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甄英莲香菱秋菱更衣石榴裙&湘灵鼓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0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榴花照眼明
[ 宋 ] 林希逸
原文
惜花愁满眼,倚杖庆新晴。绿幄连天暗,红榴照我明。

蹙巾迎日吐,剪锦亚风轻。一见眵昏失,多疑醉缬生。

撚须诗欲就,觌面兴偏清。却笑酡酡后,看朱碧已成。

作者介绍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刘十九
[ 唐 ] 白居易
原文 译文对照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注释
①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③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十九是谁?白居易曾为他作诗两首,其中一首更是脍炙人口
播报文章

神秘火星人
关注
2022-02-26 00:00
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对比现代临摹品,细节差异竟如此明显!
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对比现代临摹品,细节差异竟如此明显!
首游北京? 终极三日游攻略确保完美行程
首游北京? 终极三日游攻略确保完美行程
当季新款上市,掀起潮流新趋势!宫灯,高端时尚,应有尽有,看得见的性价比!
当季新款上市,掀起潮流新趋势!宫灯,高端时尚,应有尽有,看得见的性价比!
每逢年节,走亲访友联络故旧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自然也是免不了吃吃喝喝的应酬。与久违见面的亲友促膝长谈、把酒言欢,这样温馨的画面自然是其乐融融;若是正逢窗外漫天飞雪,纷纷扬扬,对比家中热烈温暖,和亲友吃着火锅唱着歌,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古代虽然交通不如我们现在便利,但与亲友相聚,一起品尝美食的心还是一样的,在严冬设宴得以赏雪的例子也是颇多。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有过“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金盘空”的诗句,筵席场面也是十分欢快,美食颇多。诗人白居易也曾在冬日邀请好友赴宴,一起赏雪饮酒,也写了一首非常知名的诗,传唱至今。




一、《问刘十九》赏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 白居易

白话意译:

家中最新酿造的酒还没来得及过滤,酒水的表面还浮着一层绿色的泡。温酒用的小火炉也已经备好,被炉火烧得通红。天色已晚,看样子今晚有一场大雪,你能否来我这一起喝一杯呢?




第一第二句,首先强调的就是新酒。酒是最近刚刚酿造完成,还来不及过滤。酒面上的渣颜色显绿,非常细小很像蚂蚁,故称绿蚁。诗人此刻围炉而作,略显粗糙的泥炉烧得通红,明明灭灭的火光使得整个场景自然而温馨。画面非常质朴简单,却倍显真实而深入人心。想象一下:红色的火光映照下弥漫着酒香的屋内,新酿的酒尚有绿色的浮沫,确实非常和谐,颇有意趣。

第三第四句便是全诗的重点。此刻暮色四合,寒风萧瑟,似乎马上就要迎来一场大雪。如果能够在这时候与好友围炉饮酒,吟诗赏雪,当真是一件美事。”天欲雪“在新酒小炉的映衬下褪去了七分寒意,仿佛只是一道即将到来的景观一样。而最后的发问自然而妥帖,凸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样的口语收束,使得全诗韵味十足,令人意动。诗人在这即将到来的雪夜布置了一个洋溢着温馨与意趣的场景,以家酿新酒、炽烈炉火、漫天雪景为由,想要邀请好友一聚。全诗绿与红的映照,雪夜与火炉的映照,无一不展示作者的情调。而情真意切的邀请,必然也能使得刘十九拍马赶来,与诗人开怀畅饮一番。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最重要的风格便是通俗易懂。相传白居易写完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一个不通文墨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能听懂,那这首诗就算作成了。否则的话,还得继续修改,直到老妇人能明白。所以宋人评价白居易,多有”浅近“之说。然而秦朝两汉等最早的诗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民间歌谣,通俗易懂又有何不好呢?




