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薛宝钗串演皇太极·任是无情也动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拟古十二首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拟古十二首》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此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行旅之苦的,也有叹遇合之难的;有感恨人生苦短的,也有劝人及时行乐的。全诗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颇得《古诗十九首》韵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拟古十二首

作者
李白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创作年代
盛唐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拟古十二首

其一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⑴。

黄姑与织女⑵,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摇不言归。

别後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其二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⑶。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⑷。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其三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⑸,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⑹,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後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其四
清都绿玉树⑺,灼烁瑶台春。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⑻。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其五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⑽。

其六
运速天地闭⑾,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⑿。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其七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⒀。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⒁。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其八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⒂,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⒃。

天地一逆旅⒄,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⒅。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⒆。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其十一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其十二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⒇,化石竟不返。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如白石”:一作“如白石”。

⑵黄姑:星名,即河鼓。《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河鼓三星在牵牛北。”

⑶白玉堂: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⑷陌上桑:汉乐府古相和歌曲名。

⑸“黄金”句:《唐书·尉迟敬德传》:“上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⑹“石火”句: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⑺清都:天帝居处。《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徽,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⑻扶桑津:日出之处。

⑼“酌醴”句:“言酒肴之美。嵇康《杂诗》:”鸳觞酌醴,神鼎烹鱼。“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⑽块然:孑然独处之状。涸辙鲋:谓人处穷困之境。“鲋”:一作“鱼”。

⑾运速:谓四时运行之疾。

⑿”彗星“句:古人谓彗星见则兵起,光芒所及则为灾。

⒀回车:回归,回头。何托:无所依托。

⒁春华:少年时光。

⒂金丹:仙药。

⒃归人:《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⒄逆旅:寄宿处。《庄子·知北游》:“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⒅阆风:《楚辞·离骚》:“登阆风而绁马。”王逸注:“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岑,小而高的山。

⒆“桃源”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此谓仙境。见寻:犹相寻。

⒇“望夫”句:《初学记》载刘义庆《幽明录》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其夫,而化为石,因以为名焉。’”

折叠白话译文
其一
浩瀚的夜空,群星闪耀。黄姑织女,咫尺之内,银河之上无喜鹊,不是七夕,可如何渡桥?闺妇织锦于屋内,游子悲叹在行道。瓶水结冰可见冬寒,远行的游子身受严霜凄寒之苦。游子如同风中的秋叶,飘向四方,无处可归。分别后,人因忧愁瘦损,罗带日长,衣裳渐宽。趁着月色托之魂梦,把我的思念传到边关。

其二
高楼耸入青天,下有白玉厅堂。明月似欲下落,窗户上悬着它的清光。长夜之中美人难眠,锦罗衣衫沾上了秋霜。含情脉脉拨弄琴瑟,弹奏一曲《陌上桑》。寄情深浓弦声凄切,风卷琴声绕梁不绝。行人感怀驻步倾听,入巢鸟儿又展转回翔。是我心情的悲苦,所以才有那曲调哀伤,希望能够遇到知音,比翼双飞,作一对鸳鸯。

其三
长绳难系西飞的白日,自古以来人们就为此而悲辛。黄金堆积高过北斗,不惜买得阳春的光阴。石头上的火花转歇便逝,正如世间的人。往事流逝已如梦境,死去转世又会变成什么人?提起酒壶,不要说贫,取酒设宴邀请四邻。仙人的事情实在渺茫,不如豪饮大醉才是真。

其四
清都的绿色玉树,闪耀着瑶台艳丽的春光。折花欣赏那秀美的颜色,遥遥赠给天上的仙人。幽香的和风带着紫色的花蕊,一直飘飞到日出的扶桑。采掇世上的艳色,珍重心中的真诚。相思时传去一笑,聊以表我想念的深情。

其五
今日风光美好,明日恐怕就不及。春风对人而笑,为何哀愁独居?吹起萧声,似彩凤起舞,斟满美酒,脍好神鱼。不辞千金买来一醉,只图欢乐何论其余。旷达之士遗身天地之间,东宫门外二疏离朝而去。愚人如同瓦石,圣贤才懂得曲伸。不必独自悲苦,孑然独处,似那车辙里的枯鱼。

