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4大才女,谢道韫只能排第四!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1个回答#热议# 为什么说不要把裤子提到肚脐眼?
刚阳文化
2022-10-17 · TA获得超过8625个赞
关注
魏晋南北朝4大才女,谢道韫只能排第四!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历史中每一个动乱的时期,也是个人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都会成为涌现出一大批文人雅士,如春秋战国时期,如近代民国时期,再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小说《世说新语》就讲述了这一时期名士们的言行和轶事,他们特立独行而又博学。这个时期有诗人陶渊明,哲学家王弼,音乐家嵇康,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古代四大美男。其实这个时期也有很多才华横溢、名流千古的才女,最著名的有4位,第一位更是名垂千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名:咏絮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出身于历史上著名的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不仅才思敏捷,更有名士的品质:果断干脆,品味高雅。作为东晋的女诗人,她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天她的叔叔谢安召集晚辈们读书讲学,天空中忽然飘起了大雪,谢安脑袋一转借机考起他们来,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抢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这时少女谢道韫望着天空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笑得合不拢嘴,这句话从此世代传诵,后人更是称能诗善文的才女为“咏絮之才”。谢道韫的才学,更是让她的小叔子王献之都佩服。可惜了谢道韫的遇人不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名:璇玑绝唱——苏若兰
前秦苻坚时期,武功县有个苏家少女,名惠字若兰,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苏若兰是魏晋三大才女之一,最出名的是她的回文诗。遗憾的是她只有一幅织锦回文《璇玑图》流传后世,传闻苏惠的丈夫奉命上任襄阳,想带着妻妾一起走,但苏惠为纳小妾的事赌气不去,丈夫和小妾走了,苏惠独守空闺,日子久了,便觉寂寞难耐,于是便开始吟诗作赋来消磨时光,这才有了“璇玑图”,丈夫看到璇玑图后,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于是派人把苏惠接到了身边,从此,夫妻恩爱到老。

璇玑图是文学史上的杰出之作,是艺术史上的珍品,更被史学界奉为宝物,在历朝历代都广为流传,得到无数人的颂扬赞美,女皇武则天更是因其绝妙,为其作《序》,大赞若兰之才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名:愁思之文——左棻

左棻从小就好学,会写文章,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因其名声将她纳为妃嫔,但不受宠,把她当作一个才女的摆设。经常受诏,作命题作文。《离思赋》,便是其中一篇,是她的代表作。每当宫中有红白喜事,左棻总要奉命写些感慨诗赋,所以,说左棻是嫔妃,倒不如说她是宫廷诗人来得贴切,作为一个女人,一生都没有得到爱情。她孤独一生,在宫墙之内只有对家人满满的思念。

钱钟书曾赏评过左棻的《离思赋》:

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棻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名:名垂千古——蔡文姬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名的才女,天文数理样样精,会写文章会作诗,擅辩论又擅音律。音律上,她所作《胡笳十八拍》,在明朝被评论: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诗词上,她所作的《悲愤诗》甚至影响了曹植和杜甫。书法上,蔡文姬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真书草书都能写。

曹操曾问:“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文姬说:“当初父亲留下书籍四千余卷,但因战乱,保存下来很少,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本。”曹操:“我派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文姬:”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于是蔡文姬写了数百余篇,没有一点错误,曹操大为赞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古代一直奉行的是男尊女卑,有才华的女子很有压力,女子能成才是更加不容易,所以这些历史中的才女更值得我们后人钦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人是不比男人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2: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传颂武则天盛赞的《璇玑图》,竟是作者挽回负心汉的一种手段
www.163.com 2023-01-23 18:36
透过历史的烟尘,在才女的星空下徘徊,东晋时一个名叫苏惠的女子,犹如一颗明亮耀眼的星子,在悠远的天幕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她与蔡文姬、谢道韫并称魏晋三大才女,虽只有一幅羞制织锦《璇玑图》流芳于世,却是妙手天成,孤篇横绝。《璇玑图》绣在一块儿八尺见方的手帕上,以五色丝线织绣而成,全文八百四十一个字,分二十九行,二十九列,呈‘井’字形纵横回旋,反复吟诵皆成文,可组成三、四、五、六、七言诗近万首。

因着这《璇玑图》,她成为回文诗的集大成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她以后,历代文人学士也创作了许多回文诗词,但都不曾超越她的成就,就连一代女皇则天皇帝也‘感其妙绝’,特为之作序,说‘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

然而,让世人难以料想的是,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杰作,对作者本人来说,竟然并非纯为艺术而创作,这流传千古,直至今日,仍让学者惊叹的《璇玑图》追根溯源,只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妻子,为感动变心的丈夫,挽回濒临破碎的婚姻,呕心沥血,以千般柔情织就的爱情信物。

璇玑,原指天上的北斗星,《璇玑图》图如其名,图上的文字恰如天上的星辰般玄妙有致,而图中蕴含的她对他的情意,亦如星辰般深邃永恒,这个由文字组成的奇妙方阵,纵横成诗,可以解读出万首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作品,幽怨处催人泪下,愉快处令人欢快大笑,真可谓奇思妙想、巧夺天工。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时空渺渺,苏若兰的芳影已无从追寻,她的其他五千余首诗文亦已散佚,然则,璇玑图仍将历史的星空千古闪耀,让无数心灵能领听到,许多年前一个女子的隔窗低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2: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璇玑图


