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绳孙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号秋水、勾吴严四,晚号藕荡渔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无锡县胶山(今江苏无锡东北搪乡)人。清代诗人、书画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严绳孙

别名
字荪友,号秋水

出生日期
1623年

逝世日期
1702年


职业
翰林院检讨

出生地
无锡县胶山

代表作品
《金缕曲》,《秋水集》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成就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他6岁能书径尺大字。长大后, 以诗词书画闻名。20多岁时,抛弃举子业,游历于山水之间。与朱彝尊、姜宸英被誉为"江南三布衣"。清顺治六年(1649年),参加由江南名士太仓吴伟业主盟的慎交社,结识了一批东南名流。顺治十一年,与邑中顾贞观、秦松龄等10人结云门社,时称"云门十子" 。康熙十四年(1675年)结识满族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成为莫逆。康熙十八年三月,朝廷调举博学鸿儒,严绳孙受荐而避试,仍被选中,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以后历任日讲起居注官、山西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承德郎等职。康熙二十四年辞官回家乡隐居。康熙四十一年病逝,终年79岁。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成就
折叠文学
严绳孙以善诗闻名于世。对诗的创作,他强调"诗发乎情",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在同辈中有"婉约深秀,独标神韵"的佳誉。亦善作词,不加雕琢,以自然为宗。所作《金缕曲》,人称是"一韵累百"的名作。诗词文有《秋水集》传世。隐居期间,曾应无锡知县徐永言之聘,与秦松龄合纂《无锡县志》,康熙二十九年成书。

折叠书画
他的书画也享有较高声誉。书法人晋唐之室,绘画有"工赡绝伦"、"足以括当世之士"的佳评。他于人物、花鸟无所不能,画凤尤为精擅。传世作品有《老树寒鸦图》、《鹤寿图》、《江村草堂图》等。山水深得董其昌恬静闲逸之趣。兼善界画楼阁,人物、花鸟,尤精画凤,翔舞竦峙,五色射目。尝为王西樵写真,王士桢极称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定天球赤经零点与地球经度零点对齐(同地球仪)
———————————————————————
黄纬  北纬  11度00分36秒
出生  钟表时间  公历 1609年06月21日 08时05分28秒  农历  超出范围
子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609年06月21日 00时05分24秒  地点  紫金山天文台
午正  钟表时间  公历 1609年06月21日 12时05分30秒  东经  118度49分00秒
辰时  钟表时间  公历 1609年06月21日 07时05分27秒  北纬   32度04分00秒
                                 至 09时05分28秒
十神      枭格    比肩    日元    比肩
乾造       己      庚      庚      庚
              酉      午      子      辰     (日空 辰巳)
甲子大运辛亥流年生死大灾63===在劫难逃

元运  中元六白运  节后第16天
大运  交运时间  公历 1613年10月14日 22时15分  逆行
十神   正印    偏印    正官    七杀    正财    偏财    伤官    食神    劫财    比肩
          己巳    戊辰    丁卯    丙寅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始于   1613    1623    1633    1643    1653    1663    1673    1683    1693    1703
实岁    4岁    14岁    24岁    34岁    44岁    54岁    64岁    74岁    84岁    94岁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1]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2]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3]  
(概述图片来源:历代人物画像 [4]  )


本    名吴伟业 字骏公 号梅村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苏太仓 出生日期1609年6月21日 逝世日期1672年1月23日 主要作品《风月宝鉴》、《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圆圆曲》等。 主要成就江左三大家之一,娄东诗派开创者 墓    地苏州玄墓山北
目录1.1 人物生平
2.▪ 早期经历
3.▪ 出仕为官
4.▪ 被迫出仕
5.▪ 晚年生活
6.2 主要成就

1.▪ 文学成就
2.▪ 艺术特点
3.▪ 梅村体
4.3 人物评价
5.4 人物争议
6.5 轶事典故

1.6 亲属成员
2.7 个人作品
3.8 出版图书
4.9 墓址





吴伟业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吴伟业早期经历
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1609年6月21日),吴伟业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读书人家中。吴伟业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位身穿红衣的使者送来会元坊,因此,父母对小伟业寄寓了深切的期望。伟业七岁开始读家塾,十四岁能属文。著名学者张溥见到伟业的文章,感叹地说:“文章正印在此子矣!”于是收留吴伟业在门下受业,传授通今博古之学。从那里吴伟业不仅学到了广博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使他后来也成为复社魁首之一,由此生出了一系列的好处和麻烦。 [5]  

吴伟业出仕为官
吴伟业 [4]   
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他崇祯四年(1631)23岁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物议平息。 [2]  这使吴伟业声名鹊起,并因此对崇祯皇帝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不久,吴伟业假归娶亲,十分荣耀。在仕途上,初授翰林院编修,继典湖广乡试,崇祯十年(1637)充东宫讲读官,十三年(1640)又迁南京国子监司业,晋左中允、左谕德,转左庶子。其间虽然因为朝内党局纷争而受到一些牵累,但其官阶却一直在步步上升。晚明时,东林、复社与阉党争斗不断,吴伟业在仕途上颇不顺利。他见明王朝风雨飘摇,日薄西山,遂辞左中允、左谕德、左庶子等官,拒绝赴职。弘光朝时,他被召任少詹事,发现控制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实为腐败国贼,仅两月便愤然辞归。

吴伟业被迫出仕
清兵南下之后,长期隐居不仕,以复社名宿主持东南文社活动,声望更著。吴伟业的儿女亲家陈之遴是由明入清的大臣,当时正置身于新朝的党争之中,试图借吴伟业的声望和文采以结主上,同时希望吴伟业也能入阁为相,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极力荐举吴伟业仕清为官。但是,正因为吴伟业是一个名声赫赫的先朝遗老,他的出仕客观上将造成瓦解人民抗清斗志、为清廷怀柔政策所利用的消极影响,所以,他的许多好友和一般遗民志士对此都坚决反对,力加劝阻,如著名古文家侯方域就曾致书吴伟业,提出种种异议。然而,吴伟业慑于清廷淫威,碍于老母敦促,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被迫应诏北上。在将抵京师之际,他曾经数次向当事要人上书投诗,祈求宽假放归,可是仍未获允,终于在到京次年被授为秘书院侍讲,后来又升国子监祭酒。但他并没能象陈之遴所期望的那样进入内阁,相反,陈之遴本人却在激烈的党争中失败,被发配到东北。而吴伟业内心对自己的屈节仕清极为歉疚,痛悔无绪,常借诗词.以写哀。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丁忧南还,从此不复出仕。 [6]  

吴伟业晚年生活
清·禹之鼎《为梅村祭酒老先生写照》 [4]   
此后,十余年间,东南时兴大狱,吴伟业每每惊恐不安,深怕罹难。康熙十年(1671年)夏季,江南酷热,吴伟业“旧疾大作,痰声如锯,胸动若杵”(《致冒辟疆书》),他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便留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1672年1月23日),一代大诗人吴伟业病逝,葬于苏州玄墓山之北。 [7]  

吴伟业主要成就编辑 播报

吴伟业文学成就
吴伟业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大都是古代诗歌百花园中的佳作。现存诗歌近千首,其中五古,七古近一百六十首。这一百六十首古诗中长篇巨制约占半数,可称得上长篇叙事诗的就有二十余篇,二十多篇长篇叙事诗这个数目在整个吴伟业诗集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大的。但是,在长期以来不发达的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发展史上,却是前无古人,后无继者。且这二十多个作品中的大多数,三百多年来被诗评家们一致公推为名篇佳构。从对这些长篇叙事诗的初步研究的结果看,无论在诗歌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吴伟业大量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开创了有清一代长篇叙事诗空前繁荣的局面,从而也奠定了吴伟业本人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点是前人没有论及的。 [8]  同时,他还精于词曲书画,堪称博学多才,著述宏丰。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因而有“诗史”之称,代表吴伟业诗歌突出成就的,当推《圆圆曲》,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达到了新的高度。 [9]  
由于吴伟业发展了古代七言歌行的体裁,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时人称之为“梅村体”,影响了有清一代诗坛的诗风。清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梅村体”的影子。因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梅村诗集》列为“国朝别集之冠”。 [10]  

