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2: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渡三案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明朝发生的三大疑案




南渡三案指的是明朝南渡之后,在新建立的弘光朝发生的三大疑案,分别是“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均发生于1645年,严重削弱弘光政权的凝聚力,为其快速灭亡埋下伏笔。




























































目录

1 背景
2 三大疑案
▪ 大悲案
▪ 假太子案
▪ 童妃案
3 结果
4 影响
5 评价

   


背景

 播报

明朝灭亡后,朱由崧既以亲藩得继大统,对于最具帝位继承人资格的崇祯三子自然惟恐其不死。早在1644年七月间就仅仅依据顾元龄的传言宣布太子和定、永二王已经遇害。 [1]  

1645二月,正式下诏“谥皇太子慈烺曰献愍,永王慈焕曰悼,定王慈灿曰哀”, [1]  借以掩人耳目,杜绝民望。实际上,自从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起,兵荒马乱,各方面的人士大抵都弄不清崇祯帝三个儿子的下落。尽管在1644年冬,有“北太子”、“南太子”案,清初号称“朱三太子”的案件层见迭起。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挫败了某些东林—复社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的计划。围绕帝位的勾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立国一年之内,先后发生了“妖僧”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的,互不相涉,却都贯串着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政治背景。 [2]  

   


三大疑案

 播报

   


大悲案

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弘光君臣见他语无伦次,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经过九卿科道会审后,将大悲处斩。 [1]  

   


假太子案

1644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抵南京后,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送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可是,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议。高梦箕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

1645三月初一日,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第二天,弘光帝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大学士王铎曾经担任东宫教官三年,自然熟悉太子的模样,一眼就看出是奸人王之明假冒。 [3]  

王铎会同群臣审视后的奏疏是相当可信的。我们不应忽视,弘光立国之时许多官员曾经在崇祯朝廷上任职,见过太子朱慈烺的并不止他一个。如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他们看了伪太子之后都不认识;弘光帝“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往认。之明见执中,亦不识也。于是群疑稍解”。 [4]  

从现存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弘光朝廷上的官员都知道北来“太子”纯属假冒,没有人提出过异议。问题是这件事直接牵涉到弘光帝位的合法性,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伪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将中掀起了一片喧哗。弘光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

   


童妃案

这个案件的大致情况是:早在1641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杀,世子朱由崧侥幸逃出。经过长期颠沛流离之后,忽然时来运转被拥戴为皇帝。

1645年,河南有一个姓童的妇人面见南明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继妃,乱离中与朱由崧失散。越其杰和广昌伯刘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报,一面派人护送来南京。朱由崧立即否认,宣布童氏为假冒。三月初一日,童氏送抵南京,下诏狱由锦衣卫审讯。童氏自述“年三十六岁。十七岁入宫,册封为曹内监。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李生子玉哥,寇乱不知所在。氏于崇祯十四年生一子,曰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朱由崧批驳道:“朕前后早夭,继妃李殉难,俱经追谥。且朕先为郡王,何有东、西二宫?”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按明朝典制,亲郡王立妃由朝廷派员行册封礼。 [5]  

童氏称入宫邸时朱由崧有东、西二宫已属荒唐,更不可能又有什么“曹内监”为她举行册封礼。朱由崧没有儿子,“玉哥”、“金哥”之说也是空穴来风。一些史籍记载,童氏在送往南京途中,地方文武官员纷纷拜谒,她举止轻浮,毫无大家风范,“凡所经郡邑,或有司供馈稍略,辄诟詈,掀桌于地;间有望尘道左者,辄揭帘露半面,大言曰:免!闻者骇笑”。童氏一案与大悲、假太子案基本相似,肯定她不是朱由崧的王妃 [6]  ,后来某些野史又说她是误认(如说她原为周王宫妾,或说是邵陵王宫人),也有揣测她是在朱由崧落魄之时曾与之同居,但这些说法同童氏自己编造的经历都不符合。就案件本身而言,无论童氏是冒充,是误认,还是与朱由崧有过一段旧情,都不应成为南明政局的焦点。 [2]  

   


结果

 播报

南渡三案极大削弱了弘光朝廷的凝聚力,一直闹到清军占领南京,弘光朝廷覆亡,方告平息。 [7]  

   


影响

 播报

“童妃案”和“太子案”的喧嚣一时,实际上是某些东林—复社党人在幕后掀风作浪。历史上无赖之徒冒充头面人物屡见不鲜,即以南明来说,永历初也出现了假弘光帝(一个和尚)骗得许多地方官的信任,但都没有像弘光一朝这样闹得乌烟瘴气。

究其根源,正在于东林—复社中的一些骨干分子视“门户”、“声气”重于国家、社稷,他们爱走极端,甚至惟恐天下不乱。在这些人看来,福藩继统等于万历以来自己在党争中最大的失败,因此一遇风吹草动,不管真相如何,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必欲推倒福藩另立新君才肯罢休。人们常常受旧史籍影响,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其中光明磊落者固不乏人,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许多追逐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为独揽朝政造舆论。由于他们当中的骨干分子为夺取权力往往采取阴谋手段,难以弄清详细情况,但对弘光帝进行人身攻击,借“三案”大肆发挥的都是自命为东林—复社的“君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端倪,其中的主要代表是黄宗羲及其创立的浙东史派,他和门户好友在当时兴风作浪对弘光朝廷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2]  

   


评价

 播报

林时对《南都三大疑案》:“洛阳既陷,福王常洵被闯贼所临,宫眷逃窜。世子由崧得一护卫军牵率过河,寓太康伯张皇亲第,人无识者。甲申四月,巡按中州御史陈潜夫送至凤督马士英处,遂同四镇拥立为弘光帝。登极后,太后亦自河北至。帝不出迎,群臣奉凤舆至内殿下舆,帝掖后至殿隅,密语移时,群臣拱立以俟,秘弗闻。半晌始下拜恸哭,人皆疑揣。乔大理圣任先生在班行目击者,曾面语余。或云:帝实非真世子,福藩有一审理貌类,因冒认。语时戒勿洩,同享富贵。又云:入宫后,与帝同卧起。事真伪不可知,帝来时既不迎,逾顷始拜哭。而出奔时又不同行,自往芜湖就靖国;太后偕马士英至浙,则事属可骇。一疑案也。” [2]  

金堡:“予闻弘光伪福邸也。福邸已被难,其妃有弟与一内侍偕走,诈称福邸。既登极,内侍惧福不敢言。童妃至,伪福邸恐事露,遂致之死。马士英特欲立福邸翻东林之局,遂使东南半壁拱手以奉之清耳。” [2]  

戴名世:“呜呼,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彼鄙夫小人,又何足诛哉!自当时至今,归怨于孱主之昏庸,丑语诬诋,如野史之所记,或过其实。而余姚黄宗羲、桐城钱秉镫至谓帝非朱氏子。此二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大略谓童氏为真后,而帝他姓子,诈称福王,恐事露,故不与相见,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 [2]  

杨凤苞:“及谓福王亦伪,乃出东林、复社爱憎之口”,“盖阮大铖欲尽杀东林、复社诸君子,向后诸君子追憾其事,并恨王之任大铖也。造言汗蔑之不已,复奋断曰:‘是非明之宗室也。’甚疾之之词尔。” [2]  



