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玄墓蟠香寺+贾惜春+】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惜春:出生便被抛弃,到她出家那天,才想明白父亲贾敬的心思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曲子025:古庙与美人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贾迎春的判词后面是贾惜春。

惜春是贾家四春年纪最小的一个,比黛玉大概还小着三四岁,比贾兰也大不了一二岁。







虽说与贾宝玉关系最远,血缘要追溯到宁荣二公之父,二人是一同高祖。

但古代宗族谱系,惜春仍是贾宝玉族妹。论起亲疏:迎春是从妹,惜春属堂妹。

惜春排在凤姐几人前面,实因族妹是同姓人,要比外姓人嫂子更亲近。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的判词图画场景简单明了,只有:古庙和美人。

古庙代表归宿,惜春日后与父亲贾敬一样,出家去了。

美人就是惜春,韶华年纪却常伴青灯古佛。

图画表现的惜春人生和经历,一清二楚。与迎春的判词图画类似,仿佛并没有什么太多可说。

但就像史湘云判词图画一样,线索越少,越要注意背后呈现的细节,曹雪芹肯定不会辜负和敷衍了事。

细看贾惜春的判词图画,仍有很多值得一说的细节。







首先,庙是古庙。

《红楼梦》里出现过好几座庙,贾家铁槛寺是家庙,不但时间不过百年,更是和尚主持,惜春不会去那里出家。

葫芦庙被一把火烧没了。水仙庵距离太远,关系不近。

还有水月庵(馒头庵),地藏庵,善才庵等都不是善地,惜春不可能像芳官她们落去那里。

大观园栊翠庵,随着贾家被抄家,妙玉都住不得,肯定惜春也留不下。

而根据妙玉“美玉落泥垢”的判词图画提示,贾家抄家后,妙玉所谓“无瑕美玉遭泥陷”。只是被迫离开贾家栊翠庵,不得已回到家乡姑苏香雪海的玄墓蟠香寺,令她美玉一般高洁的德行,再卷入泥垢一般的名利红尘。







玄墓蟠香寺,就是一座古庙。惜春最有可能投到妙玉门下,随之南下回到玄墓蟠香寺出家。

而关于妙玉和贾宝玉,还有昔日瓜州渡口一见缘分,也当与惜春有关。

其次,美人看经。

贾惜春从小心愿,就是“剃了头发做姑子去”。

当初她在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说出这个话,别人都以为是玩笑,殊不知她是认真的。

那次送宫花时,惜春正和小尼姑智能儿玩耍,也影射她的出家结局。

周瑞家的一路送宫花,要非常注意众人当时的行事。不提。







惜春出家之心甚坚定,与父亲贾敬一心好道如出一辙。不愧是亲生父女。

竟有人谣言惜春不是贾敬亲生,可是没看懂作者明示。

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哥嫂弃她不顾,是贾母吩咐王夫人抱来抚养……惜春从小性格孤介,六亲不近,也与贾敬如出一辙。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敬时用了“贾代化也养了两个儿子”说法。贾敬无疑借鉴自明代嘉靖皇帝的人物,都是小宗入大宗为“养子”。

惜春被荣国府收养,也影射出贾敬的人生。

反之,惜春的幼年经历和父亲影响,才是导致她一心出家的根源。

贾府败亡前,惜春肯定已经出家才不受连累。

出家于佛前,让她心愿圆满,求仁得仁,自是安心读经,怡然自得。







最后,美人独坐。

贾惜春日后在庙中修行的经历,从画面读经看出很规矩,也很规律。

一方面是指她自愿出家。

另一方面也指她出家后人生很平静。

她所在寺庙,不存在智能儿在馒头庵那样的急迫,一心想要秦钟救她出火坑。

馒头庵和地藏庵都是在做半掩门生意的肮脏地方。

惜春若是在那种地方出家,自无幸免。早都一死了之,哪还容她能安心读经做功课!

只有她被庇护于一处安全的所在立足,才能淡然独坐,一心读经。

京中附近任何地方,都不足以对惜春如此庇护。也唯有妙玉的玄墓蟠香寺可以接纳惜春安心修行。

当然,以上也是从画面推演而来,是不是见仁见智。

不管如何,简单一幅图画给出很多细节,就是曹雪芹的高明处。而更多信息,还在四句判词中,下回再讲。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20 09:59・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3: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敬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








收藏



0


0











贾敬,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贾珍之父。是乙卯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后追赐为五品之职。 [1]












































中文名贾敬
外文名Jia Jing
登场作品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国    籍中国
信    仰道教
追    赠五品之职
结    局服丹药烧胀而死
子    女贾珍


目录

1家世
2谜团
3影视形象





家世

播报
编辑




87版《红楼梦》中的贾敬
(一)
贾太公生二子:长子宁国公贾演、次子荣国公贾源。

(二)

1.宁国公贾演生四子:长子贾代化、其余三子不详;

2.贾代化生二子: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

3.贾敬生贾珍(长子)、贾惜春(幼女);

4.贾珍生贾蓉(长子),贾蓉不是尤氏所生,尤氏仅是贾珍的继室;

5.贾蓉配秦可卿,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关系暧昧。

(三)

1.荣国公贾源生贾代善(长子);

2.贾代善配贾母(即史太君),生贾赦(长子)、贾政(次子)、贾敏(第四女)、贾氏(次女)、贾氏(第三女)、贾氏(长女);

3.1.贾赦生贾琏(原配所生的长子)、贾琮(庶出次子)、贾迎春(庶出长女);

3.2.贾政生贾珠(王夫人所生的长子)、贾元春(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探春(赵姨娘所生的庶女)、贾环(赵姨娘所生的庶子);

3.3.贾敏配林如海,生林黛玉(长女)。

4.1.贾琏配王熙凤,生巧姐(长女)。

4.2.贾珠配李纨,生贾兰(长子)。

4.3.贾宝玉配薛宝钗。

5.巧姐配王板儿(刘姥姥的外孙,王成之孙、王狗儿之子)。




谜团

播报
编辑

《红楼梦》中有许多难解之谜,通常的解释是这部小说增删五次,到头来仍然是“未定” 稿,故有许多“不接隼”之处。这样解释并不能解决读者所有的疑惑,我总以为这中间还当另有原因——或许是作者故意留下的一个“谜”!




贾敬
大家都知道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按理她应该住在宁国府内,生活起居乃至读书识字、学习女红等事该由她的嫂子尤氏来照管,就像李纨负责教管荣国府的迎春、探春那样。但事实却是惜春与荣国府的迎探两个姐姐生活在一起。如果说这是贾母的决定,让众姊妹在一起便于互相照应、教育,也算一个正当的理由,那么以下的事实仍然不可解释。
(1)作为宁国府惟一的玉字辈小姐,虽然暂住荣国府,但平日里总应该抽空回去住住、看看,或与嫂子尤氏聊聊家事,或与侄媳秦氏叙叙衷肠,或与哥哥贾珍说几句“体己”话……然而《红楼梦》中不着一字,他们之间形同陌路人,没有一丝一毫让人感觉到一家人的“亲情”——父女之情、手足之情、姑嫂之情。尤氏作为宁府的女管家,多次到荣府这边来,但是我们奇怪尤氏没有一次“专程”到惜春的住处探望一下她的亲小姑子,似与常理不合。

(2)第13回秦可卿之死讯传出“全家不无纳罕”,接着是举丧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大出殡。作为贾蓉的姑姑,亲侄媳死了,既没有回宁府对兄嫂、侄儿表示哀悼、慰问,更没有去帮助“病”嫂去料理任何家事。尽管惜春年幼不可能担当任何丧事的主理,但作为“礼仪”也当有所表示。为什么在整个丧礼期间这位宁府千金一直隐而不露一面呢?难道作者完全忘却这种大家族内的伦常道理?还是这其中另有隐衷?

(3)更有甚者,第63回写贾敬“宾天”消息传来,既没有人专门通知惜春,也未见惜春闻贾敬突然死去如何悲痛之状。至于尤氏“独艳理亲丧”的全过程中置惜春为事外之人,反倒把宁府托给了尤家人。细察整个的丧事中,惜春既没有见老父一面,也没有为父送终尽孝的任何文字描写。古人云“死者为大”,秦可卿之丧是侄媳妇不露面已属有违常情,那么亲父之死不着一字就是没有人伦了!作者何以能够忽略到如此不尽人情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3: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廷和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朝中期政治改革家









收藏



0


0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 [1]-1529年7月25日 [95]),字介夫,号石斋 [85],四川成都府新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 [2],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朝中期政治改革家 [81],学者杨慎之父 [41]。

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官翰林检讨。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明武宗)讲读。正德二年(1507年),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权宦刘瑾被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1512年),继李东阳为首辅。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杨廷和计除平虏伯江彬,迎立武宗从弟朱厚熜(明世宗)继位。在世宗未至京师时,总揽朝政共三十八日 [82],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后世赞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将其比于西汉周勃、北宋韩琦 [41]。世宗即位后,加授其为左柱国。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 [104]嘉靖七年(1528年),杨廷和被削职为民,次年在新都逝世,享年七十一岁。明穆宗时复官,追赠太保,谥号“文忠”。 [41]

杨廷和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寒素” [43]。他执掌朝政期间,革除弊政,减轻漕粮和赋税,取消团练,重整边兵,遣返宫女、乐人,释放无辜囚徒,裁减冗兵、冗员,诛杀乱臣,使朝野为之一新。其倡导励行的“新政”,对明朝之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 [76]。杨廷和曾参与编修明宪宗、孝宗、武宗朝实录及《大明会典》。著有《杨文忠公三录》传世 [43]。












































全    名杨廷和
别    名杨文忠
字介夫
号石斋
谥    号文忠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新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出生日期1459年10月15日
逝世日期1529年7月25日
主要成就历仕四朝,二朝首辅,推行改革,革除弊政
主要作品《杨文忠公三录》
最高官职左柱国、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太保(赠)
祖    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84]


