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传国玉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7: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影射传国玉玺有道理吗?
雉水谈红
2018-07-17 14:31
将贾宝玉与玉玺联系起来是无稽之谈
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说:“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现在,不知多少“草根红学家”持此传国玺一说,以为定论,皆将贾宝玉影射某一皇帝或太子或皇子,或干脆即指皇权。

此说依据为:1,贾宝玉含玉而生,名“通灵宝玉”;2,贾宝玉有一癖好,喜吃胭脂。石印盖字,需沾红色印泥,于是将贾宝玉与印章联系起来。人皆好大,印章最大最能吹嘘者,莫过传国玉玺,故将贾宝玉与掌握玉玺的皇权联系起来。由此各自建立一套红学“索隐”体系,似乎能站得高,看得广,有历史故事可讲,可名为“红学”不赖也。

其实这种影射乃无稽之谈,下面分析之。
首先,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是两物。如将通灵宝玉影射玉玺似乎没有价值,《红楼梦》主角是贾宝玉,故将贾宝玉影射玉玺或与玉玺有关人物。实际上,贾宝玉所含之玉自有一段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这段神话故事乃是为了敷衍《石头记》之出处。石头乃大荒山无稽崖一块灵石。而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二者皆欲下凡历世,石头依附贾宝玉而生。此其一。二,老农上文《从喜欢吃女儿嘴上的胭脂看贾宝玉之秉性》已经分析,贾宝玉吃胭脂只是其好色本性的变态,一如其喜欢用女儿洗过的洗脸水洗脸,且他更经常的是到女儿的嘴唇上吃,单独吃胭脂只是吃嘴上胭脂的延伸。
所以,贾宝玉有块宝玉也好,喜欢吃胭脂也好,都是小说的合理情节,并非非得将贾宝玉与玉玺联系起来才能解释。
第二,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什么人呢?一贵介公子而已,荣国公贾源曾孙,无爵无位。下交接平民,上巴结王公贵族。其姊为当朝妃子。丝毫没有皇族血统,与玉玺八竿子打不着。
第三,若将贾宝玉与玉玺联系起来,势必即将贾宝玉周围的一大帮人都与政治人物联系起来。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故事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都是通常人情世故之描写,极为引人入胜。若将这些人都影射政治人物,那么就要带转换器去看小说,这个转换器还不是工厂生产的,工作起来是否正常还是不确定的。作为读者放了好好的感人故事不看,去看用什么临时拼装的转换器转换成的无序怪波,除了这个转换器的设计者本人,恐怕再无其它人了。那么这种将贾宝玉与玉玺联系起来,是《石头记》的原作者就赋予的呢,还是这些个“草根红学家”各自赋予的呢?当然是这些个“草根红学家”自己赋予的,与《石头记》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四,有些人将贾宝玉象征玉玺,林黛玉、薛宝钗二人争之,象征明清争夺。明清之争,为最大之明显现象,有无数历史记载,虽非完全清清楚楚,但也是昭昭彰彰。这样的历史,需要通过一部《红楼梦》小说来表现吗?能表现什么?!骗人自欺尔。
14:20 2018-7-17 瓜田老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8: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最先知道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
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致力于国内最顶级的红学研究。笔名“红学砖家”。
​关注
说索隐派在考证派的打压下在大陆已销声匿迹,那是曹学一些人的一厢情愿。



事实恰恰相反,如今“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这一观点,在红楼梦迷之间早已成定论。你若不承认此观点,那么别人都不屑与你谈论《红楼梦》。


提起“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这一观点,人们往往会第一个想起北大校长蔡元培。



1915年,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说:“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



或许是当年索隐派蔡元培和考证派胡适之间的这场世纪之争,吸引了大家的眼光。



笔者后来接触到一些资料却发现,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似乎并不是蔡元培。而是“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这一观点,在清末民初时呈集中爆炸式的出现。如:



孙渠甫《石头记微言》:“在书底言,上,宝玉为宝玉,是天子;下,宝玉即宝玉,传国之玺。”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著者故明言为一块顽石矣!”钱静芳在《红楼梦考》中也说:“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故作者明言顽石也。”钱静芳可能引用了孙静庵的观点。



1919年,邓狂言《红楼梦释真》:“石即宝玉。玉玺者,不祥之物也。”



1927年,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宝玉是指传国玺,因系国宝,所以叫做‘宝玉’。蒋玉菡是指藏玺之函椟,所以名曰‘玉函’,且住紫檀堡,明言玺函以紫檀为之。”


可见贾宝玉影射传国玉玺,是索隐派中各流派最广泛的共识。那么以上这几人中,是谁最先提出“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观点的,还得请知情人解答下。



我这里就重点聊一聊,在孙渠甫、孙静庵、蔡元培等人之前,又是谁最先知道贾宝玉是传国玉玺化身的?



