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九=====袭人为谁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的怡红细事:碧纱橱除了袭人夜里休息,还有其他妙用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袭人第一个发现他的异常。好容易等到回家,便背人找了一条新裤子替他换上。

要说换条裤子不被发现容易,可随后宝玉拉着袭人行事没被人发现,就很有意思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六回)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要说小门小户一家子几口人,常有人不在家中,“无人撞见”是有的。

但贾宝玉彼时在贾母院子里,还有林黛玉同住。

黛玉身边明确是紫鹃、雪雁,几个洗漱丫头,四个教引嬷嬷和奶娘王嬷嬷并小丫头子。算下来就是十几个人。

贾宝玉八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人数最少也要比林黛玉多一半,起码二十多人。

再加上伺候贾母的又多几十口人,贾母院子再大,聚集这么些人口,哪有半点空闲的道理?




所以,都以为贾宝玉从宁国府回来,趁着袭人给他更衣时发生了故事,很值得商榷。

表面看行文如此,实际操作太难。只因大白天不可能找到合适机会,只有夜里才行。

贾宝玉彼时大了,已经不用跟奶娘李嬷嬷同睡。自袭人负责后,李嬷嬷便开始“轻省”起来。

一开始她还以为占了莫大便宜,乐得清闲。等到贾宝玉与她隔了心,彻底不再亲近时,为时已晚。

她后来怒骂袭人狐媚子勾引贾宝玉,说明她已经被出局了。

贾宝玉当时住在贾母院子里,肯定住的是东西厢房。空间有限。




大体布置是宝玉房中肯定要有一个碧纱橱,与他床头对床头,紧挨着放置。

贾宝玉睡大床,袭人就睡碧纱橱,其他丫头婆子睡外间炕上。

要到日后住进大观园怡红院,自己住正房,格局才会略有变化。可碧纱橱还在其中。

如今去参观北方园林古建筑,就会发现古人的建筑格局基本不会特别变化。主人房间床头靠门肯定是碧纱橱,是给丫头等亲近下人睡觉,方便夜间叫人伺候。




碧纱橱与主人房相当于是套房,内外两张床同处一室。

袭人只有这样才能与贾宝玉拥有真正的私人空间,方便行事。

碧纱橱此时除了休息之外,是真正掩人耳目的房间布局。

尽管一门之隔外头就睡着一群丫头婆子,到底没有人看见。

只不过没人看见不表示没人听见。那晴雯睡觉最是警醒,有一点声音就容易醒。她后来讽刺袭人与贾宝玉“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就说明“偷试”终究不严密,早就被人发现。

不光晴雯知道,麝月、秋纹、碧痕乃至李嬷嬷也都知道。




李嬷嬷骂袭人狐狸·精,就是指这事被她知道了。

晴雯讽刺麝月与贾宝玉瞒神弄鬼,讽刺碧痕与贾宝玉洗澡两三个时辰,都暗示她们有过效仿“偷试”行为。

隔墙必有耳,贾宝玉和袭人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自以为行事机密,何尝是真正的机密!

这些怡红细事,看似花边话题,却体现出作者行文的细节,细想还是很有意思的。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2-06 20:28・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晴雯抱怨,麝月说“不是好意的,怕走了大褶儿”,是什么意思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6-08 08:48
贾家的奴才个顶个惹不得。有脸面的奴才主子也敢教训。贾宝玉生日,赶上贾母王夫人都不在家,大观园管事林之孝家的夜间巡查,就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不但吆喝着奴才们,连贾宝玉都被她教训一顿,事后晴雯与麝月的一番话很有意思。

(第六十三回)这里晴雯等忙命关了门,进来笑说:“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麝月笑道:“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隄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说着,一面摆上酒果。
晴雯称林之孝家的“奶奶”,并不是王熙凤那种奶奶,而是管家奶奶。贾家对有头有脸的管家媳妇的称呼。
她们虽也是奴才,却手握大权,是以人人尊重。
林之孝家的是荣国府二管家林之孝的老婆,小红她妈。由于赖大基本跟着贾政办事,荣国府大小事宜都是贾琏和林之孝负责。县官不如现管,林之孝一家风头直追赖大一家。

大观园盖成后,林之孝家的负责大观园内外事宜,所有人事都归她管。每天尽职尽责带人巡查,工作不说多累,权力却是真大。
王夫人不在家,林之孝家的巡查更严,大多时候贾宝玉都睡了,她还在带人巡视,也算尽职尽责。
他们一家都是贾家家生子,四五代奴才熬到了管家位置。她也引以为傲。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笑道:“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说毕,吃了茶,便说:“请安歇罢,我们走了。”宝玉还说:“再歇歇。”那林之孝家的已带了众人,又查别处去了。
林之孝家的教训贾宝玉要尊重祖母、母亲赐给的丫头,变相提醒贾宝玉不能用主子的标准对待他们这种四五辈子的老人。更俨然长辈自居,同时也给未来的主子洗脑,告诉他要珍惜善待他们。

贾家从第一代开始,奴才们跟着主子吃了不少苦,所以优待奴才成了家风,以至于奴才地位越来越高。就算焦大混的不好,也是张口就骂贾珍毫无顾忌,贾珍还没办法。
年轻主子要称林之孝家的大娘。赖嬷嬷也能像焦大一样张口骂贾珍,而贾蓉、贾蔷等要叫赖大赖爷爷……
善待奴才固然好,但长幼尊卑不明乃至于倒置的情况,就令人警惕以至于不安了。
林之孝家的说了一通贾宝玉,反过来也是影射丫头们别没规矩。所以晴雯等她一走,说她一定在哪里喝多了话多,才过来排场她们一顿。

排场,就是指教训。本意是建立排场凌驾他人。慢慢也就用“排场”代指教训人。一般北方人说的多。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麝月说的那句“她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隄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
“不是好意的”,并不是不怀好意,而是指不是故意的。“好”在这里要读(hào),好意是指故意、特意、有意的意思。“不是好意的”,是说不是故意找茬。

