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王熙凤风月宝鉴封面人物&主体影射崇祯帝朱由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想不到,她任性做错的三件事,将来给女儿巧姐造成多大劫难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人,却并不全权负责全部事务。全权总领的是贾琏,她只负责“女主内”,类似“全职太太”在家中照顾一家人过日子的大事小情。甚至荣国府的事也分内外。王熙凤更多负责内宅事务,外宅由贾琏安排赖大、林之孝安排,不需要她插手。协理宁国府,是协助贾珍在内管理。管家荣国府,是协助贾琏在内管理。






简单梳理一下,就明白男主外女主内的荣国府权力构成。

荣国府男主人:贾政;女主人:王夫人。

荣国府“少主”总管家:贾琏;“少主”内总管家:王熙凤。

荣国府大总管:赖大;内辅助管家娘子:赖大媳妇。

荣国府二管家:林之孝;大观园管事娘子:林之孝家的。

荣国府账房管事:吴新登;账房内辅助协理:吴新登家的。






整套领导班子基本是“夫妻店”,以男为主,女为辅。打个比喻:荣国府总经理是贾琏。王熙凤类似后勤部长,辅助贾琏作贤内助管家。结果她上位后,随着在家对贾琏全面“掌控”,手便开始伸向不属于她的权力范围,后勤部长开始插手总经理事务,并愈演愈烈。典型事例有三个。

第一,贾府操办元春省亲,派贾蔷带队去苏州采买小戏子。尽管有詹光等老人主办,贾蔷作为贾府主人还是“主心骨”。贾琏因他年纪尚轻便问他“能不能”?

贾琏此问是对堂侄的提醒,别觉得事情简单忽略责任导致被骗。能做就做,不能也别逞能。






贾琏是好心负责提醒。王熙凤却不管贾蔷能不能,认为行不行得出去历练了才知道。这是她的魄力比贾琏强的体现。不过她随后就将贾琏奶娘赵嬷嬷的两个儿子塞进贾蔷的队伍,可就不高明了。

那两个奶兄弟能力什么样,王熙凤并不知根知底。安插进姑苏采办队显然是去凑人头“吃空饷”的。胜任与否她可不管。此举暴露出王熙凤任人唯亲,徇私情的弊病。人情虽小,身为管理者却是严重缺点。

第二,元春省亲后,大观园达摩庵和玉皇庙的小和尚、小道士们按说应该遣散以减少开资负担。王熙凤却因妯娌周氏奉承她为儿子贾芹求工作,便私心劝说王夫人、贾政保留小和尚、小道士,支出一份开销送去家庙铁槛寺养着。






虽说她的提议是预备元春可能二次省亲之用。但王熙凤的“留人”初衷却不是为元春二次省亲所用,而只是创造一个丰厚油水的岗位给贾芹。为了她的人情不顾贾府的经营亏空,王熙凤如此管家,立场严重偏离。

贾芹得了工作,王熙凤得了面子,荣国府却每年在这项支出上多花近千两银子,造成人为的亏空。

这件事还造成一个题外插曲:好容易出这个工作,贾琏本想要给贾芸去做,不想王熙凤眼睛一立就翻脸,贾琏无奈妥协被硬派给贾芹。王熙凤插手贾府人事安排,越界长臂管辖不说,更为日后女儿巧姐遭“狠舅奸兄”坑害埋下伏笔。






第三,贾芹得王熙凤安排工作,却让贾芸求职不成。眼看着贾琏不成事,他便想走凤姐后门。可惜没钱置办礼物,就想着去求舅舅卜世仁帮助。不想卜世仁“不是人”,担心被外甥连累而拒不帮忙。贾芸走投无路时巧遇醉金刚倪二帮助,购置了“冰片、麝香”礼品讨了王熙凤欢心,才得到大观园种树工作。

贾芸这段经历堪称“狠舅奸兄”预演,影射日后贾家抄家落难后,王熙凤女儿巧姐遭遇“狠舅奸兄”的真实过程。不提。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0-10 11:25・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说书人“凤求鸾”故事的主人公和王熙凤同名,有何用意?

阅读悦读
2021/05/27 17:23原创文学。写文字,写人生;阅文字,悦人生。  来自四川省
29.5万阅读
作者:韩雪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贾母)

贾母的掰谎记,是贾母少见的节日场合,说不与节日相关的事,长篇大套的讽刺才子佳人的小说,认为都是杜撰,坏人千金小姐的名声,是穷酸文人想佳人不得。

(一)贾母的掰谎记

老太太自然听戏看戏的多了,所以女先一说书,一提人名,马上就懂了,是才子追佳人的套路小说,马上就不爱听了,于是成了批谎记。这气氛,其实有些沉重。



贾府是贵族之家,贾母特特强调,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再没有这样的事,然后表态,姑娘们在,不听这样的书,特意表明,贾府规矩大,重礼仪。然后讽刺才子佳人,一个千金小姐,必身边只有一个丫环,这哪里是大户人家的作派。

这倒也是,贾府的姑娘们,丫环不只一个,而且,一大堆的婆子,有管规矩的,有管饮食的,就是林黛玉这样的,还有紫鹃雪雁春纤。



(二)凤求鸾是暗指薛家吗?

其实女先的评书,是不是暗指薛家呢?

书里那位王公子,可是暗暗点了王家,偏和凤姐同名。其实金玉良缘,未必是薛姨妈一厢情愿,应该是王家为薛姨妈安排的联姻之路,这背后离不开薛姨妈两个兄长的安排。



薛家进京,可是王子腾和王夫人都写过信,要薛姨妈进京,可来了,薛姨妈薛家不住,王家不回,却一头扎进了贾府,生了根,后来王子腾外任回京,薛家也没有投奔王家的意思,这只能说明,王家是乐意这个出嫁女,赖在贾府的,哪怕不合规矩,没有面子,也依然乐意。

如果说,论权力,王子腾更有实力,如果说管束薛蟠,嫡亲的母舅,可比姨夫有权威的多,可是薛姨妈没有丝毫回二哥家的意思。



(薛宝钗,薛姨妈,薛蟠)

所以凤求鸾,其实是王家暗示薛家求亲,宝玉才是那只鸾鸟儿。鸾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在凤凰的诸种异名中,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而宝玉不就是贾家的凤凰吗?