参考资料
1    李清《南渡录》卷二。  
2    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2-16]
3    王铎奏疏:  臣一见即咤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岂其然乎?”臣同旧礼部尚书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当考满升荫,为妬者沮之。尚记先帝东宫大目方颡,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今臣立于面前曰:“汝识我不?”应曰:“不也。”曾谓三年侍班几之离者二尺有咫而不识臣为谁耶?臣已确知其伪矣。臣又问:“讲书在何殿?”曰:“文华。”岂知其在端敬殿也。又问:“几上位置何物?”臣暗记其有讲读数目十个算子,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诸臣曰:“此人明明是假,此事确确可憾。……”大咤曰锦衣卫命左右即缚之。无几何,此子乃垂涕长跪以求,哀愍曰:“小人原是赝质,不过为人所玩弄,徒以此恐喝于诸侯耳。小人王其姓,之明其名,高阳人,父纯,母徐氏,有引小人者阴以诳诱焉。”  
4    李清《南渡录》卷五。   
5    《明熹宗实录》载,天启二年十月传制遣“工科给事中魏大中、行人司行人李昌龄封福府德昌王由崧并妃黄氏”。  
6    崇祯十四年河南巡抚高名衡题本内明白说过“世子继妃李氏”于洛阳城破之时投缳自尽。  
7    当时任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尚书的黄道周记载:“王之明者,顽童,故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途穷附高鸿胪之仆穆虎者欲南趋苟活,而穆虎居为利,遂谓子舆复出也。廷诘之日,诸讲官侍从谂视无一似东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辄持两端,讼言不可诛,诛之祸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英莲===甄宝玉===贾宝玉+有命无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甄英莲===甄宝玉===贾宝玉

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甄英菊
文昭阁===朱慈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9: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兴隆街的大爷是谁?
cheng2cheng0012020.03.24浏览17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smallfatsheep
2020.03.27
满意答案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兴隆街的大爷是贾雨村。他由王子腾保举,卸任应天知府(从四品),进京补缺(应该是等正四品或者从三品的官职,大约是侍郎一级的),住在兴隆街。寓意贾雨村开始要飞黄腾达了,后来他的确最高做到大司马,协理军机,尽管这是个虚拟的官名,但大致等于兵部尚书,正二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写文章
点击打开开门见三的主页
《红楼梦》判词解读14: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一;揭秘攒珠累丝金凤,累丝是什么?弘光帝是怎么死的?迎春拿出《太上感应篇》的秘密,太上曰:祸福无门
《红楼梦》判词解读14:迎春判词图谶解读一;揭秘攒珠累丝金凤,累丝是什么?弘光帝是怎么死的?迎春拿出《太上感应篇》的秘密,太上曰:祸福无门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9】


12.12 迎春
迎春是四春之一,南明皇帝中的弘光帝,所以书中安排是福王贾赦唯一的女儿。贾府中儿媳、女儿才是皇帝,所以迎春不住在自己家,却住在王夫人家这个皇家“正”支。从反面看,这些安排设计都有合理原因。迎春的懦弱、不理事、任由下人放肆,也完全符合福王系的弘光帝朱由崧的特征。

在73回,“绣春囊”之后,回目上便是“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绣桔说“那一个‘攒珠累丝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姑娘竟不问一声儿”。迎春的乳母不但赌博做头家,而且胆大妄为,竟然把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私自拿去典了银子。迎春呢?“竟不问一声儿”,“只是脸软,怕人恼”。绣桔说“他是试准了姑娘的性格,所以才这样!”绣桔甚至当面说迎春:“姑娘怎么这样软弱!”

迎春乳母子媳王住儿媳妇更是无法无天,“也因素日迎春懦弱,他们都不放在心上”,竟跑到迎春卧室,跟绣桔、司棋大嚷大吵。“也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居然发邢夫人之私意,说姑娘使了他们的钱!说什么“没有钱只合我们奴才要”,说他们“白填了三十两”。迎春呢?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若有不闻之状”。迎春就是这样个人,这样的懦弱性格。

探春说:“如今那住儿媳妇和他婆婆仗着是妈妈,又瞅着二姐姐好性儿,如此这般私自拿了首饰去赌钱,而且又捏造假账妙算,威逼着还要去讨情,和这两个丫头在卧房里大嚷大叫,二姐姐竟不能辖治!”

迎春呢?笑道:“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

所以黛玉感叹:“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并提醒读者:“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黛玉说的“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不就是弘光帝朱由崧吗?

清兵屠扬州后,五月初五,“上不视朝,以串戏无暇也”。五月初九,清兵渡江。五月初十,弘光下令“闭京师各城门”,“午后,唤集梨园子弟入大内演戏”!不做部署,不守京师。到晚上,干脆弃南京城,直接逃跑了。

黛玉说“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如何裁治”的话,更是挑明了:反面此人不是小姐,是个男人,在“虎狼屯于阶陛”时,“如何裁治”,黛玉说的都是反面的话。

迎春的回答:“正是”,并说“多少男人尚如此!”红楼作者写的,还是反面的话:“正是”,那个“末世”,多少男人尚如此!

在“虎狼屯于阶陛”时,黛玉说的“尚谈因果”是什么?迎春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在给读者看什么?

《太上感应篇》第一句: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表面看,黛玉说的“因果”,便是《太上感应篇》的祸福、善恶之报的因果。

太上:表面之义,指太上老君,至高无上的道教至尊。

“太上”本义就是至高无上,至尊之意,也指皇帝、天子。

福:祸福之“福”,迎春拿在手上以示读者,暗指“福王”之福。

所以,迎春专门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给读者看:太上、福,是福王、皇帝。给读者专门指出那个软弱、不理事的福王、弘光帝。

再看“攒珠累丝金凤”:

文中一再重复“累金凤”、“金丝凤”、“金凤”、“那凤”,这段文字一直在说这个“攒珠累丝金凤”,所以读者不要忘了目标。而且,这个“累金凤”出现在回目中,再看回目中对应的上联字,是什么?“绣春囊”!

“绣春囊”在前文花了一个章节专门解过,是大观园中藏“鱼”卧“龙”的重要线索,直接向读者指出了大鱼的“首尾”。并且由傻大姐在鱼“头”处拾得,再由邢夫人接力,专门拿到了鱼“尾”处的紫菱洲,迎春住处。让读者意识到“紫菱洲”的“菱”字,状如“菱角”,正是“鱼尾”形状,从而看出大观园中这个几百米长的大“鱼”,也就看到了大观园里隐藏的这个“鱼龙”。

“累金凤”跟“绣春囊”相对,可见其重要程度!读者不能轻易忽略过去,要仔细看到书中的各种提醒和重复强调。

“累金凤”也是覆“凤”射“龙”,指的是哪个“龙”?

看探春给读者的提醒:

探春笑道:“我才听见什么‘金凤’?”

“但不知‘金累丝凤’因何又夹在里头?”

----什么“金凤”?

----不知“金累丝凤”,因何“夹在里头”?

夹在“金凤”里头的,是什么?“累丝”!

什么“金凤”?“累丝”金凤!还是“累丝”!