吴伟业艺术特点
吴伟业书法
吴伟业对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传统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如常用的起兴手法、连锁手法(也叫联珠法、蝉联法、顶真格)、问答手法等,使之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注重诗意,更偏重于通俗、流畅易懂、风趣的艺术风格。上所述的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在吴伟业的长篇叙事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巧于剪裁、简繁得当、高度精炼,以及民间文学中各种手法娴熟运用的例子,在吴伟业数量众多的长篇叙事诗中俯拾皆是。
吴伟业长篇叙事诗创作的总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之:用写近体诗的功夫来写长篇叙事诗。传统叙事诗之所以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非议和鄙视,根本原因是通俗浅显,缺乏“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含蓄美。吴伟业的诗论不多,《梅村诗话》多纪事,很少发表评论性的意见,亦不见他对叙事诗的看法。不过,从他的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长篇叙事诗的创作,认真地研究了前人在叙事诗创作上的得失,在创作中竭力把通俗浅显的叙事诗向含蓄精炼的近体诗靠拢,把含蓄美亦作为衡量叙事诗的标准之一。他从历来诗评家们对叙事诗的批评中悟出了,叙事诗缺少的正是传统诗论所崇尚的含蓄蕴藉。因而,在他的长篇叙事诗的创作中,作了使叙事诗近体诗化的大胆尝试。其一,体现在改变传统长篇叙事诗一顺到底的篇章结构,出现了一种跳跃性的倒逆式结构,用深刻的内涵来联结跳跃的片段,以体现诗歌的含蓄和蕴藉。其二,把普遍地用典引入长篇叙事诗中,增加了叙事诗婉转含蓄典雅的因素。 [11]  
吴伟业的这种尝试从总体上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他使长篇叙事诗的表现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吴伟业以他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长篇叙事诗奠定了他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也奠定了他在我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8]  

吴伟业梅村体
他把李商隐色泽浓丽的笔法与元白叙事诗善于铺张的特点结合起来。他常以工丽的语言,多变的章法,贴切的典故,来叙写新的题材,表现新主题,世称“梅村体”。 [12]  
“梅村体”的艺术特色,最重要的应自叙事方式这方面来体现。吴伟业的叙事诗总的来说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即通过一、两个中心人物来串联众多事件,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人与事相得益彰。这就是邓汉仪所说的“人物为本位”。由于作者将事件和人物按某种思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作品便显得血肉丰满,引人入胜。这些人的身份虽然差异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物的命运总是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联”,这就说明,人物担当的是载体和导线的功能,是为展现历史服务的。此种写作手法其实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借鉴而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门之笔”。 [13]  
“梅村体”是以学习四杰和元白为主,兼容多家,博采众长而后形成的,它体现了吴伟业独特的创作个性,其风格面貌已经和历史上的所有曾经存在过的歌行都不相同了,它成了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不同以往的新花。 [14]  
吴伟业行书《莫釐峰》扇面天渡楼收藏
吴伟业行书《莫釐峰》扇面,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吴伟业人物评价编辑 播报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绵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
陈廷焯评论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说:"梅村高者,有与老坡神似处。"(《白雨斋词话》)
邓汉仪亦认为,梅村诗“其叙战事始末,则系一代兴亡实迹,非雕虫家所可拟也。”
康熙帝亲制御诗《题〈吴伟业集〉》:“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对吴伟业诗歌给予恰当中肯的高度评价,肯定了吴伟业诗歌地位。 [13]  
传记作家王振羽评价吴伟业则相对客观:“吴伟业不是一个完人。我们不能仅因为吴伟业的仕清,就低估他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这里牵涉到对于某 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文化人,吴伟业的成就足垂千古;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化传承中,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虽然进入官场,但并不是一个政治家,面对改朝换代的激烈政治动荡,他困惑、犹豫、畏缩,患得患失直至失足失节, 却又以此后数十年的生命作了真诚的自省与忏悔。” [7]  

吴伟业人物争议编辑 播报
《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存在争议。一派观点认为,《红楼梦》系吴梅村(即吴伟业)所作。邓狂言《红楼梦释真》即持此说,在此基础上,杜世杰在《红楼梦考释》中据吴伟业《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三剧与《红楼梦》的"巧合"、《鹿樵纪闻》的记载、吴伟业对自己后事的安排、《红楼梦》相关资料中的某些谐音或人名,主张是吴伟业创作了《红楼梦》,而“曹雪芹”只是“抄写勤”,是“子虚乌有先生”。 [15]  此后,大陆学者,如抚顺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傅波和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钟长山也主张《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是吴梅村,曹雪芹则只是《红楼梦》前80回的重要增删、编修者。 [16-19]   
吴伟业创作《红楼梦》的说法,在红学界数次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杜世杰等“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主观随意性强,并非科学考据。 [20]  从观点上看,该派主要论点代代承袭,了无新意。 [21-22]  例如,杜世杰从吴玉峰、孔梅溪和贾雨村(傅波等则弃“贾雨村”而取“棠村”)三名中各取一字,拼出“吴梅村”之名;批评者指出,前两个人名都属于《红楼梦》序文承认的真实人物(胡适等尽管认为它们也是作者“故布疑阵”所设的假名,但也认为其各有所指),而贾雨村却是小说正文的虚构人物,此种拼凑缺乏理据; [15]  又如从吴伟业墓前立圆石,推测其与“顽石”的关系,同样失之牵强。 [15]  从论证过程看,他们在承袭“吴梅村说”的旧有观点的同时,对一些既有批评不加理会, [23]  对证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文献资料不加理睬; [22]  实则从《红楼梦》的诸多情节看,该书的成书时间当在吴伟业死后若干年。 [24]  
与“吴伟业创作红楼梦说”相关的,还有所谓《吴氏石头记》的抄本(又称“癸酉本”),该抄本据称有批语云“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等等。后《光明日报》记者介入调查,发现所谓“抄本”已经不知去向,所谓“批语”也被当事人承认系伪造,该事件也被认定为“文化造假事件”。 [25-26]  

吴伟业轶事典故编辑 播报
吴伟业像 [4]   
明崇祯十六年(1643),吴伟业与卞玉京相见,当时,他已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而卞玉京也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诗词书画都很好,吴伟业曾赞美她“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两人一见,相互倾情,卞玉京更是手抚几案,脉脉相问“亦有意乎·”其中托付终身的信息是很明显的。这一次,吴伟业的选择颇为暧昧,他回避了婚娶。
时局的恶化之快出人意料。他们分别的第二年,李自成就占领了明王朝的首都,崇祯煤山自缢。一个多月后,被吴伟业定义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横扫中原。吴伟业与卞玉京在此后的多年里失去了联系。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伟业通过老朋友钱谦益打听到了卞玉京的下落,并终于等到了那令人心跳不已的辘辘声,结果却是——卞玉京着道袍与他相见。这段恋情,影响了吴伟业一生。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 [27]  

吴伟业亲属成员编辑 播报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母


吴琨


1663年卒



朱氏

1661年卒



兄弟姐妹


吴伟节


1613年生



吴伟光

1619年生



伴侣


郁氏


1631年迎娶



子女


吴璟


1662年生



吴暽

1663年生



吴暄

1664年生


(以上参考此料来源于: [28]  )

吴伟业个人作品编辑 播报
《石公山》《归云洞》《缥缈峰》《矾清湖》《临江参军》《吴门遇刘雪舫》《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洛阳行》《永和宫词》《琵琶行》《鸳湖曲》《萧史青门曲》《风月宝鉴》《圆圆曲》《遇旧友》《琴河感旧四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 [29]  