“常提着些儿”,是指上纲上线的规矩,在职责范围内,要经常拿出来说道说道,避免时间长了人员懈怠,违法违规。
“怕走了大褶儿”,就是怕出了大错。这句话现如今很少听了。和上面两句一样,有“儿化音”,都是北方语系。
“好意”在北京东北说的多。
“提这些儿”“怕走了大褶儿”,显然是北京话。不过“大褶儿”现在也很少听到有人说起。
“走了大褶儿”。“走”是指发、犯、出错的意思。比如“走水”是指起火。“走眼”是指看错了。“大褶儿”是大错误,大责任。
连起来麝月是替林之孝家的解释了晴雯的质疑,是说她不是故意教训她们。不过是定期将规矩摆一摆,对上有交代,对下有责任义务。避免懈怠了出错误,也避免出了事被主人追责。
“我都耳提面命了,什么时间,怎么做的。她们不听我的,这事可不赖我”。林之孝家的潜台词就是这个。麝月也替她说出来了。

有些时候看《红楼梦》,常常因某几句话的精彩而感叹。看林之孝家的教训贾宝玉,晴雯质疑,麝月替她解释,这背后的人情理短可是不简单。
而这话为什么是晴雯发难,麝月解释,不是袭人解释?都在“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里。也在麝月“开到荼蘼花事了”让贾宝玉愁眉不展的花签背后影射。
文|君笺雅侃红楼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举报/反馈
相关搜索
晴雯赶走坠儿性格晴雯活该晴雯赶走坠儿晴雯坠儿
评论 24
发表神评妙论
发表
nordlee
“怕走了大褶儿”这句俗话是从服装工艺中产生的,所以由大丫头们闲聊带出来,更符合人物的特点。明清女子着装大都要穿马面裙,其特点就是有对称的大褶。制作时这种褶子又宽大(一半就约10厘米以上宽)又通长(指褶子从腰间一直到脚面约90厘米长),所以褶裥的烫折对称线必须严格与布料的纱向平行。若稍有一些不平行,即“走了绺”,做好后人一穿上,这个大褶儿就会不平顺地撅起来或将褶子底都侧歪着露出来,即“走了大褶儿”。
2020-06-08
回复
96
行侠梦
文化领域爱好者
高手在民间
2020-06-10
回复
3
开启民智好艰难
这才是知识,赞!北京话“褶子了”,应该是指衣物该平整的地方起了皱褶,比喻遇到麻烦,不知对不对
2020-06-08
回复
4
全部4条回复
杨枝甘露TuK
既然林之孝家的连宝玉都敢教训,那为什么小红在怡红院才只能在后院待着,而且晴雯骂起小红来毫不留情?
2020-06-08
回复
10
仟佰度尋
不奇怪。小红后来嫁进贾家了。小红配贾芸,人人觉得合适,但贾母等人却绝不容许林家将触角伸向贾宝玉。个人看法。
2020-06-11
回复

惜灵T
晴雯“爆炭”似的一个人物,身为怡红院中仅次于袭人的二号人物骂一个排名老末的小红,这不很正常吗?还有撵走坠儿、调侃碧痕、撕扇作笑……这些描写这些恰恰是为后文书的智怼王夫人,不惧抄检,抢白王善保家的(邢夫人陪房),这些举动做铺叙述,才显得不唐突。
2020-06-09
回复
2
全部6条回复
清荷Redl4
不对,排场不是教训的意思,是抬举的意思。
2020-06-08
回复
9
宁宁早早
作为河北人,挨着北京的河北人,排场和排暄差不多,确实是教训的意思,可能别的地方方言会不一样!
2020-06-12
回复
3
清荷Redl4
我也是北方人,但你说的真不对,这里的排场不是编排也不是排不是,你细读红楼梦就会明白,它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因为林之孝家的让宝玉叫晴雯姐姐,晴雯才会这么说。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
2020-06-10
回复
5
全部3条回复
岁音一滴0o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2020-06-13
回复
78
追随我俩的传说
小红勾引贾琏?哪有?小红这么精明,怎能不知道王熙凤的厉害?断不会母老虎嘴边拔毛!
2020-06-09
回复
7
果冻莓汁
生活领域爱好者
小红骨贱太身轻,肯定是王熙凤把小红要过去后,小红勾引了贾琏,但是那时她跟贾芹已经眉来眼去勾搭上了,后来抛弃贾芹,所以说她骨贱
2020-06-08
回复
4
拿不到金条也要锁死双北
什么?。。。
2020-06-12
回复

晴窗雨夜品红楼
您看的是哪款歪批?
2020-06-09
回复
2
全部4条回复
忘嗔
平实入理,是个做学问的
2020-06-09
回复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4: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挨打,引爆王夫人恐慌,袭人魔灵附身,表演教科书式揣测上意

安阳源易缘

2024-05-13 21:01河南

王夫人深恨宝玉,却引袭人为知音,宝玉挨打,袭人教科书式策反上位者

世人总以为王夫人和袭人结盟,是利益之交。

谁能想到,王夫人身边仆从成群,只与袭人一次深谈,就引为灵魂知音,深加倚重?

王夫人一向冷酷木讷,却将人生中仅有的灵魂交流,给了袭人。

宝钗、周瑞家的这两员干将,也没有享受到这种殊荣啊!


不得不说,袭人几易其主,却总能降服她想攀附的主子,她是怎么做到的?

第34回给王夫人上眼药,袭人展示了教科书式的揣测上意的本事。

原来王夫人坐在火山口上,却没人能分担她的恐慌!

魔灵袭人

历史上揣测上意的高手,不但容易平步青云,而且和上位者血脉相融。

比如和珅、严嵩,赵高、刘谨等。

他们比普通献媚者的段位差距,有如魔灵和马戏猴。

一般人献媚,会表忠心,会提供五感服务(比如送歌姬),会当马前卒。

逐利者多如过江之鲫,这种献媚伎俩每天都上演,上位者看献媚表演,如同看猴戏,拥有上帝视角。

袭人不同,她是魔灵,她比王夫人自己更了解自己。


古人说“高处不胜寒”,高位者的苦恼在于,他的恐惧和危机,不能和人分享,无人帮他分担。

矛盾喷发

宝玉挨打,最受惊吓的是谁?

是王夫人!