目录

1人物生平
▪少年成名
▪侍讲东宫
▪入阁抗瑾
▪拟平叛乱
▪正德首辅
▪迎立世宗
▪大礼议之争
▪求退归乡
▪削职定罪
▪复官治葬
2为政举措
▪镇静持重
▪安危定倾
▪革除弊政
3历史评价
4轶事典故
▪杀人榜
▪早受赏识
▪杨文忠对
▪先见之明
▪急智过人
5人际关系
6主要作品
7后世纪念
▪墓葬
▪塑像
8影视形象
9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少年成名

杨廷和生于明英宗天顺三年九月十九日(1459年10月15日) [1]。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祖上在元末时为避徐寿辉部将欧祥之乱,迁居湖北麻城,再避红巾军之乱,迁入四川新都。其父杨春为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广提学佥事。 [3] [84]

杨廷和四岁时知声律,七岁时每日读书数卷,为科举做准备。成化七年(1471年),杨廷和乡试中举,时年十二岁。成化八年(1472年),他赴京参加会试,但未考中,于是入国子监学习,受到国子监丞黄明善的赏识。黄明善将女儿黄氏许配给他为妻。 [3] [86]

成化十四年(1478年),杨廷和登进士第,时年仅十九岁。及第后,他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黄明善时任云南督学,杨廷和告假前往云南娶妻。当时,云南镇守太监钱能及黔国公沐琮都以厚礼馈赠杨廷和,杨廷和均不受。成化十六年(1480年),回朝任翰林院检讨。 [3] [86]

杨廷和风度翩翩,性格安静慎重,所作文章明白畅达,很有法度。他喜欢考究史事、民间疾苦、边防战事及“一切法家言”。史称其“郁然负公辅望”,已有了显著的声誉。 [3]




侍讲东宫

弘治二年(1489年),杨廷和升任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和《大明会典》。在修书过程中,杨廷和负责草拟《宪宗实录》的“大关系及大章奏、名臣传”,以“博极群书”著称的副总裁官丘濬竟不能更改一字。丘濬因此称赞他有良史之才。 [4] [87]

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宪宗实录》成书,杨廷和因参与编修,升为翰林院侍读。次年(1492年)任经筵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皇太子朱厚照出阁,杨廷和等七人被举荐侍奉太子讲解、读书,其中杨廷和任左春坊左中允。 [4] [87]

弘治十一年(1498年),杨廷和奉命主持顺天乡试。次年(1499年)四月,为祖母叶氏丁忧,明孝宗下诏赐驰驿归乡服丧。弘治十四年(1501年)夏,服丧期毕。同年冬,被起复原职。 [88]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月,《大明会典》修成,杨廷和因参与修撰,被破格提升为左春坊大学士。诏命下达后,士大夫们皆感惊喜,该官衔被认为“不设者五十余年矣”。不久后,充任日讲官,在阐经论政时深为孝宗所看重,多次赐予礼物。同年六月,担任《通鉴纲目节要》的纂修官,史称该书“润色论断多出公(杨廷和)手”。 [4] [88]




入阁抗瑾




杨廷和半身像 [5]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春,杨廷和奉命主持会试。五月,孝宗驾崩,朱厚照即位,即明武宗。七月,杨廷和作为武宗在东宫时的老师,升任詹事府少詹事。 [89]
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改元“正德”,杨廷和任讲官。十月,朝廷修《孝宗实录》,杨廷和为副总裁。 [90]

正德二年(1507年),杨廷和升为詹事,并入阁为东阁大学士,专掌诰命起草。因在讲筵上指责宠臣而得罪权宦刘瑾等人,刘瑾设计陷害,将杨廷和改为南京吏部左侍郎。诏命下达数日,便要求杨廷和启程。刘瑾特意派人监视杨廷和的反应,想要借机中伤,但监视者反而回报杨廷和并无不满,刘瑾这才作罢。五月,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八月二十八日,武宗在退朝后突然想起杨廷和,询问道:“杨学士怎么不在朝廷?”刘瑾答道:“现任南京户部尚书。”武宗说:“杨廷和已入东阁了,户部如何是翰林官呢?”于是在第二天命召杨廷和回京,仍回内阁参预机务,改兼文渊阁大学士。 [6-7] [90]

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此时,刘瑾摘取《大明会典》中的小差错,扣下杨廷和与另一位大学士李东阳的两级俸禄。十月,因《孝宗实录》修成,恢复原俸。旋即加光禄大夫、柱国。 [8]翌年(1509年)二月,升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9] [91]

当时,刘瑾愈加专横,而阁臣焦芳、六卿张彩依附刘瑾。杨廷和与首辅李东阳只能从中委曲求全,稍作补救。 [10]




拟平叛乱

主词条:寘鐇之乱、刘六刘七起义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诛杀刘瑾为旗号,发起叛乱。杨廷和起草赦免反罪的诏书,并请提拔边将仇钺,以便于瓦解乱党。仇钺果然活捉朱寘鐇。同年,因大臣杨一清的建议,与刘瑾有矛盾的宦官张永揭发刘瑾的罪行,使其伏诛。九月,杨廷和等论功晋升,被加授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武宗还荫封其子杨恒为中书舍人。 [11] [92]十月,流民刘六、刘七等发动起义,杨一清推举马中锡前往讨伐。杨廷和认为他是文人,无法胜任。但因他已经出发,无法制止,其后果然无功。杨廷和请将马中锡逮捕下狱,由陆完接任,并请斩杀受贿纵敌的参将桑玉。后又采纳学士陈霁的建议,征调各路边防部队讨伐河南的赵鐩起义军,以彭泽为总制。

正德七年(1512年),起义平息。九月,武宗论功,拟荫封杨廷和的一个子侄为锦衣卫世袭千户。杨廷和多次推辞,武宗改赐荫封六品文职,杨廷和仍坚辞,最终武宗同意。十月,杨廷和被加为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12] [93]




正德首辅

正德七年(1512年),李东阳致仕归乡,杨廷和接任内阁首辅。 [13]

乾清宫遭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居侧殿,下罪己诏,并求大臣上书直言。借此机会,他和同僚们一起上书,劝武宗早朝,用膳以后,要亲自到祖庙举行祭祀,对两宫太后要更加孝敬,勤于每天的经筵讲习。又当面建议广开言路,了解下情,收还边疆亢兵,革除侵害百姓的宫市,关闭皇家商店,放出宫内的僧人,减少修建的工程,裁削织造的项目,共十多条,都很切中时要。但武宗没有看奏疏。 [15]

不久,杨廷和因父亲去世请奔丧回家,武宗不许。经多次请求才得到允许,武宗派宦官护送他回乡。不久又召他出来,杨廷和多次上书推辞,才得获准。阁臣能为父母完全守丧(丧期三年),从杨廷和开始。 [16]

丧期结束后,杨廷和就应诏入朝。武宗当时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者回赐杨廷和羊肉、美酒、银币。杨廷和上书致谢,并请武宗回京,武宗未予答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到塞外请求。武宗已命宦官谷大用把守关门,他们只好回来。武宗命令在他回京时大臣要自做旗帐欢迎,杨廷和拒绝,武宗又派使臣告知自己的意思,杨廷和坚决不听,这才作罢。 [17]

当杨廷和执政时,武宗长期不理朝政,放心大胆地在大同、宣府、延绥间游玩,朝廷大事多有缺失。杨廷和未尝不劝,但武宗一概不听。杨廷和也无法坚持己意,不停地上奏,因此心情忧郁,很不满意,几次称病求退,都未获允许。宦官谷大用、魏彬、张雄及其义子钱宁、江彬等人,非常放肆、专横。杨廷和虽然没被他们压服,但也无法对其有所制裁,他自己也只能稍稍“自安于位”。 [18]

正德十四年(1519年),御史萧淮告发宁王朱宸濠谋反,钱宁等人还包庇他,攻击萧淮挑拨离间。杨廷和请仿效宣宗当年告诫赵王朱高燧的旧例,派遣亲近大臣带前往告诫,并收回其卫队,但使者还没到朱宸濠就已起兵叛乱。武宗想率兵亲征,杨廷和等竭力劝阻。武宗竟自封官职,化名朱寿,统率京军和各路边防军南下讨,命杨廷和与大学士毛纪驻京防护。后因为乾清、坤宁两宫工程完毕,武宗开恩封赏,拟登用杨廷和一子为锦衣卫副千户,杨廷和推辞。当时杨廷和本应起草大将军南征(武宗当时化名朱寿,自封威武大将军)的敕谕,但他不肯起草,武宗心里很恼火。等到他推荐南京吏部尚书刘春办理东阁中诰命起草一事时,武宗就以杨廷和偏护本乡人为理由,严厉批评他。杨廷和上书谢罪,并请罢免自己,武宗不许。少师梁储等请连自己一齐罢免,也未获准。杨廷和正称病不朝,武宗就传旨南下。 [19]

武宗南下以后,两次改定元旦。杨廷和把持朝政,以镇静、沉稳的风度为朝野上下所佩服。他前后数十次上疏请求武宗回京,武宗都不理睬,回师后又在通州停下。杨廷和等列举旧例,请武宗还京,在宫内的殿上接受献俘,然后将朱宸濠等正法,而武宗已患病,急令杨廷和等前往通州听命,就在行宫里杀朱宸濠等,然后武宗才回到京城。 [20]