从现存的文字记载来看,最先知道贾宝玉是传国玺的化身的人,与曹雪芹处于同一个时代,距今已有268年。这个人就是《红楼梦》幕后的批书人脂砚斋!


脂砚斋甚至直接干涉了《红楼梦》的创作:“‘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因命芹溪删去。”所以脂砚斋参与到了《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他知道曹雪芹的创作意图,自然就知道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



据裕瑞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这种说法现在看来还是很可信的。这是因为传国玉玺代表皇权。也就是说,《红楼梦》染指了皇权,动了清廷的国之根本,这才是清廷难以容忍的原因。这个曹雪芹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那么,脂砚斋又揭露了啥秘密呢?



我们只知道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是赤瑕宫的主人,却不知赤瑕宫其实是大有来历的。



在1754年的甲戌本上,脂砚斋在“赤瑕宫”目下指出: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



原来,“赤瑕宫”的“赤”字,是指“玉小赤”;“瑕”字,是指瑕疵,即“玉有病”。其涉及传国玉玺的一个典故: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向孝元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怒将传国玉玺扔在地上,摔崩了一角,这便是“玉有病”。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进行修补,这便是“玉小赤”。



不过脂砚斋并没有直接说贾宝玉是传国玺化身。所以能从脂批“玉小赤”“玉有病”中,悟出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的化身,没点国学基础是难以办到的。向索隐派各位老前辈致敬,是你们解开了《红楼梦》之谜。你们才是红学的正统。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详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其实,贾宝玉嘴里含的通灵宝玉,竟也是传国玉玺!

万万想不到,这竟是林黛玉的真面目,新红学大厦轰然倒塌!

曹寅之孙没资格以补天石自喻,《曹雪芹与红楼梦》成曹学盖棺之作

袭人改嫁蒋玉菡,脂砚斋大骂贾宝玉之余,抖出了袭人的真实身份

红楼梦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石兄”,关系到后四十回一些真相

万万没想到,贾宝玉竟是大清太子!蔡元培:贾宝玉,就是胤礽!



【正版,假一赔十,包邮,可签名】 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典藏版 )
​book.kongfz.com/381831/2513037575/

发布于 2022-11-09 17:41・IP 属地浙江
红楼梦(小说)
贾宝玉
传国玉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08: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写出了贾宝玉什么?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8个回答#热议# 网上掀起『练心眼子』风潮,真的能提高情商吗?
朱昀欣82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20-06-05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关注
展开全部
首先,宝玉的外貌非常出众,俊美得几乎不像一个男孩子。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但这并非柔弱无力。

这是他过于善良的心灵酝酿出的独特气质,与秦钟的女儿气不同,宝玉的女儿气带着生机和活力,带着不安分的气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满现实、强烈追求自由的人。

这段外貌描写集中了作者的笔力,是所有外貌描写中最详尽的一段。宝玉的玉树凌风,非一般男儿的气质,有富家公子的形态,更有神仙般的韵味。



扩展资料:

除了题中的那一段,作者又描写了宝玉的神态:“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正因为如此,他首先领略了“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爱博而心劳”。

他的过于美好的追求,使他的面庞永远不会被恶劣的表情玷污,永远温和若笑,饱含深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仍然是写他的俊美,但在俊美中带些大家子弟的养尊处优之态。宝玉从小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样写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仍是写他的多情善感,与“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呼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句写其眉目最为精彩: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人心魄。这里的“风骚”与凤姐的“风骚”不同,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

既表现着宝玉的聪颖多才,又代表了他“痴”的一面。他的“痴”,主要表现为用尽心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爱情、青春、生命乃至自然万物。见花谢便联想到黛玉宝钗等人的衰老,为之叹息不已;得知龄官与贾蔷的恋情便联想到生命的流逝,泪流满面;为晴雯作悼词,感慨昔日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

他为黛玉而疯狂,从此竟遁出人世,永不复返……正因为追求自由,宝玉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反抗礼教的束缚,故而“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成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叛逆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贾宝玉

