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绛珠仙子绛洞花王贾宝玉&林黛玉明玉玺传国玉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巧姐,又名大姐儿, [15]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与贾琏的独生女,“金陵十二钗”之一, [21]贾巧姐以“大姐儿”之名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首次出现。 [15]
贾巧姐自幼常生病,恰逢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便请其给起名压一压。刘姥姥以“巧”字为其取名,取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意。 [16]贾巧姐看到刘姥姥孙子板儿在玩佛手,便不要柚子要那佛手。 [14]后贾巧姐内热惊风,贾环探望遭王熙凤骂。 [17]巧姐长大正值贾府没落,贾母、王熙凤相继病死后,其舅舅王仁、哥哥贾芸及贾环等密谋将其卖与“外落王爷”为妾, [18]被刘姥姥所救。 [19]依曹雪芹原意,巧姐后来与刘姥姥孙子板儿结为夫妻。 [10]高鹗续书改写贾巧姐结局为嫁与周财主之子,成为荒村野店的纺织农妇。 [20] [37]
贾巧姐在《红楼梦》中虽不为主要人物,却位于“金陵十二钗”之列,年龄小,性格尚未形成,是理解《红楼梦》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24]贾巧姐从“大观园”的宦府千金,变为“荒村野店”的纺绩村妇,其中寄寓了作者追慕农桑的朦胧憧憬。 [23]
百科图谱
贾巧姐
《红楼梦》关系图
贾巧姐
贾琏
刘姥姥
王熙凤
查看更多
人物关系

王板儿
丈夫

贾琏
父亲

王熙凤
母亲

贾赦
祖父

王仁
舅父

贾代善
曾祖父

贾母
曾祖母
中文名贾巧姐
别    名巧哥儿,大姐儿,妞妞,大妞妞 [2] [9] [15]
饰    演王瑄(87版《红楼梦》) [4] [8]
性    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生    日农历七月初七 [16]
排    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位 [12]
父    亲贾琏 [10]
母    亲王熙凤 [10]
目录
1形象设定
▪人物背景
▪外在形象
▪判词曲子
2主要经历
▪染上痘疹
▪佛手柚子
▪撞花神
▪取名巧姐
▪患惊风症
▪巧姐结局
3人物关系
4文学价值
5人物评价
▪书内评价
▪书外评价
6衍生作品
▪绘画作品
▪影视作品
7相关争议
形象设定
播报
编辑
人物背景
贾巧姐出身于金陵贾家,为贾琏、王熙凤的独生女。贾巧姐的曾祖母贾母出身于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贾巧姐为“四大家族”之首贾家的第五代长女,为真正的名门贵族千金。 [10]
外在形象
正文中并没有很直接地写出贾巧姐的外貌,只在判词中写道“有一美人”。 [1]
判词曲子
贾巧姐的判词为:“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势败”二句表明在贾府家亡时,骨肉亲人也翻脸不认,指出巧姐被其“狠舅奸兄”卖于烟花巷。“偶因”二句指出巧姐遭难后,幸得恩人刘姥姥相救。另外,在最后一句中的“巧”字语意双关,是凑巧,同时也指巧姐。 [35]
贾巧姐的曲子为:“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曲名“留馀庆”,是贾巧姐的娘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报,即刘姥姥救巧姐出火坑。留馀庆,与“积得阴功”意义相似,都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说法。 [36]
主要经历
播报
编辑
染上痘疹
贾巧姐虽为王熙凤的掌上明珠,但从小身体虚弱,多灾多病。贾巧姐有次染上痘疹,王熙凤为此奔波劳碌: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书中描写“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3]
佛手柚子
刘姥姥二次进贾府时,贾母领她游览大观园,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在探春房里,得到一个佛手便拿在手中把玩。随后一行人到妙玉住的栊翠庵时,奶妈抱着巧姐过来。巧姐才两三岁的光景,此时还叫“大姐儿”。大姐儿抱着一个大柚子在玩,“忽见到板儿抱了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就把大姐儿的柚子给了板儿,换了板儿的佛手来给她玩。板儿已经玩了老半天的佛手,看到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得好玩,就把它放在地上当球踢来踢去,也就不要原来的佛手了。 [14]
撞花神
巧姐病时,凤姐经刘姥姥提醒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让彩明念,彩明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王熙凤说怕不是什么花神,恐老太太也碰到了,便让人请两份纸钱,一份给贾母送祟,一份给贾巧姐送祟。 [16]
取名巧姐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正好赶上大姐儿得病,王熙凤便请刘姥姥给起个名字压一压。王熙凤称因刘姥姥是位有寿的庄稼人,故借她的寿,且贫苦人起的名字压得住。大姐儿生于七月七日,民间称七月是鬼月,也被称为“毒月”,生在这个月的人容易被小鬼捉弄,而七月七还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凡间“无喜”。刘姥姥故以“巧”字取名,“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以求巧姐日后能够逢凶化吉。 [16]
患惊风症
贾巧姐惊风,贾环来探望“内热”“惊风”的贾巧姐,见王熙凤在煎着牛黄,便好奇地谈过头去,却不小心打翻了药锅子,遭到王熙凤的一顿大骂。当时贾环心中也是不忿,回去之后又被赵姨娘埋怨,贾环便气急败坏说出,日后要巧姐的命看他们该怎么办的话。 [17]
巧姐结局
《红楼梦》判词
在贾府落败,王母等人去世后,巧姐被舅舅与哥哥等人密谋将其卖与外藩王爷, [18]后被丫鬟发现,刘姥姥将其营救出来后下嫁农村。 [19] [26]
高鹗续书
巧姐被亲人卖给外藩王爷为妾,刘姥姥并没有倾家荡产救贾巧姐,而是将其藏起来, [18-19]最后嫁的也不是刘姥姥之孙板儿,而是,富贵人家周家独子。 [20]
学者研究
刘姥姥为救贾巧姐用光家中的钱财,随后贾巧姐也嫁给其孙板儿。还有脂本写道贾巧姐被救回府后又被舅兄等卖入烟柳巷,刘姥姥知道后叫上村庄村民去闹事并把巧姐带回家,后嫁给板儿。 [10]
人物关系
播报
编辑
姓名
关系
备注
贾母
曾祖母
贾母出身于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贾母为贾巧姐的曾祖母。 [22]
王熙凤
母亲
贾巧姐为贾琏、王熙凤的女儿,王熙凤非常疼爱巧姐,在临终之前还放心不下把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和平儿。 [10]
贾琏
父亲
贾琏为贾赦长子,贾巧姐为贾琏、王熙凤唯一的女儿。 [10]
刘姥姥
恩人
贾巧姐生病之时,正巧刘姥姥到贾府,王熙凤便让其给贾巧姐取名压一压。 [3]
文学价值
播报
编辑
《红楼梦》中十二钗归宿是悲剧性的,独巧姐“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从“大观园”的宦府千金,变为“荒村野店”的纺绩村妇。这不仅使巧姐永远脱离了那贵族大家庭的罪恶渊薮,而且从中寄寓了作者追慕农桑的朦胧憧憬。作者让刘姥姥在巧姐一生中处于恩人地位,也表现了他崇敬劳动人民的新思想。 [23]
巧姐作为金陵十二钗中最年幼的一位,代表了贾府贵族女子的未来一代。在大观园诸多女儿的爱情、婚姻和生命的悲剧中,作者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女子,因为其母亲曾接济过的一个村妪所救,才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巧姐这个人物的最后归宿,体现出作者的“远富近贫”思想。 [27]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书内评价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红楼梦》正册判词 评) [1]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红楼梦曲·分骨肉》评) [1]
书外评价
“在经过家道的跌宕起伏后,巧姐这样的归宿比起黛玉的香消玉殒,宝钗和湘云的年轻守寡,探春的远嫁外藩,迎春的遇人不淑惜春的遁人空门,似乎更有一分跳出樊笼,回归自然的意味。”(学者王意如 评) [25]
她似乎被作者有意冰冻了起来,一直长不大。从巧姐的判词和《红楼梦曲·留余庆》来看,她将是曹雪芹在后数十回中予以着重描写的人物之一,是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人生归宿的一个重要角色。(《红楼梦鉴赏辞典》作者孙逊、孙菊园 评) [27]
在这部书里,宝钗是为着婚嫁而活着的,巧姐也是为着婚嫁而存在的。只不过,巧姐显得更单纯。(学者邹平 评) [28]
衍生作品
播报
编辑
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部分)
作者
作品名
画像
费丹旭
《十二金钗图册》 [29]
改琦
《红楼梦图咏》 [30]
赵成伟
《赵成伟清装红楼梦人物画》 [31]
谭凤环
《谭凤环红楼梦人物墨线图集》 [32]
戴敦邦
《戴敦邦绘红楼梦人物集》 [33]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
名字
类型
时间
饰演者
饰演者相关图片
《红楼梦》
电视剧
1987年
王瑄 [4] [8]
《红楼梦》
电影
1989年
高滟 [5]
《红楼梦》
电视剧
2010年
李嘉曼(少年) [6]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电视剧
2017年
艾梦欣 [7]
相关争议
播报
编辑
《红楼梦》第五回写巧姐《留余庆》曲中的“奸兄”到底指谁,学界并无定论。贾蔷、贾蓉、贾芹、贾兰、贾芸等人均曾被怀疑为“奸兄”。在高鹗的续书中,“奸兄”是指贾芸,但《红楼梦鉴赏辞典》的作者孙逊、孙菊园认为“奸兄”指贾芸肯定有误,因为在前八十回有关贾芸的描写和很多脂批中都表明贾芸此人“有志气,有果断”。《红楼疑案:红楼梦探佚琐话》的作者梁归智比较了贾蓉、贾兰和贾蔷三人,认为“贾兰是奸兄的合理度更高”,但学者井玉贵则认为《留余庆》曲中提到的“奸兄”不是贾兰,而是贾蓉。 [27] [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曲《留余庆》写的是谁原文及赏析
liuhuirong 2023-06-21 发布于湖北  |  963阅读  |  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这一首是咏贾巧姐的。写巧姐因其母亲王熙凤生前曾接济过刘姥姥,积了阴德,使她在贾府事败、沦落风尘时被刘姥姥救出火坑。余庆,指先人替后代遗留下的福泽,语出《易·坤·文言》:“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这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曲名《留余庆》带有浓重的劝世行善意味。