那么,什么是“累丝”呢?“累丝”是一种制金工艺,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累丝”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

下图便是用“累丝”工艺制作的“金凤”头饰,上嵌珠子:


下图这是一个明代的“金累丝龙纹冕”,累丝工艺精巧,做工极其精致。


探春为什么特意告诉读者“金累丝凤”?

----金勒死凤!

红楼作者常跟读者玩射覆,这里覆“凤”射“龙”,这个“龙”,这个皇帝,是被金国勒死的。

前文介绍弘光朝这段历史时,说过弘光帝是跟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等人一起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的。这是现在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那么,当时的史书是怎么记载的呢?

《清世祖实录》:“壬戌,京师纷传故明诸王私匿印信,谋为不轨,及行查,果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金玉银印。鲁王等十一人伏诛。”

欲加之罪,太明显了!如此低劣的手法,我们一眼便能看出的把戏,满清居然玩弄于庙堂之上!怪不得茗烟说满清是东北上一个“破庙”,妙玉说是“鬼脸青”,贾母说是“阎王庙”!

对“福王”,没有提及。也就是说,朱由崧很可能没有在菜市口一同被斩首。

对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的结局,《明史》作为官修史书,总该交代清楚吧?看《明史•列传•卷八》中的“诸王五”:

“丙午,执由崧至南京。九月甲寅,以归京师。”

完了。押“归京师”,就完了!

朱由崧作为南明的皇帝,做了满清的囚徒,最终是怎么死的?满清最清楚!却对自己杀人灭口的恶行,在史书中居然不记录,无耻啊!

但从南明,到民间,直到现代,一直有朱由崧是“弓弦勒毙”的说法。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写道:“次年(1646)五月,朱由崧、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都在北京被杀。”至于朱由崧是被斩首的,还是勒死的,怎么死法,顾诚先生很聪明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终生从事南明史研究的历史学家钱海岳,其撰写的一百二十卷《南明史》,从崇祯十七年五月,纪至永历三十七年止,参阅了3400余种图书文献,弥补了《明史》与《清史稿》回避的诸多史实,在史学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海岳的《南明史》:“二年五月甲子(此弘光二年,1646年),清以弓弦勒令自尽,崩年四十。是日大风,凶问至南京,父老皆为流涕。……永历十一年四月,改上今谥曰简皇帝,庙号安宗。”

《红楼梦》中采用的,显然也是“勒死”之说。同样,不是孤证,在下文解读迎春的词曲时,能得到验证。

还有,“攒珠”,突出:朱!

(迎春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红楼梦》判词解读13:妙玉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风尘肮脏违心愿,射覆李白的“肮脏在风尘”!妙玉为什么世难容?无瑕白玉遭泥陷的典故揭秘
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3-05-01 11:08・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满清文字狱,书中把人名、真事都隐了,红楼作者会把自己的真名真姓写在此书来历中吗?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1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

1.2 第二阶段:写清朝事
红楼梦照正面看的是精英鬼雄,想要看反面又不得其门而入时,最轻松的法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红学研究成果,听专家言:作者曹雪芹,写曹寅家事,康雍乾时代,随园的历史,袁枚的证词,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交往和诗,富察明义的红楼诗及诗注等等。

曹寅做了二十年江宁织造,曹顒继任,精明能干却又英年早逝,曹頫过继给曹顒之母为嗣,补放曹顒江宁织造之缺。曹家在康熙的皇子势力中与雍正薄,雍正继位后以骚扰驿站的罪名,将曹頫先是革职,然后抄家。经山东巡抚塞楞额奏,杭州等三处织造运送龙衣,经过长清县等处,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请旨禁查,所以雍正在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令查封曹頫家产。

曹寅祖父曹振彦在天启年间即已投降努尔哈赤的后金,后归正白旗多尔衮,成为其属下包衣,就是家奴,其奴隶身份子子孙孙永不能变。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夺其正白旗,曹家成为皇帝家奴,归内务府。曹寅母亲做过康熙奶妈,所以曹寅父子与康熙关系密切。曹家也有老太太,也有姊妹是王妃。

太祖皇帝访舜巡,被认为是写清朝事、曹家事的铁证。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说,顾颉刚考得“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余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胡适先生考证:

“考出康熙帝南巡六次,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皇帝就住在他的衙门里。”
“又《振绮堂丛书》内有《圣驾五幸江南恭录》一卷,记康熙四十四年的第五次南巡,写曹寅既在南京接驾,又以巡盐御史的资格赶到扬州接驾。”
“当康熙帝南巡时,曹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差。”
“但我们却在这里得着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因为一家接驾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
“恰巧当了四次接驾的差。这不是很可靠的证据吗?”
对曹家接驾到底是不是4次:胡适先生的考证,语焉不清!考证中有“四次接驾”、“接驾四五次”、“四次以上”的不同说法。

还有,接驾是在织造署,而不是曹寅家,官员在办公地点接驾,与他家接驾,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

还有贾氏宗祠的匾联,为“衍圣公孔继宗书”,还有宝玉生日,湘云说的“时宪书”,还有洪昇的《长生殿》,定稿于1688年,还有引用“曹寅作品《续琵琶》”,以及曹寅的“闲为仙人扫落花”等等,都被认为是写清朝事、曹寅家事的证据,不再一一列举。

但问题很明显:

我是写电脑程序出身,电脑执行的每个操作,都要符合前提条件,就是if语句。人的行为其实也一样,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前提条件,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人的大脑考虑问题比电脑要粗的多得多。

比如我们为什么不去考证石头是红楼梦作者?作者自己都写了此书是石头记录的,所以书名叫《石头记》嘛,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因为有个前提条件:石头会写书吗?这个条件不成立。

同样,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这些人名就是作者真名真姓吗?判断一下前提条件:作者会把真名真姓写在此书来历中吗?

此书为什么要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因为真事真人不能直接写,才用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用甄士隐、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这些演员来演绎真实事件,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作者故弄玄虚。如果直接写真人真事,书会被查禁,作者被杀头,全家被灭族,达不到作者构思这本书的目的,所以不管是曹寅后代揭露抄家真相,还是明末遗民揭露亡国真相,还是其它不能直接告人的情况,都不能在书中角色用真人真名,更不能在本书来历中写作者的真名,尤其是真姓,只要朝廷顺藤摸瓜能找到这家人的,都不能写,不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写书人最起码要考虑到的,所以这个前提条件不成立!

