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7 14: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红楼梦》的王夫人?
关注者
545
被浏览
619,52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7
1 条评论
分享
12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Ziud7T
知乎用户Ziud7T
此号只是浏览,不再回答问题,并逐步删除相关答案,请勿关注
关注
王夫人在《红楼梦》的诸多形象中,并不突出,远没有凤姐那么张扬,因此也没有得到重视,大家都是评价其善恶,依据的情节也过于简单,这样难免就失于主观。对于一个人物形象,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不要遗漏其中的细节,争取客观的看待这么一个写实的人物。
从王夫人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入手,以直接描写的情节为基础,参考书中其他人的评价,重点分析王夫人和赵姨娘贾政的三角关系,王夫人宝玉的母子关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王夫人的家庭背景,心理发展历程,探究王夫人善恶矛盾行为背后的根源,期望更深刻的理解这位可怜又可恨的悲剧人物。
既然说到这么多人物,咱们先从贾府的老祖宗贾母说起,王夫人出身名门又嫁入诗书礼仪的贾家,贾母又是王夫人的婆婆,恪守孝道,王夫人对贾母不仅耐心陪伴,经常的伺候吃饭,还事事让老祖宗顺心。
黛玉初进贾府的第一次吃饭,贾母正面榻上独坐,王夫人进羹,这是大人家的规矩立法,一直得站着,贾母允许才能就坐,“贾母命王夫人坐了。”吃完饭后,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也是懂得规矩,回答长辈的话要起身,而不能直接走,还得说两句闲话,走的要从容一些,可见王夫人的礼数周全。
湘云请贾母等赏桂花, 贾母因问:“那一处好?”“凭老太太爱在哪一处, 就在哪一处” ;为凤姐过生日, “老太太怎么想着好, 就是怎么样行” ;配药用人参, 贾母提供的不能用, 却交待“倘一时老太太问, 你们只说用的是老太太的, 不必多说”
迎春所嫁非人, 回来哭诉, 王夫人抹泪含悲、耐心劝慰的同时, 不忘吩咐宝玉:“ 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 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
如此仅仅是顺着老太太的心,下面的情节则可以体现忍辱负重,恪守媳妇的贤淑美德。
贾赦想纳鸳鸯为妾,贾母发怒,责骂王夫人“外头孝敬, 暗地里盘算我” 、“弄开了他, 好摆弄我”, 王夫人也只是“ 忙站起来, 不敢还一言” 。
贾政打宝玉,王夫人也是把贾母的身体为挡箭牌,:“宝玉虽然该打, 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 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 打死宝玉事小, 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 岂不事大!
平时这类的话就更多了,贾政不满丫鬟的名字叫袭人, 王夫人先是谎称老太太起的,贾政识破后, 又忙道:“去罢, 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
袭人说宝玉也该老爷管教管教, 王夫人的说辞是:“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 通共剩了他一个, 他又长的单弱, 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 若管紧了他, 倘或再有个好歹, 或是老太太气坏了, 那时上下不安, 岂不倒坏了, 所以就纵坏了他。
贾母对王夫人的评价是“极孝顺”的,不是邢夫人那样“应景”,可怜她老实,又多病多痛,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虽然前八十回也写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审美观有一定的差距, 王夫人欣赏的是袭人式的“性情和顺、举止沉重” 、“行事大方, 心地老实” ;贾母则更看重一个人的风流灵巧, 黛玉、凤姐、晴雯甚至宝琴等都因了这种美为她欣赏或宠爱
在待人处事上, 贾母远较王夫人明智。喜欢用有能力模样好的,风趣的猜测宝玉爱在女孩中厮混,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王夫人则是迁怒宝玉身边的人,喜欢笨笨的。
可以推断,贾母和王夫人即使对宝玉婚姻对象存在不同看法, 那也只是基于审美观的差异, 而不是为各自的私心 ,所以婆媳之间并无阴谋之说,两人都是为宝玉的未来考虑,何况祖母爱孙子是没有理由的,没有目的的,不存在争夺宝玉控制权的问题。
所以贾母和王夫人就是一般的婆媳关系,贾母知道儿媳妇本事不大,不爱说话,体谅儿媳妇,儿媳妇尊敬婆婆,照顾婆婆,至少符合封建孝道的要求。
分析了贾母这个长辈,咱们再来看一下和王夫人同辈的。
先说亲戚薛姨妈,薛姨妈到荣国府的时候,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可见姐妹情深。后面还有这么个细节,
又(薛姨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
姐妹的关系很亲近,所以薛姨妈才会直接和王夫人说到银钱的问题,王夫人也很了解薛家,所以尊重薛姨妈的意愿,可知二人联系的很多,互相都很了解。