吴伟业出版图书编辑 播报

• 梅村词  
作者名称 吴伟业  

作品时间 1985年9月  
《梅村词》是1985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得一部文学类书籍,作者:吴伟业。梅村词的内容特点与历代及同时期的很多词作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首先,体现在其表现范围领域的扩大和加深上,梅村词有意识地引史入词,以词补史,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其次,梅村词表现了乱世时期的多个社会层面,为我们展现了明...
• 绥寇纪略  
作者名称 吴伟业  

作品时间 1992年7月  
《绥寇纪略》是清初吴伟业撰纪事本末体史书。




吴伟业墓址编辑 播报
清吴伟业墓: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乡潭东高家前村边,墓约16平方米,墓廊残址可见。墓前吴荫培所题“诗人吴梅村墓”碑。 [30]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8)
概述图册(2)



分享你的世界 查看更多

•  25
卞玉京&吴梅村:此生终相负

而同为秦淮八艳之一的。这段情事,吴梅村本人也有诗作留世,最出名便是那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讲述了二人的相遇。卞赛与吴梅村一见钟情,相互倾慕。卞玉京这一走就是数年,连吴梅村也无从得知她的音讯。


古典书城 北京飞螳科技官方帐号,优质创作者
•  22
曲词兼擅的大家——评吴伟业曲词艺术

吴伟业精工词曲书画,堪称博学多才,著述宏丰。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因而有“诗史”之称,代表吴伟业诗歌突出成就的,当推《圆圆曲》,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达到了新的高度。


松风阁书法日讲 文化达人,优质创作者
•  11
400年前吴梅村的困境:做忠臣会死,做叛徒挨骂

吴伟业对崇祯是有感情的。二十三岁参加会试那一年,他被内阁首辅周延儒取为第一名,却被朝中反对周延儒的一派污蔑为靠舞弊才拔得头筹。周延儒将他的试卷进呈崇祯,崇祯读完后批示“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


菊斋
•  36
写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圆圆曲》的作者是个汉奸?

而吴伟业归隐后,一直为自己晚节不保而内疚,抑郁成疾,临死前留下遗嘱:把自己以僧衣下葬,墓碑只写“诗人吴梅村之墓”。吴伟业,历经朝代嬗变,既是历史的亲历者,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他负了谁?谁是谁的前世劫难,谁又是谁的来生救赎。


写乎 作家,优质创作者



•  赞
秦淮八艳之一——卞玉京

卞玉京,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秦淮八艳之一。卞赛精通诗琴书画,尤擅小楷,还通文史。而且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有"一落笔尽十余纸"之称,尤其喜画风枝袅娜,擅长画兰。崇祯十五年,卞玉京看中了吴继善的堂弟吴梅村。当时卞玉京直接问他愿


我本上凰
•  103
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可不是吴三桂

历史上的“秦淮八艳”指的是清朝初期南京最有名的八个妓女,不过她们不是我们认为的普通妓女,而是技艺超群的绝女子。而陈圆圆作为其中之一,大家应该很熟悉,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讲的就是。一瞬间昆明归于大清,吴三桂则身亡。


亭殿阁 运营 长沙声远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  301
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与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爱情绝唱

不知是真发呆还是装糊涂,明明是来叙感情的,却硬说是路过,真不知是读书读痴了,还是天生就是个无情蛋,说出真心话要你命啊。遇到这种人就是神仙都拿他没办法,真不知卞大美人图他什么?从开始到死去也没有等到一句爱的承诺,不知地下是否有灵,否则美人又受到再次打击。


写乎 作家,优质创作者




1/2




参考资料•1    杜红亮,郑新安主编.《大学语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0页
•2    陈云发著.《历史误读的红颜》:文汇出版社,2012年:第54页
•3    郭建勋,胡辉杰主编.《中国语文》: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1页
•4    吴伟业   .中国历代人物图像[引用日期2016-11-29]
•5    王于飞著.《吴梅村生平创作考论》:重庆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6    朱则杰著.《中国分体断代文学史 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0—61页
•7    高松元著.《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13页
•8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编.《中国古典文学论丛 第六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52页
•9    费振刚主编.《吴伟业与娄东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0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江苏史话》: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99—300页
•11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编.《中国古典文学论丛 第六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59—168页
•12    赵英编著.《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13    赵敏俐,吴思敬著;王小舒著.《中国诗歌通史 清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02—207页
•14    叶君远著.《吴梅村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77页
•15    王人恩. 评台湾和大陆学人对“《红楼梦》作者是吴梅村”的论证(上)[J]. 红楼梦学刊,2011(05):21-42.
•16    傅波, 钟长山. 《红楼梦》作者新探[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6):101-106.
•17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吴梅村   .新浪网.2004-07-19[引用日期2019-09-05]
•18    辽宁两学者研究6年论证《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   .新浪网.2004-07-16[引用日期2019-09-05]
•19    吴梅村还是曹雪芹   .红楼梦中文网[引用日期2016-03-02]
•20    郭豫适. 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J]. 齐鲁学刊,1999(03):34-39
•21    王人恩. 台湾杜世杰《红楼梦考释》对“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说”的承袭[J]. 社科纵横,2010(12):87-90+93.
•22    王人恩. 评台湾和大陆学人对“《红楼梦》作者是吴梅村”的论证(下)[J]. 红楼梦学刊, 2012(1):152-169.
•23    朱洪. 吴梅村是《红楼梦》原创作者吗?[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3):102-108.
•24    李延年, 刘佳. 《红楼梦》作者不是吴梅村——与《〈红楼梦〉作者新探》一文作者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5):122-128.
•25    “吴氏石头记”的倒塌   .光明网.2018-02-27[引用日期2019-09-05]
•26    “吴氏石头记”的倒塌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02-27[引用日期2019-09-05]
•27    吴梅村   .新浪读书[引用日期2014-12-12]
•28    黄永年,马雪芹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吴伟业诗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252—256页
•29    汪涌豪,骆玉明编.《中国诗学第3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第281页
•30    聊凭故纸系琴心   .光明新闻[引用日期2014-12-12]

展开全部 收起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 .  年
• 张克.    三百年前已识君——略谈爱国诗人吴兆骞有关吉林的诗作.  《 CNKI 》 , 1990
• 汪文丽.    吴伟业山水诗研究.  《 淮北师范大学 》 , 年
• 周固成.    论吴伟业的宗唐诗学观.  《 CNKI;WanFang 》 , 2013
• 杨唐衍.    吴伟业《梅村词》以史为词与明清之际词学新变.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2017

查看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1: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林黛玉+东施效颦+田贵妃+头白宫娥暗颦蹙,庸知朝露非为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永和宫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永和宫词》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是一首歌行体诗歌,咏的是崇祯帝宠妃田贵妃的故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永和宫词

作者
吴伟业


创作年代
清朝

文学体裁
歌行体

目录
1原文
2背景介绍
3鉴赏
折叠编辑本段原文
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

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

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

丰容盛鬋固无双,蹴鞠谈棋复第一。

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

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箫。

君王宵旰无欢思,宫门夜半传封事。

玉几金床少晏眠,陈娥卫艳谁频侍?

贵妃明慧独承恩,宜笑宜愁慰至尊。

皓齿不呈微索问,蛾眉欲蹙又温存。

本朝家法修清燕,房帷久绝珍奇荐。

敕使惟追阳羡茶,内人数减昭阳膳。

维扬服制擅江南,小阁炉烟沉水含。

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

中宫谓得君王意,银环不妒温成贵。

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两娣。

奉使龙楼贾佩兰,往还偶失两宫欢。

虽云樊嫕能辞令,欲得昭仪喜怒难。

绿绨小字书成印,琼函自署充华进。

请罪长教圣主怜,含辞欲得君王愠。

君王内顾惜倾城,故剑还存敌体恩。

手诏玉人蒙诘问,自来阶下拭啼痕。

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

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

班姬才调左姬贤,霍氏骄奢窦氏专。

涕泣微闻椒殿诏,笑谭豪夺灞陵田。

有司奏削将军俸,贵人冷落宫车梦。

永巷传闻去玩花,景和门里谁陪从?

