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2-28 1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蘅芜苑真是蛇窝吗?薛宝钗和金玉良缘的来历,藏在大荒山的传说中
播报文章
特立独行的人
关注
2022-02-25 23:36
85后岁肺结节注意:肺部结节试试这个办法,很灵很管用!
85后岁肺结节注意:肺部结节试试这个办法,很灵很管用!
尿酸大于420的注意:饭后一个习惯,痛风疼痛连夜改善
尿酸大于420的注意:饭后一个习惯,痛风疼痛连夜改善
“你~,还要多久,我快不行了!”她憋红了脸,满头大汗...
“你~,还要多久,我快不行了!”她憋红了脸,满头大汗...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有神话背景的,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林黛玉是绛珠仙草报恩,通灵玉是女娲补天石历劫。那么作为女二号的薛宝钗来历是什么?
薛宝钗能和林黛玉并列十二钗正册榜首,她的来历必然也不是泛泛之辈,按照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风流冤孽造劫历世”的说法,她必然是一位关键人物。
长久以来,有人推测薛宝钗前世是孽鬼,有人推测是毒蛇,蘅芜苑就是个冰冷的蛇窝等等众说纷纭……但其实细细分析看来,薛宝钗的来历和她苦苦纠缠的“金玉良缘”可能源自一处,那就是《红楼梦》开卷中大荒山的传说。
薛宝钗和“金玉良缘”都来自大荒山,她和林黛玉注定不能共存
《红楼梦》的神话背景其实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历劫报恩的故事,一条是女娲炼石下凡享受人世贫富悲欢的故事。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线很好理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人生和爱情;而女娲石下凡的故事,就是“补天石”通灵玉的遭遇,薛宝钗就是为了通灵玉而来。
那么,要搞清楚薛宝钗的来历,首先要详细地探寻“通灵玉”的来历。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作者交代得很明白,通灵玉本是女娲练就的补天石,户籍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这块石头可厉害了!试想女娲随便甩甩泥巴就能化成人类这种高级动物,这块补天石可是她耗尽心血用高级材料制成的法宝,它天生就比人类高很多个档次。
所以,它自带灵性,很知道好歹,因为没能去参与补天这个大工程,内心非常遗憾,经常在哪里“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除了在那抱怨,它也没闲着,天长日久,就锻炼成精了。
它虽然没有耳朵,却能听懂一僧一道的谈话,虽然没有嘴巴,却能开口恳求僧道携带它去红尘中“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
虽然我们不知道神瑛侍者为啥下凡,可补天石下凡的目标就很明确了,它就是奔着人间的荣华富贵去的,它想要追求的是红尘的繁华。这就和《红楼梦》故事中薛宝钗一生的追求一摸一样了,他们的目标一样世俗又庸俗。
那么薛宝钗和补天石什么关系呢?作者为啥又要安排薛宝钗用“金玉良缘”攻略贾宝玉?其实很简单,薛宝钗和补天石是老乡关系,他们都来自大荒山。
只要把《红楼梦》开卷的神话故事,结合《列子》、《淮南子》和《山海经》等神话典籍来看就能找到答案,“大荒山”并不只是荒唐的意思。
《红楼梦》作者引用的“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和《淮南子》中,主要就是讲述共工撞塌了撑天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只不过在很多其他的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地点在天台山,而《红楼梦》的作者给安排到了大荒山。
那么大荒山到底在哪里?答案是:在《山海经》里。
“大荒山”就是《山海经》里的地名,《山海经》标题中的“山”,主要就包括大荒山。而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女娲的记载,她是一位创世女神。
更妙的是在《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山石和金玉的记载,其中就隐藏着薛宝钗的来历,简单举几个例子看一下:
水生蚘蜃,山生金玉,人弗怪也。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至此,在《红楼梦》作者采用的大荒山神话体系中,已经出现了“金玉”、“草木”,山上有多有金玉共生,但是有金玉的山上经常没有草木。
正好就对应了《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和林黛玉这个“草木之人”不能共存。
那么,薛宝钗的来历已经呼之欲出,她携带着“金玉良缘”,追寻下凡享受的补天石“通灵玉”,她的本是大荒山中的一条蛇。
因为在《山海经》的大荒山中,伴随金玉共生,同时高频率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蛇。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蛇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又东三百里曰彭龇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其中多肥遗之蛇。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
薛宝钗的前世是蛇:书中至少有十几处暗示,性情习性都很相似
《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前世是蛇的暗示至少有十几处,有的是我自己找到的,有的是别人早就写过的,一起发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1、蘅芜苑就是翻版的大荒山
历来蘅芜苑的设计都是重点吐槽对象:“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多山石,无草木,这不就是《山海经》里面的大荒山翻版吗?这就是蛇喜欢居住的环境,连院子门口都令人感觉“阴森透骨”。
更妙在蘅芜苑的“苑”本身在古代是养禽兽囿的地方,《说文》中有云:苑,所以养禽兽囿也。这么好的省亲别墅,这么敞亮的五间大房子,叫什么不好呢,非要叫个“苑”。
蘅芜苑中的藤萝薜荔都是藤曼,像蛇一样形状的攀附植物,古代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而且比如“薜荔垂蛇延,奇石立赑屭”、“龙蛇松薜荔,虎兕石莓苔”、“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等等,的确是很像一个群蛇盘踞的蛇窝。
其中蘅芜苑中数量极多的蘼芜,偏偏可与草药蛇床以假乱真,郭璞曾描写道: “蘼芜香草,乱之蛇床,不损其真,自裂以芳。”书中描写蘅芜苑时,有贾政的清客题咏:“蘼芜满手泣斜晖”出自鱼玄机的《闺怨》诗,也有暗示宝钗将来守寡哀怨的意思。
薛宝钗“雪洞”般的房间就更别提了,简直就像个蛇住的山洞一样,哪里有半点少女闺房的样子,怪不得贾母气的大发雷霆,连说“不像(话)”“很离了格儿”“忌讳”等等。
2、薛宝钗的姓名和家族人名都与蛇有关
薛宝钗姓薛,即雪,是寒冷的东西。薛宝钗的大名不详,但是“钗”字拿走金字旁就是“叉”,形状的确像一个蛇。参考下面这张图,古代“叉”字的三种写法,然后对照第四章的蛇形,是不是很像?拿走的金字旁就是薛宝钗佩戴的黄金锁。
《红楼梦》薛家人的名字也都用“虫”字旁,薛蟠、薛蝌,蟠、蝌都是弯曲盘绕的形状。注意“蟠”并不一定是指蟠龙,蟠虵就是一种蛇。
包括薛宝琴的名字,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有琴虫,是兽身蛇身,郭璞注解:“琴虫,亦蛇类”。
甚至薛宝钗的嫂子夏金桂,在《山海经》中居然也能找到对应:“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这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大约都是来自大荒山的一群蛇虫精魅。
3、有骨不能自立的攀附本性
蛇明明是脊椎动物,但全身柔软,不能自立,喜欢爬行攀附。薛宝钗明明有家有业,有母哥哥,但是多年来却赖在贾府,拼命想要借东风,攀附权势,费劲心机钻营要给贾府当儿媳妇,好像离开贾府就活不下去了一样。
这种姿态,就和蛇类一摸一样,自己没有造窝的本事,一天天的不是钻山洞下蛋就是想夺占别人的窝过冬。
4、滴翠亭宝钗亲口说出自己的本相
薛宝钗在滴翠亭偷听了丫鬟小红和贾芸私相授受的隐私,这种偷听墙角的鬼祟行为本身就阴微卑鄙,却又害怕被发现引发祸事,直接甩锅嫁祸给了无辜的林黛玉。
她骗小红和坠儿说:“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这就等于是不打自招了,林黛玉根本不会钻山洞,却无缘无故就被蛇咬了一口,薛宝钗就是那条会咬人的毒蛇。