其六
天地闭塞贤人潜隐,胡风为灾结成飞霜。百草枯落于冬天,圣驾奔亡到边远的西荒。太白星出于东方,彗星发出耀眼的精光。鸳鸯本非越地的鸟,为什么又要飞向南方?只为昔日的鹰与犬,而今都作了侯与王。得水的变成蛟龙,争权夺利互不相让。北斗为斗却不盛酒,南箕称箕空在簸扬。

其七
世路艰难如同太行,路不可行,回车何托?自古以来万物都要凋落枯死,从来世人难得暂时欢乐。旷野处处堆满了白骨,幽灵孤魂也同沉没。荣华富贵当及时,如同春花及时开放。世人不是那昆山玉石,怎能如玉光永久闪熠?身死期待声名不灭,早题英名在麒麟阁上。

其八
满地月色不可扫除,游子哀愁难以倾吐。秋衣已沾上玉露,草丛中流萤飞舞。日月终将毁灭,天地自然也会凋枯。寒蜂在青松树上哀鸣,它怎么能看到此树衰老?即使金丹不能误人,愚昧的人也难以精心研讨。你不是那千岁寿仙,徒然抱怨弃世太早。不如饮酒,醉入这壶中天地,在其中藏身珍惜如宝。

其九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其十
仙人驾着彩凤,刚从阆风山下凡。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我们相遇在桃源。赠我一只绿玉酒杯,还有一把紫琼琴。杯子用来倾注美酒,琴声用以清闲本心。这二物并非人世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拟。在松林里迎风弹琴,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其十一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拨弄那荷叶上的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其十二
走了一程又一程,送你远行却又思念你。汉水也会分流,楚山亦非一脉。人生很难如意,哪能长久相伴?越燕向往那大海上的太阳,燕鸿只牵挂着朔方的白云。别离日久容颜衰老,琅玕虽美,却不能吃。太阳西下知道日色已昏,归梦漫长更觉路途遥远。登上高山极望丈夫,化成石头千古不返。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根据《新唐书·天文志》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拟古十二首》其六有“彗星扬精光”之句,可知组诗其六等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这十二首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离别行旅之苦,有叹遇合之难;感恨怀才不遇,人生苦短;既欲及时行乐,又要早建功名;如此等等。

(一)

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使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拟古十二首》其三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长的绳子系日,要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读者共鸣,感受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率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以酒会友,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

“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体现了作者在醉酒之后,可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此时可以酣畅淋漓地散尽心中的抑郁、孤愤,可以抛却尘世的一切羁绊,超越现实社会,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二)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在《拟古十二首》其七就说:“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拟古十二首》其九就是这种情绪的流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思是活着的人像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不可能感受到阳春的温暖。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其九结尾以警策之言结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在这首拟作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

这《拟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雄奇形象。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三)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则是一首富于浓厚民歌韵味的拟古诗,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表现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涉江弄秋水,爱此红蕖鲜。”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弄:一作“玩”,赏玩、欣赏。蕖: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没债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沽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债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弄:有把玩、欣赏之意。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颖颗品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

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由:一作“因”。“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二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弄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执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菜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这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折叠名家点评
《唐诗笺要》:前辈谓太白《拟古》文词清丽,从鲍、谢来,非《十九首》风格,良然。

《唐宋诗醇》:汉代五言,里辞多质直,然如《十九首》之类,各具机杼,变化不测。非尽尤作用者也。陆机、江淹《拟古》,善矣,论者谓如搏猛虎、捉生龙,急与之较而力不暇,诚为气格悉敌。白之诸作,体虽仿古,意仍自运,其才无所不有,故辞意出入魏晋,而大致直媲西京,正不必拘拘句比字拟以求之。又,其辞多有寄托,当以意会,更不必处处牵合,如旧注所云也。

其一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二十四:此篇伤时穷兵黩武、行役无期度;男女怨旷,不得遂其家室之情,感时而悲者焉。哀而不伤,怨而不诽,真有国风之体。此晦庵之所谓“圣于诗者欤?”