  贾巧姐,乳名大姐儿,她是贾琏、王熙凤的女儿。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王熙凤为借姥姥的寿,求得女儿长命百岁,特请刘姥姥取名,因其生于七月初七乞巧之夕,故名巧姐。据刘姥姥称,取名巧姐,“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前八十回中,巧姐尚在幼儿时期。曲中所述不幸遭遇及最后结局,均在八十回以后。根据这支曲子及图册判词的预示和脂批透露的消息,巧姐当是八十回以后的重要人物之一。她在贾府破败之后,曾与其母王熙凤同拘于狱神庙,后被“狠舅奸兄”卖入烟花巷中,幸遇刘姥姥搭救,并与刘姥姥的外孙儿板儿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



  “留余庆”、“幸娘亲”二句,写巧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被刘姥姥救出火坑后的感激、欣喜心情。巧姐在贾府事败之后沦落烟花巷中的情节,小说与脂批多有暗示。如《好了歌注》:“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流落烟花巷的,即指巧姐。另外,甲戌本第六回脂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批中指“招大姐”(即巧姐)为“忍耻”,正说明巧姐所从的是世人视为耻辱的贱业,是刘姥姥将她从世人视为耻辱的所在救出,正与“流落在烟花巷”暗合。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王熙凤曾以二十两银子相接济,在巧姐看来,这是她的母亲积了阴德,故曲文说“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句,是巧姐这位侯门千金在经历了一场厄运、尝够了世态炎凉的苦况之后发自肺腑的劝世箴言,她希望世人个个能济困扶穷,多行善事。“休似”句是对世间“爱银钱、忘骨肉”的势利之徒的愤怒谴责和控诉,同时也暗示这“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就是将巧姐卖入娼门的凶犯。那么,这“狠舅奸兄”是谁呢?续书后四十回有王仁、贾环、贾芸等人图谋将巧姐卖与外藩的情节。王仁乃王熙凤之胞兄,巧姐之母舅,据此,王仁当系“狠舅”无疑,但贾环属巧姐叔辈,自然不是“奸兄”,贾芸虽系巧姐的兄辈,但从脂批称“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仗义探庵”等语看,他是帮助贾府的侠义之人,不应有此不义之举。有人根据贾蓉与巧姐的母亲王熙凤关系暧昧、二人又曾合谋巧设相思局捉弄贾瑞,又为巧姐兄辈等,认为曲中的“奸兄”当指贾蓉。


  末句“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是巧姐从因果报应观念出发对自己一生经历所作的解释。大意是说,苍天有眼,掌握着人间的善恶报应,赏罚有度,丝毫不爽。乘除加减,指赏罚报应之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苍穹,即苍天。

  根据脂砚斋对小说第四十一回板儿与巧姐交换佛手和柚子一节的批语:“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竟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正是暗示巧姐与板儿有'缘’,再与前面“老妪有忍耻之心”一条相参证,刘姥姥救出巧姐之后,忍耻招为板儿之媳,应是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意的。另据图册所画“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看,巧姐显然已是一个农家女的身份,与刘姥姥的家庭环境亦相吻合。续书虽也写了刘姥姥救巧姐,将巧姐嫁给了一个“家财巨万,良田千顷”的周秀才。这样的结局与作者原意实在相去甚远。


  贾巧姐这位公府千金在历尽风尘之苦,遭受种种磨难之后,成了一个在“荒村野店”“纺绩”为生的农家女,过起了自食其力的农家生活。作者称其为“幸娘亲,积得阴功”,是“留余庆”,使刘姥姥所预言的“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得到证验。是祸?是福?不言自明。它说明曹雪芹在经历了“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苦生活后,思想感情与贫苦农民有了某些相通之处。可惜原稿散佚,我们已无法看到有关巧姐在农村生活的精彩描写了。

  红楼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余典故?
woshi3611891602021.08.12浏览32次生活分享举报
1个回答
芝士回答
来自: 芝士回答2021.08.14
满意答案咨询官方客服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这段匾文的大意是说:

留耕道人的《四留铭》中说:“留有余,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不把俸禄用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不把财富占尽,以还给百姓;留有余,不把福禄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大概老天爷反对把事情做得过分吧!事情做得太过分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高景逸曾说:“遇事只要让人一步,自然就有周旋的余地;碰到财物只要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剩余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都是如此。坦园老伯把“留余”二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大概是采取留耕道人的《四留铭》,以告诫子孙后代吧!我仅根据老伯的想法,并取孙夏峰先生教训他的儿子的话,加以概括:你们这些后辈知道发家的道理吗?那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做尽做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5: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3:巧姐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留余庆”典故
三十四桥明月夜 2023-05-23 发布于江苏  |  17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8】
(接上文,巧姐判词图谶解读)

第十一支〖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承除加减,上有苍穹。

图片

解读:

曲名“留余庆”,第一句也重复“留余庆”。

典故出自《易·坤·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是句人人皆知的古语。下句呢?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所以这是个明显的射覆:

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射中“臣弑其君”。

正面说“余庆”,反面说“臣弑其君”,甲申之难。

谁弑其君?答案在后句:“盖言顺也”。大顺,正是李自成。

典故是“有”余庆,为什么说“留”余庆呢?