复制


完善

[南北朝]苏蕙

qín

qīng

liú

chǔ



xián

shāng

qín





shēng

bēi

cuī

cáng

yīn



yǒng



wéi

kōng

táng

xīn

yōu

zēng



huái
怀
cǎn

shāng

rén

fāng

láng

dōng



jiē


西
yóu

wáng


姿
shū

yǎo

tiǎo

bǎi

shào

nán

zhōu

fēng

xīng



hòu

fēi

huāng

jīng



suǒ

huái
怀
tàn

jiē

zhì

lán

xiū

táo

lín

yīn



sāng

huái
怀
guī



guǎng
广




wèi

zhèng

chǔ

fán



jié

zhōng

wéi

yín

xiá

kuàng



shāng

zhōng

qíng

huái
怀
diāo

xiáng

fēi

yàn

cháo

shuāng

jiū





wēi



xiá

zhì

yǒng



cháng

tàn



néng

fèn

fēi

wàng

qīng

wéi

fáng

jūn



jiā



mào

liú

quán

qīng

shuǐ



yáng

juàn





rén

shuò

xīng



shāng

shuāng







gǔn



xiǎng

huá

shì

róng

lǎng

jìng

míng

shèng



cháng

jūn



bēi

hǎo

chóu

jiù

ruí

wēi

jié

cuì

róng

yào

liú

huá

guān



róng

wéi

shuí

gǎn

yīng

yào

zhū

guāng

fēn





yáng

chóu

tàn



róng

cuī

shāng

xiāng

bēi

qíng



gǎn

shāng

qíng

zhēng

gōng



tóng

shēng

xiāng

zhuī

suǒ

duō



gǎn

shuí

wéi

róng

táng

chūn

fāng

shū



rén

jūn

róng

shēn



wéi

jiān

shēng

huàn

duō

yīn

yōu

chán

qíng

jiāng





qīn

cāng

qióng

shì

zhōng



zhì

zhēn

qiáng

qín

xīn

bīn

jūn

shēn

shēn

jiā

huái
怀
yōu

shì

yīng

zǎo

wén

fán



lóng

níng



gǎn



cén

xíng

yíng

chéng

róng

míng

tíng

miào

miàn

bǎi

gǎi

hàn







jiān





màn

màn

róng

yào

huá

diāo

jīng





shāng

qíng

yōu

wèi

yóu

qīng

gǒu

nán

wéi

xiǎn

shū

zài

zhě

zhī

pǐn

rùn



chóu



jiān

shì

dīng



zhuàng

guān

shì

róng



jūn

zài

shí

yán

zài

yán

zài



shòu

luàn

huá



chéng

huò





jìn



cuì



shēng



yuān

chōng

yán

yào

xiù



mèng

xiǎng

láo

xíng

jùn

shèn

shèng

jiè



xiāo

zuò

zhòng

gǎn





piāo

shī

qiān

yāng

shǎo

zhāng

shí

sāng

shī

duān



zhōng

shǐ

shī

rén

yán

zhēn

hán

cuó

shēn

xīng

hòu



yuán

rén

róng





qīn

piāo

shēng



qiān

jīng

huī

shèng



fēng



píng

shǐ

xuán

qíng

xián

sāng



suì

é



jiàn

niè

bān

huò

chán

zhāng

xīn

jiù

wén



tiān

zuì



shén

hèn

zhāo

shèng

xīng

zuò



xīn



míng

bié

gǎi

zhī

shí

shēn

wēi

zhì





yīn

jiān

chén

shuāng

fèi

yuǎn

wēi







xiá

wēi



mèng


鹿


shì

shī



xiǎn

háng

huá

zhōng

diāo

yuān

chá



zhào

jié

suǒ

nìng

xián

shuǐ









yuàn

yīn

yōu

yuán

qīng

xuān

míng





xīng



yuàn

shì

róng

shǐ

sōng

zhòng

yuǎn



shì

hǎo

shì

xiōng

wéi



jūn

shū

qiáo

guì



bèi

kuàng

dào



shāng

huái
怀


wǎng

gǎn

nián

shuāi

niàn

shì

jiù

qiān



huò

yòng

fēi





hài

shèng

jié







píng

gēn

dāng

yuǎn

tàn

shuǐ

gǎn

bēi



yōu

yuǎn

láo

qíng

shuí

wéi





jīng

zài

zhāo

yàn

niǎn





pèi

zhì

wéi

tóng

shuí

jūn

nán









qíng

āi



suì

shū

tàn

shí

jiàn



huái
怀
huān

wǎng

fáng

qīng

shí

hàn

jiāo

zhōng

yīng

qīng

xīn

qīn

yīn

yún

xún

xīn

fèng

zhī



zhě

shuí

shì







qīng



jiàn





luó

méng

qīng

shēng

chéng

yíng

zhēn

huáng

chún

zhēn

zhì



zhuān

suǒ

dāng

lín

shā

liú

tuí

shì





chén

huá

yīng



yào

qián

yáng

lín


西
zhāo

jǐng

báo



sāng

lún

wàng

wēi

jīng

gǎn

tōng

míng

shén

lóng

chí

ruò

rán

shū

shì

wéi

shí

nián

shū

bái




西


guāng





chán

màn

wán

xiōng



shuí

yún





shēn

qīng

fēi

zhāo

kuī



yíng



shū



shèng

yǒu

shuāi







bēi

liú

mēng

qiān

tuì
退
xiū

xiào







huī

guāng

chì

jié

shū

wén





zhōng







xīn



zhì

shū

fèn





shī

diàn



wēi

yuǎn

jiā



yōng

piāo

xiǎng

qún



sàn

