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4: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hwzhuwei
2020-03-19   |  1038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引子
红楼梦是一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小说。贾雨村,薛宝钗都是这部小说里面非常重要的人物。乍一看,两个人物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细细探究起来,这两个人物其实是同一个人物,只是被作者分成了两个性别不同的人物来写。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以下用七个佐证来阐述这个结论。
一: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样怀有青云之志。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里,贾雨村诗言:

钗于奁内待时飞。

有人猜测这句诗是影射,宝钗后来嫁给了贾雨村。

这个观点,我不敢赞同。

窃以为,这句诗是在影射男版的贾雨村,其实就是女版的薛宝钗。此处,是先借贾雨村一人之口,道出两人都有着同样的生平志向。

接下来文本内又分别让他一人,分饰两角,然后又分别再次以诗词道出各自的青云之志。

目的就在于,突出这个人物的抱负和野心极其强烈。
看贾雨村诗:

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第一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是等待时机之意。

第二句“满把晴光护玉栏”,是吉祥生发之消息已动。

第三句“天上一轮才捧出”,是俯视人间的傲气。

第四句“人间万姓仰头看”,是九五之尊的殊荣之相。

所以贾雨村虽是一介枭雄,但却是一个怀有冲天之志的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再看薛宝钗的柳絮词,虽无贾雨村诗里的那种豪情万丈,但也确实是个有凌云之志的女子。
宝钗柳絮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把薛宝钗的人品抛开不说。

这阙词里表现出来的气度,确实相当好。柳絮本是无根之物,随风飘零,一般人写柳絮词大都伤感,颓废。但是薛宝钗却硬是把它翻出了新意,并且还翻出了大格局,高格调。

从一个词人的角度来说,宝钗这阙临江仙翻得有力气,气象宏伟,意寓深远,堪称柳絮词中的经典之作。

此处,可以窥见宝钗的才力与志气都非同一般。

这阙词连贯一气,毫无雕琢之感,也很符合宝钗留给世人的表面印象。

敦厚端庄,纯朴天然,却又颇有威严,令人不敢侵犯。

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所有的诗词作品,独贾雨村和薛宝钗这两首诗和词,充满了抱负和理想。

且意境和格局,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两人生平志向上的高度相似。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文本内有一句这样的话:

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

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 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这里有一个“灰侍者”,是解读红楼梦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提示。

“灰侍者”谐音“会诗者”。
文本里面前面写到的迷津,可以理解为万丈红尘,但也可以理解为红楼梦后面,藏着的不能言说的秘密故事。而要抵达迷津深处,或者说要解开这个迷津,需是“会诗者”。

就是说如果你不精通于诗词,不注意红楼梦里面的诗词寓意。那么红楼梦这个迷津,你就很难深入地解开。所有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或者生平之事,都藏在这些人物自己填写的诗词里面。

而贾雨村和薛宝钗的这两首异曲同工的诗和词里面,隐藏着的信息是: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二: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为宝玉之师。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笑道: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 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 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 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 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 '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 你看,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这里是贾雨村亲口说的,甄宝玉也曾经是他的学生。

文本里面写甄宝玉是为了给贾宝玉传影。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宝玉和贾宝玉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这里交代贾雨村是甄宝玉的老师,其实也是影射贾雨村是贾宝玉的老师。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而宝钗亦曾被贾宝玉称作是“师父”。

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 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 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 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 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 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ぞ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此处宝玉亦称宝钗为师父。

古人崇礼教。有“一世父母,七世恩师”之说。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另一个对古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男女两个不同的角色,却又隐约同是宝玉一人之师。而这个被说成是宝玉”老师“的人,无疑对宝玉的命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细节。个人觉得这可以作为贾雨村和薛宝钗,其实是同一个人的第二点佐证。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三:
贾雨村和薛宝钗都陷害过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里,贾雨村为了巴结权贵,昧着良心把甄英莲(香菱),判给了呆霸王薛蟠,这等于直接把甄英莲再次推进了火坑。而文本内种种迹象显示,甄英莲也是黛玉的分身之一。

薛宝钗在扑蝶一回里面,偷听到了婢女小红的秘密。被小红察觉后,宝钗就直接嫁祸给了林黛玉。

这使得贾雨村和薛宝钗,在此处就又有了一个相同点,即:都曾经陷害过林黛玉。

红楼梦作者批阅红楼梦十载,增删五次。显然此处的巧合是作者刻意的设置。若不是想告诉读者,需留心这些极度相似的细节里面藏着的秘密。作为一个顶级的笔者,他反复重墨写这些相似的情节给读者看,毫无意义。而他这样做的苦衷,分明是有冤不敢伸,有苦不敢说,所以才会反复渲染重述这些类似的细节。目的就是告诉读者,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物害苦了作者最爱的林黛玉。

贾雨村,薛宝钗分明是同一个人物被分开来写。目的就是全面展示他(她)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原型,不止一次的迫害和诬陷。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四: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样陷害过宝玉,而且还都是和扇子密切相关。

宝钗扑蝶用的工具就是扇子。一对玉蝶是影射贾母口里的一对玉儿。两个玉儿,自然一个是黛玉,而另一个就是宝玉。宝钗欲扑蝴蝶来玩耍,使用的工具就是扇子。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 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 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 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 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 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 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这一回里作者用大段文字讲述了贾雨村丧尽天良,逼迫石呆子,抢他的扇子来讨好贾赦。

“石呆子”是谁?是贾宝玉。
宝玉的前生是青峰埂下一块补天之遗石。这是影射“石”字。

宝玉听紫娟说黛玉要南去,急得病了之后,贾母曾说过紫鹃:

“你这孩子,平日是个最伶俐的。知道他有个呆病根子,无故地哄他做什么?”