留:是用谐音,流贼李自成的“流”,“刘姥姥”的“刘”,刘姥姥反面是“流贼”李自成。刘姥姥不宜姓“李”,真事要隐,所以用“流贼”的“流”,谐音“刘”,为刘姥姥的姓。

而且,在老北京话中,“姥姥!”可不是什么好话。

忽遇恩人:不杀之恩,从战场脱难的活命之恩,也都是李自成。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正面看,是幸亏娘亲王熙凤济刘氏,积了阴功。

反面看,永王从战场逃脱,辗转流离,一路上遇到很多人的帮助,才能逃出生天,否则活命都难,这是祖宗阴骘,也是朱明余荫。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永王逃难,得人扶助,所以劝人济困扶穷。

“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明显是民间流传的周奎家出卖给李自成的版本。

正是承除加减,上有苍穹:

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都是“承”,不是“乘”。

在《周髀算经》中,早就有“勾股各自乘”。

此处,却把“乘除”,写成“承除”?还是用谐音,指出李自成的“成”。跟妙玉拿出“成窑杯”,指出李自成的“成”一样。

乘除加减:本是永王算自己的账,势败,家亡,留余庆,遇恩人,因积得阴功,得济困扶穷,所以有乘有除,有加有减。


因“承”字故意写错,用谐音指出李自成,所以这个账,还要算永王跟李自成的账:“臣弑其君”,甲申之难,有国仇家恨,亦有不杀之恩,仓皇逃命之际,又有活命之恩,强过狠舅奸兄!所以这个账,还是有仇有恩,有加有减。

上有苍穹:就是苍天有眼,相当于说永王并无悲惨结局。

能说苍天有眼,显然不是永王被凌迟、灭门的悲惨结局。

巧姐永王的图谶、词曲说明什么?说明红楼作者不知道1708年永王被凌迟、灭门的悲惨结局。还有,1708年刊印的《桃花扇》,当时那么轰动,反映的正是明末内容,在《红楼梦》中也完全没提到。而1688年的《长生殿》,在《红楼梦》中就有。

这说明一种可能性:在1688年到1708年的二十年间,《红楼梦》初稿已完成,或者初稿作者已逝世。

书中一直强调作者“亲历”之往事: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石头记》的初稿作者,化名“石头”,记录“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故此书名《石头记》。

注意,这个“石头”,是有资格“补天”的。“天”塌了,女娲才炼石补天。在明清时期,“天”塌了,指什么事?有资格“补天”的是什么人?

因为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永王,甲申之难时十二岁,1708年已七十六岁高龄,所以这段陈迹故事的亲历者“石头”,活不到1708年才正常。因此,“石头”不知道永王被凌迟,不知道《桃花扇》刊印。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化名为“空空道人”者才抄录。

“一劫三十年”,两劫就是六十年。也就是说,“石头”写了初稿,到“空空道人”抄录,中间过了几十年,初稿一直没有“问世”。

注意,“空空”是《聂隐娘》中的人名,聂隐娘的特点是“隐”,所以作者取名用意,还是“隐”真实人名。

其后的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显然也都是“化名”,作者取这些人名,只为交代此书来历,还是“隐”真实人名。

直到化名为“曹雪芹”的人增删,目的是能避过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文字狱”,让此书能够流传。因为初稿在几十年中未能问世,显然是不敢示人,让人容易看出所隐真事,所以“曹雪芹”的增删,主要是达到瞒过正面阅读、避过满清“文字狱”的效果。

显然,化名为“曹雪芹”的人,并非《石头记》原著作者。

化名为“曹雪芹”的人用了十年增删,然后化名为“脂砚斋”者“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给出了时间“甲戌”年,此时已到了1754年,距离初稿成书,过了一个甲子。

这是《石头记》开篇便注明的此书“来历”,而且提醒读者“细谙”,“深有趣味”!

其后,还能看到“庚辰本”在继续修订,手抄本也在市面流传。1791年,程甲本刻印。

所以,《石头记》的写作,显然有两个阶段:

一是创作阶段。《石头记》的初稿作者,化名“石头”,在1708年前写了初稿,记录明末清初作者亲历的陈迹故事。

二是增删阶段。过了几十年,化名为“曹雪芹”的人,在1754年前,用十年对初稿做了增删。但“曹雪芹”只是增删者,不是原著作者。1754年,化名为“脂砚斋”的人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因此,《红楼梦》中会有乾隆年代的事物、痕迹,是在1754年前,“曹雪芹”增删的,其目的就是鱼目混珠,让读者不易看出书里是写朱明皇家之事,为了避满清“文字狱”。这些乾隆年代的痕迹、证据:并不能证明《红楼梦》创作于乾隆年间。

比如,只要一说《红楼梦》隐明末真事,就有人在书中找出乾隆年代的证据,提出明末作者肯定活不到乾隆年,用来推翻明末观点。

确实,明末的初稿作者“石头”活不到乾隆年,但增删者曹雪芹是在“甲戌”年前十年增删的呀,此书来历交代得明明白白。有什么矛盾?“细谙”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6: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云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2023年03月26日 18:3485浏览 · 1点赞 · 0评论

天命解红楼
粉丝:3159文章:88
关注
        【己:绛云轩梦兆是金针暗渡法,夹写月钱是为袭人渐入金屋地步,梨香院是明写大家蓄戏,不免奸淫之陋。可不慎哉,慎哉!】

  【戚:造物何尝作主张,任人禀受福修长。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



  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他“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那小厮头儿听了,领命而去。贾母又命李嬷嬷袭人等来,将此话说与宝玉,使他放心。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蒙侧:宝玉何等心思,作者何等意见,此文何等笔墨!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闲言少述。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蒙侧:为当涂人一笑。】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平儿冷笑道:“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蒙侧:确见高论!而其心思则不可问矣。任事者戒之!】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自管迁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

  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凤姐答应着,回头找玉钏儿,笑道:“大喜,大喜。”玉钏儿过来磕了头。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他们?”凤姐见问的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凤姐忙笑道:“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这也抱怨不着我,我倒乐得给他们呢,他们外头又扣着,难道我添上不成。这个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说了两三回,仍旧添上这两分的。他们说只有这个项数,叫我也难再说了。如今我手里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他们呢。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蒙侧:能事能言。】王夫人听说,也就罢了,半日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他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然使不得。若说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这个还可以裁他的。若不裁他的,须得环兄弟屋里也添上一个才公道均匀了。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薛姨娘笑道:“只听凤丫头的嘴,倒象倒了核桃车子的,只听他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凤姐笑道:“姑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薛姨妈笑道:“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凤姐才要笑,忙又忍住了,听王夫人示下。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蒙侧:写尽慈母苦心。】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己夹:“孩子”二字愈见亲热,故后文连呼二声“我的儿”。】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己夹:忽加“我的宝玉”四字,愈令人堕泪,加“我的”二字者,是明显袭人是“彼的”。然彼的何如此好,我的何如此不好?又气又恨,宝玉罪有万重矣。作者有多少眼泪写此一句,观者又不知有多少眼泪也。】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己夹:真好文字,此批得出者。】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蒙侧:苦心!作子弟的,读此等文章,能不坠泪?】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说毕半日,凤姐见无话,便转身出来。刚至廊檐上,只见有几个执事的媳妇子正等他回事呢,见他出来,都笑道:“奶奶今儿回什么事,这半天?可是要热着了。”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蒙侧:能事得意之人,如画。】笑道:“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又告诉众人道:“你们说我回了这半日的话,太太把二百年头里的事都想起来问我,难道我不说罢。”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样尅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蒙侧:的真活现。】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一面骂,一面方走了,自去挑人回贾母话去,不在话下。

  却说王夫人等这里吃毕西瓜,又说了一回闲话,各自方散去。宝钗与黛玉等回至园中,宝钗因约黛玉往藕香榭去,黛玉回说立刻要洗澡,便各自散了。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以解午倦。不想一入院来,鸦雀无闻,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转过十锦槅子,来至宝玉的房内。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蒙侧:闲情闲景,随便拈来,便是佳文佳语。】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夹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努嘴儿。【蒙侧:妙形景。】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蒙侧:随便写来,有神有理,生出下文多少故事。】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不想林黛玉因遇见史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林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湘云一见他这般景况,只当有什么新闻,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知道林黛玉不让人,怕他言语之中取笑,便忙拉过他来道:“走罢。我想起袭人来,他说午间要到池子里去洗衣裳,想必去了,咱们那里找他去。”林黛玉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走了。【蒙侧:触眼偏生碍,多心偏是痴。万魔随事起,何日是完时?】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蒙侧:请问:此“怔了”是呓语之故,还是呓语之意不妥之故?猜猜。】忽见袭人走过来,笑道:“还没有醒呢。”宝钗摇头。袭人又笑道:“我才碰见林姑娘史大姑娘,他们可曾进来?”宝钗道:“没见他们进来。”因向袭人笑道:“他们没告诉你什么话?”袭人笑道:“左不过是他们那些玩话,有什么正经说的。”宝钗笑道:“他们说的可不是玩话,我正要告诉你呢,你又忙忙的出去了。”