迎立世宗




杨廷和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武宗在郊祀时吐血,被马上拉回宫中,一月后病情加重。当时武宗无子,司礼监太监魏彬等到内阁说,太医已无能为力,请拿出万两银子从乡村中招募名医。杨廷和心中知道他们的意思,却不答他们的碴,而是含蓄地以伦理等级秩序的问题暗示,魏彬等唯唯听命。同年三月,武宗驾崩。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从弟、兴献王朱祐杬的长子朱厚熜继统,得到武宗生母张太后(孝康敬皇后)准许,由其拟发遗诏,迎候朱厚熜自兴王府所在地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回京继位。 [21]
杨廷和根据遗诏命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安边伯许泰、尚书王宪挑选各营兵马,分布在皇城的四门、京城的九门及南北要害地带,厂、卫御史安排他们的部下四处巡逻防备。又传达武宗遗令,裁汰威武营的各团练部队;周边部队入卫京师的都给以重赏,然后各归本镇;废除皇家商店和军门办事官校,原办事人员全部遣回家乡所在的卫所;哈密、吐鲁番、佛郎机各国进贡使臣都给以奖励,送他们回国;豹房的番僧及少林僧、教坊的乐队、南京的快马船等,凡不是经常例设置的,一切都被裁撤、解散。又按照武宗遗诏,释放南京被逮捕、关押的囚犯;送回各地进献的女子;停止京城里不急需的工程建设;收回了宣府行宫中的金银宝贝,放回到内库中。这些措施使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22]

杨廷和总揽朝政三十八日 [82],朱厚熜才入京登上帝位,是为明世宗。杨廷和起草了登极诏书递上去,文书房的官员忽然到内阁来,说想把诏书中几件不便利的事删除。杨廷和说:“以前有了不同意见,你们动不动说是陛下的意思。现在也是新天子的意思?我们一会祝贺新天子即位后,当面上奏,要问一问是谁想删削诏书草稿。”蒋冕、毛纪也相继陈述利害,来人无言以对。过后诏书发布下来,正德年间的弊端几乎被淘汰净尽。所裁减的锦衣各卫所、内监局的旗校工役人数达十四万八千七百,节省漕运粮食达一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那些宦官、义子及奉特别诏命而侥幸做了官的人大半以上被排除了。朝廷内外都称颂新天子是个圣人,并且称赞杨廷和的功德。而那些丢了官的人们对杨廷和恨入骨髓,杨廷和上朝时有人身带利刃在轿旁窥视。世宗知道后,命令从京营中选一百名士卒保护廷和出入。 [23]

世宗到经筵讲习,杨廷和负责经筵事宜。编修《武宗实录》时,也由杨廷和担任总裁。杨廷和此前已被加封为特进,一品官满九年时,同时领取大学士的俸禄,世宗亲自颁布敕令做了表彰。此时,杨廷和又被加封为左柱国。世宗再三召见他谈话,对他格外加以慰劳。杨廷和因此更加想要有所主张,便提拔正直的官员上来,在朝廷中分掌各种事务。 [23]

给事中、御史们递上奏章检举了王琼的罪证,王琼被投入京城的大牢中。王琼于窘迫之下上书攻击杨廷和,来为自己开脱。法司用奸党的条例判王琼死刑,王琼极力为自己辩护,得以减免罪过,充军边疆。有人怀疑法司断案得到过杨廷和的示意。正好礼部尚书石珤兼掌詹事府事务,即将改任吏部尚书,杨廷和又奏请世宗改派他掌管詹事司的诰敕。有人因此说杨廷和过于独断。然而杨廷和认为世宗虽然年轻,但天性灵明,所以他自信可以辅佐世宗致天下于太平,因而事事都有所劝谏。钱宁、江彬虽然被杀,但张锐、张忠、于经、许泰等的官司久不能决。杨廷和等说:“不杀了这些人,国家的法律就不算正大,天下的公道就不算彰明,祖庙的神灵不安,百姓的心里不服,祸乱的根源还算未除,太平政治就不会实现。”世宗命令抄没他们的家产。杨廷和又上书请世宗严肃对待上天的告诫,遵循祖上的家训,弘扬孝道,善保身体,教育人民知理行义,自己也要勤于学问,谨慎地发号施令,严明地推行赏罚,任用人要专一,不好听的劝告也要听,亲近好人,节约财用。其中言语大多正直、切实,世宗都优诏允准。 [24]




大礼议之争

主词条:大礼议




新都宝光寺杨廷和塑像
武宗驾崩时,杨廷和起草遗诏,说“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某(世宗)”,按照辈份、排行应该立为皇帝。按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条例,在宗庙里祭告祖宗,向慈寿皇太后告请之后,可迎接他来即皇帝位。既而让礼官奏上登基即位的礼仪程式,请新皇帝由东安门进入文华殿小住。次日,百官数次递上劝进表,等新皇帝答应后,再选择吉日即位。劝进表文字都按照皇子继位的惯例。世宗看了礼部的奏章,说:“遗诏让我即皇帝位,没有让我做皇子嘛。”等到了京师,停在城外不进去。杨廷和坚决请求按礼部拟定的仪式办,世宗不听,竟到行殿中接受了劝进表,由大明门直入京师里边,拜见了大行皇帝的神前案几,中午就即了帝位。 [79]诏书草稿中说到“接受皇兄的遗诏入宫供奉宗庙”。世宗犹豫许久,才表示“可以”。过了三天,派遣官员前去迎接世宗的母亲兴献王妃。没多少天,让礼官讨论兴献王神主的称号。杨廷和拿出汉代尊奉定陶王刘康、宋代尊奉濮王赵允让(参见词条濮议)的先例递给礼部尚书毛澄说:“这是足够的根据了。应该让皇上尊称孝宗为皇考,称兴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母妃为皇叔母兴国太妃,自称侄皇帝。另外改立益王的第二个儿子崇仁王为兴王,供奉献王的祭祀。对此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奸臣邪佞,应当杀掉。”进士张璁与侍郎王瓒说,世宗入继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别人的后裔。王瓒含蓄地提到这一点,杨廷和怕他干扰了讨论,就把他改派到南京任职。 [25]
五月,毛澄综合大臣们的意见做出决议,和杨廷和所说一样。世宗不悦。但是每次召见杨廷和时还是从容自得地赐茶慰问,想改定献王的尊号,杨廷和最终不肯顺着世宗的想法来。世宗于是下达指示让大臣们再次讨论。杨廷和与蒋冕、毛纪一起上书说:“前代过继的君主尊崇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合乎典礼,只有宋儒程颐的《濮议》,表达了最正确的道理,可以作为千秋万世的师法。至于兴献王的祭祀,虽有崇仁王主持,以后生了皇子,还是把第二个皇子作为兴献王的后人,再改封崇仁王为亲王。这样,无论天理还是人情,两全其美,没一头有缺憾。”世宗更加不悦,让他们从古籍中广泛考证,一定求得至当才是。杨廷和与蒋冕、毛纪又说:“三代以前的圣人莫过于舜,没听说过他怎么尊崇自己的生身父亲瞽叟。三代以后的贤君莫过于汉光武,也没听说过他尊崇他的生父南顿君为皇帝。希望陛下上向舜帝、光武帝学习,那么陛下的品德就不会有玷瑕,陛下的孝心也可以光大于天下了。”毛澄等人也再三上奏,坚持原来的决议。世宗将这些奏章留中。 [26]

七月,张璁上书说应当是继承皇位,而不是过继给人当后裔。世宗让司礼太监拿了张璁的奏章给杨廷和看,说这种议论既遵守祖训,又依据古礼,应该听取。杨廷和说:“秀才怎么知道国家的重大事务。”又将奏章送回宫中去。不久,世宗到文华殿召见杨廷和与蒋冕、毛纪,给他们亲笔指示,要他们尊崇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帝、皇后。杨廷和回家后上书说:“《礼》说:在前为君的就是父母,亲生父母应称为伯父母或叔父母。不仅丧服等次要降格,称号也应有不同。臣不敢阿谀奉承,顺着圣旨办。”又密封归还了世宗的手诏。朝臣们也都坚持原先的决议,世宗就是不听。 [27]

等到九月份,兴献王妃到了京城,世宗亲自确定仪式,由中门入城,访问祖庙,又再次说明想尊称兴献王、王妃为皇帝、皇后。杨廷和说:“汉宣帝继汉昭帝即位后,加史皇孙、王夫人谥号为悼考、悼后;光武帝往上承继汉元帝的统绪,巨鹿、南顿君以上立庙于章陵,都没有追加尊号。现在如果追加兴献王、母妃的尊号为皇帝、皇后,与孝庙、慈寿并列,就是忘记了先皇帝而看重亲生父母,采用私人间的情感而放弃国家的大义。我们这些大臣对此无法推卸责任。”就此自请罢免官职。大臣谏诤的有一百多人。世宗迫不得已,于是在嘉靖元年(1522年)下诏,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王、王妃为本生父母,不称为皇帝、皇后。 [28]

在这段时间里,杨廷和先后四次把世宗的亲笔批示密封退回,坚持自己的意见,上了近三十篇奏章,世宗常常愤愤不平。他身边的亲近人物因而得以批评说杨廷和放肆,失掉做臣子的礼仪。谏官史道、曹嘉于是交互劾奏杨廷和的罪过。世宗虽然将二人稍作贬谪,以抚慰杨廷和,但心中已不对其尊敬如前。不久后,朝廷评定辅立新君的功绩,世宗封杨廷和与蒋冕、毛纪为伯爵,年禄一千石,杨廷和坚决谢绝。世宗改为荫封其家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他又推辞不受。世宗认为封赏太轻,改加为荫封四品京官世袭,杨廷和又推辞。适逢杨廷和复职满了四年,世宗就破例加封他为太傅,他又四次辞罢。世宗还特地颁发诰敕对他予以表彰,并在礼部为他赐酒宴一次,九卿都参加作陪。 [29]