5、清晨和夜间活动频繁
薛宝钗在贾府追逐宝玉的习惯,很符合蛇的行为习惯:喜欢在傍晚和清晨活动。
她也喜欢清晨和晚上往宝玉屋里钻。一大清早大老远来找宝玉,比宝玉去隔壁屋里找黛玉和湘云还要早,晚上更是抹黑来寻访,也不管宝玉喝醉了,坐在哪里聊天聊不够。
气得晴雯骂她:“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这就说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宝钗尤其喜欢晚上来。
6、作者几次重点凸显薛宝钗冷血无情
薛宝钗的冷血无情是作者重点描绘的人设,几处浓墨重彩地写,正面写完侧面写,生怕读者看不懂。
薛宝钗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直接点题骂她无情;宝玉在她搬出蘅芜苑之后,宝玉再次印证“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无情的人自然要做无情的事了;金钏跳井,一死证明清白,薛宝钗冷冷地表示这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多给点银子就完事;尤三姐和柳湘的悲剧,薛宝钗认为“是他们前生命定”;亲哥哥薛蟠被打得爬不起来,宝钗笑着表示:“这不是什么大事”……
薛宝钗这种近乎没人性的冷血无情,就像一条冷血的蛇一样。就连她解开排扣,吸引宝玉闻到的她身上的香气也是“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还真是怪瘆人的。
7、清虚观《斩白蛇》对应贾母和张道士联手打击薛宝钗
薛宝钗得到了端午节赐礼,戴上红麝串晃呆宝玉的眼。贾母就筹划了清虚观打醮。偏偏在当天演的一出戏是《白蛇记》,讲的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根据《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妪夜哭,曰:‘吾子, 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台上唱着《白蛇记》,台下贾母和张道士联手打击金玉良缘,表示宝玉不能早娶,宣示她对宝玉婚姻的控制权,可不就是也斩断了薛宝钗这条蛇妄想的姻缘吗?
唐传奇中也有两个《白蛇记》的故事,讲述的都是白蛇化作美貌女子,以声色引诱官宦子弟,导致这俩官宦子弟都惨死。对比一下薛宝钗对宝玉解排扣、绣肚兜、露酥臂等行为,实在是非常的讽刺。
更巧合的是薛宝钗在自己的《白海棠》一诗中也有“欲偿欲偿白帝凭清洁”的词句,再次提到了白帝,呼应了前面的《白蛇记》故事。
既然薛宝钗可能是来自大荒山的蛇精蛇怪,大荒山有那么多怪蛇,她是哪一种呢?这个实在是不好说,因为《山海经》中的怪蛇特别多,有的多手多脚,有的长着翅膀,有的长好几个脑袋,有的一出现在人间,就会引发大旱。
薛宝钗是哪一种蛇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奔着“通灵玉”来人间的。大约她也是借着补天石的灵气,修炼了一些道行,躲在石头后面听到了补天石和僧道的谈话,觉得还有这等好事,不如趁机会也去享受一把,给补天石打打辅助,顺便沾个光。
薛宝钗是全书最关注“通灵玉”的人,她和补天石都热衷追求荣华富贵
根据开卷神话故事中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交代,这些下凡来的神仙精怪是来人间“造劫历世”的,“历世”很容易理解,就是经历人间世道中的各种滋味,感受一把做人的苦乐酸甜,古代很多神话传说中的神仙精魅都喜欢这么干,这是他们提升修行的一种方式。
“造劫”可以理解为经历劫难,也可以理解为制造劫难,没有必要因此附会说薛宝钗是专门来搞破坏的,因为她的目的其实和补天石“通灵玉”一样,追求功名,享受红尘繁华。
补天石恨自己不能补天的心情,其实是和薛宝钗的青云志一样,他俩从一开始就是同一种人。
幻相入世是补天石借着僧道的助力,搭上了神仙历劫的顺风车,走了捷径,直接一步到位,来到了荣国府享受到了一切。
可是薛宝钗前世的蛇精没有这个运气,它的修为大概不高,所以拼尽了全部运气,也没能生在官宦贵族之家,只投到大富之家的皇商薛家做了个富家小姐。她对人世间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的追求,也就是薛宝钗内心的一股“热毒”,必须要靠“冷香丸”才能压制。
因为蛇本性是冷血动物,体内有热毒会折磨得她浑身难受,这也是她追求世间享乐要付出的代价,想要解除这种痛苦,那就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富贵安乐。