贾母其实是表态,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事,我们是有规矩的人家,从无这样的事,意思是告诉薛家,不要痴心妄想了,我们家不做这样的事。贾母说这样的话,特特当了李婶的面,就是更有深意,李婶和薛姨妈随后表态,我们家也没这样的事,这是借李婶,逼了薛姨妈表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弱不禁风,却拥有超强的管理能力,丝毫不逊于王熙凤
说历史那事
2019-08-28 14:42
一提起林黛玉,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出柔弱无骨的形象。王熙凤曾评价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小厮兴儿曾评价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文学大家鲁迅也评价黛玉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小肚鸡肠,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

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对于黛玉的评价都逃不开弱不禁风四个字。黛玉之所以弱不禁风,是因为命运使然,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她下世为人是为了完成还泪的使命,所以身体注定瘦弱不堪。可千万别小看了黛玉,既然是仙子,就一定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资质,黛玉除了天生自带诗人气质之外,还拥有超强的管理能力,丝毫不逊于管家奶奶王熙凤。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一场规模宏大的浩劫,除了黛玉的潇湘馆,几乎每个姊妹的屋里都出现了问题。迎春的丫环司棋与潘又安私相授受,探春与王善保家的发生争执,惜春的入画存在串通的嫌疑,宝玉房里的晴雯、芳官、四儿等人也相继被撵出贾府,唯独黛玉的潇湘馆干干净净,没有发现任何赃物,这一切都得益于黛玉的管理才能。
第一,对待上级恭敬有礼
黛玉初进贾府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长辈面前恭敬礼貌、应对自如,拥有大家闺秀般的气质,这种恭敬的姿态绝不是装出来的,在之后的生活里,林黛玉一直保持着这种姿态。

面对贾母,林黛玉不卑不亢,她既不像王熙凤那样谄媚讨好,也不像王夫人那样百依百顺,林黛玉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在能释放个性的同时,又能照顾贾母的体面尊严,因此贾母才将她视若珍宝。面对王夫人,林黛玉以礼相待,尽管黛玉并不喜欢王夫人,但她对王夫人依旧十分尊重,处处保全她的面子。面对王熙凤,林黛玉落落大方,王熙凤是贾府的大管家,她对贾府的姑娘们一视同仁,唯独和林黛玉十分亲近,因为黛玉待人真实自然,没有那么多心机。
第二,对待下级恩威并济
王熙凤对待下人,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只树立了威风,却不懂得施加恩惠,因此贾府上下除了贾母和王夫人,没有一个不恨凤姐的。而林黛玉对待下级,采取恩威并济的方式,因此在抄检大观园中,别处都闹得鸡飞狗跳,唯独林黛玉的潇湘馆相安无事。

虽然原文并没有直接写黛玉怎样对待自己的仆人,但从她对其他仆人的态度, 依稀可以看出她的管理方式。比如佳蕙给黛玉送茶叶,黛玉正在给下人分赏钱,随手也抓了一把钱给佳蕙;蘅芜苑的婆子给黛玉送燕窝,黛玉对她嘘寒问暖,先是留她喝茶,后又打赏了不上钱财。黛玉对不相干的丫环、婆子都如此尽心,可见她平日对自己的下人有多慈善,但慈善并不意味着姑息,对于犯错的下人,黛玉从不姑息。晴雯因为和丫环拌嘴,不给黛玉开门,黛玉事后跟宝玉说“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

王熙凤表面看上去很有管理才能,整天忙上忙下,可实际上她管理的贾府内部早已腐烂不堪;林黛玉表面看上去弱不禁风,整日清闲自在,但她管理的潇湘馆却呈现和平之势。由此可见,看人也不能光看外表,一戳就破的是纸老虎,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一夜北风紧//雪山冰谷晞太阳

行路难 - 柳宗元七言古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行路难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寓言诗,是其为数极少的寓言诗中的独特之作。

此诗抒发个人怀抱,批判社会现实,揭示人生哲理,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同时,《行路难三首》也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绘人绘物细腻,塑造典型形象,想象奇特绚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行路难三首

作者
柳宗元


文学体裁


创作年代
中唐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行路难三首1

【其一】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2,跳踉北海超昆仑。3

披霄决汉出沆漭4,瞥裂左右遗星辰。5

须臾力尽道渴死 ,6狐鼠蜂蚁争噬吞。7

北方竫人长九寸,8开口抵掌更笑喧。9

啾啾饮食滴与粒,10生死亦足终天年。11

睢盱大志小成遂,12坐使儿女相悲怜。13

【其二】

虞衡斤斧罗千山,14工命采斫杙与椽。15

深林土剪十取一,16百牛连鞅摧双辕。17

万围千寻妨道路,18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 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其三】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

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乐府解题》:“《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立志要和太阳竞走。《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虞渊:即“隅谷”,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日入于虞渊之氾,曙于蒙谷之浦。”

跳踉(liàng):腾跃跳动。超:跨越,越过。昆仑:神话中的西方大山。

披霄:劈开云霄。决汉:冲破银河。汉,银汉。沆漭(hàng mǎng):浩渺,指自然元气,即水气茫茫的样子。

瞥裂:迅疾貌。遗:留下,丢下。

须臾:片刻,一会儿。

噬(shì):咬。

竫(jìng)人:古代传说中的小人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小人国名靖人。”按,靖同竫。《列子》:“东北极有人,名竫人,长九寸。”

抵(zhǐ)掌:拍手、鼓掌。

啾啾:虫、鸟的细碎的鸣叫声,这里指矮人吃食时所发出的细碎的声响。饮食滴与粒:意即是食量很少,只须几滴水、几粒米便可。

终天年:平安自得地度过一生。天年,自然寿命。

睢盱(suī xū):张目仰视,这儿指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小:通“少”。成遂:成功。

坐使:致使。

虞衡:古代管理山林的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斤:斧头。罗:搜寻。

工命:官命。斫(zhuó):砍伐。杙(yì):小木桩。椽:椽木。杙椽指建筑材料。

土剪:齐土砍断。

鞅(yāng):牛羁,即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用以驾驭。摧:折断。辕:驾车用的车杠,设在车前。

围:两臂合拢来叫围。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蹶(jué):倒。

毫末:一小点。

躏跞(lìn lì):践踏。石间 (jiàn)壑:溪涧和山谷。

未成:未成材。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硣(xiāo)豁:高峻的样子。岩峦:山冈。

柏梁天灾: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柏梁台失火。柏梁:西汉未央宫中台名。武库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闰十月武库失火。这两次有据可考的火灾事故,损失甚大,历代奇珍异宝皆荡然无存。武库:古代储藏兵器物品的仓库

匠石:先秦著名的木匠,这儿借指工匠。狼顾:原意是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这里指忧郁、忧心的样子。

南山:终南山,唐代常有高洁之士隐居于此。

侯:王侯。雕玉房:夸饰语,指富丽豪华的住宅。

此两句中的龙虎熊豹,皆言燃炭之形状。《晋书·羊琇传》“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裴启《语林》谓兽炭“火热既猛,兽皆开口,向人赫赫然”,诗中“吐耀”、“张喙”即是指燃烧的木炭之状。

攒峦丛崿(è):言炽炭堆积之多,犹如山形一般。攒,聚。崿,山崖。

明珰(dang):指镶嵌明珠的耳饰。

晞:晒。

星躔(chán):日月星辰运转的度次。躔,天体运行。

奄忽:忽然,奄然。虹梁:像彩虹一般的大梁,这里借指华屋大宅。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参商:两个星宿名。《左传》:“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参商相去之远也。”因此,后人常以参商喻隔距离之远。

桃笙:以桃枝织成的席簟。簟,宋、魏之间谓之笙。左思太冲《吴都赋》“桃笙象簟,韬于筒中。”注云:“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葵扇:出《晋书·谢安传》“安乡人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折叠白话译文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行路难三首》,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之后,已成定说。但究竟何年所作,众说纷纭。王国安于《柳宗元诗笺释》中认为:此词与《笼鹰词》、《跂乌词》诸作,虽用寓言之体,然词旨悲愤,显以自况,当为初贬之际所作,即系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关于王国安的这一观点,应出自韩醇,因韩醇于《诂训柳集》卷四十三曰:“三诗皆意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如北方之短人,亦足以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换可用之材,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意也。下篇谓物适其时则无有不贵,及时异事迁,则贵者反贱,犹如冰雪寒凛,则侯家炽炭无不贵矣。春阳发而双燕来,则死灰弃置,无以用之。盖言前日居朝而今日贬黜之意也。当是贬永州后作。”但是,零陵师专何书置经过考订,认为《行路难》三篇诗作并非是贬永初期心态的写照,而应是元和五年(810年)后所作。理由有三,其一是诗中“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所寄寓的是贬永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其二是“爱材养育谁复论”句,与《冉溪》诗意相同;其三是“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也是贬永后期的思想感情的观照。此外,叶树发于《柳宗元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也将此诗列为元和七年(812年)左右所作。