这是在说明这个“呆”字。

所以后来这个被贾雨村害得死活不知的石呆子,就是落魄后的贾宝玉。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而且更不能忽视的细节的是:平儿不把这个事情告诉别人,却为什么偏偏告诉了宝钗呢?
平儿是个最懂礼教,伶俐不过的人。她是贾琏房里的女人,却把自己男主人的事情,告诉一个亲戚家客居在此的大姑娘,这是什么道理?

这明显不大合适。

那么,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个人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写作出一口恶气。要骂贾雨村,而且还是当面骂给他(宝钗)本人听。
骂他是饿不死的野杂种,骂说自从认下他,这十来年生出多少事非。
贾雨村是攀附权势而来,薛宝钗也是攀附权势而来。贾雨村攀附贾府近十载,生出多少事。自薛宝钗进府后,宝黛之间曾为她闹过不少小别扭。她管理之下的婆子赌博,她的丫鬟莺儿在大观园内独自称大。

平儿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岂有不知“当着矮人不说短话的道理”?

所以平儿这场骂,分明就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当着宝钗的面骂贾雨村,其实就也就是在骂宝钗。
因为宝钗就是贾雨村,这个人物原型的另一个分身。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指槡骂槐,而是祢衡击鼓骂曹,一泄心头之愤。
平儿骂薛宝钗就是在骂贾雨村,因为他们分明就是同一个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五:
同样有恃才侮上之举。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 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这是文本第二回里面写到,贾雨村之为人有恃才侮上之劣行。

而文本内宝钗亦有此举。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王熙凤配药需用参,寻到王夫人处。王夫人这里没有了,派人去贾母处寻,结果拿来的参倒是好参,可惜那些参因为日子太久,早已没有了药性。于是王夫人便命周瑞家的到外面买去,宝钗在坐,于是笑道:

姨娘且住。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 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交易,如今我去和妈说了,叫哥哥去托个伙计过去和参行商议说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也得了好的。'王夫人笑道:'倒是你明白。就难为你亲自走一趟更好。'于是宝钗去了, 半日回来说:'已遣人去,赶晚就有回信的。明日一早去配也不迟。'王夫人自是喜悦,因说道:'`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好的,不知给了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 反倒各处求人去了。'说毕长叹。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这里宝钗虽然送了点参给王夫人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她却不忘讥讽一下贾母小气。得了这个不肯散济众人,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宝姐姐好大的口气,连贾母在她的嘴里都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这无疑也是恃才侮上之举。

贾雨村和宝钗一样有恃才侮上之举,这是在遥相呼应,相互影射,他们彼此就是同一人,所以才会有一样的行径。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六:
忘恩负义,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赶尽杀绝。

贾雨村听了门子的建议,昧着良心把恩人之女香菱判给薛家,了结了这场官司。巴结薛贾两家,从此官运亨通。但是他因为有把柄落在门子手里,终是不安。所以找了个门子的错处,发配充军了当初为他出谋画策的门子。从此,他便高枕无忧地安享富贵。

而宝钗呢,她先拉拢袭人,一起排挤黛玉。袭人故意请她看住一会午睡的宝玉,自己 要出去走走,给宝钗创造接近宝玉的机会。


虽然文本后八十回遗失,但是相关资料却显示,袭人后来被逐出贾府,嫁给了戏子蒋玉菡。袭人是王夫人内定给宝玉的妾室。宝玉的性格温和,且与袭人有多年相守的情分,纵然后来不爱了,以他温厚的性格,也不会无情到驱逐袭人的地步。所以,唯一一个最有可能容不下,袭人这种心机深重的妾室的人,就是同样城府极深的宝钗。

贾雨村把为自己出谋划策的门子发配充军,薛宝钗把曾经帮助过她的袭人驱逐出府。这种“狡兔死 良狗烹”的手段太相似。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七:
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冷酷,几乎一模一样。

贾雨村在判冯渊和薛蟠的案件时,他压根就不曾对冯渊这条屈死的人命,有过一丝的怜悯,其漠视生命的冷酷令人发指。不仅不为屈死的冤魂做主,反而把冯渊的血案冤判,洗脱了薛蟠之罪,以此讨好邀功权贵。

贾雨村是踩着累累白骨,攀登他的富贵之路。

而薛宝钗呢?

金钏儿死,她为了劝慰王夫人那些话,亦同样令人寒冷彻骨。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可怜含羞屈死的金钏,在她嘴里被说成是贪玩失足落井而死。活生生的一条人命,一个青春俏丽的女孩,她竟说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

王夫人仅有的一丝惭愧之心,大约也被她那张巧嘴,洗白得丝毫不存了。

宝钗的巧舌如簧后面藏着的冷酷,令人侧目。

她曲解金钏儿的死因,以此安慰讨好王夫人。与贾雨村罔顾屈死的冯渊,竭力去讨好贾薛两家的行径,有什么两样?

所以,宝钗和贾雨村这种漠视人命的冷酷和冷血,根本就是如出一辙。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总结:
综上所述,贾雨村和薛宝钗,从以诗词言志,到为人处世,再到与宝黛之间种种隐藏的故事瓜葛,都是在反复说明贾雨村和薛宝钗,就是同一个人物原型。
但是被作者分为性别不同的两个人物来写。从不同的角度,却又暗暗关联的事件里来告诉读者,这个枭雄式的人物原型,对宝玉和黛玉两个男女主角人物的命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和不能被原谅的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4: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与薛宝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4: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勋: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播报文章

搞笑小燕趣闻新发现
关注
2020-02-19 11:27

邢岫烟联的是“空山泣老鸮”。“鸮”就是猫头鹰,猫头鹰的叫声很难听,有一点像哭。这一句是形容在空寂的深山里,猫头鹰传出的凄凉、孤独的叫声。然后又给出一句“阶墀随上下”。有人曾问我,这一句讲的是麻雀吗?其实不是,还是雪。它是讲雪花飘忽不定,一会儿落在台阶上面,一会儿落在台阶下面。湘云不是正在喝茶吗?赶忙丢了茶杯接道:“池水任浮漂。”雪花在水上也是任其漂浮。“阶墀”对“池水”,“随”对“任”,“上下”对“浮漂”,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

