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神瑛侍者】朱慈炤=石头记作者//通灵宝玉//补天余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返璧对还珠的是什么意思
宝物失而复得
‌“返璧”和“还珠”都是指宝物失而复得的意思。‌‌12

‌“返璧”‌的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璧。蔺相如带着璧前往秦国,发现秦王并无诚意兑现承诺后,蔺相如威胁秦王如果不兑现承诺,就将璧撞碎。最终,蔺相如暗中派人将璧送回赵国,这就是“返璧”的典故。
‌“还珠”‌的典故则来源于东汉时期合浦郡的故事。合浦郡盛产珍珠,但贪官污吏的盘剥导致珠蚌产量下降,百姓生活困苦。后来孟尝担任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禁止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这就是“还珠”的典故。
这两个典故都强调了宝物失而复得的主题,反映了智慧和正义最终能够战胜贪婪和不义的故事情节。

来源参考:
1
笠翁对韵 七虞其二
美篇

2
《笠翁对韵》上平七虞二
俭是宝

3
读学《笠翁对韵》,陪孩子一起优雅
百家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9: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笠翁对韵》典故:七虞·其二

春草落雪
IP属地: 四川
2022.06.22 10:04:06
字数 2,961
阅读 4,433
“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返璧对还珠。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竹户半开,对牖未知人在否;柴关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

一、中元对上巳。
1、中元
中元,中国古代节日。其实也不算是很古代,我小时候我的父母就比较注重这个节日,因为它又被成为“鬼节”。

每年的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在古代同七夕一样热闹。有艺人一过七夕,就开始表演“目连救母”的杂剧,一直到中元节这天。

中元节这天,人们会首先制作一个“盂兰盆”(用竹子做成三根五尺高的架子,在架子上面放一个用竹子编的碗),然后挂上用纸做的衣服和冥币,最后一把火烧掉,就当是祭祀那些孤魂野鬼。

2、上巳
上巳,也是中国古代节日,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每12天一个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据说,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黄帝诞辰,它主要活动就是招魂辟邪。

传言柳枝可以驱邪,所以也就成为了招魂的重要道具。于是在这一天,人们会将柳条带在身边。

然后,人们也会在水边举行祭祀和沐浴,以求赶走冬天的晦气。

二、返璧对还珠。
1、返璧
返璧,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璧有瑕,请指示王。”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2、还珠
还珠,出自于“合浦珠还”的典故。

有一个叫合浦郡的地方盛产珍珠,但不产粮食。当地的官员非常贪婪,滥捕过度。于是珍珠就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因此当地人就没有收入了,很多穷人饿死。孟尝到那里做官以后,革除前弊,禁止滥捕,不到一年,离开的珍珠就回来了。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

“(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

三、玉烛对冰壶。
1、玉烛
玉烛,指四时之气和畅,用来形容太平盛世。

出自《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后来郭璞注“道光照”,邢昺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

2、冰壶
冰壶,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出自《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代白头吟

南北朝·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说到《白头吟》,其实最著名的还是要属卓文君的,这里还涉及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汉代时期,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容颜优美,文采出色。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不幸丧夫,然后回到娘家。

四川大才子司马相如当时正好也在临邛。有一天,卓家设置宴席,司马相如也被应邀前往。席间,他弹了一曲《凤求凰》,藏在门缝后的卓文君因此相中了他。                                                      

    凤求凰

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作: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两人宴后互表倾慕之情,卓文君更是连夜离家,与司马相如私奔,来到了成都。

可是司马相如家徒四壁,非常贫穷,于是,卓文君放下身段,当垆卖酒。

后来司马相如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赏识,仕途发达,于是有了纳妾的念头,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就给卓文君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看后,知道自己的丈夫变心了,于是也回了一首《怨郎诗》。

“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据说,卓文君还附了一首《诀别诗》: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传言司马相如收到妻子的信后,被妻子的才华震撼,又想起了从前,羞愧不已,也就不再提纳妾之事。

四、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
1、松阴白鹤声相应
松阴白鹤声相应,出自《周易·中孚》,描述了前呼后拥的情形。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2、镜里青鸾影不孤
镜里青鸾影不孤,镜鸾出自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

罽(jì,古代国名)宾王得到一只鸾鸟,想要让它鸣叫,它却始终不叫。即便住的是金笼,吃的是珍馐,鸟也不愿鸣叫。夫人就说:“鸟儿见到它的同类就会叫了,要不在它前面挂一面镜子吧。”结果鸾鸟见到镜子里的自己,以为是同类,引吭悲鸣,振翅欲飞而死。

“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

五、竹户半开,对牖(yǒu)未知人在否。
该联都取自于唐朝诗人赵嘏的“竹户半开钟未绝”,以及“曲罢不知人在否”。

早发剡中石城寺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闻笛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六、柴关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
这联说的是东汉名臣杨震的故事。

东汉名臣杨震,为官正值,不阿谀奉承,遭到中常侍樊丰等所构陷,被收回了太尉印绶,所住之处“柴门”也谢绝宾客。

但是樊丰等人又不解恨,又让大将军耿宝不服诏令,心怀恚恨,于是杨震又被遣返本郡,最后在途中饮毒而死。

《后汉书·杨震传》载: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

“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笠翁对韵》典故:七虞·其三春草落雪关注IP属地: 四川
2022.06.28 17:06:52字数 2,852阅读 5,703



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壶。觇合璧,颂联珠。提瓮对当垆。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歆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
一、宝鸭对金凫
这两样物件,都是香炉。
中国人的香炉是必备供品,弹琴看书,都会焚香,是情趣与意境的载体。




二、鼓瑟对投壶
“瑟”,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




“投壶”,中国古时候士大夫们在宴会时举办的一种活动。
具体操作是将箭投到离自己有一定距离的壶中,中者则赢。
最初,投壶是一种礼仪,《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左传·昭投壶公十二年》也记载了晋国国君邀请齐国国君时,也举行了投壶。
“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
——《左传·昭投壶公十二年》
这说明投壶在春秋时代已成为一种正规礼仪。




投壶始于射礼。
古时君子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保氏》
(一)礼
西周时期,整个社会按照两个原则办事:礼和刑。
“礼”是当时社会用来规范“君子”行为的不成文的法典。当时的“君子”大多数都是贵族,而平民就被称为“小人”或“庶人”。
既然有“礼”来规范“君子”,那么“刑”就是用来约束“小人”的规定。
而且这两个标准系统是平行不相交的,也就是《曲礼上》所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二)乐
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把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尤其强调“诗经”的道德价值。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后来儒家另外一个大师——荀子,也奉行孔子的音乐观。
他说,音乐使人快乐,使人文思敏捷,使人弃恶从善,因此先王制作了《雅》《颂》的声音来对人进行道德教育。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于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论》





(三)射
射,就射箭,而且有五种花样。
“白矢”,即箭穿过鹄的身体,力量适中,正中目标,并且刚好露出白色箭头。
“参连”,即先发一箭,后连射三箭,每一箭皆中靶心,看上去就像是一根箭。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而箭头低,缓慢行进的样子。
“襄尺”,襄尺的襄读让,当君臣同射时,臣不能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
“井仪”,即连中四箭,并且箭的排列要像个井字。




(四)御
御,就是驾车的技术,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类似于如今的考驾照,也是对速度、弯道、障碍等有一定的要求。




(五)书
书,也就是识字,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七略》
(六)数
九数,也就是九九乘法表,相当于古代数学课。
中国古时候一般将数学与阴阳学相关。
先秦阴阳学家出自方士,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三、觇(chān)合璧,颂联珠
觇,观察、观测。
合璧,比喻日月同升。
联珠,此指五星相连,又写作“连珠”。
古人认为,日月同升,珠联合璧,是一种吉兆。
四、提瓮对当垆
(一)提瓮,指的是鲍宣妻子的故事。
鲍宣的妻子名叫少君,是鲍宣老师的女儿。他的老师见鲍宣清寒,就把自己的女儿少君嫁给了他,并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
但鲍宣却对此不满,于是少君就把嫁妆归还给了娘家,穿着粗布衣服,亲自提瓮打水。
乡里人都她的贤德称赞有加。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出《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
这个词语后来用于形容妇女甘于贫苦、非常贤惠。
(二)当垆,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当垆卖酒的故事。
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私奔之后,发现司马相如真的很穷,几乎家徒四壁。于是卓文君就在父亲卓王孙家附近卖酒。
卓王孙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富户,女儿却沦落到卖酒为生,对此他十分羞耻,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只好送了一大笔财物给卓文君二人。
“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五、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一)仰高红日近,指的是东晋明帝司马绍小时候的故事。
东晋明帝司马绍从小就很聪明,元帝非常宠爱他。
有一次元帝把他抱在膝前,正好遇到有长安使者来,于是元帝就问绍:“你认为太阳和长安哪一个远呢?”
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因为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的。”
第二天,元帝宴请群臣,又问了司马绍这个问题,可司马绍竟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大惊失色,问他为什么,他说“抬头只看见太阳,看不见长安”。
“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向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晋书·明帝本纪》