纵观柳宗元的心路历程,永贞元年(805年)九月,对柳宗元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九月,在这个九月里,他从权力的高空跌落而下,从一位改革的勇者眨眼间沦落成为朝廷贬谪流放的囚徒,从此,春风得意的仕途便成了梦中的幻影,悲惊凄惨的厄运便不时降临身边。在这个九月里,柳宗元无奈地带着家眷行囊,仓皇离开了那曾让他大展才华的京都,离开了那梦魂萦绕的朝廷,匆匆踏上坎坷的流放路。一路上,他踏着蓝田的红叶,踏着汉水的涟漪,踏着长江的风浪,踏着洞庭的波涛,辗转千里,艰难地向荆楚的南端迁移。他沿着屈原的老路,徐徐而行。在洞庭湖上,在汨罗江畔,他那苦闷难耐的心几欲碎裂,但是,他想到“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理想,对屈原怀石沉江的壮举只能由衷地掬一把敬慕泪——“离骚不尽灵钧恨,志士千年泪满裳”(陆游诗)。但是,此时的柳宗元并未对前途丧失自己的信心,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北归的期待与东山再起企盼。因此,他对屈原的情感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他后来的诗句中或显或隐地表现了出来:“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来到永州后,虽然身为司马,但是一个闲职,官府无法提供住房,于是,只好暂时借住在龙兴寺里。柳宗元作为一个纯而无杂的入世士子,“利安元元”是他终生难忘的理念与人生最大的追求,因此,寺里的钟声无法让他淡忘百姓的苦难,陶、谢的佳句,无法让他进入“悠然见南山”的乐园,他只得日复一日地在木鱼声中焦躁地等待着、盼望着北归信息,日复一日地在昏暗的油灯下四处写信求援,一晃几年过去了,而自己的等待与吁请仍不见半点效果,等来的竟然是昔日的故友,如王叔文、凌准、吕温等人,相继辞世的噩耗。于是,他开始感到前途的渺茫,感到命运的多舛,感到理想的荡灭,感到生命的荒废,感到世路的坎坷与人生的艰辛,感到官场的险恶与朝庭的昏庸,再加上身体的渐感不支与精神的疲惫憔悴让他悲苦莫辨,北归成了一种奢望,“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于是,他便调整心态,写下了《行路难三首》这组传响千年的诗作。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一)

《行路难》系乐府杂曲中的一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里作了专题收录,自最早的鲍照的《行路难十八首》始,先后收录了20余位作者的诗作。这些诗中多以“君不见”或“行路难”起句,如鲍照的“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如卢照邻“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如僧贯体的“君不见道傍废井生古木,本是骄奢贵人屋”;如骆宾王的“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虏寇危长城”;如翁绶的“行路艰难不复歌,故人荣达我蹉跎”;如高适的“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如顾况的“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等。因此,《乐府解题》中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在柳宗元《行路难三首》诗中,第一首取材于神话故事,并以磅礴之势对“夸父”逐日的理想与胆识,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与形态进行了夸张性的概述。尽管夸父跳踉北海、腾越昆仑、披霄决汉、瞥裂天宇、遗落星辰。然而,人的体能毕竟有限,于是,没多久便精疲力竭渴死路边,成了野鼠山狐的美餐。这里虽未对夸父的行为进行价值评判。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对高不过九寸的北方矮人的生活大加赞赏起来,这明显地表现出对夸父情感的矛盾心态。

北方矮人不仅个子矮小,而且饮食也不过粒米滴水足矣,形同庄周《逍遥游》的“篷间雀”一般,没有鸿鹄之志,但能整日无忧无虑地雀跃于狭小的空间之中,自得自乐地枯荣于岁月的长河里,得以终年,这实是夸父所不如的。其实,夸父与矮人,鲲鹏与蓬间雀,都为世间之肉体凡物,因此都只能在“有所待”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其行为也必须与现实合拍。一旦脱离客观实际,力所不能及的理想再美好再伟大也只能成为空想和梦幻,于现实毫无裨益的。

“夸父”,自古以来,是一个勇者的象征,而柳宗元却为他的结局而迷茫困惑。关于“夸父”喻谁?目前倘无定说。有不少人认为是柳宗元自喻,因为柳宗元那“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的志向,直可与“夸父”逐日之举相提并论。不过,夸父的结局与柳宗元相去甚远,因为元和五年后,柳宗元移居冉溪,虽然前妻病逝后没有婚娶,身体也日感不支,但物极必反,心态日趋平静。从夸父“力尽道渴死”之句看,“夸父”不是自喻,但是在暗喻谁呢?只有革新旗手王叔文。因为柳宗元对王叔文的情感是矛盾的,一方面对他的革新方针,对他的利安元元之道崇敬有加,如在王叔文的革新集团濒临颠覆之际,柳宗元在《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中依然不避忌讳,依然大赞王叔文的功绩:“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将明出纳,有弥纶通变之劳,副经邦阜财之职。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利安之道,将施于人……”。另一方面,柳宗元被贬居永州之后,又无不认为王叔文等确是罪臣,如《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言道:“宗元早岁,与负罪者亲善,始奇其能,谓可以共立仁义,裨教化。……此人虽万被诛戮,不足塞责,而岂有赏哉?今其党与,幸获宽贷,各得善地,无分毫事,坐食俸禄,明德至渥也,尚何敢更俟除弃废痼,以希望外之泽哉?”

通过夸父与矮人的对照,再回想到屈原、贾谊、阮藉、陶潜、王勃、李白、孟浩然等历代学子的悲壮路,不由得感慨万千:古来宏志少成愿,空使儿孙相悲怜。

(二)

第一首诗假若具有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的成分的话,第二首诗则是一种完全彻底的现实主义的写法。以大唐王朝滥伐林木之事,隐喻朝廷人才溃乏之实。写法上几乎可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卖炭翁》相媲美。

一方面他是实写,因为历经安史之乱、建中之乱后,宫廷、城廓、衙门、官府毁坏不少,因此,在战事平息,世道重归安宁的时候,大兴土木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一时间过度地滥采滥伐,结果又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匮乏,生态平衡的破坏。“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以一种似实非实的笔法将人数壮观的伐木队伍,挥斧砍伐的场景,以及气势浩大的运木工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仿若就在眼前。句子平实自然,无任何雕凿之痕。

另一方面,他就在虚拟和夸张。“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遗馀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 壑何当存。”这显然用的是夸张。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虚拟与夸张,如出一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凡大诗人,大学者,所造之境必近乎自然,所写之景,必濒于理想。这里充分地表现了柳宗元的在状物造势方面的功力。