她给出的下一句“照耀临清晓”,和黛玉接的“缤纷入永宵”,分别描绘了清晨时雪光的明亮,和入夜之后雪花依然不断在飘的景色,也对得非常漂亮。“诚忘三尺冷。”黛玉刚给出一句,就又被湘云抢去了:“瑞释九重焦。”“诚忘三尺冷”有人认为是在讲“程门立雪”的典故,也有人认为是在隐喻禅宗二祖惠可的“断臂立雪”,我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黛玉是出世的,她对儒家忠孝礼仪的东西,大概没有什么兴趣。“九重”就是九重天的意思,“焦”是指干旱,过去的农业社会非常盼望过年的时候来一场大雪,能够缓解干旱。

湘云又起了一句:“僵卧谁相问。”这里有一种悲悯。天寒地冷的时候,会有很多冻死的人,就像杜甫诗里说的“路有冻死骨”,有谁会想到他们?其实我想今天也是一样,在法国如果哪一年大雪特别多的话,很多游民就会冻死。法国游民非常多,不是因为穷,其实是他们自己选择不工作的。他们还有自己的哲学:说每天喝喝红酒、吃吃面包就够了,所以他们就每天去“要”一点红酒跟面包。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巴黎的塞纳河边,会看到桥洞里住着许多游民。最惊讶的是,他们的留声机里放的是巴赫的音乐,也许还会跟你谈希腊哲学。

所以我觉得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作诗并非单纯为了附庸风雅的“玩”,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历史、民间疾苦和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宝琴也接着说:“狂游客喜招。”也有一些风流名士在下雪的时候特别希望出去逛街,去狂游,然后招朋友说我们要不要去登合欢山看看雪。那其实是两种生命,有一种生命是辛苦到冬天没有厚衣服穿,没有暖气,会冻死在路旁。有一种生命是非常的风流自赏,下雪天要招朋友去游玩的。

好,这又是一个对仗。可是我希望大家了解在这个对仗里没有偏见,他并没有说哪一种生命对,哪一种生命不对;也并不是在指责说路边都有人冻死了,你们还要去合欢山看雪?而是表明人世间本来就有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这也是我一直希望传达古诗对仗中隐含的意义所在,它真正的思维是让你超越现世的两难,从而看到一种平衡、一种矛盾。然后宝琴又给出下一句:“天机断缟带。”

“天机”是星的名字,天上的织机就是织女星,传说中织女星每天不停织着布,银河就是她织成的白练,也就是“缟带”。下雪的时候,因为看不到星,也看不到天上的银河,就好像织女把她织的那一匹白色的银河全都切断了,所以“断”是讲下大雪时那种昏暗、阴沉的感觉。湘云又接道:“海市失鲛绡。”“海市”是海市蜃楼,就是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城市,美丽得不得了,里面还有人在生活。可当你走进去,却发现是一个幻境。《法华经》里讲的“化城”,也是这个东西。

海市蜃楼是因为空气中光的一种反射,把地球上很远很远的一个景象映射在空中,所以在沙漠、荒野里行走的人,常常会被那个城幻化住。可因为下雪,在空中幻化出来的彩色艳丽的海市蜃楼都失去了“鲛绡”,“鲛绡”指的是薄纱,这里有点在形容海市蜃楼如梦似幻的那种感觉。本来湘云接完上句,应该再出一句,可是“黛玉不容他道,接着便道:‘寂寞荒池榭。’”下了雪以后,很少人出来游玩,家里所有的楼阁池榭都非常寂寞。那湘云又赶快接道:“清贫陋巷瓢。”我们知道“陋巷瓢”是来自《论语》的典故。

孔子描述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每天吃一点点粗粗的食物,用水瓢舀水喝,住在一个很穷困的社区,一般人都会受不了,可他过得非常快乐。这就是说,虽然清贫,却有自己的某些坚持。“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烹茶水渐沸。’”因为宝琴刚来,有一点害羞,刚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也不管了,反正都是好朋友,所以也就没什么要留情面的了。好,有没有发现,节奏越来越快,刚才是两句抢一次,现在是一句抢一次了。

就像一个大的交响曲,快到结尾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大高潮,然后结尾。湘云以为又该自己了,又联到:“煮酒叶难烧。”枯叶因为下过雪湿透了,所以很难燃烧起来。见湘云忙着对下句,黛玉忍不住笑道:“没帚山僧扫。”我觉得这一句很漂亮,山里面的和尚在扫雪,刚把扫帚放在一边,没想到雪太大了,一下子就找不到扫把了。我曾在日本的寺院中见过这样的画面,当时忽然就想起了这个句子。所以我相信很多古人的这种诗句,其实有他们很特殊的一些视觉体验。

宝琴也笑道:“埋琴稚子挑。”琴被雪掩埋了,所以小书童赶紧把它挑起来。湘云此时已经笑弯腰了,嘴里叽里咕噜了一句,大家忙问:“到底说的是什么?”这句加得很棒,又写出了一种变化。因为她讲得太急了,大家都没听清。湘云于是大声喊道:“石楼闲睡鹤。”黛玉也笑得有些控制不住了,捂着胸口嚷道:“锦罽暖亲猫。”这两句也是对比,一个是在户外廊下有点孤独、有点寒凉的野鹤;一个是大雪天躲在漂亮地毯上睡觉的、悠闲自在的家猫。