书中多次提到“到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薛姨妈住在梨香院,希望帮忙管教薛蟠,王夫人请薛姨妈照看大观园,姐妹之间都很信任,所以王夫人是很有亲情的。
再说王夫人和邢夫人的关系,这涉及到贾府的管理机构,所以也顺便说到王熙凤。
对于妯娌邢夫人, 王夫人并没有因为贾母的喜欢而轻视邢夫人,反而尽量迁就, 邢夫人因为和儿媳妇王熙凤不合,当众给凤姐难看,低声下气的为奴才求情,下人对主子尤氏失礼,坏了祖宗规矩,交予尤氏发落本是合理的,听到邢夫人这样的举动, 王夫人为了维护体面:“你太太说的是。就是珍哥儿媳妇也不是外人, 也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 放了他们为是。”
抄检大观园之时,王夫人对待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价也是“原无二意”,脂批一语道破“大书看下人犹如此, 可知待邢夫人矣。”从对下人的态度可知对其主子的态度。
至于有人曾经提到,贾母因为鸳鸯的事情生气,王夫人借机打击邢夫人则是过于偏颇的。
丫鬟回说:“大太太来了。”王夫人忙迎了出去
话说王夫人听见邢夫人来了,连忙迎了出去。邢夫人犹不知贾母已知鸳鸯之事,正还要来打听信息,进了院门,早有几个婆子悄悄的回了他,他方知道。待要回去,里面已知,又见王夫人接了出来,少不得进来,先与贾母请安,
细读此段,可以看出,已经有丫鬟通报邢夫人的到来,贾母已经知道她来了,王夫人出来迎接不过是弟妹对嫂子的礼节,毕竟这边是王夫人当家,出于尊重,只得迎出来。何况后面还有“待要回去,里面已知”,主要是因为贾母已经知道她来了,婆婆都知道你来了,不进去就是失礼了,王夫人的迎接只是次要因素。
之所以出现王夫人和邢夫人之间的阴谋论,根源在于没有清楚荣国府的管理结构,从居住的场所来看,贾赦已经分出去了,进出贾赦家还需要出荣国府的正门,贾母吃饭也主要是王夫人凤姐服侍。贾赦家相比荣国府,相对独立,书中多次提到各处的月银,但是没有确切提到邢夫人的月例,尤其明显的是凤姐对于荣国府以后的设想,
风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同样是贾母的孙女,为何要区分出来,结合上面的‘官中的钱’,可以知道,贾赦的财务是相对独立的,所以王熙凤是在为王夫人理家,这么看来邢夫人没有必要争夺荣国府的管理权,荣国府是贾政家,只是因为贾母在此,所以比较兴旺,贾赦也是自成一家,根本就是两家子的事儿。
王熙凤比较张扬,又是书中的主要人物,造成这样的误解,王熙凤就是应该管理荣国府,其实不是这样的,王熙凤的权力来自王夫人,任少东认定的:“王夫人虽然不直接管家, 却仍是无可争议的当家人, 凤姐儿不过是代替王夫人管家, 真正主事的依然是王夫人。
据文本所叙, 王夫人不仅随时过问熙凤家事, 如月分钱是否按时发放;也会声泪俱下斥责熙凤,如绣春囊事;甚至取消王熙凤已经做出的决定, 如捆绑下人听候尤氏发落事;或随时亲自出马, 杀伐决断, 如清算晴雯、芳官、四儿等……而王熙凤往往大事小事如协理宁国府或是发落丫头小子等, 都请示王夫人。甚至小产了不能理事,还“想起什么事来, 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 。被王夫人误解并责备也只能下跪陈情, 有时竟落得“灰心转悲, 滚下泪来” , 甚至“添病”的结局, 又谈何“煞费苦心地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呢?(此段简略以后补充相关的原文细节)
为何王夫人要请凤姐管家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王夫人精力有限,能力有待提高。凤姐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
第二,李纨应该算是正经的王夫人的儿媳妇,但是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何况李纨是个寡妇,管理范围只能是家里的内部,不方便出头露面,例如, 夏太监派人到贾府打秋风,凤姐很顺利的就打发了,可是李纨怎么接待呢?李纨临时管家之时迎来送往的也主要是王夫人操持,远没有凤姐那么方便。
第三,凤姐管家不仅仅在于她是贾琏的媳妇,更重要的是她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姑侄二人亲近融洽,
黛玉初进贾府, 因王熙凤回说“缎子”事, 王夫人顺口说“ 该随手拿出两个来, 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 。王熙凤随即答道:“倒是我先料着了, 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 我已预备下了, 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的反应是“一笑,点头不语。”我们很难判断凤姐是否早就准备了,但是凤姐的机灵得体却是王夫人所赞赏的。
究竟选择谁作为宝玉的婚姻对象, 王熙凤充其量只有建议权, 不过, 她很善于察言观色, 洞见幽微。, 所谓的“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更像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调侃,别忘了,她看到王夫人提升袭人份例, 还“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 我素日说的话如何? 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 ”不过是顺着长辈的意思,顺情说好话。
许多人提到凤姐对于宝黛爱情的态度,那就更不可能了,古代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有长嫂如母的说法,那是父母双亡的情况下,宝玉的婚事下面有贾政王夫人这对父母,上面还有荣国府的老祖宗,哪轮到凤姐这个晚辈的嫂子说话啊?