世宗很喜欢请僧、道设斋坛祈祷。杨廷和极力劝说,引用梁武帝、宋徽宗的事例来做论说。世宗优旨采纳。当时江南欠收,宦官又请求派人到那里督办织造。工部及给事中、御史提出谏劝,世宗不听,催促内阁为此起草命令。杨廷和等人不接受命令,并且极力说江南百姓贫困,财富枯竭,请不要派遣宦官前去。世宗这下催得更急,并告诫杨廷和不要执拗、干扰这件事。杨廷和竭力争辩说:“我们几个人同满朝大臣、谏官说的话陛下不听,却愿意听二三个邪佞的话,陛下能跟这二三个小人一起治理祖宗打下的天下吗?况且陛下以为织造是历朝的旧例,不知道洪武以来哪有这旧例,只不过创始于成化、弘治年间罢了。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约财用的好政策不少,陛下不去采用,偏偏仿效这不好的措施,这是为什么?陛下即位的诏书,把宦官侥幸的门路堵塞得差不多没有了,天下人正在传诵陛下的美德,现在忽然出现此事,怎么能向天下人取信呢?”他进而请追究拟写圣旨的是什么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的名义偷偷地推行他的个人主张。世宗为此道歉说自己不仔细,让他们告诫所派宦官不要放肆便好。此事最终还是没能制止。 [30]




求退归乡




杨廷和之子杨慎
杨廷和曾屡次上书请求退休,至后来更加坚决。他又因为兴献王称皇考与否一事与世宗产生矛盾,在奏章中透露自己的不平之气。 [31]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世宗听任杨廷和离去,并责备他批评因为言语的不同归咎于君上,不符为臣之道。不过仍然赐他加盖玉玺的书券,照常例供给他车马、钱粮、护卫人员,重申以前荫封一子锦衣卫指挥使的授命。给事中、御史纷纷请求挽留杨廷和,世宗都不予答复。 [32]

杨廷和离开后,世宗才开始讨论称孝宗为“皇伯考”。此时,杨廷和的儿子、翰林修撰杨慎率领众大臣跪在左顺门外哭争此事,遭到杖责,贬往云南。过后,大臣王邦奇诬蔑杨廷和与其次子、兵部主事杨惇,女婿、修撰金承勋,同乡人、翰林侍读叶桂章与原兵部尚书彭泽的弟弟彭冲相互勾结、请托,上述诸人全被抓进诏狱中,经审讯没有实据后,才被释放(参见词条左顺门案)。 [33]




削职定罪

嘉靖七年(1528年),《明伦大典》修成,世宗重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被定为罪魁。世宗降敕称杨廷和“为罪之魁,以定策国老自居,(以)门生天子视朕”,将其削职为民。 [34] [35]

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杨恒去世,杨廷和哀痛过度。六月二十一日(7月25日),杨廷和在新都“端坐而逝”,享年七十一岁。 [36] [95]十二月十二日,以庶民礼下葬新都城西父亲杨春墓旁。 [83]




复官治葬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世宗驾崩,其子朱载坖即位,是为明穆宗,第二年改元隆庆。穆宗登基后,科道言官纷纷上奏认为杨廷和大节不亏,请补齐他的恤典。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穆宗下诏恢复杨廷和的官职 [99],六月赐谥号“文忠” [38],七月追赠太保 [100]。穆宗又命中书舍人戢汝止负责治丧,四川布政司左参政杨成代表朝廷谕祭九坛;荫封杨廷和的一个孙子为尚宝司丞,一个孙子入胄学学习。 [37] [83]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镇静持重

杨廷和在明武宗“失德”的情况下,多次上疏规谏未果。他虽“邑邑不自得”,但仍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正德年间,武宗多不在京。杨廷和入值中枢,参与机要,“镇静持重”,“补苴匡救”,按例赈灾免租,百官也各奉法守职,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杨廷和“(起)草赦诏,请擢边将仇钺,以离贼党”,仇钺最终计擒朱寊鐇,平息叛乱 [11]。同年,霸州流民刘六、刘七发动起义,并引发河南赵鐩起义,杨廷和建策献言,调兵遣将,派陆完、彭泽等分别镇压各处起义 [12]。明末学者陈子龙指出:“武皇(明武宗)穆骏西驰,而天下晏然者,以任相得人也。” [77]

同时,杨廷和关心民间疾苦,为家乡“通水利”,凿渠灌溉,乡人取名“学士渠”,以示纪念。他又将建坊的银两用来修缮县城,修成之后遭到“贼”人攻打,邻近县百姓躲入该城而得到保全的多达万数。杨廷和还在县城西设置义田,但凡族中不能婚丧嫁娶的,都一力承担。 [94]




安危定倾

迎立世宗


明武宗无子,因此在他驾崩后,武宗之母张太后(孝康敬皇后)命大臣议所当立者。杨廷和举《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一条为据,主张立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即明世宗),得到了阁臣们的赞同。张太后“一如(杨)廷和请,事乃定”。这一颇为敏感的问题,在杨廷和等人的推动下,得到了顺利的解决。

铲除江彬


武宗死后,当时平虏伯江彬在京畿拥有重兵,有谋反之嫌。杨廷和与同僚蒋冕、毛纪及太监温祥商议用张太后的命令捕杀江彬,并争取到了太监张永、魏彬、陈严等人的支持,最终说服了张太后,成功逮捕江彬。 [39]




革除弊政

世宗未至京师时,杨廷和总揽朝政共三十八日。在此期间,杨廷和不受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以革除武宗时弊政为己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杨廷和办事勤勉,讲求效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史载:“其调度区画,取办俄顷,命中书十余人操牍以进,石斋(杨廷和)一一口授,动中几宣,略无舛错”,“中外倚以为安”。正德、嘉靖之际的遗诏、登基诏都出自杨廷和之手,他的很多兴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都是通过诏书的形式颁布的。 [82]

(一)打击宦官势力,减轻宦官集团对朝政的影响

自明英宗时起,至武宗一朝,宦官干政现象较严重。为革除这一大弊,新君即位诏书提出一些打击宦官势力的措施,遭到宦官集团的反对,杨廷和不为所动,称诏书内容“出新天子意,谁削诏草,必有当之者”,使这些宦官无话可说。由于杨廷和的坚持,保证了改革的进行,大批裁减锦衣诸卫、内监局等机构人员共十四万八千七百人,仅此一项,就节省了一百五十三万石粟的费用。他又将张锐、张雄等罪大恶极的宦官逮捕法办;陆续把张永、魏彬等一批掌握部分权力但民愤不大的宦官放置到南京当闲差,使之远离政治中心。他还下令尽罢“诸镇守内官,数十年不设”,撤回了一批派往地方上利用各种名目搜刮民财的宦官;对尚未撤回的宦官也三令五申,令其不得干预地方官之权限。 [81]

这些措施的执行,极大地削弱了宦官集团的力量,收回了由宦官控制的部分权力,有利于政府机构职能的加强和发挥,使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执行。综观世宗一朝,是明代宦官势力最小的时期,杨廷和的改革实为此打下了基础。正如时人所赞:“革天下镇守阉宦,使不得摇吻于民,盖心太祖之心,自正统以来而一见者也。非万世而下所当谨守者不变者哉!” [81]

(二)清除贪官,任用廉正之人,为受迫害的官吏平反昭雪

杨廷和主政后,对曾依附江彬的原吏部尚书王琼、左副都御史刘逵等追究论罪;成国公朱辅、左副都御史张玺等一批贪官被罢免;户部尚书杨潭、兵部尚书杨宪等一批无意改革、不思进取的庸官被勒令辞职。先后起用了乔宇为吏部尚书,彭泽为兵部尚书,孙交为户部尚书,林俊为工部尚书,杨一清总督西北军务等。这些人都曾参与对刘瑾、江彬等人的斗争,也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一些成绩,史称:“(乔)宇与林俊、彭泽、孙交皆海内重望。”他们与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等阁臣联合,成为朝廷中推动改革的力量。 [81]

在刘瑾当政时,许多治理国家有功的大臣如刘健、谢迁、马文升、刘大夏、彭泽等或遭逮捕流放,或被削职为民。江彬擅权时,又有一批刚直敢谏的官吏遭受迫害,致使统治阶级内部人心惶惶。杨廷和执政后,采用世宗诏书形式宣布对前朝受迫害的官吏平反昭雪 [80],将深孚众望的前朝元老谢迁、刘忠、彭泽等重新起用或备为顾问。对已故的马文升、刘大夏等特加优恤;对因劝谏武宗南巡而遭廷杖、流放、罢免的官吏一律恢复名誉;对有功的官吏则加以提拔。如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有功,但因不满江彬专权而受冷落,世宗即位后立即擢为南京吏部尚书;对一批拥护改革的官吏也授予重要官职。一时间,朝廷中“引用正人,布列在位”,“凡为权幸所黜者,皆起列庶位,天下欣欣望治”。 [81]

(三)清除正德弊政,恢复民力,发展生产

在民政和经济生产方面,杨廷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
罢不急之务。如武宗在京师和外地的游乐场所一律停止兴建,豹房的番僧、少林僧、教坊乐人全部罢遣,各地进献的妇女悉数放归原籍;

2.
革除皇店,将京畿一带部分皇庄土地交给农民耕种;

3.
令科道言官监督各地征收粮米。不许额外多收,重困小民”;

4.
对江西、宁夏、甘肃、延绥等遭受自然灾害地区或边远贫瘠地区,由政府拨专款加以救济,在“京师久雨,米价腾踊”之时,征发京仓及通州仓的粮食五十万石,以平价出粜。 [81]


这些措施是适时且深得民心的。史有“戮政尽革且尽,中外称快”的记载,虽不免有夸大溢美之词,但足以证明杨廷和的改革,对于缓和矛盾、恢复民力、发展生产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81]嘉靖初年,政府财政状况大有好转,阶级矛盾也相对缓和,“天下翕然称治”。杨廷和去世多年后,世宗问当时的大学士李时太仓里积蓄有多少,李时回答说:“可以支付几年。这是由于陛下初年即位诏书裁减多余人员换来的。”世宗感慨地说:“这是朕即位诏书中所革除的,乃杨廷和的功劳中不能抹杀的啊。” [40] [102]可见其改革的成效。