“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地以他为法……今日越发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
虽然贾母救驾,保下了宝玉,但导致宝玉挨打的危机没有解除。

宝玉挨打后,依然表示:“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宝玉不改,触犯贾政的逆鳞只是时间问题,贾政随时可以再打一遍,勒死了事。

这,是王夫人最大的恐慌:

【已将五十岁,只有这个孽障】五十岁了,再不可能生育子嗣了,你打死宝玉,我就不会有儿子了。

【必定苦苦以他为法】宝玉活着,我才有资格管家(母凭子贵),打死宝玉,我将失去管家的资格,还不如去死。

宝玉就是我的法!


王夫人在情急时,已经震耳欲聋地喊出自己的无助和恐慌,但王夫人身边一群捧臭脚的,没人听懂,听懂的也不在意。

比如宝钗,宝玉挨打后,她急着给宝玉送安慰,送棒疮药,急着给薛蟠开脱罪责,又急着和薛蟠辩白她更偏向娘家,简直分身乏术,哪里还能想到姨母王夫人?

王夫人擅长的是用蛮力解决问题,但蛮力显然不能改变儿子,王夫人作为一个母亲,有多恐慌,又有多无助?

没人想到,在宝玉挨打后的这个傍晚,荣国府这个大权在手的女主人,内心如惊弓之鸟,无助且孤独!

袭人恰在此时来拯救王夫人。

怒火中烧

“王夫人正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子……”
这是袭人刚见王夫人的状态,不仅坐凉榻,还扇着扇子。

此时节气是端午,虽已入夏,但早晚温差大,袭人和王夫人见面是撑灯时分,气温已经不高了,但王夫人却这么怕热。


王夫人不是物理体热,而是心里焦躁。

小人物烦躁,回家打鸡骂狗,上位者动怒,可是有人要倒霉的。

“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挨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
看了吗,这是要办人的节奏!

如果顺着王夫人的思路往下说,荣国府将开展大清算。

谁告的黑状?贾环;

贾环告了什么状?

金钏儿跳井,是王夫人和宝玉母子害死了。

谁引来的优伶琪官?薛蟠;

为啥宝玉结交这些人(琪官),我这个主母不知道?袭人,你们怡红院的丫头仆妇,都是吃干饭的吗?

看吧,照着这个思路,薛蟠、贾环、薛家、袭人、赵姨娘,谁都没有好果子。

最重要的是,王夫人自己有重大罪责啊!


如果沿着王夫人的思路往下说,必然将过错指向王夫人,再次引燃王夫人怒火,近在眼前的袭人,是第一个炮灰。

袭人绝不希望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怎么办?袭人的魔灵本质开始上身。请注意,袭人下面的表演,堪称教科书式洗脑!

洗脑王夫人

1、为自己开罪

“我到没听到这个话。听说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
【我到没听到这个话】这是谎话,袭人第一时间到二门,找焙茗核实,宝玉挨打,是因薛蟠勾引琪官,贾环告刁状。

袭人为啥撒谎?难道是要为贾环开脱吗?

当然不是!她是为自己开脱。

蠢人撇清罪责,惯用方法是推脱责任,为自己辩解。


高手从来不这样,他们非常擅长用乾坤大挪移——将火力转移方向。

【听说为二爷霸占着戏子】

二爷,自然是宝玉。潜台词,这事怨不着别人,都是你的宝贝儿子宝玉的错。

这句话,其实非常冒险。因为一般母亲都有护犊子基因,你在一个母亲跟前给儿子上眼药,真是不想活了。

但袭人是魔灵,她深知王夫人不会护犊子,王夫人心中对宝玉,一万个不满意。

比起追究其他人,王夫人更渴望的是宝玉能够改变。王夫人日夜恐慌的,是宝玉再接触金钏儿这样的人,以致不可收拾。

【若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请注意,袭人这话可不是安慰王夫人啊,她是点醒王夫人。

贾政打宝玉,如果宝玉知错,该改正的是宝玉,这话应该对宝玉说。


但袭人的对象是王夫人,王夫人能利用宝玉挨打做什么呢?

借着宝玉挨打,向贾母争取,争取宝玉脱离金钏儿这些人!(金钏儿已死,但最大威胁是黛玉)

哈哈,看到了吗?什么是魔灵,是短短几句话,不仅为自己消灾,还为黑暗中的上位者指引灯塔的人啊!

袭人说完这句话,你看王夫人的反应:

“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接着,巴拉巴拉一大堆,说什么因为贾母疼爱宝玉,我怕气坏老祖宗,不敢管啊!明着是为老祖宗着想,实际是将罪责推给贾母!(老天可见,贾母有啥错啊)


接下来,王夫人和袭人处成了知音,袭人直言告诉彻底断绝祸患的方法:

“我也没什么别的说的。我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了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吼吼,这才是袭人的真心话啊,在得知宝黛互诉衷肠后,袭人知道自己对宝玉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怎么借助王夫人的力量,让宝玉搬出园外,那才是袭人的天下啊!

别看袭人是丫鬟,但在王夫人和袭人这对组合中,袭人是灵魂指引者。拿捏王夫人,如提线木偶哦!

就问你,王夫人身边奴仆再多有啥用,就袭人这段位,谁能抵挡啊!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花袭人晋升实习姨娘,彻底慌了!心生一计,保自己坑晴雯
2019-03-19 15:47:30 来源: 徐凯说娱乐  举报
0
分享至



在王夫人怒气冲冲的带人去了一趟怡红院后,怡红院的气氛一直处在紧张和不安里。
王夫人此行来怡红院,目的非常明确,来给贾宝玉清理不合格的丫头们。首当其冲,第一个就是她早就当成眼中钉的晴雯,再者就是芳官,四儿。
对于这三个已经让王夫人内心充满不喜的丫头身上,王夫人一刻功夫都不乐意去浪费,有家人的找人来领走,没家人的就让干妈来带走,自行聘嫁,总之,怡红院再也不是她们几个呆的地方了。
王夫人的雷霆大怒,贾宝玉也不敢去为哪一个求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平日里他喜欢的丫头一个个的被带走,连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
王夫人料理了几个丫头之后,对着剩下的几个丫头都再次声明,务必恪守本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有分寸,不然晴雯等人的下场也就是她们将来的下场。
送走王夫人后,贾宝玉彻底放开心扉痛哭一场,他哭芳官,哭四儿,更哭晴雯。在他内心里,最不舍得就是晴雯了。
花袭人在边上也是相劝不止,谁知还惹来贾宝玉的猜忌,最后还是用激将法让贾宝玉稍稍平息了。