同时,白居易这首诗是极具音律美感的。韵调上大致是:新酿的米酒,绿又香,温酒的小炉,已通红。天色已晚要下雪,喝一个啊整(来)不整(来)?真可以说是朗朗上口。白话的基础也使得整首诗亲切自然,读来令人大感畅快,甚至不由得想要跟白居易回复说你都弄成这样了,我肯定来啊!毕竟哥们都开口说我这酒都备好,锅都烧上了,就等你了。真是实实在在生活当中的朋友邀约,令人不禁想要前往一聚共得欢愉。

二、刘十九相关考据

品读完这首诗,想必很多读者也与小典一样,心向往之。然而白居易与刘十九相邀饮宴,吃着火锅唱着歌,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吗?刘十九最后赴宴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小典也做了一些探索。

这首诗一般认为是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所作。这段时间的白居易,因元和十年的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要求彻查,力主严惩凶手而遭到权贵打压攻讦,于是遭贬至江州(现江西九江)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可以说是官场失意,所以一反之前言志、托志的诗风,对庙堂心灰意冷,崇道礼佛之心渐长,颇有独善其身之意,也因此多有平凡生活当中的佳作。在江州的这个时期,白居易与自己的弟弟、挚友元稹等一起游山玩水,经常邀友相聚,携友畅游,过得怡然自得。邀请刘十九赴宴赏雪,时间上心境上确实都是非常符合的。那么刘十九是谁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了。




《刘十九同宿》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红色的旗帜指代宫廷,天子军队。黄纸则是浸染过黄檗汁的手工纸,能防止虫蠹,是最高级别的用纸;除书则是拜官授职的官方文书,这里以官员任命指代朝廷封赏。这首诗也相当好理解,朝廷扫灭匪寇不是我的分内事,封赏调令也也与我不相关。只有跟嵩阳的刘处士,喝酒下棋直到天亮。由题目可知,刘处士即为刘十九,处士是诗人对好友的称呼,意为有才学却隐逸之人,与隐士差不多。




这首诗颇有置身事外,乐逸逍遥之意。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淮寇初破之时。那么应该就是指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中唐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大破淮西叛军的时间。那么时间上离白居易作《问刘十九》的时间是非常相近的,那么两人极有可能是同在一地的。




刘十九其人

白居易所作之诗,提到刘十九的仅有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的,就比较多了。刘二十八便是大名鼎鼎的刘禹锡了。刘十九自然就是刘禹锡的堂兄,据传姓名叫作刘禹铜,嵩阳(今河南登封)人,是洛阳的富商。白居易与其交往颇多,元和十二年冬,刘十九应该是前往江州探望安慰白居易。白居易也是十分高兴,两人郊游饮宴、下棋吟诗好不快活。友谊的温暖抵过寒冬,更能抚慰仕途不顺,于是白居易开怀作诗以记。




也有一种说法说刘十九并未赴宴,《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怀念好友所作,诗中皆是臆想。无论如何,这首《问刘十九》都以简练自然的笔触描摹出了日常生活之美。白居易凭借着独特的眼光与风格,为我们昭示了生活当中的诗意。因此这篇佳作读来令人大感快慰,传唱千年不息。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探讨,期待您的品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5: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七夕】
西园倦客 2014-08-02   |  451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七夕

旧称阴历七月七日之夜为”七夕”,传说牛郎织女于此夜相会.人家妇女则陈瓜果结缕穿针以乞巧.梁宗懍《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为符应。”《红楼梦》第四十回“薛姨妈道: `织女牛郎会七夕’” ;第四十二回,凤姐说她女儿的生日不好,“可巧是七月七日”;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诛》:“楼空鳷鹊,徒悬七月之针。”用的都是七夕的故事。

织女牛郎会七夕

牛郎,即牵牛星,与织女星分居天河岸上。《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为河,

河鼓大星。……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孙也.”据《星经》云:牛六星在天河东,主牺牲之事.织女三星在河西北,又名东桥,天帝之女,主果蓏丝绵珍宝。古人传说牵牛织女结成夫妇,为天帝所迫,分居天河两岸,长年隔河遥望,只在每年七夕,始得渡河一会。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七载曹丕《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李善往引曹植《九咏》(“临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借聘钱》云:“《荆楚岁时记》尝见道书云: `牵牛娶织女,

取天帝二万钱下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又,《出河西》引张天觉《七夕》云:“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抒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绢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欢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桥边渡.”《红楼梦》第四十回:“鸳鸯道: `当中二五成杂七’。薛姨妈道: `织女牛郎会七夕.”’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乞巧