qiè





huái
怀


róng

yǎng



róng

huá



shì

shēn

jiāng



shuí

wéi

shì

róng

jié

dūn

zhēn

shū





huái
怀
bēi

āi

shēng

shū

guāi

fēn

shèng





qíng

yōu

gǎn

wéi

āi

zhì

jié

shàng

tōng

shén

zhǐ

tuī

chí

suǒ

zhēn





gōng

jiāng

suǒ

chūn

shāng

yīng

xiáng

yàn

guī

huáng



chéng

zhě

zuò



xià



fēng

fēi

cǎi

zhě



chā

shēng

cóng

shì

jìng

xiào

wéi



xiāng

qīn

gāng

róu

yǒu



wéi

jiàn

rén

fáng

yōu

chǔ



mǐn

wēi

shēn

cháng



bēi

kuàng

gǎn

shēng

mín

liáng

shān

shū

sāi





jīn




智能诗词翻译
璇玑图翻译
【注释】:
北朝前秦苻坚时代, 苏蕙曾以五色丝线织成《璇玑图》,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各二十九字,方阵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选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目前统计约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情伤」,堪称回文诗中之千古力作!
该古诗《【璇玑图】璇玑图全诗及翻译》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b965543ac9b9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最无耻的外戚:崇祯帝的岳父周奎最后什么下场?
2021-03-19 16:50:24风云人物
外戚就是皇帝的亲戚,他们的命运与皇帝休戚与共,按理说他们应该极力支持皇帝才对。可是明朝末年,财政十分困难,崇祯帝想让外戚们来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结果却让他失望了。有一位外戚与崇祯帝的关系最近,家里也很有钱,他却非常吝啬,不仅不愿意捐钱,在明朝灭亡后,还将皇太子送给了清朝!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此人名叫周奎,是崇祯帝的岳父。据记载,周奎祖是顺天府大兴县人,祖籍苏州,原本就是一介普通百姓。天启六年,周奎开始走运了,他的二女儿被选为信王朱由检的王妃,因此他也被授予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的虚职。一年后,信王朱由检即位,周奎成为皇帝的岳父,待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升为都督同知。

由于周皇后非常贤惠,崇祯帝对周家也颇为照顾,周奎升为右都督,连他的儿子也升任都督同知。崇祯三年,周皇后的长子被册封皇太子,崇祯帝加恩群臣,周奎被赐予嘉定伯的爵位,“食禄一千石,给以诰命”。别看周奎没有实际职务,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岳父,所以巴结他的人还是很多的。

因此,周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很快就发家致富,从一介普通百姓,一举成为明朝京城的巨富。可以说周奎获得一切,都是靠着女婿崇祯帝得来的,可是这个人却鼠目寸光、视财如命,是个典型的“铁公鸡”。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十,崇祯帝得到奏报,李自成的大军占领宁武,另一支军队攻占真定,兵锋直指北京城。



为筹措军饷,崇祯帝核对名籍,要求外戚们捐资助饷。崇祯帝加封周奎为嘉定侯,派太监徐高来到周奎家中宣旨。徐高说:“休戚相关,无如戚臣,务宜筹五万至十万,协力设处,以备缓急。”没想到周奎却说自己没钱,徐高哭着劝说半天,周奎油盐不进,反正就说自己没钱。徐高气得拂袖而起,“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何益?”

周奎最后没有办法,拿出了一万两银子。但崇祯帝认为太少,限额二万两。周奎不想再交,于是向女儿求救。周皇后拿出了五千两,让周奎再凑五千两。没想到周奎贪得无厌,居然将女儿给的五千两扣下两千两,只上交了三千两。

九天后,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开始进行“拷饷”。农民军闯入周奎的家中,周奎的妻子、儿媳妇全部自缢,儿子也被抓走。在严刑拷打之下,周奎被迫向农民军上交家财,光白银就多达五十二万,另外“珍币复数十万”。靠着这些钱财,周奎总算保住一命,但也成为世人的笑柄。

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对周奎还不错,“赏故明周后父嘉定侯周奎缎百匹、银百两”。周奎也想表现自己,取悦清朝统治者。这时候,有个太监将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送到了周奎家中。当时,长平公主也在周府,“相见掩面泣”。可是周奎却将外孙献给了清朝。清朝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然后将其处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最无耻的外戚:家资丰厚却视财如命,还将太子献给清朝
www.163.com 2020-10-23 08:00
外戚就是皇帝的亲戚,他们的命运与皇帝休戚与共,按理说他们应该极力支持皇帝才对。可是明朝末年,财政十分困难,崇祯帝想让外戚们来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结果却让他失望了。有一位外戚与崇祯帝的关系最近,家里也很有钱,他却非常吝啬,不仅不愿意捐钱,在明朝灭亡后,还将皇太子送给了清朝!
此人名叫周奎,是崇祯帝的岳父。据记载,周奎祖是顺天府大兴县人,祖籍苏州,原本就是一介普通百姓。天启六年,周奎开始走运了,他的二女儿被选为信王朱由检的王妃,因此他也被授予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的虚职。一年后,信王朱由检即位,周奎成为皇帝的岳父,待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升为都督同知。

由于周皇后非常贤惠,崇祯帝对周家也颇为照顾,周奎升为右都督,连他的儿子也升任都督同知。崇祯三年,周皇后的长子被册封皇太子,崇祯帝加恩群臣,周奎被赐予嘉定伯的爵位,“食禄一千石,给以诰命”。别看周奎没有实际职务,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岳父,所以巴结他的人还是很多的。
因此,周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很快就发家致富,从一介普通百姓,一举成为明朝京城的巨富。可以说周奎获得一切,都是靠着女婿崇祯帝得来的,可是这个人却鼠目寸光、视财如命,是个典型的“铁公鸡”。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十,崇祯帝得到奏报,李自成的大军占领宁武,另一支军队攻占真定,兵锋直指北京城。