由于山中之林的过度砍伐和天灾山火的频频发生,许多幼木未至成材而遭夭折毁坏,从而,山头光秃,岩石突兀,因此,这样下去,一旦出现汉武帝太初年间柏梁台那样的大火,工匠们环顾四周、搜罗千山也将无法找到可用的椽梁。于是,诗人在结尾处痛心疾首地感叹道:“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诗的后两句,不是一种平常的一般化的议论,而恰恰是这首诗的主旨和重点所在。因为这最后两句,使整首诗的意蕴产生了质的飞跃,由普通的叙事上升到了政论的高度,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穷的叹慨与思索。古人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南山栋梁益稀少”直指国家人才缺失与溃乏现状;同时,对朋党间的倾扎与颠覆,致使大量学子不但未能得到必要的提携关照和保护,反而连遭贬谪放逐之苦和夭折厄运,使得国本日趋衰弱表示了极大的愤恨与不满。

因此,读柳宗元的《行路难》,如同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同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文辞幽婉,言意凄凉,正如宋敖陶孙《敖器之诗话》中所说:“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

(三)

第三首诗作者通过对季节气温的变化与万物适时而贵的现实的观察,深刻地体悟到了人生于世只能适时而为,不可强求的哲理。譬如木炭,在寒冷的冬天,一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时候,王侯将相们为取暖之需无不争相购买,因此炭价如金。而一旦大地回春,燕语呢喃,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时,昔日不可或缺的燃炭,今日已如同死灰一般弃置于外。这种“日寒柴炭贵如金,天暖弃置无人问”的现实,阐明了万物以适时而贵,时移而异的常理。其实,这里的“燃炭”也正是柳宗元对世态炎凉进行了痛苦思索之后的一种感悟与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其语言的“绮丽鲜秀”,尤其是柳宗元对炽炭的形状的描述几乎达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柳宗元之所以能名列唐宋八大文学家中,不仅是他有《江雪》、《渔翁》、《天对》这样辉煌的诗篇,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一反秦汉以来对山水世界的宏观把玩,而第一个揭盖探底进行微观描摹。如他的《永州八记》、《八愚诗序》等文,所写之景不过是一些方亩之间的小而又小的地方,但是,其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不形态各异,气势非凡。他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道:“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他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见柳子文章开创了范山模水的另一种风格——知微见著,“笼天地于神内,挫万物于笔端”。

柳宗元在这首诗里运用的就是其散文中所贯用的盆景艺术,让万象变化浓缩在方寸之间。“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晋代羊琇以形炭温酒为乐而始作甬者,唐朝时期的达官贵人纷纷效仿,于是,一些烧炭工为谋重利投其所好,选择一些奇形异状的树蔸烧炭,并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雕刻。因此,在燃烧时,那种如龙似虎、熊或豹的形象表现得更为突出。这里尤其是“吐、喙、踯、昂、射、飘”几字用得鲜活独到。将炽炭燃烧的形态描写得细而不腻,惟妙惟肖,仿若神来之笔,了无迹痕,让人读来惊而赞然。因此,汪森于《韩柳诗选》中对以上四句大加赞赏道:“绮丽之语,故自鲜秀。”

折叠名家点评
《柳河东集》:

韩曰:三诗意皆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若北方之短人,亦足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无可用之才。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立也。

《韩柳诗选》:

音节古,色泽鲜,绝去纤、伪二种流弊。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苪城县、运城县一带)人。幼年好学且聪颖,攻读了百家诸子。21岁中进士,做过县尉、监察御史等。后参加王叔文集团,主张革新除弊,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永州一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47岁病死任上。他对唐代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样,他也强调“文”与“道”的关系,因此对骈文持批判态度。他的散文比较偏重于情感的含蓄表达方式,最受称道的是那些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柳宗元留下的诗歌100多首,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有《河东先生集》。[3]

参考资料
1.《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 诗词名句网 . [2017-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诗词赏析——65.好云香护(稻香村)

焰归来
IP属地: 湖南
2018.03.09 09:24:06
字数 501
阅读 3,192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看到文章

目录二

杏帘在望——稻香村(贾宝玉)

  新绿涨添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说明]

  这是题大观园中人工造成的田野山庄的对额。

  [注释]

  1.杏帘在望、稻香村——因为此处“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贾政等人想题作“杏花村”,还叫人做一个酒幌,用竹竿挑在树梢头,以凑合唐代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贾宝玉嫌题额陋俗,以为不如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作“杏帘在望”,或据“柴门临水稻花香”称为“稻香村”。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诗:“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诗:“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梢头挂酒旗”



图片发自简书App


  2.“新绿”句——新绿,指新鲜的春水。澣,俗写作“浣”,洗濯。葛,蔓生植物,多长于山间,煮取它的纤维,在长流水中捶洗干净后,可以织布制衣。《诗.周南.葛覃》:“薄(语助词)澣我衣(指葛衣)。”这句从田庄背山临水写。

  3.“好云”句——好云,指云能生色,又兼喻“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所以说“香炉”。以云喻盛开的花是诗中常例。芹,指水芹菜,多长于水边。《诗.鲁颂》:“薄采其芹。”两句说村野人的事,同用《诗》语,写山、水、杏花诸景,字面上不说出,都是旧诗技巧上的讲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州梦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梁州梦》是中唐诗人元稹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描写梦中之境,情调欢乐、兴致浓烈;后两句描写梦醒之后的情景,笔锋转折、怅然若失。此诗语意简洁,主要特点是布置得法,情味调度,以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衬托出两人的深厚情谊。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梁州梦

创作年代
中唐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元稹

作品别名
使东川·梁州梦

作品出处
《使东川》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梁州梦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1."亭吏",即邮吏,驿站小官。 "排去马"乘马前行。

2."古梁州",梁州在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已升为兴元府,元稹出使东川日,在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故曰"古梁州"。

折叠白话译文
晚上在汉川的驿站过夜,做了一个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一起游玩曲江,同时去了慈恩寺的一些庭院,突然醒了过来。换乘的马匹到了阶下,驿站的小官告诉我天亮了。

梦见与李建和白居易一起游览曲江,并到了慈恩寺里的各个僧院。

后来突然惊醒,换乘的马已牵到阶下,送公文书信的使节已呼叫天亮了,这才知道自己身在古老的梁州。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元稹任监察御史期间,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知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洒。席间,白居易忽停杯道:"微之(元稹字)当已至梁州了。"随即题诗《同李十一(即李卓直)醉忆元九》于壁上:"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计算得很准确,那天元稹刚好就到了梁州,而且在睡梦中还梦见与白居易、李杓直和白行简三个人一起到曲江及慈恩寺游玩,醒后作诗《梁州梦》。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萦绕心头情事,由于压抑往往变得更为强烈,便借梦境或幻觉来表现,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牡丹亭》的"惊梦",杜甫的《梦李白》,都是此种潜意识作用,文学上屡有反映。

此诗为元稹感梦而作。第一、二句"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写入梦。元稹与白居易中进士后又同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制举"拔萃"登科。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后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慈恩寺向为长安名胜,平时更少不了骚人宴饮,墨客流连。元稹和白居易也曾有多次游寺。此诗先把往昔经历的画面剪辑成梦。慈恩寺为高宗李治纪念生母长孙皇后所建,有十三院落。"院院"不仅加强"景深",也深化了偕游情趣。此是虚景,虚中有实。三、四句"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写出梦。伴随亭吏的吆喝,画面从慈恩寺梦中情景,转为梁州驿亭醒时惊觉。此是实境,实中有虚,前后相映成趣。"排去马"为此诗艺术构思关键,上承"院院游"盎然游兴,下承惊醒时索寞意绪,先让时间交迭产生错觉,又把空间拉开扩大距离。此种"大跨度""大写意"结构方法,具有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此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委婉情致全蕴蓄记叙中,体现唐诗"本色"特点。元稹"忽惊身在古梁州",也同样表现了浑融真醇情性与蕴藉无尽风流。