  一句话未完,只见凤姐儿打发人来叫袭人。宝钗笑道:“就是为那话了。”袭人只得唤起两个丫鬟来,一同宝钗出怡红院,自往凤姐这里来。果然是告诉他这话,又叫他与王夫人叩头,且不必去见贾母,倒把袭人不好意思的。见过王夫人急忙回来,宝玉已醒了,问起原故,袭人且含糊答应,至夜间人静,袭人方告诉。【蒙侧:夜深人静时,不减长生殿风味。何等告法?何等听法?人生不遇此等景况,实辜负此一生!】宝玉喜不自禁,又向他笑道:“我可看你回家去不去了!那一回往家里走了一趟,回来就说你哥哥要赎你,又说在这里没着落,终久算什么,说了那么些无情无义的生分话唬我。【己夹:“唬”字妙!尔果系明决男子,何得畏女子唬哉?】从今以后,我可看谁来敢叫你去。”袭人听了,便冷笑道:“你倒别这么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宝玉笑道:“就便算我不好,你回了太太竟去了,叫别人听见说我不好,你去了你也没意思。”袭人笑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人活百岁,横竖要死,这一口气不在,听不见看不见就罢了。”【蒙侧:自古及今,大凡大英雄、大豪杰,忠臣孝子,至其真极,不过一死,呜呼哀哉!】宝玉听见这话,便忙握他的嘴,说道:“罢,罢,罢,不用说这些话了。”袭人深知宝玉性情古怪,听见奉承吉利话又厌虚而不实,听了这些尽情实话又生悲感,便悔自己说冒撞了,连忙笑着用话截开,只拣那宝玉素喜谈者问之。先问他春风秋月,再谈及粉淡脂莹,然后谈到女儿如何好,又谈到女儿死,袭人忙掩住口。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蒙侧:此一段议论文武之死,真真确确,的落吧常可能道者。】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袭人忽见说出这些疯话来,忙说困了,不理他。那宝玉方合眼睡着,至次日也就丢开了。

  一日,宝玉因各处游的烦腻,便想起《牡丹亭》曲来,自己看了两遍,犹不惬怀,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着意出角门来找时,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的让坐。宝玉因问:“龄官独在那里?”众人都告诉他说:“在他房里呢。”宝玉忙至他房内,只见龄官独自倒在枕上,见他进来,文风不动。【蒙侧:另有风味。】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来唱“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蒙侧:非龄官不能如此作势,非宝玉不能如此忍[耐]。其文冷中浓,其意韵而诚,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因问:“蔷哥儿那去了?”宝官道:“才出去了,一定还是龄官要什么,他去变弄去了。”

  宝玉听了,以为奇特,少站片时,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又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兴兴头头的往里走着找龄官。见了宝玉,只得站住。宝玉问他:“是个什么雀儿,会衔旗串戏台?”贾蔷笑道:“是个玉顶金豆。”宝玉道:“多少钱买的?”贾蔷道:“一两八钱银子。”一面说,一面让宝玉坐,自己往龄官房里来。宝玉此刻把听曲子的心都没了,且要看他和龄官是怎样。只见贾蔷进去笑道:“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蒙侧:此一番文章从“划蔷”而来,“蔷”之划为不谬矣。】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龄官还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他说不相干。他说吃两剂药,后儿再瞧。谁知今儿又吐了。这会子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蒙侧:点明。】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那宝玉一心裁夺盘算,痴痴的回至怡红院中,正值林黛玉和袭人坐着说话儿呢。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蒙侧:这样悟了,才是真悟。】袭人昨夜不过是些顽话,已经忘了,不想宝玉今又提起来,便笑道:“你可真真有些疯了。”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此皆宝玉心中所怀,也不可十分妄拟。

  且说林黛玉当下见了宝玉如此形像,便知是又从那里着了魔来,也不便多问,因向他说道:“我才在舅母跟前听的明儿是薛姨妈的生日,叫我顺便来问你出去不出去。你打发人前头说一声去。”宝玉道:“上回连大老爷的生日我也没去,这会子我又去,倘或碰见了人呢?我一概都不去。这么怪热的,又穿衣裳,我不去姨妈也未必恼。”袭人忙道:“这是什么话?他比不得大老爷。这里又住的近,又是亲戚,你不去岂不叫他思量。你怕热,只清早起到那里磕个头,吃钟茶再来,岂不好看。”宝玉未说话,黛玉便先笑道:“你看着人家赶蚊子分上,也该去走走。”宝玉不解,忙问:“怎么赶蚊子?”袭人便将昨日睡觉无人作伴,宝姑娘坐了一坐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听了,忙说:“不该。我怎么睡着了,亵渎了他。”一面又说:“明日必去。”

  正说着,忽见史湘云穿的齐齐整整的走来辞说家里打发人来接他。宝玉林黛玉听说,忙站起来让坐。史湘云也不坐,宝、林两个只得送他至前面。那史湘云只是眼泪汪汪的,见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曲。少时薛宝钗赶来,愈觉缱绻难舍。还是宝钗心内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气,因此倒催他走了。众人送至二门前,宝玉还要往外送,【己夹:每逢此时就忘却严父,可知前云“为你们死也情愿”不假。】倒是湘云拦住了。一时,回身又叫宝玉到跟前,悄悄的嘱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宝玉连连答应了。眼看着他上车去了,大家方才进来。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戚总评:绛云轩梦兆是金针暗渡法,夹写月钱是为袭人渐入金屋地步,梨香院是明写大家蓄戏,不免奸淫之陋。可慎哉,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回前诗
文之有节 2012-11-06   |  6266阅读  |  6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卷首语:“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一回:“瑶草金钗订旧盟,何须石上问三生。杜兰香是香家女,一谪人间便有情。”

   

    第二回:“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第三回:“天地循环秋复春,生生死死旧重新。君家著笔描风月,宝玉颦颦解爱人。”

   

    第四回:“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

          “捐躯报国恩,未报躯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第五回:“春睡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第六回:“风流真假一般看,借贷亲疏触眼酸。总是幻情无了处,银灯挑尽泪漫漫。”

   

    第七回:“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第八回:“古鼎新烹凤髓香,哪堪翠笳贮琼浆。莫言绮觳无风韵,试看金桂对玉郎。”

          “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护人。莫把心思劳展转,百年事业总非真。”



    第九回:初入家塾便纵狂,贪恋风流护秦郎。无奈身微屈尊驾,是为来日方更长。



    第十回:古琴丝拙音自哀,造师求医势难回。心高性明迹非常,三尺素绫葬业债。

         “新样幻情欲收拾,可卿从此世无缘。和肝益气浑闲事,谁识今朝寻病源。”



    第十一回:秋尽落花逐水流,百鸟归林凤独啾。一朝山红催春绿,含羞隐迹罢歌喉。



    第十二回:明献殷勤暗设陷,祥瑞哪堪炙日连。笑叹是非情孽债,犹忆古今风月鉴。



    第十三回:“生死穷通何处真?英明难遏是精神。微密久藏便自露,幻中梦里语惊人。”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第十四回:“家书一纸千金重,勾引难防嘱下人。任尔无双肝胆烈,多情念起自眉颦。”   

   

    第十五回:“欲显铮铮不避嫌,英雄每入小人缘。鲸卿些子风流事,胆破魂销已可怜。”  



    第十六回:“请看财势与情根,万物难逃造化门。旷典传来空好听,哪如知己解温存。”



    第十七回:“豪华虽是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第十八回:“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争。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



    第十九回:“彩笔辉光若转环,心情魔态几千般。写成浓淡兼深浅,活现痴人恋恋间。”



    第二十回: 满腹酸言滋神伤,谣闻暗酌费评章。会真玉案疑癖释,金兰合契语自长。



    第二十一回:嗔言讽词谏仕途,可怜石心至甚愚。倚笑趁势抚羞去,真魂逞命失英主。



    第二十二回:一樽芳酒酬花期,初春梦远娇无计。谁教东流逝不舍,驱入汪洋各自欷。



    第二十三回:“群艳大观中,柳弱击轻风。惜花与度曲,笑看利名空。”



