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妙玉===庄妙善太庙之中的玉通灵&不求大士瓶中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行
[ 唐 ] 李白
原文 译文对照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迅疾的样子。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11:妙玉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李白肮脏在风尘
《红楼梦》判词解读11:妙玉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李白肮脏在风尘2024-06-20 12:36:18 来源: 长安昭阳王 陕西  举报

分享至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16】



第七支〖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妬,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解读: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描写定王,气质、才华,出类拔萃。这说明红楼作者对崇祯皇子非常熟悉,不是远离宫廷的亡国文人。
因为“天生成”,皇子身份,所以被满清遍布罗网抓捕。
孤僻:是定王逃难,一直逃避抓捕,要避人耳目,所以表现为“孤僻”。
什么人称“孤”?失父之子。还有,王侯谦称。定王两者都符合。
人皆罕:人都稀罕。因躲避抓捕,尽量少见人,所以说稀罕。
罕:希寡为罕,就是少。
“罕”字本义是捕鸟的网。古罕字上部就是一张“网”,如下图:



这里用“罕”字,也有“网”的抓捕含义。《红楼梦》“通部书所以皆善练字”。
妙玉虽只出场两次,却重复出现“龙子”,和“网”:
赑屃朝光透,罘罳睹(改:晓)露屯。
透露赑屃、罘罳,是龙子,是宫殿檐下的网,王。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妬,过洁世同嫌:
你道是,吃肉食,穿绮罗,视为俗厌。
却不知,太高洁,人世难容。
对一个身入佛门、戴发修行的人,太过高洁,人妬世嫌,明显不正常。因为佛门中人,孤僻也好,高洁也好,俗世之人都不会奇怪,更不会责难,人家在空门修行,本就是追求超脱嘛。
这里提醒读者“却不知”,曲名也是“世难容”。
为什么人世难容?因为妙玉是“畸人”。
并在“畸人”前,先提醒读者“文是庄子的好”:
《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齐天之人,畸零之人:就是不容于世的、孤零零的、多余的人。
是什么人?前朝皇子。
读者“却不知”的,不是太过高洁,只是人世难容;不是厌绮罗才穿僧衣,而是逃避抓捕罗网;不是“割腥啖膻”,是“饥餐胡虏肉”!
“腥膻”,也有多义:
本义是牛羊肉的腥膻气味;
比喻人间丑恶污秽的现象;
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如“扫荡腥膻”。
在《红楼梦》中,“腥膻”正是满清的关键字。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
为什么在芦雪广吃鹿肉?湘云为什么说“腥膻”?
是岳飞“饥餐胡虏肉”,是张煌言“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芦雪广吃鹿肉、芦雪广联诗,有妙玉吗?有。
“宝玉来至芦雪广”前,就看到“妙玉门前栊翠庵中”的“红梅”,“如胭脂一般”。妙玉栊翠庵的“红梅”,甚至入了回目:“白雪红梅”。
联诗后,李纨说“栊翠庵的红梅”,“可厌妙玉为人”;宝玉不但“访妙玉乞红梅”,而且作诗“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并以“红梅花”为题,岫烟、宝琴等作梅花诗。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老:不仅有“年岁大”的意思,还是“人死的婉辞”。
叹的是,人将死。
所以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反面是辜负了朱明、华。
红、朱、春:都是朱明的关键字。
为什么说辜负了朱明?因为崇祯皇子,本可登基称帝,扫荡腥膻。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风尘肮脏”显然是用唐诗典故,李白的“肮脏在风尘”
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肮脏”,有多义:
脏,不洁净;卑鄙,丑恶;体胖;
还读[kǎng zǎng],耿直不屈,刚直不阿。
李白诗中的“肮脏”,正是“刚直不阿”。
妙玉的“依旧是风尘肮脏”,显然又是“射覆”:
红楼作者覆“肮脏在风尘”,并提醒读者“依旧”,依“典故”,便是依“旧”,正是李白的旧诗“肮脏在风尘”。让读者射什么?
射中:“有如张公子”,“虽藏难蔽身”。
定王“虽藏难蔽身”,到头来还是被满清抓捕、杀害。
所以说“风尘肮脏违心愿”。定王虽然削发为僧,到处躲藏,又潜藏民间,但“虽藏难蔽身”,最终还是被捕、被杀,便是“违心愿”。
“玉遭泥陷”显然也是用典。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

