平端在手中,就说明这个寺院是中等的,可以供云游僧吃住一天。如果韦陀的金刚杵拄在地下,就说明规模较小,不能招待云游僧免费吃住。因此云游僧都是进门拜韦陀,出门拜弥勒。



什么是“韦陀花”?

有个成语叫“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在一瞬间就消失了,而昙花就是韦陀花。因为昙花开花的过程非常短暂,当花朵开放之后,一两个小时就会枯萎。这种花不仅开花时间短,而且大多在晚上开花,所以人们很难见到昙花一开的瞬间。



六月初三韦陀花,千年等待泪涟涟

民间传说,昙花本是天上的花神,那时候她四季开花,每天都很灿烂。有一位年轻人每天都给昙花浇水锄草,时间一长,昙花就喜欢上了这位年轻人。但是天上是不能有爱情的,玉帝知道后,就把昙花贬下人间,并且每年只能有一瞬间开花的时间,就是为了不让她和那位浇花的年轻人见面。

为了惩罚那位年轻人,玉帝就让他出嫁为僧,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往事。年长日久之后,韦陀经过了多世的磨炼,渐有所成,也早已忘记了自己曾是一名花匠,当然也忘记了与昙花之间的一切,而昙花却始终对韦陀念念不忘。



因为每年的暮春时节,韦陀都要下采集朝露。于是昙花就等在韦陀下山的那一刻,每当韦陀经过时,昙花就用一年所积蓄的能量,让花瓣在那一刻尽情地绽放,就是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够记起曾经的前尘往事。然而一年又一年,千百年过去了,韦陀每年都下山一趟,而昙花也每年都花开一次,但韦陀却始终都没有想起她。

直到有一天,一位枯瘦的男子从昙花旁边经过,偶然间发现昙花开花的瞬间是如此美丽而忧伤,于是他停下脚步问昙花:你为何如此忧伤?要知道昙花本是花神,普通人根本看不到她,但昙花却并不认识这位男子,只淡淡地回了一句“你帮不了我的”。



四十年后,这位枯瘦的男子又从昙花身边经过,再次问了他四十年前问的那句话,昙花依然回答说:你也许帮不了我的。又过了四十年,那位枯瘦的男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又一次经过昙花身旁,他告诉昙花说:我是来了却八十年前没有结果的那段缘分的。

老人笑着说:“昙花一现为韦陀,这般情缘何有错,天罚地诛我来受,苍天无眼我来开”,说罢,老人一把抓住了昙花就圆寂了,他带着昙花一起去见到了韦陀,韦陀也终于想起了曾经的一切,于是佛祖就让韦陀下山了断了这段姻缘。

而那位老人却因违反了天规,就被处罚永世漂泊。因为老人圆寂之时,也是昙花见到韦陀的那一刻,正是夕阳落山之后,因此昙花总是在夜间开放。由于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叫韦陀花。



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三就是韦陀的诞辰,因此有了:“六月初三韦陀花,千年等待泪涟涟”的俗语,承载着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当然这只是人们根据昙花开花的特点,而编出来的一段美好的故事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韦陀花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相传昙花和佛祖座下的韦陀尊者有一段哀怨缠绵的故事,所以昙花又叫韦陀花。韦陀花通常写作"韦驮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昙花

外文名称
] broad-leaved epiphyllum又为 night-blooming cereus


别称
韦驮花

特征
灌木状肉质植物

目录
1形态特征
2神话传说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灌木状肉质植物,高1~2m。主枝直立,圆柱形,茎不规则分枝,茎节叶状扁平,长15~60cm,宽约6cm,绿色,边缘波状或缺凹,无刺,中肋粗厚,没有叶片。花自茎片边缘的小窠发出,大形,两侧对称,长25~30cm,宽约10cm,白色,干时黄色;雄蕊细间仅几小时;花被管比裂片长,花被片白色,干时黄色,雄蕊细长,多数;花柱白色,长于雄蕊,柱头线状,16~18裂。浆果长圆形,红色,具枞棱多汁。种子多。

折叠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后来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昙花为了就赶在那一时的那一现,似乎拼却了所有的力气,舍弃了叶的装点,舍弃了枝杆的支撑,集一切所能和气力,只为开得最美,只为赢来韦陀的一个顾盼!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

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从昙花身边走过,看到花神忧郁孤苦之情。便停下脚步问花神"你为什么哀伤?"。花神惊异,因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罗金仙头上有金光、刚刚从身边走过的明明是一个凡人,如何看得见自己的真身。花神犹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帮不了我"。又默默等等待韦陀不在回答那个男子的话。40年后那个枯瘦男子又从昙花身边走过,重复问了40年前的那句话"你为什么哀伤?"花神再次犹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许帮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离开。在40年后一个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现在花神那里,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来更是奄奄一息。当年的男子已经变成老人,但是他依旧问了和80年前一样的话"你为什么哀伤?"。昙花答道"谢谢你这个凡人,在你一生问过我3次,但是你你毕竟是凡人而且已经奄奄一息,还怎么帮我,我是因爱而被天罚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说"我是聿明氏,我只是来了断80年前没有结果的那段缘分。花神我是送你一句。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说完老人闭目坐下时间渐渐过去,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开始从老人的头发向眼睛划去,老人笑道"昙花一现为韦陀,这般情缘何有错,天罚地诛我来受,苍天无眼我来开"。说罢,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时夕阳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随即圆寂,抓着花神一同去往佛国去。花神在佛国见到了韦陀。韦陀也终于想起来前世因缘,佛祖知道后准韦陀下凡了断未了的因缘。因为聿明氏的老人违反了天规所以一生灵魂漂泊。不能驾鹤西游、也不能入东方佛国净土,终受天罚永无轮回。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又及昙花是在夕阳后见到韦陀,所以昙花都是夜间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3:53 , Processed in 0.0759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