折叠名家点评
宋代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布置得法,情味调度,胜白寄作"。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家贫,15岁以明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稹的创作,以诗歌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其《莺莺传》为唐人传奇中的名篇。有《元氏长庆集》。

[url=]同李十一醉忆元九[/url]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作者 / [唐] 白居易


[url=]梁州梦[/url]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作者 / [唐] 元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王熙凤的判词图画,为什么雌凤落在冰山上,冰山有什么寓意?
君笺雅侃红楼 2021-03-26   |  460阅读  |  2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王熙凤的前半生赫赫扬扬,风光无限,但转眼即逝。她的结局以女人最悲惨的命运收尾:因下红之症引发血崩,流尽血液而死。
王熙凤的一生,深刻诠释了不作不死。她得权时将权势利益算到极致,所有人都是她的工具。为此用霹雳手段行贪酷之举,人心丧尽众叛亲离。不怪张道士劝她多积阴骘迟了要短命。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苦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的判词图画,雌凤就是她自身,而冰山令人奇怪,为什么“王熙凤”会落在冰山之上?冰山又是指什么?
曹雪芹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图画中,埋伏的线索最多。王熙凤立在的这座冰山非常重要,想要理解“冰山”是什么,需要从几个方面考量。

一,冰山是环境。
王熙凤在贾家面临的环境很严峻,她是荣国府嫡长孙媳妇,下一代爵位继承人。
但她嫁给贾琏后,长房把持在邢夫人手中,贾赦虽然继承了荣国公世袭爵位,却失去了爵位的最大好处:爵产。
敕造荣国府落入二房王夫人之手。使得王熙凤明明是嫡长孙媳妇却无家可管。因贾珠去世李纨失去管家资格,贾母做主让贾琏王熙凤夫妇来王夫人这边协助管家,目的是弥合荣府两房的分裂现实。
不过,王熙凤毕竟是长房儿媳妇来到二房管家,本身就是“客”。虽然贾母嫡长孙媳妇,但对于敕造荣国府的二房奴才来说,王熙凤就是外人。

所以,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等贾府老人们,明里暗里都给王熙凤下绊子,凤姐严刑峻法行酷政,不如此也难以服众。
(第五十五回)平儿道:“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众人都道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
王熙凤的生存环境异常险峻,一步也不敢行错,致使她就像立在冰山之上一样“如履薄冰”,行事小心紧绷心弦,她贪权好胜,怀孕不敢休息,最终流产也与此有关!
二,长辈的压力。
贾家的外在环境压力,可以用权威压倒一切反对声音。可长辈们却个顶个难伺候。

贾母是王熙凤的大靠山,需要抱紧大腿才能自保。她每日在贾母跟前使出浑身解数讨老祖宗开心,耗费的精力一点也不比管家少。
然而,贾母终究是贾家的老祖母,当王熙凤犯了致命错误,贾母也不可能无底线地保她。最后贾琏休妻,一定得到贾母同意默认,可见孙媳妇中最得意的人,终究不如贾家自己的利益。
邢夫人是王熙凤的婆婆,很多人容易忽略这点。婆媳不和是贾府公开的秘密。王熙凤看不上“邢夫人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邢夫人更看不上王熙凤:“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
婆媳水火不容势必造成双方互为落井下石。王熙凤被邢夫人掣肘之处特别多,日后将是一大隐患。

王夫人按说是王熙凤亲姑姑,王熙凤又在她家管家。按说姑侄一心。奈何王熙凤代表长房,王夫人代表二房。两人本质就有利益分歧。王熙凤声势越大,王夫人越对她防备不放心。自从凤姐流产之后,她已经被王夫人架空。
长辈不可靠,仿佛冰山一样横亘在凤姐身前,任凭她再有能力,也无能融化冰山得到救赎。
三,贾琏的压力。
王熙凤在与贾琏的婚姻中看似占据主动,现实却是不断被反转。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自以为她能掌控一切,殊不知在男权社会,贾琏就算治不了她,自有其他人能惩治她。
因为贾琏偷情鲍二家的凤姐大闹一场,看似贾母骂了贾琏,实则并没有什么重话,反倒将王熙凤打上妒忌吃醋的标签。

事后不久,贾赦派邢夫人去要鸳鸯做妾,就是做给王熙凤看什么是贤妻!贾母虽说大怒,却并没有责罚邢夫人和贾赦,还要拿钱给儿子纳妾,就是明白贾赦心思替贾琏“张目”。
贾琏探知父母、祖母的心思,才敢在外偷娶尤二姐。尤二姐名声那么不好却被贾母欣然接纳。很难说不是故意。而贾赦偏偏伤口撒盐,趁热打铁给了贾琏一个丫头秋桐做妾。
至此,王熙凤在与贾琏的夫妻关系中彻底败落,不得已辣手杀了尤二姐,却让贾琏新仇旧恨一起算休妻回家,等待她的是王家至亲骨肉的不容,最终血崩而死。
王熙凤的工作环境,亲缘关系,夫妻之道凝聚成一座巨大的难以融化的冰山。就算她的本事再大也无法融化。何况她本就是一个“凡鸟”,人力有时穷,又赶上贾家末世,终究难逃一个薄命!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山上的“雌凤”,王熙凤影射之谜
九天揽月123 2021-03-03   |  1624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

王熙凤究竟影射谁呢?结合上一回提到的几个谜团,想必大家也猜到了,王熙凤是影射天启年间的九千岁魏忠贤!这是V哥掰谎在天涯首次揭秘的。我认可他的结论,但具体的证据,我们来一条一条找。来看看他们有哪些相似点。

1·  凡鸟 与 泼皮

王熙凤的判词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是出自嵇康弟弟嵇喜的典故,当年吕安在门上留下一个“凤”字就走了,意思是嘲讽嵇喜是只“凡鸟”,他哥哥嵇康,才是凤凰。

“凡鸟”意思是平庸之人。上一回说了,王熙凤无论出身、能力,绝非平庸之辈啊。为什么说她是“凡鸟”呢?为什么贾母说她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呢?这当然与她影射的对象有关。


而魏忠贤,是绝对的“凡鸟”:他出身民间,家境贫穷,还是个市井泼皮。因为赌博欠债,走投无路,才自宫去做了太监。虽然他后来飞黄腾达,成了大明朝的一只“雌凤”,但在明朝文武百官眼中,他依然不过是只“凡鸟”,是个泼皮破落户!

2·  雌凤 与 太监

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可判画里偏偏说王熙凤是“雌凤”,那她到底是凤还是凰?是雌还是雄?