(二)望远白云孤,指的是狄仁杰的故事。
狄仁杰有一次去并州赴任,登上太行山时,看见南边有一朵白云孤零零地飘过,于是,他对手下说:“我亲人就住在这朵云的下面”。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旧唐书·狄仁杰传》





六、歆(xīn)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
歆,向,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刘歆、刘向,向是父,歆是子。
刘向,是中国目录学鼻祖,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刘歆,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西北,二山皆有洞穴。
相传小酉山洞中有书千卷,秦人曾隐学于此。
后以“二酉”称丰富的藏书,古人也常用“胸藏二酉,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才学高。
机、云,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兄弟二人合称“二陆”。
七、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hè)月中锄
祖饯,饯行或祭道。
“请人远归曰洗尘,携酒送行曰祖饯。”
——《幼学琼林·人事》
花下酒,花下所饮之酒。
“相逢才系柳边舟,相别又倾花下酒。”
——宋陈允平《木兰花》
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诗句。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color=rgba(150, 150, 150, 0.4)]©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9: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笠翁对韵》典故:七虞·其一

春草落雪
IP属地: 四川
0.066
2020.04.03 23:37:04
字数 1,553
阅读 11,169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一、布谷对提壶。
布谷,鸟名,又名“勃姑”“拨谷”“获谷”“击谷”“鸤鸠”“桑鸠”等,因为它的叫声像“布谷”,又是在播种的时候鸣叫,所以被人们称为劝耕之鸟,唐杜甫《洗兵行》“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提壶,也是鸟名,又叫“提壶芦”“鹈鹕”等,“提壶”也是模拟其叫声,也因为其名称的缘故,古人认为它可以劝人饮酒,唐李频《送陆肱归吴兴》“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

二、谢蝴蝶,郑鹧鸪。
1、谢蝴蝶

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的别号,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因为谢逸曾作三百多首蝴蝶诗,时有佳句,故被时人称为“谢蝴蝶”。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载:

“谢学士吟蝴蝶诗三百首,人呼为‘谢蝴蝶’。其间绝有佳句,如‘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又曰‘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古诗有‘陌上斜飞去,花间倒翅回’,又云‘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终不若谢句意深远。”

2、郑鹧鸪

郑鹧鸪,指唐代诗人郑谷。

郑谷年少时即有才名,诗歌评论家司空图一见之下,就说他“当为一代风骚主”。因为其《鹧鸪》诗非常有名,故人称“郑鹧鸪”。

《唐才子传》卷九载:

“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父史,开成中为永州刺史。谷幼颖悟绝伦,七岁能诗。

司空侍郎图与史同院,见而奇之,问曰:‘予诗有病否?’曰:‘大夫《曲江晚望》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落渡头。”此意深矣。’图拊谷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也。’

光启三年,右丞柳玭下第进士,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

乾宁四年,为都官郎中,诗家称‘郑都官’。又尝赋《鹧鸪》警绝,复称‘郑鹧鸪’云。”

三、蹈海对归湖。
1、蹈海

蹈海,投海自尽。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鲁仲连奉劝辛垣衍不要奉秦为帝,说: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晋书·甘卓传》亦曰:

“昔鲁连匹夫,犹怀蹈海之志,况受任方伯,位同体国者乎。”

后来就用鲁仲连蹈海之志来比喻宁死不屈的气节。

2、归湖

归湖,指范蠡的故事。

传说越王勾践让范蠡选取越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让他沉溺于美色之中一蹶不振。但范蠡却爱上了西施,吴国被越国所灭后,范蠡携西施归隐而去,泛舟五湖之中。

据《吴地记》载:

“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四、麦饭豆糜(mí)终创汉,莼羹鲈脍(kuài)竟归吴。
1、麦饭豆糜(mí)终创汉

此处指的是指汉光武帝刘秀兵败时,冯异献豆糜麦饭的故事。

麦饭,磨碎的麦煮成的饭。豆糜,用豆煮成的粥。麦饭、豆糜皆指农夫野人所吃的饭菜,形容刘秀当时条件极为艰苦,而冯异劝他不要放弃,也不要忘记艰难时日。刘秀后来终于渡过难关,创建了东汉王朝。

《后汉书·冯异传》载

“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又载曰:“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异稽首谢曰:‘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

2、莼羹鲈脍(kuài)竟归吴

莼羹,琅环阁藏本作“蒪羹”,义同,莼菜做的羹。鲈脍,亦作“鲈鲙”,鲈鱼脍。

张翰大概是察觉齐王将败,于是找了个思乡的借口辞官而去。

后人以此作为辞官归乡的典故。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张翰,字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石
释居简释居简〔宋代〕

大火流金不自流,补天切忌向他求。虚空讲得花狼藉,未必渠侬竖点头。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7a4002291926.aspx
释居简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1647篇诗文

飞来石简介
www.cncn.com    欣欣旅游网

门票

暂无信息

交通概况

    从光明顶往西或由排云亭南行,就能见到“飞来石”,往西北小路行2公里,可至西海门排云亭。


飞来石简介:

    “飞来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惊险莫名。     从光明顶往西或由排云亭南行,就能见到“飞来石”。往西北小路行2公里,可至西海门排云亭。“飞来石”是一块高12米、重600吨的巨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开,似天外飞来,故名。《红楼梦》中拍摄的的顽石就是飞来石。飞来石又名“飞来峰”,即“仙桃峰”。     关于奇石是如何“飞来”的,有个关于八仙之一铁拐李的传说。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造桥,毕生心愿想在自己家乡的江上也造桥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聪明美丽,深知父亲的心思,恳求父亲让她帮忙。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邦忙,不久就干起来了。但由于熬不过苦累,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只剩下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咬牙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踉你走。”
    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就扇。石头竟都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从山上扇到了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了江边。只见底下尽是人,未敢让巨石落下。又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在这里落地生根。

描写“顽石”的诗词有哪些?sjllpk浏览78次其他[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ui3430推荐于 2019.08.09


满意答案
   1、《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刘琨传 免费编辑 [url=]添加义项名[/url]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政治人物|文化人物




《刘琨传》是唐初史学家房玄龄等为西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刘琨所立的人物传记,列于《晋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刘琨传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中山







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传记原文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祖迈,有经国之才,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蕃,清高冲俭,位至光禄大夫。琨少得俊朗之目,与范阳祖纳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太尉高密王泰辟为掾,频迁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

赵王伦执政,以琨为记室督,转从事中郎。伦子荂,即琨姊婿也,故琨父子兄弟并为伦所委任。及篡,荂为皇太子,琨为荂詹事。三王之讨伦也,以琨为冠军、假节,与孙秀子会率宿卫兵三万距成都王颖,战于黄桥,琨大败而还,焚河桥以自固。及齐王冏辅政,以其父兄皆有当世之望,故特宥之,拜兄舆为中书郎,琨为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冏败,范阳王虓镇许昌,引为司马。

及惠帝幸长安,东海王越谋迎大驾,以琨父蕃为淮北护军、豫州刺史。刘乔攻范阳王虓于许昌也,琨舆汝南太守杜育等率兵救之,未至而虓败,琨舆虓俱奔河北,琨之父母遂为刘乔所执。琨乃说冀州刺史温羡,使让位于虓。及虓领冀州,遗琨诣幽州,乞师于王浚,得突骑八百人,与虓济河,共破东平王懋于廪丘,南走刘乔,始得其父母。又斩石超,降吕朗,因统诸军奉迎大驾于长安。以动封广武侯,邑二千户。