那么在古代封建社会,想要长久的享受繁华快乐生活,就必须要有权有势。可她是个女子,自己不能出人头地,去社会上大展拳脚,想要有权有势,荣华富贵只能寄希望于父兄以及丈夫和儿子。
悲哀的是她幼年丧父,哥哥是个废物,还断送了她选秀的路。薛宝钗很聪明,她很明白薛家衰败了,贾府也在走下坡路,任凭神瑛侍者下凡的贾宝玉这么胡混下去,只怕很快就要“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那么她和“补天石”的好日子可就全完了。
她只能在通灵玉的主人贾宝玉身上狠下功夫,催逼着宝玉去学好,读书科举,仕途经济,她自己也在贾府各种折腾,想要借东风,都是在追逐长久的荣华富贵。
说白了,神瑛侍者下凡的贾宝玉就成了薛宝钗和补天石追求人间欢乐的工具人,“金玉良缘”是薛宝钗和补天石的“金玉良缘”。宝钗真的是全书最关注宝玉通灵玉的人,她在书中三次正面攻略宝玉的“通灵玉”。
头一次就是和宝玉互看通灵玉和金锁,她非常主动的提出要先看宝玉的玉,并且由丫鬟莺儿引出了她的金锁,完成了金玉在大荒山之外的人间首次碰撞。宝钗全程表现得非常主动,以至于不避讳得解开了排扣,让宝玉趴在自己身前看,还闻到了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凉凉幽香。
第二次是宝钗去看莺儿给宝玉打络子,当时宝玉正让莺儿打一个络子把汗巾子络住。宝钗来了就表示这个:“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然后还专门提出要用金线打才好看。
第三次是宝钗在红香圃行“射覆”酒令,满席那么多事物她不管,只盯着宝玉的“通灵玉”做文章。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是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
可见,薛宝钗一门心思想的都是“通灵玉”,相反对于贾宝玉本人她经常冷嘲热讽,各种看不上,认为他是“无事忙”“不中用”,这说明神瑛侍者根本不入薛宝钗的眼,她关注的是补天石“通灵玉”,那才是她的官配。
补天石对薛宝钗的追逐和迷惑也不是没有反应的。在第二十五回宝玉遭魔魇的时候,“通灵玉”已经失灵了,根本不能再保护贾宝玉,这时候一僧一道又来了。
那僧道:“长官你那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
“通灵玉”在人间失灵的原因竟然是“被声色货利所迷”,谁给他带来了“声色货利”,其中当然少不了薛宝钗的一份功劳,因为宝玉看呆了的酥臂是宝钗的,宝玉梦到的兼美也是“鲜艳妩媚,似乎宝钗”,宝钗还想规劝引导他前往仕途经济的名利场去“扬名显身”。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宝玉总是那么抗拒“金玉良缘”,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摔玉,还要把玉砸个粉碎。因为这个“通灵玉”本质就是个热衷声色享乐的补天石,也是神瑛侍者在红尘中的一道枷锁,是一种带着引导性的牵绊。
更要命的是薛宝钗这个大麻烦,害得他和林黛玉的感情平地起波澜,生出不知道多少矛盾和忧愁。
神瑛侍者只想和林黛玉再续“木石前盟”,瑛也是石头,林黛玉是和金玉不能共生的草木之人。神瑛侍者其实一直都很想甩掉和他一起来到人间的“通灵玉”。
可怜的“通灵玉”在前期还经常用旁观者的视角出来说话,后来干脆就一直沉默了,大概是被宝玉摔怕了,干脆轻易不再出现。而它作为被神瑛侍者携带而来的附属品,终究也是无力影响贾宝玉的人生抉择和家族命运,当贾府倾覆,宝玉潦倒出家,“通灵玉”自然就“到头一梦,万境归空”,重新回到大荒山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本是以石头的口吻记叙出来的故事,石头当然把自己当成仅次于宝玉的男二号,那么和他渊源深长的薛宝钗做女二号根本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薛宝钗是和补天石有共同追求的,而且在故事中也是把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历劫过程搅合的属实不轻。
《红楼梦》中照应女娲补天神话的地方还有一处,那就是《红楼梦》故事正文的开篇头一句:“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其中的“地陷东南”出自《淮南子卷三·天文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照应了全书整个故事其实都是荒唐无稽世界中的梦幻泡影,真真假假,让读者难以分辨。
青松鹤鸣/特约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