故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弊箅甑瓾,在衻茵之上,虽贪者不搏。
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
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琬琰”就是美玉。比如,《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也是个比喻。用“琬琰”这样的美玉,比喻“美”的事物。
《淮南子》这几句在说美、恶:
“琬琰之玉”是“美”,对应下面的“美之所在”句,对应上面的“亡国”句;
“弊箅甑瓾”是“恶”,对应下面的“恶之所在”句,对应上面的“治国”句。
“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污辱,虽“亡国”,也还是“美”。
“琬琰”的出处,在《尚书·顾命》: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王崩”。之后才出现“琬琰”:“琬琰,在西序。”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用“好一似”,提醒读者“比喻”。“无瑕白玉遭泥陷”这个比喻,典出“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也是个比喻。
“琬琰之玉”比喻“美”,虽污辱,虽“亡国”,也还是“美”。
而且,“琬琰”这种美玉的出处,在“王崩”之后!
所以,“玉遭泥陷”这个比喻,跟上句“风尘肮脏”一样,还是个“射覆”:
红楼作者覆“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并提醒读者“好一似”,让读者射中:琬琰,亡国,王崩。
跟上句“风尘肮脏违心愿”合起来,回答了定王“虽藏难蔽身”、到头来被捕被杀的原因,是:亡国,王崩。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王孙公子:无疑是宝玉。
宝玉叹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宝玉,到底对林妹妹是一往情深?还是朝三暮四?怎么感觉对湘云也有情?对宝钗也动了羡慕之心?对侄子媳妇秦可卿也意淫,对晴雯更不用说,跟袭人也云雨,跟碧痕洗澡洗成那样?甚至对妙玉这样一个出家人,也不放过,还叹无缘?
这也是很多现代读者认为宝玉是“渣男”,甚至觉得《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写了一个“渣男”跟一堆美女不值一哂的“滥情”,没什么好看的。这样看的,是“门外汉”,连《红楼梦》的门都没入。
“却不知”《红楼梦》写的根本不是“男女之情”,宝玉也不是人,代表玉玺、皇权。这些美女也不是美女,而是有皇权资格,或者跟皇权有染的历史人物,都已成“骷髅”!
“风月宝鉴”要读者照看的不是正面“美女”,而是反面“骷髅”。
“风月”也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清风、明月”。
“宝”是对“玉玺”、皇帝大印的称呼。
“鉴”是镜,也是“史”,“以史为鉴”、《资治通鉴》的“鉴”。
《风月宝鉴》也是《红楼梦》这部书的另一个书名,写的是:
明朝、清朝之际,玉玺经历的历史。
所以也名《石头记》。
这个“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是补天所遗的通灵宝玉,篆文刻着“仙寿恒昌”,是传国玉玺,是皇帝之宝。
妙玉词曲,无缘宝玉,是定王无缘玉玺、皇权。都与历史相符。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此人被比作李白,性情比李白还狂,写的诗却远不如林黛玉
2019-02-27 22:50


如果现在提起红楼梦里的诗词,首先会想到林黛玉,想到葬花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红楼梦诗词的代表人物,我一直认为林黛玉活着就干三件事,第一有事没事就流泪,第二全心全意的爱宝玉,第三如痴如醉的作诗词;所以林黛玉在红楼梦里被作者曹雪芹精心刻画为一个诗人的形象。但是红楼梦里能诗会画的姐妹们实在不少,比如蘅芜君薛宝钗,诗社里几次比诗,薛宝钗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和黛玉平分秋色,以及史湘云后来的薛宝琴,在诗词方面都有独特的造诣。



然而在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人,被称为诗仙,而且还是被林黛玉史湘云这样的才女恭维成诗仙,文本上这样写“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黛玉和湘云把妙玉称为诗仙,其实我们都知道,诗仙是李白,先说李白这个人是非常狂妄不羁的,而且视金钱如粪土,总之古代文人最桀骜不驯的性格在李白的身上被呈现的淋漓尽致。妙玉的诗情有没有李白高,还在两说;但是妙玉的性情却比李白还狂,比如妙玉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妙玉又自称“槛外之人”,这口气相当的大,说白了妙玉这一点如同夏金桂一样,尊自己若菩萨,贬他人如粪土。她自己为槛外人,而别人都是槛内人都是土馒头,都是坟头。其实“槛外之人”是什么意思?用一句现成的俗语来说“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形之中”,比如孙悟空,一个猴孙,他就是槛外之人。换言之,槛外之人都不是人。



按理说林黛玉是很高傲的一个,在贾府里虽然才貌双全的姐妹们很多,显然林黛玉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从来没有服过别人,即便是薛宝钗那么优秀,林黛玉也不服气她,正如脂砚斋所说“今古才人的通病”,说白了就是文人相轻。但是林黛玉却很乐意的恭维妙玉,在妙玉庙前甘愿屈尊,甚至称她为诗仙,当然这种称呼是一种戴高帽。那么妙玉的诗,当得起“诗仙”吗?在妙玉续黛湘的联句中,并没有什么警句妙语,整篇诗作堪称无病呻吟,东拉西凑,为了诗而诗。也谈不上什么意境,如同流水文一般。如果跟林黛玉相比,差的太远了。所以把妙玉比作诗仙,却没有诗仙的才气,成了一个笑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妙玉被黛玉称为诗仙,咋没入大观园诗社?
播报文章

看人来人往
关注
2019-10-31 16:36

×
妙玉得以入住大观园,是两个因素促成的:一是元妃省亲的宗教需要;二是妙玉官宦小姐的出身。

妙玉的出场是通过荣国府仆妇林之孝家的之口说出的: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父母俱亡,带发修行,模样极好,文墨极通。

《红楼梦》里,被曹雪芹推崇至金字塔尖的女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文墨极通,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等莫不是如此。尤其是这四人,很难说在文采上谁是绝对的冠军。尤其是妙玉,整部小说,对她的才华给予描述的,仅仅只有两次:

一次是凹晶馆黛玉和湘云联诗,妙玉中途加入,却完全是一副大姐姐和教导者的派头,不仅指出二人的诗作凄楚,还续笔将整个诗的意境翻转了过来。令黛玉湘云赞赏不已,连连称妙玉为诗仙,自己和众人不过是纸上谈兵。


还有一次,就是邢岫烟做出一首红梅诗,令人称赏不绝,尤其是那句“浓淡由他冰雪中”,将邢姑娘贫寒却没有自卑虚荣、风骨雅致的品格跃然纸上。宝玉称赞她似闲云野鹤,超凡脱俗。邢姑娘的父母是酒糟透之人,不会让她上学,可是邢姑娘有幸和妙玉做了十年的邻居,她向妙玉学习,妙玉也教授她。所以,邢姑娘说她与妙玉有半师之谊。

黛玉做香菱的老师,教出了一个痴迷学诗作诗的香菱。而妙玉也是做了老师,教出了一个如兰花般静吐芬芳的邢姑娘。

所以,妙玉的诗才、文化修养在《红楼梦》众姑娘里,是顶级的存在。可是非常奇怪,入住大观园,妙玉比宝玉和众姑娘们都早,大观园起诗社,为什么没有妙玉呢?是众人忽略了,还是曹公遗忘了呢?