去考证曹家,无论随园主人说的什么,还是敦敏敦诚兄弟写的什么,或者其他跟曹家、曹雪芹相关之人说的什么,都不如作者亲自说的靠谱,是不是这个道理?作者亲自说是石头写的!与其考证曹家,不如考证石家,到石家庄去查他个底儿掉!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曹雪芹、芹溪、棠村等人名,和脂砚斋、甄士隐、贾雨村、石头一样,只能是化名,根本不必去曹家孔家吴家甄家贾家石家去考证。这是一个电脑程序员的基本逻辑。胡适教授当年在花时间考证曹家之前,近水楼台,或许应该先到北大其它教室听几堂逻辑学方面的课,我认为胡先生虽然博学多才,但在数学逻辑方面不如其文学方面突出。人无完人,都有短板,尤其是文豪们在数学逻辑方面好像天生有短板,江湖留下钱钟书的传说,是以英文满分、国文特高分、数学十几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的。包括令人景仰的周汝昌等大家,拿到一大堆正确的证据,却很随意地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比如周先生提出,“闲为仙人扫落花”出自曹寅《楝亭诗钞》卷一,《些山有诗谢梦,奉和二首,时亮生已南旋》二首,作于康熙二十七年夏天,是写给杜岕的诗注。杜岕字些山,著有《些山集》,比曹寅大四十多岁,生于万历年间,是典型的明朝遗民,曹寅尊其为仙人,愿为其扫花。这怎么能推导出“闲为仙人扫落花”只能由曹寅孙子曹雪芹引用的结论?从而形成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的证据之一?这让律师们下巴要惊掉了,法官的榔头要敲脑袋了。逻辑严密的说法,应该是看到听到过“闲为仙人扫落花”的人都可以引用这句话。况且这不是原创,只是把李白的“闲与仙人扫落花”改了一个字,别人也改过,比如“闲看仙人扫落花”。其实曹寅、杜岕的文友们欣赏传颂这句诗,应该比他孙子从遗物堆里翻出来引用的力度更大,这不是传家玉佩、红木家具,只能由其孙子用。我举这例子不是个例,我们目前的红学成果有多少能经受住律师法官、电脑程序的逻辑检验?数学是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有的公式、理论都是逻辑推导的结果,而我们的文学爱好者恰恰在这块有普遍短板,所谓诗人气质,不可能受逻辑束缚,否则怎么会有“白发三千丈”的忧愁。说到忧伤,用《潜伏》里翠平说晚秋作诗的话:“你能说句姐姐能听懂的话吗?”

金无足赤,瑕不掩瑜,我们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减少对钱钟书、胡先生、周先生这些大家的仰慕。李白不也一样嘛,拿个微积分考一下李白,估计会得零蛋。那是不是红楼作者也是诗人风度,逻辑不强,一哆嗦把自己真名真姓给写上去了?以我看红楼梦这几十年,以及对北京、深圳、西安软件同行的了解,红楼作者逻辑之缜密,秒杀我们绝大多数写软件程序的同行,尚未发现这家伙脑子进水了进海了,脑袋让天安门给夹了的伤痕。宝玉八岁云雨、贾母八十大寿不是伤痕?还真不是,目前我看到的错误少说也有几百个,在反面都有合理原因,甚至本身就是揭秘反面事件的钥匙,在后面我们逐渐解读。书中回回留下侦破线索,好多事件是一点一点透露,要串起来才能窥到大象,比如说龄官的线索,从18回到36回,这回让你摸到个牙,下回让你摸到个鼻,在这儿摸到个耳,在那儿摸到个腿,网上有人摸到象腿和鼻子就骂龄官,就是没有串起来看到大象。有些线索很长,有多长?望不到头。比如贾芸和红玉,在24回出场后,只提了个头,后来这线索好像断了,贾芸还偶尔出现一下,红玉直接消失了。我们程序员管这种情况叫多线程,不用的时候线程挂起,需要的时候线程激活,在您操作电脑时很常见。作者不可能忘了,在贾府败亡之时之后,两人才会大显身手,一个是南天一柱,一个是北地之梁,所以宝玉的“绛芸轩”才会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林红玉和林黛玉只一字之差,这名字难道是白叫的吗?能看完整的长线索,也举个例子:

比如宝玉的结局,大家都关心,其实作者在第二回就说了。贾雨村从黛玉家出来蹓跶,在碰到冷子兴之前,莫名其妙地跑到个破庙,叫智通寺,里面那个煮粥老僧,就是老年宝玉的幻相。那老僧既聋且昏,所答非所问,是雨村境界太低,根本听不懂老僧的话。就像其后甲戌脂批“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却先写一出世醒人”。为什么说这个既证之后的出世醒人就是宝玉的幻相、宝玉的预演呢?看77回末,芳官藕官蕊官寻死觅活要出家,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正好在王夫人处,等会儿,有点乱,咱们捋一捋:水月庵不就是秦钟得趣的馒头庵吗?当时被专门棒打鸳鸯戏水的宝玉按住,吓得不敢继续动的是智能,另一个徒弟叫智善,庵主就是那个口吐莲花的净虚,把凤姐奉承的云山雾罩,害死了长安县的金哥和未婚夫两条人命,什么时候冒出个智通做了庵主?而且这个智通巧舌如簧不输净虚,几句话就云雾了王夫人,“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多么希望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作者偏不这么安排,属宝玉的芳官单独跟了智通,属宝钗黛玉的蕊官藕官二人却去了地藏庵,宝钗、黛玉后来都没能跟宝玉在一起,这就是三人结局,不用各种猜,作者交待了。而宝玉的结局,作者用芳官、智通、智通寺、煮粥老僧也预演了。此线索长达八十回的一头一尾。

这个煮粥老僧,还有金庸的扫地神僧,还有一些真正的高人都是这样,回归本真,默默无闻,大隐于市,不显山不露水。



点击下一个:莺儿编花篮,为什么被骂?葫芦:胡虏 + 红楼梦中骂胡贬夷,耶律雄奴被骂野驴子,匈奴犬戎被骂跳梁小丑,作者会是满清包衣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22 14:18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1 人已赞赏


红学
红楼梦(小说)
脂砚斋评石头记(书籍)
​赞同 15​
​16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赞同 15


分享

发布一条带图评论吧

16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三春去后读红楼
非常同意你的“程序员逻辑”。
说“曹雪芹”是作者,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是个化名、记号。绝不能不能说曹雪芹就是曹家的。这一点也是考证派的命门。
我们总不能说鲁迅是周庄鲁老爷子的儿子、老舍是“老子”的后代,李德胜不是毛泽东而是李宗仁的本家、伍豪不是周恩来是伍中豪的哥哥。
这帮人之所以坚持不松口,无非是利益。
2021-08-19
​回复
​7

长安昭阳王
作者
对,不是胡适说的曹寅家的曹雪芹。
满清包衣不会写骂满清这么难听的书,也没有动机
2021-08-20
​回复
​6

稀有鸟
八大山人朱耷是作者之一,证据太多了,

四大就是空,空空道人就是八大,

坡足道人,八大山人的画你去看,全是一个腿的,

舜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只剩一牛耳

牛耳加八大就是朱耷



阶下【兒】童仰面时, 八

【清明】妆点最堪宜。 大

游【丝】一断浑无力, 山

【莫】向东风怨别离 人





都中望族首吾门 试问君家识得否 君家著笔描风月,已经说明作者的皇家背景了

2022-11-16
​回复
​2

芭蕉
空空和八大这个解释好,朱耷的画也带谜

02-14
​回复
​2

离魂
其实过分关注作者是谁真的没意思 作者姓曹也不能代表书里写的是曹家事 就像金瓶梅一下 忽略兰陵笑笑生是谁 不还是一样看的热火朝天吗
2021-08-26
​回复
​喜欢

霁月满庭芳 131419
莫道风景雨来佳,晴窗云影胜天涯。
半卷幽帘烟罗软, 一笺碎梦莺语滑。
蓬山水远终无路,春江月美不如家。
踏青怕见荼靡色,闷扫闲庭看落花。
2021-12-12
​回复
​1