天颜不怿侍人愁,后促黄门召共游。

初劝官家佯不应,玉车早到殿西头。

两王最小牵衣戏,长者读书少者弟。

闻道群臣誉定陶,独将多病怜如意。

岂有神君语帐中,漫云王母降离宫。

巫阳莫救仓舒恨,金锁凋残玉筯红。

从此君王惨不乐,丛台置酒风萧索。

已报河南失数州,况经少子伤零落。

贵妃瘦损坐匡床,慵髻啼眉掩洞房。

豆蔻汤温冰簟冷,荔枝浆热玉鱼凉。

病不禁秋泪沾臆,裴回自绝君王膝。

苔没长门有梦归,花飞寒食应相忆。

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

君王欲制哀蝉赋,诔笔词臣有谢庄。

头白宫娥暗颦蹙,庸知朝露非为福。

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

穷泉相见痛仓皇,还向官家问永王。

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

自古豪华如转毂,武安若在忧家族。

爱子虽添北渚愁,外家已葬骊山足。

夜雨椒房阴火青,杜鹃啼血濯龙门。

汉家伏后知同恨,止少当年一贵人。

碧殿凄凉新木拱,行人尚识昭仪冢。

麦饭冬青问茂陵,斜阳蔓草埋残垅。

昭丘松槚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

莫奏霓裳天宝曲,景阳宫井落秋槐。

折叠编辑本段背景介绍
田贵妃,本陕西西安人,家于扬州。(明崇祯)元年入宫,封礼妃。她容貌娟秀,心性巧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蹴鞠、骑马,宫中也无人能比,因此受到崇祯帝宠幸,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五日病逝。据《明史》卷一百十四《周皇后传》,田贵妃曾一度被崇祯帝疏远,三月不见召。后崇祯帝和周皇后在永和宫观花,周皇后令人迎田贵妃至,崇祯帝才与田贵妃相见如初。永和宫观花是田贵妃一生中重要事件,又是此诗内容、情绪上的过脉,故此诗以"永和宫"为题。据笔者考证,此诗作于(清顺治)二年二、三月间,也就是作于崇祯朝覆灭后一年左右。

折叠编辑本段鉴赏
折叠诗歌评价
《永和宫词》这首诗写宫闱轶事,实则反映的是崇祯朝在农民军打击下的命运。前一首虽然对福的豪奢荒淫也不无讽刺,但是非常含蓄,轻描淡写。诗人笔下更多的是对万历帝父子温情的渲染,是对福王凄凉下场的叹惋。通过福王由备极尊崇到凄凉而死的过程折射出明王朝末世的盛衰变化。后一首选择田贵妃为主角出于同一机杼。田贵妃的一生,大体与崇祯朝相始终,她由被宠而贵、倚势而骄到病损憔悴、黯然谢世的十几年,正好和崇祯朝廷由初年的力图澄清政治、尚有几许新鲜气象到后来的"祸乱大作,巧伪滋生"、举措失当、急遽衰落的整个过程相映合,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妙象征。诗中"从繁华说到寂寞",从头到尾弥漫着无限苍凉沉郁的兴亡之感。

同表现党争的《东皋草堂歌》和《殿上行》相比,这两首诗的主题显然更加重大了,感情则相应更加深沉痛深厚,有如挽歌,一唱三叹,哀婉动人。至于写作艺术,也远非前两诗可以相比,其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偶用得更多了。《永和宫词》108句,有60句用了对偶,都在50%以上。并且得更加巧妙精工,其中的"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均显出诗人的巧思。

折叠叙事结构
绝大多数诗句的平仄都合律,用韵则四句一转,平仄互换,非常有规律。比如《永和宫词》 开头部分:"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丰容盛鬋固无双,蹴鞠弹棋复第一。上林花鸟写生绢,禁本钟王点素毫。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箫。"就像由平声韵七绝和仄声韵七绝互相交错而成,读来回环往复,琅琅上口。第三,叙事更加宛转如意。两首诗都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很清晰。然同时又能力避平衍,善于制造波澜。

折叠文体特征
《永和宫词》 也一样,写田贵妃一生,从其入宫写起,叙述到去世,似己山穷水尽,忽然侧面着笔:"头白宫娥暗颦蹙,庸知朝露非为福。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平地另开一番境界,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表明,诗人的叙事艺术己是炉火纯青了。除以上三点,这两首诗文辞也更加华美,典故也更加贴切。总之,作为"梅村体"的一切典型特征都已具备了。

这两首诗一问世,便很快在文人中间流传开来,受到普遍的关注与赞赏。陈子龙曾在吴梅村面前充满激情地朗诵《洛阳行》,称此诗为"合作",还说绝似唐朝的李颀,李雯更是击节叹赏:"高节微吟神骨惊,此曲乃是《洛阳行》"。对《永和宫词》,评价更高,时人朱隗曰:"唐人宫掖长篇,惟《连昌》 、《长恨》、《津阳门》、《杜秋娘》四作最胜。六百年后,方见此诗耳。魏宪则认为此诗"是一部诗史"。这两首创作于崇祯朝灭亡前后的长篇叙事歌行后先辉映,为吴梅村赢得了巨大声誉,成为奠定其诗坛地位的不朽杰作。他那种既华艳动人又激楚苍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所接受,"梅村体"由此得以确立。

从清顺治二年开始,吴梅村的七言歌行创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兴盛期,尤其是顺治八、九两年,达到其成就的顶峰。《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圆圆曲》、《萧史青门曲》、《鸳湖曲》等一批名篇都出自这两年之中。几乎每一篇问世,都曾引起轰动,迅速在士人中间流播开去。

和《永和宫词》相比,这一时期的歌行创作不仅沿袭了以往那种迥异于他人的特色,而且还有所发展变化,使得"梅村体"的内涵更加丰富,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这种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折叠主题情感
这一时期的歌行虽然抒发的仍然是兴亡之感,但是融入了《永和宫词》所没有的成分:民族感情。主题和感情都变得更加复杂了。《永和宫词》虽创作于崇祯朝覆灭之后,但南明弘光朝还在,不管多么危殆,表面上还保有半壁江山。可是《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圆圆曲》 等等作品却是产生于异族实行高压统治的新朝了。

清兵以屠刀开路,攻下江南,强令汉族人民剃发留辫,并且制造了一系列的屠城事件,这一切对诗人心灵的冲击显然来得更加猛烈汹涌,亡国的况味诗人感受得自然更加真切和具体。这些因素,必然会内化为作品内容的基调和情感的旋律,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沉郁悲凉。在《永和宫词》中是见不到什么批判色彩的,《永和宫词》之后的一些作品如《琵琶行》 、《后东皋草堂歌》 等等也缺乏批判的意味。

那时候,吴梅村还沉浸在明王朝走向衰亡的深深痛苦中,一时无法解脱开释。在他笔下,痛苦多于思考,对先朝的哀婉与追念多于对先朝走 向衰亡的原因的剖析。可是,到他创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圆圆曲》等作品的时候,沧桑巨变已经发生多年,他开始冷静地反思易代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反思为什么庞大的明帝国竟然一下子就会土崩瓦解。

在他看来,造成故国沦亡的罪魁祸首除了"贼寇"农民军以外,还有引狼入室、腆颜事敌的叛臣降将,还有荒淫腐败、自毁江山的统治者,吴三桂、洪承畴、刘泽清、弘光帝等等都属于这种败类。因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或是冷嘲热讽,或是直言指斥,均显示出批判的意味。例如《圆圆曲》中的议论"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就是以前的诗歌所没有过的,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歌行较之以往更有思想深度了,格调也更苍老深沉了。

折叠叙事艺术
《永和宫词》的叙事采用的都是与时间顺序同步的单线发展结构,尽管也力避平衍,但同历史上的叙事作品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可是,这一时期的许多篇章却打破了旧模式,充分吸收了明代以来日益繁盛的传奇戏剧与小说的叙事技巧,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分写、合写、映衬、呼应等等各种手法,腾挪变化,错综穿插,创造出了全新的叙事结构。例如《圆圆曲》一开篇,就抓住了故事中间的关键环节,从吴三桂勾引清兵"破敌收京"写起,直截了当地揭破全诗主旨。然后才折转笔锋,回写吴陈二人的初次相见,以引出陈圆圆。之后,再进一步倒叙,转入对圆圆身世的描写。