为筹措军饷,崇祯帝核对名籍,要求外戚们捐资助饷。崇祯帝加封周奎为嘉定侯,派太监徐高来到周奎家中宣旨。徐高说:“休戚相关,无如戚臣,务宜筹五万至十万,协力设处,以备缓急。”没想到周奎却说自己没钱,徐高哭着劝说半天,周奎油盐不进,反正就说自己没钱。徐高气得拂袖而起,“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何益?”
周奎最后没有办法,拿出了一万两银子。但崇祯帝认为太少,限额二万两。周奎不想再交,于是向女儿求救。周皇后拿出了五千两,让周奎再凑五千两。没想到周奎贪得无厌,居然将女儿给的五千两扣下两千两,只上交了三千两。

九天后,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开始进行“拷饷”。农民军闯入周奎的家中,周奎的妻子、儿媳妇全部自缢,儿子也被抓走。在严刑拷打之下,周奎被迫向农民军上交家财,光白银就多达五十二万,另外“珍币复数十万”。靠着这些钱财,周奎总算保住一命,但也成为世人的笑柄。
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对周奎还不错,“赏故明周后父嘉定侯周奎缎百匹、银百两”。周奎也想表现自己,取悦清朝统治者。这时候,有个太监将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送到了周奎家中。当时,长平公主也在周府,“相见掩面泣”。可是周奎却将外孙献给了清朝。清朝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然后将其处死。
参考资料:1.《明熹宗实录》;2.《崇祯长编》;3.《明史》;4.《明季北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亡时崇祯帝有多惨?满朝文武大臣离心,偌大的北京城竟无人可守
www.163.com 2021-02-12 00:22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捐款闹剧
当李自成率部进抵大同并且于三月初一日进入大同之时,大同总兵姜環不战而降,代王及其宗室全部被处死,大同巡抚卫景瑷在海会寺自缢。
面对这种急剧恶化的形势,朝廷一面下令放弃宁远,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率军入卫,召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军入卫;一面设法筹措军饷,凡押在监狱的犯罪官僚如曾缨、侯恂、郑二阳等人一律“助饷赎罪”,其他勋戚官僚一律按官爵高低“捐助饷银”。

这种病急乱投医的举措的效果适得其反,与初衷背道而驰。
据赵吉士《寄园寄所记》所说:
“奸徒李琏言利之疏人,欲尽江南缙绅富民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阁学钱公士升术然日:此乱本也,拟刑部提问。思宗意亦不,命改票。公具疏痛驳之谓:室万国家元气所关,故《周礼·荒政》有保富之法,今天下秦晋楚豫无一宁宇,惟江南数郡未动耳。若此法行,驱天下皆为盗贼矣!'最切直,大拂上意。”
李琏的动议虽未得以通过,但后来还是搞了捐饷的闹剧。而事实上捐饷所得寥寥可数,在京城只有太监王永祚、王德化、曹化淳各自捐了五万两银子,其余官僚个个如同铁公鸡一毛不拔。
阁臣魏藻德仅捐五百两,阁臣陈演在皇帝面前装穷,表白自己一向清廉,从未向吏、兵二部“讨缺”(索贿卖官)。那些勋戒官僚宦囊鼓鼓却十分吝啬。太监徐高受命劝谕嘉定伯周奎(思宗的岳父),周奎始终不肯松口,气得徐高拂袖而起:“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何益?”
周奎被逼无奈,才忍痛捐了一万两。其余勋戚官僚纷纷仿效,没有一个捐饷超过一万两的。太监们为了躲避捐助,各自在大门上贴出“此房亟兑”的条子,并把古玩杂物摆摊出售,仿佛已经穷到非典卖家当不可的地步;有的人甚至公然大发牢骚,在宫门上写打油诗:“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流露出改换门庭的奴才劣根性。