贾宝玉心疼和不舍晴雯就这样被撵出去,瞒着花袭人偷着求一个老婆子带他去见晴雯。万幸在关门查寝前回到怡红院,再迟一步门就上锁了。
夜深了,露重了,贾宝玉折腾一天也该休息了。在安排外间陪睡人员的问题上,花袭人先是问了贾宝玉的意见,贾宝玉也是敷衍回答。
花袭人无奈只能按照旧历把自己的铺盖放在床外,在这之前,有一两年的时间里,夜间床边服侍的工作都是晴雯在负责。
现如今,晴雯被撵,花袭人不得不把这个工作继续承担起来。如果没有晴雯被撵一事,那么夜间床边服侍的人应该会让晴雯继续做,花袭人绝对不会去抢这个功劳。
晴雯被撵之前,已经在夜间床边服侍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效力两年了,给她分配这个工作的人就是花袭人。
为何花袭人要在近一两年才给晴雯安排床边服侍这个工作的呢?要知道旧历里都是她一直在承担这个工作的?




花袭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心里太害怕了,恐慌得不能行,为了救命,不得已出此下策。
找在贾宝玉被暴打之后,花袭人趁机给王夫人打了小报告,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到外头小书房认真攻读,在学业上有所进益。
王夫人一听花袭人有如此胸怀,很是感动,没过多久就通过增加月例银子变相提升花袭人为贾宝玉的实习姨娘。
花袭人晋升为实习姨娘后,内心的恐惧是大过于欢喜的。要知道,她早就已经和贾宝玉经历过鱼水之欢,如果让王夫人知道这个事情的话,花袭人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贾宝玉本就喜欢在女人中扎推,又因着和花袭人有亲密接触后,夜间床边服侍时也经常和花袭人暧昧不断。
为了防止王夫人察觉自己的秘密,花袭人再被提升实习姨娘后,就把夜间床边服侍这个工作推给了晴雯。
当然,花袭人把自己一直都亲力亲为的好差事让给晴雯是有利可图才去干的。王夫人既然已经把自己提升为实习姨娘,证明贾宝玉的年纪已经符合配备姨娘的时候了,那么,夜间床边服侍这个工种就存在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
不管是谁,在夜间床边服侍,必然会和贾宝玉有更多的接触,而这个恰恰是王夫人反感和不喜的。
花袭人把晴雯安排在夜间床边服侍这个岗位上,既救了自己,使得王夫人再次高看和认可自己,再者也让晴雯一步步成为王夫人的眼中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晁源和小妾珍哥
唐吉诃德王
唐吉诃德王
国家特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
人生三件乐事,但还有一件乐事,居于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件乐事,这一乐,便是那贤德妻房。

珍哥,原来是一个唱正旦的戏子,后来与各类人鬼混。看上突然暴富的晁源,被鸨母两个人一合计,被晁源花了八百两银子买回做了小妾。做了小妾的 珍哥出场第一回便是要与晁源的一群狐朋狗友穿戏装打围,她利用晁源对自己的喜爱,侍宠而娇,任性撒泼,屡屡打压正妻,最后还因珍哥的诬陷而亡。她与各式各样的男人鬼混,就算嫁给晁源之后还在家中,在狱中,可以说一生都在与男人纠缠,毫无羞耻之心。

晁源的父亲听说晁源纳的妾是珍哥就说道没有见过他,就听过她的名字,那一年接了个新举人死在了她的身上,樊库吏包着他,那库吏娘子吊杀了,经历了官司,通过晁源父母的对话,可以看到珍哥在晁源之前就有不止一件人命官司,也可以看出在晁源之前她就为自己的余生地位努力过,她审世度时,急切的渴望把握自己的命运,给自己的余生找到依靠。珍哥深知自己身份地位,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屡屡添油加醋的挑拨晁源与计氏的关系,不仅晁源不去后院,连吃穿衣服都断了供给,还多次争风吃醋,撒泼使混,看婆婆让晁住夫妇带给计氏东西撒泼不住:“随即硗吊了获髻,松开了头发,叫皇天、骂土地、打滚、头,撒泼个不了。店家的妇女,邻舍的婆娘,围住了房门看;走堂的过卖,提壶的酒生,站住了脚,在店后边听。亏他自已通说得脚色来历明明白白的。那些听的人倒也免得向人打听。”极尽撒泼之能。

她诬赖计氏勾搭和尚,逼的计氏上吊自杀,之后以正室自居,在家里喝神断鬼,打骂家人媳妇丫头,将卖他的那老鸨子都做了亲戚来往。“晁大舍略有触犯着他,便撒泼个不了,比那计氏初年降老公的法度更利害十倍。”[3]计氏死之后她立马想要取得晁源妻子的位置,计氏还没有出殡,珍哥就代替计氏的正室身份去孔举人家吊孝,受了孔举人娘子冷落,回来下人按往常叫一声“珍姨”而大发雷霆,她当着计氏的棺材谩骂,放言:“别说你令娶大老婆在我上头,只怕你娶小老婆在我下头我还不依哩!”珍哥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自己的身份地位。可谓用心极深。珍哥的淫荡之处,在回应官司、差吏打点批文,直堂吏点名到珍哥,珍哥的一声应答:“洞箫飞越,远磬悠扬。依依弱柳迎风,还是扮崔莺的态度;怯怯娇花着露,浑如妆卓氏的丰神。乌帕罩一朵芙蓉,翠袖笼两株雪藕。真是我见犹怜,未免心猿意马。不识司空惯否?恐煮鹤焚琴。”[3]珍哥深谙男性色情心理,她通过肢体动作声音语言,与各式各样的男人纠缠不清,晁源死后立即与张瑞风勾搭,水性杨花的她审时度势抓住张瑞风这个救命稻草,偷梁换柱,被张瑞风救了出去,后来事情暴露,还恬不知耻的说这道无伤,有谁家娶娼的不养汉呢?在她的观念里深受之前娼妓的环境影响,她嫁给晁源之后也丝毫没有更改淫娼的本质。“小珍哥是《醒世姻缘传》中淫欲型的代表人物,她虽然没有海会一样的与男人交往的理论体系,但文中多处提及她的纵欲,可以用‘人皆可夫’来形容。”她和晁源的结合也多是私欲大于感情,对于珍哥来说,晁源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可以在她风花雪月之后年老色衰有一个归依,但在二人的婚姻里两个人对彼此都不够忠诚,晁源在有人说媒立即想的是抛弃珍哥。