旧时阴历七月七日夜,人家进行多种活动,希求借织女渡河之吉祥而得巧,称为乞。《星经》云:“织女三星在天河西北,……三星俱明,天下平,女善工。”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百官志·织染署》:“七月七日,祭杼。”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祭机杼》引《考工记》注云:“以织女星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探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

女郎呈巧,女郎列拜,谓之乞巧。”但旧时心怀迷信的人,既要在七月七日乞巧,却又怕这个“巧”的日子不好。《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当刘姥姥问大姐的生日时,


“凤姐说: `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佗笑道: `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个`巧’字上来。”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反映。

七夕之针

旧时七夕乞巧的活动有多种,而妇女以针乞巧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所用的针有双眼的、五孔的、七孔的、九孔的等等,也称乞巧针。明刘若愚《酌中志》第二十《饮食尚好纪略·七月》: `初七日七夕节,宫眷内臣穿鹊桥补子。宫中设乞巧山子,

兵仗局伺候乞巧针。”以针乞巧的活动多在夜间,但也有白天进行的.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一七月浮巧针》:“七月七日,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令女子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糙,因以卜女之巧”。《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谏》:“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 .的就是七月七日以针乞巧的活动.

鳷鹊楼

本为西汉上林苑楼观名,汉武帝建元中建。因“鹊”与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事有关(



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七夕》:“鹊桥已成”注引汉应劭《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后便有以鳷鹊楼代七夕穿针乞巧之楼者(如金人刘迎《和人七夕韵》云:“鳷鹊楼空纹扇月,鸳鸯机冷茶罗风”),《红楼梦》作者就是其中之一。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诛》云: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唐 ] 元稹
原文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译文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夜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暗夜的风雨吹进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注释
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唐代以司马为州刺史的辅佐之官,协助处理州务。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焰:火苗。

幢(chuáng)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夕:夜。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垂死:病危。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长安靖安坊祖宅,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0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译文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再相见,计算一下路程,你今天该到梁州了。

注释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赏析此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表现出与友人真挚的情欲,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原文
白居易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消除浓浓春愁,醉酒后攀折了花枝当做行令筹子。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计算一下路程,你今天该到梁州了。

注释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创作背景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简析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一篇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诗人同元稹的交情之深、情谊甚笃。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的实意常情,给人以尤其真实、亲切之感。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4-06-16可可诗词网-景色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意思】 古原上的芳草,生长得茂盛,每年它都有一次枯谢,每年它都有一次繁荣。野火能烧尽它的躯体,却烧不死它的生命,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它就顽强地新生。

【全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题】
此诗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所作,并以此诗在长安谒见顾况,顾为之延誉而声名大振(见《唐摭言》卷七、《旧唐书》本传、《幽闲鼓吹》等),实不可能。因白居易十六岁时在江南,未至长安。赋得:赋诗得到某题目之意。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及应制之作和诗人集会分题之诗多于题前冠以“赋得”二字。被指定题材、主题的“试帖诗”及即景赋诗者亦往往冠“赋得”二字。古原:古代著名的平原。全诗用《楚辞·招隐士》意象,以比兴手法,由春草而及送别情怀。其中颔联二句,描写春草顽强的生命力,富有哲理,历来传为名句。


【鉴赏】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预先定下题目的诗作。因为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例要在题目上加 “赋得”二字。但就是这样一首颇受限制的遵题之作, 却成了白居易少年时代的成名作, 成了名重一时并传诵千古的佳制。