事实表明这些人不是没有钱财,后来闯王进京后,对他们进行拷掠追赃,先前在皇帝当面劝谕后勉强捐银一万两的太监王之心,一下子拿出了十多万两,从周奎家抄出银子五十多万两,陈演也献银四万两,便是明证。
2、大臣的表演
在这种不祥的亡国之兆的阴影下,三月初八日宣府危急,巡抚朱之冯顽抗,不料士兵倒戈,迫使他拔刀自刎。
皇帝派去的监军太监杜勋带头投降,“蟒袍鸣驺,郊迎三十里之外”。三月初九日阳和兵备道于重华投降,出郊十里迎接闯王,三月十一日束手无策的思宗再次颁布罪已诏,检讨自己十七年的失误,希望能够得到臣民的谅解。
他的目的是想号召臣民“雪耻除凶”,挽狂澜于既倒。但时已至此,人心早已涣散,惶惶不可终日。
别说一般百姓,就是朝廷大臣也失去了信心。思宗每日召集大臣筹划对策,大臣们除了说此“练兵按饷不及”之类的套话,别无建设性意见。
每次奏对,大僚只称“待罪”,小官沉默不语,仿佛举朝无人,思宗每次召对完毕都痛哭回宫。
三月十二日,李自成军队逼近京郊,朝野大震。思宗召集群臣询问对策,居然毫无回音,只有一人提出关闭城门禁止出入的坐以待毙方案。
次日思宗再次召见群臣询问御寇方略,诸臣噤若寒蝉一言不发,气得他大骂兵部尚书张缙彦“负国无状”,张缙彦索性“攒纱帽”,顿首乞求罢官。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军队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以及应召前来勤王的总兵唐通不战而降,拱手让出捍卫北京的最后一道关隘;巡抚何谦与总兵马岱临阵脱逃。
三月十六日,思宗在中左门召见考选官滋阳知县等三十三人,讨论“剿寇生财”问题,从君臣对话中看不出末日即将来临的迹象。
这时内侍突然送上一件紧急公文,思宗打开一看顿时脸色骤变,起身入内。
这份紧急公文是京郊昌平县陷落的塘报,当天黎明李自成军队攻占昌平,总兵李守(襄城伯李国桢之侄)自杀,十二陵(皇陵)享殿被毁。
这天夜晚,李自成军队从沙河挺进,直犯平则门。火光烛天,李自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城下,京城内部原先看上去似乎上下一心的官僚群体。立时分化瓦解,犹如大厦将倾飞鸟各投林。
一些投机分子秘密策划应变措施,以迎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改朝换代。
兵部官员魏提塘遇见一名高级官僚的长班(听差),只见他从袖中抽出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太监及文武大臣“公推开门迎贼”事宜,领衔的是太监头目曹化淳、兵部尚书张缙彦。
《流寇长编》的编者为这条独家“新闻”写了一句按语:“此事万斯同面问魏提塘所说”,见确有所据,以后几天的事态发展也证实了这点。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军队东路进至高碑店,西路进至西直门外大炮不停地轰击城墙。思宗照例上早朝,大家相对而泣,惘然无措。
大臣们议论纷纭,有的说“冯铨当起”,有的说“杨维垣当用”,有的说“封刘泽清为东安伯”,思宗一概不予理睬,在御案上写了十二个字密示司礼监太监王之心,随即抹去。据说,其中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事态已经发展到毫无转机的地步了。
中午时分,李自成军队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守城的三大营士兵一触即溃。这也在情理之中,守城的都是老弱残兵及宫内太监,毫无战斗力,何况没有人烧饭,个个都饥饿不堪,岂能抵挡排山倒海般的攻势!阵地上布满了火车、巨炮、蒺藜、鹿角等障碍物,阻挡不住潮水一样涌来的人海。城墙外面全是身穿黄色衣甲的造反大军。
有人形容当时的情景:“四面如黄云蔽野”,把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三月十八门、李自成军队继续冒雨猛攻,守城士兵既忧且惧、一味向外面放空炮,没有铅子、只有一阵硝烟和空响.仿佛在那里放爆竹烟火,敷衍塞责拖延时辰而已。
李自成在彰义门外向城上喊话.负责守城事宜的襄城伯李国桢在城头大声回话:“我入你营为质,你当遣人与圣上面讲。”李自成回答他:“何用为质!”立即派已投降的太监杜勋进城传话。
杜勋进城后,奔往大内,向皇帝传话:“贼入马强众,锋不可挡,皇上当自为计。”
内阁首辅魏藻德等人也在场,他们一起听了杜勋转述李自成的谈判条件——“割地讲和”,具体内容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两,此后可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帮助守卫辽东、但不奉朝觐。
思宗问魏藻德:“此议如何?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老奸巨猾的魏藻德怕承担责任,一声不吭,一味鞠躬俯首。焦躁不安的思宗靠立在龙椅背后,再三征询魏藻德的意见,魏藻德始终一言不发。
思宗只得命杜勋出城向李自成回话:“朕定计,另有旨。”谈判既然不能达成协议,除了顽抗之外别无他法了。
思宗亲笔写了一道“亲征诏书”,讲了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大话,什么“朕今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委太子”云云。
随后紧急召见驸马督尉巩永固,要他率家丁护送太子南行,巩永固告诉他不敢私蓄家丁,即使有家丁,也无法冲出重围。
于是思宗叫来太监王承恩,要他召集内员,准备守卫宫城李自成见谈判没有结果,便下令全线攻城。守城太监曹化淳按照“开门迎贼”的公约,首先打开了彰义门投降,与此同时,德胜门、平则门也随即开启,北京外城全部陷落。
这时思宗在大内召问阁臣:“卿等知外城破乎?”阁臣回答:“不知,”思宗再问:“事亟矣,今出何策?”阁臣的回答是自欺欺人:“陛下之福自当无虑,如其不测,臣等巷战,誓不负国。”

所谓“臣等巷战”当然是句空话,不久守卫宣武门的太监王相尧、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守卫齐化门的成国公朱纯臣等,不约而同地打开城门投降。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巷战”。
三月十八日夜,内城各门全部打开,炮声顿时停息,李自成军队已经控制了京城。京城上空烟火弥漫,微雨不绝,细雨中夹杂着雪花,在烟雾迷蒙中洒向全城。
焦躁不安的思宗不停地在殿陛间徘徊,得到内侍报告内城陷落的消息,忙问:“大营兵安在?李国桢安在?”得到的回答是:京营总督李国桢早已自顾逃命,大营兵已作鸟兽散,内侍们劝皇上“急走”。
3、杀妻弃子自杀
思宗似乎将信将疑,带了心腹太监王承恩跑到煤山(即景山)上,四处瞭望,但见烽火烛天,内城确已陷落,才返回乾清宫,布置应急善后事宜。
他对皇后说:“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周后伤心地恸哭:“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思宗听了凄怆得不能抬头仰视,连饮十几杯酒以后,命令内侍立即传旨给后宫嫔妃及懿安太后,要他们自尽。接着要内侍侍唤“主儿”,主儿即他的儿子——太子、定王、永王匆忙赶来时,思宗训斥他们马上改装,亲自为他们穿上旧衣,告诚道:
“尔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吧!不必恋我,朕必死社稷,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的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相公;若遇平民,老者呼为老爹,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兄长,呼文人为先生,呼军人为户长,或称曰长官。”又叮嘱:“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勿忘我今日戒也!”
临别时,他大声说:“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也?”便呜咽得不能出声,左右侍从被这生离死别的情景感动得失声痛哭。周后诀别三个儿子后,恸哭着返回坤宁宫。思宗看着太监带着三个儿子出宫,便来到坤宁宫,见周后已经上吊自尽,连声说:“好!好!”