长安昭阳王
作者
半卷幽帘烟罗软, 一笺碎梦莺语滑。好!您的诗中时有金句,细嚼,余香。。。
2021-12-12
​回复
​1

霁月满庭芳 131419
楼主高才,敬服。
2021-11-12
​回复
​1

静心听风
非常同意你说的程序员逻辑。
03-07
​回复
​喜欢

稀有鸟
有一种说法,原始手稿来自八大山人,曹雪芹就是曹寅 脂砚斋是顾景星 改书是曹寅要求的,因为要出版书必须得改, 顾景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又融合了钱柳爱情,冒辟疆董小宛等事迹,只改了前80回,

2022-11-16
​回复
​喜欢

Char

阁下如何看待癸酉本?
2021-08-17
​回复
​喜欢

归路晚风清
Char
现代人写的假货,文笔诗词一看就知道假货。民国战争时期,带着书上战场,试问当年一本线装本,能有多少内容。背一箱书上战场吗?吹牛总要打个草稿吧?
2021-11-30
​回复
​1

长安昭阳王
作者
Char
这个话应该反过来问:为啥觉得是真的呢?
有哪个方面能看出是真的!
对这样的假货、糙货,我不愿多谈,是不想重视,是无视它。希望朋友们能理解和见谅。
2021-0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1: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香菱身上有黛玉的影子,她们其实是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44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文/雪月溪

《红楼梦》第一回里,作者从开始就交代,英莲三岁。并述夏日里,士隐作梦,梦醒见到雨村。

然后是来年中秋,士隐赠银,雨村别赴京城就考。

转过年来,正月十五元宵夜,英莲不幸被人拐跑。

至后士隐遭受各种打击,不幸便一宗连着下一宗,接踵而来。

先是英莲失踪,堪堪过去俩月,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失火,直烧了一夜,池鱼之殃烧没了士隐的家。



接下来士隐搬到田庄,谁知祸事不断,盗贼猖獗,不得安生。

没奈何,士隐便投到了丈人的门上,苟安了两年,为那丈人情薄不耐,便也就随人出了家。

两年后,当年落拓的穷酸,侥幸得官荣升,重回故处,物是人非,个中备细,不作细言。

这时雨村娶了当年心仪的甄家丫鬟娇杏为妾。一年后得子,半年后,为嫡妻先亡,便把娇杏给扶了正。



其间,雨村为被参没官,后就林家课徒,初识林黛玉。

英莲失踪的时候,是五岁,雨村初识黛玉,这黛玉同样是五岁。

一年后,黛玉六岁。这时雨村为求起复,陪了黛玉一起进京到了贾府。

俩月以后,赖贾政之力,雨村候了一个缺,补任到了应天府,这时,接手理案,涉事的,正是士隐当年丟了的女儿——英莲!



雨村的大如州经历,不外是娶妻生子没官和课徒。这就中情由有重叠,不出一年没官和林家课徒一年,和他一年后得子半年后把娇杏抬举,实际都是在同一个阶段。

那我们来盘算,那得到的结果是,打英莲失踪,到雨村带林黛玉进了贾府,从前到后一起算,是过了五年八月。

换言之,黛玉进贾府时,英莲失踪是五年八月。那么同样的,士隐丟失女儿,到此,也是过了五年八月。



自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至雨村再遇故人之女英莲,一样是五年八月。

那我们也知道,《红楼梦》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这便是诔文里提到的一个细节:五年八月!



如此,我便要问下众人,可知英莲失踪这五年八月,她是到哪里去了?叫我说,她就是迷失在大观园里了。

《红楼梦》一宗疑案,久悬人不能决,就是为《红楼梦》里所讲的这段故事,太离奇了。它异乎寻常的奇妙构想,独绝千古,太玄了!

它也就象大观园这座迷宫一样,引人入胜,游客进入其中,流连忘返,虽身临其境,受其所感,感同身受,已跟这胜境奇景浑然一体,精妙一时言不尽,倒忘了自己身在何处。那作者是谁?我又是谁?



事实上,英莲也就是在大观园里。只是,据作者交代,她已改名叫香菱,已不再是英莲了。

英莲失踪到贾雨村与林黛玉进贾府是五年八月,三月十五炸供到雨村起复也是五年八月,晴雯在贾府,待了五年八月。

如此,黛玉进贾府,实际上也就是说,英莲的魂,已经随着雨村到了贾府,林黛玉身上有英莲的影子。

我们再从另一个途径“应天府葫芦案”来看:



那原告道:“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薛家......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

这说明些啥呢?雨村处馆到进贾府是一年,两月后到任,这场官司已打了一年,这件事,作者交代是从第三日始,它的起因是从正月十五英莲迷失便伏下了的。

第三日,应该是正月十七,也就是后文王子腾的亡日。那么,现在是什么时候?五月十七!这是哪天的事?



这一场官司,是始于一年前,死主冯渊,实际上也就是王子腾的影子。那么,王子腾又是影谁呢?

据李过日记记载: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吾率军至通城,随令大军屯驻,辰时,自令小股队兵下乡寻觅粮草补充军需。申时,接兵丁急报,万岁在九宫山遭奸人杀害,吾急率兵往视,其头已被击,吾大恸,发誓将杀奸人,以报此仇。

这里所指永昌二年,也就是顺治二年。我们再看看这个: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 初一,李自成在西京王城宫殿(明秦王府)会见群臣,称大顺王,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宣布“三年免征”,奖励开荒种田。建立军制,宣布军律:“马腾入田苗者斩”。



正月十五日,大顺政权发布讨明檄文。

正月十七日,大顺王率李双喜、周凤梧、高一功、李过、田见秀等部约40万人马,出师东征,直指北京明王朝。

由此可见,《红楼梦》里所提到的正月十五,其实也就是指永昌元年(崇祯十六年)大顺政权发布讨明檄文这件事。这样看来,所谓的李自成死于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一事,根本就是假的。这个五月十七日,其实也就是从正月十七日化来的。

那么,至此来看,我们还能说《红楼梦》与李自成毫无关系吗?



点点有墨,行行有据,事实一一记录在案,真实的历史可考可查,我们还能说《红楼梦》,它说的这些事情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它不过是改变了一种方式,改换了一付新面孔,给真实的历史人物穿上了戏装在台上演戏,读者为剧情所感,为剧情所迷,复为剧情所惑,倒忘了事情本身的起因。

《红楼梦》这场墨,是从甄士隐出场开始的。但是这事情本身,其实都是由贾雨村引出来的。

《红楼梦》第一回里,作者交代,幻梦惊醒,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



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这便是故事的始因。

贾雨村进京求取功名,他的目的何在?他的目的地是在哪里?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岁比应考,这考点设在哪里?春闱在哪里?秋闱在哪里?



自前岁来此!是雨村在前岁以前,便已出门,在外打拼过一场。这样,应该是没有考中,心里觉得有愧,羞见故人,怕见乡里乡亲,为没脸还乡,才跑到这穷乡僻壤躲灾避难来了。

那么,想想1644年3月19这场考试,李自成,他考的咋样?他当时的经历,不就和贾雨村这个状况差不多吗?这样的话,他会到哪里去?他是不是也和贾雨村似的,找个地方躲起来啊?



那我们再想一想,他是哪里人?他会不会还乡?如果不还乡,那他又会到哪里去?他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进身荣显,既不能如愿,他会不会因此就作罢?