至于““凤姐儿为了一己私利, 即保住自己管家娘子的地位, 阻止几乎所有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强或至少不比自己弱的宝钗以宝二奶奶的身份来到贾府, 不顾整个家族利益, 极力撮合宝黛的`木石姻缘' 。更是无稽之谈,连平儿都清楚:“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心, 终久是回那边屋里去的。”只要是宝玉结婚,不管是谁,人家都是正经的荣国府的少奶奶,凤姐理应回到贾赦家,这是规矩,现在让王熙凤管家不过是权宜之计。
坦率的讲,无论理家还是回话,或者知人善任,王夫人都是一般,勉强算是及格。回复贾母的话就是鲜明的例子。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要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
接下来谈谈王夫人怎么对待晚辈,其实是很得体的。
对待迎春的直接情节不多,比较直接的是这么一处迎春自己的评价,迎春嫁给孙绍祖之后,省亲回家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可见王夫人对其很好,所以迎春才会“过了几年心净日子”
对待赵姨娘之女探春, 也可以从类似的话语推断,探春自己说“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凤姐则提到“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王夫人对于黛玉的态度,许多观点认为王夫人对晴雯的态度意味着她对黛玉的态度, 晴雯的结局即是黛玉结局之写照。王夫人确实不喜欢黛玉这类型的人,比如晴雯,芳官,四儿等狐媚子的样儿,但是客观的来说,王夫人对待黛玉没有任何失礼的地方,还经常关心黛玉的生活。
第二十八回就写到王夫人关切地询问黛玉吃了新换药的效果:“大姑娘, 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后来当贾宝玉开玩笑诌了个方子, 拉拉杂杂扯上一堆稀奇古怪的药名儿, 并让宝钗、黛玉作证, “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 宝姐姐不替他圆谎, 他直问着我。' 王夫人也道:`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 ”
宝黛读禁书,宝玉说道“多愁多病的身”,黛玉也是生气的要告诉舅舅舅母去。可见黛玉跟舅舅家还是挺亲近的,也挺依赖的
黛玉初进贾府, 王夫人对她形容自己的儿子为“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 反复交待:“你只以后不要睬他, 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 他心里一乐, 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 一时有天无日, 一时又疯疯傻傻, 只休信他。”
这样的交代更像是对于黛玉的爱护,毕竟宝玉行事乖张,得罪了亲戚是大事,又不可能让宝玉改变(后面详细解释),只能提醒黛玉了。
王夫人对待穷亲戚的言行更体现她的慈悲之心:
如刘姥姥初进荣府, 王熙凤不知就里却不敢造次打发, 派人请示王夫人, 王夫人回话说:“原不是一家子” , “因出一姓” , “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 偶然连了宗的” , “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 是他的好意思, 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 叫二奶奶裁度着就是了。”虽不排除维护贾府形象的考虑, 但更有着对迫于生计奔走富家的穷亲戚的同情。
刘姥姥二次来到荣国府王夫人给了一百两,目的是“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开始为刘姥姥的长久打算了。
贾瑞病重, 需要人参, 祖父贾代儒求助荣府。王夫人即命凤姐秤二两给他, 凤姐回说没有。王夫人要求她:“就是咱们这边没了, 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 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 凑着给人家。吃好了, 救人一命, 也是你的好处。”
即使对于为自己所遣而执意出家的“狐狸精”芳官等人, 临行前王夫人也“反倒伤心可怜” ;
作品还通过刘姥姥、宝钗、探春等人之口称许王夫人“怜贫恤老” , “是慈善人” , “佛爷似的” ;更有甚者, 叙事者每每现身说法:“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 , “王夫人原是个好善的” 。
下面详细谈一下王夫人和宝玉的母子关系,这是王夫人性格的核心,也是王夫人“善恶”矛盾的体现。
在王夫人心里,儿子宝玉不只是将来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王夫人生存下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宝玉在精神上的依赖。
王夫人年届五十,以前也有个儿子贾珠,但是不幸早夭,这种失去儿子的痛楚一直在她心中,宝玉挨打之际,(王夫人)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这种失去让王夫人有一种危机感,仅存独子的她, “心耳神意”时时都专注于宝玉, 整个情绪的发展似乎都和宝玉有直接的关系。
她亲昵地呼宝玉“我的儿” , 似恶实褒的称呼“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就连宝玉身边的袭人,一旦顺应了他的价值观,也是一声“我的儿”,袭人不顾奴才的身份建议“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实在是符合了王夫人,难怪欣慰的合掌念佛, 当作知心人。
贾政夸奖宝玉:“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皆不及他。今日此去,未免强你们做诗,宝玉须听便助他们两个。”王夫人等自来不曾听见这等考语,竟然产生了“意外之喜”。