其实这是曹公的故意,或者说,这是一种良苦用心的故意。

妙玉的出身、妙玉的家世、妙玉的品格,妙玉的文采,包括妙玉从小生病,不得不出家为尼的经历,还有父母早亡的坎坷成长过程,就连故乡苏州,和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何其相似。从某种角度看,妙玉就是出家了的黛玉,黛玉就是俗世里的妙玉。这一点小说几乎已经明确写出来了,黛玉和妙玉的直接来往,只有两次:


广告
“老公,别,别出来,再坚持一会儿好不好?我快来了……”
×
一次是栊翠庵里妙玉请黛玉和宝钗喝体己茶,黛玉是坐在妙玉的蒲团上,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宝钗全程没有一句话,完全成了陪客,这一段,完全是妙玉、黛玉和宝玉的戏;

还有一次是中秋之夜的联诗,妙玉将黛玉湘云让进栊翠庵吃茶歇息续诗,这个情节,最爱说话的湘云同样是一句话没有说,其实,曹公要写的,仍然是妙玉和黛玉。

所以,在妙玉心中,真正有分量的,除了宝玉,只有黛玉,两次直接交往,出现的宝钗、湘云,不过是陪客和衬托。而黛玉对于妙玉,除了读者感觉到的亲密,还有就是黛玉对妙玉的尊重和推崇。

大观园几次起社,黛玉和宝钗包揽了冠亚军,而在联诗时,最活跃和出彩的,又往往是湘云。如果出现了一个比黛玉还厉害的妙玉,这个社还怎么起呢?几次社里要表达的众人尤其是黛玉宝钗的命运人生,还如何可以争得到焦点呢?就算让妙玉一展其才,对《红楼梦》的主题和林黛玉的的悲剧只能起到冲淡的作用。


还有一点,妙玉尽管是带发修行,她毕竟是出家人,况且妙玉自己都定位自己是槛外人,和一大帮槛内人天天搅在一起,还怎么树立人设呢?所以也必须回避为是。

妙玉差不多算是黛玉的分身,她和黛玉同场竞技,实在无法分出高低,也混乱了人物设定,曹公的这个处理,高明却用心良苦。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庚辰底本前80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的茶具之谜:“分瓜 瓟斝”、“杏犀䀉”这六个字你认识几个? 2020-02-07 16:44