    第二十四回:柳暗花明义事深,将涸辙鳆逢甘霖。谁人得似常青树,独有侠名红九春。



    第二十五回:食利饥客摄新钩,枕中秘事醒难留。濯净心头脂渍色,梦里魂销意未休。



    第二十六回:昏昏情思又潇湘,月临槐下耄人忙。只因前生非一物,与君同梦却异床。



    第二十七回:疏影暗香沁芳园,春愁自露情难掩。花翻蝶梦人扶醉,鸟魂已去花魂远。



    第二十八回:花气袭人月色涵,梦乡分境隔山川。明牵暗萦两般景,一样花开情已还。



    第二十九回:不是冤家不聚头,多少情语禁自由。一泪芳姿诗难绘,惟将心事寄春愁。



    第三十回:  借词讽槐却指桑,桃情柳思月西厢。痴女梦中还说梦,金玉仍是旧时光。



    第三十一回:身为下贱心自高,撕扇只为博一笑。偶拾麟金还赠玉,双星何曾守到老。



    第三十二回:“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影水无波。  



    第三十三回:不念手足动薄舌,火上添油承挞祸。满园芳草哀泣露,如何因此失真我?



    第三十四回:一玉失彩一玉惊,暗传私帕暗传情。朝朝红颜形容瘦,惟把三生泪偿清。



    第三十五回:“情因相爱反相伤,何事人多不揣量?黛玉徘徊还自苦,莲羹甘受使儿狂。”



    第三十六回:“造物何尝作主张,任人禀受福修长。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



               春情欲掩料应难,何故因梦续鸳鸯?明朝入轿出闺阁,便是独绣各自忙。



    第三十七回:“跪书贴禀献新棠,秋爽斋边夜色凉。开社谁为诗句主,宋嬷语罢更牵肠。”        

            “海棠名诗社,林史傲秋闺。纵有八斗才,不如富贵儿。”



    第三十八回:数曲新词显隽彦,风  流幽婉比义山。一副柔肠吟五美,更添清愁不胜寒。   

   

    第三十九回:只报滴水复登门,家散人亡不离群。信口偏开脂渍河,痴情无限迹难寻。      

             “只为贫寒不拣行,富家趋入且逢迎。岂知着意无名利,便是三才最上乘。”

   

    第四十回:“两宴不觉已深秋,惜春只知画春游。可怜富贵谁能保,只有恩情得到头。”



    第四十一回:“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第四十二回:“谁说诗书解误人,豪华相尚失天真。见得古人原立意,不正心身总莫论。”



    第四十三回:“了与不了在心头,迷却原来难自由。如有如无谁解得,相生相灭第传流。”



    第四十四回:“啼妆才罢剑眉横,烈烈南风报五更。屈指十年专宠爱,不堪昭信杀昭平。”



    第四十五回:金姻玉缘心自明,兰言尽吐释曾经。烟雨楼台空立处,秋风春雨总关情。



    第四十六回:心如静水媛羞姣,誓绝情流怒宁皓。百年倚休难自立,梦断黄梁尺素缟。     

   “裹脚与缠头,欲觅终身伴。顾影自为怜,静住深深院。好事不称心,恶语将人慢。誓死守香闺,远却杨花片。”



    第四十七回:失足诚遗千古恨,牛陷泥沼蹄满痕。茫茫入梦迹向迷,指津竟是旧时人。



    第四十八回:暇绪久贮觅小诗,解疑雅集竟成痴。初雪红梅客至日,群芳争与天数齐。   



    第四十九回:钟妍毓娓秀涵眉,十二芳姿同一醉。三春风雨左梦期,绣阁声垂尚怜谁。



    第五十回:北风一夜策首功,漫评抹淡点妆浓。灵心病眼赏胜似,都归诗情衡鉴工。



    第五十一回:海国楼台烟雨稀,寄怀预运有端倪。啼笑悲欢随波逝,便傍红楼续旧题。



    第五十二回:运转时乖情难掩,风流手巧招人怨。一朝山塌入梦来,斩断情丝归水月。



    第五十三回:“亘古浩荡无洪恩,履遭变故不逢辰。兄亡母孀无所依,令人断肠亦摧心。积德于今到子孙,都中旺族首吾门。可怜立业英雄辈,遗脉谁知祖父恩”



    第五十四回:“积德于今到子孙,都中旺族首吾门。可怜立业英雄辈,遗脉谁知祖父恩。”



    第五十五回:自领酬辞自尚才,政用此时持事来。惯看浮云肆舒卷,嫁于东风意更哀。



    第五十六回:新政旧弊举家清,真宝假玉同入梦。日暮昏黄任月淡,醉里荣衰都随风。



    第五十七回:欲演真情试玉心,宽言慰语实怜亲。同心同情交无计,葬缘原是牵缘人。



    第五十八回:莺啭闲话燕流语,赤玉无聊痴尽处。花落叶稠杏淡看,暗转惆怅成泪珠。



    第五十九回:爱鸟惜花艳情人,少动片言月色沉。更兼护芳语令至,惟有俯首情自温。



    第六十回:  更去易来招祸端,尔拨他挑魂愈散。狂风怒波平释后,便寻旧迹往回看。



    第六十一回:镇日争风哪得闲?乱里行勤志益坚。三春流年暗中移。向得人心因前贤。

   

    第六十二回:风微雨息春意临,把酒助兴待昼昏。忙中寻得玲珑地,醉卧青石花满身。



    第六十三回:醉人原比醒人清,浪行流言欠分明。每况江河愈日下,不测之渊起汀滢。



    第六十四回:“五首新诗何所局?颦儿应自日欷嘘。柔肠一段千般结,岂是寻常望雁鱼。”

    “深闺有奇女,艳世空珠翠。情痴苦泪多,未惜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名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第六十五回:信誓昭昭思结蒂,时溪时澜情不羁。山遐水遥难自聚,惟愿明朝是归期。



    第六十六回:缘寄鸳鸯福却倏,鸳鸯剑消鸳鸯女。魂断方知情多少,自此柳花始飞絮。

   

    第六十七回:往事如昨难自裁,直迹墟茔瞀灵台。旧游夕梦都陈物,泪醉故邱醴葬来。



    第六十八回:补天手段暗施张,唯恐微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乳燕,移巢别处觅雕梁。



    第六十九回:“言语尖酸颇自豪,杀人无血笑中刀。死抛孤女谁怜悯,狠舅奸兄计亦劳。”



    第七十回:“空将佛事图相报,已触飘风散艳花。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谶语任吁嗟。”



    第七十一回:风情月事露渍痕,意气生嫌易销魂。多少痴戾嗔悲客,皆是太虚薄命人。



    第七十二回:夜下霜寒凤鸣哀,病里雨风自何来?多年心郁冤缘系,他朝他人复登台。



    第七十三回:啻研医经弃世尘,百年枯木能再春。潜心济人还救世,亦难逆运转乾坤。



    第七十四回:雷天震地百兽惊,水中取月魄自冰。是祸向由萧蔷起,泰山填海也难平。



    第七十五回:月上梢头霜满天,夜浓秋深晾新寒。留得残黑研重墨,数首凉诗写半山。



    第七十六回:中秋诗起又诗收,月淡风凉得小休。秀口千言心倚马,鹤影花魂两相酬。



    第七十七回:风消雨残暮寒垂,孤雁难眠空滴泪。今夜月缺花满地,尚思依云双双飞。



    第七十八回:芙蓉粉坠宿鸿蒙,今朝花胜昨夕红。堪叹明年花更艳,终念何日与谁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7: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这两个女孩是林黛玉的影子,曹雪芹真实用意,很难读出来
播报文章

月影星魂
关注
2021-06-21 12:34

“通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第一回脂批),《“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36《不同的“黛玉”,相通的寓意 1》,从文本的整体出发,结合脂批,探讨了晴雯和黛玉之间的神奇联结,从本文开始,我将用两篇的篇幅,探讨一下其他梦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