太监,被阉割的男子,人称阴人,假男人,是不阴不阳,不男不女。

雌凤,很显然是隐喻太监。

明白了这一层暗示,那王熙凤的长相之谜也有着落了:

王熙凤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丹凤眼、柳叶眉是写美人的,是写王熙凤本人;

三角眼、吊梢眉是写老人的,是写王熙凤的影子,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有画像传下来的,他死时已经59岁,是位老年人了,画像里,魏忠贤的三角眼、吊梢眉就十分明显。这是中国人的三大身体特征之一,就是眼内眦褶,年老后会形成三角眼。另外两大特征,一个是铲型门齿,另一个是婴儿屁屁上的青斑。

所以雌凤也好,相貌描写也好,都是表明王熙凤 不男不女的身份特征。在54回有个说书的女先生,讲了个王熙凤公子的故事。其实也是提示我们,王熙凤原本就是个公子,是个男人。

3·  姓名的暗示

王熙凤为什么姓王呢?为什么都和王夫人都出身王家呢?

前面说了,王夫人是影射天启皇帝朱由校,他们朱家本来就是天下的王,是帝王。而且朱由校的母亲也姓王,她被封做才人。请注意,崇祯皇帝朱由检,他的母亲不是王才人,而是姓刘。

而魏忠贤最开始就是在王才人身边做典膳,那时候他还叫李进忠,他的名字还是王才人赐的。所以魏忠贤原本就是王才人和皇长孙身边的奴才,是看着皇长孙朱由校长大的。


后来皇长孙一夜之间成了皇帝,李进忠自然也成了红人了。当然开始两三年,他和皇帝都受了不少窝囊气,那时候都是东林党人说了算,特别是移宫案时,东林党人极为嚣张,根本没有把这个叫李进忠的太监放在眼里,未来的九千岁,那时候只能跪在后面哭天抢地呢。

东林党人,是明光宗钦点的托孤大臣,一个个满腹经纶,都认为一定能辅佐天启皇帝成为一代明君。可人家已经是16岁小鲜肉了,正好是叛逆期,怎么会一直任由你们这帮腐儒摆布?更要命的是,天启皇帝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最厌恶的就是引经据典,满嘴大道理,所以和这帮官员根本玩不到一块去。

魏忠贤就不一样了,他很早就是天启皇帝家里的奴才,是看着皇帝长大的,皇帝自然信任身边的太监,不可能相信外面的大臣。何况太监最擅长的,就是伺候皇帝开心。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之争,说白了,是皇权与相权之争而已。

再看王熙凤的“熙”字。

有学者看到“熙”字,再结合嵇康弟弟“凡鸟”的典故,就认为 王熙凤是 影射清朝的康熙皇帝!这种胡乱解读真让人啼笑皆非。

王熙凤的“熙”,不可能是指康熙皇帝的“熙”。红楼梦里从来没有这么低级的隐喻。如果那样的话,贾宝玉的爷爷叫贾代善,而努尔哈赤地第二个儿子,也叫代善,两个字一模一样,难道贾代善就是指爱新觉罗·代善?

王熙凤的“熙”,在古代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光明、阳光照射之意。另外一个意思是通“嬉”,嬉闹的嬉。

王熙凤的“熙”应该这两种意思都有,都说得通。

第一种意思,“阳光照射”。王熙凤,王家的光芒,照射在这只凡鸟上。喻指她是靠服侍皇太孙母亲而发达的。然而她的靠山,偏偏是座“冰山”。这阳光照在她身上,照在冰山上,她看起来是光彩辉煌,殊不知这座“冰山”,也在不知不觉地融化。当时有多辉煌,日后就会有多悲催。

第二种意思,熙通“嬉”,那王熙凤就是 王嬉凤,就是只插科打诨、逗主子开心的嬉凤。书中的王熙凤,不就是贾母的开心果嘛,不就是替王夫人管事的奴才嘛。

除了上述两种意思之外,我认为还有层隐藏的寓意。王熙凤的“熙”,是暗指明熹宗的“熹”,王熙凤,是明熹宗身边的一只雌凤。

天启皇帝朱由校,死后的谥号是熹宗,这个熹,是指早晨阳光微弱的意思。因为朱由校很年轻就死了,他这个大明之光,就好比是早上的太阳,才露出一些光芒,就很快陨落了。

另外王熙凤的熙,也是暗示“咸熙宫”。

咸熙宫,始建于明朝,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就在咸熙宫居住。尽管天启皇帝都十六七岁了,早就不吃奶了,但依然把她供养在宫里。而她和魏忠贤,正好结成对食关系。一个是历史上最牛的奶妈,一个是天下最牛的太监,他们都住在咸熙宫,都是明熹宗最宠信的两个人。所以,王熙凤,就是“春熙宫”里的一只雌凤。

4·  “冰山”之谜

“冰山”,最早出自“冰山难靠”的典故,说的是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杨家人鸡犬升天,她的堂兄杨国忠也飞黄腾达做了宰相,权倾天下,不可一世。但有个叫张彖(tuàn)的进士不以为然,认为杨国忠不过是座冰山,做不得靠山。

王熙凤的判画里,也有座“冰山”,冰山上有只雌凤。意思是王熙凤是以冰山做靠山。王夫人贾母就是王熙凤的靠山,但却是座冰山,贾母、王夫人一死,意味着她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对魏忠贤来说,天启皇帝是他的靠山,可偏偏年轻的天启皇帝却像冰山一样消融了。魏忠贤被查处后,有一部叫《冰山记》的戏剧流行一时。这个剧本现已找不到了,但在张岱的《陶庵梦忆》记录了这部戏剧的来历,以及演出时的轰动。

后来张岱把这些讽刺魏忠贤的故事,删改成了一部戏,名字还是叫《冰山》。所以当时的人,只要听到“冰山”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说魏忠贤的。V哥掰谎也是根据“冰山”,而认定王熙凤就是影射魏忠贤。“冰山”的确是最重要的一条证据。

王熙凤这只“雌凤”背后是冰山,当然会让人想到魏忠贤,难怪评书人会把王熙凤比作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木头皇帝朱由校无心政事,将大明江山交给魏忠贤打理,与木头人王夫人无心家事,将贾府上下事宜交给凤姐打理,不是如出一辙嘛。


王熙凤因为小产还得了个月子病,叫“血山崩”。血山崩,实为雪山崩,也就是冰山开始崩塌了。王熙凤自从得了血山崩,也很快交出了权力,才有了探春管理大观园。

5·  不识字之谜

《红楼梦》里多次提到了王熙凤不识字这一特点,全靠身边一个叫彩明的小厮,来记账点卯。作为金陵王家的大小姐、贾府的当家管事人,竟然不识字?是不是不可思议?

你看金陵十二钗,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甚至她们的诗词歌赋,比贾宝玉还强呢。就是那些丫鬟戏子们,好些都是识字的。

比如迎春的丫鬟司棋,是识字的,否则怎么看得懂潘又安写给她的信?

贾母的鸳鸯,是识字的,否则怎么三宣牙牌令?

袭人不是简单的识字了,她还能和贾宝玉讨论仕途经济,讨论“文死谏武死战”的大道理。

连丫鬟们都识字,这个不可一世的琏二奶奶竟然不识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有人说,不对啊,王熙凤是识字的啊,你看她后来不是当众念出了潘又安写给司棋那封信吗?