宝玉出席王子腾夫人的寿诞,回家以后,“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母子亲昵可见一斑,难怪甲戌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甲戌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脂砚斋真是点透母子亲情啊。
贾政看不惯袭人的名字,觉得刁钻,王夫人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还安慰贾政:“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最后也是以贾母等着吃饭为由:“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促使宝玉躲开严父。
母子之间,闲谈黛玉的药,宝玉竟然拿母亲开起了玩笑“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王夫人大家闺秀也说出了这样的粗话,“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那句“放屁”更是母子亲密的集中体现。
然而,王夫人和宝玉在价值观上是不一致的,王夫人重视对宝玉的规矩, 可是又不知如何教导!宝玉忠诚于自己的所爱, 怎么能走母亲所期待的路呢?
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
王夫人这个母亲的爱更像是一种干涉,而且这个干涉也是逐步升级的。
第一次的冲突是在金钏事件中,
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素来贤惠大家出身的王夫人竟然用到“下作小娼妇”来形容“跟了十来年,像自己女儿的金钏,“固然是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的她, 会“翻身起来, 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后文把这样的行为解释的很明白“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
第二次是袭人的旁敲侧击,
“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做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後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便後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说者不一定有意,但是听者有心,“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无形之中加剧了王夫人的危机感,自己的宝玉难道真的被“教坏了”?
第三次则是心情焦虑,抄检大观园之后驱逐晴雯等,为了自己的目的“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清除宝玉身边的“妖精”,晴雯这个丫头在王夫人心中“这几年我越发精神短了,照顾不到。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竟没看见。只怕这样的还有,明日倒得查查。”四儿““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芳官这个“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懒待出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着宝玉无所不为。”
这些行为更像是一个不了解儿子却溺爱儿子,结果把儿子推向了绝望。这些近乎疯狂的行为不仅摧毁了众多无辜的丫头,难怪说她作恶呢?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儿子的心灵。金钏含羞自尽后, 宝玉“心中早又五内摧伤” ;晴雯被驱逐之后,宝玉更是“一夜不曾安稳, 睡梦之中犹唤晴雯, 或魇魔惊怖, 种种不宁。次日便懒进饮食, 身体作热。”甚至“卧床不起” , “心下恨不能一死” 。这真是爱的伤害啊。
许多人认为王夫人驱逐的这些“妖精”是因为长得漂亮,我们不能否认有这样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是他们张扬的个性,这是深受封建礼法熏陶的王夫人痛恨的,金钏教坏宝玉自不必说,不喜欢晴雯是因为“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四儿也是因为“视其行止,聪明皆露在外面,且也打扮的不同。”芳官更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着宝玉无所不为。”
在王夫人心中“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这在书中有详细的描述“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
王夫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应该不只是因为当时的封建礼法要求女子娴熟,更有其个人的原因,下面咱们看一下王夫人贾政赵姨娘的微妙关系,
小说中王夫人和贾政的直接对话很少,不过有这么两处,一次是宝玉进大观园之前的教导,一次是宝玉挨打时的劝阻,比较而言,赵姨娘则多次照顾贾政,其中还有这样的情节,
无奈赵姨娘又不舍,又见他妹子来问,是晚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
结合后文,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他什么事。。。。。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
可见赵姨娘对于贾政的影响力,难怪贾母说到: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象个避猫鼠儿?