276    评论(14) 分享 举报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20-03-10
大多数人认为中秋之月是指宝玉的圆脸,可是我觉得这个应该指的是他的脸色。 理由: 1、既然形容他的圆脸,为何形容中秋之月,而不形容成满月呢。满月与中秋之月其实圆度差不多吧。 而中秋之月与平时满月的区别在于:"月到中秋分外明",也就是,中秋月它的明亮洁白。 2、甲戌眉批(戚序、蒙府夹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3、这形容宝玉的语句,前面二句形容他的脸色肤色与神采,而后面的面如桃瓣才是他的脸型吧。这样也说的过去,前面二句形容神采肤色,而后面写他的眉眼口与脸的形状了。 4、参照宝钗的外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个与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倒是很对应(脸若银盆、面如桃瓣皆指脸型了)。 更确切的说,那个中秋之月,应该指的是宝玉的神采吧。 个人之见。宝玉的玉树凌风,非一般男儿的气质,有富家公子的形态,更有神仙般的韵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08: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书里十大反常事件之:贾宝玉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
快乐老年435 2019-01-14   |  1455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自从《红楼梦》问世200多年以来,红门弟子磨灭了多少晨与昏,踩过了多少冬与春,抹平了多少沟与坎,品尝了多少苦与甜。书中仍然有许许多多让读者看不懂,理不出,悟不明的百年谜题。

一年前发文《红楼梦书里的十大百年谜题,红学界竟然无人能解释清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读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读懂《红楼梦》的前提必须知道书里主人公贾宝玉的原型是谁,知道书中自带的以历史常识为依据的100条证据。

《红楼梦》书里十大反常事件之:贾宝玉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
从今天开始就对《红楼梦》书里的十大百年谜题进行解答,第一个问题就是贾宝玉为何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

贾宝玉是《红楼梦》书中的男一号,贾宝玉的母亲是王夫人。王夫人出生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护官符中,“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金陵王。荣国府的当家主事的人便是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实权派。她推说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把大权交给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

《红楼梦》书里十大反常事件之:贾宝玉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
书中却出现了个奇怪现象:整部书里贾宝玉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现实生活中谁见过儿子不喊自己母亲妈和娘的,就连粗豪无心之阿呆哥薛蟠都叫薛姨妈一声娘的,贾宝玉还不如阿呆哥薛蟠孝顺和懂礼术吗?

纵观华夏文明史,一个儿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叫妈和娘,而只称呼其为太太,这是没有先例的。如果有读者能从中国历史上找到一个真实的例子,那就一定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

疑问就来了,《红楼梦》书里为何会出现有违背人性常理的情况出现呢?其实是读者想多了,贾宝玉虽然有很多荒诞的行为出现,但是书里对贾宝玉孝顺父母的描写还是很清楚的。贾宝玉之所以叫王夫人太太是因为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贾宝玉称呼王夫人太太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红楼梦》的作者尊重现实的真实情况,贾宝玉的原型从未叫过王夫人原型一声妈和娘,作者不能瞎写的。

《红楼梦》书里十大反常事件之:贾宝玉从未叫过王夫人一声妈和娘
《红楼梦》是作者用隐语著成的正史小说,是用春秋笔法著成的章回体小说,书中人物没说过的话当然不能乱写了,乱写就是罔顾现实去说瞎话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红楼梦》里有四大家族,中国近代也是有四大家族的,看看电视剧里蒋公子对美龄女士的称呼即可知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08: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宝玉头上少的那颗珍珠哪去了?
少读红楼 2020-02-11   |  127阅读  |  6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细读红楼,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趣味,比如宝玉头上的珍珠,就很有一些故事在里面,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宝玉头上的珍珠。

原文第三回宝黛初见时,宝玉在黛玉眼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这里面首次提到了宝玉头上的珍珠,从顶至梢,一共是四颗。曹公为什么交代的这么详细呢?因为后面还会说到这件事,这里是为了伏线后文,而后文再次提到宝玉头上的珍珠时,已经少了一颗。

原文第二十一回,湘云第一次进荣国府,跟黛玉睡在一起,早上宝玉求湘云为他梳头,有这样一段文字: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宝玉不答。

这一段文字,明确交代了宝玉的珍珠只剩下了三颗,湘云之所以对宝玉的珍珠这么清楚,是因为他自小与宝玉一起长大。那么,宝玉的那一颗珍珠去了哪里?真像宝玉说的那样,是丢了吗?仔细读宝黛之间之间的对话,大有文章。

黛玉听闻宝玉的珍珠丢了一颗,就吃了醋,怀疑是宝玉送给别人了,此时宝玉的反应是“宝玉不答”,宝玉为什么不答呢?如果真实丢了,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黛玉:真真是丢了,前儿我去北静王府时还戴着呢,回来时就不见了。完全可以这么说,但宝玉偏偏不答。