珍哥因计氏之死吃官司在狱中,因为晁源的打点活的潇洒快活,晁源和珍哥相处的时光正是晁家富裕的时光,晁老蒸蒸日上的官宦生涯,这个时候晁源更像地痞恶霸,晁源和珍哥这段荒唐的婚姻也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黑暗,人情人性的淡薄。

编辑于 2020-01-12 22:05
家庭婚姻
阅读
四大名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袭人,那个暗香浮动的占有者(上)
2017-08-20 12:00
花粉们好!这次我打算说一说袭人。

袭人是一个很复杂很有看头的人,当然聪明人都会很耐看。因为原文太长,八千多字,对你们的耐心可能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我决定分上下部分,两次发完。

发这篇文,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除了篇幅长,这种太死磕的写法据说也完全不符合当下微信阅读的习惯,可能效果很不好。但我还是决定试一次,我想探索一下微信阅读的边界。

我还想知道真相,是不是当下的读者真的看不动长文。是市场决定产品,还是产品引导了市场?

换而言之风向是谁决定的?

今天的朗读者是爱国粹老师,她把《百看红楼》整本都朗读完了。感谢,与有荣焉。

下午读者见面会,我先准备去了。祝我好运。

By 百合

不动声色的捆扎



袭人和晴雯不同。

晴雯是从一开始就被贾母当做好苗子,刻意植入宝玉生活的,预备将来陪宝玉终老。而袭人,因为她办事还算可靠,也被指派了过去,更像是贾母发现田畦有一处空缺,就顺手补洒下的一颗种子,起初并不在意,等发现时已根深蒂固。

她像一株不知名的藤蔓植物,不动声色地延伸,铺展,攀爬,占据,茂密的叶片间扶疏地开着白花,有幽香,必须凑得很近才能闻见,之后便令人吸毒般的欲罢不能。

根须隐秘地扎进土地深处,丝丝缕缕牵牵绊绊地捆扎住了泥土,如果拔除,疼的一定先是泥土。

那泥土,便是宝玉的心。

掏心掏肺的爱

对宝玉,她首先是在肉体上,再渐渐地到精神上,最后不知不觉嵌入他的生命……直至悉数占有。

第六回,宝玉梦游完太虚幻境开了蒙,醒来后被她发现,而宝玉一直就喜爱她的柔媚娇俏,机缘凑巧,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男女便偷尝了禁果。

有过肌肤之亲的人,自然会在感情上比别人更近一层。跟晴雯相比,这件事上袭人的确占了先机。宝玉从此便对她另眼相看,而她伺候宝玉更加用心,并没有恃宠而骄。



她比他大,比他懂事,便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体贴着他,包容着他。

贾政一叫宝玉过去,袭人便在家坐卧不安,唯恐他受罚,一直“倚门立在那里”,一直要看到宝玉“平安回来”才作罢。

大热的天,整个大观园里鸦雀无闻,大家都在午睡,怡红院房里的丫头们在床上睡得“横三竖四”,连院子里的两只仙鹤都在芭蕉下睡着了。只有袭人,坐在睡着了的宝玉床边守候,手边放着白犀塵,赶一种据说会“从纱眼里钻进来的小虫子”,怕叮了他。

防他晚上睡觉贪凉晾了肚子,那么大的人了,她愣是要给他戴上肚兜,他不肯,她便花大功夫给他绣得鲜亮可爱,哄着他戴上。白绫红里的材料,鸳鸯戏莲的图案,红莲绿叶、五色鸳鸯绣得活灵活现,连宝钗看了都忍不住赞叹,禁不住手痒去绣上两针。



他恼了,发了少爷脾气,一脚踢到她吐血,她的“争夸荣耀之心尽皆灰了”,也不肯埋怨他半句。

她为他真是把心都掏出来了。

特别是第九回,宝玉要上学了,一早起来,看到袭人正坐在他的床边发呆,他的文具早都收拾得妥妥帖帖了。

宝玉以为袭人是怕冷清所以舍不得他走。

袭人却很是知理地说:读书是好事,不读书怎么行?一辈子没出息。之后,袭人跟宝玉交代了一大通话:“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一面希望宝玉好好用功读书,另一面又不放心,怕宝玉累着。很是矛盾。

书里写:“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想象那情景,家常温馨得几乎令人落泪。

袭人又交代了生活细节:大毛衣服我都给你包好了,学校里冷,不像家里老有人管你,你自己要记得穿上;脚炉手炉里的炭我也给你带上了,你让小厮们常添。那一帮懒家伙,你不说他们就不动,别把你冻坏了……唠唠叨叨千叮咛万嘱咐。

这哪里是主仆,分明是是长姐和幼弟,慈母与独子。不就是去上学吗?一会儿还要回来呢!倒像是要走一年半载似的。仿佛能看到:宝玉走后,袭人一手扶门框,一手搭凉棚,含泪凝望依依不舍,一直到宝玉的背影看不见了为止……

宝玉临走时,当然没忘了去跟黛玉辞行,那另是一种气氛:黛玉当窗对镜理妆,头都懒得回一下,脆生生地嘲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这回可是宝玉唠叨个没完:好妹妹,你要等我放了学回来一块吃饭,你的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给你调……半天才要走,这时黛玉把他叫住了,酸溜溜地刻薄道:你怎么不去和你宝姐姐辞个别啊?

书里说:“宝玉笑而不答。”,这是一种只可意会的甜蜜,迥然于袭人那“令人落泪的温馨”。



到了第十九回,袭人被母亲接回去喝年茶,早上走晚上就回来,不过一天的功夫,宝玉就等不得了,对茗烟说:“咱们竟找你花大姐姐去,瞧他在家做什么呢?”