其三
《李杜诗选》:梅禹金曰:是达生语,钱奴可怜。

《唐诗援》:“即事如好梦,后来我谁身”,与子美“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俱是见道之言,非流俗而知。

《唐宋诗醇》:后来我谁身”,铸为奇句,巧不累理。

《李太白诗醇》:严云:常情必谓世人如石火,令反以石火为如世人,更可思。严沧浪曰:“即事”二句,道人之识,达人之言。末句云:“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白至此始悟,翻下一级,转入醉乡。

其六
《唐诗品汇》:萧云:此篇似是讽永王璘不从,知王不足与有为而作。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此诗其作于流夜郎之前耶?……“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伤己无人荐达,如彼天星之中北斗,虽有斗名,而不可用之以酌酒,南箕虽有箕名,而不可用之以簸扬米谷。徒有高才不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

《李太白诗醇》:“惟晋”四句,如为我今日设者,使人失笑。一结,奇想奇语。

其八
《唐诗品汇》:刘云:其初未有此意,肆言及此,达之又达。萧云:此篇是反古诗“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盖白之素志,欲学神仙,犹反《骚》云。

《唐诗别裁》:存天地终归枯槁,况乎人生,正当及时行乐。

《唐宋诗醇》:起句妙语天然,不由思索而得。

《李太白诗醇》:严云:兴、情皆从《三百篇》来,直是无可奈何。又云:草化萤,乃云“飞百草”,灵变之极。又云:五、六句,见大。严沧浪曰:一结用费长房事,乃入浑冥。

其十一
《唐宋诗醇》:萧士赟曰:喻贤者慕君,始得位而害之者至,欲有献而为谗所间也。辞微意显,怨而不诽。

《网师园唐诗笺》:秀色鲜伦(“攀荷”二句下)。

《李太白诗醇》:严云:只须起四句,成古乐府。[2]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1 12: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命里有时终须有:薛宝钗拼尽全力还是一场空;娇杏回一次头,凤冠霞帔加身
2021-03-29 09:27
薛宝钗和娇杏是《红楼梦》里的人物,她们的故事诠释了一个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薛宝钗的故事
薛宝钗是四大家族薛家的姑娘。太爷爷当过紫薇舍人。薛家在“护官符”上有一号,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有百万家资,巨富无比。



遗憾的是薛宝钗的爷爷就是商人,薛家变成商贾之家。

商贾之家,虽然有钱,但是没有社会地位。因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薛宝钗是商人的女儿。可是她不认命,她的父母也不认命,他们总想改变商人身份,总想让宝钗出人头地。为此他们打造一把金锁,确保宝钗有一个好归宿。

金锁配玉玺,配通灵宝玉,寓意“金玉良缘”,这是天作之合。进,可以给皇上当妃嫔,薛家变成皇亲国戚;退,可以嫁给贾宝玉,薛家与荣国公府联姻,从此高枕无忧。



薛宝钗进宫待选失败,薛宝钗只能嫁给宝玉。

为了嫁给宝玉,薛宝钗费尽心机,在贾府里,四处游走,讨好贾母、王夫人;与黛玉和三春等姐妹搞好关系;不断地去怡红院,和宝玉培养感情;拉拢袭人、茗烟等一大批下人。

为了嫁给宝玉,宝钗一家住在贾府一住多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宝钗嫁给宝玉。后来宝钗终于嫁给了宝玉。可是他们思想观念不同,在一起同床异梦。

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离开宝钗出家当了和尚。薛宝钗独守空房,“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少爷,嫁给贾宝玉就可以改变薛宝钗商人之女的命运,成为公爵府的少奶奶。如果宝玉有个官职,薛宝钗就有诰命身份。从此有了社会地位。可是算计来,算计去,薛宝钗就是没算计到贾宝玉会出家,更没算计到贾府会被抄家,金钱,地位什么都没有了。薛宝钗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娇杏的故事
娇杏是苏州乡绅甄士隐家的丫头,本就是奴才命,穷苦人家出身的娇杏能在甄家做丫头,能吃饱,能穿暖,还能挣点月利钱,也就满足了。