龄官不仅和黛玉相貌相似,而且,她似乎也总是忧郁也总爱哭。她的性格更是与“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有相近之处一一在元妃归省时,拒绝作非本角之戏;第三十六回,在荣国府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视作凤凰的宝玉,因觉得无聊,到梨香院想听小旦龄官唱《牡丹亭》曲,却遭其冷淡以对,发现她就是画“蔷”的女孩。宝玉难堪,宝官说若贾蔷来她必唱。后来贾蔷和龄官之间围绕雀儿和龄官之病的言行,让宝玉看到他们之间深挚的爱情。

第五十八回,因老太妃国丧,贾家遣发十二个戏子,龄官并不在留下之列,似乎应该是由其父母领回原籍。她和贾蔷之间超越世俗的恋情,虽然八十回后的结局不得而知,但宝黛的爱情是一场以黛玉泪枯夭亡收尾的苦恋,“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她与贾蔷爱情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




其实,戏子在封建社会是极为低贱的,龄官的身份已经注定了蔷龄之恋的结局,就象“木石前盟”已经暗示了二玉的结局一样。而且,第十八回,“元妃归省庆元宵”,该回回前诗批云:“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生。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可怜转眼皆虚话”中就包括了“屈从优女结三生”,因此,他俩应该也和二玉一样,爱情的尽头是刻骨铭心的伤悲。

龄官暑天画“蔷”,体现了她对贾蔷深沉的爱。第三十回,脂砚斋在回前总批中指出:“银钗画'蔷'字,是痴女梦中说梦”,幻境中,龄官对贾蔷深挚的爱恋如梦一场空,那么,“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字,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又隐喻了怎样的梦?

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语梨香院”,脂砚斋在回前总批诗中又指出:“划蔷亦自非容易,解得臣忠子也良”,因此,“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应该亦如二玉的“木石前盟”一样,具有政治意涵,只不过蔷龄文恋隐喻的是一个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政治之梦。

龄官与黛玉如此相似,而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绛珠仙子)今生,寓言了始于甘露水、终于泪枯夭亡的、比托于秦可卿(胤礽)的“九十春光”,即“密”之“三春”和“三秋”[注1],她与宝玉的“木石前盟”,隐喻的是对政治之“密”永志不忘却注定无望的挚爱。




“《石头记》中多作心心传神会之文”(第十六回脂批),因此,我们可以“心传神会”到,“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画蔷,“解得臣忠子也良”,很可能隐喻“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的秦可卿所隐指的谥号“密”的胤礽和康熙之间的关系。蔷龄之恋最终“成虚话”,康熙和胤礽之间的关系,何尝又不是如此?

康熙和胤礽是父子关系,但又是君臣关系,“自古无情帝王家”,两人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就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就象贾蔷是隐指皇家的宁国府之后裔,而且至少是半个主子,而龄官只是荣国府中微不足道的戏子。

地位决定了一切,地位高的一方可以随心所欲,而地位低的一方只能俯首听命。贾蔷的爱,可以让龄官升入天堂;贾蔷的不爱,也可以让龄官堕入地狱。同样,康熙和胤礽两人父子情深之时,风和日丽,康熙的宠爱,可以让胤礽成为风光无限的太子;两人嫌隙渐深之时,雷电交加,当然,雷电只能是康熙,康熙的嫌弃,也可以让胤礽成为落魄不堪的“汰子”。

龄官,名椿龄,其中的“椿”很可能也是暗示她和黛玉之间的联系一一黛玉自道“不过是草木之人”。椿龄,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遂以“椿龄”指大椿的年龄,为祝人长寿之词。康熙、胤礽的父子关系,恰如蔷龄之恋,似乎将会是像“椿龄”一样天长地久的传奇,但其实不过如此,只是曾经看上去很美。当所有的爱已成往事,爱曾经有多么浓烈,回忆里的伤害就有多深!




既然“臣忠子也良”,那么,胤礽两立又被两废,简直比窦娥还冤,正应了“有林风”(脂批)的晴雯之判词“寿夭多因毁谤生”。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之象征,因此,文本对于胤礽的人生际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第六十四回,林黛玉的《五美吟》中关于绿珠诗,“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作者对于康熙放弃胤礽不无微词。

第三十六回,蔷龄之间深挚的爱情也让宝玉“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其实又是一处由宝玉“收拾”的“大关键”(脂批)。政治又何尝没有“分定”!文本以胤礽为正统,以雍正为非正统,康熙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但又两次废掉他,最终却是从不被人看好的雍正登基,似乎一切都早有分定。

在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之前,文本安排了一段宝玉关亍须眉浊物“文死谏、武死战”的奇谈妙论,大有深意,特别是其中“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其实作者本意并不在于贬斥死谏的文官、死战的武将,作者本意应该是借宝玉之口,暗讽自己所处的雍亁时代是非正统之末世,因此,“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第八十回脂批)。

以龄官的爱情悲剧,隐喻胤礽的政治悲剧,其中的深意,就是政治是高风险的游戏,曾经有多么风光美好,结局就有可能多么悲催苦涩,正如第十七回回前诗所云“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在训话中提到五儿,她已经病死,但程高本续书却把她写活了,连同前面的已死暗示也一并删去,并安排成为贾宝玉的丫环。在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中,出自宝玉眼中的五儿,是“居然晴雯复生”,而晴雯“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语)。

但在相貌之外,五儿确实与黛玉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她长相出众气质不俗,也如黛玉一般,天生一副弱不禁风的身子,而且也多愁善感,受了委屈也是呜咽直哭。

秦可卿隐指胤礽,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也是文本中的正统象征。“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第一回脂批),比托于秦可卿的“三秋”和“三春”,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都具有隐喻象征意义,而“三春”是只属于正统之象征一一胤礽一方最美好、相对美好和最后美好的三个阶段[注2]。

比托于“秦”文的大观园正文之第五十八回,老太妃病薨,即相当于“秦”文之第十三回秦可卿魂归幻境[注3]。此后,蝉姐儿、莲花儿等小丫头相继登场,脂砚斋指出:“总是写春景将残”,因为老太妃(胤礽)病薨后,正统之“第二春”彻底结束,只剩下“第三春”,只是正统之“春”的残影。




柳五儿在老太妃死后的第六十回第一次登场,即因“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被牵扯进去。非正统一方的贾环(谐音家患、假皇)和赵姨娘,得到玫瑰露,五儿却受到迫害,最终气病身亡。

本来柳五儿因为母亲和怡红院中的芳官等有着相当不错的关系,似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正统之象征一一大观园[注4]。脂批阐释了柳五儿名字之寓意一一“五月之柳,春色可知”,五月,春天即将走到尽头,因此,体弱多病的美少女柳五儿隐喻正统之“残春”,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实“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衰亡早已注定,而“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的寓意就是正统之“残春”受到更残酷的摧残,直至消亡,玫瑰露谐音霉鬼露,茯苓霜谐音福临霜一一正统一方蒙难,即“福临霜”;非正统一方得利,即“霉鬼露”[注5]。

导致柳五儿夭亡的“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事件,在风月宝鉴的正面只是世家大族内部的一次失窃案件,但在风月宝鉴的背面却隐喻了正统与非正统的此消彼长,因此,柳五儿也是非正统得势的受害者。

末世登场的黛玉,是正统残影之象征,五儿和黛玉一样天生弱质,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其实都是隐喻正统式微。黛玉在非正统大行其道的世界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泪尽夭亡,在风月宝鉴背面,五儿和她的隐喻如出一辙。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1《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一一“末世哀歌,“九十春光”寓言》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0《“三春”何解?》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7《红楼“梦时间 2》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15《大观园一一正统之象征》

注5、正统之象征胤礽的人生,可谓是“正强忽弱谁明”(第七回回前总批),即“强危消”。同一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贾环(假皇)想要怡红院芳官的蔷薇硝,得到的却是茉莉粉。蔷薇硝谐音“强危消”,即暗示曾经强大的正统一方即将消亡,而茉莉粉谐音“末利”,则暗示非正统一方得到的不过是末世之利。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0: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被“终身误”曲子揭开心病,作者没好意思写,他已濒临癫狂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是以贾宝玉的立场,讲述他与林黛玉的木石姻缘,与薛宝钗的金玉良姻。