关于这一点,书中特别做了解释,是这样说的:

“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帐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魏忠贤原本是个市井泼皮,是不识字的。《明史》说:魏忠贤不识字,按理不能入司礼监的,但靠自己的相好、皇帝的奶妈客氏说情,才当了秉笔太监。

不识字,怎么做“秉笔”太监呢?这没啥大不了的,王熙凤能找彩明做代笔,魏忠贤也可以啊,他让太监王体乾为他代笔。

王熙凤后来也能认得一些字了,魏忠贤也是如此。在天启六年时, 他已经能阅读奏疏了。这也不奇怪,中国常用汉字不足一千字,小学生熟读《千字文》,就能掌握常用的一千个汉字,听说读写都问题不大了。魏忠贤做了几年的秉笔太监,还不认得几个字,那才怪了。

总之,王熙凤不识字,按说是不合情理的,那作者为什么偏偏这样写?我只能套用刘心武老师的名言:作者是为了忠实于影射人物原型的真实,而牺牲掉了文学上的合理性。

6·  结局相同

上回说了,王熙凤判词是“一从二令三分木”,暗示她的结局“一哭二闹三上吊”。

前面我们分析了,一从二令三分木,说的是王熙凤 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贾母王夫人死后靠山没了,便遭到了邢夫人和贾琏冷笑冷落,接着被贾琏休了,最后哭向金陵,更悲哀的事发生了,就是她当年惹下的人命官司,被揭发了,最后悲惨地在狱中上吊自杀。王熙凤是在牢里上吊自杀的。

魏忠贤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天启年间,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可是好景不长,天启皇帝只在位七年就死了,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迅速遭到冷落,一年之后,崇祯皇帝终于对他下手,将他发往凤阳守陵,魏忠贤被迫上吊自杀。

【写在最后】
近些年对魏忠贤的评价,大有翻案之势,甚至据一些史料记载,崇祯在身死国灭之前,忽念起魏忠贤的好来,下旨重新安葬魏忠贤。下面这首诗也提到了这一点。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对皇帝来说,魏忠贤当然是忠臣,他是全心全意为主子服务。他在治国理政方面,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从结果看,魏忠贤专权期间,大明面临的局面,反而比奋发图强、宵衣旰食的崇祯皇帝时要好得多。难怪有人说,崇祯要是听他“木匠”哥哥朱由校的话——重用魏忠贤,也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身死国灭了。王熙凤在贾府“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命运轨迹,和魏忠贤的命运,确实多有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为何得上“血山崩”之症?此病有何含义,她又为何讳疾忌医
播报文章

娱乐至死方休
关注
2021-10-27 10:03

王熙凤得了“血山崩”已是早就埋好的伏笔。早在贾宝玉“梦游太虚”看到一只雌凤立于太阳暴晒的冰山之上,这就意味着王熙凤根基不稳,冰山融化即产生雪崩,“雪山崩”谐音“血山崩”,故而王熙凤得道此症也是文中应有之意,当贾府这座“雪山”雪崩之时,王熙凤的身体也有了“血崩”之症,一方代表其政治生命走到了尽头,一方面代表王熙凤生命走到了尽头。

抛开《红楼梦》中的隐喻,其实整部著作就是随着王熙凤的病情走的。




最早得病是累出了失眠症,脂砚斋评:此为病源伏线。

凤姐年少入府,年纪轻轻便掌了贾府的管家之权,而其又是一个热衷于权力的“工作狂”,累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如《红楼梦》十四回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晚上回到荣国府中唤来小厮昭儿问话,听他报告说贾琏要送林姑娘回苏州,王熙凤在劳累之余顾不得其他,忙着招呼平儿连夜为贾琏打点行装,甚至怕自己这个混账男人出去招蜂引蝶,特地吩咐昭儿若干事情。当时“天已四更将近,纵睡下又走了困。”

这样的王熙凤并不是一次如此,她明显体力透支,仍然挣扎着管理荣国府,这不仅说明她权利欲、掌控欲强烈,也说明她本性要强,不肯落下他人口舌。

再如贾元春归省时后,府中“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就连宝玉和黛玉这对金童玉女都累得不想聊天了,可见众人疲劳到何种程度。然而王熙凤却还要打理其他事宜,就因为她这个大管事事多任重,别人皆可偷安,唯独她却不能。所以脂砚斋在其后落下短评:“伏下病源。”




体力透支导致了王熙凤的贫血之症,脂砚斋评语: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写道,王熙凤那个混账男人在外与鲍二之妻偷情,王熙凤愤而泼醋,于是贾母便让贾琏向王熙凤赔罪。当贾琏见到王熙凤后,发现其“不施粉脂,黄黄的脸蛋,比往常更觉可爱。”

在这个混账男人身上,全书通篇看到的只是他那数不尽的风流韵事,这次居然连凤姐的病体都成为其眼中的性感符号,这是多么混账的一个东西啊!

什么病人才是“黄黄的脸蛋”呢?从表症看来,就是古代的“血虚之症”,而对之于现在,我们一般称其为“贫血”。为什么王熙凤会得了贫血呢?按照现代医学看来,女性一般容易得贫血症,造成这个病症的原因有很多,但工作繁忙导致的劳累、胃病等等是成病因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王熙凤的日常来看,其“贫血”症状相当明显。所以脂砚斋在“黄黄的脸蛋”后披下评语:“大奇大妙,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




王熙凤小产后落下“下红之症”,这已经是“血山崩”的前兆了。

《红楼梦》写至五十五回时,王熙凤因生日带劳累导致小产,这就意味着对王熙凤致命的大病快到了。至于什么病,书中借平儿口中说了出来,称凤姐怀有六七个月的男胎,但因操劳太过并为气恼所伤才流产,但王熙凤尤自强撑病体,继续在榻上遥控管理着整个贾府,有什么时就派平儿告知王夫人。

权利欲如此重,小产尚不知调养,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落下“下红之症”,这次就差点要了她的命,几乎调养了一年才渐渐起复。但就在这段调养的时间内,探春、李纨、宝钗三人共管贾府,但府中重要的事最终还是要报到王熙凤这里来,虽在名义上说是“调养”,但实际上有操不完的闲心,管不完的杂事。

正是这样,王熙凤在六十回曾对宝玉说自己是“强挣扎着管家,别想说病好,求其不舔也就罢了”。王熙凤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些许悲凉之气,以至于贾府的街头巷底中,她已经病入膏肓。

正是这样,贾蓉给尤二姐牵线搭桥时说凤姐会在一年半载中死掉,到时候尤二姐顺理成章就可以成为正室。贾琏呢,自己的正妻已经病到如此程度,他不闻不问不说,反而偷娶了尤二姐,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搬到小花枝巷,只等王熙凤一死,便将尤二姐接入府中。

王熙凤的丈夫和她最信任的侄子尚且盼着他死,这就说明她的悲剧结局已经不远了。




血山崩!雪山崩!

曹雪芹对王熙凤命运的定位就是“冰山上的雌凤”,再结合其名字中的“熙”字,那么代表着她就是“一只暴晒在冰山上的雌凤”,意味着她必将随着融化的冰山而不可避免地遭遇覆灭。

再回到文中,将“下红之症”看作小产的后遗症的话,其病情加重的就是要了她命的“血山崩”。其实早在第七十二回,平儿与鸳鸯聊天时便透漏了这个消息,平儿认为王熙凤的病越来越严重,一是因为王熙凤自己不好好调养,二是因为讳疾忌医。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小细节呢?因为在之前鸳鸯姐姐就是因为讳疾忌医就此病而死,二人这段聊天的小细节,不仅点明了王熙凤病情的严重,更巧妙地预示着王熙凤也会因此病而亡。

趁你病要你命!王熙凤不仅殚精竭虑地想着怎样将贾府重新盘活,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被亲姑妈王夫人诬陷,这使得她悲愤之余也感觉到了绝望,终于在当夜“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请太医来!”这居然是本书中王熙凤第一次看病!