娇杏没想过改变命运,她只想着跟着主人一直过下去。

一次,娇杏摘花,发现有人在书房里偷窥她。她便琢磨这个衣衫褴褛,却器宇不凡的男子是谁。于是悄悄回了两次头,确定这人是否是老爷口中的穷书生贾雨村。

娇杏没想到,自己偶然回头,却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贾雨村发现一个容貌清丽的丫头,几次回头看他,心脏狂跳不止,以为娇杏爱上了他,以为娇杏慧眼识珠,是他的风尘知己。



贾雨村当官后,也没忘记娇杏。他在人群中看了一眼,就发现了人群中的娇杏。

贾雨村找到封肃,问明情况。第二天,他拿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写一封密书给封肃,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

当天夜里,封肃用一乘小轿,把娇杏送进衙门里与贾雨村成亲了。

娇杏婚后一年便生了儿子,又半载,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她扶作正室夫人。



后来贾雨村升任大司马,相当于军机大臣,也就是清朝荣禄的官,当朝一品。娇杏夫荣妻贵,成为一品诰命夫人。

娇杏只是一步一步地走来,没有奢望,没有使用手段,跟随着命运的脚步前行,却得到了无数女人得不到的名誉地位和荣耀。

三、启示
薛宝钗和娇杏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薛宝钗比娇杏出身好,有文化,她处处压娇杏一头。而且薛宝钗不认命,积极努力地改变命运。

娇杏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改变什么。她也没想过逆天改命,更是做梦都没想过会从卑贱的丫头,成为人上人,成为许多女人梦寐以求的一品诰命夫人。

薛宝钗没有成为诰命夫人的命,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越努力,输得越惨。

如果薛宝钗认命了,不再挣扎,她会嫁给一个富商,子孙满堂,一辈子过富贵奢华的生活。



由于薛宝钗不认命,总想成为诰命夫人,才执意嫁给宝玉,执意嫁给心里装着别人的宝玉,执意嫁给不爱自己的宝玉。结果是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贾府败落,宝玉出家,薛宝钗晚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娇杏有成为诰命夫人的命,即使自己没努力,也有上天眷顾,最后获得诰命夫人的封号。



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不奢望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常生活就好了。名誉地位,财富权势不争也罢,因为那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运气,足够的好命,不争不抢也会有好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吕】寄生草 闲评
佚名佚名〔元代〕