  • 题/妙玉的茶具之谜:“分瓜 瓟斝”、“杏犀䀉”这六个字你认识几个?
  • 文/午梦堂主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前言:
本文条分缕析,针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出现的,妙玉捧出的几种茶具,逐一细细加以分析考证说明。其中对“分瓜 瓟斝”、“杏犀䀉”、 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四种茶具的分析说明,尤其详细。
(妙玉画像)
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歌曲《生僻字》,让我一下子就想到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所用茶具里,那几个巨难写又巨难认的生僻字。让我们先看一下书中情节: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 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
文中的“分瓜 瓟斝”、“杏犀䀉”两种茶具,六个字中至少有四个字,都很难认;或者说,压根就不认识。
(红楼梦剧照)
茶具一:“分瓜 瓟斝”
更绝的是“分瓜”这个字,音bān,电脑上根本打不出来(或显示乱码),《康熙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是:逋还切,音班,瑞瓜。
(康熙字典中的分瓜)
瓟,通匏,音páo,是我国古代对葫芦的称呼,匏最广泛的用途当然是做成水瓢,也就是我们说的葫芦瓢,我们看看古籍中怎么说:
《广韵·入声·肴韵》说:瓟,似瓠,可为饮器。
《诗经》、《楚辞》和《论语》里都有它的身影:
匏有苦叶。---《诗·邶风·匏有苦叶》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瓟是多音字)
斝,音jiǎ。斝是我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状似爵而大。当然也可用作茶具。
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馏酒,酒精度数提高,酒具也相应变小,斝便不适合再做酒器了。《诗经》里同样有它的身影: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斝指的是一种饮具)
茶具二:“杏犀䀉”
解决了这三个字的读音和含义,我们再来看看黛玉用的茶具:杏犀䀉。
单看名字,我们便知道,这是用犀牛角做成的饮器。“杏犀”是指犀角制品的色泽,呈半透明的杏黄色。
䀉,音qiáo。这个字,当然更是难写难认,它是一种似钵而小,用犀牛角做成的,碗一样大的茶杯。
(䀉是一种钵状的小茶杯)
“分瓜 瓟斝”和“杏犀䀉”在文中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两个有着古里古怪名字的茶具,一个葫芦状一个钵状,用来品茶,当然是新奇好玩又有趣;但是否就价值连城呢?我看倒不见得。
先看这个“分瓜 瓟斝”,实际上就是葫芦器,起源于明代。
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木或金属制成的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外面,使其长成与模子相同的样子。
现存的瓟器实物以清康熙时期为最早。据说康熙皇帝最爱瓟器,在圆明园专门辟开一块地种胡芦,范制瓟器。
(朕爱瓟器)
妙玉递给宝钗的这个斝,上边还写有“晋王恺珍玩”的字样,当然是胡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即使有,从晋朝保存至清康熙年间,也早烂了。
更何况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是“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更坐实了这是一件假古董;
因为宋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为宋哲宗时代,此时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的个人行动还受到黄州郡守徐君猷的监视,一直到元丰七年苏轼才离开黄州。
于这般潦倒之际,是绝无可能到秘府(古代宫廷中藏图书秘珍的地方)去观赏什么“晋王恺珍玩”的。
(分瓜 瓟斝的还原形状)
再来看这个“杏犀䀉”,一般来说,犀牛角制成的器皿,都呈不透明的灰褐色,只有上好的犀牛角制成的器皿,对着光看,才能呈现出半透明的杏黄色,但极罕见。
犀角杯材料珍贵,雕刻精美,是历代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骚客用来炫耀财富的奢侈品。
妙玉把这个犀角杯给黛玉品茶,有很明显的炫富心理。要知道,“䀉”这个钵碗状饮器,实际上是用于喝酒的(分酒器)。在妙玉炫富心理的作祟下,我们终于看到了娇羞的林妹妹,大碗喝茶的样子。
真正的杏色犀角杯,当然价值连城。不过,我倒宁愿相信,此处不过是对饮器的美称而已。就像我们读李白的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谁都知道,这并不是真的黄金杯白玉盘,不过是诗人写诗时对器具的美称。
(杏犀䀉还原形状)
沈从文先生认为,“分瓜 瓟斝”与“点*犀䀉”都是作者故意设计出来的假古董,意在讽刺妙玉的为人“做作、势利和虚假,清洁风雅多是表面上的。”我觉得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
*点(一说“点犀”,应作“杏犀”,抄写版本不同而用字不同)
也有人认为, 给宝钗的“分瓜 瓟斝”,是暗写宝钗就如这“分瓜 瓟斝”一样,从小就被套上封建礼教的模具,压抑身心,束缚个性,终于长成了众人期望的样子,却永远丢掉了自己。
而妙玉给黛玉的点犀䀉,是想表达她与黛玉心有灵犀的知己之感。同时,点犀䀉这三个垂珠篆字,又是笔划断续如点点轻露,暗喻黛玉的清泪点点。
倒也说的通,只是可能并不符合曹公原意;尤其是对宝钗教科书式的性格分析和解读。
(妙玉烹茶)
除了这两种茶具,小说里还写了另外四种茶具
一是贾母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着的成窑五彩小盖钟。
原文: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先来看这个小茶盘,是海棠花瓣式的,雕漆工艺,图案是云龙献寿,而且是填金的。
这雕漆工艺,起源于唐代,在明永乐年间工艺水平达到最高峰。它是指在木胎或金属胎上将天然漆料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漆面上雕刻花纹的技法。
(左:海棠式雕漆茶盘,右上:云龙捧寿纹样,右下:清/仿雕漆描金双龙戏珠纹冠架,该件冠架为瓷器,仅供参考外观效果)
再来看这个小盖钟,成窑五彩是指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
《敝帚轩剩语·瓷器》里说:
“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简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
从这里的记载来看,我们这些外行会觉得,给贾母喝茶的这个饮器,应该是非常贵重的瓷器,其实不对的;后面的小盖钟出卖了它。
(贾母饮茶剧照)
小盖钟,就是指有盖子的茶杯;
明代开始人们喝散茶,盖子是为了篓茶叶用的,而带盖子的茶杯出现在明末清初,所以成化年间是没有带盖子的茶杯的。
由此可以判断,给贾母喝茶的这个小盖钟,其实是一件清代仿成化瓷器的高仿品。
二是众人喝的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官窑,当然是指专为供应朝廷而设的瓷窑。
“脱胎”,是指明永乐时期的瓷器佳品,胎薄如纸,釉层之内似乎已脱去胎层,器壁光照见影,可以透见指纹。“脱胎”瓷由于其厚度超薄,修坯难度极大,制作工艺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代表了明瓷制艺的高水平。
“填白”则是指其釉面白而透明,温而甜润,所以又作“甜白”。张源《茶录》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 。
到这里,妙玉的这一瓷器,简直要亮瞎我们的双眼;但是再看后面,是盖碗。盖碗同样是明末清初才出现的,而这里的永乐填白盖碗,很明显也是高仿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三是妙玉给宝玉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
说的神乎其神,好像一件了不得的兵器似的,其实也就是用整块竹根雕刻的有蟠虬纹状的大型饮器,不过是制作工艺有点复杂罢了。
竹雕,也称竹刻,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汉族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出“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
竹根器具以盘曲多节者为贵。宋代陶榖《清异录》记载:
“九曲杯,以螺为杯,亦无甚奇,唯薮穴极弯曲,则可藏酒,有一螺能储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
文中说“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当然是小说家言,不过是极言其贵重罢了。
(“嘉定三朱”之一朱三松所雕笔筒)
四是妙玉给宝玉的绿玉斗杯子,不过是青绿色的斗状碧玉杯,无甚新奇,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有人认为,这个绿玉斗,和第十八回出现的“红香绿玉”(宝玉居处)暗相呼应。
一般认为,因刘姥姥吃过一口,就嫌脏不要了成窑茶杯,生有洁癖的妙玉,居然将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当然是刻意透露出她对宝玉的恋慕之情。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平时热衷于收集各种奇形怪状茶具,俨然一个茶具控的妙玉,明显离《金刚经》所说境界相差甚远。
(剧中还原的绿玉斗)
她不但眼里有这色相世间,而且沉迷于此,并且有很浓厚的分别之心(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当然不可能由相见出虚妄,所以妙玉的判词里有一句是:
云空未必空。
只是,若不是为权势所不容,被迫栖身佛门,她又何尝不是《浮生六记》里的又一个陈芸?
(妙玉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在碗盏叮咚、茶香氤氲中,她想要的,不过是那份身心的怡然和审美的愉悦。得鱼忘筌,因此茶具的真假贵贱,又有什么关系?
在落雪的冬日,折梅、听雪、烹茶、写诗。
或许,这才是妙玉的本来面目:一个把凡俗生活过成诗的美丽女子。
若生在当代,谁能说她不可以是又一个李子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喝个茶都有鄙视链,可真活得太累了
播报文章