     限题作诗,其所写之事本不必真有。然在诗人笔下,那一幅芳草萋萋、古原送别的情景,却表现得十分真切。首句 “离离原上草”,写眼前景,出语坦易。其功用,却未可轻看。它既扣紧题面“古原草”,又极简炼地交待出送别的特定环境与时序:古原之上,青草茂盛,不正是一派春天的景象么?接下去,诗人没有进一步刻画渲染古原春草,却掉转笔锋,去揭示原草的生长规律:秋枯春荣,年年踵接,岁岁循环。由原草之荣而想及其枯,原是很自然的对比联想, 但说 “枯荣”而不说 “荣枯”, 又有作者的用意。以 “荣”字作结, 不仅为了叶韵,似亦意在表明, 本诗所要重点歌唱的对象, 正是由 “荣”字所表征的原草的无限生命力。循着 “枯——荣”的脉络, 第三、四两句诗对原草展开了有声有色的描绘。“野火烧”,其焰烈烈可见; “春风吹”,其声呼呼可闻。“烧”而 “不尽”,野火之虚弱本质已现;“吹”而 “又生”,春风之温润强劲与原草之坚韧性格、强大生命力亦赫然在目。要之,野火肆虐, 固可逞威于一时,然一旦春回大地,原草那深藏于泥土之中的不死之根,又会顽强破土,勃然吐绿。如果说诗的首句重在摹写原草之貌的话,那么这两句则重在传达原草之神,亦即在形象的画面中突出原草的精神与性格。曾有人认为,刘长卿命意相似的诗句 “春入烧痕青”在艺术上较 “野火”二句为佳。其实即以艺术性而论, 白诗无论在境界的阔大, 风力的遒劲,气韵的生动等等方面,都显然优于刘句, 尽管后者也自有其风致。可以说, “野火”二句气势不凡,形神兼备,确属千古佳句。还应指出,原草的精神,其实不仅为原草所独具,乃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精神。由于典型地体现出这一精神,原草形象遂潜在地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它后来在中国现代革命斗争中常被赋予的那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正根源于此。

      第三联,在进一步具体表现原草旺盛生命力的同时,笔调暗转, 引入送别情意,并为送别备下了一个典型的环境。这里,有仿佛从天边飘来的清香 ( “远芳”), 有一直铺向远方的秀色 ( “翠”), 有明媚的光亮( “晴”), 更有鲜明的动感与丰饶的情趣 ( “侵”)。“接”与 “侵”再度点染出原草的蓬勃生气, “古道”与“荒城”则在暗传着送别的意绪。诗人就是要在这样一派辽阔壮美、生机盎然、诗意浓郁的古原春色之中去送别他的友人。第四联再一次扣住题面, 并正面描写送别。“王孙”, 贵族, 借指诗人的朋友。“萋萋”, 草盛貌, 此以春草之盛喻别情之 “满”。一般认为,“萋萋”语出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白诗中系衬托送别的愁情。更有人认为,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乃是“令人断肠的佳句”。其实,由于此诗与《招隐士》在整个情感色调上迥异,似不必将两个 “萋萋”作硬性的牵合比附。联系全篇来看,诗人的别情似乎并不见怎样的 “愁”, 更不 “令人断肠”, 反倒显得开朗而积极。这一点,观下自明。

    在此诗的流传中,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四句妇孺尽知,且能背诵, 并常常误以为即是全诗,后四句则不那么为人所知。据传说,唐代名士顾况就曾因激赏此诗前二联而为白 “延誉”,使白 “声名大振”。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此诗是由关联甚少或者结构松散的两个部分拼凑而成?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来解释这一现象呢?

      首先, 前二联咏草, 形神兼备, 神完气足, 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其脱离全诗而广为流传, 乃情理中事。其次,置诸全篇,前二联实际上与后二联意脉紧属,情调一致,浑然一体。首句 “离离原上草”, 虽是即目所见,却潜藏着多向发展的可能。其后或咏草或送别,都入其笼罩之中。可谓一句统领, 二水分流。然二水又非全然分流。诗的后半部分, 写 “古道”却不显悲凉, 写 “荒城”却不觉凄清, 写 “别情”却不带愁绪,就与其前半部分密切相关。诗人那饱满开朗的别情,正与伸向天边的芬芳晴翠的古原春草互相谐调映衬; 而 “远芳”的弥漫与 “晴翠”的无边, 又是直接根源于原草那万劫不死、蓬勃再生的精神与性格,亦可说正是这一精神与性格的形象写照。于是, 情满古原, 绿遍古原, 春漫古原, 盎然生机, 无尽诗意, 全诗就在这样一种情思色调上达到了完全的浑融统一。