有观点认为[终身误]只写贾宝玉和薛宝钗,并不对。

[终身误]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终身误],绝不仅仅只是贾宝玉和薛宝钗。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当初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因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而久延岁月,化生为女体就是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之“缘”求不得,反而导致修行问题,不得不下凡历劫重修,便是前世的“终身误”。

梳理这段故事的细节,我的观点是:

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灌溉之恩,是木石姻缘。

神瑛侍者与甘露的所有之情,便是金玉良姻。

绛珠草受甘露的滋养,化生绛珠仙子,就是钗黛合一。


薛宝钗吃的冷香丸,那团异香异气的药引,当是绛珠草被抽取的草木之精。一如“茯苓霜”“群芳髓”所谶。

冷香丸用之于薛宝钗,实际是绛珠草反哺甘露,二者合一再化生绛珠仙子。后文讲冷香丸时再细讲。

三人因此前缘,注定今生还不得结果,便是[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当薛宝钗取代袭人在贾宝玉床头绣鸳鸯肚兜时,贾宝玉于梦中喊骂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此时的贾宝玉尚且坚定的站在林黛玉一侧,反感薛宝钗的金玉良姻介入他的姻缘。


他坚决捍卫“木石前盟”,捍卫林黛玉才是他的心中所属,“两全其妙(十七回语)”。

只可惜,他所求注定要事与愿违,就像贾母的慧纹,越想留就肯定留不住。越不要却注定属于他。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木石姻缘最终被棒打鸳鸯,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后,贾宝玉为给病入膏肓的贾母冲喜,同意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为妻。

金玉婚后生活的开始,哪怕薛宝钗展现出“山中高士”如“雪”一般的高洁品德,贾宝玉仍旧心有芥蒂,一心只在“神仙一样”的林黛玉身上,不得忘怀。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薛宝钗一次次展现出孟光对待丈夫梁鸿一样的齐眉举案时,不由得贾宝玉像梁鸿一样,融化心中坚冰,终于敞开心扉接纳妻子。

当日贾宝玉见林黛玉和薛宝钗突然关系融洽和睦,便私下问她:

“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贾宝玉此时也像林黛玉,不知不觉便被薛宝钗的“好处”折服,夫妻和美相处。

[终身误]借贾宝玉的立场,讲他与林黛玉“渐行渐远”,与薛宝钗“渐走渐近”。

此时他心中的矛盾和纠结,肯定要爆发。越是体会到与宝钗婚姻生活的美好,越会生出对黛玉的愧疚,以及心有不足的遗憾:如此美好生活,为什么不是他与林黛玉共同度过?薛宝钗越像孟光那样贤妻,越让人叹惋命运弄人,天道不公。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结成姻缘,就是称心如意,“不枉虚此一生”。


奈何造化弄人,贾宝玉却是娶了薛宝钗后,体会到婚姻生活的美好,怎能不惋惜失去林黛玉的遗憾。

他心有此憾,便挣扎在“得与失”的纠结之中。有情人不得眷属,心有他属的婚姻,注定要各自误了终生。

[终生误]所讲贾宝玉的缘与姻,是爱情求不得的遗憾,是婚姻难全心投入的懊丧。

终究,随着他“重城不锁梦,夜自归山”的出家而去,以[终身误]的悲剧结束了这一世的情孽纠缠,也斩断了上一世的因果。

这便是空空道人所见“石头记”下凡历劫故事的终结。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8-14 10:00・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5: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漏子·玉炉香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拼音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标签: 人物情感孤独相思女子
译文 注释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赏析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
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含有以炉烟袅袅来表示愁思无限的意思。次句“红蜡泪”就不同了:夜间燃烛,用以照明,但多了一个“泪”字,便含有了人的感情。说“玉炉”,既见其精美,又见其色洁;“红蜡”则透出色泽的艳丽而撩人情思,而闺中的寂寞也隐隐流露出来了。“画堂”,写居室之美,与“玉炉”、“红蜡”相映衬。这句紧承上句,说红蜡所映照是画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是一种看不... 古诗文网>>
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通篇自画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其情弥苦。上片,起三句写境,女三句写入。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下片,承夜长夹,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此脱胎,然无上文之浓丽相配,故不如此词之深厚。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温庭筠(yún),又做温庭云(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15: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红楼梦》-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2019年10月15日 08:38251浏览 · 6点赞 · 0评论

行侠梦
粉丝:1403文章:60
关注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2、温飞卿

刚介绍完颜值高的刘庭芝,就来个长的丑的,男人嘛,只要有才华就行,他就是跟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温飞卿。

温庭筠,字飞卿,他的大名在《红楼梦》文本里,除了贾雨村还被两位重要人物提起过,一位是贾政,贾宝玉的父亲,一位的薛宝钗,贾宝玉后来的伴侣。

温庭筠这个人如果细讲,三、五个小时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拓展阅读。因为他跟贾宝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就拿他跟贾宝玉对比着说,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红楼梦》第一男主角有所帮助。

首先,两人出身相似。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温氏家族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温庭筠祖上是娶过公主的,显赫一时。随着时光的流淌,皇位传承、权力过渡,当初既富又贵的温家逐步衰败。

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温庭筠生于山西太原。正值家族衰微日落西山之际,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在家族帮扶下生活。十二岁的时候,温庭筠父亲的好友段文昌升官了,对温家母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把温庭筠接走跟自己的儿子段成式一块培养教育。

段文昌的官职多次变动,他总是把温庭筠和儿子段成式带在身边读书学习。培养了温庭筠十一年的段文昌去世,丧葬过后,温庭筠想通过科举谋求发展,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告别了必须守孝的段成式离开段家,北上长安,开始了“北漂”生活。

贾宝玉是荣国府第四代,玉字辈,生于家族历经百年的时候。当时贾家文字辈还世袭着官爵,后来姐姐元春被封妃,贾宝玉比温庭筠的情况要好,但是根据贾府八十回后被抄家的情况来看,两个没落贵族出身的公子,家庭大环境是差不多的。

其次,两人的行为有相似。据《旧唐书》里关于温庭筠的记载,说“温飞卿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滈hào之徒,相与饮,酣醉终日”。温庭筠这个人,他以才子自居,蔑视权贵。又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什么人都结交,裴诚、令狐滈hào等都是权贵后代。温庭筠来到长安就把科举考试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的柳永也是这样。我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他整天跟狐朋狗友一起玩乐,经常喝醉。

《红楼梦》文本里有两首《西江月》,写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也用来劝诫所有纨绔子弟。贾宝玉极力否定男人的价值,说“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也是实力打脸,他与秦钟、柳湘莲 、蒋玉菡是至交好友,这就说明贾宝玉对男性是区别对待的。文本里有描写,贾宝玉跟呆霸王薛蟠,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权贵后代冯紫英,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混在一起吃喝,跟温飞卿很相似。

我们的湘云妹妹也叫云儿,作者批阅十载,大的改动就有五次,前八十回里留着妓女跟史湘云同名,请大家原谅我又挖了个坑,等读到那一回,我自然有话要说。

第三,两人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旧唐书》记载温飞卿“尤长于诗赋 ”。温庭筠与令狐滈hào关系好,就经常到令狐滈的家里去玩,令狐滈的老爹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因为皇帝喜欢听歌,还特别喜欢菩萨蛮的曲子,令狐绹就请在娱乐界名气很大的温庭筠代写二十首《菩萨蛮》歌词。一面进献给皇帝,一面告诫温庭筠,不要向外界透露此事,但温庭筠不久就泄密了,弄得当朝宰相很没面子。

不久,唐宣宗作了一首诗,上句里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对下句,请大家帮忙,结果温庭筠对了“玉条脱”三个字。

“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带头上的。女子走路的时候“步摇”会随着身体一步一摇,仪态万方,很好看。“金步摇”,就是用黄金打造的“步摇”。

“条脱”是古代臂饰,带胳膊上的,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能松能紧。通俗一点说就是连环起来的手镯,形状很像高手削苹果,一直连续不断的苹果皮。“条脱”后来也被称为“钏”,黄金作的叫金钏,玉石用金线穿起来的叫玉钏。《红楼梦》文本里有叫这名字的两位姑娘,金钏是玉钏的姐姐,再挖一个坑,等读到那一回,再说。

温庭筠用“玉条脱”来对“金步摇”,名词对名词,对仗严谨,声调和谐,平仄规范,皇帝很是高兴,重重有赏。宰相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就问他。温庭筠就骗令狐绹说出自《南华经》,还说《南华经》并不是冷门的书,相国忙完公务没事的时候也应读一读。

《南华经》就是《庄子》,咱们在第十九集讨论大仁大恶代表人物的时候,说过韩愈,就讲了从魏晋到隋唐,儒家学说是衰退的状态,道家、佛家蓬勃发展。唐明皇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这本道家学说,当时叫《南华真经》,简称《南华经》。言外之意就是这么热门的书,宰相令狐绹都没读过,不学无术啊!