天才少年锐温
关注
2021-11-30 20:55
喝茶都有鄙视链。

《红楼梦》里,妙玉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千金尼姑,喝茶就架势十足。使的是苏轼鉴定过的古玩茶器,煮的是梅花上扫的雪水,还说喝茶一杯为品,喝多了就是解渴饮驴了。

刘姥姥就很老实,一口喝干一碗,说好喝,只是嫌淡,熬浓些就好——为什么嫌淡?古代贫苦人喝茶,讲究是喝熬茶,煮熬得浓了,喝来解渴消食,吃完面饼子喝碗大酽茶,一个大饱嗝,通透。不像妙玉这样的风雅人,喝起来一套接一套。

所以,哪种才是对的呢?

其实没有高低。

因为喝茶的口味和方法,也一直在变呢。

唐朝人爱喝茶,众所周知。茶圣陆羽有《茶经》了,但那会儿喝茶,也和今日不同。其中如何制茶,说得明白:二月三月四月间,采到鲜茶,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行了,就成了茶饼了。待要喝时,茶饼在文火上烤香,碾茶成末,滤去碎片,煮水,调盐,投茶,三沸时加水止沸。煮罢,分茶,趁着“珍鲜馥烈”时喝。茶叶碾粉,煮热加调料,一起下肚。

与现在日常喝的泡茶,大大不同:

唐朝喝茶,那也是挺重口味的。

宋朝人还是爱喝茶的,而且比唐朝又有了区别。按朱翌的说法,唐朝是随摘随炒,宋朝是得茶芽后蒸熟焙干,就是散茶。然而宋朝上等人,似乎更中意片茶:那是榨了茶汁,碾成粉末,压制成型。还要加其他香料,做成团茶。

苏轼有所谓“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小团月就是团茶。

但他似乎也并不觉得,茶加了太多香料是好事。他读过唐人薛能的“盐损添尝戒,姜宜煮更夸”诗后,认为唐人饮茶味道太重,有“河朔脂麻气”;又说唐人煎茶还用生姜和盐,在他的时代——苏轼是北宋后期人——还这么做的,就要招人笑了。

这方面,宋徽宗赵佶身为大艺术家,书法又以瘦金体著名,口味也偏清淡,所以在《大观茶论》里也说:

“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茶的香味,可不是添加的香料可以比拟啊!

大概富贵人喝茶,就好个清淡吧?

但宋朝民间喝茶,却是另一番模样。开茶铺的,也不只是卖茶。比如临安茶铺,就有卖绿豆水、卤梅水等现成饮料。

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我们熟知的《水浒传》中王婆。

王婆的茶铺里,演示过许多饮料,比如她给西门庆做的第一个饮品是梅汤:历来梅汤都是乌梅加糖与水熬的,不知那时怎么做法,总之酸甜可口就是。王婆是暗示西门庆,自己可以做媒。

再来是和合汤,《西湖游览志余》载,“今婚礼祀好合,盖取和谐好合之意”,这汤是果仁蜜饯熬制的,西门庆也说“放甜些”,可见是甜饮。这是王婆告诉西门庆,她能帮着跟潘金莲凑和合。

之后王婆又浓浓地为西门庆点两盏姜茶。大早上喝姜茶驱寒,也有道理。苏轼大概会觉得不好,但王婆是小县城里人,也不在乎。

后来王婆请潘金莲做衣服,浓浓地点一道茶,加了出白松子、胡桃肉来。这就是果仁茶了。




大概宋朝如苏轼宋徽宗这种上流人,已经喝得到好茶,品味得到茶的真香味;市井之间,却还流行喝风味茶饮吧?

大概王婆开的茶铺,也算是万能饮品店呢——有点像今日的奶茶店?

在宋朝,茶饭二字,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指代饮食了。

杨万里写“粗茶淡饭终残年”,陆游写“茅檐唤客家常饭,竹院随僧自在茶”。

北方也喝茶了。《大金国志》说个细节:金国人女婿来下聘时,亲戚要请喝酒喝茶,请吃蜜糕:叫做“茶食”——就跟现在喝下午茶似的。

入了明朝后,之前流行的各色香料茶,也相对减少了,追求本真香味的喝法多了起来。按《酌中志》,内廷喝茶是六安松萝、绍兴岕茶、径山虎邱茶。

按《两山墨谈》:“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

另一方面,一如《水浒》里王婆的宋朝茶铺,动辄卖梅汤、和合汤之类饮品似的,《金瓶梅》里也有许多明朝的特色茶饮:

比如西门庆见孟玉楼,孟玉楼是商人媳妇,所以端出福仁茶:那是福建橄榄泡的茶,很合孟玉楼身份。

之后又有蜜饯金橙子泡茶,大概取个甜口?