写吴陈二人的战场重逢。等到故事的主要部分叙述完了,忽然又来了两段插叙,写教曲妓师和女伴的感慨以及陈圆圆自己的哀怨。整个叙事部分的结构是如此地大开大阖、突兀跳宕,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却又无不合情合理,圆转自如。再比如《萧史青门曲》,写几位明朝公主的命运,就像是史书中的合传。它首先描写了崇祯初年光宗少女乐安公主的出嫁场面,接着用倒叙引出了此前乐安公主的姐姐宁德公主的婚庆大典,之后很自然地合写起两人的骄奢生活。而后顺势又带出了辈分更高的神宗的女儿荣昌公主。再下面便说起崇祯朝对诸位公主的礼数之优:"六宫都讲家人礼,四节频加戚里恩。同谢面脂龙德殿,共乘油壁月华门。"这己是将所有公主合在一起来写了,热闹己极,繁华己极。写到这里,作者笔锋忽然一顿,用"万事荣,华有消歇"一句做过脉,转入了公主们走向衰落的描写。

先是乐安公主之死,接着就是明朝灭亡,只剩下宁德公主苟活于世。再后通过宁德公主的回忆倒叙崇祯帝女儿长平公主明亡前夕的遭遇和明亡后的下场,最后写宁德公主对繁华往事的梦和梦醒后的凄凉。诗中以宁德公主为主线,串联起四位公主的命远,结构变化多端而又丝毫不乱。这种复杂而又新颖的叙事结构,不要说吴梅村以往的七言歌行,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叙事之作,都还从来没有运用过。

颦蹙,拼音是pín cù,汉语词汇,意思是皱眉皱额,比喻忧愁不乐,亦作“颦顣”。语出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










































中文名颦蹙
注    音pín cù
近义词皱眉、蹙眉
示    例她双眉颦蹙

目录



解释
播报编辑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英语:[knit the brows;worried]

出处
播报编辑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节选自《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
宋·苏轼后杞菊赋》:“对案颦蹙,举箸噎呕。”
清·刘大櫆《樵髯传》:“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輙颦顣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沙汀·《还乡记》十八:“ 张大爷从乡长茶桌边走过来了,沉思着,困恼的颦蹙着脸。”解释 [1]


颦颦编辑词条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旧相认识,恍若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甚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氨物儿,岂能人人皆有?”

  • 添加义项
  • 同义词
  • [url=]收藏[/url]
  • [url=]分享[/url]分享到[url=]QQ空间[/url][url=]新浪微博[/url]

词语




颦颦拼音读:pínpín。是林黛玉别称。出自《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为其取字“颦颦”,原文如下:……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后来红楼梦中诸儿女皆称林黛玉为颦儿




中文名颦颦
展开

性 质林黛玉别称
展开

拼音pín pín
展开

出 自《红楼梦》第三回
展开












1基本简介编辑



本义蹙(cù)眉,皱眉



注音pín pín



2颦字探源编辑
颦是把眉头皱起来,是一种 病态美。具有这种相貌特征的女子,在唐朝以前极为少见,知名的只有 西施一人,唐朝之后却广泛见于青楼女子当中。涉及这些眉毛 颦蹙的青楼女子的诗词、图画比比皆是。李白、李涉、唐寅都有非常优美的诗篇传世, 李白诗集《闰情》中的一首,名字叫《 怨情》全诗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 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涉:(代表作)《 听歌》全诗如下:飒飒先飞梁上尘,朱唇不动 翠眉 颦。 愿得春风吹更远,直教愁杀满城人。 唐寅美不胜收的《一剪梅。雨打梨花》全诗如下: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 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漫兴十首》之五更为黛玉的名、字、别号提供了可寻之迹。全诗如下:平康巷陌倦游人, 狼藉桃花病酒身;短梦风尘千里笛,多情弦索一床尘。黄金谁买 长门赋,黛笔难描满额 颦,惟有所欢知此意,共烧高烛赏余春。可见这种具有“ 颦蹙”相貌特征的女子在唐朝以及唐朝之后的青楼女子当中是何其多见。
从唐朝开始佛教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佛教里有专门管药品的药王菩萨,是一个很重要、很隐秘的角色。在清朝,一般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菩萨,但了解的人很少。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赵姨娘就问马道婆:"前日我送了五百钱去,在 药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没有?”在清朝贵族家庭,服药是很平常的事,比如在第三回,大家一看见林黛玉就知道她有不足之症,立即问她平常吃什么药。"或许“颦蹙”这种相貌特征与某种印度商品有联系。
颦字在 佛经里也是一个重要字眼,并且对这个字作了专门解释。原文如下:蹙眉作 颦。亦并也。眉并一处。《 大宝积经》认为“ 颦眉” 婇女应当快受乐。原文如下:汝今面目如青莲 ,云何 颦眉不畅适 ,今此 婇女甚殊特 ,微妙清净等诸天, 各各善解诸伎术,歌舞音乐悉能通 ,汝应与此相娱乐 ,云何忧愁如毒箭?汝今应当快受乐, 非是忧愁苦恼时。《 成实论》认为“有触常在身内”因而出现“疼痹。 颦呻。饥渴。”等症状。原文如下:或从劖刺。或因 鞭杖。生异种识。或有触常在身内。非如寒热等从外假来。所谓猗乐。疲极。不疲极。若病若差。身利。身钝。懒重。迷闷。 瞪瞢。疼痹。 颦呻。饥渴。饱满。嗜乐。不乐。懵等诸触。各生异识。《 佛本行集经》说“颦眉”的人喜欢弄婴儿、弄鸟、 左顾右盼、长嘘叹息、好动等等,说得很准,与描写 林黛玉的许多情节非常吻合。原文如下:或弄婴儿。或弄诸鸟。或复行步。 顾盻左右。或复 颦呻长嘘叹息。或以 脚指傍画于地。或歌或舞。《 妙法莲华经》认为应当忍受颦蹙之人的 恶口。原文如下: 恶口而 颦蹙 ,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 皆当忍是事 。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妙法莲华经》认为“ 颦蹙而怀疑惑”佛经的人要受罪报,原文如下: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 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 ……其人命终,入 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 劫, 从地狱出,当堕畜生, 若狗 野干, 其影瘦, 黧黮疥癞,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 骨肉枯竭,生受楚毒, 死被 瓦石, 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由此可见黛玉曰“ 颦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佛经或印度商品,宝玉所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并非虚言,估计之前有精通佛经的人或者佛教中人指点过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起一个大气雅正的「表字」

鱼小姐起名
10年-专注宝宝名、公司名、成人改名 相信并敬畏文字的能量。
​关注她
109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在古代,礼仪为重,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无论男女,到成年时都会起表字。

尤其是世家公子,在20岁之后,其他时候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对于成年人来说,名是父母给的,改动不易。但完全可以自己取个表字,表达自己的个性志向,行走江湖,岂不快哉?!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起表字的5大方法。



01 了解表字


1.1 表字用法

如果说起名是为了有个姓名标签,那么取字就是明确尊卑。所以我们要了解表字的用法,不可随意乱喊。

①同辈人或地位相当的人,尊称别人用字;
②当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
③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而不称字;


1.2 表字形式

起表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通常,拟二言字会偏多一些。

A. 一言表字

屈平,字原
曾点,字皙
陈胜,字涉
吴广,字叔
项籍,字羽
B. 二言表字

胡适,字适之
蒋中正,字介石
毛泽东,字润之
谢公义,字灵运
钱钟书,字默存


02 取名的同义词作为表字
在拟表字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与名相关的意思,同义词左右表字,起到相互呼应,和谐的作用。

如:

屈平,字原
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曾巩,字子固
巩与固,意义相同
毛泽东 字润之
泽本义是水聚集的地方,而润为滋润、不干燥之意,与泽相互呼应