作者蒋勋
著名画家、诗人、作家、美学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其文笔语言清丽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深受多方喜爱和好评。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4: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hwzhuwei
2020-03-19   |  1039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引子
红楼梦是一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小说。贾雨村,薛宝钗都是这部小说里面非常重要的人物。乍一看,两个人物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细细探究起来,这两个人物其实是同一个人物,只是被作者分成了两个性别不同的人物来写。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以下用七个佐证来阐述这个结论。
一: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样怀有青云之志。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里,贾雨村诗言:

钗于奁内待时飞。

有人猜测这句诗是影射,宝钗后来嫁给了贾雨村。

这个观点,我不敢赞同。

窃以为,这句诗是在影射男版的贾雨村,其实就是女版的薛宝钗。此处,是先借贾雨村一人之口,道出两人都有着同样的生平志向。

接下来文本内又分别让他一人,分饰两角,然后又分别再次以诗词道出各自的青云之志。

目的就在于,突出这个人物的抱负和野心极其强烈。
看贾雨村诗:

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第一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是等待时机之意。

第二句“满把晴光护玉栏”,是吉祥生发之消息已动。

第三句“天上一轮才捧出”,是俯视人间的傲气。

第四句“人间万姓仰头看”,是九五之尊的殊荣之相。

所以贾雨村虽是一介枭雄,但却是一个怀有冲天之志的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再看薛宝钗的柳絮词,虽无贾雨村诗里的那种豪情万丈,但也确实是个有凌云之志的女子。
宝钗柳絮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把薛宝钗的人品抛开不说。

这阙词里表现出来的气度,确实相当好。柳絮本是无根之物,随风飘零,一般人写柳絮词大都伤感,颓废。但是薛宝钗却硬是把它翻出了新意,并且还翻出了大格局,高格调。

从一个词人的角度来说,宝钗这阙临江仙翻得有力气,气象宏伟,意寓深远,堪称柳絮词中的经典之作。

此处,可以窥见宝钗的才力与志气都非同一般。

这阙词连贯一气,毫无雕琢之感,也很符合宝钗留给世人的表面印象。

敦厚端庄,纯朴天然,却又颇有威严,令人不敢侵犯。

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所有的诗词作品,独贾雨村和薛宝钗这两首诗和词,充满了抱负和理想。

且意境和格局,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两人生平志向上的高度相似。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文本内有一句这样的话:

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

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 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这里有一个“灰侍者”,是解读红楼梦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提示。

“灰侍者”谐音“会诗者”。
文本里面前面写到的迷津,可以理解为万丈红尘,但也可以理解为红楼梦后面,藏着的不能言说的秘密故事。而要抵达迷津深处,或者说要解开这个迷津,需是“会诗者”。

就是说如果你不精通于诗词,不注意红楼梦里面的诗词寓意。那么红楼梦这个迷津,你就很难深入地解开。所有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或者生平之事,都藏在这些人物自己填写的诗词里面。

而贾雨村和薛宝钗的这两首异曲同工的诗和词里面,隐藏着的信息是: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二: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为宝玉之师。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笑道: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 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 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 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 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 '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 你看,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这里是贾雨村亲口说的,甄宝玉也曾经是他的学生。

文本里面写甄宝玉是为了给贾宝玉传影。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宝玉和贾宝玉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这里交代贾雨村是甄宝玉的老师,其实也是影射贾雨村是贾宝玉的老师。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而宝钗亦曾被贾宝玉称作是“师父”。

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 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 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 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 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 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ぞ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此处宝玉亦称宝钗为师父。

古人崇礼教。有“一世父母,七世恩师”之说。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另一个对古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男女两个不同的角色,却又隐约同是宝玉一人之师。而这个被说成是宝玉”老师“的人,无疑对宝玉的命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细节。个人觉得这可以作为贾雨村和薛宝钗,其实是同一个人的第二点佐证。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三:
贾雨村和薛宝钗都陷害过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里,贾雨村为了巴结权贵,昧着良心把甄英莲(香菱),判给了呆霸王薛蟠,这等于直接把甄英莲再次推进了火坑。而文本内种种迹象显示,甄英莲也是黛玉的分身之一。

薛宝钗在扑蝶一回里面,偷听到了婢女小红的秘密。被小红察觉后,宝钗就直接嫁祸给了林黛玉。

这使得贾雨村和薛宝钗,在此处就又有了一个相同点,即:都曾经陷害过林黛玉。

红楼梦作者批阅红楼梦十载,增删五次。显然此处的巧合是作者刻意的设置。若不是想告诉读者,需留心这些极度相似的细节里面藏着的秘密。作为一个顶级的笔者,他反复重墨写这些相似的情节给读者看,毫无意义。而他这样做的苦衷,分明是有冤不敢伸,有苦不敢说,所以才会反复渲染重述这些类似的细节。目的就是告诉读者,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物害苦了作者最爱的林黛玉。

贾雨村,薛宝钗分明是同一个人物被分开来写。目的就是全面展示他(她)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原型,不止一次的迫害和诬陷。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四:
贾雨村和薛宝钗,同样陷害过宝玉,而且还都是和扇子密切相关。

宝钗扑蝶用的工具就是扇子。一对玉蝶是影射贾母口里的一对玉儿。两个玉儿,自然一个是黛玉,而另一个就是宝玉。宝钗欲扑蝴蝶来玩耍,使用的工具就是扇子。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 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 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 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 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 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 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这一回里作者用大段文字讲述了贾雨村丧尽天良,逼迫石呆子,抢他的扇子来讨好贾赦。

“石呆子”是谁?是贾宝玉。
宝玉的前生是青峰埂下一块补天之遗石。这是影射“石”字。

宝玉听紫娟说黛玉要南去,急得病了之后,贾母曾说过紫鹃:

“你这孩子,平日是个最伶俐的。知道他有个呆病根子,无故地哄他做什么?”