问什么虚名利,管什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
衤阑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
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使重瞳力,马嵬坡空酒明皇
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人百岁,七十稀。想着他罗裙地宫腰细,花钿渍粉秋波媚,金钗敲枕乌云
坠。暮年翻忆少年游,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春
  清明节,三月初。彩绳高挂垂杨树,罗裙低拂柳梢露,引王孙走马章台路。
东君回首武陵溪,桃花乱落如红雨。 夏
  闲庭院,靠绿波。榴花烂熳如吐火,绿杨影里蝉声和,碧纱厨里佳人卧。
薰风楼阁夕阳斜,采莲谁驾兰舟过。 秋
  枯荷底,宿鹭丝。玉簪香惹胡蝶翅,长空雁写斜行字,御沟红叶题传示。东
篱陶令酒初醒,西风了却黄花事。 冬
  彤云布,瑞雪飞。乱飘僧舍茶烟湿,寒欺酒价增添贵,袁安紧把柴门闭。暗
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漏世春消息。
  花影儿来来往往纱窗外,光皎洁明明朗朗月正斜。金炉中氤氤氲氲香烬烟消
灭,银台上昏昏惨惨忽地灯花谢。冷清清孤孤另另怎生捱今夜,小梅香俄俄延延
待把角门关。不剌,谎敲才更深夜静须有个来时节。
  他生的颜如玉,他生的脸衬霞。他生的腰肢一捻堪描画,朱唇一点些娘大,
金莲半折凌波袜。他生的庞儿丰韵可人憎。不剌,你眉儿淡了教谁画!
  动不动人前骂,动不动脸上抓。一千般做小伏低下,但言便索和咱罢,提着
罢字儿奚落的人来怕。你这忘恩失义俏冤家。不剌,你眉儿淡了教谁画!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
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宽了他罗裙带,淡了他桃杏腮。翠巍巍两叶眉儿窄,困腾腾每日逐朝害,闷
厌厌使我愁无奈。前生想是负亏他,今生还了你相思债。
  害的是相思病,灵丹药怎地医?害的珊瑚枕上丁香寐,害的是鸾凰被里鸳鸯
会,害的是鲛绡帐里成憔悴。害的是敲是才相见又别离,害的是神前共设山盟誓。 情叙
  恰才个读书罢,窗儿外谁唤咱?原来是娇娃独立花阴下,露苍苔湿透凌波袜,
靠前来叙说昨宵话。我与你金杯打就凤凰钗,你与我银丝拈做香罗帕。 遇美
  猛见他朱帘下过,引的人没乱煞。少一枝杨柳瓶中插,少一串数珠胸前挂,
少一个化生儿立在傍壁下。人道是章台路柳出墙花,我猜做灵山会上活菩萨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2128926194cd.aspx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10篇诗文 ► 8468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1: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后庭花(上元·般涉调)
作者:张先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
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dcf7e0284e0d.aspx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207篇诗文 ► 160条名句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代·王维《桃源行》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231daf6badef.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桃源行

王维王维〔唐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唐代·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f23fdb7b5f9.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韦应物〔唐代〕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湿 一作:尽)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唐代·白居易《后宫词》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72c224467be6.aspx
背诵拼音赏析注释译文
后宫词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湿 一作:尽)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人
[ 唐 ] 杜牧
原文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译文
那鸳鸯帐里的缱绻,难舍难分。想到爱人这一去,山长路远,万里迢遥,潸然泪下。

将半边明镜、一股钗子交付给爱人,只要人生还在,在哪里都会再度相逢。

注释
鸳鸯帐:绣有鸳纹的帐帏。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16: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秘闻3:宝钗进京之谜
山村静听
山村静听
2024-10-31 08:02 ·湖北
3
密码:钗于奁中待时飞
大家看到这句“钗于奁中待时飞”时,都猜中了结尾:那就是金玉良缘得等贾雨村来,才得以实现。



但大家猜中了结尾,却猜不到开头,都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又是在何时开始的,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密其中的故事。

1
首先,我们来从宝钗进京说起。

书中门子说

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见了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
“这事”指的是薛蟠打死冯渊案。

书中冯渊奴仆说

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
那我们来算算一年前,大家都在做什么。

贾雨村到达金陵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这桩人命官司就是薛蟠抢走香菱打死冯渊案,当日贾雨村就了解了案情,与门子商议了结案事宜,次日升堂,就断了薛蟠不罪之身,赔偿冯渊,抓捕拐子,自此薛蟠人命官司了结。

贾雨村随黛玉到贾府,求到贾政,马上就给他谋了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就领了应天府的缺,连上行程到走马上任,加上结案了结,最多也就两个半月。(因为走马上任走的是官道,比黛玉上京的速度快些。)


再往前推,就是贾雨村随黛玉上京,考虑到携带家眷走水路慢,就算上两个月。

那这样算来,四五个月前,黛玉和贾雨村还在扬州,一年前,贾两村还安安心心地给黛玉当老师。

可是,一年前,薛宝钗家就踏了上京之路。

2
再则,我们来看薛宝钗一家进京来干嘛的。

书中这样说:

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都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什么鬼话?好像文理不通似的。先是说都中繁华想要一游,接下来又什么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更奇是一个破折号后又一句,“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这是什么语言逻辑!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好像看见一个纨绔子弟薛蟠坐在我面前,极力掩饰,自话自说:“我贪玩,你是知道的,这次上京来玩,一是为送妹妹宝钗待选……”

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什么也不说。

那他就继续说:“二是为了走亲戚……”

我也什么也不说,还是静静地看着你。


“三是为了一些生意上的事……”他继续说。

我还是一言不发,不置可否地看着他。

“好了,我就实话说了吧,我就是为了游览京城的风光。”

这时,我必缓缓地起身轻蔑地啐他一口,回一句:“鬼才信!”