王六儿家算是职业经理人,她勾搭西门庆时,就请他喝胡桃夹盐笋泡茶。这一款和之后的木樨青豆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看去都是连吃带喝,一盏茶里都有了。

还有果仁泡茶、榛松泡茶,也不奇怪。

高濂《遵生八笺》:“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若欲用之,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榄仁、栗子、鸡头、银杏之类,或可用也。”大概,果仁泡茶也算不太串味的喝法吧?

话说茶里加果子,读过《西游记》的自然记得,蜘蛛精们的师兄多目怪,佯装请唐僧师徒喝茶。唐僧师徒是茶里加红枣,自己是茶里加黑枣。




所以了,大概是:

士大夫讲究人,喝清淡的茶。

平民百姓日常招待,喝加料的茶。

也没差。

这方面,换个角度,很容易看出问题来。

18世纪,英国人喝茶难,得从东方运,伦敦茶价,每磅茶值到四英镑以上——按购买力折算,大概18世纪中期一磅茶要折合如今万来元人民币,吓得死人。如是,维多利亚时期艳情小说,经常描写贵妇人拿茶勾引壮年平民,就是欺人家穷,平时喝不到。

后来茶税起伏,航运发达,英国茶叶价才跌到二先令一磅,人民也才喝得起了。贵族们就坐不住了。有位尤纳斯·汉威先生就认定:

侍女和工人就不该喝茶,不然没法专心工作服务大英!可老先生却对贵族的饮茶风闭口不谈,说穿了,就是嫌下等人民不配喝茶。

茶叶价跌到百姓也能喝,没法禁绝,只好拔高自己,把喝茶弄得神幻玄妙。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舆论里,英式下午茶是绅士与贵妇人们的风雅据点,无数秘制点心的发明源头,须有好茶室、好器皿、饱学贵人、庄园主、艺术家们才有味道。

寻常体力劳动者,也就只能饮牛似的喝茶就粗面包牛肉去。


广告
“我真的服了,饶了我吧!”表姐大汗淋漓,瘫软在地,苦苦哀求
×


所以,大概,千年以来,喝茶一直有两种口味。

一种是清淡的、高雅的、天然的喝茶法,取茶之本味,那是读书人与贵人的天然选择。

另一边,却是唐朝加生姜加盐;宋朝加姜加胡桃肉加白松子,明朝加橄榄仁加盐笋。

是英国人加糖,俄罗斯人加各类花草。

是蒙古人加奶皮子、奶油和盐。

日本茶道里还有保留抹茶的,但日常喝煎茶的却也所在多有。

有区别吗?有。各国喝茶风格不一。土耳其人还有喝茶配椰枣的。老舍先生曾经去前苏访问,泡一杯茶焖着,回头被服务员以为喝完了,倒了;老舍先生不开心:“他们不知道我们喝茶都是喝一整天的!”

但是有高下之分吗?未必吧。

英国贵人喝茶加糖摆一堆点心,搁妙玉面前大概会被吐槽;陆羽那种加料喝法,搁宋朝会被宋徽宗瞧不上。

但好喝就成了呗。

话说,现在全世界喝茶消费量最大的,土耳其每人每年六斤开外,爱尔兰四斤多,俄罗斯和摩洛哥两斤半。人喝起来那习惯,跟我们也大不相同。但不妨碍人家喝起来凶猛霸道,挚爱纯粹。

不同,未必就是不好。

英国名记者凯瑟琳·伊丽莎白·怀特霍恩奶奶,曾经看腻了英国贵妇人们“没有茶,怎么活得下去”的娇软呻吟,在《观察家报》上吼了一嗓子:

“让那些离了茶就死的英国人直接去死,他们就活得下去了!茶根本就是英国病!英国人伤春悲秋,都是喝茶这档子事闹的!”

是的,本来世上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偏有贵人们非要在一切事情上营造仪式感,搞得规矩一大堆——最后都是为了这点优越感和鄙视链,这点社交层级。

真是凭空把事儿给整复杂了。

所以了,茶的喝法口味,自己喜欢就行了。

哪天被人问:“哇你茶里加这加那不够纯粹啊!”

回头就是一句:“自己喜欢就好。还有,陆羽也这么喝,有问题吗?”

这道理,当然也不止适用于喝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风流一生,却在示爱玉真公主时,输给另一位大诗人
2019-03-06 16:30
李白一生风流,除了写的诗流传于世,才名盖世,他的感情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光有名分的妻妾就有四个,外面的红颜知己也不在少数。李白众多的红颜知己中,最有来头的一位当数唐朝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两三岁时,母亲就被武则天处死。玉真公主从小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丢掉性命,她成长的过程正好是宫廷斗争最血腥的阶段,武则天为了掌握大权,杀了很多李室宗嗣。玉真公主长到十二三岁时,开始慕仙学道,向往做道姑静修的生活,比起宫廷中的争斗和不自由,做道姑显然要自由得多。



在唐朝女权思想走强,一些女孩不愿意按照父母之意嫁人,或者为了躲避世俗规矩的束缚,就选择做道姑,道姑可以自由地接见男客,有机会遇见自己中意的人。玉真公主从小目睹宫廷斗争的血腥,长大后就做了道姑,玉真公主又不同于一般的道姑,她仍然是皇家女子。王维第一次入京应试落榜,为了求取功名就去一些王公贵戚的府上走动,希望能得到赏识,可以被推荐做官,由此结识了玉真公主。



王维结识玉真公主后,玉真公主对英俊多才的王维颇为喜欢,王维成了玉真公主的情人,后来王维考中状元,也做了官,过了几个月又被贬去济州,可能跟玉真公主闹矛盾了,因为王维背着玉真公主偷偷结了婚。王维在济州生活了四年,又回到长安,和玉真公主重归于好,在长安做了官,回京后的王维,之后的生活和仕途都比较顺利。就在王维和玉真公主重修旧好的同一年,另一位大诗人李白也来到了长安。