一路骑着马就找到袭人家去了,唬了袭人一大跳:“你怎么跑来了?”宝玉笑着说自己“怪闷的,来瞧瞧你做什么呢?”袭人没敢让他多待,忙让哥哥把他送回了贾府。

他一回来,马上就派人去接袭人回来。连袭人的母亲兄长都能看出:此时的他已经离不开她了。只是他自己还没意识到。

从贾母屋里“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小丫头珍珠,到怡红院被宝玉更名为花袭人,拥有了这个曼妙的名字。

这个女子,用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她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不知不觉成了宝玉眼里最不可或缺的人。在暗香浮动间,将宝玉揽入了自己温暖的怀抱。

她的醋意

如果以为袭人只是单凭温柔就俘获了宝玉,那未免就把她看得太单纯了。“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温柔和顺,似桂如兰,那些只是表象,她实则是个占有欲极强的小女人。

这怪不得她。出身自小门小户的女孩儿,从小被卖身为奴,在偌大的贾府里做小伏低,殷勤服侍,早早便体尝到生存的不易,因此对于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得来的东西,便格外看重珍惜,绞尽脑汁地要攥在手里。

她要拿捏的头一个,自然是宝玉。

哄着骗着,嗔着恼着,哭着劝着,用尽了各种办法,用无尽的耐心教导、引领,无非就是希望宝玉这个小男人能听她的话,快点成熟长大,早日成为她今生的依靠。

从宝玉跑到她家看她那一次,她就知会了宝玉对她的感情。因此,她便虚设一计,谎称自己要赎身回家来试探宝玉,(其实她早跟家里说死也不回去了)宝玉一哭,她心里就十拿九稳了。用感情做筹码,拿离开相威胁,叫宝玉依她两三件事。宝玉慌忙说就是两三百件他也依。果然,她提了几条箴规,宝玉都一一答应,借机约束了宝玉。



不想没过几天,就发生了一次“梳洗事件”:宝玉竟然赖在潇湘馆和湘云黛玉玩到很晚才回去,第二天一大早脸都不洗就又跑去了,那二位还没起床呢。宝玉干脆就地洗了脸,还让湘云给他梳了头。等袭人过来看时,一切都搞定了,她转身就回去了。花大姐姐生气了:给宝玉梳洗本是她的特权,怎能假手他人?

正逢宝钗过来,明知故问宝兄弟去哪了,她含笑答道:“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的功夫!”醋劲十足 ,那笑想必也是酸溜溜的。

接着,她掩饰道:姊妹们和气,也应当有个分寸,不能这么白天黑夜的在一起吧?这话深得宝钗之心,便开始坐下来,以聊天之名慢慢观察她。

两个价值观相近又善于伪装的女子就此惺惺相惜,心照不宣地结为同盟。



一会宝玉回来,见她脸色非常难看,便问她怎么动了真气?袭人冷笑道:“我那里敢动气!只是从今以后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别来支使我……”

宝玉“深为骇异”,他弄不懂她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连忙劝慰,袭人却不买账,宝玉也生气了。

袭人却并没因此让步,再次冷笑:“你也不用生气。从此后我只当哑子,再不说你一声了,如何?”宝玉气得说:我没见你说我,只见你生气了。袭人道:“你心里还不明白,还等我说你呢!”两人就此打了一场冷战。

冷战期间,宝玉只叫四儿伺候,四儿见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赶忙卖弄殷勤,把宝玉笼络得十分高兴,这又给袭人添了点堵,也为后来被撵埋下了祸根。

第二天是宝玉主动求和,袭人仍然不依不饶,叫宝玉“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去梳洗,再迟了就赶不上。”又冷笑着说宝玉“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服侍’……”。

宝玉终于让步了,摔了根玉簪子起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袭人这才转怒为笑,开始给宝玉梳洗。

这一折,她又赢了。

都说黛玉好妒,貌似温顺的袭人姐姐才是真正的大醋坛子呢。

更何况她又能软能硬,一手拿棒一手拿糖,既会辖制又有柔情,更会把握火候、见好就收。

看到了吧?论驭夫之术,即便聪明如黛玉和宝钗,都未必是袭人的对手。

(今天就到这里,下次讲她有没有暗算过晴雯)







.

.





天猫北岳文艺旗舰店、当当自营店有售



苹果花粉打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袭人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花姓,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 袭人原名珍珠(程乙本作“蕊珠”),从小因家贫被父母卖入贾府为婢,原是跟着贾母,起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见…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
详细内容
简介

袭人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一,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1]袭人原名珍珠 (程乙本作"蕊珠"),从小因家贫被卖入贾府,原系贾母之婢,后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将她与了宝玉,王夫人将她作为姨娘的后备人选,后逐渐成为宝玉丫头中的领头人。宝玉因见她姓花,故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 (《红楼梦》将"骤"改为"昼")之意为其改名为"袭人"。[2]

作为《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丫头,袭人一直是全书中争议最大的女性人物之一。她最后的结局是嫁与戏子蒋玉菡。

外貌形象
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红楼梦》第六回)。

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模样儿自不用说,只是她那行事儿的大方,见人说话儿的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倒实在难得的(《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柳家的有个女孩儿,今年十六岁,虽是厨役之女,却生得人物与平、袭、鸳、紫相类(《红楼梦》第六十回)。

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人物经历

袭人
花袭人,原名花珍珠。宝玉的大丫鬟,比宝玉大上个两岁,与薛宝钗、香菱、晴雯同龄,又与林黛玉同一天的生日。原是外边寻常人家之女,小时候花家迫于生计而把她卖了死契给了贾府作丫鬟,与平儿、鸳鸯、琥珀、素云、紫鹃、彩霞、金钏儿、玉钏儿、麝月、翠墨、翠缕、可人,茜雪等人一起长大,无话不谈。后又与香菱交好。珍珠起先侍奉贾母、史湘云几年,后被贾母赐给了贾宝玉,宝玉知她本姓花,想起“花气袭人知昼暖”,便改名袭人。贾府中人与她略亲厚的称袭人姑娘。