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琨在路上表曰:「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忝过任。九月末得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辄以少击众,冒险而进,顿伏艰危,辛苦备尝,即日达壶口关。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唯有壶关,可得告籴。而此二道,九州之阴,数人当路,则百夫不敢进,公私往反,没丧者多。婴守穷城,不得薪采,耕牛既尽,又乏田器。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臣伏思此州虽去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御强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锐之所出也。当须委输,乃全其命。今上尚书,请此州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愿陛下时出臣表,速见听处。」朝廷许之。

时东嬴公腾自晋阳镇邺,并土饥荒,百姓随腾南下,余户不满二万,寇贼继横,道路断塞。琨募得千余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刘元海时在离石,相去三百许里。琨密遣离间其部杂虏,降者万余落。元海甚惧,遂城蒲子而居之。在官未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琨父蕃自洛赴之。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然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

河南徐润者,以音律自通,游于贵势,琨甚爱之,署为晋阳令。润恃宠骄恣,干预琨政。奋威护军令狐盛性亢直,数以此为谏,并劝琨除润,琨不纳。初,单于猗迤以救东嬴公腾之功,琨表其弟猗卢为代郡公,与刘希合众于中山。王浚以琨侵己之地,数来击琨,琨不能抗,由是声实稍损。徐润又谮令狐盛于琨曰:「盛将劝公称帝矣。」琨不之察,便杀之。琨母曰:「汝不能弘经略,驾豪杰,专欲除胜己以自安,当何以得济!如是,祸必及我。」不从。盛子泥奔于刘聪,具言虚实。聪大喜,以泥为乡导。属上党太守袭醇降于聪,雁门乌丸复反,琨亲率精兵出御之。聪遣子粲及令狐泥乘虚袭晋阳,太原太守高乔以郡降聪,琨父母并遇害。琨引猗卢并力攻粲,大败之,死者十五六。琨乘胜追之,更不能克。猗卢以为聪未可灭,遗琨牛羊车马而去,留其将箕澹、段繁等戍晋阳。琨志在复仇,而屈于力弱,泣血尸立,抚慰伤痍,移居阳邑城,以招集亡散。

愍帝即位,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琨上疏谢曰:

陛下略臣大愆,录臣小善,猥蒙天恩,光授殊宠,显以蝉冕之荣,崇以上将之位。伏省诏书,五情飞越。

臣闻晋文以郤縠为元帅而定霸功,高祖以韩信为大将而成王业,咸有敦诗阅礼之德,戎昭果毅之威,故能振丰功于荆南,拓洪基于河北。况臣凡陋,拟踪前哲,俯惧折鼎,虑在覆餗。昔曹沫三北,而收功于柯盟;冯异垂翅,而奋翼于渑池,皆能因败为成,以功补过。陛下宥过之恩已隆,而臣自新之善不立。臣虽不逮,预闻前训,恭让之节,臣犹庶几。所以冒承宠命者,实欲没身报国,辄死自效,要以致命寇场,尽其臣节。至于宠荣之施,非言辞所谢。又谒者史兰、殿中中郎王春等继至,奉诏,臣俯寻圣旨,伏纸饮泪。

臣闻夷险流行,古今代有,灵厌皇德,曾未悔祸。蚁狄续毒于神州,夷裔肆虐于上国,七庙阙禋祀之飨,百官丧彝伦之序,梓宫沦辱,山陵未兆,率土永慕,思同考妣。陛下龙姿日茂,睿质弥光,升区宇于既颓,崇社稷于已替,四海之内,肇有上下,九服之萌,复睹典制。伏惟陛下蒙尘于外,越在秦郊,蒸尝之敬在心,桑梓之思未克。臣备位历年,才质驽下,丘山之衅已彰,毫厘之效未著。顷以时宜,权假位号,竟无殪戎之绩,而有负乘之累,当肆刑书,以明黜陟。是以臣前表上闻,敢缘愚款,乞奉先朝之班,苟存偏师之职,赦其三败之愆,必其一功之用,得骋志虏场,快意大逆,虽身膏野草,无恨黄墟。陛下偏恩过隆,曲蒙擢拔,遂授上将,位兼常伯,征讨之务,得从事宜。拜命惊惶,五情战悸,惧于陨越,以为朝羞。昔申胥不徇伯举,而成公壻之勋;伍员不从城父,而济入郢之庸。臣虽顽凶,无觊古人,其于被坚执锐,致身寇仇,所谓天地之施,群生莫谢不胜。受恩至深,谨拜表陈闻。

及麹允败,刘曜斩赵冉,琨又表曰:

逆胡刘聪,敢率犬羊,冯陵辇毂,人神发愤,遐迩奋怒。伏省诏书,相国、南阳王保,太尉、凉州刺史轨,纠合二州,同恤王室,冠军将军允、护军将军綝,总齐六军,戮力国难,王旅大捷,俘馘千计,旌旗首于晋路,金鼓振于河曲,崤函无虔刘之警,汧陇有安业之庆,斯诚宗庙社稷陛下神武之所致。含气之类,莫不引领,况臣之心,能无踊跃。

臣前表当与鲜卑猗卢克今年三月都会平阳,会匈羯石勒以三月三日径掩蓟城,大司马、博陵公浚受其伪和,为勒所虏,勒势转盛,欲来袭臣。城坞骇惧,志在自守。又猗卢国内欲生奸谋,幸卢警虑,寻皆诛灭。遂使南北顾虑,用愆成举,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勒据襄国,与臣隔山,寇骑朝发,夕及臣城,同恶相求,其徒实繁。自东北八州,勒灭其七,先朝所授,存者唯臣。是以勒朝夕谋虑,以图臣为计,窥伺间隙,寇抄相寻,戎士不得解甲,百姓不得在野。天网虽张,灵泽未及,唯臣孑然与寇为伍。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驰寇庭。秋谷既登,胡马已肥,前锋诸军并有至者,臣当首启戎行,身先士卒。臣与二虏,势不并立,聪、勒不枭,臣无归志,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

三年,帝遣兼大鸿胪赵廉持节拜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琨上表让司空,受都督,克期与猗卢讨刘聪。寻猗卢父子相图,卢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琨子遵先质于卢,众皆附之。及是,遵与箕澹等帅卢众三万人,马牛羊十万,悉来归琨,琨由是复振,率数百骑自平城抚纳之。属石勒攻乐平,太守韩据请救于琨,而琨自以士众新合,欲因其锐以威勒。箕澹谏曰:「此虽晋人,久在荒裔,未习恩信,难以法御。今内收鲜卑之余谷,外抄残胡之牛羊,且闭关守险,务农息士,既服化感义,然后用之,则功可立也。」琨不从,悉发其众,命澹领步骑二万为前驱,琨自为后继。勒先据险要,设伏以击澹,大败之,一军皆没,并土震骇。寻又炎旱,琨穷蹙不能复守。幽州刺史鲜卑段匹磾数遣信要琨,欲与同奖王室。琨由是率众赴之,从飞狐人蓟。匹磾见之,甚相崇重,与琨结婚,约为兄弟。

是时西都不守,元帝称制江左,琨乃令长史温峤劝进,于是河朔征镇夷夏一百八十人连名上表,语在《元纪》。令报曰:「豺狼肆毒,荐覆社稷,亿兆颙颙,延首罔系。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复圣主,扫荡雠耻,岂可猥当隆极,此孤之至诚著于遐迩者也。公受奕世之宠,极人臣之位,忠允义诚,精感天地。实赖远谋,共济艰难。南北迥邈,同契一致,万里之外,心存咫尺。公其抚宁华戎,致罚丑类。动静以闻。」

建武元年,琨与匹磾期讨石勒,匹磾推琨为大都督,?臿血载书,檄诸方守,俱集襄国。琨、匹磾进屯固安,以俟众军。匹磾从弟末波纳勒厚赂,独不进,乃沮其计。琨、匹磾以势弱而退。是岁,元帝转琨为侍中、太尉,其余如故,并赠名刀。琨答曰:「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

匹磾奔其兄丧,琨遣世子群送之,而末波率众要击匹磾而败走之,群为末波所得。末波厚礼之,许以琨为幽州刺史,共结盟而袭匹磾,密遣使赍群书请琨为内应,而为匹磾逻骑所得。时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不之知也。因来见匹磾,匹磾以群书示琨曰:「意亦不疑公,是以白公耳。」琨曰:「与公同盟,志奖王室,仰凭威力,庶雪国家之耻。若儿书密达,亦终不以一子之故负公忘义也。」匹磾雅重琨,初无害琨志,将听还屯。其中弟叔军好学有智谋,为匹磾所信,谓匹磾曰:「吾胡夷耳,所以能服晋人者,畏吾众也。今我骨肉构祸,是其良图之日,若有奉琨以起,吾族尽矣。」匹磾遂留琨。琨之庶长子遵(刘遵)惧诛,与琨左长史杨桥、并州治中如绥闭门自守。匹磾谕之不得,因纵兵攻之。琨将龙季猛迫于乏食,遂斩桥、绥而降。