细思:宝玉从小戴到大的珍珠,怎么说丢就丢了呢?且湘云这一回与宝黛初见一回,中间是隔了几年时间的。宝玉的珍珠真的是丢了吗?也许并没有。那么他用来做什么了呢?我们还得往后看。



原文第二十八回,王夫人问到林黛玉的病情,说到了吃的药,这里有一大段宝玉关于制药的“宏论”。

宝玉笑道:“……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

宝玉说了一大串要给林黛玉配药的药名,而这些药都还是配药,主药他却卖了个关子,没有直说,但庚辰本在这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脂批:写得不犯冷香丸方子。前“玉生香”回中颦云“他有金你有玉;他有冷香你岂不该有暖香?”是宝玉无药可配矣。今颦儿之剂若许材料皆系滋补热性之药,兼有许多奇物,而尚未拟名,何不竟以“暖香”名之?以代补宝玉之不足,岂不三人一体矣。己卯冬夜。

庚辰本这段脂批的出处来自原文第十九回,宝玉黛玉二人躺在床上聊天,黛玉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宝玉方听出来。

这是黛玉小小地吃了宝钗的醋,宝玉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回过头来看宝玉这里为林黛玉配的药,皆是热性之药,被脂砚斋打趣为“暖香”,有没有可能正是宝玉心中之意呢?那为君的药到底是什么呢?后文凤姐给出了答案。



凤姐……便走来笑道:“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我问他作什么,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罢了,如今那里知道这么费事。我问他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多少药,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凤姐说完了,宝玉又道:“太太想,这不过是将就呢。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原来这味价钱不菲可以医治林黛玉的药,主药竟是人头上戴过的珍珠!我们再回头来看宝玉少的那颗珍珠,就豁然开朗了。宝玉的珍珠也许根本就没有丢,他是为了研制能够治疗林黛玉之病的药,用作药引了。

如果宝玉的珍珠丢了,以袭人的周到,她怎么可能发现不了?怎么会不问宝玉?反而轮到湘云去问?一定是宝玉早已交代了袭人,袭人知道这个珍珠的去向,或者被一样被宝玉瞒了过去,宝玉也没有要添一颗珍珠补上,于是就剩了三颗珍珠。

我们再思,以宝玉性情,他会不会亲自为黛玉配药呢?一定会的,就连淘胭脂膏子他都要亲力亲为。原文第九回,宝玉去学堂前去辞黛玉,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第十九回,黛玉因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又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刮破了?”宝玉侧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点儿。”

由此可知,制药也必是宝玉这个富贵闲人日常的癖好之一了,且黛玉初进贾府,众人皆知其有不足之症,以宝玉在黛玉身上用的心,是必会到处求方问药,而后得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方子,自己就琢磨了起来也未可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1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生日原是一曲寓悲于乐的挽歌》之一
龍乡
龍乡
与朋友们一起透视隐藏在《红楼梦》背后的真实故事。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贾宝玉生日原是一曲寓悲于乐的挽歌》之一
《贾宝玉生日原是一曲寓悲于乐的挽歌》之一



(一)薛宝琴、香菱射覆



贾宝玉生日那一天的热烈氛围,在全书描述中是最为狂欢的时刻,即便是读者也会被感染得忍俊不禁地一次次地笑得合不拢嘴。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的寿宴,无论是射覆、拇战的限酒底酒面、还是占花名儿,每一个场景,每行一个酒令,都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息。



首先,宝玉、平儿、宝琴、岫烟四个寿星没完没了地对拜,喜庆的氛围就被完全营造烘托了出来。而逐渐进高潮则是从酒宴摆上后,那迫不及待地上演的第一个节目“射覆”开始的。

先是宝琴与香菱对了点子:



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便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偏听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的湘云拿快子敲黛玉的手。


“吾不如老圃”的典故出自《论语》: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有人在解读中认为,引用这个典故,是在讽刺挖苦薛宝钗不肯教香菱学写诗。这显然是流于主观附会了:



第一,薛宝钗精于诗词,却不愿意去教香菱,与孔子的“吾不如老圃”情形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学诗与谢覆都属于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在没有解读出二者所隐藏的是同一真事时,却以此假语去对应联系彼假语,既无聊也没意义。



其实,就单独“吾不如老圃”这么一个典故来说,除非是主观随意地去断章取义,否则是无法对其作出解读的。但是,如果与下文联系起来,解读的范围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了。



并且,生日宴是在“红香圃”举行的,首当其冲的第一个娱乐节目“射覆”,又是直接因“红香圃”而引出,可见此一覆一射对“红香圃”这名字的含义是究竟是什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此说来,史湘云悄悄地教香菱射“药”字,是不是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呢?