      此诗首状原草之貌,继摄原草之魂,复绘古原春景,结以古原送别,真是一波三折,联联翻出新意。而其景其思其情, 又无不息息相关,互相映衬, 完整一体。诗而至此, 实不愧为 “赋得”体中上品, 亦不愧为中国千年诗史中的一流佳作。金人王若虚在 《滹南集诗话》中写道: “乐天之诗,情致曲尽, 入人肝脾, 随物赋形, 所在充满, 殆与元气相侔”。可以说,《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 正集中体现出了白诗的这一艺术特色。
下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上一篇: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8 0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 唐代白居易诗作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

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花非花

作者
白居易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杂言古诗

创作年代
唐代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花非花:词牌名称,由白居易自度成曲。

⑵来如:来的时候。

⑶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⑷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⑸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折叠白话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

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2]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此《花非花》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据诗意,亦属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虚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表明了诗人关于此诗旨趣的一个消息。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2]

折叠名家点评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词品》:“白乐天之辞,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 “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绮丽不及也。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
白居易
白居易
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3]

参考资料
1.《花非花·花非花》_白居易的诗  . 诗词名句网 . [2017-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14: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74、《红楼梦》开篇为何要写香菱被拐?四个原因,每一个都令人潸然
where5
2021-10-13   |  39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是一部为女儿作传的小说,里面的女性人物,有名有姓的近百人,而类似林黛玉、薛宝钗这等极品女儿,亦不在少数。然而故事一开始,第一位出现的金钗却是看似不起眼的香菱。

图片

那时候的香菱,是姑苏一户望族的女儿,名唤甄英莲,父亲甄士隐是位淡泊名利的乡绅,终日以观花修竹、品酒吟诗为乐。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作为独生女,香菱自幼被扔在手心中呵护长大,家中呼奴唤婢,也算是位幸福的富家小姐了。

谁承想,在她四岁那年,举家团圆的元宵节夜里,因为仆人的大意,她被拐子拐走,与父母一生永别。此后她似乎成了被命运诅咒的女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与被欺凌侮辱中度过。

按一般的小说套路,这样出场的人物,在后文应该会被着重描写,可香菱却不是。那么,如此恢宏复杂的《红楼梦》为何要在开篇当初香菱被拐这段故事?

说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悲伤的问题,因为关于它的答案,真的太过悲苦。

图片

一,香菱是红楼女性集体命运的象征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出悲剧,在第五回,作者便剧透书中女子大多难逃“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惨结局。而在这个悲剧中,香菱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红楼梦》故事,是发生在由盛转衰的豪门之中,生活于绮罗之中的金钗,却只享受了短短几年的无忧时光,最后在四大家族覆没时,皆风流云散。这样的命运,是有命无运,有生于富贵的命,却没有尽情享受富贵的运。

香菱,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而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香菱与许多红楼女性的命运有相通之处。

譬如林黛玉,同是姑苏人氏,父亲同样神仙人品,母亲同是性情贤淑,香菱与她同被父母亲捧在手心,但却早年被迫离开父母,孤独无依。

又譬如妙玉,也是姑苏人氏,同样出身世族,也同样被建议出家,最后也不得不离开故乡家园,流浪漂泊。

图片

此外,香菱与秦可卿,亦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她们的外貌,当初周瑞家的初次见到香菱,第一反应是她“有东府容大奶奶的品格”,这句话点出的不仅是两人姿容上非常相似,一定角度上来看,她们的幼年也是相似的。

香菱是甄士隐年过半百才得的女儿,被甄士隐视为遗憾。秦可卿当初和一个男孩被秦业抱养,后来男孩早夭,“只剩下个女儿”,被秦业视为遗憾。


当然,更相似的,是她们的病情,秦可卿当初卧床,是因情志失和,肝气郁结,导致经血累月不至。而香菱在薛蟠的虐待下也因情志抑郁患上了干血症,最后枯萎死亡。

而纵观其他女儿,谁不都是有命无运者?她们生长于富贵绮罗之中,却缺乏圆满的运气,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莫大的遗憾。