十六岁的女儿长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想宗对她说:“尔何为生我家?”挥剑向她砍去,公主用手臂挡了一下,被斩去一条手臂,立刻昏厥过去。思宗以为她已经气绝身亡,便匆匆离去。
第二天李自成军队进宫后,把长平公主的“尸体”送到外公周奎家,不料五日后宛转复生。顺治二年(1645年)长平公主向清朝皇帝提出请求允许她出家为尼,清帝不许,命她与思宗生前选定的驸马周世显(太仆公之子)完婚。
次年,长平公主因思念皇父皇母泣血而死,年仅十八岁,明朝遗老松江人张宸作《长平公主课》为之哀悼,这已是后话了。
却说思宗从坤宁宫来到南宫(仁寿殿),命宫女逼懿安太后张氏自缢,仓促离去。
此时懿安太后并不知道外间消息,没有遵旨自缢。
次日晨望见火光,张氏知道大势已去,欲拔剑自刎,无力下手,就悬梁自缢,被宫女救下,送入侧室,过了几个时辰,张氏在侧室自缢。李自成的先头部队进入宫内营救,张氏逐渐苏醒。
忽闻有人大喊张太后娘娘安在?此入正是李自成手下大将李岩,他深感张太后素有圣德,不可使她受辱,要宫女扶坐,受他九拜。这天晚上,张氏从容自缢。
十月间,清帝把她合葬于熹宗的德陵。思宗从张太后处出来,已是深夜,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陪同下娘娘安在?
李自成手下大将李岩,他深感张太后素有圣德,不可使她受辱,要宫女扶坐,受他九拜。这天晚上,张氏从容自缢。
十月间,清帝把她合葬于熹宗的德陵。思宗从张太后处出来,已是深夜,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陪同下来到煤山(即景山),在寿星亭附近一棵大树下上吊自杀,王承恩随之也上吊。
时间在十八日后中夜,即十九日凌晨(子刻)。
这行动极其秘密,所以宫内宫外都不知道皇上下落,一直到二十二日才被发现。后人根据发现此事的太监传闻,思宗列国的情况大同小异。文秉说:“二十二日庚戌得先帝遗魄于后苑山亭中,与王承恩对面缢焉。

先帝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绸库,一足跣,一足有绫袜,红舃(复底鞋),袖中书一行云: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于天上,不敢终于正寝;又一行云: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赵士锦说:“二十二日贼接得先帝遗躬于煤山松树下,与内监王承恩对面缢焉。
左手书'天子,二字,身穿蓝袖道袍红裤,一足穿靴,一足靴脱,发俱乱,内相目睹,为予言也。”陈济生说:“至(二十二)日将午,始闻先帝凶问,同乘笔司礼王之心(按:应为王承恩)缢于后宰门煤山之红阁(红阁系先帝于二月间命助卫诸臣演习弓马,亲自御览之地),所御玄色镶边白锦绸背心,上有御笔血诏,略云:
诸臣误朕,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联尸,决勿伤我百姓一人。”
冯梦龙说:
“先帝披发,衣白锦绸夹蓝纱道袍,下体白锦绸库,一足跷,一足有绫袜及红方舃。于衣带得血诏云: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这些话何其悲哉!让人对这位本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顿生同情之心。

明思宗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享年三十五岁(虚岁)。他的死意味着明朝的覆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3: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历史上周世显是怎么死的 真实历史上周世显简介
原|2022-03-22 16:36:02|浏览:68

1、真实历史上周世显是自杀的。

2、周显,即周世显,生卒年不详,为明朝崇祯帝之女长平公主之驸马。

3、长平公主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爱女,闺名朱媺娖,她是崇祯帝里几个公主中唯一活下来的。其她的像皇后贵妃还有小公主们,都被崇祯帝要么逼死要么用剑刺死。本来长平公主也难逃一劫,但是崇祯帝在砍下她一只手臂后还是没有刺下最后一剑。

4、在北京城城破前,大明王朝灭亡前,长平公主断臂之前的一年,她还是个快乐无忧的正值豆蔻年华的美丽公主。公元1644年,她的父亲正要将她许配给周世显,奈何世事弄人。传说周世显自是个达官贵人之子,生的英俊潇洒。

5、在戏剧里,他自小就和长平公主戏耍玩闹,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的感情是从小就有的。只等那一天完婚后,二人相依相偎,白头到老,看着膝下的子孙满堂多么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3: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藻德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魏藻德(1605-1644),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状元,授修撰。十六年以疏陈兵事召对称旨,骤擢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居位一无建白,仅倡议令百官捐助。次年,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北明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李自成破京师,被执,勒令输金,受刑而死。其人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然有才无德,又不能以天下为己任,想出治国之策。终至投敌后惨死狱中。

  5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本名
魏藻德

字号
字师令,一作恩令
号清躬

所处时代
明末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直隶通州

出生时间
公元1605年

去世时间
公元1644年

目录
1人物生平
2史籍记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魏藻德(1605-1644)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崇祯十三年(1640)状元,授修撰。其人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官至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

崇祯末年,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的情况下,崇祯急于筹集军饷,命官员捐款"助饷",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征饷之事未见其成果而草草了事.