他会不会也象贾雨村一样先蛰伏,然后,卧薪尝胆,以利再战。他不想东山再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的学习,须得是好好学习,要天天向上!这样,为保他日后有胜出的希望,他就得先要总结过往得失,谋一良策。

+关注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623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六耳猕猴没死,他一直跟随唐僧,眼见三藏被悟空推入凌云渡!
下一篇: 李世民游地府,十殿阴君无意间说漏嘴,揭露了三界的一个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6 03: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菱被拐娇杏高嫁”的影射:林黛玉和宝钗血泪互换,比画皮精彩




安阳源易缘

2023-02-04 21:28河南






“香菱被拐娇杏高嫁”的影射:林黛玉和宝钗血泪互换,比画皮精彩

红楼十二钗中,只有两大女主林黛玉、薛宝钗共用一册,历来引发争论。有说在80回后,两人义结金兰,共嫁一夫的;有说宝钗根本不配入选十二钗,只是黛玉的一个陪衬的……

其实黛玉和宝钗共用一册,是非常惊心动魄的隐喻,《红楼梦》第2回中,香菱和甄家丫头娇杏的人生反转,是一个小枯荣,而荣国府里黛玉和宝钗,在80回后也必将迎来身份的大反转。





而且笔者告诉你,电影《画皮》中狐妖小唯和佩蓉互换外皮时有多惊心动魄,黛玉和宝钗在80回后的际遇就有多震撼。本文就来解读80回后黛玉和宝钗的命运。

宝黛合一:2个人、2种活法、2种死法。

因为《红楼梦》没有写完,所以太虚幻境里的十二钗图画、判词,以及十二支曲歌词,就成了人物命运的指路灯。

因为判词和十二支曲的对象都是黛玉、宝钗等十二钗,所以网友通常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黛玉、宝钗,二人判词是共用一册,而十二支曲则是宝钗的《终身误》在前,黛玉的《枉凝眉》在后。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仔细对比会发现,这是因为这2个榜单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薄命司判词

判词和图画,都出自薄命司。在孽海情天宫里,除了薄命司,还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等,警幻仙姑解释这些司的作用是:“此各司中所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

也就是说,孽海情天宫是女子一生经历的记录,痴情是开始,薄命则是一个人的结果,也就是说,出自薄命司里的判词,是一个人死后一生经历的总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请记住这个二钗合一的判词,一个判词里,有2个人,2种死法——吊死、埋入土里,2种活法——咏絮和停机德。

《终身误》和《枉凝眉》

十二支曲的成曲规则是什么呢?警幻仙姑也说得很清楚:“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 ”





所谓咏叹或感怀,其实都是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终身误》明显就是宝钗一生的评价,而《枉凝眉》则是黛玉一世的盖棺定论。

黛玉一生的情感都心系宝玉一人,但她一生的评价则是一个“枉”字,为什么?

娇杏的高嫁:是向香菱偷来的。

黛玉之死到底和宝钗有什么关系?为何一个判词里有2个人、2种活法、2种死法?在甄士隐家事中,写完贾雨村娶娇杏时,有一条测批:

“士隐家一段小枯荣至此结住,所谓真不去,假不来也。”

甄家有小枯荣,荣国府就有大枯荣,甄家有甄英莲和娇杏,贾家就有黛玉和宝钗,她们是互为影射,一一对应的。




所谓“真不去,假不来”,“真”是谁?是香菱,“假”是谁?是娇杏,什么意思呢?香菱被拐走了,甄家女儿的身份空缺了,而贾雨村娶娇杏,是给了封肃百金,给了封氏锦缎的,是从甄家娶走的,她是以甄家女儿的身份嫁给贾雨村的。

厉害吧?等于娇杏的身份,是鸠占鹊巢香菱而来的。是不是很惊讶?

但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娇杏的幸运可遇不可求,谁让香菱运气差呢?

但接下来笔者要告诉你,香菱被拐不是偶然,而是贾雨村带给甄家的霉运。

贾雨村自带霉运:香菱被拐,难辞其咎。

娇杏高嫁,是沾了香菱被拐走的光。但香菱被拐是怎么发生的呢?

表面上是被拐子拐走的,是偶发事件,但其实并不简单。




所谓“真不去,假焉来”,不仅是香菱和娇杏,更是贾雨村和甄士隐,假雨村来真家,真香菱就被拐走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因为红楼里的女孩都是“花儿”,是负责教化下一代的“化儿”,甄家本来是真礼、真贵的望族,但假雨村一来,便把甄家搞乱了。

你看贾雨村是个什么人,他第一次科举做官后,上司参他的本子是:“生性狡猾,擅改礼仪,外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势,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贾雨村这个人狡猾就狡猾在,他外表套着甄家礼仪、清正的外衣,但却擅改真礼为假礼,标榜清正,内里却一肚子坏水,

贾雨村和娇杏一起瞒天过海,把香菱的望族身份给了娇杏。

试想,等到娇杏死后,她的人生判词该怎么写?有娇杏的举案齐眉,也有香菱的真才情;她是不是有2次死亡,一次像香菱一样,死在薛蟠家,反复作烧而死,一次死在贾雨村家,举案齐眉而亡?





如此再来看宝黛合一的判词,一个坟墓里,其实埋的是2个人,前半生是黛玉的咏絮才,后半生是宝钗的停机德;一次是在吊死的(玉带林中挂),一次是死于独守空房,埋没于薛家的阴谋里(金簪雪里埋)。

所以宝钗是《终身误》,而黛玉是《枉凝眉》,黛玉一生遇到的人,其实都不是神瑛侍者,真的神瑛侍者,其实是贾雨村——只有一点红的人,但他终究不是一片赤红的“真”。宝玉算是知己,但却只是一块石头,所以用“枉”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神瑛侍者是玉有微红,而宝玉才是美玉无瑕,一个“枉”字里有多少辛酸、无奈,就有多少回头是岸的决心,绛珠草终将汇入西方灵河那片自在之海里……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7 1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士聪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人物相关
杨士聪(1602-1648),字朝彻,号凫岫。明末山东济宁人,是东林党魁周廷儒的门生。崇祯四年以赐同进士出身及第,与东林党核心人物张溥同年,官至翰林院检讨。他为人诡诈多变,毫无气节,北京被攻占后投靠李自成政权,后又入清朝为官。

基本信息
本名
杨士聪


朝彻


凫岫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

出生日期
1597年

逝世日期
1648年

主要作品
《玉堂荟记》、《静远堂稿》、《甲申核真略》、《戊寅纪事》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著作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为明末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人。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参加科举考试,得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一科当中,有东林领袖张溥为三甲第一名,张溥曾在崇祯年间发动东林党人,筹集了几十万两白银贿赂宫中,操控朝政,时人谓崇祯是在朝天子,张溥是在野天子,而其同年杨士聪亦深预其事。其人《明史》无传,据晚明及清初杂史记载,杨士聪也是东林人士,是周廷儒的门生,与复社往来密切。

崇祯皇帝曾对杨士聪寄予厚望,恩宠备至,任命其为皇太子朱慈烺的老师之一,而杨士聪日后所为,实负厚恩,故为人所不齿。

杨士聪为人阴险,毫无气节。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于煤山自尽,史称"甲申国难"。有太监收敛崇祯,而满朝大臣争着向大顺政权献宠,竟然任由崇祯尸体在薄棺中腐败,往吊者仅十几人,杨士聪不在其中。