袭人素来有些痴处,她服侍谁,心里便唯有谁。然而她行为处事并不以讨好宝玉为上,反倒常常规劝宝玉读书上进。唯宝玉性情乖僻,不听人言。袭人心内着实忧郁,故此常冷笑讽刺宝玉借以表达自己的心酸无奈。宝玉与她有情,倒也并不计较。哥哥花自芳要赎她回家时,袭人便拿当初卖她之事哭诉,不愿意离开贾府。宝玉也亲自到花家看望袭人。花家见二人感情深厚,便放下了赎人的心思。袭人和黛玉也是唯二宝玉说要剃了头当和尚去的人。

她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唯有贾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对袭人很不待见(有次袭人躺在床上没有起身迎接她,便大骂袭人是狐媚子,要拉出去配了小子)。贾母一方面喜袭人心地纯良,又觉得她少言少语,故戏称袭人是“没嘴的葫芦”。袭人也有女儿情真、天真小性的一面。群芳开夜宴,她和众姐妹们一块玩乐,喜得“连臊也忘了”。春燕之母芳官干娘来吵,袭人唤麝月道:“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她两句。”等到春燕挨打,袭人生气道:“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卖弄你女孩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坚决站在丫头们一边,反抗邪婆子。她虽只是区区一介丫鬟,却也是贾府之中少数有大局观、明事理之人,故被曹雪芹称作“贤袭人”。宝玉挨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好好管教宝玉。因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都是表亲,男女日夜一处起坐不便,为防众人口舌诋毁,将贾宝玉挪出大观园才好。这话说到王夫人心坎里,给了她和贾府中赵姨娘等人一样的待遇。不仅赏了她两碗菜、加一倍的工钱,又意在日后为宝玉收房。


袭人影视形象
她的结局在前八十回中有所暗示,贾宝玉曾以袭人的松花汗巾赠于蒋玉菡。为补偿袭人的损失,又将蒋玉菡所回赠大红汗巾系到了袭人腰上。

结局

后四十回高鹗续书,在贾宝玉出家后,袭人有实无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嫁给了蒋玉菡。

脂批则提到,袭人出嫁是在宝玉还在的时候,临走时劝说宝玉“好歹留下麝月”。她与丈夫蒋玉菡在贾家落难后一起资助了宝玉宝钗夫妻(花袭人有始有终)。相对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其他女儿的命运,她亦算是有始有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贾宝玉将花珍珠改名做花“袭人”?
2017-03-09 08:59·老狼说酒


红楼隐史

为何宝玉也就是作者要将花珍珠改名做花”袭人”呢?

还几次三番的在书里不断强调袭人的名字不好,先是贾政责问为何起这么个刁钻的名字;再是在二十一回里袭人含醋带酸地说宝玉:“橫豎那邊膩了過來,這邊又有個什麼『四兒』『五兒』服侍你。我們這起東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后面宝玉又当着袭人的面骂园子里的婆婆,”珍珠”变成”死鱼眼珠”。

因为花袭人不仅仅是影射袁妃,花袭人亦是影射朱明王朝那些善于伪装、背后谗谄、卖主求荣、背德失节的一众人等。

朱慈炤不但需要提示袭人的原型是袁妃,所以要取名“珍珠”,意思圆,谐音“袁”;而且要通过改名揭穿花珍珠善于迷惑人的画皮!

袭人,字面意思是偷袭暗算人,再加上”花”姓,花谐音“话”,花袭人其实就是“话袭人”,揭示花袭人善用谗言假话构陷暗算人的本质。

书中写宝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并以怀疑的口气质问:"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正是作者明指出背后谗言构陷者。

有人也许会问第七十八回中,袭人自作主张主动打发宋妈妈去看望晴雯,这不正是说明袭人之贤么?怡红院里不差钱而宝玉心中的怀疑需要清除,袭人何等狡猾怎会不故作姿态?

写到“一床破席”不禁想到了那些自发殉国的无名宫女们。

《崇祯宫词》:“青霞女子,青霞室中签书女也。上自后妃、诸嫔外,不欲多宫宠。每有选淑女承侍者,于乾清宫旁室,更名青霞,令杂居室中,名"女子"。贼入宫,女子共奔入乾西,阖户自焚。死时诸宫宫人多徇者,不得其姓氏。”

崇祯在田妃活着的时候比较克制,史书记载:“庚辰、辛已之间,大珰(曹化淳辈)使人于南中(南京、扬州)用重价买得歌舞女子数人,上甚宠之,即辛巳册立为嫔者是也。缘是累月,未与妃相见,(田)妃乃手缮疏谏“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皇)上批“数月不与卿相见,学问视昔大进,歌舞一事,祖宗朝皆有之,非自朕始也”

崇祯只是买过歌舞女子数人,而且把这些女子都封了“嫔”,还算厚待。后来在田妃病重时,他也能毫不犹豫地退回周后进献的陈圆圆,十分地不易;可是在田妃死后,崇祯的表现就不怎么样了,选了很多的青霞女子,让她们杂居在自己住的乾清宫旁的房间里,也不给任何名分,只负责供他发泄,好在崇祯临死前还算人道,只是要求有名分的后妃殉国,而没有强制这些可怜的无名无份的只是被当作发泄对象的青霞女子殉国。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被苛待的青霞女子们没有被要求殉国却都自动地选择了闭门自焚,还有更多的普通宫女或投内河而死或是“引刃自屠”,壮烈殉国。而那些被崇祯要求殉国的曾被厚待的的袁妃等妃嫔和长平公主却都选择了苟且偷生,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之颠倒!