如果仅是为了用“药”字组成“药圃”射中“吾不如老圃”,来完成这次射覆,并让湘云被罚酒一杯而逗大家一笑的话,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况且,“吾不如老圃”是有典故的,假如“药圃”没有什么来处,那也不能算是完全射中。若说“药圃”表示了“红香圃”里植满了芍药,都又解释不了其中含义,也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说找到“药圃”的出处,才能打开死结走出这个死循环。



那么“药圃”的出处是什么呢?

《红楼梦》正文开始时,这样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巧的是,在这阊门之内,恰恰偏有个“药圃”的出处: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有个名为“艺圃”著名著名园林,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41),为明朝学宪袁祖庚所建,名为醉颖堂,园门题额“城市山林”。到了明朝万历末年,为吴中“四大才子”之一文徴明的曾孙文震孟所得,经过他那个作为著名园林设计师的弟弟文震亨改建后,因园内种有许多香草类植物,故将“醉颖堂”改名为“药圃”。




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东莱阳人姜埰购得,改称“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又称“艺圃”。



文震孟于天启二年(1622年),中状元及第,官至东阁大学士,病卒于崇祯九年(1636年)。南明福王追谥“文肃”。

文震孟为官刚直有节,与姚希孟、顾宗孟称“吴中三孟”。《千顷堂书目》著录其《药园诗稿》。所著刊本仅存明刻《药园文集》1卷。存稿本有《文文肃公日记》2卷、《北征纪行》1卷、《甓史》3卷。



文震亨则于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占苏州后,避居阳澄湖。因清军推行剃发令,自投于河,被家人救起,绝食六日而亡。

由名字中带有“孟”字的文震孟,和他的“药圃”,去射孔子的“吾不如老圃”,是不是达到了几乎契合无缝的效果呢?




从“醉颖堂”到“药圃”,再到“艺圃”,经历了明朝进入末世,至南明灭亡的一百多年历史。这也是宝琴与香菱射覆的意义之所在,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并不能体现贾宝玉在红香圃过生日的真正含义。



那么,为什么说“贾宝玉生日原来是一曲‘寓悲于乐’的挽歌”呢?我们将在后面对所有酒令的解读中,逐渐去揭示个中答案。



(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24-07-06 08:45・IP 属地浙江
贾宝玉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2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解密:一文两牍下《恨无常》里藏着两个宝玉的逃难地
啸风
啸风
咨询顾问
​关注他
戚蓼生序云: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

正如戚蓼生所言,全部红楼梦文本都是一文两牍、表里有寓和显隐文本的作品,红楼梦里的诗词曲赋更是一文两牍的典型,它包括了上百首诗、词、曲、赋、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形式的内容。红楼梦的“语谓固人,词多彻性”“托言寓意”的手法特点是通过故事情节特别是它的诗词曲赋表现出来的。诗词曲赋大部分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部分属于人物描写和谶语等内容,这些诗词曲赋通过多样化的描写表达不同的心境和性格,隐藏大观园儿女的身份,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诗词曲赋与人物、故事糅合在一起,红楼梦的核心秘密也被表里有寓的隐写在诗词曲赋里, 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 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更是显隐文本,一文两牍的典范。

文本第五回里的红楼曲,一共十二首,分别是引子、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这十二首曲子同金陵十二钗正册相对应,也暗示着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与结局。我们从一文两牍、显隐文本和表里有寓的角度重新审视第五回里贾元春的判曲:《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无常”是佛家用语,本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来俗无常传为“勾命鬼”,如黑白无常。对这一首判曲一般人的看法是说贾元春的。元春入宫为妃得宠,贾府也由此显赫一时,甚至皇帝赏了省亲,这当然是荣华正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春却忽然亡故,生前荣华再好,人一死,也不过是眼睁睁把诸事全抛。元春的魂魄自然只能给父母贾政和王夫人托梦:爹娘啊,我走了,盼望你们能早早醒悟、早早抽身。

可是,如果如此解读那么最少有两个地方是不通的,第一句就是恨无常又到,又字说明了无常曾经来过,这次是无常第二次降临贾府。第二句就是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这里的黄泉指的是人死后的阴曹地府,既然一个人已经入了阴曹地府,那么生命已经走向了终结,生命终结了的人怎么还会呼吁自己的父母须要退步抽身早呢?