图片

二,人生就是各种命运颠倒,你方唱罢我登场

香菱幼时,家中过得富足安康,父亲优游闲乐,她也被父母亲所疼爱。谁知因为元宵看灯,她被拐走,从过的是地狱般的日子。

香菱被拐后,甄士隐夫妇的精神很快被击倒,不出一年,家里又因隔壁失火殃及,甄家彻底化为瓦砾场。

而当初甄士隐曾资助过得贾雨村,一朝得势,再见到当初回顾他的甄家丫头娇杏时,将其取回家中,又过几年,贾雨村正妻病逝,娇杏得以扶正,后来成为一品夫人。

当初的主子小姐,成了贫民丫头,当初的卑贱下人,却成了一品夫人。人生就是这样颠颠倒倒,世事是如此难以预料。


而四大家族亦逃不过这种定律,譬如贾宝玉和贾芸,当初十八岁的贾芸自甘跪拜十三岁的贾宝玉为父亲,为一份差事在王熙凤跟贾琏之间来回奔波,进入怡红院见到花袭人都不敢正视一眼。后来贾府败落,贾宝玉困顿破庙,却是自食其力的贾芸仗义资助。

又譬如曾经因为一碗枫露茶被撵出贾府的茜雪,在贾宝玉落魄时也挺身而出。

一切正如《好了歌》中唱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图片

三,无人能逃得过情感的羁绊

甄士隐本性恬淡,是神仙一流的人品,曾有几次“觉醒”的机会,可是一直舍不得放下女儿。世俗烟火之情,最难割舍,所以在从太虚梦境醒来时,见到女儿便什么也忘了;在女儿被道人讨要出家时,他舍不得给;后来女儿被拐,他哭得死去活来,最后才顿悟过来,随道人云游去了。

巧的是,贾宝玉与甄士隐相似得紧,两人一样随性而为,一样不喜功名,终日优游度日,而且都生在富贵之中。

在十岁左右的年纪,他便有缘被引入太虚幻境,并且同样被提点,可是这次他并没有“觉醒”,而是仍然放不下温柔富贵乡,放不下儿女情长。

后来,也是在经历家族败落、红颜早逝,爱人消逝等一连串幻灭之后,才开始顿悟过来,此后出家为僧,茫茫云海,决然一人。

在这里,香菱就是情感羁绊的象征。

图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通过香菱被拐,暗示我们贾府终将在元宵节消亡

自古元宵节就是个快乐的日子,意味着太平和浪漫。可是《红楼梦》的开篇,却是一个伴随着拐骗的元宵。在这里,元宵的底色被涂成了绝望。

香菱的命运在元宵节发生了改变,甄士隐一家因为元宵节迅速走向绝境。更值得一提的是,甄家发生大火时,正是元宵节前后,此处有一段批语:“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这句话很值得深思,直,就是直隶,南直隶,就是南京,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南京之祸。稍微对《红楼梦》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曹雪芹曹家,就是在南京被抄的家,而抄家时间正好是元宵前后。

图片

所以,在带有自传性质的《红楼梦》中,元宵节注定是一个不太平的日子,贾家命运有可能在这天发生巨大转折。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贾元春在这一天丧命。理由是:

一、贾元春元宵节夜里省亲,且凌晨赶回宫里。在古代出嫁女儿忌讳日落之后回娘家,夜里省亲,很是诡异。

二,第五十四回,王熙凤元宵节说了一个房子大的炮仗在正月中那天放炮的笑话。说完又提到已经四更,大家赶紧散了。而炮仗就是元春的生命符号,房子大的炮仗,就是风光无限的元春,却只是璀璨一时而已。最后王熙凤提到的四更天,正是元春省亲回宫的时刻。所以元春非常有可能在元宵节凌晨暴亡,元春一死,贾家必将遭到重挫,命运开始出现转折。

图片

所以,香菱和甄家在元宵节陷入绝境,贾元春和贾家亦是如此。所谓小枯荣和大枯荣,正是如此。而从某方面来讲,香菱被拐,正是所有悲剧的预示,如此,香菱的命最苦最悲,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 1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刘十九
[ 唐 ] 白居易
原文 译文对照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注释
①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③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22:50 , Processed in 0.0694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