作家森林团队原创文章,对作品拥有合法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袭人是真贤惠,还是真阴险?细读她的判词,才知袭人的真面目
2022-07-27 08:31 发布于:辽宁省
花袭人与薛宝钗一样争议很大,曹雪芹也有意借袭人侧面描写薛宝钗。以至于有时候看袭人,更像是看宝钗。

于是,爱袭人者说她贤惠良善,憎袭人者说她阴险害人,基本与薛宝钗的口碑差不多。



其实真正的袭人,还是要与薛宝钗有所差异。在“袭为钗副”的基础上,袭人更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曹雪芹也在给她的判词中描写的很清楚。

(第五回)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花袭人的判词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二,仅在晴雯之后,根据钗黛判词合一的属性,曹雪芹分明是按照“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顺序做交代。

同样,副册的香菱本是黛玉之影,又是薛家之妾,也是身兼两任。

闲言少叙,花袭人的判词非常明确地讲了她的为人。但对判词的解读一直有很大歧义。



开头两句“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最常被人提起,“枉自”“空云”都被当作对袭人的嘲讽,说她表面贤良背后阴险。难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从字义来说,“枉自”和“空云”确实带有转折贬义,问题是结合四句判词和判词图画内容,就会发现并不是对袭人的讽刺。

下面还有两句“堪羡优伶有福,可怜公子无缘”,才是承接“枉自”“空云”的主要对象。

优伶就是蒋玉菡,最后娶了花袭人。

公子就是贾宝玉,最终失去花袭人。

作者用堪羡蒋玉菡有福,可怜贾宝玉无缘来反衬花袭人的品质。如果她是不堪之人,如何当得起“堪羡优伶有福,可怜公子无缘?”

反而应该是可怜蒋玉菡,堪羡贾宝玉逃过一劫才对。



花袭人的判词正确地理解,用白话简单说:“白瞎了袭人这么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可人儿,最终便宜了蒋玉菡,贾宝玉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和她有缘无分。

“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是曹雪芹对花袭人的最高评价,有此评价定调,花袭人整个人就画了出来,人物性格的基础也就立住了。

就像薛宝钗本是发自肺腑的良善,林黛玉还认为她藏奸,最终发现“自误”了而悔改,也是对袭人真性情的写照。

另外要注意花袭人的判词图画,所谓判词是对图画的解释。图画才是最直接的人物体现。

袭人的判词图画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显然是描绘她嫁给蒋玉菡的结局。



袭人是“一簇鲜花”,褒扬她之品质。

蒋玉菡则是“一床破席”,一介戏子出身下九流,戏通席。

有观点认为花袭人与贾宝玉偷试并非完璧之身,“破席”是有意讽刺,显然是误解。

曹雪芹绝不会用如此下流恶毒的泼妇骂街式的文字描写金陵十二钗女儿。

甚至就算多姑娘,作者也有正反笔,并不恶意诋毁。

所以,破席真正是指出身不好的蒋玉菡,能够娶到荣国公诰命夫人贾母调教的大丫头,是烧了高香,积了福德。



另外,蒋玉菡从忠顺亲王那逃去北静王处,王府长史来贾府讨要蒋玉菡后没有结果。虽然不清楚他是如何化解,但戏子与亲王的差距太大,忠顺亲王尽管饶了他的命,活罪难免。

君笺雅侃红楼推测忠顺亲王弄坏了蒋玉菡赖以成名的“嗓子”让他唱不了戏,“破了戏”正与“破席”对应。

袭人嫁给唱不了戏的蒋玉菡,是蒋玉菡的福气,更是袭人从王孙公子侍妾沦落为戏子之妻的不如意。当然,此观点为推测。

关于袭人当然还需要其他的认识。袭人被贾母称为“锯了嘴的葫芦”就是说她不说话却心里有数,再直白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从袭人牺牲清白与贾宝玉偷试云雨,获得贾宝玉和王夫人赏识就能看出来。也不需要讳言。

作者说袭人跟了谁就死心塌地,难免有忘却旧主的嫌疑,也是对她的批评。袭人难免只看对自己有利的,舍弃对自己无益的。



这种性格历史上很常见,比如那些三姓家奴,惯会审时度势,趋吉避凶。好在袭人不坏,否则就是贾雨村之流。

袭人自私也源于她不甘心终身为奴,才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力争上游,并未雨绸缪安排规划自己的人生。

尽管最终没能得偿所愿成为荣国府的姨奶奶,只嫁给了戏子蒋玉菡。却也成功逃过贾家抄家劫难,正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是作者对袭人一生的褒贬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3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珍珠”这三个字,就是作者对袭人之罪的最深刻注解
书海夜航
2018-05-27 19:36
袭人,原是贾母房中的八个大丫鬟之一。因贾母溺爱宝玉,觉得她心地纯良、恪尽职守,恐宝玉之婢不足使,就将她与了宝玉。“袭人”其名出自陆放翁诗《村居书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一句。为贾宝玉所取。
简而言之,“袭人”这个名字属于“艺名”的范畴,是主子赏的,在她的本家,她还有一个名——花珍珠。

一直以来,不管是“艺名”还是本名,袭人都给人一种温柔和顺的感觉,犹如花香随风扑面,犹如珍珠莹润纯洁。作者在文中写的丫鬟或小姐也具都是善良青春美丽的。然而这朵“花”,这颗“珍珠”却实实是作者摒弃的那种。《红楼梦》里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意在说明女儿的清爽干净,在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里借用春燕翻说宝玉的话,对女儿的品质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春燕笑道:“……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这里将“女儿”到“女人”再到“老婆子”的身份、气质以至心神状态的变化历程用由贵到贱的三种物品形象的物化出来,从而体现了作者对“女儿”这一身份的珍重宝贵。而作者所轻贱的,所谓“死珠”、“鱼眼睛”,便是袭人此刻脚下的路。

须知,此刻的袭人,虽仍旧顶着“女儿”的名声,其实与宝玉早已有了夫妻之实。不仅如此,在内心里对自我身份位置的设定上,她早已将自己默认为“绛芸轩”的“副女主人”,宝玉屋里的“准姨娘”了。因此她在之后的一切作为,都是按自己心里对“姨娘”身份的定位而自发自觉行事的。所以她才会以“规劝者”的姿态屡屡出现在宝玉眼前,又以“负责人”的态度,要求王夫人将宝玉迁出大观园。袭人的一切行动,都已明显地带有了“身为人妇者谋求自身利益”的特点,因此,在她的判词里,所谓的“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两句前,才要添上“枉自”、“空云”两句。因为这个所谓的“女儿”虽未出嫁,却已经从内而外,从身到心,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位“妇人”,一个普通的“女人”。
“花”者,驳杂也,意思就是“混杂的,不单纯的。”因此“花珍珠”三字更为深刻的解释应当是“不纯洁的珠子”。这也正合了宝玉对“女人”的评价“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6-24 02:26 , Processed in 0.0754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