这是在说明这个“呆”字。

所以后来这个被贾雨村害得死活不知的石呆子,就是落魄后的贾宝玉。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而且更不能忽视的细节的是:平儿不把这个事情告诉别人,却为什么偏偏告诉了宝钗呢?
平儿是个最懂礼教,伶俐不过的人。她是贾琏房里的女人,却把自己男主人的事情,告诉一个亲戚家客居在此的大姑娘,这是什么道理?

这明显不大合适。

那么,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个人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写作出一口恶气。要骂贾雨村,而且还是当面骂给他(宝钗)本人听。
骂他是饿不死的野杂种,骂说自从认下他,这十来年生出多少事非。
贾雨村是攀附权势而来,薛宝钗也是攀附权势而来。贾雨村攀附贾府近十载,生出多少事。自薛宝钗进府后,宝黛之间曾为她闹过不少小别扭。她管理之下的婆子赌博,她的丫鬟莺儿在大观园内独自称大。

平儿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岂有不知“当着矮人不说短话的道理”?

所以平儿这场骂,分明就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当着宝钗的面骂贾雨村,其实就也就是在骂宝钗。
因为宝钗就是贾雨村,这个人物原型的另一个分身。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指槡骂槐,而是祢衡击鼓骂曹,一泄心头之愤。
平儿骂薛宝钗就是在骂贾雨村,因为他们分明就是同一个人。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五:
同样有恃才侮上之举。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 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这是文本第二回里面写到,贾雨村之为人有恃才侮上之劣行。

而文本内宝钗亦有此举。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王熙凤配药需用参,寻到王夫人处。王夫人这里没有了,派人去贾母处寻,结果拿来的参倒是好参,可惜那些参因为日子太久,早已没有了药性。于是王夫人便命周瑞家的到外面买去,宝钗在坐,于是笑道:

姨娘且住。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 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交易,如今我去和妈说了,叫哥哥去托个伙计过去和参行商议说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也得了好的。'王夫人笑道:'倒是你明白。就难为你亲自走一趟更好。'于是宝钗去了, 半日回来说:'已遣人去,赶晚就有回信的。明日一早去配也不迟。'王夫人自是喜悦,因说道:'`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好的,不知给了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 反倒各处求人去了。'说毕长叹。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这里宝钗虽然送了点参给王夫人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她却不忘讥讽一下贾母小气。得了这个不肯散济众人,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宝姐姐好大的口气,连贾母在她的嘴里都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这无疑也是恃才侮上之举。

贾雨村和宝钗一样有恃才侮上之举,这是在遥相呼应,相互影射,他们彼此就是同一人,所以才会有一样的行径。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六:
忘恩负义,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赶尽杀绝。

贾雨村听了门子的建议,昧着良心把恩人之女香菱判给薛家,了结了这场官司。巴结薛贾两家,从此官运亨通。但是他因为有把柄落在门子手里,终是不安。所以找了个门子的错处,发配充军了当初为他出谋画策的门子。从此,他便高枕无忧地安享富贵。

而宝钗呢,她先拉拢袭人,一起排挤黛玉。袭人故意请她看住一会午睡的宝玉,自己 要出去走走,给宝钗创造接近宝玉的机会。


虽然文本后八十回遗失,但是相关资料却显示,袭人后来被逐出贾府,嫁给了戏子蒋玉菡。袭人是王夫人内定给宝玉的妾室。宝玉的性格温和,且与袭人有多年相守的情分,纵然后来不爱了,以他温厚的性格,也不会无情到驱逐袭人的地步。所以,唯一一个最有可能容不下,袭人这种心机深重的妾室的人,就是同样城府极深的宝钗。

贾雨村把为自己出谋划策的门子发配充军,薛宝钗把曾经帮助过她的袭人驱逐出府。这种“狡兔死 良狗烹”的手段太相似。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七:
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冷酷,几乎一模一样。

贾雨村在判冯渊和薛蟠的案件时,他压根就不曾对冯渊这条屈死的人命,有过一丝的怜悯,其漠视生命的冷酷令人发指。不仅不为屈死的冤魂做主,反而把冯渊的血案冤判,洗脱了薛蟠之罪,以此讨好邀功权贵。

贾雨村是踩着累累白骨,攀登他的富贵之路。

而薛宝钗呢?

金钏儿死,她为了劝慰王夫人那些话,亦同样令人寒冷彻骨。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可怜含羞屈死的金钏,在她嘴里被说成是贪玩失足落井而死。活生生的一条人命,一个青春俏丽的女孩,她竟说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可惜。

王夫人仅有的一丝惭愧之心,大约也被她那张巧嘴,洗白得丝毫不存了。

宝钗的巧舌如簧后面藏着的冷酷,令人侧目。

她曲解金钏儿的死因,以此安慰讨好王夫人。与贾雨村罔顾屈死的冯渊,竭力去讨好贾薛两家的行径,有什么两样?

所以,宝钗和贾雨村这种漠视人命的冷酷和冷血,根本就是如出一辙。
贾雨村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物原型的七个佐证

总结:
综上所述,贾雨村和薛宝钗,从以诗词言志,到为人处世,再到与宝黛之间种种隐藏的故事瓜葛,都是在反复说明贾雨村和薛宝钗,就是同一个人物原型。
但是被作者分为性别不同的两个人物来写。从不同的角度,却又暗暗关联的事件里来告诉读者,这个枭雄式的人物原型,对宝玉和黛玉两个男女主角人物的命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和不能被原谅的伤害。红楼梦:平儿为什么骂贾雨村是“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润杨的红楼笔记2021-09-04 15:06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在林如海的介绍下来到贾府,以侄子的身份拜见贾政。


贾政受林如海之托为贾雨村谋得了金陵知府的职务,从此,贾雨村就属于贾府门生。他经常来贾府拜访,有时候还会请宝玉一会。




贾雨村是男人,他来贾府只是在外面的书房与贾政等人见面,与二门以里的平儿没有任何交集,可是平儿却恨得贾雨村牙痒痒。


第四十八回 ,平儿对薛宝钗说:“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为什么平儿如此咒骂贾雨村呢?