开元二十三年,王维回京任右拾遗,李白到长安通过一个卫尉的引荐,认识了玉真公主。李白本是修道之人,遇上同样修道的玉真公主,两人相谈甚欢,李白还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把玉真公主比作可以腾云驾雾的仙女,好一顿吹捧。李白以往写诗调戏其他女子,几乎无一不成功,不过这次对玉真公主却没多大作用,虽然玉真公主对李白也很欣赏,不过终于没有对李白太上心。

李白虽说才华横溢,之所以示爱玉真公主失败,主要是他去的时间很不巧,当时王维正与玉真公主甜甜蜜蜜,虽然李白也很有才,但是在当时远没有王维出名,所以李白在这一次败给王维。李白被玉真公主晾在玉真公主别馆几天,写了两首诗,发一发牢骚怅然离去。李白和王维都跟孟浩然是好朋友,然而他们两人却从来没提起对方,很可能就是因为玉真公主,原来两大诗人是情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和田玉牌
  《说文解字》曰:“玉之美,有五德。”自古以来,玉就受到了很多文人雅客的喜爱。晋代诗人有:“金玉有本
质,焉能不坚强”的句子。唐代诗人有:“雕琢为玉器,真性一朝伤”的句子。宋代诗人有:“翡翠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的句子。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金玉本光莹,泥沙岂能烟”的句子。

  玉因为诗人,从此蕴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古代诗人,最具独特个性者,莫如李白。他是富于传奇色彩的奇人,故诗亦最具浪漫精神,即所谓奇之又奇。而集奇情,奇气,奇思,奇响,奇语的特征于一身的美玉,自然成为李白诗中物。

  李白在《将进酒》中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在《代美人愁镜二首》中写道:“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在他的诗中,与女子有关的装饰,与生活有关用具,都与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将女子的容颜称为玉颜、玉面,女子的手称为玉手,女子的眼泪称为玉簪。

  他的《古风》中有:“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他在《广陵赠别》中写道:“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他的《燕赵》中有:“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对于李白有一句评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对于李白来说,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部分。故而酒在诗中又称玉液、琼浆。盛酒的器具有玉瓶、玉壶、玉杯、玉觞、玉樽等。

  李白是酒中仙,是诗中仙,而玉是诗。李白若不爱美玉,怎为诗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是苏东坡“铁粉”,《红楼梦》故事框架,都从苏轼一生取材
2020-04-23 08:20
曹雪芹一定是苏东坡的粉丝,皆因《红楼梦》的缘起从苏东坡开始,框架由苏东坡构架,结局也以苏东坡结束。细读《红楼梦》,就会发现这点隐藏在《红楼梦》背后关于苏东坡的点点滴滴都是关键线索。



一,三生石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得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说起宝黛钗三人的前世今生。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

“三生石”的故事出自苏轼所作《僧圆泽传》:

“(节选)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而汲者,泽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



曹雪芹借《僧圆泽传》立意,设定宝黛钗三人前世今生。神瑛侍者前世就是个和尚,与圆泽相同。他们投胎后的母亲都姓王。

《僧圆泽传》借“三生石”讲友情,曹雪芹将之改为爱情。有意思在,薛宝钗母亲姓王,林黛玉的奶娘也姓王。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二,秦太虚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秦可卿房中遭遇了人生的一场重要梦幻。

房中有一副杜撰秦太虚的对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预示秦可卿的房间就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曹雪芹故意提及房中陈设的十二样人事物,正是影射金陵十二钗。

贾宝玉一入秦可卿房间就相当于进入太虚幻境,脂砚斋 [甲戌侧批:刻骨吸髓之情景,如何想得来,又如何写得来?[进房如梦境。]]

秦太虚的出现证明“情”与“太虚幻境”都在他身上。秦者,情也。太虚者太虚幻境也。预示《红楼梦》以情入梦的本质。

秦太虚名秦观,为苏门六学士之一,苏轼的得意弟子。他最有名的《鹊桥仙》,正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精髓。

《鹊桥仙·纤云弄巧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才是曹雪芹给《红楼梦》设定以情入梦的太虚幻境之根本。



三,贾政梦坡斋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前,贾宝玉路遇两个清客詹光,单聘仁,告诉他父亲贾政正在小书房“梦坡斋”午睡。梦坡斋得名自苏东坡。脂砚斋 [甲戌侧批:妙!梦遇坡仙之处也。]

坡仙就是苏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又自号玉堂仙。文绝、书绝,画绝,词绝冠绝天下。因其潇洒旷达不让诗仙李白,深受世人仰慕,故也称其为“坡仙”。

护官符说贾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出处也是苏轼的号“玉堂仙”。

不光如此,贾政被外放学政三年,去的就是海南岛。而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打击,晚年几经沉沦,一贬再贬,最后去的就是广东惠州和海南岛儋州。

苏轼在海南岛办学,兴教育,结束了海南岛千百年没有科举中举的历史,与贾政去海南岛任学政类同。



贾家抄家后,贾政结局无疑与海南岛有莫大关系。

宋朝将犯错大臣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贾家抄家,也是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等的罪行。