王夫人和贾政的婚姻更像是一种政治联姻,贾政“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依据赵姨娘现在的表现,至少年轻的时候是个比较张扬的个性,只是女孩张扬,青春可爱,到老了,却如此行事,难免别人看不起了。出于自我疗伤王夫人便认定赵姨娘是狐狸精,不怕臊的东西,一定是她勾引的贾政。
贾环用蜡油烫伤宝玉,于是王夫人便不骂贾环,而“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 出这样不知道理下流黑心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 不理论,你们倒得了意了,这不益发上来了!’
这几句,更像是平时隐忍,慌乱中表现对赵姨娘的厌恶。
王夫人的这种痛恨影射到宝玉的婚姻对象选择中,就造成了以上的行为。
其实赵姨娘和王夫人在某些程度上是相同的,都是为儿子考虑,王夫人让贾环抄佛经,赵姨娘也说,(宝玉)他还是小孩子家,长的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也还罢了,二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王夫人出身名门的王家,她的这种大度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体现,是在封建社会要求下妇德的展示,赵姨娘出身底层,自然能会比较直接。
详细探究王夫人的心理,更像是一种丈夫缺失,当然这种缺失是一种精神上的缺失,在没有精神寄托之际,把儿子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这种丈夫的缺失,是某类女人造成的,这种心理的痛楚会映射到为儿子选择对象上,粗暴的以为某类女人是“妖精”。
王夫人的悲剧在于做一些恶行却无济于事,即便没有芳官,还会有圆官,即便没有赵姨娘还会有李姨娘张姨娘,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这些女性,甚至也不取决于封建的制度,这些都是表象,夫妻之间的分歧才是本质,这么看来,不是从反面证明宝黛的爱情吗?
(比较粗糙,有时间再修改)
编辑于 2017-05-20 11:33
赞同 24018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玫瑰小烧
玫瑰小烧
情感家庭育儿婆媳生活方式等领域的高赞中年答主
关注
王夫人对女孩子还算蛮好的,我没觉得她对黛玉有什么偏见,凤姐说裁掉几个丫头,她还站在小姐们的角度,反对来着,她对大家闺秀的体面还是颇为维护的。但是她对丫头们,实在是非常疏远而隔离的,缺了一点点人情味。
林黛玉跟她关系还可以,还会跟她撒娇,她也说一句:“宝玉,你很会欺负你妹妹”。迎春,回门是跟她哭诉,说跟着婶子这几年是最享福的几年“幸好,在婶娘这边,过了几年省心的日子。”;惜春,出家的事情她也是反对的,而不是不管不顾的。妙玉,她给足面子,是下了帖子请来的。
她作为一个婶婶,舅母,亲戚,长辈都蛮温情的。宝玉那么大还猴在她身上,可见也是慈母一个啊。
对自己唯一的命根子宝玉特别上心,特别紧张,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她赶走晴雯这件事,这里不提。当然她这么做也是不妥的,但是这个就是她做事的风格,欠思考,欠妥,欠温情。
首先,她不会看人。判断力跟老太太实在是天差地别,就因为人家长相抚媚,穿戴妖娆,就能唤起她雷霆之怒,这首先就缺了些公正。
贾母的丫头鸳鸯,精明能干有眼色,知冷知热有傲骨;袭人,紫娟,晴雯,都是贾母调理出来的,各个通情达理有主见。王熙凤的平儿,是她的左右臂膀,平时见不得贾琏和平儿在一处 ,喝了酒听见贾琏咒自己,她还打了平儿。结果,平儿,还是忠心耿耿。最后哭向金陵的时候,还是平儿在她身边。
王夫人的丫头呢,实在是没有挑好,也没有管理好。
金钏,算是她最钟爱的丫头了吧,全世界都知道王夫人讨厌矫饰之人,她倒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勾搭宝玉(这肯定不是第一次),而且让宝玉去捉贾环和彩云。