初,琨之去晋阳也,虑及危亡而大耻不雪,亦知夷狄难以义伏,冀输写至诚,侥幸万一。每见将佐,发言慷慨,悲其道穷,欲率部曲列于贼垒。斯谋未果,竟为匹磾所拘。自知必死,神色怡如也。为五言诗赠其别驾卢谌曰:

握中有悬璧,本是荆山球。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凭五贤,小白相射钩。能隆二伯主,安问党与仇!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无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矣如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颂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琨诗托意非常,摅畅幽愤,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重以诗赠之,乃谓琨曰:「前篇帝王大志,非人臣所言矣。」

然琨既忠于晋室,素有重望,被拘经月,远近愤叹。匹磾所署代郡太守辟闾嵩,与琨所署雁门太守王据、后将军韩据连谋,密作攻具,欲以袭匹磾。而韩据女为匹磾儿妾,闻其谋而告之匹磾,于是执王据、辟闾嵩及其徒党悉诛之。会王敦密使匹磾杀琨,匹磾又惧众反己,遂称有诏收琨。初,琨闻敦使到,谓其子曰:「处仲(王敦字)使来而不我告,是杀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耻不雪,无以下见二亲耳。」因?#91;欷不能自胜。匹磾遂缢之,时年四十八。子侄四人俱被害。朝廷以匹磾尚强,当为国讨石勒,不举琨哀。

三年,琨故从事中郎卢谌、崔悦等上表理琨曰:

臣闻经国之体,在于崇明典刑;立政之务,在于固慎关塞。况方岳之臣,杀生之柄,而可不正其枉直,以杜其奸邪哉!窃见故司空、广武侯琨,在惠帝扰攘之际,值群后鼎沸之难,戮力皇家,义诚弥厉,躬统华夷,亲受矢石,石超授首,吕朗面缚,社稷克宁,銮舆反驾,奉迎之勋,琨实为隆,此琨效忠之一验也。其后并州刺史、东赢公腾(司马腾)以晋川荒匮,移镇临漳,太原、西河尽徙三魏。琨受任并州,属承其弊,到官之日,遗户无几,当易危之势,处难济之土,鸠集伤痍,抚和戎狄,数年之间,公私渐振。会京都失守,群逆纵逸,边萌顿仆,苟怀宴安,咸以为并州之地四塞为困,且可闭关守险,畜资养徒,抗辞厉声,忠亮奋发,以为天子沈辱而不陨身死节,情非所安,遂乃跋履山川,东西征讨。屠各乘虚,晋阳沮溃,琨父母罹屠戮之殃,门族受歼夷之祸。向使琨从州人之心,为自守之计,则圣朝未必加诛,而族党可以不丧。及猗卢败乱,晋人归奔,琨于平城纳其初附。将军箕澹又以为此虽晋人,久在荒裔,难以法整,不可便用。琨又让之,义形于色。假从澹(箕澹)议,偷于苟存,则晏然于并土,必不亡身于燕蓟也。琨自以备位方岳,纲维不举,无缘虚荷大任,坐居三司,是以陛下登阼,使引衍告逊,前后章表,具陈诚款。寻令从事中郎臣续澹以章绶节传奉还本朝,与匹磾(段匹磾)使荣邵期一时俱发。又匹磾以琨王室大臣,惧夺己威重,忌琨之形,渐彰于外。琨知其如此,虑不可久,欲遣妻息大小尽诣京城,以其门室一委陛下。有征举之会,则身充一卒;若匹磾纵凶慝,则妻息可免。具令臣澹密宣此旨,求诏敕路次,令相迎卫。会王成从平阳逃来,说南阳王保(司马保)称号陇右,士众甚盛,当移关中。匹磾闻此,私怀顾望,留停荣邵,欲遣前兼鸿胪边邈奉使诣保,惧澹(续澹)独南,言其此事,遂不许引路。丹诚赤心,卒不上达。匹磾兄眷(段就六眷)丧亡,嗣子幼弱,欲因奔丧夺取其国。又自以欺国陵家,怀邪乐祸,恐父母宗党不容其罪,是以卷甲弓,阴图作乱,欲害其从叔驎、从弟末波(段末波)等,以取其国。匹磾亲信密告驎、波,驎、波乃遣人距之,匹磾仅以身免。百姓谓匹磾已没,皆凭向琨。若琨于时有害匹磾之情,则居然可擒,不复营于人力。自此之后,上下并离,匹磾遂欲尽勒胡晋,徙居上谷(上谷郡)。琨深不然之,劝移厌次,南凭朝廷。匹磾不能纳,反祸害父息四人,从兄二息同时并命。琨未遇害,知匹磾必有祸心,语臣等云:「受国厚恩,不能克报,虽才略不及,亦由遇此厄运。人谁不死,死生命也。唯恨下不能效节于一方,上不得归诚于陛下。」辞旨慷慨,动于左右。匹磾既害琨,横加诬谤,言琨欲窥神器,谋图不轨。琨免述嚣顽凶之思,又无信布惧诛之情,崎岖乱亡之际,夹肩异类之间,而有如此之心哉!虽臧获之愚,厮养之智,犹不为之,况在国士之列,忠节先著者乎!

匹磾之害琨,称陛下密诏。琨信有罪,陛下加诛,自当肆诸市朝,与众弃之,不令殊俗之竖戮台辅之臣,亦已明矣。然则擅诏有罪,虽小必诛;矫制有功,虽大不论,正以兴替之根咸在于此,开塞之由不可不闭故也。而匹磾无所顾忌,怙乱专杀,虚假王命,虐害鼎臣,辱诸夏之望,败王室之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若圣朝犹加隐忍,未明大体,则不逞之人袭匹磾之迹,杀生自由,好恶任意,陛下将何以诛之哉!折冲厌难,唯存战胜之将;除暴讨乱,必须知略之臣。故古语云「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非虚言矣。自河以北,幽并以南,丑类有所顾惮者,唯琨而已。琨受害之后,群凶欣欣,莫不得意,鼓行中州,曾无纤介,此又华夷小大所以长叹者也。

伏惟陛下睿圣之隆,中兴之绪,方将平章典刑,以经序万国。而琨受害非所,冤痛已甚,未闻朝廷有以甄论。昔壶关三老讼卫太子之罪,谷永、刘向辨陈汤之功,下足以明功罪之分,上足以悟圣主之怀。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人侍翠幄,出簪彤管,弗克负荷,播越遐荒,与琨周旋,接事终始,是以仰慕三臣在昔之义,谨陈本末,冒以上闻,仰希圣朝曲赐哀察。

太子中庶子温峤又上疏理之,帝乃下诏曰:「故太尉、广武侯刘琨忠亮开济,乃诚王家,不幸遭难,志节不遂,朕甚悼之。往以戎事,未加吊祭。其下幽州,便依旧吊祭。」赠侍中、太尉,谥曰愍。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常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唏嘘,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子群嗣。



折叠编辑本段传记译文

刘琨字越石,中山国魏昌县人,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刘迈,有经国济世之才,任过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为人清高简约,性格恬淡,位至光禄大夫。刘琨年少时便得到时议好评,称为俊杰,他和范阳人祖逖都有雄豪之名。年方二十六岁,就任司隶从事。当时征虏将军石崇在河南金谷涧中有座别墅,富丽堂皇无与伦比,常常招致四方文人雅士,来此吟诗作赋。刘琨当时就参预其间,其诗歌文章为大家所推许。秘书监贾谧执掌朝政大权,京师之人无不尽力奉迎倾心结交。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这些人,都以各自的文才降格屈尊侍奉贾谧,刘琨兄弟也置身于其中,号称"二十四友"。太尉高密王司马泰将刘琨辟为掾,屡迁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等职。

