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7-31 2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水芙蓉林黛玉 心较比干多一窍
2021-01-19 09:58
作者:2008届育才中学高一(7)学生汪岸同 指导教师:叶延武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标志性人物,号称“群芳之首”。她是贾宝玉的意中人,两人最终的悲剧收场赚得了无数读者的伤心之泪。她与薛宝钗形成鲜明对比,但难分轩轾。关于钗黛孰优孰劣的争论没有停止过,引得老朋友也几乎要动手闹翻了。可以看出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感染力非常,令许多读者心醉神狂。
当然,林黛玉是一位绝色美女。书中第三回写贾宝玉眼前出现了一位天仙似的妹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面如姣花娇艳,身若弱柳袅娜。清新脱俗,洗尽铅华,宛如芙蓉出水。那种沉鱼落雁的美感绝不在宝钗之下。贾宝玉也将黛玉比作倾国倾城的崔莺莺,那是一种纤弱的美,不同于薛宝钗的丰腴之美。
说到林黛玉,即使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会首先想到一个词——才女。第五回中的判词包含着作者对书中人物的评价。其中,“堪怜咏絮才”一句以谢道韫之才比林黛玉,揭示了其才华横溢的特点。在整本《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作是最多的,有三十来首。贾宝玉有二十多首,而薛宝钗只有十多首。不仅如此,林黛玉的诗作中有多首长篇歌行,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桃花行》《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等等。在后来的诗社活动中,她也是最活跃的一位。可以说,写诗填词是她抒发感情、排遣忧绪、表达理想的基本手段,诗词也是她短暂生命中优美的乐章之一。并且她的诗作不仅高产,还都是上乘。在第十八回,黛玉帮宝玉作的《杏帘在望》一诗更是得到了元春的高度赞赏。看起来黛玉与宝钗之间似乎一直在“较量”,难分伯仲,可是读者都知道,薛宝钗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轻易不动笔墨。而黛玉则是用心血和泪水在写诗。另外,她的才思敏捷也是出了名的,经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她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林黛玉写诗不同凡响呢?我认为这与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这要从她的前世讲起: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子,经常由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浇灌,所以决定下界来偿还他眼泪。由此决定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她的多愁善感也与她的瘦弱多病互为因果,共同塑造了她的诗人气质。瘦弱束缚了她的脚步,限制了她的视野,——这也是她为何不如宝钗学识渊博的直接原因,使她更习惯于沉默思考,显得郁郁寡欢。多病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化成心灵上的挫败、孤独感,使她离孤独、寂寞、颓丧、伤感的情绪越来越近。明媚的阳光不易穿透潇湘馆的竹林,和煦的春风难以温暖金闺绣榻上的衾枕。而冷清的月光却能在无眠的夜晚里陪伴她,淅沥的秋雨却能轻而易举滴入她紧闭的心房。可以说多愁善感的个性造就了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她的诗歌验证了“最美丽的诗歌就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
在我心中,始终偏爱林黛玉多于薛宝钗。有许多读者爱薛宝钗的圆融豁达,不能接受林黛玉的孤高自许。在这我要为林黛玉抱不平。著名红学家俞平伯说过:“黛玉热而宝钗直……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我认为其说法一针见血。第四十八回讲述了香菱学诗的过程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很好,但她并不看好香菱写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这就是黛玉“热”的一面,宝钗“冷”的一面。而第三十二回,丫鬟金钏投井而死,宝钗为了给王夫人台阶下,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由此可见,宝钗的内心充满了封建的阶级的观点。认为丫鬟就是丫鬟,不值得过多同情,用几两银子就可打发,黛玉则截然不同。她内心善良、
真诚,毫无世故、毫不做作。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黛玉在我心中就是一朵清水芙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保持着自己才气、高洁、正直的形象。希望大家在追捧富贵牡丹薛宝钗的同时,也能欣赏清水芙蓉林黛玉。让林黛玉唯美的形象永存于读者心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