知道了吧,那就是这个破折号的妙用。曹公,实乃鬼才也,不得不佩服。

为什么我说这全是鬼话呢?因为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去京城,那你倒是去呀,整天带着所有家产并一家老小,风餐露宿,你以为是野营啊?

现在不能自圆其说,就找各种理由搪塞,但一个破折号,我们可见薛蟠这是连自己也骗不了自己了呀。

既然书上说的都是鬼话,那他们到底是干嘛来了?

继续往下看,可不就有答案了?

3
一年前,黛玉母亲尚在,黛玉还在扬州安安心心念书的时候,别人早就启程上京了,可是等到黛玉的母亲死了,别人外祖母派船来把黛玉已经接到了贾府两个月了,薛蟠带着妹妹宝钗,还在路上!


这金陵到底是与京城隔着一个银河还是咋的,怎么恁的是到不了呢?别人贾雨村接了到任命令,三下五除二,十天半个月也就到了,金陵真的隔京城很远很远吗?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我们来看贾雨村走马到任金陵应天府的一幕: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清楚了吧?“一下马”就把薛蟠打死人的案子呈了上来,甚至等不及进府门坐下喝口茶,你看是多急!

既如此急,又何必等上一年,早结不就早了了。但别人办不了,唯有雨村。

雨村是贾政申请、王子腾活动举荐的人,都是薛蟠娘家亲戚,办案肯定得照着这些人的意愿办。以前的老爷不办,是达不到这些人的要求,所以拖着不办。

但眼看着黛玉已进贾府两个月了,这边还在路上转悠呢,不急才怪!

所以请了个雨村来,草草办了,也不管薛蟠身为钱袋子嫡子是不是黑户了,为了薛宝钗的未来,办了吧。


薛家并整个王家后台,为金玉良缘付出了这么沉重的代价,誓不成功不罢休!那你林黛玉又有何胜算?

先是父母考虑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不肯放手,后是黛玉不舍亡母不肯远走,如此磨磨唧唧、羞羞答答、不情不愿的,怎地跟别人家的果敢相拼?

别人先是打造了金锁,并看字作文,再到处散布谣言,制造舆论,再到后来押上全部家底娶上宝玉,哪一步来得不是步步为营?

那边雨村一办好,这边“不几日”,薛宝钗一家就进了贾府,这不就是“钗于奁中待时飞”吗?!

总结
至此,我觉得我应该是把宝钗进京之谜说清楚了,也把那句令大家云里雾里的“钗于奁中待时飞”说清楚了。

金玉良缘就等着贾雨村一句话,才好进贾府呢。哪里有什么待选,哪里有什么望亲,哪有什么生意,无非是目的明确,破釜沉舟。

说到这里我就奇了:薛家就真的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到了不与宝玉联姻就不可活的境地了吗?

我看未必。无非是薛家死了当家人,薛蟠又立不起来,薛姨妈作为王家的棋子为王家的权势增长服务罢了。


但回过头来想,也有可能。毕竟薛蟠冯渊案,又名薛蟠逢冤,那冯渊家小小一个乡绅,居然能咬住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不放,是不是又另有缘故呢?