(四)加强边防建设

对边塞要地的督抚作了重要调整,先后任命李承勋巡抚辽东,孟春巡抚顺天,李钺巡抚陕西三边,陈九畴巡抚甘肃,李铎巡抚宣府,王翊巡抚陕西。这些官吏大都熟悉边事,勤于军政,他们到任后,注意训练军队、加强边防设施修筑,减轻了蒙古各部入犯的威胁,对各地区边防建设有一定的贡献。同时,朝廷又重新起用了长期在西北边境防寇、对边事熟悉并素为边军拥戴的杨一清为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并总制三边军务,统一指挥西北各省的边防。由于重视了边防建设,在一段时间内边境较为平静,没有出现大的骚乱。 [81]

经过上述改革,朝廷上下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明中期少有的安定局面,时人认为:“天将启中兴之运。”杨廷和本人也获得极高赞誉,史称:“中外称新天子圣人,且颂(杨)廷和功。” [81]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李东阳:“吾于文翰,颇有一日之长,若经济(经邦济国)事,须归介夫。” [41]

余子俊:“介夫当相天下,为我熟此,以助他日谋断。” [42]

彭泽:“杨公先见,吾不及也。” [41]

梁储:

天下大事,非石斋莫能济。 [43]


天生斯人,以了今日之事。大匠之任,不可代也。 [43]


席书:“杨廷和社稷臣。” [43]

蒋冕:“忠诚而刚正,知有国家而不知有身。” [43]

石珤:“竭股肱之力安社稷,以成维新之治”。 [43]

乔宇:“身任天下之重,竭尽心力,卒成中兴王业。” [43]

费宏:“首定大策,备患防微,虑无遗算,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43]

顾仕隆:“廷和功在社稷。” [44]

朱厚熜:

杨廷和有大功,他日麒麟画形。 [43]


廷和殊有才,第非辅弼器耳。 [103]


薛蕙:“社稷功成后,山林避宠年。遭逢谁可并,出处独超然。反侧当前日,经纶迈昔贤。殷忧兴圣主,至治格皇天。凶竖同摧朽,苍生尽解悬。庙谟随指顾,臣节见周旋。智勇千夫敌,勋劳百辟先。赏仍虚裂土,名已重凌烟。握玺惭周勃,挥金缅鲁连。急流嫌盛满,介石慕贞坚。许国心恒切,还乡兴偶牵。留侯(张良)初相汉,乐毅晚辞燕。异渥丝纶数,高风进退全。草停黄阁诏,花簇锦江船。水槛星桥侧,茅堂雪岭边。云霞深绿野,卉木富平泉。事业存钟鼎,仪型照简编。累朝瞻翊戴,四海忆陶甄。白首归休记,青春送别筵。衣冠望行色,端不异登仙。” [48]

唐枢:“已而武皇崩于豹房,安危俄顷,禁从兵悉属江彬,公密与太监张永谋启太后,请旨诛彬。先传令散军士,各就赏所,彬觉顾,瞻无人,遂就擒。乃定遣迎今上礼,下诏纪元,厘正国条,裁革传乞升及滥役,月省食粮一十六万余。” [45]

郑晓:“康陵(明武宗)时,刘公(刘健)鞠躬尽瘁以匡其始,杨公拨乱反正以扶其终。或去或不去,均之为大臣。” [46]

明穆宗时,礼部奏议称“廷和性抱忠贞,才优经济。相武庙于危疑,吁谟默定;翊先皇于初统,朝政一新。正始厚终,庸勋卓著。高风直节,誉望尚流。” [49]

赵贞吉:“惟皇天笃我明之祐,间出哲臣,为社稷隶。二百年间,如仁和于公(于谦)暨新都杨公,乘所遇时,力于隶事最着矣。盖正统己巳土木北狩(土木之变),正德辛巳威武南征,陨空沉陆,变起非常。非有握补天之器,挟栘斗之能,安敢授手其间哉,于公已表于宪皇之世,杨公之没久矣。” [43]

何良俊:

武宗大渐之时,既诛戮江彬,人心未定,国未有君,方迎立外藩而女后承制,若谗邪交搆其间。稍有异同,则国事几殆。时杨石斋秉政,卒能缉睦宫闱,镇安中外,使虚宁数月,天下晏然。真可谓社稷之臣矣。古人谓天子门生,石斋成捧日之功,以议礼不合,无故而去,天下惜之。今上即位,赐谥文忠。易名之典出自庙堂,可谓合万世之公矣。 [71]


石斋当武皇大渐之时,其调度区画取办俄顷。命中书十余人操牍以进,石斋一一口授。动中机宜,略无舛错。此真有宰相之才,虽姚崇何以过之? [71]


张居正:“太傅,古之三公,本朝文臣无居此者。嘉靖初,杨廷和以定策元老,奉命特授,旋亦辞免。” [96]

项笃寿:“余闻之人云,辛壬之交,中外多故,杨公拥戴明圣,捧日虞渊,其所厘正,功亦伟矣。升庵(杨慎)博雅为儒林宗,不愧科名。世称关西杨氏(弘农杨氏)为着,若新都父子,不庶几哉!” [50]

陈文烛:“由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少师兼太子太师,首相两朝,有除难定策之功焉。” [47]

王世贞:

新都嶷然三辅,鼎承百辟风偃,虽不久而有所扼以去,然相形成,而首次遂大分。……新都、华亭,用亦有刚柔而业相,埒其最优者也。 [51]


夫以杨文贞(杨士奇)、李文达(李贤)、商文毅(商辂)、刘文靖(刘健)、杨文忠(杨廷和)之贤于辅,而不得从(配享)。 [52]


李贽:“世庙初入,据古执礼,公当其时,可谓正直不阿,卓然名世矣,是岂赂瑾卖友取容之人乎?此市井之谈,爱憎之口,不待辨者。独大礼议起,人皆是张(璁)桂(萼)而非公。余谓公只是未脱见闻窠臼耳,若其一念唯恐陷主于非礼,则精忠贯日可掬也。故谓公之议有所未当则可,谓公之心有一毫不忠则不可。此赵文肃(赵贞吉)所以极力为公表也。……果如或者之说,于司直为卖友,于刘瑾为阿势,则大礼之议,委曲扶同,公自优为之矣。然公之议大礼也,可以许其忠,而未敢以许其妙。若处康陵之朝,非但人不知其妙,而亦不能信其忠。盖大忠者不见忠,至妙者人自然不知其妙也。是以当时知公者仅仅有李文正(李东阳)、梁文康(梁储)、费文宪(费宏)数人耳。文正必得公而后敢以去,梁、费二公亦必得公而后敢即安,则公所系何如哉!余又怪其不能以事康陵者而事永陵(明世宗)也,岂其真挟定册之功,或恃世宗仁圣,终能听己也耶?不知之矣。” [46]

焦竑:“杨石斋当武皇大渐之时,其调度区画,取办俄顷,命中书十余人操牍以进,石斋一一口授,动中几宜,略无舛错。此真有宰相之才,虽姚崇何以过之?” [53]

李维桢:“世宗享国长久,本朝无两,礼乐文章烂焉具举。斋居数十年,图逦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真英主哉!始衷终则新都、永嘉(张璁)、华亭(徐阶)功大矣。” [54]

何乔远:“大礼议起,杨公叹曰:“众尤交责,吾何逃乎。义之尤我,命也;人之尤我,遇也;事之尤我,时也;吾有去而。”及被废家居,言及受遗之际,泪未尝不蔌蔌下也。彼亦有以自喜,迹其时虚大位,以四旬迎嗣君于千里,枭獍在侧,磨牙舕舌,杨公处之周勃、韩琦,未足专也。” [49]

支大纶:“大礼之议,肇于永嘉。而席(书)、桂(萼)诸君子和之。伦序昭然,名义甚正,自无可疑。廷和上畏昭圣,下畏人言,力主濮议。诸卿佐复畏廷和之排击,附和雷同,莫敢柢牾。其伏阙诸少年,尚气好名,以附廷和者为守正,以附永嘉者为干进。互相标榜,毒盈搢绅,皆当国者不善通融耳。” [35]

张岱:“李文正伸于孝庙而屈于武庙,杨文忠屈于武庙而伸于世庙,未免为刘瑾、江彬让一头地也,然二君子宛转委蛇,卒观其败。其间保护正人,调停国是,为力甚多。绕指之铁与发硎之刃,其杀人则一。二君子始终在位,而卒诛彬诛瑾,则二君子盖可轻去乎哉!” [55]

查继佐:“明时十二岁显,大理卿朱奎,太常卿任道远,两以神童侍东宫,与介夫而三。……论礼虽少变通,顾所持近正,不为阿容。至南选张璁,似大有意,然已知璁口必不可扪,欲示画一,而岂意帝梦不释璁,又复有佐璁夺帝听者,则介夫格心之学,尚缺讲解。……介夫持礼极正,而犹不免初终牴牾,不一节乎?” [56]

张燧:“武皇南巡,天下汹汹,幸臣窃国柄,已而崩于豹房,禁从兵悉属江彬。杨公廷和密与太监张永谋启太后,请旨诛彬,先传令散军士各就赏所,彬觉,顾瞻无人,遂就擒。噫!此何等功耶!昔韩魏公(韩琦)以空头敕安置任守忠,谈者迄今伟之。公之视此,其难不啻十倍,而公之处此,其功不当百倍于昔耶?而或者议公卖友取容。夫世庙初入,据古执礼,公当其时,可谓正直不阿、卓然名世矣,是岂卖友取容之人乎?此市井之谈,爱憎之口,不待辩者。独大礼议起,人皆是张(璁)桂(萼)而非公,不知公只是未脱见闻窠臼耳。若其一念唯恐陷主于非礼,则精忠贯日可掬也。故谓公之议有所未当则可,谓公之心有一毫不忠则不可,此赵文肃(赵贞吉)所以极力为公表也。” [57]