唐代科举考诗赋,需要对仗押韵,考验读书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开考的时候,会给每个考生发三根大蜡烛,蜡烛烧完,要写完包涵八韵的诗。当时写不出来的大有人在,温庭筠应试时,只需简单思考,就能随口写成。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叉手”,就是两手拱抱在一起或者十根手指交叉在一起。温庭筠叉手一次就作成一韵,八韵只需叉手八次,人称“温八叉”或者“温八吟”。薛宝钗就叫他为“温八叉”,在他出现之前,还没人能跟七步成诗曹植相提并论。

咱们读温八叉写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玲珑骰tóu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如果不是天纵其才,靠苦思冥想是不会有“温八叉”的 。

贾宝玉在大观园题对额的时候,同样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他奉严父贾政之命应景联句,触景生情。同时,对贾政身后跟的那些学问家,予以毫不留情的反驳。贾宝玉有自己的文艺理论,诗赋对联张嘴就来,正是“曹七步”、“温八叉”的化身。宝玉凭吊林四娘的诗,才情横溢,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出色非凡。他还敢续《庄子》,写佛偈,样样都通。贾政说他“公然以温飞卿自居”,说的真对啊!

第四,两人的创作风格相似。温庭筠的名句太多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等等。对比贾宝玉的四首即事诗、姽婳词、《芙蓉诔》等作品看,华美的词句、深挚的感情是他们共同的风格。秉正邪两赋的人,“若生于公候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温庭筠、贾宝玉都是千古情痴。

第五,两人对科举考试的态度相似。一个情痴因为得罪了令狐绹等权贵大臣,科举屡试不中,而且喜欢当“枪手”。考八韵诗,不用传小抄,温八叉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声音大一点,离他近的考生就能写出八韵了,他就在考场帮其他考生作弊。

温八叉四十多岁的时候参加考试,监考老师专门给他设了一个座位,不让他和其他考生太近,还告诫他说:“知道你名气大,很多人都花大价钱请托你,这次你好自为之啊!”温庭筠老早写完了,请求先出场,后来才知道他提前交卷,一边往外走,一边通过口头提示帮助了八个考生。这是明知故犯,有意搅扰考场。估计温庭筠也是破罐子破摔,不想通过科举当官了,他就是来考着玩儿的。

另一个情痴根本看不起科举,贾宝玉干脆不愿参加。

第六,两人的命运结局相似。温庭筠中年辗转于长安、襄阳、江陵、扬州,我还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五十岁的时候,他因穷困沿街乞讨,有了钱又去青楼妓馆消费。可能是因为钱少、人老、又丑又脏,没有女孩搭理他,或者是他对服务不满意。总之,他撒酒疯,骂人,妓院老鸨不确定他是不是大名鼎鼎的“温八叉”,就报警了。巡夜的兵丁可不管那么多,就算真是温八叉,过气歌手,又能如何?来了就揍他,门牙都打掉了。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庭筠最后也是流落街头,乞讨为生,直到贫病交加而死。

根据《红楼梦》文本的伏笔和批语提示,贾宝玉也经历了“转眼乞丐人皆谤”的日子。只不过,贾宝玉悬崖撒手,第二次出了家。也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出家的贾宝玉,“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是痴人才能讲痴话,写痴文,嬉笑怒骂感人心!作者哭成此书,含泪写宝玉情痴若呆、义重如山、蔑视权贵、粪土名利。爱之深、恨之切,贾政批评宝玉“公然以温飞卿自居”,还有那二首《西江月》,大概是作者的悔恨与自责吧!

文本里,作者还借用兴儿的嘴说宝玉,“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然宝玉诗词题对,无一不通,是温八叉那样的天才啊。

怀抱利器而人不知,补天之石弃于荒郊野岭。腹中草莽而夸者众,败絮其中混于庙堂之高。观温飞卿、贾宝玉之命运,我辈当热泪滚滚,亦当笑傲红尘。

最后还要补充一个的爱情故事,牵扯到鱼玄机,后面还要提到这名女子,正好跟温八叉一并介绍了。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爹是个落魄秀才,老早病死了。鱼幼薇母女为了生存,就帮着一些妓女洗衣服、床单。温八叉长得虽丑,却是长安城里有名的风流才子,懂音乐善填词。他常去哪家妓院,哪家的生意就好,因为有很多粉丝等着听新歌啊!哪个姑娘能请温八叉填一首新词,出名就容易多了。

常在圈里混,温八叉就这么认识了十岁的鱼幼薇。他看鱼幼薇身世可怜又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歌词,也给些钱财让她母女补贴生活。后来温八叉离开长安,南下襄阳、江陵,两个人就分开了。

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温庭筠,鱼幼薇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荡荡的。这是一个女学生爱上老师的故事,也是一个小姑娘迷恋大叔的故事。鱼幼薇连续写信,疯狂表白。温飞卿果然是“痴人”!他风流放纵,但师生的界限还是坚守了。他拒绝鱼幼薇的方式很稳妥,把鱼幼薇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后来的苏东坡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还是挖坑,以后会说到,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十四岁的鱼幼薇嫁给李亿,李亿的正妻见丈夫娶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小妾,心里恼火。她认为这个不会疼人专会闹人,不能挣钱最爱花钱的小妖精,早晚毁了自己的生活。论化妆、打扮、谈恋爱鱼幼薇是强项,居家过日子,鱼幼薇就不是对手了。

日子一长,感情降温,李亿只要不在家,鱼幼薇就挨打。李亿也不能光谈恋爱不挣钱啊!他要工作,要到扬州作官。衙门一般都是大堂办公,后堂居住,正妻跟着,在家里闹就够头疼了,如果在衙门后堂里闹,传扬出去官威何在?万般无奈,他将鱼幼薇送进一座道观,说三年后来咸宜观接她。

鱼幼薇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有了道号,“玄机”。鱼玄机在道观外墙上贴了一张公告,写着“诗文候教”,就是想跟文人雅士切磋诗词。这条微博一发出来,咸宜观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浪荡公子们挣着来道观,说是品茶下棋,弹琴听歌,其实寻花问柳,鱼玄机以女道士的身份作掩护,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明目张胆的接触各种男人,从弃妇变成了**。

鱼玄机有一名伺候她的女道僮叫绿翘,长的风流灵巧,跟着鱼玄机学了不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她比鱼玄机还年轻。有一天,鱼玄机外出赴约,出门的时候交代绿翘说:“若有客人来,就告诉他我在哪。”那天鱼玄机回来的晚,绿翘出门迎接并说,某某来了,我话没说完,看你不在,人家马都没下就走了。

鱼玄机越想越不对劲,自己的情夫大老远的来,如果绿翘对他说自己去哪了,情夫一定会开着宝马来接啊!她怀疑绿翘平时跟这人眉来眼去,趁自己不在抢了自己的情夫,就对绿翘鞭打审问。绿翘被活活打死,埋在道观后院的紫藤花下。

有嫖客来,一问起绿翘,鱼玄机就说她忍受不了清苦的出家生活,私逃下山了。后来埋藏绿翘的地方招来很多苍蝇,怎么赶都赶不走,命案浮出水面。鱼玄机被判处死刑,那一年,二十六岁。 这一集就读到这里。

(感谢大家对行侠梦的支持,欢迎喜欢《我读红楼梦》系列视频的朋友能给予关注和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9-19 09:11 , Processed in 0.0589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