崇祯十七年,在北京城内外交困之时,魏藻德临危受命,成为内阁首辅,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崇祯问他有何对策,一向口若悬河的他选择了闭口不言,崇祯再问,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自缢,明朝覆亡

魏藻德躲在家里静静的等待着未来的日子,这个尚未到不惑之年的年轻首辅相信他还有还长的路走,凭借他的才高八斗,口若悬河,李自成的大顺朝一定会爱惜他不世出的才能,东山再起,出将入相。

李自成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殉死?这个无耻的人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我正准备效力新朝廷,哪敢去死。)现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将捕入城后,大将刘宗敏即刻抓捕魏藻德等重臣入狱,要求只有一个,跟崇祯当时的要求一样,捐款助饷。魏藻德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

继续用刑,魏藻德曾在狱中呼喊,之前没有为主尽忠报效,有今日,悔之晚矣!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他的儿子随即被处死。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明史》卷二百五十三(节选)

魏藻德,顺天通州人。崇祯十三年举进士。既殿试,帝思得异才,复召四十八人于文华殿,问:"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藻德即以"知耻"对,又自叙十一年守通州功。帝善之,擢置第一,授修撰。演为人既庸且刻。恶副都御史房可壮、河南道张煊不受属,因会推阁臣谗于帝,可壮等六人俱下吏。王应熊召至,旋放还,演有力焉。

自延儒罢后,帝最倚信演。台省附延儒者,尽趋演门。当是时,国势累卵,中外举知其不支。演无所筹画,顾以贿闻。及李自成陷陕西,逼山西,廷议撤宁远吴三桂兵入守山海关,策应京师。帝意亦然之,演持不可。后帝决计行之,三桂始用海船渡辽民入关,往返者再,而贼已陷宣、大矣。演惧不自安,引疾求罢。诏许之,赐道里费五十金,彩币四表里,乘传行。

演既谢事,蓟辽总督王永吉上疏力诋其罪,请置之典刑,给事中汪惟效、孙承泽亦极论之。演入辞,谓佐理无状,罪当死。帝怒曰:"汝一死不足蔽辜!"叱之去。演赀多,不能遽行。贼陷京师,与魏藻德等俱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四月八日,已得释。十二日,自成将东御三桂,虑诸大臣为后患,尽杀之。

十五年,都城戒严,疏陈兵事。明年三月,召对称旨。藻德有口才。帝以己所亲擢,且意其有抱负,五月,骤擢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藻德力辞部衔,乃改少詹事。正统末年,兵事孔棘,彭时以殿试第一人,逾年即入阁,然仍故官修撰,未有超拜大学士者。陈演见帝遇之厚,曲相比附。八月,补行会试引为副总裁,越蒋德璟、黄景昉而用之。藻德居位,一无建白,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十七年二月,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驻天津,而命方岳贡驻济宁,盖欲出太子南京,俾先清道路也。有言百官不可令出,出即潜遁者,遂止不行。

及演罢,藻德遂为首辅。同事者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皆新入政府,莫能补救。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复逮其子追征,诉言:"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贼挥刃斩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4: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德化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其他人物相关
王德化,山西大同人,明末太监,时称二王公。崇祯末年为司礼监太监。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王德化

出生地
山西大同人


职    业
司礼监太监

别    名
二王公

目录
1人物生平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崇祯时掌东厂以惨刻,兵部尚书陈新甲与德化关系密切,故下属贪赃而不获罪。叙缉奸功,荫弟侄锦衣百户。崇祯十四年(1641年),左侍郎备列诸监局职掌而不及东厂,德化以辞职疏争。又与东厂理刑吴道正等侦察阁臣薛国观阴事,致其死。同年八月,帝亲临太学,令王德化"率群臣习仪于太学"。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二月,受命尽督内外军。三月,闯王李自成陷北京,王德化开德胜门迎李自成,当时朝廷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门外,上笺劝进。德化看到这些大官就生气,大骂:"误国贼,天子何在?汝辈来此何干!"看见人即挥拳殴打,看到的人皆抚掌称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4: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城人心中的城隍神——薛国观
精选本地资讯 2022-01-15 09:10
薛国观(?-1641),字家相,又字宾廷,明代韩城县城内北关(今韩城市金城区晨钟村)人。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任莱州推官。
天启年中,历任户、兵、刑部都给事中(谏诤时政得失之官)。
崇祯九年(1636),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升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再加少保、吏部尚书,进武英殿。
被弹劾罢官,归里修筑(改造)城墙。
生于名门望族


薛国观,公元1590年前后出生于韩城城北巷。薛国观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薛麟驹。薛麟驹本是薛族郡望河东汾阴人,北魏时迁居韩城。其孙子薛端、薛裕,玄孙辈薛胄、薛浚等人均在朝为官,且世袭爵位。为韩城历史上有名的“四代世家”。
朝代更迭,世事沧桑,薛家这一支传到薛国观的父辈时,只能说算是较为殷实的富裕农家。薛国观同封建社会的一般读书人一样,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路子。兄弟四人,苦读经书,以薛国观学业最好。
显于甲科取仕