贾政去到海南岛任学政与流放无益。第七十六回中秋节,贾政赏给贾宝玉从海南带回来的两把扇子,证明父子最后将于南海一散。

还有,茯苓霜来自粤东的官送来。贾母生日收到粤海将军邬家的玻璃屏风,都暗示贾家抄家后,与广东和海南岛有关。

大体推测贾政、王夫人获罪后被发配海南岛。与苏轼相同。

贾政的“梦坡斋”,借由苏轼一生经历串联线索,成为揭开贾政与贾家荣国府抄家的钥匙。但要说填补丰满,还需要妙玉那只奇怪的茶具。



四,“(分瓜bān)瓟斝”。

(第四十一回)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bān)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分瓜(左分右瓜)”字通分利,攀附。暗指薛家来贾家谋求金玉良姻意图以及贾家不满新皇帝“分利不均”(详见焦大醉骂)。

“瓟”字是小瓜,也指葫芦,隐指“葫芦案”,也指逢冤(冯渊)。

“斝”通贾。

“(分瓜bān)瓟斝”有两层意思。

一是薛家受王子腾指使(晋王恺珍玩),来贾家攀附分利。从傅试、傅秋芳兄妹也体现出来。

二是贾家因不满皇帝排斥贾家,不给利益,站错队伍后被陷害逢冤抄家。重点就在“宋元丰五年苏轼见于秘府”。

注:“小真字”暗示金玉良姻和贾家抄家真相。

宋元丰五年,苏轼已经因为“乌台诗案”,逢冤被发配黄州。重点不在秘府而在“乌台诗案”的“谋反”和“逢冤”上。

苏轼在“乌台诗案”被诬陷目无君上,迹同谋逆,差点被砍了脑袋。贾家经历与苏轼类似。

贾家抄家,根据焦大醉骂“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王熙凤“聋·子放炮仗”笑话、贾元春判词影射,荣国府因宁国府卷入皇权争夺,受连累含冤被抄家。



“乌”通邬,前有“乌进孝”坑贾家,后有粤海将军邬家玻璃屏风影射家破人亡。

宋代元丰年号为八年,妙玉体己茶时,薛宝钗来贾家正是五年,预计三年后她嫁给贾宝玉的时间,也是贾家抄家的时间。

曹雪芹摘取苏东坡身上的线索,构架出《红楼梦》的框架,以唐朝、明朝、清朝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填充其间充作背景。而黛死钗嫁,也与苏东坡嫡妻王弗去世后他续弦类似。贾宝玉的“意难平”岂不正是苏轼痛失爱妻的写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红楼梦》中也有乙卯,贾敬为乙卯科进士。贾敬嫡妻生女儿惜春去世后,贾敬受不住打击,跑去道观胡孱,才有贾珍将贾家带入深渊的“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注:贾敬是《红楼梦》中唯一没写有姬妾的贾家男主人。应该就像嘉靖皇帝的伯父弘治皇帝一样,一生独宠张皇后,生下个败家儿子正德,正与贾珍雷同!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3: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是比黛玉更清高出尘的“红楼诗仙”,品茶作诗样样精通
播报文章

品茶人叁
关注
2019-12-19 17:32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



前八十回里,她的出场不算少,前后有五次提到她。但关于她的情节描写,正面讲述的却不多。她在金陵十二钗中能够排到第六位,仅次于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也能看出妙玉在曹公心中的重要性。







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



妙玉性格带有浓郁的庄学文化色彩。古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意为人生无常、终须一死。妙玉自号“槛外人”,自勉蹈于铁槛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场,与《庄子》“死生存亡之一体”“相忘以生,无所穷终”的思想同出而异名。妙玉赞“文是庄子的好”,故自号“畸人”,其要义在于特立独行,纯真无伪,通天道,远尘俗。《庄子》讲述了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畸人的故事。他们外貌奇丑,招人嫌恶,但是精神境界非常之高。妙玉向往他们超越了有形物质世界而达到的逍遥游境界,所以引为同道。







栊翠庵品茶一节,妙玉待客殷勤,表现出一位茶道高人应有的茶礼仪修养。她与贾母问答之间,含有“斗茶”比拼之意:一斗茶品,贾母出题说不吃六安茶,妙玉预先献上了老君眉;二斗选水,贾母出题问是什么水,妙玉预先选了旧年蠲的雨水。这两个回合,妙玉都想在贾母前头。



她的判词中的“不洁不空”,是佛家语,意指六根不净,为情所困,彰显了妙玉的人性美和叛逆精神。她取中宝玉是个有知识有悟性的,芳心暗许;她用自己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情难自禁;她口头上拒与宝玉单独会面,却又给宝玉那些梅花;她赠宝玉的生日帖,一切尽在不言中;见宝玉在旁观棋,她面红耳赤;她借故邀宝玉同行,暗藏无限心事。然而,她毕竟是带发修行的女尼,在庵堂寂寞里虚度了青春,“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蔓越红尘”,谐音是清高漫阅红尘,妙玉虽身居庙堂,心中却依然放不下这滚滚红尘。最终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世难容》预示妙玉结局“风尘肮脏违心愿”。在清代,“肮脏”已有“污秽不洁净”义项,李鉴堂《俗语考原》:“肮脏,俗谓不洁者曰肮脏。”肮脏与淖泥、泥垢、污淖、渠沟连用,风尘肮脏即扰攘尘世里最污浊的地方。



妙玉心性高洁,一生傲岸,贵为“金玉质”,到头来却被贼寇劫去下海,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淖中,惨遭迫害玷污,命运最为悲惨,她的悲剧寄托了曹公对不合理的末世社会现实的一腔愤懑。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但是比起她们,在妙玉的身上更能看到美是怎样被摧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22:39 , Processed in 0.0671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