赵王司马伦执政,以刘琨为记室督,再转为从事中郎。司马伦之子司马罶,是刘琨的姐夫,因此刘琨父子兄弟都受到司马伦的重用。司马伦篡位时,立司马罶为皇太子,刘琨则任司马罶的詹事。当齐王司马礒、河间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一起起兵讨伐司马伦时,司马伦以刘琨为冠军、假节,与孙秀的儿子孙会同率宿卫兵三万来抵挡成都王司马颖的军队。两军战于黄桥,刘琨大败而退,烧毁黄桥以自保。到齐王司马礒入朝辅政时,因刘琨父兄都有极高的声望,特别的予以宽恕,拜刘琨之兄刘舆为中书郎,刘琨为尚书左丞,后转司徒左长史。司马羉失败后,范阳王司马羉镇守许昌,又让刘琨在他部下任司马。

晋惠帝西幸长安,东海王司马越谋划迎惠帝,以控制朝政,任命刘琨的父亲刘蕃为淮北护军、豫州刺史。刘乔向许昌的范阳王司马羉发起攻击,刘琨和汝南太守杜育等人领兵前去救援,还未赶到,司马羉已经被打败,刘琨和司马羉一起出奔河北,刘琨父母于是都成了刘乔的俘虏。刘琨在河北劝说冀州刺史温羡,使温羡将刺史之位让给司马羉。司马羉得到冀州刺史的职位后,派刘琨前往幽州,向王浚请求支援,得到了王浚的精锐骑兵八百人,就和司马羉一起渡过黄河,在廪丘打败了东平王司马懋,向南推进赶走了刘乔,营救出了被俘的父母。接着又斩杀石超,降服了吕朗,因而统率各路人马到长安迎奉惠帝圣驾。以这次的战功被封为广武侯,食邑二千户。

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刘琨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刘琨在赴任途中上表说:

"臣本来冥顽陋闭,志向也不高,由于遭逢动乱岁月和一些机遇,承担了超过我能力的重任。九月下旬启程赴并州,崇山峻岭道路险阻,敌人到处堵住了道路,我们只能以少敌众,冒危险而进军。我们置身于危难境地之中,尝够了艰辛困苦,即日到达壶口关。臣自从进入并州地界,看到无法生存的百姓,四外逃亡,十家不剩两家,他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奔波在流亡的路上。那些没有离家的人,卖妻卖子,有些妇幼,活生生地被抛弃,处在死亡的威胁之下,野外到处是白骨,那哀哭之声,令人悲伤。胡兵数万,遍布四山之中,人们迈开脚上路,就马上会遭到抢劫,人们一睁开眼,看到的便是贼寇。惟有壶口关这个地方,还可以买到一些粮食。而这两条通道,为九州之险,只要有几个人把住路口,那么一百个人也不敢近前,公私官差商旅往返此道,丧命的很多。我们守着一座孤城,得不到粮草供给,耕牛已被杀尽,也找不到农具从事屯垦。我自己才智短浅,面对这样的重重困难,忧思无穷无尽,寝食不安。臣认为此州虽地处偏远朔方,但也靠近皇都,南通河内郡,东达司、冀二州,北边抗击着异族,西方防御着强大的敌寇,这里是出产宝弓骏马、产生壮士猛将的地方。朝廷应当给予一些资助,以成全我们完成使命。现今以此表章上呈尚书,请为此州拨发谷米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棉五百万斤。希陛下能及时批发臣下之表,迅速予以决断。"

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当时东嬴公司马腾从晋阳移镇邺城,并州由于土地荒废,百姓无食,于是跟随司马腾南迁,留下来的还不到两万户。由于盗贼四起,横行乡里,以致道路阻绝无人行走。刘琨招募了一千多人,一路转战来到晋阳。晋阳城内,府衙寺院焚毁已尽,横尸遍地,幸存者由于疾病饥饿而面无人色,满城荆棘丛生,豺狼乱窜。刘琨率人清除荆棘,收葬尸骨,建造府第,修缮市场牢狱。贼寇轮番前来侵袭,他们经常以城门作为战场。百姓们耕田时带着盾牌,耨地时背着弓箭。刘琨亲自慰劳安抚返回家园和前来投奔的民众,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刘元海当时驻扎在离石,相隔仅有三百里左右。刘琨派人悄悄地潜入,离间不同种族部落之间的关系,拆散其联盟,前来归降的有万余伙。刘元海非常惊慌,只好在蒲子建城而居。刘琨任并州刺史不到一年,流亡的人返回增多,村落之间又可听到鸡犬之声了。刘琨之父刘蕃也从洛阳赶来,一些无主可依的士人也多来投奔刘琨。刘琨善于怀柔安抚,而不会管理控制,一天之中,虽归来的人达到上千,可离去的人也接连不断。然而刘琨素来喜奢华豪放,爱声色之乐,虽自己一时有所控制,可不时又恢复本性放纵自己。

河南人徐润,以懂音律的特长自荐结友,常出入权贵之门,刘琨很喜欢他,让他担任了晋阳令。徐润倚仗刘琨的宠信骄横一世,干预刘琨的政事。奋威护军令狐盛性情正直坦率,多次因这事进谏,并劝刘琨除掉徐润,刘琨没有采纳。当初,单于猗..曾经救过东嬴公司马腾,因为这一功劳,刘琨上表任猗..之弟猗卢为代郡公,与刘希合兵管理中山国。王浚认为刘琨侵占了他的领地,数次来攻打刘琨,刘琨抵抗不住,因此实绩名声都受到了影响。徐润又上谗言说令狐盛的坏话:"令狐盛要劝你叛逆称帝。"刘琨被蒙蔽,就杀了令狐盛。刘琨母亲对他说:"你不能经略大业,任用豪杰,专门除掉本领比你高的人以求自安,这怎么成得了大事!像这样下去,必会牵连我们一起遭殃。"刘琨还是不听劝告。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投奔到刘聪部下,详细讲了刘琨方面的情况,刘聪大喜,以令狐泥为向导。当时正值上党太守袭醇投降了刘聪,雁门乌丸也反叛了,刘琨亲率精兵讨伐他们。刘聪便派遣儿子刘粲和令狐泥乘虚而入偷袭晋阳,太原太守高乔献出城池投降了刘聪,刘琨的父母因此遇害。刘琨借来猗卢的兵一起奋力攻打刘粲,刘粲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琨乘胜追击,但一时也不能消灭他。猗卢看到刘聪一时不会被消灭,送给一些牛羊车马后离去,留下箕澹、段繁等将领帮助守晋阳。刘琨立志为父母报仇,但苦于力量单薄,只好悲哭泣血,祭祀死者,抚慰伤病,移居于阳邑城,以招集散失的旧部。

愍帝即位,拜刘琨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刘琨上表谢恩(表文略)。

愍帝建兴三年(315年),派遣兼任大鸿胪的赵廉持节来并州,拜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上表推辞了司空之衔,接受了都督之位,商定时间与猗卢共讨刘聪。当时猗卢父子之间相争,猗卢和他哥哥的儿子普根都被杀死,部落人马四散。刘琨的儿子刘遵先前在猗卢处为人质,这时无主的民众士兵都归附了刘遵。这样,刘遵和箕澹等人率领原猗卢的三万人、马牛羊十万归附刘琨,刘琨由此又壮大了力量,亲自带数百骑从平城赶来安抚慰问接纳了他们。值石勒攻打乐平,太守韩据向刘琨请求救援,刘琨认为新得到这些士卒,准备以其锐气威逼石勒。箕澹劝谏说:"这些士卒虽说都是晋人,但久居荒野边远之异域,还不熟悉朝廷的恩信,一时难以以法管理。现在内收鲜卑留下的余粮,外收胡人残部的牛羊,应闭关凭险而守,发展农垦,休养生息,等民众因教化而知感恩忠义,然后再使他们尽力,则大功可成。"刘琨不听劝告,出动全部人马,命箕澹领步骑二万人为前锋,自己带大军随后进发。石勒首先占据了险要的地势,设下伏兵以攻击箕澹,箕澹之军被打得大败,全军覆没,整个并州为之震动,惊骇不安。接着又是大旱,刘琨陷于困境不能自保。幽州刺史鲜卑人段匹石单数次写信派人来邀请刘琨,要和他一起共扶王室。刘琨因此率领部众投奔段匹石单,他们从飞狐口进入蓟县。段匹石单见到刘琨,非常敬重,和他结姻亲,约为兄弟。