第一、贾雨村来历不明。

贾雨村虽然姓贾,但是并不是贾府族人。可是他却说是贾谊之后,与贾府同宗。其实,贾雨村是湖州人,一介穷儒。他只是攀附贾府的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所以平儿骂贾雨村是“野杂种”。




第二、贾雨村投靠贾府后,给贾府惹了许多潜在的麻烦。

贾雨村这个人就是薛宝钗嘴里的,读了书变得更坏的人。贾府人虽然无能或者荒淫,但是没有仗势欺人,违法乱纪,或者以权谋私。


可是,贾雨村却是有权谋,贪酷,以权谋私的人。他撺掇贾赦仗势欺人,以权谋私。


因此,平儿说,“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平儿最痛恨贾雨村的事情就是贾雨村害得石呆子坑家败业。


石呆子手里有几把古董扇子,贾赦喜欢上了,想要据为己有。




贾赦吩咐贾琏去办。贾琏求了好多人,好话说尽,给了石呆子巨额银子,石呆子死活不卖扇子,贾琏只得作罢。


贾雨村听说这件事后,利用职权,给石呆子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了衙门里去,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扇子充了公。扇子最终落到了贾赦手里。


贾雨村的这些做法,很不妥。这是贾府的一个污点,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是罪过。


第三、贾雨村害得贾琏挨打。


贾赦拿到扇子后,说贾雨村有本事,贾琏没能耐。贾琏不屑于贾雨村的手段。他说:“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力。”贾赦生气了,抄起大棒子把贾琏一顿乱打。打得贾琏浑身是伤,起不来床。平儿心疼贾琏,所以咒骂贾雨村。


《红楼梦》历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平儿对贾雨村的咒骂暗示:贾雨村如何对付石呆子,日后就会如何对付贾府。贾雨村就是“饿不死的野杂种”,有奶便是娘。他忘恩负义,对贾府落井下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7: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薛宝钗坦荡大方,为何一提杨贵妃就暴怒,失态到连贾元春都讥讽?
君笺雅侃红楼 2020-12-21   |  91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薛宝钗为人随时就分,温和稳重。贾家上下都喜欢她,小丫头子们都喜欢找她玩。宝钗也有容人之量,在人前从来都是坦坦荡荡落落大方。然而第三十回贾宝玉的一句戏言却让薛宝钗勃然大怒,不但怒怼贾宝玉,怒斥小丫头,更是连贵妃贾元春都被她不择言的给捎带骂了。

(第三十回)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这一天原本是薛蟠的生日,往常贾宝玉一定要过去祝贺,偏巧打醮清虚观后宝黛二人因张道士提亲和金麒麟之事大闹了一场。好不容易贾宝玉服软向林黛玉道歉,却由不得林黛玉余怒未消不怎么理他。

贾宝玉称病没去薛蟠生日会,碰见薛宝钗在贾母处,就没话找话向宝钗解释了一番。殊不知薛宝钗老早心中憋了一股火,不咸不淡回应让他碰了钉子。
宝钗心中有怒主要是两方面。一,打醮清虚观回来,贾宝玉、林黛玉“不是冤家不聚头”,一场大闹连贾母都气哭了。话里话外的矛头仍指向金玉良姻。
薛宝钗本就因为薛姨妈宣扬金玉良姻,觉得没意思处处躲着宝黛二人。可他们三番两次拿这么敏感的事为引子闹腾,薛宝钗早有不满。
不光薛宝钗,史湘云听闻金麒麟之事也极为不满,一来就对林黛玉和贾宝玉夹枪带棒各种攻击。可见宝黛二人闹腾的实在不像话。

二,贾宝玉装病不去薛蟠生日,却有心跑去潇湘馆又是道歉又是赔礼。此番又跑来薛宝钗跟前“装病”解释,换成谁也觉得被轻视难免不满。
原本此事到此为止,贾宝玉识趣不说就完了。不想他当天脑袋抽筋嘴滑,非要说薛宝钗像杨贵妃:“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薛宝钗一听就勃然大怒了。“他们说”是谁说?她一个堂堂大家闺秀是背后被人家议论的?如果是贾家姐妹们,那她在贾家做客哪有被尊重?如果是贾宝玉狐朋狗友,她被“臭男人”讲来讲去,贾宝玉还听得津津有味,又是安得什么心?真把她当青楼的粉头么?

薛宝钗因为母亲宣扬金玉良姻,本就闹得不自在又敏感。此番被贾宝玉比作“杨贵妃”,忍不住彻底爆发了。
杨贵妃是什么人物?那是被当成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她以儿媳妇的身份成为唐明皇的宠妃,杨家鸡犬升天、小人得志。贾宝玉如此“夸人”,实在令薛宝钗难以接受。
薛宝钗生气与林黛玉被比作小戏子一样,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创,接受不了不被尊重。她怒而反击贾宝玉,说“我倒向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兄弟好哥哥做杨国忠”。记住薛宝钗这句话,特别重要!