表字参考:

飞羽,字子翎
羽与翎皆代表羽毛之意
锦羡,字允慕
羡与慕意义相同,取羡慕之意
识乐,字闻悦
识与闻皆有了解之意,乐与悦都有愉悦之意
彦熙,字哲煦
彦与哲表示有才学的人,熙和煦皆表示阳光


03 取名的反义词作为表字
合理的运用名字的反义字词作为表字,特别生动,相辅相成,别具一格。

如:

韩愈,字退之
愈本义为越、胜过之意,退有后退之意,超过了,我们就退一点,中庸之道表现的淋漓尽致。
朱熹,字元晦
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名与字包含日夜,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
刘过,字改之
过有过错之意,改为改正的意思,二者互为反义,名与字生动反映: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时刻警醒自己。
参考表字:

大同,字存异
同与异互为反义词,名字表达求同存异的道理
云喜,字勿忧
喜与忧互为反义词,名字皆表示快乐,没有烦恼之意
允承,字启诺
承与启互为反义,有承前启后之意,寓指为人聪颖灵活,信守承诺
知暖,字泠之
暖,有温暖之意,泠本义为清凉,互为反义,寓指四季变化


04 名与字意义相顺
意义相顺的意思,即为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润色名。

如:

曹操,字孟德
《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同一句话里,即为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陆羽,字鸿渐
《周易》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于谦,字廷益
《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这位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不是德云社的艺术家哦~)
参考表字:

含星,字伴月
《天河》“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星月相映,成一幅绝美画面。
时帆,字长风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帆要有风,才能逆水行舟,直至沧海。名与字相互呼应,字起到对名的修饰作用。
文礼,字博约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广泛学习,对应“文”约,约束行为,对应“礼” 。字起到是对名的修饰扩充的作用。
霓君,字云兮
《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诗句中,霓为霓虹、彩虹,君为仙子、神仙,而字的云兮为与名呼应为云中仙子。


05 取名的延伸意作为表字
表字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比较适合二字名,这样可以让名更加悠远,韵味无穷。

如:

李白,字太白
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白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
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
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
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参考表字:

李益,字精益
精益求精之意,为益的递进。
徐捷,字乘捷
有乘时乘势,捷足先登之意,捷是快的意思,乘有趁着,顺着之意,顺成捷,使其更快。
余熙,字沐熙
熙有阳光之意,沐,有浸润的意思,延伸解释为沐浴阳光,积极向上。
陈安,字安之
安之,即安之若素,是名“安”字岁月安好的延伸,亦表达一种生活态度。


现在的我们,起名往往会选择标新立异,紧跟潮流,却渐渐淡忘了自古以来的起表字的传统文化。

成年的你,不妨为自己拟一表字,行走江湖,千里留名。

家长也可为宝宝拟一表字,内涵深厚,时时勉励。

编辑于 2020-03-08 21:09
名字
取名
表字
​赞同 109​
​30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赞同 109


分享

发布一条带图评论吧

30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咩咩咩阳
现在很多公司起花名,其实如果每个人都能有一个表字,更像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而不是到处迎合不同公司的花名册。。。可惜,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抛弃了
2020-03-05
​回复
​11

竹又生
择摘者
有的不是被抛弃,是丢失了~起表字也不大符合现在户籍制度管理,也就没人用了,只在文人一些圈子里用用。

2023-11-19
​回复
​喜欢

择摘者
能被抛弃的文化还能称之为优秀文化,真的是自相矛盾
2023-09-12
​回复
​喜欢

水水
表字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好好保留延续下去
2020-03-05
​回复
​7

四时春
我单名芸字。看到《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想给自己取字其复。意为周而复始,回归本心。朋友们觉得怎么样
2021-11-20
​回复
​5

四时春
孤霜染月
谢谢你的建议,我取其复是看重万物万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意思。因为联想到芸芸众生,所以想取这个意思。而且结合我自身经历,会让我时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至于你说的昆曲观其复系列,好像是观其复兴的意思,可能也是来源于道德经的典故,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觉得也挺好的。
2021-12-13
​回复
​1

孤霜染月
芸是茂盛意思,你取良才多好。你这其复谁能联想到道德经,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在谈昆曲、观其负。
2021-12-13
​回复
​1
展开其他 1 条回复​

I極I
樓主,杜牧那個牧姜大佬解釋過,牧是漢朝的省長的名稱,牧之是希望做大官
2020-04-01
​回复
​4

李显忠

这不是麻子吗

2023-08-25
​回复
​喜欢

米小姐
儿子马上18岁成人礼了,求老师赐个表字
2020-03-05
​回复
​2

今天你回家吃饭吗
鱼小姐我本名赵云飞,适合什么样的表字啊
2020-03-05
​回复
​1

粗毛
得看怎么理解这个云了 如果是雲的话 晏殊(曲终休解画罗衣 留伴彩雲飞)诗中可选二字;如果是云的话 子云就挺合适
2020-06-08
​回复
​1

Crush
名佳豪,求赐个字作参考
2023-11-20
​回复
​喜欢

Lzxxxxxxx玺
二言表字中,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的,那“子”和“公”通常是什么意思呢
2023-09-16
​回复
​喜欢

鱼香肉丝
公我不知道,子是男子的美称和尊称,例如赵子龙
2023-12-09
​回复
​喜欢

择摘者
表字文化是士族文化,不是贩夫走卒可以瞎用的
2023-09-12
​回复
​喜欢

英英爱吃肉xz
我的名字叫秀英,感觉很不好取表字
2022-06-27
​回复
​喜欢

ming sin
秀英就是美丽的花。从咏花的诗选,例如课本里的咏梅”只有香如故“,香故;咏兰诗,“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取香远或者馥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字南山;爱莲说可以取 浊清,又暗含激浊扬清的意思,中通外直,可取通直,香远益清,取益清。



你有什么优点或者推崇什么道德,从梅兰竹菊,桃花,梨花,牡丹,咏花的诗词多得很。拓展一下松柏、胡杨、柳树这些树也不是不行

2023-07-14
​回复
​1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发布一条带图评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3: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王承恩+贾赦字恩候+】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王承恩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末宦官








收藏



0


0











王承恩(?~1644年4月25日 [1]),明末宦官,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2]南明弘光帝闻之,赐谥忠愍。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邢台县(今河北邢台)
逝世日期1644年4月25日 [1]
主要成就与崇祯皇帝殉节煤山
本    名王承恩
谥    号忠愍


目录

1人物生平
2墓碑
3故里
4相关作品
5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酌中志》一说刘克敬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摘录:《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3]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周赏亭下边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崇祯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福王时,谥忠愍。承恩后为清朝康熙皇帝所称颂,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4]




墓碑

播报
编辑

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清朝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清代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现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故里

播报
编辑

王承恩籍贯是河北省邢台市,故里在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白岸口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坐落在邢台路罗川南支北岸,邢左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原名口当,明初王姓迁来定居,后因村据白岸沟口,改称白岸口,此村是王承恩的故乡。村民家谱有载。据村中记载,李自成进京,大明灭亡后,清军官兵多次来村调查察询王承恩,王承恩家人怕受株连,不敢承认其是该村人,故此《明史》记有王承恩官职,而无籍贯。 [5]




相关作品

播报
编辑

《明末遗恨》:京剧传统剧目,周信芳抗战时编演之振亡名剧。

《明末风云》:陈良平饰演王承恩。

《江山风雨情》:王刚饰演王承恩。

《帝女花》:蔡康年饰王承恩。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对王承恩此举大加褒奖,不但在崇祯帝的思陵旁为他修墓立碑,还将其事迹写入了《明史》。 [6]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王承恩+】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我读《红楼梦》-贾赦,名赦字恩侯,贾政名政,字存周,啥意思?