王夫之:

周勃居功相汉,而致袁盎骄主之谮;杨廷和居功受爵,而贻门生天子之谴。英主觉之于事后,而不能慎之于当时,勃与廷和自任已坚,气焰上夺其君,有不能遽抑者在也。识卑器小,忠贞不笃,以天子为墨庄,自贻凶危而害流后世,三代以下无大臣,究其情实一鄙夫而已矣。 [58]


先君无前定之命,嗣子无豫建之实,则如杨廷和之迎兴邸,顺次而无敢择焉可也。廷和行其所无事,而世宗曰:“以门生天子待朕。”亦鞅鞅芒刺之谓矣。然廷和危而天下安。 [59]


谷应泰:“若夫廷和等之伏阙呼号,甚于牵裙折槛;世宗之疾威杖戍,竟同元佑党人。大礼未成,大狱已起,君臣交失,君子讥焉。而廷和戮及身后,杨慎谪死贬所。濮议诸臣,旋蒙赐还;兴国之狱,无复金鸡。” [60]

林时对:“正德改元,逆瑾(刘瑾)窃柄,洛阳(刘健)、姚江(谢迁)相继去国,惟茶陵(李东阳)独留;犹幸引用正人王文恪(王鏊)、杨文忠(杨廷和)、梁文康(梁储)、杨文襄(杨一清),或参帷幄,或任戎行,虽穆满之骏日驰,而凶璫伏法,宸濠置鐇就擒,黄扉运筹之力也。” [61]

张廷玉等:“武宗之季,君德日荒,嬖幸盘结左右。廷和为相,虽无能改于其德,然流贼炽而无土崩之虞,宗籓叛而无瓦解之患者,固赖庙堂有经济之远略也。至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 [41]

方东树:“杨廷和等无识,执著述有无以泥胡安定、薛文清之从祀,非也。” [62]

蔡东藩:

大学士杨廷和,身居重要,初亦与叛藩往来,至萧淮等举发奸谋,尚欲援宣德故事,遣使往谕,促使为变。孙燧、许逵之被害,未始非廷和致之。 [63]


明自太祖得国,至于武宗,盖已更十主矣。除景帝(朱)祁钰,因变即位外,皆属父子相传,无兄终弟及者。惟武宗崩后,独无子嗣,当时岂无武宗犹子,足承统绪,而必迎立世宗,惹起大礼之议,此实杨廷和等之第一误事也。世宗既已入嗣,于孝宗固有为后之义,然以毛里至亲,改称叔父叔母,于情亦有未安。诚使集议之初,即早定本生名号,加以徽称,使世宗得少申敬礼,则张璁等亦无由乘间进言;乃必强词争执,激成反对,此尤杨廷和等之第二误事也。不宁惟是,廷和等身为大臣,既因议礼龃龆,隐忤帝意,则此后宵小进谗,政令未合,亦无自绳愆纠谬,格正君心。盖君臣之际,已启嫌疑,虽有正论,亦难邀信。如斋醮一事,明为无益有损之举,而世宗惑于近言,以致遂非拒谏,其情弊已可见矣。故世宗之刚愎自用,不无可议,而吾谓激成世宗之刚愎者,杨廷和等实主之焉。 [64]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杀人榜

杨廷和在世宗初年的改革措施,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称颂。同时,也受到被他裁撤、阻断“财路”的一些人的嫉恨。史载,“诸失职之徒衔廷和次骨”。他们散布谣言,说杨廷和:“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有人甚至想趁杨廷和入朝时刺杀他。但杨廷和毫不畏惧,“出入护以卫士”,在仅有的卫士的保护下,他仍然照常理事,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胆略。 [43]




早受赏识

杨廷和的才气、格局以博大著称,素来受到同为四川人的名臣余子俊的器重。余子俊归老的那天,只拿着《大明律》与杨廷和告别,说:“介夫(杨廷和字)会担任宰相,我让他先熟悉此书,来帮助他日的谋划决断。” [68]




杨文忠对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相传杨廷和七岁时,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有一个客人说:“有一更矣。”一客云:半夜矣。一客云:五更有一半矣。出上句“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杨廷和随即应对“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语惊四座。 [66]




先见之明

杨廷和执政时,他的一个弟弟在京中担任公卿,另一个弟弟在地方担任方面大员,几个儿子都担任要职,儿子杨慎在廷试中名列第一,人们都去道贺。杨廷和却眉头紧皱,非常不安,人们向他询问原因。他说:“你们知道傀儡场吗?刚开始时全都出来,快结束时都是些傀儡,一个家族气数是有限的,如今都在我们这几代人中泄尽了。人们都以为这是我们家族的荣幸,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不久,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65]

宦官张永诛除刘瑾后日益骄满,他捉了一名臂上刺龙的男子作为大功,援用以太监刘永诚之例,企图得封侯爵。杨廷和说:“刘永诚的侄儿刘聚是因为战功才封为伯,连及刘永诚,也不是他自己受的封赏。”张永这才罢休。彭泽将要西讨鄢本恕时向杨廷和问计,杨廷和说:“凭你的才干,平贼不是难事,该防备的是太早班师。”彭泽后来击杀鄢本恕等,立即班师,而叛军余部又纷纷聚集,无法压制。彭泽已经动身又留了下来,这才感叹道:“杨公的先见之明,我比不上呀。” [14]




急智过人

明世宗登基时,因所穿龙袍过长,使其不断俯视。杨廷和奏道:“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世宗听后,颇为高兴。 [67]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关系


姓名


简介


高祖父

杨世贤

为新都杨氏始祖。


曾祖父

杨寿山

——


祖父

杨玫

以经贡入太学,历贵州永宁吏目。


父亲

杨春

号留耕,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广提学佥事。


原配

黄氏

云南督学眉山黄明善之女,封夫人。赠一品夫人。


继室

喻氏

内江人,封一品夫人。


侧室

蒋氏

因儿子杨恒显贵而得封孺人。


弟弟

杨廷仪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杨廷平

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


杨廷宣

一作廷宜,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人。


杨廷历

荫补国子监生。


杨廷中

县学生。


长子

杨慎

明代三才子之首,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因“大礼议”之争杖谪云南,废弃终身。


次子

杨惇

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兵部主事。


三子

杨恒

荫中书舍人,官至大理寺寺副。


四子

杨忱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人。


长女

——

嫁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余承勋。


次女

——

嫁举人刘大昌。


孙子

杨志仁

曾任湖广都司经历。


杨同仁

杨慎子,庠生。


杨其仁

荫国子监生。 [101]


杨宁仁

杨慎子,庠生。


杨斯仁

庠生。


杨有仁

杨慎嗣子,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行人御史按察。


杨兴仁

曾任指挥同知。


杨耕仁

杨慎子,早夭。


杨恩仁

杨慎子,早夭。


杨右仁

——


杨力仁

——


杨资仁

——


曾孙

杨省吾

庠生。


杨养吾

庠生。


杨金吾

杨宁仁子,荫尚宝司司丞。 [97]


杨宗吾

杨宁仁子,荫锦衣卫世袭佥事。 [98]


表格参考资料: [41] [43] [47] [69-70]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杨廷和著有《杨文忠公三录》《杨廷和奏议》传世。曾主持或参与纂修《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明武宗实录》《大明会典》及《通鉴纲目节要》等著作。 [43]其奏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121《杨石斋集》 [77]。

杨廷和也擅长书法,笔法工整。清代魏坤《倚晴阁杂钞》记载:“明《昌运宫碑》,大学士李东阳撰,杨廷和书。” [78]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墓葬

主词条:新都状元坟

新都状元坟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西北,为杨春、杨廷和、杨慎等三人的家族坟墓。因杨慎为明朝四川唯一的状元,墓地也被称为状元坟。 [73]

正德十五年(1515年),杨春去世,次年(1516年),明武宗遣礼部主事祝銮为其建墓和谕祭。嘉靖八年(1529年),杨廷和去世,以庶民礼葬于杨春墓左侧。墓碑早年已毁。时隆庆朝阁臣赵贞吉撰书“太子太师史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忠公神道碑”。后杨春与妻叶夫人合墓,杨廷和与妻黄夫人合墓,杨慎与继室黄峨合墓。道光十二年(1832年),杨氏子孙杨光海修葺,并设立杨春神道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杨氏子孙杨崇焕重立墓碑。“文革”期间,墓地因修水利而遭到破坏。1985年,新都县公布其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75],并于1988年重建并开放。 [74]




塑像

杨廷和塑像在四川新都县城宝光寺号山门左侧。因杨廷和曾多次捐银修建宝光寺,使之“备极宏丽”,故后人在山门塑其像,以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20: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指黛玉配宝玉,为什么将薛宝琴送与李纨照管?历史上的真祖孙!司棋偷情:为什么在角门口?谁在大观园南角子上夜?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中国古典小说 相关内容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4】
(连载:庚辰本全部位置路线信息,摘录汇集)

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探春才要说话,人回:“大夫来了,进园瞧姑娘。”众婆子只得去接大夫。平儿忙说:“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回事的那人说:“有,吴大娘和单大娘他两个在西南角上聚锦门等着呢。”平儿听说,方罢了。

(大观园的西南角门:聚锦门)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第58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因又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他姊妹、丫环,薛姨妈只得也挪进园来。因宝钗处有湘云、香菱,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虽去,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他去照管。迎春处有岫烟,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有赵姨娘与贾环来嘈聒,甚不方便,惜春处房屋狭小。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为什么不将宝琴送与薛姨妈、薛宝钗?却送与李纨照管?真祖孙)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荳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宝玉、黛玉:贾母两个“指与”,且正旦配小生,很明显贾母“指”黛玉配宝玉)



(清明节范围: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还是告诉读者时间)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丢下粥碗就睡,存在心里。”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鞭,靸着鞋,步出院外。