首先,薛宝钗认为她如今在贾家被这般羞辱,不怨得别人,就因为自己哥哥薛蟠不成器,薛家为了自救,不得已图谋金玉良姻,她认!
其次,贾宝玉是真正的国舅,他姐姐是贵妃,如果他是杨国忠,那贾元春才是杨贵妃。
薛宝钗这话很有点口不择言甚至骂人了。将杨贵妃原样奉还给贾宝玉。
最后,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证明贾元春与杨贵妃一样,在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变故,被皇帝下旨缢死。而杨国忠也被杀,杨家灰飞烟灭,则影射贾家覆灭。
贾宝玉这国舅是没死的。可“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贾宝玉“爬灰”秦可卿,影射贾珍对秦可卿不轨。贾宝玉是贾珍的一个对照。贾珍恰是杨国忠一般的国舅。贾家抄家主因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谋逆被杀,荣国府被连累抄……伏笔都在薛宝钗说得一句话中。

有意思在此时跑来了一个“靛儿”小丫头。靛儿就是“垫儿”,是被人踩踏的意思。她的出现无疑是有人故意让她来给贾宝玉解围。这个小丫头的灰头土脸,也代表贾宝玉当时的尴尬。她跑来找薛宝钗要扇子,隐喻贾宝玉和薛宝钗终究因为贾元春之死,贾家抄家夫妻缘尽而“散”。
+关注
undefined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
共 5862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那场斗篷争艳,邢岫烟一身家常旧衣,为什么能够不输?
下一篇: 金荣:为了几身漂亮衣服就给薛蟠做禁脔,他的人生有谁能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4: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快乐老年435 2018-03-08   |  3449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作者以传说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其中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那就是贾雨村。用“假语村言”掩盖掉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出处,也用“幻”“梦”等字,提醒读者故事不可考校。那么这个贾雨村到底是何许人也?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他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方腮。祖籍湖州人氏,也是出生于仕宦人家。但等到他这一代时,祖宗根基已尽,家道早已中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当地乡绅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但不久又因贪污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了家庭教师。后来,林如海妻子病故,他陪林黛玉进京,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又官复原职。他上任伊始,便昧著良心,全然不顾自己曾许下的“务必”将甄士隐女儿英莲“寻找回来”的诺言,任凭其落下火坑。后来贾赦想买石呆子家的古扇,石呆子不肯,贾雨村便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问罪,把扇子抄了来,送给贾赦。贾雨村在潦倒时,曾自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可见其也是有抱负有理想之人,但两度沉浮之后,便精深于为官之学,护官之道了。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对于贾雨村的真正结局,曹雪芹早有伏笔:“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也就是说,他在曲意逢迎上司,贪婪残酷对待下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使自己彻底翻船。但是在2008年公布的所谓《红楼梦》真本《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记载中,却有一段篇幅说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大概内容是:林黛玉去世之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但贾宝玉始终忘不了林妹妹,与宝钗在一起只能是同床异梦,于是出家为僧。而宝玉走后,孤苦之中的薛宝钗遇到了贾雨村,两人惺惺相惜,宝钗便嫁给了贾雨村做妾,而娇杏是正室。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对于《癸酉本石头记》的这一段记载,有些人认为就是曹雪芹原著,因为它符合前面的伏笔,薛宝钗填过一首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且薛宝钗曾经劝过贾宝玉,要以仕途经济为务,不要在闺阁中玩闹,惹得贾宝玉非常不快当即翻脸,这也为两人后来的疏离做了铺垫。而贾雨村又在第一回说过“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样的话。所以,部分人认为这是暗示的两人姻缘,薛宝钗在阁中是在等待贾时飞(贾雨村字时飞)。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如果这样来理解薛宝钗,那就真的是侮辱她了。虽然薛宝钗的为人确实比较现实,出身皇商世家,她从小耳濡目染的肯定有商人的算计和精明,但是她从小也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个人修养也是极高的。纵然和贾宝玉的婚姻有名无实,最后还被抛弃,她也是断然看不上贾雨村这样的阴险小人的。她确实希望上青云,但贾雨村绝对不是好风。她最初的目标是进宫,落选后才退而求其次选择贾宝玉,那也是要嫁给贾宝玉做正室,不可能去给人做妾。而且薛宝钗的仕途经济和贾雨村的仕途经济绝对是两码事。贾雨村是曲意逢迎,捧上踩下;薛宝钗的选择应该是像林如海一样,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再从科举出身,光耀门楣,是堂堂正正地学而优则仕。所以薛宝钗是断然不可能和贾雨村这样的人谈到一处去的。

《红楼梦》:薛宝钗最后为何会嫁给贾雨村?

”钗于奁内待时飞“说的是贾雨村自己在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是他把自己比作宝贵的金钗,而如果做《癸酉本石头记》中的理解,则未免显得牵强附会。况且,我们说薛宝钗世俗,是把她和林黛玉这样的世外仙姝作比较,如果和贾雨村这种真正的国贼禄蠹比起来,她肯定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总而言之,薛宝钗绝对不会自主选择嫁给贾雨村。如果真要嫁,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家族败落,她是被威逼胁迫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曹雪芹真的没有写完《红楼梦》就死了吗?那究竟有没有写完呢?
下一篇: 《红楼梦》:贾宝玉的奶妈为何对袭人嫉恨如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4: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收起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收起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收起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宋·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收起
来自360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4: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宋 ] 李清照
原文 译文对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7: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诗词赏析——144.燕子梁间(牙牌令4.薛宝钗)

开门见喜
IP属地: 湖南
2018.05.28 10:47:15
字数 586
阅读 1,595
目录三

其四(薛宝钗) 

左边是“长三”——双双燕子语梁间。

右边是“三长”——水荇牵风翠带长。

当中“三六”九点在——三山半落青天外。

凑成“铁锁练孤舟”——处处风波处处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注释]

1.“长三”——上下都是三点的牌。也可以倒过来说成“三长”。

2.双双燕子语梁间——两个“三”都成斜线,状如双燕并栖。诗词中多以双燕象征夫妻关系。“梁间”,戚序本作“呢喃”,与上句“三”不同韵部。己卯、庚辰、程乙等本皆作“梁间”,是。但由此可见是用宋代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改字而成的。

题屏
[ 宋 ] 刘季孙

原文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3.水荇牵风翠带长——荇菜根在水底,叶浮水上,顺风逐波如翠带飘动,也形容牌的点色。用杜甫《曲江对雨》诗原句:“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解诗者以为杜甫此诗“回首繁华,不堪俯仰。 ”(浦起龙《读杜心解》)