当时西都长安沦陷,元帝在江南称晋王,刘琨让长史温峤劝晋王即帝位,于是河朔各地的将领守宰各族部落首领一百八十人联名上表劝进,其文在《元帝纪》中。晋王回答说:"豺狼肆意横行,倾覆了祖宗社稷,亿万百姓在盼望,抬头放眼却无所依凭。因为这些我才登上晋王之位,以答谢天下的重托,只是要重新扶持起圣主,扫荡敌人以雪国耻,怎么能随意登上皇帝的大位呢?这是我的一片诚心,远远近近都明白我的本意呀。你受朝廷代代恩宠,位极人臣,忠贞正直诚实仁义,使天地为之感动。现在要依靠你的深虑远谋,我们共同度过这艰难时期。南北相隔,心心相印,虽在万里之外,我们的心却连在一起。你在那里安抚各族民众,讨伐贼寇,有什么动静及时告知。"

建武元年(317年),刘琨与段匹磾约定讨伐石勒,段匹磾推举刘琨为大都督,歃血为誓,血书为盟,传檄各地首领,齐聚襄国。刘琨、段匹磾率部进驻固安,以等待各地义师。段匹磾的从弟末波接受了石勒的丰厚的贿赂,独独不肯出发,破坏了这次计划。刘琨、段匹磾因势力单薄只好退兵。这一年,元帝转任刘琨为侍中、太尉,其余职务不变,同时又赠送宝刀给刘琨。刘琨答谢说:"我恭敬地亲自佩带此刀,并要用它割下石勒、刘聪二贼之首。"

段匹磾之兄去世,他前去奔丧,刘琨派长子刘群护送前往,而末波则带兵于途中袭击他们,段匹磾逃走了,刘群却被末波所俘。末波盛情礼待刘群,许诺让刘琨任幽州刺史,共同结盟来对付段匹磾。派人带着刘群的书信来找刘琨,请刘琨为内应,送信使者被段匹石单的巡逻骑兵抓获。当时刘琨独自驻扎在过去的征北府小城,不知道这事,来会见段匹磾,段匹磾将刘群的书信拿给刘琨看,段匹磾说:"我并不是怀疑你,是将此事告诉于你。"刘琨回答:"我与你结为同盟,志在扶佐王室,依仗你的威望和力量,希望能雪洗国家之耻。如果我儿子的书信秘密送到我手里,我也不会因一个儿子的缘故而忘义背叛。"段匹磾敬重刘琨,开始并没有加害之意,准备让他返回驻地。段匹磾一个弟弟叔军好学有智谋,平素得到段匹磾的信任。他对段匹磾说:"我们是胡人,能够被晋人尊重,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势力大。现在我们骨肉兄弟自相残杀,正是晋人起事的好时机,如果有人推举刘琨起兵攻打我们,我们就难以存活了。"段匹磾就把刘琨留了下来。刘琨的庶长子刘遵害怕段匹磾加害于自己,与刘琨的左长史杨桥、并州治中如绥闭门防守。段匹磾劝谕他们,他们不听,于是派兵攻打。刘琨部将龙季猛迫于无食,只好杀了杨桥、如绥投降了段匹磾。

当初,刘琨去晋阳,考虑到国家危亡而大耻未雪,也知道夷狄之人难以以义服之,希望以自己一片至诚之心,求侥幸于万一之中。他每次会见部下将佐,言辞慷慨,悲伤自己到了穷途末路,想率属下冲入敌阵于敌同归于尽。这一想法还未实行,就被段匹磾扣押了。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神色自如。作五言诗一首赠给别驾卢谌,诗云:

手中有一块美玉,原本出产于南方的荆山。那姜太公吕望,也曾垂钓于渭水河边。邓禹为什么那样感激,不远千里把刘秀来见。刘邦困白登有陈平救援,鸿门宴上靠张良保全。晋文公依仗五位贤良,齐桓公用管仲不计射钩之嫌。两位霸主这样兴盛,由于他们能放弃个人恩怨。半夜里我扶枕长声叹息,多么想和这些人一起恳谈。可惜我已是无能为力,梦中也见不到周公一面。谁说圣人能通达节操,乐天知命没有烦恼?孔子听说西狩获麟,不也是流下眼泪悲伤难言?功业还来不及建立,夕阳就要下山。时间不再等我,我将逝去如飘散的云烟。红果被狂风吹落,鲜花凋谢在秋天。我的车子翻倒在狭路上,伤了马也断了车辕。没想到百炼而成的精钢,竟变成柔软无用的线团。

刘琨的诗句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寄托,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幽愤,以遥远的历史往事为例,用张良在鸿门宴,陈平在白登解救刘邦的事来激励卢谌。卢谌素来没有过人的智慧才华,只当作一首普通的诗作予以酬和,和刘琨的愿望相差甚远,于是刘琨重新写一首赠送给他后,他才对刘琨说:"前一首诗表现的是帝王之志,不是普通做人臣的所敢谈论的。"

刘琨忠于晋室,素来有崇高的威望,被段匹磾拘禁一个多月,远近之人为之愤慨叹息。段匹磾任命的代郡太守辟闾嵩,和刘琨部下的雁门太守王据、后将军韩据一起谋划,秘密制造攻城器具,准备偷袭段匹磾。而韩据的女儿被段匹磾的儿子纳为妾,她得知这一情况后报告了段匹磾,于是段匹磾逮捕了王据、辟闾嵩并杀了其他同党。正好此时王敦密令段匹磾杀刘琨,段匹磾害怕部下因刘琨事反叛,遂宣称有诏书命他收捕刘琨。开头,刘琨听说王敦的使者到了,对儿子说:"王处仲的使者来了却不让我知道,是要杀我呀。生死自有天命,只是恨大仇未报,怎么去见九泉之下的双亲。"因而感叹悲泣不能自胜。段匹磾缢杀了刘琨,时年四十八岁。子侄四人一起被害。朝廷考虑到段匹磾力量还较强,可以替朝廷讨伐石勒,所以不为刘琨举哀祭奠。

大兴三年(320年),刘琨旧部从事中郎卢谌、崔悦等上表为刘琨辩冤。

太子中庶子温峤又上疏为刘琨申诉,元帝这才下诏说:"已故太尉、广武侯刘琨忠诚坚贞,辅佐朝廷,救济民众,倾心王室,不幸遇难,壮志不遂,朕甚为哀悼。过去在战乱之中,未能予以吊祭。现在幽州事毕,便依旧礼予以吊祭。"赠刘琨为侍中、太尉,谥号为"愍"。

刘琨从小就怀大志,有纵横天下之才,善于结交才能比自己强的人,但喜欢说夸张的大话。他和范阳祖逖是朋友,听说祖逖被朝廷任用,在给亲友的书信上写道:"我每日枕戈待旦,立志剿灭逆贼,常常担心祖逖赶到了我前面。"其昂扬的意气和自信就是这样。在晋阳时,曾被胡人骑兵包围数重,城中无计可施,刘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楼,舒声清啸,城下敌人听到后,都为他凄然长叹。半夜时又奏胡笳,敌人听到都嘘口希流泪,有思家之念。天亮时再次吹奏,敌军撤围而去。其子刘群承袭了他的爵位。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晋书》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李怀俨

主要作者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武后即位后,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时官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入唐,为著作郎,兼修国史。寻贬洪州司马,累转给事中。复修史,迁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历侍中、中书令、右相,卒谥曰缪。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2、《书怀寄友人》
年代: 唐 作者: 黄滔
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
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砻近。
常思扬子云,五藏曾离身。
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3、《腊中作》
年代:  作者: 李中
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4、《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
年代: 宋 作者: 方凤
太璞散已久,鸿甄疑未均。
惟有砥砺志,搜剥得其纯。
勿以珪璋质,顽石置勿陈。
君揽国香蕊,每与荆棘邻。
荆棘岂不刺,反以扬素尘。
5、《谢通讲师五偈》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五月人间膏火煎,清风麈对有夤缘。
点头顽石能明证,借口虚空解讲玄。
随类佛身分百亿,出尘红卷等三千。
未闲相约蒲禅稳,作别又趋华雨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9: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9: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再次证明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修善无上
2019-01-17 19:13
佛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佛?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修行者,有不少佛教徒甚至把佛看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只要自己一有什么需求,就开始向佛祈祷,希望佛帮助自己实现愿望。这本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迷信者”。其实这个问题,佛早就在几千年前就现身说法,完美的给我们解答了。