据《国难睹记》记载,杨士聪投降大顺政权,为伪兵部侍郎 。但《爝火录》记载其投靠大顺政权为户部侍郎 。杨士聪虽然投靠李自成,但李自成看不起这些没有气节的降官,仍然对其追赃2万两。一些平日清廉的官员付不起追赃银,被拷打至死。但杨士聪很快就付清了2万两,所以卒然无事。

清军南下后,杨士聪又入清朝为官。野史曾谓有士子献对联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忠信孝悌礼义廉。"上联隐藏"亡八"二字,下联隐藏"无耻"二字。按明末降清为官甚多,亦可能是误将他人事例张冠李戴,但较之杨士聪"三姓家奴"之生平,此对联之形容亦不为冤。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杨士聪入清为官后,曾撰野史《玉堂荟记》多有其他史料所不载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他因东林党门户之见,记述当时史事曲意回护其座师周廷儒及其他东林党人,甚至恶意篡改,"论明末事多有偏颇",而因为其成书甚早,后来成书的谈迁《国榷》、李逊之《三朝野记》,因作者同为东林人士,都引用其不少说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7 13: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菱被拐是随机事件还是熟人作案?黛玉恩师贾雨村:暗戳戳的瘟神
c.m.163.com 2022-10-14 21:50
香菱被拐是随机事件还是熟人作案?黛玉恩师贾雨村:暗戳戳的瘟神
在大观园上百的女孩中,最雅致的是谁?有人说黛玉,有人说妙玉,其实都不是,最雅致的女子,是甄士隐的女儿——香菱。
香菱本来是甄家的千金小姐,因为5岁被拐,步步沦落成薛蟠姬妾。
香菱从弱女时被拐卖,无论处境多么恶劣,她都没有被外界污染,所以曹公送她一个“呆”字。
“呆香菱”,在潜规则丛生的薛、贾两家,香菱显得呆头呆脑,却在跟随黛玉学诗时,显示出天纵奇才的好悟性。
如果要在生命最后一刻对香菱盖棺定论,可以用这么几个字——“傻白甜”被害惨的一生。
“无辜”是香菱一生的关键词,她的身世中也充满了谜团。比如像香菱这样一个傻白甜,一僧一道却对着5岁的她口出不逊:“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一僧一道是红楼中的智者,他们把甄家的家破人亡,归结为香菱是不祥之人,这么下结论,是宿命论的狂妄之举,还是在表达我们看不懂的红语言?
在一僧一道的语境中,香菱的被拐,似乎不是随机事件,而是蓄谋已久的熟人作案,且是必然有此一劫。
香菱懵懂无知就有必然一劫,说明这劫难发自她的家族,而非她本人。
甄家的劫数:葫芦庙里的穷书生,竟有瘟神体质。
要洞察甄家的劫数,就要知道他的家族背景:金陵望族,家风只有一个字——“真”。
在贾宝玉、林黛玉等一干主角的故事出场之前,江南甄家甄士隐和贾雨村就先一步登场。一甄一贾空前绝后地会师,一番把酒言欢后,2家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贾雨村进士加身,甄士隐连遭2祸,家破人散。
也就是说,甄家之祸,始于甄士隐和贾雨村的相遇和碰撞。
甄家是“望族”,望族意指“有声望的家族”,所谓“声望”,是指其家族有特定的文化根基,且广为流传,泽被旁人。
甄家的文化有传染性,能够泽被旁人,而和甄家挨的最近的是谁家?是葫芦庙。
庙宇都是供养灵智的地方,相信在贾雨村入住葫芦庙之前,葫芦庙应该叫“真”庙,这才符合甄家望族的传染特质。
但可惜的是,贾雨村住进了庙里,在“真”的一锅汤里,加入“假”,想不糊涂也难。
而甄士隐也是昏了头,好巧不巧把贾雨村请进了甄家,且对他大加赏识,掏钱助贾雨村进京考取功名。
在甄家“望族”的环境里,贾雨村要想立足,有一个方法,就是偷梁换柱,把望族文化里的“真”偷走,改头换面变成假,当“假”在空气中无处不在,贾雨村的时代就来了。
香菱遭灾:把玉扔进泥狗窝的快乐。
贾雨村去考取功名,其实谋求的就是要居庙堂之高,成为掌握“庙”之灵魂的人,而天下的望族是“甄家”,贾雨村临走就要把甄家的“甄”给灭了。
“望族”的重要特质是要“化”,具有超强的传染性,望族才有意义。而甄家的“花儿”——化儿——香菱就被拐走了,并且被丢进最肮脏的地方,践踏她。即使嫁给薛蟠做妾,也多年无所出,曹公给出的解释是“血分中有病”,是以断子绝孙。
“血分中的病”,其实还是来自“甄家”,甄家的血脉让她不能孕
育子嗣,更不能“化儿”。
当望族不能化育他人,就成了一潭死水。
今人最怕传染病,红楼里也怕,刘姥姥家附近就专门供了瘟神爷防灾,晴雯死后,王夫人就说她是女儿痨死的,要拉到城外化人场上,毁尸灭迹才能安心。
晴雯是不是传染病不知道,因为没人因她害病,但这个贾雨村虽体格康健,却活脱脱活成了瘟神,所到之处,不是使人家破人亡,就是使人走在呼啦啦似大厦倾的路上。
请记住贾雨村这个瘟神的2大特征:反“真”,传染。
葫芦庙里拜财神:黛玉和香菱谁更雅?
贾雨村住过葫芦庙,葫芦庙里很快就起火了。
葫芦庙起火的原因,是因为三月十五庙中炸供。庙里“炸供”,当然是要供奉神仙。
庙里供奉着神仙,烧香是日常操作,但要动油锅炸供,则是在特殊而隆重的日子。三月十五是什么日子?是财神的诞辰。也就是说发生火灾这天,葫芦庙里在拜财神。
庙本是清心寡欲的地方,自从贾雨村住过后,庙里的和尚也起了凡心,要拜起财神来。
拜财神,古来就有讲究,叫“穷拜文富拜武”,穷人要拜文财神,富人才拜武财神,而葫芦庙里是贾雨村这个穷书生落脚的地方,想来和尚也不是富人,所以葫芦庙里拜的,应该文财神。
文财神是谁?商纣王皇叔比干。
比干之死,惊天动地,挖心证忠,赤胆忠心为社稷万民请命,这是真。
但葫芦庙里的和尚,不真心拜佛,起了富贵心拜起了财神。而且经过贾雨村这个瘟神的传染,表面上拜的是比干,实际上贼心已起,拜的却是求富贵的假比干。所以油锅起了火,把甄家烧成了瓦砾场。
所以比干沾染上贾雨村,就会天下大乱。而比干的后人是哪个家族呢?
比干当年被挖心诛族,其妻跑到长林山躲藏产下一子,周武王赐其“林”姓,以表彰比干万古忠臣的精神。
也就是说,林黛玉家是比干真正的后人,可惜的是,林如海给黛玉找来贾雨村当老师,黛玉甄家之资,却被贾雨村这个瘟神传染,有了俗病。
所以当妙玉请喝茶,林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么?”妙玉竟然冷笑着回她:“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
黛玉竟是大俗人,很多人讨厌妙玉说她不合时宜,但其实妙玉说的是大实话,黛玉传染了贾雨村的瘟疫,确实有一些俗气在身的。