明天我们就来探究薛蟠冯渊案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08: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创作年代
五代时期

作品出处
南唐二主词


文学体裁


作者
李煜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金锁&秋桐!}】①。
剪②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④滋味在心头。[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折叠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1]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意境图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意境图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1]

折叠名家评价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茅暎《词的》卷一:“绝无皇帝气。可人,可人。”

谭复堂:“前半阙濡染大笔。”

王壬秋:“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2]

刘永济《词论》:“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陈延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哀感顽艳,只说不出。”《云韶集》卷一:“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王阁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闽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半阅言所处之寂寞。下半例满腹离怨,无语可以形容,故朴直说出。“别是”句,尤为沉痛。盖亡国君之滋味,实尽人世悲苦之滋味无可与比者。故曰:‘别是一般’。此二首表面似春秋闺怨之词,因不敢明抒已情,而托之闺人离思也。”

俞平伯《读词偶得》:“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唐宋词选释》“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象,却融会全篇,如起笔“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已摄尽凄婉的神情,‘别是一番滋味’,也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这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3]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4]

参考资料
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古诗文网 . [2017-8-16]
2.詹幼馨 - 南唐二主词研究 - 武汉出版社 , 1992年 . 96.
3.杨敏如 - 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 - 中国书店 , 2003年 . 104.
4.李煜  . 古诗文网 . [2017-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08: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朱敦儒的词作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作者
朱敦儒

作品出处
《全宋词》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宋朝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相见欢①

金陵②城上西楼③,倚清秋④。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⑤,簪缨⑥散,几时收⑦?是倩⑧悲风吹泪。过扬州⑨。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语注释
①相见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叶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金陵:南京。

③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④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⑤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⑥簪缨(zān yīng):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⑦收:收复国土。

⑧倩:请。

⑨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折叠白话译文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折叠名家点评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慷慨激烈,发欲上指。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三年)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闲适的生活。

搜索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09: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是怎么回事
播报文章

佧唯琳谦历史
关注
2019-12-31 01:33

红楼梦中有两条情感线路,一条是黛玉和宝玉的木石姻缘,另一个是宝钗和宝玉的金玉姻缘,其中木石姻缘在书中第一回便写到了,而金玉姻缘是后面才提到的。
宝钗正式出场是在《红楼梦》第八回,书中写到薛宝钗身体抱恙,宝玉在宁国府吃过饭后,就来梨香苑看生病的薛宝钗,然后薛宝钗看到宝玉脖子上戴的玉想拿过来仔细看看,只见宝玉的玉正面刻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之后宝玉也看了宝钗的金锁上面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其中不离不弃是刻在反面的,原文如下: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从原文可见宝钗的金锁上面本来是没有字的,而玉石上面的字是本来就有的,在宝钗和莺儿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和尚只送了八个字让刻在金器上,图个吉利,没有说要找有玉的来配这样的话,除了这个,和尚也送了一个方子给薛宝钗,用来压制宝钗自娘胎里带来的热毒,即冷香丸。


细想一下出家人四大皆空,姻缘这种事想必是不会干涉的,“金锁是个和尚送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话是薛姨妈说给王夫人听的,意思很明显。薛家母女两者说法不一,难免不让人生疑。
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作者借薛蟠之口,说到:“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这个“炸一炸”就让宝钗的金锁露馅了,原来宝钗的金锁并不是纯金的。

在古代玉是一种饰品,有玉的不光是宝玉一个,况且宝钗本来就是准备要进宫的,结果没选上【皇上有玉玺】,母女俩便把目标瞄准了宝玉。
当时古代的富贵人家身上总是佩戴一些金,玉之类的,比如湘云就戴着一个金麒麟。由此可见金玉良缘就是薛姨妈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宝玉,故意制造的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0 0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红楼(8)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蓝紫色jg
IP属地: 河北
2018.11.01 14:19:35
字数 1,865
阅读 9,940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宝玉从宁府回来就回明贾母要约秦钟上家塾之事,凤姐也帮忙说好话,贾母就同意了。

又过一日,宝玉去看在家养病的宝钗。特意绕远以防遇见父亲,不想遇见了门下清客詹光、单聘仁,笑着,一个抱着腰,一个拉着手,对宝玉各种谄媚。而且说贾政在睡中觉,不妨事,说的宝玉都笑了。还有买办钱华,打千请宝玉的安,说外面都在称赞宝玉写的斗方,他也向宝玉讨要,宝玉说:“不值什么,你们说给我的小幺们就是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宝玉成人的一面,在别人向他献媚讨好时,他也会端起少爷的架子。