其实如果把红楼梦里众人的真实身份弄懂了,这里就不难理解。红楼梦讲的是大明王朝的皇室子孙在末世里的避难和逃难的故事,是改朝换代里一场皇族和四大家族相继破灭的大悲剧。大明王朝的开局者朱元璋端着一只化斋的破碗,从寺庙里一路走下来,经历千辛万苦建立大明王朝,他的最后一个子孙脂砚斋为了躲避改朝换代的屠杀被寄养在贾府,即使如此,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依然没有摆脱被农民军和满清军队抄家的命运,他在中华大地乞讨流浪很久最后皈依佛门,重新端起化斋的破碗。贾宝玉就是脂砚斋,甄宝玉就是畸笏叟,贾宝玉和甄宝玉是如假包换的孪生兄弟,他们都是大明王朝皇室后裔,身处中原腹地的洛阳福王朱由菘的儿子,老福王朱常洵的孙子,万历皇帝的重孙子,贾宝玉和万历皇帝都有一个类似的生理残疾-跛足。贾宝玉的母亲就是朱由菘的妃子金贵妃。金贵妃是贾母的大女儿,贾元春的判词写的是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多籽,小福王朱由菘和贾元春的历史原型还有一个皇子甄宝玉秘密寄养在江南的甄府。

至此解读那两个地方就不是说不通了,第一句的恨无常又到,这里的无常就是一心一意屠灭朱常洵的农民军,农民军第一次攻打洛阳无果,这次是农民军第二次攻打洛阳了。第二句就是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这里是红楼梦里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文两牍,显隐文本和表里有寓,一个人如果已经入了阴曹地府,生命终结了的人是不会呼吁自己的父母须要退步抽身早的。这里的主人公已经从贾元春暗地里变成了贾宝玉和甄宝玉,这里的黄泉也不是人死后的阴曹地府,而是黄州和泉州的合称。这里的核心秘密是,在洛阳和南京被农民军攻陷前,贾宝玉和甄宝玉已经秘密的逃难到了黄州和泉州。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发布于 2024-08-03 10:38・IP 属地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7: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宝黛爱情的故事原型?比《红楼梦》更有名,是真正的家喻户晓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024 人文季美学向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张金哥退婚案的殉情结局,分明是借鉴自《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据《孔雀东南飞》开篇记载: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焦仲卿是小吏,妻子刘兰芝家境较差,于丈夫仕途无益。焦母看中“东邻女”可为儿子仕途臂助,便强令焦仲卿休妻再娶。

焦仲卿受母所迫不得已休妻。刘兰芝回到娘家后,遭其母兄逼迫再嫁。于出嫁途中遇焦仲卿拦阻问情,遂投河自尽。焦仲卿因妻死,也悬梁自尽。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虽说张金哥退婚案,没有完全演绎《孔雀东南飞》故事。但张家父母爱势贪财,强行破坏女儿姻缘,却与焦仲卿母亲类似。张金哥与未婚夫殉情而死,则完全照搬刘兰芝与焦仲卿故事。只是双方男女死因互换而已。


张金哥退婚案的意义,除借林冲“逢冤”故事为宝黛情断日后之谶外,重点还在于引出《孔雀东南飞》故事,才是曹雪芹创作宝黛钗三人姻缘故事的“原型”。

我们看原文的人物设定,就能发现端倪。

薛宝钗一家三口,她与寡母、哥哥。一如刘兰芝和寡母、哥哥。甚至袭人一家三口,也是她与寡母、哥哥。

薛姨妈带儿女进京,实为将女儿嫁入贾府攀权附贵。作者尽管在薛家身上写的隐晦。却借由袭人父母将她卖给贾府,揭示金玉良姻的本质就是“卖女儿”。


刘兰芝的母兄将她嫁给焦仲卿,也是贪图焦家富裕。等刘兰芝被休回家,又急忙安排相亲逼迫女儿出嫁,当预示日后薛宝钗在贾宝玉离家后,薛姨妈与薛蟠的类似举动无疑。

第十九回,袭人过年回家,母亲惦记要赎她回去,好择姻缘嫁人赚彩礼,就有刘兰芝母兄算计的影子,借以影射薛宝钗未来之事。

以上是《孔雀东南飞》对金玉良姻的影射。再看对宝黛姻缘的影响。

焦仲卿母亲不满意媳妇微末,无法给儿子助力,便棒打鸳鸯,坚决逼迫焦仲卿休妻另娶家中富贵的“东邻女”。岂不就是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家破人亡,选择与薛家联姻的立场重演?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深厚,也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夫妻恩爱相同。


但贾宝玉也承袭了焦仲卿的懦弱,终究不得为妻子反抗母亲,导致林黛玉姻缘断绝后,如刘兰芝一样外嫁后死去。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明显还原了宝黛钗三人的姻缘故事。