那么既然黛玉是俗人,谁又是雅人?曹公其实生怕我们不知道,大张旗鼓地将此人写进章回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苦吟诗的毋庸置疑,当然是香菱。香菱是向黛玉学诗,但黛玉是大俗人,香菱才是雅人,这是为什么?
因为香菱和贾雨村几乎没有过交集,贾雨村虽然让她家家破人散,但贾雨村进了甄家门后,香菱就被拐走了。5岁就被拐走,虽然沦落到人牙子手中被培养成姬妾、瘦马,但精神上她没有被“贾”污染过。
所以说是“呆”香菱,呆香菱很多红评人说她是“娇憨”。“憨憨”,“心”上有“敢”,是需要勇气的,在贾家的语境中,居然还敢“憨”,着实有点“甄家风骨”。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5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7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王夫人+林四娘的《姽婳词》】【】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林四娘的《姽婳词》:宝玉挥剑为黛玉翻案,王夫人的罪孽罄竹难书
c.m.163.com 2022-11-23 19:41
宝玉一首《姽婳词》,通篇都在为黛玉翻案:王夫人的罪孽罄竹难书
在宝玉悼念晴雯前,贾政召集宝玉和清流追悼一名女子——林四娘。
林四娘是谁?姿色冠绝,美人一枚,武艺精湛,能文能武,这些字眼已经让屌丝浮想联翩了,何况还是一个姬妾,可以买卖的呦!
屌丝和宝玉欣赏林四娘在情理之中,贾政可是老学究啊,他不是最反对和风月女子厮混吗,怎么还叫上儿子、众幕友一起给歌姬写挽词?
其实你不知道,贾政和宝玉这次的愉快合作,是精神世界的胜利会师,也是父子同心的并肩战斗。
“不系明珠系宝刀”,诗中处处闪耀着刀光剑影,宝玉挥剑为黛玉翻案,剑锋直指王夫人。
上阵父子兵
林四娘的情节属于插叙,是对原有故事的补充,林四娘的故事,是大观园故事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王夫人刚刚检抄(血洗)了大观园,晴雯下场最惨,被王夫人逼死不算,还拉到城外化尸场焚化了。
宝玉是护花使者,王夫人就是开着铲车推平大观园的土匪,气氛烘托到这,大家急等着看宝玉暴起,和王夫人闹,结果只是被贾政叫到书房写了一首《姽婳词》(鬼话词)!
自从黛玉嘲笑宝玉“银样蜡枪头”,网友就给他贴上了“窝囊废”、“无能”的标签,好像花死了,这个护花使者不仅不敢反抗,连闹一闹也没有,只是在背人处哭一鼻子就洗洗睡了。
如果宝玉这样渣,那黛玉倒是省事了,或者独身或者另觅良缘,就没有然后了。
但宝玉不是渣,他如果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他就不是神采俊逸的宝玉,而是大傻子薛蟠了。
闹只是情绪的发泄,宝玉要的是战斗,是和王夫人和王家集团正面刚。要刚就要抓七寸,从来会咬人的狗都不叫呀,何况还有贾政做后盾。
姬妾上明堂
贾政叫来宝玉写挽联,悼念一个姬妾,意义非凡。
红楼时代,一切仪式和行为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在性别上,男人比女人尊贵,在女子中,有等级分明的朝廷命妇,比如贾母就是老封君,邢夫人是二品诰命,王夫人是从五品诰命等。
林四娘呢,她没品,是姬妾,但她的地位低吗?
贾政交代,林四娘的事迹已经写好序送往礼部,并且获得“风流俊逸,忠义感慨”八字的赞扬。
明清时代,艺术活动也分阶级,诗歌站在等级的最顶端:不仅作诗者的身份高贵,能被写进诗歌的人,那是至圣先师的化身,皇帝也要膜拜的。
林四娘尊贵如此,不仅在女子中是超品,更是把全天下的男子都比下去了。
贾政为何在这个时机写林四娘?请看原著:“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漏、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投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
林四娘是前朝之事,当朝之事有没有呢?如果有,就请备上。贾政让宝玉写《姽婳词》,不仅是志林四娘,重要的是为晴雯、黛玉等女子翻案。
王夫人的鬼话
读过红楼都知道,曹公就爱玩谐音梗,《姽婳词》谐音鬼话词。是谁的鬼话?当然是王夫人的。
“姽婳”原意是指娴静美好的女子,比如晴雯、黛玉,在王夫人的打击下,她们都成了狐媚子,这当然是鬼话。
林四娘是已死之人,人死后还被王夫人泼了脏水,宝玉当然要代鬼说话。所谓《姽婳词》,是揭穿王夫人老底的匕首和宝剑,其锋利程度,够王夫人喝一壶。
身份鄙视链
男子官级、女子封诰是一条严密的鄙视链。
不同的是,女子的品阶,本质上对妇德的嘉奖,但在具体实施中,一般是和丈夫的品级挂钩的,意为男人的勋公章有女人的一半。
比如贾政是从五品,王夫人就应该是从五品诰命。而有品的王夫人,对晴雯、黛玉等没品的女子就有道德裁决权。
所以在检抄大观园中,王夫人说晴雯狐媚子,相当于半官方认证她的风月身份,晴雯生死都只能入粪坑。
但地球人都知道,王夫人说的都是鬼话啊,宝玉翻案,就要另辟蹊径。
既然王夫人的说话权是品阶和妇德给的,那么《姽婳词》上表朝廷,就是给林四娘、晴雯、黛玉等女子正了名,她们的妇德是超品,你从五品的王夫人没资格品评她们。
但有没资格王夫人已经处理完人了,晴雯都被逼死了,怎么办?是你王夫人错了,还是皇帝老子错了,你自己说?
那当然是皇帝老子说的对。犯错人人难免,但你违逆皇帝可是欺君,好不好的先把诰命撤了吧?
秦姬驱赵女
你以为欺君的下场这么轻松?错!
王夫人的鬼话能当真,少不了虾兵蟹将泼脏水。虾兵蟹将是谁?王夫人招来的薛家的团团伙伙呀。
《姽婳词》写道“不系明珠系宝刀”,林四娘在为谁而斗?为恒王。
“恒”,上顶天下立地,旁边一片赤胆心,这样的王才是恒王,与阳光同在,与日月同辉。
而王夫人的“王”,是挟武力而欺天下的匪王。所以恒王麾下的林四娘是秦(情)姬,王夫人一伙的则是赵女,“号令秦姬驱赵女”,是拨乱反正。
晴雯、林四娘是正,王夫人、薛家就是乱,乱臣贼子,皇帝能饶了你?王夫人一伙的下场是“天兵一到,化为乌有”(极可能是幻想)。
宝玉和贾政联手炮制《姽婳词》,不是作一篇文,而是对王夫人血洗大观园的报复,是壮士断臂,放手一搏的勇气,至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只是宝玉大病一场,几乎一死。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4:55 , Processed in 0.0967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