宝玉来至梨香院,先进薛姨妈屋里,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去怀内,笑说:“这么冷的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我!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到滚滚的茶来。”

薛姨妈一见到宝玉就把他抱入怀中,跟上面一段形成鲜明的很有意思的对比,宝玉在清客佣人面前是大人,在薛姨妈贾母王夫人等疼他的人面前又是小孩儿。

跟薛姨妈打招呼后,来见宝钗,宝钗正坐在炕上做针线。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宝玉和宝钗简单说了说病情,宝钗便要看看宝玉的玉,“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宝钗又翻过正面来细看,口里念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就回头问莺儿为什么不去倒茶,莺儿说感觉宝玉这块玉上的两句话和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便央求宝钗把金锁摘下来看看,宝钗便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金锁摘出来,宝玉忙托着锁看时,上面写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说:“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这部分文字大有玄机,宝钗连念了两遍通灵玉上的字,第一她是在反复咀嚼品味,与自己金锁上的文字比对;第二就是在提醒莺儿,用她之口引导宝玉看自己的金锁。可见宝钗心机之深,主仆二人配合的果然默契。

此处宝钗的穿着也大有深意,表面穿的朴素淡雅,但内衣却是大红色,寓意宝钗表面看起来安分随时,内心却有着强烈的欲望和追求。

这部分借宝玉的通灵玉、宝钗的金锁暗示“金玉良缘”之说由此而起,宝、黛、钗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初见端倪。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话间黛玉来了,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忙起身让座,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这是黛玉与宝钗之间第一次语言交锋,聪明灵秀生性敏感的黛玉,以她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她怎能感受不到来自宝钗的威胁呢?

薛姨妈摆了几样细巧茶食,拿了上等酒,宝玉的奶娘李妈妈不许宝玉喝,薛姨妈做保,宝玉才敢喝,但是想喝冷酒。宝钗劝宝玉喝热酒。宝玉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说,紫鹃怕黛玉冷,所以来给黛玉送小手炉。黛玉把手炉抱在怀里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知黛玉是借此奚落自己,也无可奈何。

宝玉三杯酒过后,李妈妈又来拦阻,并以老爷相威胁,黛玉抢白了李妈妈一顿。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林妹妹的伶牙俐齿,甚至是尖酸刻薄的。而宝钗就显得更加柔声细语,温柔贤惠。

读到这里,我们看到宝、黛、钗之间特殊的三角关系。他们三个人的对话,句句都有暗示和玄机,就好像那个年龄的密码语一样,作为成年人的薛姨妈当然是进不了他们的世界里的。

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同走。”……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嗦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轻轻拢住束发冠儿,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整理已毕,端详了一会儿,说:“好了,披上斗篷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这一问一答足以看到黛玉和宝玉两人之间那种别人无法介入的默契关系,他们俩从小就一起睡,一起玩,已经形成了一种生命的连接。这样的关系是宝钗永远无法企及的。黛玉用心的帮助宝玉整理大红猩毡斗笠的一幕,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两人那种天然生成的相偎相依的关系。

宝玉和黛玉一起从梨香院回来,径到贾母房中。宝玉让晴雯把自己写的“绛芸轩”贴在门斗儿上,让黛玉等赏鉴。

宝玉听说他特意从珍大奶奶处给晴雯要的豆腐皮儿的包子,还有早起沏好的枫露茶,都被李妈妈吃了。气的把茶杯摔到地下,非要把李妈妈撵出去。亏得袭人用几句话把宝玉唬住,服侍他睡下。

次日,贾蓉带秦钟来拜贾母,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心中十分喜欢。只待拣好日子和宝玉一同入塾。

最后编辑于 :2018.11.18 06:55: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1 20:13 , Processed in 3.1514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