薛宝钗一家,原型是刘兰芝一家。

贾宝玉和母亲的原型,则是焦仲卿与母亲。

林黛玉的原型是刘兰芝。她的外嫁,也源于刘兰芝的再嫁。

薛宝钗与林黛玉“钗黛合一”,也源于二人的原型之一,同为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借由张金哥退婚案呈现,是曹雪芹一贯的借事喻事伏笔,而与之类似的原型故事还不止此。

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一节,明显是借《梁祝》故事再为宝黛钗[终身误]设譬。


祝英台定亲后,梁山伯病逝。

祝英台出嫁当天,投梁山伯墓,双双化蝶飞去。

当日薛宝钗本要去寻林黛玉。却在潇湘馆外头看见贾宝玉进去,为避二人之嫌,回头就看见那两只玉色大蝴蝶,才有了著名的“宝钗扑蝶”。

两只玉色大蝴蝶,双宿双飞,是宝黛之情的“归宿”。

薛宝钗追扑不上,则是三人[终身误]的写照。


祝英台出嫁,也为林黛玉出嫁后事。

梁祝化蝶,宝钗扑蝶:一人出嫁死去,一人出家守墓余生,一人痴情在家苦守,是为[终身误]。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05 10:4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7: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三千银子弄死守备之子与张金哥
孔雀东南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2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明玉玺传国玉玺【草化萤+冷香丸+】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937&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李绮的灯谜:萤是草化的是什么意思?竟暗藏宝钗取代黛玉之寓!
姜子说书
2018-03-14 23:32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李绮的灯谜是个‘萤’字。”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
萤与花何干?最终还是黛玉说出了缘由!原来,萤是草化的?“草化”是“花”字的拆字法。

古人认为,“草化萤”即“蒲芦化萤”。东汉郑玄注曰:“蒲芦,蜾蠃(guǒluǒ),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桑虫也。蒲芦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政之于百姓若蒲芦之于桑虫也”。
《红楼梦》原著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灯谜呢?萤是草化的,究竟意味着什么?

姜子认为,萤是蜾蠃,草是花木,蒲芦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有如蒲芦化花草。
《红楼梦》原著中,黛玉曾经揶揄刘姥姥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可见,书中的草虫也是拟人之物。

《红楼梦》原著中,薛家是虫属性,比如薛蟠薛蝌,而林家是花木属性,林黛玉是绛珠草。
黛玉一句“萤可不是草化的”,暗喻这个灯谜背后的真相是:虫吃了花草,草化萤,虫代替了花草,薛家替代了林家,成为了贾府的新主人。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袭人当了准姨娘后,晴雯为何骂她是“草姑娘”,听听林黛玉怎么说
小涵故事汇2021-03-26 08:38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生病期间,平儿私下里找到麝月,说出怡红院里小丫头坠儿偷虾须镯之事。


此事被贾宝玉偷听后,私下里告诉了晴雯。晴雯非常气愤,趁贾宝玉不在家之际,先是用惩罚了坠儿之后,又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让她把坠儿之母找来,将坠儿带走。
宋嬷嬷听了,知道镯子事发,因笑道:“虽如此说,也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他。”晴雯道:“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她家的人来领她出去。”
晴雯为何说袭人是“草姑娘”呢?


简单地看,“草姑娘”是一种暗示,暗示袭人的身份卑微如草一样。
当然,更主要的是袭人原本姓花,宋嬷嬷说她是“花姑娘”,就是根据她的姓氏所说。晴雯说出“草姑娘”这个绰号,虽然是随口之言,但却是心中所想。
晴雯这种叫法,林黛玉曾经间接解读过。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章中,李纨组织大家制灯谜。李绮出了一个“萤”字,要求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林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萤是草化的是传统说法。《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格物论》写道:“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林黛玉此处解读是解释萤与花的关系,而晴雯套用花姑娘与草姑娘,实则是指袭人是“腐草”。


袭人作为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不仅对他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等事负责,对他的做事、交往也都负责。但是袭人却出于自身的考虑,做了不该做的事。
贾宝玉跟着贾母到宁国府里去赏梅花,在秦可卿的引导下,睡到了绣床上,梦游之际学会了云雨之情。起床后,袭人发现这个秘密,因为已知人事,所以替贾宝玉隐瞒;晚上回家之后,帮助宝玉换衣之际,袭人竟然有意追问此事。得知事情前因后果,竟然在宝玉的要求下,两人做出了过界之事。从那以后,袭人就不再是女儿之身。
作为清静女儿,晴雯对于袭人这种举动是无法容忍的。
端午节期间,晴雯因为跌扇子,宝玉不高兴,袭人来劝阻时,晴雯当众骂两人鬼鬼祟祟做了丑事。此事尽管怡红院皆知,但是袭人却并不以此为耻。
不仅她不以为然,王夫人对于袭人也非常支持。