曲江对雨
[ 唐 ] 杜甫

原文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译文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

年芳:美好的春色。

著(zhuó):附着,附加。

水荇:多年生水草。

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4.三山半落青天外——“三山”说上面三点,“青天”说下面六点。六点是“天牌”的一半,所以说“半落青天”。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原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写“凤去台空”、“长安不见”的怅惘愁绪。

登金陵凤凰台
[ 唐 ] 李白

原文
译文对照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注释

⑴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⑷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⑸三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

⑺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⑻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5.“铁锁练孤舟”——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三三、三六、三三,左右上下的“三”,很像是一条条的“铁锁练”。有人以为孤“六”象征着“孤舟”,一说夹在当中的一张是“三六”九点,以“孤舟”谐音(南方俗语音)“孤九”。

6.处处风波处处愁——当据唐代薛莹《秋日湖上》诗句“烟波处处愁”增字而成。 

秋日湖上
[ 唐 ] 薛莹

原文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沈浮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薛莹
薛莹(约209~283),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出任吴国左国史、光禄勋,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薛珝之弟,入晋为散骑常侍。历史年表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数年,以病去官。孙皓初,为左执...
查看百科>>





最后编辑于 :2018.05.28 10:4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上燕
2024-02-07可可诗词网-全宋词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词典故·梁上燕

【出典】 唐·杜甫《江村》诗:“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见《全唐诗》卷二二六)唐·李益《紫骝马》诗:“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为谢红梁燕,年年妾独栖。”(见《全唐诗》卷二八三)

【释义】 杜甫隐居成都郊野,与人往来较少,故在《江村》诗中描写自在飞翔的梁上燕子独与自己亲近。李益在《紫骝马》诗中借梁燕衬托闺怨。

【例句】 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秦观《调笑令·灼灼》465)此词咏灼灼。以梁燕为喻,表达她对夫妻朝暮相处的向往。

为什么林黛玉说"梁间燕子太无情"shao37bl[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guozhonglinlin推荐于 2017.11.25


满意答案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
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初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像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
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出自《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扩展资料
《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红学研究者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从此绝句中可以看出,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像“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玉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可想而知,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极为不同。
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贾宝玉已有他属。起黛玉“沉痼”毫无作用。“续红丝”当然不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葬花吟


读杜甫的《江村》,悠然忘机,意境安详静谧
建青爱文化2019-08-22 23:39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题下的一首诗,全诗语言凝练,格调安详静谧,气韵悠然,语言晓畅自然,依旧是诗人一惯来的文风,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极尽诗词之精妙。而在该诗当中,先看诗题,江村指的是被江水环绕的村庄,指的是当年诗人在成都浣花溪旁搭建的草堂刚刚搭建完成,从草堂的位置上,可就位于江村当中吗?浣花溪环绕着草堂,溪水潺潺,环境极尽幽静,悠然雅致。在草堂搭建之后,词人环顾四周,颇觉满意,心情也变得安宁悠然起来,遂题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当中,首联当中,诗人主要简练地介绍了这里的清幽环境,只见这小村庄的四周,有一条浣花溪潺潺地流淌着,清江江水仿佛一条玉带一般,环绕着这里的村庄。写出了此处的幽静与雅致,其实也体现出诗人此时心绪的悠然与开怀。随后诗人进一步具体描绘了这里的景致,梁上活泼的燕子在飞上飞下,而水中鸥鸟相亲相近,写出了农家的田园风光,烘托出安详和谐的氛围。写完了活泼的景物,诗人继续写自己的家人,老妻在画纸呢,而小孩子在敲针,诗人很有兴致地望着家人,很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享受这一刻安宁的生活。


最后尾联当中,诗人才说,这样的生活其实自己已经非常满足了,毕竟现在有友人为他提供粮食和俸禄,他还有什么好求的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品格,很容易满足,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就已经很知足了,表面上诗人似乎是悠然忘机的,仅仅这样他就欣然不已。但实际上,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来看,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为什么会这样的珍惜眼前的安宁。诗人是唐朝人,早年的时候,诗人也曾胸怀大志,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想要立一番大事业,不负平生所学,不辜负自己心中的志向,这种救世大志其实一直都存在,诗人从来不曾忘却自己的志向。


但等到后期时候,国家时局开始动荡,尤其是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王朝岌岌可危,因为四处战乱,烽火狼烟不断,山河开始破碎,只剩下满目疮痍,百姓生活颠沛流离,而当时的诗人亦是如此,半生颠沛,半生流离,一直羁旅异乡、客居异地,且生活困苦晚年潦倒。当诗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盖了这间草堂时,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局世依旧动荡,诗人依旧如乱世浮萍一般。而这间草堂却让诗人久经漂泊的心暂时有了安居之所,能有片刻天伦之乐,对于诗人来说,这是很珍贵的。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当中,清江像是一条曲曲绕绕的玉带一般,环绕着这里的山庄,漫长的夏日里,小江村里显得非常的静谧安宁。这里一个“抱”字用得很巧妙,显得活泼无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是具体描绘江村当中的环境,写出了小江村的活泼景致。只见梁上的双燕飞来飞去,格外的自由,再看溪水中,一对鸥鸟相亲相近,这些景致都是诗人眼中所见的,也许并没有这么活泼,但在心情很愉悦的诗人心中,就显得格外活泼。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当中,诗人写完了活泼的自然景致后,继续来写自己的家人,只见诗人的妻子正在纸上画画,好奇的诗人凑过去一看,她正在画棋局呢,再看看孩子在干什么呢?原来他正在石头上敲针做鱼钩呢?“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当中,诗人觉得现在有友人愿意接济他钱米,他还有什么奢求呢?这里诗人是很欣然满意的,因为他很珍惜,但与早年的意气风发相比,令人感到辛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4 01:34 , Processed in 0.0588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