你一个朴素无华的人,为什么选了一个如此轻浮的丫头,而且可能平时纵容了她的一些言行,所以,这丫头才越来越张狂了。然后忍无可忍,你扇一耳光赶出去。早干啥去了?早点给丫头立规矩,何至于此?你家儿子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啊。
彩云(或者彩霞),按年龄应该比贾环大不少吧,而且贾环这种小冻猫子能有多好?彩云却痴迷于贾环(什么眼光啊),为他不惜做贼,偷了玫瑰露。后来贾环还诬赖她其实跟宝玉好,气得往河里扔东西,还得了病。彩云对王夫人,何曾有一点点忠心?她日常都是跟赵姨娘亲近(什么心气啊)。后来,在王熙凤的安排下,彩云被强迫嫁给旺儿那不成材的儿子。但凡王夫人对她的丫头有一点点真情,彩云难道不跟她哀求吗?她难道不管吗?彩云早就跟她不是一条心了,她还让彩云做着自己心腹大丫头的位置,为何呢?是麻木还是无所谓?是无奈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真的不是很理解。
金钏和彩云,虽然在府里也算是身份较高的丫头了,可是为人处事,实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王夫人怎么挑丫头们呢?一大谜团。
其次,她不会管人。用现在的话讲,大概就是情商低,缺乏基本的领导才能。
比如,凤姐实际是她侄女,也是在她的名义下管家,可是遇到事情,她常常第一个就是让凤姐没脸。比如看见绣香囊,先把凤姐骂一顿(这个还勉强理解,凤姐在她面前,双膝跪地申辩,她就不能有点说话的艺术,问问王熙凤这是这么回事);再比如,因为府里下人得罪了尤氏,凤姐让捆起来发落,邢夫人当众给凤姐没脸,这时候王夫人居然跟着踩了一脚:
王夫人道:“你太太说的是.就是珍哥儿媳妇也不是外人,也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放了他们为是。”说着,回头便命人去放了那两个婆子.
在邢夫人眼里,凤姐分明是王夫人的人。她不但不帮,倒跟着踩上一脚。老太太是明白人,喜欢凤姐,也明白凤姐管家需要脸面,所以是很肯给凤姐这个面子的,但是王夫人不行,你替她命都卖了,累成狗,孩子都小产了,得罪一屋子人,她回头就把你架火上烤。这样做领导,哪里有人真心跟她?
另外,抄大观园带队的是邢夫人配房。真的不知道王夫人是中了什么邪,你就是有心抄,也应该是自己的心腹去抄啊,你让一直对你虎视眈眈的邢夫人陪房去?大观园里住的谁?你儿子,你女儿,你外甥女,你姐姐家女儿,万一真抄出点啥来,或者就是她们的丫头抄出点什么,她们抬不起头,你就抬得起来吗?
除了说她脑子被门夹了,我实在想不出,一个在大家族生活几十年的主妇,会做出这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用天真二字真的不够,是太愚蠢了。
第三,她缺了点同情心,缺了点温情。
金钏死了,她在哭,她是真心的哭啊,还跟宝钗要衣服装裹。而且后面把玉钏提拔上来了,说明她是有对丫头们还是有真心的。金钏也是因为平时没挨过打,所以,打一下,赶出去,就跳了井。
可见她对丫头们,当个小猫小狗,就是当仆人。平时没有调理她们的行为,也不会真心呵护她们。就是公事公办,按部就班,拿着主妇的架子而已。遇见出事,就赶出去了事。赶出去,就是她唯一手段了。
鸳鸯能干,也是因为贾母会教啊;紫鹃纵容好,但是也得有林黛玉对她一片真心;袭人就算死忠,前提也得宝玉待她不薄;小红后来肯在狱神庙去看凤姐宝玉,也是因为她们人格魅力和曾经真心对她。
看看王夫人的丫头们,应该就知她平日里是如何对待丫头们的。不仅仅对那些可能勾引了她儿子的晴雯、芳官,对她自己的丫头,她恐怕也是只有威没有恩啊。
王夫人,我觉的真心不是坏人,甚至有些地方,还算得上有点菩萨心肠。
可她就是没心没肺,眼光有点差,情商有点低,她的双商实在配不上她的地位,所以,贾母其实不大欣赏她,说她木头似的,可不是吗?跟凤姐相比,缺口才,缺手段,缺精明,跟老太太比,又缺了一点点对丫头们的怜悯爱惜,欣赏调理。像是一根按部就班的木头。
所以,她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老实人,她的狠毒,无情,也是种老实人的无情,很单一,很简单,很彻底。
另一些答案:
编辑于 2021-06-24 1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