她身边的丫头金钏儿死后,王熙凤想要重新补充一个人,王夫人不仅没补充,还借机发挥,由王熙凤安排,把袭人提拔为准姨娘,自己掏腰包,把袭人的待遇提高到同赵姨娘、周姨娘一个档次。王夫人公开为袭人站台,使丑事变成了正事。
在这种情况下,晴雯若还骂袭人和宝玉之事是不合适的。
但是晴雯生性刚烈、刚直不阿,对于丑恶之事不骂是不可能,所以她便套用了李纹的谜语和林黛玉的解读,嘲讽袭人是“草姑娘”。


声明:本文系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浣溪沙

张元干〔宋代〕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




[url=][/url]





张元干 [url=][/url]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525篇诗文 ► 130条名句






薛宝钗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袭人竟将她比作小虫子?
播报文章



搞笑小燕趣闻新发现
关注


2020-02-10 10:44





薛宝钗进入贾府不久,就轻易地在贾府一众人等立下了大方,贤淑,喜静的美好人设。贾母甚至和旁人说自己的四个孙女都不如一个薛宝钗,可见宝钗笼络人心的功夫是很厉害的。
贾府上至贾母,下至丫环婆子,无一人不说她的好,袭人也因为有几分聪明,并且和薛宝钗有着共同的目标而达成结盟。两个人在争取宝玉,排挤黛玉的目标上意志高度一致,经常互通互帮互助,但是,有一次宝钗却被袭人暗讽为一种小虫子,到底是因为宝钗做了什么事情呢?

广告
田七花多少钱一斤 妈网百科×

在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和凤姐说有意想要让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太太,但是一则考虑到宝玉年龄还小,二则贾政也不同意,三则想着袭人现在到底还是个丫环,平时也能够帮着劝劝宝玉,宝玉还听几分,要是成了屋里人也就不怎么敢去规劝了,所以想着再等个一二年。
宝钗和黛玉等从王夫人屋里出来之后就想着去怡红院给袭人道喜,但是黛玉说自己急等着洗澡,就不去了,按理来说都是大中午的了,现在过去确实不合适,虽则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也不在意这些个礼仪问题,但是现在毕竟都大了也该注意一些了,可是宝钗没有这么想,就自己一个人来到了怡红院。


在前面宝钗极力给众人树立自己喜静的人设,不喜欢穿颜色艳的衣服,不喜欢花儿粉儿之类的,房间也被装饰得很素净,但是大中午的时候了却偏偏要去怡红院,去了是什么情景呢?书中写道:
看到这场景,一般人肯定都会知道现在是别人的休息时间了,贸然过来会不会不妥,但是宝钗呢,她没有这样觉得,反而是继续进入了宝玉的屋子。

广告
1:1金币棋牌游戏大厅×

作者写到袭人不防,唬了一跳,说明袭人也觉得这个时候不该有人过来,但是素来大方喜静的宝钗却过来了,因此心里开始鄙夷宝钗,将她比作是一种小虫子,人不知鬼不觉地在意料之外的时候转进来。


由此可见,袭人和薛宝钗的联盟其实也并不是很牢靠的,或者只能说是宝钗的行为确实是有失淑女风范,不然不会连自己的队友都会嫌弃自己。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蒙侧批:写尽慈母苦心。]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莺儿暗藏的好处!}】?[蒙双行夹批:“孩子”二字愈见亲热,故后文连呼二声“我的儿”。]比我的宝玉强十倍![蒙双行夹批:忽加“我的宝玉”四字,愈令人堕泪,加“我的”二字者,是的显袭人是“彼的”。然彼的何如此好,我的何如此不好?又气又恨,宝玉罪有万重矣。作者有多少眼泪写此一句,观者又不知有多少眼泪也。]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蒙双行夹批:真好文字,此批得出者。]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蒙侧批:苦心!作子弟的读此等文章能不坠泪?]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蒙侧批:问情问景,随便拈来,便是佳文佳语。]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夹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草花化萤&冷香丸!}】。”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努嘴儿。[蒙侧批:妙形景。]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蒙侧批:随便写来,有神有理,生出下文多少故事。]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绣春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7 03:11 , Processed in 0.0669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