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乌刂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与丫环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们取乐。

宝玉也慢慢行来。宝玉便也坐下,看着众人忙乱了一回。湘云因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坐去罢。”

宝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他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第59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走西边小角门。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里面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关了,自领丫嬛、婆子下房去安歇。每日林之孝之妻进来,带领十来个婆子上夜,穿堂内又添了许多小厮们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当。 (薛家登堂入室,已“在内院”,大观园南,东边角门)



莺儿应了才去时,蕊官便说:“我同你去,顺便瞧瞧藕官。”说着,一径同莺儿出了蘅芜苑。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说着,来至潇湘馆中。

藕官接了,笑嘻嘻同他二人出来,一径顺着柳堤走来。莺儿便又采些柳条,越性坐在山石上编起来,又命蕊官先送了硝去再来。

这里莺儿正编,只见何婆的小女春燕走来,笑问:“姐姐织什么呢?”正说着,蕊官二人也到了。

  那春燕啼哭着往怡红院去了。急的他娘跑了去又拉他,他回头看见,便也往前飞跑。

却说春燕一直跑入院中,顶头遇见袭人往黛玉处去问安。

袭人气的转身进来,见麝月正在海棠下晾手巾

(春燕从柳堤被娘追打,进的仍是怡红院的前门,海棠为证)



第61回 投鼠忌器宝玉情赃 判冤决狱平儿情权
柳家的打发他女儿喝了一回汤,吃了半碗粥,又将茯苓霜一节说了。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且喜无人盘问,一径到了怡红院门前,不好进去,只在一簇玫瑰花前跕立,远远的望着。

有一盏茶时,可巧小燕出来,忙上前叫住。说毕,作辞回来。

正走蓼溆一带,忽见迎头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个婆子走来,五儿藏躲不及,只得上来问好。林之孝家的问道:“我听见你病了,怎么跑到这里来?”五儿陪笑道:“因这两日好些,跟我妈进来散散闷。才因我妈使我到怡红院送家伙去。”



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白日里没什么事,所以姑娘不大相识。高高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玉钏儿道:“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娘。司棋的父母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

(园里南角子:大观园南边的角门,是大观园大门西边的那个角门,是南边三个角门中最中间那个。便是鸳鸯遇到司棋偷情时,鸳鸯出园的那个角门)




(未完,连载【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大门、大厅到正堂,贾氏宗祠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对联反了?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3: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冷香丸+暖香坞】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傻大姐在哪里误拾绣春囊?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路线图,暖香坞对冷香丸!秋爽斋对过暖香坞,稻香村李纨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7】
(连载:庚辰本全部位置路线信息,摘录汇集)

第73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话犹未了,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说,忙问在那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好忽然逢此一惊,即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

晴雯和玻璃二人果出去要药,故意闹的众人皆知宝玉吓着了。王夫人听了,忙命人来看视给药,又吩咐各上夜人仔细搜查,又一面叫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于是园内灯笼火把,直闹了一夜。至五更天,就传管家男女,命仔细查一查,拷问内外上夜男女等人。



刑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也就往园内散散心来。刚只(至)园门前,至(只)见贾母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傻大姐的笑嘻嘻走来,手内拿着个花红録的东西,低头一壁瞧着,一壁只管走,不防迎头撞见刑夫人,抬头看见,方才跕住。刑夫人因说:“这痴丫头,又得了个什么狗不识儿,这么欢喜?拿来我瞧瞧。”

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

是以笑嘻嘻的一壁看,一壁走,忽见了刑夫人如此说,便笑道:“太太真个说的巧,真个是狗不识呢。太太请瞧一瞧。”说着,便送过去。 (这段邢夫人的邢:全写错,可看作错误提醒)

刑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刑夫人道:“快休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已后再别提起了。”这傻大姐听了,反吓的黄了脸,说:“再不敢了。”磕了个头,呆呆而去。刑夫人回头看时,都是些女孩儿,不便递与,自己便塞在袖内。心内十分罕异,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声色,且来至迎春室中。(读者画出大观园图,便可一眼看出:从此而至紫菱洲,是什么头尾?傻大姐拣绣春囊的山石后,司棋偷情处,是什么头?

注意绣春囊线索:从拣的“头”处,邢夫人特意拿到紫菱洲,尾处)



(注意傻大姐掏促织,“在山石背后”得的,但她给邢夫人说的并不准确,说是“在山石上”拣的。所以传到王夫人那里,成了“明摆在园里山石上”。注意“山石上”和“山石背后”的差异)



第74回 惑奸谗抄拣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拣起,不过是拣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

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拣的原是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拣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

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翻(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对过:河、街、道路的对面,都叫对过)

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因李纨才吃了药睡着,不好惊动,只到丫嬛们房中一一的搜了一遍,也没有什么东西。遂到惜春房中来,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

于是别了惜春,方往迎春房内来。

迎春已经睡着了,丫嬛们也才要睡,众人叩门,半日才开。

(注意抄拣路线:是按顺路先到,从探春秋爽斋,先到李纨稻香村,再到惜春暖香坞,最后才到迎春的紫菱洲。此路线可验证大观园图)




第75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到起更的时候,贾母说:“黑了,过去罢。”尤氏方告辞出来。走至大门前上了车,银蝶坐在车沿上,众媳妇放下帘子来,便带着小丫头们先直走过那边大门口等着去了。因二府之门相隔没有一箭之路,每日家常来往不必定要周备,况天黑夜晚之间回来的遭数更多,所以老嬷嬷带着小丫头,只几步便走了过来。两边大门上的人都到东西街口,早把行人断住。尤氏大车上也不用牲口,只用七八个小厮挽环拽轮,轻轻的便推拽过这边阶矶上来。于是众小厮退过狮子以外,众嬷嬷打起帘子,银蝶先下来,然后搀下尤氏来。

(注意此为平常日:尤氏在荣、宁两府进出的都是大门,不是角门。

没有一箭之路:因大观园三里半,反面提醒读者两府应合为一宅)

尤氏因见两边狮子下放着四五辆大车,便知系来赴赌之人所乘,遂向银蝶众人道:“你看,坐车的是这样,骑马的还不知有几个呢。马自然在圈里拴着,咱们看不见。”一面说,一面已到了厅上。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朗,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

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



果然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余者桌菜及果品之类,不可胜记,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将一更时分,真是风清月朗,上下如银。

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咤,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

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 (注意用词:风清月朗,明朗,月明,就不写风清月明)

次日一早起来,乃是十五日,带领众子侄开祠堂,行朔望之礼,细查祠内,都仍是照旧好好的,并无怪异之迹。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众人听说,就忙着在那里去铺设。贾母且在嘉荫堂中吃茶少歇,说些闲话。一时,人回:“都齐备了。”贾母方扶着人上山来。

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未完,连载【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看见司棋偷情的首尾,是什么头尾?尤二姐停灵梨香院,凤姐在大观园北界墙听墙根,明确梨香院位置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发布于 2023-12-24 12:46・IP 属地陕西
红楼梦(小说)
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3: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雄鸡一唱天下白+鸡唱稻香村+】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又鸟鸡,宝钗。。。钟鸣栊翠庵+鸡唱稻香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3: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梨香院+盗香村===岱山林子洞,即代善,贾代善,荣国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9: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凸碧堂+凹晶馆+画龙点睛+栊翠庵阴阳两隔铁槛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凸碧堂品笛,凹晶馆联诗:用凸凹在说什么?《画记》上张僧繇典故:画龙点睛!并无一乘寺、一乘人的故事,是张僧繇用凸凹画法,画龙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8】
(连载:庚辰本全部位置路线信息,摘录汇集)

第76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注意此回的回目首字,突出:凸凹!)

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特是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林黛玉道:“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致《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人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了。”

(一乘人:写错,金陵一乘寺,是张僧繇用凸凹画法。强调凸凹法。

《画记》整本书上,并未记录任何一乘寺、一乘人的故事!

错误强调:《画记》上张僧繇画龙点睛!这里池沿是用凸凹,画龙!)




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见其额“凹晶溪馆”。

(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说明大水池在此处“凹”向东边的大主山,说明大水池的池沿不是直的,有凸凹:用凸凹,画鱼龙)

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值身于晶宫鲛室(龙宫、鱼室,鱼龙)之内。

(二人面对的是大水池,才能如值身于晶宫鲛室,不是小面积的水)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湾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

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

(说明凹晶馆距离藕香榭、栊翠庵都不远,能看到藕香榭)

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联道: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典出:鸟影度寒塘)

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因对道:

冷月葬花魂。 (庚辰本:死魂,“死”改“诗”)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二人皆咤异,因问:“你如何到了这里?” (骨肉团圆)

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黛玉笑道:“谁知道就这个时侯了!” (“一夜鱼龙舞”的一夜)

三人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

忽听扣门之声,小丫嬛忙去开门看时,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进来见他们正吃茶,因都笑道:“要我们好找!一个园里走遍了,连姨太太那里都找到了。才到了那山坡底下小庭里找时,可巧那里上夜的正睡醒了。我们问他们,他们说,方才庭外头棚下两个人说话,后来又添了一个,听见说大家往庵里去。我们就知是这里了。”

(一直很啰嗦地写找,找茶杯,找姑娘,找了一夜:众里寻他千百度

作者让读者找什么?鱼龙!须参照大观园图,才能找到,惊天之秘!