为什么王熙凤迟迟不就医?上文说了她“讳疾忌医”,具体为什么讳疾忌医,首先这“下红之症”也好,“血山崩”之症也罢,她都“恃强羞说病”,一来这病灶之处在女性最隐私的部位,而来极有可能她还患有其他病,有可能那个混账男人给她带来的其他妇科疾病甚至是花柳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贾府的经济运行不畅,往往都是寅吃卯粮,而王熙凤这个大管家的身体也在寅吃卯粮,当贾府面临巨大灾难时,大管家王熙凤的身体则首当其冲地遭受了灭顶之灾。




结语

贾府走到末路,王熙凤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尽管她阴险毒辣、贪婪悍妒、操弄权谋,但并不代表就能否定了她精明能干,为整个贾府兢兢业业作出的贡献。她有太多的复杂面,其性格丰富多彩,根本无法用“好坏”作为判断她的标准,当一群人在背后蝇营狗苟之时,王熙凤却在用命来挽回贾府这个将倾的大厦,孰是孰非,一目了然!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来,王熙凤年纪轻轻就得了“血山崩”这样的绝症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012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熙凤被贾琏休弃后,命丧血山崩,她判词里写得很清楚
2020-12-15 07:00:12 来源: 微影悼红  举报
3
分享至
“金陵十二钗”中,王熙凤仅位列第九,然而作者与她的笔墨,是不让钗黛二人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打出场,王熙凤便用最热烈闪耀的方式,此后凡有她的场合,大多都是明快活泼的,即使是在谋划一件坏事,也是叫人又爱又恨。

故事开始时,“四大家族”中的贾家、史家和薛家已经式微,唯王家却节节高升,王子腾自京营节度使升到九省检点。此消彼长,相对于其他家族的女儿,王熙凤更有了张扬的资本。

自打嫁入荣国府,姑妈王夫人便将内务之事交到她手中,再凭着一张巧嘴,很快取得贾母的关心。

娘家有王子腾这样的叔叔,贾府背靠贾母和王夫人两座大山,王熙凤的日子可谓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可惜,我们都知道,彼时的贾府外头看着鼎盛,内里实则已空。赫赫扬扬近百年的贾府,最终将“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覆巢之下无完卵,当日在贾府中享尽荣华的子孙们,也将风流云散,包括曾经遮天蔽日的王熙凤。



那么,王熙凤究竟是如何结束她的一生的?

其实在她的判词中,作者已经给我们做了非常完整的暗示。我们来看看: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判词还有一幅画,画中是一只雌凤站在冰山上面。

凡鸟是鳳的意思,这里面有个有趣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乃晋魏时期,名士吕安前去拜访好友嵇康,巧遇嵇康出门,嵇康的兄长嵇喜请吕安进屋,吕安止步不进,而是在门上写了一个“鳳”字,此字拆开是“凡鸟”,暗讽嵇喜为庸才。

所以作者用凡鸟称呼王熙凤,是不是暗示她是庸才呢?



判词的后面两句,是王熙凤的命运走向。

一从二令三人木:

从,是嫁夫从夫,这按当时的伦理观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令,是在王熙凤在获得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后,开始压制丈夫贾琏;

人木,是拆字法,为了凑成七字诗。拼起来就是“休”,意为王熙凤最终被贾琏休弃。

一从二令我们在前八十回已经见识到了。而王熙凤被休弃,于各处细节是可以预见的。

譬如第二十一回,贾琏向平儿求欢不成,得知平儿担心被王熙凤忌恨。迁怒于王熙凤,称要“将这个醋罐打得稀烂”;

这时的贾琏,还是相当害怕王熙凤的。

到了第四十四回,贾琏已经可以在王熙凤生日叫下人媳妇来屋里偷吃了。被王熙凤发现后,他竟然拔剑拼命。

再后来王熙凤害死尤二姐,面对棺中躺着的尤二姐,贾琏痛心疾首,经贾蓉提醒,吞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终究对出来,我替你报仇。”



很显然,王熙凤曾经做过的怪事,终究都要对出来,届时贾琏亦受其累,新仇旧恨,焉能不报?

与此同时,还有一群人等着对王熙凤落井下石。

最急不可耐的,便是贾赦夫妇了,自王熙凤进府,就揽尽风头,帮着贾政一边做事,真正的公婆贾赦和邢夫人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尤其是贾赦要讨鸳鸯,最后却被贾母骂得人尽皆知,那笔帐很自然就算在了王熙凤身上了。

试想到时贾母去世,王熙凤被查,王夫人想救她也无能为力啊。她很自然被遣回贾赦这边,邢夫人不得百般刁难吗?而王熙凤毕生行举,“七出”中就犯了好几出,休弃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儿吗?

这情形,正如她判词中的那幅画。

画中的冰山,是王熙凤的靠山,这靠山近有贾母王夫人,远有威风八面的王子腾。可是后来,四大家族一损俱损,贾家王家尽皆败落,王熙凤倚靠的冰山就此消融,她成了无立足之地的鸟儿,等待她的只有死亡。



而这冰山,除了暗示王熙凤靠山崩塌,还暗示了王熙凤的死因,那就是血山崩。

冰山,通雪山,冰山崩塌消融,便是“雪山崩”,谐音“血山崩”。而王熙凤的血崩之疾,在前八十回就有多次提及。

终日奔走于繁忙家务的王熙凤,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活力十足的。加上养尊处优,饮食起居异常讲究,谁也想不到她会身患隐疾。

在第五十五回,忙完年事后,王熙凤便小产了,掉的还是日盼夜盼的哥儿。按当时的规矩,小产也要休养月余,可在坐小月期间,王熙凤还记挂着府中大小事情,如此耗费精神,最终导致心力亏虚,患上了血山崩。

这一次患病,王熙凤是休养了八九个月才好。



到了第七十二回,也是操办完贾母寿辰这件大事中,王熙凤被邢夫人抓住小辫子狠命按在地上摩擦,颜面尽失。要强的王熙凤对事情一无所知,哑口无言,回来就倒下了。

王熙凤卧病后,鸳鸯来探望,屋外撞上了平儿,就先了解情况,平儿却小心翼翼告知:

“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淅淅沥沥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
听平儿一说,鸳鸯便激动了:

“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
随便还说,自家姐姐就是因血山崩而去世的。

惜字如金的作者,突然安排鸳鸯来说这段故事,绝对不是为了充字数的,而是为了借鸳鸯之口,告诉我们王熙凤将来也会因此病而丧命。正如当初她笑骂袭人“你以为将来是做姨娘的,然天下事未必遂心如意,别忒乐过了头。”结果花袭人真的没能当宝玉的姨娘。



相对于黛玉的泪尽而亡,宝钗的独守活寡,王熙凤的下场,是极悲凉的。她一生虚荣浮夸,争强好胜,前半生风头出尽,结果现实用她最难以接受的方式,狠狠羞辱了她。她一直紧盯着的贾琏,最后将她休弃,她不惜掏空积蓄补贴家务,最后换来众叛亲离,她疾忌医,却死于疾病……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8 16:50 , Processed in 0.0563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