万历四十七年(1619),他以第二甲的成绩荣登进士榜,一举成名。
薛国观的仕途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从天启四年任莱州推官起,先后调换了几个岗位,多有建树,但一度被弹劾罢官归里。崇祯三年秋,他东山再起,先后任兵科都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少卿。
不结党营私,能“孤立陈奏”,曾经抬着棺材弹劾权奸,举朝震惊。奉旨巡察辽东军务,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不惧不避,几乎“参虚营将”。史称其“清介端方,风裁严峻”。
崇祯九年(1636),升任左佥都御史。九年八月,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议机要朝务。十一年六月,进礼部尚书。
罢于革弊布新


崇祯十二年(1639),薛国观出任内阁首辅。时清兵进犯,边关告急;加之各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义军四起。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薛国观意欲力挽狂澜,革新时政,便向明崇祯帝上疏:“臣闻古往今来,得民者昌,逆民者亡,大明一统,延至今日,多赖先皇励精图治。臣观今日国运日下,私人仓满,国库空虚,如何修军革政?皇上犹龙头也,龙头不动,龙身徒存,裕兴国富民,必须大刀阔斧,除奸小,任贤良,此乃根本。其次查内帑(藏钱财的府库)、捐俸新、裕士马、赈贫民、禁皇亲。仰赖圣上听臣微言,大明国运可转,道统可继,为时紧迫,迟则失机,大明江山,将丧于斯手,能不痛哉......”
明崇祯帝览罢疏文,觉得薛国观卓有远见,击中时弊。但惧怕引起内讧,犹豫不决,在薛国观的力主下,决定下旨革新,当殿宣布。但懦弱的明崇祯帝,又缺乏担当,不敢承担责任,只说全盘采纳薛国观的谏议。
当时的皇亲国戚都凭借特权发财致富,却毫无忧国忧民之心,看到皇上动真格的了,都十分害怕,又不敢公然违抗圣旨。故意装穷,拆毁自家房屋,把家中杂物摆到大街上出卖,闹得满城风雨,有损皇家体面。崇祯大为恼怒,下令剥夺闹事者李国瑞的爵禄。李国瑞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会弄巧成拙,惶惶然惊吓而死。
助饷之议看来势在必行。皇亲国戚人人自危,破财消灾又心有不甘,于是乎造谣惑众:造谣说孝定太后(崇祯的曾祖母)在天上指责皇帝对外戚过于刻薄,要遭受天谴,皇帝的儿子行将夭折,蹊跷的是崇祯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果然死去。这种意想不到的打击,使崇祯追悔莫及,为了向孝定太后有所交代,立即追封李国瑞七岁的儿子为武清侯,悉数退还李家上缴的金银,轰轰烈烈的助饷之议到此便划上了句号。
因新政伤及权贵利益,又有魏忠贤余党吏部郎中吴昌时风闻薛国观要弹劾他卖官受贿,便趁机串联上书皇上,称薛国观的新政之说是祸国之本,“离间君臣关系”。
明崇祯帝看见这么多朝臣联名反对新政,加之皇亲国戚,包括皇后也纷纷请求皇上处斩薛国观,便退缩犹豫了,欲治死薛国观,又顾念其历任职中,兴利除弊,勤政安民,被誉为“铁板钉子”。心中不忍杀忠义之臣。但迫于无奈,将薛国观罢官为民,以平息朝臣之愤。
尊为城隍神


韩城古城,始筑于隋末,完善于唐初。在金朝大定四年(1164)曾重修土城墙,至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又重修。在明朝崇祯三年(1630)的时候,曾用砖块对土城墙上下个三尺进行加固,无奈经风雨剥蚀,时有崩颓陷落。
崇祯十三年(1640),薛国观被弹劾罢官归里。面对故乡破败的城垛,他根据多年为官的经验,恐生战乱,百姓受难,决议改造土城墙为砖城墙。并向朝廷递交了《修城疏》,“提请砖砌,费不出民”。陈述韩城的历史、地理环境、县城的现状,论说加固修城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案比较、工程费用概算等。
特别提出资金由乡绅豪贵筹措,并带头捐银千两。《奏疏》体现了他一贯的抑富惠贫的施政思想,既是有理有据的政论文,又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抒情文。
奏准皇帝,付诸实施。薛国观亲任总督理,县令任副督理。方圆二十八里百姓踊跃参与,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一座城楼、箭楼、牌坊齐全的宏伟壮观的砖砌城终于竣工。城外周遭砖砌,四门外修函洞以通池水;城上雉堞女墙高低相间,均符合筑城法式。
城的规范形体如同北京。人称韩城为“小北京”,与宏伟壮观的砖砌城不无关系。可惜抗日战争中开始拆除,今已荡然无存。市博物馆现存碑石一块(原嵌于南城门西城墙),铭文为“崇祯十三年春,砖砌城八丈二尺,敌台三分,山西提学薛亨、子生员维延,孙一脉,银二百二十四两。”
这块碑石表明,仅薛亨一家祖孙三代,就捐了224两银子,这是不累乡民,官绅出资的有力佐证,是《修城疏》实施的物证。正因为薛国观倡修古城成功,保障了一方平安,所以在韩城民众心中树起了一个高大的形象,被民间尊为城隍神。

纵观薛国观的人生道路,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生于名门望族,显于甲科取仕,罢于革弊布新,殁于朝阁之争。
来源:渭南文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2:32 , Processed in 0.0954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