行侠梦2019-10-28 14:53






贾赦,名赦,字恩侯。赦,赦免之意,就是开恩了,“恩侯”用了“恩泽侯”的典故。爵位不是因为建功立业,而是出于皇帝的恩泽,这种爵位被称为“恩泽侯”,和真正功臣封侯是有很大区别的。贾赦未立过任何功业,他这个一等将军完全是皇帝恩泽的结果,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恩泽侯”。

贾政,名政,字存周。政,从政治国的意思,“存周”用了《论语》里的典故,“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制的,比较完备,孔子主张用周礼治国。

孔子对夏、商、周三朝的礼仪制度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朝代的更迭并不影响礼制的传承,周礼就是在夏、商礼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当然,周礼并非对夏、商之礼的简单继承,而是有所补充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千余年的文明成果,又通过改革和创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治国思想,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礼法制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周礼都要比前朝完善许多,这也是孔子对周礼赞赏有加的原因所在。

礼制是汉武帝之后,历朝历代治国的核心内容,对于传统治国之道,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这是正确的也是科学的态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待传统治国思想有两种错误做法:

一是完全继承,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这样的规定,对传统制度和礼法,不准怀疑,更不能变革。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清朝,在民族危机的生死关头,许多高官显贵抱这种观念不放,错过最佳改革时机。

二是全面打倒旧文化,全部推倒重来。主要出现在近代中国。由于亡国亡种的危机刺激,当时一些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治国思想一文不值了。于是,从打倒孔家店开始,掀起了一股全盘否定和打倒传统的思潮,完全不顾我国人口多、民族多、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的社会现实。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治国思想和文化形态,都是经由历史积累而成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不能对其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当科学的、有所批判的继承和改革。

商朝的文化礼制源自于夏朝,而周朝的文化礼制则来源于商朝,他们都没有全盘接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了适当的增删和改革。孔子说“吾从周”,意味着他为政会采用周礼,推行文治,他明白周礼是在前两代基础上改革和创新而来的,但贾政不明白。

《红楼梦》作者给小说人物取名,打破了“好人好到结束,坏人坏到剧终”的写法。给女孩取名突出“女儿是水做得”,以赞扬为主。给男人取名突出“男人是泥做得”,以讽刺为主。

贾赦,字恩侯。但是,他对别人可没有半点的赦免和恩泽,自己最终也不能被赦免。贾政,字“存周”,他想像孔圣人那样用周礼治国,但他强调要“存”周,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就经验主义加教条主义,碌碌无为,不敢创新,混迹官场啥也干不了。

(感谢大家对行侠梦的支持,欢迎喜欢《我读红楼梦》系列视频的朋友能给予关注和转发。)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5: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严老爷+贾雨村+】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高级不速之客+常客===客套}】
红楼梦:此人身份神秘让甄士隐紧张,出场一次给甄家带来灭顶之灾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细说红楼梦061:严老爷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话说甄士隐见到贾雨村从葫芦庙出来,也不问他是否营生,只邀请去书房一叙。

贾雨村对甄士隐有所求,自不会拒绝欣然应约。谁想才聊没几句,就被一个客人的来访打断。




☞细说红楼系列061,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 “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这一小段描写中,最要注意其中几个关键处,真正是细思极恐。

首先,“家人飞报”进来,说明来人是个大人物,起码甄家人知晓轻重。




其次,甄士隐“慌的忙起身”,也证明严老爷是个大人物。既称老爷便肯定是个官。让致仕还乡的甄士隐如此重视和慌乱,说明这个严老爷,他惹不起。

要注意重视和惹不起是两码事。

重视一个人,会在接待时尽量高规格。

惹不起,则会慌乱而失去礼节。

贾雨村这边还在说话,甄士隐已转身出去,体现的很清楚。

最后,贾雨村被“丢”在书房中,自然会有点“没意思”。




要知道他也是“客”,却被甄士隐厚此薄彼,到底伤了自尊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巧贾雨村正是个“小人”。尽管他此时还没有蜕变,但人性则是固定。

今日他落魄,才会不受重视。而既没生意也没吃饭,囊中如洗,可不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羞辱?

他日他对甄家的感激,从这件事已经埋下“大打折扣”的伏笔。不提。

再说“严老爷”,让甄士隐如此失态,说明其人是个“不速之客”。

就仿佛《一捧雪》中莫怀古面对严世蕃来访一样,终究忐忑。




当然,严老爷肯定不是严世蕃,无需对号入座。但对甄士隐来说,着实是祸不是福。

当初解读甄士隐致仕还乡做一个富家翁的乡宦,却还住在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的葫芦庙旁,就提到他虽然选择在官场“急流勇退”,却终究不舍名利,与“势利”太近难免认不清利害犯糊涂。

果然,严老爷的到来证明了贾雨村没能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坏处。

即便日后甄英莲不丢失,甄家不被大火烧毁,怕也难免为“势利”连累的败亡结局。




严老爷的“严”,通“炎”,火也。

严老爷来访,隐喻出甄家“火”到临头,祸到临头!

甄士隐致仕还乡还与名利藕断丝连,就可能被名利连累。至于甄家女儿丢失,被葫芦庙大火烧的家破人亡。可以说是天灾,但若有人祸在背后算计,也不是不可能。

一切都由“严老爷来拜”埋下伏笔。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1-10 10:11・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贾敏+贾探春===敏探春//贾探春影射朱由检+】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由贾宝玉给黛玉取名一事,引申出贾宝玉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话题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以独到的手法,妙解《红楼梦》每回故事的精彩




《红楼梦》这本奇书奇就奇在,书中无处不暗含讥讽、暗含机锋,一般人稍不留神就把精彩之处给错过了。比如贾宝玉初次见到黛玉后,就给黛玉起名,通过探春质问宝玉给黛玉起的这个名字有何讲究的话题,就引出了贾宝玉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精彩发言。

那么宝玉与探春的这段对话具体是有何机锋呢?看我下面的解读,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话说宝玉见到刚来到贾府的林黛玉林妹妹后,他的第一次机锋就拿给黛玉取名小试牛刀开始了,他给黛玉起了个“颦颦”的妙名”我们由此见识了宝玉不凡的才华。

那么接下来不由得想问问宝玉,他给黛玉取的这个“颦颦”的妙名,灵感源自何处呢?又有什么讲究呢?

要知道,对于取名字,在中国那可是自古以来都大有讲究,名如其人,出生后父母左右斟酌给取下的名字,有可能代表预示了你一生的命运。因此,取名,甚至可以说已经衍生成一门深厚的学问了。








因此,闻听宝玉给黛玉取了个“颦颦”的名字后,红楼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出场并发声了。她是谁呢?

她,便是才华机敏过人的探春。

此刻的探春,好像有些看不下半吊子的宝玉再继续在黛玉面前卖弄下去了,一开腔其锐利的性格便彰显出来了。只见反应敏捷的探春便问宝玉,你给黛玉取的“颦颦”这个名字,到底是有什么讲究呢?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蹙:这里指眉头皱着的意思。

宝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给黛玉取“颦颦”这个妙名,灵感来源于两点:第一点:来自于一本叫《古今人物通考》的书,第二点:来源于林妹妹的罥烟眉。








宝玉对探春说的《古今人物通考》这本书,其实是子虚乌有的,这本书是宝玉杜撰出来的书名,旨在为黛玉的表字虚拟出一个出典。因为宝玉需要引经据典,善砍能抡,才能在黛玉面前显示自己有学问,才能说服探春、说服众人,是以宝玉便灵机一动随口瞎编了《古今人物通考》这个书名,想以此显得自己引经据典博学多才。








与黛玉一见面便先给其命名,然后再找出命名依据,确实是显得宝玉好有文化好博学,少年宝玉居然想得这么多这么深这么周全,哪一点像母亲王夫人口中的那个不学无术的“混世魔王”了?宝玉不仅外貌风度翩翩,现在又给黛玉取了个如此有学问有考据的名字,本来对宝玉的第一印象就已经很好了,再凭此学识,宝玉又一次博取了黛玉的青睐。








但是,不愧为才华敏捷的探春,马上识破了《古今人物通考》一书是宝玉随口瞎编出来的,于是探春便轻蔑一笑并加以质问“只恐又是你的杜撰”,也只有她才会质问。其他两春,迎春懦弱无才,惜春形容尚小,都不足以扳倒宝玉。








面对探春如此咄咄逼人的质问,宝玉深感佩服,不由得诡谲一笑,但他还是与探春展开了辩论,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如果真有《古今人物通考》一书,宝玉大可直接驳回探春,但因为没有这本书,所以宝玉只能绕着弯儿说,“除了《四书》,杜撰的太多 ,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宝玉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圆滑口气,大有反问探春:就看你探春怎么理解了,你说我杜撰也行,但比我杜撰得多了去了的,你怎么不去说?!