所以读者须根据书中描述,自己画大观园图。注意此处凸凹,画龙)



林、史二人听说,便起身告辞,带领丫嬛出来。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不在话下。 (话很淡,却知情深)

这里翠缕向湘云道:“大奶奶那里还有人等着咱们睡去呢。如今还是那里去好?”湘云笑道:“你顺路告诉他们,叫他们睡罢。我这一去未免惊动病人,不如闹林姑娘半夜去罢。”说着,大家走至潇湘馆中,有一半人已睡去。

(从栊翠庵,到潇湘馆,会“顺路”过稻香村,所以栊翠庵在其北)




第78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社譔芙蓉诔
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不解了,并没为什么事我出去。三则是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王夫人点头:“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东南上小角门子出园,正是“体仁沐德”区域,是薛家目前住处)



宝玉又至蘅芜苑中,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不觉吃一大惊。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是当日各处房中丫嬛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的流将过去。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



众人皆无别话,不过至晚安歇而已。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环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

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副,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指(改:枝)上,乃拉(改:泣)涕念曰: (中秋后,水芙蓉?木芙蓉?荷花如何挂于枝?)



读毕,遂焚帛奠茗,犹依依不舍。小环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环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唬得宝玉也忙看时——

(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来:说明不是荷花、水芙蓉,只能是木芙蓉。

作者是用芙蓉、木芙蓉,提醒读者:芍药、木芍药,解出湘云醉眠,正是牡丹,芍药花未开。则老爷宾天,在三月,看出甲申之难!)



(未完,连载【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点击看上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6 1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园一边是大主山,一边是水池:山水结构,惊现龙蛇,四百米长!黛玉说《芙蓉诔》可与曹娥碑并传,著名谜碑,藏有谜语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连载19】
(连载:庚辰本全部位置路线信息,摘录汇集)

第79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话说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既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

(与曹娥碑并传:曹娥碑,是著名谜碑。几乎明说了诔文中有谜!)



又见邢夫人等回了贾母,将迎春接出大观园去等事,越发扫去了兴头,每日痴痴呆呆的,不知作何消遣。

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

(蓼花苇叶:说明紫菱洲距蓼汀花溆、芦雪广不远,同一带蓼、苇)



香菱拍手笑嘻嘻的说道:“我何曾不来?如今你哥哥回来了,那里比先时自由自在的了?才刚我们奶奶使人找你凤姐姐的,竟没找着,说往园子里来了。我听见了这信,我就讨了这件差进来找他。遇见他的丫头,说在稻香村呢。如今我往稻香村去,谁知又遇见了你。我且问你,袭人姐姐这几日可好?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到底是什么病?二姑娘搬出去的好快,你瞧瞧这地方!好空落落的。”

(香菱进园找凤姐,遇见凤姐的丫头,然后香菱要往稻香村去,却在紫菱洲遇到宝玉?正面看香菱不应走到紫菱洲,因紫菱洲以北无人住,迎春、宝钗都已搬出,凤姐的丫头跑到紫菱洲以北干什么?

答案都在反面:覆凤射龙,紫菱洲是鱼龙之尾,还是让读者找“龙”!这也是作者用“菱”字之义:状如菱角的水洲!正是大鱼尾巴之形。所以,作者不但让宝玉在此追忆故人,看岸上、池内,翠荇香“菱”,而且特意安排香“菱”来“菱”洲找“凤”姐,提醒你瞧瞧这地方!)



又听得薛蟠摆酒唱戏,热闹非常,已娶亲入门。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再过些时,又闻得迎春出了阁。

且说香菱自那日抢白了宝玉之后,心中自为宝玉有意唐突他,因此,以后连大观园也不轻易进来。日日忙乱着,薛蟠娶过亲,自为得了护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

(薛家在“京中有几处房舍”,薛蟠却把媳妇娶到贾府来,有这样的亲戚吗?娶亲娶到别人家?)



——《红楼梦》八十回中,所有的位置路线信息,全部摘录汇集完。

朋友们可据此信息:自己画贾府图,大观园图。也可据此验证任何一个大观园图。



那么,贾母催着读者画大观园图,只问:“画儿在哪里?”并说“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读者照黛玉、宝钗教的法子,画出大观园图来看,藏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贾母催着画大观园图?

大观园图中隐藏的秘密
贾政一行从潇湘馆出来,是“青山斜阻”的大主山,转过山怀便是稻香村,并不经过秋爽斋、暖香坞。贾政从稻香村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到了蓼汀花溆,是沿山下之路向北走的。

贾母带刘姥姥游园,出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舡”,是往大水池方向走,显然是另一个方向。随后在秋爽斋摆饭,出来后坐船,经过紫菱洲到了蓼汀花溆。

因此,潇湘馆的东西两边,显然一边是大主山,一边是大水池,潇湘馆、秋爽斋等是山水之间一块平地,所以大观园的山水结构很清楚。

沿着山下之路往北,过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等,到蓼汀花溆。沿着水池往北,是藕香榭和紫菱洲,转弯后也可到蓼汀花溆。花溆北岸,便是蘅芜苑,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花溆之水,是从宁府西北角墙下流入,经沁芳闸,钻大主山石洞流过来的。水出山洞,“从东北山坳里”,一个水流分支绕山下流,过芍药圃,经稻香村,到怡红院处,与沁芳溪之流合在一处,再从墙下出去,仍旧流到宁府会芳园。所以山东水西,大观园的框架结构很明白。



凸碧山庄山坡底下,一转弯就是凹晶馆,说明此处凹近大主山,而前后的秋爽斋、紫菱洲都是凸向大水池的。

紫菱洲的“菱”字,表明了这块伸向水中的三角洲形状,是菱角形,显然作者有图在先,所以取名“菱洲”。红楼作者本身就是画家,在写大观园之前,显然先画了一个大观园的山水图,并安排好了楼台房舍、人物住处、各处景点、来往路径等,所以写的一丝不乱。



把这个大观园图,横过来看:




大观园图惊现龙蛇: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鱼,跃出了水面,鱼头便是大门口的屏障山,正要跃过大门。中国人都知道“鲤鱼跃龙门”的神话,过而为龙!

一条四百米长的大蛇,从蘅芜苑到怡红院北边的山顶,便是大主山的山顶之路,白石甬道,极平稳的宽路,可供一群人簇拥着行走。本应画为白色,但背景是白色,故用显眼的金色表示。

大蛇似与鱼斗,在争鱼头下挂的一颗玉。

中国古代神话就有大鱼化龙的美丽传说,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宋代《埤雅·释鱼》中也有:“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古人认为草化萤、鱼化龙,大鱼便是龙。为什么不直接画个龙?因鱼的辨识度更高,鱼形线条简单,鱼图更为大众熟悉,年画、图画等也常见。而龙图形复杂,龙头、脚爪不好在大观园中安排,而且在辨识不清时还容易与蛇混淆。

此鱼半出水面,只需一凸一凹,加个菱角尾巴,便可看出是鱼。作者构思之精巧,令人倾倒!也方才领悟76回黛玉、湘云说凸凹的微言大义,而且凸凹二字入了回目,作为回目两句第一字,提醒读者。

看到画出的大观园图,就一下子明白了:

为什么老太太让画大观园图?

为什么黛玉一改往日之风,领头大顽大笑,强调画园子、人物?

为什么宝钗重复强调照着慢慢画,回想有滋味,而且细说画法?

为什么红楼作者从不说每个地点的具体方位,甚至连方向都不说,却给了读者足够的线索能够按图索骥?

因为不能说!大观园中暗藏龙蛇、龙蛇争玉,是此书所隐真事,不能明着写,逃不过满清文字狱。红楼作者只能让读者自己画图来看,一窥惊天之秘,双方心照不宣。

看画出的大观园图,会发现两组共性:

一是黛玉和三春都位于鱼身,以黛玉为首。

二是宝钗和李纨,都处于大主山怀抱之中。




(未完,连载【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凸碧堂品笛,凹晶馆联诗:用凸凹在说什么?《画记》上张僧繇典故:画龙点睛!并无一乘寺、一乘人的故事,是张僧繇用凸凹画法,画龙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9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1 1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八=====大观为谁音?【宝钗青云直上】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49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问题:《红楼梦》中薛宝钗因何离开大观园,其真实目的是什么?离开后究竟去了哪里?

这个提问看起来是三个问题,我来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答,可能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薛宝钗为什么要离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的消息一传到薛宝钗的耳朵,薛宝钗就有些诧异了。一是王夫人她们怎么决定要抄检大观园,是要开始清减人员吗,还是有其他的大是大非?二是连林黛玉的潇湘馆都查了,为什么没有查我的蘅芜院,那不是把我当外人看待?



所以薛宝钗第二天就主动提出了要搬离大观园的请求。她的理由有几点:

一是母亲薛姨妈病了,需要回去照料;

二是薛宝琴、香菱身体也不大好,薛蟠也不省心,就知道喝酒、赌钱,一天到晚都不做正经事,这些薛姨妈已经没有精力来管理,只有依靠薛宝钗;

三是哥哥薛蟠要准备结婚,需要做针线、张罗很多事情,因为夏金桂娘家那边也是孤女寡母;

二、薛宝钗搬出大观园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一是,薛宝钗已经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因为林黛玉身体越来越不行,将来一定是金玉良缘,所以这个婚姻大事定了,她吃了定心丸,再也没有赖在大观园里的必要了。

二是,近来大观园不断传来各种各样的消息,有偷盗的,有赌博的,今后要加强管理。薛宝钗搬出去,空出蘅芜院,以避嫌疑。

三是,贾府正在走下坡路,经济很拮据了,在开始减人,节省开支,估计要关闭大观园了,这样自己主动搬出去,以免贾府为难。



四是,搬出去了,就不用进出那条路,以后就不用开着东南角那个角门,长期锁着就可以保证大观园的安全。

三、薛宝钗离开后到底去了哪里?
还有哪里去呢?她们薛家的房屋离这里很远,再说贾母、王夫人一时半会也不会答应她们搬回去。

她薛宝钗搬出蘅芜院,只能跟现在的薛姨妈、薛蟠、香菱他们住一起,他们的房子在大观园外面东南角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房子有一个门可以通向大观园,所以薛宝钗说,她搬出去了,那门就可以长期关闭了,这样一来省了一笔费用,二来还杜绝了闲杂人员能够进来大观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3:03 , Processed in 0.1466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