佛是一个人,几千年前,他是一个国家的太子,等待着他的将是继位成为国王,拥有着世人所羡慕的的一切,但是他没有按照命运的安排去过自己的人生,他见到了人们的生老病死,从而产生了悲天悯人之心,不断的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人从哪里来,又最终去向何方?为什么人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人为什么会死?等等,这一个又一个的终极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让他困惑不已。从此,他发愿一定要寻求一条解脱之道。毅然选择走出家门,来到山中苦修6年,但却始终没有悟道,终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克期取证,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入道成佛。因此,佛就是一个觉悟者,一切众生只要放下贪嗔痴慢等种种执着和偏见,就可以一步步的证道,直至成佛。

古时南北朝时期,有一个道生法师,颇有修为。有一个法师向道生法师请教:“那些罪大恶极,无恶不作的恶人也能成佛吗?”道生法师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自然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可是这样的答案传到众位法师的耳朵里,大家都一致反对,大家普遍认为,道生法师年轻气盛,太狂妄了。于是便赶走了他。道生法师来到苏州一带,由于当时佛法只在北方流行,在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人听他讲述佛法,于是他只好对着一些石头来讲。有一天,他向那些石头们说道:“就算是恶到极点的众生,也一样可以成佛,你们说对吗?”话音刚落,那些石头们居然都跳了起来,好像在点头称是。这就是著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直到后来,当《涅槃经》全部翻译成中文后,人们这才知道,原来佛也是这么说的: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佛在证道时,睹明星而悟道,他发现了这个浩瀚宇宙的终极秘密:原来一切众生都具备如来智慧徳相。所以不停地感叹,实在是妙不可言。不管是何种根器的众生,哪怕是十恶不赦,堕入地狱,畜生,恶鬼三恶道的众生都能成佛,又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呢?

南怀瑾大师曾经作了这样一首诗: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就是告诉我们,别以为天上的神仙们有多么的了不起,他们也是由我们凡人来做的,就算是至高无上的佛,也是凡人渐渐的,一步步修来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保持道心坚固才是。万万不可随业流转了。有一句话说得好:“自性本弥陀,何愁不开悟。”每个人的自性中,都充满了佛性,只要一点点的去除恶习,去除贪嗔痴慢,勤修戒定慧,最终的成就证道指日可待,只是个时间问题,又何愁不会开悟呢?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独家发布。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5: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石偈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顽石偈》是小说《红楼梦》第一回中的第一首诗。该诗阐述了小说《石头记》(即《红楼梦》)的由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顽石偈》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红楼梦》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曹雪芹

目录
1原文
2词语注释
3作品译文
4(清代作家、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5人物生平
折叠编辑本段原文
顽石偈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注释译文

折叠编辑本段词语注释
①偈:佛经中的唱词称偈,为梵语"偈陀"的省文,多以四句为一偈。

②红尘:繁乱闹世的飞尘,即谓争权夺利的闹世。佛家以此指人世间。若许:这么些、这许多。宋·李曾伯《思归偈成》诗"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水若许深。"

③身后:即死后。晋·陆机《陆士衡集·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徇高位于生前,思垂名于身后。"身前,身后,即谓前生、今生、来生三生。

④倩:借助、请人替自己做事情。汉·刘向《烈女传·鲁漆室女》:"邻女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奇传:传奇的倒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字作的短篇小说。《新唐书》小说类有唐朝裴铘的《传奇》三卷,《太平广记》选录甚多。其源出于元朝《秦怪》,而内容已扩展到人情世态和社会生活的描写。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我没有能力修补那残破的青天,

白白地降生到人世间这么多年

这里记述的是我生前身后的亲身经历,

请谁替我抄去作故事流传?

折叠作品鉴赏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著书,"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写成小说《红楼梦》。

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曹雪芹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幻化为通灵宝玉、让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阅增删"者。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自己,脂砚斋批语云:"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从而揭穿曹雪芹为世人放的这一弹烟幕。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封建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这一点脂砚斋批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这里所说第一个女子即香菱,也就是《红楼梦》第一回首先出声的女子英莲;所说的"八个字"就是那癞头和尚说的"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曹雪芹的悲叹,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曹雪芹毕竟是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由于他在《红楼梦》中坚持了"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就使读者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社会必然"一败涂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潇湘摩崖石刻的艺术价值
2021年09月28日 20:44  新湖南客户端.永州   1104    收藏
湘南为丹霞地貌,潇湘两岸多奇石,大者为石林,小者为群玉,溶洞极多,又往往有暗河、瀑布。

07hzsa9g000-zdyg

图为永州拙岩外景 张京华摄

湘水发源于阳海山,自灵渠与漓江分水,经过湘源县、湘山寺、兵书峡、沉香庵,进入湖南,从南到北纵贯湖南全省。潇水发源于九嶷山,融汇濂溪、愚溪、浯溪,到达蘋洲,与湘水来汇。“二水为永”,是为永州。潇湘自古以清深知名,罗含《湘川记》说:“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矢(围棋子),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

在今湖南永州境内,沿着潇湘二水,分布着大小数十处的摩崖石刻,著名者有朝阳岩、阳华岩、玉琯岩、含晖岩、九龙岩、月陂亭、月岩、淡岩、拙岩、浯溪、寒亭暖谷。石刻总量近2000幅,年代自唐宋元明清1200年间连续不断。或在溶洞中,或在绝壁上,水清石白,绿竹掩映,沿潇湘,乘扁舟,比比皆是,剔藓扪石,美不胜收。

07hzsa9k00-zdyg

图为《大唐中兴颂》石刻拓片 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供图

摩崖石刻是石刻文物中的一种,是将书法直接刻在山体上,需要多大面积就磨平多大面积,冯云鹏《金石索》说“就其山而凿之曰”。因此摩崖石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是将石刻创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紧密镶嵌于山水之中;第二是形制阔大,具有比竹帛、卷轴和活碑更加恢弘的视觉;第三是风格活跃、达观、浪漫,具有更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直到盛唐,一代名流、拓跋鲜卑族的元结来游,潇湘摩崖倏忽大放异彩。

07hzsa9k000-zdyg

图为月岩内景 张京华摄

朝阳岩有上洞和下洞,洞中有泉,名为流香,“有石淙源自群玉山,伏流出岩腹,色如雪,声如琴,气如兰蕙,冬夏不耗,可濯可湘,从石上奔入绿潭去”,后人之叹美如此。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元结任道州刺史,经水路过永州,见朝阳岩“苍苍半山,如在水上”,维舟岩下,作《朝阳岩铭并序》及《朝阳岩下歌》,说到“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也说到“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徒有《先贤传》”。此后名贤士大夫题咏不绝,迄今已历1250余年之久。

阳华岩在回山之下,下有暗河出于山腹,“泉流之清,莹然秀澈,玉漱泠泠之声,与地籁唱和,不待笙磬而五音迭作”。永泰二年元结开辟,作《阳华岩铭》称“九嶷万峰,不如阳华”,又称“阳华巉巉,其下可家”。

07hzsa9q000-660o

图为周敦颐淡岩摩崖石刻拓片 张京华摄

浯溪在湘水之南,有高崖二十余丈,“小峰嵌窦其间,松竹掩映轩户,毕皆幽奇”,元结致仕以后,落藉于此,作《浯溪铭》《峿台铭》《

一个摩崖景地往往有一个集中表达的主题。朝阳岩由《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得名,元结追慕汉魏先贤,后人遂以先贤、寓贤为主题。《阳华岩铭》仿《正始石经》,以大篆、小篆、隶书三体书写,最为复古,又寄托隐逸。“三吾”表达“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用意,“刻铭岩下,问我何为?欲零陵水石,世有人知”,“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元结想到汉魏名篇《零陵先贤传》,期待出现更多的地方治理的循吏,于是遍为无名佳境命名品题,其后果然,潇湘水石从此广为人知,而江南摩崖石刻也蔚然兴起。跟帖打卡,迄无间断;篆楷行草,众体兼备。

到了宋代,方信孺等在九嶷山舜源峰下开辟玉琯岩。玉琯岩为一孤零石山,独立田峝之中,人称“天下第一盆景”。上生奇石怪树,下有岩洞。后人复刻蔡邕《九疑山铭》,故其主题为纪咏帝舜。

月岩不止是一处溶洞,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天坑。它的奇特之处在于,除了天坑的上下落差之外,两端山腹间又有东西贯通的岩洞,由此形成了一岩三洞的奇观。相传周敦颐少年时曾经在此乘凉读书,领悟太极,故其主题为纪咏周敦颐。