其实宝玉这句话的真意并不是说除《四书》之外天下就没有别的书可看了,宝玉在这里的意思是要否定除《四书》以外的儒家作者,认为他们没有能力解读圣人之书,另出己意,都是自个瞎编混编杜撰出来的。

也就是说,宝玉认为,当时的书,除了《四书》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之外,其他的书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都是些毫无推敲价值、毫无思想见地、啰里啰嗦四处搬运拼凑堆砌出来的误人子弟的文章。








好像一时间探春也被宝玉论杜撰的振振有词说得无言可对了,对呀,贾宝玉可是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很多习作者写文章的毛病呀。

宝玉见探春不再说什么,便开始转移话题,他与黛玉的谈话内容又转向了另一个更有深意的话题,是个什么样的话题呢,我下次再解读给你。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给你另类新鲜合理的解读。

发布于 2018-09-22 08:58




林黛玉


红楼梦 (1987陈晓旭版电视剧)


贾宝玉



​赞同 3​​添加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不怕神一样的文章,就怕猪一样的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1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吴伟业·梅村》原文赏析


时间:2019-07-16 10:43:26

手机版


古诗《吴伟业·梅村》原文赏析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桑落酒香卢桔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张大纯《采风类记》:“梅村在(江苏)太仓卫东,本王铨部士骐(世贞子)旧业,名贲园。吴祭酒伟业拓而新之,改今名。有乐志堂、梅花庵、娇雪楼、鹿桥溪舍、桤亭、苍溪亭诸胜。”可见这是一处不小的庄园。又据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崇祯甲申(1644)正月吴已居梅村。此诗当作于其时。时当明亡前夕,作者因父死居太仓守制。诗写家居生活的情趣。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二句所写,正是初置庄园的情景,茅屋、枳篱、苍苔既见其地的幽清,也可见别业就荒的情景。购置之后,当有一番修葺。竹是乞得,花乃分赠,均不破费,可见诗人与周围地主的关系。仿佛杜甫当年在蜀,背郭堂成,四处乞觅桃、竹松、桤而植之,沉浸于新居乔迁之乐。“手自栽”是自己动手,如此方能称心如意,大有吾爱吾庐之情。“梅村”就这样落成,诗人有找到归宿之感,因以自号,诗题《梅村》,也是诗人的自画像。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二句写居梅村时诗人的意态。看来大有违于“礼尚往来”的人之常情,却十分真实地写出了一种人生况味。盖诗人当时的兴趣中心只在“梅村”,“不好诣人”应是实情,但他又并不反对(甚至是很欢迎)客人来分享他的快乐。他是那样自满自足,懒于人情往还,“惯迟作答”(不爱回信)又并不是息交绝游,相反,还希望多收几封信(“爱书来”),借以了解人间信息。总之,两句写出的是一种随缘自适,隐不绝俗的快乐。“不好”与“贪”、“惯迟”与“爱”,矛盾对立中有依存,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在世间持这种态度的人历来就有,然而能道出个中情趣的诗句不多,故可圈可点。

“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前二句偏重写心理,这两句偏重于写行动,趣味都在自得其乐。读诗是一种乐趣,闲窗雨声是大自然的“诗”,故“听雨”也是一种乐趣;作文是一种乐趣,高空行云是大自然的 “文”,故“看云”也是一种乐趣。诗人登高舒啸,临风赋诗的悠闲形象,在诗中呼之欲出。

“桑落酒香卢桔美,钓船斜系草堂开。”刘绩《霏雪录》云: “河东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甚美,故名桑落酒。”司马相如《上林赋》云: “卢桔夏熟。”注谓: “枇杷也。”则上句所写,乃 “梅村”之美食; 而下句“钓船斜系”还暗示水乡鱼产之丰。则“梅村”之乐,可以终老矣。“草堂开”三字最后点题,表明这是新居落成时的题咏。不管是“草堂”字面,还是这首律诗的风格,都令人联想到杜甫漂泊西南,定居成都期间所写的七律。

正如不能从草堂风景诗概括杜甫生活全貌一样,读者也不能尽从这首诗的描写中去勾画吴梅村当时的生活思想轮廓。这只是梅村的一个方面。生活在明清易代之紧要关头的他,也不可能终日都这样超脱。虽然他努力以 “梅村”作为逋逃薮,从“独树看云上啸台” (此句用阮籍典故) 等句中还是流露出孤寂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5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 20: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解缙·桑》原文赏析


时间:2019-07-16 10:43:25

手机版


古诗《解缙·桑》原文赏析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叫桃李听笙歌。

《诗话总龟》载蒋密《咏桑柘》中的两句诗:“绮罗因此木,桃李谩同时。”解缙的这首诗在取材与表现上和它有类似之处,但稍加比较即会发现解诗的立足点更高些,思想也更深刻些。

蚕有春蚕与秋蚕,所以养蚕的人要“一年两度”采摘桑叶,而作为“桑”来讲,一年两遭采折,实在是千万种树木中受苦最多的了。诗的一、二两句可以说是“叹”,叹其遭遇之苦。但是,虽“苦”犹“荣”,“为国为民皆是汝”,该是何等荣耀!不过“赞”得如此之高,是不是诗人们常用的“夸张”呢?不!大家知道,衣食是国计民生中的大事,蚕丝很早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因而也就是封建国家的一大经济来源,所谓“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畜六畜也”(《管子》)。而桑之可贵,也不仅其叶可以喂蚕,而且其皮可制纸,果实可食,叶、果、皮、根皆可入药,可见“为国为民皆是汝”还是实有所指的。这里与其说是诗的“夸张”,倒不如说是诗的形式限制了对它的“为国为民”作具体的论述,所以我们不得不略作一点补充。由“叹”而“赞”,角度与内容虽不相同,却有联系,并且在思想感情上也是沿着一个方向层层推进的。至此,诗还剩下结尾一句,写什么呢?若是顺着上面的思路补上一句,也无不可,比如像施闰章的《漆树叹》:“斫取凝脂似泪珠,青柯才好叶先枯。一生膏血供人尽,涓涓还留自润无?”全诗深沉悲切,一“叹”到底。但解缙的这首诗却不是这么顺势而下,它的尾句突然跳出了原有的对象——桑,用“却”字一转,引出“桃李”。古人常在桃李林中,亲朋相聚,伴以诗酒丝竹,吟歌赏春,那就像李白写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这些话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想象“桃李听笙歌”的。诗人对于“桃李”不言其他,只突出以其“灼灼其华”而获得人间的欢乐与享受,如此反挑一笔,自然与只有“奉献”而无“享乐”的“桑”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了这个对比,诗就不仅仅局限于“叹”和“赞”了,更表现出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那就是人世的不公!要知道“不公”,是阶级社会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突出而普遍的现象。试看: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伐檀》)“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嫉邪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李白《古风第十五》)。“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爷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无名氏《朝天子·志感》)。“世间多少不平事”,笔底多少悲愤诗! 解缙的《桑》也是其中的一首,它以咏物的形式,对比的方式,旁见侧出的手法,明是写物,实是写人,写社会,讽喻不露,似浅还深,耐人寻味,同样地体现了中国诗歌直面人生,爱憎分明,抨击“不公”,揭露黑暗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歌大全 > 名诗鉴赏 > 当前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02:45 , Processed in 0.5439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