淡岩有巨型溶洞与山体天坑相连,背山面河,气势恢弘,景致幽邃,被誉为永州之冠,黄庭坚《题淡山岩二首》称“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旧有周贞实避乱遁居之说,故其主题为栖隐。

拙岩濒临江干,有小洞与大洞相连,岩洞前后贯通,有茅亭觞月、流水鼓琴、芙蓉夹柳、鸬鹚随渔、仙矶垂钓、桐阴围棋、鸣莺求友、扫石题诗“拙岩八景”。明代沈良佐、沈良臣兄弟结诗社,著《拙岩集》,可惜早已佚失,但拙岩石壁上仍然保留了他的石刻十六首及和韵八首,不啻一卷《拙岩集》的摩崖版本。

宋迪创作《潇湘八景图》,自“潇湘夜雨”始,嘉祐八年(1063)三月初八日,宋迪亲历淡岩,留下摩崖题名。“潇湘八景”是一个自然景象,又是一个人文概念。夜雨、晴岚、归帆、落雁、秋月、暮雪、晚钟、夕照——潇湘八景是东方极致的纯美意象。“八景”这一概念,出自两宋书画家之笔、诗人学者之口,涵义宏深;“八景”几乎关涉到东方审美思想中的大部内容,是东方审美思想的重要代表。

07hzsa9u000-zdyg

图为唐九龄忘机处摩崖石刻 张京华摄

摩崖石刻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从自然到人文的转化。水石原本无情物,但一经人文品题,顿时就有了光辉和温度,流淌出文化与韵律。自然实景由于文人墨客的歌咏描摹,就有了它与人类的唱和,产生了无尽的艺术价值。

(转载自《光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4: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馆一片竹林人人称赞,后院竟种了纯阴之物,林黛玉:细思极恐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安阳源易缘
关注
2024-01-10 10:10来自河南原创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坚持泡水喝,身体悄悄发生惊喜变化!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坚持泡水喝,身体悄悄发生惊喜变化!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肺结节复发,或是这几件事伤了肺!医生提醒:养肺要做好3件事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肺结节复发,或是这几件事伤了肺!医生提醒:养肺要做好3件事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连吃一周,荷尔蒙“爆棚”
天然“雄激素”终于找到了,连吃一周,荷尔蒙“爆棚”
潇湘馆一片竹林人人称赞,后院竟种了纯阴之物,林黛玉:细思极恐
这天,贾政带着宝玉和一帮清客游览刚刚落成的大观园,“抬头看见前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这便是林黛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潇湘馆。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竹子”象征着宁折不弯的气节和不同流俗的高洁之风,是文人的最高追求。而黛玉选择潇湘馆,是她自觉的选择:

在23回,宝玉欣喜地问黛玉想要住哪处,黛玉盘算很久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广告
肝囊肿的人群请注意!这个坏习惯赶紧戒除!
×
刘禹锡在他的《陋室铭》中说,读书人的居室不必富丽,要重情操,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人的居处陈设,除了舒适外,还映衬着他的品味和情操。

正如贾政等人所言,潇湘馆是个好地方,宝玉为其写匾额时,便用“有凤来仪”:林黛玉本就是一只彩凤,落到贾家,是贾家焕发生机的好兆头。

《红楼梦》处处用谶语,而种有千百竿翠竹的潇湘馆,当是曹翁对老贾家送的好彩头。

《红楼梦》的基调是大悲剧,如果潇湘馆仅有千百竿竹子,贾家便不会有衰败的迹象,令人容易倏忽的是,从潇湘馆的房间过去,还有一个后门,通向后院。

“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树兼芭蕉……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潇湘馆的前院和后院,简直就是两种风格,前院竹林拔节吐翠,一派好风光,而后院,除了梨树就是芭蕉,植物种类不仅驳杂,而且与竹子比起来,那精神气度是差远了。


《红楼梦》中贯用花草代表女子的品性和命运,黛玉的居所,前院是“竹”好理解,为何后院种了这许多的梨树和芭蕉?

芭蕉树是纯阴之物,为黛玉招来邪祟。
芭蕉树,在民间文化中,被认为是纯阴之物,李清照就曾在她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一词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中国自古讲究阴阳,《红楼梦》中史湘云,就曾对她的丫环翠缕大谈过何为阴阳。在传统中,芭蕉也被认为纯阴之物,容易招邪祟,在院中栽种芭蕉,会对人的运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其实如果读得够仔细,可以看到,除了潇湘馆,甄士隐家里也种了一棵芭蕉树。

当日,甄士隐梦中遇到一僧一道,携带通灵宝玉走进太虚幻境,正当他准备尾随进入时,“忽听一声霹雳……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忘了对半……”


广告
2024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次去普陀山旅游费用-详细实用攻略
×
甄士隐做过这个梦后不久,她的女儿甄英莲,就被拐子拐走了,此后女儿被几次转卖,命运多舛,甄家也是祸事连连,甄士隐从一个本地推为望族的乡绅,沦为在街头禹禹独行的乞丐,跟随一僧一道出家走了。

你看,院中种芭蕉,给甄家带来了灭顶之灾:无缘无故女儿丢失,家中又无缘无故起火,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甄士隐,又奇怪地抛弃红尘,踏进空门。

而曹翁在黛玉后院安排了极阴的芭蕉树,其实也正预示了黛玉80回后悲惨的命运。

后院溪流倒灌竹林:恐怖的逆流,污染黛玉竹林之境。
《孔子家语》中说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时,说道:“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黛玉来自林家书香门第,本是高洁之士,加上院子里一片竹林的滋养,更是一派高雅有担当的文人形象。

竹子,自古就被赋予宁折不弯的倔强气质,和不同流俗的高洁气派。因此,贾家的污秽之气,要想沾染给竹子,并不容易。


明着逼迫竹子就范,是不能够的,但却可以暗暗传递。

我们看黛玉后院的美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一股泉水从后院的墙上流进潇湘馆,绕潇湘馆的屋子流到前院,灌溉竹林后,缓缓流出潇湘馆,汇入大观园的污河浊气中。

而后院里,有大株的芭蕉和梨树,芭蕉主阴邪之事,通过泉水过气给竹林,而这恰恰是贾家带给黛玉的凶兆。

林黛玉的潇湘馆虽然置身竹林中,但终归是在贾家的大观园内,贾家是什么地方?是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集中营,是只知安富尊荣、同族相残的富贵窝,身在这样的地方,就如入了鲍鱼之肆,黛玉虽身为翠竹,有高洁之风,但想独善其身,注定活得艰难。

那么,黛玉活得有多艰难呢?

潇湘馆后院的梨树:洁白之花,面临污掉陷沟渠的凶险之境。
潇湘馆后院的大株梨树,开的是梨花,梨花洁白无瑕,可惜生长在阴气很重的芭蕉树旁。


广告
一日游一日游一日游—千岛湖旅游
×
因此,黛玉在《葬花吟》中吟诵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句话是黛玉80回后悲惨命运的写照。

潇湘馆后院的梨树,春季自然要开洁白的梨花,梨花通“离”,红楼梦惯用这等谐音的手法,暗示人物命运。

梨花本是最洁净的鲜花,但却面临污掉陷沟渠的险恶之境,正如后院阴气重重的芭蕉树,经由泉水,灌溉竹林一样,竹林马上就面临被污掉的险境。

梨花到季节就会飘落入泥土,被污掉是迟早的事,那如果想要不被污染,有什么办法呢——速死。

红楼中历来有“晴为黛影”的说法,晴雯最后离开大观园:是被王夫人污蔑她和宝玉装狐媚子,被从病中拖起,撵出大观园,黛玉最后当也如梨花一样,有被污蔑清白的事情发生。


而黛玉,要想“质本洁来还洁去”,唯一的办法是一死自证清白。所以第70回,在大观园群芳举办柳絮诗社时,黛玉吟诵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

柳絮诗社还没结束,突然屋外传来一声巨响,把众人吓了一跳,丫环看时发现——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宝钗滴翠亭戏彩蝶一回,扑的就是一双“玉色大蝴蝶”,所以蝴蝶实际正是林黛玉的化身,而“挂”在竹梢上,其实正暗示黛玉并非病死,而是“挂”死——吊死。

“梨”通“离”,宝玉和黛玉的分离,原来是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生离死别。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40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22: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李清照
1.《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宋朝·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朝·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宋朝·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宋朝·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5.《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宋朝·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7:45 , Processed in 0.0763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